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一、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片谈(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1](2012)在《论老舍的白话语言观》文中认为老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着名的作家,享有“语言艺术大师”的美誉,作为-名出色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对文学的语言问题有其独到见解。老舍对语言的理解与阐释,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中外研究老舍语言观点的也大有人在。本文拟从老舍自述的众多语言观点中,提取出他的白话语言观,以此为切入点,论述白话语言在老舍语言运用与文学创作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老舍所秉持的白话语言观对白话语言话语方式的建构所作出的独到贡献。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论述老舍白话语言观的形成。老舍白话语言观念的形成与晚清名士提出的文字改革,以及五四时期文人志士兴起的白话文运动密切相关,正是这一特定得历史语境,为老舍白话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有力契机。在这一历史契机的影响下,老舍自觉摒弃了自幼熟习的古代文言,选择了白话语言,并形成了他以“白”、“俗”为核心的白话语言观。第二章论述老舍在白话语言话语体系建构中所坚持的语言纯净化与民族化观点。在声势浩大的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后,白话语言取代了文言,成为文学的正宗,但白话语言话语体系的建构却仍处于初创期。对于如何提升白话,许多人提出了引进古代文言、古代白话、西方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的方法。一时间,白话语言的建构呈现出混杂、欧化的倾向,对此,老舍提出了批评,倡导白话语言必须纯净化、民族化,用纯净的、民族化的白话语言也可以创作出优秀文学作品,完成白话语言话语体系以及白话语言艺术审美性的建构。第三章论述老舍关于白话语言审美特性的观点。写出白话语言的文艺审美性一直是老舍语言运用的不懈追求,但老舍所追求的语言之美并不在于用过多的修辞、形容对口语白话进行藻饰,而是仅就“白”、“俗”、纯净化、民族化的白话语言本身,写出它自然的简劲之美、动听的音乐之美和风趣的幽默之美。

曹家治[2](1990)在《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片谈》文中指出 媒介决定着不同艺术门类的审美特性。 翻开《红楼梦》这样的纯文学作品,我们看见的“文学”,只能是密密排列着的方块汉字、作者书写在纸上的“荒唐言”、一些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如此而已。文学必须依赖这些语言符号而存在。从传达方面看,曹雪芹那“锦衣纨袴”、“饫甘餍肥”及至“蓬牖茅椽、绳床瓦灶”的沧海桑田般的人生感受,那

高玉秋[3](2013)在《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残雪文学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她的小说之费解已经达到了令习惯于在前因后果的文学叙事和意图明朗的故事情节中找寻意义的读者难以接受的程度。怪异的表现手法,夸张、怪诞的人物性格,梦魇般的气氛,故事内部时间的断裂、空间的交错等等,都为残雪的小说打上了鲜明的无法与他人作品混淆的印记,也给读者和研究者造成了审美上的巨大冲击。由此,研究残雪也已经成了当代文学研究者们不可回避的也是非常感兴趣的课题。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残雪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残雪文学研究始终与其创作相伴随。研究残雪,不仅引动了广大读者解读残雪文学的热潮,而且也带动了文学研究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本文试图从残雪文学出现后短时间内文学评论界展开的关于残雪文学的论争入手,首先探寻残雪文学出现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1986——1987年,文学批评界针对短篇小说《公牛》引发了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论争,焦点在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内涵究竟体现的是什么。这一论争为后来中国文学的开放和理论界的反思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这是残雪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之一;残雪小说引起争论的另一焦点为文学的目的和价值究竟是什么。优秀文学的标准是什么?从作者的角度来看,是否以作家站在某个阶级或某种政治立场为评判原则?从作品的角度看,是否以作品表现了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为标准?而从社会影响来看,是否以读者群的数量来确定、以能够在广大读者中获得众口一词的评价为原则?这一系列的问题,均通过对残雪小说的争论而得到重新清理。将残雪小说的问世以及对残雪小说的论争置于文学史的背景下来考察,它既体现为残雪文学开始向传统的文学观发起挑战,又反映了本次论争绝非一次简单的文学作品的争鸣,而是释放了文学理论界关于文学变革的重要信号,那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改变已经开始。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迫切需要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文学要还原其主体性的地位,而不再仅只作为政治的附庸,重新重视文学自身的价值和艺术性;文学创作方法也从原来奉现实主义为圭臬转而追求文学表现的多样化;文学对人性的描画、对人性之复杂性的探究更加细致和深入。这使中国当代文学迫切需要吸收世界文学中有益的因子。当国门洞开,西方各种文艺思潮、文学流派纷纷涌入之时,文学创作获得了许多新的养分。而新时期文学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大量吸收,也孕育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气象。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新锐作家开始尝试采用对当时的中国读者来说相当陌生且在情感上遭到排拒的新奇的文学写作手法。其中尤以残雪的小说创作最为令人惊异甚至难以接受。文学理论界的反应虽与残雪文学创作同步,但更多表现为用古老的方法来应对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批评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直到90年代,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写作才终于与西方现代文学批评汇合,残雪文学才在新的文学批评视野下获得符合实际的评价。残雪文学带有鲜明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征,而残雪也从不讳言她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追随、她在创作手法上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方法的借鉴和发展。不过,残雪观念中的“现代主义”并不受制于后期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限制。她把所有内省的、以表现人类灵魂世界为己任的历代作家都视为现代主义作家。因此,一些过去从未收入“现代主义”作家名录的经典作家如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等都成为残雪心目中的“现代主义”文学家。在创作思想上,残雪汲取这些作家的丰富营养,在创作手法上,卡夫卡、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等作家的创作成为残雪学习的对象。尤其在残雪与卡夫卡之间,存在着诸多可比之处。残雪心目中卡夫卡的创作是关乎灵魂的,一切现实的描写都是灵魂世界象征化的体现。为了使不可把握的灵魂世界具象化,残雪在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上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以卡夫卡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元素。首先,残雪遵循超越的文学艺术观,建立了现象学意义上的“人性”的文学,摒弃了社会学背景下的是非善恶的人格判断,将一切描写直指人性的本质。而这本质的最高体现即为“理性”。“理性”既是努斯,又是逻各斯。而努斯体现为原始之力,当它在人类的灵魂中起作用的时候,灵魂中的自我便产生分裂,残雪的小说就是对分裂自我的描述。她作品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复杂关系,其实正是分裂自我的矛盾和复杂关系的体现。基于这样的创作思想,残雪眼中的卡夫卡文学正是努斯和逻各斯矛盾运动的艺术化表现。卡夫卡《城堡》中“城堡”对灵魂的召唤、《审判》中“法”对生命的拷问,在残雪的笔下置换成不速之客的蛮横造访、与隐藏对手的较量。残雪在她所理解的卡夫卡小说思想的启发下,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都着重于描写生命在前往不可更改的人生目标过程中,自我的挣扎和奋进,生命的整个运动过程便是突围和沉迷的冲突和转化的过程。终点的明确和虚无不能消解人对生命的执着,磨难和挑战激发的是生命的意志,唤起的是生命的快乐。残雪的创作除了受到西方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刻影响外,中国文学传统也一直潜藏在残雪的文学血脉中,隐秘而顽强。古代文学表现出对现世的强烈关注、“文以载道”成为中国文学的神圣使命。虽然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学结束了古典文学时代,西学之风日渐强劲,但中国文学传统并未被斩断,而在优秀作家的创作中得以保存、延续。同时,现代文学也形成了新的传统,人道主义思想成为贯穿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条重要脉络。当代文学中的一些作家曾放言自己主要是在西方文学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但他们最终还是承认以鲁迅文学为代表的现代文学传统对其创作的决定性影响。分析交织在残雪文学中的各种元素,我们会发现,其中根本性的东西仍然来自本土文学传统。其中既可见抒情传统的充分体现,也可见湖湘大地的巫楚之风弥漫在字里行间,铺染成了残雪小说荒诞、神秘、非理性的色彩;同时,在鲁迅小说中风格鲜明的复仇话语也在残雪的创作中得到延续,残雪语言的超时空性也可在鲁迅文学中找到渊源。当然,残雪对中国文学传统的改造也显而易见。具体表现在,她的创作已从原来文学表现客观世界转向表现精神的内在世界;由描写他人转向描写自我;由反映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转向反映自我分裂后的矛盾和斗争。残雪小说充斥着大量的肮脏与丑恶意象。其笔下的世界肮脏腐败,人物阴鸷、丑陋,人际关系扭曲、变态。这种不惜笔墨对肮脏与丑恶事物的描写,使残雪的创作获得两种极端对立的评价,一种厌恶甚至痛恨残雪的作品,另一种则对残雪小说赞赏有加。残雪小说描写的世界之肮脏、人性之丑恶、人伦之颠倒,是否为残雪以追求丑恶来达到审美的目的,成为研究者争论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追溯中外古今艺术的美丑观念开始,发现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丑恶人事,均为体现道德与伦理判断所用;而庄子提出,朴拙和粗陋恰是化丑为美,却又体现了美丑的辩证法;西方早在莱辛时代,丑就被高度重视,但它还处在一个陪衬美的地位;到了雨果时代,丑已经作为与美对应的一个必要成分存在了。那时的丑中尚不带有充分的恶的意味。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在改变了人对自身本质的判断之后,也将“人性本恶”的内涵进行了重释,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将丑恶意象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他的“化丑为美”也成为美学史上美的一次历史性升华。在分析残雪小说中的丑恶意象时,几种观点各据势力。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本质上如此,残雪不过是以现实主义的眼光,不再文过饰非地描写虚假的美好生活,而是真实准确地将现实的本来面目展现出来;一种观点认为残雪之所以描写的都是肮脏和丑恶,是因为她主观地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丑恶肮脏的;另一种观点将丑恶意象与残雪的人生观联系起来,认为悲观绝望的人生观导致了残雪文学充盈着肮脏和丑恶。残雪许多小说中出现“类情节”现象,即作品中人物反复做着一件事,却毫无结果,寓意人生的行动毫无结果,这体现出残雪对人类和世界的悲观绝望;第四种观点认为,残雪描写肮脏丑恶的事物非为他因,主要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在她作品中的继承和改造。本文的观点是,残雪把肮脏的事物、人类丑恶的品性,作为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动能看待,说到底是与她要描写人的灵魂有直接关系。肮脏与丑恶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从血污里诞生的生命正是纯洁灵魂寄居之所。肮脏与丑恶不仅是生命的原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为证明她的脏丑之原发力,残雪重新阐释了经典文学作品。残雪通过对歌德《浮士德》中魔鬼与浮士德关系的重新理解,再度印证魔鬼靡菲斯特是促使浮士德之向善的本质属性。为此,残雪在自己的创作中描写肮脏丑恶的人,从其自身来说,这是人类的本相,它为精神的存在和充分展现提供了舞台;从其与他者的关系来讲,肮脏丑恶的人又构成一种反作用力,成为督促人类前行的重要力量。残雪这样的创作思想,来自其关于作为原始之力的努斯与将努斯赋形的逻各斯之间矛盾运动的哲学思考。残雪的创作非常丰富,能够代表其成就的是长篇小说《边疆》。本文以《边疆》为范例,分析残雪小说如何实现语言的创新、如何通过客观描写实现自我意识的对象化。《边疆》同残雪的其他作品一样,并不讲述真实世界中发生的故事,而是将隐匿于肉体深处的自我托出来,而自我须经由将自我意识对象化为外在的种种景象事物人情故事等过程来体现。在残雪的创作中,传统语言真实准确反映客观世界的功能已经丧失,取而代之的是残雪所建立的一套纯然的文学语言系统,以满足她对所要表现的无限丰富的灵魂世界的阐释。她通过改变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通过将本来所指的真实抽空,填充进具有隐喻、暗示、象征意义的意象,实现她对自我灵魂世界的展现。于是,那个不可言说的自我便借助一个个已经丧失了原有所指的符号——能指而获显示。残雪文学研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本文限于篇幅,仅着眼于残雪文学中的几个侧面进行探讨,以期获得对残雪文学深层意义的理解,更进一步认识残雪文学的价值所在。

李燕英[4](2017)在《在革命语境中呼唤现实主义 ——晚年茅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横跨现当代的文豪之一,茅盾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以其名字命名的“茅盾文学奖”作为官方的最高奖项,引人关注,影响深远。他一直在倡导、探索和追求“现实主义”的中国形态。最初倡导“写实主义”和“为人生”;然后在创作和理论层面对革命现实主义进行探索;最后在革命现实主义陷入困境的时候,清醒地呼唤着心目中的现实主义。“晚年茅盾”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因其身份和地位的限制以及时代语境的变化而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本文以“晚年茅盾”理论与创作的具体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新旧融合这一较为新颖的切入角度,以期对他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主张有更为明晰的认知。引言部分,首先介绍选题的缘起及意义,然后结合选题对茅盾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和评价,最后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从理论与创作的角度详尽梳理茅盾现实主义的历程。“青年茅盾”以理论见长,开始倡导现实主义;“中年茅盾”在理论与创作层面探索现实主义;“晚年茅盾”在革命语境中呼唤现实主义,主要从事理论工作,其创作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显在的文艺官员背后是其潜在生命个体身份的被压抑。第二章,在理论层面对“晚年茅盾”的现实主义主张进行详尽阐释,主要从《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谈起》和茅盾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入手。除了契合官方主流以外,茅盾还有着自己的反思和见解,试图使现实主义溢出革命的规范,保持其丰富多样的面貌。第三章,主要从旧体诗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这两个方面入手在创作层面对“晚年茅盾”在革命语境中的现实主义主张进行详尽阐释。就旧体诗词而言,虽有与革命正统相契合的“新台阁体”诗作,但其抒发个人情感和生命体验以及反思政治和历史的诗作却因尊重人性真实和艺术规律而显得弥足珍贵。而对《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的分析,我们侧重以下三个方面:续写动因、人物形象改变中折射的政治和文化反思和立足私人家庭展开日常生活叙事。在这样的分析中,我们试图说明茅盾在迎合官方主流之外对于文学特性的尊重,也意在表明茅盾对革命规范下的现实主义的反思与突破。结语部分,结合旧体诗词这个较为新颖的角度从新旧融合的层面对“晚年茅盾”的现实主义主张进行新的解读。社会实际和文学现实影响的不仅仅是显在层面的新文学,旧文学同样受其影响,且与新文学的理论和创作一起折射出茅盾对革命规范下的现实主义的反思与突破。“晚年茅盾”对现实主义的呼唤与其之前的文学主张、时代语境和其所处的身份与地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钱万成[5](2018)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在承续了近现代儿童诗歌的观念传统和审美风貌基础上,深植于先后以“革命”“建设”及“改革”为主题的历史语境,在观念世界的建构与重构、美学范式的确立与转换等诸多维度都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与跋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塑造新儿童”观念烛照下的多元一体的儿童诗歌创作图式,到“文革”十年极左意识形态笼罩下的单一、狭窄的儿童诗歌创作局面,再到新时期以来多元并存、齐头并进的儿童诗歌创作繁荣格局,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既具体而微地展现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又推动了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并且在观念主题、价值取向、形式探索和审美风貌上均呈现了独特的历史流变线索与特征。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创作的历史考察,在厘清当代儿童诗歌创作发展、演变历程和历史分期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发展历程中的审美变化进行历史的和审美的梳理和分析。文章提出,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史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十七年”、“文革”十年和“新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儿童诗歌均敏锐地反映并回应了时代的主题。论文在“绪论”部分针对儿童诗歌及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的基础上,在第一章,针对“十七年”儿童诗歌展开考察与分析,着重讨论了“塑造社会主义新儿童”的时代使命下“十七年”儿童诗歌所集中形成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等观念主题和形式审美特征;第二章考察了“文革”十年儿童诗歌在极左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单一化、狭窄化的创作局面,在分析和阐释极左意识形态对儿童诗歌创作所带来的戕害的同时,有意识地打捞这一历史时期台湾地区儿童诗歌创作中所呈现出的时代主题、创作背景、艺术价值和审美取向,以期呈现该时段中国儿童诗歌的完整历史样貌;第三章针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最为异彩纷呈的新时期儿童诗歌展开梳理与讨论,提炼出“归来的歌”“成长的鸟”“大自然的歌唱”“个性的张扬”“理性的思考”等颇具时代特征的主题与线索,用以概括新时期儿童诗歌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并针对新世纪以来儿童诗歌所呈现出的“后现代”面目及其自由化、散文化、无主体化等特征展开讨论与反思;第四章从时代发展、政治环境和世界文学等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及其未来可能性,力图发现儿童诗歌的嬗变规律,为当下的儿童诗歌创作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欧明俊[6](2003)在《现代小品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挖掘梳理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在古今中外比较视野中,对现代小品理论进行较全面、系统、动态的实证性研究,总结其特点和兴替规律,提炼其有益价值,为当代小品散文及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借鉴。 现代小品理论对小品概念与散文、随笔、杂文等相关概念以及自我、性灵、闲谈、闲适、幽默等重要范畴做了辨析。系统地探讨了小品形态与内质包括题材、体裁、风格、语言、笔法章法、功能及价值等特征。强调小品是个人笔调、自由文体。短小精悍,小中见大;轻松随意,亲切近情;小题大做,不弃琐屑;议论说理、言志抒情;清新自然,闲适幽默;批评讽刺,娱乐消遣。亦重反正统、反主流的思想特质。强调“言志”,反对“载道”,有救弊之功,但过重消解文学的崇高严肃和规则纪律,又走向另一极端。它广泛吸纳古今中外小品及文学理论资源,整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往往“偏食”或“消化不良”。它是现代散文及文学理论的补充,对现代思想文化史亦有贡献。虽多矛盾疏漏处,仍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李瑞明[7](2003)在《雅人深致 ——沈曾植诗学略论稿》文中指出晚清的“同光体”诗派,在整个中国传统诗学的历史发展中,位居链条的最末端,其诗学理论的性格是为整个诗学传统作总结,无论是调和唐宋,沟合诗与学方面,都有突出的表述。但是,五四新文学的迅速崛起,其理论中所内含的新文学的倾向却被白话文学平民文学所掩埋、所遗忘。本课题所要研究的沈曾植及其诗学理论,同样也是被遗忘了, 沈曾植(1851-1922),字子培,号乙庵,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安徽护理巡抚。宣统二年辞官归里。清亡后以遗老居上海。生平事迹载于《清史稿》本传、宋慈抱《嘉兴沈曾植传》、谢凤孙《沈公墓志铭》、王蘧常《沈寐叟年谱》。沈曾植是近代杰出的学者,陈寅恪称为“近世通儒”,王国维称他是集有清三百年学术之大成且继往开来的学者(《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胡先骕《海日楼集跋》以为他是“同、光朝第一大师,章太炎、康长素、孙仲容、刘左庵、王静庵先生,未之或先也”。而且做为诗人,被陈衍等人尊称为“同光体之魁杰”,其诗被钱仲联先生推尊为近代“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一”的典型代表,其诗学钱仲联先生称是“发千古之秘”(《梦苕庵诗话》)。他邃于旧学,于经、史、音韵训诂、西北与南洋地理、佛、道、医、古代刑律、版本目录、书、画、乐律等,无不精通。且与当时闻人多有交游,举其着者,如与张之洞论新政,与李慈铭、李文田、洪钧等论西北地理,与杨文会、欧阳竟无论佛学,与王国维论音韵,与陈衍、陈三立、朱祖谋、张尔田论诗词等等。钱仲联先生在《论沈曾植的学术成就》一文中,从经学、史地、佛学及道教、文学、版本目录校雠、碑帖书画、刑律等方面,对沈氏的学思世界作了大致的勾勒,但多是引而不论、案而不说,因此很值得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而且,王国维认为沈氏言论颇精微,“趣博而旨约,识高而议平”,在近代学术向现代转型过程中,若学者有所取法,“得其片言,具其一体,犹足以名一家、立一说”(《寿序》)。而且,对整个“同光体”及其具体诗人的研究,在近代文学史以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中,显得十分薄弱,甚至是忽略或者一笔带过。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是,对诗人的具体研究尤其缺乏。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着对沈曾植的诗学作一论述。 论文分三章加以论述(第三章存目)。前两章是对沈曾植诗学的讨论,而第四章主要是考察“同光体”诗学的一般特征,是为沈曾植诗学提供一背景式、衬托式的讨论。 第一章是对沈曾植生平经历、学术范围与方法以及学术性格与思想史意义的介绍。在对沈曾植的一生作简要的概述中,着重突出他一生的主要事迹。对其学术范围的介绍,主要陈说他的经学、史学舆地与佛学三个方面的见解与卓识,并 说明他的治学风格与方法是究源委、观会通与虚实迭用、知类通达的融合.而其 学术性格与思想史意义,则根据对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一文的理解加 以阐说.认为沈曾植的学问内容及其变迁与递进,所表现出的讲求义理与用世就 是“汉宋兼采”的进路.在对清代学术继承的基础上,表现出由注重证据向注 重解释转移的倾向,并且在研究淦释中有浓厚的对生活时代的存在感受,透露出 对当前国事的忧伤、感叹以及对现实、未来的关念。 第二章是对沈曾植诗学的论说,由六节组成,分别以六个议题展开. 第一个议题是对沈曾植诗学渊源的介绍。在解说中,突出他与袁叔的诗学交 往,表明他们之间有相近的诗学路径,而且沈曾植十分欣赏袁起诗中所表现出的 玄理思致。在对袁艇、樊增祥、李慈铭关于唐宋诗争论的评论时,透露出沈曾植对宋诗的推重。由此而转入对沈曾植诗学、诗法所从出的秀水派的解说.秀水派诗人师法黄山谷,是以学入诗的典型,而沈曾植又把秀水派发挥到了新的高峰。值得特别表出的是,在以宗宋为主的“同光体”诗人中,沈曾植对近代诗人龚自珍的领会与接受,正是他的诗学思想之“不取一法,不坏一法”主张所含有的兼容并包性格的具体表现。 第二个议题是对沈曾植诗学“三关”说的分析。沈曾植诗学“三关”说,是在陈衍诗有“三元”说的基础上易“开元”为“元嘉”而成。这一变换,使原有的意蕴大变。本文尝试着从两个层面,即玄理与义理层面加以论说。在玄理层面,沈曾植着重论说通元嘉一关的方法,纠正了刘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之说的片面,从玄、佛之学对诗风影响的角度来阐说支、谢二诗相续的关系,二人都是秉其所学以入山水景色中,情与景与理的结合,在通神会性中发挥了诗在理致情思上的表现功用。这一见解说明了诗风的转变也缘于玄风(学风)的转变。有见于此,沈曾植更把诗人之学扩之到对儒学、理学与佛学等学理都要有深入的研究和所得。在论说中,更重要的是沈曾植对诗之三要素“意、笔、色”的诊释。他借助佛教天台宗之“三谛”与唯识宗之法相“三性”的理论思维,深入阐发了这三要素的关系,说明意、笔、色各自内涵在具体诗篇中是融洽统一、不相妨碍而又统体含摄。这是对新诗境如何营造的全新说明。在义理层面,沈曾植对杜韩一系诗人诗作的解说,表明他们都有从儒家经?

张冰红[8](2000)在《优美的多棱镜——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审美品格》文中提出本文以性别、文化双重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女性散文写作及其文本进行审美剖析。 90年代中国文化的转型,为女性写作提供新的机遇。因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女性写作视角的多样化,女性散文写作突破传统散文单一、封闭的审美规范,呈现出开放、多元的审美格局。90年代女性散文文本可大致分为四种形态:1.性别意识审视:女性作者表达对男权话语的质疑与反叛,以个人化叙说或躯体语言写作来建构散文的女性话语;2.文化意识观照:女性作者书写自我的同时,以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关注自身与外部世界,表达女性自我与社会角色统一的主旨;3.日常生活的书写:女性作者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自由自在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给予都市人世俗生存的一种人文关怀;4.实验性写作:女性作者以先锋性的艺术形式表达性别与人类生存意识,展现女性散文新的内涵与叙事话语。 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审美剖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女性散文写作的经验与误区,并为女性写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可预测21世纪女性散文的发展趋势。

邹建英[9](2021)在《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艳萌[10](2021)在《幼儿园儿童诗欣赏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片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片谈(论文提纲范文)

(1)论老舍的白话语言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老舍白话语言观的形成
    第一节 提倡“白话文”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老舍对白话语言的自觉选择
第二章 老舍论白话语言的纯净化与民族化
    第一节 白话语言的混杂、欧化倾向
    第二节 老舍对白话语言混杂、欧化倾向的批判态度
    第三节 老舍对白话语言纯净化、民族化的提倡
    第四节 纯净化、民族化白话语言的文艺性
第三章 老舍论白话语言的审美特性
    第一节 白话语言的简劲美
    第二节 白话语言的音乐美
    第三节 白话语言的幽默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2)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片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想象性
二、析情性

(3)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残雪现象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初期短篇的“蝴蝶效应”
        一、关于《公牛》的论争及其文学史意义
        二、“残雪现象”的产生
    第二节 残雪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
        一、残雪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
        二、“残雪印象”的形成
第二章 残雪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残雪接受西方文学影响的必然性
        一、时代与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残雪文学旨趣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契合
    第二节 残雪创作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和改造
        一、残雪视野下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残雪化”
第三章 残雪与中国文学传统
    第一节 文学传统的古与今
        一、中国文学传统的涵义辨析
        二、中国文学传统的历史变迁
    第二节 中国文学传统在残雪创作中的体现
        一、无法抹去的中国印记
        二、残雪小说的抒情性
        三、湖湘文学传统在残雪创作中的体现
        四、残雪创造性继承中国文学传统的启示
第四章 残雪笔下恶与丑意象的再认识
    第一节 残雪作品中世俗意义的丑与恶
        一、“丑恶”的残雪作品对当代文坛的冲击
        二、世界的肮脏
        三、人的丑恶
    第二节 丑恶意象的美学价值
        一、中国美学中的丑与恶
        二、西方美学中的丑与恶
    第三节 丑与恶意象在残雪小说中的意义
        一、残雪描写丑恶世界的意图之辨
        二、肮脏与丑恶——生命的动能
第五章 《边疆》——作为残雪小说的范例
    第一节 《边疆》:自我意识的对象化
        一、寻找迷宫的出口
        二、残雪观念中的“自我”和“对象”
        三、“边疆”与“自我”和“自我意识”
        四、对象化自我意识的无定型及其意义
    第二节 所指的虚渺与能指的丰盈
        一、现代主义文学对文学语言传统的变革
        二、残雪:向文学语言本体的回归
        三、《边疆》:灵魂世界的存在方式
        四、《边疆》文学语言意义的生成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在革命语境中呼唤现实主义 ——晚年茅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从“青年茅盾”到“晚年茅盾”的文学变迁
    第一节 作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青年茅盾”:现实主义的倡导
        一、写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结合中国国情,倡导“为人生”的文学
        三、引入“新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做补充
    第二节 理论与创作交错的“中年茅盾”:现实主义的探索
        一、“革命文学”论争: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浪漫神话书写
        二、“左联”时期:转向“社会分析”,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社会论战
        三、“战乱时期”:从“心理分析”到“民族形式”
    第三节 理论与创作对话的“晚年茅盾”:现实主义的呼唤
        一、显在的文艺官员背后的潜在生命个体身份
        二、显性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身份背后的隐性作家身份
第二章 “晚年茅盾”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现实主义诉求
    第一节 重读《夜读偶记——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它》:现实主义的隐性呼唤
        一、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的斗争
        二、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问题
        一、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统一
        二、古为今用、人民立场和文学语言等问题
    第三节 在作家作品评论中重申现实主义
        一、对杨沫的《青春之歌》的辩护的解读
        二、对姚雪垠的《李自成》的评论的解读
        三、对茹志鹃等青年作家作品的评论的解读
第三章 “晚年茅盾”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追求
    第一节 旧体诗词创作:从“新台阁体”回归现实主义
        一、受时代影响的“新台阁体”诗词
        二、抒写个人情感和生命体验的诗词
        三、反思政治和历史的诗篇
    第二节 小说创作:疏离时代的现实反思
        一、续写《霜叶红似二月花》的心理动因
        二、人物形象改变中折射的政治与文化反思
        三、立足私人家史展开日常生活叙事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 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现状
        (二) 当代儿童诗歌理论研究现状
        (三) 当代儿童诗歌理论研究评价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 诗歌
        (二) 儿童诗歌
        (三) 当代儿童诗歌
        (四) 当代儿童诗歌发展源流探微
    四、本文的思路、目标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目标
        (三) 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塑造“新儿童”——“十七年”儿童诗歌的观念世界与美学范式
    一、“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形象建构
        (一) 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形象
        (二) 儿童诗歌中的新中国精神
    二、“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英雄”主题
        (一) 歌颂革命领袖的诗歌
        (二) 歌颂时代英雄的诗歌
    三、“十七年”儿童诗歌中的“新生活”想象
        (一) 歌颂集体主义的诗歌
        (二) 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歌
    四、“十七年”儿童诗歌的多元诗体与多重风格
    五、狂飙突进背后的暗流——“十七年”儿童诗歌的隐忧
第二章 儿童诗歌的“文革”记忆与被淹没的辉煌
    一、工农兵文艺“基本建设”:“文革”期间儿童诗歌的创作主体
    二、激进的政治锋芒:“文革”儿童诗歌的观念主题
        (一) 狂热的个人崇拜领袖颂歌
        (二) 工农兵火热生活的集体颂歌
        (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颂歌
        (四) 反映儿童学习生活的颂歌
        (五) 极端批林批孔的狂热战歌
    三、程式化的美学:“文革”儿童诗歌的形式意蕴
        (一) 政治意识形态对儿童诗歌的强力介入
        (二) 借代象征等修辞手法的模式化运用
        (三) 儿童诗歌情感的“假大空”
    四、被淹没的辉煌:台湾儿童诗歌的崛起
        (一) 台湾儿童诗对“文革”十年童诗惨境的补白
        (二) 台湾儿童诗歌的发展轨迹
        (三) 台湾儿童诗歌代表诗人诗作
        (四) 台湾儿童诗歌艺术手法的创新与探索
第三章 “儿童本位”的复归与张扬——新时期儿童诗歌的繁荣发展
    一、归来的歌:儿童诗歌史中的归来者及其“美的文学”
        (一) “归来者”诗人概况
        (二) 代表诗人金波
    二、成长的鸟:新生代儿童诗人的崛起及其审美现代性
        (一) 新时期成长的儿童诗人
        (二) 代表诗人高洪波
    三、大自然的歌唱:新时期儿童诗歌的“自然”主题与审美境界
        (一) 儿童诗歌的大自然情结
        (二) 代表诗人滕毓旭、邱易东
    四、个性的张扬:新时期儿童诗歌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一) 走向多元的儿童诗歌
        (二) 代表诗人钟代华
    五、理性的启蒙:新时期儿童诗歌的观念拓展
        (一) 哲思隽永的儿童诗歌
        (二) 代表诗人樊发稼
    六、欣喜与困惑: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儿童诗歌
        (一) 儿童的成人化与成人化的儿童诗歌
        (二) 儿童与成人的相互赠予
        (三) 市场的繁荣不是诗的繁荣
        (四) “微笑”的儿童诗歌
第四章 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及未来展望
    一、当代儿童诗歌审美流变的成因
        (一) 时代确定了儿童诗歌的审美取向
        (二) 政治对儿童诗歌的巨大影响
        (三) 开放的世界吹进自由的风
    二、儿童诗歌的未来仍是梦
        (一) 从不完整到完整——20世纪中国儿童观的演变确立
        (二) 童年“风景”的消失和疆域的扩大
        (三) 究竟是福是祸?——新媒介的到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现代小品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现代小品理论界说
    二、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三、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四、 本课题材料来源及运用
    五、 本课题所用理论与方法
    六、 本课题思路及总体构架
第一章 小品及其相关概念论
    第一节 小品界说
    第二节 小品与散文
    第三节 小品与随笔
    第四节 小品与杂文
    第五节 小品与美文
    第六节 小品与散文诗
    第七节 小品与速写
第二章 现代小品特征论
    第一节 小品形态与内质论
    第二节 小品题材论
    第三节 小品体裁论
    第四节 小品笔法与章法论
第三章 小品范畴论
    第一节 自我与性灵
    第二节 闲谈与闲适
    第三节 幽默
第四章 现代小品功能及价值论
    第一节 小品功能论
    第二节 小品价值论
第五章 现代小品理论的价值重估
    第一节 小品理论在现代散文理论及文学理论中的地位
    第二节 小品理论的思想文化价值
    第三节 小品理论的负面价值及经验教训
    第四节 小品理论与小品创作实践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7)雅人深致 ——沈曾植诗学略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插页: 沈曾植《止庵诗集叙》手迹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引论
第一章 沈曾植的生平、学术及思想史意义
    一、 生平经历
    二、 学术范围与方法
    三、 沈曾植的学术性格与学术史贡献
第二章 沈曾植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 诗学渊源
    第二节 、 “三关”说之分析
        1 、 “三关”说的诗玄层面
        2 、 “三关”说的义理层面
        3 、 “三关”说的特征
        4 、 “华严诗境”:沈曾植诗学“三关”说的意向
        4.1 、 “解脱月”与“活六朝”的象喻意指
        4.2 、 字字华严法界来
        4.3 、 生命的证悟
        4.4 、 典型的综合与顽强的超越:来自书法的佐证
    第三节 、 “雅人深致”说的分析
        1 、 “雅人深致”的内涵
        2 、 “雅人深致”说的政治文格
        3 、 “雅人深致”说与“以禅喻诗”论的对反
    第四节 、 字重光坚:沈曾植的“以经发诗”观念
        1 、 释“字重光坚”
        2 、 言与道:人文文学与文化精神
        3 、 意义之网:“以经发诗”的根源
        4 、 学道如学诗
    第五节 、 沈曾植诗学的“因时”观念与文化视域
        1 、 诗史诸现象的论说
        2 、 时义的“观”场
    第六节 、 沈曾植诗学与书学的精神意向同构
        1 、 问题的导出
        2 、 沈曾植书学述要
        3 、 诗学与书学的对勘
        4 、 “尚文”:文化社会的取向
第三章 沈曾植的藏书题跋与诗学(存目)
第四章 美感兴味的转移--“同光体”诗学特征的一般考察
    一、 唐宋诗学的发生语境
    二、 与时相通的意念
    三、 “学人诗”的提倡
    四、 诗人主体精神的高扬
    五、 对近代诗学风尚的继承及政治倾向
附录一 “同光体”诗学系年简表
附录二 参考文献举要

(8)优美的多棱镜——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审美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 女性散文写作的契机与渊源
    1.1 城市与女性散文
    1.2 大众阅读与散文走红
    1.3 女性散文写作的渊源
    1.4 女性主体与散文写作
二、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文本的审美透视
    2.1 性别意识审视
        2.1.1 质问与反叛
        2.1.2 书写自己
        2.1.3 自恋/飞翔
    2.2 文化意识观照
        2.2.1 历史文化的感喟
        2.2.2 边缘文化的观照
        2.2.3 现实社会的关注
        2.2.4 学术精神的渗透
        2.2.5 终极价值的关怀
    2.3 日常生活的书写
        2.3.1 世俗审美
        2.3.2 个人性与传媒性
        2.3.3 快乐休闲的文字
        2.3.4 媚俗/人文理想
    2.4 实验性写作
        2.4.1 感觉与意识流
        2.4.2 荒诞表现
        2.4.3 变幻的话语方式
        2.4.4 跨体写作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四、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片谈(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老舍的白话语言观[D]. 李俊. 扬州大学, 2012(01)
  • [2]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片谈[J]. 曹家治. 当代文坛, 1990(01)
  • [3]残雪文学的意义空间[D]. 高玉秋.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5)
  • [4]在革命语境中呼唤现实主义 ——晚年茅盾研究[D]. 李燕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5]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审美流变[D]. 钱万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9)
  • [6]现代小品理论研究[D]. 欧明俊.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7]雅人深致 ——沈曾植诗学略论稿[D]. 李瑞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8]优美的多棱镜——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审美品格[D]. 张冰红. 暨南大学, 2000(01)
  • [9]新旧之变:台湾新文学的发生研究[D]. 邹建英.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10]幼儿园儿童诗欣赏活动研究[D]. 刘艳萌.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标签:;  ;  ;  ;  ;  

浅谈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