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自己的内心写作(论文文献综述)
高原[1](2021)在《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文中提出罗伯特·瓦尔泽(Robert Walser,1878-1956)是一位曾被长期忽略和低估的瑞士现代主义作家。在瓦尔泽的作家生涯中,尤其是在伯尔尼时期(1921-1933),他遭遇了出版危机、生存危机、言说/叙述危机和手写危机等一系列的危机。这一时期他的创作题材、语言风格、叙述方式、手写习惯等较此前均有明显转变。在他留存的“密码卷帙”中,他的文学书写越来越指向自我,文本中的主人公常常以失败作家的形象出现,试图以隐晦的自我辩解重构作家身份。诸如此类的应对策略和他迂回的叙述方式均与以掩饰为主要特征的“羞”的诗学手段相关。本研究从“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出发阐释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书写方式,并选取《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瓦尔泽文学书写中的“羞”及作品主人公遮掩“羞”的诗学策略问题,讨论瓦尔泽如何以“羞”的叙述方式作为化解叙述困境的诗学手段,以及瓦尔泽为何采用“密码卷帙”这种以隐匿文字符号为目的的手写形式。本研究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缘起、瓦尔泽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羞”这一概念做出差异性理论梳理,分析“羞”在不同语境下生成的前提、诱因、反应机制和典型的处理方式。第三章讨论文化人类学及社会伦理语境下“羞”的作用机制,重点剖析了《强盗》小说主人公面对各种危机和羞辱时通过藏匿自我身份以消解“羞”的策略。此外,由失败作家而引发的“羞”还体现在“强盗”与叙述主体之间疏离/紧密的共生关系上。第四章诠释了掩饰“羞”的情感面具和诗学面具。《强盗》主人公通过夸张的情感和行为方式来转移“羞”,以故作顺从对权力关系进行颠覆和反讽,还以故作无耻的态度忽略并否认“羞”的在场。瓦尔泽用自己的一幅肖像画编织“强盗”的外形着装,将本人掩盖在这个失败作家的形象之中。而瓦尔泽的手稿本身也是一种遮掩,本研究结合瓦尔泽的书信和文本解读了“密码卷帙”的独特手写形式,这种掩饰性极强的手写方式也是瓦尔泽化解手写危机的诗学策略。第五章从《〈日记〉逸稿》出发阐明了小说中叙述主体“我”通过日记体文学书写,对既定的文学规约表示反讽和质疑的意图,小说呈现的元叙述、自我反思、悖论对话性等特征均为掩饰叙述危机的文学手段,而小说中主题的偏离与推延、意义的消解以及内容指涉义的变换也都是瓦尔泽用来掩饰并克服言说失败的诗学手段。第六章对掩饰“羞”的诗学策略和瓦尔泽的“羞感”诗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总而言之,瓦尔泽的“密码卷帙”从文本层面展示了“羞”的情感诱发机制和文学个体对“羞”的处理方式。瓦尔泽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建构文本是为了掩饰作为失败作家的“羞”,他的微型铅笔手稿可以被视为一种对抗手写危机的文化技术,也是一种遮掩和消解“羞”的诗学策略。从文本层面的回避到叙事层面的遮掩、再到书写行为中的隐藏,瓦尔泽在内容、叙述和语言符号的三重掩饰中,将“羞”作为一种创作理念融入他的文学书写。本研究发现,瓦尔泽作品中“羞”的美学价值就蕴含在掩饰性的本质之中,他对“羞”的表现和处理方式可以视为一种掩饰性的诗学手法。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是从“羞”现象出发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两部小说及其文学叙述和文学书写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发现瓦尔泽无论在叙述层面上的遮掩,还是独特的手写形态,其中所藏匿的都是“羞”的应对策略以及“羞感”诗学实践。对“羞”的文学应对策略既是瓦尔泽对作家身份认同的核心,也是他书写方式的诗学本质。本研究将“羞”这一文化人类学现象拓展为瓦尔泽的特殊诗学手段,他的这种极具掩饰倾向、又在掩饰中展露深层意图的独特书写可以被视为是一次对“羞感”诗学的书写实践。
尤达[2](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刘晓丽[3](2021)在《彼特拉克《秘密》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弗朗西斯科·彼特拉克是意大利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因其重要性,常被人们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其作品《秘密》全面、集中体现了处在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初期的彼特拉克思想的复杂性、深刻性:其中既有古典文化的深厚积淀,又有中世纪思想的部分遗留,既有基督教教理教义的深刻影响,又包含了新时代思想的重要启示,典型代表了彼特拉克所置身的那个正在经历巨大历史变革的时代,并预示了后来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国际学术界对彼特拉克的生平、思想及着作的研究总的来说已经比较完善,但具体来看,对《秘密》的研究不如对《歌集》的研究那么数量繁多、深入全面,仍尚存空间,比如对其所体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就有待从更多角度具体分类阐释,进行进一步深挖。然而遗憾的是对于这样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伟大人物,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国内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大部分仅仅停留在对其生平、思想的总体介绍层面上,对其作品的关注也多集中在《歌集》上,更多深层次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对其着作《秘密》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研究课题以《秘密》的原文文本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依据,在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第一手原文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对彼特拉克的思想进行深入、多角度的解析和挖掘,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国内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探索,为其他学者同行进行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本项研究以《秘密》及其包含的人文主义思想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语文学研究方法对原文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伦理内容。其次,采用历史社会学研究方法,将彼特拉克的人文主义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中,通过分析彼特拉克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经历的历史变革来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文化趋势对彼特拉克的复杂思想所造成的影响。同时,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进行文本的比对与分析,对彼特拉克的思想进行溯源,尝试分析古典文明、基督教信仰以及中世纪文化在彼特拉克的思想构成中所处的地位。在彼特拉克的作品中,《秘密》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最重要的拉丁文作品。不同于在其他作品中彼特拉克所竭力呈现的完美的自我形象,在这部自传反思体的作品中,彼特拉克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揭示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充满无法平息的心理冲突、矛盾煎熬和焦躁不安的隐秘状况。以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了人的幸福、人的意愿、死亡、恶习、美德、傲慢、贪婪、野心、怠惰、尘世之爱与对上帝的爱、尘世荣耀与天国荣耀等重要主题,体现了彼特拉克在伦理道德哲学领域深刻而复杂的思索和探究。本文尝试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归纳、总结这部作品中所论述的众多主题概念,从中概括提炼出彼特拉克具有多层次、多维度复杂内涵的人文主义思想:既是关照历史的,又是注重现实的,还是面向未来的多元性思想。按照其涉及的不同领域梳理为五章分别进行论述:幸福观、财富观,爱情观、荣耀观、对于两大重要习性“傲慢”和“怠惰”的看法。同时从彼特拉克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对其思想内涵加以整体考察,分析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彼特拉克复杂的思想所造成的影响,厘清古典文明、基督教信仰以及中世纪文化在彼特拉克思想中的反映,追溯彼特拉克思想观念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因素,由此揭示出彼特拉克感性与理性结合,物质与精神协调,尘世与天国对立统一的新型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尝试综合归纳彼特拉克在《秘密》中所呈现出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整体特征,概括其对后世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的影响与启示,以期较为全面深入地剖析彼特拉克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客观辩证地看待彼特拉克的历史地位和思想价值。
阳火亮[4](2021)在《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文中提出本文是对个人的现代性处境的一次尝试性探索,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与现代国家的关系: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为何要服从国家,以及如何服从国家;国家为何需要保护自由而平等的个人,以及如何保护?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威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家处于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国家本身具有超越性。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中,既包括神学国家的因素,也包括自然国家的因素,其重点是国家在个人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以及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概而言之,这一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为什么要保护个人自由,而个人又为什么要服从国家权力?个人自由有没有可能在公共政治和私人生活之中找到某种确定性和存在的空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这个保护与服从的问题,直接涉及到现代国家的概念与理论,涉及到人的现代性处境的本质。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核心是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即保护与服从。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国家就是个人的集合体,霍布斯试图平衡主权和个人,而不是偏向其中一方。要实现这一平衡,国家就必须要有政治决断以及实现这一政治决断的力量。个人的敌人不是国家,国家权威的敌人也不是个人自由,个人和国家共同的敌人是战争状态。对于个人而言,唯一能够相信的可以提供保护的,只能是出于个人自身的力量。国家就是共同体本身,就是个人通过彼此之间社会契约构建起来的全体人民,服从国家也就是服从个人自己。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涉及到他人的利益,正是因为群体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冲突,个人才需要国家来进行保护。因此,国家的保护和个人的服从都是基于国家的存在是以保护个人生命和自由为目的。人的困境在于,有没有可能既想要得到国家的保护又保留充分的个人自由?传统而言,国家权力多一点,个人自由似乎就少一点:人总为这个自由的空间担忧或者是挣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需要的是确定性,以摆脱对未知的暴死的恐惧;人需要的是现世的安全,而不仅仅是来世的救赎。然而,人能够获得对自身生命和自由的保护,以对抗未知的、不确定性的世界,在于他对自身困境的认知。对人真正的体验和感同身受,才能真正地去理解人性。任何以自己的意识去替代他人体验,都必然导致强迫。人或许一生就处于这种自我感知与他人感知难以完全协调一致的困境中,世界的多彩源于此,世界的战乱也源于此。国家要想得到个人的服从,必须从人所处的困境出发,真正理解个人对其生命和自由的感知。个人要想得到国家更好地保护,也必须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和他人相处。人渴望私人自由,又渴望公共参与并在集体中得到认同,这必然需要人找到其中的平衡。
高祎博[5](2021)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文中认为本论文试图对“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从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发生入手,对小城叙事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指出其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也关注其小城镇叙事表现出来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即“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对中国当代社会“城镇化”的文学呈现、记录以及这一过程中折射出的复杂多样的人文体验、美学特征。第一章,着重考察“70后”作家成长背景。小城镇是相当一部分“70后”作家少年时期的成长之地与当下的生活空间。小城镇和“70后”作家之间有着天然的关联,这是“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的先天性优势。“70后”作家对小城镇书写多是从日常生活切入,以商街和工厂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城市化不断拓进的当代社会,小城镇正在成为都市的模仿者,但有限的生活区域增强了对于外部世界无限的想象。第二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即小城镇青年群体。徐则臣、石一枫、阿乙等作家塑造出一批漂泊的“城市异乡人”形象;田耳、张楚等作家塑造了那些不曾离开故乡的“在地者”形象。小城镇青年群体中有命运跟随国家改革政策而起落的青年工人,也有坚持文学梦想不曾放弃的写作者,他们以火车、地图、星空、望远镜为象征符号展开想象,他们的身与心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徘徊不定。第三章,主要探讨“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中对于社会伦理、家庭伦理关系的思考。在“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感受到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性的消费主义对小城镇人际关系的冲击。对父子、夫妻关系的影响、塑造,对边缘群体的叙事隐含着“70后”作家的矛盾心态:既渴望摆脱传统伦理关系带来的精神束缚,又呼唤传统伦理秩序回归。第四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当代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关系。“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是面向当代的社会发展现实的文学书写。“70”后作家的小城镇叙事以社会事件作为切入点,站在底层视角,以平视的目光审视人生痛点与精神疑难,用细密的笔法描绘出时代变迁中小城镇变化:从物质生活到价值观念乃至思维观念的骚动、渐变。以房伟和马笑泉的作品为例,透过个体命运,折射出国企改革、城镇化建设等大的社会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以及理想化的人文情怀。第五章,主要分析“70后”作家小城叙事与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的关系。70后作家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忠实读者与文学精神的继承者,在城镇叙事中,他们用充满象征与隐喻的叙事策略,营造出小城镇作为闭合环境的荒诞氛围。本章以金仁顺、黄孝阳、瓦当等作家为例,分析“70后”作家设置的超越常理的人物关系,在那些离奇乃至诡谲的情节背后,叙事的主旨仍在于揭示和描绘世界与人生的无常,现实的变幻莫测。
赵晶晶[6](2021)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中国小说发展历程,叙事表达始终与诗化现象相伴而行。无论史传文学、唐传奇,还是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诗化现象或隐或现存在。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简单的表现为文本结构的散文化、语言的诗意化、意象的抒情化等特征。而是指小说叙事表达之外存在诗性气质的诸多层面,具体表现在文本空间、小说世界、作家及个体追求的精神气质等维度。因此,笔者将诗化书写现象定位为三个层面:1.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主要体现在小说诗意话语的呈现、风景书写等。2.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状态,主要体现于个体日常生活世界的诗化存在。3.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作家及人物个体的生命态度与精神气质层面。本文以此贯穿十七年时期小说文本的研究,意在打破人们对十七年时期相关小说的认知惯性,从文学的当代性与历史性视域来理解新时期以来的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本文将“十七年”时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探析其中的诗化书写现象。论文将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人情、人性的角度上,试图在坚硬的叙事话语中找寻柔软的诗意追求,通过诗化书写探知此时作家的艺术人生如何体现在主流的文学导向中。或者从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中,挖掘诗性日常生活场景及细节,让大众从作品表现中体会到独属“十七年”时期的诗意生活状态。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并非将此时一些小说定位为诗化小说,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文学的诗化传统之中,分析当代文学的诗化品格之走向。新时期初小说的诗化之风,正是作家直接承续十七年文学中或隐或显的诗化追求之体现。如铁凝、贾平凹在新时期初创作中,深受孙犁的影响。铁凝结合自己的特性形成诗化较强的创作风格,将笔下的女性塑造为如从“荷花淀”中走出的淳朴善良女性。贾平凹继承孙犁“简洁、清新”的语言魅力,以及孙犁的艺术人生般的精神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创作作品的精神支撑。这些作家的创作既体现了新时期以来诗化书写的传承,也呈现了当代文学诗化追求的路径与走向。论文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做大致梳理。此部分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文化来源与流变发展。诗化书写现象源自国内儒释道的传统文化,以及国外诗学文化的传承。对诗化书写现象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厘清古代文学到近、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诗化书写现象这条发展主线。第二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该部分分别从现实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对“十七年”时期小说中民俗风景的诗化表现展开分析。坚持以现实原则的“自我”表现,描绘“十七年”主流政治下的本真的民俗及生态环境。以快乐原则的“本我”突破“自我”,在民间传统中突出民俗的魅力。以道德原则的“超我”实现诗意的栖居,从而构建“十七年”时期的理想世界。第三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此部分分别从革命战争题材、乡村变革题材、城市生活题材等方面研究“十七年”时期小说日常生活的诗化表现。本文以诗化书写的叙述风格展现革命环境中英雄的另一面,探知乡村“生活化民间”的日常空间。通过挖掘“异质性”写作方式,表达在城市知识分子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寻找家国情怀之外的感情归属。第四章主要论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该部分从情感结构的角度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体征。本文试图从不同的情感角度构建十七年小说的情感模式,排除仅就一种静态的情感论述的可能性。该部分将主流叙事中的“异质类”作品,通过个体情感来呈现独特的情感结构。“十七年”小说中城乡之间情感的流动,成为时代情感的体现。第五章主要分析“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此部分主要挖掘“十七年”时期小说中的成长中知识女性、农村传统妇女、“落后”女性等形象并研究其诗化表现。“十七年”时期小说中女性的存在作用如诗化书写那般淡化或缓解激烈的矛盾,或者中和宏大叙事及男性象征的阳刚之气。知识女性自带独特的诗性话语,以及农村妇女常态化的表现,“落后”女性形象独特的存在,不但是源自现实生活的创作,同时也丰富了“十七年”文学的诗意空间。第六章主要探讨“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该部分从个体伦理、民间伦理、情爱伦理等方面突出“十七年”时期小说叙事的诗化伦理。文学复杂性生成的个体伦理,与人民伦理形成共存的张力现象。“十七年”时期国家伦理的主导下渗离而出的民间伦理,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从主流文化中分离而出。“十七年”小说中的情爱伦理带着时代话语的重负,又潜在地表现出情爱追求的个人气质。论文通过对“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研究,把握其中一些文本的诗化风格,探究主流话语规约下的诗性生活状态,并深入理解文本中传达出来的作家及人物个体身上的诗性精神与气质。研究的根本就在于将其置于百年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诗化追求的美学走向。
李诺[7](2021)在《阮籍美学之无限性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阮籍作为魏晋时期享誉盛名的竹林七贤之首,以其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逍遥不羁的行为举止闻名于世。他的美学思想是丰富、独特且复杂的,与儒家、道家思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家玄学思想在阮籍人生后期更是占据了极大的比重。虽然其美学思想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却始终展示出一种对于无限性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在其人格、音乐美学、诗歌美学中都有所体现,是阮籍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据此,本文以无限性特征为线索,结合阮籍的美学思想与作品,共分四章对这一特征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解释无限性这一概念。广义无限性包含时空无限性、哲学中的无限性,而在美学意义中,无限性特征则是一种人类审美活动都具有的普遍特征,这一特征在魏晋时代表现也尤为鲜明,影响着魏晋时代的美学风尚与追求;第二章,阮籍玄学人格的无限性特征内在以作品形式表现在《达庄论》与《大人先生传》之中,外在则表现在他诸多怪诞的行为举止之中。其玄学人格的形成与确立离不开魏晋时代的政治、学术环境,玄学人格也展示出了阮籍抗争意识的觉醒,也是对儒家“超脱”境界的一种提高与升华;第三章,阮籍音乐美学中的无限性特征,在《乐论》中表现为“乐”的自然本体与平和恬淡的秉性,在《清思赋》中则表现为超越声色和超越物欲。契合了魏晋时代风潮,也强化了玄学审美旨趣。第四章,阮籍诗歌美学中的无限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咏怀诗》中,体现在其超脱世俗的批判主题与高远的玄学主题以及飞鸟、仙界、时间意象之中,深化了想象力的作用,发展了平易玄远的语言风格。希望通过本文能使读者对阮籍美学了解的更加深入与全面,亦希望能够增强读者们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中国传统美学不断散发其独特的魅力与光芒。
秦淑仪[8](2021)在《论伊迪丝·华顿“老纽约”小说中女性困境的呈现、原因与应对》文中研究说明伊迪丝·华顿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风俗小说家之一。以纽约上流社会为题材的“老纽约”小说是其代表作。虽然今日的美国评论界将她纳入经典作家的行列,但华顿生前却因女性身份遭遇了极大歧视,并长期处于困境中。她在“老纽约”小说中同样注意书写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女性困境。从此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对“老纽约”小说中女性困境的讨论可进一步深入。本文选取华顿最负盛名的两部小说《欢乐之家》和《纯真年代》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其部分中短篇小说佳作,分析当时社会女性困境的呈现内容、形成原因与应对方式,以期能对华顿“老纽约”小说的研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正文共分为三章。首章对“老纽约”小说中女性困境的呈现进行多维度分析。第一,女性一方面成为男性炫耀性消费的代理者和受害者,另一方面自身也被商品化。第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到全方位的监督和束缚,在男性的规训下被迫成为完美“天使”。第三,当时的婚姻是利益结合的产物,男性掌握了婚姻绝对的话语权,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女性只能默默忍耐。次章对“老纽约”小说中女性困境的形成原因进行论述。部分女性将男权社会的规训内化,成为男权社会的代言人。女性在男性的“凝视”中生活,同时要谨防自己成为男性陷阱中的猎物。女性自身的精神世界迷茫无助,作为“人”的思想感情被无视,萌发的女性意识使她们陷入两难境地。末章通过分析三个女性人物解读“老纽约”小说中女性面对困境时的不同应对方式。她们分别是在消极抵抗中走向悲剧必然的莉莉·巴特,主动反抗却黯然离场的埃伦·奥兰斯卡和在积极调试中获得最终胜利的梅·韦兰。华顿的“老纽约”小说记录了当时女性所遭遇的困境。“老纽约”社会中的男性与部分女性共同编织的巨大牢笼使女性无处可逃。面对社会的规训和压迫,女性应该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最大程度调动和发挥自身优势,获得一个相对美满的结局。
邓怡汝[9](2021)在《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一个“网络大时代”,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言。互联网用户们通过网络流行语言交际,逐步地将网络流行语言推广到生活中。随着网络语言使用率的不断上升,青少年作为新生力量已经成为使用网络流行语言的主体。青少年热爱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对于网络流行语言的喜爱不言而喻。学生们不仅喜欢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网络语言,而且喜欢将网络语言应用到写作中,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的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作为一把双刃剑,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习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基于网络语言对于小学生写作影响的调研,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网络流行语言的形成与特征。从网络流行语言形成的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因素分析其成因,并对网络流行语言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类,为下文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的影响研究作铺垫。第二章探讨了当前网络流行语对小学生写作的影响。具体而言,采用问卷和个案分析等多种研究手段,分析了解学生写作和教师教学现状,将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影响从思想感情、写作方法和文章素材三个层次入手,消极影响从语言表达和语法结构、思想浮躁和价值观误导三个方面分析。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结合利弊的分析和相关原理、实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解决对策:要巧妙引导积极的影响,并科学回避消极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对网络流行语言进行判断和正确应用,丰富语文写作的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法规范和写作习惯,为广大语文教师、一线教师写作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总体看是弊大于利的。因此,要正视这一现象,提醒教师和家长做好表率,积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适当汲取良好的网络流行语言,帮助他们辨析网络流行语言的利与弊,让学生能够改变越发浮躁的思想,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传承并创新优秀文化,为习作增加时代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汪颖奇[10](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二、为自己的内心写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自己的内心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论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中“羞”的探究 |
2.1 羞的前提:自我意识 |
2.2 羞的诱因:他者目光 |
2.3 羞的反应机制:隐藏回避 |
2.4 羞的处理方式:面具 |
2.5 小结 |
3 “羞”与身份的遮掩——《强盗》小说中的生存危机 |
3.1 “强盗”的身份藏匿 |
3.1.1 作家?强盗?——社会身份与美学身份的反叛 |
3.1.2 孤立与孤例——社会隔离与主体救赎 |
3.1.3 无名与命名——隐而不表的模糊化身份 |
3.2 “强盗”的身份伪装 |
3.2.1 教化与规训——对规约的应对 |
3.2.2 性别演绎——女性化倾向的掩饰与文学 |
3.2.3 孩童的天性和任性——身份逃避与文学活力 |
3.3 “我”和“强盗”——理想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分裂与弥合 |
3.4 小结 |
4 “羞”的隐匿面具——“强盗”的藏与“密码卷帙”的隐 |
4.1 以情感掩饰“羞”感 |
4.1.1 目光的审视——闪躲或对峙 |
4.1.2 伪装的顺从——权力关系的颠覆 |
4.1.3 对嘲讽者的嘲讽——对“羞”的忽略与否认 |
4.2 文学形态面具 |
4.2.1 衣饰与掩饰——现实与虚构身份的文学编织 |
4.2.2 在手稿中逃遁——“密码卷帙”中的手写危机 |
4.3 小结 |
5 “羞”与叙述的掩饰——《1926 年〈日记〉逸稿》中的言说危机 |
5.1 叙述主体的自我审视 |
5.1.1 日记的写作练习——对“展示的危机”的展示 |
5.1.2 元叙述与自白——对书写过程的观照和自省 |
5.1.3 想象的对话者——面对审视和评判的自辩 |
5.2 叙述内容的消解 |
5.2.1 主题的推延——欲盖弥彰的遮掩 |
5.2.2 “谈”情“说”爱——语义的偏移 |
5.3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彼特拉克《秘密》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秘密》的概要 |
第一节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与《秘密》 |
第二节 创作背景及原因 |
第三节 对话体的创作形式 |
第四节 结构和内容 |
第二章 《秘密》中的幸福观 |
第一节 幸福的决定因素 |
第二节 幸福的获得途径 |
第三节 实现现世幸福的可能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秘密》中的财富观 |
第一节 积累财富的后果——无用之举或是生存必需 |
第二节 人的天性——淡泊寡欲或是物质与精神并重 |
第三节 对待财富的正确态度——中庸之道、适度设限 |
第四节 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财富观的对比——时代进步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秘密》中的爱情观 |
第一节 爱情的对象 |
第二节 爱情的作用 |
第三节 爱情之病的疗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秘密》中的荣耀观 |
第一节 荣耀的定义 |
第二节 尘世荣耀的局限性 |
第三节 尘世荣耀与天国荣耀 |
第四节 奥古斯丁的建议与弗朗西斯科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秘密》中对“傲慢”与“怠惰”的看法 |
第一节 关于傲慢 |
1. 傲慢的内涵 |
2. 傲慢的成因及驳斥 |
第二节 关于怠惰 |
1. 怠惰的含义及特征 |
2. 怠惰的成因 |
3. 怠惰的解决之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秘密》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
第一节 彼特拉克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
1. 基督教信仰占核心地位 |
2. 对古典文化的高度赞同 |
3. 二者的兼容并蓄 |
第二节 彼特拉克思想的现代性元素 |
1. 重视人以及人的问题 |
2. 高度的自我意识 |
3. 思想的矛盾纠结 |
第三节 彼特拉克思想的来源及对后世人文主义的影响 |
1. 古典文化在文艺复兴的倡导者 |
2. 影响对基督教早期教父的研究 |
3. 对世俗追求的肯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霍布斯政治思想中的保护与服从 |
第一章 霍布斯与“保护—服从”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一节 霍布斯的主要政治学着作及其思想简述 |
第二节 当前霍布斯研究简述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保护与服从理论研究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神学”面相 |
第一节 恐惧——宗教生活的基础 |
第二节 宗教与魔鬼学说 |
第三节 权威之争:宗教、神学与国家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保护与服从学说的政治—法律面相 |
第一节 霍布斯时代的法律综述 |
第二节 17 世纪英格兰有关征服的大讨论以及霍布斯论征服 |
第三节 征服与普通法 |
第四节 征服、普通法与议会 |
第五节 法律的严苛与宗教的不宽容 |
第六节 霍布斯论法律:同意和明晰性 |
第七节 小结:新的法律权威来源 |
中篇 保护与服从理论中的现代国家 |
第四章 论自由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自由 |
第二节 自由主义自由以及斯金纳的批判 |
第三节 霍布斯论自由 |
第四节 小结:自由与强制 |
第五章 论国家 |
第一节 霍布斯之前的保护力量 |
第二节 霍布斯论国家形式 |
第三节 霍布斯的国家权力 |
第四节 国家与政府 |
第五节 小结:国家权利的绝对性与个人自由绝对性 |
第六章 论政治代表 |
第一节 皮特金论霍布斯的代表概念与斯金纳的反驳 |
第二节 霍布斯之前的代表概念 |
第三节 霍布斯的代表概念 |
第四节 结论:代表人民与人民代表 |
下篇 现代政治与人的境况 |
第七章 政治决断 |
第一节 政治决断的目的:个人安全与自由 |
第二节 政治决断的国家 |
第三节 个人及其服从 |
第四节 小结:政治决断下的自由空间 |
第八章 论人 |
第一节 人的境况 |
第二节 现代世界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人的困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
(一)小城镇的话题缘起 |
(二)小城镇叙事的研究现状 |
二、“70 后”作家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章 “70 后”作家与小城镇的文学构建 |
第一节 “70 后”作家生命体验与小城镇书写 |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力量与小城镇之变 |
一、岁月迟缓——小城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体验 |
二、框定的生活空间 |
三、商品经济时代成为“城市模仿者”的小城镇 |
第二章 城镇青年及其精神内涵 |
第一节 小城镇的出走者 |
一、徐则臣——到世界去 |
二、石一枫——漂泊于城市中的“失败青年” |
三、阿乙——土狗的焦虑 |
第二节 在地者的外部想象 |
第三节 寂落的青工 |
一、路内——穿越迷雾的追寻 |
二、时代变迁下的青工群体 |
第四节 异类的写作者 |
第三章 小城镇视域中的伦理叙事 |
第一节 孱弱的父亲 |
第二节 失衡婚姻中的夫妻伦理 |
第三节 消费时代中小城镇伦理秩序的溃退 |
第四节 边缘的脱序者 |
第四章 现实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回归下的小城镇叙事 |
第二节 底层叙述中的意外社会事件与人文关怀 |
一、底层视角里的人文关怀 |
二、突入小城生活的意外社会事件 |
第三节 “英雄”的落寞——《血色莫扎特》 |
一、落寞的英雄 |
二、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
三、强烈的批判现实的指向性 |
第四节 县城中的官场生态学——《迷城》 |
一、权力体系中的生存之道——从“愤怒”到“沉默” |
二、官场叙事的继承与拓展 |
三、文化根性与政治选择 |
第五章 现代主义与小城镇叙事 |
第一节 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一、先锋文学的“遗腹子” |
二、闭合环境下的荒诞感 |
第二节 金仁顺——文字之外的余韵悠长 |
一、越界的母女 |
二、于意外处戛然而止 |
第三节 黄孝阳——人世间的梨桥县 |
一、大地之上的“梨桥县” |
二、县城里的恶棍哲学 |
第四节 在寂灭中光芒万丈——瓦当的“临河城” |
一、错乱表象下的爱与灵 |
二、在现实与虚构中的小城人生 |
三、从“临河镇”开始,归来依旧是少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 |
(一)诗性传统的接续及延伸 |
(二)个体诗性的呈现及追求 |
二、选题的研究综述 |
(一)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文本追求 |
(二)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生存世界 |
(三)诗化书写现象作为一种诗性的个体精神气质 |
四、选题的意义及创新性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的创新性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源流概述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探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诗性书写 |
(二)西方文艺思潮影响下的诗意表达 |
二、“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流变 |
(一)小说文体的流变 |
(二)小说诗化现象的流变 |
三、“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的可能性构成 |
(一)国内政策的支持及国外文学的影响 |
(二)对古代及现代诗化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
(三)作家个体诗性品格的呈现 |
第二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民俗风景 |
一、现实原则下的诗化图景 |
(一)现实生活汇聚下的风景描画 |
(二)理想世界建构下的风景构图 |
(三)内心世界折射下的风景显现 |
二、快乐原则下的民间传统 |
(一)焕然一新的民俗空间 |
(二)明朗欢快的民俗风格 |
(三)革命诗性的民俗表达 |
三、审美原则下的诗意栖居 |
(一)现实关照下诗意的空间 |
(二)审美感知下诗意的寄托 |
(三)精神追求下诗意的栖居 |
第三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日常生活 |
一、革命战争下的日常生活 |
(一)革命战争下的“自在存在” |
(二)革命生活中的日常交往 |
(三)战争风云中的日常生活诗学 |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 |
(一)乡村新空间中的日常观念世界 |
(二)乡村变革下的日常生活结构图式 |
(三)乡村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运行 |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生活 |
(一)城市体系下的日常生活图式 |
(二)城市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交往 |
(三)城市环境下的日常消费世界 |
第四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情感结构 |
一、主流规约下的爱情书写 |
(一)革命英雄传奇的浪漫追求 |
(二)乡村现实空间的罗曼蒂克 |
(三)城市建设历程的诗性情爱 |
二、“非主流”叙事的夹缝生存 |
(一)革命叙事环境下的人性情感表现 |
(二)宏大叙事视域下的个体生命追寻 |
(三)主流叙事背景下的社会情感构建 |
三、主流文学渗透的情感流动 |
(一)城乡联结下的相互守望 |
(二)一体多元的“异族情调” |
(三)主流情怀中的情感张力 |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女性形象 |
一、成长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
(一)知识女性笔下的知性女子 |
(二)革命战争中绽放的诗性之花 |
(三)革命事业中成长的率性巾帼 |
二、农村传统妇女形象 |
(一)革命战争催生的“乡间芦苇” |
(二)农村变革过程中滋生的“田野玫瑰” |
(三)异族融合发展萌生的“活力女子” |
三、“落后”女性形象 |
(一)革命战争走出的“异质”女子 |
(二)城市环境培植的“非主流”女性 |
(三)乡村空间孕育的“落后”妇女 |
第六章 “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的叙事伦理 |
一、人民伦理标榜下的个体伦理叙事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个体伦理叙事的存在 |
(二)个体伦理叙事的双重无奈 |
(三)个体伦理叙事的诗化精神 |
二、国家话语渗透中的民间伦理叙事 |
(一)国家话语建构下民间伦理叙事的显现 |
(二)民间伦理叙事存在意义 |
(三)民间话语情理的“冲突” |
三、革命伦理建构下的情爱伦理叙事 |
(一)“十七年”时期情爱伦理的建构 |
(二)情爱伦理的张力叙述 |
(三)情爱伦理诗意的“碰撞” |
结语 |
一、“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
二、新时期以来作家诗化写作的接受与传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阮籍美学之无限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理论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无限性概述 |
第一节 广义上的无限性 |
一、时空观念上的无限性 |
二、哲学中的无限性 |
第二节 美学意义中的无限性阐释 |
一、中国古典美学中无限性的内涵及历史发展 |
二、魏晋美学中的无限性 |
第二章 阮籍玄学人格美的无限性特征 |
第一节 阮籍的玄学人格美 |
一、玄学人格美的内涵 |
二、阮籍玄学人格美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阮籍玄学人格美无限性特征的表现 |
一、阮籍玄学人格美无限性特征的内在表现 |
二、阮籍玄学人格美无限性特征的外在表现 |
第三节 阮籍玄学人格美无限性的深层意义 |
一、抗争意识的觉醒 |
二、“超脱”境界的升华 |
第三章 阮籍音乐美学中的无限性特征 |
第一节 “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
一、儒家“乐”的有限性 |
二、道家“乐”的无限性 |
第二节 《乐论》中“乐”的无限性特征 |
一、天地自然为乐之本体 |
二、平和恬淡为乐之情操 |
第三节 《清思赋》中“乐”的无限性特征 |
一、“乐”超越声色 |
二、“乐”超越物欲 |
第四节 阮籍音乐美学无限性的意义 |
一、顺应魏晋时代音乐风潮 |
二、强化玄学审美旨趣 |
第四章 阮籍诗歌美学中的无限性特征 |
第一节 诗歌主题的无限性 |
一、超脱世俗的批判主题 |
二、无限高远的玄学主题 |
第二节 诗歌意象的无限性 |
一、飞鸟意象的无限自由 |
二、仙界意象的无限恬淡 |
三、时间意象的无限穷尽 |
第三节 对后世美学及诗文创作的意义 |
一、深化了凝神想象的作用 |
二、发展了平易玄远的语言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论伊迪丝·华顿“老纽约”小说中女性困境的呈现、原因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选题缘由和研究内容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老纽约”社会女性困境的呈现 |
第一节 物质困境 |
一、炫耀性消费的代理者和受害者 |
二、女性的商品和装饰属性 |
第二节 社会困境 |
一、被压迫和束缚的女性 |
二、男性眼中的完美“天使” |
第三节 婚恋困境 |
一、男性掌控下的不平等关系 |
二、家庭利益和社会地位的结合 |
三、婚姻中的隔阂和忍耐 |
第二章 “老纽约”社会女性困境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男性的陷阱与同盟者的支持 |
一、同盟者无法摆脱的“凝视” |
二、男性同盟者的软弱和迷茫 |
三、家庭之外的重重陷阱 |
第二节 同性的压迫与审判 |
一、“老纽约”社会生存法则的代言人和审判者 |
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第三节 精神世界的迷茫和无助 |
一、亦步亦趋中的迷茫 |
二、女性意识的萌芽与挣扎 |
三、精神世界的孤立无援 |
第三章 应对女性困境——忍受、反抗与调适 |
第一节 消极抵抗与悲剧必然——《欢乐之家》之莉莉 |
一、金钱力量操纵下的牺牲品 |
二、逃避倾向和消极抵抗 |
第二节 主动反抗与黯然离场——《纯真年代》之埃伦 |
一、对男权社会的叛逆和抵抗 |
二、“阴谋”背后的黯然离场 |
第三节 积极调适与最终胜利——《纯真年代》之梅 |
一、被遮蔽的梅·韦兰 |
二、果断、勇敢的狄安娜女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网络流行语言的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言的形成原因 |
一、网络流行语言形成的社会因素 |
二、网络流行语言形成的个人因素 |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 |
一、网络流行语言的类型 |
二、网络流行语言的特点 |
第二章 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影响的现状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的积极影响 |
一、独特的内涵适于体现小学生的思想感情 |
二、生动的语言利于小学生的表达 |
三、多元的形式充实小学生的文章素材 |
第二节 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的消极影响 |
一、用法的随意破坏小学生的语言表达 |
二、文字的异化致使学生思想越发浮躁 |
三、价值观误导影响优秀文化的传承 |
第三章 应对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影响的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巧妙引导积极影响 |
一、强化语法意识体会语言之美 |
二、突破传统限制促进自主写作 |
三、积累趣味素材还原生活真实 |
第二节 科学回避消极影响 |
一、进行正面引导辅以良好表率 |
二、加强思想教育鼓励经典阅读 |
三、制定语言规范发挥社会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小学生网络流行语言使用调查问卷 |
致谢 |
(10)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
一 何市镇状况 |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
一 在京社会交往 |
二 日常活动空间 |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
小结 |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
小结 |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为自己的内心写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罗伯特·瓦尔泽“密码卷帙”中的羞感书写 ——《强盗》小说残篇和《1926年〈日记〉逸稿》研究[D]. 高原. 浙江大学, 2021(08)
- [2]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彼特拉克《秘密》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 刘晓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保护与服从 ——霍布斯论现代国家[D]. 阳火亮. 北京大学, 2021(02)
- [5]“70后”作家小城镇叙事[D]. 高祎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6]“十七年”时期小说诗化书写现象研究[D]. 赵晶晶.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7]阮籍美学之无限性特征研究[D]. 李诺.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8]论伊迪丝·华顿“老纽约”小说中女性困境的呈现、原因与应对[D]. 秦淑仪. 山东大学, 2021(02)
- [9]网络流行语言对小学生写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邓怡汝.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10]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