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学生面前不怕认错(论文文献综述)
董玉[1](2019)在《大班幼儿“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以民间故事绘本为载体》文中提出学前儿童是品格培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处于幼小衔接的大班幼儿来说,具备良好的品格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更应重视对其品格的培养。民间故事绘本是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的优秀素材,对幼儿的品格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本研究将以民间故事绘本为切入点,基于所选研究对象班级幼儿实际发展需求而定,以“勇敢”品格为主题,采取行动研究的研究范式,在分析现状与问题归因、并提出研究假设后,设计了最初的行动研究方案。在最初的行动研究发展方向上,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一日生活指导以及家园合作等方式,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活动方案,最终探索出一条幼儿“勇敢”品格教育的培养路径。本研究采用“三段式”行动研究,将幼儿“勇敢”品格教育活动设计为三轮,每一轮都指向改善幼儿的需要提升的勇敢行为,每一个阶段的品格培养模式均为感知勇敢——体验勇敢——践行勇敢,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每一次行动研究都是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为步骤形成一个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再从教育目标、内容及实践活动的实施等方面出发设计活动方案。经过三轮行动研究,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访谈以及家长的反馈,幼儿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方面上有着明显改善,部分幼儿的行为表现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同时对研究者以及参与教师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黄乔伟[2](2019)在《儿童“认”错机制及其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儿童“认”错是儿童认错的一种变异,是儿童从行为上对错误的回应。它割裂了个人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要么忽略认知发展,要么抛弃情感教育,过度重视行为上的遵从。既不利于认错教育的顺利开展,也不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现实教育情境中,教师只看到儿童“认”错的表象,为儿童的“屡教不改”所累,未曾意识到儿童“认”错实则是认错教育失落,纠错横行的结果。也不曾意识到“认”错的遮蔽与放任会影响儿童个体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利于教育与儿童的共同成长。通过对质性材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儿童的“认”错可分为“自暴自弃”式“认”错、“不放大即化小”式“认”错、“寻求关注”式“认”错、“自我隐藏”式“认”错。每种“认”错主体皆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行为习惯,分别对应以往教育学所界定的后进生、好学生、调皮学生以及普通学生。为进一步明确儿童“认”错的内在缘由,本文创造性地借鉴ABA和ABC行为分析法的分析框架,以在场、情感博弈、欲望与机会为切入点,探析儿童认知、情感、自我意识对“认”错行为的作用机制。在场是儿童“认”错的恒常要素,影响儿童认知,也是儿童“认”错的前提。儿童“认”错的在场具有时空相对性、强度不确定性以及载体单一性的特征,以其高权威性和强约束性形塑儿童认知,使儿童认知僵化,行为偏形式化。正式场合中,教师通过整齐的队列、严肃的表情、不容置疑的命令及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等一系列情境符号的排列组合传递出要求,儿童作为配合者与被动接受者不得不服从于外界对自身行为的形塑;非正式场合中符号的组合较为柔和,情境和教育者的需求传递较弱,儿童认知到安全,“认”错时较为轻松。博弈是儿童“认”错情感最大的特征。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儿童认错情感具有积极性,而“认”错情感具有外显性、消极性、惩罚性和利己性。在消极情感的影响下,儿童与纠错情境中的权威者、同伴形成多样的博弈——或在信任中权衡利弊,或在合作中寻求平衡。集体“认”错时又会倾向于寻求集体的庇护,以期获得一致性体验。在“认”错情感的作用下,认错情感教育和儿童行为走上了功利性、强制性、片面化的特征。儿童所有的感知体验最终会嵌入其心理结构,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意识,反过来影响儿童思考和行为模式。儿童“认”错实际上也是儿童特有人格影响下的行为模式,不同社会地位的儿童会以相应刺激为基准,为实现内在强烈的欲望寻求机会。欲望是贯穿儿童“认”错全过程的一项心理要素,是儿童“认”错产生的心理动力。“认”错这一欲行就是儿童内在欲望与机会的联合作用成果,是通向儿童欲望世界的道路。不同儿童依据各自资源各显神通,在欲望的道路上依据现有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演绎不同类型的“认”错。每一种“认”错背后都隐藏着儿童的现有心理结构和未来发展线索,而现下的认错教育忽略了对儿童内在的、隐藏的心理结构的探究,将犯错儿童看成是过去的、静态的事物,专注于已发生的错误行为,并未将儿童当成是动态的、发展的、主动的认错主体,指望依靠单纯的他律促进儿童内在道德发展。为探究儿童“认”错的内在机制,实现儿童“认”错行为和转化和认错教育的回归,教育者需要重视儿童在“认”错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发展以及自我意识建构。现实教育观念固化,不重视儿童差异性和主体地位,忽略情感引导和对儿童内在发展状况的关注,具有功利性、高权威性、低具身性。本文提倡以动态的、主动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错误行为,实施尚人、明理、晓情和知性的认错教育。尚人要求展现认错教育的教育性,发扬发展性、主体性、建构性、连贯性的教育理念。希望教育者树立发展的学生观与个性化的情境认错观、树立建构的认错教育观,实现认错主体回归、构建家校合一,关注认错教育的连贯性;明理是从认知角度强调教育者应当注重认错教育的具身性,让儿童在情境中自己体验,实践致知,保证认错教育针对性与普遍性相结合;晓情从儿童认错情感角度出发,希望教育者能够重视并且合理引导儿童在认错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及发展,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和谐稳定发展;知性则是从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也就是内在心理发展层面出发,希望教育者关注儿童个性的形成过程。
刘醒龙[3](2018)在《黄冈秘卷》文中研究指明1凡事太巧,必有蹊跷,不是天赐,就是阴谋。一个刚刚上高中一年级的花季女孩,从未见过面,第一次交谈,便恶狠狠地表示,要变身为杀手,到我的老家黄冈寻仇。另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用从未有过的躁动,气急败坏地说,有人要打她,揪她的头发,要她的老命。如此天壤之别,又都带着某种戾气的话语,是通过电话传来的。第一个电话是朋友少川从北京打过来的,她没有说那些凶神恶煞的话,说那些话的女孩
梁晓声[4](2021)在《我和我的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二〇〇二年我大二了。我遭遇了爱情。某日去上课时,我被一名踏滑板的男生撞着了——通往教学楼的路上行人匆匆,有的同学边走边吃东西。一只尚不会飞的小麻雀不知何时从树上掉在了路上,在学生们的脚步间盲目蹦跳,却少有注意到它的人,谁注意到了,也只不过高抬脚跨过而已。它的妈妈在树上焦急地叫个不停,不时在学子们头顶盘旋,对于这异常的现象也根本没谁注意。我注意到它时,它恰被一只脚踢翻。那一踢使它不动了,居然趴在无数匆匆的脚步之间了。我赶紧快走两步,双手捧起了它,欲将它放到草坪上。
严歌苓[5](2012)在《陆犯焉识》文中指出引子据说那片大草地上的马群曾经是自由的。黄羊也是自由的。狼们妄想了千万年,都没有剥夺它们的自由。无垠的绿色起伏连绵,形成了绿色大漠,千古一贯地荒着,荒得丰美仙灵,蓄意以它的寒冷多霜疾风呵护经它苛刻挑剔过的花草树木,群马群羊群狼,以及一
吴满意,胡小恒[6](2019)在《容错纠错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底色》文中研究指明容错纠错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的又一重大实践探索、实践创新,是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党必须锻造的攻坚利器和必须搭建的渡水之桥,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理论品质及这种理论品质所涵育的共产党人不怕犯错、勇于认错、善于改错的优良品格和独特优势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呈现。在全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化征程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伟大创新中,我们不仅要传承好、弘扬好马克思主义容错纠错的鲜明理论品质,也必须进一步擦亮马克思主义容错纠错的实践底色。
刘捷,秋如[7](2013)在《艺术生——谨以此献给所有心中有梦的孩子以及培养他们的人》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开学2004年的9月1日,破晓的第一缕阳光像往常一样,洒在这座一到夏天就因酷热难耐而被誉为国内"N大火炉"之一,又因举步可寻阖城遍是于大小水域昼夜翻花吐泡的万千细泉而久负泉城之盛名,还因浸淫五千年齐鲁文化积淀之丰厚却不懂张扬兀自以一身土气俗气示人的北方城
郭重威[8](2008)在《《古镇沧桑》第二部》文中认为承前《古镇沧桑》照字面说应该讲古镇沧海变良田的故事,在实际上就是讲历史的故事。但这个古镇的历史太久了,有记录的就有两千年,它的故事自然也很多,该怎么讲呢?细想一下,办法有了,你只要从宏观上来想一下,中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朝代,这个朝代倒了,那个朝代兴了,但变化的
宋钧[9](2009)在《斑鸠》文中提出第一章孤城驿关于我的故事,还是从五〇年开始说起吧。五〇年春节刚过,我从烟台搭乘一艘双桅机帆船去安东,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远行。从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算起来距离不太远,但隔着海峡,又分属两省,因此在安东下船的时候,心里也"异乡异客"地怅惘了一回。我从安东坐上开往唐河的长途公共汽车,沿海边公路西行约两个小时,
李师江[10](2010)在《中文系》文中研究指明1十几年前的我跟现在是两个人。现在我什么话都敢说,那时候什么话都不说,内向、孤僻、不合群。大一我们住在北校区,原恭王府里,宿舍和教室都是王府厢房改造的,幽暗、寂寥,长长的压抑
二、在学生面前不怕认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学生面前不怕认错(论文提纲范文)
(1)大班幼儿“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以民间故事绘本为载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国家政策的引导 |
(二)幼儿阶段是进行品格教育的关键时期 |
(三)民间故事是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的优秀素材 |
(四)民间故事绘本在幼儿园中缺乏应有的地位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品格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民间故事的相关研究 |
(三)幼儿“勇敢”品格教育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间故事绘本用于幼儿品格教育的理性思考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品格 |
(二)品格教育 |
(三)绘本 |
(四)民间故事 |
(五)勇敢 |
二、以民间故事绘本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价值澄清理论 |
(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三)社会学习理论 |
三、以民间故事为载体进行幼儿品格教育的独特价值 |
(一)民间故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道德隐喻 |
(二)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 |
(三)民间故事的叙事艺术利于提升幼儿的道德水平 |
第二章 对幼儿进行“勇敢”品格教育的前期准备 |
一、研究背景资料 |
(一)研究的场所和资源 |
(二)研究对象 |
二、分析现状 |
(一)幼儿园教师对民间故事有一定认识,但是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髙 |
(二)对品格教育的认识较为模糊 |
(三)对以民间故事为载体进行幼儿园品格教育的认同度较低 |
三、问题归因 |
(一)幼儿园课程开发能力薄弱 |
(二)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民间故事资源相对稀缺 |
(三)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不足 |
(四)幼儿教师主动学习的意识不高,对幼儿品格教育不够重视 |
四、研究假设 |
五、研究步骤与计划 |
(一)品格主题的确定 |
(二)勇敢内涵的把握 |
(三)绘本的选择 |
(四)取得家长的支持 |
(五)确定行动研究的步骤 |
(六)制定“勇敢”品格教育活动初步方案 |
六、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一)资料的收集 |
(二)资料的处理 |
第三章 幼儿“勇敢”品格教育第一轮行动研究 |
一、“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第一轮行动研究方案 |
二、活动实施过程 |
(一)绘本教学活动:《区寄除贼》 |
(二)绘本剧表演:《区寄除贼》 |
(三)谈话活动:《一次勇敢的对话》 |
(四)游戏活动:《感受黑暗》 |
三、第一轮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
(一)对方案设计的反思 |
(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反思 |
(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
第四章 “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一、“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 |
二、活动实施过程 |
(一)绘本教学活动:《捆龙仙绳》 |
(二)绘本剧表演:《捆龙仙绳》 |
(三)集体教学活动:《小白认错》 |
(四)游戏活动:《勇敢的战胜困难》 |
(五)一日生活指导 |
(六)家庭教育指导 |
三、第二轮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
(一)方案设计的效果 |
(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反思 |
(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
第五章 “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一、“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第三轮行动研究方案 |
二、活动实施过程 |
(一)绘本教学活动:《长发妹》 |
(二)勇敢故事分享会 |
(三)体育游戏活动:《勇敢的孩子》 |
(四)体育游戏活动:《勇敢的小兵》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效果及反思 |
(一)对方案设计的反思 |
(二)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反思 |
(三)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一)幼儿“勇敢”品格教育活动实施的基本过程模式 |
(二)幼儿“勇敢”品格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制定 |
(三)民间故事绘本融入“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成效 |
二、反思 |
(一)对幼儿园品格教育的反思 |
(二)对教师的反思 |
(三)对未来研究方面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儿童“认”错机制及其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认后又错:儿童认错的反复 |
2.教师纠错误区导致儿童认错异常 |
3.认错教育理想何以受阻 |
4.澄清“认”错: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遮蔽 |
(二)儿童“认”错机制研究的目的和价值 |
1.转变教育者观念,提高教育质量 |
2.构建本土化“认”错机制,丰富认错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1.由外而内的认错 |
2.由内而外的认错 |
3.不足之处 |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儿童“认”错类型分析 |
(一)儿童“认”错人口变量差异 |
(二)规训式“认”错与顺从性“认”错 |
1.教师纠错下的儿童规训式“认”错 |
2.家长“管”教下的儿童顺从式“认”错 |
(三)个人“认”错与集体“认”错 |
1.个人“认”错的三重压力 |
2.集体“认”错的众生百态 |
(四)儿童“认”错类型的个性化分析 |
1.学习是个难题:“自暴自弃”式“认”错 |
2.我要保持一致:“自我隐藏”式“认”错 |
3.我不能犯错:“不化小即放大”式“认”错 |
4.哪里都有你:“寻求关注”式“认”错 |
二、在场:儿童“认”错的认知—行为机制 |
(一)认知约束:在场是儿童“认”错的前提性要素 |
(二)儿童“认”错与在场的相关性分析 |
1.在场与儿童“认”错关系的恒定性检验 |
2.个案中的在场 |
3.儿童“认”错的在场性质 |
(三)“认错”的在场效应:在场塑造认知,认知导向“认”错 |
1.“认”规范:权威者在场的规训作用 |
2.“认”情境:权威者在场的调节作用 |
3.强者主导:多种“在场”博弈 |
三、过程博弈:儿童“认”错的情感-行为机制 |
(一)儿童认错情感特征 |
1.儿童认错情感的消极性作为一种自我惩罚先于外界的惩罚 |
2.儿童认错情感会带来利他的行为转变 |
3.儿童认错情感指向特定社会角色的责任意识 |
(二)儿童“认”错博弈 |
1.儿童“认”错的消极情感体验通常由外界纠错引起 |
2.儿童“认”错是利己的情感博弈 |
3.儿童“认”错情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
(三)儿童“认”错之情感博弈策略分析 |
1.个人“认”错情感博弈与行为策略 |
2.集体“认”错情感博弈与行为策略 |
四、欲望与机会:儿童“认”错的自我意识-行为机制 |
(一)欲望是自我意识构建的第一步 |
(二)欲望·机会·“认”错 |
1.欲望是儿童“认”错的心理动力 |
2.机会是欲行的产生契机 |
3.欲望与机会联合作用于儿童“认”错 |
(三)“认”错中的儿童自我意识建构过程解析 |
1.地位越高,责任越大—我是好学生 |
2.自我隐藏,被动等待—我是普通学生 |
3.自我保存,主动试探—我是后进生 |
4.自我定义,引导评价—我是调皮学生 |
五、儿童“认”错归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
(一)正确认识儿童“认”错的客观性及其转化必要性 |
(二)儿童“认”错的归因分析 |
1.师之惰,生之“认”:认错教育对“人”的忽略 |
2.认错认知教育的高权威性和低具身性 |
3.认错情感引导的缺失 |
4.欲望—机会:教育隐线作用的缺失 |
(三)从“认”错到认错:实践路径规划 |
1.尚“人”:以人为本,关注儿童个性化发展需求 |
2.明理:强调具身认知,实现认错教育针对性和一般性相结合 |
3.晓情:关注儿童情感发展,增强儿童错误行为与认错情感关联性 |
4.知性:提升师生交互质量,聚焦儿童认错的自律性培养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在校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4)我和我的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6)容错纠错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底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容错与纠错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质 |
(一) 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天然具有容错性的理论品质 |
(二) 马克思主义在纠错中不断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也不断呈现理论自身的纠错性品质 |
(三)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容错纠错辩证运动的历史 |
二、容错纠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涵育出共产党人不怕犯错、勇于认错、善于改错的优良品格和独特优势 |
(一) 容错纠错的理论品质涵育出共产党人不怕犯错、勇于认错的优良品格 |
(二) 容错纠错的理论品质培育出共产党人善于改错的独特优势 |
三、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必须要置于马克思主义容错纠错的理论发展之中 |
(一) 强调将构建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探索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容错纠错的理论发展进程之中, 是构建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实践活动本身的内在诉求 |
(二) 强调将构建和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实践探索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容错纠错的理论发展进程之中, 是继续开辟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性要求 |
(7)艺术生——谨以此献给所有心中有梦的孩子以及培养他们的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开学 |
第二章妙不可言No.1 |
第三章大龙女的狗屎运 |
第四章拯救的机缘 |
第五章美着 |
第六章琴心若蕊 |
第七章分组风波 |
第八章胸闷不是病 |
第九章萝莉患 |
第十章周一的诡异 |
第十一章初见“教父” |
第十二章学生会“高干” |
第十三章找北 |
第十四章差生诉 |
第十五章神仙姐姐 |
第十六章我要进前三 |
第十七章惊天误 |
第十八章强大内心哪里来 |
第十九章邪门 |
第二十章神仙哥哥 |
第二十一章冷暖 |
第二十二章市优事忧 |
第二十三章长夜惑 |
第二十四章钱多了就是仇引子 |
第二十五章逃过一劫 |
第二十六章过五关 |
第二十七章为梦一搏 |
第二十八章有一线希望是何等幸运 |
(9)斑鸠(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孤城驿 |
李广武 |
小家伙 |
贼船 |
第二章 |
形形色色的客人 |
张望唐河镇 |
第三章 |
孙晋的朋友 |
笑面韦驮 |
风从北方来 |
女生、女生 |
第四章 |
李叔叔 |
不要仇恨 |
第五章 |
是谁炸伤了李广武 |
唐河支队 |
第六章 |
凯旋 |
我的幸福时光 |
第七章 |
我们家的新人 |
诱捕 |
最初的清算 |
第八章 |
女客人 |
正仁街93号 |
第九章 |
阴影 |
邮差 |
愚弟华太乙顿首 |
我能给你什么 |
给孩子们 |
第十章 |
致本城居民的公开信 |
唐河镇的父老兄弟们: |
梦魇 |
等待台风 |
后记 |
四、在学生面前不怕认错(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班幼儿“勇敢”品格教育活动的行动研究 ——以民间故事绘本为载体[D]. 董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2]儿童“认”错机制及其教育价值研究[D]. 黄乔伟.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3]黄冈秘卷[J]. 刘醒龙.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2)
- [4]我和我的命[J]. 梁晓声. 当代, 2021(01)
- [5]陆犯焉识[J]. 严歌苓.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1)
- [6]容错纠错的内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实践底色[J]. 吴满意,胡小恒. 天府新论, 2019(05)
- [7]艺术生——谨以此献给所有心中有梦的孩子以及培养他们的人[J]. 刘捷,秋如.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3(04)
- [8]《古镇沧桑》第二部[J]. 郭重威. 西部, 2008(19)
- [9]斑鸠[J]. 宋钧. 长篇小说选刊, 2009(04)
- [10]中文系[J]. 李师江. 当代,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