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包粉治疗小鼠泡型包虫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艾热帕提·库热西[1](2020)在《通过观察CT初步探究囊型包虫病的自然病程》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CT探讨肝囊性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并通过该病的影像学依据了解其自然病程。方法:对CT诊断肝囊型包虫病的12例未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的病人,进行CT复查,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囊内CT值,囊壁钙化处最高CT值,钙化程度、形状、部位,囊壁最厚处的厚度等,同一观察者于12个月后进行再次测量,比较两次测量的一致性,并结合观察性研究的方法,观察12例病人的28张CT,探究肝包虫病的自然病程。结果:1.本组12例患者中,9例为男性患者,3例为女性患者;3例患者年龄<40岁,6例患者年龄4070岁,3例患者年龄>70岁,平均年龄56.58±16.28。3例患者囊肿部位处于左外叶,1例患者囊肿充满整个左叶,1例患者囊肿部位处于肝门区,2例患者囊肿位置处于右前叶,4例患者囊肿部位处于右后叶,1例患者属于胸腹腔包虫。12例病例中所有患者囊肿均为单发,其中肝包囊最大直径12.5cm,最小肝包囊直径2.7cm,平均6.34±2.87;包虫形态分为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12名患者的包虫周围平扫期肝组织的CT值中,最大值为75HU,最小值40HU,平均值42.5±30.07HU,包虫周围动脉期肝组织的CT,最大值为84HU,最小值为40HU,平均53.73±9.914HU。所有患者中包虫已钙化的患者有8人,其中外囊壁钙化者8人,占总患者人数的61.5%,外囊壁+囊内钙化者3人,占总患者人数的27.3%。囊壁钙化病人中CE1型包虫有3人,CE4型包虫5人,其中有一人经过12个月后CE4型转变为CE5型包虫。其中2人钙化处形状呈脑回征,占25%,点状钙化患者为1人,占12.5%,片状钙化患者为2人,占25%,弧状钙化为1人,占12.5%,钙化呈蛋壳征患者为2人,占25%。2.外囊壁钙化最高处的CT值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3.囊内钙化最高处的CT值与时间变化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平扫期囊壁钙化患者囊内CT值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平扫期囊内钙化患者囊内C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外囊壁钙化患者囊壁最厚处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包虫钙化病人囊壁钙化处最高CT值升高时,囊液CT值增高,囊内活性减低。(2)包虫患者囊壁最厚处较前增厚时,囊液CT值增高,囊内活性减低。
潘汝翀[2](2019)在《藏药砂生槐缓释粘附片治疗继发性小鼠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藏药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缓慢释放、持久高效的特点,有效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本研究采用藏药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治疗继发性小鼠泡球蚴病,以解决治疗包虫病常用化学药物易耐药、不易吸收、毒副作用大、药物浓度低等问题。方法将原头节稀释混悬液注入雌性健康昆明小鼠腹腔,建立继发性泡球蚴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治疗组、阿苯达唑治疗组、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阿苯达唑治疗(联合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等量的SPSS灌胃)。给药一个月后各组小鼠称重,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测量血清中的IL-2、IL-10、Ig E、AST、ALT等免疫指标和肝功指标;计算脾脏指数;取肝脏切片做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取包囊称重,计算抑囊率;取包囊中的囊液,用台盼蓝染色后观察原头节的变化并计数。结果抑囊率:联合组(67.07%)>阿苯达唑组(51.98%)>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组(43.27%);脾脏在造模后代偿性增大,经给药后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经治疗后,联合组IL-2、IL-10、Ig E、AL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肝脏病理切片观察,模型组小鼠肝脏有严重的水样变性,经药物治疗后,各组均有所好转,尤其以联合组转变明显。结论阿苯达唑和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对继发性小鼠泡球蚴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阿苯达唑对小鼠肝脏有严重的损害。阿苯达唑和砂生槐子生物缓释粘附片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泡型棘球蚴病,还有提高小鼠免疫力、减轻药物对肝脏损害的作用。说明藏药砂砂生槐子缓释粘附剂具有抗棘球蚴、提高免疫力、降低肝损害的效果。
孙立[3](2019)在《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防治现状与医防结合模式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调查新疆包虫病流行区域患者的药物治疗现况,探索包虫病患者在医防结合模式下的诊治与全程健康管理路径,总结现行模式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评价标准,为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干预初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2017年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和察布查尔县定点医院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计六家机构登记在册的包虫病患者资料,通过双人录入原则进行患者病案资料和随访信息的整理,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疆包虫病流行区患者防治体系进行基线调查;对医防结合模式的首批试点县包虫病患者治疗过程全程追踪随访,进行医防结合模式实施前后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采用Bagging模型、AdaBoost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随访效果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半结构化问卷调查方法对现行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实施效果进行定性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包虫病患者主要分布在乡村(85.9%),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及以下(96.3%),复发再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占55.6%(75/135)。药物治疗随访服药不达标占34.8%(47/135)。包虫病患者有效随访服药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年龄、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给药次数对有效随访服药率影响较大。医防结合模式实施以后,吉木萨尔县囊型包虫病诊断分期不明比例下降26.9%。试点县初步形成了包虫病定点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动工作机制。根据试点县经验及在定性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对包虫病医防结合下一阶段试点工作的推广提出4阶段3视域的建议。将访谈资料、专家意见及试点县工作经验归纳梳理,从供方和需方提出评价指标建议,涵盖政策、经费、人员及满意度。结论:新疆包虫病患者复发比例高,有效随访服药患者比例低。医防结合模式试点工作理顺了医疗机构同疾控机构的联动机制,患者诊断准确性提升,但工作模式仍需完善。本研究将工作模式优化为患者就诊、确诊、治疗、随访四阶段,患者、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三视域,并提出评价指标建议,将为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推广至全疆45所包虫病定点医院提供参考依据。
徐硕,党志胜,张皓冰,胡薇,赵玉敏[4](2018)在《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棘球蚴病是一种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分布于除南极洲以以外的全球各地,严重影响着流行区畜牧业发展和居民身体健康。药物治疗是治疗棘球蚴病的手段之一,但其临床效果尚不够理想。随着研究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药物治疗已取得一些进展。现将部分西药、中药对棘球蚴病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鲁俊[5](2018)在《基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抗包虫中药单体筛选及治疗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以苯并咪唑类药物为主,阿苯达唑是国际公认最有效的抗包虫药物,但由于阿苯达唑治疗周期长(6个月以上),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抗包虫药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实验研究基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通过目前临床推荐使用的有效抗包虫药物与包虫β-tubulin结合能,验证抗包虫药物与包虫β-tubulin结合能的大小与对包虫的治疗效果是否正相关,进一步验证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在抗包虫药物筛选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而利用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抗包虫的中药单体。随后通过体外实验,验证所筛选出的中药单体实际抗包虫效果,并从细胞毒性实验方面进一步筛选未来可能进入临床应用的药物。方法:利用Schrodinger 9.3.5软件对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计算机同源建模,用Schrodinger 9.3.5软件分子对接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用AutoDock软件分子对接筛选中药单体的筛选。通过已筛选苯并咪唑类药物和中药单体处理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观察原头节形态学变化及计算死亡率。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药物处理原头节培养液碱性磷酸酶活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包虫β-tubulin的表达;qPCR分别检测药物对原头节β-Tubulin mRNA含量的影响。MTT法检测药物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早期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微管形成的影响。结果:1.Schrodinger 9.3.5软件模拟分子对接技术检测阿苯达唑亚砜左旋体(levorotation albendazole sulfoxide,L-ASOX)、阿苯达唑亚砜右旋体(dextrorotation albendazole sulfoxide,D-ASOX)、苯硫氨酯、诺考达唑、甲苯达唑、苯并咪唑和噻苯达唑与包虫β-tubulin结合能并进行排序,通过体外生物学实验结果证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通过针对药物与包虫β-tubulin靶点结合能的大小与其抗包虫的效果基本一致。2.根据上述验证结果,AutoDock软件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从中药单体库筛选出与包虫β-tubulin结合能排序靠前的50种中药单体。3.L-ASOX、D-ASOX、苯硫氨酯、诺考达唑、甲苯达唑、苯并咪唑和噻苯达唑等苯并咪唑药物体外具有杀灭原头节的作用,增加原头节培养液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原头节体内β-tublin m RNA的表达,增加原头节培养液中β-tubulin蛋白含量,其中以D-ASOX效果最佳。4.中药单体多花蒿类(PFM)、异黄酮肉桂类(NIP)、安徽贝母类(ASE)、花青素类(ALT)、红茄苳类(DTA)、睡茄交酯类(CPI)和类倍半萜烯衍生物类(TPC)等7种药物体外具有明显的杀灭原头节的作用,增加原头节培养液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原头节培养液中β-tubulin蛋白含量,抑制原头节体内β-Tubulin mRNA的表达,其中以PFM、NIP效果最佳。5.阿苯达唑亚砜(Albendazole Sulfoxide,ASOX)、L-ASOX和D-ASOX均能够导致HepG2细胞存活率减低,并能诱导HepG2早期凋亡,导致Caspase9、Cyt C及Bax的上调及Bcl-2下调,并影响HepG2细胞微管形态。6.中药单体PFM、NIP均能够导致HepG2细胞存活率减低,并能诱导HepG2早期凋亡,导致Caspase9、CytC及Bax的上调及Bcl-2下调,并影响HepG2细胞微管形态,与对照ASOX比较,细胞毒性略低。结论:1.体外生物学实验结果证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通过针对药物与β-tubulin靶点结合能的大小与其抗包虫的效果基本一致;2.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可以应用于抗包虫药物的筛选即可以应用于抗包虫中药单体的筛选;3.经生物学验证、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所筛选的中药单体均有抗包虫原头节的活性;4.西药组阿苯达唑亚砜右旋体最明显,中药单体组PFM、NIP抗包虫效果最明显;5.以β-tubulin为靶蛋白所筛选的药物,通过生物学验证均可以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6.体外生物实验效果较好的中药单体PFM、NIP细胞毒性低于目前临床推荐用药。
张瑞青[6](2017)在《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led,nsPEF)消融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的体外和体内实验,开展新型非致热微创消融技术-纳秒脉冲针对E.g的治疗学评价。筛选纳秒脉冲消融技术有效治疗参数,评估其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门静脉注射E.g原头蚴,模拟自然感染途径,建成小鼠肝E.g模型,经调控门静脉注射原头蚴数量,优化模拟临床CE致病模型,重现小鼠门静脉到肝脏的感染路径和病程特征。采用纳秒脉冲消融仪对该模型病灶进行治疗与评价,在体外实验中筛选在固定脉宽、频率下,有效消融E.g的电场强度和脉冲个数,并在小鼠模型上验证其剂量效应,获得适宜治疗E.g的电极布局。方法:(1)采集临床B超和CT诊断为单囊型肝囊型包虫病CE,通过手术获取CE患者的原头蚴,经过1%浓度胃蛋白酶消化后判断原头蚴活性,配制浓度分别为2000个/100ul、200个/100ul、100个/100ul原头蚴混悬液,经C57BL/6小鼠门静脉主干注射后观察小鼠的死亡率,计算小鼠E.g的成囊率和分布,B超随访观察E.g囊肿的生长速率;(2)B超筛查C57BL/6小鼠肝E.g囊肿,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50脉冲数下,不同场强(21、14、7、0kV/cm)作用后1周、4周、8周肝E.g囊肿的大小、形态改变、囊壁结构改变判断纳秒脉冲对小鼠肝E.g囊肿的消融抑制效应。(3)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不同场强(29、21、14、7、0kV/cm)和脉冲数(50、100)作用后第1、3、7天原头蚴的形态、活动度、完整性,判断纳秒脉冲对其的杀伤效应,HE染色观察原头蚴结构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原头蚴超微结构改变;采集临床B超和CT诊断为多子囊型CE患者,选取直径5-10mm、光亮透明,弹性好的CE囊肿,观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不同场强(29、21、14、0kV/cm)和不同脉冲数(50、100)作用后第1、3、7天E.g囊肿内层塌陷情况判断纳秒脉冲对其的杀伤效应,HE染色观察E.g囊肿壁结构的变化。结果:(1)建立门静脉接种原头蚴的小鼠模型:2000个/100ul、200个/100ul、100个/100ul原头蚴混悬液经门静脉主干注射后小鼠感染率分别为90%(9/10)、100%(10/10)、63.6%(7/11),成囊率分别为0.7%4.1%,0.6%1.9%,0.6%3.9%。病理切片显示注射后1周内,大部分原头蚴体积固缩,7天时原头蚴周围形成明显的炎症带,21天时可见存活的原头蚴发育出囊泡,42天时原头蚴细胞团消失,发育成一囊型病灶;(2)获得纳秒脉冲治疗小鼠肝脏原位e.g囊肿的有效剂量:小鼠e.g囊肿在纳秒脉冲治疗仪脉冲后21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在脉冲后1、4、8周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呈缩小趋势,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分别缩小1.4mm、1.2mm、1.7mm,肉眼观e.g囊肿壁增厚,透明度消失,而对照组小鼠e.g囊肿光滑透明,壁较薄、弹性较好,腔内囊液充盈清亮张力高,病理切片显示脉冲后8周e.g外纤维组织增厚,炎症反应带增宽明显;14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在脉冲后8周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呈缩小趋势,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增长分别为-0.4mm、0.4mm、-0.1mm;7kv/cm脉冲组小鼠e.g直径的增长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对照组在脉冲后1、4、8周的直径增长分别为0.2mm、1.3mm、4.3mm。(3)纳秒脉冲对体外培养的原头蚴和e.g囊肿的的杀灭存在剂量效应:脉冲后第1、3天,29、21kv/cm脉冲组的原头蚴的杀伤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50脉冲数下29、21kv/cm脉冲组第1天杀伤率分别为16.5%、12.9%,第3天的杀伤率分别为19%、12.6%;脉冲后第7天,29、21、14kv/cm脉冲组的原头蚴的杀伤率与对照组存在差别(p<0.05),50脉冲数下29、21、14kv/cm脉冲组第7天杀伤率分别为71.7%、64.3%、48.3%。100脉冲数下29、21kv/cm脉冲组第1天杀伤率分别为32.3%、15.6%,第3天的杀伤率分别为32.3%、16.7%,100脉冲数下29、21、14kv/cm脉冲组第7天杀伤率分别为79.2%、68.7%、49.2%,透射电镜见脉冲后原头蚴体表完整性被破坏;脉冲处理后e.g囊肿第1天发生明显的内层塌陷,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脉冲场强越大,塌陷率越高,50脉冲数、29kv/cm场强下,1、3天的塌陷率分别为75%、100%,21kv/cm场强下,1、3、5天的塌陷率分别为50%、75%、100%,14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25%、62.5%、75%、75%,100脉冲数、29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62.5%、87.5%、87.5%、100%,21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50%、75%、75%、100%,14kv/cm场强下,1、3、5、7天的塌陷率分别为75%、87.5%、87.5%、100%。结论:(1)经小鼠门静脉注射e.g原头蚴可以成功建立小鼠e.g感染模型,注射200个原头蚴可以得到较高的感染率和较合适的囊泡个数,囊泡生长个数约1-4个,可以较好的模拟临床ce;(2)21kv/cm场强可以明显消融小鼠e.g,棘球蚴囊肿壁增厚,透明度消失,14kv/cm场强可以明显抑制小鼠e.g的生长;7kv/cm场强对小鼠e.g的生长无抑制作用。纳秒脉冲对小鼠e.g囊肿具有剂量效应,需要优化治疗参数,只有在足够高的电场强度下才能获得消融及抑制生长作用。(3)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29、21kv/cm电场强度下对原头蚴的杀伤效应较明显;e.g单囊肿对纳秒脉冲的消融效应较敏感,固定脉宽350nm,频率1hz/s下,29、21、14kv/cm电场强度下脉冲后第1天内层塌陷明显,场强越高、脉冲越数则e.g囊肿内层塌陷越早,提示纳秒脉冲在包虫病的消融临床应用上需要分型施治,选择恰当的适应症,根据WHO分型选择合适病例,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
朱帝文[7](2016)在《肝泡状棘球蚴病综合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治疗效果。方法:Wistar大鼠复制肝泡球蚴动物模型。血管内介入治疗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口服组、静脉注射组、肝动脉组、门静脉组。分别观察阿苯达唑纳米微球治疗后泡球蚴组织湿重、病理学变化、HIF-1α、VEGF-A、VEGF-C、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的变化。射频消融治疗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及射频实验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后泡球蚴组织湿重、病理学变化、血清HIF-1α、血清及组织VEGF、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的变化。抗血管生成治疗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和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实验组,观察给予抗血管药物治疗后病理学变化、VEGF、微淋巴管密度、Fox P3+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血管介入治疗对大鼠白细胞及ALT/AST的五个分组的不同时间点的资料进行重复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的白细胞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一过性升高,肝功能一过性损伤。泡球蚴组织湿重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改变门静脉组、肝动脉组与口服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变性、坏死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两组肝脏的局部的阿苯达唑亚砜药物浓度最高,相对于血浆和泡球蚴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组VEGF-a/VEGF-c、HIF-1α、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的白细胞及肝功能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一过性升高,肝功能一过性损伤。泡球蚴湿重较前明显下降趋势(P<0.05),减重率为32.16%。病理学变化以坏死为主。血清VEGF值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诱导因子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泡球蚴边缘带微血管计数、及微淋巴管计数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实验中,药物灌注组及生理盐水灌注组,两组在试验后的转氨酶变化曲线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有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病理学观察无明显改变。抗血管生成治疗后,VEGF变化呈下降再上升曲线,术后第7天VEGF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4天血清VEGF降至最低(P<0.05),术后第28天血清VEGF升高至对照组水平(P>0.05)。泡球蚴组织边缘带VEGF-a的检测结果与血清VEGF在体内的变化趋势一致。Fox P3+Treg细胞呈下降趋势,而微淋巴管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虽然对肝功能造成一过性损伤,通过检测阿苯达唑亚砜浓度、HIF1-α、VEGF、微血管密度计数、微淋巴管密度,以及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证明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有其独特优势,具有更为优异的肝脏靶向性和泡球蚴囊的阿苯达唑亚砜浓度,治疗效果优于与口服、静脉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射频消融治疗,着重在于大鼠泡球蚴射频消融的方法的探索与建立。射频消融的热能损伤通过病理学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对比分析等,认为能够直接杀灭泡状棘球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抗血管生成治疗贝伐单抗肝动脉灌注后,可有效抑制局部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并使泡球蚴组织边缘区域微血管、微淋巴管的正常化,以及抑制Fox P3+Treg表达,逆转免疫耐受,从而调动机体免疫杀伤作用。
孙艳红,杨亚明[8](2015)在《包虫病的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虫病(hydatid disease)又称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是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传染病[12]。棘球蚴病常见于北美、欧洲、俄罗斯、我国北部和土耳其,我国主要流行在西北五省及内蒙、西藏和四川等地区,新疆为高发区[3]。包虫幼虫进入人体后,可侵犯各个部位,但主要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在我国,以细粒棘球绦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较为盛行,其中以囊型包虫病较
董旭南,王莹[9](2014)在《包虫病发展简史》文中研究说明包虫病又名棘球蚴病,是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病,人群感染包虫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西北部、北部及中部地区,如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和四川。早在公元前460-前379年(早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中医巨作《灵枢经》中,就发现已有腹部囊型肿块的表述。本文通过对世界发展概述、中国发展概述、高发流行因素、防治、诊断、治疗、展望等方面简要概述包虫病的发展历程。
辛奇[10](2014)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基因表达谱分析及抗包虫药物筛选》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由棘球绦虫(Echinococcus)后绦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而引起的严重疾病。我国是包虫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同时有囊型和泡型两种类型的包虫病。阿苯达唑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包虫病药物,但是该药肠道吸收率差,其只能抑制寄生虫生长,而不能有效杀灭寄生虫,患者必须长期大量服用该药物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临床研究发现其平均治愈率仅有30%,并且该药可引起多系统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SADR),如脑炎综合征(急性脱髓鞘脑炎)、消化功能紊乱、急性肝损伤、癫痫、溶血性贫血、肾衰、过敏性休克、严重药疹等。另外,持续几十年的使用,包虫对阿苯达唑产生耐药性的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因此,寻找或开发疗效显着且副作用小的包虫病治疗新药物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当务之急。新的治疗药物的研制有赖于对寄生虫虫体生物学的全面解析。目前,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E.granulosus)和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E.multilocularis)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另外Genbank (NCBI)数据库中亦包含了多条来源于E.granulosus和E.multilocularis原头节和生发层组织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quence Tag, EST)。包虫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研究为完全解析虫体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加快了寻找或开发新的抗包虫病药物的进程。在包虫生活史中,通过人为阻断或抑制虫卵入侵至虫卵成熟之间的任何发育阶段,都具有控制或减轻病情和阻断传播的实际意义,包虫生活史的各个阶段,如虫卵、幼虫、成虫等均可作为包虫病药物作用的靶标。吕刚等人构建了E.granulosus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这为开展对E.granulosus成虫阶段基因的研究和筛选、分离、鉴定E.granulosus生长发育关键分子及潜在药物靶点奠定了基础。研究方法:对己成功构建的E.granulosus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进行大规模5’EST随机消减测序,注释所获得的高通量数据,对EST进行功能分类及代谢途径分析,在已有的包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基础上,分析E.granulosus生长发育关键分子及潜在药物靶点。结合已有物种糖酵解及磷酸戊糖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筛选E.granulosus中参与该两条代谢途径的部分重要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所获得的E.granulosus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exokinase,EgHK)和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TAL)的全长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BL21-pET30a-EgTAL和BL21-pET30a-EgHK原核表达质粒,进行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研究其酶学特性。将纯化EgHK和EgTAL蛋白免疫BALB/c小鼠以获得特异性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blot方法鉴定蛋白,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EgHK和TAL在细粒棘球蚴组织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在以上研究基础上,选取多种糖酵解途径酶抑制剂,如3-溴丙酮酸(3-Bromopyruvate)、氯尼达明(Lonidamine)、2-脱氧葡萄糖(2-Deoxy-D-glucose)、氯舒隆(Clorsulon)、2,6-二羟基萘(2,6-dihydroxynaphthalene)、草氨酸钠(Sodium oxamate)、6-氨基烟酰胺(6-aminonicotinamide)、奥硝唑(Ornidazole)以及磷酸戊糖代谢途径抑制剂羟基硫胺素(Oxythiamine chloride hydrochloride),同时选取中药蛇葡萄素,进行体外实验研究其抗细粒棘球蚴和泡球蚴的作用。建立小鼠泡球蚴感染模型,连续六周口服给予小鼠3-溴丙酮酸治疗,评价其抗泡球蚴效果。通过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利用MTT比色法分析比较3-溴丙酮酸、蛇葡萄素以及阿苯达唑对人正常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另外以BALB/c小鼠为模型,口服给予有效抗包虫治疗剂量的3-溴丙酮酸和阿苯达唑六周后,通过检测肝肾功能生化指标以及组织病理镜检分析其对小鼠正常肝脏和肾脏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从E.granulosus成虫全长cDNA质粒文库中随机挑选克隆进行测序,共得到了1560条unigenes,与NCBI的数据库进行比较,发现了155条E.granulosus特有的新基因。将Unigenes利用国际标准分类体系Gene Ontology (GO)进行分类后,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结合活性”(Binding)和“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分别为23.33%和3.45%。将Unigenes经过KEGG注释,发现了227条代谢途径,分析可见糖酵解途径的基因表达丰度较高,提示该途径中的基因可能作为潜在的抗包虫药物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表明EgHK和EgTAL有一系列重要的药靶特征。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EgHK和EgTAL分别以包涵体和可溶性形式表达,经过Ni离子亲和层析柱得到了高纯度的蛋白。用纯化的EgHK和EgTAL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较高滴度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blot鉴定表明重组蛋白EgHK和TAL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显示EgTAL及EgHK在原头节及囊壁组织均广泛表达。在众多的糖酵解抑制剂当中,己糖激酶抑制剂3-溴丙酮酸抗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作用效果最强,在作用浓度为40μM时,其作用强于阿苯达唑(P<0.05)。3-溴丙酮酸通过口服途径治疗泡球蚴感染小鼠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与未治疗组相比,泡球蚴组织囊块湿重明显减轻(P<0.05)。不同浓度的3-溴丙酮酸能够不同程度的抑制重组EgHK蛋白的催化活性,表明3-溴丙酮酸是通过抑制E.granulosus的HK而发挥抗包虫作用的。中药蛇葡萄素也显示了较好的抗包虫作用,浓度为160μM时,作用7天后原头节存活率为1.5%,该作用效果与40μM阿苯达唑相当。蛇葡萄素浓度为400μM、800μM、1000μM时,抗泡球蚴作用明显强于40μM阿苯达唑(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3-溴丙酮酸和蛇葡萄素对人正常肝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在有效抗泡球蚴作用浓度下,阿苯达唑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最大,3-溴丙酮酸和蛇葡萄素的毒性作用小于阿苯达唑。BALB/c小鼠体内毒性实验表明3-溴丙酮酸和阿苯达唑在有效抗泡球蚴作用浓度下对肾脏功能无明显影响,阿苯达唑可引起较严重的肝组织损伤,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升高,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为148.000士27.475U/L,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AST值(115.500±18.355U/L)(P<0.05),病理组织镜检呈慢性肝炎样变,而3-溴丙酮酸则未引起明显的肝脏损伤。结论:本研究首次完成了对E.granulosus成虫cDNA文库EST的分析,丰富并发展了E.granulosus基因组学的研究,为寻找或开发抗E.granulosus新药物奠定了基础。通过对E.granulosus基因组信息的挖掘,研究了其高丰度表达基因EgHK和EgTAL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揭示了其作为潜在药物靶标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选取多种糖酵解以及磷酸戊糖途径抑制剂,同时选取中药蛇葡萄素,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价其抗包虫效果。糖酵解酶HK抑制剂3-溴丙酮酸和蛇葡萄素具有较好的抗棘球蚴和泡球蚴作用,并且初步研究表明3-溴丙酮酸毒副作用小于阿苯达唑,3-溴丙酮酸和蛇葡萄素有望成为抗包虫候选新药物。
二、消包粉治疗小鼠泡型包虫病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包粉治疗小鼠泡型包虫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通过观察CT初步探究囊型包虫病的自然病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临床资料收集 |
3 观察指标 |
4 CT资料的处理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一般结果 |
2.钙化患者一般情况 |
3.包虫未钙化患者的一般情况 |
4.外囊壁钙化最高处CT值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
5.囊内钙化最高处CT值与时间变化的关系 |
6.囊壁钙化的患者囊内CT值的变化关系 |
7.囊内钙化的患者囊内CT值的变化 |
8.外囊壁钙化患者囊壁最厚处的变化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肝包虫的手术治疗 |
2 肝包虫的非手术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2)藏药砂生槐缓释粘附片治疗继发性小鼠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藏药砂生槐缓释粘附片治疗继发性小鼠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
2.1 材料 |
2.1.1 仪器及试剂 |
2.1.2 实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分离原头节 |
2.2.2 造模 |
2.2.3 给药 |
2.2.4 取材 |
2.3 数据处理 |
2.4 实验原理 |
2.5 技术路线 |
2.6 实验结果 |
2.6.1 给药前后各用药组与模型组小鼠体重变化 |
2.6.2 治疗后各组小鼠脏器指数及抑囊率比较 |
2.6.3 治疗后各组小鼠免疫指标比较 |
2.6.4 治疗后各组小鼠肝功指标比较 |
2.6.5 治疗后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学特征 |
2.6.6 显微镜下原头蚴观察 |
2.7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综述植物提取物和中药配方治疗包虫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防治现状与医防结合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调查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的防治现状 |
1.2 总结包虫病医防结合试点地区实施模式 |
1.3 评价试点县医防结合模式实施效果 |
1.4 提出新疆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的建议指标 |
2 研究方法 |
2.1 定量分析 |
2.2 定性调查 |
3 伦理学要求 |
3.1 自愿参加和知情同意 |
3.2 尊重原则 |
3.3 隐私的保护 |
4 质量控制 |
5 数据处理 |
6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包虫病患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药 |
1.1 阿苯达唑 |
1.2 其他苯并咪唑类衍生物 |
1.3 氟苯达唑 |
1.4 芬苯达唑 |
1.5 硝唑尼特 |
1.6 甲氟喹 |
1.7 三苯氧胺 |
1.8 5-氟尿嘧啶和紫杉醇 |
1.9 氨基臭氧化物 |
1.1 0 二甲双胍 |
1.1 1 喹唑啉衍生物 |
1.1 2 小分子抑制剂 |
2 中药 |
2.1 中药消包粉 |
2.2 砂生槐生物碱 |
2.3 麝香草酚 |
2.4 蛇床子素 |
2.5 青蒿素 |
2.6 香芹酚 |
2.7 姜类提取物 |
2.8 野蔷薇提取物 |
3 联合用药 |
3.1 西药联合阿苯达唑 |
3.2 中药联合阿苯达唑 |
3.3 其他药物联合治疗 |
4结语 |
(5)基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抗包虫中药单体筛选及治疗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包虫病 |
1.1.1 囊型包虫病 |
1.1.2 泡型包虫病 |
1.2 包虫病的治疗 |
1.2.1 外科手术治疗 |
1.2.2 西药治疗 |
1.2.3 中药治疗 |
1.2.4 中西药联合治疗 |
1.3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 |
1.3.1 分子对接技术 |
1.3.2 分子对接技术原理 |
1.3.3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筛选中的应用 |
1.4 微管蛋白 |
1.4.1 微管蛋白的结构和作用 |
1.4.2 药物的靶蛋白——微管蛋白 |
1.4.3 抗寄生虫药苯并咪唑类药物与微管蛋白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对抗包虫药物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计算机同源建模 |
2.2.2 并苯咪唑类药物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lin蛋白分子对接的验证.. |
2.2.3 中药单体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lin蛋白分子对接的筛选 |
2.3 实验结果 |
2.3.1 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三维结构模型 |
2.3.2 计算机模拟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分子对接 |
2.3.3 计算机模拟对接示意图 |
2.3.4 计算机模拟筛选中药单体库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分子对接. |
2.4 讨论 |
2.4.1 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计算机同源建模 |
2.4.2 苯并咪唑药物与细粒棘球绦虫β-tubulin模型分子对接的验证 |
2.4.3 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与β-tubulin结合的中药单体 |
第三章 分子对接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与筛选中药单体体外抗原头蚴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 |
3.1.2 阿苯达唑亚砜对映体拆分试剂 |
3.1.3 药物配置 |
3.1.4 主要试剂 |
3.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1.6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阿苯达唑亚砜对映体拆分 |
3.2.2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体外培养 |
3.2.3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 |
3.2.4 Westernbloting检测原头节β-TublinmRNA的表达 |
3.2.5 qPCR检测原头节β-TublinmRNA的含量 |
3.2.6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阿苯达唑亚砜拆分 |
3.3.2 苯并咪唑类药物体外抗包虫的观察 |
3.3.3 苯并咪唑类药物对原头节的抑制率 |
3.3.4 并苯咪唑类药物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3.3.5 并苯咪唑类药物对原头节β-Tubl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6 并苯咪唑类药物对包虫β-TublinmRNA表达的影响 |
3.3.7 中药单体体外抗包虫的观察 |
3.3.8 中药单体对原头节的抑制率 |
3.3.9 中药单体对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
3.3.10 中药单体对包虫β-Tubl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11 中药单体对包虫β-TublinmRNA表达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体外药物处理原头节的实验研究 |
3.4.2 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苯并咪唑类药物体外抗包虫的实验研究 |
3.4.3 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中药单体体外抗包虫的实验研究 |
第四章 阿苯达唑亚砜与中药单体的细胞毒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HepG2细胞 |
4.1.2 药物配置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实验分组 |
4.2.3 HepG2细胞增殖的检测 |
4.2.4 HepG2细胞周期影响的检测 |
4.2.5 HepG2细胞早期凋亡的检测 |
4.2.6 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 |
4.2.7 qPCR检测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RNA的含量 |
4.2.8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HepG2细胞的微管形成 |
4.2.10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2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形态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3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4.3.4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5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6 阿苯达唑亚砜及对映体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4.3.7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对HepG2细胞微管的影响 |
4.3.8 中药单体PFM和NIP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9 中药单体PFM和NIP对HepG2细胞凋亡及其形态的影响 |
4.3.10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
4.3.11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12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4.3.13 中药单体PFM和NIP对HepG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mRNA的影响 |
4.3.14 中药单体PFM与NIP对HepG2细胞微管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细胞毒性实验 |
4.4.2 阿苯达唑亚砜及其对映体细胞毒性实验 |
4.4.3 中药单体PFM、NIP细胞毒性实验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经门静脉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小鼠肝脏细粒棘球蚴模型的建立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纳秒脉冲消融小鼠肝脏细粒棘球蚴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纳秒脉冲体外消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和细粒棘球蚴囊肿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脉冲电场及细粒棘球蚴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7)肝泡状棘球蚴病综合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肝泡状棘球蚴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5 研究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肝泡状棘球蚴病射频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5 研究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抗血管生成治疗肝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5 研究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包虫病的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包虫病的手术治疗 |
1. 传统术式 |
2. 微创术式 |
3. 根治术式 |
二、包虫病的药物治疗 |
1. 化疗药物 |
2. 中草药治疗 |
三、包虫病的放射治疗 |
1. 临床上放射线治疗包虫病的研究进展 |
2. 实验室放射线治疗包虫病的研究进展 |
四、包虫病的免疫预防 |
五、展望 |
(10)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基因表达谱分析及抗包虫药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cDNA文库EST分析及EgHK和EgTAL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EST测序和序列预处理 |
2.2.2 高质量EST序列的拼接与注释 |
2.2.3 基因的功能分类及KEGG代谢途径分析 |
2.3 结果 |
2.3.1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EST分析 |
2.3.2 细粒棘球绦虫EgHK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3 细粒棘球绦虫EgTA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讨论 #38第三章 细粒棘球绦虫EgHK及EgTAL的克隆、表达及酶特性研究 |
第三章 细粒棘球络虫五gHK及 |
M■AL的克隆、表达及?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3.1 EgTAL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2 EgHK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3 pET30a-EgTAL和pET30a-EgHK重组质粒序列测定 |
3.3.4 EgTAL和EgHK表达、纯化及鉴定 |
3.3.5 重组EgHK酶特性研究 |
3.4 讨论 |
第四章 糖酵解酶抑制剂及蛇葡萄素对细粒棘球蚴及泡球蚴的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糖酵解抑制剂体外抗包虫作用 |
4.3.2 3-溴丙酮酸对重组EgHK酶活性的影响 |
4.3.3 蛇葡萄素抗包虫作用 |
4.3.4 3-溴丙酮酸体内抗泡球蚴作用 |
4.4 讨论 |
第五章 3-溴丙酮酸及蛇葡萄素的毒性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3 结果 |
5.3.1 人正常肝细胞株(7701)培养 |
5.3.2 3-溴丙酮酸及蛇葡萄素对人正常肝细胞的毒性作用 |
5.3.3 3-溴丙酮酸对BALB/c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消包粉治疗小鼠泡型包虫病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过观察CT初步探究囊型包虫病的自然病程[D]. 艾热帕提·库热西.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2]藏药砂生槐缓释粘附片治疗继发性小鼠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D]. 潘汝翀. 青海大学, 2019(04)
- [3]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防治现状与医防结合模式初探[D]. 孙立.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4]棘球蚴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徐硕,党志胜,张皓冰,胡薇,赵玉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8(03)
- [5]基于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技术抗包虫中药单体筛选及治疗机制的研究[D]. 鲁俊. 兰州大学, 2018(10)
- [6]纳秒脉冲消融细粒棘球蚴感染的体内外实验治疗学评价[D]. 张瑞青.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8)
- [7]肝泡状棘球蚴病综合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D]. 朱帝文.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3)
- [8]包虫病的治疗研究进展[J]. 孙艳红,杨亚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01)
- [9]包虫病发展简史[A]. 董旭南,王莹.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4
- [10]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基因表达谱分析及抗包虫药物筛选[D]. 辛奇. 兰州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