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晓鹏[1](2020)在《四参汤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四参汤治疗慢性心衰(气阴两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气阴两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提供选方、用药依据;同时观察四参汤对慢性心衰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以研究其在治疗慢性心衰时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从中医药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甚至内分泌代谢方面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云南省中医医院,符合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73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予慢性心衰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四参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中医主症及次症、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疗效、BNP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积分及疗效、6分钟步行实验及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甲状腺激素水平(TSH、T3、FT3、T4、FT4)等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组间对比分析。结果:1.因剔除、脱落、中止等因素,本次临床研究中实际研究病例共计68例,对照组、治疗组各34例;本次临床研究用药前,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医主症及次症单项积分、中医证候积分、BNP、NYHA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积分、6MWD、甲状腺激素水平(TSH、T3、FT3、T4、FT4)及安全性指标(ALT、AST、Cr、UREA、Na、K、Cl)等进行记录,经相应统计学分析,均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2.在中医疗效方面:(1)分别对两组患者中医主症、次症单项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均显示:P<0.05,表明: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的中医主症、次症均能得到明显改善,且无论是四参汤还是常规西药均能明显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治疗后两组患者主、次症单项积分行组间比较,主症、次症中除心悸、咽干、手足心热外,均显示:P<0.05,说明:在改善主症(气短、喘息、乏力)、次症(口渴、自汗、盗汗、面色/口唇紫暗)方面,加用四参汤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在改善主症(心悸)、次症(咽干、手足心热)方面无明显差异,疗效相当。(3)本临床研究中,两组患者经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根据临床所得数据,对中医证候积分及其疗效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示:P<0.05,表明: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方面,加用中药四参汤的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3.在西医疗效指标方面:(1)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NP、Lee氏心衰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组内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表明:两组(即常规西药组和加用四参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均能明显降低患者BNP水平及Lee氏心衰积分、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和LVEF;(2)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BNP、NYHA心功能疗效、Lee氏心衰积分疗效、6分钟步行实验疗效、LVEF进行组间比较,均显示:P<0.05,表明:两组(即常规西药组和加用四参汤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中,加用四参汤的治疗组在降低BNP水平、提高NYHA心功能疗效、提高Lee氏心衰积分疗效、提高6分钟步行实验疗效、增加LVEF方面,效果均较对照组更明显。4.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分别行组内比较,均显示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所使用的药物,均不会对TSH、T4、FT4产生影响。(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3、FT3分别行组间比较,均显示P<0.05,表明:两组均能明显升高T3、FT3,且加用四参汤的治疗组升高T3、FT3作用较对照组更明显。5.安全性指标方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ALT、AST、Cr、UREA、Na、K、Cl)根据数据类型选用匹配的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均显示:P>0.05,说明:本次临床研究中,对照组、治疗组所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案,均对患者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影响,也证实本次临床研究所使用的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四参汤具有改善慢性心衰(气阴两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BNP水平,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6分钟步行实验疗效,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降低Lee氏心衰积分,提高Lee氏心衰积分疗效,最终改善患者整体症状。且四参汤能参与患者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过程,具有明显升高T3、FT3水平的作用。其对患者生命体征、肝功、肾功、电解质、尿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等安全指标均无明显影响,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卜玲芝[2](2019)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文中提出近年来的研究基本肯定了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的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评估慢性HF病程长短、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一项指标。对于小儿最常见的是肺炎引起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本研究基于急性CHF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为肺炎合并CHF患儿心功能不全程度的评估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探讨肺炎合并CHF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为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住院诊疗的肺炎患儿126例,采用改良ROSS心衰分级计分方法分为无心衰组、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重度心衰组,其中男童62人,女童64人,年龄2-23月,平均(5.2±2.4)月。同期随机选择35例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男童17人,女童18人,年龄3-24.5月,平均年龄(5.7±1.9)月。测定健康小儿及肺炎患儿急性期血清TH、N端脑钠肽(N-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肺动脉压力(PAP)、E峰/A峰,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1.对照组、无心衰组(单纯肺炎)、轻度心衰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93,P=0.825>0.05);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重度心衰组T3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水平随心衰程度的加重渐降低(r=-0.692,P<0.01);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0,P>0.05;F=0.450,P>0.05)。2.EF、FS于轻度心衰组、中度心衰组、重度心衰组差异具有显着性(F=12.451,P<0.01;F=7.310,P<0.01)。EF随心衰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r=-0.433,P<0.05),lg(N-BNP)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升高(r=0.734,P<0.05)。PAP、E/A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87,P>0.05;F=0.181,P>0.05)。3.经两变量相关分析T3与EF总体呈正相关(ρ=0.687,P=0.000<0.01),T3与lg(N-BNP)总体呈负相关(ρ=-0.337,P=0.003<0.01)。结论:肺炎患儿合并CHF时,随着心功能不全程度的加重,N-BNP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EF)下降,血清T3水平进行性降低,提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亦可发生于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儿中,且T3水平越低,心功能不全程度越重。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3](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提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何皓颋[4](2016)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探究》文中指出目的探析慢性充血性心カ衰竭患者不同阶段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与临床价值。方法 40例慢性心カ衰竭患者接受抗心カ衰竭治疗后,对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实施测定。将其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同时对治疗前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心功能的相关性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指标为(0.72±0.46)、(1.96±0.82)pg/ml,高于治疗前的(0.47±0.15)、(1.22±0.4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T3、FT3指标高于Ⅳ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T3、FT3指标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T4、FT4、TSH指标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甲状腺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心功能级别的升高,T3、FT3呈递减趋势。T3、FT3水平和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显着负相关性(r=-0.836,P<0.01;r=-0.941,P<0.01),其中FT3与心功能严重程度相关性更强,而T4、FT4、TSH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405,P>0.05;r=-0.181,P>0.05;r=0.191,P>0.05)。结论患者心功能的恢复会使FT3、T3发生相应的显着变化,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定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对疾病的分期、诊治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5](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提出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田军,代超,强华,王恒[6](2015)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20例CH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hyronine,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free triiodothyronine,F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与56例心功能正常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T3、T3水平低于心功能Ⅰ-Ⅱ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心功能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4、FT4和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T3、T3下降与病情相关,其可作为评价CHF患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洪长发[7](2015)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观察对比治疗前后70例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患者的甲状腺素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其中心功能Ⅱ级与心功能Ⅳ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甲状腺素水平为(1.07±0.41)μg/L,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为(3.62±0.58)μg/L,治疗后分别为(1.34±0.29)μg/L及(4.36±0.65)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在治疗中加强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监测,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及时稳定病情、控制心力衰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琼方,王琦武,甘振钊,梁丹[8](2013)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变化及其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其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入选126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水平,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CHF组TSH、TT4、FT4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CHF组TT3、FT3水平和TT3/rT3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而rT3水平明显升高(P<0.05);CHF组TT3、FT3水平和TT3/rT3比值均与LVEF呈正相关(r=0.881,r=0.782,r=0.871,P<0.05),而rT3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85,P<0.05)。结论 TT3、FT3、TT3/rT3可作为判断CHF患者心功能的参考指标,有助于评估疗效和预后。
王丹[9](2012)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及异常的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日益增高,并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心血管疾病将成为世界第一位死亡及致残原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心力衰竭的病例中,约40%-50%的患者其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而主要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且国内外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因此本研究将心力衰竭以左室射血分数的正常与否进行分组,旨在通过测定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与异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做出判定,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9月—2012年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作为心衰组,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并除外器质性甲状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重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病史,且未服用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且两组在年龄、性别组成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即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并分别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所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与否,将心力衰竭组分为不同亚组,即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级50例,心功能Ⅳ级24例,LVEF≥50%组40例,LVEF<50%组62例,分别对心衰组与对照组、以及心衰组中各亚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不同组别间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心力衰竭组的FT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4、s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即随心功能的恶化,FT3水平逐渐降低,且心衰程度越重,FT3水平降低越明显,统计学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4、sTSH在心力衰竭各亚组间比较并无显着差异(P>0.05)。3. LVEF正常及异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均存在FT3水平的显着下降(P<0.05),且LVEF减低较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T3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T4、sTSH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与异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均存在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表现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即FT3水平显着下降,FT4、sTSH水平无明显变化;且LVEF减低较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T3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不仅与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相关,还与舒张功能相关,即舒张性心衰与收缩性心衰一样存在ESS。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FT3水平越低,患者的心衰程度越重。因此,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与异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杨麦广[10](2011)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aomyopathy)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射血分数(EF)、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之间的关系,探索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变化指标。方法:本研究通过对89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和心功能分级与冠状动脉造影脉造影(CAG)或心脏CTA检查结果作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诊断参考指标。测定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各证型组的甲状腺激素[包括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水平及其中45例患者的Gensini积分,观察T3、T4、FT3、FT4、TSH及Gensini分数在中医各证型组的分布特点,并分析T3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Gensini积分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关联程度。对比分析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中存在的差异。结果:①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T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提示T3可作为心衰中医辩证分型的依据。各证型组T3水平下降程度按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气虚血瘀水停证、阳虚血瘀证、阳虚血瘀水停证的顺序递增。在各中医证型组中除阴虚血瘀证组与气虚血瘀水停证组之间外,其它各证型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Gensini积分依气虚血瘀证组、阴虚血瘀证组、气虚血瘀水停证组、阳虚血瘀证组、阳虚血瘀水停证组递次升高,且经两两之间的比较,除气虚血瘀证组与气虚血瘀水停证组之间,其它各证型组间的Gensini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O5)。③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各组心功能分级,经两两之间的比较,阳虚血瘀证组与阳虚血瘀水停证组比,以及两者和其他三组证型相比,心功能分级差异均有显着性差异(P<O.O03),结合其平均秩次,提示:气虚血瘀证组、阴虚血瘀证组、气虚血瘀水停证组、阳虚血瘀证组、阳虚血瘀水停证组其心功能分级数依次进行性升高。④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各组射血分数,经两两之间的比较,除阴虚血瘀证组与气虚血瘀水停证组外,其它任意两组比较,射血分数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射血分数依次升高顺序为阳虚血瘀水停证组、阳虚血瘀证组、阴虚血瘀证组、气虚血瘀水停证组、气虚血瘀证组。⑤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T3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中度负相关(r=-0.663,P<0.01)。○6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T3水平与射血分数呈高度正相关(r=0.831,P<0.01)。⑦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T3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高度负相关(r=-0.820,P<0.01)。结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各证型组外周血中甲状腺激素T3水平均显着降低,其T3浓度水平按阳虚血瘀水停证组<阳虚血瘀证组<气虚血瘀水停证组<阴虚血瘀证组<气虚血瘀证组逐次升高;Gensini分数以气虚血瘀证组<阴虚血瘀证组<气虚血瘀水停证组<阳虚血瘀证组<阳虚血瘀水停证组逐次升高。提示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T3、Gensini分数与心衰中医证型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并与心功能分级和射血分数亦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中医辩证分型及反应映病情轻重的客观指标。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四参汤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说明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2 研究设计 |
3 临床观察指标 |
4 观察记录方法 |
5 疗效评定标准 |
6 安全性指标评估方法 |
7 疗效分析 |
8 统计学分析 |
9 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标准 |
研究结果 |
1 临床基线资料 |
2 慢性心衰中医疗效观察 |
3 慢性心衰西医疗效观察 |
4 临床研究开始用药前及治疗方案结束安全性指标评价情况 |
5 不良反应观察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3 四参汤的药物组成及作用机理 |
4 课题研究结果的讨论 |
5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1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2 |
附录 |
致谢 |
(2)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治疗前后甲状腺指标比较 |
2.2各级心功能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
2.3 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
1.1 定义 |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
1.3 临床分型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CCB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替格瑞洛 |
2.2.4 β受体阻滞剂 |
2.2.5 他汀类药物 |
2.2.6 ACEI或ARB |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
3.1 定义 |
3.2 危险分层 |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3.1 诊断 |
3.3.2 鉴别诊断 |
3.4 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EMI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2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4.2. 4 抗心肌缺血 |
3.4.2. 5 调脂治疗 |
3.4.2. 6 其他治疗 |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
3.4.3. 1 一般治疗 |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
3.4.3. 4 抗凝治疗 |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4.2 病情评估 |
4.2.1 临床评估 |
4.2.2 负荷试验 |
4.2.3 左心室功能 |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
4.2.5 冠状动脉CTA |
4.2.6 冠状动脉造影 |
4.3 治疗原则 |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3.2 循证药物治疗 |
4.3.3 血运重建 |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定义 |
5.2 病因与机制 |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
5.2.2 炎性反应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临床表现 |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CCB |
5.5.3 硝酸酯类药物 |
5.5.4 ACEI |
5.5.5 他汀类药物 |
5.5.6 其他药物 |
5.6 非药物治疗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定义及分型 |
6.1.1 完全SMI |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
6.1.3 心绞痛伴SMI |
6.2 可能机制 |
6.3 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药物选择 |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2. 2 目标管理 |
7.1.2. 3 药物推荐 |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概述 |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4 NOAC |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
7.3.5 注意事项 |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4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流行病学 |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
7.5.4 一般治疗 |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
7.5.4.2降压治疗 |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
7.5.4.4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3长期抗凝治疗 |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7.3. 3 他汀类药物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PPI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2 药物治疗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
7.1 0.1.1 CKD的定义 |
7.1 0.1.2 CKD的分期 |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
7.1 0.2.1 抗栓治疗 |
7.1 0.2.2 他汀类药物 |
7.1 0.2.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7.1 1. 3 临床特点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7.1 2.2.1 流行病学 |
7.1 2.2.2 一般治疗 |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
7.1 2.3.1 流行病学 |
7.1 2.3.2 一般治疗 |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3.2药物治疗推荐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ACEI或ARB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CCB |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ACEI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
8.1.3 药物治疗 |
8.1.3. 2 大剂量IVIG |
8.1.3. 3 CAA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诊断 |
8.2.3 调脂药物治疗 |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8.3.1.1疾病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疾病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疾病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6)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检测方法 |
1.2.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变化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比较 |
2.2 CHF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9)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及异常的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引言 |
1.1 心衰病机及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现状 |
1.2 现代理化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 |
1.2.1 BNP 在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 |
1.2.2 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中的作用 |
1.2.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 |
1.2.4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红蛋白水平的关系 |
1.2.5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关系 |
1.2.6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RAAS 之间的关系 |
1.2.7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其他理化指标的关系 |
1.3 问题与展望 |
第2章 临床研究 |
引言 |
2.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标准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临床数据的研究结果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中医对心衰的认识 |
2.3.2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
2.3.3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衰中医证型的关系 |
2.3.4 T_3 水平与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及心衰中医证型的关系 |
2.3.5 Gensini 积分与T3 水平及心衰中医证型的关系 |
2.3.6 客观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衰患者中医辨证分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参汤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观察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D]. 彭晓鹏.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D]. 卜玲芝. 承德医学院, 2019(02)
- [3]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4]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探究[J]. 何皓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36)
- [5]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 [6]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田军,代超,强华,王恒.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10)
- [7]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 洪长发. 当代医学, 2015(17)
- [8]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素变化及其意义[J]. 张琼方,王琦武,甘振钊,梁丹. 环球中医药, 2013(S2)
- [9]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及异常的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12(01)
- [10]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D]. 杨麦广. 河北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