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一、产品质量检查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鑫[1](2020)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建筑业在以全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要建筑结构形式的粗放型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等显著问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装配式建筑则展现出能有效降低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建筑垃圾,缩短项目工期,提升建筑质量等优点,因此在我国推进装配式建筑的落地及发展十分必要。国务院在制定的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中强调,力争使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30%。但在我国现今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中,相关参与主体缺乏质量管理理念和责任意识,PC构件吊装不当,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强度不足,抗震性能不佳等问题十分突出。论文选取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作为研究对象,从施工承包商视角出发,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试图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以期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和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出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研究内容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主体为施工单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具有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的三阶段控制原理、PDCA循环原理及基于BIM&RFID技术的质量管理原理,奠定了论文的研究基础;其次,通过文献研究、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专家访谈选取出了科学合理的质量影响因素,并基于AHP结构构建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而后设计了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初始测量量表,并使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了信度检验及效度检验,得到了正式测量量表,实现了对质量影响因素的有效释义;最后,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的模糊性及其评定过程的灰色性,构建了基于组合赋权(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评定出所研究项目的施工质量水平接近良好,给出了针对该项目的质量改进措施以及从技术、经济、组织、合同入手的适用于所有项目的普适性质量改进措施。通过论文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构建了包含施工前、施工中及施工后共3个一级指标及16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第二,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初始测量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及效度检验,得到了正式的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较好地解释了各二级指标的含义,为采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第三,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应主要关注权重较大的影响因素;第四,得到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研究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赵海鹏[2](2006)在《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房屋质量问题仍非常普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其他国家处理类似问题方法的考察,发现质量保险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正是以房屋质量保险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对在我国建立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基本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外部性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博弈理论论证了建立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其运作机理。 基于对国外各种房屋质量保险制度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建立质量保险制度的框架,并论述了该项制度建立与启动实施的可行性及相关策略。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房屋质量保险的核心内容。其中通过对房屋质量缺陷风险、国外房屋质量保险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我国质量保险责任范围框架。并对质量保与现有与房屋有关的一些保险进行了对比。 基于对房屋质量缺陷时间分布规律的定性定量研究,和对国内外完工后各类质量责任期限的对比研究,从理论上正确定义了工程质量保证期等概念,并为房屋质量保险期限的确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运用精算理论建立了房屋质量保险纯保费厘定模型,提出了在缺乏保险理赔数据情况下厘定房屋质量保险费率的依据和方法。 结合我国目前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在我国建立质量检查机构的可行途径及质量检查机构的工作流程等核心内容。 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有益参考。

纪颖波[3](2009)在《商品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宅日益商品化的今天,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城市百姓获得住房的主要渠道。商品住宅在合理使用期限内的质量缺陷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纠纷,由于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个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国际上,住宅质量保险是保证商品住宅购买者利益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它在一些国家若干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项保险制度在减少商品住宅质量缺陷、保护住宅所有人免受利益损失方面发挥了有效作用。受建设部委托,本文开展了住宅工程质量保险有关问题的研究。现阶段,在我国商品住宅领域建立质量保险制度,面临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住宅质量保险制度建立的系列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论证了我国住宅质量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确定目前制度建立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明确了住宅质量保险的法律地位以解决保险市场供需问题;二是建立工程质量检查制度,明确质量检查机构和保险公司、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以及监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下:1.对我国建立住宅质量保险制度体系的实证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住宅质量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整体评价;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子问卷自变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明确我国现阶段住宅质量保险制度体系建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商品住宅质量保险的法律定位的确定和工程质量检查机构制度的建立。2.从目前住宅质量保险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充足的现状和原因出发,讨论了住宅质量强制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基础,并提出相应配套制度设想。理论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住宅质量保险的社会福利性质会形成理论上的供给不足,这种供给不足问题将随着住宅质量保险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市场需求达到一定数量之上不再存在。3.应用博弈论理论和问卷调查,对质量检查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和与现有住宅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关系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住宅质量检查机构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根据理论分析和问卷分析得出结论: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查机构信用体系,通过工程师长期的市场表现显示其工作努力程度,是改善双方博弈结果的重要方法。配套实行责任保险制度和严格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是相应的制度保证措施。

王呈冰[4](2015)在《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研究》文中指出自古以来,建设工程就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对于人们生活生产的正常运行、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有着重大影响。但是,从当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现状来看,问题十分严峻。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主要是以政府监管为主,一方面给政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和管理压力,另一方面不能够高效提升建筑物质量。因此,我国亟需一套有效的经济制度来转移工程质量风险,即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主要包括潜在缺陷保险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两部分,在国外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和体系。本文从我国建设工程市场现状实情出发,提出研究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意义。通过对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理论学习,理解其内在含义和运作机理。对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存在的问题。继而,学习、总结国外的先进经验,梳理国外工程质量保险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总结我国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发展历程,探讨试点模式的特点,提出我国发展工程质量保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多角度分析选择适合我国发展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模式。最后,提出我国发展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相关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实践和建议三个方面。理论方面,学习、研究了工程质量保险的含义、概念和运作机理,对保险理论、保险模型、保险程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理论研究,认为强制性潜在缺陷保险以及鼓励性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是适合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保险模式。实践方面,选取国外具有代表意义的四个国家,即法国、西班牙、英国和日本,探讨不同国家工程质量保险的发展历程、运作模式和特点,并根据工程质量保险是否强制性分类讨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国内部分,从2000年住宅性能认定体系成立开始,全面梳理工程质量保险发展的过程,对每一阶段的模式特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建议方面,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研究,针对适合我国发展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模式,从政府、保险公司、质量检查机构、建设单位与参建各方五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王硕鑫[5](2019)在《买方电子订单融资参与者信任感知与交易决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其中的买方电子订单融资模式为解决供应链上零售商(买方、融资企业)的融资难题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借助于供应商(卖方、核心企业)的信用增级和B2B平台的信息传递,银行感知到的风险较低,贷款意愿也得以提高。然而,买方电子订单融资具有其特有的风险,如信任不足、虚假交易、诈骗洗钱等。这使得银行的信任感知程度较低,不愿参与融资。因此,引入信任机制,提高银行的信任感知程度,就成了必要之举。本文基于买方电子订单融资模式,构建并引入三维信任机制,以进一步增强银行的信任感知和贷款意愿,为银行以及其他参与主体的交易决策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通过查阅买方电子订单融资、信任感知与银行信任、信任感知对交易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本文针对零售商的融资难题,提出在买方电子订单融资中引入增强银行信任程度的三维信任机制,以降低零售商获取贷款融资的门槛。梳理买方电子订单融资、信任感知、期望效用与损失厌恶以及报童模型相关理论基础,为三维信任机制的构建和引入了三维信任机制的买方电子订单融资数理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结合买方电子订单融资,从制度、个性特征、声誉三个方面来构建三维信任机制,定性分析了每个信任维度的影响因素为银行带来信任的机理,并将三维信任的每个维度归集为一个可量化的因素。将三维信任归集的因素分别量化为B2B平台的质量检查概率、零售商的损失厌恶程度、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水平并引入到买方电子订单融资中,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基于三维信任感知的买方电子订单融资数理模型,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模型求解来分析银行的信任感知及信任感知对融资参与者交易决策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对模型求解得到的结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并作结论总结。研究结果发现:三维信任机制增强了银行在陌生网络环境中的信任感知,提高了其参与融资的意愿;银行的利率决策公式即为其信任感知函数,当银行通过三维信任变量理性计算后感知到的信任程度越高时,其决定的利率会越低,相应地供应商决定的最优产品质量水平越高,零售商决定的最优订货量越大。表明:从制度、个性特征、声誉三个方面来约束供应商、零售商的行为,能增强银行信任、提高银行贷款意愿,从而有效解决零售商融资难问题。

张爽[6](2019)在《DY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流程的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高架快速路是改善城市交通发展的有效基础设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便捷了市民交通出行。随着快速路建设的优势体现,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也引起的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大力发展建设城市高速路的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路建设,不仅反映了城市高速发展和文明建设的程度,也是城市居民出行便捷度与幸福度的良好体现。当然,我国城市快速路建设还面临一些问题,因此。有效加强城市高架快速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管理,对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参考国内外公路施工工程项目的相关资料与优秀案例,重点总结公路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内容,结合吉林省DY快速路工程实际项目的施工现状,对建设工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规避方法进行设计,理论结合实际予有效指导。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将项目质量管理成功案例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相结合作为基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遵循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原则与要求为基础进行研究,研究思路为:深入分析DY快速路工程现状,深入设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内容,结合国内外优秀的案例与理论支撑,给出较好的质量管理流程设计方案。本论文通过分析目前DY快速路的建设实际施工管理情况,提出质量管理流程方案包括:(1)完善质量管理方案,从项目细节出发,从施工各个环节与角度细致的进行方案制定;(2)明确细化DY项目质量管理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关键步骤、质量控制流程的关键控制点;(3)加强施工过程中各方面总体管控要求,建立“五要素”的质量管理模式;(4)严格遵循实施过程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三阶段的质量和控制等工作。论文最终对项目质量管理效果与意义进行总结,有效指导了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方面各项工作推进,规避质量风险。

徐小容[7](2016)在《以“共治”求“善治”: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理性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逐步过渡到“提优增质”的新发展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为顺应这一发展变化,也应当调整姿态,通过增幅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而实现本身的“提优增质”。然而,近年来持续存在的“就业难”与“技工荒”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得社会各界开始不断审视并诘问职业教育质量及其质量管理工作。事实上,职业教育的核心工作在于职业教育教学,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核心也相应地落到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上。而在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和实现机制,主要以职业学校“自系统”实现的质量管理为主,但这种相对封闭的“自系统”式质量管理,又往往因受个体理性的有限性限制,而存在“闭门造车”之嫌,以致于职业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出现低效循环的问题。为此,推进在职教教学质量管理领域的变革,使其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管理走向多元治理,便成为未来职教教学质量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实现在职教教学领域的质量治理,势必要着眼于职教教学系统本身。而受职业教育本身“跨界”性特质的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学系统而具半开放性,这不仅为多元、多维主体共同参与质量治理提供了契机和现实可能性,也为多元力量共同推进职教领域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沟通合作的平台。在“大职教”观视域下,推进对职教教学系统的质量治理,势必需要着手于从宏观层面的以职业学校为核心的集政府、行业企业、评估机构、社会其他力量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中观层面以机构部门为核心的集教务处、教学委员会、督导处等构成的学校教学质量治理;微观层面的以课堂为核心的集职教教师、学生、教学指导人员等共同构成的教师教学质量治理。然而,为何要实现在职教教学质量上的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是什么?实践中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状况如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发展向何处?通过何种力量推进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如何过程性地实现职教教学质量治理?职教教学质量治理要达成何种状态?如何保障职教教学质量的治理实现?等问题便构成了本研究包括“缘何”、“是何”、“何状”、“何向”、“何人”、“何以”、“何态”和“如何”等八大问题域,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在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统一的基础上,以“公共性”向“善性”的发展为主线,逐级展开对职教教学质量的治理研究。若从研究的核心领域来看,则本研究主要着力于四大板块的研究,即“共治求善治”的逻辑研究、“共治生善者”的主体研究、“共治保善于”的过程研究、“共治成善态”的效果研究,以保证职教教学质量在“共治”中逐渐向善治发展,从而最终进入发展的“善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共治求善治”的逻辑研究。“共治求善治”的逻辑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引领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理性逻辑,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在于探讨了“公共”与“理性”的逻辑因应,并设定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经由“公共性”逻辑起点,到“善性”逻辑终点的过程性发展,通过指明指引从起点到终点的逻辑向道,以最终确立职教教学质量在公共理性指引下以“共治”求“善治”的“善道”,从而为全文在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发展线索奠定基础。第二,“共治生善者”的主体研究。“共治生善者”的主体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推进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内外部治理主体及其作用关系,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形成一致力量,共同致力于职教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研究内容在于探讨如何实现在职教教学质量共治中“善者”的生成,具体通过确立治理主体在身份上、文化上、价值上的对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归属认同,进而明晰各治理主体在质量治理上的间性关系及各自所拥有的权力和职责,再而通过组构治理主体之间在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上的“产学研用”共同体,并建立相应的对各治理主体权责关系和外在行为进行规制的权责秩序、过程秩序、课程秩序和课堂教学秩序,从而确保各治理主体在内在意识层面对质量治理的认同,和外部行为层面对质量治理的行为协同,从而最终以保证“善举者”和“善治者”的过程性生成。第三,“共治保善于”的过程研究。“共治保善于”的过程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在职教教学质量生成的整个过程中,全方位确保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有效实现,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治理过程的高效率运作。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在于沿着职业学校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过程质量和教学输出质量这一整体过程,通过充分整合内外部力量,以建构“输入共担”、“过程共理”、“输出共保”的整体共治格局,具体实现以共谋职教教学目标、共商职教教学内容、共议职教教学方法、共理职教教学过程和共评职教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各治理主体在教学质量治理上的能力,并逐步在各阶段质量目标的共同保证中,最终推进“善于”治理的实现。第四,“共治成善态”的效果研究。“共治成善态”的效果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提升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效率和效益,以确保职教教学质量共治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态中。具体内容主要围绕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后,对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结果生成的效果治理,以推进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工作从“点”状治理,逐渐发展成一种“线”状,进而到“环”状的治理发展循环,并通过建构一种针对治理工作本身治理的“元治理”机制,以及对治理各种关系的协调协同机制,以促使职教教学质量共治能够产生持续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从而使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在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走向“善态”。总之,本研究构建了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理论框架;指明了职教教学质量的发展逻辑、明晰了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和间性关系;明确了各自在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上的责任、义务、作用;建构了针对职教教学系统特性的质量共治体系;以及创造了针对职教教学质量治理的“元治理”机制,这些研究从理论层面对于后续研究者认清职教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走势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基础,从实践层面也为职教教学质量管理的改革提供参考。诚然,推进职教教学质量的共治发展之路仍艰辛,向善治发展也更漫长,但推进在职教教学质量上的共治愿景已然成雏。

王彪华[8](2016)在《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文中提出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基本建成。近年来,随着国家审计影响力不断提升,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作为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行为的国家审计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探索其变迁规律,可以丰富国家审计准则理论,拓宽国家审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也可为未来准则变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最高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路径依赖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变迁过程是对受托责任评价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适应了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以规范研究为基础,比较研究为支撑,建立起准则变迁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位和作用、发展变化、实践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国内外文献回顾,发现这些文献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没有系统梳理,研究基础采用经济学较多,研究方法有限,侧重某一方面问题等不足。同时,为后续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并介绍了这两个理论在国家审计理论中的运用和发展情况。在构建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框架过程中,本文从供给、需求和均衡三个角度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供给方面包括供给成本和供给收益,需求方面从降低审计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工作权益需要三个方面,而国家审计准则均衡是一种不常见的偶然状态,不均衡是常态。在分析变迁过程中,本文从时间角度来看,将变迁过程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对每个阶段准则进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各个阶段准则特点进行归纳;从内容角度上看,主要从一般准则、审计证据、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方案、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六个方面,对各部分在准则体系中的地位和主要内容分析介绍基础上,比较其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并归纳出变迁特点。本文对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发现,审计机关作为变迁主体,具有节约制度变迁成本、及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准则的需要和体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特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具有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路径依赖性强、与国际接轨和趋同等特点。在国际比较中,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在对其准则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概括、变迁的过程及原因、变迁特点等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审计独立性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始终是强调的重点,注意强调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兼容性,在制定方向的选择上各有利弊等启示,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准则变迁影响因素来看,本文将其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在内部动力方面,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在对国家审计及其准则认识的不断提高,采用学术关注度作为替代变量,发现学术关注度与国家审计准则变迁过程密切相关:审计目标的演变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在国家审计的各层次目标中,现实目标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现实目标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在外部动力方面,审计准则变迁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审计实践,都对准则变迁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进步,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及时作出调整,应对信息化的挑战,为实践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财政体制改革与国家审计的互动发展中,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国家审计密切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吸收了他们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在准则变迁效果检验中,本文采用了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在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中,以1996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样本,通过对43份检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审计准则变迁各阶段对比,发现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影响明显;在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中,以1993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样本,发现准则变迁对审计成果利用、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审计机关审计(调查)单位数等指标影响明显。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需要适应环境变化、促进审计工作发展,在突出依法审计、保障审计独立性、规范成果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在服务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从构建行为规范体系、推动责任政府建立、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有独特的实现路径,但在结构设计上和实践运行中还存在不足。在新常态下,随着国家治理需求,审计目标的调整,审计实践的探索发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等,都需要国家审计准则及时跟进。对于未来国家审计准则的发展,既要国家治理引领,凸显中国国家审计特色,又要合理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掌握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程度,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变迁方式。

孙恩来[9](2019)在《基于ANP-FUZZY法的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平稳的增长速度,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和领域不断增加,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居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住宅、工厂、交通站点等工程建设项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加,工程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工期较长,现场施工要求多,施工技术过程复杂,质量的要求较高。所以,研究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评价的体系和方法,对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保障和优化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先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综合评价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对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进行概述,并介绍了几种目前常用的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例如层次分析法、网络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其次,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按照工程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可以分成以下几个过程:决策过程的质量管理、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竣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以及使用和维修过程的质量管理。通过深入分析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结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进行评估指标的设计和选取,并构建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ANP-FUZZY法构建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模型,主要通过ANP法构建指标体系权重,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ANP-FUZZY法对五个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按综合得分排序为:E>B>C>D>A。针对各工程质量管理的综合评价,提出了目标性强的质量管理建议,例如工程质量管理的计划准备工作,强化工程质量信息资料的归集和整理,施工中关键控制点的选取和控制,完善施工质量检查制度等。通过一系列的量化指标确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为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依据。图[17]表[23]参[55]

孙鹏[10](2019)在《T港口码头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港口业建设进入了振兴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港口建设不但面临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而且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广阔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一个建筑企业最具价值的竞争元素就是工程质量。工程质量不仅可以体现出本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工程师的业务素质,还对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基础设施建成了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中国的建筑业迎来了春天。虽然中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但目前大部分建筑项目都是由国家和政府资助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由于存在许多建筑暴利的情况,导致许多投资者开始盲目投资。同时,由于缺乏质量监督体系和方法,国内许多建设项目都遇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论文以T港口码头工程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进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座谈等形式,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等方面探讨分析T港口工程的质量控制现状,运用因果分析方法从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对T港口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剖析。然后,通过研究相关的规范、标准、制度等文件,制定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最后从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最后,希望本文提出的各项管理措施能够为T港口码头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思路,提高T港口码头工程质量,进而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产品质量检查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品质量检查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
        2.1.1 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与分类
        2.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特点
        2.1.3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2.2 论文研究理论基础
        2.2.1 三阶段控制原理
        2.2.2 PDCA循环原理
        2.2.3 基于BIM&RFID技术的质量管理原理
    2.3 本章小结
3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3.1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3.1.1 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目的及原则
        3.1.2 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思路
    3.2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选取
        3.2.1 质量影响因素选取维度的确立
        3.2.2 质量影响因素识别
        3.2.3 质量影响因素筛选
    3.3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设计
    4.1 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设计
        4.1.1 量表设计程序
        4.1.2 量表设计
    4.2 质量影响因素测量量表信度及效度检验
        4.2.1 问卷制作及发放
        4.2.2 基于SPSS软件的信度检验过程
        4.2.3 基于SPSS软件的效度检验过程
    4.3 本章小结
5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构建
    5.1 相关原理概述
        5.1.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原理概述
        5.1.2 影响因素赋权方法概述
        5.1.3 层次分析法原理概述
        5.1.4 熵权法原理概述
    5.2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赋权过程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赋权过程
        5.2.2 基于熵权法的赋权过程
        5.2.3 赋权结果整合
    5.3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构建
    5.4 本章小结
6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实例研究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简介
        6.1.2 项目建设内容
        6.1.3 项目施工实况
    6.2 质量影响因素对项目质量影响程度评价
    6.3 评价结果分析
    6.4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改进措施
        6.4.1 针对性质量改进措施
        6.4.2 普适性质量改进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专家访谈记录表
附录B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释义调查问卷
附录C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分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建筑工程质量缺陷风险现状及影响
        1.1.2 我国建立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1.3 我国建立房屋质量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对象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相关理论研究
    2.1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成本与效用分析
        2.1.1 外部性理论综述
        2.1.2 房屋质量缺陷造成的外部不经济分析
        2.1.3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减少外部不经济的机理分析
        2.1.4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本身成本本质的分析
    2.2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对信息不对称下市场交易的作用
        2.2.1 不对称信息理论和逆向选择原理综述
        2.2.2 质量信息不对称对房屋质量的影响
    2.3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中道德风险的研究
    2.4 房屋质量保险的数理基础
第3章 国外房屋质量保险制度模式借鉴
    3.1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多样性与分类
    3.2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十年质量保险模式
        3.2.1 强制损失保险和责任保险模式
        3.2.2 强制损失保险模式
        3.2.3 非强制损失保险模式
        3.2.4 单项目保险中的十年质量保险
    3.3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住宅质量保证项目模式
        3.3.1 功能集成型模式
        3.3.2 保证型模式
    3.4 各类房屋质量保险制度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借鉴
        3.4.1 住宅质量保证项目模式间的对比
        3.4.2 十年质量保险模式间的对比
        3.4.3 住宅质量保证项目模式与十年质量保险模式的对比
        3.4.4 责任保险模式的优缺点
        3.4.5 通过单项目保险开展质量保险的优缺点
第4章 我国房屋质量保险制度框架的建构
    4.1 我国建立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思路
        4.1.1 我国房屋质量相关各方关系分析
        4.1.2 问题解决的思路
    4.2 我国房屋质量保险制度设计的原则
        4.2.1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设计的时代背景
        4.2.2 房屋质量保险制度设计原则
    4.3 我国房屋质量保险制度核心内容的建议方案
        4.3.1 法律基础的确立
        4.3.2 我国开展房屋质量保险的模式选择策略
        4.3.3 我国开展房屋质量保险的核心内容
        4.3.4 质量检查机构的建立
    4.4 建议方案的可行性和途径
        4.4.1 我国建立功能集成型模式质量保险的可行性与途径
        4.4.2 我国建立十年质量保险模式的可行性与途径
        4.4.3 我国建立单项目保险模式的可行性与途径
        4.4.4 我国实行强制质量保险的优点
        4.4.5 对于推进质量保险在我国发展的主体分析
第5章 房屋质量保险保险范围的研究
    5.1 房屋质量缺陷风险与保险
        5.1.1 房屋质量缺陷风险分析
        5.1.2 房屋质量缺陷风险的可保性分析
    5.2 房屋质量保险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范围
        5.2.1 房屋质量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5.2.2 房屋质量保险的保险除外责任
    5.3 房屋质量保险与相关险种的对比研究
        5.3.1 房屋质量保险的性质
        5.3.2 房屋质量保险与现有保险保险责任范围的比较
第6章 房屋质量保险保险期间的研究
    6.1 国内外工程完工后质量责任期的对比研究
        6.1.1 国外工程完工后质量责任期构成分析
        6.1.2 我国工程完工后质量责任期与国外的比较
        6.1.3 我国工程完工后质量责任期重构及质量保险期限的法律依据
    6.2 房屋质量十年保险期的理论验证分析
        6.2.1 国内外对于房屋质量缺陷时间分布的定量研究
        6.2.2 房屋建筑缺陷时间分布的定性分析
        6.2.3 合理的质量保证期与保险期的确定
第7章 房屋质量保险费率的研究
    7.1 房屋质量保险的保险费和保险费率
        7.1.1 房屋质量保险的保险费
        7.1.2 房屋质量保险的保险费率
    7.2 房屋质量保险费率厘定的原则
    7.3 房屋质量保险费率厘定方法的选择
        7.3.1 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
        7.3.2 房屋质量保险费率厘定方法的选择
    7.4 房屋质量保险费率的精算模型
        7.4.1 纯保费的计算
        7.4.2 索赔额的分布
        7.4.3 索赔次数的分布
第8章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研究
    8.1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作用
    8.2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运作
        8.2.1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委托方式
        8.2.2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要求
        8.2.3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工作内容
        8.2.4 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工作流程
    8.3 我国组建房屋质量检查机构的方案
        8.3.1 引入国外质量检查机构
        8.3.2 成立全新质量检查机构
        8.3.3 整合现有资源成立质量检查机构
        8.3.4 质量检查机构的质资认证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商品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情况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2.3 中外住宅质量责任与保险研究的比较与不足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本文研究目的
        1.3.2 本文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本文研究内容
        1.4.3 本文创新点
        1.4.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和概念定义
    2.1 相关理论介绍
        2.1.1 产权理论
        2.1.2 外部效应
        2.1.3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2.1.4 政府管制经济学
        2.1.5 交易费用理论
        2.1.6 博弈论
    2.2 概念定义
        2.2.1 商品住宅
        2.2.2 强制保险
        2.2.3 商品住宅工程质量保险
        2.2.4 强制商品住宅工程质量保险
第三章 商品住宅质量调查与分析
    3.1 我国商品住宅工程质量缺陷现状
        3.1.1 渝深两地工程质量投诉情况汇总
        3.1.2 两地工程质量投诉现状分析
        3.1.3 我国2000 年~2005 年工程质量投诉现状
        3.1.4 全国工程质量投诉现状分析
        3.1.5 消费者协会2007 年上半年受理商品住宅投诉情况
    3.2 我国商品住宅存在工程质量缺陷的原因
        3.2.1 商品住宅生产过程的特殊性
        3.2.2 建设单位(开发商)质量行为的难控性
        3.2.3 建设主体质量行为的投机性
        3.2.4 政府质量监督站对住宅实体质量监督的低效性
        3.2.5 个人业主追究工程质量责任的高成本性
    3.3 商品住宅领域建立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3.3.1 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3.3.2 落实住宅建设主体的质量责任
        3.3.3 更经济的发挥质量监督管理功能
        3.3.4 降低个人业主追究质量责任的成本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商品住宅质量保险实证研究
    4.1 假设的提出
        4.1.1 开放式调查问卷
        4.1.2 假设的提出
    4.2 格式化问卷调查
        4.2.1 量表选择和题目设计
        4.2.2 正式问卷的定型
        4.2.3 问卷初稿的预访和修改
        4.2.4 正式问卷调查
    4.3 子问卷分析
        4.3.1 对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一般看法
        4.3.2 商品住宅的工程质量缺陷和纠纷
        4.3.3 建立住宅质量保险的法律环境
        4.3.4 住宅质量保险的市场需求
        4.3.5 住宅质量保险的市场供给
        4.3.6 工程质量检查机构
        4.3.7 住宅质量保险与保修金、拖欠工程款
        4.3.8 住宅质量保险与社会成本
    4.4 层次分析法评价我国住宅质量保险制度
        4.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4.4.2 模型的建立
        4.4.3 评价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法强制实行商品住宅质量保险
    5.1 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
        5.1.1 商品住宅的生产和交易过程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5.1.2 质量缺陷商品住宅供给的负外部效应
        5.1.3 市场失灵的存在是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
    5.2 市场需求与立法强制
        5.2.1 强制保险产品本身具有正外部性
        5.2.2 有效市场需求无法形成
        5.2.3 强制住宅质量保险的条件和功能
    5.3 市场供给与立法强制
        5.3.1 有效市场供给无法形成
        5.3.2 住宅质量保险市场供给不足的理论分析——边际成本收益理论
        5.3.3 成熟住宅质量保险市场产品供给不再需要立法强制
        5.3.4 增加住宅质量保险供给的途径
    5.4 住宅质量强制保险的配套制度
        5.4.1 建立承保保证制度
        5.4.2 确定住宅质量保险的指导费率
        5.4.3 建立住宅质量保险信息系统
        5.4.4 建立工程质量检查机构制度
    5.5 强制保险的正当性基础
        5.5.1 保护住宅购买者(受害人)利益
        5.5.2 住宅购买者(被保险人)对风险估计不足
        5.5.3 投保人无资历赔偿或故意不赔偿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研究
    6.1 住宅质量检查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博弈分析
        6.1.1 不完全信息下的单阶段博弈
        6.1.2 委托——代理模型(显性激励机制)
        6.1.3 KMRW 声誉模型(隐形激励机制)
    6.2 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的问卷调查分析
        6.2.1 变量描述
        6.2.2 描述统计
        6.2.3 回归分析
    6.3 建立工程质量检查机构的政策建议
        6.3.1 短名单控制的市场准入制度
        6.3.2 责任保险和严格市场退出制度
        6.3.3 明确工作范围和标准化检查流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3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缺陷现状
        1.1.2 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现状
        1.1.3 国外工程质量保险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建设工程
        1.3.2 建设工程质量
        1.3.3 建设工程质量保险
        1.3.4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1.3.5 各主体工程质量责任内涵
    1.4 国内外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工程质量保险概述
    2.1 潜在缺陷保险
    2.2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
第3章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
    3.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沿革
        3.1.1 单一的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查制度
        3.1.2 第二方建设单位质量验收检查制度
        3.1.3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制度
        3.1.4 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管制度
    3.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3.2.1 政府监管
        3.2.2 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分配
        3.2.3 参与机构和部门的质量责任分配
    3.3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3.3.1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
        3.3.2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
        3.3.3 工程质量检测制度
        3.3.4 工程质量保修制度
    3.4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现状问题
        3.4.1 质量责任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3.4.2 主体质量责任存在的问题
        3.4.3 其他机构质量责任存在的问题
第4章 国外建设工程质量保险的经验
    4.1 国外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4.2 法国
        4.2.1 内在缺陷保险概述
        4.2.2 保险的运作流程
        4.2.3 存在的问题
        4.2.4 特点总结
    4.3 西班牙
    4.4 英国
    4.5 日本
    4.6 各国工程质量保险的比较
第5章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发展
    5.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发展历程
        5.1.1 A级住宅质量保证保险介绍
        5.1.2 工程质量保险试运行
        5.1.3 上海试点模式介绍
    5.2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5.2.1 必要性
        5.2.2 可行性
    5.3 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
        5.3.1 制度选择考虑的因素
        5.3.2 模式类别
        5.3.3 模式比较与选择
        5.3.4 模式选择建议
第6章 我国开展工程质量保险的建议
    6.1 政府
        6.1.1 法律政策
        6.1.2 制度设计
        6.1.3 配套制度
        6.1.4 鼓励措施
    6.2 保险公司
        6.2.1 产品设计
        6.2.2 保费厘定
    6.3 质量检查机构
    6.4 建设单位
    6.5 参建各方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买方电子订单融资参与者信任感知与交易决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买方电子订单融资相关研究综述
        1.3.2 信任感知与参与银行信任的相关研究综述
        1.3.3 信任感知对交易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1.3.4 研究现状评述及对本文的启示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买方电子订单融资理论
        2.1.1 融资模式
        2.1.2 融资风险
    2.2 信任感知相关理论
        2.2.1 信任的定义
        2.2.2 信任的分类
        2.2.3 信任在本文的适用性
    2.3 期望效用理论与损失厌恶理论
        2.3.1 期望效用理论
        2.3.2 损失厌恶理论
    2.4 报童模型理论
第3章 买方电子订单融资参与者三维信任机制
    3.1 基于制度的信任机制
    3.2 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机制
    3.3 基于声誉的信任机制
    3.4 三维信任机制综合分析
第4章 基于三维信任感知的买方电子订单融资参与者交易决策
    4.1 问题描述
    4.2 符号说明与基本假设
        4.2.1 符号说明
        4.2.2 基本假设
    4.3 基于三维信任感知的参与者期望收益模型构建
        4.3.1 零售商的期望效用模型
        4.3.2 供应商的期望利润模型
        4.3.3 银行的期望利润模型
    4.4 基于三维信任感知的参与者交易决策
        4.4.1 分散决策下参与者信任感知与交易决策
        4.4.2 集中决策下参与者信任感知与交易决策
第5章 仿真算例与结果分析
    5.1 算例背景与参数赋值
        5.1.1 算例背景
        5.1.2 参数赋值
    5.2 分散决策下的仿真分析
        5.2.1 零售商决策的相关分析
        5.2.2 供应商决策的相关分析
        5.2.3 银行信任感知与利率决策的相关分析
    5.3 集中决策下的仿真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A 3.3证明
附录B 仿真程序

(6)DY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流程的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主要内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2.1.1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含义
        2.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内容
    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3 市政路桥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
        2.3.1 工程项目质量含义
        2.3.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方法
    2.4 质量管理流程理论
第3章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3.1 DY快速路项目工程项目介绍
    3.2 DY快速路项目施工现状分析
        3.2.1 项目施工计划
        3.2.2 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3.2.3 队伍部署及任务划分
        3.2.4 总体施工顺序安排
        3.2.5 工程项目控制点
    3.3 DY快速路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3.3.1 项目施工技术质量标准
        3.3.2 项目重难点工程分析及对策
        3.3.3 项目技术风险管理
        3.3.4 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3.4 DY快速路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3.4.1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及维护问题
        3.4.2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问题
        3.4.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问题
第4章 DY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流程设计
    4.1 DY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流程设计目标
    4.2 DY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流程设计框架
    4.3 DY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流程设计方案
        4.3.1 建立及维护质量管理制度阶段质量控制
        4.3.2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4.3.3 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
        4.3.4 项目竣工阶段质量控制
第5章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5.1 实施质量标准化管理措施
        5.1.1 实施标准化质量管理方案
        5.1.2 实施“四化”支撑
    5.2 实施信息系统质量管理
        5.2.1 实施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
        5.2.2 BIM全过程技术方案
    5.3 落实QC小组活动管理
    5.4 实施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以“共治”求“善治”: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理性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指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治理
    一、问题缘起
        (一)时代境域之必然:职业教育阶段性发展的应然选择
        (二)现实困境之诉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现实需要
        (三)研究现状之需要:职业教育治理相关理论的丰富发展
    二、文献述评
        (一)职业教育质量的研究
        (二)学校治理的研究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研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治理
        (二)质量治理
        (三)职业教育教学
        (四)教学质量治理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和框架
        (六)研究价值和创新
第一章 追本溯源: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意蕴诠释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立论探源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发展溯源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理论筑基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方法架轨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内在意蕴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基本意涵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本质表征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要素系统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功能特质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生成逻辑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观的渐进萌生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生成和发展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动态生成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价值取向
        (一)多元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价值目标
        (二)多向共生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价值判断
        (三)多维整合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价值选择
    五、“教学-服务-产品”质量治理层次推进模式: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层次推进模式的建构分析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层次推进模式的内容框架
第二章 现状扫描: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实然表征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调查的工具开发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理路
        (三)项目的德尔菲法筛选
        (四)初始问卷的编制
        (五)问卷项目的预测
        (六)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统计分析
        (一)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治理的描述性统计
        (二)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治理的差异性推断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相关性统计分析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调查的结论与讨论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状态分析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内容和要素的状态分析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发展的状态分析
第三章 治理逻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引“善道”
    一、产品品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公共”缘起
        (一)职业教育的“产品”属性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公共产品”属性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性”逻辑起点
        (一)公共社会性:公开性-公义性-公益性
        (二)公共教育性:共在性-共育性-共进性
        (三)公共政治性:公正性-公理性-公责性
        (四)公共文化性:共同性-共意性-共生性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善性”逻辑终点
        (一)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善性”质量目标
        (二)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的“善性”质量目标
        (三)职业教育教学产品的“善性”质量目标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理性”逻辑向道
        (一)个体理性向公共理性的发展走向
        (二)公共理性推引“理性善”的生成
        (三)“共治”求“善治”的治理逻辑
第四章 治理主体: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生“善者”
    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主体的归属认同
        (一)身份认同:治理主体归属认同的基础
        (二)文化认同:治理主体归属认同的核心
        (三)价值认同:治理主体归属认同的统整
    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主体间性与权责关系
        (一)调控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政府权责
        (二)自主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学校权责
        (三)协同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企业权责
        (四)监测性治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评估机构职责
    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产学研用”共同体组构
        (一)治“学”:以“工学结合”为基础的教学-学习共同体
        (二)治“产”: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教学-生产共同体
        (三)治“研”:以“教研共促”为重心的教学-研究共同体
        (四)治“用”:以“行动导向”为指引的教学-实践共同体
    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主体的规制秩序
        (一)制度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权责秩序
        (二)功能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过程秩序
        (三)内容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课程秩序
        (四)角色规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课堂教学秩序
第五章 治理过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保“善于”
    一、输入共担:职业教育教学输入质量的偕同保证
        (一)职业教育教学人力资源输入系统偕同保证
        (二)职业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输入系统偕同保证
        (三)职业教育教学物资资源输入系统偕同保证
    二、过程共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监控
        (一)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策划
        (二)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监测
        (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控制
        (四)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的协同改进
    三、输出共保:职业教育教学输出质量的携手“把关”
        (一)职业教育教学产品的治理
        (二)职业教育人才产品的治理
        (三)职业教育服务产品的治理
第六章 治理效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成“善态”
    一、治于“结果”与“效果”之间:职教教学质量本身的“善态”推进
        (一)信息获取:职教教学质量结果调查
        (二)差距认定:职教教学质量结果分析
        (三)反馈调节:职教教学质量结果回馈
        (四)循环发展:职教教学质量结果改进
    二、治于“共治”与“善治”之间: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工作的“善态”推进
        (一)元治理与职教教学质量的元治理
        (二)职教教学质量元治理结构运作模式
        (三)职教教学质量元治理的“善态”推进
    三、治于“私益”与“公益”之间:职教教学质量治理关系的“善态”推进
        (一)私益到公益:职教质量治理主体间的关系调和
        (二)共治到共赢: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的共同发展
第七章 机制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向善治的推进
    一、制度推进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推进器”
        (一)职教教学质量治理正式制度的规约和保障
        (二)职教教学质量治理非正式制度的推进和激励
    二、合作动力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动力源”
        (一)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利益激励机制
        (二)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合作博弈机制
        (三)职教教学质量共治的资源共享机制
    三、利益协调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润滑剂”
        (一)职教教学质量共治利益关系的调节机制
        (二)职教教学质量共治利益的公平分配机制
        (三)职教教学质量共治利益的合理补偿机制
    四、权责明晰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平衡仪”
        (一)公共权力制约机制: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权责协调的支配之“力”
        (二)民主权利规约机制:职教教学质量治理主体权责协同的民主之“手”
    五、督导评估机制: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共治走向善治的“监控器”
        (一)目标本位治理:宏观统筹层面督导评估机制的治理重心
        (二)过程本位治理:中观指导层面督导评估机制的治理重心
        (三)能力本位治理:微观执行层面督导评估机制的治理重心
结论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协同共治与携手共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专家征询问卷
    附录 2: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3: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情况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8)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逻辑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能的创新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
        2.1.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义
        2.1.1.2 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2.1.1.3 国家审计准则的地位
        2.1.1.4 国家审计准则的作用
        2.1.2 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
        2.1.2.1 国家审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
        2.1.2.2 制度变迁的概念
        2.1.2.3 制度变迁的方式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诺斯的学术思想
        2.2.2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框架
        2.2.3 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
        2.2.4 其他制度变迁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2.3 国家治理理论
        2.3.1 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3.3 国家治理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和特征分析
    3.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
        3.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供给分析
        3.1.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分析
        3.1.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均衡分析
    3.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及特点
        3.2.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演进历程和各阶段特点
        3.2.1.1 萌芽阶段(1983年至1995年)
        3.2.1.2 探索阶段(1996年至1999年)
        3.2.1.3 发展阶段(2000年至2010年)
        3.2.1.4 完善阶段(2011年之后)
        3.2.2 国家审计准则主要内容的变化情况和特点分析
        3.2.2.1 一般准则
        3.2.2.2 审计证据准则
        3.2.2.3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准则
        3.2.2.4 审计方案准则
        3.2.2.5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3.2.2.6 审计报告准则
    3.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特征
        3.3.1 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3.3.2 采用渐进式变迁方式
        3.3.3 路径依赖性强
        3.3.4 注重与国际接轨和趋同
4 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审计准则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世界审计组织国际准则变迁及特点
        4.1.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4.1.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4.1.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4.2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迁及特点
        4.2.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4.2.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4.2.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4.3 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5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内部动力
        5.1.1 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的作用
        5.1.1.1 审计准则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1.1.2 审计实践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1.2 审计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
        5.1.2.1 国家审计目标的不断演进
        5.1.2.2 审计目标演进对审计准则的引领作用
    5.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外部动力
        5.2.1 审计实践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1.1 国家审计准则萌芽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1.2 国家审计准则探索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1.3 国家审计准则发展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2 技术方法进步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2.1 相关技术方法的进步
        5.2.2.2 对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3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3.1 国家审计准则在财政体制和国家审计发展中的互动作用
        5.2.3.2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5.2.4 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4.1 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5.2.4.2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6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效果分析
    6.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总体效果评价
    6.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
        6.2.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项目质量的关系
        6.2.1.1 审计项目质量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6.2.1.2 国家审计准则中的审计项目质量
        6.2.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以1996年至2011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例
        6.2.2.1 样本选择
        6.2.2.2 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6.2.2.3 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研究
        6.3.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结果的关系
        6.3.1.1 审计结果的涵义
        6.3.1.2 国家审计准则中审计结果披露的变化
        6.3.1.3 准则中披露方式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
        6.3.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以1993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例
        6.3.2.1 准则变化对审计结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6.3.2.2 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影响的实证检验
7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
    7.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7.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
        7.1.1.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7.1.1.2 新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路径选择
        7.1.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
        7.1.2.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7.1.2.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7.2 新常态下影响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实因素
        7.2.1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准则提出的新要求
        7.2.2 审计目标调整对国家审计准则的挑战
        7.2.3 审计实践探索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7.2.4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7.2.5 计算机技术新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
        7.2.6 其他因素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7.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未来改进策略
        7.3.1 以国家治理引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
        7.3.2 凸显中国特色并合理借鉴先进经验
        7.3.3 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
        7.3.4 选择最优的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方式
8 结论与局限性
    8.1 研究结论
        8.1.1 最高审计机关在准则变迁中发挥主导作用
        8.1.2 准则变迁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
        8.1.3 准则变迁结果推动了国家治理发展
    8.2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基于ANP-FUZZY法的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与不足
    1.5 本章小结
2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理论研究和方法
    2.1 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2.1.1 工程质量管理
        2.1.2 工程全面质量管理
        2.1.3 PDCA工程质量管理
        2.1.4 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2.2 综合评价的定义及方法
        2.2.1 综合评价定义
        2.2.2 综合评价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工程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和构建
    3.1 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3.2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3 评估指标的选取
    3.4 工程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的(ANP-FUZZY)模型原理
    4.1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法)的原理和步骤
        4.1.1 网络层次分析法简介
        4.1.2 ANP算法步骤
        4.1.3 ANP法的计算软件——SD软件,SuperDecision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法的原理和步骤
    4.3 本章小结
5 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5.1 淮南市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评价研究思路
    5.2 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4 淮南市A工程项目网络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4.1 淮南市A工程项目概况简介
        5.4.2 淮南市A工程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5.5 淮南市B工程项目网络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5.1 淮南市B工程项目概况简介
        5.5.2 淮南市B工程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5.6 淮南市C工程项目网络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6.1 淮南市C工程项目概况简介
        5.6.2 淮南市C工程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5.7 淮南市D工程项目目络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7.1 淮南市D工程项目概况简介
        5.7.2 淮南市D工程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5.8 淮南市E工程项目网络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8.1 淮南市E工程项目概况简介
        5.8.2 淮南市E工程项目模糊综合评价
    5.9 淮南市五个工程项目网络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10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10)T港口码头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2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理论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国内质量管理相关研究
        2.1.2 国外质量管理相关研究
    2.2 工程项目质量相关概念
    2.3 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2.4 工程质量管理
    2.5 质量控制的内涵
    2.6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2.6.1 PDCA循环原理
        2.6.2 全面质量管理
        2.6.3 三阶段控制原理
    2.7 工匠精神与产品质量
3 T港口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公司简介
    3.2 T港口工程概况
        3.2.1 工程重点与难点
        3.2.2 现场组织机构设置
    3.3 T港口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3.4 T港口工程质量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3.4.1 人的因素
        3.4.2 机械因素
        3.4.3 材料因素
        3.4.4 方法因素
        3.4.5 环境因素
    3.5 T港口工程质量问题总结
4 T港口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1 T港口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及构建原则
    4.2 T港口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能
    4.3 T港口工程质量控制制度
    4.4 T港口工程质量保证
        4.4.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4.2 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4.4.3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
        4.4.4 试验和测量保证措施
5 T港口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
    5.1 T港口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5.2 对施工人员的控制措施
        5.2.1 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5.2.2 进一步明确全员质量责任
        5.2.3 完善并落实质量检查机制
        5.2.4 增强质量培训
        5.2.5 完善奖惩机制
    5.3 对施工机械的控制措施
    5.4 对材料的控制措施
    5.5 对施工工艺的控制措施
    5.6 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产品质量检查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评价及应用研究[D]. 刘鑫. 西华大学, 2020(01)
  • [2]房屋质量保险制度的研究[D]. 赵海鹏. 同济大学, 2006(02)
  • [3]商品住宅工程质量强制保险研究[D]. 纪颖波. 天津大学, 2009(12)
  • [4]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研究[D]. 王呈冰. 清华大学, 2015(08)
  • [5]买方电子订单融资参与者信任感知与交易决策[D]. 王硕鑫.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6]DY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流程的方案设计[D]. 张爽. 吉林大学, 2019(03)
  • [7]以“共治”求“善治”: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的公共理性逻辑[D]. 徐小容. 西南大学, 2016(01)
  • [8]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D]. 王彪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03)
  • [9]基于ANP-FUZZY法的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综合评价[D]. 孙恩来.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10]T港口码头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孙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