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屑病的心身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梁斌[1](2020)在《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肌肉紧张程度、瘙痒程度、皮损程度、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抽取北京市某三甲医院7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冥想治疗:研究者基于音乐冥想专业书籍,编制《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音乐冥想实施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对此方案进行修改,形成《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音乐冥想实施方案》终稿;而后根据此方案培训“音乐冥想实施者”3人,由“音乐冥想实施者”依据此方案实施音乐冥想,音乐冥想时间为每天13:00~14:00时或20:00~21:00时,1次/天,40~50分钟/次,连续14天。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在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4天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生物反馈仪、视觉模拟评分法、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测评患者的焦虑症状、肌肉紧张程度、瘙痒程度、皮损程度、生活质量。结果:(1)68例完成全程研究,其中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值为(49.44±4.44)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均值(50.65±4.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干预后评分比较,干预后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物反馈测量值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物反馈测量值均值为(11.29±2.44)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均值(13.26±1.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肌电生物反馈仪测量分值低于干预前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干预后肌电生物反馈仪测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均值为(1.38±1.30)分,低于对照组同期均值(2.53±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重度瘙痒患者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估”得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估”评分均值为(3.18±2.40)分,对照组为(4.56±3.47)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评分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皮损患者试验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两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得分无差异。经过2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问卷”评分均值为(9.03±2.69)分,对照组为(10.47±3.9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评分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期2周的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肌肉紧张程度,促进身体放松,同时,瘙痒症状的改善也较为明显。但是,音乐冥想没有改善此类患者的皮损程度及生活质量。集音乐和冥想为一身的音乐冥想具有良好的缓解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焦虑,改善症状等作用,为身心性皮肤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值得在皮肤病患者心理干预领域应用。
张薇[2](2020)在《IMB模型在银屑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探讨以IMB模型为框架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对银屑病患者疾病知识水平、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为制定高效的银屑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参考,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新思路。2.经过对银屑病患者实施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方案,达到提升患者疾病知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目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某三甲医院皮肤科病房银屑病住院患者249例,以病区分组,一病区为对照组124例,二病区为实验组125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对照组按科室常规健康宣教,主要是简单的住院指导、出院宣教及出院后随访。实验组患者进行IMB模型的健康教育,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分为准备期、信息干预期、动机干预期、行为技巧干预期,主要内容如下:1.准备期:对患者整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全面了解患者实际需求和心理状况,识别存在的薄弱点,找到为下一步信息干预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2.信息干预期:以准备期对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评估及知识需求的调查情况为依据,帮助患者获取与疾病有关的正确的知识和信息,加强患者对银屑病的认识,以达到信息干预的目的。实验组患者主要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宣教:引起或诱发银屑病加重的因素、银屑病用药注意事项、银屑病皮肤护理指导、银屑病的饮食指导、银屑病如何运动与休息、心理调适指导等。主要干预方式是发放知识手册、定期组织健康大讲堂、护患一对一交谈等;3.动机干预期:增强患者参与促进健康行为的动机,帮助患者解决治疗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树立进行自我护理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主要干预方式是案例演示、制定目标、银屑病病友交流会;4.行为技巧干预期:训练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技能,主要包括按时服药、避免搔抓、戒烟戒酒、饮食、运动及心理调适的方法。本研究持续三个月,在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一个月、出院后三个月向患者发放反映干预效果的银屑病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量表、银屑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调查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对所得数据整理、录入,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9名银屑病患者,至研究结束,共计失访24例,总失访率为9.6%,最终完成225例,其中实验组114例,对照组111例。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银屑病知识得分、自我效能得分、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生活质量得分、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干预后:出院时、出院后一个月、出院后三个月银屑病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得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作为一种慢性皮肤疾病,非常容易复发,患者需要与疾病长期共存,对疾病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建立并维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至关重要。本研究以IMB模型为理论框架,制订健康教育措施,通过对患者相关情况的调查,了解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通过循环开展健康大讲堂、护患一对一讲解等形式提高银屑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采用案例演示、制定目标、病友交流会等增强患者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水平;床边讲解示范等形式教会患者行为技巧。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IMB模型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提高患者疾病知识、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同时,为皮肤科制定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IMB模型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春香,哈斯其其格[3](2015)在《银屑病患者的心身护理体会》文中认为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红斑、丘疹、鳞屑为特点的慢性皮肤病。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的建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对心身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银屑病尤为典型[1]。银屑病护理,包括一般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和心身护理等方面。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护理,不仅要满足患者的心身、社会、文化的需求,还要对患者疾病的疗效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我们在临床上,通过以上护理银屑病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谈几点体会,愿与同仁们共享。
孙颖,陈倩倩,陈再明[4](2013)在《认知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2010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号的单双号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上进行积极认知干预。干预开始时和6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6个月后,除精神病性因子分外,两组患者SCL-90和SAS各因子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认知干预在提高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积极作用。
戴想荣[5](2017)在《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的护理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了60名气郁质银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配到五行角调音乐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加用五行角调音乐干预,每天1次,每次30min,干预4周。以PASI评分、Beck抑郁量表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评分为观察指标,在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和第28天3个时间点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与干预前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的Beck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Beck抑郁量表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Beck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DL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DLQ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DL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PAS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PAS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第7天、第28天PAS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五行角调音乐能有效减轻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2.五行角调音乐能有效降低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的PAS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姚乃心,殷潇男,丁杰,苏永华,张慧卿[6](2017)在《中医情志理论在身心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文中研究指明身心皮肤病为常见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医情志理论,总结临床经验及各家观点,研究心理干预结合中药在身心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为身心皮肤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何花[7](2015)在《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体质护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本研究中制定包括情志干预、饮食调护、八段锦练习及刺络拔罐护理4项中医体质护理措施对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的气郁质银屑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住院的先后顺序编号,根据完全随机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体质护理措施。于入院第1天(实验前观察)、干预后第14天(共干预14天)及出院后第14天3时相点,进行对比。以PASI评分表、SF-36问卷、BDI、气郁质量化积分表及临床疗效观察为指标,对比两种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实验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两组患者3时相点比较,具体结果如下:1.入院第1天比较:PASI评分、SF-36问卷、BDI、气郁质量化积分表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第14天及出院后第14天比较:PASI评分、SF-36问卷、BDI、气郁质量化积分表比较及临床疗效观察,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两时相点的SF-36问卷、BDI、气郁质量化积分表、PASI评分表与入院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的护理方法风险低,副作用小,患者容易接受,存在可行性。2.通过各指标的对比,表明本研究中的中医体质护理措施具有减轻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体质量化积分,降低PAS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王爱燕,崔艳霞,张华梅,孙凤桂,孙通华[8](2017)在《银屑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也是一种心身性疾病,心理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故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治疗。本文将近年来针对银屑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治疗的具体方法综述如下。1健康宣教干预首先要加强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向患者介绍银屑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理智、科学地看待疾病。告知患者
郭钰[9](2014)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消银2号方药浴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消银2号方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最佳的洗浴温度和时间组合。方法:选取120例符合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纳入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人。采用2×2析因设计将4组患者分别使用消银2号方剂药浴的四种治疗方案,试验分为两个因素,每个因素有两个水平,药浴温度分为:42±1℃和38±1℃,分别用A1和A2表示;药浴时间分为:30min和20min,分别用B1和B2表示。试验1组(A1B1)采用42±1℃联合30min药浴;试验2组(A1B2)采用42±1℃联合20min药浴;试验3组(A2B1)采用37±1℃联合30min药浴;试验4组(A282)采用37±1℃联合20min药浴。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一段时间后出院时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量表(PASI评分表)、生活质量指数(DLQI)、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身心状况进行评定。结果:1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后PASI评分(P<0.001)、DLQI指数(P<0.001)以及SAS评分(P<0.001)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42±1℃联合30min药浴患者PASI评分差值、DLQI指数差值、和SAS评分差值高于其他3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75;P=0.054)。消银2号方洗浴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及时间与温度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281;P=0.798),仅温度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改善、焦虑状况三方面,温度对药浴的影响效果大于时间。考虑到时间因素对患者的经济和治疗花费的时间等问题,42±1℃联合20min中药洗浴的方案更为合理,值得临床推广。
杨丽红,刘靖,涂绍忠[10](2015)在《中医心理疗法干预银屑病的应用初探》文中认为银屑病作为皮肤科一种常见疑难性疾病,病情缠绵不愈、根治困难,目前银屑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日益密切。在长期银屑病临床研究中发现,祖国医学运用辨证施治配合辅助疗法治疗银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结合近几年中医心理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倡导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施治银屑病,并辅助中医心理疗法干预,综合意法、安神养形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应用于银屑病的防治中,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为银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二、银屑病的心身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屑病的心身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寻常型银屑病概述 |
二、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
三、音乐治疗等心理干预在慢性病中的应用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对象 |
三、样本量估计 |
四、研究方法 |
五、评价指标 |
六、资料收集方法 |
七、统计学方法 |
八、干预阶段研究方案流程 |
九、质量控制 |
十、伦理学审查 |
第四章 结果 |
一、患者一般资料 |
二、两组患者焦虑症状比较 |
三、两组患者肌肉紧张程度比较 |
四、两组患者瘙痒程度比较 |
五、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比较 |
六、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第五章 讨论 |
一、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 |
二、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 |
三、音乐冥想可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瘙痒症状 |
四、音乐冥想没有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皮损的严重程度 |
五、音乐冥想没有改善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生活质量 |
第六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IMB模型在银屑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IMB模型 |
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4 技术路线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伦理原则 |
3 评价工具 |
4 研究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研究对象流失情况 |
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 干预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1 干预前两组患者银屑病知识得分比较 |
3.2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
3.3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 |
3.4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
3.5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得分比较 |
3.6 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得分比较 |
4 干预后两组患者各评价指标比较 |
4.1 干预后两组间银屑病知识得分情况比较 |
4.2 干预后两组间自我效能得分情况比较 |
4.3 干预后两组间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情况比较 |
4.4 干预后两组间生活质量得分情况比较 |
4.5 干预后两组间焦虑得分情况比较 |
4.6 干预后两组间抑郁得分情况比较 |
讨论 |
1 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 |
2 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
3 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
4 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5 IMB模型的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
总结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性 |
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银屑病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银屑病患者的心身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护理 |
2 日常生活护理 |
3 皮肤护理 |
4 心身护理 |
5 体会 |
(4)认知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评定工具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干预开始时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的比较 |
2.2 干预开始时和6个月后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 |
3 讨论 |
(5)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受试者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终止标准 |
2.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总体流程 |
2.2.2 样本含量估计 |
2.2.3 随机分组 |
2.2.4 护理方案 |
2.2.5 资料收集 |
2.2.6 主要观察指标 |
2.2.7 疗效判定标准 |
2.2.8 统计方法 |
2.2.9 伦理原则 |
2.3 质量控制 |
2.3.1 设计阶段 |
2.3.2 实施阶段 |
2.3.3 数据分析阶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3.1 患者完成实验情况 |
3.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3.3 研究结果评估 |
3.3.1 抑郁程度比较 |
3.3.2 生活质量比较 |
3.3.3 PASI评分比较 |
3.3.4 临床疗效比较 |
3.4 安全性观察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 |
4.2 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4.3 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和疗效的影响 |
4.4 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中医情志理论在身心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情志理论对身心皮肤病的认识 |
1.1 怒伤肝 |
1.2 喜伤心 |
1.3 思伤脾 |
1.4 忧伤肺 |
1.5 恐伤肾 |
2 身心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
2.1 心理干预 |
2.1.1 语言开导 |
2.1.2 以理遣情 |
2.1.3 情志相胜 |
2.1.4 移情易性 |
2.2 药物治疗 |
2.2.1 从肝论治 |
2.2.1. 1 肝气郁结, 治以疏肝理气 |
2.2.1.2肝火上炎, 治以清肝泻火 |
2.2.1. 3 肝胆湿热, 治以清热利湿 |
2.2.1. 4 肝肾阴虚, 治以滋补肝肾 |
2.2.2 从心论治 |
2.2.2. 1 心神不宁, 治以重镇安神 |
2.2.2. 2 心火炽盛, 治以清热泻火 |
2.2.2. 3 心血亏虚, 治以养血和血 |
3 展望 |
(7)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体质护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与方法 |
1. 临床研究 |
1.1 病例来源及随机分组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纳入标准 |
1.5 病例排除标准 |
1.6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2. 护理方案 |
2.1 对照组:常规护理 |
2.2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体质护理 |
3. 观察指标与方法 |
3.1 抑郁程度比较 |
3.2 生活质量比较 |
3.3 气郁质量化积分比较 |
3.4 PASI评分 |
3.5 临床疗效比较 |
4.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患者BDI评分的比较 |
2. 两组患者SF-36评分的比较 |
3. 气郁质量化积分的比较 |
4. 两组患者PASI评分比较 |
5. 临床疗效比较 |
6. 安全性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体质与银屑病的关系 |
2. 中医体质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
3. 中医体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意义 |
3.1 情志调护的意义 |
3.2 饮食调护的意义 |
3.3 八段锦练习的意义 |
3.4 刺络拔罐的意义 |
4.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 |
4.1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抑郁程度的影响 |
4.2 中医体质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4.3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体质量化积分变化的影响 |
4.4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及临床效果的影响 |
5. 不足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
附录c: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银屑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康宣教干预 |
2 护理服务干预治疗 |
3 特定心理行为干预治疗 |
3.1 放松训练: |
3.1.1 心情放松法: |
3.1.2 经典放松法: |
3.1.3 肌肉放松法: |
3.2 集体心理干预治疗: |
3.3 生物反馈治疗: |
4 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治疗 |
(9)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消银2号方药浴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类型 |
3.2 设计方案 |
4 评价指标 |
5 结局指标 |
6 质量控制 |
7 医学伦理原则 |
8 盲法应用 |
9 统计学方法 |
10 技术路线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中医心理疗法干预银屑病的应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健康处方手中握, 辨证施治方法优 |
1.1 移情易性法——属过怒者 |
1.2 情志相胜法——属过忧、过悲者 |
1.3 暗示开疑法——属过思者 |
1.4 告之导之法——属过恐者 |
1.5 整体调节法——属和谐者 |
2 安神养形八段锦, 动静结合扶正气 |
3 五行韵律宁心神, 六淫邪气不可干 |
4 结语 |
四、银屑病的心身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冥想对寻常型银屑病伴焦虑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D]. 梁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IMB模型在银屑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张薇.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3]银屑病患者的心身护理体会[J]. 李春香,哈斯其其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A0)
- [4]认知干预对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 孙颖,陈倩倩,陈再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22)
- [5]五行角调音乐对气郁质银屑病的护理效果观察[D]. 戴想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04)
- [6]中医情志理论在身心皮肤病治疗中的运用[J]. 姚乃心,殷潇男,丁杰,苏永华,张慧卿. 中医药导报, 2017(21)
- [7]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体质护理研究[D]. 何花.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07)
- [8]银屑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J]. 王爱燕,崔艳霞,张华梅,孙凤桂,孙通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1)
- [9]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消银2号方药浴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D]. 郭钰.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3)
- [10]中医心理疗法干预银屑病的应用初探[J]. 杨丽红,刘靖,涂绍忠. 中国医药科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