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辩证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郑洁[1](2021)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刚柔并济”》文中指出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不能一味地依靠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刚性管理和应试教育,而要在树立个人权威的基础上,通过关爱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在班级管理中真正做到严而不厉,以人为本,促进新型尊师爱生师生关系的构建。
李俊鹏[2](2021)在《目标导向下班级管理中静与动的运用艺术》文中研究表明班级管理是一项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工作,在法与情、思与辩、严与宽、快与慢等多对辩证关系中,静与动的辩证运用是落实目标管理导向的主要途径。班级管理是学校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班集体的有序发展为基本导向。首先要立足于"静",潜心静气,认真观照自身,找寻班级定位,做好框架搭建和顶层设计。其次要立足于"动",积极实施,将管理计划全面执行下去,将管理理念创新推广开去。最后要立足于"合",推动班级管理逐渐走向集体公共性治理,细化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标准,创新管理形式,推动班集体向学习生活共同体转变,从而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李小娟[3](2020)在《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理不仅仅是一门学问,更重要的是一门艺术,尤其是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人员,如何发挥好这门艺术,如何管理好班级,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是亟需思考的问题。严与爱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弥补与平衡,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果。但是要注意,班主任要把握好严与爱的度,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管理与教育。
姜园萍[4](2020)在《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提升,需要一种既能具备自我教育又能进行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的新型人才。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结合班级成员结构,适时赋予学生班级管理的自主权,引导其开展自主管理,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凝聚班级管理合力,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初中生伴随着生理的日渐发育,心理也跟着日趋成熟,他们的成人感越来越强,独立自主意识也随着身心的发展也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初中教师也逐渐意识到当前初中生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是势在必行。可在现实的初中班级自主管理中,仍存有相当多的问题,例如,相当一部分初中教师仍对学生管得太多,管得太死,或者管得太严;同时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自主意识还比较欠缺;少有学生具有主体性;大多数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尚未较好展现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依据人本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管理理论,综合运用了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以重庆某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自主管理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调查研究,分析其开展班级自主管理的现实情况,明确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相应问题,为分析问题成因与解决对策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发现目前初中生实施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自主管理的意识薄弱,很多学生难以建立起正确的管理认知理念,无法从根本上认识自主管理的意义和必要价值。以致学生在理念认知中存在的偏差,走入管理误区,削弱学生自主管理实践的热情,对自主管理失去信心。二是自主管理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管理基础有高有低,而且很多学生绝对依赖老师的部署和推动,所以在自主管理中自主积极性不足,学生的个人能力难以获得有效发展,导致学生出现“认识不清、安排不力、行使不稳”的窘境,或者因为不得要领陷入“为管理而管理”的困境,自主意识和实践空间因此受限,抑制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升。三是自主管理动力不足。部分学生的自主管理缺乏积极性,难以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无法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削弱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动力,影响了学生对自主管理的合理认知,对自主管理的全面铺开形成了一定阻力。以上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学校、教师、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使然。一是由于长期受“成绩为本”理念的影响,不少学生“唯成绩是举”,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学成效的唯一标准。而自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渐近性的教育改革工作,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是通过分数高低或成绩好坏来体现的。学生可能因此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抵触心理甚至导致心理排斥,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那么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必然会止步不前。二是不少教师参加学习只是应付了事,不但没有解开自己的困惑,反而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教师必然会产生腻烦心理,培训效果也大打折扣。如果学校缺乏正确的引领导向,那么在方案设计、实施、完善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而导致资源不足,难以实现预期效果。由此教师很难找到及时有效的问题解决切入点,不能保证解决对策的有效性和时效性,这些现实问题很容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而教师也会进退两难,举步维艰。三是家庭教育环境不良,教育方式有待转变,在过于溺爱或者放任的成长环境中,孩子的责任感、使命感、安全感、成就感难以增强,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导致难以完成学校的班级自主管理任务。针对以上问题与成因,提出以下促进初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相关对策:一是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自主管理基础相对薄弱、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具体情况,准确的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树立起超越自我,获得能力提升的现实标靶,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二是坚持规范要求,引导学生根据法律校纪班规提出目标要求,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管理,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本领,积累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技巧,促使学生解决问题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三是坚持效果导向,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基础,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主管理的切入点和解决方法,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自主管理班级管理中的短板,并采取有效措施去弥补,使学生在自主管理班级管理中更具有成就感,获得更生动的班级管理体验;四是坚持任务驱动,在推进自主管理初中班级自主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采取差异性管理,按照“放手而不放任”的基本原则,强化相应的班级管理指导,帮助学生能够有的放矢的做好自主阶段的班级管理任务,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效性;五是通过改革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组织保障,促进专业发展,优化评价方式,进一步创新治校思路,树立“以学生的自主塑造自主的学生”管理理念,有序引导家长与教师提升对班级管理意义的重视度,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培养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构建师资、后勤、教学等完善的制度体系,为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严格践行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各项制度与规章,强化班级自主管理的学校引领;六是通过明确具体管理目标,丰富自主管理内容,创新班级自主管理教育方法,建立班级自主管理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树立将学生视为主体的理念,突出教师的启发者与引导者的角色理念,充分地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使得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内容契合具体需求,和教学环境相符,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将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赋予学生,使得学生对于班级管理更具信心,使得全班每位同学都能够感受到班级对他人认可和接纳,使得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功,在班级管理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增强班级自主管理的学生基础;七是通过改善家庭环境,优化舆论氛围,针对学生努力方法不得当、努力方向不正确、管理劲头差等问题,引导其以家庭为基础,建立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以家庭教育的全新理念,进一步凝聚各方合力,营造班级自主管理的外部环境。
韦林翠[5](2020)在《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教师专业化理念思潮的兴起以及教育变革中对教师质量提升的需要,不少国家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门槛提升至硕士学历,我国在进入21世纪以来,硕士学历的小学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是,学历未必等同于专业的能力,教师职业胜任的过程中,往往还受到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发展上存在不少问题,行业内外对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程度也“褒贬不一”,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胜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去深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以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为核心问题,探讨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胜任中有何特征?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硕士学习经历对其职业胜任而言意味着什么?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限定为以全日制就读方式并获得硕士学历的小学教师(且在其正式到学校任教前无正式的从教经历),选取了10名不同地区与专业的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深入访谈来获取教师职业胜任的相关资料,辅以文本和文献来获取其他相关资料。在对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后,主要有几点发现:首先,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中呈现出几对尤为明显的张力:“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张力、“传统”与“革新”之间的张力、“精专”与“广博”之间的张力,其中“理论”与“实践”的张力最为深刻,并影响着其他两对关系;其次,研究还发现在教师职业胜任中,这几对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关系,更非“谁优谁劣”的关系,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能够较好胜任其职业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用自身的特质“压倒”学校固有的工作特质,而是教师如何能够让这几对关系达成相对均衡的状态。最后,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职业胜任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上,其中,课堂教学部分是教师出现矛盾与冲突较多的部分,该问题与我国中小学当前教师业绩与学生成绩直接挂钩的评价制度有关;在班级管理上教师遇到的问题常常较为复杂,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教育科研上,虽然高校的科学研究与中小学的教育研究存在着差异,但是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上的矛盾冲突较少,反而,教育科研往往成为其解决许多矛盾的重要手段。最后,本研究基于研究的结果,一方面,研究结合教师实践反思的“ALACT”模式,行动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教师专业实践提升的“GST”模式,提出若干如何提高全日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度的相关建议。另一方面,从部分国家与地区的经验出发,在学校与国家层面提出若干提高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建议:提升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为无学科专业背景的研究生教师提供可选择的职前实习;根据高学历教师表现给予相应的入职教育。
张惠英[6](2020)在《辩证思维下的班级管理工作》文中研究指明辩证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是一种哲学智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处理好纷繁复杂的班级事务,就需要运用哲学思维,在班级管理中处理好为师之爱与师道尊严、大是大非与小事小非、疏导与堵截、言传与身教、治标与治本等辩证关系,为班级管理助力。
张琳环[7](2020)在《理想班级的分析与建构 ——以成都市某小学一年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成员之间要学会共同生活,逐步构建社会共同体。人是具有群体性的,只有在集体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凸显自我个性。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也需要响应国际的号召。我国新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的追求目标,致力于提升班级生活中师生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境界。在深入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尽管研究者们针对班级管理的现实问题做了大量探讨,但在理论与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本研究中主要将问题分为三个:第一,从班级到班集体再到班级共同体,究竟何种班级形态更准确?第二,班级管理理念究竟是需要注重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第三,应该如何有效处理两者的关系?由于教育教学管理者对班级形态定位的不同,加之管理理念指向性的偏差,必然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有不同的侧重点,那么如何有效管理班级这一研究动机便油然而生。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材料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班级管理的研究现状,即班级组织形态的统一性、管理理念价值的教育性、班级管理内容的规范性、班级环境管理的美观性以及班级管理过程的关系性等方面进行梳理,界定了相关概念。随后,从柏拉图“心灵转向”论的视角出发,揭示转向内容,并结合成都市某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探究理想班级的管理策略。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交代了问题的缘起与提出、研究的目标、意义和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本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选题确定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理想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该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通过“三喻”概括柏拉图“心灵转向”论的主要观点;其次从观点中归纳“心灵转向”的认知转向、情感转向以及意志转向;再者找到原理内容与班级管理的关联;最后揭示班级管理实现“心灵转向”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某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现状调研。该部分明确研究的环境和对象,主要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某小学一年级6名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内容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第四部分,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透析。该部分主要针对在现状调研中的内容找出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班级管理认知、情感、意志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缘由,最后就问题得出启示。第五部分,理想班级管理的初步设想。该部分基于当前小学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紧扣“心灵转向”的内容,管理目标从片面转向全方位思考、班级活动开展注重单一转向多元化、班级人际关系从个体转向集体、班级环境营造注重显性转向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李晓琳[8](2019)在《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教师为核心的班干部班级管理模式是我国班级管理模式的常规模式,而这种模式严重减少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培养出大量官僚主义的“接班人”。本文通过观察、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了解到我国小学生积极投身于班级管理的现实状况,发现了一些关于我国小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阻碍性问题。在主体性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推导下,提出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班级管理这一概念和论述此管理模式的存在价值以及实施措施。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依据低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当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和依照教育规律,在班级日常事务中和在班级日常的事务管理中锻炼和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它的价值在于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实现自主修身和自主学习,增强班级凝聚力和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本论文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尝试提出了以下针对性措施:一、班主任角色大变身。对于班级管理,班主任常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成为学生的培训者自居,以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自居;二、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分工。学生积分上岗,按时轮换,全员参与,值周班长和机动班干部为补充;三、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专人专责,各施其责。在竞争的环境中成长,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构建并完善可操作性运行机制;四、构建评价奖励机制,增强班级管理的内驱力:开展鼓励性评语评价奖励机制。开展动态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开展阶段性的评比表彰激励机制。实行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我所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我所在学校的学生管理。
祖利琼[9](2018)在《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辩证艺术》文中研究指明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其管理能力和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中,有的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的班主任往往会陷入误区而无所适从,容易出现费力不讨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的情况。如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能运用辩证的管理艺术,巧用辩证关系管理班级,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现就班级管理中如何运用辩证艺术,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一、班级管理中的"方"与"圆"所谓"方",即班级管理工作的准
高少华[10](2018)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班规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高中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在班级群体生活中渴望平等和自主的管理方式,班规作为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制度依据,成为学生民主参与班级管理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的权威占据着压倒性优势,高中生的想法难以自由表达,参与班规建设的热情不够高。为改善这一基本现状,本文以高中班规为出发点,致力于建立一套合理有效、师生乐于接受的班规建设体系,促进班级管理的制度化和平等化。论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班规建设这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分析了班规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了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在班规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的辨析。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班规建设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和与班规的区别,本文首先辨析了相关学者提出的班级管理和班规的概念,并在结合各种概念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班规的理解,同时受班级制度建设这一概念的启发,本文扩充了班规建设的内涵。第三部分分析了高中班规建设的作用和影响因素。作用方面,本文分析了班规建设对学生个人、班集体和整个学校三个层面的积极影响,证明了开展班规建设的意义所在。班规建设的影响因素方面,本文分析了来自五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宏观大背景下的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校纪校规、班级性质、教师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水平以及学生特点,力求使影响因素的分析全面而具体。第四部分为本文的难点内容。为弄清当前班规建设的现状和其中的问题,本文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工作,包括面向高中生的问卷调查和面向教师的访谈工作。调查发现,在班规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师管理过于专制、班规的人文关怀不足和学生参与过程中相对公平的缺失这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教学评价指标单一、教师管理理念落后和学生个体差异大这三个原因,这三个原因与三个问题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一对多的关系,即某个原因可能导致多种问题的产生。第五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根据第四部分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本文给出了高中班规建设的四大建议。首先,在班规建设的全过程中,要把握好指导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民主性、鼓励性、平等性、广泛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前三个原则是针对第四部分中所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广泛性和严肃性贯穿于整个班规建设,可操作性则是针对班规内容提出的;其次,为了制定一份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规,且保证制定过程中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必须严格遵循班规制定的程序;然后,全体师生共同制定的班规要得到高效的执行,否则班级管理仍将处于混乱状态;最后,要做好班规的评价工作,要做到用班规评价学生,同时注意对班规进行评价,使班规更加合理完善。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在总结整篇论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
二、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辩证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辩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班级管理的“刚柔并济”(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班级管理现状 |
1. 班级管理方法失当 |
2. 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 |
3. 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提高 |
4. 班级管理中的民主性有待提高 |
二、“刚柔并济”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正确体现 |
1. 严而不厉,树立威信 |
2. 关爱学生,赢得信任 |
3. 刚柔并济,以人为本 |
三、结语 |
(2)目标导向下班级管理中静与动的运用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静”以谋长远,抓好班级管理目标设定与任务分解 |
1. 立足于早,注重静态规范的打造 |
2. 立足于全,注重班级意志的形成 |
3. 立足于实,注重基本学情的分析 |
4. 要立足于好,注重任务目标的细化 |
二、“动”以求实效,做好班级管理目标落实与动态协作 |
1. 紧盯市场变化,形成动态管理场景 |
2. 紧盯学生主体,完善自主管理模式 |
3. 紧盯群组协作,建立协同管理机制 |
4. 紧盯多元诉求,及时优化管理配置 |
三、“合”以促发展,促进班级管理目标优化与创新拓展 |
1. 明确管理主体的不同定位 |
2. 从动的实践出发制定静的规则 |
3. 为动静管理设定阀值 |
(3)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1问题分析 |
1.1.1班主任重视成绩,轻视德育 |
1.1.2德育工作方法单调 |
1.1.3师生关系不平等 |
1.1.4家校合作不密切 |
1.2原因分析 |
1.2.1应试教育重知识,轻技能 |
1.2.2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待提升 |
1.2.3不良的社会氛围 |
二、对策分析 |
2.1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严 |
2.1.1严格不能过于极端 |
2.1.2严格中蕴含深情 |
2.2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爱 |
2.2.1爱,但不能过度 |
2.2.2爱要让孩子感受到 |
2.2.3爱不能失衡 |
(4)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一、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目的:研究重庆某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情况 |
(二)选取重庆某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
(三)调查结果分析,发现重庆某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 |
二、初中班级自主管理的问题 |
(一)自主管理的意识薄弱 |
(二)自主管理能力较差 |
(三)自主管理动力不足 |
三、初中班级自主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学校管理引导存在缺失 |
(二)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
(三)家庭教育方式有待转变 |
四、初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
(二)坚持规范要求,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
(三)坚持效果导向,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
(四)坚持任务驱动,提高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效性 |
(五)创新治校思路,强化班级自主管理的学校引领 |
(六)坚持以生为本,增强班级自主管理的学生基础 |
(七)凝聚各方合力,营造班级自主管理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对硕士学历特别是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群体的关注 |
(二)基于当前学历提升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
(三)个人经历与体验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教师职业胜任概念及溯源 |
(二)教师职业胜任相关研究综述 |
(三)高学历中小学教师 |
四、分析思路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及实施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获取方法 |
五、研究的过程与实施 |
(一)研究步骤 |
(二)资料处理与编码方式 |
(三)教师职业胜任基本状况描述 |
第三章 教师职业胜任:“理论”与“实践”的张力 |
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二、教师职业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一)教学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二)班级管理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三)教育科研胜任中“理论”与“实践”之张力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师职业胜任:“传统”与“革新”的张力 |
一、教育“传统”与“革新”的关系 |
二、教师职业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一)教学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二)班级管理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三)教育科研胜任中“传统”与“革新”之张力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师职业胜任:“精专”与“广博”的张力 |
一、教育中“精专”与“广博”的关系 |
二、教师职业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一)教学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二)班级管理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三)教育科研胜任中“精专”与“广博”之张力 |
三、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 |
一、研究总结 |
(一)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的职业胜任:相对平衡的状态 |
(二)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的特殊性:充满张力 |
(三)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中的思考:制度与自主 |
二、建议 |
(一)理论中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
(二)部分国家地区实践经验的借鉴与思考 |
三、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6)辩证思维下的班级管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处理好为师之爱与师道尊严的辩证关系 |
2 处理好大是大非与小事小非的辩证关系 |
3 处理好疏导与堵截的辩证关系 |
4 处理好言教与身教的辩证关系 |
5 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辩证关系 |
(7)理想班级的分析与建构 ——以成都市某小学一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班级组织形态的统一性研究 |
1.2.2 管理理念价值的教育性研究 |
1.2.3 班级管理内容的规范性研究 |
1.2.4 班级环境管理的美观性研究 |
1.2.5 班级管理过程的关系性研究 |
1.2.6 研究现状的反思与启示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1 与班级相关概念 |
1.3.2 理想班级 |
1.3.3 理想班级管理 |
1.4 研究目标、意义与方法 |
2 理想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
2.1 柏拉图的“教育乃心灵转向” |
2.2 “心灵转向”的内容归结 |
2.3 原理内容与班级管理的关联 |
2.4 班级管理实现“心灵转向”的重要性 |
3 某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现状调研 |
3.1 调查环境和对象 |
3.2 调查维度的设计 |
3.2.1 “心灵转向”的内容逻辑 |
3.2.2 调查维度的确立与分析 |
3.3 调查工具的确定 |
3.3.1 班级管理观察表的设计 |
3.3.2 班主任访谈提纲的设计 |
3.4 调查实施与分析 |
3.4.1 各班班级管理观察分析 |
3.4.2 班主任访谈数据的分析 |
4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透析 |
4.1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意识较薄弱 |
4.1.2 班级活动中学生情感参与度不高 |
4.1.3 班级人际关系发展存在异化倾向 |
4.1.4 班级环境氛围总体和谐程度较低 |
4.2 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产生缘由 |
4.2.1 班级管理认知方面 |
4.2.2 班级管理情感方面 |
4.2.3 班级管理意志方面 |
4.3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问题的启示 |
5 理想班级管理的初步设想 |
5.1 管理目标的认知从片面转向全方位思考 |
5.1.1 理念紧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5.1.2 从每一个体出发明确其班级角色 |
5.1.3 基于班级发展样态规划管理过程 |
5.2 理想班级活动的开展注重单一转向多元化 |
5.2.1 在班级管理理念下明确活动目的性 |
5.2.2 不同班级角色凸显活动中的层次性 |
5.2.3 班级活动过程注意动态性与相对性 |
5.3 班级人际关系从个人转向集体 |
5.3.1 班级管理共同体中师生地位的辨析 |
5.3.2 班主任主导与学生主体的阶段划分 |
5.4 环境的营造注重显性转向隐性与显性相结合 |
5.4.1 利用有助班级管理的物质资源 |
5.4.2 创造理想班级管理的隐性支持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生班级活动参与度观察表 |
附录2 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编码表 |
附录3 师生互动矩形阵统计列表 |
附录4 班级环境氛围观察表 |
附录5 访谈提纲 |
致谢 |
(8)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自我管理能力培养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 |
2. 小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
3. 班级管理实践中学生部分参与班级管理的局限性 |
4. 在实践中曾遇到困惑使我思考和关注班级管理这个领域 |
(二) 研究意义 |
1. 丰富学生全员班级管理的理论 |
2. 促进教师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
3.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
(三) 文献综述 |
1. 日美两国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综合情况 |
2. 我国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综合情况 |
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二、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 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概念 |
(二) 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理论指导 |
1. 主体性教育理论 |
2. 人本主义管理理论 |
三、当前小学生片面参与班级管理的表现及局限 |
(一) 学生片面参与班级管理的表现 |
1. 学生未形成民主管理思想 |
2. 部分学生出现“官本位”思想 |
3. 部分学生只愿意成为班级管理的观众 |
(二) 学生片面参与班级管理的局限性 |
1. 班主任缺乏正确的管理观 |
2. 全体学生缺少管理班级的培训 |
四、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价值 |
(一)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
1. 实现自主修身 |
2. 实现自主学习 |
(二) 凝聚班级力量 |
1. 学会换位思考 |
2. 增强互信和互可 |
(三) 符合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
1. 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 |
2. 符合学生心理特点 |
五、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方法 |
(一) 班主任角色“大变身” |
1. 成为组织者的角色 |
2. 成为培训者 |
3. 成为心理医生的角色 |
(二) 形式各异的分工 |
1. 积分上岗,按时轮换,重视全员 |
2. 设立值周班长 |
3. 机动班干部为补充 |
(三) 建立健全班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1. 责任到人,分工合作 |
2. 引进竞争机制,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
3. 构建可操作性运行机制 |
(四) 构建评价奖励机制,增强全员管理的内驱力 |
1. 鼓励性语言评价激励机制 |
2. 动态量化考核评价机制 |
3. 阶段性的评比表彰激励机制 |
六、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高中班级管理中的班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一、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相关概念辨析 |
(一) 高中班级管理 |
(二) 班规 |
(三) 高中班规建设 |
二、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
(一) 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作用 |
1. 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
2. 有利于班级的规范化管理,形成良好班风 |
3.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
(二) 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影响因素 |
1.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对高中班规建设的影响 |
2. 校纪校规影响对高中班规建设的影响 |
3. 班级性质对高中班规建设的影响 |
4. 教师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水平对高中班规建设的影响 |
5. 学生特点对高中班规建设的影响 |
三、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 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现状 |
1. 高中班规建设现状研究的调查设计 |
2. 高中班规建设现状研究的调查对象 |
3. 高中班规建设现状研究的调查结论 |
(二) 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问题 |
1. 班规建设中教师管理的专制色彩过重 |
2. 班规建设中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 |
3. 班规建设中相对公平的缺失 |
(三) 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班规建设中教学评价指标单一 |
2. 班规建设中教师管理理念落后 |
3. 班规建设中学生个体差异大 |
四、高中班级管理中班规建设的对策 |
(一) 准确把握高中班规建设的各项原则 |
1. 坚持民主性原则 |
2. 注重鼓励性原则 |
3. 贯穿平等性原则 |
4. 落实广泛性原则 |
5. 把控严肃性原则 |
6. 确保可操作性原则 |
(二) 严格遵循高中班规制定的程序 |
1. 征求意见阶段 |
2. 草拟班规阶段 |
3. 讨论协商阶段 |
4. 决策通过阶段 |
(三) 高度重视高中班规的执行 |
1. 全面深入解读班规 |
2. 加强班规引导工作 |
3. 培养高效管理团体 |
4. 做好监督预防措施 |
(四) 做好高中班规的评价工作 |
1. 运用班规评价学生 |
2. 评价和改进现有班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班规建设调査问卷 |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辩证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班级管理的“刚柔并济”[J]. 郑洁.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1(15)
- [2]目标导向下班级管理中静与动的运用艺术[J]. 李俊鹏. 教学与管理, 2021(18)
- [3]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A]. 李小娟. 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
- [4]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姜园萍. 西南大学, 2020(05)
- [5]全日制硕士学历小学教师职业胜任研究[D]. 韦林翠.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辩证思维下的班级管理工作[J]. 张惠英. 科技资讯, 2020(09)
- [7]理想班级的分析与建构 ——以成都市某小学一年级为例[D]. 张琳环.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小学低年级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研究[D]. 李晓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浅谈班级管理中的辩证艺术[A]. 祖利琼. 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18
- [10]高中班级管理中的班规建设研究[D]. 高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