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北票附近中侏罗世晚期的沙漠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1](2017)在《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文中研究表明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张川波,何元良[2](1983)在《辽宁北票附近中侏罗世晚期的沙漠沉积》文中认为 风成砂具有良好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不仅常是主要的贮水层,又为极佳之油气聚集层,并含有盐类资源。如西北欧包括北海地区的Rotliegendes沙丘砂岩迭覆于含气岩层
许欢[3](2016)在《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以上城子组、后城组和大青山组为代表的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在华北北部及邻区具有广泛的分布,与一系列重大的、极具争议的地质问题存在密切联系,在华北克拉通破坏、生物群演替、区域构造背景等问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地层、充填序列、沉积特征、古水流、碎屑组分以及侵入的基性岩墙/脉的综合研究,全面探讨了地层时代、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沉积体系、物源、古地理、古生态环境、盆地演化和大地构造属性,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本文对辽西朝阳上城子组顶部、冀北围场和北京延庆后城组底部凝灰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分别获得了137 Ma、154 Ma和153 Ma的谐和年龄。结合近些年来已发表年代学数据,将土城子组/后城组年龄限定在154-137 Ma,为侏罗-白垩过渡期地层。最新的国际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成果指示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存在于土城了组/后城组内部。通过对辽西朝阳-北票盆地、冀西北尚义盆地和阴山-大青山石拐子盆地土城子组、后城组和大青山组共22条实测剖面的分析,识别出了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和沙漠五种沉积体系。物源研究结果显示,侏罗-白垩过渡期红层为近源沉积,没有来自兴蒙造山带的物质组分。古水流显示不同地区具有局地汇聚的水系特征,表明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发育一系列相对独立分隔的中-小型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形成的E-W向燕山褶皱逆冲带构成了华北北缘与兴蒙造山带之间宏伟的山系。太行山在中侏罗世晚期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发生了两次隆升造山,第二次造山活动更为强烈,构成了华北克拉通中部NNE向山系。华北侏罗-白垩过渡期区域性风成砂的出现与东部高原的形成耦合。极端的古地理、古生态环境制约着生物群的生存与演替。在华北北部、东部和东北地区新发现了大量侵入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中的基性岩墙/脉,获得的年龄集中在144-135 Ma。结合区域性分布的同期裂谷盆地、A型花岗岩、双峰式火山岩和变质核杂岩,本文提出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形成于伸展构造背景,受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带造山后垮塌作用控制。
郑少林,张武,丁秋红[4](2001)在《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文中认为报道产自辽宁北票三宝营土城子组 2种木化石及 10种植物化石 (包括 5新种 )。它们反映了干旱气候条件下沙漠绿洲型的植被特征 ,时代属中晚侏罗世
许欢,柳永清,旷红伟,刘燕学,彭楠,董超,薛沛霖,徐加林,陈军,刘海[5](2013)在《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沉积及其古地理和古生态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主要分布于鲁西蒙阴盆地上侏罗统三台组、辽西金—羊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土城子组、冀西北尚义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土城子组/后城组(原阎家窑组)、鄂尔多斯盆地下白垩统志丹群和甘肃下白垩统河口群。各地风成砂岩均具高角度大型—巨型板状、楔状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分选较好—好,磨圆次棱角状—次圆状等沉积特征。对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赋存层位以及风成砂岩形成时代进行了对比,将风成砂主要划分为3个时期,即基末利期—贝利阿斯期、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和欧特里夫期—阿普特期,且从鲁西到甘肃风成砂岩形成时代逐渐变新。通过上述5个地区风成砂的古风向研究发现,当时西北风盛行,古地磁研究显示风成砂岩发育于N25°—N45°之间区域。根据当前全球风带分布特征,认为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西风带上,为行星风系所控制。通过对比南半球同期风成砂岩古风向研究,提出全球南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均处于西风带上。结合风成砂及相应层位沉积特征、沉积环境的研究,初步推测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华北N30°以北地区为干旱寒冷气候,而N30°以南地区则干旱炎热,华北北部整体处于海拔较高的山地环境,山间盆地发育,火山活动频发。燕辽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的演替过程与风成砂沉积相耦合,体现了古地理、古环境对生物群发展的制约作用。
都晓菁[6](2015)在《中国北方侏罗纪古植物化石与植物群特征及其对古气候演变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有重要影响。随着人类活动造成的火气co2浓度持续升高,人们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深刻认识温室地球状态下的气候变化规律和驱动机制,对预测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侏罗纪是地质历史过程中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对侏罗纪古气候的恢复和重建能够帮助我们深入/解温室状态下气候变化规律。此外,由丁?相对于海洋,大陆环境对于气候更加敏感,气候类型也更复杂,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基于陆相沉积记录的古气候研宂十分重要。但由于侏罗纪地质时代较为久远,尤其是陆相地质记录保存较不完整,这对侏罗纪古气候研究造成了阻碍。然而,我国北方地区在侏罗纪处于巾纬度地区,也是当时全球植被发育最茂盛的地区,保存有大量种类宁?富的植物化石,这为我国佚罗纪古气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前人己幵展过较为细致的化石记录点描述和植物群统计工作,并对其反映的古气候意义做过讨论。但由于资料较分散、技术所限和整理、对比工作不够充分,对古气候重建和气候带划分的针对性工作尚显不足。本文系统地统计、整理和对比了我国现有北方侏罗纪古植物大化石和植物群记录。基于我国现存的侏罗纪真蕨类和银杏类古植物大化石资料,根据真蕨类和银杏类植物所对应的气候属性,利用Arcgis软件的数据库和图像处理技术,获得化石记录点的位置分布阁,探讨了我国北方侏罗纪干湿气候区大体演变特征。此外,根据我围目前现有的植物群记录,通过统计对比植物群的组成分7、各分子所占比例、植物生理结构特征,分析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征,将侏罗纪时期中国北方划分为暖温带潮湿气候区、温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和亚热带半干早气候区四个气候区,并分析了气候演变史。最后,创新性地利用新近建立的深时古气候分带标准,结合我国现代气温带与温度、干湿区与降雨量关系对应表,完成了深时标准下,我国北方侏罗纪气候带划分。本项工作系统地整理了我国北方侏罗纪古植物化石与植物群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详实丰富的基础材料。此外,在前人基础上,完善了我国侏罗纪气候区划分研究?最后,创新性地将深时气候带标准应用到我国侏罗纪气候区划分工作中,检验了该标准的合理性,也实现了侏罗纪古气候重建与现代气候的对应。
章朋,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刘海,徐加林,陈军,王宝红,汪明伟[7](2014)在《冀西北尚义盆地中生代沉积特征及古地理》文中研究指明尚义盆地形成于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以紫红色、灰绿色陆源碎屑岩为主的地层,仅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局部夹薄层玄武安山质火山岩。通过系统分析尚义盆地的沉积岩、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古水流、砾石成分等,分析了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的物源区、汇水中心及古气候的演化,恢复了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古地理格局。同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尚义盆地的沉积—充填样式,重点总结和综合分析了盆地内熔积岩、辉绿岩、边界断层等的发育特征,初步推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尚义盆地为伸展断陷盆地。
程日辉,刘招君,王东坡[8](1997)在《陆相盆地充填层序的类型——以辽西地区中生代盆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西地区在中生代发育了各种类型的陆相盆地,形成各种类型的地层。在按层序定义识别出不同盆地、不同时间的层序基础上,根据地质作用营力(如水、风和火成作用)、沉积介质与地质环境的特点将该区盆地充填的层序划分为湖盆层序、冲积层序、沙漠层序和火山层序等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层序不仅其层序内部组成各异而且其层序控制因素也不尽相同。湖盆层序是指在湖盆地内由沉积作用形成的一类层序,表现为随湖水面的升降变化沉积体系或体系域在时空上的变化。一个完整发育的层序可以反映出一个水侵—水退的湖水变化周期。冲积层序是指在流域盆地中以冲积沉积作用为主而形成的一类层序,其不明显地受蓄水面的控制,但受潜水面的影响和地形及侵蚀基准面的控制。沙漠层序是指在风介质的条件下以沙漠沉积为主体的一类层序。火山层序是指由于火山作用导致的火山物质(包括沉积物)在盆地内的充填所形成的层序,通常发育在断陷盆地的早期阶段,由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和沉积岩所构成。在辽西地区中生代盆地和各类型层序的控制因素中,构造因素是第一位的,表现在层序界因多为构造界面,如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平行不整合面以及构造转换面等。但各类型层序的具体控制因素是有差异的。
李素萍,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贾建亮,王涛[9](2021)在《银额盆地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时代意义——以蒙额地1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露头资料缺乏,银额盆地生物地层研究一直较为薄弱,钻井的地层时代划分及主要油气产层时代归属存在较大争议。为了厘清银额盆地钻井所揭示的油气产层的地层时代,本研究对位于盆地西部乌珠尔坳陷的蒙额地1井下部岩芯样品开展了孢粉学研究工作。根据孢粉类群及其含量的变化,划分了2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nonstriate bisaccate组合和Classopollis-Cyathidites-Quadraeculina组合。第一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和蕨类植物孢子含量相当,裸子植物花粉中无肋纹的双气囊花粉出现最为频繁,且多样性较高,并零星出现有具肋纹双气囊花粉,蕨类植物孢子以Osmundacidites为主,其他常见类群包括Lycopodiumsporites、Deltoidospora、Neoraistrickia等,均为我国侏罗纪常见属种,孢粉组合指示的地层时代为早侏罗世晚期,也可能下延至早侏罗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第二组合以Classopollis的高含量为特征,Quadraeculina和Cyathidites较第一组合含量增加,且未出现任何白垩纪的特征分子,反映了中侏罗世晚期的孢粉组合特征,气候由上述的温暖湿润转变为炎热干旱。根据本文的孢粉组合特征,原依据叶肢介化石定为上二叠统的地层宜重新厘定为中下侏罗统。同时,厘定的侏罗系在整个中国北方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共同显示由早中侏罗世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与含煤岩系向晚侏罗世酷热干旱环境与戈壁沙漠沉积体系的演化规律。
李晓波,张艳,仝亚博[10](2021)在《燕辽东段侏罗、白垩纪构造转变期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中、晚侏罗世之交至早白垩世早期,中国东部发生了构造格局和古地理环境的巨大转变。对这一时期燕辽东段古地理和古环境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多学科整合分析,初步认识如下:中侏罗世开始增强的板块汇聚造成中、晚侏罗世亚洲东部地壳增厚和地势升高,古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持续俯冲引起深部岩浆上涌、地壳减薄和多期伸展裂陷,同时东亚洋陆过渡带形成一系列逃逸构造,上述构造演化导致燕辽地区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中期形成高山和盆岭地貌。早白垩世137~131 Ma,嫩江—八里罕断裂至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延伸线两侧出现东高西低的地貌差异,相对下降的冀北—大兴安岭火山-地堑带地层中赋存热河生物群早期化石组合,而辽西—松辽地区为相对隆升的构造高地。130~110 Ma时期裂陷作用扩展,热河生物群中、晚期组合向周围扩散。热河生物群生存时期总体为以干冷为主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与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的潜在环境效应并不矛盾。全球气候演化和区域构造古地理条件共同导致燕辽地区自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干旱化和寒冷化,并影响到中、晚侏罗世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之间的生态群进化演替。
二、辽宁北票附近中侏罗世晚期的沙漠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北票附近中侏罗世晚期的沙漠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层对比 |
2 本文应用的主要资料 |
2.1 古生物资料 |
2.1.1 植物 |
2.1.2 孢粉 |
2.1.3 非海相双壳类 |
2.1.4 非海相介形类 |
2.1.5 海相生物 |
2.2 气候敏感沉积物 |
3 中国侏罗纪气候演化阶段与气候分区 |
3.1 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 |
3.1.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1.2 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
3.1.3 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1.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2 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 |
3.2.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2.2 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2.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2.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3 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 |
3.3.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3.2 东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3.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3.4 西藏—滇西热带-亚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4 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Bathonian)—卡洛维期(Callovian)) |
3.4.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4.2 北方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
3.4.3 南方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4.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3.5 晚侏罗世 |
3.5.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
3.5.2 中部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
3.5.3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
4 问题讨论及主要结论 |
(2)辽宁北票附近中侏罗世晚期的沙漠沉积(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层概况 |
二、岩石学成因标志 |
1. 成分成因特征 |
2. 构造特征及成因分析 |
3. 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 |
三、沉积相分析 |
1. 旱谷沉积 |
2. 风成沙丘沉积 |
3. 小型绿洲沉积 |
四、几点认识 |
(3)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意义和思路 |
1.4 研究内容和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华北克拉通演化 |
2.2 区域构造 |
2.3 区域地层 |
2.4 土城子组/后城组/大青山组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沉积体系 |
3.2 碎屑物源和古水流 |
3.3 SHRIMP锆石U-Pb定年 |
3.4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第四章 地层时代及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探讨 |
4.1 土城子组/后城组生物地层年代 |
4.2 土城子组/后城组同位素地层年代 |
4.3 中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沉积体系 |
5.1 冲积沉积体系 |
5.2 河流沉积体系 |
5.3 三角洲沉积体系 |
5.4 湖泊沉积体系 |
5.5 沙漠沉积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物源 |
6.1 碎屑物源和古水流 |
6.2 碎屑锆石U-Pb年龄 |
第七章 华北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地理、古生态环境 |
7.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 |
7.2 古地理 |
7.3 生物群与古生态环境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盆地及构造属性 |
8.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年代对比 |
8.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基性岩墙/脉 |
8.3 盆地演化与大地构造属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地层简介 |
3 组合及时代 |
4 古生态特征 |
5 新种描述 |
6 木化石描述 |
(5)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沉积及其古地理和古生态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 新发现的风成砂地区与地层层位 |
2.1 甘肃东南部下白垩统河口群风成砂岩 |
2.2 阴山—燕山地区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土城子组/后城组风成砂岩 |
2.3 鲁西地区上侏罗统三台组风成砂岩 |
3 风成砂岩沉积特征 |
3.1 辽西朝阳地区 |
3.2 鲁西蒙阴地区 |
3.3 冀西北尚义地区 |
4 风成砂岩形成年代 |
5 古风带恢复 |
6 讨论 |
6.1 古地理和古环境 |
6.2 生物群演替与古生态 |
7 结论 |
(6)中国北方侏罗纪古植物化石与植物群特征及其对古气候演变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侏罗纪全球气候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2 我国北方侏罗纪古气候研究方法及划分方案 |
1.2.3 古植物学方法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中国北方侏罗纪地质构造背景 |
2.1.1 早侏罗世 |
2.1.2 中侏罗世 |
2.1.3 晚侏罗世 |
2.2 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纪地层分布与分区 |
2.2.1 新疆地层区 |
2.2.2 祁连地层区 |
2.2.3 鄂尔多斯地层区 |
2.2.4 华北地层区 |
2.2.5 东北地层区 |
2.3 中国北方侏罗纪古地理 |
第3章 植物化石分布及古气候意义 |
3.1 中生代植物群常见分子的古气候指示意义 |
3.2 侏罗纪干湿区划分 |
3.2.1 早侏罗世干湿区划分 |
3.2.2 中侏罗世干湿区划分 |
3.2.3 晚侏罗世干湿区划分 |
3.3 我国北方侏罗纪气候干湿演化 |
第4章 植物群统计及气候带划分 |
4.1 早侏罗纪早期组合 |
4.2 早侏罗纪晚期组合 |
4.3 中侏罗纪早期组合 |
4.4 中侏罗纪晚期组合 |
4.5 晚侏罗世组合 |
4.6 我国北方侏罗纪古气候演变及与全球气候对比 |
第5章 深时标准下古气候带划分 |
5.1 深时气候带意义及划分标准 |
5.2 我国北方侏罗纪深时气候带划分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9)银额盆地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时代意义——以蒙额地1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 研究结果(孢粉组合特征) |
3.1 第一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 nonstriate bisaccate组合) |
3.2 第二孢粉组合(Classopollis-Quadraeculina-Cyathidites) |
4 讨论和分析:孢粉样品指示的地质时代和古气候学意义 |
4.1 Osmundacidites-Deltoidospora-nonstriate bisaccate组合(1197.31~1292.60 m井段) |
4.1.1 地质时代 |
4.1.2 古气候学意义 |
4.2 Classopollis-Cyathidites-Quadraeculina组合(1093.00~1057.68 m井段) |
4.2.1 地质时代 |
4.2.2 古气候学意义 |
5 蒙额地1井地层时代划分对比 |
6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结论 |
(10)燕辽东段侏罗、白垩纪构造转变期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和地层概况 |
1.1 构造单元和地层简介 |
1.2 侏罗/白垩系界线 |
1.3 土城子组的特征、时代和研究现状 |
1.4 燕辽地区与大兴安岭地区侏罗、白垩系的对比 |
2 区域构造环境和主要争议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燕辽地区晚侏罗世处于挤压还是伸展背景? |
2.3 嫩江—八里罕断裂演化对中国东北早白垩世古地理的影响 |
3 侏罗、白垩纪构造体制转变及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 |
3.1 构造体制转变的过程和成因机制 |
3.2“中生代中国东部高原” |
4 生物群演化的古气候背景 |
4.1 气候变化中的陆地环境演化 |
4.2 中国东部高原对古气候和古生态的潜在影响 |
5 结论 |
四、辽宁北票附近中侏罗世晚期的沙漠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 [2]辽宁北票附近中侏罗世晚期的沙漠沉积[J]. 张川波,何元良. 沉积学报, 1983(04)
- [3]华北北部侏罗—白垩过渡期陆相红层及其古地理、古生态和构造演化[D]. 许欢.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07)
- [4]辽西中上侏罗统土城子组植物化石的新发现[J]. 郑少林,张武,丁秋红. 古生物学报, 2001(01)
- [5]华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风成砂沉积及其古地理和古生态学意义[J]. 许欢,柳永清,旷红伟,刘燕学,彭楠,董超,薛沛霖,徐加林,陈军,刘海. 古地理学报, 2013(01)
- [6]中国北方侏罗纪古植物化石与植物群特征及其对古气候演变的指示[D]. 都晓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1)
- [7]冀西北尚义盆地中生代沉积特征及古地理[J]. 章朋,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许欢,刘海,徐加林,陈军,王宝红,汪明伟. 古地理学报, 2014(03)
- [8]陆相盆地充填层序的类型——以辽西地区中生代盆地为例[J]. 程日辉,刘招君,王东坡. 沉积学报, 1997(03)
- [9]银额盆地侏罗纪孢粉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时代意义——以蒙额地1井为例[J]. 李素萍,柳永清,旷红伟,彭楠,贾建亮,王涛. 地质学报, 2021(05)
- [10]燕辽东段侏罗、白垩纪构造转变期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初步分析[J]. 李晓波,张艳,仝亚博. 地学前缘,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