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祥辉,张朝凯,王尹,刘玲[1](2018)在《华南晚中生代陆相地层年代及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南晚中生代陆相岩石地层单元的精确时代和对比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总结新近发表火山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本次工作补充基础上,修订并厘定了华南赣杭带晚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盆地中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和关系,取得了5个方面的基本认识。(1)浙西磨石山群、建德群和永康群时代分别为早白垩世早-中期(145120 Ma、140115 Ma)和晚期(125105 Ma),显示形成有先后,有共存时段;建德群的劳村组、黄尖组、寿昌组之间,永康群的馆头组与朝川组之间存在同时异相的侧向叠加关系;中戴组下部年龄98 Ma指示衢江群始于晚白垩世初期;建德盆地经典寿昌剖面和丽水盆地经典老竹剖面均由两个相似的地层层序重复组成。(2)闽西永安盆地发育赣杭带晚中生代最老地层,兜岭群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62125 Ma),石帽山群主体构建于早白垩世中晚期(13595 Ma),赤石群的沙县组时限为Aptian晚期-Cenomanian早期(11593 Ma),白牙山组存在时限甚短(10097 Ma),崇安组可能晚于100 Ma;坂头组与下渡组之间,寨下组与黄坑组之间,沙县组、均口组、崇安组及白牙山组之间并非单一上下关系,大多存在侧向叠加的同时异相现象。(3)赣东武夷群建造于早白垩世早期(145125 Ma),火把山群沉积晚于Aptian早期(122 Ma),赣州群初始沉积时间可能晚于Albian早期(110 Ma),圭峰群可能始于晚白垩世初期(100 Ma之后);打鼓顶组、鹅湖岭组、石溪组之间,河口组与塘边组之间主体为同时异相建造,侧向叠加可能性甚大;罗塘组、冷水坞组和周家店组,河口组与莲荷组分别可能为同物异名。(4)赣杭带晚中生代地层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Ⅰ-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地层阶段,Ⅱ-早白垩世晚期火山-沉积地层阶段,Ⅲ-晚白垩世沉积地层阶段,相应时期的地层记录或许可以各自用一个超群统名,这3个地层演化阶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3个构造演化阶段。(5)赣杭带火山-沉积盆地"组"岩石地层单元广泛的侧向叠加同时异相关系表明,有必要对华南晚中生代陆相地层上下和侧向关系进行重新审视。
张利民[2](1979)在《信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初探》文中认为 武夷山西侧的江西东部,是我国中生代火山岩系最发育的地区之一。解放前,区内地质研究程度甚差。解放初期在本区主要是对某些矿点进行普查勘探,故直到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时,江西东部的中生代火山岩系,仍只能按岩性笼统的名为武夷群。对中生代火山岩系进行划分,始于1959年北京地质学院二十万分之一上饶幅的区测工作。 上饶幅内的中生代火山岩系甚为发育,而且基本分布在信江中、新生代盆地内。此
曹硕[3](2020)在《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剧,严重的荒漠化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现代地貌单元划分,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在平原型盆地内主要发育盾台型沙漠,但在另一种地貌单元——山间盆地内是否形成沙漠,及其沙漠类型,研究尚不足且缺少现代实例。根据前人研究,晚白垩世时期中国东部形成了大规模的盆山体系,且广泛发育有风成沉积记录。这些风成沉积是否也形成于盾台型沙漠,或是沿岸砂丘,抑或是代表新的沙漠类型尚不可知,因此对其形成环境的确认有助于探讨温室气候中沙漠的演变,同时有助于对风力、构造等沙漠成因机制的探讨,也将有助于对“未来温室地球”荒漠化进程的预测。晚白垩世,在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北,雪峰山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形成大量山间盆地群,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在信江盆地、江汉盆地、苏北及句容盆地、衡阳及茶陵盆地等众多盆地内确认了风成沉积的发育。基于较好的露头条件,选择信江盆地为重点,结合江汉盆地等五个晚白垩世山间盆地为研究素材,对其上白垩统进行岩相、沉积相分析,并在盆地边缘至中心地区进行沉积架构重建,构建山间盆地的三维沉积模型。同时,通过砂岩骨架颗粒分析、锆石形态分析以及碎屑锆石U-Pb定年,对信江盆地上白垩统进行物源分析。通过岩相、沉积相分析,结合风成系统的砂丘形态演变规律、内部层理几何结构,以及垂向沉积规律,综合判定晚白垩世中国东部风成沉积类型为典型的盆山型沙漠环境,并构建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三维沉积模型。从构造沉积地貌角度,探讨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体系发育的原因与形成机制。物源分析结果证明风力搬运具有远源性及沙漠体系内部风成、水成沉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古风带古气候带重建结果表明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受盛行西风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作用,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以中国东部为中心带向南北两侧延伸。
巫建华[4](1995)在《赣东北中生代晚期盆地特征及地层划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赣东北中生代晚期盆地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岩性岩相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岩性岩相持征为依据,论述了各类盆地的岩石地层划分。
许玩宏,张利民,曹双林[5](1994)在《江西信江盆地石溪组生物群及其时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溪组以不整合覆盖在鹅湖岭组之上,其上为周家店组所覆盖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层上部。近年来,在石溪组中发现大量昆虫化石。对正确划分对比中国南北方陆相中生代地层有重要意义。根据发现的丰富化石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石溪组应属早白垩世早期,但不排除该组下部有部分属晚侏罗世晚期。
姜勇彪[6](2010)在《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文中指出丹霞地貌是具有陡崖坡的红层地貌。自30世纪30年代末陈国达提出“丹霞地形”(即丹霞地貌)以来,作为地貌学一个新的领域,丹霞地貌的研究经历了初创、成型和发展三个阶段,已日趋成熟。国内外大量的丹霞地貌被发现并加以研究和开发,使丹霞地貌作为一个地貌名词已走出国门并逐渐被世界所承认。然而目前丹霞地貌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地貌景观的发现及开发,少数学者所做的成因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某景点分布区(点)进行,研究较为分散。针对一个盆地或更大范围丹霞地貌的对比研究工作还不系统也不够深入,丹霞地貌形成的控制因素还不明确。信江盆地位于江西省东部武夷山脉和怀玉山脉之间近东西向狭长的谷地内,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接合部。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活动影响,经历了由拗陷盆地到断陷盆地的演化历程,沉积了一套“下灰上红”的陆相碎屑岩系,白垩纪之后经喜山期构造及新构造运动的作用,并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的丹霞地貌,是我国丹霞地貌发育典型代表区域之一。通过信江盆地ETM+遥感数据的解译并野外考查及验证,在盆地内圈划出15个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域。不同的区域内丹霞地貌的遥感影像具有不同的特征,总体上由盆地边缘向盆地中央,丹霞地貌景观发育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盆地边缘地带,遥感影像成网格状的,网格的密度较大,丹霞地貌以峰林、峰丛为特征;盆地中部信江河两岸,遥感影像呈现大片红色,岩石裸露,丹霞地貌以低矮的小石峰为特征,山顶植被稀少;中间过渡地带遥感影像呈现条块状,丹霞地貌以石寨、巷谷(一线天)岩崖等景观为特征。研究表明,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的发育与其在盆内的位置、红层岩性、构造发育强度、水系分布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因素在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信江盆地的成景系统。在信江盆地的不同位置,由于各成景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它们单独或共同作用,在不同的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组合,而在相似的位置上,由于成景要素具有相似特征,形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表明其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历史。信江盆地的南缘是丹霞地貌发育比较集中的地方,从盆地的西部到东部,分别有龙虎山的仙水岩、应天山、弋阳龟峰、铅山仙年寨、广丰九仙山和六石岩等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这些地区的红层主要是赣州群茅店组或龟峰群河口组巨厚层砾岩、含砾砂岩和砂岩。由于处于盆地的南部边缘地带,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不仅使红层产状发生明显变化,发生倾斜,地壳的抬升速率相对较大,而且由于受断层和节理的强烈切割,红层被切割成条块状、方块状,增加红层的破碎度,促进外动力地质作用,在信江各支流如泸溪河、罗塘河、丰河等流水强烈下蚀作用下,形成高大的陡崖壁,丹霞地貌以“顶斜”的峰林、峰丛型景观组合为特征。由于各成景要素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丹霞地貌演化速率快,这些地区的丹霞地貌演化大多已步入壮年晚期至老年早期。盆地中部北缘横峰至上饶一带,出露的地层为龟峰群莲荷组,为河湖相巨厚层状砂砾岩、砾岩和砂岩,钙质胶结或泥质胶结。受盆地北侧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地层产状由原始水平变为倾斜岩层,在盆地边缘产状高达45°以上,同时,由于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派生出的节理将红层切割成条块状。由于该地区远离信江,河流的侵蚀作用较弱,而受雨水的溶蚀作用则较强,沿断层和节理等裂隙经长时间溶蚀,形成沟槽、岩洞等景观。盆地北侧主要以单斜山、石峰、石墙、石柱、石崖、穿洞、岩洞等景观组合为特征,丹霞地貌演化已步入壮年早期。盆地中部信江河两岸地带,出露的地层为龟峰群塘边组厚层、巨厚层砂岩、含砾砂岩,大型交错层理发育,钙质胶结,分选性好。由于地处盆地中部,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较弱,而河流地质作用相对较强,受流水长期的侧蚀作用,信江蜿蜒崎岖,在信江河沿岸一带,常形成一些高度相对较矮的崖壁。在河流凹岸,常因河流侧蚀作用,发生溶蚀,形成岩洞,并成群出现,是信江盆地中部常见的丹霞景观类型。由于溶蚀作用,石峰顶部常呈圆型,形成顶圆的丹霞地貌。由于位于盆地中部,内动力地质作用相对较弱而外动力作用较强,地貌演化速率相对较慢,丹霞地貌景观处于幼年期至青年早期阶段。介于盆地边缘与盆地中部的过渡地带,出露的红层为河口组上部的砂岩、含砾砂岩、塘边组砂岩和莲荷组下部的砂岩,这一地区受边界断层活动的影响介于盆地边缘和盆地中部之间,在一些断层带附近,地层的产状也发生明显变化,而大部分地区产状变化不大,水系的分布也较少,河流地质作用相对较弱,丹霞地貌演化速率最慢,大都仍处于幼年期,只有部分地区受构造或河流影响,地貌演化进入青年期至壮年早期阶段,以平顶的方山、峡谷、石崖、巷谷等景观组合为特征。由于控制丹霞地貌演化的成景系统绪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信江盆地内不同部位丹霞地貌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进程,不同发育阶段的丹霞地貌在盆地内成带状分布。对比国内外丹霞地貌表明,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类型齐全,景观典型、造型奇特,是我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
曹珂[7](2010)在《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陆地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在陆地上也得到良好的响应。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缺乏来自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将很难完整而准确地探索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性质和机制。东亚大陆是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地,而中国处于东亚大陆东部边缘,白垩纪地层发育,对研究白垩纪构造体制的转变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白垩纪地层格架的建立是本文的工作基础。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地层学数据、生物地层学数据及磁性地层学数据,建立了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格架。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只在西部地区发育,而早白垩世晚期地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育;晚白垩世早期,西北地区地层缺失,东北地区除松辽盆地外地层缺失,华北及东南地区地层分布局限,西南及中南地区地层发育;晚白垩世晚期,东南地区及华北地区地层缺失,西北及东北地区零星分布,西南及中南地区地层发育。对不同地区典型剖面进行了岩相、充填序列及沉积相研究,结合白垩纪沉积盆地的性质讨论了不同地区盆地沉积特征在不同盆地演化阶段沉积特征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为东北地层区、西北地层区、华北地层区、西南地层区、中南地层区及东南地层区。认为西南地层区及西北地层区盆地具有挠曲盆地的性质,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下形成了以红色碎屑岩系为主的河湖相沉积;而东北地层区、华北地层区、中南地层区及华南地层区形成了巨大的裂谷盆地系统,这些裂谷盆地在不同地层区充填序列的差异受构造活动和气候状况共同控制。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的重建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白垩纪地层数据库的支撑下,本文限定了白垩纪中国的海陆边界,统计了白垩纪恐龙和“特殊沉积”的分布,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资料底图》并最终重建了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盆地主要在西部地区发育,中国的古地理面貌为“东高西低”;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盆地遍布全国,大兴安岭-太行山-华蓥山一线及祁连山-秦岭-大别山一线分别构成了中国东、西与南、北的分界线,中国东部进入大规模伸展时期。晚白垩世早期,沉积盆地主要发育在中南及西南地层区,古地理面貌特征为“西高东低”,古亚洲高原形成,华北地层区及东北地层区(除松辽盆地外)隆起剥蚀。晚白垩世晚期,西北地层区及东北地层区局部凹陷接受沉积,沉积盆地主要发育在中南及西南地层区,华北高原及东部山脉扩张。
张利民[8](1991)在《从信江盆地新资料论侏罗、白垩系的界线》文中指出信江盆地是江西侏罗、白垩系发育较完整的地区,该区剖面对解决江西和全国陆相侏罗、白垩系的划分有重要意义。人们通常认为信江盆地侏罗、白垩系界线就在那里的火山岩系内部或顶、底附近。本文根据近年来较为系统的生物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提出该盆地鹅湖岭—石溪地区侏罗、自垩系界线应在石溪组中、上部之间。
陈克荣,杜杨松[9](1987)在《论赣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文中认为本文在研究德兴银山及其邻区信江盆地火山岩的基础上,探讨了赣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特征、成因和演化。赣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是酸性和中酸性的,属钙碱性岩系,其中在岩浆分异的晚阶段所形成的富钾的偏碱性岩是十分特征的。赣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活动十分强烈。从北西往南东方向,火山岩的年龄从164百万年到131百万年,锶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从0.704变化到0.713;同时,火山岩的Rb/Sr比值,Eu亏损,K2O含量以及亲石元素丰度也逐渐增加。考虑到本区双桥山群变质基底的特征,笔者认为有关的岩浆是在部分上地幔分熔产物的参与下,由变质基底部分熔融形成的。
刘江龙[10](2009)在《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丹霞地貌是在中国命名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红层地貌,已经走过近80年的研究历程。但绝大部分是从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和旅游市场开拓角度出发,而从地质地貌学的角度对其形成机理、发育过程及其地学效应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通过对丹霞地貌区广泛的调查和分析,选取中国东南部湿润区丹霞地貌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地貌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为指导,采取野外考察和文献研读相结合、区域联系和对比分析相结合、岩石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鉴定相结合、单因子分析和系统关联性分析相结合,系统研究和专题研究相结合,对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进行研究。首次系统地对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发育因素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地层岩性、构造运动、外动力机制、演化过程与阶段进行研究,开创性的对丹霞地貌的地球科学效应、地学美学效应、地学生态效应和地学人文效应进行了探讨,尝试性的对崀山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及其世界遗产价值进行挖掘,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形成于中生代炎热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红层盆地,燕山运动促使东部断陷盆地发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形成的钙碱性火山岩及双峰式火山岩系,具有弧后拉张性盆地特点,反映了一种特殊的红层盆地发育模式—弧后拉张性盆地。而深处于内陆的红盆缺乏岩浆活动。(2)东南部各红层盆地均以较稀疏的NNE向和近NS向断层构成主要构造线,同时发育了近EW向和NE、NWW向断层。大的构造线控制了山块总体的排列方向,次级构造则控制山块的走向、密度和平面形态,不同方向的节理使地貌更富于多样化。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使较早抬升的区域保持长期稳定,有利于丹霞地貌从幼年期到老年期演化;间歇性抬升区域则发育多层性丹霞地貌。(3)流水侵蚀作用和雨水冲刷作用是雕塑丹霞地貌主导外动力,其侵蚀作用方式不同、对不同岩性的侵蚀强度各异;软硬岩层之间的差异风化形成丹霞地貌陡崖坡上独特的微地貌景观;重力崩塌作用参与丹霞地貌的塑造,加速了新一轮流水侵蚀和风化作用的进行。由此将丹霞地貌分为流水侵蚀型、雨水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冲刷溶蚀型等五种成因类型。东南部丹霞地貌包含了完整的演化旋回,展现了从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三大地貌阶段的九个典型地貌过程的自然演化序列。(4)东南部丹霞地貌集地质多样性、地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独特性及景观珍奇性于一体,记录了一亿多年以来欧亚板块华南区域陆壳断陷盆地的地质历史和地球中生代以来古地理环境及古气候变迁历史,反映了地球中生代晚期—新生代阶段的地球陆地表层系统的全球性变化和重大事件,孕育了世界上已知丹霞地貌中分布最密集、造型最精美的地貌形态,包含了多种典型而突出的珍稀濒危生物物种及栖息地,历史人文遗迹以极其独特的方式融合在自然美之中。这些具有全球意义的自然现象、自然演化过程和杰出的天然美景,集中展示了丹霞地貌的地球科学、地学生态、地学美学和地学人文四大效应。(5)中国白垩纪红层全为陆相,而国外红层既有陆相也有少量滨海相;中国白垩纪红层被塑造成丹霞地貌的过程经过了干热气候向湿热气候的转换,而国外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缺少这一环节;中国东南部大陆处于三大板块交汇处,地壳抬升强烈,青藏高原的上升对中国大气环流及现代地势分布影响剧烈,中国丹霞地貌是在这特定的地质时期内气候环境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标志性的岩石地貌,而国外同期红层地貌则不具有这种标志性。(6)通过野外调查和岩矿鉴定,崀山红层总厚度200~2320m,砂砾岩类型多样,岩石中SiO2,Al2O3和CaO的含量较高、K2O和Na2O含量较低。说明崀山红层的抗风化能力强、喀斯特现象突出。崀山地区经历了多次间歇性地壳抬升,地貌发育过程清晰,形态结构完整,以圆顶密集式壮年期丹霞峰丛峰林为最大特色;巷谷、线谷和天生桥规模宏大;独特的丹霞喀斯特微地貌和丹霞与喀斯特复合地貌;造型地貌丰富多彩。
二、信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晚中生代陆相地层年代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3 浙西盆地群 |
3.1 磨石山群 |
3.2 建德群 |
3.3 永康群 |
3.4 衢江群 |
3.5 浙西盆地群地层关系及对比 |
4 闽西盆地群 |
4.1 兜岭群 |
4.2 石帽山群 |
4.3 赤石群及其它地层 |
4.4 闽西盆地群地层关系及对比 |
5 赣东盆地群 |
5.1 武夷群 |
5.2 火把山群 |
5.3 赣州群 |
5.4 圭峰群 |
5.5 赣东盆地群地层关系及对比 |
6 地层演化 |
6.1 Ⅰ-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地层阶段 |
6.2 Ⅱ-早白垩世晚期混合火山-沉积地层阶段 |
6.3 Ⅲ-晚白垩世早期沉积地层阶段 |
7 结论 |
(3)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变暖加剧荒漠化进程 |
1.1.2 晚白垩世古气候 |
1.1.3 白垩纪沙漠沉积分布规律 |
1.1.4 盆山型沙漠体系研究意义 |
1.1.5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深时沙漠体系识别与沉积学研究 |
1.2.2 深时沙漠体系物源分析 |
1.2.3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古气候古环境 |
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中国东部区域地质概况 |
2.2 中国东部盆地群地质背景 |
2.2.1 信江盆地 |
2.2.2 江汉盆地 |
2.2.3 句容盆地、苏北盆地 |
2.2.4 茶陵盆地、衡阳盆地 |
2.3 中国东部盆地白垩纪地层 |
2.3.1 中国东部典型盆地白垩纪地层 |
2.3.2 中国东部上白垩统划分与对比 |
3 研究方法及实验流程 |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划分 |
3.2 剖面测量与样品采集 |
3.3 薄片观察与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
3.4 古风向、古水流测量 |
3.5 风成架构重建 |
3.6 扫描电镜分析 |
3.7 LA-ICP-MS碎屑锆石U-Pb测年 |
4 风成-河流-冲洪积扇沉积体系相分析 |
4.1 岩相分析 |
4.1.1 风成岩相 |
4.1.2 水成岩相 |
4.2 沉积相分析 |
4.2.1 砂丘相 |
4.2.2 丘间相 |
4.2.3 砂席相 |
4.2.4 河流相-冲洪积扇相 |
4.3 信江盆地盆山型沙漠体系 |
4.4 小结 |
5 构架与沉积模型重建 |
5.1 水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
5.2 风控沙漠边缘环境风成构架 |
5.3 沙漠中心环境风成构架 |
5.4 沉积模型重建 |
5.5 盆山型沙漠发育机制 |
5.6 小结 |
6 盆山型沙漠-河流-冲洪积扇体系物源分析 |
6.1 砂岩骨架颗粒分析 |
6.2 碎屑锆石形态学分析 |
6.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 |
6.4 信江盆地沙漠体系沉积年龄约束 |
6.5 信江盆地上白垩统物源分析 |
6.5.1 风成砂岩物源分析 |
6.5.2 水成砂岩物源分析 |
6.5.3 风成、水成砂岩物源关系 |
6.6 小结 |
7 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盆山型沙漠群古气候意义 |
7.1 干旱气候敏感沉积物 |
7.2 晚白垩世古风带、古气候带 |
7.3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丹霞地貌研究现状 |
1.1.1 丹霞地貌国内外研究历程 |
1.1.2 丹霞地貌研究主要进展 |
1.1.3 丹霞地貌形成机制研究 |
1.1.4 丹霞地貌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线路 |
1.5 完成的工作量与创新之处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信江盆地地学背景 |
2.1 地理环境 |
2.1.1 地貌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水文地质 |
2.1.4 人文地理环境 |
2.1.5 生物资源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构造 |
2.2.4 地质演化史 |
第3章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特征及国内外对比 |
3.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遥感影像特征 |
3.1.1 遥感影像的选择与预处理 |
3.1.2 遥感影像解译 |
3.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主要类型 |
3.2.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形态特征 |
3.2.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成因类型 |
3.3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间分布规律 |
3.3.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组合特征 |
3.3.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间分布特征 |
3.4 与国内外其它红层地貌对比 |
3.4.1 与国内其它红层地貌对比 |
3.4.2 与国外红层地貌对比 |
第4章 信江盆地红层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 |
4.1 信江盆地红层发育特征及其分布 |
4.1.1 信江盆地红层分布 |
4.1.2 信江盆地红层发育特征 |
4.1.3 信江盆地红层岩石学特征 |
4.1.4 信江盆地红层沉积环境 |
4.2 信江盆地原型分析 |
4.2.1 信江盆地基底发育阶段 |
4.2.2 信江拗陷盆地演化阶段 |
4.2.3 信江断陷红层盆地演化阶段 |
4.2.4 信江盆地后期改造阶段 |
4.3 信江盆地红层地貌发育特征 |
4.4 信江盆地红层与丹霞地貌景观的关系 |
4.4.1 茅店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4.4.2 河口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4.4.3 塘边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4.4.4 莲荷组红层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第5章 信江盆地构造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 |
5.1 褶皱特征 |
5.2 断层特征 |
5.2.1 北东向断层 |
5.2.2 北西向断层 |
5.2.3 近东西向断层 |
5.3 丹霞地貌区节理特征 |
5.4 信江盆地构造与丹霞地貌关系 |
5.4.1 断层活动与丹霞地貌关系 |
5.4.2 节理发育与丹霞地貌的形态 |
第6章 信江盆地外动力地质作用与丹霞地貌发育关系 |
6.1 信江盆地水系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
6.1.1 信江水系发育与丹霞地貌分布 |
6.1.2 流水侵蚀与丹霞地貌发育 |
6.2 重力崩塌作用与丹霞地貌 |
6.3 风化作用与丹霞地貌 |
6.3.1 物理风化作用 |
6.3.2 化学风化作用 |
6.3.3 生物风化作用 |
6.3.4 差异风化作用 |
第7章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模式 |
7.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成景系统分析 |
7.1.1 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 |
7.1.2 丹霞地貌成景系统中的主要内营力 |
7.1.3 丹霞地貌成景系统中的主要外营力 |
7.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特征分析 |
7.3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模式 |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图 |
附表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7)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白垩纪世界 |
1.1.1 岩石圈——高速大洋扩张和大型火成岩省 |
1.1.2 水圈——海平面变化和OAEs |
1.1.3 大气圈——"温室气候" |
1.1.4 生物圈——快速生物演替 |
1.1.5 白垩纪陆相沉积 |
1.2 中国白垩纪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白垩纪地层 |
1.2.1.1 生物地层学 |
1.2.1.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1.2.1.3 磁性地层学 |
1.2.2 白垩纪古地理 |
1.3 资料基础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实际工作量 |
2 中国白垩纪地质背景 |
2.1 东亚白垩纪构造格局 |
2.2 白垩纪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
2.3 燕山运动 |
2.4 郯庐断裂 |
3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 |
3.1 东北地区 |
3.1.1 东北东部盆地白垩系 |
3.1.2 松辽盆地 |
3.1.3 延吉盆地 |
3.1.4 嘉荫盆地 |
3.1.5 冀北-辽西盆地群 |
3.1.6 东北西部盆地群 |
3.1.7 东北地区白垩纪地层对比 |
3.1.7.1 岩石地层对比 |
3.1.7.2 年代地层对比 |
3.1.7.3 生物地层对比 |
3.1.7.4 磁性地层对比 |
3.2 西北地区 |
3.2.1 鄂尔多斯盆地 |
3.2.2 六盘山盆地 |
3.2.3 民和盆地 |
3.2.4 走廊盆地群 |
3.2.5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 |
3.2.6 塔里木盆地 |
3.2.7 柴达木盆地 |
3.2.8 准噶尔盆地 |
3.2.9 吐鲁番-哈密盆地 |
3.2.10 小结 |
3.3 华北地区 |
3.3.1 胶莱盆地及邻区 |
3.3.2 合肥盆地及邻区 |
3.3.3 苏北-南黄海盆地 |
3.4 西南地区 |
3.4.1 四川盆地 |
3.4.2 楚雄盆地 |
3.4.3 兰坪-思茅盆地 |
3.4.4 小结 |
3.5 中南地区 |
3.5.1 湖南 |
3.5.2 湖北 |
3.5.3 广西 |
3.5.4 小结 |
3.6 东南地区 |
3.6.1 浙江的白垩系 |
3.6.2 江西的白垩系 |
3.6.3 福建的白垩系 |
3.6.4 广东的白垩系 |
3.6.4.1 粤东地区 |
3.6.4.2 粤中、粤北地区 |
3.6.5 海南的白垩系 |
3.6.6 小结 |
3.7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分区 |
4 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 |
4.1 理论方法 |
4.2 东北地层区 |
4.2.1 东北东部盆地群 |
4.2.2 松辽盆地 |
4.2.3 东北西部盆地 |
4.2.4 冀北-辽西盆地群 |
4.3 西北地层区 |
4.3.1 鄂尔多斯盆地 |
4.3.2 塔里木盆地 |
4.4 西南地层区 |
4.5 东南及中南地层区 |
4.6 华北地层区 |
4.7 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 |
4.7.1 盆地性质 |
4.7.2 充填序列及其主控因素 |
4.7.2.1 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 |
4.7.2.2 早白垩世晚期(Barremian-Albian) |
4.7.2.3 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Santonian) |
4.7.2.4 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Maastrichtian) |
4.7.3 讨论 |
5 边界条件确定 |
5.1 海陆分布 |
5.2 白垩纪"特殊沉积" |
5.3 恐龙分布 |
5.4 资料底图及编图原则 |
6 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演化 |
6.1 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 |
6.2 早白垩世晚期(Barremian-Albian) |
6.3 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Santinian) |
6.4 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Maastrichtian) |
6.5 讨论 |
7 结论及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孢粉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 |
附录2 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成果 |
附录3 中国白垩纪恐龙化石统计表 |
附录4 海相地层证据分布 |
附录5 论文发表 |
附录6 个人简历 |
(10)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丹霞地貌研究进展 |
1.2.1 研究历程 |
1.2.2 研究热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中国红层分布与丹霞地貌发育 |
1.3.1 中国红层分布及其发育的地貌类型 |
1.3.2 丹霞地貌是一种特殊的红层地貌 |
1.4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 |
1.4.1 东南部低海拔临水型丹霞地貌区 |
1.4.2 西南部高原-山地-峡谷型丹霞地貌区 |
1.4.3 西北部高寒-干旱山地型丹霞地貌区 |
1.5 研究思路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内容和工作量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发育内在机理研究 |
2.1 自然地理条件和大地构造背景 |
2.1.1 研究区范围 |
2.1.2 自然地理环境 |
2.1.3 大地构造背景 |
2.2 中国东南部红层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2.2.1 红层盆地的形成 |
2.2.2 红层盆地的类型与主要特征 |
2.2.3 典型红层盆地的地质特征——以江西省信江盆地为例 |
2.3 丹霞地貌发育区地层岩性特征 |
2.3.1 地层特征 |
2.3.2 岩性特征 |
2.3.3 地层岩性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 |
2.4 地质构造对丹霞地貌发育的控制作用 |
2.4.1 地质构造特征 |
2.4.2 断层节理对山体格局的控制 |
2.4.3 岩层产状对坡面形态的控制 |
2.5 新构造运动对地貌发育进程的控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发育外动力系统研究 |
3.1 外动力作用方式 |
3.1.1 流水作用 |
3.1.2 风化作用 |
3.1.3 重力作用 |
3.1.4 其他作用 |
3.2 外动力作用机理 |
3.2.1 水蚀丹霞地貌的作用机理 |
3.2.2 风化作用对丹霞地貌的改造 |
3.3 丹霞地貌成因类型 |
3.3.1 流水侵蚀型 |
3.3.2 雨水侵蚀型 |
3.3.3 崩塌残余型 |
3.3.4 崩塌堆积型 |
3.3.5 冲刷溶蚀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演化过程及其形态特征 |
4.1 丹霞地貌发育模式与演化过程 |
4.1.1 发育模式 |
4.1.2 旋回演化过程 |
4.1.3 坡面形态的演化 |
4.2 丹霞地貌单体形态特征 |
4.2.1 丹霞赤壁形态特征 |
4.2.2 丹霞山峰特征及其组合形态 |
4.2.3 丹霞沟谷类型及发育特征 |
4.2.4 丹霞槽穴类型及发育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的地学效应研究 |
5.1 地球科学效应 |
5.1.1 见证了中国东南部地壳演化的历史 |
5.1.2 反映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
5.1.3 展现了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和地貌演化过程 |
5.1.4 揭示了某些全球性变化和重大事件的自然现象 |
5.1.5 蕴含了重要的地质古地理信息 |
5.2 地学美学效应 |
5.2.1 丹霞地貌的形式美 |
5.2.2 丹霞地貌的意境美 |
5.2.3 丹霞地貌的科学美 |
5.2.4 丹霞地貌的文化美 |
5.3 地学生态效应 |
5.3.1 独特完整的生态演替过程 |
5.3.2 生态沟谷效应 |
5.3.3 生态山顶效应 |
5.4 地学人文效应 |
5.4.1 农耕文化 |
5.4.2 宗教文化 |
5.4.3 书院文化 |
5.4.4 旅游文化 |
5.4.5 科技文化 |
5.4.6 丧葬文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与国外红层地貌对比分析 |
6.1 世界红层沉积的古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背景 |
6.1.1 世界红层的沉积环境 |
6.1.2 世界红层形成的古气候 |
6.1.3 世界红层形成的构造环境 |
6.2 世界红层发育的时空分布 |
6.3 与世界一般红层地貌的对比 |
6.4 与国外的中新生代红层的地貌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研究 |
7.1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与地质公园建设 |
7.1.1 我国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
7.1.2 丹霞地貌申报地质公园的意义 |
7.1.3 丹霞地貌地质公园建设现状 |
7.1.4 丹霞地貌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7.1.5 丹霞地貌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研究 |
7.2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与世界自然遗产申报 |
7.2.1 世界遗产的概念 |
7.2.2 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的联系与区别 |
7.2.3 东南部丹霞地貌申报世界遗产的优势 |
7.2.4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看丹霞地貌的保护与管理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专题研究:崀山丹霞地貌景观特征及世界遗产价值 |
8.1 自然地理背景和大地构造位置 |
8.1.1 自然地理背景 |
8.1.2 大地构造位置 |
8.1.3 资源-新宁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8.2 丹霞地貌发育的地层岩性分析 |
8.2.1 盆地周边地层及区域花岗岩 |
8.2.2 盆地内部地层特征 |
8.2.3 沉积韵律和沉积环境分析 |
8.2.4 丹霞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 |
8.2.5 地层岩性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 |
8.3 丹霞地貌发育的地质构造分析 |
8.3.1 地质构造特征 |
8.3.2 丹霞地貌分布受构造线方向控制 |
8.3.3 新构造差异升降运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
8.4 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分析 |
8.4.1 壮年期丹霞地貌最为典型 |
8.4.2 密集型丹霞峰丛峰林最富特色 |
8.4.3 丹霞单体地貌类型多样 |
8.4.4 丹霞线谷和天生桥发育 |
8.4.5 丹霞造型地貌丰富多彩 |
8.5 丹霞地貌岩溶现象分析 |
8.5.1 红层含钙特征 |
8.5.2 红层含钙对丹霞地貌发育的影响 |
8.5.3 丹霞喀斯特微地貌和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复合地貌 |
8.6 丹霞地貌的世界遗产价值分析 |
8.6.1 美学价值 |
8.6.2 地球科学价值 |
8.6.3 生物生态学价值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主研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信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晚中生代陆相地层年代及关系研究[J]. 李祥辉,张朝凯,王尹,刘玲. 地质学报, 2018(06)
- [2]信江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地层划分初探[J]. 张利民. 地层学杂志, 1979(04)
- [3]中国东部晚白垩世风成沉积 ——盆山型沙漠体系[D]. 曹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赣东北中生代晚期盆地特征及地层划分[J]. 巫建华.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5(02)
- [5]江西信江盆地石溪组生物群及其时代[J]. 许玩宏,张利民,曹双林. 地层学杂志, 1994(03)
- [6]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D]. 姜勇彪.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1)
- [7]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D]. 曹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8]从信江盆地新资料论侏罗、白垩系的界线[J]. 张利民. 地质论评, 1991(04)
- [9]论赣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J]. 陈克荣,杜杨松.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01)
- [10]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D]. 刘江龙. 中南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