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能放弃工作

管理者不能放弃工作

一、经管人员不能放弃本职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柳丽娜[1](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指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铁流,徐锦庚[2](2012)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文中提出引子苦涩的辉煌很多人还记得那个场面。1996年5月18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委员大会。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一次盛会。400多所民办高校齐聚一堂,场面宏大而热烈。翻出当年的合影,你也许能感受到这次大会的规模,并从中看到中国民办教育的希望。到了2002年,也就是这次会议后的第6个年头,短短几年的时间,当年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一路走过来,最后仅剩下40余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就是当年这张照片中的一

陈鸿雁[3](201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为完成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近些年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提升越来越重视。本文把胜任力的概念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研究中,从第一手材料入手,对广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广泛调研,深入挖掘高绩效教师的胜任特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准入、培训、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的支撑。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的目标提供师资保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德尔菲——专家小组讨论法,综合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以及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问卷调查”、“胜任力量表调查”,这几个方面的系列研究,突破了以往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的局限,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问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完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构与验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量表”的开发、验证与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量表”的修改、验证与应用,最后运用量表对河北省五所骨干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及教学效果水平以及胜任力与教学效果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建构的模型和编制的量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剖析出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所具备的胜任特征,可以测量现任教师的胜任力水平,找出胜任力的不足,为提高教师胜任力和教学效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谢光华[4](2019)在《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行业专长对预测行为的影响及后果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亟需高质量的资本市场,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金融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效率。证券分析师作为信息传递的中坚力量,其天职就是缓解信息不对称,对于培育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资本市场意义重大。然而,证券分析行业的“研报门”事件接二连三出现,扰乱了资本市场秩序,严重阻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证券分析师队伍良莠不齐,研究能力不足,工作没有做到尽职尽责,导致研究报告的质量低下,提高分析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迫在眉睫。最近的一些文献研究表明,分析师之间的个人能力存在显着差异,行业专长体现了分析师在特定行业所具有的专业技能或专有经验,是影响其盈余预测质量和职业生涯最为重要的个人特征因素。然而,国内外研究分析师行业专长的文献还比较有限,关于行业专长如何影响分析师的预测行为,我们对此的认识依然模糊。行业集中度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经营环境,是影响企业信息披露成本与收益的关键因素,为我们从信息补充挖掘角度认识分析师行业专长的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情境。本文基于转型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和分析师行业的发展现状,以行业专长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为逻辑主线,着重从盈余预测修正、现金流预测和盈余预测准确性三个维度,深入研究了行业集中度差异下的分析师行业专长对其预测行为倾向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弥补了现有文献关于分析师行为的研究过多局限于企业层面和对行业专长这一重要分析师个人特征关注较少的不足。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绪论部分,对论文做一个简要介绍。首先,从我国资本市场上分析师的信息中介职能还有待改善的现状出发,阐释了行业专长对于培养分析师的职业能力和帮助投资者辨别研究报告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层次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论文的研究构架。最后,基于将行业集中度作为研究视角对于认识分析师行业专长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本文与以往文献的不同之处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第二,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基础理论加以阐述,梳理和评述了重要的相关文献。首先,本文在第二章中总结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主要理论,包括与分析师预测相关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与分析师行业专长相关的干中学理论和分工及专业化理论,与行业集中度相关的信息披露专有性成本理论。然后,分别从分析师行业专长的角度回顾了分析师盈余预测工作信息来源和分析师行业专长的相关文献;从分析师预测的角度回顾了分析师预测修正、分析师现金流预测和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相关文献;从企业信息披露的角度回顾了与行业集中度相关的文献。勾勒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和文献基础。第三,展开制度背景分析,以期为后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提供现实依据。本文第三章分别对我国证券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分析师的预测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证券分析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增长趋势有所放缓,步入转型期,市场饱受噪音干扰。接着,结合分析师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分析师预测特征,概括了行业发展面临着证券公司业务同质化、分析师的能力不强、对分析师执业行为的规范不足等诸多问题。第四,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幅度、现金流预测和预测准确性三个维度,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行业专长对其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行业专长是分析师一项重要的个人特征,然而关于行业专长对分析师盈余行为的影响,我们仍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对于行业集中度如何影响分析师行业专长作用的发挥,更是知之甚少。本文通过第四、第五、第六章的研究发现: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分析师的盈余分析能力,具有行业专长的分析师有能力或低成本的从行业内竞争对手处获取信息,从而表现出与其他分析师不一样的盈余预测倾向。进一步,在产品市场集中度高行业,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竞争更为紧密,同一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的经营状况、产品成本、价格水平等信息更具实质性,噪音也更少,可以在分析师盈余分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行业专长对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的影响显着加强。具体表现为:(1)具有行业专长的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更大胆,更有可能发布额外的现金流预测,并且预测也更准确;(2)行业集中度越高,行业内共同信息及竞争性信息的传播效应提高,具有行业专长的分析师预测修正大胆性和发布现金流预测的意愿显着增强,预测准确性也显着提升。变换关键变量的度量方式和采用变化模型得到的结果同样支持了以上结论。(3)进一步,为了解潜在的机制,我们还研究了企业信息披露特征如何影响行业集中度与行业专长的互补作用,发现行业集中度与行业专长对分析师预测修正大胆性、现金流预测意愿、预测准确性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没有披露详细客户、供应商信息和没有发布管理层业绩预告的企业中。第五,分别从盈余预测修正和现金流预测两个角度,围绕具有行业专长分析师的市场反应,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了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行业专长的市场反应。本文通过第七章的研究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分析师获得了更高的市场反应。然而,随着产品市场集中度提高,分析师行业专长的市场反应并没有显着增强。具体表现为:(1)对于具有行业专长的分析师来说,其盈余预测修正和现金流预测都能够带来更大的市场反应;(2)行业集中度提高并没有增强具有行业专长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修正和现金流预测的市场反应。说明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不同行业集中度下,分析师行业专长作用的差异。第六,研究启示、结论与展望。本文第八章基于前面各章节的研究结论,从资本市场的舆论整治、分析师研究报告的产权保护、市场竞争的行为规范和企业自愿信息披露的制度完善等方面给出对政府部门的启示;从信息真伪辨别能力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加强和价值投资观念的建立等方面给对投资者的启示;从行业专长的培养方面给出对证券公司和分析师的启示。第九章在总结了本文所有研究问题的结论之后,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些设想。

胡纵宇[5](2015)在《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高校合并大潮兴起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已基本告一段落。随着高校合并融合进程的深化,以及人们对合并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合并的利弊得失日益清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现时如果再有高校自主决策选择合并道路,人们有理由认为新的合并进程有可能避免前面集中性高校合并存在的很多不足,从而得到师生更多的支持。本文试图通过C大学与A学院合并的案例研究来呈现多年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学治理水平的现状。案例表明,即使在上一轮合并潮基本结束十年后的今天,自上而下,充分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组织的途径,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化运作”依然主导了两校合并的进程。组织化运作延续了教育的“行政化”趋向,与大学“松散的组织系统”的特性相冲突,使合并决策带有“理想导向”的特点,改革过程“工程”色彩浓厚。高校合并及后期整合过程中,一些“组织决策”成为合并争端的焦点。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忙于救急,整合过程中对矛盾过度退让,人为因素过多干扰决策,合并磨合过程艰难而反复。作为利益主体的普通教师和学生与决策层信息不对称,教师、学生、管理者等在合并中有着复杂的利益诉求,合并高校双方的教师都将自己归为合并的被剥夺者,改革动力不足。学科布局、人事安排、人员考核晋升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学校发展中的重大决策,缺少有力的统筹和系统支持,学校管理趋向“碎片化”。C大学合并进程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组织化运作”模式下教育变革形式与变革精神的断裂。新C大学后续改革以及今后高等教育改革仍然需要“去行政化”,使大学按照自身发展规律进行顶层设计,坚持特色发展,使内部改革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决策者应更多关注改革中的“人”,注意维护个人愿景,增加变革动力,守护大学的尊严和教育者的尊严。社会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支持高校通过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依法治校,民主决策,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依据大学运行的基本逻辑解决大学系统的组织控制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保护问题,使大学得以从组织化运作走向现代治理。

刘冬岩[6](2016)在《哈工大(威海)经管类本科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数量随之增多,很多学生为了增加就业筹码或继续深造选择辅修双学位,因而给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带来新的难题。双学位培养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更需要不断地提高与完善。双学位培养质量相关的研究促进本科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创新,并且培养更多优秀的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为研究重点,以文献研究法对双学位人才培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管类双学位的现状,介绍经管类双学位如何发挥理工类学科和经管类学科融合的特点,利用经管类双学位的先进办学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并通过分析高等教育理论和特色质量观理论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分析出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再运用调查分析法对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培养质量的四大类受控因素:教学主体因素、教学过程因素、教学条件因素、教学环境因素。针对四大类因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影响和制约着培养质量的问题,进行双学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影响因素的影响度,提出了提高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途径。通过提高四大类因素的质量从而优化培养质量,制定科学的优化方案,通过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指导、促进学风建设等办法,切实地提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并有步骤地持续改进。

张帆[7](2019)在《作业成本法在独立院校培养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以A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事业在我国得到更多的重视,每年的大学生入学人数也急速上升。截至2017年年末,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3779万人,而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所有高等学校仅有2631所,且如此规模的学生人数仍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然而不同于国外高校的市场定价法,我国高校虽然有生均财政拨款的保证,但是在对各专业学生学费标准的确定时,还要参考“成本分担”下各专业学生的成本占用情况来做进一步的调整。独立学院由于没有政府的补助收入,对于学费的定价便更加依赖于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当前在我国高校对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中,将大量并不用于学生培养所耗用的支出也纳入培养成本之中,或者是单一的根据各专业人数而进行成本分担,从而导致了高校生均培养成本核算不科学,数据不准确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确定的各专业学费不公平的结果。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高校中存在着大量的间接费用,尤其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所使用的包括师资、图书文献等在内的教育资源均由母体高校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导致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难以将间接费用进行清晰准确的分配。本文尝试利用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动因分析来分辨属于独立学院用于培养学生所投入的支出,并进行科学的成本分配,以此求得更准确的培养成本数据。另外结合A独立院校培养成本的核算及分析,探索更为科学的生均培养成本核算模式。首先,以国内外学者对高校教育成本关于作业成本法核算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我国独立院校的现状以及当前培养成本核算的处境,进一步分析出作业成本法核算独立院校培养成本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其次,以A独立院校为例,根据独立院校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作业流程的设计,并以作业成本法核算出该校的生均培养成本。最后,通过比较传统成本法下核算的生均培养成本,展望独立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李宇佳[8](2017)在《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平台迅速渗入学术研究领域,革新了学术信息获取、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以学术微博、学术微信公众平台和学术虚拟社区APP为代表的学术新媒体纷纷涌现,以其丰富的内容主题、快速的更新传播、便捷的获取方式和学者间平等交流等优势备受科研用户的青睐,成为学界获取与传递学术信息、分享学术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创新学术研究的重要途径,利用学术新媒体进行学术研究活动的“微学术”现象日趋明显。学术新媒体凭借天然的优势吸引着用户的使用,但同时也存在大量低质、重复的碎片信息,学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学术信息服务功能较为单一、服务层次较浅,学术新媒体平台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原有的学术信息服务理论方法和方式手段已无法完全适应新媒体特性和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如何利用学术新媒体开展学术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和适配的服务内容,成为新媒体环境下学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学术新媒体为研究的切入点,从面向用户的视角出发,分析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过程和信息服务创新模式,探索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探究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及其动态演化规律。首先,分析了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的形成过程,引入用户体验理论,与学术新媒体特性相耦合,形成基于用户体验的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层次,分别为认知需求、感官需求、交互需求、情感需求、社会及自我实现需求等;其次,从需求的动态演化特性出发,分析了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的演化成因,从需求数量、需求强度和需求层次等方面探究用户需求的演化方向;最后,从用户需求的递进层次和需求之间的作用关系入手,构建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质的演化模型和量的演化模型,有助于掌握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的基本规律。第二,分析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及信息服务过程。首先,分析了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过程与特性,在掌握其信息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解析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组成要素,分别为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主体、信息服务对象、信息资源、学术新媒体平台、信息服务环境等;其次,剖析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各组成要素的内在关系,形成以信息服务主体、信息用户和学术新媒体平台为中心的三种作用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过程模型;最后,挖掘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因素,主要涉及信息用户需求牵引、服务主体效益驱动和信息技术进步推动等。第三,探究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本文依据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过程中关键要素的作用程度和主导地位的不同,将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一般模式划分为资源共享型、需求牵引型和技术支撑型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和信息服务目的角度出发,深度融合学术新媒体服务特性,进一步提出嵌入科研过程、基于信息增值和基于用户关系网络的三种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创新模式,并深入探究每一种服务创新模式的理论基础、内涵特征、实施过程以及实践应用情况。最后对三种信息服务创新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掌握各自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指导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开展。第四,对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借鉴改进后的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从学术新媒体系统平台、学术信息、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主体及过程、学术新媒体信息用户和净收益五个维度构建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收集的315份有效问卷为样本,运用spss22.0和amo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验证所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学术新媒体系统平台、信息服务主体及过程、信息服务用户均对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净收益与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之间相互影响。运用dematel方法通过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以及原因度等指标进一步识别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用户期望、学术新媒体收益、用户认知水平、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用户信息素养、学术新媒体平台功能整合和完整性、用户收益和系统导航清晰性等。第五,基于用户感知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本文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借鉴servqual服务质量模型,构建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友好性、学术信息质量、效益性六个维度,总计27个指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并选取学术中国、壹学者、社科学术圈、募格学术、经管之家论坛等学术微信公众号进一步验证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最后,从学术新媒体的信息服务主体、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学术新媒体平台及信息服务环境五个层面提出相应策略。本文的研究工作从理论层面丰富与完善了学术信息服务的理论体系,拓展与深化了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通过探究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一般模式和创新模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运用DEMATEL方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以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对推动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徐昭恒[9](2018)在《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大学国际化的案例研究》文中认为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特征,也是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战略选择。对于这些高校而言,如何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国际化策略,不仅是其适应全球化模式下发展的必要反应,也成为自身追求卓越、履行时代使命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成功的大学国际化实践离不开富有使命感的教师群体的倾心参与,而作为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主力军的青年教师的作用尤其不容忽视。随着国际化日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重要的政策议题,我国众多高水平大学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教师的学术工作增添各种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内容,但已有研究却较少提及,这些举措背后所强调的现实目标,与青年教师基于自身学术生涯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否真正匹配——而这正是本研究重点关注和探讨的核心所在。本研究选取东部沿海地区一所知名研究型大学作为单案例展开调查(简称S大学)。研究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重要观点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具有高度能动性的青年教师在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参与情况、影响其参与行为的内、外部因素,以及S大学现有国际化策略之于本校青年教师国际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在实证调查阶段采用了顺序解说型混合方法研究设计,首先针对S大学中自2007年之后入职、年龄在40岁以下的708名专任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其中250名教师有关在校期间国际化参与情况的有效反馈。在此基础上,通过针对其中25名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探讨了这一群体产生不同行为选择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本校相关国际化策略进行整体评价与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S大学青年教师在本土校园范畴的国际化参与主要体现在与本土教学(国际化课程建设、学生指导)和本土科研(科研探索、项目合作)相关的四个方面。个人主导的科研探索是其最主要的国际化参与形式;但并非所有青年教师都有意愿和机会参与和国际化教学相关的工作;(2)他们在跨境交流方面的主要参与形式是单次时长在6个月及以上的中长期海外访学,以及时长在2周之内的短期跨境流动。整体而言,青年教师的跨境交流选择更易受到外部政策环境影响,本土高校毕业、入职时间越长、学术职称越高(相对于中&初级职称者)的青年教师更有可能涉足中长期海外访学;(3)基于院系设置的学科背景对青年教师的国际化科研活动具有显着影响。一方面,通过对组间差异的分析发现,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教师在“本土科研”和“跨境交流”方面的参与程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从院系子案例的对比情况来看,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教师在“学生指导”和“国际发文”的参与程度也呈现较大差异。根据访谈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加强科研成果产出、获得各类学术资源,以及建立一种广义的学术声誉,其核心是积累能够推动自身学术工作发展的各类学术资本。从研究归纳的10种具体参与动机背后可以发现,来自高校层面的某些权力影响、制度规约和平台支持,以及基于教师个体的意识、能力与资源,作为主要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不同程度地对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参与产生了客观推动作用。从各种推动因素被提及的重要程度来看,青年教师在本土教学领域的国际化参与主要源自外部因素推动、在本土科研领域的国际化参与主要受到内部因素激励,而跨境交流则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有少数具备一定学术资本的青年教师能够较好地将个人学术工作议程,与院系的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相结合。新进普通青年教师更有可能涉足与国际化教学相关的工作,其参与行为更多呈现为一种被动模式,主要受到外部因素驱动,并因此在职级晋升中处于不利位置。此外,绝大多数青年教师主要受到内部因素推动而主动参与国际化。他们对于机构资源的依赖相对较少,同时也不完全遵循学校发展规划来决定个人的国际化参与选择。研究同时从机会成本、制度阻碍和个人代价三个方面,归纳了青年教师主观不愿或客观不能参与某些国际化活动的10个具体理由。其背后主要反映的是来自高校资源供给、考核制度、服务支持以及院系设置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以及源自教师自身的资源紧缺和客观生活需求,对于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所产生的反向拉力。总体而言,青年教师在本土国际化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参与实践主要受到外部因素阻碍,但具体阻碍因素略有差异;在跨境交流方面的参与意愿主要受到教师内部因素影响。在参与国际化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青年教师比例略高于主要受到内部因素影响的同行,但两者之间似乎并不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表明两类阻碍因素都有可能对特定个体的国际化参与决策产生关键性影响;而教师自身的反思性与能动性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主要受内部因素阻碍的青年教师虽然同时感知到某些外部因素阻碍,但他们仍能在实践中予以部分消解,并在此基础上定向自己的活动。总体而言,S大学中政策规划类国际化组织策略在青年教师意识层面的影响力显着高于相关激励支持举措;海外交流资助与校内平台支持的影响力整体高于其他举措。青年教师普遍认同学校在管理调控方面的相关举措,对其国际化实践的积极推动作用;但对于学校在操作实施、师资建设以及服务支持方面的部分国际化策略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仍有争议。研究发现,致使当前S大学出现所谓“国际化战略漂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战略定位中对于海外高层次学术人才的偏好,以及由此投射于制度建设方面的倾向性,压缩了在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空间,阻碍了他们进一步获取有助于国际化参与的各类学术资本;二是相关政策制度的“多变”和“固化”,加剧了高校内部的学术阶层分化,致使多数尚处于学术资本累积初级阶段的青年教师承受着自上而下的挤压,在主观以及客观上都不同程度地产生“难以投身国际化实践”的疲惫感。此外,具体策略执行及其影响的滞后性也可能会使许多青年教师产生“政策支持不明显”的主观印象,一定程度上考验着他们投身国际化实践的热情和决心。总之,本研究关于S大学青年教师国际化参与问题的探讨,实质反映的是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学术场域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职业现状。上述问题提醒高校管理者,有必要从学校发展国际化的基本立场定位、重要指导原则以及具体推动举措三个层面,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增强青年教师的学术竞争力,并以此帮助他们拓展参与跨学科/跨文化交流合作的机会。

田先红[10](2010)在《息访之道 ——国家转型期的桥镇信访治理研究,1995-2009》文中认为1990年代中后期至税费改革之前,乡村社会出现维权型上访主导的信访小高潮,不过,此时期的农民上访问题并没有对基层治理构成太大威胁,主要原因是间接治理模式的维系给乡村基层政权有效应对农民上访问题提供了较好的制度性、结构性条件。税费改革之后,在国家的推动下,乡村治理逐渐从间接治理模式向直接治理模式转换,个体的权利意识被调动起来,而乡村集体权力遭到削弱,乡村干部在干群关系中由原先的优势转为弱势。与此同时,从乡村集体解放出来的农民个体理性过度伸张,谋利型上访在农民上访类型中逐渐凸显,基层政权因无法对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进行区分而影响了信访治理的绩效,农民上访出现新高潮。出于稳定与秩序的考虑,国家通过压力型的信访治理体制强化地方和基层政府的维稳责任,督促其重视信访治理工作,却使得地方和基层政府日益被动,基层信访治理陷入困境之中。在这一背景下,谋利型上访不断蔓延,并形塑出越来越多的上访专业户,上访产业初现雏形。在这个意义上,基层信访治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上访钉子户治理问题,而裹挟着更为浓厚的治理谋利型上访尤其是上访专业户的色彩。随着信访治理压力的加大,基层政府不得不疲于应对,并将信访维稳工作提升到政治高度。发展与稳定构成当前基层政府的两大任务,二者共同形塑了当前基层政府的行为逻辑。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基层政府不得不以降低合法性为代价,牺牲治理能力。这表明,国家试图通过推动乡村治理转型、实行直接治理模式的改革措施来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渗透与监控,却导致了国家基础权力弱化的意外后果。基础权力的弱化掣肘了专断权力的行使和运用,使得专断权力与基础权力呈现出并弱的局面。由此,欲推动国家转型、建构现代国家,就不仅需要强化对基层代理人的监控,而且要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增强乡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再造中间层。而这又要求从根本上增强基础权力的同时,还原专断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让国家权力能够在正常的治理轨道上运作。总之,当前中国的国家政权建设依然面临着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问题,只是这种进入不是简单的权力下沉,而是如何与乡村社会有效对接的问题,亦即国家基础权力发展的问题。

二、经管人员不能放弃本职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管人员不能放弃本职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基本概念界定
        (一) 乡村教育
        (二) 乡村小学校
        (三) 现代教育
        (四) 教育现代转型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的界定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意义
        1-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
        1-3-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职责
        1-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胜任力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2-4 胜任力研究小结
        2-4-1 取得的成绩
        2-4-2 存在的不足
    §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综述
        2-5-1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2-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目标
        3-1-2 研究方法
    §3-2 测量工具
    §3-3 研究程序与被试
        3-3-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
        3-3-2 胜任力量表的形成—内容问卷向量表的转化
        3-3-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
    §3-4 数据收集一览表
    §3-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4-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开放式问卷调查
        4-1-1 研究目标
        4-1-2 研究对象的选取
        4-1-3 研究结果
    §4-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词汇问卷调查
        4-2-1 研究目标
        4-2-2 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4-2-3 研究结果
        4-2-4 研究讨论
        4-2-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维度——因子命名
    §4-3 胜任力内容问卷
        4-3-1 研究目标
        4-3-2 问卷设计及研究对象
        4-3-3 数据分析
        4-3-4 研究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SEEQ 的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5-1 研究目标、研究模型及样本情况
        5-1-1 研究目标
        5-1-2 研究模型
        5-1-3 抽样情况
    §5-2 数据分析及结果
        5-2-1 量表项目分析
        5-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5-2-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5-2-4 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5 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6-1 研究目标、研究模型、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6-1-1 研究目标
        6-1-2 研究模型
        6-1-3 研究方法、测量工具及对象
        6-1-4 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描述性统计分析
        6-1-5 胜任力的差异性分析
    §6-2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
    §7-1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测量工具及研究对象
        7-1-1 研究目标
        7-1-2 研究方法、测量工具及研究对象
    §7-2 数据分析及结果
        7-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7-2-2 高校教师胜任力与教学效果的相关分析
        7-2-3 教学效果关于胜任力的回归分析
        7-2-4 胜任力对教学效果的预测作用的路径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的提升
    §8-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8-1-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选拔
        8-1-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培训
    §8-2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个人胜任力水平的提升
第九章 研究的成果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研究成果
        9-1-1 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模型
        9-1-2 开发了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量表
        9-1-3 修改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量表
        9-1-4 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水平
        9-1-5 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效果水平
        9-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9-2 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9-2-1 关于效标
        9-2-2 关于抽样方式和样本容量
        9-2-3 关于评价方式
        9-2-4 关于权重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4)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行业专长对预测行为的影响及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2 信号传递理论
        2.1.3 “干中学”理论
        2.1.4 分工及专业化理论
        2.1.5 专有性成本理论
    2.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2.1 分析师的行业专长相关文献回顾
        2.2.2 分析师预测相关文献回顾
        2.2.3 行业集中度与企业信息披露相关文献回顾
3 制度背景分析
    3.1 我国分析师行业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分析师行业的发展现状
        3.2.1 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
        3.2.2 证券分析师的发展现状
        3.2.3 分析师研究报告的发展现状
    3.3 我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特征
        3.3.1 分析师预测修正特征
        3.3.2 分析师现金流预测特征
        3.3.3 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特征
    3.4 我国分析师行业面临的问题
        3.4.1 证券公司业务同质化严重
        3.4.2 分析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3.4.3 监管部门对分析师行为的规范不足
4 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专长对预测修正的影响
    4.1 问题的引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分析师行业专长与盈余预测信息修正
        4.2.2 行业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4.4 实证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4.2 分析师行业专长与其预测修正
        4.4.3 行业集中度、分析师专长与预测修正
        4.4.4 稳健性检验
    4.5 拓展研究
        4.5.1 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4.5.2 是否披露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的影响
        4.5.3 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专长对现金流预测的影响
    5.1 问题的引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分析师行业专长与现金流预测
        5.2.2 行业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5.4 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4.2 分析师行业专长与现金流预测
        5.4.3 行业集中度、分析师专长与现金流预测
        5.4.4 稳健性检验
    5.5 拓展研究
        5.5.1 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5.5.2 是否披露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的影响
        5.5.3 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专长对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6.1 问题的引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分析师行业专长与预测准确性
        6.2.2 行业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2 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6.4 实证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4.2 分析师行业专长与预测准确性
        6.4.3 行业集中度、分析师专长与预测准确性
        6.4.4 稳健性检验
    6.5 拓展研究
        6.5.1 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6.5.2 是否披露客户和供应商信息的影响
        6.5.3 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专长的市场反应分析
    7.1 问题的引出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2.1 分析师专长的市场反应
        7.2.2 行业集中度的调节作用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2 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7.4 实证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7.4.2 行业集中度、分析师行业专长与预测修正的市场反应
        7.4.3 行业集中度、分析师行业专长与现金流预测的市场反应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启示
    8.1 对政府部门的启示
        8.1.1 开展资本市场专项舆论整治
        8.1.2 加强分析师研究报告的知识产权保护
        8.1.3 规范产品市场竞争秩序,完善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
    8.2 对投资者的启示
        8.2.1 保持怀疑精神,提高信息真伪辨别能力
        8.2.2 加强维权意识,树立价值投资理念
    8.3 对证券公司和分析师的启示
        8.3.1 证券公司要提高分析师独立性,注重分析师行业专长的培养
        8.3.2 分析师要切实提高自身行业专长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意识
    二、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实施
    五、研究的伦理考虑
    六、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组织化运作的“理想导向”
    第一节 在“工程”的旗帜下——合并决策的整体视角
    第二节 何以是被剥夺者——合并决策的个体视角
第二章 组织化运作的组织化应对
    第一节 复杂的利益诉求——何为应该坚持的根本利益
    第二节 艰难反复的接轨进程——合并磨合的迂回轨迹
第三章 组织化运作的管理之伤
    第一节 从碎片化到有机联系——高校呼唤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节 “管”或“理”—C大学《大学章程》的探讨
第四章 组织中的改革对象或大学的主人
    第一节 责权利的分离——“一级半管理”与二级管理
    第二节 共赢何以可能——一个融洽的新C大学三级机构
第五章 组织融合的钥匙与顶层设计
    第一节 学科融合的关键——“大信息”与“信息文科”的设计
    第二节 新C大学的再出发——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第六章 结论:大学合并之于教育改革
    第一节 一元复始——大学改革的形式与精神
    第二节 人本情怀——守护教育的尊严和教育者的尊严
第七章 建议: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第一节 他山之石——大学合并的自在节奏
    第二节 实践之行——告别大学改革的组织化运作
结语: 回眸与展望
    一、调查结果与现有文献的关系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6)哈工大(威海)经管类本科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第2章 哈工大(威海)经管类双学位现状及培养质量相关理论分析
    2.1 经管类双学位发展现状
        2.1.1 经管类双学位的历史发展过程
        2.1.2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概况
        2.1.3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管理现状
    2.2 经管类双学位的特点
        2.2.1 学校背景优势
        2.2.2 学科互补融合
        2.2.3 授课形式改变
    2.3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理论分析
        2.3.1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内涵
        2.3.2 高等教育理论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
        2.3.3 特色质量观对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导向
        2.3.4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调查分析的哈工大(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3.1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3.1.1 确定主要核心指标
        3.1.2 调查问卷设计
        3.1.3 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3.2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3.2.1 信度检验
        3.2.2 效度检验
    3.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3.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一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3.3.3 二级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3.4 影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
        3.4.1 教学主体因素
        3.4.2 教学过程因素
        3.4.3 教学条件因素
        3.4.4 教学环境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工大(威海)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方案
    4.1 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目标定位与遵循原则
        4.1.1 明确双学位培养质量目标
        4.1.2 经管类双学位可遵循的原则
    4.2 提高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措施
        4.2.1 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
        4.2.2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双学位培养体系
        4.2.3 引入导师制和班主任制
        4.2.4 优化专业结构
        4.2.5 提升教学能力和条件
        4.2.6 建设优良学风
    4.3 提高经管类双学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
        4.3.1 健全组织机构
        4.3.2 建设教学监督制度
        4.3.3 构建动态信息反馈
        4.3.4 建立评价机制
    4.4 建立经管双学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作业成本法在独立院校培养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以A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高校培养成本研究现状
        1.2.2 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
        1.2.3 作业成本法核算下的培养成本数据价值分析
        1.2.4 结论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作业成本法概述
    2.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2.3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2.4 独立学院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
3 独立院校培养成本核算的现状
    3.1 独立院校的基本情况
        3.1.1 独立院校简介
        3.1.2 独立院校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困境
    3.2 传统的培养成本主要核算方法及简介
        3.2.1 主要的传统核算方法
        3.2.2 传统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3.2.3 缺少针对独立院校培养成本的核算体系
    3.3 独立院校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分析
4 作业成本法在A学院培养成本核算的应用
    4.1 相关准备工作
        4.1.1 独立院校培养成本范围
        4.1.2 独立院校培养成本核算周期及折合人数的计算
        4.1.3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计算公式
    4.2 A学院基本概况
        4.2.1 学院简介
        4.2.2 机构设置
    4.3 作业成本法在A学院培养成本核算的流程设计
        4.3.1 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及无形资产摊销
        4.3.2 确定作业中心及作业动因
        4.3.3 确定资源及资源动因
        4.3.4 分配资源到作业中心
        4.3.5 核算各院系成本耗用量
        4.3.6 独立院校管理费的相关处理
    4.4 A高校作业成本法的数据分析
        4.4.1 各院系生均培养成本之间的比较
        4.4.2 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
        4.4.3 与江西省平均水平数据的比较
    4.5 对A高校的建议
        4.5.1 确定合理的办学规模及学费标准
        4.5.2 提高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样性
        4.5.3 优化师生结构
        4.5.4 加强五大作业中心的成本管理
5 研究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学术新媒体研究现状
        1.3.2 学术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1.3.3 新媒体信息服务研究现状
        1.3.4 研究总结与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学术新媒体内涵与类型
        2.1.1 学术新媒体的内涵
        2.1.2 学术新媒体的特征
        2.1.3 学术新媒体的类型
    2.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内涵与特征
        2.2.1 信息服务的内涵
        2.2.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内涵
        2.2.3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特征
    2.3 用户需求理论
    2.4 用户体验理论
    2.5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2.6 感知服务质量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及其动态演化规律
    3.1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的形成
    3.2 基于用户体验的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层次
        3.2.1 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的关系
        3.2.2 基于用户体验的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层次划分
    3.3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的内容
        3.3.1 认知需求
        3.3.2 感官需求
        3.3.3 交互需求
        3.3.4 情感需求
        3.3.5 社会及自我实现需求
    3.4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动态演化的成因及方向
        3.4.1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演化的成因
        3.4.2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演化的方向
    3.5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的动态演化规律
        3.5.1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质的演化
        3.5.2 学术新媒体用户需求量的演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及信息服务过程
    4.1 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过程
        4.1.1 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的内涵
        4.1.2 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过程模型
        4.1.3 学术新媒体信息流转的特性
    4.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组成要素
        4.2.1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主体
        4.2.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对象
        4.2.3 学术新媒体信息资源
        4.2.4 学术新媒体平台
        4.2.5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环境
    4.3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各组成要素的内在关系
        4.3.1 以信息服务主体为中心的相互作用关系
        4.3.2 以信息用户为中心的相互作用关系
        4.3.3 以学术新媒体平台为中心的相互作用关系
    4.4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过程
    4.5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动力
        4.5.1 用户需求的牵引力
        4.5.2 服务主体效益的驱动力
        4.5.3 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
    5.1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5.1.1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
        5.1.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的划分
    5.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的一般模式
        5.2.1 资源共享型信息服务模式
        5.2.2 需求牵引型信息服务模式
        5.2.3 技术支撑型信息服务模式
    5.3 嵌入科研过程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
        5.3.1 嵌入性理论概述
        5.3.2 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5.3.3 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5.3.4 实践应用分析
    5.4 基于信息增值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
        5.4.1 融知发酵理论概述
        5.4.2 基于信息增值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5.4.3 基于信息增值的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5.4.4 实践应用分析
    5.5 基于用户关系网络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
        5.5.1 社会网络理论概述
        5.5.2 基于用户关系网络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5.5.3 基于用户关系网络的信息服务模式分析
        5.5.4 实践应用分析
    5.6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的对比分析
        5.6.1 相同点分析
        5.6.2 不同点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
    6.1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内涵
    6.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
    6.3 实证分析
        6.3.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6.3.2 信度和效度检验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6.4 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
    6.5 实证结果讨论和分析
    6.6 基于DEMATEL方法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6.6.1 基于DEMATEL方法的关键因素识别步骤
        6.6.2 计算结果和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用户感知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
    7.1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的原则
    7.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和说明
        7.2.1 指标选取
        7.2.2 指标说明
    7.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3.1 模糊层次分析法
        7.3.2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7.5 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7.5.1 评价对象选取
        7.5.2 评价指标量化及数据获取
        7.5.3 评价方法计算过程
        7.5.4 评价结果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质量提升策略
    8.1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主体层面
        8.1.1 增强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意识
        8.1.2 洞察与满足学术新媒体用户的多层次需求
        8.1.3 全面提升自身的学术信息服务素质和能力
        8.1.4 加大学术新媒体的宣传力度
    8.2 学术新媒体信息用户层面
        8.2.1 有效促进学术新媒体用户的参与和互动
        8.2.2 培养学术新媒体情境下的用户信息素养
        8.2.3 推动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8.3 学术新媒体信息资源层面
        8.3.1 丰富学术信息资源的类型和形式
        8.3.2 加强学术信息的原创性和整合性
        8.3.3 实现个性化信息资源的精准推送
    8.4 学术新媒体平台层面
        8.4.1 优化学术新媒体平台的交互功能与界面设计
        8.4.2 拓展学术信息传播方式和科研服务功能
    8.5 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环境层面
        8.5.1 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8.5.2 加强学术新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
        8.5.3 促进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主体与用户的互利共赢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成果
致谢

(9)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大学国际化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化是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战略选择
        1.1.2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建设亟需青年教师群体的积极参与
        1.1.3 大学国际化策略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机遇还是挑战?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
        1.3.1 大学国际化
        1.3.2 国际化参与
        1.3.3 研究型大学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有关大学国际化的研究情况
        2.1.1 基于历史视角的大学国际化内涵研究
        2.1.2 基于理论视角的大学国际化内涵研究
        2.1.3 大学国际化与教师参与的关系研究
        2.1.4 有关大学国际化策略的批判性反思
    2.2 有关教师参与国际化的研究情况
        2.2.1 教师参与国际化的意义与形式
        2.2.2 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分类与变量
        2.2.3 影响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因素
        2.2.4 推动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建议
    2.3 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现状
        2.3.1 有关教师国际化研究的主题分类
        2.3.2 有关青年教师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2.3.3 国内外实证研究情况小结
第三章 理论构建
    3.1 研究的本质探讨
        3.1.1 国际化、研究型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内在联系
        3.1.2 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实施需要教师参与
        3.1.3 教师的国际化参与不必然等同于大学的国际化
    3.2 理论概述与应用
        3.2.1 结构化理论概述与反思
        3.2.2 结构化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3.3 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范式与方法论
    4.2 研究策略:案例研究
        4.2.1 案例选择
        4.2.2 研究对象和抽样策略
    4.3 问卷调查
        4.3.1 问卷设计与修订
        4.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4.3.3 问卷数据的统计
        4.3.4 问卷质量的评估
    4.4 深度访谈
        4.4.1 访谈提纲的设计
        4.4.2 访谈资料的收集
        4.4.3 访谈资料的分析
        4.4.4 访谈质量的评估
    4.5 伦理问题
第五章 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形式与特征
    5.1 青年教师对大学国际化策略的认知
        5.1.1 青年教师对大学国际化组织策略的认知
        5.1.2 青年教师对大学国际化活动策略的认知
    5.2 青年教师在本土范围的国际化参与
        5.2.1 教师国际化参与的行为表现
        5.2.2 教师国际化参与的维度构成
    5.3 青年教师在跨境方面的国际化参与
        5.3.1 基于参与类型的统计分析
        5.3.2 基于参与频次的统计分析
    5.4 针对不同类别教师的差异性分析
        5.4.1 不同个人背景教师的本土国际化参与
        5.4.2 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本土国际化参与
        5.4.3 不同类别教师群体的跨境国际化参与
    5.5 基于学科院系差异的子案例分析
        5.5.1 以学生指导为例的参与情况
        5.5.2 以国际发文为例的参与情况
    5.6 本章结论
        5.6.1 已有研究发现小结
        5.6.2 基于研究发现的结论
第六章 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因素分析
    6.1 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原因分析
        6.1.1 科研产出:推动科研工作进展与成果产出
        6.1.2 资源获取:吸纳学术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
        6.1.3 声誉建立:获得来自外界的专业/学术认可
        6.1.4 分析与讨论:与已有研究发现的比较
    6.2 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外部因素
        6.2.1 高校工作和任务分配
        6.2.2 高校晋升和考评政策
        6.2.3 高校搭建的学术平台
        6.2.4 国内外相关机构支持
    6.3 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内部因素
        6.3.1 积极的国际化态度、信念和兴趣
        6.3.2 适应国际化活动的丰富知识与技能
        6.3.3 有益于国际交流的多元化学术网络
    6.4 针对不同参与变量的推动因素分析
        6.4.1 针对不同参与类型的推动因素分析
        6.4.2 针对不同参与主体的推动因素分析
    6.5 本章结论
        6.5.1 已有研究发现小结
        6.5.2 基于研究发现的结论
第七章 阻碍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因素分析
    7.1 青年教师“不”参与国际化的理由
        7.1.1 机会成本:对国际化参与收益和成本的考量
        7.1.2 制度阻碍:来自高校及其外部的制约或干扰
        7.1.3 个人代价:对个人学术工作以外生活的影响
        7.1.4 分析与讨论:与已有研究发现的比较
    7.2 阻碍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外部因素
        7.2.1 可用于国际化活动的资源供给不足
        7.2.2 严苛考核要求不鼓励国际化参与
        7.2.3 推动国际化参与的服务支持不足
        7.2.4 基于院系设置的学科壁垒阻碍
        7.2.5 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不足
    7.3 阻碍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内部因素
        7.3.1 缺乏支撑国际化参与的充裕经费
        7.3.2 缺乏支撑国际化参与的充足时间
        7.3.3 来自家庭建设需求所产生的限制
    7.4 针对不同参与变量的阻碍因素分析
        7.4.1 针对不同参与类型的阻碍因素分析
        7.4.2 针对不同参与主体的阻碍因素分析
    7.5 本章结论
        7.5.1 已有研究发现小结
        7.5.2 基于研究发现的结论
第八章 大学国际化策略对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影响
    8.1 对S大学国际化策略的整体评价
        8.1.1 针对管理调控方面策略的评价
        8.1.2 针对操作实施方面策略的评价
        8.1.3 针对人力资源方面策略的评价
        8.1.4 针对服务支持方面策略的评价
    8.2 对有争议的策略影响的原因分析
        8.2.1 战略定位中对优势人才的偏好
        8.2.2 政策制度的“多变”与“固化”
        8.2.3 策略执行及其成效的滞后影响
    8.3 对S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需求分析
    8.4 对S大学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建议
    8.5 本章结论
第九章 结语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与局限性
    9.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案例大学的国际化战略、政策、师资策略
    附Ⅰ-1 案例大学国际化战略规划与目标分解
    附Ⅰ-2 案例大学国际化的政策措施
    附Ⅰ-3 案例大学中针对教师群体的国际化策略
附录 Ⅱ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国际化问卷调查
    附Ⅱ-1 问卷调查邀请函
    附Ⅱ-2 调查问卷
附录 Ⅲ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国际化访谈提纲
    附Ⅲ-1 访谈邀请函
    附Ⅲ-2 知情同意书
    附Ⅲ-3 访谈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息访之道 ——国家转型期的桥镇信访治理研究,1995-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人物一览表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国家基础权力:乡村政治研究的新框架
    1.3 从社会中心到国家中心:农民上访研究的范式转换
    1.4 田野、方法与概念
    1.5 篇章结构
2 1990年代至税改前的基层信访治理
    2.1 间接治理模式的式微
    2.2 维权型上访主导的信访小高潮
    2.3 波澜不惊:1990年代末至税改前的基层信访治理
    2.4 小结
3 税费改革后的基层信访治理
    3.1 直接治理模式的兴起
    3.2 基层政权治理能力的弱化
    3.3 谋利型上访的凸显与农民上访新高潮
    3.4 基层信访治理转型及困境
    3.5 小结
4 基层信访治理中的纷争与共谋
    4.1 信访治理中的县乡关系
    4.2 乡镇内部的信访治理机制
    4.3 信访治理中的乡镇政府与司法所
    4.4 信访治理中的乡村关系
    4.5 小结
5 治理上访钉子户
    5.1 上访钉子户的日常治理
    5.2 包保责任制:通过身体的监控
    5.3 特殊时期的信访治理
    5.4 谋利型上访的蔓延与"上访产业"的雏形
    5.5 小结
6 发展与稳定的张力:基层政府的平衡术
    6.1 发展主义取向的乡镇政府
    6.2 发展主义的后遗症:稳定的隐患
    6.3 混混的渗透与基层政权合法性的流失
    6.4 小结
7 结论
    7.1 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
    7.2 重新找回意识形态
    7.3 技术治理的困境
    7.4 并弱的专断权力和基础权力
    7.5 国家转型的政治学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2 2007年余陵区信访工作考评细则
附录3 矛盾纠纷事项排查表(一事一表)
附录4 桥镇领导接访登记表
附录5 桥镇2007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
附录6 关于农村退职妇女干部请求晚年生活补助等的
附录7 贯彻落实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会议精神
附录8 桥镇信访工作责任制
附录9 桥镇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方案
附录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
附录11 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

四、经管人员不能放弃本职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国民办教育调查[J]. 铁流,徐锦庚. 中国作家, 2012(22)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 陈鸿雁. 河北工业大学, 2011(05)
  • [4]行业集中度差异下分析师行业专长对预测行为的影响及后果研究[D]. 谢光华. 重庆大学, 2019(01)
  • [5]从“组织化运作”走向大学治理 ——以C大学和A学院合并为例[D]. 胡纵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2)
  • [6]哈工大(威海)经管类本科双学位培养质量优化研究[D]. 刘冬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7]作业成本法在独立院校培养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以A高校为例[D]. 张帆. 东华理工大学, 2019(12)
  • [8]学术新媒体信息服务模式与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 李宇佳. 吉林大学, 2017(09)
  • [9]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大学国际化的案例研究[D]. 徐昭恒.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息访之道 ——国家转型期的桥镇信访治理研究,1995-2009[D]. 田先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标签:;  ;  ;  ;  

管理者不能放弃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