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食大亨”的胃口(论文文献综述)
韩文羽[1](2020)在《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为理论基础,结合“两个三角”、情态系统,借鉴语体语法、语法化、主观性与主观化、认知语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运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对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作出描写与分析。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确定了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范围(共12个成员),并将其分为“必”类(必、必定、必然、必将、势必)、典型“定”类(定、定然)、“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边缘“定”类(一定)四类。本文的着重研究对象是“必”类。全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是回顾选题缘起,说明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综述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在副词和情态系统中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一方面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以五条参考标准来界定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和范围:1.状位性:位置固定,不能位于主语前,基本出现在句中,大多为VP副词。2.一般出现在“是”的前面。3.表否定情况时,通常出现在“不”的前面。4.主观性:主观评注不是表现在句法位置的最外层,而是命题意义的最外层。5.前置性:和他类副词(指情态副词以外的他类副词)共现、连用时基本位于最前面。另一方面结合句法分布特征、语体和原型理论为根据上述标准确定的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成员划分类别:1.“必”类:必、必定、必然、势必、必将2.典型“定”类:定、定然3.“准”类:准、一准、准保、准定4.边缘“定”类:一定第三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我们从三个平面入手,考察了“必”最常见的句法位置、“必”与他类词的同现关系(如“必”可以后接光杆动词和光杆形容词,并可以用【+持续性】对其后接动词进行归纳)、“必”的古今词义对比、“必”的语义活跃因子、“必”的语义指向(提出间隔后指和紧邻后指的区别),“必”与语体、句类、句态、“体”以及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的语用关系,并通过这些语用关系透视“必”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分析“必”能够出现在广告语体中的原因。第四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这一章同样从句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必定”的语法功能,在描写“必定”与否定词、他类副词、动词、形容词及句末语气词的同现情况时,对比“必定”与“必”的共性与个性,分析“必定”与“一定”具有相似功能的原因,并通过“必定”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和所分布的语体、句类、句态、“体”规律,可连接的三种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真值程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必定”句法现象的产生原因,对比“必定”与“必”语法功能的异同。第五章通过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研究“必然”的语法功能。“必然”是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核心成员,因此我们采用与“必然”相关的语义特征对这一类情态副词进行命名。“必然”既能够显现大多数成员具备的典型特征,也会表现自己的独特个性。现代汉语中的“必然”因为具有不同的词性,所以根据它与否定词、他类副词、情态动词的连用情况,可以对其副词词性作出界定。句法形式不仅和普遍语法理论相关,根本上直接受到交际意图的影响,甚至交际意图可以对语言形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必然”的词典释义、语义活跃因子、语义指向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它与“知道”、“认为”、“想到”等认知类谓宾动词及后面解释说明内容的语义关系,说明其对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的指向辖域,并探讨“必然”与句类、句态、语体、“体”以及“必然”连接因果关系下背景信息与焦点信息的能力,并总结“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差异。第六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为方便“势必”同其他“必”类作出对比,本章的考察项目和“必定”、“必然”一致。但因“势必”是由跨层结构凝固而成的副词,具有特殊的词汇化过程,所以我们对此作出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势必”和“必然”、“必将”是共性较强的三个副词,所以在本章会加强“势必”同“必然”的对比,并在下一章继续对“势必”和“必将”作出对比。由于“势必”可能具有消极的情态倾向,所以它在交际中可以发挥交互主观性的作用,即消极意义不一定作用于当前句,可能作用于听话者也可能作用于交际双方(详见第六章第二节)。在考察“势必”和语体的关系时,我们发现少见于文艺语体的“势必”以最大比例出现在日本翻译文学作品中。第七章为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本章采用与前面相同的研究思路考察“必将”的语法功能,说明“必将”的个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必将”、“必然”、“势必”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和被正负向语境的选择倾向出发,对比“必将”、“必然”、“势必”的语法功能。第八章为结语。这一章我们对全文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袁聪[3](2019)在《2006~2016年《汉语新词语》所收称谓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0062016年《汉语新词语》系列图书所收称谓语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对比法、例证分析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它们的结构、特点、出现原因以及发展演变情况,旨在分析十余年新称谓语的总体面貌,揭示新称谓语与社会发展变化的密切联系。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言。界定新词语、称谓语和新称谓语,并梳理新称谓语的研究现状。本文判定新称谓语的标准有两个:第一,20062016年出现的新词语或流行使用的词语。第二,是从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得来的名称和称呼。第二章描述了20062016年新称谓语的概貌,并分析产生这些称谓语的原因。经统计发现,新称谓语从音节数上来说,以二、三和四音节的词语为主,其中三音节词所占比重最大;从类型来看,主要是以词为主,短语较少;从时间分布上看,2010年产生的新称谓语最多。本章还研究了新称谓语的语义特征和色彩义特征,并研究了固有词语的新义。第三章考察了新称谓语的高频造词方法,分为说明法、简缩法、修辞法和摹声法四种,分别结合实例进行考察。第四章探讨了新称谓语出现的原因。新称谓语的产生是受社会的发展、语言内部的演变和人们思维转变的影响的。第五章研究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新称谓语的情况,发现只有少量的新称谓语被收进了词典(13条),且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12条)。经过语料库检索和例句分析发现,这些新称谓具有如下特征:常用性、稳定性、通用性、具有政治社会意义或持续性事件影响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工具书收录新词语提出了建议。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工作,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展望。本文对20062016年1501条新称谓语进行了穷尽性测查和语料库验证,并从语言和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称谓语和新词语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研究案例。
姜楠[4](2017)在《近十年(2006-2015)汉语表人新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表人新词语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下多元人群的一种客观反映。近年来,伴随着大量表人类新词语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表人新词语是指由表人的词素构成的新词语,或不含表人词素但其语义指向对象为人的新词语。表人新词语具有表人性、称谓性、多样性、族聚性、修辞性、新颖性的性质。表人新词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其来源领域广泛,主要是来源于时政领域、经济领域、科技领域、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生活领域、反腐领域、环保领域以及网络社交领域。根据对近十年以来的汉语表人新词语的考察,表人新词语的音节形式主要是以三音节为主,其次是双音节和四音节;从组合形式角度来看,表人新词语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偏正复合式、附加式、联合式、动宾式、单纯词以及ABB这种特殊形式;从语义的角度来看,表人新词语的语义内涵主要传达了人物性别、人物形象、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与人相关的语义信息。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表人新词语的语义变异形式多样,语义色彩鲜明,情感态度强烈。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表人新词语的产生是语言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机制主要包括语言的类推仿拟机制、隐喻转喻机制、动态平衡机制以及语言的经济原则,外部机制主要包括社会发展变化、社会的多元文化、语言接触、新的传播媒介以及使用者的语用心理。与此同时,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表人新词语具有符合语言经济原则、指称对象形象直观、反映了当下人们复杂的语用情感的语用价值。
邓贤[5](2016)在《五百年来一大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少年生死劫1民国五年(1916年)初夏的一天,艳阳普照满眼苍翠,重庆求精中学17岁的天才少年张正权与同学行走在山川如画的返乡小道上,如同置身一座绵延百里的风景画廊。但是不久他们这种好心情就被子弹击碎了——张正权也就是未
王悦[6](2016)在《城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饮食文化变迁 ——以呼和浩特蒙古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呼和浩特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城镇化的加快,农、牧业地区的蒙古族大量进入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原本在农业、牧业与半农半牧业三种生产方式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蒙古族饮食文化,随着蒙古族进入城市,在不断与新的自然、社会环境相互磨合中发生着改变。呼和浩特的城市外部环境及政策为蒙古族饮食文化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也使民族饮食参与到多元饮食文化的大舞台,一同去竞争蒙古族的餐桌选择。蒙古族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与饮食传统保持联系,比如家乡食材向城市的流动,一方面又有选择地借取其他民族饮食文化及现代饮食理念的优点,对本民族饮食文化中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部分进行创新,比如饮食结构更加均衡,烹饪方式趋向中餐等。有些饮食民俗的功能被其他方式取代,因此被城市蒙古族居民日渐淡化,有些甚至从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蒙餐馆是蒙古族饮食在城市中的另一种变迁形式。蒙古族饮食商业化应呼和浩特饮食市场的需求孕育而生,也受到整体经济环境与消费者有意识消费的影响,并与之发生互动关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蒙餐馆既是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展演场所,亦是“传统”与“创新”发生碰撞的集中地,为研究蒙古族饮食的变迁趋势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蒙古族的三份饮食清单,即农业、牧业和半农半牧业生产方式下形成的蒙古族饮食,包括形成机制与各自特点。第二章介绍了改革开放后内蒙古城镇化的大背景,继而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地点,梳理了当地蒙古族饮食文化在原来基础上发生的变迁,并分析了引起变迁的原因。第三章介绍了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呼和浩特市“蒙餐”商业化的过程,以及当代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蒙餐”馆各自的经营特点,重点分析了“蒙餐”业与市场环境、“蒙餐”业与消费者的二级互动,试图从“蒙餐”业的发展趋势推测城市蒙古族居民饮食文化的变迁方向。
陶倩妮[7](2015)在《美剧《冰血暴》的改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着名美国导演科恩兄弟执导的电影《冰血暴》所改编的同名美剧是研究改编创作的富有新意、颇具研究价值的案例。美剧《冰血暴》从银幕搬上荧屏的改编创作独特的切入点在于设计了“套层式寓言结构”,来诠释美剧《冰血暴》的寓言主题。在这个套层叙事结构中,整体构成的现代寓言结构继承且升华了科恩兄弟导演作品中的传统叙事主题,并延续了原作影片“黑色电影”的形式与元素;而这部十集电视剧中每一集的剧情又巧妙地呼应一则古老寓言故事,又形成了这个套层式叙事结构的另一部分——被整体结构“套住”的部分独立结构。本文梳理美剧《冰血暴》的独特结构,指出该结构是为了塑造更为自由的寓言式人物,并分析美剧《冰血暴》改编人物时所使用的“陌生化”手法,以及人物语言巧妙的寓言化处理。综合该独特叙事结构的优劣势分析,旨在为当下影视剧改编提供与时俱进的创作观念。
卫卫[8](2014)在《亲情漂移》文中指出冬末春初胡同里天黑得早,大街上还黄昏,进了胡同顿时夜色。老头老太太晚饭后都窝在家里看电视,胡同里没什么行人。感觉身后有人影晃动,赵月就紧张顾盼,头几天听说,有穿胡同抄近道的独行女,手包被抢夺,东西没了,胳膊也拽脱臼。赵月把挎包挪到胸前抱着,她刚领了薪水。保护老胡同,赵月一听就来气,老胡同的豪华四合院能有几个,带累大片贫民窟天长地久。佟玉琴斜歪在沙发上。家里隔出的这点客厅
刘勇波[9](2013)在《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文中研究表明蒙古族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赤峰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个地级市,是距今八千年的“兴隆洼文化”的所在地,在这个地区生活过的北方游牧民族分别有东胡、匈奴、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几个民族;蒙古人于十三世纪开始出现在该地区,自此以后蒙古族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蒙古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地传承与发展着;为了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更准确的把握赤峰地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为来赤峰蒙古族聚居区旅游的人们提供民俗知识方面的指南,本文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借用美国着名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对生活在本地区蒙古人的民俗文化进行了一个历史性的考证,以还原自元代至清代各个时期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原貌,使人们对蒙古人的民俗文化有一个更清楚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考证的内容包括:赤峰地区的蒙古人来源、蒙古族服饰习俗、蒙古族饮食习俗、蒙古族劳动生产习俗、蒙古族交通习俗、蒙古族居住习俗、蒙古族婚姻习俗、蒙古人丧葬习俗、蒙古族日常交际礼仪、蒙古族节日习俗、蒙古族那达慕、蒙古族宗教信仰习俗、蒙古族占卜习俗、蒙古人宗教信仰习俗、蒙古族乐舞习俗、蒙古人纪年习俗、蒙古族的姓氏、蒙古族文字、蒙古族语言、蒙古族韵文文学、汉蒙民俗比较等诸方面。
翟传鹏[10](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认为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二、“肉食大亨”的胃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肉食大亨”的胃口(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现状 |
1.4.1 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4.2 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回顾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与类别 |
2.1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性质 |
2.1.1 已有研究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1.2 本文确定必然类情态副词性质的依据 |
2.2 必然类情态副词的类别 |
2.2.1 已有研究的分类依据 |
2.2.2 本文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分类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的语法功能 |
3.1 “必”的句法功能 |
3.1.1 “必”的句法位置 |
3.1.2 “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3.1.3 “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3.1.3.1 “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3.1.3.2 “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3.1.3.3 “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3.1.3.4 “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3.1.3.5 “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3.1.3.6 “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3.1.4 “必”与动词的连用 |
3.1.4.1 “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3.1.4.2 “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3.1.4.3 “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3.1.5 “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3.1.6 “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3.2 “必”的语义功能 |
3.2.1 “必”的词典释义 |
3.2.2 “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3.2.3 “必”的古今词义对比 |
3.2.4 “必”的语义指向 |
3.3 “必”的语用功能 |
3.3.1 “必”与句类 |
3.3.2 “必”与口气 |
3.3.3 “必”与句态 |
3.3.4 “必”与语体 |
3.3.5 “必”与“体” |
3.3.6 “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3.4 小结 |
第四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定”的语法功能 |
4.1 “必定”的句法功能 |
4.1.1 “必定”的句法位置 |
4.1.2 “必定”与否定词的连用 |
4.1.3 “必定”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4.1.3.1 “必定”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4.1.3.2 “必定”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4.1.3.3 “必定”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4.1.3.4 “必定”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4.1.3.5 “必定”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4.1.3.6 “必定”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4.1.4 “必定”与动词的连用 |
4.1.4.1 “必定”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4.1.4.2 “必定”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4.1.4.3 “必定”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4.1.5 “必定”与形容词的连用 |
4.1.6 “必定”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4.2 “必定”的语义功能 |
4.2.1 “必定”的词典释义 |
4.2.2 “必定”的语义活跃因子 |
4.2.3 “必定”的语义指向 |
4.3 “必定”的语用功能 |
4.3.1 “必定”与句类 |
4.3.2 “必定”与口气 |
4.3.3 “必定”与句态 |
4.3.4 “必定”与语体 |
4.3.5 “必定”与“体” |
4.3.6 “必定”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4.4 “必定”与“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然”的语法功能 |
5.1 “必然”的句法功能 |
5.1.1 “必然”的句法位置 |
5.1.2 “必然”与否定词的连用 |
5.1.3 “必然”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5.1.3.1 “必然”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5.1.3.2 “必然”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5.1.3.3 “必然”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5.1.3.4 “必然”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5.1.3.5 “必然”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5.1.3.6 “必然”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5.1.4 “必然”与动词的连用 |
5.1.4.1 “必然”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5.1.4.2 “必然”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5.1.4.3 “必然”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5.1.5 “必然”与形容词的连用 |
5.1.6 “必然”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5.2 “必然”的语义功能 |
5.2.1 “必然”的词典释义 |
5.2.2 “必然”的语义活跃因子 |
5.2.3 “必然”的语义指向 |
5.2.3.1 与认知类谓宾动词 |
5.2.3.2 与特殊格式共现 |
5.3 “必然”的语用功能 |
5.3.1 “必然”与句类 |
5.3.2 “必然”与口气 |
5.3.3 “必然”与句态 |
5.3.4 “必然”与语体 |
5.3.5 “必然”与“体” |
5.3.6 “必然”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5.4 “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势必”的语法功能 |
6.1 “势必“的句法功能 |
6.1.1 “势必”的句法位置 |
6.1.2 “势必”与否定词的连用 |
6.1.3 “势必”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6.1.3.1 “势必”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6.1.3.2 “势必”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6.1.3.3 “势必”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6.1.3.4 “势必”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6.1.3.5 “势必”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6.1.3.6 “势必”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6.1.4 “势必”与动词的连用 |
6.1.4.1 “势必”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6.1.4.2 “势必”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6.1.4.3 “势必”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6.1.5 “势必”与形容词的连用 |
6.1.6 “势必”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6.2 “势必”的语义功能 |
6.2.1 “势必”的词典释义 |
6.2.2 “势必”的语义活跃因子 |
6.2.3 “势必”的语义指向 |
6.3 “势必”的语用功能 |
6.3.1 “势必”与句类 |
6.3.2 “势必”与口气 |
6.3.3 “势必”与句态 |
6.3.4 “势必”与语体 |
6.3.5 “势必”与“体” |
6.3.6 “势必”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6.4 “势必”、“必然”、“必定”、“必”的语法功能对比 |
6.5 小结 |
第七章 必然类情态副词“必将”的语法功能 |
7.1 “必将”的句法功能 |
7.1.1 “必将”的句法位置 |
7.1.2 “必将”与否定词的连用 |
7.1.3 “必将”与他类副词的连用 |
7.1.3.1 “必将”与程度副词的连用 |
7.1.3.2 “必将”与范围副词的连用 |
7.1.3.3 “必将”与关联副词的连用 |
7.1.3.4 “必将”与时间副词的连用 |
7.1.3.5 “必将”与频率副词的连用 |
7.1.3.6 “必将”与其他情态副词的连用 |
7.1.4 “必将”与动词的连用 |
7.1.4.1 “必将”与情态动词的连用 |
7.1.4.2 “必将”与动作性动词的连用 |
7.1.4.3 “必将”与认知动词的连用 |
7.1.5 “必将”与形容词的连用 |
7.1.6 “必将”与句末语气词的共现 |
7.2 “必将”的语义功能 |
7.2.1 “必将”的词典释义 |
7.2.2 “必将”的语义活跃因子 |
7.2.3 “必将”的语义指向 |
7.3 “必将”的语用功能 |
7.3.1 “必将”与句类 |
7.3.2 “必将”与口气 |
7.3.3 “必将”与句态 |
7.3.4 “必将”与语体 |
7.3.5 “必将”与“体” |
7.3.6 “必将”与句子的背景信息和焦点信息 |
7.4 “势必”、“必然”、“必将”的语法功能对比 |
7.4.1 “势必”、“必然”、“必将”与情态动词搭配时的语义指向对比 |
7.4.2 正负向语境对“势必”、“必然”、“必将”的语用选择对比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内容回顾 |
8.2 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家虚词词典对必然类情态副词的收录情况表 |
附录B 第一套问卷《语境的正负向程度判断》 |
附录C 第二套问卷《必然类情态副词选择》 |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2006~2016年《汉语新词语》所收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新称谓语的界定 |
1.2.1 称谓语的界定 |
1.2.2 新词语的界定 |
1.2.3 本章小结 |
1.3 研究现状 |
1.4 创新点以及重难点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称谓语概貌研究 |
2.1 新称谓语的音节数量特征及分析 |
2.1.1 音节数量描述 |
2.1.2 音节数量分析 |
2.1.3 新称谓语数量变化趋势及分析 |
2.2 新称谓语类型统计及分析 |
2.3 语义特征 |
2.4 色彩义特征 |
2.5 固有词语新义考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称谓语的高频造词法研究 |
3.1 说明法 |
3.2 简缩法 |
3.3 修辞法 |
3.4 摹声法 |
第四章 新称谓语产生的原因 |
4.1 社会的发展 |
4.2 语言的演变 |
4.3 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 |
第五章 新称谓语的入典依据及建议 |
5.1 新称谓语的入典依据 |
5.2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近十年(2006-2015)汉语表人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1.关于新词语的研究概况 |
2.关于表人新词语的研究概况 |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研究方法 |
2.语料来源 |
一、表人新词语的性质及其来源考察 |
(一)表人新词语的性质 |
1.表人新词语的界定 |
2.表人新词语的特点 |
(二)表人新词语的来源领域 |
1.来源于时政领域 |
2.来源于经济领域 |
3.来源于科技领域 |
4.来源于文化领域 |
5.来源于教育领域 |
6.来源于网络社交领域 |
7.来源于生活领域 |
8.来源于反腐领域 |
9.来源于环保领域 |
二、表人新词语的表里探究 |
(一)形式考察 |
1.音节结构 |
2.组合形式 |
(二)语义考察 |
1.语义内涵 |
2.语义变异 |
3.语义色彩 |
三、表人新词语的衍生机制 |
(一)内部机制 |
1.类推仿拟机制 |
2.隐喻转喻机制 |
3.经济原则 |
4.语言平衡机制 |
(二)外部机制 |
1.语言接触的推动 |
2.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 |
3.社会多元文化的作用 |
4.新的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 |
5.使用者的语用心理因素 |
四、表人新词语的语用价值 |
(一)符合语言经济原则 |
(二)指称对象形象直观 |
(三)反映了当下人们复杂的语用情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5)五百年来一大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少年生死劫 |
1 |
2 |
3 |
4 |
第二章百日强盗 |
1 |
2 |
3 |
4 |
第三章扶桑东渡 |
1 |
2 |
3 |
4 |
5 |
第四章百日和尚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五章拜师学艺 |
1 |
2 |
3 |
4 |
5 |
第六章英雄莫问来路 |
1 |
2 |
3 |
4 |
5 |
第七章天生我才 |
1 |
2 |
3 |
4 |
5 |
第八章迷途知返 |
1 |
2 |
3 |
4 |
5 |
6 |
第九章红颜知己 |
1 |
2 |
3 |
4 |
5 |
6 |
第十章京华烟云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一章莫使金樽空对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二章长兄如父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三章崭露头角 |
1 |
2 |
3 |
4 |
5 |
第十四章天地吾师 |
1 |
2 |
3 |
4 |
5 |
第十五章身陷囹圄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六章虎口脱险 |
1 |
2 |
3 |
4 |
5 |
第十七章千里跋涉 |
1 |
2 |
3 |
4 |
5 |
第十八章兄弟情深 |
1 |
2 |
3 |
4 |
第十九章青城悟道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章善子之死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一章大漠探幽 |
1 |
2 |
3 |
4 |
5 |
6 |
第二十二章敦煌面壁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三章大师归来 |
1 |
2 |
3 |
4 |
5 |
第二十六章东张西毕 |
3 |
4 |
5 |
第三十章人生绝唱 |
2 |
3 |
第三十一章尾声:五百年来第一人 |
1 |
后记 我为什么要写张大千 |
(6)城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饮食文化变迁 ——以呼和浩特蒙古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意义与选题缘起 |
学术前史 |
(一) 关于蒙古族饮食的研究 |
(二) 现代蒙餐业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饮食文化的研究 |
(四) 关于文化变迁的研究 |
(五) 关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城镇化的研究 |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饮食文化”的界定 |
(二) “文化变迁”的界定 |
(三) “呼和浩特”与“呼和浩特蒙古族”的界定 |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多重语境解读 |
第一节 牧业地区蒙古族的饮食清单 |
一、牧区的生态环境 |
二、游牧经济的脆弱性 |
三、驯养食物 |
四、牧区蒙古族的饮食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农业地区蒙古族的饮食清单 |
一、农区的生态环境 |
二、牧民职业、身份的转变与蒙古族的农产品需求 |
三、农区蒙古族的饮食及其特点 |
第三节 半农半牧地区蒙古族的饮食清单 |
一、半农半牧地区的生态环境 |
二、蒙汉杂居对蒙古族文化的影响 |
三、半农半牧区蒙古族的饮食及其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城市中蒙古族的饮食及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呼和浩特城镇化进程中的外部环境变迁 |
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城镇化背景 |
二、蒙古族文化生长的城市外部环境 |
三、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人口构成 |
第二节 现代城市蒙古族的饮食及日常生活 |
一、食材里的家乡记忆 |
二、饮食季节性的淡化 |
三、城市蒙古族的饮食结构特点 |
四、现代健康饮食理念与民族饮食文化的取舍 |
第三节 城市蒙古族饮食文化变迁原因 |
一、经济基础的根本性变革 |
二、社会化因素 |
三、信息传播与文化传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古族饮食商业化及其经营的新视野 |
第一节 呼和浩特蒙餐馆的发端与类型定位 |
一、呼和浩特蒙餐馆的发端 |
二、呼和浩特蒙餐馆的类型定位 |
第二节 蒙餐消费与蒙餐业的二级互动 |
一、整体消费环境与蒙餐业的互动 |
二、有意识的消费选择与蒙餐业经营的互动 |
第三节 呼和浩特蒙餐经营的新视野 |
一、自由的味蕾 |
二、愉悦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美剧《冰血暴》的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美剧《冰血暴》的叙事结构分析 |
第一节 套层式结构诠释寓言主题 |
第二节 整体构成结构——讲述现代寓言 |
第三节 部分独立结构——呼应古老寓言 |
第二章 美剧《冰血暴》的人物分析 |
第一节 独特结构为塑造更自由的寓言式人物 |
第二节 人物的“陌生化”处理 |
第三节 人物语言的寓言化处理 |
第三章 美剧《冰血暴》开辟影视剧改编突破口 |
第一节 美剧《冰血暴》叙事结构的优劣势分析 |
第二节 美剧《冰血暴》对当下影视剧改编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件 |
(8)亲情漂移(论文提纲范文)
冬末春初 |
仲春 |
春末夏初 |
仲夏 |
盛夏 |
秋 |
冬 |
早春 |
春 |
夏 |
深秋 |
深冬 |
(9)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赤峰蒙古人来源 |
第一节 赤峰概况 |
第二节 蒙古族起源及发展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来源 |
第二章 赤峰蒙古族物质民俗 |
第一节 赤峰蒙古族服饰习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饮食习俗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劳动生产习俗 |
第四节 赤峰蒙古族交通习俗 |
第五节 赤峰蒙古族居住习俗 |
第三章 赤峰蒙古族社会民俗 |
第一节 赤峰蒙古族婚姻习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姓氏习俗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日常交往礼仪 |
第四节 赤峰蒙古族节日习俗 |
第五节 赤峰蒙古族纪年习俗 |
第六节 赤峰蒙古族丧葬习俗 |
第四章 赤峰蒙古族精神习俗 |
第一节 赤峰蒙古族宗教信仰习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占卜习俗 |
第三节 赤峰蒙古族那达慕 |
第四节 赤峰蒙古族乐舞习俗 |
第五章 赤峰蒙古族语言民俗 |
第一节 蒙古族文字 |
第二节 赤峰蒙古族语言 |
第三节 蒙古族韵文文学 |
第六章 汉蒙民俗比较 |
附录: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专着及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肉食大亨”的胃口(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必然类情态副词研究[D]. 韩文羽. 吉林大学, 2020(01)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2006~2016年《汉语新词语》所收称谓语研究[D]. 袁聪. 河北大学, 2019(08)
- [4]近十年(2006-2015)汉语表人新词语研究[D]. 姜楠. 渤海大学, 2017(08)
- [5]五百年来一大千[J]. 邓贤. 当代, 2016(04)
- [6]城镇化背景下的蒙古族饮食文化变迁 ——以呼和浩特蒙古族为例[D]. 王悦.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2)
- [7]美剧《冰血暴》的改编研究[D]. 陶倩妮. 上海戏剧学院, 2015(11)
- [8]亲情漂移[J]. 卫卫. 当代, 2014(05)
- [9]论赤峰蒙古族民俗文化[D]. 刘勇波. 山东大学, 2013(04)
- [10]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