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电阻应变片测力称重可达到的准确度及测试仪器必要的准确度(论文文献综述)
范佳琪[1](2021)在《冻融循环下砂浆变形及其测试传感器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史世良[2](2021)在《车辆动态称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治理车辆超载现象普遍采取传统的停车计重收费方式,这些传统称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大型称重检测站,极易造成交通阻塞导致检测效率较低,车辆为逃避检测容易出现绕行现象等。本课题依托车辆动态称重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车辆动态称重管理系统,以达到从源头遏制车辆超载现象和提升车辆称重效率的目的。本系统可以在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前提下对车辆进行动态称重,包括高速预检区和低速精检区两大核心称重区域,能够对称重车辆进行实时监测,AW1000动态称重仪表中的算法能够对称重信号进行深度处理,提升了系统的称重精度。上位机软件通过C#语言进行开发,搭配SQL Server数据库,实现了车辆称重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便于对称重数据的查询与追溯,提升了系统的称重效率和管理水平。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深入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称重相关规范,对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硬件架构设计、软件架构设计以及称重流程设计等,经过需求分析、功能划分和系统布局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称重方案。(2)按照控制原理和系统需求,搭建硬件系统并完成对硬件的选型与配置。高速预检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高速动态轴重秤、称重仪表、车牌识别仪等。低速精检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NX控制器、语音控制器、交通信号灯等。通过对两个核心称重区域的硬件设备进行选型与配置,使整个硬件系统满足整体控制需求。(3)运用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和SQL Server数据库,完成了上位机称重管理软件的设计与研发,该软件具有系统管理、系统设置、数据维护、数据查询与统计等功能。通过软件实现了上位机与NX控制器、称重仪表、车牌识别仪等各类硬件的通信。使用Sysmac Studio软件完成了PLC程序的编写,包括精检称重控制程序、语音播报与信号灯控制程序和故障报警程序,实现了对超载车辆的精检称重。根据TCP/IP协议对数据远传程序进行开发,实现了将称重数据通过以太网通信远传到监控中心数据服务器中,以便对称重数据的实时处理。管理软件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车辆动态称重系统已应用于青岛市某交通执法站,实现了车辆的动态称重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平稳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王靖[3](2021)在《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皮带秤是带式输送机输送固体散状物料过程中对物料进行连续称重的一种计量设备。秤架结构复杂、称量精度低是目前电子皮带秤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析了不同结构秤架特点,设计了一种对称式结构的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针对称量精度低分析了误差影响因素并对其中称重传感器迟滞性进行了建模及优化,最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多因素分析法对电子皮带秤的称量误差影响因素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工作原理,结合对称式秤架结构和输送带在称量段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一段时间内输送带运行物料累计质量的表达式。从准确度、稳定性、复杂性和工作条件来分析了单托辊式、多托辊式和整机式结构的电子皮带秤秤架优缺点,选取了对称式、双托辊、悬浮式结构的秤架,可以抵消水平影响力,结构稳定简单,能够提高称量精度。分析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称量准确度的影响因素,主要由张力因素、速度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组成。张力因素影响最大,称重误差随带式输送机初始张紧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物料均布载荷质量的增大而增大;速度因素主要由增量旋转式编码器测速点与称重传感器测力点不一致、增量旋转式编码器滚动方向与输送带运行方向存在偏差造成;外界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和振动,其中输送带张力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输送带质量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增大,外界环境因素的综合误差影响小于±0.2%。针对称重传感器本身存在的迟滞性进行了Preisach建模及Preisach模型的优化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Preisach模型优化后有效降低了称重传感器的迟滞性,最大误差由10.26%减小到1.66%,并且随着加载次数增加有效减少了误差的累计。分析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硬件需求,设计并搭建了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电路图;优化了速度信号与称重信号的接入;将一段时间内输送带运行物料累计质量表达式编写入PLC和SIWAREX称重模块当中,并配备了称重的调零功能,采用了定时器功能来控制物料重量信号的累加子区间;设计了功能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来进行称量结果的监控、控制及存储。搭建了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实验平台,采用控制变量法和多因素分析法分别以秤架结构、初始张紧力、均布载荷质量为对照组进行了带式输送机称量的实验,实验结果与误差理论分析基本相符。结果表明使用对称式结构比单托辊式结构误差更小;在一定范围内,初始张紧力越大,误差越小;物料均布载荷越小,误差越小,但是质量过小则更易受其他干扰因素影响,同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均布载荷质量也不可过低。
赵文文[4](2021)在《犊牛个体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测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犊牛作为牛场的后备力量,体征信息的精确采集对牛场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促进畜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降低犊牛管理强度,提高犊牛成活率,实现犊牛体征信息传统获取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式转变是牛场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利用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设计了一种个体犊牛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对体征信息采集平台进行了结构设计,研究了位置检测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体重采集模块及体温采集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内容,以提高位置检测率、身份识别率、体重和体温采集精度为目标,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及优化处理。该系统可在位置检测的基础上实现犊牛身份识别、体重信息和体温信息的在线采集,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储存,改变了传统牧场获取犊牛体征信息的方式,提高了体征信息获取的准确性,降低了牧场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主要研究及结论如下:(1)对牛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在确定用户需求及系统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结构、模块化思想设计了一种以个体犊牛为检测对象的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2)系统以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组态王作为上位机进行相应功能的实现。其中硬件方面利用Proteus软件ISIS编辑工具对位置检测模块、身份识别模块、体重采集模块和体温采集模块进行了电路设计;搭建了犊牛主要体征信息硬件平台。软件方面以Keil u Vision4为开发环境、以C语言为开发语言对下位机各模块程序进行了编写,并采用通用通信协议和OPC协议完成下位机与上位机以及MATLAB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了体征信息的采集及传输;以MATLAB为算法研究平台,设计了滑动平均滤波、搭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采集数据的预处理以及优化处理,提高了采集信息的准确度;利用组态王软件搭建了人机交互界面,完成了上位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便于牧场管理人员查看犊牛体征信息。(3)在完成硬件平台搭建和系统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对犊牛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进行集成与测试,以位置检测的准确率、个体识别率、称重的准确性、体温的稳定性为评价指标,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在第八师石河子市一二一团奶牛合作社对系统进行了相关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犊牛位置检测率100.0%;身份识别率100.0%;系统采集体重绝对误差在0.05~1 kg之间,相对误差为0.08%~2.33%,平均相对误差0.57%;系统采集体温绝对误差在0.01~0.07℃之间,相对误差为0.03%~0.18%,平均相对误差0.06%。可实现对采集信息的实时显示、保存、历史数据查看等功能,为犊牛精细饲喂奠定了基础。
匡伟男[5](2021)在《制片后TNT药剂灌装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过期的报废弹体,需要采取蒸汽加热的方法把TNT药剂溶化后取出,液体TNT药剂经过专用制片机制作成鳞片状固体TNT药剂需要完成后续的灌装收集处理。针对制片后的药剂特点,设计一条有提升、装袋、称重、缝包、传送功能的同时,还需能够防爆防静电的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研制自动化灌装生产线,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最关键的是避免药剂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伤害。论文对制片后药剂罐装生产线的原理进行详细论述,采用机械原理和自动控制技术提出来制片后TNT药剂灌装方法的总体设计方案,其主要由机械设计部分和自动控制部分组成。机械设计部分主要包括片剂提升机构、自动上袋机构、自动称重机构、自动灌装机构、自动缝包机构和自动传送机构;自动控制部分主要包括PLC程序设计、触摸屏设计。该自动灌装系统以PLC为主控核心。片剂提升机构将专用制片机制片后的药剂提升到指定高度;自动上袋机构将纸袋从库中取出并撑开袋口;自动称重机构是按照需求称量出预期重量;自动灌装机构是将称量后的药剂灌装进纸袋中;自动缝包机构是将灌装完毕的纸袋进行打包;自动传送机构是将打包好的药剂传送到指定位置。在如今灌装行业早已实现自动化,本课题可以借鉴的技术很多。比如农业自动灌装生产线、面粉厂自动灌装生产线等。与现代灌装行业有所区别的有气动驱动、防静电、防爆、特种包装袋以及真空吸附技术等。气动驱动本课题需要解决的是气动马达小型化、与减速机构一体化的问题,经过对比叶片式、活塞式和齿轮式气动马达,叶片式气动马达可以方便的实现这两个要求。防静电技术,应用了防静电裙边带、防静电传送带来输送药剂和包装袋。在有运动金属部分采用有色金属来消除电火花的产生。气动真空发生器与真空吸盘运输物体已经广泛应用,在这里实现对防静电包装袋的吸附转运,打开纸袋袋口也是能够完成的。其它动作采用普通气缸、旋转气缸来实现。PLC技术、触摸屏技术可以方便的实现自动控制。
侯川江[6](2021)在《高精度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变测试试验需求日益增大。在各种复杂的测量环境中,应变电测法高效可靠,设计一套采集精度高、使用方便的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精度电阻应变测量技术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比例式动态反馈电桥法、低噪声信号调理通道、高精度电桥激励和应变数据滤波与补偿算法四部分内容,从测量方法、硬件调理、电桥激励与数据处理四个方面优化设计,实现电阻应变数据的高精度采集。测量方法上,系统使用比例式动态反馈电桥法测量电阻应变,从原理上极大减小长线压降和激励抖动带来的应变测量误差;硬件调理方面,前置差分放大、程控放大和低通滤波等调理电路能有效抑制噪声,提高信号信噪比,为后级高精度采样转换提供保障;电桥激励方面,系统设计低噪声、高稳定度的直流电压激励用于电桥驱动,减小激励源对电桥输出信号的干扰;数据处理方面,比例测量结果经过窗口自适应滑动均值滤波,兼顾动态响应和滤波效果,并对应变测量数据进行热输出分段补偿,进一步减小测量误差。经过测试验证,本文设计的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系统可接入120~5000Ω各类电阻应变传感器30余种,实现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精度0.03%FS,2.5 V直流电压激励均方根误差不超过16.2,系统内置程控桥臂在常用阻值处示值误差不超过4.6%,其余各功能均满足设计要求,且符合实际使用需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阻应变计零点温漂的补偿问题、系统体积与通道数的矛盾问题和传统应变数采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
武文亮[7](2021)在《指盘式秸秆搂集机工作参数及关键部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指盘式搂草机是秸秆收获田间作业的重要装备,秸秆转化利用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西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指盘式搂草机主要是针对牧草搂集进行相应的设计和优化,而在搂集秸秆方面,存在功耗高、对地面伤害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为改进现有牧草搂草机作为秸秆搂集设备,提高玉米秸秆搂集作业效率,探寻适合秸秆搂集的指盘式搂草机工作参数,论文通过改变指盘张开角度、搂草机行进速度和指盘弹齿齿数的指盘式秸秆搂集试验装置,探究影响搂集机秸秆搂集效果和漏搂率的结构参数问题;应用离散元软件模拟玉米秸秆搂集过程并结合田间玉米秸秆试验,获取最优工作参数;针对搂集作业执行部件弹齿,进行随机谱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并优化弹齿结构提高其疲劳寿命。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对指盘式秸秆搂集机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搂集机搂集玉米秸秆时的运动特性;分析了搂草弹齿运动轨迹和弹齿载荷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弹齿端部运动的数学模型。2.探寻和确定了机具行进速度V、指盘张开角度δ和指盘弹齿数量n为影响指盘式秸秆搂集机秸秆搂集效果的因素,并以此设计了多参数可调的指盘式秸秆搂集试验装置。3.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分析搂集机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弹齿轨迹,结合离散元模拟结果,得出了满足秸秆搂集工作要求的秸秆搂集机最优工作参数;对指盘式秸秆搂集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作业参数的单因素试验,得到各因素对指盘式搂草机玉米秸秆搂集作业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搂集玉米秸秆时指盘式秸秆搂集机最优的工作参数是指盘张开角度130°、机具行进速度10km/h、40齿指盘,田间试验分析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4.利用基于功率密度的疲劳分析方法预测改进后弹齿寿命,相比改进前的弹齿使用寿命显着增大,说明改进设计后的参数更合理,有效地提高了指盘式秸秆搂集机的可靠性。
沙禹彤[8](2021)在《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法研究与装置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电子衡器已经应用到人民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并在进行连续、精确称重配料控制和自动化生产作业过程中用量巨大,称重仪表性能指标是一个关键因素。电子衡器厂家需要对产品进行老化试验和出厂检验,目前称重仪表的检验通常是人工单个、手动的进行调试、没有实现大规模批量的检验。在产品老化试验中,只能定性的考核称重仪表,没有对产品老化过程状态详细考核,也没有实现程控自动化检验。称重指示仪表厂家为了提高产品老化试验和出厂检验的效率、丰富过程性检验参数,节约时间和成本,就需要在检验的过程中,采用更科学、更现代化的检验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称重仪表批量检验的方法:一个程控微小电压源提供被测信号作为多台称重仪表的应变信号源,一个检验器连接多台称重指示仪表和计算机。设计了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它通过对一批称重指示仪表的应变电桥驱动激励电压的巡检,确定其中一个激励电压作为应变信号输出的源信号。应变输出信号与激励电压之比可以精确程控设置,确定各称重指示仪表激励电压的中间电位与本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的模拟地等电位,称重指示仪表激励电压的负载电流可以程控设置。运用上述方法构建的检验系统可以减少仪器设备间的相互串扰,实现了过程性的检验。被检的称重仪表的数量是开放性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扩充,提高了检验系统的效率;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与多路称重指示器采用隔离串口通讯,分级的、混合通讯接口的系统组建方式可以对批量称重仪表实时监测;一个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适配多路称重指示器,大大节省了硬件成本。本文论述了该种称重仪表批量检验的硬件电路实现方法、系统网络构建及工作流程。设计的多称重指示仪表检验器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分辨率、宽工作温度范围,硬件成本低、通讯接口灵活,使用方便;支持多种人机对话模式,与每台称重仪表采用RS485隔离通讯。理论设计和实验数据均表明:设计的仪器功能电路可以实现分辨率优于1/100000,线性度优于2/100000,温度附加误差优于5ppm/℃。设计的这种称重仪表批量检验装置已与衡器仪表厂家洽谈应用。
郭鹏腾,王瑾[9](2020)在《基于改良惠斯通电桥和滑动滤波算法的电子秤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电子秤量程小、精确度及分辨力低的问题,设计并且搭建了这款量程为10kg、分辨力高且具有进一步数据处理功能的电子秤。该电子秤通过主控STM32F103EU收集并处理来自由改良惠斯通电桥和仪表放大电路组成的传感器重量信号和来自矩阵键盘的计算参数,其分辨力可达到1mg,且输入与输出结果线性关系良好(R2=0.999)。该电子秤分辨力强、精确度高,可在物流、零售和黄金交易等行业广泛应用,并为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郭志君[10](2020)在《应变片式力传感器智能化测量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的主要由应变片和弹性体构成,商品化的应变片不仅体积小而且可供选择的种类及规格十分丰富,弹性体也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被设计为不同的形式,基于以上优点使得该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测控领域。但该传感器还存在输出信号小、结构单一、温度稳定性较差及弹性体选材等问题。本文针对应变片式力传感器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了以下研究工作:(1)从传感器弹性体的选材及结构设计角度出发,利用ANSYS软件对弹性体建模,设计了在量程范围内比较合理的弹性体模型。(2)针对应变片式力传感器易受温度影响的问题,构造了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算法模型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设计了精密的恒压源电路,满足传感器以及其它模块不同的供电需求;用仪表放大器代替差分放大电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精度。(3)本文围绕STM32F429IGT6单片机系统设计了一套智能化力测量系统。将温度补偿算法模型固化在该测量系统中实现对该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同时可将温度及预测力值等关键信息通过蓝牙传输到相应手机屏幕上实现实时远距离查看。研究结果表明:(1)在设计量程范围内传感器的弹性体应变接近应变极限,大大提高了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2)经GA&BP算法模型补偿后,该传感器零位温度系数(α0)由1.74×10-3/℃提升至7.71×10-5/℃,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灵敏度温度系数(αs)由2.17×10-3/℃提升至1.03×10-4/℃,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从而证明了GA&BP温度补偿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该传感器的温度稳定性。(3)从线性度、重复性、迟滞性及精度知道,该智能化力测量系统静态性能比较优异。
二、用电阻应变片测力称重可达到的准确度及测试仪器必要的准确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电阻应变片测力称重可达到的准确度及测试仪器必要的准确度(论文提纲范文)
(2)车辆动态称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车辆称重系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车辆称重系统研究现状 |
1.4 车辆动态称重相关规范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设计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 |
2.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2 系统设计原则 |
2.3 系统功能与技术要求 |
2.3.1 系统功能指标 |
2.3.2 主要技术参数 |
2.4 系统硬件架构 |
2.4.1 架构体系设计 |
2.4.2 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
2.4.3 系统设备布局设计 |
2.5 软件架构设计 |
2.6 系统组成与称重流程设计 |
2.6.1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的组成 |
2.6.2 车辆动态称重流程设计 |
2.7 影响车辆动态称重精度的因素分析 |
2.7.1 高频噪声干扰分析 |
2.7.2 低频噪声干扰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硬件配置 |
3.1 PLC选型与IO分配 |
3.1.1 PLC选型 |
3.1.2 控制系统IO分配 |
3.2 传感器选型与工作原理 |
3.2.1 传感器选型 |
3.2.2 传感器工作原理 |
3.3 高速动态轴重秤选型与设置 |
3.3.1 高速动态轴重秤选型 |
3.3.2 高速动态轴重秤设置 |
3.4 称重仪表选型与设置 |
3.4.1 称重仪表选型 |
3.4.2 称重仪表设置 |
3.5 视频监控系统硬件选型与配置 |
3.6 车牌识别仪选型与配置 |
3.6.1 车牌识别仪选型 |
3.6.2 车牌识别仪配置 |
3.7 语音系统硬件选型与配置 |
3.8 其他硬件选型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辆动态称重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库选用 |
4.1.2 数据库E-R图设计 |
4.1.3 数据库表设计 |
4.2 车辆动态称重管理软件设计 |
4.2.1 系统用户登陆 |
4.2.2 车辆动态称重系统界面 |
4.2.3 系统硬件参数设置 |
4.2.4 系统数据库设置与数据维护 |
4.2.5 动态称重数据查询与统计 |
4.3 上位机与NX控制器的OPC UA协议通信程序设计 |
4.3.1 OPC UA通信 |
4.3.2 OPC UA服务器设置 |
4.3.3 OPC UA客户端程序设计 |
4.4 上位机与AW1000称重仪表的RS485通信设计 |
4.4.1 建立RS485通信 |
4.4.2 AW1000称重仪表数据输出格式 |
4.4.3 重量数据处理 |
4.5 上位机与车牌识别仪的Ether Net/IP通信程序设计 |
4.6 视频监控信息采集 |
4.7 PLC程序设计 |
4.8 称重数据远传软件实现 |
4.8.1 以太网通信与TCP/IP通信协议 |
4.8.2 数据库远程访问配置 |
4.8.3 数据远传软件实现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皮带秤的研究现状 |
1.2.2 散状物料动态计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电子皮带秤二次仪表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对称式称量装置机构及力学模型 |
2.1 电子皮带秤的原理 |
2.1.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2 运算方法 |
2.2 电子皮带秤秤架结构的分析 |
2.2.1 电子皮带秤秤架结构分类 |
2.2.2 电子皮带秤秤架结构性能对比 |
2.3 对称式结构电子皮带秤力学模型 |
2.4 输送带张力对力学模型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3.1 称量误差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张力因素 |
3.1.2 速度因素 |
3.1.3 外界环境因素 |
3.2 称重传感器的迟滞性建模及优化 |
3.2.1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工作原理 |
3.2.2 称重传感器Preisach模型建立 |
3.2.3 称重模型修正 |
3.2.4 称重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称量装置传感信号接入及程序设计 |
4.1 电路系统设计 |
4.1.1 电路系统图 |
4.1.2 电路图硬件支持 |
4.2 重力信号的监测 |
4.2.1 称重传感器信号分析 |
4.2.2 称重传感器的信号接入 |
4.3 速度信号的监测 |
4.3.1 速度信号分析 |
4.3.2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信号接入 |
4.4 初始张紧力信号的监测 |
4.4.1 张紧力信号分析 |
4.4.2 压力变送器的信号接入 |
4.5 称量程序 |
4.6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试验研究 |
5.1 实验平台的设计 |
5.2 单托辊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试验研究 |
5.3 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的动态试验研究 |
5.3.1 不同初始张紧力情况下的对称式称重秤架的试验研究 |
5.3.2 不同载荷施加情况下的对称式称重秤架的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犊牛个体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体重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体温采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总体研究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1.1 用户需求 |
2.1.2 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1 系统总体结构 |
2.2.2 系统工作原理 |
2.3 系统基本功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设计 |
3.2 主要体征信息采集模块设计 |
3.2.1 单片机最小模块硬件设计 |
3.2.2 位置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
3.2.3 个体识别模块硬件设计 |
3.2.4 体重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
3.2.5 体温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
3.3 数据传输通信模块设计 |
3.4 硬件系统抗干扰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总体软件结构设计 |
4.2 下位机程序设计 |
4.2.1 位置检测程序实现 |
4.2.2 个体识别程序实现 |
4.2.3 体重采集程序实现 |
4.2.4 体温采集程序实现 |
4.3 上位机管理系统设计 |
4.3.1 上位机管理系统变量设置 |
4.3.2 上位机管理系统界面设计 |
4.4 通信程序设计 |
4.4.1 单片机与组态王通信 |
4.4.2 组态王与MATLAB通信 |
4.5 数据处理与优化 |
4.5.1 数字滤波预处理 |
4.5.2 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 |
4.6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集成与性能测试 |
5.1 测试条件 |
5.2 评价指标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位置检测测试 |
5.3.2 身份识别测试 |
5.3.3 体重采集测试 |
5.3.4 体温采集测试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制片后TNT药剂灌装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报废弹药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现状及问题 |
1.2.2 国内现状及问题 |
1.2.3 国内自动灌装技术现状及问题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自动灌装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自动灌装系统的特点 |
2.3 系统的机械部分设计 |
2.3.1 药剂提升机构 |
2.3.2 自动上袋机构 |
2.3.3 自动称重机构 |
2.3.4 自动灌装机构 |
2.3.5 自动缝包机构 |
2.3.6 自动传送机构 |
2.4 系统的自动控制部分设计 |
2.4.1 可编程控制器 |
2.4.2 触摸屏 |
2.4.3 其它硬件设计 |
2.5 灌装生产线的驱动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机械设计 |
3.1 真空提升及驱动的设计 |
3.1.1 真空负压提升机的选择 |
3.1.2 气动马达的选择 |
3.1.3 防爆技术的应用 |
3.1.4 防静电的设计 |
3.2 上袋及灌装机构的设计 |
3.2.1 真空吸盘的选择 |
3.2.2 机械手的设计 |
3.3 自动称重机构及自动缝包机构的设计 |
3.3.1 自动称重机构设计 |
3.3.2 自动缝包机构设计 |
3.3.3 自动缝包机构驱动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的电控部分设计 |
4.1 电控部分组成 |
4.1.1 输入部分 |
4.1.2 控制部分 |
4.1.3 输出部分 |
4.1.4 人机界面 |
4.2 电控输入部分工作原理 |
4.2.1 硬件输入部分的结构 |
4.2.2 输入部分工作原理 |
4.2.3 触摸屏 |
4.3 控制部分及工作原理 |
4.3.1 控制部分的构成 |
4.3.2 工作原理 |
4.4 输出部分 |
4.4.1 硬件输出部分结构 |
4.4.2 执行机构 |
4.4.3 输出部分工作原理 |
4.4.4 触摸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系统的软件构成 |
5.2 可编程控制器软件设计 |
5.2.1 PLC的选型 |
5.2.2 PLC软件程序的构成 |
5.3 触摸屏软件设计 |
5.3.1 通讯的建立 |
5.3.2 触摸屏软件设计 |
5.4 自动灌装机程序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精度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电阻应变数采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电阻应变数采系统发展现状 |
1.2.2 电阻应变数采系统发展趋势 |
1.3 电阻应变数采系统设计难点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精度电阻应变数采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相关原理 |
2.1 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指标 |
2.1.1 系统功能设计 |
2.1.2 系统性能指标 |
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 比例式动态反馈电桥法 |
2.3.1 电阻应变计工作原理概述 |
2.3.2 比例式动态反馈电桥法测量应变 |
2.4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2.4.1 硬件总体架构 |
2.4.2 硬件模块化方案设计与关键参数分析 |
2.5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5.1 软件层次架构 |
2.5.2 软件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精度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3.2 信号调理与比例式采样转换模块设计 |
3.2.1 前置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
3.2.2 程控增益放大电路设计 |
3.2.3 比例式采样转换电路设计 |
3.3 电桥激励模块设计 |
3.4 程控桥臂模块设计 |
3.5 自动调零模块设计 |
3.6 存储模块设计 |
3.7 交互与控制电路设计 |
3.7.1 控制电路设计 |
3.7.2 交互电路设计 |
3.8 电阻应变传感器接入方式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精度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4.1 数据处理算法 |
4.1.1 窗口自适应滑动均值滤波算法设计 |
4.1.2 电阻应变计热输出分段补偿算法设计 |
4.2 应用层软件设计 |
4.3 仪器层软件设计 |
4.3.1 主控软件设计 |
4.3.2 副控软件设计 |
4.4 驱动层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系统功能与性能指标测试 |
5.2.1 电阻应变数据采集测试 |
5.2.2 电桥激励测试 |
5.2.3 自动调零测试 |
5.2.4 内置程控桥臂测试 |
5.2.5 上位机功能测试 |
5.2.6 系统存储功能测试 |
5.3 测试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测试平台与系统下位机照片 |
附录B 应变采集精度测试完整数据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指盘式秸秆搂集机工作参数及关键部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横向搂草机的研究发展状况 |
1.2.2 侧向搂草机的研究发展状况 |
1.2.3 国外指盘式搂草机发展现状 |
1.2.4 国内指盘式搂草机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指盘式秸秆搂集机理论分析 |
2.1 指盘式秸秆搂集机结构分析 |
2.1.1 搂集机结构 |
2.1.2 工作过程分析 |
2.2 搂集装置运动分析 |
2.2.1 指盘弹齿运动轨迹分析 |
2.2.2 弹齿受力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秸秆搂集过程仿真计算 |
3.1 Adams运动学仿真 |
3.1.1 建立秸秆搂集机构模型 |
3.1.2 Adams仿真方案设计 |
3.1.3 Adams仿真结果分析 |
3.2 EDEM离散元仿真 |
3.2.1 离散元仿真方案 |
3.2.2 EDEM仿真方案 |
3.2.3 模型建立 |
3.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指盘式秸秆搂集试验装置设计与试验 |
4.1 指盘式秸秆搂集试验装置结构设计 |
4.1.1 秸秆搂集试验装置结构调节方式 |
4.1.2 角度调节机构设计 |
4.2 搂集试验装置指盘设计 |
4.2.1 指盘弹齿设计 |
4.2.2 指盘数量的确定 |
4.3 指盘式秸秆搂集试验装置田间试验研究 |
4.3.1 试验研究方案 |
4.3.2 响应指标的选取 |
4.3.3 试验因素的选取 |
4.3.4 传感器布置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试验正确性验证 |
4.4.2 秸秆条铺质量分析 |
4.4.3 机具前进速度对秸秆漏搂率的影响 |
4.4.4 指盘张开角度对秸秆漏搂率的影响 |
4.4.5 弹齿数量对秸秆漏搂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指盘弹齿可靠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
5.1 弹齿可靠性研究 |
5.2 弹齿振动谱分析 |
5.2.1 编制地面载荷谱 |
5.2.2 弹齿随机谱分析 |
5.3 弹齿的疲劳寿命预测 |
5.3.1 裂纹的确定 |
5.3.2 弹齿寿命计算 |
5.4 响应面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8)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法研究与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应变测试技术研究现状 |
1.3 称重仪表检验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案确定 |
2.1 程控批量检验可行性分析 |
2.1.1 主要技术要求 |
2.1.2 硬件电路精简优化的目标 |
2.1.3 可行性分析 |
2.2 多称重仪表检验器的实现方案 |
2.2.1 检验器的整体硬件方案 |
2.2.2 批量惠斯通应变电桥模拟方法 |
2.2.3 称重仪表量值传递方法 |
2.3 称重仪表批量检验系统构建 |
2.3.1 产品出厂的检验 |
2.3.2 产品老化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检验器仪器功能电路设计 |
3.1 多称重指示仪表公共电位确定 |
3.2 ADC和 DAC选取 |
3.3 差分应变信号放大与衰减电路 |
3.4 测量桥路激励电压设置 |
3.5 发生桥路应变负载电流设置 |
3.6 发生桥路激励监测与DAC基准适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检验器数字电路设计 |
4.1 微处理器系统电路 |
4.1.1 微处理器本地电路 |
4.1.2 仪器功能电路浮地逻辑 |
4.1.3 多称重仪表RS485 接口电路 |
4.2 功耗估计与电源电路 |
4.2.1 功耗估计 |
4.2.2 电源电路 |
4.3 结构设计 |
4.3.1 面板设计 |
4.3.2 PCB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程控校准与误差估计 |
5.1 程控校准 |
5.2 误差估计 |
5.3 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与成果 |
致谢 |
(9)基于改良惠斯通电桥和滑动滤波算法的电子秤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计原理 |
2 硬件与软件电路设计 |
2.1 传感器 |
2.2 放大电路 |
2.3 A/D转换器的选择 |
2.4 主控 |
2.5 矩阵键盘 |
2.6 滤波设计 |
2.7 液晶显示 |
2.8 键盘软件设计 |
2.9 显示部分软件设计 |
3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4 结论 |
(10)应变片式力传感器智能化测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应变片式力传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压阻式力传感器及电阻应变片简介 |
2.3 本课题的应变片式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的关键问题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传感器弹性体的选材 |
3.3 传感器弹性体的结构设计 |
3.3.1 悬臂梁和双端固支型的比较 |
3.3.2 弹性体厚度不同 |
3.3.3 在悬臂梁不同位置处开孔 |
3.3.4 在两个孔之间减去厚度不同的长方体 |
3.3.5 最终模型的确定 |
3.4 电桥电路的供电电源(传感器的供电电源) |
3.5 温度补偿 |
3.5.1二维标定实验 |
3.5.2 BP神经网络模型 |
3.5.3 遗传算法原理 |
3.5.4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GA&BP)算法模型 |
3.5.5 GA&BP算法模型对应变片式力传感器的温度补偿 |
3.6 放大电路 |
3.7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应变片式力传感器智能化测量系统设计与搭建 |
4.1 引言 |
4.2 力传感器智能化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
4.3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
4.4 温度传感器模块 |
4.4.1 DS18B20温度传感器介绍 |
4.4.2 温度传感器模块软件设计 |
4.5 A/D转换模块 |
4.5.1 A/D转换模块简介 |
4.5.2 A/D转换模块的软件设计 |
4.6 报警模块 |
4.7 STM32F429IGT6 单片机模块设计 |
4.7.1 STM32F429IGT6 简介 |
4.7.2 STM32F429IGT6 单片机模块数据处理的软件设计 |
4.8 LCD显示模块 |
4.8.1 LCD显示模块简介 |
4.8.2 LCD显示模块的软件设计 |
4.9 串口通信模块 |
4.10 蓝牙模块 |
4.11 手机App |
4.11.1 设计工具的介绍 |
4.11.2 手机APP界面及使用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变片式力传感器智能化测量系统的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标定实验 |
5.3 系统的静态技术指标 |
5.3.1 线性度 |
5.3.2 重复性 |
5.3.3 迟滞性 |
5.3.4 精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附录 A ANSYS软件建模命令流文件及后处理图 |
附录 B GA&BP算法程序 |
附录 C 应变片式力传感器智能化测量系统电路图 |
四、用电阻应变片测力称重可达到的准确度及测试仪器必要的准确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冻融循环下砂浆变形及其测试传感器设计研究[D]. 范佳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车辆动态称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史世良. 青岛大学, 2021
- [3]对称式带式输送机称量装置研究[D]. 王靖.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犊牛个体主要体征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测试[D]. 赵文文. 石河子大学, 2021
- [5]制片后TNT药剂灌装方法研究[D]. 匡伟男.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6]高精度电阻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 侯川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指盘式秸秆搂集机工作参数及关键部件优化[D]. 武文亮.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8]称重仪表批量检验方法研究与装置设计[D]. 沙禹彤.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9]基于改良惠斯通电桥和滑动滤波算法的电子秤设计[J]. 郭鹏腾,王瑾.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0(06)
- [10]应变片式力传感器智能化测量系统的研究[D]. 郭志君. 东华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