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李毅[1](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各种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了揭示,对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逐渐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科学认识各种重大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重大危机,提供了明确的思想指导。本文致力于厘清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以期对当前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的具体工作有所裨益。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居安思危思想、党的风险防范传统、新时代新形势新矛盾,充分运用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认识我国现实国情的思想结晶。这一思想历经初步提出、全面阐述和渐成体系三个阶段的淬炼才得以成形,它发轫于党的十八大,拓展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前后,形成和完善于党的十九大至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的强烈忧患意识、超前战略思维和开拓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论述表明,当前,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树立忧患意识,自觉防微杜渐”应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一思想深刻指出,新形势下,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内部风险有增无减、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外部风险日益增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在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开放、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维护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从而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各种重大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化解。实践表明,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不仅是党和国家防范化解各种现实中的重大风险的良方和对策,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和理论价值。面向未来,这一思想还将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言浩杰[2](2019)在《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式协商民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从协商民主的话语建构意义上来说,协商民主先由西方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但从协商民主的实践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为争取人民民主的不懈奋斗中,就已经创造了协商民主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重要民主形式。中国式协商民主以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为理论基础,以协商民主的萌发、初创和重建为历史前提,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客观依据,充分体现了其发展过程中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展示了其发展的多维优势与光明前景。本文由引言、结语和五章构成。引言部分论及问题的缘起,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现状作了述评,对“民主”、“协商民主”、“中国式协商民主”这些基本概念作出界定,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重点分析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观是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源泉。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无产阶级民主观和人民民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和深厚。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前提。中国式协商民主萌发于“九一八事变”后,初创于全面抗战至抗战胜利后,重建于内战爆发至新政协召开。中国式协商民主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进步,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前提。第三章主要探讨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推进。从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上半年,中国式协商民主成功推进。由于后来发生“左”的错误,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进程被打断。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曲折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式协商民主得到恢复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十八大之前,中国式协商民主不断推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维护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四章分析和研究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多维优势。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与西方协商民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理论、实践、制度以及文化等维度体现出其鲜明优势。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多维优势必将促使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第五章探究新时代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其世界意义。本章是对全文的升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潜力将不断彰显,主要表现在: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运行方式必然法治化、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实效不断凸显、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样态日益丰富。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宽广前景表明:必须推进实质性民主的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之路。
戴剑飞[3](2015)在《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前提假设是中共存在文化自强之实。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建党之初就重视政党文化建设,并在90多年革命与建设历程中坚持文化自觉、注重文化自立、展现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文化、中国共产党文化、文化自强、路径是本选题最重要的基础概念,是建构整个理论研究的基石。论文第二章梳理并界定了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共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框架体系。文化是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追求自由全面、平等和谐发展的活动,包括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三种形态;中国共产党文化是指为了获得并长期执掌国家政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中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创党与治党活动,包括创党与治党的意识、规范和形象文化;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即中国共产党自觉树立和主动调适本党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使党组织从弱小到强大的治党活动过程,实质是文化强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是指党从弱小到强大所选择的文化发展道路、方法、程序及其运动轨迹。第三、四章主要是历时性研究,即对中国共产党文化产生与自强过程作全景式考察分析。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的选择与强党目标的实现都是在时代转换中完成,论文以近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史与文化全球化、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史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与中国现代化历程等为宏观背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作全景式阐释与建构性分析。本文研究视角自始自终是中共“党文化”自强路径,强调“党文化”是强党的“总路径”,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现代化自强两大根本路径。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探讨中共文化自强三大基本路径,即政党意识、政党规范、政党形象,这是第一层级路径。只有从政党政治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去考察,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色与内容。革命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点是在民族民主革命活动中实现马列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即坚持马列主义革命党理论、建设马列主义革命党规范、塑造马列主义革命党形象;执政党文化自强路径的特点是实现马列主义革命党文化向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自觉转型,实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和形象文化现代化自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考察必定上升到规律层面。第五章提出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自强之道。强调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自强路径体系设计必须坚持先进性与群众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合法性的统一。内容包括“马学”、“国学”、“西学”、“中共党史学”四个子系统,还有意识文化、规范文化、形象文化三个子系统。意识文化子系统包括心理、精神、价值观、理论;规范文化子系统包括心理、党德、党法、国法;形象文化子系统包括物质、印象和符号。培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体系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新认识、文化自信的新特征、文化自强的新路径。总之,作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创新文化自强路径,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竞争力,发挥其他任何组织都不能替代的政治代表性功能和制度性功能。
王轲[4](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提出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刘振强[5](201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文中认为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对政治协商问题的研究,努力把握政治协商的发展规律,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需要不断开拓发展的实践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具体方法,试图从大历史的路径,世界的空间走向去了解、研究和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寻求完善与优化中国政治协商的途径,以达逐步把握中国政治协商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为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之目的。本文由绪论和五大章组成,努力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内容系统、全面且完整。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界定本文研究中的两大基本范畴——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作较为系统的分析,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阐述本文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并展示研究大纲。第一章主要分析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是中国政治协商的基本理论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因子也对政治协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政治协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化的过程。清末的谘议局和资政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两党联席会议、国民参政会和政治协商会议这些协商尝试都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有一定的历史影响。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之后,中国政治协商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发展、严重挫折、重新恢复、逐步完善等时期。第二章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台的。这份重要文件颁发后,中国政治协商进入坚持和完善、进一步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协商活动逐渐经常化;政治协商主体建设逐步加强;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政治协商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第三章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经历了党的十六大以前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两大发展阶段。在这两大阶段,中共中央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政治协商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学术界也积极展开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些新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了政治协商的理论宝库,推进了政治协商理论的创新。第四章主要分析中国政治协商面临的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始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规划中国政治协商事业,不断促进了中国政治协商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给中国政治协商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的中国社会结构的转换、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利益的分化与价值观念的变化,为政治协商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使政治协商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政治协商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如政治协商法治化不足,政治协商主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欠规范化都影响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影响政治协商作用的发挥和政治协商的发展。第五章主要探讨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协商的对策。本章是文章的结尾,提出完善和发展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为:从方式和制度上看,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从状态上看,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进行创新,认真研究和解决政治协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处理好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关系,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巩固发展有利因素,消除变革不利因素;从速度和战略上看,则必须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在已经取得的政治民主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一种时间上渐进、空间上(规模上)可控的路径积极探求在改革和创新中逐步完善起来的途径。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协商的路径为:一是从改善执政党对政治协商的领导,发挥执政党的主导作用;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能力;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提高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水平;推进人民政协改革,构建并完善协商式民主的平台等方面着手大力加强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二是从推进政治协商的法律化;明确政治协商的内容和方式;从制度上保证政治协商的程序化等方面逐步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三是从推进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夯实政治协商的思想理论基础;积极发展中国政党文化,提高执政党和参政党成员的政治素养;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提高人们对政治协商的价值认同等方面着手积极培育政治协商的合适的政治文化氛围,逐渐增加促进政治协商发展的深层次养料。
杨芳[6](2019)在《审美视域下习近平语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了富有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讲话,经过网络媒体转载,更有一些成为年度流行词语。研究习近平语言,一方面对如何写好政论文有指导性意义,另一方面,习近平讲话多次提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有助于继承和发展汉语言文化。本文结合了美学相关理论知识,在审美视域下研究习近平语言,其研究视角新颖,对深入理解和学习习近平语言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语言美和言语美的研究、习近平语言的研究,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案、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创新。第二部分是美的本质和语言美学的界定。这一章在阅读了“美学”的相关论着之后,详细阐述了美的本质是什么,以及语言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审美选择、研究方法和审美起点。第三部分考察分析习近平语言的词句特点。本章从词汇、句式、修辞三个方面分析习近平语言的特征。第四部分按照审美内容和审美形式两个角度考察分析了习近平语言的审美特征。第五部分分析了习近平语言的审美心理:心领神会的意象、追求有序的顺向铺排、寓变化于整齐。
王嘉[7](2018)在《习近平讲话稿篇章结构与篇章语言研究》文中指出领导讲话稿体现了领导的思想与集体的智慧。秘书人员往往按照领导人授意写作讲话稿。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讲话稿,既有学习价值,也有研究价值。本文从篇章结构和篇章语言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小型语料库进行研究,对154篇习近平的讲话稿做了分类研究。习近平在国内主要用的是讲话这种形式。国际会议主要是演讲和讲话,也有致辞和发言。习近平的讲话稿结构不断完善,新年贺词2014年759字,而随后的三年新年贺词增加到1300字左右,结构才比较成熟。本文研究了讲话稿的元话语和话语标记。语篇功能元话语可分为结构标记语、注释说明标记语与语篇互动标记语3类。讲话稿中的人际功能元话语主要包括模糊标记、强化标记、态度标记、自我提及和涉入标记5类。讲话稿中的话语标记主要有“关于、说到”等。讲话稿的篇章回指主要有三类:零形回指、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习近平讲话稿中主要使用直接引语,最多的管领词是“说”和“说过”。讲话稿的句法焦点通常在句尾,结构焦点往往在每段的句首。习近平讲话稿话题链中所有的节点,都由话题充当。充当根节点的可以是:名词、零形式、代词。
曹雅雯[8](2019)在《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推进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社区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社区相关人员围绕社区公共事务和关乎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在社区展开广泛协商,并努力形成共识的基层民主形式。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是其在中国生成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按照不同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如依据协商议事会层级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多层型协商和单层型协商;依据协商讨论结果是否纳入最终决策,可以将其划分为决策型协商和非决策型协商;依据协商的开放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开放型协商和封闭型协商等。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在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塑造现代理性公民、推动基层民主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其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这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从协商主体建设来看,主要是协商主体构成不合理、协商主体实质性不平等、协商主体民主协商意识不强;从协商程序性制度来看,主要是协商议题确定制度不健全、实施运行制度不规范、监督保障制度不完善;从协商平台建设来看,传统协商平台和网络协商平台建设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推进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发展的现实路径在于:在加强社区协商主体建设方面,优化协商主体构成,推进协商主体平等建设以及培育协商主体的民主协商意识;在完善社区协商程序性制度方面,健全协商议题确定制度,规范协商实施运行制度以及完善协商监督保障制度;在改进社区协商平台建设方面,要注重弥补传统协商平台的缺陷,摒弃网络协商平台的弊端。
倪世雄,赵曙光[9](2010)在《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文中研究说明世界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自上世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已经并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广泛的变化。如何科学准确地把握这些变化,成为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如何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成为冷战后各国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改革不公正、不合理、不平等的世界旧秩序,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为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不断地做出积极的贡献。
王静文[10](2020)在《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国别与区域治理逐渐走向全球治理。为了更好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治理问题,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勃兰特于1990年在德国最早提出“全球治理”理论。发端于西方的全球治理理论,将治理主体从传统的国家中心拓展到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共同治理的模式,治理的对象从一国事务拓展到全球事务,同时引发了全球治理目标、方法和价值的重构,成为“解释世界”的新范式、全球治理的新指引。但是,基于“西方中心论”的全球治理理论及实践,其霸权逻辑和“单边主义”倾向使全球治理实践走向困境。21世纪以来,全球治理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全球经济、政治、气候、网络等治理赤字日益凸显,使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受到严重冲击。西方治理理论已无法应对与日俱增的治理难题,国际社会也迫切要求变革全球治理体系。随着负责任大国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社会渴望聆听中国声音,期待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于2015年首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并在多个场合和重要文件中阐述,逐渐形成了代表多数国家意愿和面向未来的,兼具中国精神并体现中国方案的全球治理观。本文以习近平全球治理观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全球治理的主体、客体、方式、价值维度全面分析习近平全球治理观及其当代价值。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以论述研究现状和提出研究问题为主,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相关概念、思路和方法、内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阐释习近平全球治理观形成的理论、实践基础,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治理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球治理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全球治理理论;而中国在不同时期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以及习近平在从政中形成的治理经验,则构成了其实践基础。同时,本章还探讨了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形成过程。第三章是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系统阐释。本部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重要讲话文本为依据,从主体、客体、方式和价值四个要素全面剖析了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第四章以全球治理要素为分析的理论依据,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和案例,依照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分析了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具体实践。习近平的全球治理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梳理和剖析新时代习近平全球治理观,裨益于我们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球治理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更为我们正确评价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与实践提供指南。
二、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相关概念 |
(三)理论视角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设计 |
一、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新时代新形势下各种风险逐渐显现 |
(二)习近平总书记具备风险防范的思维 |
二、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的发展阶段 |
(一)初步提出 |
(二)全面阐述 |
(三)渐成体系 |
三、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对新时代各种风险的揭示 |
(一)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所面临的风险 |
(二)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内部风险 |
(三)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外部风险 |
四、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指明新时代风险防范路径 |
(一)在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二)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开放 |
(三)在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维护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状况 |
(二)国外协商民主研究的状况 |
三、基本概念释义 |
(一)民主 |
(二)协商民主 |
(三)中国式协商民主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思想 |
(二)列宁的民主思想 |
二、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 |
(一)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 |
(二)实现广大工农群众利益 |
(三)建立人民民主的制度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 |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谋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三)推进民主制度化、法治化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前提 |
一、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萌发 |
(一)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 |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三)抗日统一战线中的政策调整 |
二、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初创 |
(一)国共两党在全面抗战中的合作与磋商 |
(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内部协商 |
(三)重庆谈判与旧政协的召开 |
三、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重建 |
(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
(二)“五一”口号的提出 |
(三)新政协的召开 |
四、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实践推进 |
一、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成功推进与曲折 |
(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协商民主的坚持和发展 |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三)协商民主发生曲折 |
二、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重启 |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恢复 |
(二)从计划向市场转变中协商民主的发展 |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 |
三、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持续推进与创新 |
(一)中共与民主党派协商合作的加强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协商民主 |
(三)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加强 |
四、新时代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创新 |
(一)政党协商发展的新突破 |
(二)市场主体协商的深入发展 |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提升 |
五、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多维优势 |
一、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理论优势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注重民主形式与实质的有机统一 |
(三)建构了以平等为基础的协商 |
二、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实践优势 |
(一)协商的高效性 |
(二)协商的创新性 |
(三)协商的先发性 |
三、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 |
(一)完善的制度体系 |
(二)强大的合作功能 |
(三)良好的治理能力 |
四、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文化优势 |
(一)“和而不同”的兼容并包 |
(二)“民为邦本”的实质导向 |
(三)“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 |
五、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前景展望及世界意义 |
一、新时代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前景 |
(一)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运行方式日益法治化 |
(二)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实效日益凸显 |
(三)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样态日益多元 |
(四)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经验日益丰富 |
二、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世界意义 |
(一)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之路 |
(二)推进实质性民主的发展是必然之路 |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 |
(四)西方的民主话语霸权应被破除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界定: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基础理论 |
2.1 中国共产党文化概念辨析 |
2.1.1 概念探源:中国共产党文化词源学分析 |
2.1.2 种属辨析:中国共产党文化属概念比较 |
2.1.3 重新定义:中国共产党文化内涵与外延 |
2.2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界定与功能分析 |
2.2.1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两种定义 |
2.2.2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三种功能 |
2.3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框架设计 |
2.3.1 中国共产党文化结构性分析 |
2.3.2 文化自强路径研究基本框架 |
第3章 文化自觉:马列主义革命文化武装自强 |
3.1 革命文化兴起与马列主义革命党创立 |
3.1.1 文化觉醒:近代中国革命文化兴起 |
3.1.2 主义选择:马列主义革命文化创党 |
3.2 坚持马列主义革命党理论 |
3.2.1 政治主张:确立马列主义革命纲领 |
3.2.2 政党地位: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
3.2.3 政党路线:坚定马列主义思想路线 |
3.2.4 主义之争: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自强 |
3.3 建设马列主义革命党规范 |
3.3.1 党法体系:创建马列主义革命党管理规范 |
3.3.2 党法管党:严格马列主义革命党活动管理 |
3.3.3 党德管党:加强马列主义革命党道德教育 |
3.3.4 规范从严:列宁主义式民主集中制强党 |
3.4 塑造马列主义革命党形象 |
3.4.1 形象确立:从“过激党”到革命先锋 |
3.4.2 形象提升:统一战线中民主先锋形象 |
3.4.3 形象凝练:作风铸就革命党形象标识 |
3.4.4 文化军队:多种媒体树革命党好形象 |
第4章 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化现代化自强 |
4.1 中国共产党文化现代化界定 |
4.1.1 现代化与政党文化现代化 |
4.1.2 中国共产党文化现代化 |
4.2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意识现代化 |
4.2.1 指导思想现代化 |
4.2.2 管党治党理论现代化 |
4.3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规范现代化 |
4.3.1 国法治党科学化 |
4.3.2 党法治党法制化 |
4.3.3 党德治党规范化 |
4.4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现代化 |
4.4.1 努力塑造民主执政和为民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2 努力塑造依法执政和清廉纯洁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3 努力塑造科学执政和先进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4.4.4 努力塑造改革开放和务实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第5章 把握规律:探索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自强之道 |
5.1 经验到规律:培育全面从严治党先进文化的关键 |
5.1.1 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规律意识形成与特点 |
5.1.2 认识规律是培育全面从严治党文化的基础 |
5.2 传承-交融性:培育更科学严谨的执政党先进意识文化 |
5.2.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文化顶层设计 |
5.2.2 培育执政党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人文精神 |
5.3 秩序-民主性:培育更科学严密的执政党先进规范文化 |
5.3.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规范文化顶层设计 |
5.3.2 培育执政党更严明严正严厉的先进规范文化体系 |
5.4 先进-合法性:培育更科学严实的执政党先进形象文化 |
5.4.1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形象文化顶层设计 |
5.4.2 塑造先进中国文化风范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形象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理论意义 |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
1.1.3 实践意义 |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
1.2.1.1 政党制度 |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
1.2.1.3 政党关系 |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
1.2.4 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
5.2.1 领导与合作 |
5.2.2 执政与参政 |
5.2.3 共识与监督 |
5.2.4 共建与共享 |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
5.3.1 特有形式论 |
5.3.2 主体责任论 |
5.3.3 整合力量论 |
5.3.4 规范建设论 |
5.3.5 民主决策论 |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
7.1.1 国家法律规范 |
7.1.2 政党政策规范 |
7.1.3 政协规章制度 |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
8.3.2.1 大政方针 |
8.3.2.2 法律法规 |
8.3.2.3 重要人事 |
8.3.2.4 重要事务 |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9.1.2 发展人民民主 |
9.1.3 实现政治稳定 |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
二、相关范畴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六、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协商的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因子 |
第二节 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发展过程 |
一、近代中国协商政治的早期试验 |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制度创建和初步发展 |
三、中国政治协商的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 |
四、中国政治协商的重新恢复和逐步完善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的出台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历程 |
一、中国政治协商的坚持和完善(1990-2002) |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进一步发展(2002-2010)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实践成就 |
一、中国政治协商活动逐渐经常化 |
二、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逐步加强 |
三、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深入推进 |
四、中国政治协商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
一、党的十六大以前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创新 |
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 |
二、对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创新 |
三、对人民政协理论的创新 |
第四章 中国政治协商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世界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一、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二、协商民主的兴起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三、信息化的发展对中国政治协商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社会转型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二、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三、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四、中国社会利益的重组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五、中国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政治协商的挑战 |
第三节 中国政治协商本身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一、中国政治协商法治化不足 |
二、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存在问题 |
三、中国政治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欠规范 |
第五章 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协商的对策探讨 |
第一节 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协商的基本原则 |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二、以改革的精神不断进行创新 |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 |
第二节 加强中国政治协商主体建设 |
一、改善执政党对政治协商的领导 |
二、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 |
三、加强无党派人士队伍建设 |
四、推进人民政协的改革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
一、逐步推进中国政治协商的法律化 |
二、明确中国政治协商的内容和方式 |
三、不断规范中国政治协商的程序 |
第四节 积极培育中国政治协商的文化氛围 |
一、推进中国政治协商理论的研究和创新 |
二、积极发展中国政党文化 |
三、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审美视域下习近平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1 语言美和语言美学研究 |
0.2.2 习近平语言研究 |
0.3 研究方案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目标 |
0.3.3 拟解决问题 |
0.4 研究方法 |
0.5 语料来源与创新 |
1 美的本质和语言美学的界定 |
1.1 美的本质是什么 |
1.2 语言美学 |
1.2.1 语言美学的定义 |
1.2.2 语言美学研究对象 |
1.2.3 语言美学研究任务 |
1.2.4 语言美学审美选择 |
1.2.5 语言美学研究方法和审美起点 |
2 习近平语言的词句特征 |
2.1 结构凸显韵律性 |
2.1.1 丰富的重叠结构 |
2.1.2 多样的音步结构 |
2.2 词汇使用丰富性 |
2.2.1 使用表亲民的新词 |
2.2.2 使用古朴的文言词 |
2.2.3 使用出访国的招呼语 |
2.3 句式使用多样性 |
2.3.1 长句、短句的使用 |
2.3.2 整句、散句的使用 |
2.4 修辞使用富于变化 |
2.5 习近平语言特征案例分析 |
3 习近平语言审美特征 |
3.1 内容美 |
3.1.1 语言哲学的思想深刻 |
3.1.2 语言议论的情感直白 |
3.1.3 多方创造的形象生动 |
3.1.4 诙谐幽默的语言趣味 |
3.2 形式美 |
3.2.1 声韵整齐回环美 |
3.2.2 文辞富雅新奇美 |
3.2.3 语句连贯均齐美 |
3.2.4 语言风格鲜明美 |
4 习近平语言表现的审美心理 |
4.1 心领神会的意象 |
4.2 追求有序的顺向铺排 |
4.3 寓变化于整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习近平讲话稿篇章结构与篇章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独特性和创新性 |
1.4 研究方法 |
2.习近平讲话稿的篇章结构 |
2.1 习近平讲话稿的话语体系与分类 |
2.2 庆祝大会讲话稿的结构 |
2.3 名人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稿结构 |
2.4 新年贺词的结构 |
2.5 外访某地演讲稿的结构 |
2.6 国际会议致辞的结构 |
3.习近平讲话稿篇章语言研究 |
3.1 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
3.2 讲话稿的篇章回指 |
3.3 引语、焦点和篇章话题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8)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推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3.3 可能的创新与特色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理论阐释 |
2.1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 |
2.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思想 |
2.2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及实践类型 |
2.2.1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 |
2.2.2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的实践类型 |
第三章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历史嬗变及现实成效 |
3.1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历史嬗变 |
3.1.1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起步 |
3.1.2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初步发展 |
3.1.3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快速发展 |
3.2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取得的现实成效 |
3.2.1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
3.2.2 塑造现代理性公民 |
3.2.3 推动基层民主发展 |
第四章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现实困境 |
4.1 社区协商主体建设有待加强 |
4.1.1 协商主体构成不合理 |
4.1.2 协商主体实质性不平等 |
4.1.3 协商主体民主协商意识不强 |
4.2 社区协商程序性制度有待完善 |
4.2.1 协商议题确定制度不健全 |
4.2.2 协商实施运行制度不规范 |
4.2.3 协商监督保障制度不完善 |
4.3 社区协商平台建设有待改进 |
4.3.1 传统协商平台建设存在缺陷 |
4.3.2 网络协商平台建设存在弊端 |
第五章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推进路径 |
5.1 加强社区协商主体建设 |
5.1.1 优化协商主体构成 |
5.1.2 推进协商主体平等建设 |
5.1.3 培育协商主体民主协商意识 |
5.2 完善社区协商程序性制度 |
5.2.1 健全协商议题确定制度 |
5.2.2 规范协商实施运行制度 |
5.2.3 完善协商监督保障制度 |
5.3 改进社区协商平台的建设 |
5.3.1 弥补传统协商平台的缺陷 |
5.3.2 摒弃网络协商平台的弊端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10)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治理 |
2.全球治理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二、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形成基础和过程 |
(一)理论基础 |
1.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的指导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治理思想的继承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色 |
4.西方全球治理理论的扬弃 |
(二)实践基础 |
1.中国在不同时期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 |
2.习近平在长期从政中积累的治理经验 |
(三)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形成过程 |
1.全球治理观的初步形成(2012-2015年) |
2.全球治理观的系统阐释(2015年-至今) |
三、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主要内容 |
(一)治理主体:主张多元、多边与平等参与 |
1.核心主体——主权国家 |
2.重要力量——国际组织 |
3.重要参与者——跨国公司和公民个人 |
(二)治理客体:主张兼顾多域的广泛治理 |
1.全球经济治理 |
2.全球安全治理 |
3.全球气候治理 |
4.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
(三)治理方式:倡导新的治理原则与机制 |
1.基本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
2.主要原则——多边合作机制与平台 |
3.关键原则——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
(四)治理价值: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 |
1.价值基础——和平与发展 |
2.价值理想——合作共赢 |
3.价值旨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具体实践 |
(一)全球经济领域的实践 |
1.亚投行——中国推进全球经济多元治理的里程碑 |
2.“一带一路”——中国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倡议 |
(二)全球安全领域的实践 |
1.构建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安全治理格局 |
2.保障全球核安全,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 |
(三)全球气候领域的实践 |
1.推动气候治理南南合作 |
2.扞卫《巴黎协定》权威 |
(四)全球网络空间领域的实践 |
1.力促多边多方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
2.推动互联网领域新治理制度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风险防范思想研究[D]. 李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2]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问题研究[D]. 言浩杰.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中国共产党文化自强路径研究[D]. 戴剑飞.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协商的理论和实践[D]. 刘振强. 武汉大学, 2010(05)
- [6]审美视域下习近平语言研究[D]. 杨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习近平讲话稿篇章结构与篇章语言研究[D]. 王嘉. 暨南大学, 2018(05)
- [8]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推进路径研究[D]. 曹雅雯. 江南大学, 2019(05)
- [9]国际形势的变化与世界秩序的重建[J]. 倪世雄,赵曙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1)
- [10]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研究[D]. 王静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全国政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