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和与亚硫酸钠加成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茜茜[1](2014)在《穿琥宁的合成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穿琥宁,化学名为14-脱氢-11,12-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属于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穿心莲系列解热抗炎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炎杀菌的作用,还具有抗HIV、抗肿瘤和免疫功效。穿琥宁是穿心莲内酯的衍生物,易溶于水,常见剂型为注射剂。由于穿琥宁药效强、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逐渐代替其他仅能口服的穿心莲制剂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穿心莲药物品种。因此对其合成工艺的研究不仅有巨大的社会意义,也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查阅了大量关于穿琥宁合成方法的文献,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合成路线与工艺条件,再根据现有实验条件最终确定实验路线:首先以穿心莲内酯、琥珀酸酐为原料,吡啶为溶剂,在无水无氧反应下生成穿琥宁中间体——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将反应液倒入酸性分散溶液中固化析晶得粗品,粗品经活性炭脱色精制后,与碳酸氢钾饱和水溶液在乙醇中反应生成穿琥宁。实验表明,在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合成过程中,无水无氧、延长反应时间能够明显提高目标产物的收率和纯度,且温度是决定反应产物的关键,通过HPLC-MS监测,此反应中存在单酯化产物转化为二酯化产物的过程;对固化析晶步骤进行了优化,创造性采用弱酸性溶液代替纯水进行分散得粗品,大大降低了产品中的溶剂残留,减少了去除溶剂的操作难度;精制过程中,粗品采用活性炭加热脱色,冷却后低温真空除去溶剂得精制品。该方法除杂效果明显强于文献普遍报道的重结晶法;在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成盐步骤,通过溶解度考察实验筛选出最佳反应溶剂,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反应条件,确定了反应温度对产物析出的影响。通过大量实验,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对每步的原料用量、反应条件、后处理步骤进行了优化,该优化工艺具有收率高、纯度好、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条具有很高潜在经济价值的工业生产路线。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光谱等分析鉴别手段,对每一步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此方法合成的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文献报道一致。
马长沙,段成军,马静洁[2](2014)在《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药理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穿心莲内酯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而受到关注。文章简要阐述了穿心莲内酯的理化性质以及提取分离方法。重点综述了穿心莲内酯的药理活性以及穿心莲内酯进行分离纯化和以穿心莲内酯为母体进行不同的取代侧链的结构改造后,生成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或类似物在抗菌、抗炎、心血管系统、免疫调节、抗肿瘤这些方面的药理活性的改善。随着对其药理活性及结构改造的深入研究,穿心莲内酯类新药表现出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苏州中药厂,南京药学院[3](1976)在《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和与亚硫酸钠加成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者继江西八一垦殖场医院药厂、上海中药三厂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对穿心莲内酯磺化的研究之后,进一步研究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和水溶性穿心莲内酯的制备。由于磺化需用的溶剂浓硫酸、冰醋酸、醋酐等具有腐蚀、刺激性,反应条件及操作要求较高,磺化后产物较复杂。作者采用穿心莲内酯和亚硫酸钠加成的方法,同样制得水溶性穿心莲内酯,并推测其结构、制得每2 ml 含60(或100)毫克水溶性穿心莲内酯(作者命名为穿心莲 A104)的针剂,并进行了毒性、刺激性、溶血性试验,均符合要求。临床观察正在进行中。
李玉山[4](2016)在《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取纯化穿心莲内酯及制备其衍生物。方法:通过对川产穿心莲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采用球面对称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根据穿心莲内酯理化性质,设计出最优纯化工艺路线,得到穿心莲内酯精品;莲必治的制备主要考察了物料比和反应液酸碱度的影响;喜炎平的制备主要对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穿琥宁的制备以原料配比、溶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了最佳合成工艺;炎琥宁的制备以穿琥宁为原料,以溶液酸碱度、反应温度和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均匀设计优化了合成工艺。结果:穿心莲最佳提取工艺为:90%的乙醇以4倍(mL·g-1)的料液比,在65℃下提取,在此工艺下穿心莲内酯的得率为21.5%,含量为17.8%;莲必治的制备中,穿心莲内酯与亚硫酸氢钠质量比为1:1.8为宜,反应液pH值控制在8反应很完全;喜炎平的制备反应中应控制好浓硫酸的加入速度,磺化反应后以无水乙醇除盐;最佳工艺条件下穿琥宁得率为130.6%,含量为99.2%;炎琥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率为98.2%,含量为98.6%。结论:在提取纯化穿心莲内酯的基础上,制备了穿心莲内酯的内酯系列衍生物,工艺稳定可行,为综合利用穿心莲提供依据。
韩光[5](2005)在《穿心莲的超分子提取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niculata(Burm.f.)Nees原产于印度,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有栽培。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穿心莲还具有免疫、抗肿瘤、中毒性肝保护、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抗心肌缺血、抗生育和降血糖等作用。穿心莲地上部分主要成分是以穿心莲内酯为代表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本文首次采用超分子技术对穿心莲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有效成分的富集,该法得到的穿心莲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高,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明显优于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同时我们以穿心莲内酯为原料合成了16个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其中新化合物6个,分别为穿心莲酸(53)、三三氟乙酰穿心莲内酯(55)、穿心莲内酯三马来酸单酯(56)、异穿心莲内酯二琥珀单酯(62)、异穿心莲内酯二草酰氯单酯(63)和异穿心莲内酯二草酸单酯(64)。己知化合物10个,分别为三乙酰穿心莲内酯(54)、脱水穿心莲内酯(4)、二乙酰脱水穿心莲内酯(57)、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单酯(24)、脱水穿心莲内酯-3,19-环磷酸酯(58)、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物(36)、14-去氧穿心莲内酯(2)、二乙酰-14-去氧穿心莲内酯(59)、异穿心莲内酯(60)和二乙酰异穿心莲内酯(61)。并对穿心莲超分子提取物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进行了解热抗炎、免疫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还初步探讨了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吕湘林,张叔良,王仲山[6](1981)在《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Ⅰ.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衍生物的离子对高速液相色谱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报道了穿心莲内酪的各种水溶性衍生物,如亚硫酸氢钠加成穿心莲内酯,亚硫酸钠加成穿心莲内酯,穿心莲内酯磺酸钠与三乙酰化穿心莲内酯磺酸钠,及其制剂的离子对高速液相色谱法。以0.08%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rimide)为对离子,以异丙醇-正戊醇-水(65:27:7)为流动相,pH3~4,硅胶柱,紫外λ220nm为检测器,可使各种衍生物获得完全分离与分别定量。本法准确度与专属性好,最低检出量为1×10-5g,选择苦味酸为内标,由数据站系统自动存贮并计算分析结果。
曾超[7](2007)在《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穿心莲内酯为原料合成出16个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其中包括10个已知化合物和6个新化合物,结构经波谱分析确证。并对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活性研究,还初步探讨了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论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一、穿心莲化学成分、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药理研究综述: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niculata (Burm.f.) Nees原产于印度,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近年来研究表明穿心莲还具有免疫、抗肿瘤、中毒性肝保护、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抗心肌缺血、抗生育和降血糖等作用。穿心莲地上部分主要成分是以穿心莲内酯为代表的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迄今已发现30余种。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已报到的有上百种,其活性研究大多集中在抗肿瘤方面。二、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以穿心莲内酯为原料合成了16个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分别为14-去氧穿心莲内酯(2)、脱水穿心莲内酯(4)、异穿心莲内酯(59)、穿心莲酸(60)、三乙酰穿心莲内酯(32)、三三氟乙酰穿心莲内酯(61)、穿心莲内酯三马来酸单酯(62)、二乙酰脱水穿心莲内酯(63)、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单酯(35)、脱水穿心莲内酯-3,19-环磷酸酯(64)、穿心莲内酯亚硫酸氢钠加成物(47)、二乙酰-14-去氧穿心莲内酯(58)、二乙酰异穿心莲内酯(65)异穿心莲内酯二琥珀单酯(66)、异穿心莲内酯二草酰氯单酯(67)和异穿心莲内酯二草酸单酯(68)。合成路线见下图。三、对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抗炎和免疫活性研究,并初步探讨了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我们发现:1.穿心莲内酯的五元内酯环是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抗肿瘤的必须活性基团;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羟基的成酯修饰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药物的抗肿瘤活性;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与双键的个数有关,而与双键的位置无关。增加双键个数,抗肿瘤作用下降;氟原子的引入使穿心莲内酯的抑瘤作用转变为促进肿瘤生长作用;以异穿心莲内酯为母核成酯修饰物只有草酰氯单酯抗肿瘤活性较母体明显提高,可能与氯原子的引入有关。穿心莲内酯的五元内酯环不是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抗炎作用的必须活性基团;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异穿心莲内酯羟基的成酯修饰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药物的抗炎活性;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与双键的位置有关,而与双键个数无关,具有环内双键的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较具有环外双键的抗炎作用强;四氢呋喃环的引入使抗炎作用增强。对于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对T细胞的影响来说,穿心莲内酯的五元内酯环开环可显着提高药物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的作用;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磷酸成酯修饰物呈现促进迟发性变态反应的作用,而异穿心莲内酯羟基的乙酰化成酯修饰可显着提高药物的抑制迟发性变态反应作用;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免疫作用与双键的个数和位置有关,增加双键个数,免疫作用下降,具有12,13-环外双键的化合物,免疫作用强;穿心莲内酯转化为异穿心莲内酯后免疫作用消失,可能与新形成的四氢呋喃环有关。对于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对巨噬细胞的影响来说,穿心莲内酯的五元内酯环不是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免疫抑制作用的必须活性基团;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异穿心莲内酯羟基的成酯修饰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药物的免疫抑制活性(磷酸成酯修饰除外);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免疫抑制作用与双键的个数有关,增加双键个数,免疫抑制作用下降;氟原子、氯原子的引入及四氢呋喃环的形成均使免疫抑制作用下降;-SO3Na基团的引入使免疫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樊安利[8](2006)在《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微生物转化及活性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对外源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反应,它已经成为制药、药物修饰和研究药物体内代谢的有效方法之一。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是从中药材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Nees]的主要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具有消炎、抗感染、抗肿瘤、抗血小板凝集、抗艾滋病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论文对部分二萜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和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为了获取生物活性更好、毒副作用更小的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发掘穿心莲内酯和其衍生物新的生物活性和新的应用途径,本论文首先对穿心莲内酯进行了乙酰化化学修饰,制得乙酰穿心莲内酯;对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进行了微生物转化初步探讨;并对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对部分细菌、霉菌、酵母菌和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小麦、萝卜、青菜和黄瓜的化感作用作了比较研究以图在农用抑菌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物质方面有所发现,并初步探讨穿心莲内酯抑菌作用与化学结构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用本文制备乙酰穿心莲内酯的方法产率达81.2%;从参筛的38种微生物中没有发现具有转化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能力的菌株;乙酰穿心莲内酯除对少数菌的抑制活性比穿心莲内酯弱外,对大多数菌的抑制活性均比穿心莲内酯强,尤其是在50mg/mL浓度下,乙酰穿心莲内酯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黑根霉菌(Rhigopus mgricans)、苹果酵母B13(Sourdough starter B13)和辣椒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穿心莲内酯;两个化合物对参试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根长和苗高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作用趋势。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没有被参筛微生物转化成功可能的原因是参筛菌种数量有限;穿心莲内酯的化学结构不利于微生物酶的作用等;穿心莲内酯的抗感染、抗病毒药理活性药效基团是β-羟基-α,β’-不饱和-γ-内酯,其α,β’-不饱和双键是其解热抗炎活性所必需的药效团,乙酰穿心莲内酯保留了这些基团,而且表现出与穿心莲内酯相当或更强的抑菌活性,所以这些基团可能也穿心莲内酯抗菌活性的药效团。化感物质类似于植物激素物质,从本研究来看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的临界浓度值比一般激素大。
郭海慧[9](2015)在《穿心莲二萜内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穿心莲内酯是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二萜内酯类成分,分子式为C20H30O5。其不仅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保肝利胆等作用,还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糖尿病、抗肿瘤、抗生育等作用。结构中含有有机磷的化合物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物质。其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在生命体中许多内源活性物质都含有磷酸酯结构单元,例如:参与了体内能量转化的三磷酸腺苷(ATP),参与了体内物质代谢的各种功能性酶,参与了遗传表达的核酸等等。因此,磷酸酯结构单元几乎在每一段生命过程中都可以发现。在很早以前,有机磷药物就被作为重要抗肿瘤药物常用于临床用药,如环磷酰胺、阿替哌、氯磷酰胺、双二甲磷酰胺乙酯等都作为广谱抗肿瘤药。根据许多抗癌药物引入有机磷后,抗癌活性可能增强,本文在穿心莲内酯的3-位和19-位引入磷酸酯结构以增强其抗癌活性。此外,磷酸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穿心莲内酯的溶解性,并延长了化合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事实上许多有机磷药物的化学作用是由于有机磷参与体内代谢的缘故。据近期学者研究,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含有五元内酯环结构和二醇结构决定其具有多种良好活性。本论文以穿心莲内酯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两类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两系列穿心莲二萜内酯类衍生物,共16个化合物,其中8个新化合物。一类是通过在穿心莲内酯母环结构上修饰,二类是在穿心莲内酯的3位、19位引入环磷酸酯类结构。此类结构的修饰有便于提高药物的脂溶性,从而提高药物的选择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增强了生物活性。其结构经过了IR、1H-NMR和ESI-MS确认。对穿心莲二萜内酯类衍生物进行了抗炎、解热、抑菌、免疫、抗肿瘤实验。并初步探讨了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我们发现:五元内酯环是抗炎,抑菌的活性必须基团;对解热有一定影响;与免疫作用无关。而8-位亚甲基是抑菌活性的相关基团,14-OH的的存在对抑菌活性有增强作用。3,19-位引入磺酸基、磷酸酯,大大增强了解热,抑菌,免疫抑制抗肿瘤作用。
田玉婷,王玉,霍志鹏,宋兆辉,徐云根,何毅[10](2019)在《绿原酸与亚硫酸根的反应与其在鉴别硫熏药材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绿原酸与亚硫酸钠反应产物的结构、反应位点,以及硫熏后金银花中绿原酸化学变化情况。方法:将绿原酸与亚硫酸钠置于温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利用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LC-MS-IT-TOF)以及核磁共振波谱(1H-NMR)检测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并用LC-MS-IT-TOF检测硫熏后及未硫熏的金银花水提取液。结果:经过对碎片离子、分子裂解规律及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等质谱数据的分析,结合化学位移、峰强度以及峰裂分等核磁信号结果,初步鉴定绿原酸与亚硫酸钠的生成产物为绿原酸α,β-不饱和羰基加成产物:3-{[3-(3,4-二羟基苯基)-2-磺丙基]氧基}-1,4,5-三羟基环己烷-1-羧酸或者3-{[3-(3,4-二羟基苯基)-3-磺丙基]氧基}-1,4,5-三羟基环己烷-1-羧酸,并在硫磺熏蒸金银花中检测到与加成产物相同的特征碎片,而在未硫熏金银花中没有发现。结论:该研究首次证明了绿原酸与亚硫酸反应产物结构和反应位点,并检测到硫熏金银花中的绿原酸亚硫酸加成产物。尽管目前尚未明确金银花硫熏后产生的亚硫酸加成化合物对金银花功效和毒理活性影响,仍应关注硫熏药材中活性成分的变化情况。同时该研究还可为含有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中药硫熏后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和与亚硫酸钠加成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和与亚硫酸钠加成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穿琥宁的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
1.1.1 穿心莲内酯 |
1.1.2 莲必治 |
1.1.3 喜炎平 |
1.1.4 炎琥宁 |
1.2 穿琥宁概述 |
1.2.1 药理作用 |
1.2.2 国内市场状况 |
1.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合成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穿琥宁合成路线选择 |
2.1 合成研究现状 |
2.1.1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 |
2.1.2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 |
2.2 穿琥宁的合成路线确立和分析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试剂与仪器 |
3.2 合成路线 |
3.2.1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的合成 |
3.2.2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的合成 |
3.3 实验过程 |
3.3.1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的合成 |
3.3.2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的精制 |
3.3.3 穿琥宁合成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的合成 |
4.1.1 体系中水的影响 |
4.1.2 体系中氧气的影响 |
4.1.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1.5 分散溶液的影响 |
4.2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的精制 |
4.2.1 酸调碱法 |
4.2.2 重结晶法 |
4.2.3 活性炭脱色法 |
4.3 穿琥宁的合成 |
4.3.1 碱和反应溶剂的选择 |
4.3.2 反应物比例的选择 |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五章 产品结构鉴定与表征 |
5.1 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的图谱表征 |
5.2 穿琥宁的图谱表征 |
5.2.1 元素分析 |
5.2.2 红外吸收光谱 |
5.2.3 ~1H-核磁共振谱(~1H-NMR)、~(13)C -核磁共振谱(~(13)C-NMR)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检测方法 |
1.3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 |
1.4 穿心莲内酯的纯化 |
1.4.1 穿心莲内酯的脱脂 |
1.4.2 穿心莲内酯的分离 |
1.4.3 穿心莲内酯的精制 |
1.5 莲必治的制备 |
1.6 喜炎平的制备 |
1.7 穿琥宁的制备 |
1.8 炎琥宁的制备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穿心莲内酯的提取 |
2.2 穿心莲内酯的纯化 |
2.3 莲必治的制备 |
2.4 喜炎平的制备 |
2.5 穿琥宁的制备 |
2.5.1 正交试验 |
2.5.2 验证试验 |
2.6 炎琥宁的制备 |
2.6.1 均匀设计 |
2.6.2 验证试验 |
3 结论 |
(5)穿心莲的超分子提取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穿心莲的超分子提取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 |
第3章 穿心莲超分子提取物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 |
第4章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图 |
(7)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穿心莲化学成分 |
2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研究 |
3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
第二章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合成 |
1 设计思想 |
2 合成路线 |
3 合成探讨 |
4 结构鉴定 |
第三章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初步构效关系研究 |
1 抗肿瘤 |
2 抗炎 |
3 免疫 |
第四章 实验部分 |
1 仪器与材料 |
2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图谱 |
硕士期间的论文及项目 |
致谢 |
(8)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微生物转化及活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二萜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
1.1.1 微生物转化概述 |
1.1.2 香紫苏醇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
1.1.3 stemodiane 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
1.1.4 小结 |
1.2 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
1.2.1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学作用 |
1.2.2 穿心莲内酯的主要新型制剂类型 |
1.2.3 穿心莲内酯主要衍生物制备及其药理活性 |
1.3 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制备 |
2.2.2 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微生物转化(菌种筛选) |
2.2.3 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抑菌活性测定 |
2.2.4 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化感作用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制备 |
2.3.2 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微生物转化 |
2.3.3 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抑菌活性 |
2.3.4 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化感作用 |
第三章 讨论 |
3.1 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制备 |
3.2 微生物转化 |
3.3 抑菌活性比较 |
3.4 化感作用比较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穿心莲二萜内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穿心莲内酯概述 |
1.1.1 穿心莲内酯的结构特征 |
1.1.2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 |
1.2 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进展 |
1.2.1 羟基的成酯修饰 |
1.2.2 羟基的成醚修饰 |
1.2.3 双键的加成修饰 |
1.2.4 双键的氧化修饰 |
1.2.5 分子内环化修饰 |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化学合成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思路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2.1 穿心莲内酯基本母核结构改造 |
2.2.2 新型穿心莲内酯环磷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3.3 合成结果讨论 |
第3章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测试 |
3.1 抗炎活性研究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解热活性研究 |
3.2.1 材料 |
3.2.2 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抑菌活性研究 |
3.3.1 材料 |
3.3.2 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免疫活性研究 |
3.4.1 材料 |
3.4.2 方法 |
3.4.3 数据处理 |
3.4.4 结果与讨论 |
3.5 抗肿瘤活性研究 |
3.5.1 材料 |
3.5.2 方法 |
3.5.3 数据处理 |
3.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绿原酸与亚硫酸根的反应与其在鉴别硫熏药材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色谱与质谱条件 |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 样品溶液制备 |
2.3.1 绿原酸亚硫酸反应液样品溶液 |
2.3.2 熏制金银花样品溶液 |
2.3.3 核磁样品溶液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绿原酸及其反应液检测 |
3.2 金银花提取液检测 |
4 总结与展望 |
四、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和与亚硫酸钠加成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穿琥宁的合成工艺研究[D]. 侯茜茜. 河南师范大学, 2014(02)
- [2]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药理活性研究[J]. 马长沙,段成军,马静洁. 吉林中医药, 2014(01)
- [3]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和与亚硫酸钠加成的工艺研究[J]. 苏州中药厂,南京药学院. 中草药通讯, 1976(11)
- [4]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工艺[J]. 李玉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01)
- [5]穿心莲的超分子提取和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 韩光. 辽宁中医学院, 2005(05)
- [6]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Ⅰ.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衍生物的离子对高速液相色谱法分析[J]. 吕湘林,张叔良,王仲山. 药学学报, 1981(03)
- [7]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 曾超. 河南大学, 2007(05)
- [8]穿心莲内酯和乙酰穿心莲内酯的微生物转化及活性比较研究[D]. 樊安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穿心莲二萜内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测定[D]. 郭海慧. 南昌大学, 2015(04)
- [10]绿原酸与亚硫酸根的反应与其在鉴别硫熏药材的应用[J]. 田玉婷,王玉,霍志鹏,宋兆辉,徐云根,何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