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出血性膀胱炎(论文文献综述)
李祎[1](2020)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在我院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毒学检查情况。根据出血性膀胱炎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134例患者中,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为15例(11.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移植年龄、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ABO血型匹配、CMV感染、BK尿、预防GVHD的药物种类及急性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CMV感染及急性GVHD程度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疾病状态、HLA匹配程度、CMV感染以及急性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洁琳[2](2017)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多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也是治愈某些血液病的唯一方法。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从而为预测出血性膀胱炎出现各种不良事件的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确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进行造血干细胞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血性膀胱炎相关的危险因素;比较出血性膀胱炎组与非出血性膀胱炎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移植类型、预处理药物、预防GVHD的药物种类、CMV感染、BK病毒尿、aGVHD9个方面的差别。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出血性膀胱炎发病情况:100例患者成功植入100例,其中有22例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发病率为22%。男性15例,女性7例。单因素分析表明,其中有3个危险因素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密切相关:(1)移植类型(X2=100.000;P<0.001)(2)CMV 感染(X2=5.288;P=0.021)(3)BK病毒尿(X2=23.310;P<0.001)。然后对上述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只有BK病毒尿为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P<0.05,OR=4.75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患有BK病毒尿的人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可能性是未患BK病毒尿的4.758倍。结论出血性膀胱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重要并发症,BK病毒尿是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独立因素,危险性显着增加。
杨楠,高春记[3](2018)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多由BK病毒再激活引起,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迁延不愈,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然而,目前临床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感染缺乏足够的重视,在BK病毒监测以及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上也缺乏有效的手段。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DNA监测在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中表现出重要作用。在治疗上以西多福韦为代表的治疗方法也日益受到肯定,同时病毒特异性淋巴细胞治疗等新方法也不断涌现。本文主要就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在致病机制、治疗手段、病毒监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朱搏宇,张晓辉,张志芳,徐伟静,黄玉婷,王桂森,王欢乐[4](2019)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文中认为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患者采取分级护理,其中I-Ⅱ级26例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是做好水化及碱化尿液、利尿、膀胱冲洗及加强药物使用的护理等;Ⅲ-Ⅳ级24例患者护理措施以持续膀胱冲洗、膀胱灌注及高压氧疗、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护理为主。结果50例患者出血性膀胱炎缓解率为96.00%(48/50)。在实施治疗中患者均无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不良反应。结论分级护理可使护理措施与患者病情相符,更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同时还能体现护理专业的特性和价值。
杨文丽[5](2019)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HC)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149例患者,对其中可供分析的1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预处理之日为起点,随访至移植后100天。分析可能影响移植后HC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参数,包括年龄,性别,移植前诊断,移植前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是否含有白消安、环磷酰胺、TBI、ATG/ATG-F,移植方式,供受者性别是否相同,HLA配型相合程度,是否发生aGVHD,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有无血、尿CMV、BKV、JCV感染,发生HC前是否应用激素,HC发生时间,HC持续时间,HC发生时血小板计数、凝血情况等。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25%,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若T<5或样本量<40,采用卡方检验的校正公式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参数带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4例allo-HSCT患者,发生HC患者36例,发生率26.9%(36/134);轻度HC患者16例,发生率11.9%(16/134),重度HC患者20例,发生率14.9%(20/134)。HC发病的中位时间为29天(-3-61天)。35例为迟发型出血性膀胱炎(97.2%),1例为早发型出血型膀胱炎(2.8%)。HC病程持续中位时间为21天(7-84天)。2.对36例出血性膀胱炎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HLA配型、移植后存在aGVHD、血CMV-DNA阳性、尿CMV、BKV、JCV DNA检测阳性为发生HC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后存在aGVHD、血CMVDNA阳性、尿BKV-DNA阳性为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对HC的严重程度,单因素分析发现,移植后存在aGVHD、BKV-DNA阳性为HC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发生aGVHD为影响HC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移植后存在aGVHD、血CMV-DNA阳性、尿BKV-DNA阳性是H 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移植后存在aGVHD是严重HC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潘小容,莫霖,黄先巧,张世群,郭小利[6](2018)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归纳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篇文献共计3 89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其中并发出血性膀胱炎609例;男性、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全相合、移植时高危状态、白消安及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异基因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Ⅱ度、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与上述9项危险因素有关,应对具有该类危险因素的患者加强针对性预防护理,以降低和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
刘红云,陈果,曾韫璟,张曦,高力[7](2019)在《脐带间充质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输注脐带间充质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4-2018年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资料,比较输注脐带间充质细胞28例患者(输注组)与未输注脐带间充质细胞24例患者(未输注组)出血性膀胱炎的持续时间、反应率及疼痛评分,观察脐带间充质细胞输注的安全性。结果输注组患者总有效率大于未输注组(100.0%vs 45.8%);输注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较未输注组明显缩短[(20.6±13.5)d vs(33.9±21.7)d,P<0.05]。与未输注组比较,输注组出血性膀胱炎患者肉眼血尿持续时间明显缩短[(26.3±14.8)d vs(38.9±24.0) d,P<0.05];镜下血尿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31.3±13.6)d vs(48.9±22.0)d,P<0.05]。输注脐带间充质细胞不增加血CMV及尿BKV感染率。结论脐带间充质细胞能明显缩短出血性膀胱炎患者的病程,减少痛苦,改善预后,且无毒副作用。
李碧香,张冬萍,陈美容,华春燕,孔媛,高小红,刘贻好,杨攀,李丹[8](2018)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HC)防治与护理。方法 85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用常规水化、碱化尿液、利尿,应用美司钠解毒等积极预防,对出现HC的患者积极观察,重度者采用持续膀胱冲洗和相关对症治疗。结果 8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发生HC25例,发生率为29. 41%,早发HC6例,迟发HC19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积极采用水化、碱化尿液、强迫利尿等措施,可有效预防HC发生,对出现HC的患者积极评估,根据轻重程度采取对应干预措施,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肖敏[9](2019)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与治疗》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本中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LOHC)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西多福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防治LOHC有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于本中心接受allo-HSCT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对中段晨尿行BKV、CMV、JCV等病毒DNA定量检测。应用Gray’s检验对发生LOHC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Fine-Gray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LOH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流式细胞学方法,监测非特异性T细胞及B细胞亚群的免疫重建。进一步分析14例静脉西多福韦治疗BK病毒阳性的LOH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西多福韦治疗LOHC的有效率、安全性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接受全相合或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231例,其中男性155例(67.1%),女性76例(32.9%),中位年龄24(1-61)岁。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8岁、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14天、aGVHD的发生是影响膀胱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尿BK病毒阳性患者98例(71.0%),发生膀胱炎45例(45.9%),而阴性患者40例(29.0%)发生膀胱炎仅4例(10.0%)。尿BK病毒阳性与LOHC有明显相关性(P<0.001,HR 5.81,95%CI 2.102-16.062)。而尿JC、CMV病毒与LOHC均无明显相关性(JCV:P=0.563,HR 1.181,95%CI0.671-2.078,CMV:P=0.585,HR 0.838,95%CI 0.445-1.579)。移植后BK+组与BK-组在CD3、CD4、CD8 T细胞亚群免疫重建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B细胞免疫重建方面,移植后3月BK+组CD19+,CD20+,CD22+细胞群比例显着低于BK-组(P<0.01),移植后6个月BK+组CD19+,CD22+细胞群仍显着降低(P<0.05)。14例难治性BK病毒阳性的LOHC患者使用了静脉西多福韦二线治疗,总缓解(CR)率为(78.6%)。1例(7.1%)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其余2例(14.3%)患者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7例(5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发生LOHC患者总体生存率显着劣于未发生LOHC患者(P<0.05)。结论:LOHC的发生可能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预后。年龄>18岁、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14天、aGVHD的发生、BK病毒感染是发生LOHC的高危因素。移植后BK阳性患者CD19+,CD20+,CD22+B细胞亚群免疫重建延迟。西多福韦对难治性LOHC的疗效肯定,但其肾毒性需要引起重视并防范。
郁西平[10](2019)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后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并分析患儿焦虑、抑郁的情绪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揭示HSCT后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引起临床医生、患儿家长及社会注意,为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移植病区行HSCT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使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量表)对124名6月—14岁患儿进行社会生活能力调查;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慢性病应对方式量表(CODI)对53名8-16岁患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现状,以及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并分别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患儿移植年龄及病程、移植后并发症等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及情绪状态的关系。采用SPSS20.0软件对样本资料进行统计描述,使用单因素分析法、t检验、spearsman相关性分析、卡方分析进行数据分析。P<0.05认为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社会生活能力:1.HSCT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总分与患儿初诊年龄及移植时年龄、填写问卷时年龄相关且均呈正相关;(1=0.732,p<0.001;r=0.853,p<0.001;r=0.861,p<0.001)。2.HSCT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与患儿初诊年龄、移植时年龄、测试年龄相关且均呈正相关;(r=0.239,p=0.008;r=0.266,p=0.003;r=0.292,p=0.001)。3.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与移植后病程相关,且呈正相关(r=0.246,p=0.006),标准分与移植前病程、总病程无相关性。4.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与性别、移植前是否化疗、供体来源、aGVHD、cGVHD、CMV感染、EBV感染、出血性膀胱炎、VOD、测试时是否存在并发症无相关性。5.各年龄段移植后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总分均值与常模组均值比较,1-1.5岁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15.50±1.38,常模组:15.69±1.69,p=0.012),其他年龄组与常模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0)。(2)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1.患儿所采用的各种应对方式均值为接受(4.02±0.74)、负性情绪反应(2.16±0.57)、远离(3.24±1.05)、幻想(4.56±0.76)、自我安慰(3.52±0.92)、逃避(3.18±1.17);由此可看出,移植后患儿采用的应对方式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幻想、接受、自我安慰、远离、逃避、负性情绪反应。2.在53名入组患儿中,焦虑量表得分≥23分共12例,存在焦虑,占22.64%,总分小于23分者41例,不存在焦虑,占77.36%。其中抑郁合并焦虑者为2例,在焦虑总人数中占比16%。焦虑量表中躯体化/惊恐分量表得分与移植后病程呈正相关(r=0.490,p=0.032);分离性焦虑分量表与初诊年龄、移植年龄、测试年龄均呈负相关(r=-0.365,p=0.007、r=-0.371,p=0.006、r=-0.297,p=0.031);社交恐怖分量表得分及焦虑量表总得分均与移植后病程呈正相关(r=0.307,p=0.025、r=0.291,p=0.034),另外,社交恐怖分量表得分与总病程也呈正相关(r=0.293,p=0.033)。3.焦虑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与国内常模比较:其中8-12岁女孩社交恐怖分量表得分与常模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5.14±2.28,常模组:3.57±2.76,p=0.023);13-16岁女孩学校恐怖、分离性焦虑分量表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0.30±0.675,常模组:0.85±1.11,p=0.030;移植组:1.70±2.00,常模组:3.25±2.65,p=0.037);8-12岁男孩学校恐怖分量表得分与常模相比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移植组:1.00±1.21,常模组:0.82±1.06,p<0.001);13-16岁男孩躯体化/惊恐分量表、社交恐怖分量表及焦虑量表总分与常模得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6.56±3.13,常模组:3.27±3.10,p<0.001、移植组:6.89±3.10,常模组:3.72±2.94,p=0.015、移植组:24.00±8.57,常模组:14.23±2.11,p=0.009)。4.在53名入组患儿中,抑郁量表得分≥15分的有2例,即3.77%患儿存在抑郁障碍。患儿抑郁量表得分与移植年龄、测试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呈正相关(r=0.345,p=0.011、r=0.275,p=0.046、r=0.321,p=0.019)。8-10 岁、11-14 岁男孩、8-11 岁女孩抑郁量表得分与常模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5.89±3.10,常模组:9.99±4.57,p=0.004、移植组:6.93±3.96,常模组:9.91±4.99,p=0.011、移植组:6.50±2.27,常模组:9.72±4.44,p=0.002)。5.患儿焦虑量表得分与负性情绪反应、逃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343,p=0.012、r=0.314,p=0.022),同时抑郁量表得分与负性情绪反应呈正相关(r=0.358,p=0.008)。结论:1.移植后1-1.5岁组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受影响明显,患儿发病年龄越晚社会生活能力标准分相对越高,晚期发病对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影响相对较小,且随着移植后时间的推移,患儿社会生活能力逐渐提高。2.移植后时间越长,患儿躯体化/惊恐越明显,年龄越小的患儿分离性焦虑越明显,随着移植后病程及总病程的延长患儿社交恐怖越明显,移植后时间越长患儿总的焦虑状况越严重。3.与正常儿童相比,移植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13-16岁女孩存在分离性焦虑,8-12岁女孩及13-16岁男孩存在社交恐怖,13-16岁女孩及8-12岁男孩存在学校恐怖,13-16岁男孩还存在躯体化/惊恐,同时总的焦虑状态最明显。4.与正常儿童相比,移植后患儿的抑郁情绪障碍明显较少,其中8-11岁男孩、女孩及11-14岁男孩抑郁状态明显好于常模。患儿抑郁状态随患儿年龄及移植前病程的增加而加重。5.移植后患儿较多采用“幻想”、“接受”等相对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自己的疾病,而负性情绪反应等相对消极的应对方式采用较少。6.患儿选择相对消极应对方式如负性情绪反应及逃避应对方式的频率越高,患儿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7.临床医生及患儿亲属特别是患儿父母应多鼓励、支持患儿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情,这样将会更加有利于患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对疾病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出血性膀胱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出血性膀胱炎(论文提纲范文)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诊断标准[5]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现状 |
2.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出血性膀胱炎的单因素分析,表1 |
2.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多因素分析,表2 |
3 讨论 |
3.1 疾病状态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关联 |
3.2 HLA匹配程度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关联 |
3.3 CMV感染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关联 |
3.4 急性GVHD程度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关联 |
(2)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资料和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二) 诊断标准 |
1. 出血性膀胱炎的诊断 |
2. 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诊断 |
3. GVHD的诊断标准 |
(三) 研究设计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因素选择 |
3. 伦理原则 |
4. 统计学数据分析 |
二、结果 |
(一) 基本资料 |
(二) 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情况 |
(三) 出血性膀胱炎的情况分析与对策 |
(四)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单因素分析情况(详见表3) |
1. 出血性膀胱炎与年龄的关系 |
2. 出血性膀胱炎与性别的关系 |
3. 出血性膀胱炎与疾病类型的关系 |
4. 出血性膀胱炎与移植类型的关系 |
5. 出血性膀胱炎与预处理药物的关系 |
6. 出血性膀胱炎与预防GVHD药物种类的关系 |
7. 出血性膀胱炎与CMV感染的关系 |
8. 出血性膀胱炎与BK病毒尿的关系 |
9. 出血性膀胱炎与aGVHD的关系 |
(五)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多因素分析情况(详见表5) |
三、讨论 |
(一) 对出血性膀胱炎的基本认识 |
(二) 关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讨论 |
1. 关于出血性膀胱炎与移植类型的关系 |
2. 关于出血性膀胱炎与CMV感染的关系 |
3. 关于出血性膀胱炎与BK病毒尿的关系 |
4. 针对出血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开展的相应对策 |
5. 临床护理指导 |
(三) 创新与局限 |
(四)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V感染途径及其致病机制 |
感染途径 |
致病机制 |
BKV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诊断 |
BKV感染的检测方法有多种, 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BKV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诊断标准。 |
BKV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 |
BKV-DNA监测在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中的临床意义 |
对出血性膀胱炎预测、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
对出血性膀胱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 |
结语 |
(4)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出血性膀胱炎诊断及分级标准 |
1.3 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主要治疗方法 |
1.4 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 |
1.4.1 Ⅰ级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
1.4.2 Ⅱ级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
1.4.3 Ⅲ级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
1.4.4 Ⅳ级出血性膀胱炎的护理 |
1.4.4. 1 改良导尿管 |
1.4.4. 2 膀胱电镜术的护理 |
1.4.4. 3 膀胱灌注的护理 |
1.4.4. 4 高压氧疗 |
1.4.4. 5 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的护理 |
1.5 疗效判断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病例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2 HSCT并发HC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结果 |
2.2.1性别 |
2.2.2 HLA配型 |
2.2.3 疾病危重程度 |
2.2.4 预处理药物 |
2.2.5 预处理方案 |
2.2.6 移植方式 |
2.2.7 aGVHD |
2.2.8 aGVHD严重程度 |
2.2.9 巨细胞病毒 (CMV) 感染 |
2.3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3.1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
3.2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 |
3.2.1 性别 |
3.2.2 aGVHD及其严重程度 |
3.2.3 HLA配型 |
3.2.4 CMV感染 |
3.2.5 疾病严重程度 |
3.2.6 预处理药物和预处理方案 |
3.3 局限性 |
(7)脐带间充质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患者资料 |
1.2 预处理及GVHD的预防 |
1.3 感染预防及支持治疗 |
1.4 出血性膀胱炎的诊断、分度和疗效评判 |
1.5 病毒指标监测 |
1.6 出血性膀胱炎的处理 |
1.7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发病情况 |
2.2 治疗效果 |
2.3 病毒情况 |
2.4 安全性 |
2.5 随访 |
3 讨论 |
(8)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HC的预防 |
1.2.2 HC的治疗与护理 |
1.2.2. 1 轻度HC治疗: |
1.2.2. 2 重度HC治疗: |
1.2.2.3心理护理: |
1.2.2. 4 饮食护理: |
1.2.2. 5 观察病情变化: |
1.3 观察指标 |
2 结果 |
2.1 HC发生情况 |
2.2 HC转归 |
3 讨论 |
(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与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移植方案 |
2.2 感染的预防方案 |
2.3 LOHC的诊断和治疗 |
2.4 病毒的监测 |
2.5 免疫功能监测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临床病例资料 |
3.2 LOHC的发生情况 |
3.3 影响LOHC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3.4 BK病毒与LOHC的相关性分析 |
3.5 免疫功能监测 |
3.6 LOHC的治疗 |
3.7 LOHC的预后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成果 |
致谢 |
(10)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HSCT患儿社会生活能力情况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HSCT后患儿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英文中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出血性膀胱炎(论文参考文献)
- [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严重的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 李祎. 临床护理杂志, 2020(01)
- [2]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多因素研究[D]. 何洁琳.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研究进展[J]. 杨楠,高春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8(05)
- [4]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分级护理[J]. 朱搏宇,张晓辉,张志芳,徐伟静,黄玉婷,王桂森,王欢乐. 现代临床护理, 2019(07)
- [5]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D]. 杨文丽.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6]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潘小容,莫霖,黄先巧,张世群,郭小利. 护理学杂志, 2018(19)
- [7]脐带间充质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刘红云,陈果,曾韫璟,张曦,高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23)
- [8]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出血性膀胱炎的预防及护理[J]. 李碧香,张冬萍,陈美容,华春燕,孔媛,高小红,刘贻好,杨攀,李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08)
- [9]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的危险因素与治疗[D]. 肖敏.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应对方式及情绪状态的研究[D]. 郁西平.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