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丙烯腈纤维热定形时的冷却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上海纺织工学院染正教研组[1](1976)在《丙烯腈纤维热定形时的冷却效果》文中认为 绪言聚酯,耐纶,丙烯腈等合成纤维织物在染色加工前后,为了要消除纺纱、织造时产生的纤维内应力,以改善织物的形态稳定性,机械性质和手感,通常都要进行热定形。关于丙烯腈纤维的热定形和染色性能的关系,已有过一些研究,对于热定形引起的
魏海玲[2](2016)在《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具有纤维直径小、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过滤材料、生物医学、传感器以及纺织等领域。但它的疏水性和绝缘性使其静电现象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开发应用。为了提高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扩宽其应用领域,本课题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纳米氧化锌与聚丙烯腈纺丝液共混,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抗静电性能的PAN/ZnO纳米复合纤维。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分析(FTIR)、热重分析(TG)等对PAN/ZnO纳米复合纤维进行了结构分析和性能进行表征;测试了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热延伸性能、回潮率及力学性能,以研究纳米氧化锌及其含量对PAN/ZnO纳米复合纤维各项性能的影响。通过对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表征及性能测试和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为了使纳米氧化锌均匀的分散在纺丝液中,本课题选用了三种不同性质的分散剂:阴离子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阳离子分散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非离子分散剂聚乙二醇(PEG-4000)并结合超声波分散法对DMAC溶剂中的纳米氧化锌进行分散。结果表明,在三种分散剂中,阴离子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效果最好,且当阴离子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相对于纳米氧化锌)为10%时,纳米氧化锌分散效果最佳。同时,DMAC溶剂中纳米氧化锌的颗粒大小随超声波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在超声30min时,纳米氧化锌可以均匀分散。2、通过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PAN/ZnO纳米复合纤维形貌发现: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当纺丝电压为18KV,纺丝接收距离为15cm,纳米氧化锌质量分数为3%时可以得到伸直度相对较好、纤维直径均匀的PAN/ZnO纳米复合纤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可以看出,加入纳米氧化锌颗粒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PAN/ZnO纳米复合纤维晶体的形成,降低了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结晶度。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分析可以看出聚丙烯腈的特征峰,随着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氧化锌的加入,对其吸收峰的反射强度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从TG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纳米氧化锌质量分数的增加,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初始热分解的温度比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初始热分解温度低,最大热分解速率增大,说明在受热状态下纳米氧化锌的加入促进了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分解。3、纳米氧化锌的加入能改善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当纳米氧化锌质量分数为3%时,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5.9*109Ω·cm,比未加入纳米氧化锌的PAN纳米复合纤维的体积比电阻降低了4个数量级。但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延伸性能逐渐降低;回潮率没有显着的影响,其回潮率都仍在6%上下浮动。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随纳米氧化锌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艾丽[3](2018)在《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突破涤纶分散染料印花高耗水、高废水和高废渣排放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微量印花新工艺。该新工艺是集液体分散染料、黏合剂和增稠剂于一体的印花方式,能从源头解决分散染料印花的高污染现状。主要研究内容有:1)探讨了采用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用分散剂MF研磨染料的方法;采用自制的SD-25研磨剂,试制了 5只标准液体分散染料(红MP、橙MP、紫MP、蓝MP、黑MP),评价了其应用性能和环保性等;考察了分散红60其碱性溶剂化变色现象,用XPS表征了蓝色斑点染色样品,推测了分散红60染色时出现蓝斑的成因,研究了聚酯聚醚(LV200)对分散红60的双重影响结果,探讨了抑制出现蓝斑的方法以及制备紫红色分散染料(紫红60-A)的方法。另外,比较了染料分散红60晶型对染色性能的影响。2)采用流变仪,研究了 2只天然增稠剂(海藻酸钠、黄原胶)和5只合成增稠剂(H98、PTF-S、H95、PTF-A、PTF-3)的流变性,提出并解释了“起始粘度常数”的物理意义,探讨了表面活性剂(OT18、AC10、610B和200A)、FC-650黏合剂、原染料以及增稠剂复配对合成增稠剂印花特征值的影响,建立了合成增稠剂微量印花特征值与印花清晰度的关系,比较了复配合成增稠剂对印花性能的影响。3)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 9种(A-I)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黏合剂,用FT-IR、XPS、TG-DTA评价了其结构差异和成膜拉伸性能,研究了黏合剂(C和E)对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固着率和升华量的影响,并考察了黏合剂对液体分散染料印花性能的影响;用SEM和TG-DTA 比较了黏合剂对纤维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4)采用紫外可见光吸光度仪,评价了 7种印花后处理方法的特点,比较了黏合剂对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在涤纶印花织物上的废水和色牢度差异,考察了 3只标准液体分散染料(黄MP、蓝MP、绿MP)在3种涤纶织物(涤氨纶、色丁、雪纺)上的微量印花性能,并简述了微量印花中各助剂的作用机理;采用自制液体分散染料、自制黏合剂和优选的增稠剂,在工厂平版筛网印花机和圆网印花机上进行了放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自制SD-25研磨剂制备的标准化液体分散染料,具有优良的放置稳定性,环保质量指标(24种致癌芳香胺、多氯苯、甲醛、喹啉和APEO)达到了欧盟REACH法规的质量要求。2)碱剂(硼砂或NaOH)能与分散红60发生可逆的变色现象,分散红60在碱性溶液中,520nm的Y带(π→π*跃迁)会慢慢消失,产生新的吸收特征峰(约595nm),而550nm的X带(n→π*跃迁)变化较小。控制染色条件,能制备出具有明显蓝斑特征的织物,经XPS表征存在新的B-N键的化学位移(179.6eV)。3)分散红60存在共振异构体,鲜艳红色组份(1-氨基-2-苯氧基-4-羟基-9,10-蒽醌)与蓝色组份(异构体,1-氨基-2-苯氧基-10-羟基-4,9-蒽醌)能相互转换,蓝色组份极不稳定,难以分离。基于聚酯聚醚(LV200)能与分散红60形成相互作用,能有效防止分散红60染色出现蓝斑,也能提高蓝色组份的稳定性,制备出紫红色的染料(紫红60-A)和染色制品。4)增稠剂的粘度与剪切速率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具有剪切变稀的特征;当剪切速率为1s-1时(转子转速为4.77转/min),增稠剂粘度的对数为常数(定义为“起始流动指数”),该特征值更能真实地反映出“缓弹性粘度回复”性能。并用增稠剂的四个特征变量建立了与清晰度的关系,印花色浆需要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透网性和印花花型清晰度:1)起始流动指数C0≥4.25(平网印花)或3.69(圆网印花);2)PVI值=0.14~0.30;3)结构粘度指数ηs值=0.27~0.60;4)毛效H值≤0.5cm。5)增稠剂相互复配能改善微量印花效果,当增稠剂CY-1分别与PTF-S、PTF-3复配,PTF-S分别与H-98、HH-201 复配,其C0值都较高(5.90-6.82),ηs值为0.27-0.39,PVI值为0.18-0.26,H值都低于0.5cm,具有良好的印花清晰度,其K/S值下降率较低,具有较好色牢度(皂洗和摩擦色牢度≥4级),印花性能要优于海藻酸钠和CMC,这正是微量印花的优势。6)自制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黏合剂C和E,具有良好乳液稳定性和成膜性能,微量印花织物上的黏合剂膜具有较高的耐摩擦牢度,且手感柔软。添加黏合剂(C和E)有利于3只液体分散染料(蓝79、红179和橙30)在纤维上的固着,对抑制染料升华也是有益的,且对印花织物K/S值和颜色特征的影响较小。7)FTIR、XPS、TG-DTA和GPC测试表明,D4能开环并与丙烯酸酯发生了共聚反应;黏合剂C和E具有较高的分子量,不含有硬单体丙烯腈且D4含量较高的黏合剂C具有两个吸收热峰(317℃和394℃),而含有少量丙烯腈的黏合剂E仅有一个吸收热峰(389℃)。添加黏合剂E的织物,比未添加黏合剂的织物,失重温度下降了6.2℃(失重 5%)。8)微量印花中因自制标准化液体染料的使用,降低了对增稠剂的降粘作用,放样试验表明仅需要1.5-1.8%增稠剂H(平网印花)或1.2-1.5%(圆网印花)就能满足清晰度要求,如此能明显缩短染料固着扩散路程,增加染料固着率;同时少量黏合剂既能提高分散染料的固着率,又能抑制分散染料升华;因此,染料浮色较少,提高了色牢度,降低了印花后处理负担,甚至能免除还原清洗,仅需热水洗就能达到优异色牢度,大幅度降低了水消耗及废水和废渣量,这正是微量印花技术的优势。
魏亮[4](2013)在《发制品湿热定形工艺及效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高,假发纤维制品已逐渐成为众多爱美女性装扮时一种“头上饰品”,假发纤维制品以其发型造型多变、易打理、品种样式丰富、效果逼真而越来越为众人所追捧。然而,假发纤维制品卷曲造型的持久性及稳定性较差使得我们生产的假发制品难以进入高端产品的行列,同时,在卷发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假发纤维原料采用不同卷发定形生产工艺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也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在卷发定形效果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的表征方面尚未建立完整的体系,鉴于此,本课题就从发制品湿热定形工艺入手,主要从设计不同湿热定形工艺方案,自制卷发卷曲弹性测试装置,建立卷发定形效果评价指标,优化湿热定形工艺方案,设计卷发持久性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选取常用的真人发纤维、聚酯纤维(涤纶PET纤维)、聚酰胺纤维(锦纶PA66纤维)为原料的3种常用假发纤维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利用FTIR-76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假发纤维样品的分子基团及大分子构象,对其具体成分进行分析。采用STA449F3同步热分析仪测试了3种假发纤维样品的热重分析(TG)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曲线,大致确定出3种假发纤维的玻璃化温度、熔点、分解点等温度指标,为卷发在定形过程中定形温度的选择提供参考。根据影响卷发定形效果的主要因素(样品干湿状态、定形温度、定形时间),针对不同假发纤维原料设计了多种不同湿热定形工艺方案,通过测试其卷曲弹性恢复率及剩余强度优选最佳卷发定形工艺。通过自制实验装置测试卷发的定形效果,统计在一段时间内加负荷和去负荷时两个不同阶段卷曲弹性恢复率并绘制曲线,比较在不同样品状态、不同定形温度、不同定形时间条件下的卷曲弹性恢复率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以卷曲弹性恢复率作为评价卷发定形效果的主要指标。利用Instron5565万能电子强力仪对所有工艺条件下定形前后的假发纤维的强伸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以剩余强度作为不同定形工艺条件下假发纤维的强伸性能指标。为研究卷发定形效果持久性,测试了不同假发纤维样品干湿态处理定形后分别在自然状态下、26℃冷水洗、52℃热水洗后一周内的卷曲弹性恢复率自然变化情况,建议采用此方法作为卷发卷曲弹性持久性的评价方法。
牟思阳[5](2016)在《以丙烯腈为共聚主链的侧链接枝型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缓和日益紧张的能源需求及逐渐恶化环境污染,探索绿色、无污染新能源,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已成当前最紧迫的课题。相变储存技术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手段,因而相变材料的研究一直是储能材料领域的中心课题之一。本课题从分子结构设计出发,构建了基于丙烯腈共聚物的“活性”骨架,然后通过接枝共聚、交联等方法将相变单元如脂肪酸、聚乙二醇(或其衍生物)引入“活性”骨架,制备了四种基于丙烯腈共聚物的固-固相变材料,表征了固-固相变材料的分子结构、相变性能、热性能、微观结构等,发现制备的固-固相变材料拥有适宜的相变温度,相变焓随相变单元含量增加而增加,相变焓值较高,热稳定性优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棕榈酸(PA)为相变单元,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为主链骨架,合成一系列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棕榈酸(SAN-g-PA)固-固相变材料。结果发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23.948.1℃,相变焓值最高可达24.4 J/g。在此基础上,以SAN-g-PA为增容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SAN/SAN-g-PA/月桂酸(LA)复合相变材料和复合纳米纤维。2.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草酰氯为“桥基”制备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结果发现,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具有高相变焓及适当的相变温度,相变焓最高可达124.6J/g。此外,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蓄热耐久性良好,热稳定性能优异,分解温度达344℃。断面微观形态观察发现PEG与SAN骨架相容性较好,整体呈连续相,无“海岛”结构。3.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作为共聚单体,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和PEG作为相变单元,制备P(AN-co-HEMA)-g-MPEG(PEG)接枝共聚物作为固-固相变材料(AHPCMs)。通过红外检测了MDI与MPEG的反应程度,确定了AHPCMs的结构。研究发现AHPCMs具有良好的固-固相变特性和优异的储能性和蓄热耐久性,其中P(AN-co-HEMA)-g-MPEG4000的相变焓值高达115.1 J/g。4.本论文更进一步研究制备了马来酸酐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AMPEG1000)作为相变大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了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可控的丙烯腈马来酸酐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P(AN-co-MAMPEG))。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合成P(AN-co-MAMPEG)反应可控性较好,具有分子量分布窄的优点,大单体质量含量达38%,且具有相变储能功能,该方法进一步拓展可控聚合在相变材料领域的应用。
宋乐,王瑄,沈兰萍,衡芳芳,马洪波,欧阳琴[6](2020)在《自染色木质素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湿性能》文中认为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纤维染色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高效快速地达到纤维染色的目的,利用木质素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改性,并对改性纤维的色牢度以及相关热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木质素改性PAN纤维,其染色牢度达到使用标准,随着木质素的添加,纤维的回潮率、热收缩性能以及水接触角均有所降低。
许世华[7](2019)在《基于氯化锂改性的尼龙6及其聚烯烃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文中指出目前,市场上的木塑复合材料一般为通用塑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和天然纤维所制备,其力学强度不高,往往用于装饰材料,较难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领域。而高强度工程塑料如尼龙6(PA6)、尼龙66(PA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于其熔点较高,与热稳定性较低的天然纤维在加工温度上较难匹配,故很难制备高强度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本文通过改性剂氯化锂(LiCl)将PA6的熔点降低,从而制备低熔点、高强度的PA6及PA6/PP和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添加适量LiCl能够有效地降低PA6的熔点和加工温度,从而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并且可以利用扩链剂PBO提高PA6的分子量,进而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将PA6和LiCl在转矩流变仪中高温混合改性,路易斯酸LiCl和PA6发生络合反应,降低了 PA6结晶度和熔点,同时PA6的晶型由晶粒尺寸较小的α型晶体转变为晶粒尺寸较大的γ型晶体,改性后的PA6/木粉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被大幅降低,最后热压成型。通过材料的表面颜色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材料虽有所热解,但已避免材料严重变黑的现象。LiCl和PA6的络合反应类似于交联作用,故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强度。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材料强度,利用双恶唑啉类扩链剂PBO改性PA6,使其分子量大幅提高,且扩链剂的基团和木粉易于氢键结合,进而提高两者的相容性和复合材料的强度。(2)LiCl有效降低了 PA6/PP合金的熔融及加工温度,可用于低熔点PA6/PP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其和MAPP并用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将PA6、PP、LiCl、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置入转矩流变仪中高温改性得PA6/PP合金,再将塑料合金粒子和木粉在较低的加工温度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材料的表面颜色和红外光谱分析,PA6/PP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基本可保持木材的颜色,热解程度降低。LiCl除可和PA6发生络合反应,还与MAPP中的酸酐基团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提高PA6和PP的相容性,进而可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MAPP可以和PA6发生缩合反应,和木粉发生酯化反应,和PP分子链发生缠绕,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随着PA6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也提高,韧性下降。但由于高含量PP会诱导PA6生成较大球晶,故40%PA6含量的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反而比50%PA6含量木塑要低。(3)LiCl也可降低PA6/HDPE合金的熔融和加工温度,进而可制备低熔点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LiCl和MAPE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将PA6、HDPE、LiCl、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置入转矩流变仪中高温改性,再将合金塑料粒子和木粉在较低的加工温度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在200℃的加工温度下,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可保持木材的颜色,热解程度较低。LiCl可和MAPE中的酸酐基团及PA6均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提高PA6和HDPE的相容性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MAPE可以和PA6发生缩合反应,和木粉发生酯化反应,和HDPE分子链发生缠绕,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PA6含量提高,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提高,而韧性下降。(4)利用LiCl改性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马来酸酐(MAH)原位接枝法(一步法)反应,可制备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极佳的PA6/HDPE/微晶纤维素(MCC)复合材料。先将DCP和MAH的丙酮溶液喷洒到PA6、HDPE混合物中,在通风橱中蒸发掉丙酮后,将LiCl加入混合物中,经转矩流变仪的高温混合,再和MCC复合,最终热压成型。高温下引发剂DCP和MAH可发生原位接枝反应,将MAH接枝到PA6和HDPE分子链上。MAH基团可以和PA6端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和MCC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可以提高HDPE和PA6以及MCC的相容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LiCl和PA6,HDPE分子链上的MAH基团以及MCC均能发生络合反应,故也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LiCl可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有助于拓宽材料的应用温度范围。综上所述,LiCl可显着降低PA6熔点和加工温度,从而可制备低熔点的PA6,PA6/PP以及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避免材料的严重降解和变黑现象。此外适量LiCl还可大幅提高木塑复合材料各组分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有望拓宽材料的应用领域,尤其要求较高的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杨炳超[8](2007)在《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丙烯腈(AN)、潜交联剂(丙烯酸-2-羟丙酯)、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氯酸钠(NaClO3)为引发剂,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共聚丙烯腈。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经湿法纺丝制得含潜交联剂的共聚丙烯腈(CPAN)纤维和CPAN/醋酸纤维素(CA)共混纤维(CPAN—CA),再经后交联制备了具有交联结构的共聚丙烯腈系纤维,对纤维碱性水解,得到具有较强吸水、保水能力、无刺激性且有一定强力的共聚丙烯腈系纤维,并采用针刺法制备了亲水性非织造布。研究表明,当以丙烯酸-2-羟丙酯(HQ)为潜交联剂,引发剂NaClO3为单体质量的0.2wt%,单体为体系总质量的23wt%,聚合温度为45℃,体系pH值为2左右,反应时间控制在1h,所得共聚丙烯腈溶解性、纺丝可纺性较好。采用40wt%N,N-二甲基乙酰胺的水溶液为凝固剂,室温下所得CPAN纤维综合性能较好。经沸水浴处理,拉伸纤维的各种内应力得到松弛,在后交联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研究发现,对HQ为10wt%的CPAN纤维,采用180℃热处理30min,交联反应进行较完全。在碱浓度为10wt%、温度80℃、水解10min水解,所得CPAN纤维具有较高的吸水率(5g/g)。与水解前纤维相比,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所得针刺非织造布的保水率可达80wt%以上。共聚丙烯腈与醋酸纤维素共混纺丝后,纤维内部会产生微孔,有利于共聚丙烯腈的水解反应,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纤维的吸水性能。此外,本研究还借助傅里叶红外(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方法对纤维的交联及水解条件等对纤维的化学结构、表面形态、大分子聚集态结构及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许志献[9](2008)在《高强高模碳纤维用高等规度聚丙烯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以其公认的极优越的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及许多民用领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碳纤维生产能力及水平远远低于其它一些主要生产国,制约了我国航天、航空及国防的发展,为此国家十分重视其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进行研究与开发。在碳纤维的生产过程中,预氧化过程是很重要的过程,预氧化丝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后序的低温炭化、高温炭化的效果。从机理上来讲,PAN分子链上-CN基团参与环化的量越多,则预氧化丝的耐高温性能也就越好,而这又与PAN的等规度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PAN的等规度越高,PAN分子链中-CN基团可能发生环化的程度就越大,分子链上生成环化结构单元的数量也就越高,预氧化丝的质量也就可能会越好,这是多少年来许多致力于碳纤维制备研究工作者努力的重点之一。本文针对PAN分子链微观结构—等规度对预氧化过程中预氧化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正丁基镁为主引发剂,三乙基铝为助引发剂的阴离子配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高等规度的PAN (iso-PAN,三单元等规度mm=0.64),并研究了其聚合反应的条件。研究表明,①温度大于100℃时,转化率明显的提高,可得到较高等规度的PAN,分子量也有明显的提高;②聚合时间为7hr时,转化率、分子量达到了最大,等规度受聚合时间的影响较小;③转化率、分子量随引发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等规度则是先增后降,按照本体系配比,以1ml(1.0M的正庚烷溶液)为好;④非极性、高沸点溶剂有利于提高转化率、等规度,降低支化度。综合以上实验结果,选用二甲苯为溶剂,于130℃下,聚合7hr制得了等规度为0.64的PAN。依据聚合过程中不同聚合时间PAN沉淀颗粒的扫描电镜所显示的颗粒直径逐渐增加的现象,建立了沉淀聚合的动力学模型,并推导出沉淀聚合动力学为一级反应,与实验所得出的结果相吻合。模拟了预氧化条件,制备了不同预氧化温度及时间下的预氧化物,并定量测定了其红外光谱。在预氧化环化过程中,在1451.9、2243.9及2939cm-1三大主要吸收峰的强度随预氧化时间及温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却出现了一些新的吸收峰:1592和1390cm-1处的强吸收峰;1715、1655和805cm-1处的中等强度的收峰;3460、2210、2192、1480、1175和950cm-1处的弱吸收峰。1715cm-1是酮的羰基伸缩振动峰,1655cm-1是[-C=C-]或[-C=N-]的伸缩振动峰。2210、2192和1510cm-1三峰分别归属于杂环结构中的α-unstaturated nitrile、β-iminotrile和共轭-C=N-序列。定量研究了2243.9cm-1的变化,并通过其吸收峰的变化值计算了-CN基团的反应度,计算结果表明,iso-PAN分子链中的-CN基团的反应度总是高于低等规度的PAN(at-PAN,三单元等规度mm=0.27),但其差别随预氧化温度及时间的增加逐渐缩小。空气气氛下进行了PAN的热重分析,从热失重图上发现在约300℃以前,PAN不但不失重而且有增重现象,且iso-PAN的增重比at-PAN的增重大,就增重曲线来看,有一随温度的增加先快速增至最高点而随后又逐渐失重的过程,直至回到起点。由此实验现象,提出了增重机理,对原来的预氧化机理进行了修正,并对PAN的吸氧增重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其动力学级数为一级,活化能为Ea=29.75kJ/mol。空气气氛下的DSC分析表明iso-PAN放热量大于at-PAN的,且放热温度范围较at-PAN的宽,也就是说前者的环化能力较大,而且放热不那么相对集中,对PAN的预氧化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气氛中氧的分压增加可提高环化能力,相反的,金属离子的存在则对环化反应不利。采用XRD对不同预氧化温度及时间下的iso-PAN预氧化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氧化时间及温度的增加,由于-CN间的相互作用,反映在凝聚体准结晶结构的16.5°和29°的峰逐渐减弱或消失,而反映在因-CN间的相互反应而形成新的准晶结构的25.5°处的峰则逐渐增强,这是-CN基团环化作用的反映。利用16.50和29°峰随温度及时间的变化,对-CN环化反应进行了定量的研究,表明iso-PAN的环化度总是高于at-PAN的,但它们间的差值则随预氧化时间及温度的增加而缩减,动力学的研究表明环化反应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106.92kJ/mol。此外,利用第四统计力学—JRG群子统计理论对预氧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梁艺乐[10](2010)在《聚丙烯腈原丝凝固成形与形貌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纤维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由于具有多种优势从而迅速成为当今碳纤维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品种之一。但是我国PAN基碳纤维质量与国外差距巨大,主要是因为PAN原丝质量不过关。众所周知,高性能原丝是制备高质量碳纤维的前提,而原丝的性能除了取决于原丝的化学结构、结晶(蕴晶)和大分子取向结构外,还取决于纤维的形貌结构。在纤维成型过程中,尽管其微观组织结构不断演变和转化,但所出现的形貌结构的缺陷很可能一直遗传到碳纤维中,所以在纺丝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形貌结构缺陷的引入,这样才能制备理想的优质原丝。因此,只有清楚地阐明湿法、干湿法纺丝过程中PAN原丝凝固过程对形貌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才能更好地预测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并为深入研究提供更大的空间。本论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梯级凝固成型的方法研究了PAN原丝成型过程中的热力学途径和原丝形貌结构的形成,深入阐明了纺丝凝固条件控制与截面形貌、皮芯结构的特点及其对原丝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探讨了PAN-DMSO-H2O体系中湿法、干湿法热力学成型路径对PAN原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二部分通过研究纺丝成型条件及后续工艺对原丝微孔的影响,阐述了原丝孔隙形成的机理,并进一步解释了后续工艺对原丝内开放和闭合孔隙演变的影响。通常从纤维结构就能推断纤维的物理性能,并确定由不同纺丝工艺条件引起的纤维性能差异。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采用湿法、干湿法进行纺丝,通过调节纺丝凝固条件控制相分离途径,得到了不同条件下成型的原丝。用组分测定的方法分析了其成型热力学路径,同时分析了PAN原丝的截面形貌、皮芯结构的特点及其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相图分析的方法证明,梯级凝固成型路线是较优的热力学路线。在第四章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梯级凝固成型后的原丝中孔隙的形成和演变。研究表明原丝的孔隙主要形成在凝固成型的阶段,在经过牵伸、干燥致密化、蒸汽拉伸等阶段后,原丝的孔隙呈现减小的趋势,原丝内闭孔和开孔分别在拉伸和干燥致密化后大量闭合和消失。本论文深入研究了PAN纤维成型过程中梯级凝固成型的机理,以及纺丝工艺条件对PAN原丝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全面深入的了解了不同体系的湿法、干湿法纺丝工艺条件、成形机理、结构、性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为优质碳纤维原丝的工业化制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丙烯腈纤维热定形时的冷却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腈纤维热定形时的冷却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2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研究现状 |
1.2.3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的应用 |
1.3 纳米氧化锌的结构、性能及应用 |
1.3.1 纳米氧化锌的结构 |
1.3.2 纳米氧化锌的性能及应用 |
1.3.3 纳米氧化锌的分散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案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4.3 课题实验设计方案 |
第二章 纳米氧化锌在DMAC溶剂中的分散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案及过程 |
2.2.3 纳米氧化锌分散性能测试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分散剂的种类对纳米氧化锌分散效果的影响 |
2.3.2 分散剂的质量分数对纳米氧化锌分散效果的影响 |
2.3.3 超声波的时间对纳米氧化锌分散效果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制备 |
3.2.3 PAN/ZnO复合纺丝液的制备 |
3.2.4 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 |
3.3 PAN/Zn O纳米复合纤维的表征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3.3 热重分析(TG和DTG) |
3.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纺丝电压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3.4.2 纺丝接收距离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
3.4.3 纳米氧化锌的质量分数对PAN/ZnO纳米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 |
3.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4.5 热重分析(TG和DTG) |
3.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及分析 |
4.1 实验仪器 |
4.2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取样方向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
4.3.2 夹持距离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
4.3.3 试样宽度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 |
4.4 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拉伸性能 |
4.4.1 测试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其他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实验仪器 |
5.2 纳米复合纤维的抗静电性能测试 |
5.2.1 测试方法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热延伸性能测试 |
5.3.1 测试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纳米复合纤维的吸湿性能测试 |
5.4.1 测试方法 |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涤纶纤维印花加工技术特点 |
1.2 “微量印花”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理论问题 |
1.2.1 “微量印花”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基于“微量印花”三对矛盾问题的统一 |
1.3 液体分散染料技术进展 |
1.3.1 分散染料基本性能及商品化技术 |
1.3.2 液状分散染料技术进展 |
1.4 节能减排的涂料印花技术进展 |
1.4.1 涂料印花用黏合剂研究进展 |
1.4.2 合成增稠剂研究进展 |
1.5 节能减排的喷墨印花技术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液体分散染料制备及助剂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液体染料制备 |
2.2.3.2 高温高压染色工艺 |
2.2.3.3 晶体制备 |
2.2.4 测试方法 |
2.2.4.1 液体分散染料性质 |
2.2.4.2 织物颜色特征性能 |
2.2.4.3 液体染料及纺织品的环保性 |
2.2.4.4 X-光电子能谱(XPS) |
2.2.4.5 红外测试(FTIR) |
2.2.4.6 热分析仪(TG-DTA) |
2.2.4.7 X-单晶衍射(XRD)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活性剂对液体分散染料研磨粒径的影响 |
2.3.2 液体分散染料复配及性能 |
2.3.3 标准化液体分散染料性能 |
2.3.4 助剂(碱、聚酯聚醚)与分散红60相互作用 |
2.3.4.1 分散红60溶剂化现象及溶液性质 |
2.3.4.2 分散红60染色出现蓝斑的成因机理 |
2.3.4.3 聚酯聚醚与分散红60相互作用及紫红色液体染料制备 |
2.3.4.4 分散红60染料晶型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增稠剂流变性及在微量印花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性能测试 |
3.2.4.1 增稠剂流变性 |
3.2.4.2 增稠剂特征参数的测试和计算 |
3.2.4.3 织物颜色特征性能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增稠剂的流变性能 |
3.3.1.1 增稠剂流变性的数学模型及特点 |
3.3.1.2 增稠剂的起始流动指数及物理意义 |
3.3.2 表面活性剂对增稠剂流变性的影响 |
3.3.3 黏合剂和染料对增稠剂流变性的影响 |
3.3.4 增稠剂复配体系对流变性的影响 |
3.3.5 增稠剂特征值对印花清晰度的影响 |
3.3.6 增稠剂对印花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 |
3.3.7 复配增稠剂对染料提升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黏合剂制备和性能及在印花中的作用机理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黏合剂的制备 |
4.2.3.2 微量印花工艺 |
4.2.4 性能测试 |
4.2.4.1 乳液粒径和Zeta电位 |
4.2.4.2 黏合剂乳液稳定性 |
4.2.4.3 颜色特征值、K/S值和色差 |
4.2.4.4 染料固色率 |
4.2.4.5 染料升华量 |
4.2.4.6 红外测试(FTIR) |
4.2.4.7 X-光电子能谱(XPS) |
4.2.4.8 热分析仪(TG-DTA) |
4.2.4.9 扫描电镜(SEM) |
4.2.4.10 分子量(GPC)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黏合剂制备及基本性能 |
4.3.1.1 黏合剂乳液制备 |
4.3.1.2 黏合剂的粒径、Zeta电位及稳定性 |
4.3.1.3 黏合剂膜的机械性能 |
4.3.2 黏合剂的结构与热性能 |
4.3.2.1 黏合剂的FTIR |
4.3.2.2 黏合剂的XPS |
4.3.2.3 黏合剂的TG-DTA |
4.3.2.4 黏合剂的GPC |
4.3.3 黏合剂对印花性能的影响 |
4.3.3.1 黏合剂对染料固着率的影响 |
4.3.3.2 黏合剂对染料升华的影响 |
4.3.3.3 黏合剂对K/S值和颜色特征的影响 |
4.3.3.4 黏合剂对织物的手感影响 |
4.3.4 黏合剂对纤维表面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 |
4.3.4.1 皂洗对纤维表面黏合剂的影响 |
4.3.4.2 摩擦对纤维表面黏合剂的影响 |
4.3.4.3 黏合剂对纤维热性能的影响 |
4.3.5 黏合剂在微量印花中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微量印花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液体分散染料的制备 |
5.2.3.2 印花工艺流程 |
5.2.3.3 批量放样印花工艺 |
5.2.4 测试方法 |
5.2.4.1 残液吸光度 |
5.2.4.2 颜色特征值和色差 |
5.2.4.3 废水COD值和废渣量 |
5.2.4.4 色牢度及甲醛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量印花后处理工艺优化 |
5.3.2 微量印花工艺优势 |
5.3.2.1 废水废渣排放少和COD较低 |
5.3.2.2 优良的色牢度 |
5.3.3 微量印花工艺的织物适应性 |
5.3.3.1 不同织物的印花性能 |
5.3.3.2 涤纶雪纺织物色牢度 |
5.3.4 平版筛网和圆网印花批量放样试验 |
5.3.4.1 平版筛网印花工艺 |
5.3.4.2 圆网印花工艺 |
5.3.5 微量印花机理(染料、增稠剂、黏合剂) |
5.3.5.1 微量印花色浆特点 |
5.3.5.2 聚酯纤维表面及界面润湿 |
5.3.5.3 聚酯纤维与分散染料相互作用 |
5.3.5.4 微量印花三对矛盾问题的统一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4)发制品湿热定形工艺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发制品的概念 |
1.2 发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 |
1.3 国外发制品的研究现状 |
1.4 国内发制品的研究现状 |
1.5 假发用纤维的分类 |
1.5.1 合成纤维 |
1.5.2 真人发纤维 |
1.6 发制品湿热定形的研究现状 |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7.1 本文研究内容 |
1.7.2 理论意义 |
1.7.3 实际意义 |
2 假发纤维的热学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假发纤维的原料分析 |
2.2.1 真人发纤维红外吸收光谱图分析 |
2.2.2 PET 纤维红外吸收光谱图分析 |
2.2.3 PA66 纤维红外光谱图分析 |
2.3 假发纤维尺寸参数的表征与确定 |
2.3.1 线密度的测定 |
2.3.2 直径的测定 |
2.3.3 假发纤维样品规格 |
2.4 假发纤维的热学特性实验过程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方法 |
2.5 假发纤维的热学特性结果分析 |
2.5.1 真人发纤维热学特性分析 |
2.5.2 PET 纤维热学特性分析 |
2.5.3 PA66 纤维热学特性分析 |
2.6 小结 |
3 湿热定形工艺设计与定形效果测试方法 |
3.1 引言 |
3.2 热定形机理概述 |
3.2.1 热定形方式 |
3.2.2 湿热定形概念引入 |
3.2.3 影响湿热定形的因素 |
3.3 不同湿热定形工艺方案的设计 |
3.4 卷发定形效果测试研究 |
3.4.1 卷发(单纤维)卷曲弹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
3.4.2 卷发(束发纤维)卷曲弹性持久性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
3.4.3 卷发强伸性能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
3.5 小结 |
4 卷发湿热定形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样品制备 |
4.3 实验部分 |
4.4 卷发加负荷和去负荷条件下卷曲弹性恢复率变化典型曲线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样品状态对卷发卷曲弹性的影响 |
4.5.2 定形温度对卷发卷曲弹性恢复率的影响 |
4.5.3 定形时间对卷发卷曲弹性的影响 |
4.5.4 不同定形工艺对卷发强伸性能影响 |
4.6 小结 |
5 卷发卷曲弹性持久性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样品制备 |
5.3 实验部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干湿状态处理对卷发卷曲弹性持久性的影响 |
5.4.2 不同护理状态对卷发卷曲弹性持久性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本论文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以丙烯腈为共聚主链的侧链接枝型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相变材料概述 |
1.3 相变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
1.3.1 多元醇类固-固相变材料 |
1.3.2 无机盐类固-固相变材料 |
1.3.3 “层状钙钦矿”类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
1.3.4 高分子类固-固相变材料 |
1.4 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1.4.1 聚合物基固-固相变材料 |
1.4.2 无机多孔基体固-固相变材料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棕榈酸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 |
2.2.4 脂肪酸的酰氯化 |
2.2.5 SAN-g-PA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2.2.6 SAN/LA/SAN-g-PA复合纤维的制备 |
2.2.7 静电纺丝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 |
2.2.8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3 SAN-g-PA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
2.3.1 SAN-g-PA的红外分析 |
2.3.2 SAN-g-PA的核磁分析 |
2.3.3 SAN-g-PA的DSC分析 |
2.3.4 SAN-g-PA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3.5 SAN-g-PA的结晶形态分析 |
2.3.6 SAN-g-PA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 SAN/LA/SAN-g-PA复合纤维结构性能表征 |
2.4.1 纤维强度与纺丝工艺的关系 |
2.4.2 纤维的表面结构 |
2.5 静电纺丝SAN/LA复合相变纳米纤维的制备及SAN-g-PA对其形貌的影响 |
2.5.1 纺丝原液流变性分析 |
2.5.2 静电纺丝工艺及SAN-g-PA对SAN/LA复合纤维形貌的影响 |
2.5.2.1 LA含量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影响 |
2.5.2.2 纺丝电压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影响 |
2.5.2.3 SAN-g-PA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影响 |
2.5.2.4 纺丝距离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影响 |
2.5.3 复合相变纤维的红外分析 |
2.5.4 复合相变纤维的热储存性能 |
2.5.5 复合相变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 |
2.5.6 复合相变纤维的熔融结晶过程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聚乙二醇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仪器 |
3.2.2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3.2.3 分析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的红外分析 |
3.3.2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的核磁分析 |
3.3.3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热物性分析 |
3.3.4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XRD分析 |
3.3.5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TGA分析 |
3.3.6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POM分析 |
3.3.7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的相变形态分析 |
3.3.8 SAN-g-PEG固-固相变材料截面的SEM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基交联接枝型固-固相变材料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仪器 |
4.2.2 P(AN-co-HEMA)共聚物的制备 |
4.2.3 P(AN-co-HEMA)-g-MPEG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N-co-HEMA)-g-MPEG的化学结构分析 |
4.3.2 P(AN-co-HEMA)-g-MPEG的相变性能分析 |
4.3.3 P(AN-co-HEMA)-g-MPEG的结晶性能分析 |
4.3.4 P(AN-co-HEMA)-g-MPEG的结晶形态分析 |
4.3.5 P(AN-co-HEMA)-g-MPEG的形态稳定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ATRP法制备P(AN-co-MAMPEG)固-固相变材料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及仪器 |
5.2.2 单体纯化 |
5.2.3 相变大分子单体的制备 |
5.2.4 P(AN-co-MAMPEG)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5.2.5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AN-co-MAMPEG)的GPC分析 |
5.3.2 P(AN-co-MAMPEG)的FTIR分析 |
5.3.3 P(AN-co-MAMPEG)的NMR分析 |
5.3.4 P(AN-co-MAMPEG)的DSC分析 |
5.3.5 P(AN-co-MAMPEG)的TGA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自染色木质素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湿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木质素改性PAN纤维 |
1.3 试验仪器 |
2 性能测试与分析 |
2.1 纤维微观形貌表征 |
2.1.1 测试方法 |
2.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 纤维基本力学性能 |
2.2.1 测试方法 |
2.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 纤维摩擦色牢度测试 |
2.3.1 测试方法和标准 |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纤维回潮率 |
2.4.1 测试方法和标准 |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纤维沸水收缩率 |
2.5.1 测试方法和标准 |
2.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6 水接触角 |
2.6.1 测试方法 |
2.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 结语 |
(7)基于氯化锂改性的尼龙6及其聚烯烃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通用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 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1 ABS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3 聚酞胺基木塑复合材料 |
1.4 塑料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 |
1.5 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 |
1.5.1 化学改性 |
1.5.2 物理改性 |
1.5.3 添加界面改性剂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2 PA6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PA6/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晶分析 |
2.3.2 流变分析 |
2.3.3 颜色分析 |
2.3.4 红外分析 |
2.3.5 热重分析 |
2.3.6 力学分析 |
2.3.7 形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PA6/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PA6/PP/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晶分析 |
3.3.2 流变分析 |
3.3.3 颜色分析 |
3.3.4 红外分析 |
3.3.5 热重分析 |
3.3.6 力学分析 |
3.3.7 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PA6/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PA6/H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晶分析 |
4.3.2 流变分析 |
4.3.3 颜色分析 |
4.3.4 红外分析 |
4.3.5 热重分析 |
4.3.6 力学分析 |
4.3.7 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PA6/HDPE/MC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PA6/HDPE/MCC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晶分析 |
5.3.2 颜色分析 |
5.3.3 红外分析 |
5.3.4 热重分析 |
5.3.5 力学性能 |
5.3.6 DMA分析 |
5.3.7 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常规聚丙烯腈纤维发展概况 |
1.1.1 世界聚丙烯腈纤维工业发展情况 |
1.1.2 我国聚丙烯腈纤维工业发展情况 |
1.1.3 我国聚丙烯腈纤维行业存在的问题 |
1.1.4 我国聚丙烯腈纤维工业发展对策 |
1.2 亲水性纤维发展概述 |
1.2.1 分类 |
1.2.2 制备方法 |
1.2.3 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 |
2.2 共聚丙烯腈交联机理 |
2.2.1 聚合物交联方法 |
2.2.2 潜交联剂 |
2.3 亲水性纤维吸湿吸水原理 |
2.3.1 吸湿原理 |
2.3.2 吸水原理 |
2.4 聚合物共混体系相分离机理 |
2.4.1 聚合物之间兼容性的判据 |
2.4.2 成核和增加机理(NG) |
第三章 常规聚丙烯腈纤维水解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及试剂 |
3.1.2 仪器及设备 |
3.2 常规聚丙烯腈纤维水解 |
3.3 纤维结构与性能测试 |
3.3.1 FTIR测试 |
3.3.2 形态结构观察 |
3.3.3 力学性能 |
3.3.4 饱和吸水率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FTIR分析 |
3.4.2 SEM测察结果 |
3.4.3 力学性能测试 |
3.4.4 温度对纤维吸水性能影响 |
3.4.5 浓度对纤维吸水性能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交联型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及试剂 |
4.1.2 仪器及设备 |
4.1.3 共聚丙烯腈溶液制备 |
4.1.4 湿法纺丝成形 |
4.1.5 后交联处理 |
4.1.6 纤维性能结构与性能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聚合条件对共聚丙烯腈的影响 |
4.2.2 纺丝成形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聚丙烯腈纤维水解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原料及试剂 |
5.1.2 仪器及设备 |
5.1.3 共聚丙烯腈纤维水解实验 |
5.1.4 结构与性能测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FITR分析 |
5.2.2 DMA分析 |
5.2.3 表面形貌 |
5.2.4 力学性能 |
5.2.5 水解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5.2.5.1 水解浓度对吸水率影响 |
5.2.5.2 水解温度对吸水率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共混纤维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2 共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共混纤维制备 |
6.3 结构与性能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FTIR分析 |
6.4.2 DMA分析 |
6.4.3 TG分析 |
6.4.4 形态结构观察结果 |
6.4.5 力学性能 |
6.4.6 水解条件对吸水性能影响 |
6.4.6.1 浓度 |
6.4.6.2 温度 |
6.4.6.3 时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亲水性共聚丙烯腈非织造布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原料及试剂 |
7.1.2 非织造布加工设备 |
7.1.3 非织造布加工过程 |
7.1.4 保水性能测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针刺非织造布加工原理 |
7.2.2 吸水性能 |
7.2.3 保水性能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高强高模碳纤维用高等规度聚丙烯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制备聚丙烯腈原丝及其碳纤维的工艺过程 |
1.2.1. PAN原丝的生产方法 |
1.2.2. 原丝的生产过程 |
1.2.3. 碳纤维的生产过程 |
1.2.4. 高模碳纤维的生产-石墨化 |
1.3. 提高碳纤维性能的方法 |
1.3.1. 选择合适的共聚单体及共聚组成 |
1.3.2. 制备高纯的纺丝液 |
1.3.3. 纺丝及碳纤维制备设备的精密化 |
1.3.4. 纺丝及碳化工艺的优化 |
1.3.5. 原丝的化学改性 |
1.3.6. 油剂的改性,提高上油效果 |
1.4. 制备高性能碳纤维需要高等规度聚丙烯腈的依据 |
1.4.1. 经典的格拉菲斯理论 |
1.4.2. 韦氏函数表述抗拉强度及其分散性 |
1.5. 高等规度聚丙烯腈的制备方法 |
1.6. 高等规度聚丙烯腈性能及应用 |
1.6.1. 流变性能 |
1.6.2. 加工性能和应用 |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理论部分 |
2.1. 聚合(反应)动力学理论 |
2.1.1. 高等规聚丙烯腈沉淀聚合动力学理论 |
2.1.2. 高等规PAN预氧化初级反应动力学理论 |
2.2. 群子统计理论 |
2.2.1. 问题的提出 |
2.2.2. 群子的基本知识 |
2.2.3. 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理论方程的建立 |
2.2.4. 三参数群子统计方程的建立 |
2.2.5. JRG群子统计理论在PAN预氧化中的应用 |
2.3 共聚高分子链的序列结构与竞聚率关系的理论 |
2.3.1. 共聚高分子链的序列结构与竞聚率关系 |
2.3.2. 竞聚率的计算方法 |
2.3.3. 二元共聚分子链上结构单元组成的求算方法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原材料 |
3.2. 实验设备 |
3.2.1. 实验仪器及装置 |
3.2.2. 实验设备 |
3.3. 高等规聚丙烯腈的制备 |
3.3.1. 聚合方法 |
3.3.2. 转化率的计算 |
3.4. 测试及表征方法 |
3.4.1.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 |
3.4.2. X-射线衍射(XRD) |
3.4.3. 热分析(DSC、TG) |
3.4.4. 红外光谱(FT-IR) |
3.4.5. 核磁共振(~(13)C-NMR) |
3.4.6. 扫描电镜(SEM) |
3.4.7. 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前言 |
4.2. 聚合反应条件的研究 |
4.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2.2. 聚合时间的影响 |
4.2.3. 引发剂量的影响 |
4.2.4. 溶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4.3. 聚丙烯腈沉淀聚合动力学研究 |
4.3.1. 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2. 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4. 高等规聚丙烯腈及其预氧化物的红外光谱的研究 |
4.4.1. iso-PAN红外光谱 |
4.4.2. iso-PAN红外光谱随预氧化时间的变化规律 |
4.4.3. iso-PAN红外光谱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4.4.4. iso-PAN分子中腈基在预氧化环化过程中环化度 |
4.4.5. iso-PAN分子中腈基预氧化环化环化度的计算 |
4.5. 高等规度PAN的DSC和TG的研究 |
4.5.1. 高等规度PAN的TG研究 |
4.5.2. 高等规PAN的DSC的研究 |
4.6. 高等规PAN及其预氧化物XRD研究 |
4.6.1. 高等规PAN的XRD |
4.6.2. 空气气氛预氧化过程中iso-PAN的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4.6.3. 空气气氛预氧化过程中iso-PAN的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
4.6.4. 等规度对聚丙烯腈的-CN反应度的影响 |
4.6.5. 预氧化动力学的研究 |
4.7. JRG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理论对iso-PAN预氧化的研究 |
4.7.1. 预氧化过程中四个竞争反应的确立 |
4.7.2. 群子统计理论对预氧化过程的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一 |
高等规度聚丙烯腈中金属离子的纯化 |
附件二 |
高等规聚丙烯腈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聚丙烯腈原丝凝固成形与形貌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碳纤维的发展概述 |
1.2.1 国外碳纤维的发展历史 |
1.2.2 国内碳纤维的发展历史 |
1.3 PAN原丝的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 |
1.4 PAN基碳纤维的制备工艺 |
1.5 PAN基碳纤维原丝的纺丝方法 |
1.5.1 湿法纺丝 |
1.5.2 干法纺丝 |
1.5.3 干湿法纺丝 |
1.5.4 熔融纺丝 |
1.5.5 冻胶纺丝 |
1.6 PAN基碳纤维原丝凝固成型与相分离机理 |
1.6.1 纺丝成形中纺丝原液组成的变化 |
1.6.2 浓度致变相分离机理 |
1.6.3 热致变相分离机理 |
1.7 原丝形貌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
1.7.1 原丝致密化与碳纤维性能的关系 |
1.7.2 原丝纤度与碳纤维性能的关系 |
1.7.3 原丝的缺陷与碳纤维性能的关系 |
1.8 课题的选择及解决的问题 |
1.8.1 研究方向、目的及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AN基原丝湿法梯级凝固成型的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原料 |
2.1.2 纺丝原液的制备 |
2.1.3 PAN纤维的制备 |
2.1.4 初生纤维凝固时间的控制 |
2.1.5 测试与表征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PAN聚合体溶解制备的过程 |
2.2.2 凝固浴浓度的校准 |
2.2.3 纺丝成型的热力学 |
2.2.4 梯级凝固条件对初生纤维截面形状的影响 |
2.2.5 初生纤维的微观形貌与皮芯结构 |
2.2.6 PAN原丝的物理机械性能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AN原丝干湿法梯级凝固成型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原料 |
3.1.2 纺丝原液与PAN纤维的制备 |
3.1.3 测试与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干湿法梯级凝固的热力学成型路径 |
3.2.2 干湿法梯级成型纤维的形貌结构 |
3.2.3 PAN原丝的物理机械性能 |
3.2.4 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 |
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AN原丝成型过程中孔隙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原料 |
4.1.2 PAN原液的制备 |
4.1.3 测试与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纺丝方法对孔隙的影响 |
4.2.2 纺丝中凝固浴对原丝孔隙的影响 |
4.2.3 凝固浴中初生纤维孔隙的形貌结构 |
4.2.4 PAN原丝孔隙的微观形貌 |
4.2.5 PAN原丝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2.6 PAN原丝BET吸附测试 |
4.2.7 PAN原丝的热学性能 |
4.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丙烯腈纤维热定形时的冷却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丙烯腈纤维热定形时的冷却效果[J]. 上海纺织工学院染正教研组. 国外纺织技术, 1976(01)
- [2]PAN/ZnO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魏海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01)
- [3]液体分散染料的微量印花机理及应用[D]. 艾丽. 苏州大学, 2018(04)
- [4]发制品湿热定形工艺及效果研究[D]. 魏亮. 西安工程大学, 2013(12)
- [5]以丙烯腈为共聚主链的侧链接枝型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D]. 牟思阳. 大连工业大学, 2016(03)
- [6]自染色木质素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热湿性能[J]. 宋乐,王瑄,沈兰萍,衡芳芳,马洪波,欧阳琴. 合成纤维, 2020(11)
- [7]基于氯化锂改性的尼龙6及其聚烯烃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D]. 许世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8]亲水性共聚丙烯腈纤维研究[D]. 杨炳超. 天津工业大学, 2007(02)
- [9]高强高模碳纤维用高等规度聚丙烯腈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许志献. 北京化工大学, 2008(03)
- [10]聚丙烯腈原丝凝固成形与形貌结构研究[D]. 梁艺乐. 东华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