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炼油厂利用蒸汽能量级差发电(论文文献综述)
金靓婕[1](2019)在《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部分透热精馏的研究》文中认为部分透热精馏是一种精馏节能技术,其特点是只选择一块或几块塔板进行透热操作。与每块塔板上均设置换热器的完全透热精馏相比,既保证了较高的热力学效率,也使设备结构更易于实现。因此,部分透热精馏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其相关研究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提出了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该操作是在提馏段塔板上设置中间再沸器,侧线采出换热塔板上的平衡气相,再将其从采出板上方的适当位置回流到塔内,可在保证分离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热力学第二效率的明显提高。本文建立了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过程的数学模型和有效能分析方法,模拟分析了该操作的各影响因素,并与其他精馏操作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模拟实验论证了该操作方式的节能优越性。本文以异丙醇-正丙醇二元混合物作为分离物系,进行了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的实验研究。实验数据符合模拟计算的理论预期,表明该精馏方式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进一步提高节能幅度,本文提出了联用蒸汽再压缩系统的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该操作中,侧线采出的气相被压缩升温,其潜热可为塔釜料液提供热量。模拟分离实验表明,该操作可在提高热力学效率的基础上降低操作能耗。该操作为塔釜与侧线采出口温差较小的体系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可行高效的节能方式。本文进一步模拟研究了精馏段和提馏段同时部分透热的操作。首先,通过数学建模和模拟计算,分析了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冷凝精馏操作的特点。之后,调节精馏段和提馏段同时部分透热时的操作参数,使部分透热精馏操作的分离能力与绝热精馏相当,而热力学性能较后者显着改善。在轻组分进料摩尔浓度分别为0.2和0.8的异丙醇-正丙醇二元混合物的模拟分离中,该操作的有效能节能效率分别为26.3%和31.7%。
余江游,秦凤华[2](2018)在《热管传热技术在硅钢常化酸洗机组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简要介绍热管传热技术的原理、发展以及热管换热器的性能,并以重力式热管换热器(热管式余热锅炉)应用在冶金行业硅钢常化酸洗机组中的余热回收为例,简单分析了此套余热回收系统所带来的效益。
袁超[3](2018)在《基于SOFC/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性仿真研究》文中指出传统集中式供能方式是通过供电厂燃烧化石燃料带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发电,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形成大电网供电的模式。它是将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但存在着燃料能量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高以及电能输送浪费等问题。近些年我国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以及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工作。冷热电联供系统(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Power,CCHP)是相对于集中式供电方式而言的第二代能源系统,它能够分布在用户建筑物附近,以清洁能源为燃料,实现冷、热、电一体化的能量供应系统。冷热电联供系统以“温度对口、能量梯级利用”为原则,能够开发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有害物和污染气体的排放,对于缓解当今环境和能源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提出的CCHP系统是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简称SOFC)为动力系统,利用重整装置将天然气重整分解为氢气,通入SOFC电池堆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由余热锅炉收集SOFC系统排出的高温尾气,利用余热产生高温饱和气体供热,或通入到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在吸收式制冷研究方面,本文选择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其制冷量的温度能够达到+10~-50℃,明显优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当用户冷、热或电负荷过大,系统供应不足时,可以依靠补燃天然气或从电网买电满足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详细介绍了基于天然气重整的IIR-SOFC系统工作原理,借助Matlab/Simulink平台对其进行了分块建模及仿真分析,测试了其电堆电流、燃料输入量和空气输入量对于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结合氨水溶液热物理性质和Gibbs自由能计算公式,编制了氨水热物理性质函数计算程序,并建立了系统各模块状态点的数学模型;选用余热锅炉连接IIR-SOFC系统和氨水制冷机,并进行参数设置和容量匹配,组成了 CCHP系统,然后对系统进行了稳态和动态仿真分析;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于氨水制冷机进行了(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的计算,从“量”和“质”的结合上分析了氨水制冷循环特性;基于常用的CCHP系统评价指标,建立了多目标评价指标MEI,并将其与系统以热定电、以电定热两种运行方式相结合,建立了优化运行策略模型。
李南[4](2017)在《火电厂数据校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电作为我国能源的重要支撑,在整个工业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主蒸汽流量是反映火电厂机组运行状况的关键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煤耗率和热耗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锅炉的状态监测、控制优化以及整个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分析都离不开主蒸汽流量。但是在火电厂的热工测量过程中,主蒸汽流量测量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采用直接测量法时造成的节流损失是大型机组所不能接受的,而采用间接测量法时测量结果的精度难以得到保证,这给火电厂基于数据驱动的一系列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在火电厂中对主蒸汽流量进行校正有着重要的意义。数据校正技术利用数据的冗余性,并结合各种统计方法,来降低或者消除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从而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本文运用数据校正技术对火电厂汽轮机系统中的主蒸汽流量进行了校正,首先从数据校正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出发,将系统稳态时线性数据校正方法运用到流体网络中,对流体网络带有误差的流量测量结果进行了校正,而且对不可测变量进行了估计,然后将校正后的结果和估计的结果与实际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后的流量比校正前的更加接近实际值,估计的流量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其次,将数据校正技术应用到某1000MW超超临界电厂的13号机组的汽轮机系统,对已测量的主蒸汽流量进行了校正,通过已有的现场主蒸汽流量与机组负荷的关系模型和额定值对校正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后的主蒸汽流量比校正前的更加接近实际值。同时,还对汽轮机系统中未测的流量变量进行了估计,并通过与额定值的对比对估计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估计的流量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刘超[5](2015)在《螺旋槽纹管管内流动和换热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螺旋槽纹管作为一种高效换热异形管,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针对该型管的强化换热研究也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螺旋槽纹管的结构参数包括内径d、螺距p、槽深e、螺旋升角β和头数N,这些结构参数都影响到螺旋槽管的综合换热能力,研究螺旋槽管的强化换热也即是研究这些参数对管内换热与流动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利用Fluent软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分析能力,数值模拟螺旋槽纹管强化换热与管内流动,并将其与普通光管换热能力与管内流动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结论。本文首先对强化传热简单叙述,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并对螺旋槽纹管强化换热机理进行分析。螺旋槽纹管强化换热分为无相变强化换热和有相变强化换热,重点介绍了两种强化换热机理,针对本文研究的无相变强化换热,分析了对流换热的边界层热阻,提出了降低边界层热阻、减薄边界层厚度是螺旋槽管强化换热的主要机理其次建立了两种管型(螺纹管和普通光管)的数学分析模型,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两种管内对流换热能力,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螺旋槽管的一些传热计算公式。接下来,运用Fluent软件对两种管型换热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得到螺旋槽管和光管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等,计算出两种管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重点分析了螺旋槽管的螺距p、槽深e、工质对强化换热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e数在1×104~5×104的范围内,螺旋槽管的换热能力是光管的2.1~3.6倍,不同的结构参数组合影响螺旋槽管的换热以及管内流动,螺距p=10mm、槽宽b=3mm、槽深e=1.25mm的螺旋槽管在管内雷诺数Re在1×104~5×104之间综合性能η最好的,且最大综合性能η为1.27。最后,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一套针对螺旋槽管的换热性能评价指标,采用Webb-Bergels评价判定依据第一种条件,对本文研究的螺旋槽管进行了换热性能的评估,从评价结果表明,螺旋槽管比光管的换热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因此,不仅从数值模拟结果,也从评价判定依据方面,证明了螺旋槽管的强化换热能力。
宋肖的[6](2014)在《工业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研制了一种直接用于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热管换热器,该换热器具有低成本、维护简单、水质适应能力强、不影响工业运行等特点。本实验的研究,使得企业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将目前不予回收或难以回收工业冷却水余热有效提取,为采暖、发电等余热应用提供条件。本文主要介绍了所研发工业余热回收用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包括所用热管设计和制造,热管换热器的设计和制造,除垢系统的设计、制造及运行控制方法,同时搭建了用于工业余热回收用热管换热器性能测试的实验台。最后以传热系数、效能、火用效率和火积效率为指标,提出适合本实验的新的换热器运行优化方法。通过对热管换热器的性能评价和运行优化的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该热管换热器连续进行了724h的实验,换热器传热量及传热系数稳定。本文介绍的除垢装置运行稳定,为工业余热回收用热管换热器除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2)在恒定冷却水(本文中热管换热器冷凝侧流经流体以下简称为冷却水)流量下,火用效率和火积效率随着余热水(本文中热管换热器蒸发侧流经流体以下简称为余热水)流量增大而增大,但相同条件下,效能随着余热水流量增大而减小。在恒定余热水流量下,效能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同过程中火用效率和火积效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3)火用效率、火积效率和效能曲线的交点为最佳流量。本实验条件下,最佳余热水流量确定为1.2m3/h,最佳冷却水流量确定为2.5m3/h。(4)在不同冷却水流量(25m3/h,50m3/h,75m3/h,100m3/h)下,传热系数随着余热水流量增加而增加,传热系数在577-1334W/(m2K)之间。
肖珍平[7](2012)在《大型煤制甲醇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工艺过程包括空气分离、煤气化、一氧化碳变换、合成气净化、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等工艺单元。本文以年产180万吨煤制甲醇装置为背景,主要围绕水煤浆制甲醇工艺过程中的CO变换、合成气净化和甲醇合成三个工序,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流程配置、热回收方案、工艺参数和主要设备大小,并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变换工序的流程设置、工艺参数、催化剂装填量和催化剂在初、中、末期时调节CO总变换量的手段,认为煤制甲醇装置可以通过改变变换气气量有效调节CO总变换量,变换反应器的催化剂装填量可相对较少。利用流程模拟和夹点技术对水煤浆制甲醇装置变换工序的余热利用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温位区域传热温差较大,在低温位区域传热温差较小;提高变换反应器入口气体温度,使出变换反应器内的反应温度达到485℃左右,可副产11.OMPaG等级的高压蒸汽和0.5MPaG等级的低压蒸汽,此时高温区域的传热温差变小,但仍远远大于全网络的最小传热温差;反应器内的热点温度在几种主要耐硫变换催化剂的最高使用温度之下;副产高压蒸汽时增加的主要投资是变换炉的造价增加以及后续余热回收的换热设备投资增加,可在1.5年内回收。低温甲醇洗和NHD(Selexol)脱硫脱碳两种技术都可用于煤制甲醇装置,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的投资高于NHD法,但水、电、汽等公用工程消耗低于NHD法。Linde公司的低温甲醇洗技术比Lurgi公司的低温甲醇洗技术投资略高一些,但冷量、低压氮气、电等公用工程的消耗减小。低温甲醇洗系统含高压气体和强极性物质,由于缺少适合该体系的热力学方法,通用的流程模拟软件无法模拟该工艺过程,本文采用Soave-Redlich-Kwong (SRKH)立方型状态方程,结合Huron-Vidal昆合规则和非随机双流体Non-Random-Two-Liquid活度系数模型建立热力学模型,从已有的气体溶解度和气液平衡数据拟合获得了45对活度系数模型参数,可用于低温甲醇洗脱碳工艺的过程模拟,低压和高压系统的模拟结果和实际工业数据符合很好。应用该热力学模型对低温甲醇洗洗涤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贫液和半贫液的量来调节净化气中的CO2浓度,使甲醇合成反应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以甲醇和CO2为关键组分,以CO和CO2加氢生产甲醇的2个反应为平行的独立反应,建立了气冷一水冷串联式甲醇合成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对气冷—水冷串联式甲醇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各反应器内的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考察了温度,操作压力以及入塔气中CO2浓度对串联式反应器中甲醇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式反应器入口气体温度以及饱和沸腾水温度对甲醇产量影响很小,水冷式反应器入口气体温度对各反应器中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水冷式反应器中甲醇产量增加,气冷式反应器中甲醇产量降低,串联式反应器中总甲醇产量增加;随着入塔气中CO2浓度的增加,气冷式反应器出口温度及水冷式反应器入口温度均增加,甲醇产量降低,新鲜气中CO2浓度不宜太高。对不同负荷(50%~110%)下年产180万吨甲醇的气冷—水冷串联式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气冷—水冷串联式反应器对不同生产负荷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信丹丹[8](2012)在《热管技术及在降低锅炉排烟损失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电力行业也提出了“节能、环保、高效”的发展目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发电主体仍将是火力发电,因此应特别注重其燃煤锅炉效率的提高。这不仅可以降低电厂煤耗率,减少因煤燃烧带来的环境破坏,并且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巨大。而排烟温度又是影响锅炉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吉林省某电厂两台350MW的锅炉机组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造成其排烟温度过高的原因,从运行结构、新技术及自控装置等方面提出了5点改造对策,经对比分析后确定将电站原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改造成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方案。其次,由于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在具体的改造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等各项要求选择适用的结构形式。因此本课题便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最优化理论,提出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选型参数设计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如何确定优化对象的决策变量、相关变量,建立了以获得最大年净收益为准则的目标函数,确定了由实际过程及技术参数所构成的约束条件。选择复合形法对空气预热器横向管束间距、基管直径、冷热段翅片厚度、冷热流体迎风流速、冷热段翅片间距八个变量参数进行最优值求解计算。最后,通过后处理确定了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具体选型方案,并从经济性角度验证了改造的合理性。校核结果显示:仅需3个月,便可收回设备改造所需投入的资金,经济效果明显。为了验证空气预热器改造后的效果,本课题采用大型CFD软件Fluent为研究平台,将多孔介质模型引入到热管式空气预热器中,并针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箱体内部压力场、温度场的模拟分析,最终得到:烟气从空预器入口到出口的温度由最初的411℃下降到149℃,与投入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前相比,排烟温度有了较为理想的改善。
周涛[9](2011)在《浮头式换热器失效分析与延寿技术》文中提出在石油化工、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等生产领域中换热器是应用很普遍的热量交换设备,据统计,在大中型企业建设投资中,换热设备的购置费约占总投资的20%-40%,特别是在炼油化工企业中换热器占总设备数量的40%左右。由于浮头式换热器管束可以抽出来,清洗方便,管束在使用过程中温差膨胀而不受壳体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等优点,在化工装置中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管程内外介质压力的不同、介质的腐蚀、冲刷、温度、焊接缺陷以及密封材料的损坏,使得换热器故障不断,影响着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工厂的经济效益,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失效及故障分析,制定合理的延寿方案,保证设备长周期运行已成为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收集现场运行中浮头式换热器失效背景材料,研究造成设备故障的失效原因,对失效部位、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制定合理的改进方案,实现设备长周期运行目标。本文的创新点和成果在于:对浮头式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系统的故障分析;运用比较系统全面的失效分析提出合理的延寿技术方法,优化浮头式换热器工艺流程系统,提出合理的优化改进方案,为浮头式换热器创造更好的运行条件,减少设备的故障率,保障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刘贵清[10](2010)在《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工业化已进行200多年的今天,循环经济之所以蓬勃而起,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历史缘由。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稀缺、生态破坏、粮食匮乏、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深层生态经济问题日趋严重。显然,传统工业化已难以为继,支撑其经济增长的化石能源、矿产和森林资源等,已被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开发耗费过半。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达成共识:欲实现人口、经济与环境多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替代非循环经济是可行模式之一。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欲生存、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尽早转变高碳、非循环型经济发展方式。论文主要采用界面分析法。在界定生态维、经济维、工业维与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维的界面整合理论中,辅以规范与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并融汇整体论、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生态方法,突出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主体,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循环经济进行多维度的广角论证。尽管发达国家已先后于20世纪初和50年代以来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中国也从80年代始,注重生态经济研究,但总的来看循环经济理论仍鲜为人知。本文着力于开掘循环经济的多维、复合生态经济理论。全文主要论述了如下观点:第一,自然生态循环是人类各社会经济阶段发展方式的基础。循环经济融合于自然生态循环之中,并替代其它非循环型经济模式,有其科学理论的多维时空序演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二,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替时序包括了采集与狩猎、农业经济、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及后工业化的知识与信息经济时期。这些经济形态与自然生态循环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即:多维复合进化。第三,传统工业化使人类社会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其高速废物排放和能源低效率利用,远远超过了生态分解速度及自然承载力,阻断了物质循环通道,破坏了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地球生物圈。第四,循环经济是构建良性循环产业链网体系的可行模式。其主要内容有:改变现有单向、线式、非循环工艺流程,实施废物资源化和源头无害化治理工程,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和生物质能利用体系,把循环经济作为实施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产业网络。第五,引进、吸收国外循环经济成功案例,建立完善人口、资源、环境紧约束的循环经济机制与制度,形成中国式循环经济形态。构建循环经济保障体系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包括建立政府层面的生态伦理与道德教育体系,夯实法制、法规基础,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全国发展纲要和区域规划以及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
二、南京炼油厂利用蒸汽能量级差发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炼油厂利用蒸汽能量级差发电(论文提纲范文)
(1)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部分透热精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精馏节能技术 |
1.1.1 精馏节能研究的意义 |
1.1.2 精馏节能原理 |
1.1.3 精馏节能技术简介 |
1.2 透热精馏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完全透热精馏 |
1.2.2 部分透热精馏 |
1.3 精馏过程热力学分析方法 |
1.3.1 化工过程热力学分析方法概述 |
1.3.2 化工过程有效能分析法应用 |
1.3.3 精馏过程有效能计算 |
1.4 精馏过程的模拟研究 |
1.4.1 精馏过程模拟概述 |
1.4.2 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
1.4.3 Matlab在化工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模拟研究 |
2.1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提出 |
2.2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数学模型 |
2.2.1 数学模型的假设 |
2.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3 数学模型的求解 |
2.3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有效能损失分析 |
2.4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
2.4.1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相关参数分析 |
2.4.2 单中间再沸器时与其他部分透热精馏操作的比较 |
2.4.3 双中间再沸器时的模拟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分析方法 |
3.1.1 实验物系 |
3.1.2 样品分析方法 |
3.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前准备工作 |
3.3.1 液泛气速的测定 |
3.3.2 理论塔板数的测定 |
3.3.3 持液量的测定 |
3.4 实验步骤 |
3.4.1 绝热精馏操作的实验步骤 |
3.4.2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实验步骤 |
3.4.3 不含侧线操作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实验步骤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相同塔板数时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2 不同塔板数时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联用MVR的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 |
4.1 联用MVR的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操作的提出 |
4.2 单中间再沸器时联用一级MVR系统的数学模型 |
4.3 单中间再沸器时联用一级MVR系统的模拟计算实例 |
4.3.1 异丙醇低浓度进料时的模拟计算实例 |
4.3.2 异丙醇高浓度进料时的模拟计算实例 |
4.4 双中间再沸器时联用两级MVR系统的数学模型 |
4.5 双中间再沸器时联用两级MVR系统的模拟计算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精馏段和提馏段同时部分透热操作的模拟研究 |
5.1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冷凝精馏操作的模拟研究 |
5.1.1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冷凝精馏操作的数学模型 |
5.1.2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冷凝精馏操作的有效能损失分析 |
5.1.3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冷凝精馏操作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
5.1.4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冷凝精馏操作的性能分析 |
5.2 精馏段和提馏段同时部分透热操作的模拟研究 |
5.2.1 精馏段和提馏段同时部分透热操作的数学模型 |
5.2.2 精馏段和提馏段同时部分透热操作的有效能损失分析 |
5.2.3 精馏段和提馏段同时部分透热操作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符号说明 |
附录B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再沸精馏的响应面法优化 |
附录C 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中间冷凝精馏的响应面法优化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SOFC/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能源现状分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冷热电联供系统 |
1.2.1 冷热电联供系统简介 |
1.2.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1.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简介 |
1.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
1.4 氨水吸收式制冷概述 |
1.4.1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简介 |
1.4.2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现状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 |
2.1 IIR-SOFC系统简介 |
2.2 IIR-SOFC电池系统工作原理 |
2.3 IIR-SOFC电池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1 重整器数学模型 |
2.3.2 阳极通道的数学模型 |
2.3.3 阴极通道的数学模型 |
2.3.4 电化学特性模型 |
2.3.5 温度特性模型 |
2.4 IIR-SOFC系统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 |
3.1 氨水溶液的物理性质 |
3.2 氨水溶液热物理性质 |
3.2.1 氨水溶液液相热物理性质 |
3.2.2 氨水溶液气相热物理性质 |
3.2.3 氨水溶液状态参数计算程序编制 |
3.3 氨水溶液状态参数计算 |
3.4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原理及设计 |
3.4.1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流程介绍 |
3.4.2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数学模型概述 |
3.5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热力计算 |
3.5.1 热力计算基本原理 |
3.5.2 氨水制冷循环各状态参数 |
3.5.3 氨水制冷循环热平衡计算 |
3.6 氨水制冷系统数学模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CHP系统仿真与分析 |
4.1 余热锅炉 |
4.2 IIR-SOFC参数变化对CCHP系统的影响 |
4.2.1 电堆电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2 空气输入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2.3 甲烷输入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 氨水制冷机参数变化对CCHP系统的影响 |
4.3.1 热源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2 冷却水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3.3 冷媒水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CHP系统能量管理研究 |
5.1 氨水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
5.1.1 (火用)的概念 |
5.1.2 氨水系统各设备(火用)分析数学模型 |
5.1.3 氨水制冷系统(火用)效率 |
5.1.4 氨水系统(火用)计算 |
5.1.5 氨水系统(火用)分析 |
5.2 CCHP系统的评价指标 |
5.2.1 一次能源利用率 |
5.2.2 一次能源节约率 |
5.2.3 二氧化碳减排率 |
5.3 CCHP运行方式讨论 |
5.3.1 以电定热 |
5.3.2 以热定电 |
5.4 CCHP系统运行策略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特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件 |
(4)火电厂数据校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稳态数据校正 |
1.2.2 准稳态数据校正 |
1.2.3 动态数据校正 |
1.2.4 过程变量的分类 |
1.2.5 数据校正的应用 |
1.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章 主蒸汽流量测量 |
2.1 主蒸汽流量直接测量法 |
2.1.1 标准孔板流量计 |
2.1.2 标准喷嘴流量计 |
2.1.3 V型锥流量计 |
2.2 主蒸汽流量间接测量法 |
2.2.1 弗留格尔公式计算法 |
2.2.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蒸汽流量计算方法 |
2.2.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主蒸汽流量计算方法 |
2.2.4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主蒸汽流量计算方法 |
2.2.5 主蒸汽流量计算法的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校正原理 |
3.1 过程测量 |
3.1.1 测量模型 |
3.1.2 数据缺失 |
3.2 数据校正 |
3.2.1 流体网络 |
3.2.2 数据校正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
3.3 系统稳态时所有变量都可测的线性数据校正 |
3.3.1 原理 |
3.3.2 仿真 |
3.4 系统稳态时含有不可测变量的线性数据校正 |
3.4.1 原理 |
3.4.2 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火电厂主蒸汽流量测量的数据校正 |
4.1 火电厂主蒸汽流量测量结果校正的必要性 |
4.2 汽轮机系统主蒸汽流量校正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螺旋槽纹管管内流动和换热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强化传热概述 |
1.2.1 采用高效能传热面积 |
1.2.2 增大平均传热温差 |
1.2.3 提高传热系数K |
1.3 螺旋槽管的强化传热机理 |
1.3.1 无相变强化传热 |
1.3.2 有相变强化传热 |
1.4 螺旋槽纹管在强化传热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
1.4.1 螺旋槽纹管介绍 |
1.4.2 螺旋槽管的研究现状 |
1.4.3 螺旋槽管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螺旋槽管内强化换热及阻力特性理论 |
2.1 凝结换热理论研究 |
2.1.1 无相变强化传热及阻力特性 |
2.1.2 有相变强化传热及阻力特性 |
2.3 螺旋槽管传热计算 |
2.3.1 总传热系数K |
2.3.2 管内对流换热系数α_i |
2.3.3 管外凝结换热系数α_o |
2.3.4 阻力系数f |
2.3.5 光管管内传热公式 |
2.3.6 光管管内摩擦系数 |
2.4 本章小结 |
3 螺旋槽管换热与管内流动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1.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
3.1.2 Fluent软件简介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对流换热 |
3.2.2 控制方程的建立 |
3.2.3 流体动力学基础 |
3.3 几何模型 |
3.4 网格划分 |
3.5 边界条件 |
3.6 计算模型的选取 |
3.7 求解设置 |
3.8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8.1 温度场分析 |
3.8.2 压力场分布 |
3.8.3 速度场分布 |
3.8.4 湍流强度分布 |
3.9 本章小结 |
4 螺旋槽管换热及流阻性能分析 |
4.1 螺距p对传热的影响规律 |
4.2 槽深e对传热的影响规律 |
4.3 壁厚t对传热的影响规律 |
4.4 螺旋升角β对传热的影响规律 |
4.5 螺旋头数N对传热的影响规律 |
4.6 Re对传热的影响规律 |
4.6.1 不同槽深下Re对Nu、f的影响 |
4.6.2 不同螺距下Re对Nu、f的影响 |
4.6.3 不同槽宽下Re对Nu、f的影响 |
4.6.4 不同工作介质下Re对Nu、f的影响 |
4.7 Re对综合性能指标η的影响规律 |
4.8 本章小结 |
5 螺旋槽管换热性能的评价 |
5.1 Q/Q_s的换热性能评价指标 |
5.2 A/A_s的换热性能评价指标 |
5.3 Nu/Nu_s的性能评价准则 |
5.4 螺旋槽管的换热性能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工业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钢铁工业余热利用现状 |
1.3 热管和热管换热器及其在工业余热回收中应用 |
1.4 换热器除垢对策及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实验系统设计 |
2.1 热管设计 |
2.1.0 热管工作原理 |
2.1.1 热管的工作温度 |
2.1.2 热管的工作介质 |
2.1.3 管壳材料的选择 |
2.1.4 热管的尺寸 |
2.1.5 热管性能检验 |
2.2 热管换热器设计 |
2.2.1 设计方法 |
2.2.2 设计过程 |
2.3 除垢方法设计 |
2.3.1 控制电路 |
2.3.2 除垢装置 |
2.4 工业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实验台设计 |
2.4.1 实验设备 |
2.4.2 测量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热管换热器的主要评价指标 |
3.1.1 传热系数 |
3.1.2 效能 |
3.1.3 火用效率 |
3.1.4 火积效率 |
3.2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方法 |
3.2.1 热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
3.2.2 热管换热器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的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工业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的性能评价 |
4.1.1 换热量 |
4.1.2 传热系数 |
4.2 工业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的运行优化 |
4.3 工业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的模拟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大型煤制甲醇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煤气化技术 |
2.1.1 国内外主要煤气化技术 |
2.1.2 大型煤制甲醇装置气化技术的选择 |
2.2 合成气变换技术 |
2.2.1 变换催化剂 |
2.2.2 变换反应器 |
2.3 气体净化技术 |
2.3.1 MDEA工艺 |
2.3.2 NHD脱硫、脱碳工艺 |
2.3.3 低温甲醇洗技术 |
2.4 甲醇合成技术 |
2.4.1 合成甲醇催化剂 |
2.4.2 合成甲醇反应器 |
2.4.3 甲醇合成反应器数学模型 |
第3章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研究 |
3.1 一氧化碳变换工序的作用 |
3.2 变换反应的物理化学基础 |
3.2.1 变换反应的热力学基础 |
3.2.2 变换反应催化剂 |
3.2.3 QCS-01耐硫变换催化剂宏观动力学方程 |
3.3 变换工序流程模拟 |
3.3.1 典型的变换工序工艺流程 |
3.3.2 主要工艺参数 |
3.4 变换反应器模拟计算与分析 |
3.4.1 QCS-01催化剂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校验 |
3.4.2 变换反应器的模拟计算 |
3.5 变换反应余热利用 |
3.5.1 换热网络分析 |
3.5.2 换热网络优化 |
3.5.3 优化流程经济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合成气净化工艺研究 |
4.1 合成气净化工序的作用 |
4.2 煤气化制甲醇合成气净化技术的选择 |
4.2.1 低温甲醇洗与NHD技术的比较 |
4.2.2 Linde、Lurgi低温甲醇洗技术比较 |
4.3 低温甲醇洗脱硫脱碳热力学模型及参数 |
4.3.1 气体吸收溶解度计算的热力学模型 |
4.3.2 模型参数的计算 |
4.3.3 模型校验 |
4.3.4 模型的适用范围 |
4.4 洗涤系统模拟计算与分析 |
4.4.1 洗涤系统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参数 |
4.4.2 洗涤系统流程模拟计算 |
4.4.3 洗涤系统工艺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研究 |
5.1 工艺流程 |
5.2 反应器数学模型 |
5.2.1 水冷式反应器数学模型 |
5.2.2 气冷式反应器数学模型 |
5.3 物料衡算 |
5.4 气冷式反应器换热方式 |
5.4.1 并流换热情况下反应器数学模型 |
5.4.2 换热方式的影响 |
5.4.3 气冷式反应器中换热方式的选择 |
5.5 年产180万吨甲醇合成反应器模拟设计 |
5.5.1 反应器结构参数 |
5.5.2 催化床温度及浓度分布 |
5.6 操作条件对串联工艺的影响 |
5.6.1 温度的影响 |
5.6.2 操作压力的影响 |
5.6.3 入塔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
5.7 不同操作负荷的模拟计算 |
5.7.1 50%负荷下反应器催化床温度分布 |
5.7.2 75%负荷下反应器催化床温度分布 |
5.7.3 110%负荷下反应器催化床温度分布 |
5.8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成果 |
(8)热管技术及在降低锅炉排烟损失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1 热管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热管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
1.2.3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3.1 本文的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可行性分析 |
2.1 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必要性 |
2.1.1 锅炉效率对电厂经济性的影响 |
2.1.2 锅炉效率和排烟温度的关系 |
2.2 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原因及改造方案 |
2.2.1 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原因 |
2.2.2 锅炉排烟温度高的治理措施 |
2.3 热管及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
2.3.1 热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
2.3.2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设计 |
3.1 热管换热器选型设计的计算方法 |
3.2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优化设计 |
3.2.1 独立变量和相关变量 |
3.2.2 目标函数 |
3.2.3 约束条件 |
3.2.4 目标函数的具体实现 |
3.2.5 优化计算后处理 |
3.2.6 优化设计结果 |
3.3 经济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空间场数值模拟 |
4.1 换热器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4.2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2.1 多孔介质 |
4.2.2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多孔介质传热模型 |
4.2.3 湍流模型 |
4.3 Fluent 软件介绍 |
4.3.1 Fluent 程序软件包组成结构 |
4.3.2 Fluent 软件的问题求解步骤 |
4.4 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的 Fluent 数值模拟 |
4.4.1 建立网络模型 |
4.4.2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4.4.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4.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 误差分析 |
4.6 课题中存在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浮头式换热器失效分析与延寿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背景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浮头式换热器的失效分析 |
2.1 浮头式换热器失效分析的意义 |
2.2 浮头式换热器的失效形式 |
2.3 浮头换热器的失效类型 |
2.3.1 设备腐蚀泄漏 |
2.3.2 管箱内泄漏 |
2.3.3 浮头式换热器管束泄漏 |
2.3.4 换热设备堵塞结垢 |
2.4 失效分析的诊断方法 |
2.4.1 极值分析法诊断换热器 |
2.4.2 涡流探伤腐蚀诊断 |
2.4.3 管子-管板角焊缝的诊断 |
第三章 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现状 |
3.1 炼油装置简介 |
3.1.1 常减压装置简介 |
3.1.2 装置工艺技术特点 |
3.1.3 工艺原理 |
3.1.4 工艺流程说明 |
3.2 常减压蒸馏装置水冷器的腐蚀状况 |
3.2.1 概况 |
3.2.2 冷却器管程腐蚀分析 |
3.3 烯装置稀释蒸汽发生器管束腐蚀穿孔分析 |
3.3.1 外观检验 |
3.3.2 工况介质条件 |
3.3.3 分析与测试 |
第四章 浮头式换热器的延寿技术 |
4.1 选材 |
4.2 结构设计 |
4.2.1 波纹管的结构及传热性能 |
4.2.2 波纹管的应力、强度、疲劳分析 |
4.3 工艺流程优化 |
4.3.1 电脱盐罐进料温度控制 |
4.3.2 电脱盐罐内压力控制 |
4.3.3 混合压降控制 |
4.3.4 电脱盐罐注水量控制 |
4.3.5 电脱盐罐的界位控制 |
4.3.6 破乳剂注入量控制 |
4.3.7 电脱盐脱后含盐控制 |
4.4 换热管束喷涂技术 |
4.4.1 TH-901产品特点 |
4.4.2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
4.5 换热器的清洗 |
4.5.1 结垢状况及原因分析 |
4.5.2 列管式换热器管束清洗除垢方法 |
4.6 完善的管理规程 |
4.6.1 循环冷却水管理 |
4.6.2 再生水管理 |
4.6.3 工业水处理剂管理 |
4.6.4 腐蚀监测管理 |
4.6.5 腐蚀监测监测数据的管理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目标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标 |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难点与拟创新点 |
1.4.1 主要难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1.6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6.1 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
1.6.2 国外主要学者的循环经济思想及评述 |
1.6.3 国内学者的循环经济研究 |
第2章 循环经济形态及其多维理论概述 |
2.1 循环经济形态的界定 |
2.1.1 循环经济形态内涵与外延 |
2.1.2 循环经济形态的特征 |
2.1.3 循环经济形态的模式转变 |
2.2 循环经济形态多维复合理论概述 |
2.2.1 循环经济多维复合理论的内容 |
2.2.2 自然生态循环理论 |
2.2.3 自然经济循环理论 |
2.2.4 全经济循环理论 |
2.2.5 多维循环理论 |
2.3 人类经济形态演变的历史轨迹 |
2.3.1 采集渔猎活动融入自然生态循环 |
2.3.2 人类走向农业经济循环 |
2.3.3 传统工业化经济形态的生态非循环 |
2.4 循环经济形态内在规律 |
2.4.1 人类社会进化时序不可逆 |
2.4.2 自然生态循环进化时序不可逆 |
2.4.3 生态自我修复的能量转化不可逆 |
2.4.4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 |
2.5 小结:解铃还需系铃人 |
第3章 生态维:循环经济的自然时空序 |
3.1 自然生态循环的时间序 |
3.1.1 采集狩猎时期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
3.1.2 农业阶段的自然生态循环时序 |
3.1.3 传统工业循环阻滞了自然生态循环 |
3.2 自然生态循环的空间序 |
3.2.1 自然生态循环的微观空间序 |
3.2.2 自然生态循环的宏观空间序 |
3.3 生物圈自然生态循环的总时空序 |
3.3.1 能量转化 |
3.3.2 矿物循环 |
3.3.3 水循环 |
3.3.4 信息传导 |
3.3.5 总动力源 |
3.4 小结:不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
第4章 经济维:经济形态演替的人类社会时序 |
4.1 自然经济时期 |
4.1.1 自然经济的界定 |
4.1.2 采集狩猎时期的"天然"经济 |
4.1.3 人工种养的自然经济期 |
4.2 农业经济时期的自然经济 |
4.2.1 气候环境变迁促进农业自然经济发展 |
4.2.2 农业与手工业自然经济 |
4.2.3 自然经济是物能均衡的生态循环 |
4.3 传统工业经济时期 |
4.3.1 矿物能量开发是基础 |
4.3.2 获取超额经济财富是动力 |
4.3.3 科学技术进步是媒介 |
4.3.4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是表象 |
4.3.5 危害人类生存是本质 |
4.4 小结:克服逻辑差异是发展的动力 |
第5章 工业维:循环的时序差导致生态循环网络破裂 |
5.1 循环时序差异的表象 |
5.2 生态失衡致使自我循环功能消失 |
5.3 食物链断裂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
5.4 温室效应引发全球大气环流灾变 |
5.5 淡水与能源匮乏衍生诸多逆向效应 |
5.6 工业社会的自我反省 |
5.6.1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 |
5.6.2 深层生态经济问题的根源 |
5.6.3 工业社会的反思 |
5.7 小结:经济社会的能动性不能超越自然生态循环的阈限 |
第6章 复合维:协调生态与经济时序差重建生态良性循环 |
6.1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循环特征 |
6.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结构的构建 |
6.2.1 复合生态系统的要素组成 |
6.2.2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生态系统的结构 |
6.3 循环经济形态的良性循环生态功能 |
6.3.1 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
6.3.2 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反馈机制 |
6.4 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的重建与评价 |
6.4.1 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6.4.2 复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6.4.3 复合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特征 |
6.4.4 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评价 |
6.5 评价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指标体系 |
6.6 小结:协调"时差"是循环经济的核心 |
第7章 循环经济:构建良性循环经济形态的产业链网体系 |
7.1 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模式 |
7.1.1 废物多次资源化模式 |
7.1.2 源头无害化治理模式 |
7.1.3 雨水直接利用型模式 |
7.1.4 生物能源利用型模式 |
7.2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外延 |
7.2.1 低碳经济的内涵 |
7.2.2 低碳经济产业体系 |
7.2.3 低碳经济的途径 |
7.3 循环经济产业综观网络分析 |
7.3.1 两极输入与网结缺损 |
7.3.2 综观网络模型分析 |
7.3.3 生物产业生产力分析 |
7.3.4 环境产业生产力分析 |
7.4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的三项重要工作 |
第8章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经验、效果及启示 |
8.1 欧盟的循环经济发展 |
8.1.1 丹麦的循环经济 |
8.1.2 英国的循环经济 |
8.1.3 德国的循环经济 |
8.1.4 瑞典的循环经济 |
8.2 北美的循环经济 |
8.2.1 美国的循环经济 |
8.2.2 加拿大的循环经济 |
8.3 日本的循环经济 |
8.3.1 形成日本式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 |
8.3.2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型社会 |
8.3.3 日本循环经济发展及其政策法规体系 |
8.4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
8.4.1 莱芜钢铁集团 |
8.4.2 鲁北国家级生态工业园 |
8.4.3 柴达木资源开发中的循环经济 |
8.5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
8.5.1 共性的经验启示 |
8.5.2 个性国家经验分析 |
8.5.3 健全的法律、政策系统 |
8.5.4 全社会共同参与 |
8.6 小结:构建循环经济形态须树立预防在先的良性循环理念 |
第9章 构建中国循环经济形态的支撑保障体系 |
9.1 普及生态伦理与环境道德 |
9.2 加快法制法规建设 |
9.3 做好循环经济产业区域规划 |
9.4 建立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 |
9.4.1 价格激励 |
9.4.2 利益激励 |
9.4.3 产权激励 |
9.5 改革财政与金融支持政策 |
9.5.1 购买性支出政策 |
9.5.2 财政补贴政策 |
9.5.3 财政税收政策 |
9.5.4 财政信贷政策 |
9.5.5 价格政策 |
9.6 小结:是全社会支撑了循环经济发展 |
第10章 结语: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南京炼油厂利用蒸汽能量级差发电(论文参考文献)
- [1]带有侧线采出回流的部分透热精馏的研究[D]. 金靓婕. 天津大学, 2019(01)
- [2]热管传热技术在硅钢常化酸洗机组中的应用[J]. 余江游,秦凤华. 节能, 2018(11)
- [3]基于SOFC/氨吸收式制冷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特性仿真研究[D]. 袁超. 山东大学, 2018(12)
- [4]火电厂数据校正研究[D]. 李南.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5]螺旋槽纹管管内流动和换热性能的研究[D]. 刘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7)
- [6]工业余热回收热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D]. 宋肖的. 天津大学, 2014(05)
- [7]大型煤制甲醇工艺技术研究[D]. 肖珍平.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8]热管技术及在降低锅炉排烟损失中的应用研究[D]. 信丹丹. 东北电力大学, 2012(09)
- [9]浮头式换热器失效分析与延寿技术[D]. 周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7)
- [10]循环经济的多维理论研究[D]. 刘贵清. 青岛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