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论文文献综述)
万震球[1](1991)在《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举隅》文中认为 孙正龙同志的《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见《语文教学与研究》90年12期)一文,引起了我的共感。我想就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也举隅于次。 1.到底称“固定结构”还是称“习惯用法”? 高中《语文》(以下简称高语或初语)第三册387页在分析文言疑问句的具体情形时,一方面提出:“文言中还有几种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如‘不亦……乎’、‘何……为’、‘何以……为’、‘何……之有’等”;另一方面又提出:“此外,还有几种固定结构,如‘如何’……等,也是表示疑问的。”然而高语五册323页在讲解“文言常用固定结构”时,所列举的
万震球[2](1995)在《语文课本前后解说不一举隅》文中研究说明 对于中学语文课本前后解说不一的现象,笔者曾写了《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举隅》(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9期。)现在再就“解说不一”举隅于次: 一、关于“说”这种文体的内涵。“说”这种文体,1991年版初高中课本就选有7篇课文,对于它,课本前后有过4次解释。 初三册280页注⑩:“说,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初五册158页①:“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高二册273页“预习提示”:“‘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夏燕勤[3](2016)在《20世纪前期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1897-1927) ——以小学国文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科书是课程的载体。它启蒙年轻一代,传承社会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各科教科书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那些聚焦儿童、以儿童生活的周遭为叙述空间的叙事课文以及着意塑造儿童生活规范的论说文或直接或微妙地想象着儿童、建构着儿童的日常生活。20世纪前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社会迅速瓦解,教育领域的变革也异常剧烈而频繁。从传统的私塾教育到近代学校教育,这中间凝结着知识界对东西文化的选择以及对民族国家、对儿童新生活的想象与建构。而在社会迅速变迁时期,这种选择与想象的方案往往多样且充满矛盾。作为知识和文化选择、控制的重要载体,小学国文教科书为这些选择和想象提供了充分表现的空间。本文借鉴微观史学、社会学研究范式,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运用历史研究、文本分析(包括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和比较等方法,从多维视角对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儿童生活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在儿童生活世界建构中总体表现出从“臣民”“国民”相混合的生活发展到以“公民”为主的生活轨迹。各阶段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儿童生活呈现出以下图景:清末,儿童伦理生活基本遵循传统,家庭关系以“孝”“悌”为核心;儿童游戏价值得到肯定;学堂生活从物质到精神均彰显与私塾生活的不同;开始强调儿童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女子生活以家庭为中心,但强调自立及国民责任。民初,儿童个人生活得到彰显,“自治”“自立”的儿童形象突出;儿童德性生活仍遵循传统;儿童的伦理生活从外缘开始发生变化,但“孝”这一核心未变,使其与儿童“自治”“自立”之间充满张力;儿童游戏更强调教育性;学校生活变化显着;强调儿童作为国民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这一阶段女子生活演进缓慢。新学制时期,儿童开始脱离成人而成为独立的个体,“自由”“平等”观念开始真正影响儿童生活;儿童游戏的价值被再次发现;家庭生活凸显快乐与民主两大特征;学校生活强调学生自治,强调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对社会的改造;社会生活突出共同性,力图构建理想的基层社会;女子的家庭生活以当下为重心,职业能力得到重新认识。从细微的个人日常生活到宏观的社会生活,小学国文教科书在儿童生活及其身份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在儿童生活世界建构方面既有其历史发展规律,又具有可借鉴的一般建构模式,对当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有一定启示意义。
孙正龙[4](1990)在《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文中研究指明 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在注释、解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前后不一甚至相互抵牾的现象,这不仅影响到课本体例的统一,而且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某些不便。兹列举于下:
靳志朋[5](2014)在《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文中提出白话书写作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如同一面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多棱镜,折射出国家体制与国民精神的变迁历程。从晚清到民国的白话文运动,发生于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之下,在承接传统白话余脉的同时,大量吸收外来词汇和欧化语法,形成一种新的书写形式。一批文化教育精英与国家部门携手,共同致力于现代白话的普及和推广,使其最终取代文言,成为汉族书面语的主流。这个过程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型国民的塑造,以及中国现代性因素的成长,意义深远,影响长久。白话文体与清末剧烈的政治变动有着密切联系。在改良与革命互相交织、此起彼伏的时代浪潮里,白话报刊、白话传单、白话布告、说唱文学、白话小说等书写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政治舞台上。官方主导的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宪政改革、地方自治运动中,它是宣导圣谕、巩固统治的工具;民间有识之士则希望通过白话文字来开启民智、革新社会;活跃于体制外的革命党人,则用它来鼓吹革命、动员民众,争取舆论的支持。可谓各得其所,各便其宜。民国时期白话书写的内容,更明显地反映出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更。北洋政府阶段的文告宣示了人民主权的国家理念,议会民主的政体形式,扞卫共和的进步信念;白话教科书对中华民国认同的强化,对科学知识的倡导,对新型国民的期待;小学生的作文里流露出求学报国的政治情怀,心系劳苦大众的平民精神,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白话体的书信展现的是对民主政治的觉悟,男女平等的伦理精神,追求自主、进步的人生态度。动荡的时局和残酷的战争都不能阻挡中国和中国人走向现代的步伐。民族主义是近代最重要的思潮之一,民族国家是传统王朝体制走向现代国家的必经阶段。在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初议会民主政治的失败之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最终以政党国家的形式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国共两党除了两度短暂的合作外,明争暗斗从未停息过,各自以民族革命的唯一合法担当者自居,发动政党宣传机器对民众进行动员。在政党意识形态的支配下,充斥着舆论空间的政党话语强调服从意识、牺牲精神,压抑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不仅退步到文言话语的表达逻辑,也扭曲了五四思想家对国民启蒙的期许。政党国家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整合,完善了动员机制,使中华民族走出了丧权辱国的泥淖,却使国民精神背离了健康的轨道。纵观中国近代历史,白话书写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互为表里,包括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个人权利的实现三大要素。相对于笼统模糊、诗化意象的文言,现代白话可以清晰准确、逻辑条理地进行描述和表达,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进化的、科学的语言,被赋予正确、应当的涵义;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需要统一的国语来强化认同、凝聚共识,客观上促进了白话文运动与国语运动的合流,从而实现共赢;白话便于普通大众掌握阅读和书写的技能,有利于他们受教育权和表达权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白话取代文言是一种时代的选择,顺应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大趋势。总之,白话书写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形式,具有淋漓尽致的现代气质。它是洞察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国家体制和国民精神的变化。从家国到民国再到党国、从儒家思想到政党话语、从等级森严到大众平等、从道德经验到科学理性,这是一个现代思想理念缓缓开启的过程。
徐娜[6](2018)在《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巧妙地利用其他学科所具备的知识、方法,整合各个学科的优势,从而让语文课堂发生结构性的转变。本文通过研究整合、跨学科整合的相关理论、概念,提炼出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概念,明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同时,从课程标准理论、儿童心理学理论、儿童阅读期待理论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理论依据。从小学语文教学与美术学科、音乐学科、科学学科、书法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初步探讨跨学科整合的内容选择。详细分析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价值,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扭转教学目标单一现象,体现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展现多样化的课堂,提升语文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拓展学生认知范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深入研究整合的途径:通过作业环节整合、通过开展有效的语文活动整合,让整合更为扎实、有效,突出小学语文学科的特性。本文还系统阐述了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的策略,分别从:借助音乐、美术,优化课堂学习环境;以“图”、“演”促“解”,提升语言能力;利用游戏、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活动;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这四个方面详细论述。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提出了应该注意的三大问题:以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为出发点、注重评价功能的多样性、增强语文教师学科整合意识,提升学科整合能力。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今后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提供一些参考,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力的生长,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何萍[7](2019)在《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及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古诗词是中国文学、文化的瑰宝,它是作家思想情感的生动展示,是对生命价值的践行和物化形态,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古诗词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追根溯源,的确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来改善这个问题,但很多教师却忽视了教材这一重要的教学根本。论文以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目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综述法、调查问卷法、统计法、诗词文体学等研究方法,具体研究古诗词教学策略。主体部分为六章。第一章为“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排依据”,该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古诗词在选编与教学要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等要要求。二是教材中古诗词选目难度适宜、层层递进,主要是考虑到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三是对教材中古诗词数量增加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国家要从源头上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第二章为“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目及编写体例”,该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80首古诗词,其中诗61首,词19首,具有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的特点。二是通过对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与2013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教材古诗词中围绕古诗词的编写体例进行对比,阐述其作用,期望教师在使用这一新教材时能注意其变化。第三章为“人教版部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目与教学调查”,该章通过对汉中市三所初级中学发放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师生双方能够意识到古诗词在教育、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古诗词积累不多,基础知识欠缺;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系统学习时间少,且古诗词创作的人数少。第四章为“初中古诗词教学原则及方法”,该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探寻初中古诗词教学原则,即课内外相结合的古诗词教学原则、由鉴赏到模仿再到创作的古诗词教学原则。二是对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中吟诵法、知人论世法、古诗词赏析法与诗眼、词眼进行举隅。第五章为“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题材及其教学”,该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依据古诗词教学原则,提出古诗词题材教学。二是对教材中古诗词题材进行分类,并对古诗词题材分类教学的要求、古诗词题材分类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三是对古诗词题材所进行的分类中的咏史爱国诗词、山水田园诗词、边塞诗词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教师在进行咏史爱国题材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楚感怀的地点,还原作家的写作背景;进行山水田园题材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山水田园的意境;进行边塞题材古诗词教学时,要学生看到作家笔下古代文人戍边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第六章为“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文体及其教学”,该章主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对教材中古诗词体裁进行分类,并对文体分类教学要求,文体分类教学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二是依据课内外相结合的古诗词教学原则,引导初中生进行简要的古诗词创作。三是提出具体的诗体和词体教学策略,并进行相关举隅。
张舒沛[8](2016)在《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当前高中语文教育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不仅要适应新时代对多样性人才的培养需求,还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语文是不断充实和积累的学科,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整合,必不可少的要用到笔记策略。语文课堂上使用笔记策略不但可以帮助高中生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克服遗忘,备份知识,同时课堂笔记对于他们进行课后复习,消化巩固都大有脾益。课堂笔记策略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项学习技能,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及日后适应社会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影响。然而,当前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现状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从这一问题入手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本研究秉承理论支撑实践,实践结合理论的原则,首先研究了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笔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之后便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深入被试学校展开调研。调研对象是广州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高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和一线教师,对他们采用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的形式展开,并且结合文本实录的方法,增强调查的可信度。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研究得出,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行为存在差异,课堂操作水平和使用方法单一,课后利用效率偏低,以及语文教师缺乏反馈指导等问题。之后本研究从教师学生自身出发,结合当前教育大环境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作了归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教育心理学的文献资料,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改善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现状是一项长期、艰峻的任务,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理论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目标。学生也要在其中全力配合,才能真正有效改善当前现状。美好的设想与愿景的实现,需要更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不断为之探索和进取。
蒋林玲[9](2016)在《论片段训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可以说占据着半壁江山。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了由于社会环境忽视片段性的积累和教师对学生缺乏片段性的指导,使得小学生缺乏习作片段性的训练,小学生对习作是抗拒和害怕的。因此,小学生的习作行为沦为教师硬性规定的任务,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没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为了解决当下小学习作教学缺少实效的困惑,本文提出了在习作教学中贯穿片段训练的方式。片段训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操作性较强,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现状的了解和可行性分析,本文还结合片段训练的特点、意义、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探索,以期通过片段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章丽百佳[10](2018)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常用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生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而目前关于标点符号大多集中在本体研究。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研究。当前从语文教学角度对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研究文献不多,如果从母语学习者使用标点符号的角度来定量、定性的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偏误,或许能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帮助。整篇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语料的来源对象,将搜集的200篇作文语料建成一个语料库,并运用数据统计和语料偏误分析的方法,通过图表和实例,直观、全面、系统地对标点符号使用偏误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将这些偏误类型分为两大表现形式,分别是书写偏误和功能偏误。第二章将书写偏误分为形体偏误和格式偏误。结合具体语料实例,从点号和标号角度,详实地分析两种偏误类型。最后归纳出形体书写偏误主要涉及点的规范、圆的规范、勾的规范、大小长短的规范问题;格式书写偏误中“标点符号在方格中的位置不正确”类的偏误率最高。第三章主要是结合具体语料分析功能偏误类型。功能偏误分为误代、误加、遗漏三类,其中涉及误代问题的标点符号种类最多。第四章分别从学生、教师、教材、工具书和社会环境角度,探讨标点符号偏误的成因。后基于前期偏误研究的数据和偏误原因的分析,针对书写偏误类和功能偏误类分别提出了几点教学上的改进建议。希望论文能对汉语标点符号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3)20世纪前期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1897-1927) ——以小学国文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小学国文教科书 |
1.2.2 儿童生活世界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时段 |
1.4.3 研究框架建构 |
1.4.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2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里的儿童生活世界(1897-1911) |
2.1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及其建构的“大清国民”生活 |
2.1.1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的过渡与变革 |
2.1.2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建构之“大清国民”生活 |
2.2 家庭生活 |
2.2.1 以“孝”为核心的父母子女关系 |
2.2.2 以“悌”为核心的兄弟姊妹关系 |
2.2.3 女子的家庭生活 |
2.3 儿童游戏 |
2.3.1 从“游散”到“游戏” |
2.3.2 游戏的种类与变化 |
2.3.3 游戏之“乐”“德”“智” |
2.4 学堂生活 |
2.4.1 设施、设备与服装 |
2.4.2 仪式 |
2.4.3 学堂作息与纪律 |
2.4.4 师生交往 |
2.4.5 同学交往 |
2.4.6 女子的求学生活 |
2.5 社会生活 |
2.5.1 儿童个人品行与社会生活 |
2.5.2 保种强国:居于世界的国民生活 |
3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里的儿童生活世界(1912-1918) |
3.1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及其建构的“共和国民”生活 |
3.1.1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之传承与变革 |
3.1.2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建构之“共和国民”生活 |
3.2 儿童个人生活 |
3.2.1 剪发、放足与个人解放 |
3.2.2 “自治”与“自立”:自由生活之准备 |
3.2.3 务本:儿童私德的传统追求 |
3.2.4 时间飞逝的焦虑感与儿童个性改造 |
3.2.5 超越现实的审美生活 |
3.2.6 男女有别的生活空间 |
3.3 儿童游戏 |
3.3.1 自由游戏:走向学习与生计的对立面 |
3.3.2 “乐”之式微:儿童游戏价值的转向 |
3.4 家庭生活 |
3.4.1 勤劳节俭、科学卫生的家庭日常生活 |
3.4.2 父母子女关系之变化 |
3.4.3 亲朋交往之“礼” |
3.4.4 女子家庭生活:“贤母良妻”之延续 |
3.5 学校生活 |
3.5.1 变化中的学校生活 |
3.5.2 仪式:从尊孔到尊师 |
3.5.3 师生与同学:新型关系的建构 |
3.5.4 学校外的求学空间 |
3.6 社会生活 |
3.6.1 “共和国民”之社会责任 |
3.6.2 “尚实”与“尚武”:谋生、强国之道 |
3.6.3 “世界之民” |
4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里的儿童生活世界(1919-1927) |
4.1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及其建构的“公民”生活 |
4.1.1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的过渡与变革 |
4.1.2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建构之“公民”生活 |
4.2 儿童个人生活 |
4.2.1 儿童之独特价值 |
4.2.2 自我解放:“自由”之再认识 |
4.2.3 个人修养之转向 |
4.3 儿童游戏 |
4.3.1 游戏价值之再发现 |
4.3.2 游戏之变化 |
4.4 家庭生活 |
4.4.1 快乐、民主之家庭 |
4.4.2 待客:与成人平等关系之建构 |
4.4.3 演进中的女子家庭生活 |
4.5 学校生活 |
4.5.1 师生关系之转变 |
4.5.2 社会实验场 |
4.5.3 没有围墙的学校 |
4.6 社会生活 |
4.6.1 “平等”之再认识 |
4.6.2 国民及其“共同生活” |
4.6.3 女子职业才能的发现与“解放” |
5 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
5.1 从“臣民”到“公民”:教育政策、社会思想与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
5.1.1 教育政策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
5.1.2 社会思想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
5.2 从家庭到社会:儿童生活世界建构之路径 |
5.2.1 由近及远,从“日常”到“非日常” |
5.2.2 “日常”中的“非日常” |
5.3 从分离到共同融合:儿童生活世界建构的文化选择 |
5.3.1 作为文化选择表达空间的小学国文教科书 |
5.3.2 从分离到共同融合的文化 |
5.4 “自觉的存在”:儿童生活世界中的主体建构 |
5.4.1 儿童生活世界中的“个人”与“个体” |
5.4.2 主体建构与人道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近代变局中的白话文运动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字的兴起 |
一 古代白话的小传统 |
二 传教士、外交官与白话文字 |
三 维新宜用白话 |
四 晚清政府与白话文字的推广 |
第二节 民国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
一 北洋政府主导下的国语运动 |
二 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学 |
三 二三十年代的“文白论争” |
第三节 新文体和新世界 |
一 引进新语汇 |
二 输入新思想 |
三 采用新形式 |
第二章 白话书写与清末政治运动 |
第一节 白话报与清末政治改革 |
一、清末立宪运动中的白话报 |
1. 《宪政白话报》 |
2. 《吉林白话报》 |
3. 《预备立宪官话报》 |
4. 小结 |
二、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白话报 |
1. 《湖南地方自治白话报》 |
2. 《长沙地方自治白话报》 |
3. 《宁乡地方自治白话报》 |
4. 小结 |
第二节 革命动员中的白话文 |
一、革命宣传家的白话文作品 |
1. 唤起种界之思:章炳麟与《逐满歌》 |
2. 鉴湖女侠的呐喊:《白话》与《中国女报》 |
3. 革命的喉舌:《中国白话报》 |
4. 革命义声:《童子世界》与《复报》 |
5. 革命的播种机:陈天华的《警世钟》与《猛回头》 |
二、白话文舆论与革命风潮 |
1. 白话书报与各地民众的互动 |
2. 民众反抗运动中的白话文 |
三、话语变革、革命动员与舆论建构 |
1. 国民意识的觉醒 |
2. 民权思想的兴起 |
3. 革命意识的萌发 |
4. 白话文吹响了革命动员的号角 |
第三节 政治运动与文体变革 |
一、东海西海,经验相通 |
1. 法国革命前后的文体变革 |
2.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与文体演变 |
二、“觉民”与“觉世”:清末白话文体的特点 |
第三章 白话书写中的“民国”和“国民” |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告 |
一、国体认同的强化 |
二、反袁运动中的通告与檄文 |
1. “二次革命”时期 |
2. “护国运动”时期 |
三、军阀对士兵的宣教 |
四、涉外的宣言 |
第二节 国语课的新气象 |
一、强化民族国家的认同 |
1. 热爱祖国 团结国民 |
2. 圣化民国 建构权威 |
3. 国民义务 不可推卸 |
4. 国耻国难 抗御外侮 |
5. 提倡国货 挽回利权 |
二、培育新国民的品质 |
1. 勤于学习 掌握知识 |
2. 热爱劳动 造福社会 |
3. 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 |
4. 遵守公德 互助友爱 |
5. 继承传统 涵养品格 |
6. 自立自强 自尊自爱 |
7. 毕业从业 弦歌不辍 |
三、民国小学生作文中的认知 |
1. 读书不忘救国的政治情怀 |
2. 心系劳苦大众的平等精神 |
3. 不畏艰难的成长渴望 |
4. 对世风世俗的批判反思 |
第三节 《白话书信》中的新风格 |
一、国民的新政治理想 |
1. 民主政治的新觉悟 |
2. 社会主义的新思潮 |
3. 社会革命的新萌芽 |
二、国民的新伦理精神 |
1. 男女共学的实现与男女生交往 |
2. 恋爱婚姻的自主权与家庭革命 |
3. 新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念 |
第四章 国共两党的话语建构 |
第一节 国民党党国的政治修辞 |
一、北伐统一的“领导党” |
二、党国一体的“统治党” |
1. 统治合法性的建构 |
2. 与对抗势力的斗争 |
3. 民族国家建设的担当者 |
三、难以胜任的宪政改革 |
第二节 中共的革命语体 |
一、国民革大命中的政治动员 |
二、革命根据地的白话文告 |
三、关于抗战的舆论宣传 |
四、解放战争中的政治修辞 |
第三节 政党意识形态对国民的塑造 |
一、国民党的意识形态 |
二、共产党意识形态 |
三、革命漩涡中的国共与国民 |
四、小结 |
第五章 白话文体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 |
第一节 从“金字塔”到“扁平化” |
一、文言贵族的衰落 |
二、民众力量的崛起 |
三、话语权的转移 |
第二节 科学理性的思潮 |
一、科学话语的形成 |
二、白话的科学化 |
第三节 民族国家的转型与成长 |
一、语言统一与国家统一 |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
结语 白话文体与现代国家、现代国民 |
一、白话文体的现代性意义 |
二、从“家国”到“民国”、“党国” |
三、革命性与现代性、国民性 |
四、白话文体与现代中国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末民初的主要白话报刊一览表 |
附录二 新课程标准公民训练小册《模范公民》第八册概要表 |
附录三:平均土地办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阐释 |
三、理论指导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小结 |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跨学科整合概述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相关概念 |
一、整合的概念 |
二、跨学科整合的概念 |
三、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概念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理论依据 |
一、课程标准理论 |
二、儿童心理学理论 |
三、语文学习阅读期待理论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内容选择 |
一、语文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整合 |
二、语文教学与音乐学科的整合 |
三、语文教学与戏剧学科的整合 |
四、语文教学与科学学科的整合 |
五、语文教学与书法学科的整合 |
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价值及整合的基本途径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价值 |
一、扭转教学目标单一现象,体现语文课程综合性特点 |
二、展现多样化的课堂,提升语文课堂活力 |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
四、拓展学生认知范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基本途径 |
一、通过语文作业环节 |
二、开展有效的语文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的策略 |
一、借助音乐、美术,优化课堂学习环境 |
二、以“图”、“演”促“解”,提升语言能力 |
三、利用游戏、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
四、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
一、以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为出发点 |
二、注重评价功能的多样性 |
三、增强语文教师学科整合意识,提升学科整合能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图片列表 |
附录2: 表格列表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
后记 |
(7)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编排依据 |
第一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选编与教学的要求 |
第二节 古诗词编排适应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
第三节 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第二章 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目及编写体例 |
第一节 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目基本情况 |
一、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目统计 |
二、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目特点 |
第二节 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体例及教学作用 |
一、古诗词总目标、单元目标的设置及教学作用 |
二、古诗词课前导入语设置及教学作用 |
三、古诗词注释、插图的设置及教学作用 |
四、古诗词练习的设置及教学作用 |
第三章 人教版部编本初中古诗词选编与教学调查 |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概述 |
一、样本学校的选择与分布 |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二节 初中古诗词选编、教学与学生实际接受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一、学生基本情况 |
二、学生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感知情况 |
三、初中生古诗词学习现状 |
第三节 初中古诗词选编、教学与教师教学情况调查结果统计 |
一、参加调查问卷教师的基本情况 |
二、教师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认识情况 |
三、初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 |
第四节 古诗词教学存在问题 |
一、学生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语文教材及古诗词文本特点因素 |
第四章 初中古诗词教学原则及方法 |
第一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原则 |
一、课内外相结合的古诗词教学原则 |
二、由鉴赏到模仿再到创作的古诗词教学原则 |
第二节 古诗词吟诵法 |
一、吟诵法对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
二、吟诵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三节 知人论世法 |
一、知人论世法对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
二、知人论世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第四节 古诗词赏析法与诗眼、词眼教学 |
一、诗眼、词眼教学对初中生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
二、诗眼、词眼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
第五章 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题材及其教学 |
第一节 部编本教材古诗词题材分类及其教学 |
一、古诗词题材分类 |
二、古诗词题材分类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
三、古诗词题材分类教学的要求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咏史爱国古诗词及其教学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咏史爱国题材古诗词的特点及内容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咏史爱国题材古诗词教学策略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咏史爱国题材古诗词教学举隅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山水田园古诗词及其教学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山水田园题材古诗词的特点及内容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山水田园题材古诗词教学策略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山水田园题材古诗词教学举隅 |
第四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边塞古诗词及其教学 |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边塞诗词及其特点 |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边塞题材古诗词教学策略 |
三、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边塞题材古诗词教学举隅 |
第六章 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文体及其教学 |
第一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文体分类及其教学 |
一、古诗词文体分类 |
二、古诗词文体分类教学与师生古诗词创作 |
三、古诗词体裁分类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
第二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诗体教学 |
一、诗体及其教学策略 |
二、诗体教学举隅 |
第三节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词体教学 |
一、词体及其教学策略 |
二、词体教学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语文课堂笔记内容概说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课堂笔记 |
1.1.2 语文课堂笔记 |
1.2 理论依据 |
1.2.1 元认知理论 |
1.2.2 信息加工理论 |
1.2.3 生成学习理论 |
1.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理论 |
1.3 现实意义 |
1.3.1 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
1.3.2 教师提升业务素质的必然追求 |
1.3.3 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 |
第二章 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现状调查及分析 |
2.1 调查概况 |
2.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
2.1.3 调查问卷的发放 |
2.2 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学生认知心理分析 |
2.2.2 笔记记录形态分析 |
2.2.3 课堂操作水平分析 |
2.2.4 课后利用情况分析 |
2.2.5 教师评价反馈分析 |
2.3 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存在的问题 |
2.3.1 行为存在差异 |
2.3.2 使用方法单一 |
2.3.3 操作水平低下 |
2.3.4 利用效率偏低 |
2.3.5 缺乏评价引导 |
2.4 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问题归因分析 |
2.4.1 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 |
2.4.2 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的优化策略 |
3.1 语文教师要注重对自身的改善 |
3.1.1 合理安排教学设计 |
3.1.2 兼顾新旧教学手段 |
3.1.3 建立批阅反馈体系 |
3.2 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
3.2.1 动机激发 |
3.2.2 方法指导 |
3.2.3 评价引导 |
3.2.4 笔记利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高中语文课堂笔记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语文课堂笔记使用情况访谈问卷(教师) |
附录C 高中语文课堂笔记使用情况访谈问卷(学生)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论片段训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当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现状 |
一、小学习作的重要性 |
二、小学习作教学的目标 |
三、小学习作教学的主要方式 |
第二节 小学习作教学的存在问题 |
一、教师方面:习作教学急功近利 |
二、学生方面:习作训练缺乏系统性 |
三、环境方面: 违反规律揠苗助长 |
第三节 小学习作教学的问题分析 |
一、教师因素:缺乏片段性的指导 |
二、学生方面:缺乏片段性的训练 |
三、环境方面:忽视片段性的积累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片段训练在习作教学中的可行性 |
第一节 片段训练的概述 |
一、片段训练的内涵 |
二、片段训练的特点 |
三、片段训练的分类 |
第二节 片段训练在习作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
一、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 |
二、符合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特点 |
三、体现语文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
四、实践前人理论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片段训练在习作教学中的意义 |
一、有利于学生读与写相结合 |
二、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
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片段训练在习作教学中的实施 |
第一节 明确片段训练的关键点 |
一、理清训练要素 |
二、关注训练层次 |
三、注重训练技巧 |
第二节 把握片段训练的年段特点 |
一、中年级段注重片段要素 |
二、高年级段注重片段层次 |
三、中、高年段关注片段训练的衔接 |
第三节 片段训练的具体措施 |
一、开发课本资源 |
二、拓宽生活体验 |
三、增加训练形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10)小学高年级学生常用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语料说明 |
第2章 标点符号书写偏误 |
2.1 点号 |
2.1.1 形体书写偏误 |
2.1.2 格式书写偏误 |
2.2 标号 |
2.2.1 形体书写偏误 |
2.2.2 格式书写偏误 |
2.3 小结 |
第3章 标点符号功能偏误 |
3.1 点号 |
3.1.1 遗漏偏误 |
3.1.2 误加偏误 |
3.1.3 误代偏误 |
3.2 标号 |
3.2.1 遗漏偏误 |
3.2.2 误加偏误 |
3.2.3 误代偏误 |
3.3 小结 |
第4章 标点符号偏误的原因及改进策略 |
4.1 标点符号偏误的原因 |
4.1.1 学生角度 |
4.1.2 教师角度 |
4.1.3 教材角度 |
4.1.4 工具书角度 |
4.1.5 社会环境角度 |
4.2 标点符号教学改进策略 |
4.2.1 书写偏误类改进策略 |
4.2.2 功能偏误类改进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论文参考文献)
- [1]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举隅[J]. 万震球.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1(09)
- [2]语文课本前后解说不一举隅[J]. 万震球. 教学与管理, 1995(04)
- [3]20世纪前期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1897-1927) ——以小学国文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D]. 夏燕勤. 浙江大学, 2016(09)
- [4]语文课本前后不一举隅[J]. 孙正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0(12)
- [5]文体、国体与国民:近代白话书写研究[D]. 靳志朋. 南开大学, 2014(04)
- [6]小学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策略研究[D]. 徐娜. 苏州大学, 2018(04)
- [7]人教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及教学研究[D]. 何萍.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8]高中生语文课堂笔记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 张舒沛. 河南师范大学, 2016(04)
- [9]论片段训练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D]. 蒋林玲. 苏州大学, 2016(05)
- [10]小学高年级学生常用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研究[D]. 章丽百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