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生[1](2003)在《语文科课程论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根植我国语文教育现实、面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中问题的“语文科课程论”,是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新品种。其主要任务有三:第一,重整“语文科课程”的基本概念,构建语文课程,包括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材等方面的分析框架。第二,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学派理论的学理阐释,包括对语文教育史上重要问题的评述。第三,对当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评析,对改革所显现的理论问题放在多元视野的背景中探悉其学理。上述三方面各有侧重,但往往糅合在一起,尤其是作为研究形态的状况下。本文计有九章: 第一章《导言:语文科课程论》:本章为语文科课程论的研究划定了疆界,这是后续各章得以进行的前提。首先,试建了纵横两道的语文教育研究归属参照系,根据我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实际,区分出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和七个层面。接着,经过“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三组比照,界定了语文科课程论的研究性质、对象、任务等。 第二章《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本章可以看作是下一章的铺垫,所做的工作,是弄清我国的语文教育研究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并探询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首先建立了一个描述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依据模型推导“性质”难题的产生过程,再通过与“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比照,揭示之所以成为难题的原由。接着沿历史语境中的话语方式,按四个阶段追溯“语文科性质”在我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中的演化过程。 第三章《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本章是上一章的延续,也是以下几章的总纲。在“性质”的纷争中,“思想性”(或“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对峙,转化为语文科及其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认识和分析框架。这一袭用框架,有较大的局限性。界说“分析框架”含义之后,本章指出袭用框架“两极概念的实体化”、“分析能力的残缺”的弊端,接着介绍语文教育界突破该框架的努力,进而提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层叠蕴涵分析框架,与《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原则一致。接下来对取样的美国语文课程目标所进行的分析,则初步展示了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运行情况,也证明了该框架作为公用平台的效用。 第四章《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课程取向》: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课程取向,以展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首先界说“课程取向”的含义,接着分别评述了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并对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课程取向,在语文科还表现为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在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三个专题,揭示了长期被掩盖的语文课程听、说、读、写目标的取向问题。 第五章《层登蕊涵分析框架运行:文化意识》: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文化意识,以展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我们将“文化意识”界定为与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五个维面”。接着,本章从“古与今”、“中与西”两个侧面分别考察了“整体感知”、“对话理论”以及与之相连的“感受性阅读”的问题。“整体感知”和“对话理论”是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最重要的两个基点,它们或者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目标、或者与阅读教学的绝大部分目标密切相关。 第六章《层叠组洒分析框架运行:知识状况》:本章侧重于“潜层面”中的知识状况,以展示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在界定“知识状况”的含义之后,本章分别考察了欧美的语文课程目标和我国语文课程的知识状况。我们认为,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对知识状况的审理要紧急地提到日程,并在课程具体形态层面将语文学校知识问题“主题化”。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还揭示出,我国语文教育的严重问题,根由之一是我们一直只有“选文集锦”的语文教材,很大程度上不曾有过严格课程论意义上的语文课程。这样,论题就逻辑地转到了承载语文课程内容的语文教材。 第七章《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本章面对的是进入语文教材研究必须先行解决的两个理论问题,一是“语文教材内容”问题,二是“语文教材体系”问题。 第八章《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我国语文教材向来以“文选型”为正宗,语文教材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便落实为“选文”问题的讨论。根据我们对中外语文教材的比较和研究,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不同类型的选文有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发挥方式,在语文教材编撰和语文教学中需要不同的对待。将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鉴别出四种类型,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也构成了研究语文课程、教材乃至教学的一种认识框架,同时也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蕴涵层叠分析框架“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与“选文学习目标”之间关系的具体化。 第九章《代结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本章是上面各章所建立的概念?
王惠[2](2019)在《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四中为例》文中提出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学习任务群”等的落实对教师的课堂提问实效性以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内容总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和涉及到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依据。此外,还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一定介绍。第二部分是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概述,根据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笔者自己的实践认识对课堂提问的概念和主要类型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提出了判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五大标准,以此作为下一章观察量表和调查问卷的制定依据。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两种实证研究方法,对山东省淄博四中的语文课堂提问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可靠的调查数据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析了其背后成因。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淄博四中语文课堂提问所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六种有针对性的提问优化策略,并以高中语文篇目为例详细阐述了可行性较强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增强课堂提问效度,以全面落实新课标关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要求。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论述内容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日后在语文课堂上的具体落实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参考,也为后来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实现语文教学效果飞跃的重要前提和可靠手段,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如果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能够积极突破这一难点,将在教学之路上获得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
张露露[3](2017)在《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基本准则,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的表述代表特定时代的主流课程目标观。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进行梳理与分析。从课程目标来源的角度看,社会需求要素始终在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来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科的发展要素逐渐得以体现,学生的需要要素逐渐得到重视。从课程目标的内容来看,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始终是一个多元复合的体系,既有语文学科特有目标,又有多学科交叉目标。语文学科特有目标中,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语文学习方法与情感、兴趣审美目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学科交叉目标则不断丰富。从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来看,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不断完善,行为主体逐渐明确,行为动词逐渐丰富,行为条件要素和表现程度要素开始出现。通过以上梳理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明确课程设计原则,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设置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目标的内容要素,提炼语文核心素养;采用指导性、明晰性的语文课程目标表述形式。
姚家园[4](2020)在《同课异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文中提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试行)》指出中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其核心能力之一。出于新课改纵深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需要,当前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来解决在设计理念、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在突出所教学科认知特征的前提下,尝试设计体现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案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作为最常用的教研活动方式之一,为高中语文教师研究和教学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基于此,研究同课异构教研方式如何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在新课标发布和同课异构视角下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背景下,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与文献综述部分,阐述该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所用到的研究方法,综述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第一章,笔者通过对相关概念进行全面的阐述,同时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并对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模式下的教学设计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梳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第二章,本部分以调查问卷为基础,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进行调查,试图通过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教师在设计理念、设计内容、设计策略及设计结果方面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究总结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是第三、四章。本部分首先针对调查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上述研究成果从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设计素养;第二,实现团队备课,比较研究不同教师授课对象的学情、设计目标和设计内容三个方面,落实“教什么”;第三,以一课多研为抓手,分类研究教师设计策略、设计过程和弹性设计三个方面,落实“怎么教”;第四,由专家引领促进教学反思。其次,结合高中语文课堂资源,笔者选取高一年级的两个班级分别进行教学,将之前设想的策略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通过实际的教学课例检验设想的策略的优劣,探讨利用同课异构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性。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对之后的研究者有所帮助。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项主要的能力要求。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教育的效果。教师们需要利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聚集教师、教研团体和专家的力量,坚持理论培训、团队备课、一课多研和反思总结,致力于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加速专业化成长和推动新课改发展。
曾婷凤[5](2019)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是指中小学语文教育主体需要与满足其需要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范畴,受主观因素影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认识通过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价值诉求表现出来。并且,一切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都是特定价值取向下的产物,因而造成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活动出现偏误的原因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对各种价值取向缺乏科学评价而致使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认识出了问题。因此,从价值视角认识中小学语文教育成为必要,不仅要客观认识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关系,还要推动形成正确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取向以指导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本文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演变历程出发,探索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以揭示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误,进而试图建立一套科学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标准,以避免在各种主观倾向影响下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产生错误认识。第一章在概述中小学语文教育演进历程中发现古代中小学语文教育以儒家伦理教化为取向,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受制于政局多变的时代环境而长期以政治思想为取向,发展到当代中小学语文教育时则出现了注重科学理性的工具主义取向和强调人文素养的人文性取向。第二章分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偏误背后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取向偏误具体反映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中小学语文研究这三个活动领域,也分别体现在中小学语文教育目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和中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这三个方面。而造成中小学语文教育目的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来自作为社会思想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干扰、只有教学实践而无课程意识以及语文教育活动一贯凭借直觉推动而非依靠科学理论推进;导致中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出现偏误的关键原因在于长期脱离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内容“是什么”经常由行政职权来决定;致使中小学语文教育方法出现偏误的原因在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方法论体系缺失,一切中小学语文教育活动的展开完全只是为了应对语文教育实践之需而从无科学的方法论证之举。第三章建立中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标准以达到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分别通过中小学语文研究评价标准、中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标准和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来确保对中小学语文研究领域、中小学语文课程领域和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最终以正确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取向推动中小学语文教育各个活动领域的发展。
马磊[6](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赵燕[7](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说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黄英[8](2020)在《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随时间的流逝不断地发展、延续和复兴。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到汉代乐府诗再到唐宋元明清诗歌,时而婉约,时而豪放,或高远空旷,或清雅恬淡,细细品味,浅吟低唱,无不令人沉醉,令人神往。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诗词的魅力。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的宝藏,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彰显着中国文化的绚烂、奇特和雄伟。古诗词能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使人读之口齿噙香,品之心内震荡,而后骨格清奇,气质不凡。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探索、发现、欣赏和感受美。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热爱生活,最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由于古诗词本身、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审美鉴赏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课堂缺乏一定的美感。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几所小学的部分师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现状进行调查,继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析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对小学古诗词的审美鉴赏教学有所帮助。本研究以语文课程理论和核心素养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问题,探讨小学阶段古诗词审美鉴赏的意义和价值,并试图结合具体课例给出可行性教学策略,希望此研究能对身居教学一线的老师有所启发,也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自己提供一些参考。
张泽西[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美术教材的发展研究 ——基于对人教版四套教材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不断地发展与变革,至今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发展已日新月异。历史是人类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桥梁,这就需要我们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历史进行回顾,探求其发展脉络。而幼儿园美术教材作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文本,伴随着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贯穿着编制者对幼教工作者、对儿童以及对美术教育的整体思考,可彰显出当时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念及经验,对当今幼儿园美术教材的发展乃至幼儿园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一定启示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四套教材(82版、94版、05版、12版),分别从美术教育目标、美术教学内容以及美术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分析与解读,从而探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美术教材的发展特点。本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美术教材的教育目标从社会本位取向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协同取向转变,并呈现出由关注“教”的结果转向注重“学”的过程的发展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美术教材在教学内容选材上日益贴近幼儿、走向多元,其中美术活动题材关注幼儿生活,并逐步均衡化,美术活动名称风格由“成人视角”日趋转向“儿童视角”,教材中的文化构成日益呈现多元性和融合性;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日渐符合幼儿兴趣需要、走向融合,由以“美术学科知识”为编排主线向以“儿童生活、学习需要”为编排主线转变,由割裂日趋融合;美术活动类型日趋全面化,美术活动方式多样化;工具材料走向真实、丰富,不断满足幼儿期待视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美术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由片面关注作品完成向日益全面关注幼儿活动需要拓展、由教师是完全控制者向幼儿逐渐成为主动学习者突破、并呈现由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回归与超越的发展特点;在教学方法上由突出教师独白逐步走向师幼对话;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重“集体教学”到不断关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联系;教育活动评价则呈现出评价主体由教师转向幼儿,并由仅关注结果评价日渐兼顾过程评价的发展特点。最后研究者基于研究结果进行成因探讨,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美术教材发展成因主要有社会的诉求,政策的导向;现实的制约,发展的促进;时代的变化,文化的转向;思想的变革,理论的引进四大方面。在本研究的最后,研究者也提出幼儿园美术教材讲求拿来主义,也应本土审视;立以儿童视角,设置召唤结构;厘清教师角色,关注幼儿需要等相关建议,并对研究进行反思。
杨婷[10](2019)在《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首要工作,对于学生有效学习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实施与评价有重要作用。在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主张下,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时应依托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精心设计知识维度、合理安排认知过程维度、科学分析其综合维度,并力求实现目标、教学与评估的一致性,从而增强教师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意识、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实现促进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发展。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视角,以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为研究对象,采用教学目标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从教学目标的不同维度对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进行更为科学的分析,可以发现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教师对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认识、内容选择及设计方法三项与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方面来提出实现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有效发展的建议。论文首先对教学目标、写作教学目标及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以及分析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其次则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内容,及其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和分类情况作相关的分析,并基于布鲁姆认知分类的视角分三个维度设计了适应于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分类表;然后是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视角,围绕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教学目标设计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三方面,展开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对教学目标的实例分析,总结并分析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再次是根据上一部分发现的问题,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视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最后是在论文前四部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反思,提出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二、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语文科课程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语文科课程论 |
第1节 语文教育研究的归属参照系 |
1.1 归属参照系试建 |
1.2 语文教育研究的五种性质 |
1.3 语文教育研究的七个层面 |
第2节 “语文科课程论”辨证 |
2.1 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具体形态与语文科课程 |
2.2 语文科课程论与语文科教学论 |
2.3 学派语文课程论与语文科课程论 |
第3节 论文的结构及内容概要 |
第二章 破解语文科的“性质”难题 |
第1节 何以有一个“性质”的难题 |
1.1 语文教育研究的基本模型 |
1.2 “性质”难题产生的模型分析 |
1.3 “性质”问题研究的正常模型及偏离的原因 |
1.4 对待“性质”问题的合适方式 |
第2节 “性质”难题在历史语境中话语方式的演化 |
2.1 课程取向纷争中构筑的同一平台(1904-1948) |
2.2 特殊历史时期政治运动的回响(1949-1966) |
2.3 由正当辩护而误入逻辑答题(1978-1990) |
2.4 课程取向“我主张”的曲折表达(1991-2000) |
2.5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 |
第三章 语文课程目标分析框架的破与立 |
第1节 “分析框架”概说 |
第2节 袭用分析框架的批判 |
2.1 袭用分析框架问题之一:两极概念的实体化 |
2.2 袭用分析框架问题之二:分析能力的残缺 |
第3节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的建立 |
3.1 语文教育界突破袭用框架的努力 |
3.2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概述 |
3.3 新建框架与《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 |
第4节 从“潜层面”析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 |
4.1 分析框架作为公用平台 |
4.2 美国的语文课程目标取样 |
4.3 对取样材料的“潜层面”分析 |
4.4 “潜层面”诸成分交互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
第四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课程取向 |
第1节 “课程取向”概说 |
第2节 多元并呈的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1 美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2 法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3 德国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4 日本语文科课程总取向 |
2.5 我国语文教育研究对总取向的纷争及其问题 |
第3节 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取向 |
3.1 语文能力与听说读写取向 |
3.2 中日语文课程的阅读取向比较及讨论 |
3.3 中美语文课程“说话”目标比较及讨论 |
3.4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取向”变异 |
第五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文化意识 |
第1节 “文化意识”概说 |
第2节 古与今:关于“整体感知” |
2.1 两代语文教学大纲的不同语境 |
2.2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的含义 |
2.3 “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
第3节 中与西:关于“对话理论” |
3.1 “对话理论”解析 |
3.2 “感受性阅读”的考察 |
3.3 结论与建议 |
第六章 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运行:知识状况 |
第1节 “知识状况”概说 |
第2节 制约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状况 |
2.1 从知识状况看欧美的语文课程目标 |
2.2 我国语文课程知识状况的负面扫描 |
第3节 合宜的能力要有适当的知识来建构 |
3.1 对知识状况的审理要紧急地提到日程 |
3.2 将知识问题在课程具体形态层面“主题化” |
第七章 语文教材的两个理论问题 |
第1节 研究的背景 |
第2节 关于“语文教材内容” |
2.1 语文教材研究中的术语纠缠 |
2.2 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 |
2.3 语文教材内容的含义:用什么去教 |
2.4 语文教材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 |
第3节 关于“语文教材体系” |
3.1 我国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 |
3.2 “明里探讨”的层面混淆 |
3.3 “科学体系”的误区 |
第八章 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 |
第1节 “定篇”类型的选文 |
1.1 “定篇”类型选文界说 |
1.2 “定篇”的课程内容 |
1.3 “定篇”的功能发挥方式 |
第2节 “例文”类型的选文 |
2.1 “例文”类型选文界说 |
2.2 国外语文教材中的“例文” |
2.3 “例文”的功能发挥方式 |
第3节 “样本”类型的选文 |
3.1 “样本”类型选文界说 |
3.2 “样本”的编撰策略与技术(上) |
3.3 “样本”的编撰策略与技术(下) |
第4节 “用件”类型的选文 |
4.1 “用件”类型选文界说 |
4.2 “用件”的三个品种 |
4.3 对“用件”的误用 |
第5节 选文类型鉴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九章 代结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建议 |
第1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转型 |
1.1 名称改变预示着范型转换 |
1.2 前景之一: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 |
1.3 前景之二:语文教材的“多样化”格局 |
1.4 前景之三: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
第2节 语文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
2.1 目前所达到的状态 |
2.2 着眼于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法改革有局限 |
2.3 语文课程的问题主要出在课程内容上 |
第3节 三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四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一) 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二) 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
(三)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 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 参与式教学理论 |
(四) 有效教学理论 |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 |
第一章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概述 |
一、课堂提问的概念 |
二、课堂提问的类型 |
(一) 开门见山型 |
(二) 深度理解型 |
(三) 拓展引申型 |
(四) 层层递进型 |
(五) 对比分析型 |
三、课堂提问的过程 |
(一) 拟题 |
(二) 铺垫 |
(三) 陈述 |
(四) 提问 |
(五) 启发 |
(六) 理答 |
四、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标准 |
(一) 有效提问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
(二) 有效提问能够明确教学内容 |
(三) 有效提问跨越多种认知过程 |
(四) 有效提问具有简洁的表述方式 |
(五) 有效提问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为落脚点 |
第二章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状及原因探析 |
一、研究工具 |
(一) 观察量表 |
(二) 调查问卷 |
二、研究结果统计 |
(一) 课堂观察结果统计 |
(二)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三、高中语文课堂提问问题分析 |
(一) 问题难易程度不合理 |
(二) 提问过于随意,时机把握不好 |
(三) 提问等待时间短,课堂节奏过快 |
(四) 问题类型同质化严重 |
(五) 问题过于零散,逻辑联系性差 |
(六) 学生较被动,主动发问少 |
四、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现存问题原因探析 |
(一) 部分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育理念脱轨 |
(二) 教师备课不充分,缺乏科学的问题预设 |
(三) 教育评价方式落后,升学压力大 |
(四) 学生缺乏问题意识 |
第三章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
一、提升教育专业素养,注重核心素养导向 |
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设计问题四“度” |
三、把握课堂提问时机,巧妙利用“等待时间” |
四、立足不同文本类型,发展提升思维能力 |
(一) 实用类文本提问技巧 |
(二) 文学类文本提问技巧 |
(三) 论述类文本提问技巧 |
五、重视建立知识联系,形成有机知识结构 |
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发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1: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致谢 |
(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来源要素的演变 |
第一节 社会需求要素的演变 |
第二节 学科发展要素的演变 |
第三节 学生需要要素的演变 |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演变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目标中语文学科特有目标的演变 |
第二节 语文课程目标中多学科交叉目标的演变 |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呈现方式的演变 |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结构体系的演变 |
第二节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语言表述方式的演变 |
第四章 对今后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启示 |
第一节 明确课程目标的设计原则 |
第二节 明确课程目标的内容要素,提炼语文核心素养 |
第三节 采用指导性、明晰性的语文课程目标表述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同课异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依据及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理论阐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同课异构 |
二、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
三、“同课异构”与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关系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头脑风暴法理论 |
二、教学最优化理论 |
三、教师合作理论 |
四、元认知理论 |
第三节 “同课异构”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
一、“同课异构”视角下的设计程序 |
二、“同课异构”视角下的设计内容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探究 |
第一节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访谈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中出现的问题 |
一、设计理念:注重操作,轻视理念 |
二、设计内容:内容过多,偏离重点 |
三、设计策略:长于嫁接,灵活不够 |
四、设计效果:针对不足,收获相似 |
第三节 问题背后的原因探究 |
一、教师们对“同课异构”的认识有偏颇 |
二、教师自身的设计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
三、“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设计指导不够 |
第三章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策略 |
第一节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设计素养 |
一、比较学习课标,明确最新理念 |
二、深钻设计理论,奠定专业基础 |
第二节 实现团体备课:比较研究“教什么” |
一、聚焦不同学情,提高教师设计的针对性 |
二、比较教材细读,增强教师设计目标的目的性 |
三、落实因材施教,突出教师设计内容的分层性 |
四、案例评析 |
第三节 坚持一课多研:分类研究“怎么教” |
一、倡导教无定法,提升教师设计策略的灵活性 |
二、注重扬长避短,实现教师设计过程的最优化 |
三、鼓励适当留白,加强教师设计的弹性 |
第四节 专家引领:鼓励教师参与,加强反思深度 |
第四章 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课例及反思 |
第一节 实践课例展示-以《短歌行》为例 |
《短歌行》教学设计一 |
《短歌行》教学设计二 |
第二节 活动过程总结与反思 |
一、初次设计 |
二、二次设计后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小学语文教育演变历程概述 |
第一节 古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演变历程 |
一、自发的语文教育活动阶段 |
二、专门的学校语文教育形成 |
三、科举制施行后的语文教育 |
第二节 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演变历程 |
一、语文教育正式独立设科 |
二、迈进语文课程标准时代 |
三、建国三十年的曲折前行 |
第三节 当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状况 |
一、急速发展的语文教育 |
二、遭遇世纪末的大批判 |
三、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 |
小结 |
第二章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偏误分析 |
第一节 中小学语文教育目的的偏误 |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偏误 |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目的的偏误 |
三、中小学语文研究目的的偏误 |
第二节 中小学语文教育内容的偏误 |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偏误 |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偏误 |
三、中小学语文研究内容的偏误 |
第三节 中小学语文教育方法的偏误 |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偏误 |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方法的偏误 |
三、中小学语文研究方法的偏误 |
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标准 |
第一节 中小学语文研究评价标准 |
一、中小学语文研究过程评价标准 |
二、中小学语文研究结果评价标准 |
第二节 中小学语文课程评价标准 |
一、中小学语文课程开发评价标准 |
二、中小学语文课程实施评价标准 |
第三节 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 |
一、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二、中小学语文课外学习评价标准 |
小结 |
余论 |
附:中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标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古诗词的美学价值 |
1.2 小学古诗词课堂中的审美功能被忽视 |
1.3 个人兴趣和经历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研究法 |
4.2 案例分析法 |
4.3 问卷调查法 |
4.4 访谈法 |
5. 核心概念辨析 |
5.1 审美鉴赏 |
5.2 古诗词 |
5.3 教学 |
第一章 小学古诗词的审美意义和教学价值 |
1. 语言凝练,韵律和谐 |
2. 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
3. 想象丰富,思维活跃 |
4. 人文素养,文化传承 |
第二章 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的教学现状 |
1. 调研情况 |
1.1 教师方面 |
1.2 学生方面 |
2. 调查现状 |
2.1 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教师“教”的现状 |
2.2 古诗词审美教学中学生“学”的现状 |
第三章 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的问题和成因分析 |
1. 问题分析 |
1.1 文学素养有待加强 |
1.2 轻视诗词的文化性和审美感 |
1.3 教学缺少灵活性 |
2. 成因分析 |
2.1 诗词年代久远和快餐文化蔓延 |
2.2 教育体制弊端和功利主义倾向 |
2.3 教师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学习兴趣减弱 |
第四章 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
1. 感受与理解 |
1.1 诵读吟唱,感知诗韵 |
1.2 创设情境,体会诗境 |
1.3 合作探究,领悟诗情 |
2. 欣赏与创造 |
2.1 巧用游戏,增加诗趣 |
2.2 拓展延伸,提升诗力 |
2.3 融于生活,培养诗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美术教材的发展研究 ——基于对人教版四套教材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教材的相关研究 |
二、美术教材的发展研究 |
三、幼儿园教材的发展研究 |
四、幼儿园美术教材的发展研究 |
五、已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改革开放以来 |
二、幼儿园美术教材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三章 人教版四套幼儿园教材简介 |
第一节 82版教材基本情况概述 |
一、82版教材编制背景 |
二、82版教材构成 |
第二节 94版教材基本情况概述 |
一、94版教材编制背景 |
二、94版教材构成 |
第三节 05版教材基本情况概述 |
一、05版教材编制背景 |
二、05版教材构成 |
第四节 12版教材基本情况概述 |
一、12版教材编制背景 |
二、12版教材构成 |
第四章 四套幼儿园教材的美术教育目标分析 |
第一节 82版教材的美术教育目标 |
一、强调幼儿美术技能的培养,忽视情感发展 |
二、开始关注幼儿创造力,但比重较低 |
三、目标表述意识不强,采用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 |
四、以教师为目标表述主体 |
第二节 94版教材的美术教育目标 |
一、重视幼儿美术表现技能,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 |
二、关注幼儿智力与品德的培养 |
三、开始注重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 |
四、关注幼儿创造力 |
五、目标表述较宽泛,以体验性目标表述方式为主 |
六、教师与幼儿兼为目标表述主体 |
第三节 05版教材的美术教育目标 |
一、注重幼儿情感培养,兼顾幼儿美术技能发展 |
二、注重幼儿创造力发展 |
三、目标具有层级性,主要采用体验性目标表述方式 |
四、主要以幼儿为目标表述主体 |
第四节 12版教材的美术教育目标 |
一、注重幼儿情感体验和态度,兼顾美术表现技能与知识 |
二、重视幼儿创造力发展 |
三、目标主要运用体验性目标表述方式 |
四、以幼儿为目标表述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套幼儿园教材的美术教学内容分析 |
第一节 82版教材的美术教学内容 |
一、美术教学内容选材 |
二、美术教学内容组织 |
三、美术活动类型与工具材料 |
第二节 94版教材的美术教学内容 |
一、美术教学内容选材 |
二、美术教学内容组织 |
三、美术活动类型与工具材料 |
第三节 05版教材的美术教学内容 |
一、美术教学内容选材 |
二、美术教学内容组织 |
三、美术活动类型与工具材料 |
第四节 12版教材的美术教学内容 |
一、美术教学内容选材 |
二、美术教学内容组织 |
三、美术活动类型与工具材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四套幼儿园教材的美术教学过程分析 |
第一节 82版教材的美术教学过程及特点 |
一、美术教学环节及特点 |
二、美术教学方法及特点 |
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及特点 |
第二节 94版教材的美术教学过程及特点 |
一、美术教学环节及特点 |
二、美术教学方法及特点 |
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及特点 |
第三节 05版教材的美术教学过程及特点 |
一、美术教学环节及特点 |
二、美术教学方法及特点 |
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及特点 |
第四节 12版教材的美术教学过程及特点 |
一、美术教学环节及特点 |
二、美术教学方法及特点 |
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及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美术教材的发展特点 |
第一节 幼儿园美术教材的教育目标发展特点 |
一、从社会本位取向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协同取向 |
二、由关注“教”的结果到注重“学”的过程 |
第二节 幼儿园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发展特点 |
一、美术教学内容选材日益贴近幼儿生活、走向多元 |
二、美术教学内容组织日渐符合幼儿兴趣需要、走向融合 |
三、美术活动类型日趋全面化,美术活动方式多样化 |
四、工具材料走向真实、丰富,不断满足幼儿期待视野 |
第三节 幼儿园美术教材的教学过程发展特点 |
一、美术教学环节的发展特点:拓展、突破、回归与超越 |
二、美术教学方法的发展特点:由突出教师独白逐步走向师幼对话 |
三、美术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特点:由重“集体教学”到不断关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联系 |
四、美术教学活动评价的发展特点:评价主体由教师转向幼儿,由仅关注结果日渐兼顾过程评价 |
第八章 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美术教材发展成因分析与反思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美术教材发展成因分析 |
一、社会的诉求,政策的导向 |
二、现实的制约,发展的促进 |
三、时代的变化,文化的转向 |
四、思想的变革,理论的引进 |
第二节 建议与反思 |
一、讲求拿来主义,也应本土审视 |
二、立以儿童视角,设置召唤结构 |
三、厘清教师角色,关注幼儿需要 |
四、吾当上下求索,还需看向今朝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学位论文类 |
三、期刊论文类 |
后记 |
(10)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分类 |
第一节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内容 |
第二节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上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优势 |
第三节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在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分类情况 |
第二章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现状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第三章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建议 |
第一节 灵活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增强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意识 |
第二节 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的知识维度,增强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针对性 |
第三节 明晰教学目标的认知过程水平,增强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
第四节 分析教学目标的综合维度,增强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
第五节 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与评估的一致性,增强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
第四章 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设计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的反思 |
第一节 注意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运用的高效性 |
第二节 关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新发展 |
第三节 用开放的视野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四、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 王荣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2]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研究 ——以山东省淄博四中为例[D]. 王惠.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研究[D]. 张露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4]同课异构: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D]. 姚家园.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小学语文教育价值研究[D]. 曾婷凤. 三峡大学, 2019(04)
- [6]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7]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8]小学古诗词审美鉴赏教学研究[D]. 黄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美术教材的发展研究 ——基于对人教版四套教材的分析[D]. 张泽西.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10]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 杨婷. 广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