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咽癌热疗和热化疗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征,米登海,杨克虎,曹农,田金徽,王道英,马彬[1](2013)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2-08-01,收集所有比较化疗联合热疗与单纯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2位评价员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共64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化组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其OR值(95%CI)分别为2.64(1.90~3.66)和3.87(2.01~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化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肾功损害、肝功损害及脱发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单化组,但只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及肾功损害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OR值(95%CI)分别为0.59(0.37~0.94)、0.44(0.28~0.71)和0.44(0.20~0.94)。结论:相较于单纯化疗,化疗联合热疗能提高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能协同化疗进而降低其毒副作用,但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陶颖[2](2014)在《局部热疗对肿瘤化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目前我国肿瘤的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治疗方式主要靠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而肿瘤热疗是继上述方法后出现的又一种肿瘤治疗方法。热治疗肿瘤的历史已有100多年甚至更长,但真正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仅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当温度加热至43℃时肿瘤细胞会发生坏死。加热会增加血液循环,但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呢?当加热温度为41-42℃时是否能诱发或者是加速肿瘤转移,而复发和转移也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问题。肿瘤热疗(Hyperthermia)是继上述方法后出现的又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特别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所以我们对热化疗进行了探讨。目的:1.探讨热疗对化疗是否有增敏作用。2.探讨热疗对人体免疫力(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1.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FI)测量热疗前后患者肿瘤局部血管:血流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lic velocities,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值的变化。采用SPSS17.0作秩和及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别测量化疗前后及热化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应用独立t、配对t、Mann-Whitney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55人次的表浅部/局部肿瘤转移的患者热疗前后的PSV、RI、PI的变化,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10例热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其中病变稳定(stabledisease,SD):5例(50%),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2例(20%),病变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1例(10%),死亡:1例(10%),无法评价:1例(10%)。3.119例化疗+热疗(实验组)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与热疗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NK、CD4/CD8)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CD4前后、CD4/CD8比值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7例单独做化疗(对照组)的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NK、CD4/CD8)的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化疗前CD8与化疗后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19例化疗+热疗(实验组)的肿瘤患者在热化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NK、CD4/CD8)的差值与107例单独做化疗(对照组)的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NK、CD4/CD8)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CD4的差值、CD8的差值、CD4/CD8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热疗可以扩张肿瘤局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及血管搏动指数,使肿瘤局部的血流量增加,使到达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增加,进而对化疗起增敏作用。2.热化疗联合对肿瘤局部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s, DCR)不低于单纯化疗的患者。3.热疗可以提高CD4细胞的含量;化疗可以提高CD8细胞的含量;热疗可以影响CD4/CD8的比值;热疗对人体的免疫力有积极的影响。
孙胜杰[3](2006)在《热疗对人肺癌细胞株PLA-801D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热疗对化疗药顺铂(DDP)、诺维本(NVB)、泰索帝(TXT)增敏的规律及其机制,为临床射频热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应用四氮唑蓝(MTT)快速比色法测定热疗组、单纯化疗组以及以不同序贯方式结合的热化疗联合组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PLA-801D)的生长抑制率,加热方式采用水浴恒温加热和电容式射频加热;流式细胞仪测定42℃条件下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 【结果】 1、化疗药物DDP、NVB、TXT均对体外PLA-801D细胞有直接的抑制和杀伤作用(P<0.001); 2、38℃~41℃单纯亚高温热疗(水浴温热)促进了PLA-801D细胞的生长(P<0.01);42℃~43℃单纯高温热疗(水浴温热)对PLA-801D细胞有直接的抑制和杀伤作用(P<0.01); 3、一定条件下,每种药物与热疗均有协同作用:38℃~41℃亚高温热疗(水浴温热)与药物以不同序贯方式联用时,仅热化同时组对PLA-801D细胞的抑制和杀伤作用优于单纯化疗组(P<0.001);42℃~43℃高温(水浴温热)与药物不论以何种序贯方式结合,作用均强于单纯化疗组(P<0.05),且尤以热化同时组效果最佳(P<0.001),增敏效果最强; 4、热化同时组对PLA-801D细胞的抑制率与热疗(水浴温热)温度的变化呈正相关; 5、采用42℃电容式射频透热对水浴温热增敏的规律加以验证,初步证明水浴温热对化疗药物(DDP、NVB、TXT)增敏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射频加热; 6、细胞周期分析发现:(1) 42℃热疗降低了S期细胞所占比例;(2) 单独顺铂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先化后热组、先热后化组和热化同时组的S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减少,G2/M期细胞逐渐增多,其中热化同时组增减的幅度最大。(3) 单独诺维本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先化后热组、先热后化组和热化同时组的G2/M期细胞所占比例逐渐
戴复华,崔德威,鲁子健,谭继全,陈向阳,张月飞,周文,戴德[4](1992)在《鼻咽癌热疗和热化疗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告采用热疗法和热化疗法治疗30例鼻咽癌的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0%,其中热疗有效率为70%,热化疗有效率为100%。提示:体外血液加温颈外供血区灌注,即热疗,对鼻咽癌的疗效是肯定的,联用化疗,即热化疗效果尤佳。
王大海[5](2005)在《放疗联合益气解毒颗粒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观察放疗联合益气解毒颗粒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理论研究包括古代中医对鼻咽癌的认识,现代中医对鼻咽癌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现代医学关于鼻咽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成就。2.临床研究将7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益气解毒颗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及TNF-α含量、EBV相关抗体滴度、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治疗后随访。结果显示:(1)治疗组鼻咽部原发灶及颈部转移瘤消退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鼻咽部原发灶及颈部转移瘤消退时的放射治疗剂量(简称肿瘤消退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急性毒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放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着变化,而对照组放疗后CD3+、CD4+、CD8+水平显着降低,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5)治疗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研究观察了益气解毒颗粒对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放疗增敏效应及其相关机制。将HNE1人鼻咽癌细胞株制备裸鼠移植瘤,随机分为四组,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不行放疗;放疗组灌生理盐水加行放疗;纯中药组灌服益气解毒颗粒;放疗+中药组行放疗,并灌服益气解毒颗粒。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及瘤重、相关免疫学指标等。治疗31天后,处死小鼠,取出瘤体称瘤重,并取脾称脾重,查血WBC数量,骨髓有核细胞及DNA含量检测。结果:(1)中药+放疗治疗后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治疗后瘤重明显轻于单纯放疗组(P<0.05);(2)行放疗治疗的两组WBC数量、脾重指数、脾表面造血灶(CFU-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含量等造血系统各指标均显示不同程度损伤,但中药+放疗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单纯放疗组(P<0.05),亦较后者能明显对抗放疗所致的血清SOD活力降低和LPO含量升高效应(P<0.05)。结论:根据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益气解毒颗粒不但能协同放疗而提高抗癌效应,又可明显减轻放疗的副反应,纠正免疫力低下状态,并有效防止鼻咽癌转移及复发,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马姗姗,王仁生,肖帅,戴刚毅[6](2011)在《鼻咽癌热疗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热疗用于鼻咽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OVID-Medline、Embase、CBM、CNKI、VIP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1985-09-2009-09。手工检索相关中文期刊。筛选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并与作者获得联系,讨论确认相关内容后,进行质量评价,最后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合成。采用原发灶完全缓解率、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总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等指标评价热疗的疗效和副反应。统计学处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0软件计算相对危险度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检索到560篇文献,经筛选及评价后6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包含381例患者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1)热放联合治疗与单纯放疗相比,能提高肿瘤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RR=1.63,95%CI=1.232.16,P=0.000 6)以及颈部淋巴结的完全缓解率(RR=1.23,95%CI=1.071.41,P=0.004),并不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RR=1.15,95%CI=0.831.59,P=0.39);2)在1年总生存率上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3,95%CI=0.951.11,P=0.49);3)热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在颈部淋巴结的完全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6,95%CI=0.991.86,P=0.06)。结论:热疗用于鼻咽癌的辅助治疗,不增加皮肤及黏膜副反应的发生,能部分提高鼻咽癌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的缓解率,安全有效。但由于例数偏少,且多数研究的质量偏低,尚不能证明热疗可以提高鼻咽癌的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要获得更为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还有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的积累。
周乐[7](2016)在《联合近红外荧光分子肿瘤靶向探针的热效应与免疫因子协同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研究》文中指出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在全世界均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上,甲状腺癌对外照射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传统的治疗以器官损毁性手术为主,病人面临终身药物替代和严重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近年来,热疗成为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新兴力量,在甲状腺癌的治疗方面也有学者进行了探索,尤其针对甲状腺微小癌和侧颈部淋巴结复发的热消融治疗。热消融与传统手术或放化疗相比,优势在于微创、全身毒性低,另外热疗时肿瘤细胞产生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可呈递肿瘤抗原,激活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4,TLR-4)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但是,热消融治疗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临床上由影像学介导的热能治疗较为粗放,实现肿瘤治疗的彻底性具有一定缺陷,另一方面,HSP70作为分子伴侣能保护细胞,减少高热引起的凋亡,从而降低高热对肿瘤杀伤效果。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尝试联合应用靶向高热疗法来治疗甲状腺癌。论文构建了AG修饰的近红外染料探针AG-IR820,将其靶向于甲状腺癌细胞,通过近红外线照射产热杀伤癌细胞。同时实验中联合使用槲皮素(Quercetin)来抑制HSP70的表达、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TLR-4通路增强抗肿瘤免疫。结果显示:利用AG修饰IR820能明显提高其细胞摄取能力和肿瘤的靶向能力;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三联靶向热疗与单独疗法相比有更强的抑制肿瘤效果。本研究表明这种新的联合治疗策略能显着改善热疗效果,有可能成为甲状腺癌治疗的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1.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设计思路。2.肿瘤靶向探针AG-IR820的合成与表征结论:AG-IR820制备成功,分子量1105.34,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AG-IR820吸收光谱峰值691nm,发射光谱峰值823nm,与IR820荧光特性一致。3.AG-IR820的肿瘤靶向能力研究结论:AG的修饰作用使IR820具备了肿瘤靶向能力,AG-IR820能被人甲状腺癌TT细胞系特异性摄取,在荷瘤裸鼠体内可靶向定位到肿瘤病灶,且有较快速的浓聚速度(小于4h)和较长的滞留时间(超过24h)。4.AG-IR820的热疗性能研究结论:AG-IR820和IR820在5μM浓度时对TT细胞无明显毒性。在近红外光照射时,AG-IR820产热使温度上升至43℃,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且比IR820热疗效果更明显。5.AG-IR820+Quercetin+LPS联合应用的体外实验研究结论:体外实验中,Quercetin在100μM浓度时可有效减少HSP70的表达而没有明显毒性;2μg/m L的脱毒LPS无明显的细胞毒性。AG-IR820介导的热疗联合Quercetin能提高热疗的杀伤能力,再联合脱毒LPS,可激活巨噬细胞释放肿瘤TNF-α,进一步增强热疗效果。6.AG-IR820+Quercetin+LPS联合应用的体内实验研究结论:AG-IR820+Quercetin+LPS的三联疗法对人甲状腺TT细胞系裸鼠移植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其他单独或二联疗法。联合HSP70抑制剂和TLR-4激活剂可以增强热疗效果。
毛红华,钟艳[8](2014)在《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内生场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内生场热疗,2次/周,共治疗8次,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60.0%,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CP+PR)为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总生存率(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患者均可以耐受,其中试验组患者皮下脂肪硬结2例(6.67%),经常规治疗后痊愈。两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NK细胞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生场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
陈忠杰[9](2005)在《鼻咽癌腔内热疗辐射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研制的鼻咽癌腔内热疗辐射器在肌肉体膜和兔大腿模拟鼻咽腔内的热场分布,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加热天线的结构和长度,优化热场的分布。研究使用该热疗辐射器行腔内热疗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热增强比和毒性反应,为该热疗辐射器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试验数据。 方法:本研究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制作肌肉体膜,用液晶膜显示腔内热疗辐射器的热场分布;在体膜内挖一空腔作为模拟鼻咽腔,把辐射器和测温探头放入空腔内,分别测定模拟鼻咽腔辐射器旁、两侧壁和底壁的温度;将6只实验兔制作模拟鼻咽腔,分别测定模拟鼻咽腔辐射器旁、两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温度,测定距模拟鼻咽腔内辐射器0.5、1.0cm垂直深度处肌肉的透热温度,测定模拟鼻咽腔顶壁骨壁外的透热温度。第二部分为将70例初治鼻咽癌按治疗方法随机归入两组:腔内热疗联合放疗组(热放组)35例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35例。热放组热疗采用915MHZ微波热疗,肿瘤表面温度42-43℃,加热时间40分钟,每周1-2次,共4周。全组病人放疗采用6MVX线和10MEVβ线,鼻咽癌原发灶DT70-80GY,颈部淋巴结转移灶DT60-70GY,分割剂量为2GY/(次·d),5次/周。分别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并计算热增强比。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第一部分液晶膜显示相当于鼻咽腔的顶壁、侧后壁和后鼻孔的位置热场分布较好,体膜内模拟鼻咽腔各测定点的温度由高到低排列为辐射器旁、侧壁、对侧壁和底壁;兔模拟鼻咽腔各测定点的温度由高到低排列为辐射器旁、侧壁、顶壁、对侧壁和底壁(F=673.38 P<0.01),腔内热疗辐射器在有循环的活体动物组织的有效透热深度为1cm,模拟鼻咽腔顶壁骨壁外的温度比鼻咽腔温度平均低3℃(t=8.2 P<0.01)。第二部分显示热放组与单放组鼻咽癌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5.7%、31.4%,有效率分别为97.1%、77.1%,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颈部淋巴结转移灶
郑高崟[10](2016)在《通过MRI探讨颈部融合淋巴结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探讨颈部融合淋巴结(MNs)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放疗科住院初治390例T1-4N1-3M0、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入组患者分成2组:非融合淋巴结(non-MNs)组与融合淋巴结(MNs)组,通过MRI影像资料分析颈部淋巴结的状态。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区域无复发生存率(RRFS)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采用log-rank test法对各组患者之间生存差异进行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定义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颈部融合淋巴结(MNs)的发生率为26.4%(103/390)。全组随访时间为3-8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7个月。non-MNs组与MNs组患者3年OS分别是81.1%、61.4%(log-rank P?0.001)、3年PFS分别是79.9%、47.4%(P?0.001)、3年DMFS分别是84.8%、60.6%(P?0.001)、3年RRFS分别是95.7%、80.0%(P?0.001)。累计远处转移率分别是21.8%、43.9%(log-rank P?0.001)。亚组分析显示,N1、N2期中,MNs组与non-MNs组生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N3期中,两组生存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N1期的MNs与N2期的non-MNs生存结果相似,N2分期的MNs与N3分期生存结果相似。单纯放射治疗与放化疗相比,全组3年OS、3年PFS、3年DMFS、3年RRFS分别是65.3%与80.6%(log-rank P?0.001)、61.5%与75.2%(P=0.005)、69.7%与82.4%(P=0.014)、87.4%与94.4%(P=0.021),在MNs患者中,3年OS、3年PFS、3年DMFS、3年RRFS分别是42.4%与70.6%(P=0.002)、39.2%与51.1%(P=0.049)、41.6%与68.1%(P=0.035)、72.2%与86.1%(P=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MNs、KPS?80分、年龄?50岁、T3-4期、N分期、单纯放疗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MNs是鼻咽癌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MNs所在的N分期上升一级的建议是适合的。
二、鼻咽癌热疗和热化疗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咽癌热疗和热化疗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测量指标 |
1.2 文献检索策略 |
1.2.1 检索策略 |
1.2.2 计算机检索 |
1.2.3 其他检索 |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基本情况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
2.3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2.3.1 疗效比较 |
2.3.2 安全性比较 |
2.3.3 发表性偏倚分析 |
3 讨论 |
3.1 评价及纳入研究的局限性 |
3.2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3.3 热疗的临床探讨及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建议 |
(2)局部热疗对肿瘤化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临床资料 |
2.主要仪器 |
3.方法 |
4.T细胞亚群的检测步骤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热疗对人肺癌细胞株PLA-801D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方法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技术路线 |
结果 |
热疗对化疗药顺铂增敏的规律 |
热疗对化疗药诺维本增敏的规律 |
热疗对化疗药泰索帝增敏的规律 |
不同温度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发表文章 |
致谢 |
(5)放疗联合益气解毒颗粒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历代中医对鼻咽癌的认识 |
1.1 对本病证候的认识 |
1.2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导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4 鼻咽癌的预后与防治 |
2. 现代医学对鼻咽癌的研究状况 |
2.1 放射治疗 |
2.2 化疗 |
2.3 手术治疗 |
2.4 其它疗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诊断、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2. 治疗及观测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放疗前、中、后处理和护理 |
2.3 疗效观测方法 |
2.4 实验室观测指标 |
3. 结果 |
第三部分 益气解毒方联合放疗对鼻咽癌荷瘤祼鼠的治疗作用及对放疗副反应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放疗联合益气解毒颗粒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机制分析 |
1.1 益气解毒颗粒组方及其作用机理 |
1.2 放疗联合益气解毒方抑制EBV感染活性 |
2. 益气解毒方对放疗副反应的防护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1 电离辐射生物作用的时间表 |
2.2 放射线对癌细胞的杀灭机制 |
2.3 正常组织放射损伤 |
2.4 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 |
2.5 放射防护剂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
2.6 益气解毒颗粒对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
3. 益气解毒方增加放射敏感性的机制探讨 |
3.1 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
3.2 关于放射敏感性基因 |
3.3 增加肿瘤放射敏感性的措施 |
3.4 益气解毒颗粒放射增敏效应 |
4. 益气解毒颗粒防止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效应探讨 |
5. 研究展望 |
5.1 防治鼻咽癌高危人群,力争早诊早治 |
5.2 肿瘤微环境 |
5.3 肿瘤乏氧与血管生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6)鼻咽癌热疗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实验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测量指标 |
1.2 排除标准 |
1.3 检索策略 |
1.3.1 计算机检索 |
1.3.2 手工检索 |
1.4 质量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1.5.1 临床异质性和方法学异质性分析 |
1.5.2 疗效效应量 |
1.5.3 发表偏倚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特点 |
2.3 质量评价 |
2.4 统计学分析 |
2.4.1 热疗+放疗与单纯放疗比较 |
2.4.2 热疗+放疗+化疗与放疗+化疗比较 |
2.4.3 其他指标 |
2.4.4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7)联合近红外荧光分子肿瘤靶向探针的热效应与免疫因子协同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 |
1.2.1 甲状腺癌的传统治疗 |
1.2.2 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
1.2.3 甲状腺癌的热消融治疗 |
1.3 肿瘤的热疗 |
1.3.1 热疗的作用机制 |
1.3.2 HSP在热疗中的作用 |
1.3.3 热疗的形式 |
1.4 分子介导的肿瘤主动靶向用于热疗的研究 |
1.4.1 抗体靶向分子 |
1.4.2 多肽肿瘤靶向分子 |
1.4.3 核酸适配体肿瘤靶向分子 |
1.4.4 小分子肿瘤靶向分子 |
1.5 实验设计 |
第2章 肿瘤靶向探针AG-IR820的合成与表征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AG-IR820的合成步骤 |
2.2.2 AG-IR820的表征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AG-IR820的肿瘤靶向能力研究 |
3.1 材料 |
3.1.1 细胞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体外细胞水平靶向研究 |
3.2.2 体内肿瘤水平靶向研究 |
3.3 结果 |
3.3.1 体外细胞水平靶向结果 |
3.3.2 荷瘤裸鼠体内靶向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AG-IR820的热疗性能研究 |
4.1 材料 |
4.1.1 细胞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毒性实验 |
4.2.2 AG-IR820的光热性能研究 |
4.3 结果 |
4.3.1 细胞毒性实验 |
4.3.2 AG-IR820的光热性能研究 |
4.4 讨论 |
第5章 AG-IR820+Quercetin+LPS的联合应用体外实验研究 |
5.1 材料 |
5.1.1 细胞 |
5.1.2 主要试剂 |
5.1.3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Quercetin的预处理 |
5.2.2 Quercetin对HSP70的抑制作用 |
5.2.3 体外热疗联合Quercetin的肿瘤杀伤实验 |
5.2.4 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研究 |
5.2.5 热疗联合LPS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研究 |
5.3 结果 |
5.3.0 Quercetin的预处理 |
5.3.1 Quercetin对HSP70的抑制作用 |
5.3.2 体外热疗联合Quercetin的肿瘤杀伤实验 |
5.3.3 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研究 |
5.3.4 热疗联合LPS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研究 |
5.4 讨论 |
第6章 AG-IR820+Quercetin+LPS的联合应用体内实验研究 |
6.1 材料 |
6.1.1 细胞和动物 |
6.1.2 主要试剂 |
6.1.3 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 |
6.4 讨论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评价标准 |
4.随访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近期疗效比较 |
2.远期疗效比较 |
3.不良反应比较 |
4.免疫功能比较 |
讨论 |
(9)鼻咽癌腔内热疗辐射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鼻咽癌腔内热疗辐射器的体膜实验和动物实验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鼻咽癌腔内热疗辐射器的临床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10)通过MRI探讨颈部融合淋巴结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3 MRI扫描方法 |
2.4 治疗方法 |
2.4.1 放射治疗 |
2.4.2 化学治疗 |
2.5 研究方法 |
2.5.1 病例资料整理 |
2.5.2 随访 |
2.5.3 统计学方法 |
2.5.4 相关定义 |
2.5.5 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特征 |
3.2 淋巴结状态的分布特征 |
3.3 390例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情况 |
3.3.1 全组患者生存 |
3.3.2 非融合淋巴结(non-MNs)组与融合淋巴结(MNs)组,两组患者生存情况 |
3.4 390例患者生存因素分析 |
3.4.1 390例患者生存单因素分析 |
3.4.2 390例患者生存多因素分析 |
3.5 T、N分期亚组分析 |
3.6 N分期的假设: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鼻咽癌热疗和热化疗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的Meta分析[J]. 李征,米登海,杨克虎,曹农,田金徽,王道英,马彬.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3(01)
- [2]局部热疗对肿瘤化疗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D]. 陶颖. 大连医科大学, 2014(12)
- [3]热疗对人肺癌细胞株PLA-801D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D]. 孙胜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6(09)
- [4]鼻咽癌热疗和热化疗的疗效观察[J]. 戴复华,崔德威,鲁子健,谭继全,陈向阳,张月飞,周文,戴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1992(01)
- [5]放疗联合益气解毒颗粒治疗鼻咽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王大海.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5(12)
- [6]鼻咽癌热疗疗效的系统评价[J]. 马姗姗,王仁生,肖帅,戴刚毅.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04)
- [7]联合近红外荧光分子肿瘤靶向探针的热效应与免疫因子协同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研究[D]. 周乐. 吉林大学, 2016(08)
- [8]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 毛红华,钟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05)
- [9]鼻咽癌腔内热疗辐射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陈忠杰. 天津医科大学, 2005(07)
- [10]通过MRI探讨颈部融合淋巴结在鼻咽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D]. 郑高崟. 南昌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