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扬子区西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及小壳动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段晓林[1](2021)在《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寒武纪大爆发一直以来都是古生物等学科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在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过渡期间地球后生动物门类首次大量出现,并于寒武纪早期快速辐射扩张,开启了以后生动物为主的地球海洋生态系统。而其中不同动物门类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也是各领域学者所关注的焦点。扬子地块寒武纪地层出露良好,其中一系列特异埋藏化石群的发现,为揭示动物门类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机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古生物学证据。腕足动物是地质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并繁盛至今的一个后生动物门类。它与寒武纪早期的其他壳体化石一起最早出现在寒武纪纽芬兰世第二期,在经历了寒武纪第三期的辐射扩张之后,生物数量上逐步在古生代的海洋底栖群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本文以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碎屑岩中的化石材料为主,辅以陕南地区的相关化石,对其中赋存的腕足动物化石多样性和地层分布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通过全面探讨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的壳体形态特征、系统分类、壳层结构、生物地层和古生态等,以期进一步揭示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辐射扩张及其与寒武纪时期海洋底栖固着动物生态群落的协同演化。本文对鄂西寒武系第四阶石牌组中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类描述,目前共识别出6属7种(含1新种)及1未定属种,隶属于7个科,包括: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gen.et sp.nov.(乳孔贝科),Eoobolus malongensis(始圆货贝科),Palaeobolus liantuoensis(圆货贝科),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舌孔贝科),Kutorgina sinensis,Kutorgina sp.(顾脱贝科),Nisusia liantuoensis(艾苏贝科)及Neobolidae gen.et sp.indet.(新圆货贝科)。在分类和组合上,鄂西寒武纪早期水井沱组的优势分子乳孔贝类,在其上覆地层石牌组中的数量也十分丰富。但经对比研究发现,石牌组乳孔贝壳体有所加厚,出现了肉茎管结构,经鉴定为1新种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在新种出现的同时,水井沱组部分舌形贝类腕足动物化石(如Lingulellotreta和Palaeobolus)也延伸至了其上覆地层石牌组。此外,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Kutorgina和Nisusia在石牌组上部的首次出现,代表了该类化石在鄂西地区的最低层位。本文首次在滇东地区石岩头组顶部发现了多门类骨骼化石,包括三叶虫、腕足动物、高肌虫、开腔骨、软舌螺、蒙古管、微网虫骨片以及大量未定种类的管壳类和球形类化石等。就腕足动物而言,此时该类化石属种较为单调。至其上覆地层玉案山组中上部的澄江生物群中,腕足动物化石属种多样性急剧增加,但此时并未形成稳定的壳体密集层。随后至红井哨组中上部和乌龙箐组,开始出现大量的单属种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在乌龙箐组首次出现了乳孔贝类腕足动物(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层。研究表明,在寒武系第四阶至乌溜阶的凯里组,一些棘皮动物会固着在乳孔贝壳体表面。大量密集壳体的出现为表栖固着滤食生物提供了固着和发展平台,并在海洋底质改造和硬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铺路石的作用。通过对鄂西、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发现,鄂西石牌组碎屑岩中腕足动物与滇东乌龙箐组腕足动物属种多样性较为相似。鄂西石牌组腕足动物以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为主,该类化石在岩层表面通常会表现为壳体局部聚集,该现象在滇东寒武系第四阶乌龙箐组也常见。但乌龙箐组乳孔贝L.sapushanensis不仅在岩层表面聚集,在纵向上也会形成一定的厚度,且在武定洒普山剖面乳孔贝壳体密集层沉积厚度达4-5米。两种不同的壳体聚集现象表明同一生物体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保存差异,如水体深度以及壳体在下降沉积过程中水动力大小对它们的影响。乳孔贝L.sapushanensis壳体密集现象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的出现粗略的表示两者年代地层的一致性;同时,碳酸钙质壳腕足动物Nisusia在石牌组和乌龙箐组中上部的首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此外,本文首次对寒武纪早期碎屑岩中乳孔贝类的壳层结构进行研究,乳孔贝L.sapushanensis保存有精美的次级柱状壳层结构,主要表现为由直径约为2.5μm的空心管状体所组成的层状结构,且该空心管内部通常保存有可穿层的实心柱体结构(直径约为1μm)。通过对碎屑岩和碳酸盐中乳孔贝次级柱状壳层结构的全面分析,初步建立了乳孔贝壳层结构的矿化过程。石牌组泥岩中乳孔贝的空心管状体可能代表了原始的有机质膜套管,而空心管结构的内部空隙被充填磷酸盐化之后,经酸蚀处理形成灰岩中所获取的圆柱体(column);而泥岩中位于空心管中间且连接薄板层的直径约为1μm的细小圆柱体对应的结构应该是传统柱体中的中间管道(central canal)。
贠浩[2](2019)在《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华北寒武系第三阶辛集组、南澳大利亚寒武系第二阶至第三阶Mt Terrible组、Wirrapowie灰岩、Wilkawillina灰岩、Ajax灰岩和Mernmerna组小壳化石群中的约7100枚开腔骨骨片化石以及华南寒武系第三阶澄江生物群和南澳寒武系第四阶鸸鹋湾页岩生物群中的819块开腔骨个体(骨片系)化石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全面探讨了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形态结构、系统分类、生物矿化、古地理分布、生物地层学、埋藏学、古生态和谱系演化等方面的特征。首先,本文对澄江生物群、鸸鹋湾页岩和辛集组中的开腔骨进行了系统分类,共识别出了4属9种,包括Chancelloria cf.eros、C.australilonga、Allonnia tripodophora、Al.phrixothrix、Al.erjiensis、Al.nuda、Archiasterella pentactina、Ar.tetraspina及Dimidia sp.。其中,C.Australilonga保存于鸸鹋湾页岩,是东冈瓦纳地区唯一的特异埋藏开腔骨属种;Dimidia sp.是仅发现于澄江生物群中的开腔骨骨片系。通过对辛集组开腔骨骨片的归类,本文对开腔骨零散骨片的系统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骨片分类的依据为:源自于同一个属种的不同类型的开腔骨骨片在其岩样中的相对百分比应当与其在原本的骨片系中的百分比是接近的。分类时,需将骨片按照结构组成归为不同的形态类型,再统计骨片的数量,比较不同类型骨片在同一产地和层位的不同岩样中的比例关系,最后参考在骨片系研究中得出的骨片类型在不同骨片系中的分布特征来确定零散骨片的来源和属种。其次,本文对开腔骨骨片的微结构体系进行梳理和还原,识别出了骨片的文石纤维层与外层有机质层的双层结构和具有属种选择性的表面瘤状和颗粒纹饰。文石纤维在骨片射管中的排布有轴向、切向和不规则三种方式,其建造层序可分为纤维束、纤维薄层和矿化层三级。根据骨片微结构,本文建立了开腔骨类的三层式(表皮细胞、内角质层加外角质层)表皮系统。开腔骨骨片的生物矿化作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1)从外角质层中分化出有机质层,并分隔围限出矿化的空间和模板;(2)表皮细胞前体释放出钙离子,这些钙离子随即被吸附在有机质层模板内表面,在此与环境中的碳酸氢根阴离子结合并沉淀,形成文石晶体;(3)文石晶体沿c轴生长并排列成纤维束,纤维束再以不同的方式排布成纤维薄层;(4)纤维薄层向内层层加积,构成骨片射管的主体矿化部分。本文梳理了世界范围内的开腔骨化石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开腔骨类广泛分布于几乎所有古陆的64个产地。其中,10个产地为特异埋藏化石群,54个为小壳化石群。各个古陆的开腔骨总体类群组合均以Chancelloria、Archiasterella和Allonnia三个属为主;其余的特殊开腔骨类群中,Dimidia仅分布于华南、冈瓦纳与劳伦,单射管骨片Eremactis仅分布于东冈瓦纳与劳伦地区,Nidelric和Cambrothyra则只在华南有发现。开腔骨类的生物地层学特征表明,这类动物始现于寒武纪纽芬兰世早中期,繁盛于纽芬兰世晚期至苗岭世中晚期,衰落于苗岭世晚期至芙蓉世早期,芙蓉世排碧期以后完全绝灭。对开腔骨类的埋藏环境研究表明,这类生物可保存于以含砂或粉砂灰岩、白云质灰岩为特征的浅水潮缘带、以生物碎屑灰岩为特征的礁滩及其周缘、以层状灰岩和泥质灰岩为特征的局限海、以粉砂岩和泥页岩为主的离岸带及陆棚边缘等多种沉积区域。据此可推断,开腔骨动物能够生存于多样的海底环境中。虽然生存环境多样,但简单的躯体构型证明开腔骨类只能采取以滤食为主的单一生活方式。其躯体内腔很可能会发生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从而通过顶口吸入混有营养物质的水流,并将体内的陈废物质从同一通道排出。最后,通过对开腔骨类各个方面性状特征的识别,本文利用最大简约法建立了谱系分支树,确定了开腔骨类在动物演化树上处于最接近刺胞动物的基础真后生动物类群的位置。在开腔骨单系群中,既具有单射管骨片又具有多种类型多射管骨片的Cambrothyra很可能属于祖先类群,Chancelloriidae科(包含Chancelloria、Archiasterella和Allonnia)占据了一个演化分支,特殊类群Dimidia和Nidelric则占据了另一个分支。因此,本文将Dimidia与Nidelric两个属归入新科Nidelricidae。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3](2019)在《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寒武纪是显生宙第一纪,见证了动物的爆发式快速演化过程,标志着地球从微生物为主导的前寒武纪生态系统转变为以动物为特征的显生宙生态系统.然而,全球寒武纪地层对比困难,高分辨率年代地层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严重制约寒武纪地球-生命系统演化历史的研究.文章简要介绍国际寒武系四统十阶年代地层系统的形成历史和已经建立的幸运阶、鼓山阶、古丈阶、排碧阶和江山阶的定义与"金钉子"(GSSP),概述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和第十阶底界厘定工作进展,重点阐述寒武系底界的全球对比问题,以及寒武纪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简要回顾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寒武纪年代地层研究进展,对以华南为基础的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进行了修订,新建肖滩阶作为中国寒武系第二阶.全面介绍中国华南、华北和塔里木三个主要构造地层分区寒武纪综合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进展,并对中国不同地层分区寒武系底部地层发育特征、底界识别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对三个主要地层分区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出建议.
刘凯[4](2018)在《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古海洋与生物群协同演化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寒武纪早期(542Ma-520Ma)是地质历史上的重要时期,生物演化上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的后生动物群取代了前寒武纪动物群,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环境变化上埃迪卡拉-寒武纪转折期处于第二次大充氧事件中,海洋氧化还原状态在该阶段的变化及其与生物的协同演化格外引人瞩目。华南地区寒武纪早期地层出露连续,露头良好,是对该时期进行研究的很好的材料,大量的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的开展为不同沉积环境的对比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沙滩、芭蕉村、罗家村剖面,利用岩性标志层、生物带与锆石年龄数据对其地层进行划分对比,然后利用岩性与沉积构造特征,草莓状黄铁矿以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水化学环境进行重建,同时通过与现代海水的对比,对寒武纪早期的U与Mo库变化进行探讨。通过对水井沱组中微层草莓状黄铁矿的粒径进行统计,以及对样品中自型晶与莓体体积比进行统计,还原高分辨率的氧化还原波动;同时解释在水井沱组上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指标与草莓状黄铁矿指标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自型晶占总黄铁矿的体积百分比能够作为草莓状黄铁矿使用时的重要辅助指标。同时将每个剖面所在地区的生物群资料进行搜集,通过将其与氧化还原状态的对比得出氧化还原状态与后生动物的协同演化关系。通过对扬子板块不同沉积环境下化学-物理风化特征与生产力的研究,得出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古气候与生产力的演化特征,并探讨风化作用与生产力的关系。最终对扬子板块富有机质沉积的控制因素在保存条件(即氧化还原状态)与生产条件(生产力状态)上作出判断。本文对地处浅水台地、外陆棚以及深水盆地相的沙滩、罗家村与芭蕉村剖面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草莓状黄铁矿、过剩钡(Baxs)、总有机碳与化学风化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等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探讨,重建了寒武纪早期梅树村阶-筇竹寺阶扬子板块古氧相以及古气候的变化,进而得出其与生物演化以及有机质沉积的关系。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扬子板块纽芬兰统地层的地球化学和草莓状黄铁矿的研究表明,在浅水沙滩剖面,梅树村阶以及筇竹寺阶下部主要以氧化-次氧化环境为主,筇竹寺阶上部变为次氧化-还原。在外陆棚相的罗家村剖面,梅树村阶的岩家河组主要以氧化-次氧化环境为主,筇竹寺阶的水井沱组下部主要为硫化,上部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含量的减小代表水体的氧化,这与平均粒径仍为5μm的草莓状黄铁矿所指示的氧化还原状态产生矛盾,因此对水井沱组上部进行了微层的草莓状黄铁矿研究(见第5章)。芭蕉村剖面在梅树村阶以铁化为主;在筇竹寺阶下部为硫化,上部仍然以缺氧水体为主,有小规模氧化事件发生。总的来说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尽管在筇竹寺阶上部缺氧水体的面积增加,但缺氧程度减小。同时U和Mo库在筇竹寺阶有显着的增加,但与现代海水的U和Mo库仍然有差距。2.微层状草莓黄铁矿所指示的水井沱组上部的氧化还原状态:罗家村剖面水井沱组上部中的微层草莓状黄铁矿的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大部分样品仍然指示缺氧环境,只有2个微层指示氧化,这说明水井沱组上部仍处于广泛缺氧中,偶尔有小规模的氧化事件伴随强水动力作用将底层水氧化。TOC与Mo(R2=0.85)、U(R2=0.79)在该阶段具有强相关性,结合水井沱下部Mo、U的含量更高且与TOC没有强相关性,我们认为水井沱组的氧化还原环境由下部的缺氧-硫化向上部的缺氧-非硫化转变。3.氧化还原状态对后生动物演化的影响: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的分布显示其受到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在梅树村阶,沙滩剖面与罗家村剖面发现有大量小壳化石以及底栖固着藻类等需要底水氧化条件下才能生存的生物,而在深水盆地相的芭蕉村剖面,生物主要以海绵骨针为主。到筇竹寺阶下部,沙滩剖面仍然氧化,在沙滩剖面的郭家坝组地层中发现有大量腕足、小壳、三叶虫、高肌虫等后生动物化石。陆棚相的罗家村组,则以浮游三叶虫为主导,而在深水盆地的芭蕉村组,海绵骨针仍然是最主要的化石门类。在筇竹寺阶上部,尽管三个剖面均以缺氧环境为主,但水体中已有了短暂的小规模氧化事件,生物群普遍以游泳三叶虫为主,其中水井沱组上部有底栖的古杯、游泳的小壳、腕足、高肌虫等多种生物的报道。4.古气候的变化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除沙滩剖面外,在梅树村阶,华南地区的Al含量普遍较低,CIA则在较高水平波动;筇竹寺阶Al含量明显增高,但CIA值减小,说明物理风化增强,化学风化减弱,这代表了大量未风化的陆源物质的输入。冈瓦纳大陆的聚合使得大量的陆陆碰撞产生大量的造山运动,这极大地增加了陆源碎屑的供给,但该时期的破坏作用多是物理风化,所带来的大量未风化矿物在筇竹寺阶的海侵中被搬运至海底沉积,导致CIA的低值与Al的高值。我们推测筇竹寺阶海洋中的营养物质输入大量增加是当时海水中的初级生产者开始繁盛的直接诱因,同时与生产力在筇竹寺阶早期的普遍增加是对应的。初级生产者的繁盛为筇竹寺中期寒武纪大爆发打下基础。同时全球不同纬度的CIA值随着纬度的增加显示逐渐减小的趋势,(Baltica的CIA平均为59,地处60°S,Oman的CIA平均为74-79,地处5-25°S),扬子板块在筇竹寺阶后期CIA值的增加也与该时期较低的纬度有关。5.有机质的沉积: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深水与浅水剖面有机质的沉积模式有较大区别,在浅水的沙滩剖面,有机质的保存受到氧化还原状态的控制,TOC与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含量的变化有相同趋势;在深水剖面中TOC的保存则受到生产力的控制,在持续缺氧的环境下,初级生产者种类在筇竹寺阶的增加导致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大量富集。
薛园[5](2016)在《贵州织金戈仲伍组生物化石组合及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小壳化石作为寒武纪早期最早出现的具有“带壳”特征的生物化石,其发现及研究在早期后生生物演化及生物分类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扬子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该地区的寒武纪底部的含磷岩系中产出大量的小壳生物化石,十分有利于小壳动物群的研究。关于这一门类化石的研究一直是当前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选择贵州织金戈仲伍组这一寒武纪早期的典型剖面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织金戈仲伍剖面进行野外的剖面测量观察取样以及室内的分析研究,在该剖面的下部白云质磷块岩地层中发现了数量众多、门类丰富的小壳生物化石。通过室内对该段的化石组合分类对比初步将戈仲伍组中所发现的小壳化石划分至Anabarites-Protohertzina anabarica组合带和Siphogonuchites-Lapworthella组合带,尚未发现属于第三组合带的化石种类。结合小壳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较为苛刻,并且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特点,剖面上岩性的变化,以及小壳化石数量在剖面上自下而上由多变少的特点,认为该剖面上部的牛蹄塘组黑色页岩与下部的戈仲伍组含磷岩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且该段戈仲伍组应当为梅树村期中晚期,由适宜小壳生物生存逐渐变得不再适宜。此外,通过重点对织金钉类化石进行微观观察,发现其化学成分随着围岩性质的变化而变化,因而较难反映其原始成分,且通过薄片观察发现,织金钉类具有明显的髓腔结构,结合该化石出现的时代,认为它可能是某种软体动物的保护性的刺状外甲,由于研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贵州织金地区戈仲伍组当中的小壳化石的研究,不但对弄清小壳生物的真实面貌和不同生物组合的生活环境提供有力的证据,为早期后生动物的起源演化提供了化石资料,而且对贵州寒武系早期的含磷岩系的划分和同期地层对比有着重要的意义。
郑亚娟[6](2012)在《陕南川北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微体化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早期骨骼化石(小壳化石)是微体化石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寒武纪之初,早期骨骼化石(小壳动物群)大量出现,拉开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序幕,这些早期骨骼化石不仅前承伊迪卡拉生物群,后启澄江动物群,而且是整个生命演化史上后生动物第一次广泛出现骨骼化,在生物进化史上是一次大的飞跃,它代表了生物矿化作用质与量的突变,因此,对早期骨骼化石(小壳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对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生命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陕南、川北地区处于扬子地台北缘,下寒武统分布广泛,富含早期骨骼化石、微古植物化石及动物胚胎化石,它们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前夕生命多细胞化和生物多样性的见证。此次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踏勘、剖面测制、样品采集和室内微体化石处理、扫描电镜照相、岩石薄片的磨制及同步辐射X射线相位衬度显微层位成像技术等一系列方法,处理出大量的早期骨骼化石、胚胎化石标本及薄片标本,并从古生物的角度对各类早期骨骼化石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以下进展:1、宽川铺生物群中卵裂期胚胎化石的发现及意义本文通过醋酸浸泡获得了多枚精美的卵裂期、囊胚期及原肠胚期的三维化石标本,同时应用岩石切片技术获得了珍贵的卵裂期胚胎化石的切片标本,他们共同见证了从单个卵细胞(Olivooides)经卵裂到囊胚、原肠胚的完整胚胎发育序列。新化石材料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宽川铺生物群中卵裂期胚胎化石的空白,完善了从单个卵细胞(Olivooides)经卵裂到囊胚、原肠胚,再到孵化的锥形幼体(Punctatus)的完整胚胎发育序列,而且通过与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卵裂期细胞胚胎化石及一些现生的低等动物卵裂期胚胎的对比,对揭示Olivooides胚胎的卵裂过程和特点,探讨其亲缘关系,以及后生动物的早期演化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2、宽川铺生物群中可能的原肠作用模式探讨铺生物群中含有的大量原肠胚期的胚胎化石为我们研究早期生物的原肠作用模式提供了可能。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大量的原肠胚期的胚胎化石进行细致的观察,利用岩石切片及Micro-CT等技术对化石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了宽川铺生物群中的两种原肠作用模式,即内陷原肠作用模式和分层原肠作用模式。另外发现了两种腔囊胚形态,而囊胚的形态与原肠作用息息相关。因此目前的化石材料支持了Wolpert等人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原肠作用模式取决于胚胎本身卵黄分布的均匀程度,而对动物的发育和演化上可能并不具有重要的意义。3、Punctatus属新种的发现及完整发育序列的完善获得了数枚保存完整的Punctatus标本,并建立了一新种Punctatus costalis sp.nov,丰富了Punctatus属的类容。另外,在南江地区发现了保存完好的Punctatus emeiensis标本,进一步扩大了Punctatus的地理分布范围。同时通过获得的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直至孵化幼体、成年个体的化石标本,完善了从卵细胞Olivooides到成年个体Punctatus整个发育序列,这一研究将为早寒武世早期后生动物起源、分类、辐射演化及个体发育提供不可多得的实证材料。4、六方锥石属新种的发现此次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原始锥石类化石,其数量、种类丰富,不仅有大量的骨状锥石,亦含有大量的六方锥石,并建立描述了一个新种——宁强六方锥石(Hexangulaconularianingqiangensis sp.nov.)。新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六方锥石的内容,而且对地层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5、分叉状生物化石的发现及其生物属性的探讨发现了大量的分叉状管状化石,其中包括二歧分叉和三分叉管状化石的类型,同时发现这些管状化石具有断裂生殖和出芽生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这些分叉状管状化石的观察和描述,对其生物属性进行了讨论。
熊剑飞,余腾孝,曹自成,赵明,樊怀阳,武涛[7](2011)在《塔里木盆地覆盖区寒武系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有关寒武系生物地层的材料大都来自露头区,而鲜见于钻井材料。依据塔里木盆地中石化的11口探井及中石油的库南1井,报道寒武系生物地层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新进展:发现小壳化石、微古植物等15个门类的微体化石(小壳类及牙形类58属73种,微古植物29属30种),其中软舌螺类Paragloborites,Circotheca,Lo-photheca,Torellella等9属14种,双壳类Praelomellodonta,腹足类Barskovia,Auriculaspira,Scenella,管壳类Zhiginites,Sachites,开腔骨Chancelloria,浙江棒Zhejiangurhadion以及未定类Aegides和遗迹化石等,均为井下寒武系的首次发现。结合岩石、测井、地震地层等综合研究后,首次在塔里木盆地覆盖区寒武系建立相关生物地层序列,从而不仅可将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进行统一划分和对比,也可与滇东、下扬子地区以及邻国哈萨克斯坦等露头区的寒武系进行对比。
钱逸,冯伟民,李国祥,杨爱华,冯曼,赵鑫,肖兵[8](2009)在《新疆寒武纪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文中提出作者系统描述了新疆阿克苏—乌什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10属10种,其中包括3个新种、3个老种和4个未定种,它们是Shabaktiella multiformis sp . nov .,Ilsanella acuta sp . nov .,Xianfengella yuertusiensis sp .nov .,Parcaconus xinjiangensis , Protostenotheca xinjiangensis , Aldanella attlebo-rensis , Obtusoconus sp .,Yochelcionella sp .,Bemella sp .和Mellopegma sp .。上述10个属种基本上代表了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的面貌特征。文中介绍了本研究区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在国际学术界的意见分歧后,重申了以壳的对称性和有无肌痕确定纲级界线的最佳分类原则,提出了应用壳型划分目级分类单元和口缘形状、壳顶与口缘的相对位置划分科级分类单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是不能接受把所有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通常被归入单板纲的做法,因为寒武纪早期一些单板状软体动物化石不一定符合单板纲的真实含义。文中还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建立的始单板纲(Eomonoplacophora)( Missarzhevsky ,1989) ,太阳女神螺纲( Helcionelloida) ,背壳肌纲(Tergomya)(Peel ,1991a ,b)和似腹足纲(Paragastropoda)(Linsley & Kier ,1984)等纲级的新概念。还有一些早期软体动物专家将许多单板状(包括帽状和螺旋状)化石归入单板纲(Runnegar et al .,1976 ,1985) ,而另有一些中青年软体动物专家继承传统理念,将它们归入了腹足纲(Parkhaev in Alexander et al .,2001)。钱逸和本格森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成了五大形态类别,未确定科级以上分类单元名称( Qian &Bengtson,1989)。总之,目前纲级分类单元界线不清,目级以下分类单元十分混乱,在没有全面清理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百余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单元之前,是难以统一本文研究的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10个属和属级以上分类系统。我们认为在确定属级以上分类系统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演化谱系关系时,不是利用理论前提,而是在不间断的剖面上对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进行逐层采集并对其构造要素的详细研究,才能使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新分类系统发生错误的几率最小。文中还归纳和总结了本研究区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单壳类软体动物群面貌的六大特点,其中二点最重要:1)该动物群与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的面貌有明显的差别,它缺失了梅树村期微软体动物群中最原始、最特征、最丰富的类群,如笠帽状的马哈螺类化石Maikhanella, Purella等和螺旋状的始旋螺类化石Archaeospira等。但是该动物群面貌却与邻区的哈萨克斯坦Atdabanian期的微软体动物和我国峡区西蒿坪动物群面貌接近,出现了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属种,如Shabaktiella,Mellopegma,Aldanella,Yochelcionella等。2)该动物群共生有全球分布的相当于筇竹寺期的标准化石,如原牙形类Gapparodus,Amphigeisina,Hagionella等,有口唇并有背腹分异和复杂口盖的软舌螺类Microconus,Pachytheca等,具有肉茎孔和铰合面的有铰腕足类和像Obolus那样的原始无铰腕足类,有各种形态类型的金臂虫Dabashanella,Liangshanella等,还有可疑的三叶虫颊刺等。上述信息足以说明玉尔吐斯组中上部地层时代应属筇竹寺期而非梅树村期,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有关玉尔吐斯组时代归属的争议。玉尔吐斯组单壳类软体动物群的研究,再次证实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与小壳动物群一起经历了三次大发展和三次大绝灭事件。这在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早期演化史上均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郭俊锋[9](2009)在《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文中指出笔者对湖北宜昌下寒武统岩家河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不仅发现了前人所报道的小壳化石、球形类和微古植物,还新发现蓝菌类、宏体藻类和后生动物化石(原锥虫、岩家河虫)。其化石组合特征与寒武纪早期的“梅树村动物群”有明显区别,其加入了宏体动、植物化石的分子,因此作者将产自岩家河组这种宏体动、植物化石和小壳化石的生物组合称为“岩家河生物群”。岩家河生物群首次较完整地展示了早寒武世梅树村期从碳酸盐台地到碳酸盐台地内部的局部凹陷盆地相的生物面貌。岩家河组宏体化石的发现改变了长期以来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小壳化石Ⅰ、Ⅱ组合带之间宏体化石(尤其是宏体后生动物化石)缺乏的传统认识,为研究前寒武-寒武大爆发时期生物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1.岩石地层学研究对研究区对2口钻井岩芯和8条剖面进行了研究,依据岩家河组地层发育、分布特征和岩性、岩相特征,对其进行了详细划分与对比。2.岩家河生物群研究综合各剖面上获得的古生物化石资料,按微古植物、蓝菌类、小壳化石、球形类、宏体藻类和后生动物化石等六大类论述了它们的特征、分布和组合特点,并探讨了宏体化石的生物属性。2.1通过对小壳化石上、下组合带及两者之间页岩所夹结核中小壳化石研究,表明结核中的小壳化石是从下组合向上组合的过渡类型,且出现了复杂结构的上组合分子,因此将上组合产出层位下移了23.2m。2.2通过对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化石研究,表明它们无论从保存形式还是形态特征看,都带有浓厚的庙河生物群的色彩,同时与牛蹄塘生物群和澄江生物群可能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为研究宏体藻类的演化提供了化石依据。2.3通过对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中Protoconites与埃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中的Protoconites、早寒武世澄江化石库中的Cambrorhytium(或A.conoidalis)和中寒武世C.major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大小、形态,还是生活方式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后生动物Protoconites在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发现,丰富了该时期生物多样性,对揭示早期锥管状生物的归属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2.4通过对岩家河生物群中的后生动物岩家河虫研究,发现其与棘皮动物的某些类别特征相吻合,可能反映了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为研究早期后生动物乃至后口动物的辐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3.岩家河组沉积环境分析通过研究认为下寒武统岩家河组沉积时主要位于浅海碳酸盐台地内部盆地或局部凹陷区。岩家河组岩相的变化形成了两个完整旋回,反映了岩家河组沉积时期当时海水海进—海退—海进—海退的演化过程。4.年代地层学研究对湖北宜昌滚子坳剖面岩家河组与水井沱组界线火山灰层中锆石进行了测试,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1.0±9.1Ma(MSWD=0.40),从而提供了水井沱组与岩家河组界线的准确年龄。
郑亚娟[10](2009)在《陕南镇巴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小壳化石研究》文中指出对于前寒武系-寒武系的界线划分,前人已做过许多研究,过去依据岩性或是平行不整合界面来划分的方案已被淘汰,现主张以生物地层学的方法来划分;小壳动物群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它是继震旦纪晚期的伊迪卡拉动物群之后首次出现的带壳生物,这些微体骨骼化石在寒武纪一开始就突发性的出现并作为主要的化石类型,是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的重要生物证据。陕南镇巴地区处于扬子地台北缘,震旦系及寒武系广泛发育,化石十分丰富,是研究地层古生物的理想地区,是研究晚前寒武纪-寒武纪生物地层的理想地区。此次论文新测制剖面3条,收集剖面十余条,处理样品百余件,并通过野外对陕南镇巴地区下寒武统的分布和发育特征的系统调查、室内剖面的制作、前人资料的收集,对该区早寒武世早期地层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以及与邻区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此次分析获得了大量的小壳化石,主要有软舌螺类、开腔骨类、腕足类和海绵骨针类及一些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本论文重点对这些化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对这些化石在剖面的纵横分布情况做了系统研究。并据此做了生物地层单元的划分和综合对比。本研究共获得软舌螺类化石7属13种;开腔骨类化石2属3种;腕足类化石2属3种;海绵骨针类化石13种,并且有3种新类型;其它类化石4类,大大丰富了该区的小壳化石内容,为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划分提供了生物证据。
二、扬子区西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及小壳动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扬子区西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及小壳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寒武纪大爆发 |
1.2 腕足动物概述 |
1.3 全球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的分布和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其地层概况 |
2.1 鄂西地区 |
2.1.1 地层概况 |
2.1.2 研究剖面 |
2.1.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2.2 滇东地区 |
2.2.1 地层概况 |
2.2.2 研究剖面 |
2.2.3 寒武纪早期生物群简介 |
2.3 陕南地区 |
2.3.1 地层概况 |
2.3.2 研究剖面 |
2.3.3 寒武纪早期化石组合简介 |
第三章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3.1 水井沱组化石 |
3.1.1 水井沱组腕足动物化石 |
3.1.2 水井沱组其他化石 |
3.2 石牌组化石 |
3.2.1 石牌组腕足动物化石 |
3.2.2 石牌组其他化石 |
3.3 鄂西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的出现及分布 |
第四章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 |
4.1 滇东最早三叶虫Parabadiella带腕足动物及其他化石 |
4.1.1 腕足动物化石 |
4.1.2 其他化石 |
4.2 滇东寒武系第二统腕足动物化石 |
4.2.1 腕足动物化石 |
4.2.2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 |
4.2.3 乌龙箐组乳孔贝Linnarssonia壳体密集层 |
4.3 腕足动物壳体密集层与寒武纪底质演化 |
第五章 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1 腕足动物壳层结构 |
5.2 碎屑岩中乳孔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壳层结构 |
5.3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中乳孔贝壳层结构的对比 |
第六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生物地层对比 |
6.1 鄂西与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比较 |
6.2 陕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及其他壳体化石 |
6.3 华南寒武纪早期生物地层对比 |
6.4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生物古地理意义 |
第七章 华南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系统描述 |
7.1 洒普山林纳逊贝Linnarssonia sapushanensis Duan and Zhang,2021a |
7.2 马龙始圆货贝Eoobolus malongensis Rong, 1974 |
7.3 尔格李野维舌孔贝Lingulellotreta ergalievi Koneva, 1983 |
7.4 新圆货贝科未定属种Neobolidae gen.et sp.indet. |
7.5 中国顾脱贝Kutorgina sinensis Rong,1979 |
7.6 顾脱贝未定种Kutorgina sp. |
7.7 莲沱艾苏贝Nisusia liantuoensis Zeng,1987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寒武纪大爆发与早期基础动物研究 |
1.2 开腔骨动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开腔骨类简介 |
1.2.2 小壳化石中的开腔骨 |
1.2.3 特异埋藏化石群中的开腔骨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生物群 |
2.1 华北辛集组及其沉积环境研究 |
2.1.1 研究区地层序列 |
2.1.2 研究剖面概况 |
2.1.3 微相分析 |
2.1.4 沉积环境分析 |
2.2 华南澄江生物群的开腔骨化石产地及层位 |
2.2.1 澄江生物群的生物类群和主要剖面 |
2.2.2 澄江生物群的相关地层及埋藏特征 |
2.3 南澳埃迪卡拉系-寒武系及开腔骨化石产地和层位 |
2.3.1 岩石地层系统 |
2.3.2 生物地层系统 |
2.3.3 重要化石群及开腔骨层位 |
第三章 方法、术语和材料 |
3.1 研究方法和术语 |
3.1.1 小壳化石中开腔骨骨片的研究方法 |
3.1.2 泥页岩中开腔骨的研究方法 |
3.1.3 术语 |
3.2 辛集组的开腔骨骨片 |
3.2.1 陇县辛集组小壳化石的分类统计 |
3.2.2 开腔骨骨片的数量统计 |
3.3 南澳寒武系的开腔骨骨片 |
3.4 澄江生物群中的开腔骨 |
3.5 鸸鹋湾页岩中的开腔骨 |
第四章 形态结构与分类体系 |
4.1 开腔骨的躯体结构 |
4.1.1 个体形状和大小 |
4.1.2 顶端 |
4.1.3 底端 |
4.1.4 表皮及其纹饰 |
4.1.5 骨片及其构成 |
4.2 开腔骨骨片在个体中的排布特征 |
4.3 开腔骨骨片的分类方法 |
4.3.1 辛集组开腔骨骨片的系统分类 |
4.3.2 离散开腔骨骨片的分类标准和方法 |
第五章 生物矿化 |
5.1 开腔骨骨片微结构 |
5.1.1 文石纤维矿化层 |
5.1.2 外部有机质层 |
5.1.3 瘤状结构 |
5.1.4 基孔周缘纹饰 |
5.2 微结构特征在骨片中的分布 |
5.3 生物矿化模型及其意义 |
5.3.1 矿化层的建造层序 |
5.3.2 生物矿化模型 |
5.3.3 开腔骨矿化模式的意义 |
5.4 生物矿化方式对比 |
5.4.1 赫尔克壳 |
5.4.2 海绵骨针 |
5.4.3 刺胞动物骨骼 |
第六章 古地理分布和生物地层学 |
6.1 华北的开腔骨 |
6.1.1 辛集组生物地层对比 |
6.1.2 华北开腔骨的类型 |
6.2 华南和塔里木的开腔骨 |
6.2.1 华南 |
6.2.2 塔里木 |
6.3 世界其他古陆的开腔骨 |
6.3.1 西伯利亚 |
6.3.2 冈瓦纳大陆 |
6.3.3 劳伦及其他古陆或地区 |
6.4 开腔骨类的古地理分布特征 |
6.5 开腔骨类生物地层学 |
第七章 埋藏与古生态 |
7.1 页岩相埋藏 |
7.1.1 澄江开腔骨的埋藏与保存 |
7.1.2 鸸鹋湾页岩开腔骨的埋藏与保存 |
7.2 碳酸盐岩相埋藏 |
7.3 开腔骨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
7.4 开腔骨的生活方式 |
第八章 个体发育与谱系演化 |
8.1 开腔骨的个体发育 |
8.2 骨片类型的演化 |
8.3 谱系分析 |
8.3.1 性状特征的识别 |
8.3.2 开腔骨类在系统演化树上的位置 |
8.3.3 开腔骨各属间的谱系演化关系 |
第九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全球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
2.1 历史回顾 |
2.2 寒武系正式定义并已确定金钉子的阶 |
2.3 最新建立的寒武纪第三统和第五阶 (苗岭统、乌溜阶) |
2.4 寒武系第十阶 |
2.5 寒武系未定义的阶 |
2.5.1 寒武系第二阶 |
2.5.2 寒武系第三阶 |
2.5.3 寒武系第四阶 |
2.6 寒武系底界GSSP缺点与全球对比困境 |
2.7 寒武纪化学地层 |
2.8 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 |
3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和时间框架 |
3.1 中国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历史沿革 |
3.2 中国寒武系年代地层修订 |
4 中国各大区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
4.1 华南寒武系 |
4.1.1 生物地层 |
4.1.2 化学地层 |
4.1.3 同位素年代学 |
4.2 华北寒武系 |
4.2.1 生物地层 |
4.2.2 化学地层 |
4.3 塔里木寒武系 |
4.3.1 生物地层 |
4.3.2 化学地层 |
5 中国寒武系底界的识别 |
5.1 华南寒武系底界 |
5.2 华北寒武系最低层位穿时性 |
5.3 塔里木寒武系底界识别 |
6 中国寒武系上部白云岩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问题 |
7 总结 |
(4)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古海洋与生物群协同演化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学研究进展简述 |
1.2.2 寒武纪早期海水氧化还原波动的研究进展 |
1.2.3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时期的构造以及风化程度的研究进展 |
1.2.4 古生产力研究以及富有机质黑色岩系沉积 |
1.3 主要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工作量统计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划分及对比 |
2.1 研究剖面描述及地层层序划分 |
2.1.1 湖北秭归地区罗家村剖面 |
2.1.2 四川南江地区沙滩剖面 |
2.1.3 贵州铜仁地区芭蕉村剖面 |
2.2 研究剖面地层划分对比 |
第三章 研究指标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指标 |
3.1.1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
3.1.2 总有机碳(TOC)和过剩钡(B_(axs)) |
3.1.3 化学风化指数(CIA) |
3.1.4 草莓状黄铁矿分析 |
3.2 分析方法 |
3.2.1 微量元素 |
3.2.2 主量元素 |
3.2.3 总有机碳 |
3.2.4 黄铁矿 |
第四章 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氧化还原变化的探讨 |
4.1 前言 |
4.2 样品选择与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各个剖面的结果 |
4.3.1.1 罗家村剖面 |
4.3.1.2 沙滩剖面 |
4.3.1.3 芭蕉村剖面 |
4.3.2 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氧化还原状态演化 |
4.4 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U、Mo库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层草莓状黄铁矿对高精度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反映 |
5.1 前言 |
5.2 取样方法与结果 |
5.3 讨论 |
5.3.1 微层草莓状黄铁矿所反映的氧化还原环境 |
5.3.2 黄铁矿与微量元素指标矛盾的解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寒武纪早期海水氧化还原状态与生物的协同演化 |
6.1 前言 |
6.2 氧化还原状态对生物演化的影响 |
6.2.1 生物统计方法 |
6.2.2 各个剖面生物统计结果 |
6.2.2.1 沙滩剖面所在的四川南江地区 |
6.2.2.2 罗家村剖面所在的秭归地区 |
6.2.2.3 芭蕉村剖面所在的贵州松桃地区 |
6.2.3 扬子板块氧化还原状态对生物群的影响 |
6.3 生物活动对海水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寒武纪早期有机质沉积的富集因素 |
7.1 前言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结果 |
7.2.2 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化学与物理风化程度的变化 |
7.2.3 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古生产力的变化 |
7.2.3.1 B_(axs)在寒武纪早期作为古生产力指标的适用性 |
7.2.3.2 利用B_(axs)与TOC还原扬子板块寒武纪早期生产力 |
7.3 寒武纪早期有机质的富集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各个剖面地化数据 |
附件2:罗家村剖面生物统计数据 |
(5)贵州织金戈仲伍组生物化石组合及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早寒武小壳化石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1 国内外小壳化石研究进展 |
1.3.2 贵州扬子区小壳化石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
2.2.1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
2.2.2 沉积古地理研究概况 |
2.3 剖面描述 |
第3章 生物化石特征和化石组合描述 |
3.1 小壳化石的处理和研究 |
3.2 生物化石特征描述 |
3.2.1 织金钉类特征描述 |
3.2.2 拟织金壳类特征描述 |
3.2.3 海绵动物骨骼化石特征描述 |
3.2.4 软舌螺类特征描述 |
3.3 小壳化石组合与环境分析 |
3.3.1 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生物分区 |
3.3.2 扬子区小壳化石的地理分区 |
3.3.3 早寒武世小壳生物组合带 |
3.3.4 贵州扬子区小壳生物组合带 |
3.3.5 织金戈仲伍组化石组合特征 |
第4章 小壳化石的保存与埋藏环境 |
4.1 小壳生物的生态与生活环境 |
4.2 小壳化石的保存方式 |
4.3 小壳化石的埋藏过程 |
4.4 认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6)陕南川北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微体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统计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野外样品采集 |
2.2 实验室样品处理 |
第三章 地层特征及生物化石分布 |
3.1 概述 |
3.2 剖面描述 |
3.3 岩石地层学特征及生物化石分布 |
3.4 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区域对比 |
第四章 一些重要生物类群的研究进展 |
4.1 球壳类化石 |
4.1.1 磷酸盐化球形类化石 |
4.1.2 不规则球形化石 |
4.2 胚胎化石 |
4.2.1 卵裂期胚胎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
4.2.2 原肠作用模式研究 |
4.2.3 讨论 |
4.3 腔肠动物 |
4.3.1 四辐射锥管状化石——四方塔形壳 Quadrapyrgites |
4.3.2 五辐射锥管状化石——Punctatus |
4.4 原始锥石类 |
4.4.1 骨状锥石(Carinachitidae He) |
4.4.2 六方锥石科(Hexangulaconulariidae He) |
4.5 藻类化石 |
4.5.1 管柱状藻类化石 |
4.5.2 分叉状藻类化石 |
第五章 主要生物类群特征及生物地层对比 |
5.1 主要生物类群组合特征 |
5.2 主要生物类群 |
5.2.1 软舌螺类 |
5.2.2 单板类和腹足类 |
5.2.3 原牙形类 |
5.2.4 钉形壳类 |
5.2.5 棱管壳类 |
5.2.6 海绵骨针 |
5.2.7 开腔骨类 |
5.2.8 古老的海葵化石 Eloympia pediculata |
5.3 生物地层的对比 |
5.3.1 国外的对比 |
5.3.2 国内对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地层 |
1.1 湖北宜昌地区寒武系底部沉积类型 |
1.1.1 天柱山段碎屑白云岩型 |
1.1.2 岩家河组炭质页岩、石灰岩型 |
1.2 岩家河组研究概况 |
1.3 岩家河组地理分布范围及出露特征 |
1.4 地层剖面 |
1.5 下寒武统岩家河组的划分和对比 |
第二章 岩家河生物群特征 |
2.1 岩家河生物群的含义 |
2.2 岩家河生物群化石组合特征 |
2.3 微古植物与蓝菌类 |
2.3.1 微古植物—规则小刺球藻Micrhystridium regulare |
2.3.2 蓝菌类 |
2.4 小壳化石 |
2.4.1 概述 |
2.4.2 前人研究概况 |
2.4.3 岩家河组小壳化石 |
2.5 球形类化石 |
2.5.1 球形类研究概述 |
2.5.2 球形类化石的分布及组合特征 |
2.5.3 岩家河组的球形类化石 |
2.5.4 关于球形类化石归属和讨论 |
2.6 宏体藻类 |
2.6.1 前人研究概况 |
2.6.2 岩家河生物群中宏体藻类化石特征 |
2.6.3 峡东区宏体藻类从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的辐射演化 |
2.7 宏体后生动物—原锥虫属Protoconites |
2.7.1 埃迪卡拉系—寒武系锥管状化石研究现状 |
2.7.2 岩家河原锥虫(新种)Protoconites yanjiaheensis(sp.nov.)的形态学特征 |
2.7.3 讨论 |
2.7.4 结论 |
2.8 宏体后生动物—岩家河虫属(新属)Yanjiahella(gen.nov.) |
2.8.1 无腕岩家河虫(新属新种)Yanjiahella ancarpa(gen.et sp.nov.) |
2.8.2 单腕岩家河虫(新属新种)Yanjiahella monocarpa(gen.et sp.nov.) |
2.8.3 双腕岩家河虫(新属新种)Yanjiahella biscarpa(gen.et sp.nov.) |
2.8.4 讨论 |
第三章 岩家河组沉积环境 |
3.1 研究区沉积背景及研究现状 |
3.2 岩家河组的沉积环境演变 |
3.3 岩家河组中硅磷质结核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
3.3.1 前人研究现状 |
3.3.2 结核的产出特征及内部结构 |
3.3.3 结核的矿物组成 |
3.3.4 结核的镜下特征 |
3.3.5 结核的生长方式 |
第四章 年代地层学研究 |
4.1 锆石特征 |
4.2 锆石U-Pb年龄 |
4.3 讨论 |
第五章 化石描述 |
5.1 宏体藻类 |
5.2 后生动物 |
5.3 蓝菌类 |
5.4 微古植物 |
5.5 小壳化石 |
5.6 球形类化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10)陕南镇巴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小壳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地层特征 |
1.1 概述 |
1.2 地层剖面描述 |
1.2.1 小洋坝火烧店剖面 |
1.2.2 镇巴杨家河剖面 |
1.2.3 学堂坪剖面 |
1.3 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 |
第二章 小壳化石特征及生物地层对比 |
2.1 镇巴地区早寒武世小壳化石主要类群的特征 |
2.1.1 软舌螺类 |
2.1.2 开腔骨类 |
2.1.3 海绵骨针 |
2.1.4 腕足类 |
2.1.5 其它类 |
2.2 小壳化石分布与组合特征 |
2.3 生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
第三章 化石描述 |
3.1 软体动物门 |
3.2 海绵骨针类 |
3.3 开腔骨类 |
3.4 腕足类 |
3.5 骨片类 |
3.6 其它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四、扬子区西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及小壳动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鄂西、滇东寒武纪早期腕足动物对比研究[D]. 段晓林. 西北大学, 2021
- [2]寒武纪开腔骨动物的分类与演化[D]. 贠浩. 西北大学, 2019(01)
- [3]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朱茂炎,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张俊明,赵方臣,Soo-Yeun AHN,苗兰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4]寒武纪早期扬子板块古海洋与生物群协同演化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影响[D]. 刘凯.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5]贵州织金戈仲伍组生物化石组合及环境意义[D]. 薛园.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6]陕南川北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微体化石研究[D]. 郑亚娟. 长安大学, 2012(07)
- [7]塔里木盆地覆盖区寒武系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J]. 熊剑飞,余腾孝,曹自成,赵明,樊怀阳,武涛. 地层学杂志, 2011(04)
- [8]新疆寒武纪早期单壳类软体动物化石分类学与生物地层学[J]. 钱逸,冯伟民,李国祥,杨爱华,冯曼,赵鑫,肖兵.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9(03)
- [9]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D]. 郭俊锋. 西北大学, 2009(08)
- [10]陕南镇巴地区下寒武统下部小壳化石研究[D]. 郑亚娟. 长安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