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PDM卷材变脸——纳米改性彩色EPDM防水卷材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于晓飞[1](2018)在《丁苯橡胶共混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是研究提高丁苯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共混体系的性能。旨在达到两种橡胶的性能互补,提高三元乙丙橡胶的加工性,自粘性和耐磨性,同时提高丁苯橡胶的耐热性,耐臭氧性以及耐天候性等性能。选用的主体材料是齐鲁石化公司的1502丁苯橡胶和朗盛化学的3960Q三元乙丙橡胶。从相容剂方面来提高其共混性能,主要选用的相容剂为乙烯-乙酸乙烯酯(EVM)、氯化聚乙烯橡胶(CM)、反式聚辛基橡胶、马来酸酐改性的乙烯丙烯共聚物。通过加入相容剂来提高共混配方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磨耗性以及耐臭氧性。并结合扫描电镜从微观方面来观察其相态。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加入相容剂的配方,加入相容剂在绝大多数性能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选用共交联剂来协调二者之间的硫化速度。选用的共交联剂有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我们期待这些共交联剂可以更有效的提升三元乙丙橡胶的硫化速率以达到和丁苯橡胶的共硫化,从而提高共混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DCP的加入,有效的提高了共混体系的耐热性,HVA-2可以有效的提高共混体系的撕裂性能和耐磨性性能。通过相容剂和共交联剂手段提高了SBR/EPDM共混体系的一系列性能为SBR和EPDM共混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思路。
王庆国[2](2017)在《基于微观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防水材料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防水层是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建筑抗渗的重要构造,材料性能的正常发挥是保证其服役寿命的前提条件。因此,对防水材料在地下水环境下性能指标变化的微观分析就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基于三元乙丙橡胶防水材料所处的腐蚀性地下水环境,对材料宏观力学指标进行了测试,同步借助显微CT和SEM电镜扫描,从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等方面对材料宏观力学行为进行了诠释,最后基于显微CT扫描重构模型进行了渗透模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经不同浓度不同介质腐蚀溶液浸泡一定时间后的防水材料试样进行力学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通过该试验,获得防水材料在腐蚀性地下水环境下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腐蚀性浸泡溶液的介质和浓度,对防水材料的力学特性变化有重大影响;同种介质的溶液,并不是浓度越大,影响就越大。在11种腐蚀性浸泡溶液中,pH=14的NaOH碱性溶液对防水材料力学特性变化的影响最大;在整个浸泡过程中,该溶液浸泡过的材料其力学特性基本都在持续下降,且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变化与浸泡时间呈线性关系。在溶液浸泡过程中,水分子填充防水材料开口孔隙或裂隙,及溶液腐蚀性改变防水材料的分子结构或化学成分,都能导致材料力学特性的变化。(2)利用显微CT技术对经过不同腐蚀性溶液浸泡的地下工程三元乙丙橡胶防水材料试样进行扫描,基于所获得的数字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最后得到了清晰的重构图像。全重构图像可根据研究的需要对不同物质成分及孔隙进行分离,分离孔隙后的图像可直观反映其空间分布特性。(3)在前期探索试验的基础上优选确定显微CT扫描微观分析的表征参数,包括孔隙数目、孔隙体积、孔隙率、孔隙连通率以及孔隙直径相关参数等,针对在防水材料形成通路前用渗透性相关指标很难对其连通特性进行表征,重新定义孔隙连通率,采用孔隙最大体积占孔隙总体积的比值作为孔隙连通率来衡量其连通程度,大孔隙的连通率在一定条件下对水分的渗透起主导作用。(4)从三维重构图像中计算或提取孔隙表征参数数据,获得孔隙表征参数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趋势,并构建与宏观力学行为的对应关系。若材料孔隙微观结构表征参数变化趋势与宏观力学指标趋势相同或相反,则可认为该力学指标变化趋势就是微观结构表征参数变化的宏观表现。(5)借助于SEM电镜对经腐蚀性溶液浸泡后的三元乙丙橡胶防水材料试样断面进行扫描,获得不同浸泡时间时的断面形貌图像。4种浸泡溶液都对材料试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其中pH=14的NaOH碱性溶液对材料试样的腐蚀损伤最大,在浸泡过程中甚至有类似菊花状的结晶物出现,后继续浸泡,试样断面出现大面积膨胀。(6)选取SEM电镜扫描断面局部区域基于能谱图分析元素成分含量,总结出主要元素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趋势,构建了与宏观力学行为的对应关系。若材料元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宏观力学指标趋势相同或相反,则可认为该力学指标变化趋势就是元素含量变化的宏观表现。(7)通过对基于显微CT扫描图像重构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判断孔隙在材料3个正交方向上的连通性,计算水流通过该路径的渗透率,最后得出渗透系数,形成渗透性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对16个经腐蚀的材料试样,有4个试样在3个正交方向上存在有连通路径;该材料在连通路径方向上渗透系数为10-4cm/s量级,在非连通路径方向上渗透系数为10-5cm/s量级。
陈春花[3](2010)在《橡胶型氯化聚乙烯与三元乙丙橡胶共混胶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通过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该共混胶的相容性、加工性能、硫化体系、补强填充体系及相态结构,通过EPDM并用部分CM,改善了EPDM的加工性能,提高了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阻燃耐油性能。(1)本文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相差显微镜分析及热力学计算分析对CM/EPDM共混胶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理论计算和实验分析结果均表明,共混后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相互靠近,且相态分布均匀,界面模糊,具有一定的相容性。通过热失重分析,发现随着CM/EPDM共混比的减小,共混胶的起始降解温度逐渐升高,共混胶的热稳定性降低,阻燃性能提高。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相容剂三元乙丙橡胶接枝马来酸酐(EPDM-g-MAH)改善了共混胶的微观形态和相容性,形成了无相分离或相分离减小的均匀共混界面,且界面变得模糊,界面厚度增加,增强了两者的粘结力;FTIR和DSC分析表明了相容剂与CM/EPDM共混胶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加入相容剂后,物理性能的提高也从宏观上说明改善了共混胶的相容性。(2)为了研究共混胶的硫化体系,本文采用了8种不同硫化体系及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共混胶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硫黄并用(DCP-S)硫化体系的胶料具有合适的正硫化时间和较好的物理综合性能,其配比为3/0.5;DCP和助交联剂三聚异氰酸三烯丙酯(TAIC)的最佳用量分别为2.8-4.0份和3.0-5.0份;助交联剂对DCP共硫化CM/EPDM的实验结果表明当S为0.3份左右时,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PDM)用量为1.5-2.0份,共混胶有较好的物理综合性能,其中S对改善过氧化物共硫化CM/EPDM效果最优。(3)通过研究不同炭黑牌号对CM/EPDM共混胶的性能的影响,发现炭黑牌号对共混胶的动态性能、加工性能、硫化特性、分散性和力学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黑N330、N550填充共混胶的综合性能较好。与普通牌号炭黑N330相比,新型炭黑CD2110的胶料具有更强Payne效应,硫化速率与N330相当,橡胶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撕裂强度等均有所提高,且耐磨性能和耐热氧老化性能有明显提高。(4)通过沉淀法白炭黑填充对CM/EPDM共混胶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白炭黑用量增加,CM/EPDM共混胶的Payne效应增强、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硬度、撕裂强度、耐磨性能增大,拉断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白炭黑用量为30份时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采用硅烷偶联剂双-(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Si-69)改性白炭黑后,混炼胶的Payne效应增大,胶料的交联密度得到提高,当Si-69用量为1-3份时,胶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寿崇琦,林栋[4](2009)在《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最新技术产品和今后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EPDM防水卷材,PVC防水卷材,TPO防水卷材,自粘单层屋面卷材的最新国内外技术和产品;介绍了几种国内外最新防水涂料技术和产品;指出了防水材料的发展趋势。
穆紫[5](2008)在《塑料高分子材料与奥林匹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落幕,国际奥委会罗格主席给北京一句"无与伦比",一些人激动难眠,一些人长吁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咱国家办妥了一件大事,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回想7年来,为了奥运会能成功举办,无论是国内同胞还是海外华侨华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北京!我们提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承诺,践行着这一承诺。在最困难的时候互相鼓劲,期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能够带给北京一个全新的面貌。终于,204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手带着梦想来到北京,在梦幻般的场馆竞技,在黄土地上刷新成绩。看看伟岸的鸟巢,瞧瞧温柔的水立方,多少人露出了微笑;听到激动心房的乐曲,谈论着新改写的纪录,多少人一度忘情!我也是身居斗室,心飞赛场,无奈之下,只能时不时敲击一下键盘。猛然间,我冒出一个很奇怪的想法:要是没有塑料,这个奥运会又会是啥模样?
李利[6](2008)在《共混聚合物混炼成型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混炼过程和挤出成型过程一直以来都是橡胶等聚合物加工过程中各自独立的重要环节。随着近年来橡塑共混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塑料为基体的橡塑共混物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技术装备已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共混聚合物混炼成型加工一体化设备——混炼成型一体机。该设备兼具有密炼机的优良混炼性能和挤出机的连续挤出成型加工的特点,使混炼和挤出成型两道工序在同一台设备上完成。本文以这种新的加工方法为对象,主要进行以下研究工作:1、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自主开发设计了新型混炼成型一体机。其转子构型新颖,整机系统驱动方式既可采用液压驱动也可采用特殊的机械驱动,转子及螺杆均可实现无级调速,在保证良好混炼性能的同时,使密炼机的加料与挤出机的出料匹配。它突破了密炼机间歇式生产方式的局限,使混炼与成型在同一台设备上连续进行,开创了高聚物混炼加工的“间歇式生产+连续性生产”的新型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用同一台设备高聚物从原料到制品的转换。2、对混炼成型一体机的转子构型、混炼机理及混炼理论进行了详细研究。在结合功能转子的造型及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对转子在混炼及排胶两个过程中对胶料的受力及运动方式进行分析,确保转子具有混炼及排胶的双重功能。建立混炼成型一体机混炼理论的数学方程,可作为验证计算机流场模拟结果的依据。3、详细探讨了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挤出成型理论,由于从混炼室排出的胶料温度超过100℃,因此在整个挤出过程中胶料为粘性流体,根据现有的粘性流体挤出理论得出本实验机台的挤出生产能力与其他参数间的数学方程。4、根据密炼机和挤出机的生产能力和有关影响因素,建立起挤出机与密炼机协互相调、连续生产的混炼成型连续化数学方程,并指出了影响混炼成型连续化的因素,为相关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5、利用ADINA软件分别对混炼部分和挤出成型部分进行了流场的有限元分析。流场分析的结果验证了胶料的受力分析、物理数学模型和相关数学方程的正确性,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指明了方向。6、为了保证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混炼性能,设计了三种不同构型的转子,并结合传统的同步二棱和同步四棱共五对转子,进行了500多车次的对比实验研究。对各种转子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找出了影响混炼过程的最佳的混炼工艺参数,为混炼成型一体机的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工艺参数的选择依据;实验数据分析表明三对新型转子中,功能二棱同步转子的混炼效果最好,其次是销钉式二棱同步转子。同时,转子的对比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相关理论分析和转子流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7、通过对混炼成型一体机的实验研究,验证并完善了混炼成型连续化的数学模型;混炼成型一体机产品性能测试的结果,说明了本设备加工性能的可靠性,为本设备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8、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方法建立了功能二棱同步转子的工程实用数学模型,并对预测值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较高,能够反映新型混炼成型一体机转子的混炼特性,适合对新型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混炼过程进行预测和分析。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流场模拟及实验研究表明所研究开发的混炼成型一体机技术是可行的。通过流场模拟和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混炼成型机理及混炼成型连续化理论是正确的,对于开发工业化应用机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铁[7](2006)在《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应用研究及其新型共泥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文中提出(1)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应用研究 对EPDM的应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EPDM/聚丙烯(PP)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EPDM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及动静刚度;EPDM/云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EPDM/丁基橡胶(IIR)共混物的性能;EPDM的基本性能与应用参考配方,对实际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吉化公司生产的EPDM J3080P对PP1300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共混合金发生脆韧转变所需的EPDM用量为10%~20%。PP基体的性质和EPDM的用量对PP的增韧效果有明显影响。EPDMJ3080P对PP1847的增韧效果优于日本EPDM501A。EPDM对PP增韧机理遵从银纹-剪切带机理。 随着EPDM交联密度的增加,填料补强作用的减弱,填料用量的减少,发泡倍率的增大,EPDM硫化胶的动静刚度比减小。 云母在EPDM中分散后,仅在宽度方向尺寸有所减小,得到微米复合材料,它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能够提高EPDM的力学性能,明显改善EPDM的电绝缘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 EPDM可改善IIREPDM共混物的混炼和挤出特性,对硫化胶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影响不大,使气密性有所下降,在共混比达到40/60,共混物的渗透系数仍只为EPDM的1/4。建议使用EPDM/IIR并用比为20/80。国产EPDM完全可以替代进口EPDM在丁基内胎中应用。 (2)EPDM/超细硫化粉末橡胶共混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 首次通过熔体共混法制备了超细交联丁苯粉末橡胶(UFP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超细交联丁腈粉末橡胶(UFPNBR)/EPDM新型橡胶共混物。 研究了这种新型橡胶共混物的硫化行为。结果表明:虽然UFPSBR和UFPNBR已经处于交联状态,但仍能吸附EPDM基体中的硫化剂进一步交联,影响EPDM基体的交联反应。 通过TEM和SEM直接观察了UFPSBR/EPDM和UFPNBR/EPDM共混物硫化胶的相态结构,发现无论UFPR/EPDM的共混比多大,UFPR在EPDM中都为分散相,不会发生相反转现象;但UFPR在EPDM基体中的分散尺寸及分散相形态均受
颜永斌[8](2005)在《新型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氨酯(PU)防水涂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倍受国内外防水界的青睐,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防水材料之一。然而我国聚氨酯防水涂料多含有挥发性成份和有机溶剂,且其常用的固化剂MOCA疑为致癌性物质,对环境污染严重。本文以水为固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讨论了水的含量及各种原材料比对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应用纳米材料对其进行改性,通过SEM、XRD、AFM、FTIR、TEM等测试方法对改性聚氨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纳米粒子对改性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力学性能、耐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水作为新型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固化剂,其用量对涂膜的固化速度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水的含量太少,涂膜固化速度慢、固化交联度不够,其力学性能低,而水的用量过多时,涂膜易收缩和发泡,致使其力学性能反而下降,其用量以6~8%为宜。 不同原材料比对聚氨酯防水涂膜的性能也有较大影响,随NCO%提高,涂膜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有所提高,其断裂伸长率先上升后下降;随聚醚三元醇质量分数的增加,涂膜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有所提高,其断裂伸长率有所下降。文中还分别用水和MOCA两种固化剂对聚氨酯防水涂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以水为固化剂的涂膜的力学性能虽然偏低,但其潮湿基面粘结强度相比MOCA固化而言提高了46%,更适合于地下室等潮湿基面施工。 通过插层聚合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其力学性能优于聚氨酯防水涂料。均匀分散的蒙脱土片层对光和热的屏蔽作用,延缓聚氨酯分子链紫外老化断链,有机蒙脱土能提高聚氨酯防水涂料的耐紫化老化和耐热氧老性能,紫外老化1000h后,PU/3%OMMT纳米复合防水涂膜的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21.6%、25.6%和10.2%。 纳米SiO2经TDI表面改性处理后分散在聚氨酯基体中,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于纳米SiO2粒径很小、表面能高,具有一定的纳米尺寸效应,对紫外光具有反射能力和屏蔽功能,提高了聚氨酯防水涂膜的力学性能,耐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性能,紫外老化1000h后,PU/3%SiO2防水涂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分别提高了20.3%、17.8%和11.5%。
卫东[9](2005)在《四川弘基建材公司营销环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建筑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防水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其供货商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国内建筑防水材料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的特征,该市场的消费者行为日趋成熟。对建筑防水材料的生产企业来说,用户的需求是企业市场营销的中心,只有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产品、价格、购买渠道、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企业才能继续生存发展。本文以四川弘基建材有限公司的市场营销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来探讨四川弘基建材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内容,从而为四川弘基建材有限公司的发展找到出路。本文根据工业品消费特征,从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及用户满意这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地研究弘基建材公司的营销活动。本文使用了STP、4Ps 和企业管理的有关理论,通过分析弘基建材公司所处的建筑防水市场的营销环境及弘基公司公司的特点,细分出弘基公司防水材料的目标市场,并根据这些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和购买特点,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为了保证营销策略的实施,本文还根据弘基公司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对四川弘基建材有限公司的营销活动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对同类企业的市场营销也具有借鉴意义。
郝梦轩[10](2005)在《CM的热稳定性、发泡,NR平衡硫化体系以及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橡胶型氯化聚乙烯(CM)的热失重,结果表明:CM的热失重可以划分成两种反应,第一种为脱氯化氢反应,第二种为断链降解反应。硫化胶脱氯化氢的最大反应速率一般出现在260℃左右,最大断链降解速率一般出现在450℃左右。通过研究确定CM6035的热失重为一级反应。热氧老化温度为150℃时,噻二唑硫化体系的耐老化性能最好,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次之,硫脲硫化体系较差;加入稳定剂能有效的防止脱氯化氢反应。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加入硬脂酸锌对CM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噻二唑硫化体系中加入硬脂酸钙对提高CM耐老化性能效果显着;硫脲体硫化系中加入环氧树脂E-44对提高CM耐老化性能效果显着;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中,二盐基亚磷酸铅和硬脂酸铅并用的协同作用最强;噻二唑硫化体系中,硬脂酸锌和环氧大豆油并用的协同作用最强;硫脲硫化体系中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环氧树脂并用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最强;加入防老剂能有效的阻止断链降解反应。防老剂BLE对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的防护效果较好;防老剂264对噻二唑体系的防护效果较好;防老剂A对硫脲硫化体系的防护作用较好;加入轻质碳酸钙和陶土的胶料耐老化性能较好;加入增塑剂:环氧大豆油、RS107、PS3500d、TP-759的硫化胶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CM具有较好的耐油性能,三种硫化体系中,过氧化物硫化胶的耐油性能最好,加入增塑剂PS3500d的硫化胶具有较好的耐油性能。 研究了几种发泡剂对CM发泡的影响以及CM的发泡工艺、硫化体系和配合剂的选用。结果表明:CM是一种发泡性能较好的材料;用发泡剂AC、OBSH和H进行发泡都能得到较好的发泡效果。 天然橡胶的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补强剂(N330)变量体系中定伸应力与硬度、定伸应力与回弹性、撕裂强度与硬度、撕裂强度与阿克隆磨耗、硬度与回弹性、硬度与阿克隆磨耗有一定的相关性;在防老剂(RD)变量体系中,撕裂强度与压缩永久变形、扯断伸长率与拉伸强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增塑剂(芳烃油)变量体系中,拉伸强度与定伸应力、拉伸强度与回弹性、定伸应力与撕裂强度、扯断伸长率与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NR不同的硫化体系种应用Si69能够提高硫化胶的性能,并且能有效的抑制硫化返原。用Si69预处理的白炭黑有很好的补强效果。促进剂NOBS、D并用使平衡硫化体系的焦烧时间得到了明显的延长,正硫化时间缩短,撕裂强度明显提高。苯甲酸可以大大缩短平衡硫化体系的正硫化时间。
二、EPDM卷材变脸——纳米改性彩色EPDM防水卷材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DM卷材变脸——纳米改性彩色EPDM防水卷材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丁苯橡胶共混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丁苯橡胶概述 |
1.1 丁苯橡胶发展历程 |
1.2 丁苯橡胶的制造工艺 |
1.2.1 乳液聚合丁苯橡胶 |
1.2.2 溶液聚合丁苯橡胶 |
1.3 丁苯橡胶的应用 |
1.4 丁苯橡胶的配合体系 |
1.4.1 防护体系 |
1.4.2 硫化体系 |
1.4.3 补强填充体系 |
1.4.4 增塑软化体系 |
2.三元乙丙橡胶概述 |
2.1 三元乙丙橡胶的发展历程 |
2.2 三元乙丙橡胶的结构和生产工艺 |
2.3 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和应用 |
2.3.1 优异的耐臭氧和耐候性能 |
2.3.2 优异的电性能 |
2.3.3 优异的耐水以及耐水蒸气性能 |
2.3.4 优异的耐热性 |
2.3.5 低密度高填充性 |
3.丁苯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共混体系的研究进展 |
3.1 共混聚合物 |
3.2 三元乙丙/丁苯橡胶的共混体系进展 |
4.论文研究的内容以及意义 |
4.1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4.2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相容剂对SBR/EPDM共混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
1.实验准备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实验设备 |
1.3 试样准备以及性能测试 |
1.3.1 试样准备 |
1.3.2 性能测试 |
2.不同加料顺序的共混体系性能 |
3.不同相容剂对提高SBR/EPDM体系物理性能的研究 |
4.臭氧性能测试 |
5.微观SEM分析共混物 |
6.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联助剂对SBR/EPDM性能影响的研究 |
1.共交联剂对SBR/EPDM体系硫化性能研究 |
2.共交联剂加入对SBR/EPDM体系性能影响 |
3.共交联剂体系的臭氧老化测试 |
4.共混体系的微观SEM分析 |
第四章 SBR/EPDM体系的数据归纳和实际应用 |
1.SBR/EPDM共混体系的最优性能筛选 |
2.SBR/EPDM体系应用前景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基于微观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防水材料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下工程防水材料物理力学特性 |
2.1 试验方案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样制备 |
2.1.3 测试仪器 |
2.1.4 测试指标 |
2.2 试验数据 |
2.3 结果分析 |
2.3.1 材料拉伸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
2.3.2 材料断裂伸长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
2.3.3 材料撕裂强度随浸泡时间的变化 |
2.3.4 代表性浸泡溶液腐蚀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工程防水材料显微CT扫描 |
3.1 显微CT扫描技术 |
3.1.1 显微CT扫描设备 |
3.1.2 工作原理 |
3.1.3 显微CT技术特点 |
3.1.4 工作步骤 |
3.1.5 图像处理 |
3.2 显微CT扫描结果 |
3.2.1 蒸馏水浸泡 |
3.2.2 NaCl溶液浸泡 |
3.2.3 Na_2SO_4溶液浸泡 |
3.2.4 NaOH溶液浸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工程防水材料微观结构特性 |
4.1 材料微观结构的表征指标 |
4.1.1 孔隙率 |
4.1.2 孔隙连通率 |
4.1.3 等效直径 |
4.2 孔隙参数分析 |
4.2.1 统计数据 |
4.2.2 结果分析 |
4.3 孔隙直径分布 |
4.3.1 蒸馏水浸泡 |
4.3.2 NaCl溶液浸泡 |
4.3.3 Na_2SO_4溶液浸泡 |
4.3.4 NaOH溶液浸泡 |
4.3.5 孔隙直径分布特性 |
4.4 基于宏观力学行为的显微CT分析 |
4.4.1 蒸馏水浸泡 |
4.4.2 NaCl溶液浸泡 |
4.4.3 Na_2SO_4溶液浸泡 |
4.4.4 NaOH溶液浸泡 |
4.5 其他防水材料显微CT分析 |
4.5.1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4.5.2 高密度聚乙烯防水板 |
4.5.3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材料断面形态观察及成分分析 |
5.1 SEM电镜扫描 |
5.1.1 试验材料 |
5.1.2 SEM扫描设备 |
5.2 材料试样断面形态观察 |
5.2.1 蒸馏水浸泡 |
5.2.2 NaCl溶液浸泡 |
5.2.3 Na_2SO_4溶液浸泡 |
5.2.4 NaOH溶液浸泡 |
5.3 EDS成分分析 |
5.3.1 浸泡溶液对材料各主要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5.3.2 各种浸泡溶液对材料某主要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 基于宏观力学行为的EDS成分分析 |
5.4.1 蒸馏水浸泡 |
5.4.2 NaCl溶液浸泡 |
5.4.3 Na_2SO_4溶液浸泡 |
5.4.4 NaOH溶液浸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显微CT扫描图像的渗透分析 |
6.1 渗透分析相关理论 |
6.1.1 达西渗透定律 |
6.1.2 斯托克斯方程和流动条件 |
6.1.3 斯托克斯方程的体积平均格式 |
6.1.4 边界条件 |
6.1.5 人工压缩系数 |
6.1.6 方程组的离散化 |
6.2 孔隙连通性判别 |
6.3 渗透率计算 |
6.4 渗透系数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橡胶型氯化聚乙烯与三元乙丙橡胶共混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氯化聚乙烯(CM) |
1.1 氯化聚乙烯的发展概况 |
1.2 氯化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
1.2.1 氯化聚乙烯的结构与特性 |
1.2.2 原料对氯化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
1.2.3 氯含量对氯化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
1.2.4 氯的分布及结晶性对氯化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
1.2.5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氯化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
1.3 氯化聚乙烯的配合体系 |
1.3.1 硫化体系 |
1.3.2 补强填充体系 |
1.3.3 增塑体系 |
1.3.4 稳定体系和防老体系 |
1.3.5 其他配合体系 |
1.4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的应用 |
2 三元乙丙橡胶(EPDM) |
2.1 三元乙丙胶的发展状况 |
2.2 三元乙丙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2.3 三元乙丙橡胶的硫化 |
2.4 三元乙丙橡胶的应用 |
3 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
3.1 聚合物共混的现状和进展 |
3.2 聚合物共混的目的和意义 |
3.3 聚合物共混存在的问题 |
3.4 聚合物共混的影响因素 |
3.5 聚合物的相容性以及相容性的判据 |
3.6 研究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方法 |
3.7 改变相容性的方法 |
3.8 有关CM、EPDM的共混材料的研究进展 |
3.8.1 EPDM并用材料的开发情况 |
3.8.2 CM并用材料的开发情况 |
3.8.3 CM/EPDM并用材料的开发情况 |
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4.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CM/EPDM相容性的研究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实验设备 |
1.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
1.3.1 试样制备 |
1.3.2 性能测试 |
2 不同配比的CM/EPDM共混胶相容性的研究 |
2.1 实验方案 |
2.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2.2.1 热力学相容性分析 |
2.2.2 CM与EPDM粘度的比较 |
2.2.3 DSC分析 |
2.2.4 热失重分析(TGA) |
2.2.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2.6 相差显微镜分析 |
2.2.7 物理性能分析 |
3 EPDM-g-MAH对CM/EPDM共混胶相容性的影响 |
3.1 实验方案 |
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3.2.1 物理性能分析 |
3.2.2 扫描电镜SEM观察 |
3.2.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4 DSC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M/EPDM共混胶硫化体系的研究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1.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
1.3.1 试样制备 |
1.3.2 性能测试 |
1.3.3 MR-CDS 3500-D核磁法交联密度测定仪的测试原理 |
2 不同硫化体系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方案 |
2.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2.2.1 硫化特性 |
2.2.2 交联密度测试 |
2.2.3 物理机械性能 |
3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方案 |
3.2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3.2.1 硫化特性 |
3.2.2 物理机械性能 |
4 助交联剂对过氧化物共硫化CM/EPDM的影响 |
4.1 硫化助剂S的用量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4.1.1 试验方案 |
4.1.2 硫化特性 |
4.1.3 物理机械性能 |
4.2 硫化助剂PDM的用量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案 |
4.2.2 硫化特性 |
4.2.3 物理机械性能 |
5 硫黄与过氧化物并用硫化体系对CM/EPDM性能的影响 |
5.1 实验方案 |
5.2 硫化特性 |
5.3 物理机械性能 |
5.4 耐热氧老化性能 |
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M/EPDM补强填充体系的研究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原材料 |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1.3 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 |
1.3.1 试样制备 |
1.3.2 性能测试 |
2 炭黑品种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2.1 实验方案 |
2.2 分散性 |
2.3 硫化特性 |
2.4 混炼胶的动态力学RPA分析 |
2.5 物理机械性能 |
3 新型炭黑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3.1 实验方案 |
3.2 分散性 |
3.3 硫化特性 |
3.4 混炼胶的动态力学RPA分析 |
3.5 物理机械性能 |
4 沉淀法白炭黑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4.1 白炭黑用量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4.1.1 实验方案 |
4.1.2 硫化特性 |
4.1.3 混炼胶的动态力学RPA分析 |
4.1.4 物理机械性能 |
4.2 Si-69对CM/EPDM共混胶性能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案 |
4.2.2 硫化特性 |
4.2.3 混炼胶的动态力学RPA分析 |
4.2.4 物理机械性能 |
4.2.5 SEM微观结构分析 |
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最新技术产品和今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水卷材 |
1.1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1.2 高分子防水卷材 |
1.2.1 EPDM防水卷材 |
1.2.2 PVC防水卷材 |
1.2.3 TPO防水卷材 |
1.2.4 自粘单层屋面卷材 |
1.3 卷材国内最新技术 |
2 防水涂料 |
2.1 国外最新产品技术 |
2.2 国内最新产品技术 |
3 防水材料发展趋势 |
3.1 防水卷材发展趋势 |
3.2 防水涂料发展趋势 |
(6)共混聚合物混炼成型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共混聚合物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 共混聚合物混炼设备与挤出成型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
1.2.1 开炼机 |
1.2.2 密炼机 |
1.2.3 挤出机 |
1.2.4 连续混炼机 |
1.2.5.混炼过程的发展趋势 |
1.3 间歇式混炼理论的研究概况 |
1.3.1 粘性流体理论 |
1.3.2 粘弹性固体理论 |
1.4 挤出成型理论的的研究概况 |
1.4.1 固体输送理论 |
1.4.2 流体输送理论 |
1.5 本文选题的重要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创新之处 |
1.5.1 本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 |
1.5.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混炼成型一体化的实施 |
2.1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研制 |
2.1.1 研制的目的及意义 |
2.1.2 设计方案及技术难点 |
2.2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特征 |
2.2.1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结构特征 |
2.2.2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驱动特征 |
2.2.3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控制特征 |
2.2.4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技术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混炼成型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转子混炼机理 |
3.1.1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转子构型 |
3.1.2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转子技术特征 |
3.1.3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转子混炼机理 |
3.1.4 混炼成型一体机混炼过程的数学模型 |
3.1.5 新型混炼成型一体机转子排胶功能分析 |
3.2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成型机理 |
3.2.1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螺杆构型 |
3.2.2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挤出成型物理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3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挤出成型机理 |
3.3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混炼成型连续化理论的研究 |
3.3.1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混炼成型连续化物理模型的建 |
3.3.2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混炼成型连续化的数学方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炼成型一体机的流场分析 |
4.1 流场分析的方法 |
4.1.1 数值计算方法概述 |
4.1.2 流场分析使用的软件 |
4.1.3 相关模型的建立 |
4.2 混炼部分的流场分析 |
4.2.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2.2 混炼部分流场模拟结果及讨论 |
4.2.3 结论 |
4.3 挤出成型部分的流场分析 |
4.3.1 边界条件的确定 |
4.3.2 挤出成型部分流场模拟结果及讨论 |
4.3.3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5.1 混炼成型一体机新型转子的对比实验研究 |
5.1.1 同步转子密炼机实验平台介绍 |
5.1.2 主要实验设备与仪器 |
5.1.3 设备和胶料的各种性能测试 |
5.1.4 实验准备及方案 |
5.1.5 主要原材料及常态物理性能 |
5.1.6 配方及工艺条件 |
5.2 混炼成型一体化的实验研究 |
5.2.1 混炼成型一体机实验平台 |
5.2.2 混炼成型一体化实验方案 |
5.2.3 主要原材料及配方 |
5.2.4 工艺条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结果及实验数据分析 |
6.1 混炼成型一体机新型转子的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
6.1.1 实验数据 |
6.1.2 实验数据分析 |
6.1.3 结论 |
6.2 混炼成型一体化的实验数据及其分析 |
6.2.1 实验数据 |
6.2.2 实验数据分析 |
6.2.3 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实用数学模型 |
7.1 基本原理 |
7.1.1 二次回归正交实验方法建立工程数学模型的原理 |
7.1.2 统计分析 |
7.1.3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7.2 精度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8.1 所做工作 |
8.2 所得结论 |
8.3 所做贡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7)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应用研究及其新型共泥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论文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总目标 |
1.2 乙丙橡胶的合成技术 |
1.2.1 合成方法 |
1.2.2 催化剂 |
1.2.3 第三单体 |
1.2.4 新型EPDM橡胶 |
1.2.5 乙丙橡胶国内现状 |
1.3 乙丙橡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 |
1.4 乙丙橡胶的应用领域 |
1.5 乙丙橡胶的改性 |
1.5.1 乙丙橡胶物理改性 |
1.5.2 乙丙橡胶化学改性 |
1.6 超细硫化粉末橡胶 |
1.6.1 UFPR增韧热塑性树脂 |
1.6.2 UFPR/热塑性树脂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 |
1.7 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内容 |
1.7.4 创新性成果 |
第二部分 EPDM的应用基础研究 |
第一章 EPDM/PP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1.1 实验部分 |
1.1.1 原材料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性能测试 |
1.1.4 微观形态观察 |
1.2 结果与讨论 |
1.2.1 冲击强度 |
1.2.2 EPDM在PP中的分散 |
1.2.3 冲击断口的断裂形貌 |
1.2.4 应力应变特性 |
1.2.5 EPDMJ3080P和EPDM501A对PP1847改性效果的比较 |
1.3 小节 |
第二章 EPDM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及动静刚度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2.1.3 实验工艺 |
2.1.4 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硫化体系对力学性能及动静刚度比的影响 |
2.2.2 填充补强剂对力学性能及动静刚度比的影响 |
2.2.3 发泡倍率对动静刚度比的影响 |
2.3 小节 |
第三章 云母/EPDM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材料 |
3.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3 表征与测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云母的结构形态 |
3.2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3.3 复合材料的性能 |
3.3 小节 |
第四章 EPDM/ⅡR共混物的性能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材料 |
4.1.2 共混物的制备 |
4.1.3 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共混物的加工性能 |
4.2.2 EPDM含量对硫化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老化性能 |
4.2.4 气密性 |
4.2.5 添加国产与进口EPDM硫化胶的性能对比 |
4.3 小节 |
第五章 EPDM的基本性能与应用参考配方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材料 |
5.1.2 混炼胶的制备 |
5.1.3 性能测试 |
5.2 实验结果 |
5.2.1 国产EPDM的基本性能 |
5.2.2 主要应用与参考配方 |
第三部分 超细粉末橡胶/EPDM共混物 |
第六章 UFPSBR/EPDM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6.1 实验部分 |
6.1.1 原材料 |
6.1.2 共混物的制备 |
6.1.3 测试与表征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UPPSBR/EPDM共混物的硫化特性 |
6.2.2 共混物的相态结构 |
6.2.3 UPPSBR/EPDM共混物的DMTA分析 |
6.2.4 UFPSBR/EPDM混炼胶料的RPA分析 |
6.2.5 UFPSBE/EPDM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6.3 小结 |
第七章 EPDM/UFPNBR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7.1 实验部分 |
7.1.1 原材料 |
7.1.2 共混物的制备 |
7.1.3 测试与表征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UFPSBR/EPDM共混物的硫化特性 |
7.2.2 UFPNBR/EPDM共混物的相态结构 |
7.2.3 UFPNBR/EPDM共混物的DMTA分析 |
7.2.4 EPDM/UFPNBR混炼胶料的RPA分析 |
7.2.5 UFPSBR/EPDM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7.3 小结 |
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北京化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8)新型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建筑防水概况 |
1.2 建筑防水材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概况 |
1.3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发展概况 |
1.4 我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理 |
2.2.2 实验主要原材料 |
2.2.3 实验设备及型号 |
2.2.4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 |
2.2.4.1 制备方法 |
2.2.4.2 制备工艺流程图 |
2.2.5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预聚反应的影响 |
2.3.2 反应时间对预聚反应程度的影响 |
2.3.3 水分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3.4 NCO质量分数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3.5 聚醚多元醇质量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3.6 甲乙两组分质量比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2.3.7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的影响 |
2.3.8 水固化和MOCA固化的聚氨酯防水涂膜性能的比较 |
2.3.9 碳黑对聚氨酯防水涂膜性能的影响 |
2.3.10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蒙脱土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
3.1 引言 |
3.2 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理论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主要原材料 |
3.3.2 实验设备及型号 |
3.3.3 有机蒙脱土的制备 |
3.3.4 PU/OMMT纳米复合防水涂料的制备 |
3.3.5 紫外老化试验 |
3.3.6 热氧老化试验 |
3.3.7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蒙脱土改性聚氨酯的XRD分析 |
3.4.2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的AFM显微分析 |
3.4.3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力学性能 |
3.4.4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吸水率 |
3.4.5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紫外老化FTIR分析 |
3.4.6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紫外老化的力学性能 |
3.4.7 有机蒙脱土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热氧老化的力学性能 |
3.5 小结 |
第4章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原材料 |
4.2.2 实验主要设备及型号 |
4.2.3 纳米SiO_2表面有机化接枝改性处理 |
4.2.4 聚氨酯/SiO_2纳米复合防水涂料的制备 |
4.2.5 紫外老化试验 |
4.2.6 热氧老化试验 |
4.2.7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SiO_2表面有机化处理前后FTIR分析 |
4.3.2 TEM分析 |
4.3.3 SEM分析 |
4.3.4 纳米SiO_2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力学性能 |
4.3.5 纳米SiO_2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紫外老化FTIR分析 |
4.3.6 纳米SiO_2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紫外老化的力学性能 |
4.3.7 纳米SiO_2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热氧老化的力学性能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四川弘基建材公司营销环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前言 |
1.2 弘基公司简介及面临的困惑 |
第二章 弘基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2.1 建筑防水行业背景介绍 |
2.1.1 建筑防水行业的地位 |
2.1.2 建筑防水材料的分类 |
2.2 弘基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2.2.1 建筑防水行业现状 |
2.2.2 建筑防水行业存在的问题 |
2.2.3 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趋势 |
2.2.4 建筑防水市场需求预测 |
2.3 弘基公司微观环境分析 |
2.3.1 弘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3.2 顾客购买特点分析 |
2.3.3 竞争环境分析 |
2.4 环境分析总结 |
第三章 弘基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3.1 弘基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3.1.1 构成战略的主要因素和基本战略 |
3.1.2 弘基建材公司竞争战略选择 |
3.2 弘基建材公司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
3.2.1 建筑防水材料的市场细分 |
3.2.2 弘基公司的目标市场选择 |
3.2.3 目标市场策略 |
3.3 弘基公司营销组合策略探讨 |
3.3.1 产品策略 |
3.3.2 价格策略 |
3.3.3 渠道策略 |
3.3.4 促销策略 |
第四章 弘基建材公司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4.1 营销理念初探 |
4.2 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CM的热稳定性、发泡,NR平衡硫化体系以及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氯化聚乙烯 |
1 氯化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
1.1 氯化聚乙烯的结构 |
1.2 氯化聚乙烯的性能 |
1.3 橡胶型CPE与普通型CPE的区别 |
2 氯化聚乙烯的配合体系 |
2.1 氯化聚乙烯的硫化体系 |
2.2 氯化聚乙烯的稳定体系、防老体系 |
2.3 氯化聚乙烯的补强填充体系 |
2.4 氯化聚乙烯的增塑体系 |
2.5 其它 |
3 氯化聚乙烯的老化与稳定化研究概况 |
4 海绵橡胶 |
4.1 概述 |
4.2 发泡剂 |
5 氯化聚乙烯的应用 |
6 氯化聚乙烯的发展前景 |
二、天然橡胶 |
1 NR的性能 |
1.1 NR的物理性能 |
2 NR的硫化体系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1.1 原材料 |
1.2 设备与仪器 |
1.3 基本工艺与实验方法 |
1.4 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部分 CM的热稳定性以及发泡、耐油性能的研究 |
1 CM热稳定性能的研究 |
1.1 CM原料以及硫化胶的脱HCI反应 |
1.2 CM原料以及硫化胶的热失重分析 |
2 CM各个硫化体系的热稳定性能 |
3 CM的热空气老化 |
3.1 CM添加不同填料的热空气老化性能 |
3.2 增塑剂对CM的性能及热空气老化的影响 |
3.3 稳定剂对CM的性能及热空气老化的影响 |
3.4 稳定剂并用对CM的性能及热空气老化的影响 |
3.5 防老剂对CM的性能及热空气老化的影响 |
4 CM发泡的研究 |
4.1 CM发泡剂的选择 |
4.2 硫化温度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4.3 DCP用量的改变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4.4 填料种类与用量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4.5 增塑剂种类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4.6 工艺条件对发泡性能的影响 |
5 CM耐油性的研究 |
5.1 不同牌号CM的耐油性能 |
5.2 CM与其他橡胶耐ASTM3#油性能的对比(100℃/72h) |
5.3 CM不同硫化体系硫化胶的耐ASTM3#油性能(100℃/72h) |
5.4 增塑剂对CM耐ASTM3#油性能的影响(100℃/72h) |
第二部分 NR平衡硫化体系的配合、性能以及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
1 si69[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 |
1.1 si69对NR不同硫化体系的影响 |
1.2 si69用量对NR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1.3 si69预处理白炭黑在天然橡胶中的应用 |
1.4 不同硫化时间对硫化胶性能的影响 |
2 天然橡胶平衡硫化体系的研究 |
2.1 促进剂对胶料硫化速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2.2 防焦剂对胶料硫化速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 NR平衡硫化体系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
3.1 拉伸强度与定伸应力的关系 |
3.2 拉伸强度与撕裂强度的关系 |
3.3 拉伸强度与硬度的关系 |
3.4 拉伸强度与回弹性的关系 |
3.5 定伸应力与扯断伸长率的关系 |
3.6 定伸应力与撕裂强度的关系 |
3.7 定伸应力与硬度的关系 |
3.8 定伸应力与回弹性的关系 |
3.9 定伸应力与压缩永久变形的关系 |
3.10 定伸应力与阿克隆磨耗的关系 |
3.11 扯断伸长率与撕裂强度的关系 |
3.12 扯断伸长率与硬度关系 |
3.13 扯断伸长率与回弹性的关系 |
3.14 撕裂强度与硬度的关系 |
3.15 撕裂强度与压缩永久变形的关系 |
3.16 撕裂强度与阿克隆磨耗的关系 |
3.17 硬度与回弹性的关系 |
3.18 硬度与压缩永久变形的关系 |
3.19 硬度与阿克隆磨耗的关系 |
3.20 回弹性与压缩永久变形的关系 |
3.21 回弹性与阿克隆磨耗的关系 |
3.22 压缩永久变形与磨耗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EPDM卷材变脸——纳米改性彩色EPDM防水卷材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丁苯橡胶共混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研究[D]. 于晓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2]基于微观扫描技术的地下工程防水材料特性研究[D]. 王庆国.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 [3]橡胶型氯化聚乙烯与三元乙丙橡胶共混胶性能的研究[D]. 陈春花.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5)
- [4]防水材料(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最新技术产品和今后趋势[J]. 寿崇琦,林栋. 21世纪建筑材料, 2009(01)
- [5]塑料高分子材料与奥林匹克[J]. 穆紫. 国外塑料, 2008(08)
- [6]共混聚合物混炼成型机理的研究[D]. 李利.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7]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应用研究及其新型共泥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 李铁. 北京化工大学, 2006(10)
- [8]新型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及其改性的研究[D]. 颜永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4)
- [9]四川弘基建材公司营销环境及对策研究[D]. 卫东.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10]CM的热稳定性、发泡,NR平衡硫化体系以及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D]. 郝梦轩. 青岛科技大学, 2005(06)
标签: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论文; 三元乙丙防水卷材论文; 硫化橡胶论文; 硫化工艺论文; 高分子卷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