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和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汤子琼[1](1996)在《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和应采取的对策》文中提出 在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择业出现的震荡,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观上出现的困惑和就业过程中人才市场的供需失衡,从而使大学生择业出现无序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引起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变化,使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标准上出现困惑,行为选择错位。
郭晓冉[2](2017)在《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较为普遍存在,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经济发展下行导致就业岗位不足、人才市场机制不够规范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用工制度不合理、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质量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但大学生自身在择业观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原因,许多时候不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的择业观存在问题。当前不少文科大学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地去报考公务员就体现了“学而优则仕”对择业观的影响根深蒂固,而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缺乏限制了大学生择业渠道的多元化。“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国家发展之本,为促进大学生充分而顺利就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树立符合自身发展、国家政策要求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择业观。虽然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研究成果数量众多,但现有研究成果在系统性、层次性、条理性、理论性上均有待提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在当前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中缺乏一致性的标准或规范,学者们在研究中往往各行其是,由此难以对研究成果进行合理比较。有鉴于此,本文借鉴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理论,结合择业观教育的特殊性,建构起了择业观教育的“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分析模式,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对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进行研究。根据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建国以后的择业观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计划经济时期、转轨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本文依据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要素对上述三个时期的择业观教育进行了概括。就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经过制定教育目标、确立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探索教育方法以及改善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显见成效,教育目标更加合理,教育主体逐渐多元,教育客体积极变化,教育方法渐趋丰富,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当前我国在择业观教育当中取得成绩固然值得肯定,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更值得关注。从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能看出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环境等五个要素上的应然要求,与上述应然要求相比,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上都存在差距,这就是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方可“对症下药”。本文认为,导致当前我国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择业观教育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第二,择业观教育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及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不够;第三,择业观教育客体在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与择业实现上存在问题;第四,择业观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第五,择业观教育环境存在负面影响。鉴于上述原因,为改进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需要从目标、主体、客体、方法和环境等五个要素入手。第一,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本文根据层次高低、时间跨度和内容维度等三重标准来对目标进行解构。根据层次高低,可以将目标划分为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根据时间跨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根据内容维度,可以将目标划分为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和心理教育目标。第二,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原则,对择业观教育的应然主体进行了阐释,主要是从社会主体、高校主体、家庭主体等维度来展开分析,并明确了各主体的职责作用。第三,明确择业观教育的客体要求。根据本文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维度分解即择业认知、择业理想、择业价值、择业心理和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将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客体要求划分为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以及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等五个方面。第四,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交往式”教育,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等七种方法。第五,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择业观教育不仅处在一定环境中且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作为教育者能够主动选择并优化环境。根据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标准,本文依次从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择业观教育环境的对策建议。
高素华[3](2008)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工作价值观二十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工作价值观是人生观中相对稳定的东西,它会在职业生涯中影响人们的择业行为、工作动机、工作责任感和对职业的忠诚度。从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的统包统配开始转向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伴随着这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我国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对1985年后我国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大学生各时期的工作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对我国大学生这二十多年来工作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工作价值观教育的一些对策。
刘杰[4](2010)在《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探析》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民工和失业人口的增多,教育体制和就业机制的变革,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等原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的择业观也随之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走入了误区,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大量事实也证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很多大学生依然向往沿海大城市、追求高工资。大学生择业观与其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是毕业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行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是关键。研究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是有很深的现实意义的。本文借鉴前人相关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择业观的误区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调适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方法与对策,从而使大学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进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可能。
于春娥[5](2008)在《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与职业价值观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就业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建设对大学生的需求旺盛,大学生供不应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被推向市场,自主择业。随着毕业生数量上的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制度以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1949年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统包统配”、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三个发展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大学生“统包统配”,从大学生的招生到培养都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去向也严格服从国家的分配计划,几乎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引入中国社会,尤其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向前发展的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开始给高校一定的自主分配的权力,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到20世纪末,市场经济加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开始把大学生就业完全推向市场,实行用人单位与毕业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实现“自主择业”。伴随就业制度的变革,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经历了相应的变化。建国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大学生是“社会型”的职业价值观,他们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奉献于国家、奉献于社会,党的召唤、社会的需要、组织的安排就是他们的志愿;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社会弥漫着浓厚的政治空气,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也呈现明显的政治色彩;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越来越有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大学生择业越来越务实,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评判标准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各个历史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大学生职业观念都与当时具体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无论是大学生的就业制度还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反映的都是不同时代的发展要求,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郑银凤[6](2016)在《“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劳动观是指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劳动观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帮助人们懂得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并以积极热忱的态度投入到劳动中去,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丰富社会财富做出贡献。而错误的劳动观则会支配人们做出相反的行为选择,并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身上不仅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而且还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因此,其劳动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决定着其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整个社会劳动观的发展方向。因此,关注和研究现阶段中国大学生的劳动观,增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当今大学生作为个性鲜明、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90后”一代,他们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活动频繁的时代,而当前,我国又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决定了“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较之“70后"、“80后"的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论文采用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劳动观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整个研究围绕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展开。横向研究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家庭背景、所学专业、学校类型等方面对他们劳动观的影响;纵向研究则着重考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同年级学生劳动观的差异,揭示他们劳动观的逐渐成熟过程和动态转变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90后”大学生劳动观的现状及其劳动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探寻当前“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对五所院校(912份有效样本)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劳动观总体上比较积极,但是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目的的认识不够清楚,劳动分工观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某些大学生对创新劳动的认识也不够清楚。而影响其劳动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其个体特征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等方面因素。而其中,劳动观形成的主渠道——劳动观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家庭教育方面而言,一些家长存在着把“劳动与学习对立”的思想、同时对体力劳动也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更有一些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的目的设定为“长大后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劳动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就学校教育方面来看,首先就中小学而言,一些中小学校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劳动观教育处于“边缘化”,此外,把劳动作为惩罚手段在中小学也比较常见;就高校而言,一些高校的劳动观教育存在着边缘化、片面化、形式化的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时代性,这些都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就社会方面而言,大众传媒“低俗化”、“过度渲染式"的传播理念,不但没有发挥其对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应有的正面宣传作用,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劳动观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90后"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生活科技化、交往虚拟化、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时代决定了较之以往时代的劳动观教育,“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增强“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应更新劳动观教育理念,坚持以辛勤劳动为荣的理念、劳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的理念、鼓励创新劳动理念以及劳动与休闲并重的理念。其次,应确立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的认知目标;热爱劳动、具有劳动意志的情感目标;投身劳动实践、积极创新创业的行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在此基础上,劳动观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本思想、劳动认同教育为劳动观教育的主导性内容;创新创业教育、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劳动相关社会问题为劳动观教育的创新性内容;以大学生择偶观、择业观教育为劳动观教育的拓展性内容;把劳动观教育的途径拓宽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此外,为保证“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加强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邓子鹃[7](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变迁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工作价值观的界定取决于研究者的立场。从择业/就业的角度看工作价值观,强调的是职业偏好标准即"工作意义"认知("值得吗");从工作特征角度看,侧重的是工作属性与内在需要之间的一致性即"工作态度"反映("想要吗")。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既存在代际差异,也呈现出相对稳定性。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和理性化,但并非是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跃迁,而是传统与现代不断交融。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可视为理想与现实博弈的产物。从社会动因来看,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现实压力增加、雇佣模式变化和消极形象传播共同形塑了大学生群体的工作价值观。今后的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研究要关注厘清多元化工作价值观的时代意义,探索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培育的多元化路径,改革高等教育的"一刀切"模式。
钟秋明[8](2015)在《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文中指出在大众化、市场化就业制度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其就业前景与人生命运,有效引导就业观对于促进就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业观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从概念、内涵、结构、属性、功能、类型等方面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基本理论,并实证调查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特征、影响因子以及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从而凝练毕业生就业观的形成机理,并提出引导策略。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是毕业生对求职就业的根本看法和总体态度,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是个体接触、参与求职就业相关实践经验的观念化。它是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内部包含就业条件观、就业价值观、就业目标观、就业伦理观等,外部又与就业行为、就业结果密切相关,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引导对象。就业观具有发展性、实践性、差异性、社会性等属性;在功能上主要表现为就业准备的预测功能、求职行为的定向功能、就业得失的评判功能;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参照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对湖南省普通高校2013届毕业生进行的抽样面访问卷调查,有效个案1030个,对2014届毕业生进行的网络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6428份。统计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就业能力、外貌条件、就业心理素质较好,求职形势并不严峻,就业目的倾向于生存-社会型,希望从事能发挥才能、个人发展机会多、稳定、劳动报酬高的工作,高校推荐就业、城市就业、国有单位就业是大部分毕业生的理想选择,八成毕业生赞同诚信求职,不赞同诋毁求职竞争对手,就业自主性普遍较强。通过采用专业软件和建立回归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显着影响其就业质量,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在就业观影响因子分析中,为避免从外在政治经济社会诸方面探究的繁复与冗杂,论文以毕业生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为分析的理论视角和测量维度,研究假设“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存量同其就业观显着相关,并具有预测作用”得到证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形成机理是就业观形成诸要素诸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律,可以将其概括为环境作用论、教育中介论、主体生成论。环境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条件,是主体就业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和支撑条件,以家庭影响、朋辈示范、主流价值引领、媒体渲染为代表的社会期望是外在的方向指引,并以潜移默化或突变的方式贯穿始终。环境作用论是从客观对象的视角来观察主体就业观的形成规律,反映外部因素通过主体社会资本对其就业观产生影响与作用。学校教育是联系社会主流就业观与毕业生就业观的中介,前者主导后者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这一中介而得以实现。教育中介论侧重阐述学校教育如何通过系统灌输等渠道和手段落实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毕业生就业观的主导与调控,把社会主流就业观转化为毕业生个体就业观。主体生成论着重描述毕业生就业观在主体自身如何从禀赋奠基到需求驱动、自愿选择,再实践生成、渐变成型。三个机理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回答毕业生就业观是如何形成的。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存在的环境、教育对作为社会意识的毕业生就业观具有决定作用,一定的环境、教育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就业观,一定的就业观只能在相应的环境、教育作用下才能产生。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环境、教育又只是就业观形成的外部原因、第二位的原因,决定性地影响毕业生就业观形成的是其先天禀赋和后天就业实践等内在的条件。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宏观层面上应明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毕业生求职就业应坚持热爱并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人类的幸福、采取诚信的方式等,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愿景与社会期待、就业作为手段与作为目的、职业选择与生涯发展等相结合;中观层面上,应构建合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长效机制,坚持价值与文化引领,加强组织文化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微观层面上,应切实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就业指导教育的活动载体,引导毕业生提高专业认可度、就业能力素质、就业自主性,理性看待就业形势和确立就业目标,辩证看待并有效开发使用社会资本,培育发展型就业价值观,实现及时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王利迁[9](2010)在《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当代中国而言,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①实现充分就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一段时期以来,严峻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人口与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失业率不断攀升、由就业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爆发的形势下,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阐释入手,站在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高度,创新性地探讨了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涉性,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大量调研数据客观反映了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讨论了由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出路及对策。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法,从实证研究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就业与和谐社会理论阐释上,采用了文献综述与理论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关涉性考量上,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当代中国的就业现状分析上,主要采取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就业问题解决与和谐社会构建路径上,则主要采取了现状分析与对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理论,在现实层面提出促进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对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阐释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章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西方就业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对古典学派就业理论、近代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保守主义就业理论、发展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等西方主要就业理论进行了总结与评析,为我国就业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概括了马克思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失业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的积极意义进行了评析;梳理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初期对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就业理论的创新与突破。第二部分梳理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和谐社会思想,并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理论,为全文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涉性考量是本文研究的哲学基础。文章的第二章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建构之间的关涉性和互促性。从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视角来看,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目的一致性。人的生存、价值体现和全面发展是人们就业和工作的目的,而人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二者在实现途径上也存在着互促性,即,充分就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将从各个层面为充分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者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具体而言,就业关乎社会的民生问题、关系社会的底线公平、是否充分就业影响社会的基本稳定和社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中合理的就业政策、完备的法律制度、公平的就业环境、充分的就业保障都是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将使就业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对当代中国就业现状的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现实基础。文章的第三章在大量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客观分析了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我国当代的就业发展与态势,总结了目前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就业制度的发展上,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社会转型期双轨制就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通过就业制度的改革调整,不断适应就业状况的发展,有效解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对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态势分析,探讨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下失业问题存在的总体现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群体的就业现状分析,反映社会主要就业群体的就业现状;并以2009年为例对年度就业现状进行了客观反映。就业三大基本矛盾突出、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业歧视普遍存在是当代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客观分析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是研究探寻以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之对策的基本前提与现实依据。文章的第四章归纳总结了由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来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就业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造成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分化状态,而且由于就业与收入的直接关联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对抗倾向并导致了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地位的沉降。失业问题导致现有利益格局的重组,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使得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出现分层化,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受到轻视和挤压,出现边缘化的倾向。同时,失业的存在直接挤压了人的社会活动,使失业者失去了展现自我价值、张扬自我个性的空间,从而导致整个人文进步的落差。就业歧视现象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公平的失落和错位,性别歧视、残疾人歧视、大学生就业歧视、农民工就业歧视的普遍存在,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音。探寻解决就业问题有效路径及对策,以充分就业促进以人为本的社会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落脚点。第五章是全文的收篇章,综合探寻了解决就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和对策,指出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协同推进。首先,在就业问题的解决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强化自身责任,通过制定科学的就业政策、贯彻各种就业法规、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就业市场监管等措施,积极促进和扩大就业。其次,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经济的发展。目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本文认为应通过加大第一产业调整、稳固就业人数,加强第二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再次,加大综合治理,构建促进就业的社会综合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大教育投资以提高就业素质、鼓励自主创业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指导以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以解决就业隐忧、加快城镇建设以增加就业容量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就业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修新路[10](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以多种具体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范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着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它直接引导和支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逐步展开关于大学生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大学生文化,科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艰巨的战略任务。引导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本研究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厘清了大学生文化的内涵,明晰了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对大学生文化的分类、时代特征及其主要育人功能进行系统研究,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下依托大学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支点和理论契合,揭示大学生文化的育人本质。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文化孕育、形成和演进历史过程的探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分析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总结揭示出大学生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特点的历史渊源。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全面客观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现状的审视,对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充分发挥我国先进文化优势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根基;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大学生自身需求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和积极利用社会外部和高校内部资源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和根本保障等。进而得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等结论。
二、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和应采取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和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和应采取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
1. 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引起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变化,使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标准上出现困惑,行为选择错位。 |
2. 人才市场的现状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 |
二 |
1. 人才市场的建立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 |
2. 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 |
3.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
三 |
1.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
2. 以利益导向配合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3. 高校应树立市场营销观念,进一步改革教育结构和专业设置,以便毕业生能更好地实现“自主择业”。 |
(2)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及评价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3.1 概念厘定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1 马克思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2 恩格斯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1.3 列宁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 新中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1 毛泽东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2 邓小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3 江泽民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4 胡锦涛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2.5 习近平关于择业观教育的论述 |
2.3 其它学科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1 马斯洛价值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2 认知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3.3 个体社会化理论对择业观教育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分析模式设计 |
3.1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
3.1.2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
3.1.3 遵循大学生择业观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
3.2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基本结构 |
3.2.1 基本要素构成 |
3.2.2 要素之间关系 |
3.3 择业观教育分析模式的具体验证 |
3.3.1 科学性验证:该模式相比现有分析模式更为合理 |
3.3.2 合理性验证:该分析模式符合大学生、家长、高校和社会需要 |
3.3.3 可行性验证:在现有条件下该分析模式切实可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沿革与现状 |
4.1 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历史演变 |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2 转轨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择业观教育 |
4.2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基本做法 |
4.2.1 制定择业观教育目标 |
4.2.2 确立择业观教育主体 |
4.2.3 引导择业观教育客体 |
4.2.4 探索择业观教育方法 |
4.2.5 改善择业观教育环境 |
4.3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主要成效 |
4.3.1 择业观教育目标更加合理 |
4.3.2 择业观教育主体逐渐多元 |
4.3.3 择业观教育客体积极变化 |
4.3.4 择业观教育方法渐趋丰富 |
4.3.5 择业观教育环境不断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择业观教育目标方面的原因分析 |
5.1.1 应然要求:促进目标全面实现 |
5.1.2 实然状况:目标实现具有片面性 |
5.1.3 问题原因:目标缺少层次性、长期性、全面性 |
5.2 择业观教育主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2.1 应然要求:发挥各主体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5.2.2 实然状况:教育“合力”未有效形成 |
5.2.3 问题原因:社会、高校及家庭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5.3 择业观教育客体方面的原因分析 |
5.3.1 应然要求:大学生树立合乎国家要求的择业观 |
5.3.2 实然状况:大学生择业观达不到国家要求 |
5.3.3 问题原因:大学生择业观五个维度存在问题 |
5.4 择业观教育方法方面的原因分析 |
5.4.1 应然要求:积极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
5.4.2 实然状况: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且效果较差 |
5.4.3 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缺少针对性、时代性、综合性 |
5.5 择业观教育环境方面的原因分析 |
5.5.1 应然要求:营造良好的择业观教育环境 |
5.5.2 实然状况:择业观教育环境中存在负面因素 |
5.5.3 问题原因:社会环境、高校环境及家庭环境存在负面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改进策略 |
6.1 设定择业观教育的科学目标 |
6.1.1 按照层次高低:个体目标、社会目标 |
6.1.2 按照时间跨度: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
6.1.3 按照内容维度:思想教育目标、政治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 |
6.2 树立择业观教育的社会化主体 |
6.2.1 促进社会主体的作用发挥 |
6.2.2 促进高校教师的主体性发挥 |
6.2.3 促进家庭主体的作用发挥 |
6.3 加强择业观教育客体的自我教育 |
6.3.1 大学生应建构理性全面的择业认知 |
6.3.2 大学生应树立崇高合理的择业理想 |
6.3.3 大学生应坚持导向正确的择业价值 |
6.3.4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健康的择业心理 |
6.3.5 大学生应促成精详规范的择业实现 |
6.4 丰富择业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
6.4.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
6.4.2 集体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6.4.3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4.4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
6.4.5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
6.4.6“交往式”教育 |
6.4.7 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教育 |
6.5 优化择业观教育的外部环境 |
6.5.1 优化社会环境 |
6.5.2 优化高校环境 |
6.5.3 优化家庭环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我国大学毕业生工作价值观二十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工作价值观研究回顾 |
2.1 工作价值观的概念 |
2.2 工作价值观的结构 |
2.3 工作价值观理论 |
2.4 工作价值观的研究方法 |
2.5 我国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研究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二十年工作价值观的发展 |
3.1 1985 年后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 |
3.2 1985 年后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回顾 |
3.3 纵观我国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发展 |
第四章 我国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
4.1 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因素 |
4.2 不断变革的高等教育改革因素 |
4.3 潜移默化的家庭因素 |
4.4 独具特色的个人因素 |
第五章 新形势下工作价值观教育对策 |
5.1 积极开展正面的社会舆论宣传 |
5.2 利用有效途径,提高效率 |
第六章 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研究展望 |
6.1 研究方法 |
6.2 研究对象 |
6.3 在交叉研究中寻找应用的落脚点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和实践意义 |
四、论文结构 |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一) 择业 |
(二) 择业观 |
(三) 大学生择业观 |
(四) 大学生择业观的构成因素 |
1、择业的理想目标 |
2、择业的心理动机 |
3、择业的认知状况 |
4、择业的价值取向 |
5、择业的实现途径 |
(五) 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特征 |
1、社会性 |
2、时代性 |
3、实践性 |
4、相对稳定性 |
5、个体差异性 |
二、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 |
(一) 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特点 |
(二) 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的积极方面 |
1、择业自主化凸显 |
2、择业取向多元化 |
(三) 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的误区 |
1、择业期望过高 |
2、择业取向功利化 |
3、择业心理不稳定 |
4、诚信意识淡薄 |
三、影响大学生择业观误区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一) 历史原因 |
1、受传统的就业体制影响 |
2、受落后的择业观念影响 |
(二) 社会因素 |
1、社会政治方面的影响 |
2、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
3、社会舆论导向的影响 |
(三) 学校因素 |
1、高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的影响 |
2、高等教育目标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影响 |
3、高校扩招的影响 |
4、高校专业结构设置的影响 |
(四) 家庭教育的影响 |
(五) 个体因素的影响 |
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影响 |
2、自我定位和认识方面的影响 |
3、个性因素方面的影响 |
4、心理环境方面的影响 |
5、价值取向方面的影响 |
6、知识储备方面的影响 |
7、择业经验与方法方面的影响 |
四、对当前大学生择业观误区的调适对策 |
(一) 对主体调适的对策 |
1、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 |
2、树立正确认识自我、自我评价的意识 |
3、找准自身定位,确立与自身条件相适合的择业取向 |
4、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
5、树立与时俱进的择业观念 |
(二) 对客体调适的对策 |
1、高等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
2、政府部门应提供的政策保障 |
3、用人单位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
4、家长应调整自身的观念和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5)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与职业价值观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 |
(一) 大学生就业制度变革的理论依据和原因 |
(二) 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过程 |
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给我们的启示 |
(一) “统包统配”的大学生分配制度的利与弊 |
(二)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利与弊 |
三、建国以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 “统包统配”就业制度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
(二) “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相关概念 |
1.4.1. 劳动及劳动类型 |
1.4.2 劳动的作用及意义 |
1.4.3 劳动观与劳动观教育 |
1.4.4 “90后”大学生 |
第2章 劳动观教育的思想渊源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观教育 |
2.1 劳动观教育的思想渊源 |
2.1.1 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及教育思想 |
2.1.2 西方社会的劳动观及教育思想 |
2.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观及其教育思想 |
2.1.4 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及其教育思想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劳动观教育 |
2.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观教育的发展轨迹 |
2.2.2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观教育的主要成绩 |
2.2.3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当代际遇 |
第3章 “90后”大学生劳动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3.1 研究方法 |
3.1.1 调查问卷研究 |
3.1.2 质性研究 |
3.2 从问卷调查研究和质性研究看“90后”大学生劳动观现状 |
3.2.1 劳动目的意义观 |
3.2.2 劳动荣辱观 |
3.2.3 劳动分工观 |
3.2.4 对劳动相关社会问题的认识 |
3.2.5 对创新劳动的认识 |
3.3 “90后”大学生劳动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个体特征因素 |
3.3.2 家庭环境因素 |
3.3.3 学校环境因素 |
3.3.4 社会环境因素 |
第4章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家庭劳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2 学校劳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3 社会劳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4.2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宏观层面: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
4.2.2 中观层面:制度、宣传的影响 |
4.2.3 微观层面:学校劳动观教育的影响 |
第5章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理念、目标与原则 |
5.1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理念 |
5.1.1 以辛勤劳动为荣的教育理念 |
5.1.2 劳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理念 |
5.1.3 创新劳动的教育理念 |
5.1.4 劳动与休闲并重的教育理念 |
5.2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目标 |
5.2.1 劳动创造了人与社会的认知目标 |
5.2.2 热爱劳动、具有坚强劳动意志的情感目标 |
5.2.3 投身劳动实践,积极创新创业的行为目标 |
5.3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原则 |
5.3.1 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
5.3.2 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3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5.3.4 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6章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内容、途径与保障 |
6.1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内容 |
6.1.1 主导性内容 |
6.1.2 创新性内容 |
6.1.3 拓展性内容 |
6.2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途径 |
6.2.1 家庭教育:劳动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
6.2.2 学校教育:劳动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
6.2.3 社会教育:劳动观教育的延续和拓展 |
6.3 “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保障 |
6.3.1 物质保障 |
6.3.2 精神保障 |
6.3.3 制度保障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变迁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作价值观的含义 |
二、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变迁 |
1.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分化。 |
2.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阶段性特征。 |
三、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变迁的社会动因 |
1.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调整。 |
2.现实压力增大。 |
3.雇佣模式变化。 |
4.消极形象传播。 |
四、结语与展望 |
(8)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概述 |
2.1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概念及内涵 |
2.1.1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及相关概念 |
2.1.2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基本内涵 |
2.1.3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哲学概括 |
2.2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 |
2.2.1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内部结构 |
2.2.2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外部关系 |
2.3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属性、功能与类型 |
2.3.1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主要属性 |
2.3.2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功能 |
2.3.3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类型 |
第3章 就业观实证分析的理论视角及模型建构 |
3.1 实证分析的理论视角 |
3.1.1 社会资本 |
3.1.2 人力资本 |
3.1.3 心理资本 |
3.1.4 三个资本之间的关系 |
3.2 变量及其操作化 |
3.2.1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心理资本操作化 |
3.2.2 就业观测量指标操作化 |
3.2.3 其他变量操作化 |
3.3 理论模型建构 |
3.3.1 研究假设 |
3.3.2 计量模型 |
3.3.3 数据来源与样本结构 |
第4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现状及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
4.1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现状描述 |
4.1.1 就业条件观现状 |
4.1.2 就业价值观现状 |
4.1.3 就业目标观现状 |
4.1.4 就业伦理观现状 |
4.2 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回归分析 |
4.2.1 以就业观为分析和描述维度 |
4.2.2 以就业质量为分析和描述维度 |
第5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
5.1 就业条件观影响因子分析 |
5.1.1 就业形势认知 |
5.1.2 就业政策认知与评价 |
5.1.3 就业指导服务认知与评价 |
5.1.4 就业条件观影响因子假设验证 |
5.2 就业价值观影响因子分析 |
5.2.1 就业目的 |
5.2.2 工作类型取向 |
5.2.3 择业决策时考虑的首要因素 |
5.2.4 高质量就业指标评价 |
5.2.5 就业价值观影响因子假设验证 |
5.3 就业目标观影响因子分析 |
5.3.1 就业单位性质取向 |
5.3.2 月收入期望 |
5.3.3 就业地域取向 |
5.3.4 就业目标观影响因子假设验证 |
5.4 就业伦理观影响因子分析 |
5.4.1 就业诚信态度 |
5.4.2 求职正当竞争态度 |
5.4.3 就业自主性 |
5.4.4 就业代价观 |
5.4.5 就业伦理观影响因子假设验证 |
5.5 基于个体资本的多维分析 |
5.5.1 社会资本对就业观的影响 |
5.5.2 人力资本对就业观的影响 |
5.5.3 心理资本对就业观的影响 |
第6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形成机理 |
6.1 基于实证研究的就业观形成机理 |
6.2 环境作用论 |
6.2.1 就业观形成的现实基础与条件支撑 |
6.2.2 就业观形成的外在价值引领 |
6.2.3 两种不同方式的环境作用 |
6.3 教育中介论 |
6.3.1 教育是联系社会主流就业观与毕业生就业观的中介 |
6.3.2 教育是社会主流就业观主导毕业生就业观的保障 |
6.3.3 教育中介作用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
6.4 主体生成论 |
6.4.1 禀赋奠基 |
6.4.2 需求驱动 |
6.4.3 自愿选择 |
6.4.4 实践生成 |
6.4.5 渐变成型 |
6.5 就业观形成机理之间的关系辨析 |
第7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引导策略 |
7.1 高校毕业生科学就业观应坚持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7.1.1 高校毕业生科学就业观应坚持的指导思想 |
7.1.2 高校毕业生科学就业观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7.2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引导的内在理路 |
7.2.1 合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
7.2.2 发挥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
7.2.3 加强组织文化教育 |
7.3 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引导的实证建议 |
7.3.1 就业条件观引导 |
7.3.2 就业价值观引导 |
7.3.3 就业目标观引导 |
7.3.4 就业伦理观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研究创新及局限 |
(一) 研究创新 |
(二) 研究局限 |
五、研究范围及概念论析 |
(一) 研究范围 |
(二) 概念论析 |
第一章 就业与和谐社会的理论阐释 |
一、就业理论阐释 |
(一) 西方就业理论发展与评析 |
(二)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及评析 |
(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理论 |
二、和谐社会理论阐释 |
(一)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 |
(二) 西方和谐思想及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 |
(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正式提出 |
第二章 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涉性考量 |
一、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构建目的上的一致性 |
(一)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 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
(一) 充分就业关乎社会的民生问题 |
(二) 充分就业关系社会的底线公平 |
(三) 充分就业决定社会的基本稳定 |
(四) 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 |
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就业环境的全面改善 |
(一) 合理的就业政策有利于实现充分就业 |
(二) 完备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消除就业歧视 |
(三) 公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弱势群体及时就业 |
(四) 充分的就业保障有利于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就业制度演变及就业现状分析 |
一、中国就业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1949 年—1978 年) |
(二) 我国社会转型期双轨制就业制度(1978 年—2001 年)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2002 年—现在) |
二、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 |
(一) 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探究 |
(二) 年度就业状况分析(以 2009 年为例) |
三、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及发展态势 |
(一) 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就业问题 |
(二) 主要社会群体就业状况及原因 |
(三) 中国就业发展态势预测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就业问题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分析 |
一、就业问题加剧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断裂 |
(一)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现状简析 |
(二) 就业问题加剧社会各阶层的分化 |
(三) 就业问题引发弱势群体地位的沉降 |
二、失业问题导致社会利益的失衡与落差 |
(一) 失业导致社会格局的重组 |
(二) 失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
(三) 失业导致人文进步的落差 |
三、就业歧视牵发社会公平的失落与错位 |
(一) 性别就业歧视牵发社会男女公平的缺落 |
(二) 残疾人就业歧视牵发社会群体公平的缺失 |
(三) 大学生就业歧视牵发社会际遇公平的缺陷 |
(四) 农民工就业歧视牵发社会区域公平的缺位 |
第五章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就业问题出路及对策分析 |
一、在政府主导下强化就业政策法规支持 |
(一) 彰显政府解决就业的主导作用 |
(二) 发挥《就业促进法》的规范作用 |
(三) 强化政策促进就业的导向作用 |
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推进就业进程 |
(一) 加大第一产业调整,稳固就业人数 |
(二) 加强第二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渠道 |
(三)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充分实现就业扩展 |
三、在综合治理中推动就业工程建设 |
(一) 加大教育投资,提高就业者素质 |
(二) 鼓励自主就业,增加择业机会 |
(三) 提高就业服务与指导,改善就业环境 |
(四) 健全社会保障,解决就业隐忧 |
(五) 加快城镇建设,增加就业容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 |
附录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问卷调研法 |
1.4.4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
2.1.1 大学生文化概念的厘定 |
2.1.2 大学生文化的分类和内容 |
2.1.3 大学生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2.2.1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2 大学生文化的主要功能 |
2.3 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2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 |
2.4.1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作用 |
2.4.2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消极作用 |
3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萌生 |
3.1.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孕育 |
3.1.2 古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2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转型 |
3.2.1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2 民主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3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 |
3.3.1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 |
4.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2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色 |
4.2.1 新时代“追梦”文化特色鲜明 |
4.2.2 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4.2.3 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 |
4.2.4 大数据时代下主动开展文化实践与文化创新 |
4.3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具体表象 |
4.3.1 政治文化: 参与积极并日趋理性 |
4.3.2 学习文化: 尚学与致用共存互促 |
4.3.3 恋爱文化: 传统观念下逐渐开放 |
4.3.4 网络文化: 诉求多元并日益丰富 |
4.3.5 生态文化: 知行脱节但走势向好 |
4.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实困境 |
4.4.1 传统文化受到巨大挑战 |
4.4.2 远大理想模糊,功利心态增强 |
4.4.3 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凸显 |
4.4.4 大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 |
4.4.5 大学生文化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
5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归因 |
5.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1.1 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
5.1.2 不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5.2 社会外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影响 |
5.2.1 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
5.2.2 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
5.2.3 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 |
5.2.4 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
5.3 高校内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3.1 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
5.3.2 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
5.3.3 学生朋辈交往的影响 |
5.3.4 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
5.4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4.1 大学生生理特征的影响 |
5.4.2 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 |
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路径 |
6.1 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1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2 继承光荣的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 以大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1 确立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6.2.2 明确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
6.2.3 推动大学生主动自觉的开展自身文化建设 |
6.3 积极调动社会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3.1 加强国际交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6.3.2 形成社会合力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
6.3.3 营造丰富多元的环境和健康的网络氛围 |
6.4 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4.1 用卓越的大学文化引领大学生文化的主流 |
6.4.2 用高尚的教师文化带动大学生文化的提升 |
6.4.3 用出色的课程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的素养 |
6.4.4 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的内涵 |
6.4.5 用丰富的实践文化拓展大学生文化的领域 |
6.4.6 用优秀的网络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的成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和应采取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择业的震荡和应采取的对策[J]. 汤子琼. 青年研究, 1996(01)
- [2]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D]. 郭晓冉.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3]我国大学毕业生工作价值观二十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高素华. 苏州大学, 2008(04)
- [4]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的探析[D]. 刘杰. 内蒙古大学, 2010(01)
- [5]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沿革与职业价值观的演变[D]. 于春娥. 山东大学, 2008(02)
- [6]“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D]. 郑银凤.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7]改革开放40年来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变迁回顾[J]. 邓子鹃.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0(02)
- [8]我国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研究[D]. 钟秋明. 湖南大学, 2015(02)
- [9]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 王利迁. 河北师范大学, 2010(10)
- [10]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D]. 修新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