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和 2-乙基己醇

氧化和 2-乙基己醇

一、羰基合成和2—乙基己醇(论文文献综述)

苗双,安华良,赵新强,王延吉[1](2019)在《Cu-Mg-Al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正丁醛一步合成2-乙基己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提高正丁醛一步合成2-乙基己醇反应过程中自缩合对直接加氢反应竞争力,利用共沉淀-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Cu-Mg-Al多功能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FT-IR)、扫描电镜(SEM)、NH3和CO2化学吸附仪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形貌、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评价了其催化正丁醛一步合成2-乙基己醇的反应性能。重点考察了制备条件对Cu-Mg-Al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制备条件为:Cu/Mg/Al摩尔比为1:2.5:1,Mg-Al水滑石晶化温度为85℃、晶化时间为18 h,在550℃焙烧4 h,在H2含量为30%的N2-H2混合气中于250℃还原4 h。2-乙基己醇的收率为61.3%,2-乙基己醇与正丁醇选择性之比S2EHO/SBO达到6.13。通过对产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确定了反应体系中的副产物,建立了Cu/Mg2.5AlOx催化正丁醛一步合成2-乙基己醇的反应网络。

朱雄华[2](2019)在《Ni/TiO2催化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正丁醇是重要的化学原料,还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生物燃料。随着化石资源的日渐匮乏,采用羰基合成法生产正丁醇的工艺路线逐渐受到原料成本和供应的制约。因此,开发新的正丁醇合成工艺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一步合成正丁醇是一条环境友好的工艺路线,对其催化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首先考察了制备条件对Ni/TiO2催化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并于450℃下焙烧1h制备TiO2载体,使用过量浸渍法浸渍12wt.%Ni,450℃焙烧2h,在VH2:VN2=40:60的气氛下于400℃还原4h,制备得到的Ni/TiO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在催化剂用量10wt.%、反应时间10h、反应温度210℃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乙醇转化率49.2%,正丁醇选择性41.7%。在此基础上,利用GC-MS分析确定了反应体系的组成,推测了副反应。对比了分别在H2和N2氛围下Ni/TiO2催化乙醇Guerbet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在H2氛围下乙醇转化率下降,正丁醇选择性上升,其原因是H2的存在抑制了醇的脱氢并促进中间产物的加氢。考察了水对Ni/TiO2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水会导致催化剂表面的酸碱活性位点的数量大量减少,从而降低催化剂性能。Ni/TiO2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失活问题,通过FI-IR、XRD以及ICP分析,确定失活原因是Ni的流失。然后,使用Pt对Ni/TiO2催化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Pt的添加增加了催化剂上Ni的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对正丁醇的选择性,但增强了催化剂断裂碳-碳键的能力。为改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减少气体副产物的生成,研究了添加Au、Ir和Ru等贵金属对Ni/T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金属组分的添加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Ni-Ru/TiO2具有最好的催化效果:乙醇转化率49.3%,正丁醇选择性46.1%。通过XPS表征,发现第二金属组分与Ni存在相互作用,使金属Ni处于富电子状态,促进了催化剂的加氢性能进而改善了催化剂的整体性能。对催化剂进行了CO2-TPD和NH3-TPD分析,发现第二金属的添加对催化剂酸碱性有一定影响,催化剂的酸量影响乙醇转化率,碱量影响正丁醇的选择性。

罗玉龙[3](2019)在《放牧与舍饲条件下苏尼特羊肉风味差异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肉的风味包括香味和滋味,香味是风味前体物质发生分解、氧化、还原等化学反应产生,香味物质包括醛、醇、酸、酮、酯以及含氮含硫等化合物;滋味物质主要由氨基酸、肽、核苷酸、糖类、有化酸和盐类等组成。论文以12月龄的48只苏尼特羊为试验对象,分为舍饲和放牧(各24只),研究饲养方式对肉品质、感官品质以及风味物质的影响,探讨舍饲和放牧条件下苏尼特羊肉风味差异及形成机制。并进一步在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亚麻籽来改善舍饲羊肉的风味,选取3月龄的苏尼特羊48只分为4组(放牧组、舍饲对照组、乳酸菌组和亚麻籽组),每组12只,饲养3个月,研究四组羊肉风味的差异,为更好的改善羊肉风味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结果如下:放牧羊三个部位中的脂肪含量显著低于舍饲(P<0.05),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值显著低于舍饲(P<0.05),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的熟肉率显著低于舍饲(P<0.05),但最长肌和臂三头肌的PH24值显著高于舍饲(P<0.05)。放牧的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的Mb显著高于舍饲,背最长肌的MMb显著低于舍饲(P<0.05)。放牧羊肉的感官评分显著高于舍饲(P<0.05),从色泽、风味和口感方面,放牧羊肉更容易被接受。风味前体物质中,放牧背最长肌中还原糖和硫胺素含量高于舍饲(P<0.05);舍饲羊肉的SFA和MUFA含量高于放牧,而PUFA的含量低于放牧(P<0.05);而放牧羊背最长肌肉的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丙氨酸(Ala)显著高于舍饲(P<0.05),而赖氨酸(Lys)、亮氨酸(Leu)显著低于放牧(P<0.05)。在羊肉香味中,放牧羊肉与舍饲的香味轮廓有差异,其中放牧臂三头肌的W1S和W1W的响应值高于舍饲(P<0.05);对比挥发性物质发现,舍饲羊的挥发物含量高,种类少,放牧羊肉中醛、醇、酮类物质低于舍饲,其中己醛和2,3-辛二酮显著低于舍饲(P<0.05),背最长肌和臂三头肌的1-辛烯-3-醇显著低于舍饲(P<0.05)。在滋味中,放牧羊肉的鲜味显著高于舍饲(P<0.05),而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的苦味低于舍饲;放牧臂三头肌和背最长肌的肌苷酸(IMP)和肌苷(INO)显著高于舍饲(P<0.05),使肉鲜味变得浓郁。结合香味和滋味,放牧羊肉的风味更优。香味物质主要来源于脂氧化,舍饲羊肉的脂质氧化程度显著高于放牧(P<0.05);但放牧羊肉的抗氧化能力优于舍饲,其中放牧羊肉的T-AOC、CUPRAC显著高于舍饲(P<0.05),股二头肌和臂三头肌肉的SOD、CAT酶活力显著高于舍饲(P<0.05),股二头肌和背最长肌的GSH-Px酶活力显著高于舍饲(P<0.05),从而抑制羊肉的脂质氧化,改善了羊肉风味;风味物质产生的另一途径为代谢沉积,瘤胃细菌参与瘤胃代谢物的生成,包括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互养菌门和螺旋菌门等;放牧和舍饲瘤胃的差异代谢物有61种,其中舍饲中的麦芽糖、苯丙氨酸、亮氨酸和黄嘌呤等显著高于放牧(P<0.05),而己酸、花生酸、α-亚麻酸等低于放牧(P<0.05),差异代谢物参与活跃的通路为苯丙氨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等;血液的差异代谢物有43种,其中舍饲中的胆酸、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等显著高于放牧(P<0.05),而α-亚麻酸、油酸显著低于放牧(P<0.05),活跃的通路为组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亚油酸代谢和α-亚麻酸代谢等。在调控风味形成的基因中,脂代谢基因参与调控肉中香味物质的生成,其中舍饲股二头肌的PPAR γ、LPL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放牧(P<0.05);调控抗氧化酶基因中,放牧的SOD、CAT和GSH-Px基因表达水平高于舍饲,而舍饲中LOX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放牧(P<0.05);调控核苷酸代谢的基因中,放牧羊背最长肌中AMPD、ADSL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舍饲(P<0.05)。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亚麻籽对羊肉进行风味调控发现,舍饲组的挥发物含量最高(P<0.05),但放牧组和亚麻籽组挥发物种类较多,说明在饲粮中加入乳酸菌、亚麻籽能提高香味物质种类,使羊肉香味更饱满。在滋味中,放牧羊肉的鲜味强度最高(P<0.05),而舍饲羊肉的苦味强度最高(P<0.05);放牧组、亚麻籽组和乳酸菌组中呈鲜味的肌苷酸、肌苷含量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在呈味的游离氨基酸中,放牧组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最高(P<0.05),亚麻籽组的丙氨酸最高(P<0.05);在饲粮中加入乳酸菌和亚麻籽能提高肉的滋味,改善羊肉肉质,使得风味接近于放牧羊肉。

陈松降[4](2020)在《神东长焰煤的表/界面特征及与活性油泡粘附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随着优质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低品质煤(如低阶煤和氧化煤)的开采和消费量与日俱增。然而,低阶煤变质程度低,亲水性强可浮性差,通过常规浮选手段很难实现它的高效经济回收。本文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以典型的低阶煤为研究对象,围绕“低阶煤浮选表界面特征―活性油泡强化浮选过程―颗粒与气/油泡粘附机制”这条研究主线,首先探讨了低阶煤的表面特征及其难浮机理。其次,针对低阶煤的可浮性特征,开展了油泡的表界面活性强化研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油泡的表面张力、粘度、Zeta电位及煤样的润湿热力学等表界面行为的影响,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捕收剂在低阶煤表界面上的吸附行为影响,深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强化低阶煤浮选的机理。再者,结合扩展的DLVO理论和Stefan-Reynolds模型,拟合估算了气/油泡―低阶煤颗粒间的疏水作用能常数,计算比较了气/油泡与煤粒间的相互作用能,探讨了低阶煤与气泡、油泡间的水化膜薄化特征,阐明了油泡浮选技术强化低阶煤分选的内在机理。最后,结合高速摄像系统和Image Pro Plus软件,研究了颗粒疏水性和表面活性剂对颗粒―气泡/油泡间粘附动态过程的影响,探讨了固体颗粒在气泡和油泡表面的粘附动态过程差异,从而探明了油泡对浮选矿化过程的强化作用及效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了低阶煤的高效浮选回收,显著降低了浮选捕收剂用量,并从宏观热力学和微观粘附动态过程两个方面,深入揭示了活性油泡强化低阶煤浮选矿化过程的机理,对于促进低阶煤浮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低阶煤浮选的基础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神东长焰煤的煤质分析结果表明,原煤的氧元素含量为22.07%,在有机质中主要以羟基、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的形式存在,官能团总含量为30.32%。煤样的可浮性极差,要获得理想的回收率,常规浮选需消耗60 kg/t甚至更高用量的捕收剂。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丰富是造成可浮性差的决定性因素,主要表现为,含氧官能团的极性基团与水分子以氢键形式紧密结合,会在煤表面形成厚厚的水化膜,阻碍浮选矿化过程;而表面形貌粗糙及孔隙结构发达是造成低阶煤难以浮选的另一诱因,主要表现为表面孔隙被水分子填充后,对煤表面的水化膜形成稳固作用。利用表面活性剂对柴油的改性研究结果表明:2-乙基己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柴油在煤样表面的润湿速率,当添加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8.92×10-4 g2/s。与2-乙基己醇不同的是,DDAB在柴油中的添加则显著降低了改性柴油对煤样的润湿速率。改性柴油对煤样的润湿能力并不完全随着表面张力的减小而增大,还与其粘度有关。本文通过油泡浮选方法,可实现低阶煤的高效分选,当捕收剂用量为7 kg/t时,获得了可燃体回收率76.82%和精煤灰分7.21%的良好指标,这与常规浮选工艺相比,药耗降低了82.50%。表面活性剂2-乙基己醇和DDAB可以进一步增强油泡的表界面活性,改善油泡浮选效果,使用活性油泡C24和CS1浮选时可燃体回收率分别达到89.27%和88.08%,比普通油泡分别提高了16.21%和15.99%。结合扩展的DLVO理论和Stefan-Reynolds模型,推导估算了煤粒与气泡、油泡间的疏水作用能常数,计算结果表明煤粒与气泡间的疏水作用能常数为-4.19 mJ/m2,约为后者的1/7。煤粒与气泡、油泡间的水化膜薄化到临界厚度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93.44和40.00 ms,而液膜破裂、三相接触周边(TPC)的形成与扩展所需时间约占诱导时间的1/5。煤粒与油泡间粘附所需要克服的能垒要远小于煤粒与气泡间的,约为后者的1/15,而前者液膜破裂时的临界厚度也远远大于后者的,约为11.23 nm。疏水表面间的疏水引力是驱动煤粒与气/油泡粘附矿化的决定性因素,油泡极大地增强了传统浮选载体(气泡)与疏水性颗粒间的疏水作用力,这是油泡强化低阶煤浮选矿化过程的内在原因。通过固体颗粒与气泡、油泡粘附动态过程的研究发现,疏水性的玻璃珠M2与气泡碰撞后,水化膜逐渐薄化并于36 ms时破裂,TPC在58 ms时扩展到最大,最终形成稳定的TPC而粘附在气泡底部。而M2与油泡之间的水化膜在28ms左右时破裂,随后TPC迅速扩展,在42 ms时扩展到最大值,最后形成了比在气泡上更大的稳定TPC,在油泡底端形成了更加稳定的粘附。并且,油泡只选择性地增强了对疏水性颗粒的捕收能力,这是油泡浮选过程能够获得良好选择性的关键。而活性油泡C24和CS1可以更大程度地加速水化膜的破裂和TPC的形成与扩展过程,表明进一步缩短了粘附诱导时间,增强了油泡对疏水性颗粒的粘附能力,强化了油泡浮选矿化过程。通过气/油泡在固体表面的粘附行为差异研究发现,普通油泡在光滑有机玻璃板Y3000表面开始形成TPC的时间点为173 ms,这一起始粘附时间远远小于气泡的353 ms,与此同时,完成TPC扩展所需要的时间(32 ms)也远小于气泡的50 ms,并且油泡在Y3000表面的最终TPC长度比气泡的长37.55%。这表明,油膜在气泡表面的包裹增强了气泡与Y3000表面间的粘附力,加速了水化膜的薄化、破裂和TPC的形成及扩展过程,同时还增大了在Y3000表面的粘附强度。而表面活性剂可以进一步地促进油泡在Y3000表面的铺展和粘附,但过量的DDAB会极大地阻碍捕收剂在Y3000表面的铺展,降低油泡在固体表面的粘附效率。该论文有图121幅,表16个,参考文献221篇。

李靖,刁琰琰,闫瑞一,刘全生[5](2011)在《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氢甲酰化反应是目前生产醛醇化合物最重要的反应之一。本文综述了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现有工艺的特点及运行情况,对烯烃氢甲酰化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存不足指出了均相催化反应多相化的必然趋势,同时还对该工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朱园园[6](2019)在《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裂解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丁醇和辛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多采用丙烯羰基合成工艺进行生产。在该工艺中会副产一部分组成复杂且难以处理的丁辛醇残液,特别是其中的重组分,长期得不到合理利用,导致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增加。因此,本文以丁辛醇残液中的重组分为原料,重点研究了其裂解反应过程,以期能提高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的利用率。首先,利用GC-MS技术对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不仅含有多种缩醇醛和环状缩醛,还包括较多的酯类和醇类等含氧化合物。据此推测,丁辛醇工艺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酯化反应、季先科反应、卡尼查罗反应、酮化反应以及醛类之间的深度缩合反应等。通过分析确定了重组分副产物中含量较高的两个关键组分分别为2,4-二乙基-5-羟基-2-辛烯醛(C12)和2-乙基己酸-2-乙基己酯(C16)。推测C12物质的生成可能是由于正丁醛发生深度缩合(三聚)后仅脱除了离羰基较近的碳原子上的羟基,而C16物质可能是由2-乙基己醛发生季先科反应生成,或者是由2-乙基己酸和2-乙基己醇发生酯化反应而来。其次,在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的热裂解反应,得到了适宜反应条件:水油比(W/O)=2:1,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270℃。在该条件下,原料中两个主要组分2,4-二乙基-5-羟基-2-辛烯醛(C12)和2-乙基己酸-2-乙基己酯(C16)的转化率分别为95.9%和26.6%,产物中辛烯醛的含量由热裂解原料中的0.1%增加到22.1%,C4和C8物质中有效组分的总含量能达到45.1%。采用GC-MS技术对热裂解反应产液进行分析,推测了反应体系中主要组分的生成路径。但是,热裂解存在严重的结焦问题。在考察了结焦与热裂解反应温度的关系后,确定了催化裂解反应的适宜温度范围,即≤230℃。最后,在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分子筛和金属氧化物对丁辛醇重组分副产物裂解反应的催化性能,发现TiO2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最佳。因此,考察了TiO2催化裂解适宜反应条件,即催化剂用量为5wt.%,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1 h。此时,C12物质的转化率达89.5%,产物中辛烯醛的含量达33.6%。但是,TiO2催化剂在重复使用第2次时由于表面积碳出现了活性下降现象。通过负载金属Ni只能延缓但并不能彻底抑制其活性下降的趋势。

何淑芹[7](2014)在《丁辛醇装置的工艺分析与技术改造》文中认为吉林石化公司丁辛醇装置现生产能力达到24万吨/年,采用的是UCC/DAVY低压液相循环羰基合成技术,从对装置多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局部工艺流程不合理、对原料和羰基合成催化剂质量要求苛刻等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优化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吉林石化公司丁辛醇装置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对工艺技术、反应原理、生产操作条件及其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开车时羰基合成反应系统升温慢、中压蒸汽冷凝液管线有水击现象、氢气利用率低、高低压蒸发器尾液冷却器管束堵塞、原料和催化剂质量对羰基合成反应有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改造方案和生产调整措施。组织实施后,在保证装置工艺流程优化、运行稳定的同时,也改善了装置的技术经济指标,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为延长本企业该产品生命周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蒋平平[8](2000)在《增塑剂醇》文中研究说明工业正丁醇、异丁醇、2乙基己醇和高碳醇是有机化工的一类十分重要的原料,它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己二酸二辛酯(DOA)、癸二酸二辛酯(DOS)、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等系列增塑剂产品,故统称为增塑剂醇。其它...

薛宏庆[9](2005)在《丁辛醇装置工艺技术评价》文中指出对丁辛醇装置主要专利技术的特点作了评价和对比,分析生产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工艺参数。

金永亮[10](2020)在《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酯类合成油是综合性能非常优异的合成润滑油,但仍难以完全满足高端装备日益苛刻的工况需求,主要原因是苛刻的工况条件加剧了酯类油的热氧化,进而引起其性能退化。研究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及其规律、设计并制备高效抗氧剂是提高酯类油抗氧化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对于提升装备运行可靠性以及指导酯类油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为典型酯类基础油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己二酸二异辛酯(DOA)和偏苯三酸三异癸酯(TDTM)。结合试验测试与分子模拟计算,对比研究了 DOA和TDTM的热氧化规律及其性能差异本质,从原子尺度揭示了DOA和TDTM的热氧化机理。研究了 Fe表面催化对TMPTO、DOA、TDTM理化性能及化学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典型抗氧剂与金属减活剂在抑制Fe催化氧化效应方面的作用规律。设计、制备了多酚型高效抗氧剂,研究了其对酯类油抗氧化性能与摩擦学性能的作用规律。润滑油热氧化引起的结构改变易使其润滑性能发生变化,为在线研究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构建了高温摩擦试验机-红外光谱仪联用测试系统,研究了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中摩擦系数变化与结构演变的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TDTM具有比DOA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表现出更稳定的运动粘度、更长的氧化诱导时间和更高的氧化起始温度。TD T M具有较低的自由体积分数与氧气扩散系数,表明其溶氧能力弱于DOA。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DOA分子醇链端的C-O键和酯基的C-O键是其活性反应位点,易被氧化产生氢键和小分子降解产物,随后部分产物以醚键键合形成聚合产物;与DOA相比,TDTM分子仅有醇链端的C-O键是其活性位点,且氧化产生的氢键和降解产物较少,未形成聚合产物。(2)金属Fe表面催化效应对酯类油热氧化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热氧化条件下,Fe表面加剧DOA运动粘度和总酸值的增长以及醇类与羰基类氧化产物的积累;对于不饱和的TMPTO而言,Fe表面使其运动粘度大幅增长,而总酸值的增幅较小,Fe催化加剧了活性位点C=C和=C-H的化学变化,形成了较多的羰基氧化产物;相比于DOA和TMPTO,Fe表面对于TDTM基础油基本不表现催化氧化作用。二壬基二苯胺(DNDA)抗氧剂与金属减活剂N,N’-二正丁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BTA)能够有效抑制Fe表面的催化效应,二者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抗氧效应,有效减缓TMPTO油样的运动粘度增长及氧化产物的积累。(3)在明确酯类基础油热氧化行为规律的基础上,为提高酯类油抗氧化性能,开发制备了单分子中含多个受阻酚结构的高效抗氧剂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硫基)-1,3,5-三嗪(THA)和间苯三酚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TP)。THA与PTP多酚型抗氧剂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PTP抗氧剂可以有效提高三种酯类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THA抗氧剂能够提高DOA和TDTM酯类油的抗氧化性能,但改善TMPTO抗氧化性能效果有限。PTP抗氧剂能够有效提高DOA酯类油的抗磨性能。THA抗氧剂与DNDA胺型抗氧剂在TDTM酯类油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抗氧效应,THA、DNDA、ZDDP三者复配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TDTM酯类油的抗氧化性能,并能显著改善其摩擦学性能。THA多酚抗氧剂与胺类抗氧剂及ZDDP抗磨剂在酯类油体系中具有良好的配伍性。(4)设计研制出基于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与红外光谱仪联用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与结构在线测试系统,实现了摩擦过程中对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化学结构变化的持续表征。研究发现,红外光谱的变化可精确表征高温摩擦过程中润滑油结构变化以及抗氧添加剂的影响,摩擦系数变化与润滑油结构变化具有对应性。在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高温摩擦过程中,DNDA抗氧剂通过自身N-H功能基团的脱氢作用来抑制油样的氧化,从而减少油样中醇类及羰基类氧化产物的形成。所研制的多酚型抗氧剂PTP在TMPTO酯类油高温摩擦过程中,其酚羟基抗氧基团易发生脱氢反应,能够有效阻断TMPTO的氧化,具有较好的改善TMPTO抗氧化性能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摩擦平稳阶段的摩擦系数,改善TMPTO的高温润滑性能。

二、羰基合成和2—乙基己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羰基合成和2—乙基己醇(论文提纲范文)

(1)Cu-Mg-Al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正丁醛一步合成2-乙基己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实验部分
    2.1 化学原料与试剂
    2.2 催化剂的制备
    2.3 催化剂表征
    2.4 活性评价
    2.5 产物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Cu/Mg/Al摩尔比的影响
        3.1.1 催化剂前驱体的结构表征
        3.1.2 Cu/Mg/Al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2 晶化过程的影响
        3.2.1 晶化温度的影响
        3.2.2 晶化时间的影响
    3.3 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的影响
        3.3.1 焙烧温度的影响
        3.3.2 还原温度的影响
    3.4 反应网络的建立
4 结论

(2)Ni/TiO2催化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正丁醇生产方法
        1.2.1 发酵法
        1.2.2 乙醛缩合法
        1.2.3 羰基合成法(OXO法)
    1.3 乙醇Guerbet反应机理研究
    1.4 乙醇Guerbet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4.1 碱催化剂
        1.4.2 酸碱双功能催化剂
        1.4.3 含过渡金属的催化剂
    1.5 TiO_2的应用
        1.5.1 TiO_2在羟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
        1.5.2 TiO_2作为载体在加氢领域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催化剂的制备
        2.3.1 载体TiO_2的制备
        2.3.2 Ni/TiO_2催化剂的制备
        2.3.3 Ni/TiO_2催化剂的改性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析(BET)
        2.4.2 X射线衍射测定(XRD)
        2.4.3 催化剂表面酸碱性测定(CO_2-TPD和 NH_3-TPD)
        2.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ICP-AES)
        2.4.5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分析(H_2-TPR)
        2.4.6 X射线光电子衍射(XPS)
    2.5 Ni/TiO_2 催化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操作
    2.6 产物分析
        2.6.1 定性分析(GC-MS)
        2.6.2 定量分析
    2.7 数据处理
        2.7.1 液相组成计算
        2.7.2 气相组成计算
第三章 Ni/TiO_2 催化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性能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制备条件对Ni/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3.2 反应条件对乙醇Guerbet反应的影响
        3.3.3 Ni/TiO_2重复使用性
        3.3.4 反应体系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Ni-M/TiO_2 催化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性能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t对 Ni/TiO_2 催化性能的影响
        4.3.2 Au、Ir或 Ru对 Ni/TiO_2 催化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放牧与舍饲条件下苏尼特羊肉风味差异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1.1.1 国内外肉羊产业概况
        1.1.2 放牧和舍饲羊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1.2 羊肉品质
        1.2.1 外观品质
        1.2.2 食用品质
    1.3 风味物质概况
        1.3.1 香味物质
        1.3.2 滋味物质
    1.4 脂质氧化与风味形成
        1.4.1 脂质氧化机理
        1.4.2 脂质氧化的影响因素
        1.4.3 内源抗氧化系统
    1.5 代谢机制对风味沉积的作用
        1.5.1 瘤胃中的代谢
        1.5.2 血液中的代谢
        1.5.3 组织中的代谢
    1.6 调控风味物质的关键基因
        1.6.1 调控脂肪代谢酶基因
        1.6.2 调控抗氧化酶基因
        1.6.3 调控肌苷酸代谢基因
    1.7 饲粮中添加乳酸菌、亚麻籽的研究
    1.8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以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
        1.8.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
    2.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验试剂
        2.2.1 仪器设备
        2.2.2 试验试剂
    2.3 试验设计
        2.3.1 羊肉品质的研究
        2.3.2 风味物质的研究
        2.3.3 羊肉风味形成机制的机理研究
        2.3.4 改善舍饲苏尼特羊肉风味的技术探究
    2.4 测定方法
        2.4.1 羊肉品质相关指标测定
        2.4.2 羊肉风味物质测定
        2.4.3 羊肉风味形成机制机理的方法测定
        2.4.4 改善舍饲羊肉风味的方法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肉品质的影响
        3.1.1 羊肉基本成分
        3.1.2 羊肉中的矿物质
        3.1.3 羊肉的pH、嫩度以及熟肉率
        3.1.4 羊肉色泽及相关指标
        3.1.5 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3.1.6 小结
    3.2 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风味的影响
        3.2.1 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风味前体物质的影响
        3.2.2 饲养方式对苏尼特羊风味的影响
        3.2.3 小结
    3.3 不同饲养方式下羊肉风味差异形成的机理研究
        3.3.1 脂质氧化稳定性对羊肉香味形成的影响
        3.3.2 代谢机制对风味沉积的影响
        3.3.3 饲养方式对风味调控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3.4 小结
    3.4 改善舍饲苏尼特羊肉风味的技术探究
        3.4.1 不同调控方式对羊肉香味的影响
        3.4.2 不同调控方式对羊肉滋味的影响
        3.4.3 小结
4 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4)神东长焰煤的表/界面特征及与活性油泡粘附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低阶煤的表面反应性与界面化学研究
    2.2 低阶煤表面改性及颗粒―气泡间界面行为调控研究
    2.3 油泡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2.4 颗粒―气泡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3 神东长焰煤的表面特征及其难浮机理研究
    3.1 实验煤样的采集与制备
    3.2 神东长焰煤的基础煤质分析
    3.3 神东长焰煤的可浮性研究
    3.4 神东长焰煤的表面特征及难浮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表面活性剂对油泡和煤样表界面行为的影响研究
    4.1 表面活性剂对柴油表面张力及粘度的影响
    4.2 表面活性剂对改性柴油在煤样表面的润湿热力学行为影响
    4.3 表面活性剂对油泡―煤粒诱导时间的影响研究
    4.4 表面活性剂对长焰煤油泡浮选效果的影响研究
    4.5 表面活性剂对煤样表面的改性机理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煤粒-气/油泡间的粘附机制研究
    5.1 扩展的DLVO理论
    5.2 煤粒-气/油泡间的粘附机制研究
    5.3 煤粒-气/油泡间的液膜薄化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气/油泡浮选粘附动态过程研究
    6.1 不同疏水性玻璃珠的制备
    6.2 颗粒-气/油泡粘附动态过程研究
    6.3 气/油泡在固体表面的粘附动态过程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裂解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丁辛醇残液的研究进展
        1.2.1 丁辛醇残液的组成及来源
        1.2.2 丁辛醇残液的回收利用现状
    1.3 重质原料裂解反应研究进展
        1.3.1 热裂解
        1.3.2 催化裂解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化学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催化剂制备
    2.4 催化剂表征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2 热重分析(TGA)
        2.4.3 X射线衍射测定(XRD)
        2.4.4 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析(BET)
        2.4.5 催化剂表面酸性测定(NH_3-TPD)
    2.5 实验操作过程
        2.5.1 热裂解反应
        2.5.2 催化裂解反应
    2.6 分析方法
        2.6.1 定量分析
        2.6.2 定性分析
    2.7 数据处理
        2.7.1 主要反应组分相对质量校正因子测定
        2.7.2 反应物转化率和产物中有效组分含量计算
第三章 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组成分析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组成的初步分析
        3.2.2 丁辛醇重组分副产物中关键组分的制备及定性
        3.2.3 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中主要组分的来源推测
    3.3 小结
第四章 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热裂解反应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的预分离
        4.3.2 热裂解反应条件考察
        4.3.3 热裂解反应体系分析
        4.3.4 裂解反应结焦状况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丁辛醇重组分副产物催化裂解反应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固体催化剂的筛选
        5.3.2 反应条件对TiO_2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
        5.3.3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丁辛醇装置的工艺分析与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前言
    1.1 吉化公司丁辛醇装置工艺介绍及生产情况
    1.2 本论文研究、分析与改进的主要内容
        1.2.1 开车时羰基合成反应系统升温时间长的问题
        1.2.2 2.0-2.2MPa蒸汽冷凝液回水管线水击问题
        1.2.3 2-EH(辛醇)生产线副产品中丁醇含量高的问题
        1.2.4 气/液相加氢单元尾气中氢气含量高的问题
        1.2.5 400单元高、低压蒸发器尾液冷却介质的问题
        1.2.6 原料合理利用及效益最大化问题
        1.2.7 原料来源变化对羰基合成反应的影响问题
        1.2.8 催化剂来源变化对羰基合成反应的影响问题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N-BuOH(正丁醇)和2-EH(辛醇)的生产方法
        2.1.1 N-BuOH(正丁醇)和2-EH(辛醇)生产发展的历史
        2.1.2 低压羰基合成技术的发展过程和生产机理
        2.1.3 生产方法的比较及发展趋势
        2.1.4 科研开发及技术进展
    2.2 N-BuOH(正丁醇)和2-EH(辛醇)的生产情况
        2.2.1 国外生产情况及分析
        2.2.2 国内生产情况及分析
    2.3 丁辛醇产品的市场情况
        2.3.1 国外市场分析及预测
        2.3.2 国内市场分析及预测
        2.3.3 进出口分析及预测
第3章 丁辛醇生产反应机理
    3.1 原料净化
        3.1.1 丙烯净化
        3.1.2 合成气净化
    3.2 羰基合成反应
    3.3 N-BAL(正丁醛)、I-BAL(异丁醛)分离
    3.4 N-BAL(正丁醛)缩合单元
    3.5 N-BAL(正丁醛)加氢
    3.6 2-乙基己烯醛(辛烯醛,EPA)加氢
    3.7 蒸馏与精馏
第4章 丁辛醇装置工艺技术的改进
    4.1 改进开车时羰基合成反应系统升温工艺路线
        4.1.1 工艺介绍
        4.1.2 改造效果
    4.2 回收利用2.0-2.2MPa蒸汽冷凝液
        4.2.1 工艺介绍
        4.2.2 改造效果
    4.3 回收2-EH(辛醇)生产过程产生的轻组分中的丁醇
        4.3.1 工艺介绍
        4.3.2 改造效果
    4.4 气/液相加氢单元尾气中氢气的综合利用
        4.4.1 工艺介绍
        4.4.2 改造效果
    4.5 高、低压蒸发器尾液冷却器冷却介质技术改进
        4.5.1 工艺介绍
        4.5.2 改造效果
    4.6 调整原料供给方式,达到生产装置整体优化
        4.6.1 优化方案简介
        4.6.2 实施效果
    4.7 原料变换影响反应效果的应对措施
        4.7.1 情况介绍
        4.7.2 原因分析
        4.7.3 改进措施
    4.8 应对催化剂来源变化对羰基合成反应的影响
        4.8.1 情况简介
        4.8.2 工艺状况及铑派克催化剂质量分析
        4.8.3 铑(Rh)催化剂使用意见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增塑剂醇(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
    1.1 工业2-乙基己醇
    1.2 2-乙基己醇应用与预测
    1.3 丁醇的生产和消费
    1.4 丁醇供求与应用计划
    1.5 增塑剂高碳醇
2 西欧
    2.1 2-乙基己醇
    2.2 2-乙基己醇供求与应用计划
    2.3 高碳醇
3 日本
    3.1 2-乙基己醇消费
    3.2 2-乙基己醇的生产
    3.3 2-乙基己醇、正丁醇供求和应用
4 亚洲其它国家或地区
5 结论

(9)丁辛醇装置工艺技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技术
    1.1 乙醛缩合法
    1.2 发醇法
    1.3 羰基合成法
        1.3.1 高压法
        1.3.2 中压法 (改良钴法、改良铑法)
        (1) 改性钴催化剂合成法
        (2) 鲁尔铑催化剂合成法
        1.3.3 低压法
        (1) 联碳、戴维合成法
        (2) 三菱化成合成法
        (3) 巴斯夫合成法
        (4) 其它合成法
2 羰基合成工艺特点比较
3 技术进展
    3.1 新一代的铑基催化剂系统
    3.2 多相反应技术
    3.3 非铑催化剂的开发
4 结语

(10)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热氧化与金属催化对酯类润滑油结构及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1.2.1 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研究现状
        1.2.2 金属催化对酯类润滑油氧化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
    1.3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1.3.1 润滑油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1.3.2 润滑油抗氧剂的发展现状
    1.4 摩擦/氧化诱导润滑油结构变化的在线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DOA和TDTM基础油的热氧化行为及其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方法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氧化起始温度与氧化诱导时间的测试
        2.2.3 DOA和TDTM基础油烘箱氧化后的运动粘度测试
        2.2.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2.3 DOA和TDTM的PDSC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
    2.4 氧化对DOA和TDTM基础油运动粘度的影响
    2.5 DOA和TDTM的自由体积分数与氧气扩散系数
    2.6 DOA和TDTM的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2.6.1 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
        2.6.2 DOA和TDTM的热氧化机制分析
    2.7 结论
第三章 铁催化对酯类润滑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Fe金属表面对TMPTO基础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
        3.3.1 运动粘度和总酸值
        3.3.2 拉曼光谱分析
        3.3.3 红外光谱分析
        3.3.4 薄膜氧化状态下TMPTO的原位拉曼光谱分析
    3.4 Fe金属表面对DOA、TDTM基础油热氧化行为的影响
        3.4.1 运动粘度与总酸值
        3.4.2 红外光谱分析
    3.5 Fe催化条件下添加剂对酯类基础油热氧化性能的改进作用
        3.5.1 运动粘度分析
        3.5.2 红外光谱分析
        3.5.3 拉曼光谱分析
    3.6 结论
第四章 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硫基)-1,3,5-三嗪(THA)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3 THA抗氧剂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方法
        4.3.1 制备方法
        4.3.2 结构表征
        4.3.3 性能测试方法
    4.4 THA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能分析
    4.5 THA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酯类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4.6 THA抗氧剂对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6.1 THA抗氧剂对DOA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6.2 THA抗氧剂对TDTM酯类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4.7 THA抗氧剂与DNDA胺型抗氧剂、ZDDP抗磨剂的配伍性研究
        4.7.1 THA与DNDA、ZDDP复配添加剂的抗氧化性能
        4.7.2 THA与DNDA、ZDDP复配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4.8 结论
第五章 间苯三酚三(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PTP)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
    5.3 PTP抗氧剂的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方法
        5.3.1 制备方法
        5.3.2 结构表征
        5.3.3 性能测试方法
    5.4 PTP抗氧剂的热稳定性能
    5.5 PTP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基础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6 PTP抗氧剂对TMPTO、DOA及TDTM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5.6.1 摩擦系数与磨损量分析
        5.6.2 磨损表面粗糙度分析
        5.6.3 磨损机制分析
        5.6.4 摩擦试验后油样的红外光谱分析
    5.7 结论
第六章 润滑油高温摩擦过程的在线红外光谱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高温低速四球摩擦试验机与红外光谱仪联用测试系统的构建
        6.2.3 测试步骤
    6.3 MO、PAO及TMPTO润滑油高温摩擦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6.3.1 MO、PAO及TMPTO润滑油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6.3.2 润滑油结构变化与其摩擦学性能的关系
        6.3.3 DNDA抗氧剂对MO、PAO及TMPTO润滑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6.4 THA与PTP抗氧剂对TMPTO酯类油高温摩擦学性能的作用
        6.4.1 含THA与PTP的TMPTO酯类油的在线红外光谱分析
        6.4.2 THA与PTP抗氧剂对TMPTO酯类油高温润滑性能的影响
    6.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中文详细摘要

四、羰基合成和2—乙基己醇(论文参考文献)

  • [1]Cu-Mg-Al催化剂制备及催化正丁醛一步合成2-乙基己醇性能研究[J]. 苗双,安华良,赵新强,王延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9(04)
  • [2]Ni/TiO2催化乙醇Guerbet缩合反应性能研究[D]. 朱雄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3]放牧与舍饲条件下苏尼特羊肉风味差异及形成机制研究[D]. 罗玉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4]神东长焰煤的表/界面特征及与活性油泡粘附的作用机制[D]. 陈松降.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进展[J]. 李靖,刁琰琰,闫瑞一,刘全生.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1(02)
  • [6]丁辛醇工艺重组分副产物裂解反应研究[D]. 朱园园.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7]丁辛醇装置的工艺分析与技术改造[D]. 何淑芹.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5)
  • [8]增塑剂醇[J]. 蒋平平. 化工技术经济, 2000(01)
  • [9]丁辛醇装置工艺技术评价[J]. 薛宏庆. 化工设计, 2005(03)
  • [10]酯类油热氧化机理及其抗氧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金永亮.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

标签:;  ;  ;  

氧化和 2-乙基己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