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氟塑料管浮(转)子流量计(论文文献综述)
杜贤柳[1](2020)在《垃圾焚烧烟气中酸性气体凝结和颗粒沉积的特性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余热利用是我国可再生资源利用的研究热点,符合《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能源科学领域及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的方向。垃圾焚烧烟气富含水蒸气、复合酸性气体、复杂固体颗粒等极端条件,其烟气余热利用具有重大理论及技术需求,以突破复合酸性气体凝结引起的低温腐蚀与复杂固体颗粒沉积引起的传热恶化,为垃圾焚烧烟气余热利用奠定理论基础,以便提出换热器的设计准则及利用垃圾焚烧烟气余热的极限。本文通过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实际烟气氛围进行低温腐蚀实验,分别对除尘前后两个测试点不同壁面温度下的灰样进行研究,借助SEM、XRD、EDS等方法,完成了对复杂固体颗粒的团聚规律、沉积腐蚀机理及常见钢材耐腐蚀性能的分析。测试点1结果表明:随着管壁温度降低,管壁积灰层形态可分为四个阶段:177℃>T1>130℃时,疏松干灰区;130℃>T1>110℃时,疏松干灰向粘结性湿灰转化区;110℃>T1>70℃时,粘结性湿灰区;T1<65℃时,腐蚀区;积灰层污垢系数出现两个转折点,对应的进口温度分别为110℃及70℃,工程酸露点温度为70℃;当管壁温度降至50℃时,腐蚀严重,腐蚀层可分三层,内层为刚开始的粘合层,主要以FeC12.4H20为主,SiO2含量较高;中间层为氯化盐(NaCl、KC1)及FeCl2.4H20;外层主要为高熔点的氧化物SiO2。五种测试材料的耐腐蚀性如下:316钢>ND钢>考登钢>20#钢>Q235。另外,现场实验发现聚四氟乙烯的耐腐蚀性远远高于316L钢。测试点1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Cl2.2H2O、FeC12.4H2O,腐蚀反应为氯化反应。由测试点2的实验结果得出:除尘脱酸后的烟气含有较少的盐酸及烟尘,在进口温度40℃-70℃范围内积灰量较薄;随着壁面温度降低,壁面积灰层形态有明显变化,颜色由红褐色转化为红棕色,化合物主要由NH4Cl转化为α-Fe2O3,氧化反应是主要的腐蚀反应。
闫敏[2](2019)在《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及利用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燃煤电站作为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大户,在实现电能生产目标的同时承担着节能减排的任务。经过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约50-55℃)含有数量巨大的水蒸气和潜热,水蒸气和潜热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煤中的水分蒸发和氢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及其携带的汽化潜热,另一部分是烟气在湿法脱硫塔内从脱硫浆液吸收的水蒸气和由低品位烟气显热转换的潜热。烟气中生成的水蒸气携带的汽化潜热没有被回收利用,导致基于高位发热值的锅炉热效率大大降低,烟气从湿法脱硫塔内的脱硫浆液吸收的水蒸气约占湿法脱硫水耗的80%,成为湿法脱硫技术最大的耗水点,且饱和湿烟气中携带的少量脱硫剂和脱硫石膏等颗粒物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基于湿法脱硫系统回收饱和湿烟气中的水蒸汽和潜热,并合理利用潜热,对于提高燃煤机组的热效率、降低湿法脱硫系统的水耗、消除“白色烟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燃煤电站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为研究对象,以回收及合理高效利用烟气中潜热为研究目标,对烟气中潜热回收过程及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循环系统展开详细的热力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以闪蒸闪凝-热泵为技术核心的烟气中潜热回收方法,并研究了烟气中潜热经热泵提质后分别应用于热力系统内部和热力系统外部的热利用途径。绘制了烟气湿温图(d-t图),解释了烟气绝热增湿过程和烟气降温冷凝过程在烟气d-t图上的烟气热力状态变化,明确了烟气中潜热和水蒸汽的组成,计算了烟气中潜热和水的回收潜力。基于以低位发热值和以高位发热值为基准的锅炉效率的不同,分析了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选取4种典型煤种,详细分析了煤种(主要是原烟气含水率)对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烟气中潜热回收潜力及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原烟气含水率越高,烟气中潜热的回收潜力越大,且烟气中潜热回收对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越大。高水分褐煤燃烧后的烟气具有最大的潜热和水回收潜力,对于300MW燃煤机组,当烟气温度由绝热饱和温度降低至30℃时,理论潜热回收量达77.09MW,理论冷凝水回收量达115.6t/h,其中,原烟气中潜热和由烟气显热转换的潜热分别为62.65MW和14.44MW。潜热回收后,基于高位发热值的锅炉热效率由83.9%升高至95.2%。相比于脱硫浆液,烟气冷凝水的提取量较小,考虑采用浆液闪蒸的方式制取低温浆液和分离干净冷凝水,为了使低能级潜热得以利用,结合热泵技术提出了以闪蒸闪凝-热泵为核心的烟气中潜热和水回收方法,包括单级闪蒸闪凝-热泵系统和两级闪蒸闪凝-热泵系统。搭建了单级浆液闪蒸闪凝的中试系统,实验研究了浆液闪蒸程度随过热度的变化情况并测试了冷凝水的水质成分,验证了通过浆液闪蒸闪凝制取低温浆液和回收干净冷凝水的可行性,为烟气中潜热回收提供了新方法。为了尽可能提高闪凝-热泵的整体热力性能,对两级闪凝-热泵的热输出侧与外界冷却水侧的连接方式进行研究,以单效吸收式闪凝-热泵为例建立了单级闪凝-热泵系统、两级串联闪凝-热泵系统和两级并联闪凝-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编制了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并进行计算,由结果可得:当通过闪蒸制取35℃的低温浆液时,在相同的外界冷却水温度及相同的驱动热源下,两级串联闪凝-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系数COP最高,可达1.65,其次为两级并联闪凝-热泵系统,最小的为单级闪凝-热泵系统,其COP分别为1.59和1.55。最后分析了两级串联闪蒸闪凝-热泵系统回收的烟气中潜热用于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根据2.4小节中300MW机组的潜热回收量,高水分褐煤的年净收益最高为2065.9万元,低水分无烟煤的年净收益只有571.2万元,但静态投资回收期差别不大,回收期约39个月。除供热方式外,对于烟气中潜热的有效热利用途径,本文分别从热力系统内部和热力系统外部的潜热利用进行研究:基于现有锅炉烟气-空气换热系统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的考虑,在常规低温省煤器系统和优化低温省煤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实现了低能级潜热和锅炉尾部较高能级烟气余热的置换,较高能级烟气余热加热较高温度凝结水,排挤5#低加抽汽。以某1000MW燃煤机组为例对所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能分析、(?)分析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分别利用等效(?)降法计算、EBSILON软件模拟的方法进行能分析发现:相比参考机组,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可增加净输出功率11.39 MW,提高机组净效率0.59个百分点,节省标煤耗3.36 g/(kW·h),比优化的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机组净效率增加0.16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标煤耗0.98g/(kW·h);利用图像(?)(EUD)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锅炉尾部换热(?)损失为25.29 MW,比优化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损失低3.03MW,具有更完善的热力性能;利用净现值(NPV)分析法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发现: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机组年节煤净收益为1540.6万元,比优化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机组年节煤净收益高419.7万元,在30年生命周期内的NPV为13664万元。结合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对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进行了系统优化,利用烟气中潜热置换出更高能级的烟气余热,更高能级烟气余热加热给水,排挤1#、2#、3#高加抽汽,其机组净效率较参考机组净效率提高0.89个百分点,标煤耗降低5.24 g/(kW·h),锅炉尾部换热(?)损失为17.9 MW,年节煤净收益为2440.2万元,在30年生命周期内的NPV为22716万元。针对燃低阶煤机组的排烟(?)值大、锅炉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以低温干燥的方式实现了低能级烟气中潜热和炉膛内高能级燃烧热的置换,高能级燃烧热产生更多蒸汽。建立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以某600MW燃褐煤机组为例对所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能分析、(?)分析和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发现:采用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后,机组净效率可由参考机组的42.25%提高到43.61%,比采用常规蒸汽干燥系统的机组净效率高0.3个百分点;燃烧干燥后煤粉的锅炉(?)损失由47.1%降至44.4%,回收部分烟气中潜热后,锅炉(?)损失进一步降至44.08%;机组的年供电净收益为2985.4万元,比常规蒸汽旋转式干燥系统的机组净收益高597.2万元,在30年生命周期内的NPV为26441万元。除上述两种烟气中潜热在热力系统内部的热利用方式外,还可通过烟气中潜热的合理利用降低热力系统外部环保系统的能耗。针对常规有机胺碳捕集的高能耗问题,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与有机胺碳捕集系统进行了集成,提出了一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和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试图从吸收和再生两个过程协同降低碳捕集能耗。利用Aspen plus软件基于速率模型对常规碳捕集系统和集成系统进行模拟和能耗计算,研究发现一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和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分别降低常规碳捕集能耗17.4%和20.9%。对影响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能耗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参数:最佳的第二级烟气温度25℃、第二级烟气入口位置在吸收塔下部(第15-20级),最佳的富液分流比0.4、第二股富液进料位置在第11级,在上述最佳参数下,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捕集能耗22.5%。
高雁冰[3](2019)在《连续蓄热式生物质气化燃烧锅炉的冷凝水回收研究》文中提出持续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善环境问题,我国大力推广天然气能源,但是我国能源形势日趋紧张。为了弥补清洁的天然气能源日渐匮乏的现状,且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大趋势,设计一套能够最大限度地回收余热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将上吸式生物质气化炉和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有机结合,组成一套完整的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热利用系统。有望最大限度地提高生物质利用过程的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弥补中国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的现状。另外,生物质燃料具有很高的碳氢比和氧含量。高H/C使得生物质燃烧后产生更多的水蒸汽,而高氧含量则大大降低了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进而使得燃烧总烟气量大大降低,再加上生物质燃料本身含水量较高,因此,生物质燃烧后烟气中水蒸气份额很高。如能回收其潜热,可以进一步提高生物质锅炉热效率。为研究生物质锅炉回收冷凝水及其潜热的可行性,对3种不同的生物质在不同工况下燃烧后的烟气的冷凝回收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后烟气中的水蒸汽体积分数松木约为13%~22%,稻秆约为13%~23%,条浒苔约为17%~27%。在理想情况下,余热回收可提高总热效率松木和稻秆在6%~20%左右,条浒苔在15%~40%左右。利用冷凝换热器在生物质气化燃烧实验台上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热效率提高幅度约为6%~9%,但进一步提升的潜力很高,说明生物质锅炉回收冷凝水及其潜热来提高热效率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王金平[4](2018)在《330MW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对燃煤机组提出了超低排放的要求。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湿法脱硫技术在脱除SO2的同时,增加了锅炉的水耗,由于脱硫塔出口的烟气湿度增大,烟气排入大气时引起了“石膏雨”和“白色烟羽”等环境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冷凝法,通过研发新型氟塑料烟气冷却器,开展了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研究。论文以天津国电津能热电厂的330 MW燃煤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方案研究,在对比该机组采用常规低温省煤器、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旁路烟道低温省煤器3种余热利用方案的热力性能和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该机组提出了“分级布置、二次回收”的烟气余热及烟气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方案。研制开发了适用于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的新型氟塑料烟气冷却器。通过实验,对比了 DD防腐涂层、G3(搪瓷)防腐涂层和氟塑料换热管的耐酸腐蚀性能,确定了以具有良好耐腐蚀性能的氟塑料管为基础研发新型烟气冷却器;针对中试试验,设计、制造了氟塑料烟气冷却器,搭建了中试试验台,进行了氟塑料烟气冷却器的传热、阻力及冷凝脱水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小管径、薄壁厚的氟塑料管可极大提高传热效率,氟塑料烟气冷却器在冷却原烟气时传热系数达到150~163 W/(m2 ℃),冷凝净烟气时传热系数达到380~400 W/(m2 ℃);氟塑料烟气冷却器通过冷凝烟气可以实现烟气余热及水分的一体化回收,使烟气中的水分大量脱除。对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了一体化系统投入与退出对机组运行特性的影响以及机组投入一体化系统后的变负荷特性,结果表明,烟气余热利用及水分回收一体化系统的投入,对火电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原机组的控制系统无需改造即可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对系统的热经济学分析表明,投入一体化回收系统后,机组主要部件的单位(?)烟成本均有所下降,达到了节能的效果。在天津国电津能热电厂进行了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工程示范。通过系统连续运行9个月的数据分析和系统投入前后的机组性能试验对比,系统累计回收烟气冷凝水量26400吨,节约脱硫系统用水77%;在330 MW额定工况下可回收烟气中的水分6.4 t/h,发电煤耗降低3.09 g/(kW·h),脱硫塔出口固体颗粒物浓度为8.08 mg/Nm3,达到了超低排放10 mg/Nm3的标准。系统在回收烟气余热和水分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除尘功能,为燃煤锅炉颗粒物排放控制提供了新的路径。
闫秀娟[5](2014)在《新型中空纤维换热器强化传热及性能分析》文中指出塑料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能和防腐蚀性能,因此其在低温方面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但是高分子材料的热导率非常低,因此限制了高分子材料换热器的广泛应用和拓展。高分子中空纤维换热器拥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分子材料热导率低的这个缺点,也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的关注。目前,很多研究学者在努力研究中空纤维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特点,希望可以找到其强化传热的途径,开发出新型结构的中空纤维换热器。在本文中,我们通过优化中空纤维换热器的结构对其性能进行改进,优化的方法是在壳程的进出口之间加入聚丙烯塑料网。本文利用实验和模拟两个研究方法对无网和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和传热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将模拟数据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模拟计算的精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无网和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压降,以及速度和温度云图,这些数据和云图可以帮助分析无网和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换热性能。通过实验和模拟数据可知,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比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高30%,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壳程压降比无网中空纤维换热的壳程压降高12%,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壳程热阻占总热阻的比例从56%-66%下降到了35%-46%。考察两种中空纤维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即壳程传热系数与壳程压降的比值,发现强化后的中空纤维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有明显提高。由此可以说明,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优于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传热性能。
苏静[6](2011)在《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的流体动力学和传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氧化指的是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污染物在阳极表面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利用在电极表面产生的强氧化性活性物种使污染物发生转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具有无二次污染、环境兼容性好、反应条件温和、易于自动控制等优点,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但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化学反应器的电流效率低、传质性能差等。因此,本论文以电化学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绿色”技术实现工业化为目的,对有机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电化学反应器流动和传质的工程问题开展一系列应用基础研究。(1)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实际化工废水的研究使用二维或三维电极反应器对某炼油厂的反渗透浓缩水和某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过程中产生的皂化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反应器型式、电流密度、通电时间、电解液流速、电极材料和相对面积等都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实际有机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存在能耗高、电极“堵塞”、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机理及降解过程动力学等问题,需要我们开展相关的电化学工程理论研究。(2)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氧化降解动力学的研究研究了有机物草酸在采用活性Ti/IrO2-Ta2O5电极为阳极的圆柱形电化学反应器中的整个降解过程。由于有机污染物的电催化降解包含两条都属于“直接电氧化”的反应路径,建立了能描述整个降解过程的瞬时电流效率与溶液本体有机物浓度的关系式,并通过有机物降解实验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一致。另外,还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了有机污染物在电极表面直接电催化氧化降解的两条路径的竞争关系。研究了氯离子存在条件下,使用Ti/IrO2-Ta2O5阳极时,有机物草酸在圆柱形电化学反应器中的间接电氧化降解过程。有机物在该体系中的电催化降解是典型的电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串联过程。当氯离子的添加浓度太少时,反应体系发生的主要是直接电氧化或氧气析出反应,电流效率很低。只有当有机废水中含有适量的氯离子时,间接电氧化才能体现出明显的降解效果。降解过程的pH值变化表明,反应开始阶段电解液呈强酸性不变,直到草酸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反应体系的pH值才有明显的增大。草酸在圆柱形电化学反应器中的间接电氧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由于Hatta准数的大小在0.1左右,草酸与活性氯的反应主要发生在溶液本体和电极表面扩散层/反应层中,这为电化学反应器的选型、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3)电化学反应器的流动特性和传质性能研究使用常见的脉冲响应技术测定了实验室规模的滤压式电化学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停留时间分布的拖尾现象说明反应器存在“死区”,随着流速的增大,拖尾现象减弱;在两条流动路径的假设基础上建立的组合流动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具有双峰现象的停留时间分布。其中路径1是指穿过电极的流体,路径2是指是沿着滤压式电化学反应器的内部壁面流动的流体。组合流动模型的参数受流速和电极结构的影响。与具有较大平均停留时间的路径2有关的模型参数受流速的影响较大,这是由于反应器中的流体流动起强化对流和减小水力边界层厚度的作用,而电极结构对流动性能的影响体现在路径1上。用极限电流法对竖直放置的管式电极反应器的平均传质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反应器的平均传质系数随着入口扩大系数的减小而增大,但与入口流道的数量和分布无关。CFD模拟结果解释了传质提高的原因:当入口扩大系数减小时,反应器入口的下游出现了射流,并且由于射流的卷吸和扩展,电解液的湍流程度加剧,起到了强化传质的作用。网状电极对管式平行电极反应器传质强化的研究表明,使用网状电极后,电解液的流动模式由平板电极的层流变为湍流,电极表面的水力边界层厚度减小网状电极通过强化对流提高了管式平行电极反应器的传质性能。CFD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CFD模拟过程中所做出的关于Nernst扩散层的假设是正确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对电化学反应器单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能够较好的反映和预测反应器的传质性能。本论文基于有机污染物电化学降解机理,克服了已有文献中按照反应控制步骤分段讨论的缺点,建立了能描述整个降解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针对电催化氧化技术对反应器的特殊要求,提出了研究电极附近液层特征的新方法,完善了相关的电化学工程基础理论,为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电化学反应器的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
贺云根[7](2006)在《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实验研究及静态仿真模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及制冷机组性能。在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中,将经验公式计算的传热系数与实验传热系数进行对比。经计算发现,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管壁导热热阻,相对于冷凝器中换热器条件和蒸发器中的换热条件而言,其导热热阻占总热阻的比例较大,分别占总热阻的58.8%和32.8%,造成冷凝器及蒸发器的总传热系数降低;在吸收器当中,由于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管外的传热热阻较大,相比之下,换热器的传热热阻的影响很小。 众所周知,与传统的金属换热器相比,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导热热阻较大的缺点,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传热管管壁可以做到很薄,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该缺点。将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与纯铜换热器在具有相同结构、相同外径,不同的壁厚(纯铜管壁厚为1mm,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传热管管壁厚度为0.3mm)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吸收器及蒸发器中的总传热系数相当。 实验结果表明,在吸收器内使用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代替传统的金属换热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吸收器溴化锂溶液对金属换热器的强腐蚀性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强酸性环境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存在易弯曲、易破损、导热系数小等缺点。随着生产工艺及技术上的改进,将聚四氟乙烯换热器应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前景乐观。 实验过程中,最难当属制冷机组的检漏,它是机组实现制冷的前提,需要耐心和细心。作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为实验提供参考。 分析得到的实验结果,对制冷机组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制冷机外部因素的变化,对机组性能造成的影响,并得出实验结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是一个复杂的热力系统,影响因素颇多,较难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本文可提供定性分析参考用。
常梦媛[8](2005)在《评价光催化剂性能的动态实验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室内空气污染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空气净化技术不能将室内的气体污染物很好的去除,光催化空气净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空气净化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了在空气净化中获得更好的光催化效果,需要进行提高催化剂活性和负载技术的研究,为了评价不同的催化剂的性能和负载技术,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系统。本文以消除室内典型污染物甲醛为目标,以建立可靠的对催化剂进行测试的动态实验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原理、连续流动动态光催化实验台的搭建及反应器的设计、连续流动状态下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在动态系统中对不同的光催化剂进行测试。以间歇式光催化反应器为基础,进行气固相光催化反应的研究,深入了解光催化反应过程,比较间歇式光催化反应器和蜂窝状反应器的优缺点,提出了搭建连续流动的实验系统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设计并完成连续流动一次性通过光催化实验系统的搭建,其中包括甲醛污染气体配气的发生装置、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从反应器的几何形状、光源系统和催化剂的存在形式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对光催化反应器进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流动光催化系统在较大流量且较低甲醛浓度的条件下,仍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结合动态实验台的特点,研究了流速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找到了合适的流速消除传质的影响。从光源的波长和强度、反应物初始浓度、相对湿度等方面分析了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动态实验台中对光催化反应影响最大的是气体流速,光源和反应物浓度。对甲醛的光催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证明甲醛的光催化反应符合L-H 动力学方程。在一次性通过实验系统中,分析了镀膜次数和催化剂含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四种不同制备方法的催化剂进行性能测试,为以后的催化剂的制备和负载技术提供可靠的测试平台。
上海光华仪表厂[9](1974)在《耐氢氟酸透明锥形管的试制》文中研究说明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和常州热工仪表厂研制成功的防腐蚀玻璃转子流量计,解决了许多腐蚀介质的流量测量问题。但是防腐蚀玻璃转子流量计采用玻璃锥形管,还不能使用于氢氟酸、磷酸等几种介质。近年来我厂曾试制过几台耐氢氟酸的转子流量计。现把试制过程的情况介绍如下:一、塑料代用塑料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从有关资料上悉知聚苯乙烯,聚碳酸盐树脂,聚甲基丙烯酸
二、复合氟塑料管浮(转)子流量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氟塑料管浮(转)子流量计(论文提纲范文)
(1)垃圾焚烧烟气中酸性气体凝结和颗粒沉积的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意义及背景 |
1.2 低温腐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燃煤烟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生物质烟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垃圾烟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酸露点国内外研究 |
1.3.1 H_2SO_4酸露点研究现状 |
1.3.2 HCl酸露点研究现状 |
1.3.3 HF酸露点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5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垃圾锅炉受热面低温腐蚀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机组介绍 |
2.3 低温腐蚀实验整体布置图 |
2.4 低温腐蚀实验装置介绍 |
2.5 实验方法 |
2.6 实验误差分析 |
2.7 试验现象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数据处理 |
3.1.1 雷诺数计算 |
3.1.2 努赛尔数的计算 |
3.1.3 试验管的污垢系数ε计算 |
3.2 积灰层污垢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管内介质流动特性对积灰层污垢系数的影响分析 |
3.2.2 管内介质温度对积灰层污垢系数的影响分析 |
3.2.3 烟气温度对积灰层污垢系数的影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特殊积灰层样品实验研究 |
4.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2 能谱分析 |
4.3 X射线衍射仪 |
4.4 特殊积灰层转变分析 |
4.4.1 积灰层的外观特征分析 |
4.4.2 灰样颗粒微观形态特征分析 |
4.4.3 灰样颗粒能谱与成分(XRD)分析 |
4.5 换热管深度降温飞灰特性实验研究与分析 |
4.6 灰样化学反应机理分析 |
4.7 不同材质腐蚀分析 |
4.8 氟塑料管腐蚀情况分析 |
4.8.1 积灰取样外观对比 |
4.8.2 积灰取样XRD晶相成分结果对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囱实验研究及分析 |
5.1 试验现象分析 |
5.2 积灰取样SEM微观形貌分析 |
5.3 积灰取样XRD晶体成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及利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技术 |
1.2.1 冷凝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吸湿溶液吸收法 |
1.3 低品位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
1.3.1 低品位烟气余热的直接利用 |
1.3.2 低品位烟气余热的动力生产 |
1.3.3 低品位烟气余热的热泵供热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循环系统及热力学分析 |
2.1 烟气回热循环系统 |
2.2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循环系统及热力学分析 |
2.2.1 烟气湿温图(d-t图)的数学模型 |
2.2.2 基于烟气d-t图的烟气热力状态描述 |
2.2.3 基于烟气d-t图的烟气中潜热回收量计算 |
2.3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分析 |
2.3.1 基于低位发热量的锅炉热效率计算 |
2.3.2 基于高位发热量的锅炉热效率计算 |
2.3.3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计算 |
2.4 煤种对潜热回收潜力及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 |
2.4.1 煤种对烟气中潜热回收潜力的影响 |
2.4.2 煤种对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闪蒸闪凝的烟气中潜热回收及热泵提质利用方法 |
3.1 浆液闪蒸闪凝-热泵系统的提出 |
3.2 浆液闪蒸闪凝回收烟气中潜热的技术可行性 |
3.2.1 浆液闪蒸闪凝中试系统 |
3.2.2 浆液闪蒸率计算及不平衡闪蒸实验研究 |
3.2.3 闪蒸汽冷凝水的水质测试 |
3.3 闪凝-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研究 |
3.3.1 系统流程和热力性能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热力性能计算结果 |
3.4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利用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气中潜热用于送风回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
4.1 空气分级预热系统 |
4.1.1 常规的低温省煤器系统 |
4.1.2 优化的低温省煤器系统 |
4.2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 |
4.3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能分析 |
4.3.1 总输出电功率的计算 |
4.3.2 总输出电功率的模拟 |
4.3.3 换热面积的计算 |
4.3.4 附加功耗与净输出功率 |
4.3.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分析 |
4.4.1 图像(?)分析介绍 |
4.4.2 图像(?)分析结果 |
4.5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4.5.1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4.5.2 技术经济分析结果 |
4.6 带空气预热器旁路的烟气中潜热送风回热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气中潜热用于送粉回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
5.1 常规的蒸汽回热干燥系统 |
5.2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 |
5.3 烟气中潜热送粉回热系统的能分析 |
5.3.1 原煤干燥过程的热耗计算 |
5.3.2 烟气中潜热送粉回热系统的热经济性计算 |
5.4 案例分析 |
5.4.1 参考机组 |
5.4.2 热经济性能计算结果和分析 |
5.4.3 技术经济性计算结果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烟气中潜热回收与有机胺碳捕集的集成系统及参数优化 |
6.1 常规的有机胺碳捕集工艺 |
6.2 烟气中潜热回收与碳捕集的集成系统 |
6.2.1 一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 |
6.2.2 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 |
6.3 系统模拟与系统能耗计算 |
6.3.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6.3.2 系统能耗计算和评价准则 |
6.3.3 能耗模拟和计算结果 |
6.4 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的参数优化 |
6.4.1 吸收塔相关参数优化 |
6.4.2 再生塔相关参数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ENGLISH PAPER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连续蓄热式生物质气化燃烧锅炉的冷凝水回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2 生物质燃烧烟气中水蒸气凝结热回收理论分析与计算 |
2.1 回收水蒸气及其潜热的重要性 |
2.2 烟气冷凝换热及强化理论 |
2.3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特性计算 |
2.4 生物质热利用的节能潜力 |
2.5 本章小结 |
3 实验系统与测试方法 |
3.1 连续蓄热式生物质气化燃烧实验系统 |
3.2 实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4 生物质燃烧烟气中水蒸气冷凝回收实验 |
4.1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4.2 不同参数对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生物质锅炉余热回收的技术经济与环保分析 |
5.1 冷凝式换热器工程应用的技术分析 |
5.2 冷凝式换热器的经济收益与回收期 |
5.3 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330MW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烟气余热利用研究现状 |
1.2.1 低温省煤器 |
1.2.2 热泵技术 |
1.2.3 有机朗肯循环 |
1.3 烟气水分回收研究现状 |
1.3.1 冷凝法脱水 |
1.3.2 膜法脱水 |
1.3.3 涂层脱水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机组概况 |
2.2.1 锅炉主要参数 |
2.2.2 汽轮机组主要参数 |
2.3 机组采用典型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 |
2.3.1 常规低温省煤器余热利用系统 |
2.3.2 低温省煤器联合暖风器余热利用系统 |
2.3.3 旁路烟道低温省煤器余热利用系统 |
2.3.4 三种方案的热力性能比较 |
2.4 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方案 |
2.4.1 基本思想 |
2.4.2 方案设计 |
2.4.3 热力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氟塑料烟气冷却器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耐酸腐蚀性能实验 |
3.2.1 防腐涂层 |
3.2.2 氟塑料材质 |
3.3 氟塑料烟气冷却器设计 |
3.3.1 氟塑料烟气冷却器结构设计 |
3.3.2 传热计算 |
3.3.3 阻力计算 |
3.3.4 氟塑料烟气冷却器结构参数 |
3.4 试验系统 |
3.5 传热与阻力特性试验 |
3.5.1 冷却净烟气试验结果 |
3.5.2 冷却原烟气试验结果 |
3.6 氟塑料烟气冷却器的耐腐蚀测试 |
3.7 烟气冷凝收水试验 |
3.7.1 烟气冷凝脱水效果 |
3.7.2 烟气除尘效果 |
3.7.3 回收水分的成分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系统运行特性研究及热经济学分析 |
4.1 引言 |
4.2 运行特性仿真研究 |
4.2.1 一体化回收系统数学模型 |
4.2.2 额定负荷投入与退出一体化回收系统对机组运行特性的影响 |
4.2.3 投入一体化回收系统时机组的降负荷运行特性 |
4.3 一体化回收系统热经济学分析 |
4.3.1 热经济学建模 |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工程示范 |
5.1 引言 |
5.2 工程示范的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 |
5.2.1 设计目标 |
5.2.2 设计方案 |
5.2.3 系统设计参数 |
5.2.4 示范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
5.3 示范工程的运行效果与分析 |
5.3.1 烟气余热及水分回收能力 |
5.3.2 节能效果 |
5.3.3 节水效果 |
5.3.4 除尘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新型中空纤维换热器强化传热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换热器简介 |
1.1.1 换热器的概述 |
1.1.2 换热器的分类 |
1.1.3 换热器的发展 |
1.2 换热器传热机理及强化传热 |
1.2.1 换热器传热机理 |
1.2.2 换热器强化传热研究 |
1.2.3 强化传热的性能评价方法 |
1.3 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及在换热器中的应用 |
1.3.1 CFD 简介及其发展 |
1.3.2 Fluent 软件介绍 |
1.3.3 Fluent 湍流模型及其模拟方法 |
1.3.4 换热器数值模拟的国内外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中空纤维换热器实验研究 |
2.1 有网与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制备 |
2.2 中空纤维换热器性能测试 |
2.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中空纤维换热器模拟研究 |
3.1 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模型建立及模拟计算 |
3.1.1 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模型的建立 |
3.1.2 网格的划分 |
3.1.3 Fluent 求解过程设置 |
3.2 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模型建立及模拟计算 |
3.2.1 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模型的建立 |
3.2.2 网格的划分 |
3.2.3 Fluent 求解过程设置 |
第四章 网格独立性检验和模型验证 |
4.1 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网格独立性检验和模型验证 |
4.1.1 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网格独立性检验 |
4.1.2 无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模型验证 |
4.2 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网格独立性检验和模型验证 |
4.2.1 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网格独立性检验 |
4.2.2 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的模型验证 |
第五章 有网中空纤维换热器与无网中空换热器性能比较分析 |
5.1 换热器性能数据比较和分析 |
5.2 场图比较和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的流体动力学和传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化学方法在有机污染物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
1.1.1 水资源现状和水体污染问题 |
1.1.2 有机废水的来源、危害和治理难点 |
1.1.3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
1.1.4 电化学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优缺点 |
1.1.5 电化学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1.6 评价电化学法处理有机污染物过程的若干参数 |
1.2 电化学反应器的主要类型和发展趋势 |
1.2.1 电化学反应器及其组成 |
1.2.2 电化学反应器的设计原则 |
1.2.3 用于有机污染物处理的电化学反应器及其发展趋势 |
1.3 电化学工程学概述 |
1.3.1 电化学工程学概念的提出 |
1.3.2 电化学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
1.3.3 电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 |
1.3.4 电化学体系中的传输现象 |
1.4 电化学法处理有机污染物过程中面临的电化学工程问题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1.4.4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电催化氧化技术在实际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化学催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厂反渗透浓缩水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结论 |
2.3 三维电极反应器在环氧丙烷皂化废水资源化利用中去除有机物的应用研究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有机物在活性电极上直接电氧化降解的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2.3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机物在电极表面电催化氧化降解的机理 |
3.3.2 活性Ti/IrO_2-Ta_2O_5电极电催化降解草酸理论模型的建立 |
3.3.3 模型验证 |
3.3.4 不同降解路径竞争关系的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氯离子存在条件下有机物的间接电氧化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4.2.3 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氯离子存在条件下草酸的电化学降解过程 |
4.3.2 氯离子浓度对间接电氧化过程的影响 |
4.3.3 电解液流速对间接电氧化过程的影响 |
4.3.4 pH值对间接电氧化过程的影响 |
4.3.5 草酸间接电氧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电化学反应器流动特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滤压式电化学反应器的结构 |
5.2.2 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滤压式电化学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
5.3.2 滤压式电化学反应器的流动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电化学反应器传质强化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6.2.2 管式平行电极反应器的结构 |
6.2.3 传质系数的测定 |
6.2.4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入口射流对管式平行电极反应器传质的强化 |
6.3.2 网状电极对管式平行电极反应器传质的强化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实验研究及静态仿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主要符号表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 |
1.2.1 聚四氟乙烯材料性能简介 |
1.2.2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特点 |
1.2.3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发展概况 |
1.2.4 聚四氟乙烯塑料换热器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 |
1.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简介 |
1.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发展方向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2.1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 |
2.2 溴化锂二元溶液特性及其热力状态回归方程 |
2.2.1 溴化锂溶液的性质 |
2.2.2 溴化锂溶液的腐蚀性 |
2.2.3 溴化锂二元溶液热力状态曲线回归方程 |
2.3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原理 |
2.3.1 发生过程 |
2.3.2 冷凝过程 |
2.3.3 节流过程 |
2.3.4 蒸发过程 |
2.3.5 吸收过程 |
2.4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循环理论分析 |
2.4.1 制冷循环的I-Ξ、P-Τ图 |
2.4.2 制冷循环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过程 |
3.1 真空度要求 |
3.2 试验装置 |
3.2.1 试验台简图 |
3.2.2 试验装置的组成 |
3.3 检漏 |
3.3.1 正压检漏 |
3.3.2 负压检漏 |
3.3.3 检漏小结 |
3.4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的检漏与补漏 |
3.4.1 打压检漏 |
3.4.2 水压检漏 |
3.4.3 补漏 |
3.5 热电偶测温原理、标定、安装、误差分析 |
3.5.1 热电偶测温原理 |
3.5.2 热电偶的标定 |
3.5.3 热电偶的安装 |
3.5.4 热电偶测温误差/偏差分析 |
3.6 保温 |
3.7 调试 |
3.7.1 溶液充注前的准备 |
3.7.2 溶液的充注 |
3.7.3 溶液的结晶及结晶体的溶解 |
3.7.4 制冷机组的试运行 |
3.8 制冷机组的开机、运行调节、停机 |
3.8.1 制冷机组开机步骤 |
3.8.2 制冷机组的运行调节 |
3.8.3 制冷机组停机步骤 |
3.9 制冷机组的检漏及运行记录表 |
3.10 制冷机组安装及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 |
4.1 聚四氟乙烯换热器传热系数 |
4.1.1 实验传热系数 |
4.1.2 理论计算传热系数 |
4.1.3 实验传热系数与理论计算传热系数的比较 |
4.1.4 不同换热器材料下的总传热系数对比 |
4.1.5 不同材料及壁厚的换热器总传热系数对比 |
4.2 换热量效率计算 |
4.2.1 冷凝器 |
4.2.2 蒸发器 |
4.2.3 吸收器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分析 |
5.1 塑料管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主要温度测点分析 |
5.2 外部条件变化对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
5.2.1 加热功率变化对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
5.2.2 冷媒水进口温度及流量变化对机组性能造成的影响 |
5.2.3 冷却水进口温度及流量变化对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
5.2.3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静态仿真模型 |
6.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仿真模型概述 |
6.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仿真模型分类 |
6.2 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静态仿真模型 |
6.2.1 静态模型的建立 |
6.2.2 静态仿真模型的计算机程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进一步的设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评价光催化剂性能的动态实验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催化的发展历史 |
1.2.2 光催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
1.2.3 气固相光催化反应的研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原理 |
2.1 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
2.1.1 光催化作用原理 |
2.1.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种类 |
2.2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
2.2.1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原理 |
2.2.2 气固催化反应过程的传递现象 |
2.2.3 外扩散与内扩散影响的消除 |
2.3 间歇式光催化反应器与连续流动光催化反应器的区别 |
2.4 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影响因素的分析 |
2.4.1 反应条件 |
2.4.2 催化剂形态结构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流动光催化实验系统 |
3.1 引言 |
3.2 甲醛动态配气系统 |
3.2.1 甲醛的性质 |
3.2.2 低浓度甲醛气体的动态配气技术 |
3.2.3 液体渗透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
3.2.4 渗透率的测定实验 |
3.3 连续流动动态实验段及实验系统 |
3.3.1 光催化实验段的设计 |
3.3.2 光催化实验反应器的设计 |
3.3.3 实验系统的设计 |
3.3.4 实验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催化降解甲醛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光催化降解甲醛机理 |
4.3 实验内容和方法 |
4.3.1 试剂和仪器 |
4.3.2 反应器结构 |
4.3.3 光催化剂的制备 |
4.4 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气体流速的影响 |
4.4.2 光强的影响 |
4.4.3 初始反应浓度的影响 |
4.4.4 湿度的影响 |
4.5 反应动力学 |
4.5.1 间歇式反应器中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
4.5.2 连续流动实验台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评价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与改性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5.2.2 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改性 |
5.3 镀膜次数和催化剂含量对光催化的影响分析 |
5.3.1 镀膜次数的影响 |
5.3.2 催化剂含量的影响 |
5.4 对不同催化剂的测试 |
5.4.1 催化剂膜的制备 |
5.4.2 实验条件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四、复合氟塑料管浮(转)子流量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垃圾焚烧烟气中酸性气体凝结和颗粒沉积的特性实验研究[D]. 杜贤柳. 山东大学, 2020(11)
- [2]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及利用路径研究[D]. 闫敏. 山东大学, 2019(02)
- [3]连续蓄热式生物质气化燃烧锅炉的冷凝水回收研究[D]. 高雁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4]330MW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及水分一体化回收技术研究[D]. 王金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5]新型中空纤维换热器强化传热及性能分析[D]. 闫秀娟. 天津大学, 2014(05)
- [6]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的流体动力学和传质性能研究[D]. 苏静. 吉林大学, 2011(09)
- [7]塑料管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实验研究及静态仿真模型[D]. 贺云根. 浙江大学, 2006(12)
- [8]评价光催化剂性能的动态实验系统的研究[D]. 常梦媛. 北京工业大学, 2005(06)
- [9]耐氢氟酸透明锥形管的试制[J]. 上海光华仪表厂. 上海化工, 197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