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定天体观测高度均方误差及误差四边形定位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张奕汀[1](1983)在《测定天体观测高度均方误差及误差四边形定位的新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船舶航行的实际条件,提出测定天体观测高度均方误差的新方法.并在改进误差三角形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误差四边形确定观测船位的新方法.
李崇辉[2](2013)在《基于鱼眼相机的舰船天文导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文导航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导航技术,本文通过分析舰船天文导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目前舰船天文导航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鱼眼相机同时对天体和水天线成像实现舰船天文导航的理论方法。研究了基于鱼眼相机的舰船天文导航原理和流程,并针对天文导航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星图获取、星点提取、水天线提取、水天线拟合、星图识别、导航定位解算等。根据本文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海上天文导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10幅星图进行天文导航定位耗时约2分钟,定位误差约为0.5海里,定向误差约为18角秒。而基于六分仪的传统天文导航方法需要依靠人工测量,并且只能在晨昏蒙影期间通过2030分钟的观测,使舰船定位在25海里的精度上,说明基于鱼眼相机的舰船天文导航方法在效率、精度、自动化程度、可用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传统舰船天文导航需要依靠人工测量、导航定位精度低、观测时段受限等问题,提出了利用鱼眼相机同时对天体和水天线成像实现舰船天文导航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实现自动化舰船天文导航,使得天文导航的效率和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10倍和4倍以上,系统的可用时段从晨昏蒙影期间扩展到了整个夜晚。(2)天文导航需要精确的水平基准。通过惯性平台提供舰船姿态参数存在设备复杂、难以集成的问题;通过倾角传感器等外部设备来确定水平基准存在精度低、响应速度慢、难以标校等问题;通过六分仪观测水天线来确定水平基准需要依赖于人工观测。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利用鱼眼相机对水天线成像,进而通过拟合水天线的图像坐标来确定水平基准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外部设备支持,且水平基准确定精度达到了37.2角秒。(3)提出了舰载鱼眼相机的星图识别方法,该方法分为初始模式和跟踪模式。其中初始模式解决了在未知舰船位置或导航失锁等缺乏先验信息条件下的全天区星图识别问题,识别正确率达到了98%,跟踪模式实现了在舰船航行过程中快速准确识别恒星的目标。(4)深入研究了多星天文定位算法。首先推导了多星天文定位的基本原理;然后针对天体高度角观测值中存在系统误差的问题,提出了多级等高法天文定位模型;最后针对天体观测值中存在粗差和误差较大观测值的问题,提出了抗差天文定位方法,通过算例证明了采用本文方法时天文定位精度可提高23倍。(5)深入研究了舰船天文导航算法。首先建立了多星定位定向统一模型,同时解得了舰船的位置和航向;然后建立了舰船航行的运动模型和基于鱼眼相机的天文观测模型;最后利用抗差自适应滤波实现了舰船位置、航向和航速的实时确定。
辛明真[3](2020)在《GNSS-A水下定位与导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定位与导航是海洋科学研究、海上交通运输、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战场建设的基础,为人类一切海上活动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多时空、多层次、多环节的海洋时空信息与位置服务。随着海洋开发活动的深入,海洋定位与导航的需求从水面以上转变为水上、水下的全部海洋空间,尽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极大推动了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全新发展,但电磁波在水体中快速衰减的特性使其无法直接用于水下目标定位与导航。由于声波在海水中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GNSS-A(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Acoustic)定位与导航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应用,但复杂的海洋动态环境变化给高精度水下定位与导航带来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论文系统性地总结了水下定位与导航的研究现状,针对GNSS-A水下定位与导航中存在的水下定位声线跟踪方法、水下差分定位模型优化、水下导航滤波算法等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方法改进和实验分析工作。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顾及波束入射角的水下定位声线跟踪方法海水声速的时空变化会使声波沿传播方向发生折射,有效消除声波的折射效应对提高水下声学定位精度至关重要。在声速剖面已知的情况下,声线跟踪是削弱折射效应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的声线跟踪方法要求波束入射角已知,而基于距离交会原理的水下声学定位系统通常未对波束入射角进行直接观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顾及波束入射角的水下定位声线跟踪算法,采用搜索法确定波束入射角,通过对声线跟踪与定位解算的迭代计算,实现波束入射角和目标坐标的渐次修正。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迭代求解超越方程的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顾及波束入射角的水下定位声线跟踪方法能够有效利用声速剖面消除声线折射效应的影响,且解算法计算效率优于搜索法。(2)水下历元间静态单差定位方法与病态解算水下历元间静态单差定位方法是通过在相邻观测历元间做差分消除部分系统性误差的影响,但可能存在的病态性问题使历元间单差定位方法未能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分析不同观测条件(航迹、升沉等)对历元间单差定位病态程度的影响,发现相邻观测历元间的几何入射角之差是影响病态性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采用正多边形航迹改善历元间单差定位的病态性。针对已经存在历元间单差定位病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曲线的LIU型估计方法,利用均方误差和残差二范数构成的L曲线确定LIU型估计参数的优化取值。实验结果表明水下历元间静态单差定位方法能够消除部分系统性误差影响,而基于改进L曲线的LIU型估计方法有效改善了历元间单差定位的病态估计结果。(3)水下基准间动态单差定位方法与网型设计针对水下动态多基准点非差定位方法无法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水下基准间动态单差定位方法,通过在同一观测历元的距离观测值间进行差分计算,消除部分系统性误差的影响。基于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对基准间单差定位的网型结构进行了设计优化,针对采用顶点差分基准点的正多边形网,由于方向余弦矢量近似相等导致网型结构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中央差分基准点的正多边形辐射网进行优化设计。长基线定位实验表明,水下基准间动态单差定位方法能够消除系统性误差的影响,且采用中央差分基准点的正多边形辐射网有效增强了网型结构的强度。(4)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水下导航Kalman滤波算法构建起与水下目标实际运动状态相一致的运动模型,是保证水下导航Kalman滤波精度和可靠性的重要前提。但在复杂海洋环境的影响下,水下动态目标的运动状态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与随机性,往往无法根据先验信息采用与目标实际运动状态完全匹配的运动模型。当水下目标的运动状态在机动和非机动模式之间切换时,采用单一的机动或者非机动运动模型会使得滤波精度下降甚至滤波发散。为此提出了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水下导航Kalman滤波算法,利用马尔可夫先验转移概率实现了多模型的加权融合,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基于单模型的水下导航Kalman滤波算法,基于交互多模型的水下导航Kalman滤波算法表现出了更好的运动状态适应性。
张会彦[4](2014)在《卫星光学测量方法与精密定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由于空间科学和天文学的发展需求以及观测技术的进步,天体测量的观测精度由几十毫角秒提高到亚毫角秒;天体测量观测的极限星等由11mag、12mag扩展到20mag;观测波段由单一的可见光波段发展到紫外、可见光、红外、射电等多个波段。标识上述发展的里程碑是VLBI技术的成熟、依巴谷星表的发表和CCD观测技术的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末,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发射,标志着空间天体测量时代已经到来,2013年12月成功发射的Gaia天体测量卫星更是对天体测量学带来了深远影响。空间天体测量学蓬勃发展的同时,地面天体测量学依然以其空间测量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天文学研究中扮演其重要角色。随着新的观测设备、技术的使用和与资料处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地面CCD光学观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显着进展。高精度、高密度空间观测星表更是为观测数据的定位精度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使得地面CCD光学观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现代地面天体测量学海量数据时代的现状,开发研制了自动化CCD图像天体测量软件ADIAS (Automatical CCD Digital ImageAstrometrical Software),将其实际应用于天然卫星和GEO卫星的观测资料处理中,并基于此高精度观测资料进行了海卫一(Triton)的轨道改进及GEO卫星的联合定轨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自动化CCD图像天体测量软件(ADIAS)的研制(1)提出通过合理设置滤波窗口,将中值滤波技术应用于天文CCD图像处理工作中。该方法被用以滤除宇宙线和椒盐噪声,以及产生平场改正图像,并结合图像增强方法,解决了天体测量工作中错过或者不能实时拍摄平场图像的困难(限于目标定位研究中)。为后期的星象定心算法的实现提供较为干净的图像,大大提高了图像处理的效率;(2)完成了ADIAS软件的研制。深入讨论了该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如星象识别算法、星象定心算法、参考星匹配算法等。结合国际通用软件Astrometrica,对综合定位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精度评估和分析。2.天然卫星Triton光学观测及轨道改进(1)基于大靶面高效率CCD,提出采用小口径光学望远镜对较亮天然卫星进行观测的设想,并以Triton为观测目标进行了试验,其观测资料与JPL历表比较的结果充分验证了该设想的可行性。指出更多的小口径光学望远镜在大行星冲日期间实施对天然卫星的光学观测,可很大程度上丰富天然卫星资料;(2)与法国学者G. Dourneau和英国学者D. Harper合作,利用国内外30余年的多种类型的位置资料完成了Triton的轨道改进工作。本次轨道改进工作中,考虑了由于海王星极轴的岁差运动对Triton的影响。新的Triton历表被法国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研究所(IMCCE)收录至其网站,作为两个Triton历表之一,向研究者提供历表下载服务;(3)利用新研制的ADIAS软件测量并归算了20072009年Triton的1095幅CCD观测图像,将位置资料与Jacobson(2009)和Zhanget al.(2014)两种Triton历表进行比较,其结果表现出相当好的吻合度,观测数据与历表理论数据的O-C值也充分表明了观测资料的高精度。另外,借助于Triton的观测资料,将现有的两种Triton轨道模型及10种大行星历表分别组合作为理论位置,与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给出了比较结果和有益的建议。3.GEO卫星测角与测距资料联合定轨(1)针对光学测角系统实施观测时,需确定所观测目标预报位置的实际需求,基于TLE文件完成了可视化GEO目标位置预报软件;(2)基于新研制的ADIAS软件重新归算了2010年4月28日5月1日的光学测角观测资料,并针对同屏多目标图像设计了高效同屏多目标分离与归类算法;(3)利用2010年4月28日29日光学测角资料,完成了单站测角资料单独定轨,单站测角资料分别与单站、双站、多站测距数据联合定轨,并进行了精度评估和分析。单站光学测角资料与单站测距资料的联合定轨,可以达到优于5米的定轨精度,这将为更加有效的利用转发式测轨站观测数据提供很大帮助。
刘睿[5](2011)在《飞行器惯性/地磁/天文组合导航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组合导航系统整合了不同的导航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已成为现代飞行器自主导航的重要手段,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惯性导航、地磁导航、天文导航的各自特点,对惯性/地磁/天文组合导航系统在飞行器自主导航领域中应用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构建出基准地磁图,该方法构建的地磁图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准确反映构建区域内的地磁场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地磁导航技术提供了基础。通过分析相关算法在地磁场平缓区域应用时误匹配率高、实时性差等弊病的成因,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概率关联算法并分析了地磁基准图噪声和磁传感器测量噪声对定位误差的影响。该方法在地磁异常场微弱区域仍然具有良好的匹配定位性能,且不需要随时间累积或路径累积来进行匹配,提高了匹配的实时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2)针对地磁导航的特点,研究了在地磁异常场变化较剧烈区域基于EKF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算法。分析了在地磁异常场被大大削弱地区采用拟合方法进行地磁导航时引起滤波发散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模糊自适应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通过实时跟踪磁场量测噪声的变化,保证系统滤波精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3)针对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随时间累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惯性/天文自主组合导航方法,该方法以天文高度角与方位角为观测量,利用惯性导航设备为天文导航提供水平基准,保证了算法的实时性,有效提高了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针对工程应用中量测噪声统计特性可能改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交互多模型滤波算法。该算法无需预先确定模型集,当组合导航系统量测噪声统计特性变化时,能够以较少的模型数目实现对实际模态的覆盖,从而实现了对量测噪声统计特性变化的自适应调整。该算法较好地覆盖了实际模态变化情况,在观测值发生异常时,导航参数误差没有大的跳变,可以得到较高的滤波精度,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提高了整个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4)分析了全飞行时段惯性/天文/地磁组合导航算法的工作流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针对惯性/天文/地磁组合导航系统因惯性/天文或惯性/地磁子系统发生故障导致整个系统被错误信息干扰的问题,采用一种容错滤波算法来提高导航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惯导系统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天文信息的飞行器自主导航方法。该方法利用地磁场的矢量特性,将星光与地磁矢量的夹角作为观测量,利用UKF滤波方法估计飞行器的导航参数。数值及半物理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用于平原,海洋等无明显地标特征的区域,也可以作为备份导航系统。
孙剑明[6](2013)在《基于星图识别的舰船天文导航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舰船上使用天文导航进行比较准确的定位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为了保证舰船通过天文导航星图识别方法获取到准确的方位信息,论文研究了在舰船上使用天文导航方式的关键技术方法:包括Delaunay三角剖分的弧度值建立星库,基于顶点剖分弧度集合模糊匹配方法的星图识别,基于层次反应型Agent对海天图像进行云影云迹的去除以及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海天线快速检测算法,实验结果与分析证实了提出的方法能够充分保证舰船在海上利用天文导航信息进行准确的定位,进而通过方位信息矫正惯性导航误差。论文主要工作如下:研究了各种坐标系统下的位置转换关系,讨论了时间系统以及不同时间系统下换算关系,深入的阐述了在已知的标准星库基础上建立星点之间的剖分弧度特征集合。通过筛选SAO星表中星等大于7.0的恒星,建立Delaunay三角剖分特征识别星库。提出了星图识别方法及星图识别准确概率信度方法。首先对获取到的星图进行必要的去噪和复原处理,使用一种全新的模糊边际划分方式将星点逐一检测提取出来,将每个星点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使用基于顶点剖分弧度集合模糊匹配方法的星图识别方法找到与星库中特征集合最相近的那一对恒星,最后提出了一个检验识别正确概率的星图识别信度的分析方法,为判断已经识别出星点的识别正确性。舰船姿态的判断是位置确定的关键,主要利用位于舰首和右舷的红外取景装置所拍摄的海天线倾斜角度来判断船体的横摇角与航向角。首先使用层次反应型Agent高效准确地去除海天线图像中存在的云影云迹干扰,然后使用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海天线快速检测算法快速准确的计算出船体的倾斜值。提出的天文导航系统与惯性导航系统进行误差漂移的比较。首先对惯性导航系统误差产生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然后着重讨论了本天文导航方法存在大气折射误差、图像像素误差等的误差因素。给出了本天文导航方法产生误差的大致范围,该范围小于惯性导航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的误差范围。最后给出了通过天顶处赤经与赤纬以及该时刻世界时计算经度与纬度的公式。通过系统性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弧度集合模糊识别的方法星识别成功率可达到98%,船舶倾斜角的判断也是正确有效的,基于这些技术手段在舰船上使用天文导航方法来定位定向是可靠有效的。
杜雯菁[7](2019)在《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建模与乘员碰撞损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在正面碰撞事故中,下肢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有限元仿真分析被广泛用于乘员保护研究,现有人体有限元模型没有考虑性别、年龄、身高和身体质量系数等人体特征的多样性,且下肢模型几何尺寸来自美国人体,而中美人体下肢差异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提出了参数化下肢建模流程和方法,旨在基于中国人体CT数据建立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有限元模型,研究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几何形态和碰撞损伤响应的影响,并同步建立美国人体下肢模型,探究中美人体下肢几何形态和碰撞损伤响应差异。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参数化下肢建模的表面投影方法和基于CT扫描的下肢密质骨厚度估算方法,开展了尸体试验,标定并验证了估算方法中的关键参数。基于中美人体下肢CT扫描数据,本文通过标志点识别、网格变换与表面投影、密质骨厚度估计和主成分与回归分析等主要步骤,建立了以人体特征参数为自变量的包含骨骼形状尺寸和密质骨厚度分布的下肢统计学模型,并研究了人体特征参数对上述骨骼几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骨骼形状尺寸具有显着影响,但影响方式在中美人体之间存在差异,人体特征参数对密质骨厚度分布也具有显着影响,且中美人体下肢骨骼形状尺寸和密质骨厚度分布存在显着差异。基于统计学模型,本文提出了下肢有限元模型密质骨厚度调整方法和单元质量自动检查与修正方法,建立了参数化下肢有限元模型。依据尸体试验数据,验证了股骨模型的生物仿真度和建模方法有效性。结合其他人体部位模型,本文进一步建立了完整的参数化人体模型,并依据尸体试验数据验证了膝盖-大腿-臀部模型的生物仿真度,同时生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人体特征参数的中美乘员有限元模型。最后,本文建立了面向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的碰撞仿真分析流程,并开展了正面偏置碰撞的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乘员下肢损伤。结果表明,老年、肥胖和女性乘员的下肢损伤风险更高,相同碰撞工况下,具有相同人体特征参数的中美乘员下肢碰撞载荷没有明显差异,但中国乘员股骨的高应力区域大于美国乘员股骨,当考虑人体特征参数分布在中美人群中的差异时,中国人群的下肢损伤风险比美国人群低12%。本文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可为研究不同碰撞工况下乘员损伤响应和易损伤乘员保护以及乘员约束系统优化提供参考和帮助,并为提出适合中国人体特征的损伤指标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李洋[8](2013)在《地图信息识别和地图匹配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摘要:随着电气工程和其它学科的日益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在许多方面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智能交通系统(ITS)就是其中的一项。作为ITS重要数据源的矢量电子地图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而如何将栅格地图作为图源来生成矢量电子地图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地图匹配算法是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导航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始位置信息、数字地图以及高效匹配算法是提高地图匹配准确性的关键。本论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兼容交通网络拓扑校正的地图匹配方法研究)项目,探索栅格交通地图道路网络的自动识别方法以及地图匹配的新算法,以便高效处理位置信号的动态误差,从而获得车辆位置与轨迹在数字地图上更准确的匹配。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技术方法创新点如下:(1)利用噪声的自身特征和数学形态学,提出了基于像素点八方向外延特征的噪声完全再聚类的道路提取方法,消除了道路和区域上的文字噪声。(2)为了达到识别与提取完整的道路信息目标,研究了基于道路中心线违规判据与反馈循环处理的方法。仿真证明这种方法对规范化的城市交通地图道路图层识别效果显着。(3)把地图匹配的算法分为不同阶段:初始阶段匹配、路口区域匹配、车辆在匹配道路上的位置确定。按不同匹配阶段采用相应匹配算法,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补偿方式,减少了道路方向上的匹配误差。(4)根据概率理论和内积理论,构造了合适的不同权值函数,最后根据总的权值确定匹配参数。通过在Matlab平台上与目前现有算法进行仿真对比,该算法在不引入复杂运算的前提下,提高了匹配与显示准确度。
张兰兰[9](2013)在《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日益复杂的空间竞争环境中,实现航天器自主轨道确定是减轻地面测控系统工作负担、充分发挥航天器自身潜能的必然要求。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适用于近地轨道、深空探测和星际飞行的航天器自主导航,对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航天器导航系统缺乏其它辅助导航支持,航天器迷失于宇宙空间,导航系统处于初始化或恢复的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整周模糊度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的应用背景出发,首先,介绍了X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基础理论,进行整周模糊度解算的意义和原理。其次,深入研究了三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单差搜索法、最小二乘搜索法和经典待定系数法,对其进行详尽的原理阐述和仿真分析。接着,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模糊度解算方法,在算法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仿真计算,与前三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解算方法在正确求得整周数解的同时具有较短的计算时间。最后,本文提出了将该方法用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中的航天器轨道初始值确定,并且进行了原理阐述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此应用方法可行。
张留柱[10](2005)在《水文测量误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水文现象的认识规律的揭示主要是依据定量的水文测量成果,而水文测量误差的存在会产生伪信息,歪曲混淆对水文现象的认识,阻碍对水文客观规律的揭示,甚至会导致出现错误信息和结论。为获得可靠的观测成果,必须研究水文测量过程中误差的大小、关系和性质,研究消除、抵偿和减弱测量误差的措施。水文观测误差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观测成果之间存在着矛盾现象,这种矛盾在黄河上表现尤为突出,有些已严重影响了水文资料的合理应用和黄河重大问题的决策。因此,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水文测量误差的产生、传播与控制,还要研究消除水文测量成果之间矛盾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以水文测量误差为主线,以最小二乘法为主要工具,以黄河水文测量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误差问题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利用最小二乘法解决水文测量误差的理论和方法。在深入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理论研究的范围和解决的具体工程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系统分析,从黄河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水文误差的性质、特点,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将最小二乘原理应用于具体的水文观测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基础的水文误差模型;根据误差匹配的原理,结合研究的实际问题,构建了建立优化的数学模型;在理论研究模型解算方法,误差评估指标基础上,选择黄河部分实测资料进行计算,并采取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实际测量中的问题三者相结合,验证提出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和获得结论的正确性。 论文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水文测量误差研究的现状,已取得的成果,论述了现代水文测量误差的分类、概念与内涵;依据误差的传播理,研究了部分水文要素之间水文测验误差的传播关系与控制措施,讨论了系统误差和粗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途径;提出了不同性质的变量在相关分析时应区别对待的概念,提出了自变量和因变量观测值均存在误差情况下的双因子加权回归模型;系统研究了最小二乘法在水量沙量平衡中的应用,给出了河段水量沙量参数平差的误差方程,并推导出了使用性强,可操作的解算方法,黄河水量的实例平差说明,消除了实测水量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水文数据的可靠性。根据误差匹配的概念与原理,以实例研究了洪水涨落变化剧烈条件下,水文测站洪水期测验方案的优化问题;推导了断面法冲淤量与其测量要素之间的误差传递关系,结合实例讨论了测量断面的优化方法,计算了黄河下游合理断面密度,解决了黄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本文的研究成果直接解决了黄河水文测量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的方法提出的理论也适用于其它河流和流域,拓宽了水文测量误差研究的领域,推动了水文测量的发展。论文最后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径流量观测误差,误差模型中权的确定等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测定天体观测高度均方误差及误差四边形定位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定天体观测高度均方误差及误差四边形定位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鱼眼相机的舰船天文导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舰船天文导航的特点和应用 |
1.2.1 舰船天文导航的特点 |
1.2.2 舰船天文导航的应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舰船天文导航的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舰船天文导航基础理论方法 |
2.1 天文导航中的坐标系统 |
2.1.1 天球坐标系 |
2.1.2 坐标系转换 |
2.1.3 其它坐标系 |
2.2 天文导航中的时间系统 |
2.2.1 时间与经度 |
2.2.2 常用的时间系统 |
2.2.3 UTC到ST的化算 |
2.3 天体理论位置的计算 |
2.3.1 视位置计算 |
2.3.2 地平位置计算 |
2.3.3 大气折射改正 |
2.4 舰船天文导航传统方法 |
2.4.1 双圆交汇法 |
2.4.2 高度差法 |
2.4.3 传统方法总结 |
2.5 基于鱼眼相机的舰船天文导航原理 |
2.5.1 基本原理 |
2.5.2 主要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星点及水天线的获取与提取技术 |
3.1 鱼眼相机 |
3.1.1 鱼眼镜头 |
3.1.2 图像传感器 |
3.2 星点及水天线成像技术 |
3.2.1 舰船摇摆规律 |
3.2.2 目标成像质量控制 |
3.2.3 水天线可观测弧段 |
3.3 星点中心提取算法 |
3.3.1 图像预处理 |
3.3.2 星点范围提取 |
3.3.3 星点中心计算 |
3.4 水天线边缘提取算法 |
3.4.1 水天线提取概述 |
3.4.2 概略检测算法 |
3.4.3 亚像素提取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天线拟合的舰船姿态解算 |
4.1 鱼眼相机的投影和畸变模型 |
4.1.1 投影模型 |
4.1.2 畸变模型 |
4.2 鱼眼相机检校方法 |
4.2.1 检校模型 |
4.2.2 正则化方法 |
4.2.3 总体最小二乘法 |
4.3 水天线投影原理 |
4.3.1 水天线的半视场角 |
4.3.2 水天线的图像坐标 |
4.4 基于半视场角约束的水天线拟合 |
4.4.1 误差方程 |
4.4.2 线性化及求解 |
4.4.3 精度估计 |
4.5 基于抗差估计的水天线拟合 |
4.5.1 抗差估计原理 |
4.5.2 等价权的确定 |
4.5.3 抗差初值的确定 |
4.5.4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舰载鱼眼相机的星图识别技术 |
5.1 星图识别技术概述 |
5.1.1 基本原理与流程 |
5.1.2 主要算法概述 |
5.2 基于角距匹配的星图识别 |
5.2.1 星间角距 |
5.2.2 三角形法 |
5.2.3 星形法 |
5.3 鱼眼星图识别初始模式 |
5.3.1 导航星库的构建 |
5.3.2 基准星识别算法 |
5.3.3 全天区星图识别 |
5.4 鱼眼星图识别跟踪模式 |
5.4.1 相机位姿推估 |
5.4.2 参考星图生成 |
5.4.3 星点跟踪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舰船天文导航定位算法 |
6.1 观测时刻的确定 |
6.1.1 计算机时间比对 |
6.1.2 观测时刻计算 |
6.2 天体观测位置的确定 |
6.2.1 天体观测位置解算 |
6.2.2 天体观测位置改正 |
6.3 超大视场天文定位算法 |
6.3.1 多星天文定位模型 |
6.3.2 多级等高法天文定位 |
6.3.3 抗差天文定位 |
6.4 舰船天文导航算法 |
6.4.1 多星同时定位定向 |
6.4.2 舰船基本导航模型 |
6.4.3 抗差自适应天文导航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舰船天文导航定位实验 |
7.1 实验一 |
7.2 实验二 |
7.3 结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8.2 本文创新点总结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GNSS-A水下定位与导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安排 |
2 GNSS-A水下定位与导航 |
2.1 GNSS-A水下定位系统 |
2.2 GNSS-A水下定位模型 |
2.3 定位误差分析 |
2.4 定位估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水下定位声线跟踪方法 |
3.1 水下定位常梯度声线跟踪方法 |
3.2 水下定位等效声速声线跟踪方法 |
3.3 水下定位声线跟踪方法实验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下历元间静态单差定位方法 |
4.1 水下历元间静态单差定位方法 |
4.2 基于改进L曲线的LIU型估计方法 |
4.3 水下历元间静态单差定位实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下基准间动态单差定位方法 |
5.1 水下基准间动态单差定位方法 |
5.2 水下基准间动态单差网型分析 |
5.3 水下基准间动态单差定位实验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交互多模型水下导航滤波方法 |
6.1 Kalman滤波与运动模型 |
6.2 交互多模型Kalman滤波方法 |
6.3 水下导航滤波实验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卫星光学测量方法与精密定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动化 CCD 图像天体测量软件的研制 |
1.2.1 软件研制的背景及意义 |
1.2.2 国内外 CCD 图像天体测量软件的现状 |
1.3 天然卫星地面光学观测及历表改进 |
1.3.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4 GEO 卫星光学测角与测距联合定轨 |
1.4.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4.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和主要研究成果 |
1.5.1 内容安排 |
1.5.2 研究成果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动化 CCD 图像天体测量软件(ADIAS)的研制 |
2.1 CCD 图像处理基础 |
2.1.1 数字图像的常用处理方法 |
2.1.2 天文 FITS 图像标准 |
2.1.3 ADIAS 软件设计总体流程 |
2.2 FITS 图像预处理 |
2.2.1 DARK 和 BIAS 改正 |
2.2.2 FLAT 改正 |
2.2.3 中值滤波方法的应用 |
2.3 星象识别与匹配 |
2.3.1 连通域星象识别算法 |
2.3.2 二维修正矩星象定心法 |
2.3.3 匹配星表的建立 |
2.3.4 三角形匹配方法 |
2.4 目标星识别 |
2.5 天文定位 |
2.5.1 天体测量改正 |
2.5.2 底片模型建立 |
2.6 ADIAS 软件定位精度评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然卫星 Triton 光学观测及轨道改进 |
3.1 光学观测及轨道改进工作原理 |
3.2 小口径光学望远镜观测 Triton |
3.2.1 实施观测 |
3.2.2 CCD 图像处理 |
3.2.3 试验结果及精度分析 |
3.3 Triton 轨道改进 |
3.3.1 Triton 历史资料归算 |
3.3.2 Triton 轨道理论研究 |
3.3.3 Triton 轨道改进过程 |
3.4 Triton 新历表验证 |
3.4.1 2007 年—2009 年观测资料 |
3.4.2 与 Jacobson(2009)轨道模型比较结果 |
3.4.3 10 种大行星历表比较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EO 卫星测角与测距资料联合定轨 |
4.1 GEO 卫星联合定轨研究内容及实现路线 |
4.2 GEO 卫星观测目标位置预报 |
4.2.1 TLE 概述 |
4.2.2 SGP4/SDP4 轨道模型 |
4.2.3 基于 TLE 的可视化轨道预报软件 |
4.3 观测系统及数据处理 |
4.3.1 转发式卫星测轨定轨系统及数据处理 |
4.3.2 GEO 卫星光学测角观测系统及数据处理 |
4.4 GEO 卫星定轨理论基础 |
4.4.1 动力学模型及定轨原则 |
4.4.2 参数解算与轨道精度评定方法 |
4.5 联合定轨算例及精度评估 |
4.5.1 观测数据 |
4.5.2 定轨方案 |
4.5.3 单站光学测角资料短弧定轨 |
4.5.4 单站测角与单站测距资料短弧联合定轨 |
4.5.5 单站测角与双站测距资料短弧联合定轨 |
4.5.6 单站测角与多站测距资料短弧联合定轨 |
4.5.7 单站测角与多站测距资料单圈联合定轨 |
4.5.8 各站系统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飞行器惯性/地磁/天文组合导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惯性导航 |
1.2.2 地磁导航 |
1.2.3 天文导航 |
1.2.4 组合导航系统 |
1.3 导航关键技术 |
1.3.1 惯性导航 |
1.3.2 地磁导航 |
1.3.3 天文导航 |
1.3.4 组合导航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地磁匹配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地磁场及其主要参数概述 |
2.3 基准地磁图的构建 |
2.3.1 克里金插值基本原理 |
2.3.2 仿真研究与分析 |
2.4 相关匹配算法基本原理 |
2.4.1 地磁匹配系统的结构 |
2.4.2 相关匹配算法 |
2.4.3 匹配区域的选择 |
2.4.4 现有相关算法的局限性 |
2.5 基于灰色关联的概率关联算法在地磁匹配中的应用 |
2.5.1 灰色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 |
2.5.2 灰色关联分析 |
2.5.3 概率关联滤波(PDAF) |
2.5.4 基于灰色关联的概率关联算法在地磁匹配定位中的应用 |
2.5.5 仿真验证 |
2.6 噪声对定位误差的影响 |
2.6.1 数字地磁图误差的影响 |
2.6.2 磁传感器误差的影响 |
2.6.3 仿真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惯性/地磁组合导航方法 |
3.1 地磁图随机线性化技术 |
3.1.1 地磁场随机线性化方法 |
3.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算法 |
3.2.1 系统状态方程 |
3.2.2 系统观测方程 |
3.2.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3.3 基于模糊自适应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算法 |
3.3.1 自适应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器原理 |
3.3.2 模糊自适应强跟踪Kalman滤波 |
3.3.3 仿真验证及分析 |
3.4 基于粒子滤波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算法 |
3.4.1 标准粒子滤波算法 |
3.4.2 UPF滤波算法 |
3.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基于滤波方法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算法的缺陷与原因分析 |
3.6 基于匹配策略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算法 |
3.6.1 算法基本原理 |
3.6.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天文角度观测的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算法 |
4.1 天文导航的基本原理 |
4.2 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算法 |
4.2.1 惯性/天文组合导航原理 |
4.2.2 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 |
4.2.3 组合导航系统的量测方程 |
4.2.4 仿真研究与分析 |
4.3 Sage-Husa自适应滤波及其改进算法 |
4.3.1 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 |
4.3.2 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的改进 |
4.3.3 基于自适应交互多模型滤波的惯性/天文组合导航算法 |
4.3.4 自适应交互多模型算法的仿真研究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惯性/天文/地磁的飞行器组合导航方法 |
5.1 飞行器惯性/天文/地磁组合导航容错滤波器设计 |
5.1.1 容错滤波理论 |
5.1.2 仿真研究与分析 |
5.2 飞行器惯性/天文/地磁组合导航算法仿真研究与分析 |
5.3 飞行器地磁/天文自主导航算法 |
5.3.1 地磁/天文自主导航原理 |
5.3.2 地磁/天文自主导航系统状态方程 |
5.3.3 地磁/天文导航观测模型 |
5.3.4 地磁/天文系统的观测方程 |
5.4 基于Unscented Kalman滤波的飞行器地磁/天文自主导航算法研究 |
5.4.1 Unscented Kalman 滤波算法 |
5.4.2 系统的状态方程与观测方程 |
5.4.3 仿真验证与分析 |
5.5 地磁/天文自主导航半物理仿真实验 |
5.5.1 地磁/天文自主导航半物理仿真硬件组成 |
5.5.2 地磁/天文自主导航半物理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星图识别的舰船天文导航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天文导航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3.1 三种天文导航定位体系的特点 |
1.3.2 星图划分及星图识别 |
1.3.3 三角剖分发展概况 |
1.3.5 国内研究进展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
第2章 导航星库的建立及相关模型 |
2.1 常用坐标定义 |
2.1.1 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 |
2.1.2 赤经赤纬坐标系 |
2.1.3 海平面坐标系 |
2.1.4 舰船本体坐标系 |
2.2 时间系统 |
2.2.1 天文计算中的时间 |
2.2.2 时间计算的算法 |
2.3 星表的定义与选择 |
2.4 目前的导航星库制定方法评述 |
2.5 基于 Delaunay 三角剖分星库建立方法 |
2.5.1 Delaunay 三角剖分 |
2.5.2 导航星库的建立 |
2.5.3 星库星点三角剖分的实现及建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星图识别方法研究 |
3.1 星图的预处理 |
3.1.1 噪音消除 |
3.1.2 图像复原 |
3.1.3 星特征提取 |
3.1.4 星列表生成 |
3.2 基于模糊边界星图识别方法 |
3.2.1 星数据库 |
3.2.2 星图识别过程 |
3.2.3 仿真结果 |
3.3 基于顶点剖分弧度集合模糊匹配方法的星图识别 |
3.3.1 集合相似模糊度量方法 |
3.3.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3.4 星图识别信度的分析方法研究 |
3.4.1 开放型星图的预期星表匹配频率 |
3.4.2 封闭星图的预期星表匹配频率 |
3.4.3 一般星图预期星表匹配频率 |
3.4.4 数值举例 |
3.4.5 数量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舰船姿态测识方法研究 |
4.1 舰船姿态模型的数学原理 |
4.2 基于 Agent 的海天红外图像云迹除去研究 |
4.2.1 Agent 模型 |
4.2.2 在云迹检测中的层次反应型 Agent 动作行为设计 |
4.2.3 算法实现步骤 |
4.2.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改进 Hough 变换的海天线快速检测算法 |
4.3.1 基于改进的 Hough 变换直线检测算法 |
4.3.2 海天线的仿真识别 |
4.4 舰船倾角的判定及输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文导航的误差比较及定位 |
5.1 星图识别中大气折射误差分析 |
5.1.1 大气折射公式 |
5.1.2 球面成层大气模型下,大气折射的解析求和式 |
5.1.3 大气折射误差计算 |
5.2 星点提取误差分析 |
5.3 惯性导航位置漂移误差 |
5.3.1 陀螺仪漂移的物理意义和产生原因 |
5.3.2 陀螺仪误差数学模型 |
5.4 位置误差的比较与修正 |
5.5 舰船位置信息获取 |
5.5.1 恒星时的定义 |
5.5.2 儒略日的定义 |
5.5.3 儒略日的换算及纬度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星图识别的舰船天文导航系统综合仿真 |
6.1 星图识别 |
6.2 星图信度分析 |
6.2.1 闭合三角形 |
6.2.2 闭合凸四边形 |
6.2.3 闭合凸五边形 |
6.3 舰船姿态的获取 |
6.4 舰船位置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建模与乘员碰撞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人体生物力学尸体试验 |
1.2.2 碰撞假人 |
1.2.3 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损伤响应的影响 |
1.2.4 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骨骼几何形态和组成成分特征的影响 |
1.2.5 人体有限元模型 |
1.2.6 参数化人体有限元模型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下肢统计学模型的建立 |
2.1 几何表面模型的建立 |
2.1.1 中国人体CT扫描数据 |
2.1.2 几何提取与标志点标记 |
2.1.3 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网格变换方法 |
2.1.4 一种考虑单元质量的表面投影方法 |
2.1.5 几何模型的空间位置校准 |
2.1.6 几何表面统计学模型的建立 |
2.2 密质骨厚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
2.2.1 一种基于临床CT扫描数据的下肢密质骨厚度估算方法 |
2.2.2 用于标定密质骨系数的尸体试验 |
2.2.3 密质骨厚度分布统计学模型的建立 |
2.3 中国人体下肢建模结果 |
2.3.1 股骨模型 |
2.3.2 胫骨模型 |
2.3.3 骨盆模型 |
2.4 美国人体下肢建模结果 |
2.4.1 美国人体CT扫描数据 |
2.4.2 股骨模型 |
2.4.3 胫骨模型 |
2.5 分析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人体下肢形状尺寸与密质骨厚度的特征分析 |
3.1 股骨形状尺寸 |
3.2 股骨密质骨厚度 |
3.3 胫骨尺寸与密质骨厚度 |
3.4 骨盆形状尺寸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1 人体下肢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下肢有限元模型的密质骨厚度调整方法 |
4.1.2 单元质量自动检查与修正方法 |
4.2 股骨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验证与中美人体股骨响应差异分析 |
4.2.1 股骨三点弯和轴向复合加载试验 |
4.2.2 考虑年龄效应的密质骨材料属性 |
4.2.3 验证结果与中美人体股骨响应差异分析 |
4.3 参数化人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下肢局部验证 |
4.3.1 其他人体部位的参数化模型 |
4.3.2 建模方法与流程 |
4.3.3 人体有限元模型的生物仿真度和下肢局部验证 |
4.3.4 用于碰撞仿真分析的中美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中美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的乘员下肢碰撞损伤分析 |
5.1 汽车前排驾驶座舱有限元模型 |
5.2 多体征人体有限元模型的定位与姿态调整 |
5.3 约束系统的设置 |
5.4 仿真分析的其他设置 |
5.5 仿真结果分析 |
5.5.1 运动学响应分析 |
5.5.2 载荷传递过程与路径 |
5.5.3 基于力的下肢损伤响应结果 |
5.5.4 基于应力分布的下肢损伤响应结果 |
5.6 讨论与分析 |
5.6.1 人体特征参数对下肢损伤响应的影响 |
5.6.2 中美乘员下肢损伤响应的对比分析 |
5.6.3 中美人群下肢损伤风险的估算和对比 |
5.6.4 其他影响因素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股骨三点弯曲和轴向复合加载尸体试验的样本信息 |
附录 B 股骨有限元模型复合加载的验证结果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地图信息识别和地图匹配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GPS发展历程 |
1.2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
1.3 电子地图和分类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研究的工作 |
2 相关数字图像处理知识 |
2.1 模拟图像和数字图像 |
2.1.1 模拟图像 |
2.1.2 数字图像 |
2.2 数字图像的颜色表示 |
2.2.1 RGB颜色表示 |
2.2.2 YUV颜色表示 |
2.2.3 YIQ颜色表示 |
2.2.4 灰度图像 |
2.2.5 黑白二值图像 |
2.3 像素间的基本关系 |
2.3.1 距离 |
2.3.2 邻接性 |
2.3.3 像素之间的连通性 |
2.4 图像分析与处理 |
2.4.1 灰度直方图 |
2.4.2 中值滤波 |
2.4.3 图像分割 |
2.5 数学形态学 |
2.5.1 集合的基本概念 |
2.5.2 两个集合之间的运算 |
2.5.3 二值形态学 |
2.5.4 灰度形态学 |
2.6 图像识别 |
2.6.1 模式识别 |
2.6.2 聚类准则 |
2.6.3 模板匹配和特征匹配 |
2.7 小结 |
3 地图道路网络自动识别 |
3.1 城市交通地图道路网络自动识别概述 |
3.1.1 城市交通地图道路识别的现状 |
3.1.2 城市栅格交通地图的特征分析 |
3.1.3 城市栅格交通地图道路自动识别的总体框图 |
3.2 城市交通地图中特殊图标的识别与替代 |
3.2.1 城市交通地图中的特殊图标 |
3.2.2 特征匹配法实现医院图标的识别与替代 |
3.2.3 医院图标识别的程序实现 |
3.3 城市交通地图的规范化处理 |
3.3.1 城市交通地图的图像分割 |
3.3.2 城市交通地图的规范化处理 |
3.3.3 带有识别功能的自动规范化 |
3.3.4 简化的自动规范化过程 |
3.4 规范化交通地图的噪声再聚类 |
3.4.1 规范化彩色交通地图的噪声再聚类 |
3.4.2 规范化灰度交通地图的噪声再聚类 |
3.5 闭环反馈改善道路识别率 |
3.5.1 闭环反馈改善道路识别过程框图 |
3.5.2 首次基于像素点八方向外延特征的噪声完全再聚类 |
3.5.3 提取道路的中心线 |
3.5.4 道路中心线违规判据与处理准则 |
3.5.5 道路判别与反馈循环处理 |
3.5.6 进一步的讨论 |
3.6 几个典型示例 |
3.6.1 杭州市交通地图 |
3.6.2 上海市交通地图 |
3.6.3 河南省高速公路交通地图 |
3.6.4 安徽省高速公路交地图 |
3.7 小结 |
4 GPS全球定位系统和车辆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 |
4.1 GPS全球定位系统 |
4.1.1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 |
4.1.2 GPS系统的应用 |
4.1.3 GPS定位算法 |
4.2 GPS系统误差分析 |
4.2.1 与GPS导航卫星有关的误差 |
4.2.2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4.2.3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
4.2.4 其它误差 |
4.2.5 GPS误差特性 |
4.3 数字地图及其误差分析 |
4.3.1 数字地图的误差及其对地图匹配算法的影响 |
4.3.2 路网建模误差对地图匹配算法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地图匹配算法 |
5.1 地图匹配的意义 |
5.2 常用地图匹配算法 |
5.2.1 几何匹配算法 |
5.2.2 拓扑匹配算法 |
5.2.3 概率匹配算法 |
5.2.4 综合匹配算法 |
5.3 影响地图匹配算法的因素 |
5.3.1 影响实时性的因素 |
5.3.2 影响鲁棒性的因素 |
5.3.3 影响匹配精度的因素 |
5.4 对现有匹配算法分析 |
5.4.1 缺乏检错机制 |
5.4.2 扩展因子等的确定存在问题 |
5.4.3 道路拓扑关系建立得不够完善 |
5.5 小结 |
6 多权值概率论实时地图匹配算法 |
6.1 算法整体介绍和程序流程图 |
6.2 开始阶段匹配 |
6.2.1 建造候选路表 |
6.2.2 依据多权值量化确定每条候选道路匹配的可能性 |
6.2.3 比较各道路匹配可能性,最后确定匹配道路 |
6.3 路口区域的匹配 |
6.3.1 构造候选路表 |
6.3.2 通过多权值量化每条候选道路的匹配可能性 |
6.3.3 确定当前时刻匹配道路并更新各标志位 |
6.4 确定车辆在匹配道路上的位置 |
6.4.1 补偿沿道路方向上的匹配误差 |
6.4.2 垂直投影 |
6.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1 整体仿真效果图 |
6.5.2 路口区域内匹配效果对比图与分析 |
6.6 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1.结论 |
2.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基础理论 |
2.1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基本原理 |
2.1.1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几何原理 |
2.1.2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的组成 |
2.1.3 X 射线脉冲星导航方式分类 |
2.2 X 射线脉冲星信号 |
2.2.1 脉冲星的基本性质 |
2.2.2 X 射线脉冲星信号建模 |
2.3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定位的观测量 |
2.3.1 X 射线脉冲星导航定位的坐标系统 |
2.3.2 X 射线脉冲星的脉冲轮廓提取 |
2.3.3 脉冲相位时间模型(Phase-time Model) |
2.3.4 脉冲到达时间测量(Time of Arrival) |
2.4 小结 |
第三章 脉冲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
3.1 脉冲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概念和特征 |
3.1.1 相位整周模糊度的概念 |
3.1.2 X 射线脉冲星导航与 GPS 导航整周模糊度确定的比较 |
3.1.3 模糊度搜索空间 |
3.2 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
3.2.1 单差搜索法 |
3.2.2 最小二乘搜索法 |
3.2.3 经典待定系数法 |
3.3 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仿真 |
3.3.1 仿真条件 |
3.3.2 单差搜索法仿真 |
3.3.3 最小二乘搜索法仿真 |
3.3.4 经典待定系数法仿真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 |
4.1 卡尔曼滤波 |
4.2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建模 |
4.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整周模糊度求解算法 |
4.3.1 卡尔曼滤波整周模糊度浮点解 |
4.3.2 整周模糊度整数解的确定 |
4.4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整周模糊度在 X 射线脉冲星导航中的应用 |
5.1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系统的先进滤波方法 |
5.2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 X 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 |
5.3 整周模糊度在 EKF 脉冲星导航算法中的应用 |
5.4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水文测量误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误差的必然性与普遍性 |
1.1.1 测量误差的必然性 |
1.1.2 测量误差的普遍性 |
1.2 水文测量误差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测量误差理论的发展 |
1.3.2 测量平差与最小二乘法 |
1.3.3 主要水文要素测量的不确定度 |
1.3.4 关于水文相关 |
1.3.5 水沙量平衡问题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现代水文测验误差的概念内涵与控制 |
2.1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 |
2.1.1 测量的定义与分类 |
2.1.2 测量误差的来源 |
2.1.3 关于测量的“值” |
2.1.4 测量误差的分类 |
2.2 精度与精度标准 |
2.2.1 精度 |
2.2.2 精度标准 |
2.3 误差的传播理论 |
2.3.1 误差传播定律的推导 |
2.3.2 误差传播定律在水文测验中的应用 |
2.4 降水与水位观测误差的控制 |
2.4.1 降水量观测误差与控制 |
2.4.2 水位观测误差与控制 |
2.5 流量与泥沙测验误差的控制 |
2.5.1 河流与悬移测验误差特点 |
2.5.2 流量测验误差 |
2.5.3 输沙率测验误差 |
2.6 小结 |
第三章 测量误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
3.1 系统误差的处理 |
3.1.1 系统误差的来源及性质 |
3.1.2 系统误差的消除 |
3.2 偶然误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 |
3.2.1 最小二乘 |
3.2.2 最小二乘模型 |
3.3 参数平差模型及其解算 |
3.3.1 参数平差模型的建立 |
3.3.2 参数平差模型的解 |
3.3.3 权及最或然值的中误差 |
3.3.4 参数平差模型在变动河道洪水演进中的应用 |
3.4 粗差检验方法 |
3.4.1 粗差的物理判别方法 |
3.4.2 粗差的统计判别 |
3.4.3 稳健估计及在粗差检核中的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水文相关中的最小二乘回归问题研究 |
4.1 水文相关与回归 |
4.1.1 水文相关问题 |
4.1.2 传统回归模型探讨 |
4.1.3 传统归模型存在的问题 |
4.2 水文回归模型的改进 |
4.2.1 距离回归模型的概念与解算 |
4.2.2 加权回归模型 |
4.2.3 改进的曲线回归初探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水量沙量平衡方法研究 |
5.1 水量沙量平衡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水量平衡问题 |
5.1.2 河道输沙量的平衡问题 |
5.1.3 水文平衡方程的误差分析 |
5.2 河段水量沙量平衡方法研究 |
5.2.1 水量平衡的最小二乘平差原理 |
5.2.2 广义沙量平衡方程的最小二乘平差原理 |
5.3 黄河下游水量平衡实例研究 |
5.3.1 根据残差定权和直接定权 |
5.3.2 根据实测流量误差定权 |
5.3.3 根据实测径流量中误差定权的初步探讨 |
5.4 小结 |
第六章 误差匹配原理与观测方案优化 |
6.1 误差匹配原理 |
6.2 单次流量测验误差试验与洪水期测验方案优化 |
6.2.1 问题的提出 |
6.2.2 单次流量测验历时与水位变幅对流量测验精度的影响 |
6.2.3 洪水期流量测验误差试验与结果分析 |
6.2.4 洪水期流量测验方案优化 |
6.3 断面法冲淤量测验中断面布设密度的优化研究 |
6.3.1 断面布设密度研究的意义 |
6.3.2 断面测量误差来源分析 |
6.3.3 合理断面密度探讨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着作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有关课题 |
附录C 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测定天体观测高度均方误差及误差四边形定位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测定天体观测高度均方误差及误差四边形定位的新方法[J]. 张奕汀. 大连海运学院学报, 1983(S1)
- [2]基于鱼眼相机的舰船天文导航技术研究[D]. 李崇辉.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3(07)
- [3]GNSS-A水下定位与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 辛明真.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4]卫星光学测量方法与精密定轨研究[D]. 张会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4(02)
- [5]飞行器惯性/地磁/天文组合导航系统研究[D]. 刘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3)
- [6]基于星图识别的舰船天文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 孙剑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5)
- [7]反映中国人体特征的参数化下肢建模与乘员碰撞损伤研究[D]. 杜雯菁. 清华大学, 2019(02)
- [8]地图信息识别和地图匹配算法的研究[D]. 李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3(12)
- [9]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研究[D]. 张兰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01)
- [10]水文测量误差研究[D]. 张留柱. 河海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