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下游三——九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程民生[1](2004)在《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从上世纪 30年代开始 ,学术界对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从而使经济史研究进一步立体化 ,拓展出新天地。但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如 :何时形成、何时南移、为何南移等众说纷纭。如何时完成南移 ,就有从魏晋到南宋差距千年的 9种观点。在许多概念、关键词、客观标准等方面还存在着误区和混乱。而且迄今还没有一部全程的、全面系统的专著予以总结。本文对此做了综述与分析 ,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竺琦[2](1988)在《长江下游三——九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综述》文中提出 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江苏省六朝史学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华东师大、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大等单位共同发起的“长江下游三——九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于1987年11月20日—24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
李凭[3](2017)在《从朱希祖调查六朝陵墓到卞孝萱主编《六朝丛书》——六朝学的发轫与拓展》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针对以建康为中心的江东六朝的考古和研究,使六朝范畴的界定趋向狭义,从而确定为江东六朝所在之时空。朱希祖父子对于六朝陵墓地面遗迹开展科学调查,是建立六朝学的发轫之举。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后,担任会长的卞孝萱先生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将六朝学拓展成为涵盖诸多门类的综合性学科。在江苏省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六朝学继续向纵深和横向发展,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学科。
李天石[4](2009)在《江苏六朝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六十年来,江苏地区六朝史研究同中国史学的发展大体是同步的,但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总的来讲,建国六十年江苏的六朝史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以后,至文革以前十七年,这是建国后六朝史研究的起步时期,文革十年,基本是六朝史停
邓宏兵[5](2004)在《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以获取区域持久的、稳定的发展能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的可持续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考察历史时期区域环境变迁和演化的轨迹、揭示区域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意义重大。湖(泊)群与人类文明起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探讨湖(泊)群地区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有助于丰富湖(泊)群地区研究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指导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从更大范围上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江汉湖群位于湖北省境内,是整个长江中下游淡水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历史时期,江汉湖群经过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在近代,江汉湖群演化又深深打上了人类的烙印。江汉湖群所在区一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经济发达地区,在我国空间经济布局上有重要地位。同时该地区又是我国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研究江汉湖群的历史演化和近代变迁,揭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剖析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因素与机制,探讨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把握湖群演化的趋势、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江汉湖群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区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研究内容等问题。文章指出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丰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指导江汉湖区的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参考。运用RS/GIS手段,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准确界定了江汉湖群区的范围。研究目标是探讨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通过湖(泊)群地区演化过程分析找出规律、提出湖(泊)群地区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丰富湖(泊)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范畴、为湖(泊)群地区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研究框架与技术线路是,在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导下,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过程与规律,科学评价江汉湖群区的资源,分析江汉湖群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探讨江汉湖区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江汉湖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和基本方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第二章为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成果,揭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然后探讨了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考察了江汉湖群演化和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文章认为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领域,指出环境变迁过程和规律的研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应用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问题。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联系。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种动态过程,人类活动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纽带和中间环节,优化调控环境变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核心。湖(泊)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是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对此十分重视。江汉湖群区研究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以下方面:对江汉湖群和湖泊的综合研究、演化研究、对湖区环境地质与化学特征方面的研究、对湖群和湖泊地区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的来讲,江汉湖群和湖泊地区研究成果众多,但多从某一侧面进行研究,把湖群和湖泊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是比较少的。 第三章为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在探讨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的基础上,揭示了地质构造运动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的关系,着重剖析了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过程和规律,运用RS/Gls等方法对近50年来江汉湖群的演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文章认为地质基础及构造运动提供了江汉湖群发育的先决条件,气候变迁、海平面变化及人类活动促进了江汉湖群的演化,现代江汉湖群基本格局主要是全新世以来演变的结果。文章进一步指出:①在江汉平原地区,白至一第三纪发育了大量的咸水湖。②从新第三纪开始,江汉平原由内陆盆地盐湖沉积为主转变为外流盆地河湖沉积为主,淡水湖泊开始出现。③更新世特别是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对现代江汉湖群形成演化有重大影响。④现代江汉湖群是全新世以来湖群演变的产物,早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兴起期,中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的扩张期,晚全新世为湖群与湖泊演化的波动和衰退期。⑤江汉湖群演化及环境变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构造运动、气候及海平面变化、河网水系变化、烷田开发与围湖垦殖、水利工程、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等都直接作用于江汉湖群。地质历史时期湖群的演化受到构造运动与气候的影响作用巨大,全新世则气候因子占据主导地位,近现代变化(尤其是近五百年来的变化)主
李碧妍[6](2011)在《危机与重构 ——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文中认为本文旨在探讨唐帝国在安史之乱这场危机爆发后,于内地普设藩镇这种行为背后的政治动因,并尝试着去揭示处在一个藩镇时代的唐帝国,是如何通过重构藩镇的空间结构与权力结构,来应对由藩镇所带来的紧张危机并重新树立其统治力的。文章首先将对安史之乱这场改变帝国政治走势的重大事件及相关事件进行一次较为细致的梳理。其次将对安史之乱结束后,藩镇与帝国的新政治对抗,以及帝国在此过程中所进行的艰辛而又成功的政治努力进行一番探究。再次,我们将对帝国在成功化解了朝藩矛盾后的控制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唐帝国地缘结构与社会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提供一些看法。研究以为,唐帝国所遭遇的最严重的危机就是由原边境藩镇带来的大军团危机,而化解这一危机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构这些藩镇空间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过程。安史之乱的意义,就在于它既是这一危机最明显的体现,也提供给了帝国一个化解这一危机的契机。到宪宗元和末年,随着唐廷对关中、江淮、河南藩镇旧有势力的清除,藩镇危机基本宣告结束。但是在旧有势力清除的同时,藩镇内部的新兴地方势力却在迅速崛起,并将在此后成为主导藩镇走势的决定力量。而藩镇时代的意义,就在于它见证了帝国从区域本位向中央本位的转变,也见证了帝国社会阶层的重要变化。
沙鸥[7](2010)在《卞孝萱先生对六朝文化研究的贡献》文中提出卞孝萱(1924~2009),江苏扬州人。师从范文澜、章士钊先生,专攻唐代文史。曾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卞孝萱先生自学文史书画成家,涉猎领域广泛,出版各类著作约四十种,发表论文近三百篇,在国内外文史学界享有盛誉。其学术生涯始自中国近代
戴天放[8](2010)在《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紧紧围绕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这一核心,主要采用历史研究为主,结合生态学、农学和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农业开发与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对策。考诸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发现历史上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开发不足、到开发适度再到开发过度和环境治理的阶段。相应的,其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平衡,再到开始失衡、逐步恶化,再到逐步改善的变迁过程。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由于垦殖过度所致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频繁的水旱灾害;到现代,除了上述历史时期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农业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处理好农业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中“三才论”、“三宜说”、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基塘农业、用养结合等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值得继承和发扬。自宋至清,鄱阳湖流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符合生态农业原理的技术和模式。建国以来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型生态农业阶段、资源型生态农业阶段、高产型生态农业阶段、优质型生态农业阶段和持续型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可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设计为4大类、18小类;其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包括生态结构合理化技术体系及农业系统功能强化(集约化)技术体系。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离不开建立与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此外,还要突出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主要障碍因素,对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与创新。
杨道德[9](2004)在《洞庭湖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重引入的研究—历史、实践、可行性》文中研究说明物种重引入(Reintroduction)的最终目标是恢复能长期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重引入是中国第一个重大的物种重引入项目,现已建立北京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别代表了中国麋鹿的人工圈养、半人工圈养和自然放养三种方式。洞庭湖区为麋鹿的古栖息地,为使麋鹿重返洞庭湖区,2000年6月~2004月4月,我们对第四纪以来湖南灭绝和濒危兽类及其对麋鹿重引入的启示、湖北石首麋鹿重引入与种群发展、湖南集成垸和桔林垸麋鹿重引入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均为首次报道。 1.第四纪以来湖南灭绝和濒危兽类及其对麋鹿重引入的启示 长江中下游的物种灭绝,其中包括麋鹿,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湖南曾有亚洲象、犀牛、金丝猴、长臂猿、大熊猫、麋鹿、梅花鹿等兽类分布,但受古地理、古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些兽类早已在湖南灭绝。在人类出现以前,这些动物生存和灭绝主要受自然环境和灾害影响:但人类出现后,这些动物的发展和灭绝既受自然环境和灾变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人类捕杀和栖息地破坏的影响。 湖南现已记录104种野生兽类,其中21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分别有5、6、10种兽类处于“极危”、“濒危”、“易危”等级。导致现生兽类濒危灭绝的主要原因有生境丧失、环境污染、人类捕杀、生物入侵以及野生动物之间竞争空间和食物等。 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导致物种濒危灭绝,而人类活动对现生濒危物种存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故洞庭湖区重引入麋鹿需考虑以下因素:保证稳定的种群数量、提供足够的适宜生境、消除人为捕杀等人为干扰、调控种群密度等。 2.湖北石首麋鹿重引入与种群发展 天鹅洲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为长江故道形成的岛屿。1993年和1994年,从北京麋鹿苑引入64头(18♂,46♀)麋鹿放养在天鹅洲上。在引入麋鹿的初期,曾设想利用长江故道将麋鹿隔绝在天鹅洲上。1998年冬季,有36只麋鹿(7♂,29♀)从保护区围栏内外逸到长江北岸的杨坡坦、六合垸和长江南岸的马船等地。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开始建立围栏。外逸的那些麋鹿一直生活在保护区围栏外,到2003年年底,其种群已发展到171只,年增长率达30%:而保护区围栏内的麋鹿种群数量也增至281只。保护区内的麋鹿种群在3月8日左右开始产仔,3月下旬到4月上旬是产仔高峰期;5月下旬麋鹿开始发情,一直延续到7月底,发情高峰期是5月下旬到6月上旬。 天鹅洲一年四季均有绿色植被覆盖,麋鹿可采食植物有129种,隶属35科94属。保护区内、外的450多只麋鹿采食天然植物越冬。2003年冬季调查发现:12月到翌年2月,天鹅洲天然草贮量超过4 000T,除去践踏和其它因素影响外,至少有1 000T以上饲料可供麋鹿食用。2004年4月下旬对天鹅洲32种麋鹿可食草本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调查,枝叶鲜重共24 70OT,若加上其它未作生物量调查的可食植物,生物量在250 000T以上,以20%的利用率计,约有5 000T,可满足1 000一2 000头糜鹿生存。从可食植物种类及生物量、环境容纳量、糜鹿实际生存繁衍状况来看,天鹅洲适合自然放养糜鹿。 大鹅洲围栏外的野生糜鹿种群与围栏内的糜鹿种群的差异表现在:(l)野生糜鹿种群年增长率在30%以上,明显高于保护区内的年增长率22.30%。(2)野生糜鹿1岁多就可参加交配繁殖,而圈养糜鹿两岁多才性成熟。(3)野生糜鹿的警觉性和奔跑速度高于圈养糜鹿,逃避威胁的能力强。(4)野生糜鹿种群具一定的迁徙性,适应性更强,会寻找喜食食物和适宜生境。以上这些差异表明野生糜鹿个体的行为更丰富。目前野生糜鹿种群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人类对生境的干扰,如芦苇承包主驱赶糜鹿、使用飞机喷撒杀虫剂、使用除草剂、滥设渔网、冬季烧荒等。 在白然放养或人卜圈养状态下,糜鹿种群会快速增长,应加强糜鹿种群调控。加强生境恢复改造、减少人类干扰、开展糜鹿种群生态监测、异地种群基因交流、加大保护基金投入、完善保护措施、开展社区共管,是成功重引入的关键。3.湖南集成烷和桔林烷重引入糜鹿的可行性 为使糜鹿重返洞庭湖区,2000年6月一2002年12月,我们考察了湖北石首天鹅洲、北京糜鹿苑和江苏人丰的糜鹿种群,踏勘了洞庭湖区岳阳市、常德市和益阳市的10处洲滩,发现湖南汉寿县桔林坑、华容县集成烷与湖北石首糜鹿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条件相似,是洞庭湖区糜鹿重引入的适宜地点。于是,我们调查了桔林烷和集成坑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糜鹿喜食植物的生物量等,并确定了桔林烷和集成坑的潜在糜鹿容纳量。集成坑植被有三个植被型织,有维管植物75科159属264种,可用于放养糜鹿的面积2 O00hmZ,糜鹿夏季主要采食植物有50种,其鲜重21 155.4T,糜鹿环境容纳量为1 000余头。桔林烷植被类型有三个植被型组,有维管植物75科189属250余种,桔林坑糜鹿夏季主要采食植物有52种,其鲜重达18 859.OT,可供940余头糜鹿生存;适合放养糜鹿面积为1 703.lhmZ,环境容纳量在850头糜鹿以上。1998年退田还湖后,桔林坑天然植被恢复快。故从气候条件可食食物、环境容纳量来看,桔林坑和集成烷均
张译戈[10](2021)在《清末民初的民信局》文中研究说明
二、长江下游三——九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下游三——九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无经济重心、何时何地形成经济重心 |
1.远古说。 |
2.商周说。 |
3.战国秦汉说。 |
4.秦汉说。 |
5.汉代说。 |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判断 |
1.何时开始 |
(1) 战国说。 |
(2) 东汉说。 |
(3) 魏晋南北朝说。 |
(4) 隋代说。 |
(5) 唐代说。 |
(6) 中唐或安史之乱说。 |
2.何时转折 |
(1) 隋唐说。 |
(2) 安史之乱说。 |
(3) 五代说。 |
3.何时完成 |
(1) 魏晋南北朝说。 |
(2) 隋代说。 |
(3) 隋唐说。 |
(4) 唐代说。 |
(5) 唐代后期说。 |
(6) 五代说。 |
(7) 北宋说。 |
(8) 北宋晚期说。 |
(9) 南宋说。 |
三、经济重心形成的标志及原因 |
1.标志 |
2.原因 |
(1) 战争对北方的破坏及流民的南下。 |
(2) 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变化。 |
(3) 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 |
(4) 生产关系的落后。 |
(5) 南北方人各自的行为模式。 |
(6) 综合因素。 |
四、有关问题的思考 |
1.关键词的混乱 |
2.概念的模糊 |
(1) 开发、发展速度与实力的区别。 |
(2) 经济与政治、军事的关系。 |
(3) 南北两方各自的演变。 |
(4) 南北方经济门类比较的范围。 |
(5) 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的关系。 |
(3)从朱希祖调查六朝陵墓到卞孝萱主编《六朝丛书》——六朝学的发轫与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5)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设计 |
第二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一、 环境变迁研究概述 |
二、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
三、 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湖群环境变迁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第三章 江汉湖群演化过程和规律 |
第一节 江汉湖群演化的地质背景与沉积证据 |
一、 第三纪以前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 |
二、 第四纪以来的地质构造发育与地貌沉积 |
三、 构造发育及地貌沉积与湖泊发育关联分析 |
第二节 全新世江汉湖群的演化 |
一、 早全新世(距今10000-75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兴起 |
二、 中全新世(距今7500-3000年)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扩张 |
三、 晚全新世(距今3000年)以来湖群环境变迁与湖泊演化 |
第三节 近50多年来江汉湖群演化定量分析 |
一、 信息源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果 |
第四节 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与成因类型 |
一、 影响江汉湖群演化的原因 |
二、 江汉湖泊成因类型 |
第四章 江汉湖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环境发展的内在关联 |
一、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资源 |
二、 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环境 |
三、 江汉湖群演化-湖区资源环境-湖区发展互动机理 |
第二节 江汉湖区资源开发与利用 |
一、 江汉湖区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 |
二、 江汉湖区湖泊资源开发与利用 |
第三节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
一、 洪涝灾害 |
二、 湖泊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 |
三、 泥沙淤积和沼泽化 |
四、 血吸虫疫病 |
第四节 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 |
一、 湖区PRED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
二、 江汉湖区PRED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
第五章 典型地区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发展与开发利用和保护 |
一、 武汉市自然地理背景与河流湖泊现状 |
二、 武汉市城市湖泊演化 |
三、 武汉市城市湖泊主要环境问题 |
四、 武汉市城市湖泊永续利用与综合治理 |
第二节 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一、 研究区概况与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诠释 |
三、 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域外借鉴 |
四、 汉江中下游湖泊-流域地区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构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危机与重构 ——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与思路的反省 |
第一章 河南:对峙开始的地方 |
第一节 河南节度使与张巡 |
第二节 元帅的时代 |
第三节 永平军的成长与蜕变 |
第四节 平卢系藩镇的解体 |
小结 |
第二章 关中:有关空间的命题 |
第一节 异族威胁与空间的重构 |
第二节 派系危机与空间的崩溃 |
第三节 东大门的空间塑造 |
第四节 神策军镇的空间演变 |
小结 |
第三章 河北:"化外之地"的异同 |
第一节 安禄山叛乱与河北 |
第二节 后安禄山时代的叛军 |
第三节 河朔三镇性格的差异 |
第四节 帝国的东北地区 |
小结 |
第四章 江淮:新旧交替的舞台 |
第一节 永王东行的图景 |
第二节 刘展之乱的真相 |
第三节 韩混与镇海军时代的来临 |
第四节 李锜叛乱与动乱期的终结 |
小结 |
代结语 藩镇时代的意义 |
一、何谓“危机”与“重构”? |
二、从"关中本位"到"中央本位" |
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基层势力的崛起 |
四、作为"唐宋变革期"的藩镇时代 |
附录 李怀让之死 |
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目标 |
四、写作框架 |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六、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流域生态学理论 |
一、流域生态学的基础 |
二、流域的结构和功能 |
三、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理论 |
四、流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农业环境理论 |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
二、农业环境问题 |
第三节 生态农业理论 |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
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 |
一、若干地理概念的解释 |
二、研究区域说明 |
第二节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
一、鄱阳湖的形成 |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
三、鄱阳湖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
一、鄱阳湖流域的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5万年前~前21世纪) |
二、夏商西周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1世纪~前771) |
三、春秋战国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770~前221) |
四、秦汉六朝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20年~589) |
五、隋唐五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581~959) |
六、宋元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960~1368) |
七、明及清前期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1380~1840) |
八、近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经济演变与生态环境(1840~1949) |
九、新中国鄱阳湖流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动(1949~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考察 |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必要性 |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历史沿袭性特点 |
二、农业技术与特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
三、农业技术具有民族性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启示 |
一、"三才论"启示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
二、"三宜说"启示生态农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 |
三、精耕细作传统启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以劳动集约型为主 |
四、培肥地力传统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土地资源 |
五、基塘农业传统启示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循环生态系统 |
六、用养结合思想传统启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性 |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 |
一、鄱阳湖流域"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概况 |
二、新中国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
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
二、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
三、生态农业投资短缺 |
四、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
五、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与发展框架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 |
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模式设计 |
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
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 |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
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制度创新 |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
二、建立与健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 |
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制度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洞庭湖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重引入的研究—历史、实践、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麋鹿的野外灭绝和重引入 |
1.1 物种濒危灭绝机理和重引入实践概述 |
1.1.1 物种濒危灭绝的内因 |
1.1.2 物种濒危灭绝的外因 |
1.1.3 物种重引入实践 |
1.2 麋鹿重引入 |
1.2.1 麋鹿历史分布 |
1.2.2 湖南麋鹿历史分布 |
1.3.1 圈养历史 |
1.3.2 重引入实践 |
1.3.3 有关研究概况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 |
2.1 研究对象简介 |
2.1.1 分类学特征 |
2.1.2 生物学特征 |
2.2 研究区域 |
2.2.1 洞庭湖区自然概况 |
2.2.2 洞庭湖的变迁 |
第3章 第四纪以来湖南灭绝和濒危兽类及其对麋鹿重引入的启示 |
3.1 第四纪以来湖南灭绝的珍稀兽类 |
3.1.1 总体概况 |
3.1.2 各论 |
3.2 现生濒危兽类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湖南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概况 |
3.2.3 湖南国家重点保护兽类多样性 |
3.2.4 国家重点保护兽类分布及区系 |
3.2.5 国家重点保护兽类受危等级 |
3.2.6 省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地理分布 |
3.2.7 保护对策 |
3.3 湖南珍稀兽类灭绝和濒危对麋鹿再引入的启示 |
第4章 湖北石首麋鹿重引入与种群发展 |
4.1 保护区自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地质地貌 |
4.1.3 水源、水质 |
4.1.4 气候 |
4.1.5 土壤 |
4.2 研究方法 |
4.2.1 陆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 |
4.2.2 植物多样性调查 |
4.3 结果 |
4.3.1 陆生脊椎动物资源 |
4.3.2 天鹅洲植物资源 |
4.3.3 麋鹿可食植物生物量 |
4.3.4 麋鹿环境容纳量 |
4.3.5 麋鹿重引入后的种群动态 |
4.4 讨论 |
4.4.1 产仔时间 |
4.4.2 种群性比 |
4.4.3 野生麋鹿与保护区内麋鹿的比较 |
第5章 集成垸和桔林垸重引入麋鹿的可行性研究 |
5.1 重引入选点及确定地点的自然概况 |
5.1.1 选点 |
5.1.2 华容集成垸自然概况 |
5.1.3 汉寿桔林垸自然概况 |
5.2 研究方法 |
5.2.1 陆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 |
5.2.2 植物多样性调查 |
5.3 结果 |
5.3.1 自然条件比较 |
5.3.2 陆生脊椎动物资源 |
5.3.2 野生植物资源 |
5.3.3 集成垸与天鹅洲的植物比较 |
5.3.4 景观类型及景观多样性 |
5.3.5 麋鹿可食植物生物量、环境容纳量 |
5.4 讨论 |
5.4.1 再引入的生境 |
5.4.2 再引入的种源 |
5.4.3 人类协助生存策略 |
5.5 结论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科研项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长江下游三——九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J]. 程民生. 殷都学刊, 2004(01)
- [2]长江下游三——九世纪社会经济研讨会综述[J]. 竺琦. 历史教学问题, 1988(01)
- [3]从朱希祖调查六朝陵墓到卞孝萱主编《六朝丛书》——六朝学的发轫与拓展[J]. 李凭.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7(03)
- [4]江苏六朝史研究回顾与展望[A]. 李天石. 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5]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邓宏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危机与重构 ——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D]. 李碧妍. 复旦大学, 2011(12)
- [7]卞孝萱先生对六朝文化研究的贡献[A]. 沙鸥. “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0
- [8]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 戴天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9]洞庭湖区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重引入的研究—历史、实践、可行性[D]. 杨道德.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10]清末民初的民信局[D]. 张译戈. 武汉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