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发展规划应考虑抗震防灾因素

浦东发展规划应考虑抗震防灾因素

一、浦东开发规划中要考虑抗震防灾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高方媛[1](2021)在《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写入2021年工作重点,碳达峰、碳中和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美丽中国的建设有赖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市绿色空间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态韧性,稳定城市生态底色。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国家级新区成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侵占并逐渐转变为稀缺的资源,与城市及新区的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探究城市绿色空间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区别,分析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整体模式的关系,提炼影响城市绿色空间的影响因素,构建适用于国家级新区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是使城市绿色空间应对城市问题冲击并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关键。引导与维持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良性发展,将有助于城市绿色空间生态效益在城市建成环境中得到整体的提升。本文以具备一定建设规模的18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新区真实建设环境的城市绿色空间用地构成类型划分与识别方法。通过对本文研究的城市绿色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将城市绿色空间划分为林地、草地、耕地和水体四种主要类型。研究选取18个国家级新区2017年、2018年间的遥感影像,利用ENVI软件、Arc GIS平台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识别测度。结合国家级新区自然条件、建设时序、现状绿色空间构成类型的相应指标及现状绿色空间结构,提出现状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存在总量不足且构成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中生态廊道存在破碎化、绿色斑块孤立分散且未形成网络化结构等现存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进行划分与比较,归纳出具有典型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环城绿带圈层式、绿色廊道网络式、楔形绿地镶嵌式和城市绿心模式四类基本模式原型。并通过遥感技术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的技术路径,对所选取的18个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进行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的提取,以便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布局结构模式。最后,针对国家级新区现状城市绿色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的核心区、斑块破碎度及连通性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空间形态、经提取的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中7类景观类型的定量分析结果相结合,结合所归纳的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原型,提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三类主要模式,即集中绿心组合式结构模式、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和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并通过新区的具体总体规划方案与所构建的模式进行验证。本文基于遥感图像数据、MSPA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从定性评估与定量识别两种角度对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格局进行测度识别,并将MSPA分析结果与运用于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基于遥感数据的形态学空间格局方法的定量分析与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为基础搭建思路来尝试构建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对国家级新区绿色、集约的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茂[2](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认为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易引发次生灾害。四川省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且东经104度以西地区包含龙门山等多条地震带,所以致使四川省成为全国地震多发省份之一,同时从中暴露出四川省在监测预警、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四川省在首次面对大型地震灾害时的防灾减灾能力稍显被动,因此,文章以四川省面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四川省自汶川地震后至今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针对未来面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提升能力的策略。论文共包含3个部分,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结合现状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和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了因子的信度检验,最终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处理运用熵权-TOPSIS法,依据计算结果对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利用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不同方案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评价角度来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为监测预警能力,最缓慢的为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2)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状态变量为监测预警能力,符合评价现状,其中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3)根据敏感性因素设置的五大方案,经仿真预测分析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川省地震灾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次通过软件构建模型并设定研究方案,从研究结论可知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研究结果为推动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李忠玲[3](2021)在《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优化设计研究 ——以甘堡村为例》文中认为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导致大多数传统村落分布在地质环境相对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长期以来与自然灾害做抗争,与城镇相比,传统村落防灾减灾能力非常脆弱。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偏远农村地区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各类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呈现出多发的态势,自然灾害防范更加严峻复杂。防灾减灾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底线,通过物质空间的有机协调并加强内部功能系统的空间布局使传统村落具有较强的防灾避灾功能避难空间。所以传统村落的避难场所优化设计的研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本论文旨在对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的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主针对多灾种对传统村落的影响,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特性,发挥其能动减灾作用,以实现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融合有意识的减灾理念,构建御灾性传统村落的目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以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作为传统村落防灾减灾为切入点,通过相关研究分析,形成系统的可持续减灾方法和避难场所设计策略。本文以四川阿坝州甘堡村为例,对甘堡村已建成的避难场所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备选场地进行分析,提出了甘堡村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关于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优化研究的框架。由于现阶段综合防灾理念在社会中、防灾规划中均不断深入,相关研究的理论在避难场所规划中应用的越来越广,然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多数停滞在城市层面上的探讨,对乡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传统村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将现有的应对城市的规划理念,扩展到了传统村落的层面,完善了现有避难场所规划的理论,提出了一套逻辑清晰,内容完整的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体系优化设计框架。其次,本文提出关于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优化的方法与相关技术流程。对于避难场所体系的规划,本文提出了可以从可达性的紧急避难场所入手,再到需要安全性与足够容量的固定避难场所的选址,在此基础上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的辅助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场所安全性、避难人数、疏散交通、最优服务范围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完成避难场所优化设计的最终目标,以此探索应对传统村落中避难场所的优化设计,从而分析避难场所的灾后的疏散可达性,估算需要优化设计的避难场所的面积。最后,本文以甘堡村为例,并且结合前期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优化设计应急设施服务能力的优化方法。本次研究不但加强了场所的配套设施规划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而且为相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完善了相关规划设计标准提供了一定参考。

李雪玉[4](2021)在《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文中提出强震记录是研究反应谱的首要资料,在强震记录处理时,信噪比的选取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是工程抗震领域关心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信噪比确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标定的影响;以黄土场地收集到的近十年的强震记录为数据基础,系统分析了高通截止频率、低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地震动相关参数和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滤波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对标定后的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及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记录中的噪声来源,对滤波器中因果和非因果方面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因果滤波总会引起滤波前后地震动的相位差,而非因果滤波在消除相位失真和宽频带方面要优于因果滤波;非因果滤波的实现需要对原始加速度记录进行加零处理,加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加速度积分得到的位移时程中出现漂移和尾部翘起的情况;使用余弦过渡(cosine taper)可以平滑加零填充部分和记录两端的过渡带;并且在对速度和位移计算中要保留加零部分;研究表明Butterworth滤波器在各个滤波阶数下的稳定性最好,因此本文采用国内外常用的4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2、系统总结了强震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信噪比确定滤波的高通截止频率,参考震源谱等相关理论来确定截止频率的合理性,即高通截止频率不大于震源谱理论频率。并以黄土场地和非黄土场地的强震记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震源谱模型、震源谱理论、记录信噪比等多重标准来确定滤波的高通截止频率,将主观性影响降至最低,为分析基于不同信噪比的滤波对反应谱的影响提供了参考的流程和截止频率的选取标准。3、研究了高通截止频率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在由不同的信噪比确定不同的高通截止频率对强震记录进行滤波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高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地震动相关参数和反应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高通截止频率的增加,PGA、PGV、PGD整体上有增大的趋势,相对PGA和PGV来说,PGD增大的幅度较大、对高通截止频率的选择更加敏感。高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也是如此,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和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对位移反应谱的影响非常显着。又进一步对不同滤波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发现标定参数差异较小,设计反应谱的形状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表明,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标定的影响较小,而对位移及位移反应谱的影响却非常显着,因此在位移反应谱的研究中要着重考虑高通截止频率的影响。4、研究了低通截止频率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用不同的低通截止频率对原始记录进行滤波处理发现,在低通截止频率由20Hz增加到90Hz的过程中,地震动参数的绝对值变化幅度不大,尤其是PGD和PGV的数值几乎没有变化,PGA变化幅度在5%以内。对处理的数据计算得到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谱,从得到的反应谱上来看,低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标定的结果显示,低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标定的影响较小,标定参数基本相同。这说明,与高通截止频率相比,地震动的相关参数和反应谱对低通截止频率的选择并不敏感。5、将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引入到设计反应谱的标定之中。粒子群优化算法源于对鸟群捕食行为的研究,是模拟群体智能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在处理优化非线性函数的问题上有天然的优势,为了有更好的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本文构建了带有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用于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利用这一方法可给出第一拐点周期、特征周期、平台值和衰减指数等刻画设计反应谱特征的参数值。本文以埃尔森特罗(EI Centro)波加速度时程反应谱的标定为例,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Newmark三参数法、双参数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EI Centro波的反应谱进行标定,并对四种标定后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实例证明改进粒子群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给出的设计反应谱较真实的反映了地震反应谱的特征。

杜卓群[5](2020)在《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及路径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全球经济正转向以创新为导向的新经济模式。创新城区以区域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发展能力为抓手,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的选择结果。美国着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深入研究美国大都市区创新空间组织形式,于2014年首次提出“创新城区”这一概念,并迅速得到全球关注。其作为创新空间,以新型的形态出现在城市中,成为城市的新兴增长极,但是在空间形态上面临产业布局不合理、社会网络多样性不足、城市群内互动较弱等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黑天鹅”、“灰犀牛”等不确定事件频繁发生,正在考验着城市的“韧性”。正如2019年底开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让全球各国都进入了非常状态,不仅导致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此外还给各类大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众多严重危机。高新技术产业、初创企业等集聚于创新城区中,致使创新城区遭受着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考验。因此,通过分析创新城区特征,剖析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构建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评估创新城区创新城区空间韧性,为其提高应对经济衰退、极端天气、突发性事件等急性和累积性冲击能力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有效促进我国创新城区的发展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与创新城区相关的文献,梳理创新城区和空间韧性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在论述区域创新三螺旋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韧性科学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城区、空间韧性的内涵和发展特点。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创新城区韧性要素的层级关系进行分析。其次,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构建定性与定量结合的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基于创新城区韧性要素的层级关系,运用网络分析方法,确定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权重。此外,还构建了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标准。最后,对京津冀创新城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天津滨海新区、秦皇岛开发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防灾应急韧性和社会网络韧性是表层因素,对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起到直接影响;经济要素和创新城区成员要素是底层因素,间接影响创新城区空间韧性;(2)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测度值为“优”,滨海新区和秦皇岛开发区测度值为“良”;(3)在自身韧性方面,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和秦皇岛开发区测度值为“优”,天津滨海新区测度值为“良”;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可从基础设施韧性和防灾应急韧性两方面继续提高自身韧性。天津滨海新区防灾应急韧性较薄弱,创新城区成员韧性测度值为“中”。秦皇岛开发区亟需增强其经济韧性、社会网络韧性、防灾应急韧性。总之,可通过“增强基础设施冗余性”、“保障创新经济引领作用”、“加强多元创新主体融合”等路径来提升韧性。

刘碧玉[6](2020)在《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文中认为我们越来越担心自21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因城市化进程加快而造成的人口和社会经济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得人类在面对包括高温在内的气象灾害时显得更加脆弱,进而导致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对气象灾害防治的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前人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紧抓社会脆弱性的内涵和评估理论,从暴露性、敏感性与社会适应力三个维度,构建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给指标赋权重,以时空变化的视角动态分析上海市的社会脆弱性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影响面向高温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的因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社会脆弱性指数从空间视域来看,2007-2017年各区高温灾害社会脆弱性指数大小排序为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杨浦区>虹口区>普陀区>徐汇区>静安区>松江区>嘉定区>长宁区>青浦区>黄浦区>奉贤区>崇明区>金山区。整体上市区和郊区的社会脆弱性水平差异较小,但浦东新区的社会脆弱性指数为1.184,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从时间序列角度看,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社会脆弱性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暴露性指数从区域空间上来看,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虹口区>静安区>黄浦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长宁区>浦东新区>青浦区>宝山区>闵行区>松江区>嘉定区>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首先,总体上市区要高于郊区。其次,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整体上临海区域要低于内陆区域。从时间序列看,2007-2012年市区的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郊区则呈现下降趋势。2012-2017年郊区的高温灾害暴露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市区则呈现下降趋势。敏感性指数从空间视域上看,2007-2017年敏感性指数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杨浦区>普陀区>徐汇区>松江区>虹口区>嘉定区>奉贤区>静安区>青浦区>长宁区>金山区>崇明区>黄浦区。总体上郊区的敏感性指数要高于市区,浦东新区的敏感性水平始终远高于其他区。从时间序列看,2007-2017年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敏感性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社会适应力指数从空间区域角度来看,2007-2017年崇明区>奉贤区>青浦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闵行区>浦东新区>虹口区>长宁区>宝山区>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黄浦区>徐汇区。整体上市区的社会适应力指数要低于郊区,这说明市区的社会适应力要高于郊区。从时间角度看,2007-2012年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适应力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2017年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适应力指数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结合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结果,借鉴发达国家高温灾害的治理经验,上海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社会脆弱性、提升风险治理水平:第一,完善关于高温灾害的法律法规;第二,建立专门的灾害管理部门,为灾害社会脆弱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导;第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应急机制实现更联动有效的灾害防治;第四,加强城市高温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城市高温预警技术研究,提高高温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帮助快速高效的开展城市应急行动;第五,注重城市生态韧性建设;第六,建立民众防灾宣传教育机制,分利用网络媒体、社交渠道向大众传达高温灾害的防御知识。

钟琦瑶[7](2020)在《舟山市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全面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这一战略背景下,港口物流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已成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产业。港口物流岛在我国港口物流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考虑到海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单一的生态环境,体现出生态系统易受损难恢复、自我调节能力低等特点,一旦遭受灾害,损失远远大于内陆地区。因此如何提高海岛防灾减灾能力,减轻灾害损失已成为一个严峻且紧迫的现实问题。如果能科学评价海岛防灾减灾能力,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控制,便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区域抗灾能力。本文以评价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作为研究目标,构建了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选取舟山市具有代表性的八个港口物流岛进行实证评价。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首先确定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其次基于鱼骨图法识别海岛灾害危险源,分析灾害成因和防灾减灾能力影响因素,最后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海岛的自身特点,构建评价体系。(2)对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主客观组合赋权。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主观赋权,其次通过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最后使用综合赋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组合修正。(3)选取舟山市具有代表性的港口物流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层次聚类法对海岛灾前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灾中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和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管理的对策及建议。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到了以下成果:(1)港口物流岛的灾害成因主要有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设备因素。(2)影响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的有灾前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灾中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和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其中灾前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权重最大。(3)结果表明,岱山岛和金塘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相对较好;衢山岛、册子岛和小洋山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相对一般;大洋山岛、大小鱼山岛和大长涂山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并对八个港口物流岛提出了对策建议。(4)从单个指标来看,将海堤长度、海洋监测站个数、与大陆连通桥梁数等实体存在的指标称为防灾减灾硬实力;将货运周转量、财政收入、设施建设投资额等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将称为防灾减灾软实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

王晓卓[8](2020)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日益复杂多元的城市灾害都对城市的安全减灾功能提出更高要求。2018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提出的规划层级与基本编制技术为综合防灾规划改革奠定了平台与基调,在此背景下面向传统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新时期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技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检验证明为基本思路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在详细综述了国内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研究发展及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灾害背景及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提出新时期综合防灾规划改革这一问题。分析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在规划框架、编制技术、规划理念等方面对综合防灾规划的影响与指导作用,并对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制进行系统解构,总结其发展成果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分析新时期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转型要点与基本编制内容。二、新时期的规划改革是对传统规划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与重构,使规划传导更有秩序、规划编制更具条理、规划实施更易操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要点,整合现有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与流程,构建了“灾害风险底图—综合防灾评价—防灾目标—规划传导—全域防灾空间格局—周期性评估与反馈”的动态循环式的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路线,体现了综合防灾的全灾种减灾与全过程防灾的属性,并将每一阶段的成果体现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促进各类规划间信息共享、互相协调。三、以昌平新城为实例,建立新城综合防灾底图,从新城承灾能力与灾害风险两方面展开综合防灾评价,发现新城及各组团防灾减灾工作短板,以“提升城市韧性、减轻灾害风险”目标为指导,在新城范围内构建防灾空间格局,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验证了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技术的可操作性。研究以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为背景,对传统综合防灾规划进行系统性的解构与反思,明晰综合防灾规划在“五级三类”中的定位,关注城市与灾害在综合防灾中的共同作用,厘清规划层级间的传导关系,构建全域防灾空间格局,建立起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框架,为规划转型期的市县级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提供有益参考。

樊君健[9](2020)在《中观尺度下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研究 ——以中日典型案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避难安全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引导。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避难空间规划问题得以充分重视,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亦需相应更新,尤其是在功能混杂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城区。本文参照国内外防灾避难理论的优秀研究成果,选取中日典型规划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并系统阐述方针措施。通过对先进经验的借鉴,为我国在中观尺度下的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提供有益支持,完善避难空间系统及相应规划策略。本文首先通过对基本概念的界定,明确以中观尺度下的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体系构架研析。分别通过对中日两国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规划层级进行梳理,结合对避难空间系统的分级剖析,对规划体系与空间系统进行整理,解读两国法律规范背景下的现行建构,并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选取日本东京都都心六区与我国唐山市中心城区两典型规划案例,通过分析归纳中观层面下避难空间规划策略,在城市避难空间系统中分避难场所体系、避难道路体系和避难空间整治区域三部分进行解析。并对规划措施进行对比研讨,研究找寻差距与不足,借鉴先进理念总结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的成功经验,在空间形式与划设标准、规划侧重与布局考量两方面进行总结,并以此提出规划策略。促进我国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的完善。依据前文经验总结对避难空间系统进行实践研究,以唐山市中心城区为实际案例,结合空间句法与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在时空间层面,以空间效率与空间感知视角,验证中观尺度下案例现状避难空间系统的规划时效与空间布局短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应用的优化研究,针对案例避难空间现状,依据前文总结策略,在空间形式标准与空间结构布局等方面提出近期可行的的综合性调整建议。展望我国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的前景并提出启示。

王思成[10](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二、浦东开发规划中要考虑抗震防灾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浦东开发规划中要考虑抗震防灾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相关概念界定
2 城市绿色空间理论研究与国内外实践经验
    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1 面向宏观景观特征的生态学理论
        2.1.2 基于景观结构与功能的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主要理论
    2.2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实践研究
        2.2.1 基于田园城市空间模型的实践研究
        2.2.2 北京市海淀区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2.2.3 雄安新区绿色空间实践研究
    2.3 基于遥感分析的城市绿色空间的主要研究方法
        2.3.1 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法
        2.3.2 景观梯度分析法
        2.3.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
    2.4 小结
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识别与现状问题分析
    3.1 基于MSPA方法的城市绿色空间识别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1.3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状条件分析
        3.2.1 气候及地理区位分布
        3.2.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时序及指标
        3.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
        3.2.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编制
    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现存问题
        3.3.1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高生态效益用地分布较少
        3.3.2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总量不足且生态指标单一
        3.3.3 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呈现破碎化
    3.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影响因素
        3.4.1 新区与母城的山水格局基础
        3.4.2 新区及母城空间结构特征
        3.4.3 母城与国家级新区的区划
    3.5 小结
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要素研究
    4.1 国内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1 国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2 国内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4.1.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分析
    4.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研究
        4.2.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提取
        4.2.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分析
        4.2.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承载基础
    4.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及新区的应用
        4.3.1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作用
        4.3.2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意义
        4.3.3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发展趋势
        4.3.4 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在新区的应用
    4.4 小结
5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分析及模式研究
    5.1 母城与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
        5.1.1 新区与其母城绿色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5.1.2 新区绿色空间与城市绿色空间关注焦点问题
        5.1.3 新区与母城绿色空间布局结构的异同
    5.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量化分析
        5.2.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核心区分析
        5.2.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斑块破碎度分析
        5.2.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连通性分析
    5.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及要素优化
        5.3.1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组合方式
        5.3.2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要素优化方法
        5.3.3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构建方法
    5.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及其实证
        5.4.1 集中绿心组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5.4.2 廊道网络放射式布局结构模式
        5.4.3 生态基底复合式布局结构模式
        5.4.4 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实证
    5.5 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表目录
附录Ⅱ 国家级新区土地监督分类表
附录Ⅲ 国家级新区分类后总精度及Kappa系数
致谢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仿真研究方法选择分析
    2.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2.1.1 TOPSIS法
        2.1.2 熵值法
        2.1.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2.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法选择分析
        2.2.1 系统动力学定义和特征
        2.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2.2.3 系统动力学软件简介
    2.3 本章小结
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四川省地震灾害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3.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3.3 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目的
    3.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依据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5.1 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
        3.5.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3.5.3 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选择
        3.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4.1 研究区概况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4.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4.3.1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评价分析
        4.3.2 灾害管理能力能力评价分析
        4.3.3 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评价分析
        4.3.4 救援能力评价分析
        4.3.5 震后重建物资与资金能力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系统仿真模拟
    5.1 模型构建原则与系统分析
        5.1.1 模型构建原则
        5.1.2 系统分析
    5.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SD仿真模型的建立
        5.2.1 确定系统边界
        5.2.2 绘制系统结构图
        5.2.3 建立系统模型
    5.3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5.3.2 确定系统中主要参数
        5.3.3 系统方程的构建
        5.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赋值及确定函数关系式
    5.4 模型的检验
        5.4.1 模型的极端情况测试
        5.4.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5.4.3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5.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及提升策略研究
        5.5.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案的设定
        5.5.2 仿真方案的对比分析
        5.5.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附录 B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 C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仿真参数调查问卷
附录 D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附录 E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详细步骤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优化设计研究 ——以甘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
    1.3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及规划实践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传统村落
        2.1.2 综合防灾
        2.1.3 避难场所
        2.1.4 山地灾害
    2.2 相关理论概述
        2.2.1 防灾减灾理论
        2.2.2 应急管理理论
    2.3 避难场所相关研究
        2.3.1 避难场所规划相关政策
        2.3.2 避难场所的分类
    2.4 国内外避难场所规划实践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现状分析与规划策略
    3.1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概况
        3.1.1 四川阿坝州区域概况
        3.1.2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分布
        3.1.3 四川阿坝州区域灾害特点
    3.2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建设的必要性
        3.2.1 城市与传统村落避难场所建设的差异
        3.2.2 灾害对传统村落的严重危害
        3.2.3 传统村落建设避难场所的意义
    3.3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现状与困境
        3.3.1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3.3.2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存在问题
    3.4 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规划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甘堡村现状分析
    4.1 甘堡村原规划解读与评价
        4.1.1 甘堡村原规划解读
        4.1.2 甘堡村原规划评价
    4.2 甘堡村概况
        4.2.1 区位条件分析
        4.2.2 自然条件分析
        4.2.3 建筑现状分析
    4.3 甘堡村“生命线工程”现状分析
        4.3.1 交通工程现状分析
        4.3.2 供电与电信
        4.3.3 供水及排水工程现状分析
        4.3.4 消防工程现状分析
    4.4 甘堡村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分析
        4.4.1 行政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4.4.2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4.4.3 教育设施现状分析
        4.4.4 商业设施现状分析
        4.4.5 文体设施现状分析
    4.5 甘堡村避难场所现状分析
        4.5.1 博巴森根广场现状分析
        4.5.2 点将台广场现状分析
        4.5.3 甘堡藏寨游客服务中心现状分析
    4.6 甘堡村避难场所存在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甘堡村避难场所优化设计研究
    5.1 避难场所优化设计原则
        5.1.1 平灾结合原则
        5.1.2 因地制宜原则
        5.1.3 方便避难原则
        5.1.4 道路通畅性原则
        5.1.5 场地综合利用原则
    5.2 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5.2.1 避难容量估算
        5.2.2 多目标选址优化
        5.2.3 最优服务范围优化
        5.2.4 避难场所功能布局优化
    5.3 避难通道优化研究
        5.3.1 避难通道可达性研究
        5.3.2 避难通道安全研究
        5.3.3 交通设施优化研究
    5.4 服务能力优化研究
        5.4.1 应急配套设施优化研究
        5.4.2 物资调配系统优化研究
    5.5 避难建筑优化设计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强震观测研究现状
    1.3 强震数据处理
        1.3.1 强震记录的处理方法
        1.3.2 滤波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反应谱的相关概念
    1.5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
        1.5.1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
        1.5.2 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反应谱的演变
    1.6 章节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强震观测与强震记录选取
    2.1 引言
    2.2 中国强地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与发展
    2.3 强震仪的构成和发展历史
    2.4 强震记录的选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滤波在强震记录处理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强震记录的噪声来源
        3.2.1 仪器噪声
        3.2.2 环境背景噪声
        3.2.3 初始值
    3.3 滤波技术的研究
        3.3.1 滤波器的选择
        3.3.2 滤波的基本原理
        3.3.3 因果和非因果滤波
        3.3.4 截止频率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噪比选取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分析
    4.1 引言
    4.2 高通截止频率的影响
        4.2.1 高通截止频率对地震动相关参数的影响
        4.2.2 高通截止频率对速度和位移反应谱的影响
        4.2.3 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及标定的影响
    4.3 低通截止频率的影响
        4.3.1 低通截止频率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4.3.2 低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反应谱标定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5.1 引言
    5.2 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的演进
    5.3 典型的标定方法
        5.3.1 Newmark三参数标定法
        5.3.2 双参数标定法
        5.3.3 最小二乘标定法
        5.3.4 差分进化标定法
    5.4 改进粒子群算法
        5.4.1 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形式
        5.4.2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5.4.3 基于压缩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5.4.4 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标定反应谱的实现过程
        5.4.5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及路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2.1 概念界定
        2.1.1 创新城区
        2.1.2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城区
        2.2.2 韧性城市与创新城区空间韧性
    2.3 理论基础
        2.3.1 区域创新三螺旋理论
        2.3.2 韧性科学理论
        2.3.3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第3章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特征及要素分析
    3.1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特征
        3.1.1 自适应与学习能力
        3.1.2 网络性
        3.1.3 多样性
    3.2 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构成
        3.2.1 创新城区成员
        3.2.2 基础设施
        3.2.3 社会网络
        3.2.4 经济系统
        3.2.5 防灾应急能力
    3.3 基于ISM的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关联性分析
        3.3.1 关联性分析方法概述
        3.3.2 建立邻接矩阵
        3.3.3 建立可达矩阵
        3.3.4 对可达矩阵进行划分
第4章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4.1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及指标
        4.1.1 构建原则
        4.1.2 指标选取
        4.1.3 指标解释
    4.2 基于ANP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指标权重确定
        4.2.1 网络分析法
        4.2.2 基于空间韧性要素关联性建立网络结构模型
        4.2.3 判断矩阵的构建
        4.2.4 要素重要性分析
    4.3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指标评价标准确定
    4.4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方法
        4.4.1 方法概述
        4.4.2 定量与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第5章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实证分析
    5.1 实证对象选取及其数据处理说明
        5.1.1 实证对象的确定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选择及处理
    5.2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评价实证分析
        5.2.1 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海淀园
        5.2.2 天津滨海新区
        5.2.3 秦皇岛开发区
    5.3 实证对象对比分析
第6章 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提升路径
    6.1 增强基础设施冗余性
    6.2 保障创新经济引领作用
    6.3 加强多元创新主体融合
    6.4 完善多样化创新空间
    6.5 提升防灾能力建设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附录Ⅰ:创新城区空间韧性要素关联度调查问卷
    附录Ⅱ:基于ANP京津冀协同视角下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Ⅲ: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水平调查问卷

(6)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高温灾害研究进展
        二、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
        三、文献述评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思路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特色与难点
第二章 面向高温灾害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方法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温灾害
        二、社会脆弱性
    第二节 基于指标体系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方法
        一、社会脆弱性量化模型选择
        二、标准化处理公式
        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二、指标解释
        三、指标体系权重的分配
第三章 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时空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暴露性指标时空变化特征
        一、2007年上海市暴露性空间分异特征
        二、2012年上海市暴露性指标空间分异特征
        三、2017年上海市暴露性指标空间分异特征
        四、2007-2017年上海市暴露性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第二节 上海市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
        一、2007年上海市敏感性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二、2012年上海市敏感性空间变化特征
        三、2017年上海市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
        四、2000-2017年上海市敏感性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第三节 上海市社会适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一、2007年面上海市社会适应力空间分异特征
        二、2012年上海市社会适应力空间分异特征
        三、2017年上海市社会适应力空间分异特征
        四、2007-2017年上海市社会适应力时空变化特征
    第四节 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一、2007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二、2012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三、2017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
        四、2007-2017年上海市社会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第四章 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社会脆弱性治理
    第一节 上海市各区高温灾害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灾后医疗应急水平差异大
        二、城市生态韧性建设不完善
        三、人口结构差异明显
    第二节 发达国家高温灾害治理经验
        一、完善的法律法规
        二、建立专门的综合协调机构
        三、广泛参与的治理格局
        四、完善的高温灾害预警系统
        五、及时有效的宣传措施
    第三节 上海市高温灾害社会脆弱性治理对策
        一、完善高温灾害的法律法规
        二、建立专门的灾害管理部门
        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应急机制
        四、加强城市“高温-健康”预警系统建设
        五、注重城市生态韧性建设
        六、建立民众防灾宣传教育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舟山市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自然灾害
        2.1.2 人为灾害
        2.1.3 人为-自然复合灾害
    2.2 理论基础
        2.2.1 港口物流理论
        2.2.2 灾害管理理论
        2.2.3 风险管理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研究方法
        3.2.1 鱼骨图分析法
        3.2.2 层次分析法
        3.2.3 熵权法
        3.2.4 聚类分析法
第四章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1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基于鱼骨图分析法的危险源识别和模块分析
        4.2.1 危险源识别
        4.2.2 模块分析
    4.3 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框架
        4.3.1 指标构建
        4.3.2 指标分析
    4.4 各级指标权重计算
        4.4.1 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4.4.3 基于熵权法计算权重
        4.4.4 权重组合修正
第五章 舟山市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
    5.1 灾前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
    5.2 灾中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评价
    5.3 灾后恢复与重建能力评价
    5.4 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8)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新时代
        1.1.2 灾害背景——日益复杂多元的城市灾害
        1.1.3 改革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国土空间规划
        1.2.2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2.3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
        1.2.4 防灾空间格局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发达地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实践经验
        1.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防灾规划发展研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1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技术要点分析
        2.1.1 “一张底图”
        2.1.2 “双评价”
        2.1.3 战略目标
        2.1.4 规划传导体系
        2.1.5 空间格局管控
        2.1.6 规划实施监测系统
    2.2 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2.2.1 探索城市灾害规律,体现生态文明理念
        2.2.2 城市灾害管控是规划传导要素之一
        2.2.3 防灾空间格局是国土空间规划全域管控的组成部分
    2.3 不同层级的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3.1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3.2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3.3 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转型思考
    3.1 解构传统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
        3.1.1 综合防灾管理型规划
        3.1.2 综合防灾空间型规划
        3.1.3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
    3.2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特殊性
        3.2.1 规划体制的特殊性
        3.2.2 规划编制的关联性
        3.2.3 规划对策的过程性
    3.3 新时期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转型要点
        3.3.1 坚持新时期综合防灾理念
        3.3.2 理顺规划关系
        3.3.3 明确规划编制要求
    3.4 新时期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基本编制内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框架
    4.1 综合防灾一张底图数据库
        4.1.1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图”
        4.1.2 数据库基本内容
    4.2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与预警
        4.2.1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4.2.2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模型运行流程
        4.2.3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指标
        4.2.4 城市综合防灾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5 基于系统模拟的城市综合防灾预警
    4.3 战略目标体系
    4.4 规划体系传导和反馈机制
        4.4.1 统筹协调的基本原则
        4.4.2 与总体规划的纵向衔接
        4.4.3 与其他专项规划的横向衔接
        4.4.4 与各层级综合防灾规划的统筹
    4.5 全域防灾空间格局构建
        4.5.1 城乡灾害风险防控格局
        4.5.2 防灾设施空间布局
        4.5.3 综合防灾控制线体系构建研究
    4.6 周期性评估与反馈
        4.6.1 规划评估的必要性
        4.6.2 国土空间规划评估
        4.6.3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评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2 综合防灾“一张底图”构建
        5.2.1 城市灾害情况
        5.2.2 可利用的防灾资源
    5.3 新城综合防灾评价模型架构
        5.3.1 承灾能力评价
        5.3.2 灾害风险评价
        5.3.3 结果分析及防灾对策
    5.4 综合防灾目标体系构建
    5.5 全域防灾空间格局构建
        5.5.1 用地安全布局
        5.5.2 划分防灾分区
        5.5.3 防灾设施安全布局
    5.6 综合防灾控制线体系要求
        5.6.1 灾害风险管控线
        5.6.2 防灾设施保护线
        5.6.3 新城存量防灾资源整治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创新
        6.2.1 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视角探究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
        6.2.2 将城市承灾能力纳入综合防灾评价体系
        6.2.3 整合综合防灾控制线体系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中观尺度下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研究 ——以中日典型案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中观尺度界定
        1.3.2 避难空间规划界定
    1.4 研究对象与案例选择
        1.4.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2 案例选择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研究进展与体系构架
    2.1 国外相关研究与体系构架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外规划实践体系构架
    2.2 我国相关研究及体系构架
        2.2.1 我国研究进展
        2.2.2 我国规划实践体系构架
    2.3 相关研究与体系构架小结
        2.3.1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2.3.2 规划实践体系构架对比研讨
3 中日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典型案例研究
    3.1 日本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案例:东京都都心六区
        3.1.1 避难场所体系
        3.1.2 避难道路体系
        3.1.3 避难空间整治区域
    3.2 我国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案例:唐山市中心城区
        3.2.1 避难场所体系
        3.2.2 避难道路体系
        3.2.3 防灾避难分区
    3.3 中日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典型案例对比研讨
        3.3.1 避难场所体系
        3.3.2 避难道路体系
        3.3.3 防灾避难分区
    3.4 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策略
        3.4.1 空间形式与划设标准
        3.4.2 规划侧重与布局考量
        3.4.3 阶段性规划策略
4 基于经验借鉴的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分析
    4.1 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
    4.2 唐山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分析
        4.2.1 规划时效性分析
        4.2.2 道路空间公共性分析
        4.2.3 避难场所空间可识别性分析
5 基于中观尺度空间分析的避难空间优化建议
    5.1 道路空间结构优化
        5.1.1 规划方法与措施落实
        5.1.2 空间结构优化分析
        5.1.3 避难道路体系规划
    5.2 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
        5.2.1 中心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
        5.2.2 固定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
    5.3 统筹调整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案例相关数据详表
附录 B 图片目录
附录 C 表格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浦东开发规划中要考虑抗震防灾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级新区城市绿色空间布局结构模式研究[D]. 高方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茂. 西华大学, 2021
  • [3]四川阿坝州传统村落避难场所优化设计研究 ——以甘堡村为例[D]. 李忠玲.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D]. 李雪玉. 防灾科技学院, 2021
  • [5]京津冀创新城区空间韧性测度及路径提升研究[D]. 杜卓群.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面向高温灾害的上海市社会脆弱性分析[D]. 刘碧玉.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7]舟山市港口物流岛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研究[D]. 钟琦瑶.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8]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技术研究[D]. 王晓卓.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9]中观尺度下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研究 ——以中日典型案例为例[D]. 樊君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浦东发展规划应考虑抗震防灾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