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聂志平[1](2021)在《老舍作品语言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中的经典示范作用》文中认为一般研究认为,老舍作品语言风格是口语的、方言的、幽默的;但是分析老舍的履历以及作品语言可知,其语言基础是北京话母语、汉语书面语(文言和白话)、普通话与英语的四位一体,同时老舍还有很强的语言自省意识和语言策略,非常善于总结创作和语言运用方面的经验。这种语言运用的理性自觉使老舍注意吸收中国古典文学语言(文言、白话)、英语以及方言的营养,在口语的基础上对创作语言进行提炼、加工,形成简洁流畅、明白如话又富有韵味的文学语言,以至于其作品成为"宣传纯正国语的教本"。老舍作品语言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张清常[2](1992)在《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文中指出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伟大的作家都是语言的巨匠,老舍当然在内。有关老舍研究的专着和论文在这方面谈了许多许多,这里不必重复叙述,只谈些零星的体会向专家求教。
许铭真[3](2013)在《老舍研究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故而老舍研究向来是学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回顾几十年来的研究,众多学者在资料辑佚、生平考证、作品解读、创造方法与理论总结、文化、教育、宗教思想考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在老舍研究中尚存在两点不足,一方面,在历史考察的系统性上还不是很充分,也即某一阶段的研究方式和思考路径与时代其它观念之间的关联,还没有被更细致、深刻地阐发;另一方面,在老舍研究的大量的资料整理工作中对于研究现状的反思和批判还不够,对于那些重复性的、攀附式的、偏激片面的研究成果,还没有从学术史、学术生态等层面高屋建瓴地给予症候式的解析。有鉴于此,本论文立足于老舍研究之研究,考察老舍研究80多年的历史过程,在横向与纵向的时间坐标中梳理其研究线索,凸显其研究洞见,指出其研究盲点。做这样的全方位的考察,可以承续已有研究脉络,打破存在的研究困局,扬长避短,以期对老舍研究有所推进。具体来说,论文将对老舍研究采取历史考察的方式,以老舍开始创作引起关注为起点,到新世纪十年结束也即2010年为止,中间大致分为五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大约从1928年老舍的《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两部长篇出版引发反响开始到1949年建国;第二个时期是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第三个时期是从“文革”结束到整个1980年代;第四个时期是1990年代十年;第五个时期是新世纪十年,即2000—2010年。共计五章,前后各有一个“导论”和“结语”。第一章主要对1949年之前的老舍研究进行分析。老舍被新文学倡导者朱自清的发现,使得老舍研究从一开始就进入了新文学历史建构的知识谱系,他被认作是有着鲁迅风的作家,即出于批判的讽刺。另外,对于老舍的短篇、长篇和戏剧也都多有探讨,但除李长之等批评家之外有老舍专论之外,其他批评者大都以书评的方式对老舍的创作进行感受和印象式批评,这种批评方式不仅是属于老舍研究的,也是属于新文学开创期的。所以老舍研究是新文学研究中的个案之一。1944年为老舍举办创作纪念活动,是老舍研究中绕不过的话题,日后老舍的兴衰荣辱都和这种渗透了政治考量的纪念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从新文学的新秀转化为新文艺的一座丰碑,对于文学分配的考察是研究此一时期老舍创作的重要一面。第二章探讨老舍研究在1949年之后到“文革”之间的历史面貌。此一时期的老舍由新文艺的一座丰碑到人民艺术家再到反动作家,命名的变更背后实在是一部作家的生命史。老舍是在1949年后少有的获得最广泛认同的新文学作家,然而也是“文革”开始最早离世的作家。被指认为文艺劳动模范的老舍,是五六十年代老舍研究的中心语汇。这一时期,“赶任务”的戏剧创作成为研究重心,对于老舍政治热情的肯定大于对作品本身的研究。老舍1949年之前的创作也一度被此一时期的文学史所批评。对于《茶馆》的评价也毁誉参半。第三章主要考察新时期的老舍研究。此一阶段是老舍研究复兴并取得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章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这一时期在老舍生平史料、老舍研究资料、老舍传记、老舍年谱等相关史料的搜集和挖掘上取得了重大成绩,为以后的老舍研究都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其次,随着新时期“老舍热”的到来,众多学者跳出传统评析老舍及其作品本身的旧格局,从美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系统全面地来理解和考察老舍及其创作。第三,随着老舍研究的逐渐深入,老舍的创作历程和创作个性都得到了极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老舍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市民性格、“京味”特色都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肯定。第四,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他的作品进行剖析也是新时期以来的“热门”之一。第五,不少学者跳出老舍研究的单一格局,将老舍置于中国新文学、西方文学的视域中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深化了我们对老舍的认识。第四章考察1990年代的老舍研究。相比过往的研究,此期既有对传统研究范式的继承与深化,同时也在研究方法和领域方面进行了积极开拓。本章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和论析。第一,由于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文化热”,更重要的则在于老舍原本就是文化型的作家,90年代的老舍研究呈现出从“文本”到“人本”的转向。第二,“老舍之死”是学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众多学者做出了多种解答。第三,文化心理研究在90年代实现了真正的繁荣,众多学者在东西文化心理、小说艺术心理、北京文化、知识分子心态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积极开拓。第四,对于老舍思想的探讨也是本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相关探讨集中在文学思想、宗教思想等方面,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老舍其人及其作品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第五,传统的“人本”研究仍在继续,在文本解读、语言研究、资料辑佚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第五章则探讨新世纪以来的老舍研究。一方面,进入新世纪以后,先前确立的研究方式仍在稳步开展,如文化心理研究、文学思想研究、作品解读、资料收集整理等,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推进。其次,研究者在既有的研究思路上也积极寻求突破,充分吸收相邻学科的成果和方法,从民俗学、民族学、性别研究、叙事学等多个角度来开拓老舍研究的局面。第三,回顾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也不无遗憾的发现学院体制中研究范式的僵化与重复现象的日益加重。结语部分则对老舍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本文认为新生力量的加入、研究禁区的破除和研究者研究能力的提高是未来老舍研究的重心所在。
符传丰[4](2007)在《老舍短篇小说论》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老舍短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老舍笔下的各种人物系列为出发点,揭示了各层小市民的生活遭遇及其内心世界,体现出老舍对待人物的温和与宽容态度。接着从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角度,探讨老舍受到东西方文化思想熏陶后,如何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在分析作品的艺术技巧方面,则说明老舍如何在吸取中西文学艺术要素后,以非常精湛的技巧将中西技巧融合一起,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进一步说明老舍是一位能够结合文学创作与创作理论的研究型作家。另外,论文也特别提出老舍与新加坡的密切关系,论证其短篇小说对新加坡的独特意义。本论文总结出老舍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身上肩负着岗位知识分子的重任,在安稳的生活中,一心为文学、文化事业做出贡献,一方面努力创作,一方面将短篇小说创作心得与教学经验,整理成为专书,为中国现代文学留下不少作品,是值得敬佩的。
任娟[5](2012)在《《四世同堂》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大师,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创作中将北京话运用得炉火纯青,其作品展现了地道的北京味儿。《四世同堂》创作于1944—1946年,以抗日战争为时代背景,真实地描绘了北平一个小胡同的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本文选取《四世同堂》做研究,力求客观全面地描写作品的词汇概貌,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其词汇特色,从而为词汇研究提供一点参考。论文的正文分为三章:引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现状、意义进行交代,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对《四世同堂》的词汇概貌进行描写。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四世同堂》文本进行分词和词频的统计,得到《四世同堂》词表。通过考察词表发现《四世同堂》名词、动词、形容词所占比重最大,双音节词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着重对作品的高频词和非高频词进行研究,非高频词部分主要分析了作品中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表示社交称谓的词,表示贬称和詈骂的词和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第二章对《四世同堂》的方言词和儿化词进行分析。通过穷尽性地查找方言词,考察这些方言词,并对其进行分类。儿化词在《四世同堂》中也占据一定的数量,本文主要从儿化词的类别和儿化词的特征,即儿化对词性、词义和词彩的影响,来进行分析。第三章《四世同堂》惯用语与类固定短语的考察。惯用语方面主要分析了惯用语的语义特点和使用情况。对类固定短语的分析主要从其结构方面进行,主要包括-A-B型和保留成语中相同的成分两类。
李咸菊[6](2008)在《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话语标记是口语较为突出的话语特征,是口语交际中的常用成分。话语标记在话语组织和交际互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话语功能。每一种语言都会有常用的话语标记,不同的话语标记可能有不同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特征,对它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语法化、衔接和连贯、语言变异等理论,在综合运用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和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大量真实自然的北京口语语料,得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类话语标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共时的角度出发,结合这些话语标记的来源、特征,研究它们的形成过程、出现频次、话语功能、与原有其他功能的差异、社会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等,从而展示了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的基本情况。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章概说。重点介绍了北京口语和话语标记的研究概况及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思路、方法、主要语料来源、选题价值及创新点。本文是基于20世纪80年代所调查的“当代北京口语语料”,侧重于研究北京日常口语话语中的常用话语标记,该研究深化了用语法化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北京口语和话语标记的力度。第二章话语标记的界定。本章梳理了以往研究中出现的话语标记名称,详细讨论了话语标记的主要特征,结合180名被试的北京日常口语话语,按各话语标记出现总频次的多少,确定了“嗯”“啊”“哎”“呃”“这个”“那个”“是不是”“是吧”“然后”“完了”“回头”等话语标记作为研究范围和对象。第三章话语标记“嗯”“啊”“哎”“呃”。本章辨别区分了北京口语中的“嗯”“啊”“哎”“呃”,进一步考察了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主要功能和社会分布特征。首先,区分了作为话语标记和作为叹词的“嗯”“啊”“哎”“呃”。话语标记“嗯”“啊”“哎”“呃”在语音上往往表现为弱化、轻声或拖音,语调多为低平、低降,语调对其话语功能的发挥影响不显着。其次,描写了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它们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占据“话语真空”、实现话语间的停顿或拖延、为说话人赢得思考时间、预设话语的开始、标示话语修正、确认话语信息等方面。最后,考察了话语标记“嗯”“啊”“哎”“呃”各自的社会分布。话语标记“嗯”与“啊”“哎”“呃”几乎处于互补的社会分布状态,汉族、青年、女性、高等文化水平、脑力劳动者和学生等更倾向于使用正规的或接近于标准语语音的话语标记“嗯”。而分属其他民族或久居北京的老年被试,尤其是老年男性,更多地使用旧、土的语音形式,如“哎”“呃”。话语标记“啊”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在使用频次上表现为老>中>青。第四章话语标记“这个”“那个”。本章主要考察了北京口语中共存的“这个”“那个”的性质、虚化过程及虚化为话语标记后的主要功能、使用情况及社会分布规律。首先,对口语中共现的指代词和话语标记“这个”“那个”进行了区分。指出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个”“那个”在话语中相对独立,位置自由,前后有停顿,可以省略,词汇意义虚化,不发挥指代功能。其虚化主要是由于所在的话语语境变化,指示作用变得不显着,意义和功能逐渐弱化、消失,句法位置变得不重要,再加上高频率反复使用造成的。其次,详细谈论了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这个”“那个”可以标示交际活动或新话题的开始;占据话语时间,供说话人思考;解释说明之前的话题,为之后话题“找话”“找词”;通过自身的照应和重复,衔接前后话语、调整话语次序。最后,考察了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分布。“这个”的使用频次表现为:男>女;老>中>青;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学生。“那个”的社会分布和“这个”基本是对立的,表现为:女>男;青>中>老。“这个”“那个”社会分布上的差异与他们自身功能的差异有关。第五章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本章探讨了“是不是”“是吧”所在疑问结构模式和所带疑问程度的变化,分析了“是不是”“是吧”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描写了作为话语标记的“是不是”“是吧”的主要功能和社会分布情况。首先,探讨了“是不是”“是吧”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和原因。“是不是”疑问功能由强到弱到无,形式上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连续链式的变化实际上与自身在疑问结构模式中的句法位置的改变、句法语义指向的变化密切相关。“是吧”的虚化则主要因“是+吧”重新分析、结构凝固而来的,也与语气词“吧”语气功能的虚化与所在语境的变化不无关系。其次,描写了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体现了说话者对自我和听话者的关注,是实现言语交际的一种礼貌策略。最后,考察了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社会分布情况。久居北京的中老年男性被试使用该话语标记最多,青年女性和学生被试使用该话语标记少,说明久居北京的中老年人比较注重交际策略,青年和学生则注重组织话语内容本身,对交际策略方面的考虑还不够。第六章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本章在介绍“然后”“完了”“回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然后”“完了”“回头”在口语中不同性质的共存形式、各自的虚化过程,进一步描写了作为话语标记时的主要功能和社会分布情况。首先,通过分析“然后”“完了”“回头”语音的弱化、词义的引申变化、句法位置及组合功能的改变等,探讨了它们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其次,描写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主要功能及其差异。认为它们最强大的功能是充当话语的衔接手段,实现话语间的连贯。最后,考察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社会分布。中青年、高等文化程度、脑力劳动者或学生被试倾向于更多地使用“然后”。“完了”“回头”除了受老年被试多青睐外,有时高频率地出现因个体因素的影响较大。结语。首先对研究的北京口语独白中常用话语标记作了简单回顾;举例介绍了北京口语中的其他话语标记,尤其是对话中常用的话语标记;探讨了口语中话语标记存在的原因和影响话语标记使用的其他因素;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聂志平[7](2022)在《老舍作品中的性状类北京方言词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250万字的老舍中文小说语言语料库为依据,对老舍中文小说中收录的性状类北京方言词语进行研究。通过严格筛选,共收集到313个性状类北京方言词语;其中表性质者79个,表状态者151个,表情状者61个,表数量者17个,表感叹者5个。又将这五大类性状类词语细分为14小类,并进行细致描写。
陈伟[8](2019)在《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动词用法的“有”及其否定形式“没”与其它成分进行组构的不对称;二是“有”与“没(有)”共现时的功能及其间蕴含的不对称性。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几类外在形式及内部语义功能上的不对称,从而揭示造成该不对称现象的深层机制和动因。文章主要以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互动语言学、篇章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功能语法、构式语法、标记模式的研究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各类不对称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并针对不同的现象做出有针对性地解释。全文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及不足、不对称现象与标记理论;第二章是全文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文章所谓的组构及共现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并对组构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总括性地列举分析“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及共现时的对称与不对称分布情况,并对其原因进行说明;第四章至第八章先是界定出名词性成分中不对称的抽象名词范围,然后解释其不对称的共性,接着分别对其中较为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探讨;第九章至第十二章是关于“有”与“没(有)”共现现象的研究;第十三章是结语。第四章以“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发生不对称现象的具体范围,即与抽象名词的组构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察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其不对称性在于“领属肯定”与“存现否定”的非对应性,可进一步论证为“主观肯定”与“客观否定”的非对应性,这种不对称性体现在能够发生语义增值的抽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形式上。此外,“有+抽象名词”与“没+抽象名词”之间表现为一种扭曲关系,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与抽象属性义名词的依存性,以及主观和客观的本质规定性有关。第五章主要是分析“有/没”与抽象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情况。“有”与名词性成分搭配的语义偏移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情况,其前提条件是抽象名词性成分必须是中性的,其自身不含任何褒贬义。而当“没”与有些名词性成分搭配时,情况则并非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对立,表现为许多搭配形式在句法、语义、语用功能及语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本章仅就语义偏移的表层现象进行列举说明,尚需以较有代表性的个案深入挖掘才能更为明晰。第六章以“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个案“有意见”和“有问题”,对学界少有涉及的“有+名词”语义负向偏移的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语义学视角对深层动因进行探究。认为发生语义负向偏移“有+N”结构同属隐性的评价性行为,而且偏向“不好”“不良”等贬义色彩,基本都是在结构中隐涵了关涉对象属性义的[-正常]义素。从语言外部来考虑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出于人际交往中为避免直陈性的负面表达而选用委婉表达方式的需求。第七章是“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话语互动性,选取汉语否定表达较为典型的个案“没问题”为研究对象,从交际互动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明确其交际动因是对疑问、祈使、陈述三类引发句式的积极回应。对应不同序列位置上“没问题”所呈现的各项功能特征,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的特质。话语引发人和应答人在互动过程中,言语目的产生的过程有所不同,引发语是在主体需求驱动下产生目的,而应答语则是在主体立场驱动下产生目的且要同时考虑对方的需求。该互动机制促成不同位置及功能的应答语“没问题”话语模式的形成。第八章的研究对象是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有”不能与负向量度形容词进行搭配,“没”可以同正向、中性、负向量度形容词搭配。主要原因是“有”“没”两种比较句式的语法意义各自不同,对应平比和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不对称的原因与“有”“没”比较句中“有”字功能特征和“没”字功能特征有关。这种不对称性从逻辑语义结构来梳理,体现为平比和差比之间比较方式的不同。第九章以共现形式“有没有”为研究对象,根据发话人已知信息的多少或疑惑程度的不同,将“有没有”疑问句分为三种句式:询问句、测度句、反诘句。“有没有”测度句是位于询问句与反诘句的中间阶段,并占据多数的比重。不同的句式对应不同的语义倾向,测度句侧重于肯定的“有”,反诘句侧重否定的“没有”。“有没有”测度句之所以能够表达测度语气,主要是与言者对事实的预估或对已知信息的主观倾向性有关,其功能主要靠“疑问话语标记”“语力”和“信疑互动的认知转化”三方面来实现。第十章、十一章、第十二章是以共现形式“有X没X”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形式的结构类型、类别功能、演变过程及动因、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阐释。主要结论如下:当变量“X”为名词时,“有X没X”在其句法环境中属隐性的从句组合结构。根据“从句组合斜坡理论”将“有X没X”分为并列、主从和从属三类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呈现的语义及语用表现有所不同。“有X没X”语用功能的多样性是该结构广泛使用的关键所在,而语用的心理因素、多重表义因素和意向性因素是触发该结构准确运用的前提。根据变量“X”的不同,将“有X没X”分为四类形式,各形式的功能有所不同。“有X没X”从最初充当句子主干的述谓成分转向充当句子附加成分的习语,经历了由句法功能向词法功能的转变。由于“X”词性及内部结构关系不同,四类“有X没X”习语化的先后顺序也不尽相同。从历时角度来看,一些用例在句法功能和语义凝固性上已相当于习语,此外还惨杂一些社会因素,如规约化导致的词义融合和去理据性等。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考察“有X没X”,发现在该构式框架中“有”“没”语义互动对“X”施加影响,导致该构式表义的多样性。构式“有X没X”从表层形式来看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构式,在共时平面上该构式存在多种同构异义的现象,既有语法构式也有修辞构式。如今具有习语特性的“有X没X”结构是典型的修辞构式。通过探究该构式的修辞动因,发现“有X没X”在共时平面的同构异义的现象,可以在历时演变过程中找到线索。修辞构式“有X没X”的发展始终贯穿着语法化和修辞化两条路径,修辞化的绝对促动性和语法化的相对稳固性,使二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形式及语义功能不断发生变化,直至生成现有修辞构式“有X没X”。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指出该成果对相关理论及语言现象的启示,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上的启示,预测相关不对称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说明了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时亚楠[9](2020)在《新世纪城市小说的城市乡愁书写》文中认为城市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让城市与乡愁之间拥有了以往所不具备的紧密联系,表现在城市小说的创作中,即形成了独特具特色的城市乡愁书写,并构成新世纪城市小说多元创作中的重要一极,与其他类型的城市小说创作共同讲述新世纪里的中国城市故事。同为新世纪城市小说,城市小说的乡愁书写与其他类别的城市小说创作既存在城市小说创作的共通之处,同时也拥有自身的鲜明特点。笔者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作作为研究对象,诸如叶广芩的《去年天气旧亭台》《状元媒》,双雪涛的《聋哑时代》《平原上的摩西》,葛亮的《朱雀》,金宇澄的《繁花》,王方晨的《老实街》等,立足这些文本将其特点总结归纳为四点:首先,以故乡之城或“家城”和久居其中的城市居民为主要书写对象;其次,在时空指向上呈现出“向后”的特点,即主要讲述过往的城市与人;再次,在情感上表现出对所叙述城市的深刻关切与思考;最后,情感的生成建立在城市的时代变迁与现代化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上。其中最鲜明特点是,在这些小说中,文本中的城市都是以故乡之城或“家城”的身份而存在的。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论文第一章围绕乡愁书写流变与城市乡愁展开论述。在中国文学中,乡愁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母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情结和诗学传统,但乡愁本身与乡愁书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其内涵与审美意蕴也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该章首先按照时间的顺序对乡愁书写的变迁进行梳理论述,以便呈现出在新世纪乡愁书写的变化与特征。其次,对于新世纪中国来说,乡土中国渐行渐远,城市作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故乡,同样给人们带来绵延不绝的乡愁,因此,第二部分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事实为依据对城市作为故乡和城市乡愁进行论证。最后,文学中的城市乡愁表达其实早已有之,但始终是零散的存在,新世纪之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乡愁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成为了新世纪城市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论文第二章以新世纪城市小说城市乡愁书写的主题向度为核心进行分析。新世纪城市小说的创作其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其中关于城市乡愁的书写同样如此。虽然乡愁作为一个共通的主题存在于这些城市小说之中,但作家们对于故乡之城的情感不同,态度不同,书写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不同,因而这些城市乡愁的书写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乡愁情怀和不尽相同的主题向度。该章将新世纪城市乡愁书写的主题归纳五大部分,即眷恋童年故乡、文化乡愁、精神乡愁、故乡之城的探寻以及对个人与城市成长史的书写,并以叶广芩、金宇澄、王方晨、葛亮、双雪涛等作家作品为中心进行论述。论文第三章围绕城市乡愁情怀的具象呈现展开研究。新世纪城市小说的乡愁书写一方面是多元化的,存在不同的主题向度,另一方面,在城市乡愁情感的表达上又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吃”“说”与“看”是人存在的三个最为重要的基本生理活动,是联结人类与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同时它们也是城市乡愁极其重要的载体。因此,对饮食、方言和城市景观的描写与叙事广泛地存在于新世纪城市小说的乡愁书写中,成为作家们再现故乡风貌与表达乡愁情怀的重要方式。论文第四章着重分析论述城市乡愁书写中的“城”与“人”。城市与人是城市小说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新世纪城市小说的乡愁书写对城市与人物的塑造独具特色。乡愁情感在此充当了纽带的作用,一方面使作家与故乡之城之间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契约,另一方面使人物与城市血脉相连。在此基础上,将叙述的焦点对准作为故乡的城市和久居其中的人们,从而呈现出城市“众生相”与“千城各面”的城市形象。论文第五章与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乡愁书写的叙事策略与审美追求以及新世纪城市小说乡愁书写的价值与局限。新世纪城市乡愁的表达建立在传统与现代,个人记忆与城市记忆以及故乡与他乡的对立与转换之中,这既是新世纪城市乡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也是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叙事策略与审美追求。作为一种较新的文学形态,新世纪城市小说的乡愁书写,一方面是对新世纪“乡愁”思潮复兴的一种文学回应,另一方面,在丰富新世纪城市小说创作的同时延续了文学乡愁的书写传统,这是新世纪城市小说乡愁书写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单质化的局限。
彭宗平[10](2004)在《北京话儿化词研究》文中认为北京话儿化词是近代汉语阶段出现的语言现象,在现代北方话儿化现象当中最具典型性。在现阶段,北京话里的儿化词不仅是一种北京方言词汇现象,而且有理由看作汉民族共同语中的一个语言项目。通过调查,弄清现阶段北京地区语言社团儿化词使用的情况,说明其差异的表现与变化的进程并非无理据无规律,而是与系统的社会差别和变化有关,并从中透视本地区言语社团中使用者对儿化词的态度。这些对于了解北京地区社会语言的使用情况、变异规律及发展趋势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北京地区言语社团使用语言中的儿化词。受前人与时贤研究成果启发,对北京话儿化词现象长时间探索与思考,使本研究的视角有别于以往的研究。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是对北京话儿化词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检视和考察,从各个角度进行描写与分析,力争说明北京话儿化词所具有的特质,共时使用中的差异表现及历时演变过程中的总体趋向。从广义角度则力图以社会语言学变异理论为指导原则,全面系统地描述、解释北京话儿化词共时与历时的变异现象、过程及特征。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一、北京话儿化词的总体特征。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全方位描述其变体系统的类型、特点和性质,以求获得不同于以往的理解与认识。二、北京话儿化词差异研究。描述儿化词由使用者的社会属性、语体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差异系统,分析这些差异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动因。三、北京话儿化词变化研究。从相关调查中得出北京话儿化词正在逐步衰减的结论,指出其“正在变化中”的特性与定位,并提出北京话儿化词从词汇现象变为语体标记的现象和原因。四、儿化词规范。试图在梳理普通话和北京话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关系的前提下,说明规范作为一种外部调节,应当注重描写、使用与发展的原则,并提出:面向在方言区“推普”任务,“必懂”似乎比“必读”更具现实意义。五、北京话儿化词的轻化及泛化现象。探讨北京话儿化词语义轻化与儿化泛化的关联与过渡,讨论北京话儿化词轻化和儿化现象泛化的原因和社会功能。 本研究采取传统方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立足于语言事实描写的同时,进行北京话儿化词的社会语言学调查、统计与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活的语言材料,以新视角从多个方位审视北京话儿化词现象,透视其变异的主、次动因,论证在量变过程中的质变:从词汇现象到语体标记的内在与外在原因。 社会语言学调查是本研究的主要特色。本研究通过以下调查获取语言材料及使用者的态度:北京话辞书中有关儿化词材料的记载:北京地名部分通名中的儿化变异;北京地区主要报刊中儿化词的使用;北京地区主要电视新闻中儿化词的使用;20世纪80年代北京话语料中的儿化词的使用;部分京味儿文学文艺作品中儿化词的出现情况;儿化词在北京人言语生活里的生存状况:北京人对普通话“必读儿化词”的认可情况等。 本研究的引申结论。是词语的轻化。从词语的轻化及词语特征泛化的角度对包括北京话的儿化现象在内的语言变异现象进行描写并寻求合理解释,也是本文努力的目标。
二、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老舍作品语言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中的经典示范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舍的履历背景 |
二、老舍的语言基础与语言能力 |
(一)古典文学修养:文言与白话 |
(二)英语修养 |
(三)北京话母语:口语与方言 |
(四)规范的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国语) |
三、老舍小说创作的语言策略与理性自觉 |
(一)关于老舍小说的语言风格 |
(二)老舍小说创作的语言策略 |
(三)老舍小说创作语言运用的理性自觉 |
四、老舍作品语言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具有经典示范意义 |
(2)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 |
老舍作品的北京话的词语颇具特色,不必多说。更值得注意的是: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直到三十年代的《骆驼祥子》等,原来在那里面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北京土语,却在六七十年过后的今天,很大一部分都毫无疑问地被看作是普通话的一般词语了。这在今天的读者来说是不会把它当成一回什么不得了的事儿来看待的。我却另有感受。我生于1915年,二十年代正是我清楚记事儿开始上学的活泼童年少年时期,三十年代正是我的少年青年时期和开始钻研语言学的时候。:老舍当时的那些作品里,哪些是当时北京土语尚未被吸收进入全民标准语的,哪些是已经被吸收进入全民标准语的,这个我还大致辨认得出来。当然今天我已算是七老八十,一把年纪的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统计个精确数字。实际上很难做,也没有这种必要。如果我说个“大概其”,至少有百分之六七十当时的北京土语已经成为今天普通话的一般词语。这么估计,只会少不会多。我想,仍然健在的老北京、老哥们儿、老大姐们都会点头。 |
三 |
(3)老舍研究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老舍研究的历史梳理 |
第一章 论题的开创——1949年之前的老舍研究 |
第一节 从“幽默”到“讽刺” |
第二节 浓郁的“北京味”的形成 |
第三节 戏剧批评:舞台的眼光与小说的写法 |
第四节 “新文艺的一座丰碑” |
第五节 关于“理想人物” |
第六节 关于《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 |
第二章 盛赞中的殒灭——从建国到“文革” |
第一节 “人民艺术家”、“劳动模范”和“语言艺术大师” |
第二节 从《方珍珠》到《龙须沟》 |
第三节 政治热情中的“赶任务” |
第四节 “双百方针”下的《茶馆》 |
第五节 新中国文学史中的“老舍” |
第六节 《北京日报》的声讨 |
第三章 研究的复兴与方式、视野的拓展——1980年代的老舍研究 |
第一节 史料的奠基 |
第二节 文本研究的深入 |
第三节 创作道路与创作个性的探讨 |
第四节 语言学的深入与幽默风格的再阐释 |
第五节 中国新文学、西方文学比较视野中的老舍研究 |
第六节 广阔视野和多重视角中的生机与问题 |
第四章 从文本到人本——1990年代的范式转换 |
第一节 范式转换的过程和成因 |
第二节 “老舍之死” |
第三节 老舍的文化心理研究 |
第四节 老舍的思想研究 |
第五节 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
第五章 新推进中的艰难深入——新世纪10年老舍研究的复杂境遇 |
第一节 多重研究方式中的新的推进 |
第二节 新方法的进一步运用 |
第三节 学院体制中研究范式的僵化与重复 |
结语 老舍研究的未来在哪里 |
参考书目 |
后记 |
(4)老舍短篇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前言 |
第一节:研究现状 |
第二节:研究范围 |
第三节:研究方法 |
第四节:本论文内容 |
第五节:小结 |
第二章:短篇小说人物篇:民间立场下的人物群像 |
第一节:底层人物:斑驳灰暗 |
第二节:知识分子系列:游戏人间与儒侠兼具 |
第三节:妇女系列:贤淑与堕落的二重奏 |
第四节:其他人物系列:被吞噬与被毁灭 |
第五节:小结 |
第三章:思想内容篇:现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 |
第一节:亦褒亦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
第二节:睁开另一只眼睛看中国:西方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小结 |
第四章:艺术技巧篇:中西文学因素的融合 |
第一节:东方与西方文学对老舍的影响 |
第二节:表现手法上中西因素的交融 |
■ 白描与勾勒手法的融合 |
■ 象征手法与意境结合 |
■ 幽默与中国式喜剧 |
带笑的讽刺 |
含笑的嘲笑 |
笑人笑己 |
第三节:叙述方式上中西因素的结合 |
■ 中国传奇与康拉德叙述故事方式 |
■ 以环境景物描写手法叙述故事 |
第四节:现代汉语艺术之典范 |
■ 浅白语言 |
■ 方言、口语的巧用 |
■ 西方语言因素的融入 |
第五节:小结 |
第五章:创作与理论篇:短篇小说创作与理论的结合 |
第一节:《文学理论概论》及其他文论 |
第二节:小说理论观 |
■ 短篇小说的定义 |
■ 短篇小说创作目的 |
■ 创作的旧记忆心理 |
■ 题材来自现实生活 |
■ 结构精简、故事完整 |
■ 重视人物描写 |
第三节:小结 |
第六章:老舍与新加坡篇:老舍短篇小说对新加坡的意义 |
第一节:老舍与新加坡 |
第二节:老舍短篇小说在新加坡 |
第三节:小结 |
第七章:结语 |
附录一:老舍短篇小说篇名 |
附录二:老舍小说创作理论篇名 |
附录三:老舍短篇小说内容简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四世同堂》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四世同堂》词汇概貌 |
1.1 《四世同堂》词表 |
1.2 《四世同堂》高频词 |
1.3 《四世同堂》非高频词 |
1.3.1 表示亲属称谓的词 |
1.3.2 表示社交称谓的词 |
1.3.3 表示贬称和詈骂的词 |
1.3.4 表示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
第2章 《四世同堂》方言词与儿化词 |
2.1 方言词 |
2.1.1 表示人、事物名称的词 |
2.1.2 表示行为、动作的词 |
2.1.3 表示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 |
2.1.4 表示行为、状态的方式、时间、程度的词 |
2.1.5 表示数量关系的词 |
2.2 儿化词 |
2.2.1 儿化的类别 |
2.2.2 儿化的特征 |
第3章 《四世同堂》惯用语与类固定短语 |
3.1 惯用语 |
3.1.1 惯用语的语义特点 |
3.1.2 惯用语的使用分析 |
3.2 类固定短语 |
3.2.1 -A-B型 |
3.2.2 保留成语结构中相同的成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说 |
第一节 北京口语研究概况 |
一 北京口语的研究价值 |
二 北京口语的主要研究视角和成果 |
第二节 话语标记研究概况 |
一 国外话语标记研究述评 |
二 国内话语标记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方法、语料及价值 |
一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二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三 主要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 |
四 选题价值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话语标记的界定 |
第一节 以往对话语标记的各种界定 |
第二节 本文对话语标记的界定和认识 |
一 话语标记的主要特征 |
二 本文选定的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 |
第三章 话语标记"嗯""啊""哎""呃" |
第一节 "嗯""啊""哎""呃"的性质 |
一 作为叹词的"嗯""啊""哎""呃" |
二 作为话语标记的"嗯""啊""哎""呃" |
第二节 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主要功能 |
一 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主要功能 |
二 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功能差异 |
第三节 话语标记"嗯""啊""哎""呃"的社会分布 |
一 话语标记"嗯"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 |
二 话语标记"啊"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 |
三 话语标记"哎"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 |
四 话语标记"呃"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 |
第四章 话语标记"这个""那个" |
第一节 "这个""那个"的共时变异和虚化 |
一 指代词"这个""那个" |
二 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个""那个" |
三 "这个""那个"的变异与虚化 |
第二节 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主要功能 |
一 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主要功能 |
二 话语标记"这个"与"那个"的功能差异 |
第三节 话语标记"这个""那个"的社会分布 |
一 话语标记"这个"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 |
二 话语标记"那个"的使用情况和社会分布 |
第五章 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 |
第一节 "是不是"问句到话语标记"是不是" |
一 以往关于"是不是"问句的研究 |
二 "是不是"问句疑问程度的弱化 |
三 "是不是"句法位置的改变和疑问功能的迁移 |
四 话语标记"是不是"的变体及相关形式 |
第二节 "是吧"的虚化和弱化 |
一 "是吧"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 |
二 话语标记"是吧"的弱化形式 |
第三节 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主要功能 |
一 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主要功能 |
二 话语标记"是不是"与"是吧"的功能差异 |
第四节 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社会分布 |
一 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使用情况 |
二 话语标记"是不是""是吧"的社会分布 |
第六章 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 |
第一节 "然后""完了""回头"的相关研究 |
一 以往关于"然后"的相关研究 |
二 以往关于"完了"的相关研究 |
三 以往关于"回头"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然后""完了""回头"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 |
一 "然后""完了""回头"的语音表现形式 |
二 "然后"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过程 |
三 "完了"的不同用法与虚化途径 |
四 "回头"的变异和虚化过程 |
第三节 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主要功能 |
一 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主要功能 |
二 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功能差异 |
第四节 话语标记"然后""完了""回头"的社会分布 |
一 话语标记"然后""完了"的分布情况比较 |
二 话语标记"回头"的分布情况 |
结语 |
一 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的回顾 |
二 北京口语中的其他话语标记 |
三 影响话语标记存在和使用的因素 |
四 本文研究的特点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180名被试情况一览表 |
附录二 语料标注符号及含义表 |
附录三 话语标记标注示例 |
附录四 20世纪以来北京话研究文献目录 |
后记 |
(7)老舍作品中的性状类北京方言词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性质类 |
(一)描写人的 |
(二)描写物的 |
(三)既可描写人又可描写物的 |
二、状态类 |
(一)属于人的状态 |
(二)属于物的状态 |
(三)同属于人和物的状态 |
三、情状 |
(一)程度 |
(二)范围 |
(三)量度 |
(四)时间 |
(五)频率 |
(六)方式状态 |
(七)语气、估量 |
(八)禁止 |
四、数量 |
五、感叹 |
1.真 |
2.真是的 |
3.这怎说的 |
4.真有你的 |
(8)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1 学术理论意义 |
1.2.2 实践应用价值 |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3.1 “有”字组构研究 |
1.3.2 “没(有)”的组构研究 |
1.3.3 “有”和“没(有)”的共现研究 |
1.3.4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3.5 需要解决的问题 |
1.4 现象及理论 |
1.4.1 不对称现象 |
1.4.2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 |
1.4.3 标记理论 |
1.5 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现象概述 |
2.1 “有/没”组构的不对称现象 |
2.1.1 不对称的含义 |
2.1.2 组构的不对称现象范围界定 |
2.2 “有”“没”的共现现象 |
2.2.1 “有没有”疑问句式 |
2.2.2 “有X没 X”结构 |
2.3 小结 |
第三章 “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
3.1 “有NP”“没NP”的对称分布 |
3.1.1 非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
3.1.2 共现条件下“有NP”“没NP”的对称 |
3.2 “有NP”“没NP”的不对称分布 |
3.2.1 有“有NP”无“没NP” |
3.2.2 有“没NP”无“有NP” |
3.2.3 “有NP”“没NP”外部句法环境的不对称 |
3.3 “有NP”“没NP”的不对称原因 |
3.3.1 “有”“没”出现时间先后有别 |
3.3.2 “有NP”“没NP”的语义泛化轨迹不同 |
3.3.3 “有”“没”与名词组配的偏向性 |
3.3.4 认知心理的倾向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不对称 |
4.1 抽象名词的特征 |
4.2 抽象名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 |
4.2.1 抽象名词的分类 |
4.2.2 抽象名词肯定与否定形式的区别 |
4.3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及扭曲关系 |
4.3.1 名词的肯定与否定的表义功能 |
4.3.2 名词肯定与否定的扭曲关系 |
4.4 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动因 |
4.5 对名词肯定与否定不对称性的认识 |
4.6 小结 |
第五章 “有/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偏移 |
5.1 “有+N”与“没+N”的语义偏移类别 |
5.2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
5.2.1 “有+N”语义正向偏移的相关研究 |
5.2.2 “有+N”正向偏移的类别 |
5.2.3 “N”的性状义 |
5.2.4 “有+N”的语义正向偏移 |
5.3 “没+N”的语义及语用倾向 |
5.4 小结 |
第六章 “有”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义负向偏移 |
6.1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 |
6.1.1 “有意见”的语义分析 |
6.1.2 “有意见”的语义偏移条件 |
6.1.3 “有意见”的语义负向偏移原因 |
6.2 “有问题”的语义负向偏移 |
6.2.1 “有问题”的语义分析 |
6.2.2 “有问题”的语义偏移条件 |
6.2.3 “有问题”语义负向偏移的原因 |
6.3 “有+N”的语义负向偏移 |
6.4 小结 |
第七章 “没”与抽象名词组构的语用功能 |
7.1 “没问题”的话轮分布和话语功能 |
7.1.1 基于语料库的“没问题”统计 |
7.1.2 “没问题”的话语功能 |
7.2 应答语“没问题”及其引发语 |
7.2.1 引发语的三类句式 |
7.2.2 应答语与引发语的关系 |
7.3 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 |
7.4 “没问题”的互动机制及话轮功能的形成 |
7.5 小结 |
第八章 表比较的“有/没”与名词性成分组构的不对称 |
8.1 “有/没”句的成分分析 |
8.1.1 比较主体与比较客体 |
8.1.2 量度词 |
8.1.3 程度指代成分 |
8.1.4 表比较的“有”和“没” |
8.2 “有/没”比较句的不对称 |
8.2.1 “有/没”字句语法意义的不对称 |
8.2.2 C项形容词的不对称 |
8.2.3 平比、差比的逻辑语义结构 |
8.3 关于“有/没”比较句不对称的解释 |
8.3.1 基于标记论的解释 |
8.3.2 基于“有”“没”功能与特征的解释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共现形式“有没有”的界定与功能特征分析 |
9.1 “有没有”疑问句的内部系统 |
9.1.1 “有没有”询问句到反诘句之间的过渡带 |
9.1.2 “有没有”疑问句的系统性特征 |
9.2 测度句与询问句、反诘句的比较 |
9.2.1 形式特征的比较 |
9.2.2 询问句与测度句的具体分析 |
9.2.3 测度句与反诘句的具体分析 |
9.3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 |
9.3.1 “有没有”测度句的主要功能 |
9.3.2 “有没有”测度句的功能层次划分 |
9.4 “有没有”测度句的产生动因 |
9.5 “有没有”句式的不对称 |
9.6 小结 |
第十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结构类型探析 |
10.1 “有X没 X”的特性分析 |
10.2 “有X没 X”的结构类型 |
10.3 “有X没 X”的语义及语用差异 |
10.3.1 “有X没 X”句式中“X”的语义差异 |
10.3.2 “有X没 X”的语用义分化 |
10.4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及动因 |
10.4.1 “有X没 X”的语用功能和表现 |
10.4.2 “有X没 X”的语用动因 |
10.4.3 “有X没 X”的意向模式 |
10.5 小结 |
第十一章 共现形式“有X没X”的形式与功能及其词汇化 |
11.1 “有X没 X”的形式与功能 |
11.1.1 “有X没 X”的句法分布 |
11.1.2 “有X没 X”的结构类别 |
11.1.3 “有X没 X”的句法功能 |
11.1.4 “有X没 X”的语义功能 |
11.2 “有X没 X”的词汇化条件 |
11.2.1 “有X没 X”的遍指义 |
11.2.2 “有X没 X”的词汇特征 |
11.3 “有X没 X”的词汇化 |
11.3.1 词汇化产生的过程 |
11.3.2 词汇化的整合过程 |
11.4 小结 |
第十二章 构式视角下“有X没X”的特征及演变 |
12.1 构式“有X没 X”的考察 |
12.1.1 “有X没 X”的原型及构式义 |
12.1.2 主观评价结构中“X”的语义特征 |
12.1.3 “X”语义特征的鉴别 |
12.2 构式“有X没 X”的语义属性 |
12.2.1 “有”和“没”对焦点“X”的凸显性 |
12.2.2 肯定标记“有”和否定标记“没”的不对称 |
12.2.3 构式“有X没 X”的属性特点 |
12.3 修辞构式“有X没 X”的显现 |
12.3.1 构式“有X没 X”的语法化 |
12.3.2 “有X没 X”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的互动 |
12.3.3 现构式“有X没 X”的成因 |
12.4 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主要发现及基本观点 |
13.2 本研究的启示 |
13.2.1 对语言不对称现象研究的启示 |
13.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
13.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9)新世纪城市小说的城市乡愁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概念界定 |
0.2 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1 乡愁书写流变与城市乡愁 |
1.1 乡愁审美意蕴的变迁 |
1.2 城市作为故乡 |
1.3 文学中的城市乡愁 |
2 城市乡愁书写的主题向度 |
2.1 城市故乡的童年旧梦 |
2.2 书写个人与城市的成长史 |
2.3 “家城”的寻根与溯源 |
2.4 城市的人间烟火与文化乡愁 |
2.5 时代变迁下的精神乡愁 |
3 城市乡愁情怀的具象呈现 |
3.1 饮食——“吃”的文化与味觉的乡愁 |
3.2 方言——“说”的文化与语言的乡愁 |
3.3 城市景观——城市象征与视觉的乡愁 |
4 城市乡愁书写中的“城”与“人” |
4.1 乡愁:人与城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 |
4.1.1 写作者与城市的精神契约 |
4.1.2 人物与城市血脉相连 |
4.2 塑造城市“众生相” |
4.2.1 中老年形象系列 |
4.2.2 青年形象系列 |
4.3 呈现“千城各面”的城市形象 |
5 城市乡愁书写的叙述策略与审美追求 |
5.1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讲述“家城”故事 |
5.2 在个人记忆与城市记忆的结合中想象城市 |
5.3 在故乡与他乡的转换中建构与消解乡愁 |
6 新世纪城市小说乡愁书写的价值与局限 |
6.1 新世纪乡愁思潮“复兴”的一种文学回应 |
6.2 城市书写的丰富与文学乡愁传统的延续 |
6.2.1 丰富新世纪城市文学创作 |
6.2.2 延续文学乡愁书写传统 |
6.3 现代城市经验的缺失与偏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北京话儿化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说 |
第一节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方法 |
第二章 北京话儿化词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类型 |
第二节 特点 |
第三节 性质 |
第三章 北京话儿化词差异研究 |
第一节 使用者差异 |
第二节 语体差异 |
第三节 其他差异 |
第四章 北京话儿化词变化研究 |
第一节 消失 |
第二节 隐现 |
第三节 从词汇现象到语体标记 |
第五章 儿化词的规范 |
第一节 儿化词的规范与北京话 |
第二节 规范的原则与重点 |
第三节 “必读”和“必懂”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北京话儿化词与语义轻化 |
第二节 北京话儿化的泛化现象 |
附录 |
一 电视新闻语体差异调查文本 |
二 电视新闻儿化词使用对比 |
三 儿化词社会属性分布调查表 |
四 电视新闻中使用的儿化词及出现次数统计 |
五 普通话儿化词表 |
参考文献 |
四、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老舍作品语言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形成中的经典示范作用[J]. 聂志平.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03)
- [2]北京话化入普通话的轨迹——老舍作品语言研究的新途径之一[J]. 张清常.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04)
- [3]老舍研究的历史考察[D]. 许铭真. 南京大学, 2013(02)
- [4]老舍短篇小说论[D]. 符传丰. 复旦大学, 2007(06)
- [5]《四世同堂》词汇研究[D]. 任娟. 河北大学, 2012(08)
- [6]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 李咸菊. 北京语言大学, 2008(11)
- [7]老舍作品中的性状类北京方言词语[J]. 聂志平. 东方论坛, 2022(01)
- [8]现代汉语“有/没(有)”组构的不对称及共现研究[D]. 陈伟.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新世纪城市小说的城市乡愁书写[D]. 时亚楠. 辽宁大学, 2020(01)
- [10]北京话儿化词研究[D]. 彭宗平. 北京语言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