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季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及安全播栽期(论文文献综述)
宋云生[1](2010)在《江苏省粳稻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播期》文中指出1.安全齐穗期是安排各品种播栽期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应用江苏由北至南4个代表性地点(赣榆、淮安、扬州和吴县)近50年(19582007)5 10月逐日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生产上常用的耐寒性较弱和较强的粳稻安全齐穗期的温度指标,得出了近50年及其前25年和后25年4地点两类粳稻保证率为50%、80%和90%的安全齐穗日期,后25年各地的安全齐穗日期较前25年普遍延迟,延迟的幅度在34天;后25年各地的安全齐穗日期的变异明显增大。进而提出了北南各地点一般粳稻安全齐穗日期分别为9月18日、9月20日、9月24日和9月28日,这个日期较目前各地生产中习惯应用的安全齐穗日期迟约46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此结果可供全国各稻区参考借鉴。并指出应该对现用主体粳稻品种出穗开花期的耐寒性进行观察研究,确定各地各类型主体粳稻品种的安全齐穗日期,以求更加具体准确地指导水稻播(栽)期的安排。2.科学制定江苏省北南各地不同熟期类型粳稻品种的安全播期,在江苏连云港、淮安、扬州和苏州等4地(地级市所在地),应用连粳4号(中熟中粳)、淮稻10号(迟熟中粳)、扬粳4038(早熟晚粳)、南粳44(早熟晚粳)和南粳46(中熟晚粳)等5个品种,进行自5月10日起每10天1期,共8个播期的分期播种试验。以齐穗期温光预测模型y = a + b1x1 + b2x2拟合分期播种的实得资料,式中y为播种至齐穗期的天数;a为标准天数,指生育期平均温度为30℃、夏至日播种的标准条件下的播种至齐穗天数;b1为感温系数,指生育期(播种到齐穗,下同)平均温度相差1℃,生育期天数的差值;x1为温度差,指生育期平均温度与30℃的差值,低于30℃取正值,等于或高于30℃则温度差为“0”; b2为感光系数,指播期差1天,生育期天数的差值;x2为播期差,指播期距夏至的天数,夏至前取正值,夏至后为负值。4个试验点、5个供试品种计20组数据经拟合得出了20个预测式,其拟合度R2在0.9927 0.9998之间,均达极显着水平,说明以此模型描述本试验播期与齐穗期的关系是准确可靠的,为出穗期和安全播期的估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在所得20个预测式的基础上,依据近25年(19832007)逐日日平均温度的均值,并经过多次迭代,得出了不同播期的(预测)常年齐穗期,进而算得各地各熟期类型供试品种的常年安全播期和80%保证率的安全播期。应用上述结果,分析各试验地点两熟制稻田的麦稻接茬和品种利用,主要结论如下:为了确保水稻大面积生产的安全齐穗,在连云港只有中熟中粳类型品种可以用于直播和机播,且农时季节要抓紧;在淮安,迟熟中粳可用于直播和机播,直播必须在6月25日全部播完,机插则必须在6月底全部插毕,且不可超秧龄;在扬州,早熟晚粳和迟熟中粳类型品种均可用于直播和机插;在苏州,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均可用于直播和机插,由于麦稻接茬农时季节相对宽松,应尽量早播(直播)、早栽(机插稻),使生育期延长,以利提高产量。本试验与以往同类研究工作相比,试点多、地域纬度代表性好,供试品种熟期涵盖了本省生产应用粳稻品种的所有熟期类型,播期处理幅度大,处理数较多,以齐穗期温光预测模型拟合实测资料,拟合度很高,均达极显着水平。依此作出的齐穗期和安全播期的判定,克服了凭经验估测可能引入的随意性,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江苏直播和机插稻的播期安排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戚昌瀚,李颜辉,王熙钱[2](1987)在《水稻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Ⅳ.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模式的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根据水稻品种的生育期,确定品种布局和播栽适期是合理利用水稻品种的栽培季节适应性,充分挖掘良种增产潜力的基础。所以,在不同生产条件下,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苗情测报和遇灾补播,常需要比较准确地确定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或最迟补播时期,生育期预测就显得更为重要。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可通过多种途径。例如,利用水稻品种的积温、叶龄、迟播系数或迟栽系数等方法。本文试从我们近年研
李林,沙国栋,陆景淮[3](1987)在《紫金粳高产栽培的温光特性研究初报》文中提出反应日长因子的播期和纬度,对紫金粳生育期的影响效应显着大于温度效应。可见,紫金粳的感光性明显强于感温性。同时,紫金粳齐穗后具有光补偿点低,光饱和点较高,剑叶叶绿素(a+b)含量较丰富的特点。因而,不仅有利于对弱光的利用,而且灌浆结实期易获得较高的净同化率。因此,该品种较适宜于在长江流域稻区作为麦茬稻和双季后作稻栽培。
戚昌瀚,李颜辉,王熙钱[4](1984)在《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模式的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根据水稻品种的生育期,确定品种布局和播栽适期,是合理利用水稻品种的栽培季节适应性,充分发挥良种增产潜力的基础。所以,在不同生产条件下,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别是苗情测报和遇灾补播,常需要比较准确地确定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或最迟补播时期,生育期预测就显得更为重要。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可通过多种
高亮之,李林,郭鹏[5](1983)在《中国水稻生长季与稻作制度的气候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我国水稻栽培面积大,分布广阔,自南而北跨越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各种不同气候生态环境。栽培制度复杂,有单季稻、双季稻以及麦(油)稻稻的三熟制等。建国以来,水稻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逐渐提高,对增加水稻总产起了积极作用。但有的地方在改制过程中未能因地制宜,不适当地扩大晚熟种或双季稻三熟制,
高亮之,金之庆,李林[6](1982)在《中国不同类型水稻生育期的气象生态模式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全国有代表性的水稻品种在全国种植的生育期资料,提出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品种从播种到抽穗的气象生态模式,提出水稻三大类型1、早籼,早粳,2、中籼,中粳,3、晚籼、晚粳的不同模式类型。指出了生育期的气象生态模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运用模式计算的生育期误差和有效积温法的误差相比较,对感光性弱品种精度要提高三天左右,对感光性中等的品种要提高6—12天,对感光性强的品种则提高18—20天。
黄丕生[7](1981)在《早稻品种的生长发育与热量条件关系的分析》文中指出采用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的方法,在江苏扬州研究了7个早稻品种的温光反应特性。根据对光长反应迟钝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因素制约这一特性,计算了参试品种的生物学起点温度和各生育阶段所需有效积温。6个早籼品种的生物学起点温度为11℃(11.22±0.38℃),有效积温则因品种的固有特性各自有一定的要求。文中还讨论提出了有效积温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问题。
李林,高亮之,沙国栋[8](1980)在《杂交稻适宜栽培季节的气象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在调查研究与近几年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杂交稻与气象条件的生态关系,着重探讨了杂交稻生育期的温光模式和适宜播栽季节等问题,以期为我省杂交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气候依据。
Nank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9](1977)在《后季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及安全播栽期》文中研究指明后季稻由于播种栽插过晚,抽穗延迟,容易遇到秋季低温,造成空壳不实而减产;如播种栽插过早,抽穗过分提早,又会使营养生长期不足,形成穗小而减产。因每年气候变化不同,使播栽期不易掌握。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提出了后季稻不同品种生育期的温光公式。应用此公式可以分析多年气候资料,从而,得到后季稻不同品种的安全播栽期。
二、后季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及安全播栽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季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及安全播栽期(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省粳稻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播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1.1 有关水稻冷害与安全齐穗期的研究 |
1.1.1 水稻冷害 |
1.1.2 江苏水稻低温冷害的原因与特点 |
1.1.3 水稻的安全齐穗期 |
1.1.3.1 水稻安全齐穗指标及各地安全齐穗期的研究 |
1.1.3.2 江苏地区水稻的安全齐穗期 |
1.2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1.3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 |
1.3.1 水稻生育期的预测 |
1.3.2 水稻生育期预测的模拟模型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研究一江苏近50 年粳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 |
2.1.1 气象资料及其来源 |
2.1.2 安全齐穗期的温度指标 |
2.1.3 不同保证率的安全齐穗期计算 |
2.2 试验研究二江苏粳稻齐穗期预测与安全播期 |
2.2.1 试验设计 |
2.2.1.1 供试品种 |
2.2.1.2 试验时间地点 |
2.2.1.3 播期处理 |
2.2.1.4 田间设计 |
2.2.1.5 田间实施 |
2.2.1.6 观测项目 |
2.2.1.7 气象资料及其来源 |
2.2.2 分析应用的预测模型 |
2.2.2.1 齐穗期温光模型 |
2.2.2.2 模型参数的求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江苏近50 年粳稻安全齐穗期的变化 |
3.1.1 平均安全齐穗期和最早、最迟日期 |
3.1.2 安全齐穗期年份间的变异 |
3.1.3 不同保证率的安全齐穗期 |
3.1.4 安全齐穗期的变化及其现用指标 |
3.2 江苏粳稻齐穗期预测与安全播期 |
3.2.1 各试点不同播期供试品种齐穗期 |
3.2.2 齐穗期预测温光系数模型的拟合 |
3.2.3 各试点供试品种不同播期的预测齐穗期 |
3.2.4 安全播期的推定 |
3.2.5 各熟期类型供品种在各地80%保证率的安全播期 |
4 讨论 |
4.1 江苏水稻生产中现用的安全齐穗期必须调整 |
4.2 江苏水稻(粳稻)出穗开花期的耐寒性亟待深入研究 |
4.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4.4 在应用本文的结 |
4.5 本研究的结果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2008 年5~10 月各试点试验期间逐日平均温度 |
附件2 各试点常年(1983~2007)5~10 月逐日平均温度 |
附件3 齐穗期温光预测模型参数的数学算式 |
附件4 各试点各品种1983~2007 年历年安全播期 |
致谢 |
后记 |
四、后季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及安全播栽期(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粳稻的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播期[D]. 宋云生. 扬州大学, 2010(02)
- [2]水稻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Ⅳ.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模式的初步分析[J]. 戚昌瀚,李颜辉,王熙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87(S1)
- [3]紫金粳高产栽培的温光特性研究初报[J]. 李林,沙国栋,陆景淮. 中国农业科学, 1987(03)
- [4]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预测模式的初步分析[J]. 戚昌瀚,李颜辉,王熙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84(01)
- [5]中国水稻生长季与稻作制度的气候生态研究[J]. 高亮之,李林,郭鹏. 农业气象, 1983(01)
- [6]中国不同类型水稻生育期的气象生态模式及其应用[J]. 高亮之,金之庆,李林. 农业气象, 1982(02)
- [7]早稻品种的生长发育与热量条件关系的分析[J]. 黄丕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1(02)
- [8]杂交稻适宜栽培季节的气象生态研究[J]. 李林,高亮之,沙国栋. 江苏农业科学, 1980(04)
- [9]后季稻品种的温光反应及安全播栽期[J]. Nank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