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明两年立法工作的五个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吴歆岑[1](2019)在《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美丽中国的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十九大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乡村生态治理的实现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感的直观体现。因此,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把顶层设计和底层落实结合起来,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态治理重要论述开展工作。本文就习近平关于乡村生态治理作出的重要论述展开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习近平的生态治理理论是以中国早期文化中的生态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理论为基础,融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治理的探索并结合了生态治理的具体实践而不断发展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包括三部分重要内容,主要涉及着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以及优化乡村产业发展格局等方面。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笔者概括出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包含了以下特征: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是以“两山论”为基本内核,其本质秉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强调了公平公正为价值取向,并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指挥棒。纵观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相关论断与中共中央的相关政策与文件,可以看出习近平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价值意义。首先,作为破解我国乡村生态治理难题之钥,对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与推进乡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次,是保障乡村生态振兴实现之要,理论上推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实践上有利于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再者,成为落实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计,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之径,对建设美丽中国的乡村版本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冯博[2](2012)在《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宜良县县域经济规模小,县域经济财力有限,工业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还不够快,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干部执行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随着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充分关注县域经济,提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而且在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云南国际大通道建设中,宜良县县域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因此,本文从县域经济内容分析,由理论入手结合宜良现实情况,分析宜良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对策,对推动宜良县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余慧[3](2012)在《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震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遭受严重破坏,近千处文物保护单位、无数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街区遭受灭顶之灾。灾区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解决,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审视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可对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地震灾害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综合考虑的思路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历史文化恢复理论和实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一般理论和方法,针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震后现状,分析其价值的变化,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明确了评价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法。进而实地考察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都江堰、汶川、什邡、绵竹、北川5个城市,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地震灾损,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防灾减灾系统,以及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应用设计的评价体系,进行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并对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出建议。最后从名城价值、防灾系统的构建、景观风貌的塑造、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政策法规导向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可供操作的一般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基于以上的综合研究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历史价值高、文化遗存丰富、地理区位独特、历史影响深远、地域特征明显等特征。震后,文物点本身的属性发生变化,传统风貌、现状肌理和整体格局的改变导致名城价值受到影响;同时,地震遗址和纪念物等物质载体及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精神等方面的成就也给名城价值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的地震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将整个评价体系划分为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地震影响评估、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4个一级指标,继续分解为1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再依据分级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等级评判。三、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的五个城市进行考察分析并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议:1.修复紧邻世界遗产都江堰景区的历史街区建筑,划分有价值的区域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如幸福路、大观街、书院街、瑞莲街、井福街、蒲阳镇古廊桥地区;增加城市开放空间,分级设置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儿童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休憩和疏散场地;拆除文物古迹周边的棚户区和工厂区,更新城区老化设施,开展水域综合环境治理,引导商业文化设施集聚中心。2.合理引导、强化汶川历史文化名城意识和保护名城的责任感;扩大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间缺乏必要的过渡协调地带,如姜维城遗址;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强化禹羌文化特色,并借助震后“汶川”的名气,丰富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3.绵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中增加对文物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整治民主巷历史文化风貌,开展民主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加强新城区与旧城之间必要的过渡和引导,明确风貌控制区和建设协调区,新建筑应体现川西建筑特色。4.提升什邡历史文化特色和品质,整治周家大院街区和罗汉寺街区,进行城区风貌改造,有条件的街区进行保护,如马井正大街、师古回龙街、蓥华红旗街;改善文物古迹用地现状的局促,对慧剑寺和关帝庙周边进行改造,拆除现代化建筑,划定文物保护控制区和协调区;建立立体绿化游憩网络,保护和完善绿化建设,如留春苑公园内以及筏子河两岸,在重要节点建设相应街头绿地和小游园。5.北川是汶川地震灾区唯一异地重建的城市,灾后重建塑造了“北川模式”。通过研究,认为北川申报“灾难型”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定位为大禹故里,现代化的羌族文化城,灾后重建模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为曲山原县城遗址、县城南部的任家坪地区以及北部的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周边;永昌新城大禹文化轴线街区可列为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中心、北川大酒店、羌族博物馆与羌文化研究综合体、抗震纪念馆等可适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四、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抗灾防灾能力的建议:对老城区进行功能疏解,调整用地性质和规模,降低老城区密度;防灾避灾和城市历史空间相结合,利用古城水系等要素形成城市公园兼具疏散作用,整治不合理的历史街巷,满足避难所和疏散通道要求;按照城市新抗震设防要求,增加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抗震防震措施;综合解决古城交通的现代化、用地功能的调整、风貌特色的形成等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原真性修复地震中受损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街区,保持地域传统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构成城市风貌特色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保护地震遗址,利用灾后恢复重建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扩大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范畴,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力。期望本文对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进一步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同时也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陈超[4](2011)在《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推进,西部地区特别是作为西部开发的桥头堡和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的重庆,经济上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使得城市用地扩张迅速,城市边缘地区作为受城市扩张影响最直接的地带,其在土地利用与管理上面临的问题也目渐突出,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目前,虽然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体系还未建立,系统的管理条例也没有提出,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城市的发展带动着城市边缘的不断变化,未来城市的健康发展势必要建立在城市与城市边缘和谐过渡的基础之上,城市化进程不是简单的土地城市化过程,所以城市边缘区不能作为城市盲目拓展的地带,作为城乡统筹的前沿,应当在过渡到城市的过程中解决好城乡之间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征地补偿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等,对城市边缘区土地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促使土地集约利用,这就需要通过广泛的研究,对重庆城市发展的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城市边缘区规划的制定及政策改革,实现城市边缘区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和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综合前人的研究方法,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以渝北区为例,对其城市边缘区进行深入调查。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全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通过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关于城市边缘区研究的动向,系统的总结了城市边缘区以及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对城市边缘区的一般特征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城市边缘区划定的方法,对渝北城市边缘区进行了划定。第二部分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建立了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确定了指标权重及指标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并给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等级标准,并对渝北城市边缘区典型区域木耳镇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木耳镇土地利用的现状,并选取了适当的指标体系对木耳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木耳镇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程度,提出了提高十地集约利用的对策。第三部分针对影响渝北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管理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土地管理的政策建议,在制定并严格执行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边缘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使得边缘区土地布局合理,开发有序,环境和谐,从而提高边缘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第四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完善。
罗崇敏[5](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荆龙,姚磊,章飞,曹军,冯丽萍[6](2002)在《在创新发展中实现新的腾飞》文中提出今年12月4日是第二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云南省昆明中院在法制宣传活动中推出了一项特别内容:由云南熊猫国际旅行社组织游客到昆明中院参观并旁听庭审,接受法制教育。当天,在法院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游客参观了具有丰富法律文化内涵的审判大楼、立案大厅和专门用于法官接待?
周蜀生[7](1998)在《把握林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二、今明两年立法工作的五个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明两年立法工作的五个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生态治理的相关理论探讨 |
一、生态治理的基本概念 |
(一) 治理 |
(二) 乡村治理 |
(三) 乡村生态治理 |
二、乡村生态治理的中国文化根基 |
(一) “天人合一”思想 |
(二)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治理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生态治理的思想 |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治理的探索 |
第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
一、着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一) 设计规划乡村农房建筑 |
(二) 整洁拓宽乡村道路交通 |
(三) 绿化提升乡村生态环境 |
(四) 美化整治乡村公共空间 |
二、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
(一) 倡导“厕所革命”持续推进 |
(二) 促进垃圾合理化处理 |
(三) 加强水环境无害化治理 |
三、优化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
(一) 乡村产业发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概况 |
(二) 及时调整乡村发展的产业架构 |
(三) 加快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第三章 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特征 |
一、“两山论”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核 |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本质 |
三、公平公正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价值取向 |
四、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指挥棒 |
第四章 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重要论述的价值意义 |
一、破解我国乡村生态治理难题之要 |
(一) 我国当前乡村生态存在的难题 |
(二) 破解乡村生态治理难题的价值体现 |
二、保障乡村生态振兴实现之要 |
(一) 习近平乡村生态治理的论述有助于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 |
(二) 习近平乡村生态治理的论述有助于构建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 |
三、落实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计 |
(一) 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二)有利于保障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
四、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之径 |
(一) 美丽中国的内涵与价值 |
(二) 习近平相关论述对建设美丽中国乡村版本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2 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
2.2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3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及SWOT模型分析 |
3.1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3.2.周边县经济发展分析及经验 |
3.3 利用SWOT模型分析宜良县域经济 |
3.4 小结 |
4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略定位及思路 |
4.1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
4.2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
4.3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 |
4.4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
4.5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 |
5 宜良县域经济对策措施与保障措施 |
5.1 宜良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措施 |
5.2 宜良县县域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大灾之后的城市恢复与保护 |
2.1 灾难种类及危害 |
2.2 国外防灾与保护的法律依据 |
2.2.1 日本灾害立法和防御对策 |
2.2.2 美国的城市综合防灾及启示 |
2.2.3 地震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文件 |
2.3 国外灾区重建保护实践 |
2.3.1 日本阪神震灾复兴规划中的历史保护 |
2.3.2 美国地震灾后重建经验 |
2.3.3 其他城市的灾后重建 |
2.4 国内震后城市恢复与保护 |
2.4.1 代表城市——唐山 |
2.4.2 代表城市——丽江 |
2.4.3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灾后重建 |
2.4.4 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 |
2.5 地震纪念馆与遗址公园相关案例 |
2.5.1 阪神大地震纪念馆经验 |
2.5.2 台湾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历史文化名城理论及其实践 |
3.1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
3.2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理论 |
3.2.1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 |
3.2.2 有关历史保护的立法 |
3.2.3 国际保护公约和宪章 |
3.2.4 国外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
3.3 国外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 |
3.3.1 美国 |
3.3.2 英国 |
3.3.3 意大利 |
3.4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理论 |
3.4.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律制度体系 |
3.4.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计 |
3.5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 |
3.5.1 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
3.5.2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震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
4.1 汶川地震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 |
4.1.1 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
4.1.2 灾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
4.1.3 灾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
4.1.4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特征与价值 |
4.2 汶川地震对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和影响 |
4.2.1 受灾范围及受灾概况 |
4.2.2 历史文化灾损情况分析 |
4.3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估 |
4.3.1 现有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条件 |
4.3.2 灾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变化 |
4.4 灾后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 |
4.4.1 评价原则 |
4.4.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
4.4.3 评价体系释义 |
4.4.4 评价方法及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级名城都江堰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
5.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
5.1.1 历史久远度 |
5.1.2 遗产价值 |
5.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
5.2 地震影响评估 |
5.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
5.2.2 历史街区 |
5.2.3 老城核心区 |
5.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
5.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
5.3.2 社会影响 |
5.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
5.4.1 保护规划 |
5.4.2 恢复重建措施 |
5.4.3 抗震性能 |
5.4.4 城市规划布局 |
5.4.5 保障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省级名城灾后价值分析和保护研究 |
6.1 历史文化价值特色 |
6.1.1 历史久远度 |
6.1.2 遗产价值 |
6.1.3 重要职能特色或历史事件名人影响度 |
6.2 地震影响评估 |
6.2.1 文物保护单位与历史建筑 |
6.2.2 历史街区 |
6.2.3 老城核心区 |
6.3 地震景观与社会影响 |
6.3.1 地震遗址和纪念景观 |
6.3.2 社会影响 |
6.4 保护规划和抗震措施 |
6.4.1 保护规划 |
6.4.2 恢复重建措施 |
6.4.3 抗震性能 |
6.4.4 城市规划布局 |
6.4.5 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北川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评估 |
7.1 北川地震灾损分析 |
7.2 灾后恢复重建和实施 |
7.2.1 北川新县城选址论证 |
7.2.2 北川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
7.2.3 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 |
7.2.4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及震灾纪念地 |
7.3 北川历史文化分析 |
7.3.1 历史文化资源 |
7.3.2 文化遗存及其保护策略 |
7.3.3 历史文化保护类型 |
7.3.4 防灾减灾系统 |
7.3.5 景观风貌恢复和保护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讨论和结论 |
8.1 名城价值评估和分析 |
8.2 讨论 |
8.2.1 灾后历史文化名城价值 |
8.2.2 防灾系统的构建 |
8.2.3 景观风貌的重塑 |
8.2.4 地震遗址和纪念建筑 |
8.2.5 政策法规导向 |
8.3 结论 |
8.4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城市边缘区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2.1 城市边缘区的内涵 |
2.2 城市边缘区的功能及特点 |
2.3 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 |
2.4 本文对城市边缘区的内涵界定 |
第3章 渝北城市边缘区的形成与范围界定 |
3.1 城市边缘区的界定方法 |
3.2 渝北区概况 |
3.3 渝北边缘区范围界定 |
第4章 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
4.1 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
4.2 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 |
4.3 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4 指标体系的选择及标准化处理 |
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6 集约利用潜力的测算 |
第5章 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实证分析 |
5.1 木耳镇概况 |
5.2 木耳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5.3 评价结果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渝北城市边缘区土地管理问题及对策 |
6.1 城市边缘区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
6.2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政策措施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四、今明两年立法工作的五个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乡村生态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D]. 吴歆岑. 扬州大学, 2019(02)
- [2]宜良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冯博. 云南大学, 2012(06)
- [3]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 余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3)
- [4]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D]. 陈超. 西南大学, 2011(09)
- [5]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6]在创新发展中实现新的腾飞[N]. 荆龙,姚磊,章飞,曹军,冯丽萍. 人民法院报, 2002
- [7]把握林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 周蜀生. 安徽林业, 19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