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初中女生单杠教材排列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殷荣宾[1](2017)在《基于学生的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深化改革的全面实施阶段,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理论体系,有效指导体育课程实践工作,基于学生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十分必要和重要,不但有助于改变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缺乏有效衔接的长期弊病,同时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英美日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历时演变、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以及基于学生的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现状进行研究,获得研究结论如下:(1)英美日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构建了完善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且层次分明,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相互衔接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英美日构建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体系对我国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启示为:基于体育素养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递进衔接;体能与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并重;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趋向生活化与终身体育相嵌合;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彰显本国体育传统与文化;建立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更新机制和环境。(2)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类别逐步增多并更加完善,形成主要包括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游戏类、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类、游泳和冰雪类、新兴运动类等多样化的课程内容类别;田径类、体操类和球类运动项目作为我国基础教育各学段的主体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的特征;基础教育各学段选修内容的比重逐渐增大,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利逐步放开;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呈现竞技化倾向,注重体育学科知识和运动技能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取向与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存在共济关系,建国后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取向共经历了四个演进阶段:强调体育课程为国家服务的社会本位;融合体质与技能教育的学科本位;身心一体视域下的多元课程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本位。基于学生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价值诉求包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终身化和民族化;破除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竞技化;强调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衔接性与结构化。(4)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包括:确立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优选标准,划定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选择范围,平衡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容量和难度,确定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递进梯度,进行竞技运动项目的教材化改造。基于学生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原则为教育性原则、健身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基础教育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应以继续性、顺序性和衔接性为依据进行梯次递进,小学低年级以体能、基本身体活动和游戏为主,小学高年级以体能和运动项目共同技能为主,初中阶段以体能和多种运动项目为主,高中阶段以体能和专项运动为主。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认为应该学习的运动项目类别排序存在学段差异,部分运动项目类别排序存在性别差异。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学习过的运动项目较为固定和重复,各学段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与正在学习的运动项目并未完全形成一致;学生正在学习和学习过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均以田径类、球类和体操类运动项目为主,缺少新兴运动和民族民间体育类运动项目。学生对喜欢的运动项目想要掌握的程度小学高年级和初中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对学习过的运动项目掌握到的程度小学高年级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和高中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师对学生正在学习的运动项目要求掌握的程度小学高年级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和高中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基于学生选择符合学生运动需求与兴趣爱好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同时提高教学要求,以达到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各学段运动技能学习的规定。
蒋宏宇[2](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刘斌[3](2011)在《从体操到体育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文中指出体育教科书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直接反映体育课程的内容,又反映体育课程设计中规定的学习活动方式,其设计质量与水平将会影响到体育课程的总体设计质量和水平,最终影响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对体育教科书的研究。从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有真正的学制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体育教科书从无到有,从以兵式体操为主的“体操”教科书时期,跨越到以现代运动项目为主的“体育”教科书时期。在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时期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每一个阶段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有哪些特点,这些教科书有什么意义,对当今的教科书编写有什么启示,是本研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取纵向分析结合横向比较的方法,系统分析和重点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思路,采用时间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安排结构框架,力求在详尽占有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从清末到民国各个时期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内容、编制特点,反思其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对当今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编写的启示。第一章、介绍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相关关键词的界定,与本论文有关的文献研究分析以及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章、分析了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清末体育教科书发展包括体育教科书的雏形(1840—1902)和兵式体操的兴起---清末体育教科书(1902—1911)两个阶段。“东亚病夫”一直是国人深感耻辱的称号,为了雪此耻辱,有志之士纷纷开展新式教育,引进体操,以达到“强国强种”,从而拉开我国体育教科书的序幕。清末体育教科书以军国民教育思想为核心,以体操和游戏内容为主,突出兵式体操;在体育教科书中中国传统体育缺失:教科书以直译居多,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并存,教科书编写体例初具模型,教科书审定制度初步形成。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丰富与完备了我国教科书体系,填补了我国体育教科书的空白。其在教学方面和内容方面的特点,以及编排体例方面的特点,有效地提供了体育教科书编写的范例。其较早具有版权意识,以及先进的教科书编制设计,对早期体育教科书的编写出版有较好的示范作用。《蒙学体操教科书》是我国最早的学生用书,《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是我国最早的统编教科书。第三章、探讨了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发展(1912—1949)。我们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体育教科书的稳步发展阶段(1912—1923)、体育教科书的繁荣阶段(1923—1937)和体育教科书发展的停滞阶段(1937—1949)。民初是体育教科书的稳步发展阶段。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蔡元培的“五育并举”,使体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兵式体操达到鼎盛,随后慢慢衰退,走向消亡,而现代体育在这一过程中悄然兴起。民初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兵式体操内容前多后少,现代体育项目开始进入教科书;与清末翻译教科书不同的是,民初的教科书以自编为主,并且出现了单项教科书;武术正式进入体育教科书。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是徐傅霖编写的《共和国教科书体操》系列,它是民初最完备的自编体育教科书。1923年到1937年是体育教科书发展的繁荣期。新学制的颁布,对我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体操科”改为“体育科”,这不仅仅是理念上和名称上的改变,体育的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时间都发生了变化,从此,西方现代体育进入体育教科书,成为我国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的体育教科书中,现代体育成为教科书主体,中学以上出现军事训练内容;教科书的编排体例丰富多样,自成体系;教科书忠实地反映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目标;注重教材教法的提示;教科书审定制度逐渐完备。这一时期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代表是麦克乐编写的《新学制体育教材》,和教育部编写的《体育教授细目》系列,前者为承上启下的体育教科书,后者是我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937年到1949年,体育教科书的发展进入停滞期。进入抗日战争,国民党实施战时教育方针,“体育军事化”和“军事体育化”成为主流,虽然它符合当时特殊时期的需要,但是从体育的本质看,它使得现代体育的目标发生了偏离。这一时期的体育教科书以小学教材为主。单项教材居多,大部分教科书是根据个人体会或心得而编,教科书审定的制度详细而严格。出现了为战时专门编写的《战时体育补充教材》。第四章、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意义与启示。走过四十多年历史的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对我们今天又什么启示?通过研究发现,清末民国教科书通过传播体育知识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传播体育教材教法知识,丰富了现代体育教学法内容;体育教科书成为近代西方体育传入的主要媒介;逐渐完备的编写体例为现代体育教科书提供了模式;体育教科书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演变的过程。它启示我们在编写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要悉心研读体育课程标准;要凸显“强身健体”和“教诲性”的本体地位;应该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的需要;建立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编写和研究团队;应该建立科学的教科书评价机制来评价中小学体育教科书。
王淑英[4](2012)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会认知、会做事、会生存、会共同生活的“完整的人”的全面教育,全面的教育需要整体的课程,整体的课程促进全面教育发展。课程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要素应适应教育的需要,体现全面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学校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开设年限最长、也是占有重要地位并能产生巨大影响的课程之一,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体育文化知识传承的载体,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变化,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满足学校体育课程科学化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系统论、课程论等相关理论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等进行论证;对建国后颁布的8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7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5部高等学校体育指导纲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进行分析;对体育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成果进行了综述;运用调查法对7个省(直辖市)的1370名体育教师和797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得出结论:一本研究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进行梳理,明确了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的核心,由纵向的学段目标、横向领域目标和内部结构的内容目标构成,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具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特征;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基础,是由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技术技能构成的知识体系的总和;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的实现途径,是由课程实施主体、实施途径、实施环境和实施效果构成的课程实践行动;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的监督、反馈和保障,是由体育课程教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和环境评价构成的完整的评价机制。二本研究论证了学校体育课程是具有鲜明学科特性的“技能性”的综合性课程;体育运动属于身体认知性知识,是体育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传播体育文化——即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体育课程必须精选并合理组织课程内容的观点;将体育课程评价定位在学校层面,并拟定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指标。三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构成要素的发展演变和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体育课程体系各要素的历史发展特征和当前的存在状况与问题。(一)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发现,课程目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相吻合;但是课程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不明确;表征形式单一,以“普遍性目标”为主;体育课程目标的内部结构层次不清晰,难以区分认知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在层次性、递进性和表征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对于体育课程首要目标是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知识的认识仍显不足。(二)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研究发现,课程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在课程形式、性质和内容类别上呈现融合与增加的趋势。通过现状调查发现,目前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以及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体育课程内容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基本满足体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是教学内容体系庞杂,且对传统体育项目、时尚体育项目重视不足。(三)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发现:(1)在课程实施主体方面,体育教师具有端正的职业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表示赞成,能够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对体育课程在各学段的作用认识准确,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模式,并有准备的实施体育教学。但是体育教师继续学习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程度有所欠缺,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程首要目标的贯彻力度不够;管理者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学生喜欢现行体育课程,具有积极地态度。(2)在实施途径方面,各级学校都能按照规定开设体育课程,体育课程课时数设置基本保证每周2学时;但是体育课程被占用、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安排形式有待改进和完善;常规的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较好,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较为单一。(3)在实施环境方面,关于课程实施的各项制度和体育教学应具备的文本文件比较完整;但在校园体育氛围、教师待遇等软件环境方面有所缺失,在体育经费投入、场地设施以及体育教材等硬件环境方面存在不足。(4)在实施效果方面,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师持喜欢和满意态度;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能够学到一些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对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四)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经历了评价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评价对象由“体育教学”转向“体育课程”、评价取向由“目标取向”向“目标取向”与“主体取向”相结合发展的过程,呈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在体育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较为成熟、完善,对体育课程教材、课程环境的评价涉及不足;学业评价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参与评价的作用和地位重视不够;体育教师对课程评价的理论认知有待提高,以便正确认识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区别。四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对策(一)在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方面,将运动技术技能目标放在突出地位。(二)体育课程内容加大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内容,以体现体育知识的多元性;明确课程内容的精教部分和介绍部分,并在课程内容组织上给予明确体现。(三)通过发挥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积极作用;有效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拓宽和发展体育课程实施的途径;改善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等方式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四)通过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元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机制;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将课程评价落到实处;加强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的课程评价队伍等方式,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提高课程评价的作用和效果。
马琳[5](2021)在《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文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为了规范体育课,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近几年来,为了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加规范,国家也逐步出台了许多新的指导文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是针对体育教学思想、目的、方法、运动负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详细要求。同时初中阶段学生的身高急剧增加,肌肉的快速发展,骨骼肌极速增长,内脏器官也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不断增大,体重快速增长,思想和情绪上也会产生巨大变革,学生应及时补充营养和适时进行体育锻炼,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性格会逐渐定性,是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就承担了许多有别于其他阶段的体育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现场走访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在西宁市城西区初中学校中选取4所学校,其中包括2所基础初中学校和2所涵盖有初中的完全中学,以4所初中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优化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然观察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方法,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为核心,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械、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课运动负荷等进行深入调查,具体结论如下:1.西宁市城西区各初中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均符合国家要求;学历上,本科占92.31%,硕士和专科占7.69%;性别上,男性体育教师占85%,女性体育教师占15%;年龄上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2.西宁市城西区部分初中学校体育场地符合国家要求,体育器材配备按照国家要求的必配一类、二类以及选配三种情况来看,其中一类、二类必配类体育器械配备的种类齐全,但数量不足,选配类器械只有部分学校配备。3.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时只有66.67%的符合国家标准,33.33%的体育课都存在有被占课和拖堂的现象,缩短了体育教学时长,打乱课程的整体规划。4.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和“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与健身能力”,教学目标设置范围狭窄。5.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主要使用是讲解法、示范法、循环练习法和小群体教学法,教学方法固化,课堂乐趣较低。6.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结构单一,知识更新和创新不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7.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中考体育项目而设置的,均未开展本校特色体育项目,也没有开展体育健康知识的有关内容,重复的教学内容易引起学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疲劳,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8.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课负荷强度较小,负荷量相对适中,但学生课堂练习时间较短,对比国家的相关规定,存在有较大的差距。针对西宁市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加大对学校场地、器械等体育基础设施的财政支持,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场所的基本要求以及进一步提高必配类器械的配备,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正常进行。(2)优化体育教师的数量、质量和性别比例,定期组织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最新政策,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尤其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并在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的倾斜。(3)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定期检查和解决各校或各班对体育课存在的占课和拖课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教学氛围。(4)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以及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选择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打造适合本校发展的的体育品牌,加强对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体育教师创新体育课堂的动力,也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5)充分利用生理生化等科研设备,加强对体育课堂教学情况的监测,掌握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水平。
杨秋颖[6](2019)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体育与健康学科内容的教学活动文本,是体育学科实现“立德树人”、“健身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及运动技能、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价值。2016年8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文件,国家层面教材建设相关政策的首次确立为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推动了新一轮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工作的开展。但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在实践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致使静态化纸质文本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学生的阅读需求,且在基础教育阶段教科书编制缺乏系统理论框架指导的前提下,如何改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写质量和如何将信息科技手段引入教科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博士论文以“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为题,旨在探索与构建指导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框架,并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科书融合的视角探讨增强现实技术运用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开发流程,从而为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系统文献综述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首先,在辨析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概念以及梳理国内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从理论基础、理念指导、框架结构、内容选择、内容呈现、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6个方面构建指导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探讨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体育与卫生学领域的理论观点对教科书编制的启示,分析核心素养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对教科书编制的要求;再次,比较国内三个版本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在框架结构、内容选择、内容呈现上的特征,并分析与借鉴美国体育教科书的优良经验;最后,系统分析国际领域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增强现实技术运用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开发流程。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研究从理论框架构建的6个方面进行研究,所得结论如下:一、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基础包含教育学领域的泰勒原理、知识结构教学论、发现学习法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和多媒体学习理论;体育与卫生学领域的儿童青少年体能发育特征、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和动作技能分类与发展模型。这些理论观点对教科书的编制思路、内容选择与呈现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制应依循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发展、国内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时代教育理念,在此理念导向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应具备如下特征:具有鲜明的编制理念、特色和功能;符合学生身体、心理、认知、体能、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框架结构搭建要兼顾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思路发展;选择具备学科和核心素养发展双重价值的内容;内容呈现应以问题为导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体现开放性、过程性和情境性。三、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由外部和内部结构组成,编制过程中的外部框架搭建包括导学系统、核心系统和助学系统三个方面;内部结构反映在目录的设计上,目录的章、节标题要能够反映出编制团队对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思路的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可呈现以运动项目分类、以发展综合运动技能、以体力活动金字塔和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为主线的结构特色。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中内容选择应以我国常规的运动技能类和健康知识类内容为主,引入户外生存、探险类运动,舞蹈或表演类运动,以培养学生适应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注意学段内容之间的独立和衔接,小学阶段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内容为主,游戏贯穿始终,初中阶段强调比赛游戏中的动作技能应用,掌握各种运动情境中的运动概念和策略。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内容选择依循的6条原则为: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上的本土传承与国际借鉴;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与生活化;体现“体育”与“健康”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挖掘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追求跨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与迁移;加强体育与健康领域科研成果的指导与渗透。五、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呈现需重视图表的功能分析、类型选择和数量分配;重视栏目的功能分析、名称设置和形式选择;重视课外练习与评价的功能分析、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重视文字表述的表达方式、叙述视角和用语方式。六、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开发流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明确并梳理与运动项目相关的知识;其次,整合理论基础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元素,深度剖析内容和呈现方式;最后,设计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选择云服务、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选择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包,选择交互方式和跟踪注册技术,创建虚拟内容资源库。最终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增强现实应用程序的预想使用方法为:启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当摄像头扫描到教科书中的已设标记时,会在屏幕中叠加虚拟数字资源,通过操作与交互,使学习变得立体、生动、有趣。
陶良成[7](2010)在《对上海市高一学生体操运动技能现状的调查反观初中体操教学的差距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三个区的四所高中的高一学生的体操运动技能现状的调查、对上海市九个区的部分初中体育教师、上海市卢湾区初中体育学科中心组成员与教研组长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几位高中资深骨干教师的采访,并在论文推进的过程中对部分初中体育教师进行了走访或者电话采访,通过以上几方面来深入了解初中阶段的体操教学现状,探寻其弊病存在的根源,从而寻求对策,以期初中的体操教材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切实提高体操教学的质量,体现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理念。研究表明:上海市初中的体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材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多数教师自身的体操知识结构不足以胜任体操教学;教师受到学校地位、收入、伤害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体操课存在消极态度:广大教师迫切需求以区为单位,进行体操动作示范技能、教学技能的培训,以提升体操教学水平,并希望或要求对初三体育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学生能够认识到体操项目的锻炼的价值,但学习基础有限:体操教材编写有不合理处;体操器材不足或者器材存在问题;学校体育教研组工作开展不实;教材中考核项目的编排与中考项目的导向性,导致了有些内容得不到较好地贯彻,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体操内容的开展。针对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以区为单位,进行体育教师的体操专业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体操教学水平是当务之急;急需制定更细化的校园事故处理条例,以使教师、学校领导无后顾之忧;提高体操教材的教学时数;改善体操教学环境,设置专用场地,提高器材标准;开展中小学体操比赛;改革体育中考;高校体育教育系在学生培养中,应增加体操学时,加强与中学教材的联系,深化学生的体操动作技能,并聘请中学一线的名师参与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体操教学技能;加强体育教研组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规范性;学校领导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检查,区教育督导室应加强、细化监督和评估;市区联动,组织体操类教材的专项教学评比活动。
李思达[8](2019)在《体育中考改革对南昌市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教育考试处于概念、制度和行为的层面在逐渐改变的时期,自2015年江西省体育中考改革后将江西省体育中考成绩纳入初中生毕业成绩,此举对传统体育课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教育的定向作用已成为制约体育课程改革进程的瓶颈。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其他研究方法,对南昌市部分学校的教师进行调查。结合当前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从体育中考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师的调查。了解体育中考对南昌市初中体育课程的影响有哪些,并具体分析,就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中学体育考试目标的实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南昌市2017年体育中考的成绩的分析对比往年体育中考数据整理结果来分析,南昌市体育中考成绩呈逐年攀升态势,无论是必考项目还是选考项目分数都在递增。2.体育中考的实施确实改变了南昌市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状况,具体表现在体育教师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更具针对性、教学目标围绕着中考成绩而设定、教学评价的设定与中考成绩挂钩、体育教学的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体育课堂的氛围、教师及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都有良好的变化。3.体育中考的实施确实有效改善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初中学生身体健康的水平。增加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时间,端正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态度,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体育课程的轻视现象。4.学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应试教育现象。可能造成学生在运动项目上的“偏科”现象,虽然让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加理想,但忽视了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的兴趣。
王华倬[9](2003)在《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我国自1903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开始设置体育课程至今已经走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在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深化之际,系统回顾和探讨我国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分析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课题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学术价值,对体育教育理论建设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对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在与未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涉及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03年,中国近现代约160余年的时间,本课题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普通中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体育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历史发展线索(研究对象实体),在马克思主义辩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统一、经验与思辨的统一等基本研究原则,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讨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总结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做出展望。 概括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以1903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为标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癸卯学制颁布前,清末教会学校中的体育课程,洋务学堂的体育课程,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主张和体育课程实践,为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课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这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2)1922年学制和课程改革,实现了体育课程的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成为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我国近代一批着名的教育家及体育教育家的努力下,我国的体育课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整体上从简单模仿进入到自我创造的发展阶段,并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备,体育课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3)新中国体育课程经历了三代五个时期的演变发展。第一代体育课程在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第二代体育课程以1992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为主要标志,走向成熟,但,第二代体育课程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世纪之交,素质教育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第三代体育课程开始进入起步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受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统治阶级,就编制出特点不同的体育课程。(5)社会、儿童、知识三大要素作为外在动力,深刻地推动了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发展,但外在动力只能通过体育课程的内在动力机制才能发挥作用,体育课程内部的一些最基本的矛盾或关系,构成了体育课程演变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了体育课程演变发展的内在逻辑。(6)开放引进对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演变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7)体育课程的统一性和灵活性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两者都是社会、儿童、知识三大要素发展需要的反映,我国体育课程管理的基本趋势是在保持国家对体育课程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灵活性。(8)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自我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再度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近代与现代均同样如此;并表现出钟摆摆动式或重演式的演变特征。(9)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演变发展,在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尚未形成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是历史赋予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如果本课题研究所提供的系统化的历史资料以及多方面的理性思考,能为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或借鉴的话,那将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教育部[10](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二、对初中女生单杠教材排列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初中女生单杠教材排列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学生的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基于学生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路径 |
1.1.2 基于学生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是体育教学实践的现实诉求 |
1.1.3 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是体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4 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载体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调查法 |
1.3.4 实地考察法 |
1.3.5 数理统计法 |
1.4 研究程序与框架 |
1.4.1 研究程序 |
1.4.2 研究框架 |
1.5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
1.5.1 核心概念界定 |
1.5.2 研究范畴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理论基础研究 |
2.2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衔接研究 |
2.3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研究评析 |
第3章 国外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解析及启示 |
3.1 英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3.1.1 英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解析 |
3.1.2 英国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特点 |
3.2 美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3.2.1 美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理论基础 |
3.2.2 美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解析 |
3.2.3 美国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特点 |
3.3 日本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3.3.1 日本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解析 |
3.3.2 日本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特点 |
3.4 英美日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启示 |
3.4.1 基于体育素养选择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3.4.2 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递进衔接 |
3.4.3 体能与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并重 |
3.4.4 运动技能课程内容趋向生活化与终身体育相嵌合 |
3.4.5 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彰显本国体育传统与文化 |
3.4.6 建立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更新机制和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历时演变 |
4.1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分类与衔接的历时演变 |
4.1.1 1956年《体育教学大纲》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1.2 1961年《体育教材纲要》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1.3 1978年《体育教学大纲》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1.4 1987年《体育教学大纲》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1.5 1992年《体育教学大纲》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1.6 1996年《体育教学大纲》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1.7 2000年《体育教学大纲》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1.8 2001和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运动技能课程内容 |
4.2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经验 |
4.2.1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类别逐步增多并完善 |
4.2.2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
4.2.3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利逐步放开 |
4.2.4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 |
5.1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价值取向的嬗变过程 |
5.1.1 强调体育课程为国家服务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1949-1976) |
5.1.2 融合体质与技能教育的学科本位价值取向(1977-1991) |
5.1.3 身心一体视域下的多元课程价值取向(1992-2000) |
5.1.4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2001-至今) |
5.2 基于学生选择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价值诉求 |
5.2.1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
5.2.2 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
5.2.3 注重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终身化和民族化 |
5.2.4 破除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竞技化 |
5.2.5 强调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衔接性与结构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学生的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现状的调查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研究工具 |
6.2.3 研究方法 |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3.1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
6.3.2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视角和主体 |
6.3.3 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
6.3.4 基础教育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纵向衔接 |
6.3.5 基础教育各学段运动技能课程内容的类别 |
6.3.6 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及想要掌握的程度 |
6.3.7 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学习过的运动项目及掌握到的程度 |
6.3.8 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生正在学习的运动项目及需要掌握的程度 |
6.4 研究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论 |
7.2 研究创新与特色 |
7.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3)从体操到体育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关键词的界定 |
一、体操 |
二、体育 |
三、教科书 |
四、体育教科书 |
五、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与民国教科书相关的研究 |
二、与体育课程有关的研究 |
三、与体育教科书相关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兵式体操从传入到兴起——清末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840—1912) |
第一节 体育教科书的雏形(1840—1902) |
一、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 |
二、《幼学操身》——体育教科书的雏形 |
第二节 兵式体操的兴起:体育教科书的初创(1902—1912) |
一、"东亚病夫"之耻 |
二、清末新式教育与体育教科书 |
三、《蒙学体操教科书》----最早的学生用书 |
四、《初等小学体操教授书》-----最早的统编体育教科书 |
第三章 现代体育的逐步发展——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1912-1949) |
第一节 兵式体操从鼎盛到消亡---体育教科书的稳步发展(1912—1923) |
一、"五育"之提倡 |
二、民国初期新教育与体育教科书 |
三、《共和国教科书体操》---民初最完备的体育教科书 |
第二节 现代体育的兴起---体育教科书的繁荣(1923—1937) |
一、"体操到体育"之转变 |
二、新学制与体育教科书 |
三、承上启下的体育教科书----《新学制体育教材》 |
四、第一套通用体育教科书系列----教育部编写的《体育教授细目》 |
第三节 现代体育的偏离——体育教科书的停滞(1937—1949) |
一、"体育军事化"之争 |
二、战时教育方针与体育教科书 |
三、《战时体育补充教材》——别样的体育教科书 |
第四章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意义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清末民国体育教科书的意义 |
一、传播体育知识,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
二、传播体育教材教法知识,丰富了现代体育教学法内容 |
三、体育教科书成为近代西方体育传入的主要媒介 |
四、逐渐完备的编写体例为现代体育教科书提供了模式 |
五、反映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思想演变的过程 |
第二节 清末民国体育教科书的启示 |
一、悉心研读体育课程标准 |
二、凸显"强身健体"和"教诲性"的本体地位 |
三、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的需要 |
四、优秀的体育教科书离不开优秀的编写和研究团队 |
五、建立科学的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的课题 |
后记 |
(4)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一)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体现 |
(二)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 |
(三)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效果的疑问 |
(四)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
二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目的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课程与体育课程定义的研究 |
1.1.1 关于课程定义的研究 |
1.1.2 关于体育课程定义的研究 |
1.1.3 结构与课程结构 |
1.1.4 体系与课程体系 |
1.2 国外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 |
1.2.1 国外课程理论研究的历程 |
1.2.2 国外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 |
1.3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现状分析 |
1.3.1 体育课程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
1.3.2 体育课程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
1.3.3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分析法 |
3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
3.1.1 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
3.1.2 哲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1.3 哲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2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
3.2.1 心理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
3.2.2 心理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2.3 心理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3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基础 |
3.3.1 社会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
3.3.2 社会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3.3 社会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的运用 |
3.4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体育科学基础 |
3.4.1 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
3.4.2 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
3.5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课程论基础 |
3.5.1 古希腊“三杰”的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
3.5.2 人文主义者的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
3.5.3 卢梭和裴斯泰洛齐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
3.5.4 杜威的课程论思想中隐含着体育课程的元素 |
3.6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系统论基础 |
3.6.1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
3.6.2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层级结构 |
3.7 小结 |
4 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
4.1 体育运动是身体认知性知识 |
4.2 学校体育课程是具有“技能性”的综合性课程 |
4.2.1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 |
4.2.2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学科课程的特点 |
4.2.3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综合性课程的特点 |
4.2.4 学校体育课程属于“技能类”课程 |
4.2.5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学术性课程”的特点 |
4.3 学校体育课程具有鲜明学科特点 |
4.3.1 学校体育课程是身体认知课程,具有“技艺性”和“自然性”特点 |
4.3.2 学校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具有“情意性”和“人文性”特点 |
4.3.3 学校体育课程具有学科特殊性 |
4.4 小结 |
5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的核心 |
5.1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 |
5.1.1 对“课程目标”含义的多样性理解 |
5.1.2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 |
5.1.3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具有多功能性 |
5.1.4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来源具有多向性 |
5.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
5.2.1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类型 |
5.2.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阐释 |
5.2.3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 |
5.3 建国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
5.3.1 学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演变具有时代特色 |
5.3.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 |
5.3.3 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分析 |
5.4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想 |
5.4.1 学校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是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知识 |
5.4.2 学校体育课程首要目标的构成 |
5.5 小结 |
5.5.1 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总结 |
5.5.2 对学校体育课程首要目标建议 |
6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基础 |
6.1 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阐释 |
6.1.1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含义 |
6.1.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直观体现 |
6.1.3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
6.1.4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影响因素 |
6.1.5 选择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原则 |
6.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演变与发展 |
6.2.1 体育课程内容的形式发展为体育基础理论与体育技术技能并存 |
6.2.2 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从单一的“必修”走向“必修与选修”结合 |
6.2.3 体育课程内容类别呈增加趋势 |
6.2.4 体育课程具体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 |
6.3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状与需求分析 |
6.3.1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6.3.2 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 |
6.3.3 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分析 |
6.4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问题 |
6.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构成 |
6.5.1 体育课程内容的类型 |
6.5.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 |
6.6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组织分析 |
6.6.1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具有取向性 |
6.6.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
6.7 小结 |
7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的实现途径 |
7.1 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认知 |
7.1.1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含义 |
7.1.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是“行动” |
7.1.3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体现 |
7.1.4 体育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
7.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构成要素 |
7.2.1 “人”是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直接主体 |
7.2.2 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
7.2.3 教学环境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
7.2.4 体育课程实施效果 |
7.3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
7.3.1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现状分析 |
7.3.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现状分析 |
7.3.3 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现状分析 |
7.3.4 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现状分析 |
7.4 提高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对策 |
7.4.1 充分发挥主体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积极作用 |
7.4.2 完善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对策 |
7.4.3 改善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的对策 |
7.5 小结 |
8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的监督保障 |
8.1 对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认知 |
8.1.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含义 |
8.1.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层级定位与评价对象的确立 |
8.1.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功能 |
8.1.4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三种取向 |
8.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
8.2.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 |
8.2.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
8.2.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对象及评价指标 |
8.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历史发展 |
8.3.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发展的总体情况 |
8.3.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发展的分项论述 |
8.4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
8.4.1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评价的认知 |
8.4.2 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分析 |
8.4.3 体育教师对目前学生学业评价的认可程度 |
8.5 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建议 |
8.5.1 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元评价体系 |
8.5.2 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主体机制 |
8.5.3 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将课程评价落到实处 |
8.5.4 加强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的课程评价队伍 |
8.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5)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依据 |
1.1.1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 |
1.1.2 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3 初中阶段学生健康教育的需要 |
1.1.4 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与健康课程 |
2.1.2 体育教学目标 |
2.1.3 体育教学方法 |
2.1.4 体育教学结构 |
2.1.5 体育教学内容 |
2.1.6 运动负荷 |
2.1.7 运动心率 |
2.1.8 RPE表 |
2.1.9 练习密度 |
2.2 国内外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考察法 |
3.2.3 自然观察法 |
3.2.4 专家访谈法 |
3.2.5 对比分析法 |
3.2.6 综合分析法 |
3.2.7 逻辑归纳法 |
3.2.8 数理统计法 |
3.3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西宁市城西区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与现状分析 |
4.1.1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学校概况 |
4.1.2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3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器材配备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
4.3.1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2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3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结构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4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5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负荷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优化策略 |
5.1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优势 |
5.2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劣势 |
5.3 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
5.3.1 强化体育锻炼,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
5.3.2 开足学校体育课,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
5.3.3 开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
5.3.4 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 |
5.3.5 加强体育教师政策倾斜,建设高层次专业化教师队伍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体育学科教科书的编制提出新要求 |
(二)现代信息化技术促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多元化发展 |
(三)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研究层面仍存在亟待探索的课题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研究进展 |
一、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涵与外延的辨析 |
(一)教科书的本质 |
(二)教科书的功能 |
(三)教科书的结构、本质、功能的关系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概念、结构、功能及其与教材的关系 |
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历史变迁与演变的研究 |
(二)关于不同版本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比较分析的研究 |
(三)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分析的研究 |
(四)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功能与作用分析的研究 |
(五)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使用现状的研究 |
(六)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其他内容研究 |
(七)文献述评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三、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的研究现状 |
(一)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
(二)系统文献综述法详述 |
(三)文献筛选和研究质量评估结果 |
(四)中小学阶段教科书与AR技术融合研究的共性特征 |
(五)AR技术教科书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与使用 |
(六)对AR技术教科书应用程序/系统的评价 |
(七)AR技术教科书应用程序/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八)小结 |
第三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学理论 |
(一)拉尔夫·泰勒原理及其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二)布鲁纳的知识结构教学和发现学习法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 |
(一)让·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二)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及衍生理论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三)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及相关理论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三、体育与卫生学理论 |
(一)儿童青少年体能发育的整体特征 |
(二)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
(三)儿童青少年动作技能分类与发展模型 |
(四)儿童青少年体能、动作技能发展特征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四、小结 |
第四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依循的宏观理念 |
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
(一)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
(二)基于学科本质和价值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一)修订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启示信息 |
(二)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揭示的启示信息 |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和策略 |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 |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策略 |
四、小结 |
第五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框架结构 |
一、中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外部结构—框架分析 |
(一)中美四个版本教科书的框架构成分析 |
(二)中美教科书框架的比较与借鉴 |
二、中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内部结构—目录分析 |
三、小结 |
第六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中的内容选择 |
一、从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获取内容选择的启示 |
(一)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的解读与分析 |
(二)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内容特征对内容选择的启示 |
二、国内三个版本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一)运动技能类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二)健康知识类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三)体能类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四)小结 |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选择原则 |
(一)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上的本土传承与国际借鉴 |
(二)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与生活化 |
(三)体现“体育”与“健康”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
(四)挖掘核心素养指向下的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 |
(五)追求跨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与迁移 |
(六)加强体育与健康领域前沿成果的指导与渗透 |
第七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中的内容呈现 |
一、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图表分析 |
(一)图表的类别与数量 |
(二)图表的功能 |
(三)教科书中图表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
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一)华东师大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二)人教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三)河北教育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四)美国人体运动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五)教科书中栏目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
三、教科书的课外练习与评价分析 |
(一)教科书中课后学习评价与复习题分析 |
(二)教科书中课外练习与活动分析 |
(三)教科书中课外练习与评价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文字表述分析 |
第八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的探索 |
一、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研究的案例分析 |
二、与AR技术融合的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具备的优势特征 |
(一)提供丰富的视、听、触觉学习资源 |
(二)形成交互、互动式的学习方式 |
(三)虚拟对象与学习内容密切关联 |
(四)创建沉浸式混合学习环境 |
三、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AR技术的应用时机 |
(一)肢体动作类运动项目的内容学习 |
(二)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内容学习 |
(三)体育比赛、游戏规则的内容学习 |
(四)体育品德培养的内容学习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融合AR技术的编制与开发流程—以跆拳道运动项目为例 |
(一)明确跆拳道项目相关的知识 |
(二)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呈现分析 |
(三)跆拳道学习内容与AR技术融合的应用程序开发步骤 |
五、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和成果 |
(7)对上海市高一学生体操运动技能现状的调查反观初中体操教学的差距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2 研究的基本情况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时间 |
3 对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阶段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3.1 学生问卷分析 |
3.2 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 |
3.3 高中教师访谈 |
4 制约初中体操教学开展的原因分析 |
4.1 教师因素 |
4.2 学生因素 |
4.3 器材因素 |
4.4 教材因素 |
4.5 教学管理因素 |
4.6 考核与评价因素与中考指挥棒因素 |
4.7 社会因素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教师调查问卷 |
附件2 男生调查问卷 |
附件3 女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8)体育中考改革对南昌市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体育中考的发展历史 |
2.1.1 体育中考形成初期——70 年代末期至90 年代中期 |
2.1.2 体育中考的改革期——1996 年至2005 年 |
2.1.3 体育中考的全面实施阶段——2005 年至今 |
2.2 我国体育中考改革的目的 |
2.3 我国教育工作者对体育中考的相关研究 |
2.3.1 有关我国体育中考的现状研究 |
2.3.2 有关体育中考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 |
2.3.3 有关中招体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
2.3.4 有关体育中考改革的研究 |
2.3.5 有关体育中考改革对策的研究 |
2.3.6 有关体育中考对学校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关于南昌市体育中考现状的研究 |
4.1.1 南昌市目前中考政策的研究 |
4.1.2 南昌市体育中考项目设定 |
4.1.3 南昌市近年体育中考成绩的研究 |
4.1.3.1 南昌市近年体育中考近年平均分分析 |
4.1.3.2 南昌市近年体育中考满分情况分析 |
4.2 南昌市体育中考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调查 |
4.2.1 体育中考改革对各教育管理部门的影响调查 |
4.2.2 体育中考改革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体育中考政策改革对初中体育课程实施的积极影响 |
5.1.1 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学校体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初中学校加大了学校体育环境的完善和投入力度 |
5.1.2 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显着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频率明显提升 |
5.1.3 体育中考改革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好 |
5.2 体育中考政策改革对初中体育课程实施的消极影响 |
5.2.1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内容主要围绕中考加试项目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严重的应试化现象 |
5.2.2 当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个性发展,脱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
1.1 课程研究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 |
1.2 体育课程研究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呼唤 |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需要加强体育课程历史研究 |
1.4 本课题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1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 |
2.2 研究分析的具体对象实体 |
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1 研究动机与设想 |
3.2 研究的基本原则 |
3.3 研究方法 |
4 体育课程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4.1 课程理论的研究进展及成果 |
4.1.1 关于课程的本质 |
4.1.1.1 课程--一个被多元理解的概念 |
4.1.1.2 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几个术语的含义 |
4.1.1.3 体育课程的概念 |
4.1.1.4 体育课程的特性 |
4.1.2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
4.1.3 关于课程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
4.2 体育课程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5 清朝末期的体育课程(1840--1911) |
5.1 社会背景 |
5.1.1 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 |
5.1.2 封建教育的日益空疏腐败 |
5.2 中国近代学制建立前的体育课程--兼论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 |
5.2.1 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与西学东渐 |
5.2.2 洋务学堂与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 |
5.2.3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体育课程设想及实践与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雏形 |
5.2.4 小结 |
5.3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 |
5.3.1 钦定学堂章程中的体操课程 |
5.3.2 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 |
5.3.2.1 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关体操课程的规定 |
5.3.2.2 中日体操课程的比较 |
5.3.2.3 癸卯学制体操课程的实施情况 |
5.3.2.4 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程的特点--兼评军国民体育教育思想 |
5.3.2.4.1 关于拿来主义体育课程模式 |
5.3.2.4.2 兵式体操为主的体操课程内容 |
5.3.2.4.3 癸卯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其他特点 |
5.3.3 清末学校文实分科及其体操课程的变化 |
6 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体育课程的演进(1912-1926) |
6.1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1912-1919) |
6.1.1 社会背景 |
6.1.2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有关规定 |
6.1.3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实施情况 |
6.1.4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特点--兼论蔡元培体育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 |
6.1.4.1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操课程的特点 |
6.1.4.2 蔡元培的体育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 |
6.1.5 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历史评价 |
6.1.6 封建复古教育思潮泛滥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
6.2 1922年新学制(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1919-1926) |
6.2.1 社会背景 |
6.2.2 军国民教育和兵式体操的衰落--壬戌学制及体操课程改革的先导 |
6.2.2.1 世界大战结束,国际联盟倡导和平,军国民教育已不再合世界潮流 |
6.2.2.2 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军国民教育和兵式体操的急剧衰落 |
6.2.2.3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输入,最终导致了军国民教育及学校兵操的消失 |
6.2.3 新学制下的体育课程及其特点 |
6.2.3.1 新学制下的体育课程 |
6.2.3.2 新学制下体育课程的特点 |
6.2.4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
6.2.4.1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
6.2.4.2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
6.2.5 壬戌学制及其体育课程的历史意义 |
6.3 小结 |
7 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课程发展史略(1927-1949) |
7.1 社会背景 |
7.2 国民党统治时期有关体育课程的发展内容及其演变过程 |
7.2.1 有关体育课程的法令和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 |
7.2.2 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
7.2.2.1 暂行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27-1931) |
7.2.2.2 正式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2-1936) |
7.2.2.3 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36--1940) |
7.2.2.4 重新修正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1940-1949) |
7.3 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 |
7.4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
7.4.1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
7.4.2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的影响 |
7.5 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课程的历史评价 |
8 新中国体育课程的发展(1949-2003) |
8.1 关于新中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分期 |
8.2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沿革及其利弊分析 |
8.2.1 建国初期的体育课程(1949--1957) |
8.2.1.1 影响本期体育课程的社会历史条件 |
8.2.1.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
8.2.1.3 小结 |
8.2.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课程(1958--1965) |
8.2.2.1 社会背景 |
8.2.2.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
8.2.2.2.1 社会主义时期教育方针的提出,明确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 |
8.2.2.2.2 “教育革命”浪潮和“大跃进”冲击了正常的体育课程教学 |
8.2.2.2.3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改革 |
8.2.2.3 本期体育课程的基本估价 |
8.2.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课程(1966--1976) |
8.2.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课程(1977--1985) |
8.2.4.1 社会背景 |
8.2.4.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
8.2.4.2.1 课程(教学)计划等有关课程文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 |
8.2.4.2.2 本时期体育课程的主要标志--体育教学大纲的特点 |
8.2.4.2.3 体育课程实施和理论研究方面的特点 |
8.2.4.3 小结 |
8.2.5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的利弊分析 |
8.3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特点与反思及面临的挑战 |
8.3.1 改革开放高速发展时期的体育课程(1985-2003) |
8.3.1.1 体育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 |
8.3.1.2 体育课程的演变和特点 |
8.3.1.2.1 课程(教学)计划等有关法规文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 |
8.3.1.2.2 本时期体育课程主要标志---体育教学大纲的演变及其特点 |
8.3.1.3 素质教育下体育课程教材改革探索--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8.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的特征及反思 |
8.3.2.1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总体特征及其反思 |
8.3.2.2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9 历史经验与启示 |
9.1 体育课程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
9.2 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多因素制约性 |
9.3 体育课程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性 |
9.4 体育课程发展的社会强制约性与历史局限性 |
9.5 体育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 |
9.6 体育课程发展的动态性与阶段性 |
9.7 体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 |
9.8 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展望 |
10 结论 |
11 致谢 |
12 主要参考文献 |
13 附件 |
四、对初中女生单杠教材排列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学生的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研究[D]. 殷荣宾.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3]从体操到体育 ——清末民国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研究[D]. 刘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4]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 王淑英.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5]西宁市城西区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D]. 马琳.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1)
- [6]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D]. 杨秋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对上海市高一学生体操运动技能现状的调查反观初中体操教学的差距与对策研究[D]. 陶良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8]体育中考改革对南昌市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D]. 李思达.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9]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D]. 王华倬. 北京体育大学, 2003(04)
- [10]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