一、“铁路站场常用数据手册”已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铁三院站场设备总队站场科[1](1976)在《“铁路站场常用数据手册”已出版》文中研究表明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全国人民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狠批右倾翻案风,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当前铁路运输战线和其他生产战线一样,呈现出一派大好形势。为了加快铁路站场勘测设计进度,提高设计质量,满足现场设计和工人参加设计的需要,我们根据铁道部现行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将站场设计常用数据、公式资料、图表、符号等加以搜集整理,汇编成册。
张飞涟[2](2004)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铁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更多的投资者、公众将密切关注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效益高低,迫切需要对已建成的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未来铁路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水平。 本文在大量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主持的铁道部两个后评价课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多目标决策技术,明确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概念,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了各后评价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奠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方法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创新点如下: 1.系统地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指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包括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融资方案后评价、财务后评价、国民经济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后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和综合后评价八大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从某一角度反映了铁路项目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 2.规范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Delphi法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12大指标体系及详细的评分准则,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观赋权+逻辑框架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在充分吸收专家评价知识、经验的同时,又对一些模糊、不确定的判断进行了定量化处理,并借助逻辑框架法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实际项目的建设过程后评价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评价方法。 3.从中国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出发,比照发达国家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项目及中国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的经验,首次提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深入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内容,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因素集,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建设基金征收和使用存在的问题、社会融资不足的问题以及运价机制僵化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效率的五种对策。 4.将随机过程理论与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和风险分析相结合,对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研究,首次提出运用随机评价方法进行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运量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和随机灰色系统模型,基于综合运价率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综合模型,基于客、货运价分别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正态模型和布朗模型,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随机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不同模型应用的条件,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获得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的基础数据预测不准、基准值确定滞后、投资体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可采取的四种对策。 5.在分析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揭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范围,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对目前铁路建设项目间接效益计算这一理论与实践的难点,首次提出消费者需求剩余分析法,比较好的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的重复计算和理论依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也大胆突破了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存在的计算方法和影子价格与参数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建议。 6.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影响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美学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后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指标体系,研究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提出了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一览表法、矩阵法、指数法)和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环境质量效用法、环境损失价值分析法)。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控制与防治环境不利影响的基本措施和具体措施。 7.从明确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概念出发,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影响后评价、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和社会风险后评价,并分别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互适应性2大类6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风险后评价7大类8个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或定量方法,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线调查分析法、利益群体分析法、逻辑
唐雅男[3](2018)在《基于旅客商业行为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模式,其建设规模、速度都呈持续发展的趋势。在技术发展推动下,铁路客站为服务铁路客运需求,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以往铁路客站的建设主要关注客站内交通功能模式及城市界面的形象,认为商业空间只是客站附属功能的一部分。随着铁路机构改革,铁路公司的运营需要合理高效的收益维持,铁路客站的商业建设愈发重要。铁路是我国唯一可以把商业能量传递到乡镇基层的集中型交通模式,铁路客站的商业形式可以直接接触到全中国最基层的广大人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难以估量的前景。在近些年客站的设计建设中,从设计方到运营方已开始对商业开发的具体模式和设置方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与日本、欧洲等铁路发达国家的客站商业相比,我国铁路客站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客站商业与所在城市地区的关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有效商业氛围;其次是客站商业的规模与品质都不高,商业业态单一,旅客的消费意愿不高;再次是客站商业的设置不合理,并没有从商业行为需求的角度进行商业空间设置,导致普遍存在现有商业空间使用效率不高,甚至无法产生收益的情况。商业的本质对客流量有巨大的需求,稳定充足的客流量才能带来足够商机,如何导入客流量是商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此同时,铁路客站拥有持续巨大的客流量,但出于安全和交通目的,客流被快速的疏导到城市中去,就像蕴含巨大势能的水流,白白流淌掉了。因此商业对于客站的意义就像发电机对水流势能的转换,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铁路未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商业空间还可以起到调节、疏导和释放客流的作用商业与铁路客站的融合双赢,首先需保证铁路客站基本的交通功能,除此之外,必须考虑铁路客站商业消费主体的特殊性,也即客站内出发到站旅客的行为模式。旅客的商业行为模式受到客站进站乘车、出站换乘流线的影响,本文借鉴已有商业行为模式理论,对客站内旅客商业行为模式的刺激要素、认知要素与决策反应特点分别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铁路客站商业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细部措施三个层面的具体设计策略,并分别进行详细讨论。首先是规划层面提升商业价值的层级差异策略,从规划定位、功能配置、规划设计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讨论了如何提升客站价值的设计策略。其次是建筑层面提升商业效率的时空拓展策略,认为旅客商业行为模式与客站流程紧密相关,在不同流程阶段,分别对消费环境和消费时间在意。将乘客乘车流程按空间流线要素分为客站与周边联系区、客站进出站区、客站候车区三个阶段,分别讨论起商业空间的布局策略。并通过实例比较优化的方式,给出了策略应用下的客站设计案例。最后是细部层面提升商业品质的体验优化策略,从开放性商业空间的设置、活跃性空间流线的设置、人性化细部措施的设置三个角度,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本文的创新点有三:首先是视角的创新。客流量作为商业的根本,在当下社会吸引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铁路客站本身自带流量,却仅从疏散与调度角度消解流量,没有与商业结合。本文基于流量观点研究客站商业,突破以往研究视角,认为在技术发展、城市扩展、商业扩张的趋势下,客站商业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铁路客运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体系,能够跨越不同城市等级,深入基层市镇,是航空或其他轨道交通无法取代,对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积极的纵深意义,与之相配的商业也具有极广泛的传播意义。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基于SOR行为分析理论,对旅客进站所处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切面上的行为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作为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设计重要依据,是对以往客站设计中以调度和疏散功能为核心的设计方法的逆向推导。最后,本文在上述基础上提出的规划、建筑与细部措施层面的设计策略成果,是本文重要的成果创新。期望本文能为铁路商业建设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刘俊平[4](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认为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进[5](1993)在《铁路工程测绘工作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铁路工程测绘工作,是铁路基本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先行性的工作。建设铁路从路网规划开始,设计、施工直至交付运营,各个阶段都需要有准确的测量绘图资料作为依据,都需要有测绘工作的密切配合。在铁路运营阶段,需要定期进行测量,以便掌握线路状态,及时组织维修。旧线的技术改造,测绘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
徐广印[6](2010)在《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及运行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人类生活标准的提高,全世界能源消费量不断上升,作为社会经济服务性子系统的物流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的发展又会引起物流总量的增加。频繁的物流活动会增加能源消耗、加重空气污染和废弃物污染、引起交通堵塞等,因此,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短缺、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等重大危机更加凸现,作为大量消耗能源、也以噪音、废气等严重破坏环境的道路物流业,在发展上必然面临着很强的制约。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对道路物流能源消耗进行结构分析、系统优化、动态模拟与仿真调控、灰关联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完成物流能源消耗系统理论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及相关现状概述。确立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框架以及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检索分析,体现在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2)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基于统计数据揭示中国物流能源消耗结构和消费情况,得出物流能源消耗相关分析结构图;依据系统结构辩识技术确定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的结构模型并完成模型辩识与相关性研究,体现在论文的第三章。(3)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优化研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宏观层次、规划阶段和应用环节三个不同目标要求的物流能源消耗系统优化模型,构建算法并进行模型应用;基于系统结构模型和优化模型,进行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的系统动力学理论研究与模拟仿真;构建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运行的调控模型,并实现模型的运行响应和分析,体现在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4)道路物流能源消耗关联研究。构建基于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道路物流能源消耗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道路物流能源消耗决策管理方案。以全国和河南为例,对物流能源消耗量和相关物流指标的关联度进行排序计算与分析。(5)最后,论文对物流能源在建模、控制和政策实施等方面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应用性理论研究,希望能从节约能源的角度重构物流理论基础,完善效率、效益、节能的基本准则和目标,协助指导物流工程规划与设计、物流作业与物流管理方法、技术创新,并希望最终能协助规范全社会物流活动行为,以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栗慧珺[7](2019)在《灰土地基膨胀机理分析与病害处理 ——以青海某地质资料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西北地区的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但近几年,一些经过地基换填处理的建设工程在竣工后的几年时间里,甚至是在建设过程中就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地基膨胀病害,直接导致了建筑的上部结构和基础等产生较大竖向变形,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目前,灰土地基膨胀病害的频繁发生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与上部建筑结构相比,地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问题较为复杂,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建设工程竣工后地基出现的次生病害的治理难度更大。所以,针对灰土地基膨胀病害机理和病害治理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青海某地质资料库灰土地基膨胀病害治理项目”为依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现场监测和场地调研综合分析灰土地基膨胀的原因和膨胀机理;并采用FLAC3D软件对灰土地基的膨胀性能和膨胀病害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模拟分析。最后基于研究成果对灰土地基膨胀病害的治理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根据青海某地质资料库地基膨胀病害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前人关于灰土地基膨胀病害以及灰土膨胀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发现灰土地基膨胀病害多数是由盐胀、冻胀、灰胀等几方面所引起;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从场地黄土和地基灰土各自的性能、成分含量等方面进行膨胀原因分析,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和病害现状综合分析青海省某实物地质资料库灰土地基膨胀病害的根本原因,即地基灰土中含有生石灰是其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地表水的下渗是其膨胀的诱发原因。2.根据地基灰土遇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对地基灰土的膨胀机理进行分析,并通过无荷载膨胀试验和有荷载膨胀试验对地基灰土进行膨胀性能研究。给出了地基灰土膨胀率与上部荷载以及吸水率之间的数学表达式。3.基于室内试验结果和现场竖向变形监测数据,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地基灰土膨胀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反演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地基灰土膨胀作用下建筑的变形情况和地基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4.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灰土地基膨胀治理提出治理方案。具体为采用水平掏土法对岩芯库进行纠偏处理,采取施加预应力锚索加固建筑基础,并重修排水系统杜绝膨胀病害再次发生;其余库房采用换填地基和重修排水系统进行病害治理。
季晓莉[8](2017)在《香港与武汉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是一个植根于城市,与城市共生共存的系统,它的发展建设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无不与城市的历史发展、规划方式、形态特征以及管理模式息息相关。目前,中国各大城市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城市建设,随着旧城区的改造,新城区的不断扩张,建筑群日益密集,城市道路网络日趋复杂。城市之间的运动通过利用越来越多的高架桥、立交桥、人行天桥、自动扶梯、隧道等工具,从以往的单层次运动发展为多层次运动,城市也从“平面”升级为“立体”。城市空间环境变得日益复杂,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迷宫之中,利用城市的建筑、道路、节点、区域等要素对空间环境进行认知变得越发困难,“寻路”难已成为困扰我国多地城市的难题。然而在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空间环境时,香港却能通过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建设解决“寻路”难题。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轨迹,即使千城一面,每个城市所面对的问题也无法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香港城市道路人行导示之所以使用便捷、功能完善,与香港“集约式”的规划方式,“紧凑型”的城市形态,高效细致的“小政府”城市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汉与香港的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相比较,存在导示信息量匮乏、信息连续性缺失、导示信息载体设计散乱的问题。这里既有“大政府”城市管理模式自身存在的管理职责不清晰、管理主体不明确、公共设施投资小、效率低等主观因素对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制约;也有“扩张式”的城市规划、“分散”城市形态以及结构单一的用户群体等客观因素对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对汉港两地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比较两地导示的优劣,让两地导示一较短长。而是要联系两地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城市规划、城市形态以及城市管理等因素,探究两地导示的差异以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多方面原因,探讨如何合理的借鉴才是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
刘德举[9](2006)在《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文中提出建设项目的进度计划与控制历来是各建设单位(业主)普遍关心的问题。项目从策划、立项、设计、施工到交付使用,历经多个环节,耗费诸多人力、财力、物力。事实上,正是由于项目历经的环节多,涉及面广,导致影响因素也多,进度方面也就更加难以把握。 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项目主要包括新建六套工艺装置、改造七套工艺装置以及建设相应的油品储运设施和公用配套工程,总投资为人民币40多亿元。该项目要求在2004年8月动工,2006年7月完工,施工周期仅23个月。 本文运用项目进度计划的原理和方法,详细列出了该项目在设计、采购及施工阶段的各项工作,并进行了工期分析和逻辑分析。根据专家意见以及对同类项目的调研,确定了各项工作的延续时间(t)。通过对网络计划六个时间参数——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工作最早结束时间EF,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工作最迟结束时间LF,工作总时差TF,工作自由时差FF——的计算,运用网络计划技术产生了项目的网络计划,得出了计算工期与关键线路。计算工期与要求工期有差距时,对网络计划加以优化。主要采取压缩关键线路上工作时间的办法,采用时间.费用优化和工期优化,排出了各装置的里程碑节点和关键路线,最终形成了满足进度要求的项目总体统筹控制计划。 当然,排出进度计划仅仅是明确了工期目标,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在于如何控制。本文从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方式上对进度控制进行了描述,并且提出了控制的原则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根据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的特点和难点统筹控制计划存在的问题,也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可作为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项目进度管理的依据,对其它炼油项目的进度控制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代炳涛[10](2008)在《石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加入WTO,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石油工程建设企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处于油气业务更加突出、布局结构趋于合理、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为适应国际竞争需要,推动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发展,研究出一套适合石油工程企业实际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国内外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的现状,并列举典型EPC模式和案例研究,对不同项目管理模式、油气田地面建设、长输管道建设、炼油化工等不同领域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进行了适应性分析,并提出了推荐模式。最后针对项目组织实施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及建议。本文对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在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工程建设体制改革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铁路站场常用数据手册”已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站场常用数据手册”已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2)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基础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总原则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2.1 概述 |
2.1.1 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2.1.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概念 |
2.1.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内容 |
2.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1 前期决策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2 设计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3 施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4 运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方法 |
2.3.1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内容及指标筛选方法 |
2.3.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3.1 概述 |
3.1.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分析 |
3.1.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 |
3.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后评价 |
3.2.1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构成 |
3.2.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后评价的内容 |
3.3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3.3.1 资金结构后评价 |
3.3.2 融资成本后评价 |
3.3.3 融资风险后评价 |
3.3.4 分年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后评价 |
3.4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的模糊综合后评价 |
3.4.1 模糊综合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3.4.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模糊综合后评价方法 |
3.5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3.5.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
3.5.2 加快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改革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概念 |
4.1.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内容 |
4.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基础数据的后评价 |
4.2.1 运量的后评价 |
4.2.2 运营成本的后评价 |
4.2.3 客货运价的后评价 |
4.3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现有做法 |
4.3.1 基础数据的确定与预测 |
4.3.2 财务后评价报表的编制 |
4.3.3 财务后评价的指标计算 |
4.3.4 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
4.4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评价方法的研究 |
4.4.1 基于运量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2 基于价格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3 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5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
4.5.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 |
4.5.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办法修改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5.1 概述 |
5.1.1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5.1.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概念 |
5.1.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5.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与费用的计算 |
5.2.1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的计算 |
5.2.2 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的计算 |
5.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影子价格体系 |
5.3.1 影子价格的理论计算 |
5.3.2 影子价格的实际计算 |
5.3.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影子价格的确定 |
5.4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报表系统 |
5.5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 |
5.6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5.6.1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
5.6.2 改进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6.1 概述 |
6.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6.1.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
6.1.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制度 |
6.1.4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
6.1.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的内容 |
6.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 |
6.2.1 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2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3 对美学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4 对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的后评价 |
6.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6.4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6.4.1 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4.2 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 |
6.5.1 控制与防治的基本措施 |
6.5.2 控制与防治的具体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 概述 |
7.1.1 项目社会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7.1.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概念 |
7.1.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
7.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内容 |
7.2.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 |
7.2.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 |
7.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 |
7.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 |
7.3.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 |
7.3.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指标 |
7.3.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指标 |
7.4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7.4.1 基线调查分析 |
7.4.2 利益群体分析 |
7.4.3 逻辑框架分析法 |
7.4.4 综合定性分析评价法 |
7.4.5 综合定量评价法 |
7.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后评价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8.1 概述 |
8.1.1 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8.1.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 |
8.1.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 |
8.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的研究 |
8.2.1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4 铁路建设项目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5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 |
8.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8.3.1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选定的原则 |
8.3.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
8.4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 |
8.4.1 指标综合评价法 |
8.4.2 功能系数法 |
8.4.3 规划法 |
8.4.4 主成分分析法 |
8.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9.1 概述 |
9.1.1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概念 |
9.1.2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体系 |
9.2 铁路建设项目不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2.1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2.2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 铁路建设项目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1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3.2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京广线北京至郑州段电气化工程项目后评价 |
10.1 项目概况 |
10.2 项目基础资料 |
10.2.1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基础资料 |
10.2.2 项目设计阶段基础资料 |
10.2.3 项目施工阶段基础资料 |
10.2.4 项目运营阶段基础资料 |
10.3 过程后评价 |
10.4 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10.4.1 前评价确定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4.2 项目实际实施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5 项目财务后评价 |
10.5.1 项目财务后评价基础数据 |
10.5.2 项目财务后评价结论 |
10.6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 |
10.6.1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基本方法 |
10.6.2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费用与效益的计算 |
10.6.3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结论 |
10.7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1 项目吸引范围 |
10.7.2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3 社会后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8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1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2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3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4 持续发展评价结论 |
10.9 项目综合后评价 |
10.9.1 成功经验 |
10.9.2 存在问题 |
10.9.3 对策建议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11.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研工作 |
(3)基于旅客商业行为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铁路大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提高 |
1.1.2 .铁路客站对商业经营理念提高 |
1.1.3 .技术推动下客站模式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利用客站交通密度推动城镇化延伸的社会意义 |
1.2.2 .利用客站客流量提升商业潜力的现实意义 |
1.2.3 .基于“两观三性”研究客站与商业结合的学术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畴 |
1.3.1 .大型铁路客站 |
1.3.2 .商业空间 |
1.3.3 .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特质 |
1.4 .研究内容 |
1.4.1 .大型铁路客站内旅客商业行为的特征 |
1.4.2 .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 |
1.5.1 .国内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5.3 .现状小结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文献整理的方法 |
1.6.2 .实地调研的方法 |
1.6.3 .案例优化的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1.7.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7.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7.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8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
2.1 .国外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1.1 .欧美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1.2 .日本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2 .我国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沿革 |
2.2.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过程 |
2.2.2 .我国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过程 |
2.3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现状调研 |
2.3.1 .广州东站 |
2.3.2 .深圳北站 |
2.3.3 .上海虹桥站 |
2.3.4 .日本大阪站 |
2.3.5 .日本新京都站 |
2.3.6 .英国国王十字站 |
2.3.7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
2.4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调研归纳 |
2.4.1 .国内外经营管理制度的差异 |
2.4.2 .国内外商业空间规模的差异 |
2.4.3 .国内客站商业与城市关系的分离 |
2.4.4 .国内客站商业空间模式上的单一 |
2.4.5 .国内旅客商业行为心理上的认知 |
2.5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 |
2.5.1 .客站枢纽化发展与城市一体化的趋势 |
2.5.2 .客站商业空间与客流量紧密结合的趋势 |
2.5.3 .客站旅客对商业空间体验不断提升的趋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客站旅客商业行为的特点 |
3.1 .商业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2 .商业行为模式的SOR要素 |
3.2 .商业行为模式在铁路客站内的特点 |
3.2.1 .旅客商业行为的(S)刺激要素 |
3.2.2 .旅客商业行为的(O)认知要素 |
3.2.3 .旅客商业行为的(R)决策反应 |
3.3 .铁路客站商业空间的设计策略的提出 |
3.3.1 .规划设计层面提升商业价值的层级差异策略 |
3.3.2 .建筑设计层面提升商业效率的时空拓展策略 |
3.3.3 .细部措施层面提升商业品质的体验优化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提升商业价值的层级差异策略 |
4.1 .规划设计层级差异策略的提出 |
4.1.1 .策略面向的问题 |
4.1.2 .策略的影响因素 |
4.2 .面向客站商业规划的层级差异策略 |
4.2.1 .规划定位:提高客站作为片区核心的枢纽能力 |
4.2.2 .功能配置:改善客站所在区域的商业容量 |
4.2.3 .规划设计:提升客站商业价值缝合城市伤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客站建筑设计提升商业效率的时空拓展策略 |
5.1 .建筑设计时空拓展策略的提出 |
5.1.1 .建筑设计策略面向的问题 |
5.1.2 .建筑设计策略的商业业态要素 |
5.1.3 .建筑设计策略的空间流线要素 |
5.2 .客站与周边联系区商业空间的布局策略 |
5.2.1 .与周边联系区消费者的商业行为特征 |
5.2.2 .与周边联系区商业业态配比及分布 |
5.2.3 .与周边联系区的交通组织方式 |
5.3 .客站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布局策略 |
5.3.1 .进出站区旅客的商业行为特征 |
5.3.2 .进出站区商业业态配比 |
5.3.3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规模扩大 |
5.3.4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竖向组织 |
5.3.5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客流融合 |
5.3.6 .进出站区商业空间的便利抵达 |
5.3.7 .基于建筑设计策略的案例设计——以西安站为例 |
5.4 .客站候车区商业空间布局策略 |
5.4.1 .候车区旅客的商业行为特征 |
5.4.2 .候车区商业业态配比 |
5.4.3 .候车区商业空间的内部扩容 |
5.4.4 .候车区商业空间的界面融合 |
5.4.5 .基于建筑设计策略的案例设计——以成都站为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客站细部措施提升商业品质的体验优化策略 |
6.1 .品质化策略的提出 |
6.1.1 .策略面向的发展趋势 |
6.1.2 .策略面向的设计内容 |
6.2 .开放性的商业空间设置 |
6.2.1 .使用方自主确权的商业空间布局 |
6.2.2 .地方特色空间的适度再现 |
6.3 .活跃性的空间流线设置 |
6.3.1 .喷泉式的人流组织模式 |
6.3.2 .人流导向的空间层次 |
6.4 .人性化的细部措施设置 |
6.4.1 .商业业态功能的个性化 |
6.4.2 .商业空间氛围的艺术气质 |
6.4.3 .景观场景主题的生态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 |
7.2 .研究创新点 |
7.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7.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7.2.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及运行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能源形势及消耗状况 |
1.2 问题提出 |
1.2.1 交通运输与能源消耗 |
1.2.2 现代物流活动对能源、环境的影响 |
1.3 有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
1.3.1 现代物流与物流工程 |
1.3.2 物流产业与统计 |
1.4 研究目标、理论框架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目标与理论框架 |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物流能源消耗相关研究现状 |
2.1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 |
2.2 现代物流系统与交通运输的相互关系 |
2.3 交通运输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
2.4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管理 |
2.5 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节能技术 |
2.6 小结 |
3 物流能源消耗的基本结构及系统分析 |
3.1 物流能源消耗概念化描述 |
3.2 物流能源消耗的基本结构 |
3.2.1 物流能源消耗的功能分析 |
3.2.2 物流能源消耗的结构框架 |
3.3 物流能源消耗的系统分析 |
3.3.1 面向统计范围的结构分析 |
3.3.2 面向生成领域的结构分析 |
3.4 物流能源消耗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 |
3.5 物流能源消耗相关性分析 |
3.5.1 定量相关分析 |
3.5.2 定性相关分析 |
3.5.3 相关分析结构图 |
3.6 小结 |
4 物流能源消耗的系统优化 |
4.1 物流能源消耗的系统优化条件 |
4.1.1 优化的意义 |
4.1.2 优化的可行性 |
4.1.3 优化的难度和复杂性 |
4.1.4 优化的前提假设 |
4.1.5 优化的总体思路 |
4.2 物流能源消耗的宏观系统优化模型 |
4.2.1 物流能源消耗的宏观系统优化模型 |
4.2.2 物流能源消耗优化的主导变量 |
4.2.3 物流能源消耗优化的宏观目标 |
4.2.4 物流能源消耗宏观系统优化的目标获取 |
4.3 物流能源消耗的数学优化模型 |
4.3.1 建模基础 |
4.3.2 物流能源消耗双层优化 |
4.3.3 能源约束下的物流中心选址优化 |
4.3.4 能源约束下的道路物流结构优化 |
4.4 求解和算例 |
4.5 小结 |
5 物流能源消耗的动态模拟与调控 |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5.1.1 建模概述 |
5.1.2 模型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 |
5.1.3 模型主要方程 |
5.2 物流能源消耗子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
5.2.1 经济增长子系统模型设计 |
5.2.2 物流能源需求子系统模型设计 |
5.2.3 物流能源供给子系统模型设计 |
5.3 模型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
5.3.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2 模型仿真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6 区域物流能源消耗灰关联评价 |
6.1 灰关联分析的理论依据 |
6.2 灰色关联分析步骤 |
6.3 灰关联分析的数学模型 |
6.3.1 灰关联分析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
6.3.2 区域物流能源消耗灰关联分析的指标体系 |
6.3.3 物流能源消耗量与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6.4 计算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灰土地基膨胀机理分析与病害处理 ——以青海某地质资料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灰土地基膨胀病害研究现状 |
1.2.2 灰土地基膨胀性研究现状 |
1.2.3 建筑物迫降纠偏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灰土地基膨胀病害原因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场地气象条件 |
2.1.3 场地岩土特性 |
2.1.4 场地土物理力学评价 |
2.1.5 冻胀性 |
2.2 室内试验分析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验材料 |
2.2.3 室内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2.3.1 监测方案 |
2.3.2 监测结果与分析 |
2.4 场地病害现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灰土地基膨胀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灰土地基膨胀机理分析 |
3.3 灰土地基膨胀性试验研究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灰土地基膨胀性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灰土地基膨胀病害数值模拟分析 |
4.1 概述 |
4.2 灰土地基膨胀性数值模拟 |
4.2.1 本构模型 |
4.2.2 土体参数 |
4.2.3 模型建立 |
4.2.4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 灰土地基膨胀性反演计算 |
4.4 地基膨胀对建筑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灰土地基膨胀病害处理 |
5.1 概述 |
5.2 建筑纠偏治理 |
5.2.1 建筑迫降纠偏方法 |
5.2.2 掏土法纠偏机理 |
5.2.3 水平掏土法纠偏设计 |
5.2.4 建筑纠偏方案 |
5.3 地基膨胀病害治理 |
5.4 病害治理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8)香港与武汉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创新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数据与资料的来源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4.1 关于“导示”的溯源 |
1.4.2 “导示”与“导视”的辨析 |
1.4.3 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研究范围界定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研究成果 |
1.5.2 现有成果的匮乏 |
第2章 两地城市背景解读 |
2.1 两地历史脉络梳理 |
2.1.1 殖民统治下近代香港的发展 |
2.1.2 半殖民统治下近代武汉的嬗变 |
2.2 两地城市规划解读 |
2.2.1 超高密度下香港规划的“集约式” |
2.2.2 快速发展中武汉城市规划的“扩张式” |
2.3 两地城市形态特征 |
2.3.1 “紧缩”的香港城市形态 |
2.3.2 “分散”的武汉城市形态 |
2.4 两地城市公共管理特征 |
2.4.1 “小政府”式的香港城市公共管理 |
2.4.2 “大政府”式的武汉城市公共管理 |
2.5 两地城市比较因素分析 |
2.5.1 相同的文化背景 |
2.5.2 相近的殖民经历 |
2.5.3 相似的近代城市发展动因 |
2.5.4 差异化的现代发展和空间形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理论探讨 |
3.1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使用者行为特征分析 |
3.1.1 使用者对城市的环境认知分析 |
3.1.2 使用者的寻路行为分析 |
3.1.3 现代出行方式对使用者的影响 |
3.1.4 步行交通的行为特征 |
3.1.5 使用者的视觉感知特征 |
3.2 城市公共空间及其识别特征 |
3.2.1 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
3.2.2 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性分析 |
3.2.3 城市公共空间的识别点归纳 |
3.3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信息要素 |
3.3.1 信息的相关概念 |
3.3.2 信息层级的逻辑分析 |
3.3.3 关于导示系统的“信息量”分析 |
3.3.4 导示系统的信息构建 |
3.4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信息载体设计 |
3.4.1 信息载体类别归纳 |
3.4.2 信息载体形态设计 |
3.4.3 信息视觉设计 |
3.4.4 信息载体位置设计 |
3.5 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规划 |
3.5.1 导示系统的规划内容 |
3.5.2 导示系统的规划原则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比较及研究 |
4.1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信息比较 |
4.1.1 信息量的“丰富”与“匮乏” |
4.1.2 信息连续性的“完整”与“缺失” |
4.2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设计比较 |
4.2.1 信息载体位置设计的同一性 |
4.2.2 信息视觉设计的“统一”与“散乱” |
4.3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信息对视觉记忆的作用 |
4.3.1 信息连续性对视觉记忆的作用 |
4.3.2 信息量对视觉记忆的作用 |
4.4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设计对视觉识别的影响 |
4.4.1 信息载体设计的视觉识别 |
4.4.2 信息视觉设计的视觉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成因剖析 |
5.1 城市发展历程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影响 |
5.1.1 殖民经历对香港导示系统形态的影响 |
5.1.2 快速发展对武汉导示系统发展的忽略 |
5.2 城市形态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塑造 |
5.2.1 “分散”的城市形态与导示系统的原生性 |
5.2.2 “紧缩”的城市形态与导示系统的创生性 |
5.3 城市管理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约束 |
5.3.1 “小政府”管理模式对导示系统建设的促进 |
5.3.2 “大政府”管理模式对导示系统建设的制约 |
5.4 用户结构对两地道路人行导示系统的作用 |
5.4.1 多元结构用户对导示系统发展的驱动 |
5.4.2 单一结构用户对导示系统发展的限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1 图表索引及来源 |
附录2 访谈01 |
附录3 访谈02 |
附录4 两地数据采集 |
附录5 预实验 |
附录6 实验计划蓝本 |
(9)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工程项目概况 |
1.1.1 项目概况 |
1.1.2 总体方案 |
1.2 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目标 |
1.2.1 HSE(健康、安全、环境)目标 |
1.2.2 质量目标 |
1.2.3 进度目标 |
1.2.4 投资目标 |
1.2.5 效能监察目标 |
1.2.6 合同目标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项目进度计划 |
2.1 项目进度计划理论与方法 |
2.1.1 项目计划 |
2.1.2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与关键线路 |
2.1.3 网络计划的优化 |
2.1.4 项目控制 |
2.2 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工程项目进度的逻辑分析 |
2.2.1 各阶段工期分析 |
2.2.2 生产装置之间及生产装置与配套项目之间的工艺逻辑分析 |
2.2.3 施工与试生产之间的逻辑关系 |
2.3 项目的里程碑计划与综合进度 |
2.3.1 里程碑控制计划 |
2.3.2 综合进度 |
2.4 项目的总进度网络计划图 |
第3章 生产装置建设、主要辅助及公用工程建设进度计划 |
3.1 生产装置建设进度计划 |
3.2 主要辅助及公用工程建设进度计划 |
第4章 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
4.1 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管理 |
4.1.1 管理体系 |
4.1.2 管理模式 |
4.1.3 管理方式 |
4.2 项目进度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
4.2.1 进度控制原则 |
4.2.2 进度控制措施 |
第5章 广州石化炼油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存在问题与对策 |
5.1 项目的特点和难点 |
5.2 统筹计划存在问题及对策 |
5.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2 主要应对措施 |
5.3 具体施工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10)石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2. 国内石油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现状与分析 |
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组织结构现状与分析 |
2.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企业组织结构现状与分析 |
2.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现状与分析 |
2.4 其它石油公司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现状与分析 |
3. 国外石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现状分析 |
3.1 一般情况 |
3.2 国外一流石油工程公司的现状与分析 |
3.3 国外石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模式现状 |
3.4 几点启示 |
4.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适应性分析 |
4.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组织实施适宜模式选择分析 |
4.2 不同领域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选择 |
5. 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模式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
5.1 积极推动项目管理创新 |
5.2 推进内部资源整合,优化组织结构 |
5.3 加快培养项目管理人才 |
5.4 其他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铁路站场常用数据手册”已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站场常用数据手册”已出版[J]. 铁三院站场设备总队站场科.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07)
- [2]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张飞涟. 中南大学, 2004(02)
- [3]基于旅客商业行为的大型铁路客站商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唐雅男.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
- [5]铁路工程测绘工作的发展[J]. 李进. 铁道工程学报, 1993(02)
- [6]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及运行调控研究[D]. 徐广印.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 [7]灰土地基膨胀机理分析与病害处理 ——以青海某地质资料库为例[D]. 栗慧珺.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9)
- [8]香港与武汉城市道路人行导示系统比较研究[D]. 季晓莉.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7)
- [9]广州石化炼油改扩建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D]. 刘德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10]石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模式研究[D]. 代炳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