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蓄电池充电台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钱梦男[1](2020)在《水产养殖作业船导航控制与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河蟹的需求也在逐年提升。但我国的河蟹养殖目前仍以人工为主,劳动强度大,智能化程度低,容易造成投饵不均。为了实现河蟹的科学化养殖,在江苏省现代农业研发项目和江苏省海洋渔业局渔业科技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经费的资助下,研制了一款明轮驱动的水产养殖自动作业船,能够解放劳动力,提高河蟹养殖效率。本文对作业船的导航控制系统与电源管理系统做出研究与设计。导航控制系统能够保证作业船沿着规划路径均匀投饵,电源管理系统则为导航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切换提供必要的依据,并保证作业船各用电模块的可靠运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设计了基于明轮驱动的水产养殖自动作业船。介绍了作业船总体结构与主要技术参数;分析了主控模块与投饵模块的内部结构;在作业船总体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其中的导航控制系统与电源管理系统做出详细阐述。二、设计了水产养殖自动作业船的导航控制系统。介绍了作业船采用的GPS/地磁组合导航系统及其原理;建立了作业船工作区域的平面坐标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巡航路径的规划与导航路径的跟踪算法设计;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的航向控制器,并对跟踪效果进行仿真验证;设计了航速控制策略与航向/航速分配控制策略。三、设计了水产养殖自动作业船蓄电池剩余电量估算算法。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关键参数;建立了铅酸蓄电池二阶RC等效模型,并根据作业船出航与巡航状态的不同建立了基于作业船工作特性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估算算法,实现估算精度与系统任务量的平衡;对算法中最重要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做出详细设计,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性能。四、设计了基于STM32系列芯片的水产养殖作业船软硬件。其中,硬件部分设计了主控模块、导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与电压电流采集模块;软件部分则设计了通信解析单元、巡航控制单元、信息存储单元与剩余电量估算预警单元。通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了导航控制系统与电源管理系统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接收差分信号的条件下,自动导航时作业船直线路径跟踪平均误差不超过0.1m,转弯最大误差不超过0.6m;电源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视电池状态参数,并在线估算蓄电池剩余电量,保障投饵作业任务顺利完成。
潘宏杰[2](2019)在《配电网末端高/低电压治理新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电网的快速发展,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配电网络由放射型的无源网络转变成用户与电源相互联系的有源网络,改变了配电网络的电压分布,使得配电网的末端电压问题日益显著。我国在末端电压治理上缺少有效的指引,探索有效、经济、可靠的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电网的国情以及电压治理的必要性,本文拟定了一种基于光储系统的配电网末端电压治理方案,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介绍了国内出现的中低压配电网末端电压波动问题,主要包括高电压与低电压;举例说明各个地区分别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以及取得的治理效果,并对中低压配电网电压问题进行浅析,指出了我国在管理层面与技术层面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和工作现状,指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2)阐述了配电网末端出现高电压与低电压的危害,分析了末端电压波动问题的产生机理,并从相关参数对首末端电压进行分析;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高低电压产生进行验证,介绍了传统的治理手段以及它们的优缺点,简单叙述了光储系统治理电压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具备的优势。(3)介绍了光储系统的拓扑结构,详细阐述了光储系统治理配电网末端高低电压新方案的控制策略,以恒压控制法对光伏输出的最大功率进行跟踪,并以储能装置的充放电控制严密配合光伏电池的输出,且以优化角度对储能装置的容量配置进行探索与研究,确保光储系统的经济、有效和稳定运行;当电压出现波动时,通过检测并计算配电网所需有功和无功,采用由末端电压外环控制和逆变电流内环控制的并网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功率补偿,并且给出了电流内环与电压外环在控制器设计时的参数选取方案,以及对应的跟随、抗扰性能。(4)根据典型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参数,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等效的简化电路仿真模型,通过对光伏输出的仿真波形进行分析验证最大功率跟踪的可行性,对蓄电池电压与电流仿真波形进行分析验证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的可靠性,对直流母线电压仿真波形进行分析验证光储系统的稳定性,对用户端电压以及电网电流的仿真波形进行分析,从高、低电压两方面分别验证该方法对配电网末端电压波动问题的治理效果,并基于starsim仿真实验平台进一步仿真与分析实验波形,结果验证了该末端电压治理技术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唐西胜[3](2006)在《超级电容器储能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及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双电层超级电容器兼具蓄电池能量密度大和电解电容器功率密度大的优点,循环寿命长、储能效率高、充放电速度快、高低温性能好、环境友好,具有卓越的储能潜力。本文以光伏系统为例,研究了超级电容器储能以及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超级电容器对分布式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改善作用。介绍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系统的特性,给出了一种基于dP dD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及其理论依据。介绍了超级电容器工程用等效电路模型,构建了超级电容器储能独立光伏系统,并进行控制环节和能量管理过程设计。仿真及实验表明,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效率高达92.5%,所用的MPPT方法具有较好的跟踪速度和精度,系统在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和负载功率脉动时,呈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建立了超级电容器蓄电池直接并联储能的等效模型,针对脉动负载,分析了储能系统的性能改善及其影响因素。对三种混合储能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在有源式混合储能结构中,采用了一种蓄电池近似恒流放电控制策略,蓄电池只以脉动负载的平均功率输出,放电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化效果。提出了将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应用于光伏等分布式发电系统,以优化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将光伏阵列及充电控制器等效为脉动电流源,分析了混合储能的响应。提出了一种无源式混合储能方案,可以较好地优化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给出了一种有源式混合储能方案,并提出了一种蓄电池优化充电控制策略。对两种储能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分析了混合储能的技术经济性。驱动脉动负载时,蓄电池的输出电流峰值远小于负载的脉动电流峰值,可以减少蓄电池组的配置容量,降低安装成本。利用超级电容器的储能能力和并联控制器的变流控制作用,可以减少蓄电池的充放电小循环次数,减小放电深度,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探讨了直流分布式电力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问题。分析了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性以及各种功率模块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稳定性的阻抗分析法,包括稳定禁止区域、阻抗规范,以及稳定裕度的测试等。超级电容器的等效源阻抗很小,本文提出,将超级电容器与系统中的直流母线并联,以降低源输出阻抗,使系统环路增益的奈氏曲线远离禁止区域,从而提高稳定性能或带载能力。并以光伏系统的实例分析证实了可行性。
牛芝雅[4](2019)在《光柴储移动电源车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光、柴、储多能互补移动电源车主要由汽车、柴油发电机部分、光伏发电部分、蓄电池储能部分、主控制中心,进排风系统,排气噪声消除系统,电缆,液压支架系统组成。同时配有其他相应工具与其他部件。对原有汽车进行改造和系统集成要完成的主要目标是:将汽车与柴油发电设备相结合,充分利用汽车的内部有限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对最设备进行最佳的选择和合理匹配,使最终产品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中国特种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源车在过去几年中在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救灾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供电可靠性在城市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种事故对移动电动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频繁,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发生,这些突发事故检验了电网的可靠性以及供电应急预案是否有效、合理、完善。应急供电车辆的使用已成为各级供电系统中配电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应急电源车作为一种专用车辆,与传统汽车相比,应急电源车应该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野外或者其他恶劣环境下也可以正常运作。尤其是具有移动性这一特点,提供了在野外开展作业的良好条件。该类车辆在应急抢修工作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为了提高应急电源车辆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应用方面将会越来越广泛。传统柴油机组的特点体现在对工作环境有严格要求,某些户外条件环境条件恶劣情况下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并且在移动性方面也体现了某些不足。与之相比应急移动电源车的出现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其具备了良好的越野性能,能够在各种路面行驶,并且可以提供正常电能供给。在面对突发性的事故时,其应对能力与灵活性就会稍显不足。应急移动电源车在此方面由于其性能稳定,噪音小,操作非常简单,维护工作开展也较为容易,并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非常小,能够适应于多种任务开展,其发展空间与潜力巨大。本文主要针对以下方面进行设计与改进。首先需要设计一套光柴储能源互补发电系统,微型的光伏系统要保证负载需求,以此为前提对光伏系统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对比选型,同时对这套系统进行优化与改进,经过对比,确定系统的最优运行方式。对集成系统进行模拟仿真,为系统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多种运行策略进行比对分析,确定每种运行策略的优缺点以及使用条件。同时对比负荷曲线,为每种运行策略的运行提供的依据。对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
张海良[5](2006)在《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文中指出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项优化未来能源构成的高新发电技术,目前,光伏电站系统是解决我国无电地区广大农牧民生活用电和微波中继站等供电的重要方式,针对这些边远地区光伏电站不易值守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VC开发Modem通信来实施远程监控的系统。本文首先对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介绍了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光伏电站的控制需求,选取了89C51单片机作为光伏电站系统的智能控制器。重点研究了该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实现了对系统的运行状态的监控和参数的实时采集,并具备状态显示和参数设定等功能。其次,阐述了PC机和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原理,给出了系统设计中的串行通讯协议,重点叙述了基于Visual C++6.0中MSComm通信控件实现本系统串行通信的原理和软件设计。基于现有的公用电话网络,采用Modem通信技术实现PC机对光伏电站运行的远程监控。再次,基于Visual C++6.0设计了上位机的人机界面。通过界面可以实现光伏电站运行参数和状态的实时显示、通讯设置、实时曲线绘制、历史数据查询和状态远程监控等功能。另外,当电站运行出现故障或监测量超限时,能弹出告警窗口,可进行告警确认。最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模拟调试,系统运行良好,能够达到远程数据采集和状态监控的预期目的。另外,结合无线数传电台和GPRS技术,提出了两种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新方案。
王娇[6](2011)在《小型光伏发电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世界的人口不断增长,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多,能源危机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与此同时,伴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这一问题不仅对我们自己而且还会对子孙后代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还会制约社会的发展,所以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它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它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不会污染环境,所以太阳能取代化石能源是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道路。因而对光伏发电技术的研究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了。光伏发电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本课题就是基于小型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进行的研究。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和各部分组成,分析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及各部分结构的功能,详细研究了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选择了单项全桥逆变电路作为逆变器的主电路设计方案。通过对光伏电池的非线性特性进行的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和比较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各种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MPPT控制方法,实现本文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然后对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充放电控制装置,选择了双闭环控制方法对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控制。针对本课题的技术指标,对光伏逆变器的逆变部分进行了电路分析,采用了无差拍控制算法进行控制。最后将MPPT控制装置、充放电控制装置、逆变环节结合到一个整体进行总体的控制和分析,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逻辑控制方法,将几部分完整的结合到一起,实现了小型光伏发电逆变器的最终控制。针对设计方案进行硬件设计,主要包括驱动电路、保护电路、检测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和控制电路等,并对控制算法进行软件设计。最后根据技术指标选择参数,并根据实验室平台进行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小型光伏发电逆变器控制算法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金科[7](2006)在《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正日益枯竭,而且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氢能作为一种绿色新能源,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氢能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燃料电池,它将氢和大气中的氧反应转换为电能,其反应产物为纯净水,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噪声也很小。因此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研究对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通用结构,根据实际设计情况,通过分析和对比,确定了复合式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结构作为本文所要研究系统的结构。该系统由燃料电池、单向变换器、双向变换器、蓄电池和逆变器构成,其中蓄电池通过双向变换器与直流母线并联,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蓄电池的引入,燃料电池的功率等级只需按照系统额定功率进行配置,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2)当负载发生突变燃料电池来不及反应时,可由蓄电池通过双向变换器向负载供电,动态响应快。系统开机时,可以由蓄电池向负载供电,因此便于燃料电池的自启动;3)双向变换器可以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延长蓄电池的寿命;4)双向变换器的一端与直流母线并联,而直流母线的电压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双向变换器优于设计,可以减小电感大小,从而提高动态性能;5)可以通过选择双向变换器的工作模式来实现系统的能量管理,确保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协调工作,使得系统可以高效工作。燃料电池没有功率调节能力,外特性很软,这就要求单向DC-DC变换器可以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高效工作。本文将LLC谐振网络引入到复合式全桥三电平变换器中,得到了适合于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复合式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集成了复合式全桥三电平变换器和LLC谐振变换器的优点:1)适合于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应用场合,可以在很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高效工作;2)三电平桥臂的开关管电压应力只有输入电压的一半;3)输出整流二极管实现ZCS,而且其电压应力仅为输出电压;4)可以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ZVS;5)输入电流纹波和输出滤波器可以减小。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高压的燃料电池供电系统中可采用加箝位二极管ZVS PWM三电平变换器,但原有的变换器存在一定的缺点,本文对原变换器进行改进,将变压器和谐振电感交换位置,使变压器与滞后管相连。改进型加箝位二极管ZVS PWM三电平变换器保留了原变换器消除输出整流管反向恢复引起的电压振荡的优点,并且还具有以下优点:1)在一个周期中,箝位二极管只导通一次,因此其电流定额可以减小;2)零状态时导通损耗小,效率可以提高;3)占空比丢失小。此外,还讨论了隔直电容在不同位置时对变换器工作的影响,确定了一种最佳工程方案,即在改进后变换器的变压器中串联隔直电容,并以一个3kW的原理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燃料电池动态响应慢,自启动困难,所以系统中引入了蓄电池和双向变换器。本文提出了适合于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三电平Buck/Boost双向变换器。该变换器具有以下优点:1)电感可以大大减小,提高变换器的动态响应,从而优化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2)开关管电压应力仅为高电压端输入电压的一半。由于系统中除了燃料电池外,还有蓄电池作为能量存储装置用来在不同的条件下给负载辅助供电或吸收多余的能量。为了确保系统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的稳定性,必须保证燃料电池和蓄电池协调工作,对整个系统的能量走向流进行管理。本文提出了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思路,其核心是根据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的状态来控制双向变换器,使其分别工作在Buck、Boost或关机模式,以此来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从而对整个系统进行能量管理。本文确定了单向和双向变换器稳压和限流值,以及蓄电池切入切出系统的切换点,着重分析了系统在冷启动和过载时的情况。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1kW的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稳态、冷启动、负载突变、过载等条件下均能很好的工作,验证了能量管理控制的有效性。
孟苹苹[8](2012)在《基于独立运行模式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进入:十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世界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当前,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费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正逐步消耗,能源危机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课题,于是各国都积极寻找和开发各种新能源。太阳能由于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清洁安全等特点,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潜力的发电方式。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能够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污染环境以及减小温室效应等。由于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和能源供给部分,因此,在对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研究时,光伏电池的仿真模型极其重要。在本文中,通过光伏电池的理想和实际数学模型建立了光伏电池的MATLAB仿真模型以及建立了六光伏电池组件的仿真模型。在建立了光伏电池阵列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基于Boost DC-DC变换器的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ATLAB仿真模型,仿真的结果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基于上述的理论研究,本文以独立运行模式下的四川某加油站太阳能供电系统作为背景和依托,分析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针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投资成本问题,提出了采用目前使用较多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该独立光伏系统的光伏方阵。针对蓄电池故障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时有出现的问题,提出选择适合维护的胶体阀控铅酸蓄电池来作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设备。针对如何使铅酸蓄电池更合理的充、放电的问题,提出选择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夜间防反充电、蓄电池过充电、过放电等功能的光伏控制器。针对负载的不同问题,选择了适合该独立系统的正弦波逆变器。最后,通过对整个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还是略高于电网供电,但是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在市电不容易提供电能的地区,独立光伏系统依然是最佳的选择。而光伏系统作为绿色能源,将成为发展新能源的首选。
孙瑾[9](2012)在《含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微电网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常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电力负荷增长给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带来了发展机遇。微电网是一种将不同的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连接起来,靠近用户、独立/并网双模式运行的小型电力系统,能够减小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影响,降低输电损耗,根据用户需要可靠供电。因此,微电网的控制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分布式电源种类多样,对其特性分析是微电网组网和控制策略选择的前提。本文对光伏、风电等分布式发电系统以及储能装置的特性进行阐述,并对不同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连接的接口形式进行研究。在交流微电网中,接口逆变器控制对微电网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dq同步坐标系下的逆变器数学模型,给出了逆变器输出滤波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PQ控制、下垂控制的原理,并采用典型系统工程设计法对相应的控制器进行参数设计。研究了基于正序分量分离的三相软件锁相环,仿真验证了其在被测电压三相不平衡情况下的优良性能。本文研究了微电网独立运行模式下分布式电源并联组网的负荷分配问题,阐述了有功功率分配不受线路参数影响可以精确分配的原理。分析了系统稳定的相角条件,给出分布式电源平滑并联投切的预同步技术。针对传统F-0下垂控制的无功功率分配误差,分析了无功功率分配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下垂控制曲线斜率进行修正,给出限制负荷端电压最小值的厂-0下垂曲线修正方法,从而实现无功功率准确分配并防止负荷点电压超出电压最小值下限。对于持久性负荷变化,采用频率电压恢复算法将下垂控制产生的频率和电压与额定值的误差降为零。在Psim仿真软件中搭建微电网模型,对上述理论进行了仿真验证。对于微电网发电级控制,本文研究了前级电源光伏-蓄电池发电系统。首先,介绍了光伏电池的特性和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研究了单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模式三环控制;对于双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前级MPPT控制、后级逆变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策略,对变流器的参数进行设计,并在Psim软件中进行验证。其次,阐述了蓄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和充电方式,对buck/boost双向变换器参数和蓄电池容量进行设计。最后,研究了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发电功率平抑系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和各变流器模块的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状态转移法能量管理系统。其中,当蓄电池具有功率吞吐能力时,采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的方式来平衡系统的功率;当光伏电池独立给蓄电池充电时,釆用MPPT限流的充电方式;当光照过大且蓄电池充满电时,光伏模块通过稳定直流母线电压来平衡系统功率,蓄电池退出运行。在此基础上,在Psim软件中搭建仿真系统进行验证。
郑淑慧[10](2008)在《太阳能供电录井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石油行业中录井仪数据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系统供电采用交流市电或柴油机发电。录井现场部分区域现场地理状况布线不便或无交流供电条件,受线缆走向和传感器分布位置的影响,基于RS-485总线或者CAN总线的数据通信方式和有线电缆的供电方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无线通信具有易移动、拆装方便等优点,研究和开发积木式、模块化有线/无线现场可组态录井仪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录井特别是小型开发井录井工程参数数据采集与传输的需要,开发基于太阳能供电的低功耗无线录井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提出录井数据采集传输和系统供电的整体方案;通过对现场传感器信号的分析,设计并开发了以低功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录井数据采集模块,实现了对悬重和泥浆密度等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对泵冲信号的准确测量和绞车信号的鉴相、倍频及频率计数;通过测量用电系统功耗,确定了太阳能供电系统具体参数,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控制器及蓄电池的正确选型和电池电压的实时监测;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量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通信协议,编写了系统通信接口软件。实验室整体联调和录井现场实验表明,本系统能够改善录井设备安装任务重、工程准备时间长、应用不便的状况,具备安装方便、功耗低、易于扩展等优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蓄电池充电台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蓄电池充电台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水产养殖作业船导航控制与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船舶研究现状 |
1.2.2 导航技术研究现状 |
1.2.3 电源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总体安排 |
第二章 水产养殖自动作业船总体设计 |
2.1 水产养殖无人作业船结构设计 |
2.1.1 船体结构 |
2.1.2 主控模块结构 |
2.1.3 投饵模块结构 |
2.2 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 |
2.2.1 导航控制系统结构及原理 |
2.2.2 电源管理系统结构及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产养殖作业船导航控制系统设计 |
3.1 水产养殖作业船导航系统 |
3.1.1 GPS定位系统原理 |
3.1.2 地磁导航系统原理 |
3.1.3 作业船导航系统设计 |
3.2 导航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 |
3.2.1 建立蟹塘平面坐标系 |
3.2.2 建立巡航路径 |
3.2.3 导航路径跟踪 |
3.3 基于模糊PID的航向控制算法 |
3.3.1 航向控制系统结构与数学模型 |
3.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
3.4 航速控制与策略 |
3.5 航向航速分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产养殖作业船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
4.1 铅酸蓄电池原理与关键参数 |
4.1.1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
4.1.2 铅酸蓄电池关键参数 |
4.2 铅酸蓄电池等效模型 |
4.2.1 常用蓄电池等效模型 |
4.2.2 本文选用的等效电路模型 |
4.3 蓄电池SOC估算算法 |
4.3.1 常用SOC估算方法 |
4.3.2 本文SOC估算算法的建立 |
4.4 基于EKF的蓄电池SOC估算算法设计 |
4.4.1 卡尔曼滤波算法原理 |
4.4.2 EKF估算算法实现 |
4.4.3 EKF估算算法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产养殖作业船软硬件设计与实验 |
5.1 水产养殖作业船硬件设计 |
5.1.1 导航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1.2 电源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5.1.3 水产养殖作业船控制系统硬件实物图 |
5.2 水产养殖作业船软件设计 |
5.2.1 软件开发环境 |
5.2.2 导航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2.3 电源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5.3 系统试验与分析 |
5.3.1 GPS定位试验 |
5.3.2 导航数据融合试验 |
5.3.3 航速响应试验 |
5.3.4 自动导航试验 |
5.3.5 电源管理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2)配电网末端高/低电压治理新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中低压配电网电压问题 |
1.1.2 中低压配电网电压问题浅析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配电网末端高低电压分析 |
2.1 高低电压的危害 |
2.1.1 电压过高的危害 |
2.1.2 电压过低的危害 |
2.2 高低电压的产生机理及其电压分析 |
2.2.1 台区首端电压分析 |
2.2.2 台区末端电压分析 |
2.3 高低电压产生的仿真验证 |
2.4 高低电压的治理措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电网末端高低电压综合治理控制策略 |
3.1 光储系统的拓扑结构 |
3.2 光伏MPPT控制 |
3.3 蓄电池控制 |
3.3.1 蓄电池容量配置 |
3.3.2 蓄电池的充电与放电控制 |
3.4 光储系统并网控制 |
3.4.1 电流内环控制 |
3.4.2 电压外环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低电压治理效果仿真实验 |
4.1 搭建电路仿真模型 |
4.2 仿真分析 |
4.3 实时仿真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致谢 |
(3)超级电容器储能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布式发电系统 |
1.2 超级电容器及其储能系统 |
1.2.1 超级电容器 |
1.2.2 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特点 |
1.2.3 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及其特点 |
1.3 超级电容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1 超级电容器器件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2 超级电容器储能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文选题的意义、内容安排及主要工作 |
1.4.1 课题的意义 |
1.4.2 论文的内容安排 |
1.4.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独立光伏系统 |
2.1 太阳能电池及特性 |
2.2 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 |
2.2.1 最大功率点跟踪原理 |
2.2.2 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2.2.3 基于dP dD 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法 |
2.3 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独立光伏系统 |
2.3.1 系统结构设计 |
2.3.2 超级电容器的等效电路模型 |
2.3.3 系统的能流模型 |
2.3.4 系统模型及控制环节 |
2.3.5 能量管理过程 |
2.4 仿真分析 |
2.5 实验及结果 |
2.5.1 MPPT实验 |
2.5.2 充放电循环实验及效率 |
2.5.3 光伏发电功率波动实验 |
2.5.4 负载功率突变实验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研究 |
3.1 超级电容器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提出 |
3.2 混合储能系统的模型分析 |
3.3 混合储能系统的性能分析 |
3.3.1 功率输出能力的提高 |
3.3.2 内部损耗的降低 |
3.3.3 运行时间的延长 |
3.4 直接并联混合储能系统 |
3.5 通过电感器并联混合储能系统 |
3.6 通过功率变换器并联混合储能系统 |
3.6.1 模型分析 |
3.6.2 控制环节设计 |
3.6.3 实验及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混合储能应用于独立光伏系统的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混合储能模型分析 |
4.3 结构设计 |
4.4 无源式混合储能方案 |
4.4.1 无源式混合储能结构 |
4.4.2 能量管理过程 |
4.4.3 仿真分析 |
4.4.4 实验及结果 |
4.5 有源式混合储能方案 |
4.5.1 有源式混合储能结构 |
4.5.2 模型分析 |
4.5.3 控制环节设计 |
4.5.4 实验及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混合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混合储能系统技术经济性问题的提出 |
5.2 混合储能的脉动负载技术经济性 |
5.2.1 驱动脉动负载混合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
5.2.2 驱动脉动负载混合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设计 |
5.3 针对充放电小循环混合储能的技术经济性 |
5.3.1 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的等效计算方法 |
5.3.2 针对充放电小循环混合储能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
5.3.3 针对充放电小循环混合储能的经济性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超级电容器改善DC DPS小信号稳定性的研究 |
6.1 直流分布式电力系统 |
6.2 直流分布式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
6.2.1 恒功率负载的系统稳定性问题 |
6.2.2 DC DPS的环路增益与小信号稳定性的关系 |
6.3 DC DPS稳定性的判别条件 |
6.3.1 禁止区域及阻抗规范 |
6.3.2 单独负载的禁止区域及阻抗规范 |
6.3.3 稳定裕度的测试 |
6.4 超级电容器改善DC DPS稳定性的研究 |
6.4.1 系统源输出阻抗的降低 |
6.4.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6.4.3 带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的光伏系统稳定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专利及项目 |
致谢 |
论 文 答 辩 说 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4)光柴储移动电源车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主要思路 |
1.3.2 基本原理 |
1.3.3 研究内容 |
2 光、柴、储发电系统与应急发电车 |
2.1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
2.1.1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简介 |
2.1.2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组成 |
2.2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与移动应急发电车的结合 |
2.2.1 光、柴、储移动电源车结构设计 |
2.2.2 太阳能电池板与移动电源车的结合 |
2.3 光、柴、储移动电源车难点 |
2.3.1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设计重点 |
2.3.2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运行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设计与仿真 |
3.1 设备选型 |
3.1.1 太阳能电池板选型 |
3.1.2 控制器选型 |
3.1.3 蓄电池选择 |
3.1.4 逆变器选择 |
3.1.5 柴油发电机 |
3.2 系统计算与仿真 |
3.2.1 光、柴、储多能互补发电系统 |
3.2.2 发电量计算及仿真 |
3.2.3 储能部分 |
3.2.4 光柴储互补发电仿真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4 多台光、柴、储移动电源车并机运行 |
4.1 多台光、柴、储移动电源车并机运行的意义 |
4.2 解决方案 |
4.2.1 柴油发电机的特点及并机要求 |
4.2.2 并网逆变器 |
4.3 多台光、柴、储柴油发电车并机运行可能出现问题分析 |
4.3.1 柴油机稳态调速率和静态调压率 |
4.3.2 柴油机稳态调速率与机组并联运行的关系 |
4.3.3 发电机静态调压率与机组并联运行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经济性、可靠性综合分析 |
5.1 光、柴、储柴油发电车运行模式 |
5.2 运行可靠性评估 |
5.3 互补发电系统经济性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光伏发电的发展状况和前景 |
1.2 光伏发电系统监控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2.2.1 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
2.2.2 负载指标的确定 |
2.2.3 太阳能电池方阵的设计和安装 |
2.2.4 蓄电池的选取 |
2.2.5 光伏电站单片机控制器的选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电站单片机控制器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单片机控制器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
3.2.1 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组成 |
3.2.2 模拟量输入接口电路设计 |
3.2.3 传感器的选择 |
3.2.4 复位和看门狗电路设计 |
3.2.5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接口电路设计 |
3.2.6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3.2.7 控制器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
3.2.8 控制器时钟芯片 |
3.2.9 控制器串行通讯接口设计 |
3.3 单片机控制器的软件实现 |
3.3.1 主程序设计 |
3.3.2 数据采集子程序的设计 |
3.3.3 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
3.3.4 键盘子程序的设计 |
3.3.5 中断子程序的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C 机和单片机的串行通讯 |
4.1 引言 |
4.2 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 |
4.2.1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
4.2.2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
4.2.3 串行通讯协议 |
4.2.4 串口标准RS-232 |
4.3 单片机的串行通讯 |
4.3.1 串行口的结构 |
4.3.2 波特率的设定 |
4.4 Windows 环境下的 VC 语言串行通讯 |
4.4.1 Visual C++软件简介 |
4.4.2 VC 开发串口通讯三种方法 |
4.4.3 MSComm 控件串口编程 |
4.5 Modem 通信技术 |
4.5.1 Modem 的基本工作原理 |
4.5.2 Modem 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
4.6 PC 机和单片机的远程通讯 |
4.6.1 通讯协议 |
4.6.2 MSComm 控件实现串口通讯的编程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VC6.0 的远程监控系统上位机人机界面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功能简介 |
5.3 监控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 |
5.3.1 监控系统启动界面的设计 |
5.3.2 监控系统主控界面的设计 |
5.3.3 通讯设置界面的设计 |
5.3.4 实时动态曲线界面的设计 |
5.3.5 历史数据界面的设计 |
5.3.6 状态监控和报警界面的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调试 |
6.1 引言 |
6.2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调试 |
6.3 Modem 的安装和调试 |
6.4 串行通讯波特率误差分析 |
6.4.1 串行通讯允许的波特率误差 |
6.4.2 常见波特率误差 |
6.5 串口调试助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无线数传电台和GPRS 的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
7.1 引言 |
7.2 基于无线数传电台的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
7.2.1 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
7.2.2 光伏电站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
7.2.3 无线数传电台 |
7.3 基于GPRS 的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
7.3.1 系统组成和主要功能 |
7.3.2 GPRS 网络 |
7.3.3 GPRS 无线模块 |
7.3.4 监控中心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1 单片机控制器硬件电路图(部分) |
附录2 下位机控制程序(部分) |
附录3 上位机监控程序(部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小型光伏发电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光伏发电发展现状 |
1.2.3 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趋势 |
1.3 光伏发电系统的介绍 |
1.3.1 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
1.3.2 光伏发电系统各部分组成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伏发电逆变器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 |
2.1 光伏发电系统能量变换结构 |
2.2 光伏逆变器的方案确定 |
2.2.1 光伏逆变器主电路的结构 |
2.2.2 MPPT控制器 |
2.2.3 充放电控制装置 |
2.2.4 DC-AC变换器 |
2.3 光伏逆变器各部分工作原理 |
2.3.1 Boost变换电路的工作过程 |
2.3.2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
2.4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整体设计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及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 |
3.1 光伏阵列的技术特性 |
3.1.1 光伏阵列的等效电路及数学模型 |
3.1.2 光伏阵列的I-U特性 |
3.2 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
3.3 改进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
3.4 蓄电池的技术特性及其工作原理 |
3.4.1 蓄电池的种类和基本特性参数 |
3.4.2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
3.5 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研究 |
4.1 DC-AC逆变环节的控制方法 |
4.1.1 滞环比较控制方法 |
4.1.2 三角波比较控制方法 |
4.1.3 无差拍控制方法 |
4.2 基于无差拍的双闭环控制算法的逆变控制 |
4.2.1 逆变环节状态方程 |
4.2.2 逆变器的双闭环控制 |
4.2.3 给定电流的计算 |
4.2.4 逆变桥开关管占空比的计算 |
4.3 光伏逆变器的整体控制过程分析 |
4.3.1 光伏发电逆变器整体控制框图 |
4.3.2 系统控制过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硬件设计 |
5.1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硬件组成 |
5.2 控制电路设计 |
5.2.1 DSP芯片的介绍 |
5.2.2 键盘显示电路 |
5.2.3 电源电路 |
5.3 驱动电路设计 |
5.3.1 MPPT和充放电装置驱动电路 |
5.3.2 逆变装置的驱动电路 |
5.4 检测电路设计 |
5.4.1 光伏阵列输出电流、电压检测电路 |
5.4.2 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
5.4.3 输出交流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
5.4.4 保护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仿真与实验 |
6.1 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构成 |
6.2 逆变器控制方法的软件实现 |
6.2.1 A/D采样子程序 |
6.2.2 充电子程序 |
6.2.3 逆变控制子程序 |
6.3 仿真及实验结果 |
6.3.1 仿真结果 |
6.3.2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 |
1.1.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
1.1.3 燃料电池的分类 |
1.1.4 燃料电池的优点 |
1.1.5 燃料电池的特性 |
1.1.6 燃料电池的应用 |
1.1.7 研究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重要意义 |
1.2 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国内外燃料电池供电系统中变换器的选择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结构 |
2.1 引言 |
2.2 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通用结构 |
2.2.1 单向DC-DC 变换器 |
2.2.2 负载端变换器 |
2.2.3 储能装置 |
2.3 本文所研究的复合式燃料电池供电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式全桥三电平LLC 谐振变换器 |
3.1 引言 |
3.2 工作原理 |
3.2.1 3L 模式 |
3.2.2 2L 模式 |
3.3 H-FB TL LLC 变换器的特性 |
3.3.1 开关管电压应力 |
3.3.2 电压传输比 |
3.3.3 输出滤波器和输入电流纹波的比较 |
3.3.4 开关管实现ZVS 的条件 |
3.4 参数设计 |
3.4.1 谐振网络特征频率的选取 |
3.4.2 变压器原副边匝比的选取 |
3.4.3 谐振电容C_r 的计算 |
3.4.4 谐振电感L_r 的计算 |
3.4.5 励磁电感L_m 的计算 |
3.5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型PWM ZVS 三电平直流变换器 |
4.1 引言 |
4.2 工作原理 |
4.3 实现ZVS 的条件和占空比丢失 |
4.3.1 超前管实现ZVS 的条件 |
4.3.2 滞后管实现ZVS 的条件 |
4.3.3 占空比丢失 |
4.4 TR LEAD 型和T_R LAG 的比较 |
4.4.1 ZVS 的实现 |
4.4.2 箝位二极管的电流应力 |
4.4.3 零状态时的导通损耗 |
4.4.4 占空比丢失 |
4.5 简化的改进型ZVS PWM TL 变换器 |
4.6 隔直电容的影响 |
4.7 参数设计 |
4.7.1 变压器原副边匝比的计算 |
4.7.2 谐振电感的计算 |
4.7.3 开关管实现ZVS 的范围 |
4.8 实验结果 |
4.9 小结 |
第五章 三电平BUCK/BOOST 双向变换器 |
5.1 引言 |
5.2 三电平BUCK/BOOST 双向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5.3 三电平双向变换器的特性 |
5.3.1 开关管电压应力 |
5.3.2 电感 |
5.4 三电平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5.4.1 交错控制的实现 |
5.4.2 双向控制的实现 |
5.4.3 飞跨电容电压控制 |
5.5 参数设计 |
5.5.1 电感的计算 |
5.5.2 C_L 的计算 |
5.5.3 C_H 的计算 |
5.6 实验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能量管理 |
6.1 能量管理思路的提出 |
6.2 双向变换器工作模式的选择 |
6.3 变换器稳压和限流值的选择 |
6.3.1 单向变换器稳压和限流值的选择 |
6.3.2 双向变换器稳压和限流值的选择 |
6.3.3 蓄电池切换点的选择 |
6.4 控制电路的实现 |
6.4.1 单向变换器的控制电路 |
6.4.2 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电路 |
6.4.3 能量管理控制电路 |
6.5 冷启动和过载情况分析 |
6.5.1 冷启动 |
6.5.2 过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实验结果 |
7.1 引言 |
7.2 燃料电池 |
7.3 蓄电池 |
7.4 单向变换器 |
7.5 双向变换器 |
7.6 逆变器 |
7.7 系统的实验结果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独立运行模式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光伏发电现状及发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光伏发电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 |
1.3.1 光伏发电的主要问题 |
1.3.2 未来的投资热点及发展前景 |
1.4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光伏系统的组成及关键问题 |
2.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 |
2.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特点及关键问题 |
2.3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特点及关键问题 |
2.4 光伏变换电路 |
2.4.1 光伏直流变换电路 |
2.4.2 光伏逆变电路 |
2.5 光伏储能及其充放电模式 |
2.5.1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特性 |
2.5.2 蓄电池充放电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伏电池及其特性 |
3.1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
3.2 光伏电池的结构及分类 |
3.2.1 光伏电池的结构 |
3.2.2 光伏电池的分类 |
3.3 光伏电池数学模型 |
3.4 光伏电池的工程用数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
4.1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
4.2 MPPT原理 |
4.3 MPPT算法 |
4.3.1 恒定电压法 |
4.3.2 干扰观测法 |
4.3.3 电导增量法 |
4.3.4 模糊逻辑控制法 |
4.3.5 神经网络控制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伏发电系统仿真 |
5.1 MATLAB简介 |
5.2 光伏电池仿真 |
5.2.1 理想的光伏电池仿真 |
5.2.2 理想的光伏电池仿真 |
5.3 光伏组件仿真 |
5.4 Boost DC-DC变换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西昌加油站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
6.1 设计施工依据 |
6.2 光伏电池的选型及设计 |
6.2.1 光伏阵列装机容量计算 |
6.2.2 光伏阵列的倾角和方位角选择 |
6.2.3 光伏电池参数计算及选型 |
6.2.4 光伏电池阵列的安装 |
6.3 蓄电池的选型及设计 |
6.3.1 蓄电池参数计算及选型 |
6.3.2 蓄电池的安装 |
6.4 控制器的选型及设计 |
6.5 逆变器的选型及设计 |
6.6 备用电源 |
6.7 电缆 |
6.8 系统防雷与接地 |
6.8.1 系统接地 |
6.8.2 系统防雷 |
6.8.3 避雷设备的设计 |
6.9 系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
6.9.1 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6.9.2 光伏发电系统环境效益分析 |
6.9.3 加油站光伏阵列效果图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工作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 |
7.2 下一步工作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含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微电网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电网的定义与特点 |
1.2.1 微电网定义 |
1.2.2 微电网特点 |
1.3 微电网研究历史和现状 |
1.4 微电网控制的关键技术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分布式电源特性及其接口形式 |
2.1 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 |
2.1.1 光伏发电系统 |
2.1.2 风力发电系统 |
2.1.3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
2.1.4 微型燃气轮机发电系统 |
2.2 微电网中的储能装置 |
2.2.1 蓄电池储能 |
2.2.2 超级电容储能 |
2.2.3 飞轮储能 |
2.3 微电源接口形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电网中逆变器控制策略 |
3.1 三相PWM逆变器建模与滤波器设计 |
3.1.1 dq坐标系下的三相逆变器模型 |
3.1.2 输出滤波器参数设计 |
3.2 组网型微电源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
3.2.1 基于dq旋转坐标系的逆变器电压双闭环控制策略 |
3.2.2 下垂控制 |
3.3 并网型的逆变器控制策略 |
3.3.1 PQ 控制 |
3.3.2 MPPT模式控制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电网独立运行负荷分配控制策略 |
4.1 分布式电源并联组网有功负荷分配 |
4.1.1 有功负荷分配原理 |
4.1.2 逆变器并联频率稳定性 |
4.2 无功功率负荷分配 |
4.2.1 传统无功功率负荷分配 |
4.2.2 无功功率分配影响因素 |
4.2.3 改善无功分配、限定负荷端电压最小值的曲线斜率修正法 |
4.3 微电网频率电压恢复控制 |
4.4 含多个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功率控制 |
5.1 光伏发电系统 |
5.1.1 光伏电池特性简介 |
5.1.2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MPPT) |
5.1.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类型及其控制策略 |
5.1.4 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
5.2 蓄电池储能系统 |
5.2.1 蓄电池电路模型 |
5.2.2 蓄电池的充电方式 |
5.2.3 蓄电池容量选择 |
5.2.4 双向DC/DC变换器原理与参数设计 |
5.3 基于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功率平抑控制 |
5.3.1 光伏发电功率平抑系统结构 |
5.3.2 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
5.3.3 变流器控制策略 |
5.3.4 含蓄电池储能的光伏发电系统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太阳能供电录井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录井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录井仪器发展现状 |
1.2.2 录井仪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3 录井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录井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总体方案 |
2.1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
2.1.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 |
2.1.2 录井无线数据通信 |
2.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2.1 两种通信方案的比较 |
2.2.2 录井无线供电方法 |
2.3 系统模块化结构 |
2.4 系统拟达到的目标 |
2.5 小结 |
第3章 录井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
3.1 现场传感器的类型 |
3.2 模拟量信号的采集处理 |
3.2.1 模块主控制单元 |
3.2.2 信号调理与采集 |
3.2.3 数字隔离器的应用 |
3.3 数字量信号的采集处理 |
3.3.1 测量原理 |
3.3.2 单片机程序流程 |
3.3.3 泵冲量信号记录 |
3.4 绞车信号的采集处理 |
3.4.1 信号调理过程 |
3.4.2 绞车信号倍频和鉴相 |
3.4.3 低功耗主控制单元 |
3.5 电池电压信号的采集处理 |
3.5.1 电源管理 |
3.5.2 供电电压采集 |
3.6 系统抗干扰设计 |
3.6.1 硬件抗干扰措施 |
3.6.2 软件抗干扰措施 |
3.7 小结 |
第4章 录井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 |
4.1 数传电台的选型 |
4.1.1 几种常用电台 |
4.1.2 录井数据传输电台 |
4.2 数据采集板和电台接口电路设计 |
4.3 系统通信协议 |
4.3.1 录井工程中的数据量 |
4.3.2 系统通信协议的设计 |
4.4 单片机数据发送软件流程 |
4.5 系统数据的传输过程 |
4.6 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 |
5.1 电源系统总体结构 |
5.2 供电系统各组成部分 |
5.2.1 太阳能发电系统各部分功能 |
5.2.2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5.2.3 蓄电池及充电控制器 |
5.2.4 供电子系统电路设计 |
5.3 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容量的计算 |
5.3.1 系统典型功耗测量 |
5.3.2 供电系统各参数计算 |
5.3.3 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安装 |
5.4 小结 |
第6章 系统调试和实验分析 |
6.1 电台数据通信系统 |
6.2 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
6.2.1 轮询机制 |
6.2.2 模拟信号测量 |
6.2.3 泵冲信号测量 |
6.2.4 绞车信号测量 |
6.2.5 系统电压采集 |
6.3 现场实验记录 |
6.3.1 系统通信稳定性测试 |
6.3.2 系统数据准确性测试 |
6.3.3 应用软件运行截图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蓄电池充电台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产养殖作业船导航控制与电源管理系统的研究[D]. 钱梦男. 江苏大学, 2020
- [2]配电网末端高/低电压治理新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D]. 潘宏杰. 湖南大学, 2019(06)
- [3]超级电容器储能应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及稳定性研究[D]. 唐西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 2006(09)
- [4]光柴储移动电源车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牛芝雅. 沈阳工程学院, 2019(01)
- [5]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研究[D]. 张海良. 燕山大学, 2006(08)
- [6]小型光伏发电逆变器控制方法研究[D]. 王娇. 长春工业大学, 2011(05)
- [7]燃料电池供电系统的研究[D]. 金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06)
- [8]基于独立运行模式的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 孟苹苹. 西南石油大学, 2012(02)
- [9]含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的微电网控制技术研究[D]. 孙瑾. 山东大学, 2012(02)
- [10]太阳能供电录井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的研究[D]. 郑淑慧.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