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三)(论文文献综述)
刘永庆[1](2012)在《石材着色与丝网印刷》文中研究表明石材着色技术的发展史,大约已有近40余年,国外起步相对较早,石材着色用的材料大多数以纺织服装业所用的有机染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染料大都是结构复杂的合成有机化合物,因此,普遍存在着色牢度不均、耐水性及抗紫外线性能差等缺陷。石材染色技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已经发展成为石材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必竟石展年石材以以纺纺织
孙希燕[2](2010)在《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印刷行业的高速发展及各个艺术高校教学方式的变革,怎样将印刷与计算机图形设计紧密结合已经提上了日程。论文的第一部分先是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印刷的现状,引出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数字印刷工艺以及印刷流程的综合阐述;另外论文的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怎样将图形设计和数字印刷更好的结合,通过对印刷设备、印后工艺以及印刷流程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第五部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个人观点的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印刷与设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单独就设计专业来说,在社会上用途很广,专业覆盖面很大,涉及领域较为宽泛,并且在各高校的专业设置中所占比例很大。针对我国目前印刷行业发展的现状,我们特别强调要加强学生后期制作的能力,重视专业实践在专业里的特殊作用,完善艺术思想和市场应用的结合,体现前沿的艺术形式。目前的计算机图形设计基本上是走在前端,特别是户外、报刊、杂志等等,印刷设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在的就业前景如何,不仅要看这个专业的前景如何,更多要靠个人的勤奋努力以及艺术天赋,社会需要的是一些真正懂得设计意蕴和艺术境界的设计师。对于印刷行业来说,由于现在印刷行业的多领域发展,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企业本身的硬件设施要加强投入以外,更应该加强软件方面的投入,例如高水平的设计师、制版人员等等。从而实现计算机图形设计与印刷的完美结合,来满足社会上不同层次的需求。
李延雷[3](2006)在《调频加网呈色模型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讨论的是调频加网呈色模型研究。 传统胶印工艺一般采用调幅加网工艺,在多色印刷中,由于龟纹等的存在损害印刷质量,而调频加网技术由于其网点的随机性避免了调幅加网的缺陷,因此,研究并应用调频加网技术就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要更好的应用调频加网首先必须建立调频加网呈色模型,以便对颜色复制加以控制和分析。本文采用图像分割的方法,获取印刷网点面积。在此基础上利用尤尔-尼尔逊公式求出纸张的n值,并且通过对纽介堡方程的研究,得出修正系数Nx,Ny,Nz,建立了调频加网呈色模型。然后,利用样本对其进行验证,并得出结论。 本文所讨论的内容为网点面积检测和调频加网颜色复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芦宁[4](2004)在《色彩方程在印刷包装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颜色工业与彩色复制工业中实现色彩空间与油墨空间转换的一个重要的色彩方程——纽介堡方程组。 论文首先对彩色印刷复制工业中的色彩的分色及印刷规律概括的进行了介绍,引出了重要的纽介堡方程组,并说明了纽介堡方程本身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精度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运用到彩色印刷复制过程中时必须对方程组进行修正。其次通过实验采集到了所选定的色标测试版的三刺激值、网点面积率、密度值等相关数据,得到了印制色标的三原色油墨的基础数据并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出了适合本测试版色标的尤尔—尼尔逊修正值。然后通过使用C++语言编程和MATLAB语言编程实现了求算纽介堡方程组的数值解并使用实验中得到的大量的充分的数据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不同的数学模型对纽介堡方程组进行了指数法修正、网点扩大法修正和回归法修正,论证了修正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精确性,并分别得到了每种修正方法的修正参数、数据和曲线,成功的完成了对纽介堡方程组的修正。最后概括性介绍了纽介堡方程组的应用和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李育喜[5](2001)在《调频加网制版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调频加网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印刷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调幅加网技术中的一些致命缺点,提高了印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调频加网制版工艺的探索。首先,根据正交试验法完成了软片输出系统的调试工作,随后研究了调频网点的输出特性,并作出相应的线性化调整。然后,采用国产的陀版及显影药水,测试不同晒版条件下的调频网点转移规律,确定了调频网点的晒版参数。采用国产的纸张和油墨,进行机械打样试验,研究调频网点的扩大规律,计算调频网点的相对反差,确定了调频网点打样的最佳实地密度,以及灰平衡数据。根据这些工艺参数,设置扫描分色曲线,对标准原稿进行扫描,再经输出、晒版、打样进行检验和调整,最后,形成了调频加网的整体制版工艺。 本课题是实现调频加网技术实用化。商品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调频加网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徐燕[6](2001)在《PostScript文件管理器及调频加网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调频加网技术是印刷行业的一项新技术,它能有效消除龟纹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印品质量。 本文针对组版前加网的调频加网工艺存在的图像大小和放置角度必须在加网前确定、组版时不能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编辑、发排时传送数据量大、加网和发排工序分开等不足,提出对组版后的PostScript文件进行调频加网的工艺路线。 论文从实用的角度研究了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的描述原理和方法,使用定项比较法解读PostScript文件中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元素的表示方法,重点剖析了描述图像属性参数和数据的各个过程。采用具有跨平台功能的JAVA语言,编制了 PostScript文件调频加网管理器,突破 PostScript文件不能回显、预视的技术禁区,实现了对组版后PostScript文件的显示。同时,移植了组版前调频加网技术,完成了PostScript文件中图像的调频加网处理。本课题是调频加网工艺商品化、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成果使调频加网在工序上更接近目前的印前工艺流程,更有利于调频加网技术的推广应用。
张砚,丛文卓[7](1999)在《地图出版的数字打样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图电子出版系统的推广使用, 缩短了地图生产的周期。但地图目前的打样方式仍是传统的机械打样, 形成了印前工艺过程的“瓶颈”。数字式打样取代传统机械打样是印刷方式由模拟式向数字式转变的需要, 其中关键要解决好版式打样与颜色打样的方案。同时, 数字式打样和传统工艺还有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 需要在技术上和工艺流程中改进和调整。
柯阳[8](1997)在《一种提高图象数据传输率的电分机高端联网》文中认为介绍一种采用双机接口的,提高大容量图象数据传输性能的电分机高端联网系统.通过与其它常用图象数据传输方案相比较,对影响数据传输的因素做了分析,并简要说明了系统的使用方法.
张秋实,沈晓辉[9](1996)在《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七)》文中研究指明 121.排版软件具有哪些功能?它与字处理软件有何区别? 排版软件是针对专业排版领域而设计的,排版软件在安排文字时,须处理文字排版的各种要求,包括字体、字号的变化,英文在换行时的拆音节处理、各种禁排的处理等,使排出来的版面漂亮并符合传统习惯。排版软件不仅要在版面中安排文字,还要在版面中安排图像以及
张秋实,沈晓辉[10](1996)在《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六)》文中认为 101.OPI/DCS服务器有哪些功能? Compumation公司的Color Central软件是针对桌面系统及高端系统产品组成的电子印前网络而设计的典型OPI/DCS服务器,其主要功能包括: ①图像文件取样。对于在服务器注册的包括以TIFF、DCS、ScitexCT以及某些信息压缩格式(JPEG、Quick Time)提供的高分辨力图像文件,根据用户要求,生成指
二、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三)(论文提纲范文)
(1)石材着色与丝网印刷(论文提纲范文)
天然石材色彩的由来 |
石材着色剂的选择 |
石材着色机理 |
石材彩色阶调印刷的成色原理 |
彩色半色调丝网印刷工艺 |
1.丝网目数的选择 |
彩色阶调丝网印版的制作 |
1.网丝的选用和线/网的匹配 |
2.感光材料的选择 |
3.制版操作要领 |
(1) 网框的选择与预烘 |
(2) 曝光灯距与光照度的选择 |
印刷工艺 |
1.印前的准备 |
2.印花浆选择与调配 |
3.印刷色序 |
4.印刷压力与供墨量 |
5.印后处理 |
(2)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全文框架 |
第2章 数字印刷的发展历程及现代印刷工艺的现状 |
2.1 数字印刷的概念 |
2.2 数字印刷的分类及设备 |
2.3 国外数字印刷工艺发展状况 |
2.4 中国数字印刷工艺发展现状 |
第3章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结合元素的系统分析 |
3.1 计算机图形设计 |
3.1.1 计算机图形设计的概念 |
3.1.2 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比较优势 |
3.2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传统印刷工艺的设计系统元素分析 |
3.2.1 传统的印刷工艺流程 |
3.2.2 印刷的基本知识 |
3.2.3 数字印刷工艺流程 |
3.2.4 印刷后期加工工艺介绍分析 |
3.2.5 计算机图形设计分析 |
3.2.6 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的结合 |
第4章 现代数字印刷及后期印刷工艺的市场调研与印刷过程分析 |
4.1 现代数字印刷及工艺的问卷调研 |
4.1.1 问卷的设计 |
4.1.2 问卷调研的最终反馈结果的分析和统计 |
4.2 数字印刷行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
4.2.1 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 |
4.2.2 数字印刷行业的客户群 |
4.2.3 数字印刷设计的质量保障 |
第5章 计算机图形设计(印刷图像设计)和现代数字印刷的发展趋势 |
5.1 计算机图形设计(印刷图像设计)的发展趋势 |
5.2 现代数字印刷应用和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调频加网呈色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调频加网概述 |
1.2 调频加网的优势 |
1.3 计算机直接制版与调频加网应用 |
1.4 发展现状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网点面积检测 |
2.1 印刷网点基础知识 |
2.2 目前常用的网点面积检测方法 |
2.3 网点面积检测 |
2.3.1 图像分割 |
2.3.2 图像分割预处理 |
2.3.3 网点图像分割 |
2.3.4 分割后图像噪声的去除 |
3 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条件 |
3.2 实验数据采集 |
3.3 尤尔-尼尔逊公式n值的分析 |
3.4 调频加网呈色模型 |
3.4.1 颜色空间 |
3.4.2 纽介堡方程简介 |
3.4.3 调频加网呈色模型 |
3.4.4 结果分析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色彩方程在印刷包装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1 课题的的研究现状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课题研究主要工作 |
2 色彩的印刷规律及纽介堡方程 |
2.1 分色原理与印刷网点呈色 |
2.1.1 照相分色原理 |
2.1.2 彩色网点印刷呈色原理 |
2.2 彩色印刷呈色数学模型-纽介堡方程 |
2.2.1 纽介堡方程的产生和发展 |
2.2.2 四色纽介堡方程 |
2.2.3 纽介堡方程的其他形式 |
2.3 网点印刷的影响因素 |
3 实验及数据处理分析 |
3.1 色标内容 |
3.2 色标制作工艺 |
3.3 印刷材料 |
3.4 使用设备 |
3.5 实验环境 |
3.6 实验方法 |
3.7 印刷网点面积率的测量分析 |
3.8 色彩密度的测量分析 |
4 纽介堡方程的指数法修正 |
4.1 指数修正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求纽介堡方程数值解的方法 |
4.2.1 求解纽介堡方程程序设计方法 |
4.2.2 求解纽介堡方程程序设计步骤 |
4.2.3 纽介堡方程求解实例 |
4.3 纽介堡方程中指数的确定 |
5 纽介堡方程的网点扩大量法修正 |
5.1 方程误差形成原因的几点推测 |
5.2 网点扩大修正法的建立理论 |
5.3 纽介堡方程的网点扩大修正 |
6 纽介堡方程的回归法修正 |
6.1 回归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 回归方程的显着性验证 |
6.3 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验证 |
6.4 二次曲线回归方程 |
7 纽介堡方程的应用 |
7.1 印刷复制工艺过程的计算机管理 |
7.2 印刷图像的直接检测 |
7.3 计算机配色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发表论文及获奖) |
(5)调频加网制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调频加网技术发展简史 |
1.2 调频加网技术简介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调频加网软片输出工艺 |
2.1 输出系统 |
2.2 参数的确定 |
2.3 软片输出实验 |
2.4 调频网点输出特性及输出线性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频加网晒版工艺 |
3.1 晒版简介 |
3.2 晒版的规范化与数据化 |
3.3 晒版实验(一) |
3.4 晒版实验(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频加网打样工艺 |
4.1 打样概述 |
4.2 调频加网的K值研究 |
4.3 调频网点的网点扩大研究 |
4.4 调频加网灰平衡研究 |
4.5 阶调复制曲线设计 |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调频加网整体工艺 |
5.1 调频加网制版工艺 |
5.2 工艺方案的完善 |
结束语 |
致谢 |
附录 |
(6)PostScript文件管理器及调频加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调频加网简介 |
§1.2 课题简介 |
第二章 调频加网算法 |
§2.1 随机数和伪随机数 |
§2.2 点元素的填充 |
第三章 PostScript语言和PS文件 |
§3.1 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 |
§3.2 PostScript文件的结构 |
第四章 解读PS文件 |
§4.1 技术路线 |
§4.2 PS语言对图形和图像的描述原则 |
§4.3 PS文件中各种元素的描述方法 |
第五章 PS文件调频加网管理器的设计 |
§5.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5.2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 |
§5.3 系统软件的实现 |
§5.4 对系统软件的进一步构想 |
结束语 |
致 谢 |
(7)地图出版的数字打样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打样的作用和分类 |
2 数字式打样方案 |
1) 数字式版式打样方案 |
2) 数字式颜色打样方案 |
3 数字式打样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
4 结语 |
四、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三)(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材着色与丝网印刷[J]. 刘永庆. 网印工业, 2012(01)
- [2]论计算机图形设计与数字印刷工艺[D]. 孙希燕.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0(04)
- [3]调频加网呈色模型研究[D]. 李延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1)
- [4]色彩方程在印刷包装中应用的研究[D]. 芦宁. 西安理工大学, 2004(03)
- [5]调频加网制版工艺研究[D]. 李育喜. 西安理工大学, 2001(01)
- [6]PostScript文件管理器及调频加网的研究[D]. 徐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01(01)
- [7]地图出版的数字打样方案[J]. 张砚,丛文卓. 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 1999(04)
- [8]一种提高图象数据传输率的电分机高端联网[J]. 柯阳.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01)
- [9]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七)[J]. 张秋实,沈晓辉. 印刷技术, 1996(05)
- [10]彩色桌面出版技术问答(六)[J]. 张秋实,沈晓辉. 印刷技术,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