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岭中段南坡植物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昕[1](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赵传庭[2](2021)在《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三大氮沉降区之一,持续的氮沉降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预测和揭示氮沉降下秦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秦岭华山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分解袋法,从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在陕西观音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设置3块样地,每个样地设置16个小样方。添加三种不同形态的氮素,分别为铵态氮(NH4Cl)、混合态氮(NH4NO3)和硝态氮(Na NO3)。三种不同形态的氮素分别设置5种氮沉降水平,为N1(0.5 g N·m-2·a-1)、N2(1.25 g N·m-2·a-1)、N3(2.5 g N·m-2·a-1)、N4(5 g N·m-2·a-1)、N5(10 g N·m-2·a-1),并在每块样地设置一组对照N0(0 g N·m-2·a-1)。从试验开始后的第1,2,3,5,7,12,15,18和21个月取样,测定华山松凋落物干物质的质量、碳(C)、氮(N)、磷(P)、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铵态和硝态氮沉降在N1、N2、N3和N4水平均促进华山松凋落物的分解,在N5水平抑制华山松凋落物的分解。不同水平的混合态氮沉降均促进华山松凋落物的分解。总的来看,N3水平的混合态氮沉降促进华山松凋落物分解最明显,N5水平的硝态氮沉降抑制华山松凋落物的分解最明显。2.在三种形态氮沉降处理下华山松凋落物C元素为富集-释放模式。铵态氮沉降在N1、N2、N3和N4水平均促进华山松凋落物的C元素的释放,在N5水平抑制华山松凋落物C元素的释放。不同水平混合态和硝态氮沉降均促进华山松凋落物C元素的释放。华山松凋落物N元素为富集-淋溶释放模式。三种形态的氮沉降都是在N1、N2、N3和N4水平促进华山松凋落物N元素的释放,于N5水平抑制华山松凋落物N元素的释放。华山松凋落物P元素在N1、N2、N3和N4水平时释放模式为释放-富集-释放,N5水平P元素释放模式为富集-释放。不同水平的铵态氮沉降均促进P元素的释放,混合态和硝态氮沉降在N1、N2、N3和N4水平促进华山松凋落物P元素的释放,于N5水平抑制华山松凋落物P元素的释放。3.三种形态氮沉降处理的华山松凋落物纤维素残留率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纤维素平均残留率为硝态氮>混合态氮>铵态氮。同一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沉降处理的华山松凋落物纤维素残留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在N1、N4和N5氮沉降水平时硝态氮与铵态氮和混合态的处理的纤维素残留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4.三种形态氮沉降处理的凋落物木质素残留率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木质素平均残留率为硝态氮>混合态氮>铵态氮。三种形态的氮沉降都促进了木质素的降解,同一形态不同水平的氮沉降处理的华山松凋落物木质素残留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同一氮沉降水平时,硝态与铵态和混合态氮沉降处理的华山松凋落物木质素残留率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
孙冠花[3](2021)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文中认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东北部与甘肃省的酒泉、张掖、武威地区相接,西部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县毗连,南部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县为邻,东部与海东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接壤,行政区域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门源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德令哈市和天峻县部分区域。公园内生态系统独特,自然景观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祁连山十分重要的核心区域,因此,对该地区特有植物多样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和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名录,并对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的多样性,地理成分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的多样性,保护植物科属种的生活型多样性,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和保护对策以及资源植物划分和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对策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共有436种,隶属于50科160属,物种组成丰富,其中青海省特有植物共有23种,隶属于15科20属;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特有植物(本区特有)共有5种。科、属的组成简单,较大科仅有2科(菊科,19属54种;禾本科,22属56种),中等科有9科,小科有26科,单种科共有14科;较大属有6属(风毛菊属Saussurea、柳属Salix、马先蒿属Pedicularis、黄耆属Astragalu、薹草属Carex、龙胆属Gentiana),中等属有12属,小属有64属,单种属有78属。2.本区中国特有植物生活型多样,分为乔木(常绿、落叶)、灌木(常绿、落叶)、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等,其中多年生草本占比最高,占本区特有植物总种数的66.7%,其次灌木占总种数的12.4%(以落叶灌木为主,占10.1%),乔木占总种数的8.5%(以落叶乔木为主,占7.1%),总体来说,草本植物>灌木>乔木。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中国特有植物属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区类型,种的地理成分有13个分布亚型。属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中国特有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显着,联系广泛;种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本区中国特有植物区系以青藏高原成分为主,其次为西南-华北成分、华北成分。4.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变化规律,水平分布规律:从东-西呈现明显的递减规律,即东段分布有48科149属363种,中段分布有35科94属202种,西段分布有35科80属148种;垂直分布规律:从低海拔到海拔5500m范围内中国特有植物的种数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在海拔3000-3500m段的中国特有植物种数最多,共有339种。5.本区中国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种类较丰富,本区各类保护植物共有42种,隶属于19科3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3种,隶属4科12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仅有兰科的毛杓兰(Cypripedium franchetii)1种,其余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另外,在分析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保护对策。6.本区资源植物种类较丰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中,药用植物共有154种、油脂植物有20种、淀粉及糖类植物有24种、防风固沙植物有13种、纤维植物有37种、芳香植物有28种、饲料牧草植物有33种及绿化观赏植物有44种。
郑泽煜,靳立亚,李金建,陈婕,张肖剑,王振乾[4](2021)在《树轮记录的1808年以来神农架地区平均气温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采自神农架林区的巴山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STD),年表的可靠时段是1808年至2017年(SSS> 0.85)。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树轮年表与多个月份的平均气温相关显着,其中与前一年9月至当年5月(P9C5)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56(p<0.01)。在此基础上,利用STD年表重建了神农架地区过去210年以来P9C5平均气温的变化。重建结果显示,在过去210年间,该地区先后经历了4个偏暖阶段和4个偏冷阶段。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重建序列在1959~2017年间具有较好的时空代表性。此外,该重建结果与邻近地区其他基于树轮资料重建的温度序列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进一步验证了该重建序列的可靠性。多窗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气温变化包含2~8 a周期、准11 a周期、准17 a周期、准27 a周期和准84 a周期。重建序列与海表温度(SST)的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是可能的周期驱动因子。
刘贤安[5](2021)在《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制约与维持机制》文中提出物种多样性地理格局及其形成机制长期以来都是地植物学和全球生态学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尤其是近年来生态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濒危植物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和维持地球生态安全的基础,既是保护生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探究“濒危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四川省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缩影之一,区内地质环境复杂,气候特征鲜明,孕育了充足地适宜于濒危植物特别是古老孑遗植物长期稳定分布的独特生境,是研究濒危植物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理想场所。19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众多植物学家对四川省植物资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考察,为植物区系地理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对省内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研究仍缺乏系统探索与认知。论文依托“四川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2013~2018)”,以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植物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收集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四川省域内自然分布的孑遗和古特有濒危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10Be地表岩石侵蚀数据、ASTER_GDEM高程数据、Bio_Clim生物气候数据、HWSD土壤空间数据等基础数据源,运用Moran’I指数、半方差函数、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层次分割、变差分解、生态位模型预测和“3S”空间信息技术等地统计学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筛选确定适宜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研究的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规律;分析阐明地质环境因子与濒危植物丰富度的耦合关系及其制约机制,探究揭示末次盛冰期以来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格局的动态变化过程、迁移规律及其维持稳定分布的避难机制,旨在为四川省濒危植物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成果如下:(1)研究区濒危植物高丰富度地区主要位于大巴山、米仓山、龙门山、邛崃山(南)、大相岭、黄茅埂(东)以及大娄山等地,而四川西北部的若尔盖大草原以及四川西部的雀儿山、巴颜喀拉山等高寒地区濒危植物种类匮乏。通过濒危植物分布格局的尺度依赖性和空间变异性对比研究表明,60km×60km(相当于0.5°×0.5°)的等面积格网取样尺度条件下,物种丰富度格局的空间集聚性和异质性更显着,且能更优地反映出研究区濒危植物的实际地理分布特征与规律,即将其定为适宜四川省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研究的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2)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条件下,研究区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在经度梯度上表现出由盆地东部到盆周西缘山地逐渐升高,然后到川西峡谷及丘状高原和高原夷平面又逐渐降低的单峰格局;在纬度梯度上则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分布格局,即由南到北依次逐渐递减,但变化趋势不如随经度变化规律显着;在垂直(海拔)梯度上濒危植物更倾向于中低海拔分布,而在高海拔地区则相对较少或缺乏,其物种丰富度分布呈极显着左偏倚的偏峰格局,并在海拔1800~2000m范围内达到最高。(3)地质环境异质性是驱动濒危植物丰富度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地质环境因子对其影响程度差异较大。研究构建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模型分别能够解释研究区濒危植物丰富度总体方差的49.11%、45.12%和28.57%,在各地质环境模型中,岩性异质性、地形起伏度、温度季节变化标准差对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异质性、地表切割度、最湿月降雨量,而地表岩石剥蚀速率、高程变异系数、最干季平均温度的影响效应较小,部分变量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作者认为取样尺度大小、物种种类差异、数据点位多寡等都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相异的原因。(4)地质、地形和气候变量联合能较好地解释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68.62%的变异。地质和地形的交互作用决定的生境异质性以及二者对气候的重新分配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度,而三组变量的独立解释能力较弱,均无法较好地单独解释研究区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31.38%的模型残差可能反映了地史事件、人为活动、物种进化以及其它未衡量的潜在因素影响。在综合考虑地史成因假说和生境异质性假说的基础上,作者提出濒危植物丰富度分布格局形成的“地质控制与制约论(Geological Control and Restriction,GCR)”观点,即濒危植物丰富度分布格局的形成总是受控于区域地质过程及地貌发育,地质与地形的交互作用以及二者对气候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对制约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5)当前时期的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预测结果较好地印证了该类群的实际丰富度格局分布现状,但有些区域与野外实际调查记录有所差异(如金沙江流域),这可能与该地区10 Ma B.P.以来异常活跃的新构造运动有关。末次盛冰期(LGM)以来,研究区濒危植物的潜在分布面积变化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全新世中期(MH)后分布面积扩张明显,总体变化规律符合“冰期收缩,冰后期扩张”的式样。虽然历史时期的潜在核心分布区与当期和未来气候时期的潜在核心区分布基本吻合,但相较于历史和当前时期,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物种潜在核心生境破碎化加剧。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濒危植物的潜在分布质心先向西南、低纬度、低海拔地区转移,全新世中期后再转向北(西北)、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并一直持续到未来气候情景,反映了濒危植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6)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濒危植物在峨眉山及周边山地、大凉山及黄茅埂地区、大娄山及周边山地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分布,可见这些山地区是濒危植物生存的长期稳定避难所。最干季平均温度(低温影响)和最干月降水量(干旱影响)是限制研究区濒危植物长期稳定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且物种稳定分布区内的山体海拔落差较大、气候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进一步促进了濒危植物避难所的形成。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低温、干旱是导致物种退缩至避难所的主要原因”和“气候长期稳定是植物稳定避难的前提条件”这两个观点。
赵婷[6](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山地植被变化的地形分异效应》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热切关注的话题,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暖响应敏感。山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变暖趋势及植被响应均受到地形的控制且错综复杂。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山地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地形分异效应,对于山地生态系统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秦岭山地层峦叠嶂,巨大的海拔落差及北陡南缓、北阴南阳的地形特征使其成为研究气候变化及植被响应的天然实验场。本文以位于陕西境内的秦岭腹地为研究区,利用气象观测资料、遥感影像以及DEM等数据,揭示了秦岭山地气温、植被变化的地形分异特征及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的地形效应,以期为秦岭山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调整农林适生区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及结果如下:(1)1959~2016年秦岭山地气温变化趋势存在南北差异性、季节异步性以及海拔依赖性。(1)近58年来,秦岭山地气温呈上升趋势,年气温倾向率为0.26℃/10a。北坡气温上升趋势大于南坡,倾向率分别为0.29℃/10a和0.25℃/10a,且北坡发生增温性突变时间早于南坡,北坡与南坡分别为1994年和1997年。(2)秦岭山地四季气温倾向率分别为春季(0.33℃/10a)>冬季(0.30℃/10a)>秋季(0.27℃/10a)>夏季(0.08℃/10a)。春季气温变化对年均温的贡献率最大,北坡和南坡分别达35.60%和32.31%。冬夏温差呈显着减小趋势,南北坡均于1976年发生减小性突变。(3)随海拔增高,年均温升温趋势增强,而冬夏温差减小趋势减弱。气温变率的南北坡差异主要存在于低海拔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南北差异逐渐减小。(2)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近17 a来变化趋势均存在明显的地形分异效应。(1)秦岭山地整体植被覆盖度为84%,北坡为75%,南坡为86%。海拔高度小于2000 m的区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度大于北坡,而海拔高度2000 m以上的区域北坡大于南坡。秦岭南坡的阴坡为整个区域植被覆盖度最高的区域,而北坡的阴坡为植被覆盖度最低的区域。(2)2000~2016年,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平均变化率为0.027/10 a,南坡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大于北坡,变化率分别为0.031/10 a及0.015/10 a。从海拔分异来看,近17 a来,低海拔区植被覆盖度呈减少趋势,中海拔区呈上升趋势,2000 m以上的高海拔区北坡的植被覆盖度较为稳定,但南坡的2500到3100 m区域内有较明显的减小趋势。从坡向分异来看,近17 a来,植被覆盖度增长区主要分布于北坡的阳坡,而减小区则主要分布在南坡的阳坡以及北坡的阴坡。(3)气候因子与地形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有交互协同效应。(1)秦岭山地南北坡植被NDVI的空间分布均主要受热量因子的控制,气候因子的解释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最热月气温、年均温、最冷月气温、年降水量、相对湿度、干旱指数。(2)气候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NDVI空间分布的解释力的地形差异表现为北坡强于南坡,高海拔区强于低海拔区,阳坡强于阴坡。(3)地形因子与气候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NDVI的空间分布的影响存在交互协同效应,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均呈现出相互增强的关系,其中,海拔高度与气候因子的协同对秦岭南北坡山地植被NDVI的空间分布的影响起到主要的增强作用。(4)气候变暖导致秦岭山地植被分布适生区格局发生变化。(1)在气温突变前秦岭山地南坡包含五个植被带适宜区,分别为暖温带常绿落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亚高山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而秦岭北坡与南坡相比,无常绿落阔混交林适宜区,但在气温突变后,秦岭北坡渭河东部出现了常绿落阔混交林带的适宜区。(2)在气温突变后,暖温带落叶常绿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适宜区的面积扩张,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高寒灌丛适宜区的面积缩减。气温突变后,各植被类型适宜区的海拔高度均呈上移趋势,高海拔区植被类型适宜区随海拔上移的幅度高于低海拔区。(5)RCP4.5及RCP8.5情景下,秦岭山地持续变暖,植被分布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各植被类型适宜区的分布面积以及海拔高度将产生不同的程度的改变。RCP4.5及RCP8.5情景下,未来50年,秦岭南北坡均将可能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适宜区。低海拔区植被带面积持续扩张,高海拔区植被带面积持续缩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阔常绿混交林将可能代替温带针阔混交林而发展为秦岭山地适宜区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RCP4.5情景下,低海拔区植被带的平均分布海拔高度呈持续攀升趋势,而高海拔区较为稳定;RCP8.5情景下,各植被带的平均海拔均呈持续攀升趋势。
海鑫[7](2020)在《伏牛山南、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气温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伏牛山是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重要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气候分界线,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我国油松分布的南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iere)是中国特有树种,也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树种,地理分布广泛,对气候的变化很敏感。本文以伏牛山南、北坡两个采样点油松树轮样本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伏牛山南、北坡油松树木年轮宽度标准化年表,通过相关分析和滑动相关分析研究伏牛山不同坡向油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及对快速升温的响应差异,并重建伏牛山南坡1918-2011年近94年间3月最低温度并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主要结论:(1)伏牛山南、北坡年平均降水量在研究期间(1957-2015年)没有显着上升或下降趋势,但南、北坡年平均温度在1984年后都出现明显上升趋势(R2=0.2396,P<0.05;R2=0.34,P<0.05)。南坡在光照时间、降水量以及土壤水分供应方面等均优于北坡,南坡油松能够较好适应变化的气候条件,北坡油松则更易受气候因子的影响。(2)不同坡向油松年轮宽度的动态分析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均表明,坡向和温度、降水的综合作用是影响伏牛山不同坡向油松径向生长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南坡油松与当年7月降水量(r=0.379,P<0.01)、3月平均温度(r=0.340,P<0.01)显着正相关,与1月最低温度(r=-0.323,P<0.05)显着负相关。北坡油松与当年6月降水量(r=0.435,P<0.01)和PDS1(r=0.293,P<0.05)、当年2月平均温度(r=0.339,P<0.05)、4月最高温度(r=0.416,P<0.01)、9月平均温度(r=0.334,P<0.05)和最低温度(r=0.323,P<0.05)显着正相关。北坡油松的径向生长还与上一年秋末冬初(10月-12月)的温度和降水显着相关,说明北坡油松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存在“滞后现象”。(3)不同坡向油松与生长季温度、降水的滑动相关分析表明,伏牛山南、北坡油松的径向生长在整个研究期间对温度、降水的响应存在明显不同。南坡油松受3月降水量影响较大,相关性显着的时段在2009年之后,而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受3月、7月降水量影响较大,且在整个时间序列上都比较接近,相关性显着的时段均在2000年左右。南坡油松径向生长相对北坡与温度的相关关系更稳定,而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对生长季初期和末期温度的变化更加敏感且呈显着正相关(P<0.05),这可能与坡向有关。由滑动时间推测快速升温导致南、北坡油松对温度变化更加敏感,其在整个研究期间受生长季降水量的影响均不稳定。(4)对不同坡向油松径向生对快速升温的响应差异进行分析表明,南、北坡油松在快速升温后与各月PDS1的正相关性均增加,尤其与生长季旺盛期(6-8月)PDSI相关性显着。快速升温导致南坡油松径向生长与温度负相关性增加,与降水的正相关性增强。而北坡油松径向生长与温度、降水量的正相关性均增强,即气候变化促进北坡油松的径向生长。(5)伏牛山南坡宝天曼地区3月最低温度的气候重建序列与实测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能够较好地拟合。南坡宝天曼地区历史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冷暖期,如1930-1942年是比较明显的暖期时段,1943-1952年是明显的冷期时段。且宝天曼地区偏冷年数和偏暖年数基本相同,寒冷年和温暖年数量一样,表明该地区3月最低温度变化较为稳定。综上所述,伏牛山南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存在差异。南坡油松径向生长受温度的影响显着,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受到温度、降水的综合作用;1985年快速升温前,南坡油松径向生长受温度的影响更显着,北坡油松的径向生长对温度、降水的共同影响更敏感。快速升温后,南、北坡油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出现很大变化,且升温能够促进南、北坡油松的径向生长。南坡地区3月份温度重建序列与实测温度的变化趋势拟合较好,且重建序列表明南坡地区3月最低温度变化稳定。
刘俊杰[8](2020)在《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体效应指隆起地块产生的热力(增温)效应,山体/高原的隆起,改变了山地及周边的热量分配格局,导致山体内部温度高于外围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并导致垂直自然带界线在山体内部比在外侧分布要高的现象,山体效应定量化是解决山地垂直带非地带性分布的关键。秦巴山地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也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其山体效应的定量化影响秦巴山地垂直带的分布格局、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机理,以及我国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具体位置的确定。本研究针对秦巴山地的山体效应,使用30m分辨率的STRM-1 DEM数据,提取与山体和高原隆起关系最密切的地形因子——山体基面高度,计算山体基面高度值;结合2001-2017年的MODIS地表温度(LST)数据和秦巴山地的118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观测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分析方法估算秦巴山地平均海拔(约1500m)上各月气温变化,展示秦巴山地的增温效应;基于Arc GIS的太阳辐射分析方法,使用DEM数据和通过419个气象站点的日照时数数据,运用克里金插值得到的日照时数空间分布数据,确定太阳辐射分析中的参数设定,得到秦巴山地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数据;最后,结合从文献中收集的秦巴山地31个数据点的植被带分布上限数据,定量分析了山体基面高度、山地内外气温差大小与太阳辐射总量的关系及其对山地垂直带的影响。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秦巴山地可分为209个基面高度分区,其山体基面高度值从东向西呈阶梯状递增的趋势,从南到北,秦岭和大巴山的东段和中段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体现了秦巴山地地势由东向西升高,由汉江谷地向秦岭和大巴山升高的特点。但是山地的不同侧翼的山体基面高度不同,秦岭南坡的基面高度(1000-1809m)明显高于北坡(850-1300m);(2)利用MODIS LST、DEM数据及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建立的GWR模型进行秦巴山地气温估算,估算精度较为理想。各月气温估算结果的R2均在0.89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在0.68-0.98℃之间。山体效应的存在造成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由东向西呈现阶梯型上升趋势,其中位于西秦岭的迭山生长季(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9月份)和年均同海拔气温比东部伏牛山高3.3-6℃,大巴山西部红岗山比东部十堰市高4.5-8.5℃;由山体边缘向内部呈现明显升高趋势,相比地势较低的豫西汉中中山谷地,秦巴山地西部大起伏高山同海拔气温升高了约3.85-9.28℃;秦岭大起伏高中山升高了约1.49-3.34℃;大巴山大起伏中山山体气温升高了约0.43-3.05℃,秦巴山地增温效应最高达到了9.28℃,平均为3.50℃。这就导致了同海拔气温的纬向递减率缩小,甚至导致山体内部,相对较高纬度的同海拔气温高于低纬度地区。说明秦巴山地大起伏中高山的增温效应十分明显,改变了温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3)秦巴山地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自东向西逐渐递增,由山体边缘向内部递增的趋势,海拔越高的地区,太阳辐射值越高。秦巴山地直接辐射、散射辐射和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出现在山谷和山体边缘,其次是山体外部的谷地和坡度相对平缓的地区,在山坡地区有所升高,在秦巴山地西部高海拔地区和秦岭山脊、大巴山山脊和海拔较高的山峰地区(如太白山、米仓山、神农架等),均达到最高值。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由东部的伏牛山至迭山升高了约25000W/m2,从十堰市至西部的红岗山升高了约40000-50000W/m2,从汉江谷地向南至米仓山升高了10000-25000W/m2,向北至太白山升高了约25000-45000 W/m2。从汉江谷地向北至华山升高了10000-15000W/m2,至神农架升高了约15000-20000W/m2。太阳辐射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的线性拟合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与山体基面高度的R2大于0.94,与同海拔气温的R2大于0.81。(4)秦巴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带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太阳辐射总量的相关性均不显着,与同海拔气温的相关性在秦岭地区呈显着的负相关(-0.716,P<0.05;-0.738,P<0.01);山地落叶阔叶林带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太阳辐射总量的相关性均不显着;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分布上限与山体基面高度、同海拔气温和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均有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其中与山体基面高度的R分别为0.824(P<0.05)和0.875(P<0.01),与同海拔气温的R分别在秦岭地区为0.950(P<0.01)和0.920(P<0.01),在大巴山地区为0.722(P<0.05)和0.758(P<0.05),与生长季太阳辐射总量的R在秦岭地区为0.810(P<0.05)。这体现了山体效应对秦岭和大巴山的山地垂直带界限尤其是针阔混交林分布上限的重要影响,它改变了山地垂直带界限分布的纬度和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呈现了非地带性,即山体效应明显的地区,山地垂直带分布高度就越高。
李全弟[9](2020)在《甘南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植物群丛分类与物种多度格局变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南坡到北坡的生境梯度上,研究了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丛分类和物种多度分布模式随坡向的变化,及常见种和稀有种对维持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作用。选用了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几何级数模型、断棍模型、随机分类模型、随机分配模型,Zm模型分别对甘南玛曲地区高寒草甸实验样地的植物群落中全部物种、常见种、稀有种的物种多度模式从南坡到北坡进行拟合。通过Fortran软件的RAD程序包(RAD)拟合的方法分析了物种多度分布格局随坡向的变化;并分别研究了在不同坡向的常见种和稀有种对物种多样性相对贡献的大小。结合前人的研究理论,通过多重比较分析、线性回归以及多度拟合的方法,对高寒草甸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在南坡、西南坡、西坡、西北坡和北坡的变化中,环境因子差异比较明显,其中,土壤全磷(从0.5g/kg增加到0.7 g/kg)、有机碳(从39.5 g/kg增加到54.9 g/kg)、速效磷(从1.294mg/kg增加到1.385mg/kg)、碳氮比(从6.71增加到9.83)及含水量(从15.21%增加到35.79%)呈递增趋势;土壤氮磷比和pH呈现递减趋势;土壤全氮在西坡(4.8g/kg)明显低于其他坡向,而速效氮在整个坡向上差异不显着。(2)4个群丛多样性排序为群丛I(金露梅+矮嵩草+珠芽蓼+圆叶堇菜群丛(Potentilla fruticose+Kobresia humilis+Polygonum viviparum+Viola pseudo-bambusetorum))>群丛II(火绒草+矮嵩草+唐松草群丛(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Kobresia humilis+Thalictrum aquilegifolium))>群丛III(矮嵩草+火绒草群丛(Kobresia humilis+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群丛IV(矮嵩草+三芒草群丛(Kobresia humilis+Aristida adscensionis))。Simpson指数与Shannon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群丛I的Simpson指数最大,说明该群丛优势度比其他3个群丛明显。物种均匀度指数可以衡量物种的分布状况,均匀度越高说明物种分布越均匀,群落的总体多样性由群落中的物种数量与其分布状况共同决定;群丛I的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最大,因此,该群丛分布较均匀。(3)在南-北坡的坡向梯度上,稀有种种类明显增多,相对应坡向的物种多样性(Simpson、Pielou、Margalef和Shannon指数)指数逐渐增大的。稀有种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南-北坡向梯度上依次增大,但去除稀有种在各坡向的影响高于去除常见种,因此,稀有种在甘南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中的相对贡献高于常见种。(4)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斜率从南坡向北坡依次减小。随着坡向由南向北的转变,物种多度和物种多样性都呈递增的趋势。通过6个模型对坡向梯度的物种多度分布进行拟合发现,甘南高寒草甸区的物种多度分布主要是以生态位模型为主,其次是随机分布模型。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微生境梯度上的物种在总体上的资源分配模式是以固定分配模式为主。(5)各坡向的稀有种资源获取模式以随机分配占领模式(Random fraction模型)为主,而常见种则以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式(Geometric series模型)为主。由于稀有种有较大的扩散率,在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会更加明显;从而抑制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因此能达到维持原有物种多样性的目的。
梁田[10](2020)在《泰山南坡潜在垂直带谱研究》文中提出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多样的山地微气候、生物资源、地形地貌以及土母质使得泰山植被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演替规律,以泰山南坡最为明显。但目前所存泰山植被多为人工种植后经自然演替形成,人为干扰因素强,植被垂直分布现状与泰山所属暖温带区域理想状态下垂直带谱不符,国内外学者对泰山的研究还集中在地质、人文价值等方面,植被的研究未受到应有重视。本研究选取泰山南坡,即红门风景区,中天门风景区和南天门风景区为研究区,结合土壤类型、气候特征、地形地貌以及灌木样地调查等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Mann-Whitney U型检验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泰山南坡潜在垂直带谱,确定理想状态下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分界线、针阔混交林带与温性针叶林带分界线。明确山地垂直分异中地貌、土壤、植被、气候各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续泰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土壤、植被、地质等条件的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维护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泰山南坡潜在垂直带谱研究结果如下:(1)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基带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乔木树种主要有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等,主要分布在300~700m的低山、丘陵地区,气候分带主要指标年平均气温、≥0℃积温与≥10℃积温各自范围为9.94~12.39℃、3988.04~4671.68℃、3437.76~4142.98℃,土壤类型为湿润正常新成土+漂白湿润淋溶土+酸性湿润淋溶土,林下灌木类型主要有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与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Franch.)Rehd.)。(2)针阔混交林带过渡带为针阔混交林带,主要混交类型为松栎林,树种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麻栎、栓皮栎、刺槐等,主要分布在700~1000m的低山地区,以年平均气温、≥0℃积温与≥10℃积温为主的气候分带指标各自范围为7.49~9.94℃、3304.39~3988.04℃与2732.55~3437.76℃,土壤类型为酸性湿润雏形土+湿润正常新成土,林下灌木类型主要有荆条、胡枝子、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3)温性针叶林带顶层垂直带为温性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至岱顶的中山地区,主要乔木类型为松类,如油松、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等,年平均气温、≥0℃积温与≥10℃积温各自范围为5.04~7.49℃、2620.75~3304.39℃与2027.33~2732.55℃,土壤类型为简育湿润雏形土+简育常湿雏形土+冷凉常湿雏形土,林下灌木类型主要有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DC.)、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 Bunge)等药用灌木以及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海棠(Malus spectabilis)、胡枝子、绣线菊等混生的观赏灌木。
二、秦岭中段南坡植物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岭中段南坡植物记(论文提纲范文)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概念 |
1.3.1 河道与河岸 |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
1.3.3 沿河防护林 |
1.3.4 混交林带 |
1.3.5 河流廊道 |
1.3.6 河流生态系统 |
1.3.7 绿道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河堤林带建设 |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项目背景 |
2.1 项目概况 |
2.1.1 新河河道概况 |
2.1.2 上位规划条件 |
2.1.3 规划设计范围 |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
2.2.1 场地现状 |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
3.1 场地认知 |
3.1.1 场地周边环境 |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
3.2.4 设计研究小结 |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
3.3.1 树种选择 |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
4.1 场地认知 |
4.1.1 场地周边环境 |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
4.2.5 设计研究小结 |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
4.3.1 树种选择 |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
5.1 场地认知 |
5.1.1 场地周边环境 |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
5.2.1 宫胁造林法 |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
5.2.3 具体实践研究 |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
5.3.1 树种选择 |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
(2)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概况 |
1.2.2 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
1.2.3 氮沉降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及其机理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分解袋的收集与处理 |
第三章 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和C,N,P残留率的影响 |
3.1 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干物质质量残留率的影响 |
3.2.2 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C,N,P元素残留率的影响 |
3.2.3 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C/N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的影响 |
4.1 数据分析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纤维素残留率的影响 |
4.2.2 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木质素残留率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2 保护植物研究现状 |
1.2.3 植物地理区系研究现状 |
1.2.4 资源植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数据库 |
2.2.2 中国特有植物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方法 |
2.2.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
2.2.4 保护植物多样性研究 |
2.2.5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 |
2.2.6 资源植物多样性与利用对策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种类多样性及其地理成分多样性 |
3.1 特有植物的物种组成 |
3.1.1 科的数量特征 |
3.1.2 属的数量特征 |
3.2 中国特有植物的生活型多样性分析 |
3.2.1 科的生活型 |
3.2.2 属的生活型 |
3.2.3 种的生活型 |
3.3 中国特有植物地理成分的多样性 |
3.3.1 属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
3.3.2 种的地理成分多样性 |
3.4 中国特有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
3.4.1 水平分布格局 |
3.4.2 垂直分布格局 |
3.5 小结 |
第四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
4.1 确定本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依据和原则 |
4.2 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
4.2.1 保护植物的物种组成 |
4.2.2 保护植物种的生活型多样性 |
4.2.3 保护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
4.3 保护植物的保护现状及对策 |
4.3.1 保护现状 |
4.3.2 保护对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特有植物中资源植物及其发展利用 |
5.1 资源植物分类 |
5.1.1 药用植物 |
5.1.2 油脂植物 |
5.1.3 淀粉糖类植物 |
5.1.4 防风固沙植物 |
5.1.5 纤维植物 |
5.1.6 芳香植物 |
5.1.7 饲料牧草植物 |
5.1.8 绿化观赏植物 |
5.2 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
5.2.1 掌握本区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明确科学的保护原则 |
5.2.2 加强资源植物的认识和宣传工作 |
5.2.3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人工繁育集约化生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4)树轮记录的1808年以来神农架地区平均气温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树轮样品采集、处理和年表的建立 |
1.3 气象资料和格点数据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树木径向生长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 |
2.2 气温重建及特征分析 |
3 讨论 |
3.1 神农架巴山冷杉径向生长对气象要素的响应 |
3.2 时空代表性及重建可靠性分析 |
3.3 周期分析 |
4 结论 |
(5)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制约与维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地质环境的内涵 |
1.2.2 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
1.2.3 冰期气候对物种分布影响研究进展 |
1.2.4 物种分布模型及应用研究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科学命题的提出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科学命题的提出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依托项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及创新点 |
1.5.1 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及其植被演变过程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岩浆岩 |
2.2.4 地貌类型 |
2.2.5 土壤及成土母质 |
2.2.6 气候与水系 |
2.3 古植被环境演变历史 |
2.3.1 古植物发展历程 |
2.3.2 古植被环境演变 |
2.4 现代植被类型及分布 |
2.4.1 植被类型组成 |
2.4.2 植被空间分布 |
2.4.3 植物区系特征 |
第3章 最优等面积取样尺度条件下濒危植物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1.2 空间数据图层构建 |
3.1.3 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尺度下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差异 |
3.2.2 最优等面积取样格网尺度筛选与分析 |
3.2.3 最优尺度下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特征 |
3.2.4 最优尺度下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区划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影响及其制约机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1.2 地质环境因子指数构建 |
4.1.3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濒危植物丰富度与地质环境单因子的耦合关系 |
4.2.2 影响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最优多变量环境模型 |
4.2.3 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形成的制约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末次盛冰期以来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变迁及其避难维持机制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2 物种分布模型选择 |
5.1.3 模型参数优化与设置 |
5.1.4 物种潜在分布区划与制图 |
5.1.5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axEnt模型准确性评价 |
5.2.2 气候变量重要性评估 |
5.2.3 不同时期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分布格局变化 |
5.2.4 不同时期濒危植物潜在丰富度分布质心转移 |
5.2.5 濒危植物长期稳定避难场所推测及避难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6)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山地植被变化的地形分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 |
1.1.2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环境影响显着 |
1.1.3 山地生态系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山地气候变化研究 |
1.2.2 地形与植被变化研究 |
1.2.3 植被与气候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
1.2.4 生物气候学模型及应用研究 |
1.2.5 山地植被格局变化及预测研究 |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秦岭山地概况 |
2.1.2 秦岭山地地形要素分析 |
2.1.3 秦岭山地气候要素分析 |
2.1.4 秦岭山地植被状况 |
2.1.5 秦岭山地其他自然条件 |
2.1.6 太白山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气候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2 NDVI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2.2.3 地形数据及预处理 |
2.2.4 植被垂直带样点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趋势分析 |
2.3.2 突变检验 |
2.3.3 植被覆盖度反演 |
2.3.4 地形面积差异修正 |
2.3.5 地理探测 |
2.3.6 植被垂直带划分精度评估 |
2.3.7 地表面积计算 |
第三章 秦岭山地气温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 |
3.1 不同时间尺度秦岭山地气温变化及南北差异 |
3.1.1 秦岭山地年平均气温变化及南北差异 |
3.1.2 秦岭山地四季气温变化的不同步性 |
3.1.3 秦岭山地冬夏温差变化及南北差异 |
3.2 秦岭山地气温变化的海拔依赖性 |
3.2.1 年均温及冬夏温差变化趋势与海拔的关系 |
3.2.2 不同海拔高度四季气温变化率 |
3.2.3 秦岭山地等温线随海拔的迁移 |
3.3 秦岭山地气温变化差异性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度及其变化的地形效应 |
4.1 多维地形要素下秦岭山地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特征 |
4.1.1 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南北坡分异 |
4.1.2 秦岭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海拔梯度差异 |
4.1.3 秦岭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在坡度坡向上的差异 |
4.2 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形效应 |
4.2.1 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的南北分异 |
4.2.2 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的海拔分异 |
4.2.3 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变化的坡度与坡向分异 |
4.3 地形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及其变化的综合效应 |
4.3.1 地形因子对秦岭山地南北坡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综合效应 |
4.3.2 地形因子对秦岭山地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综合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岭山地植被变化气候影响归因及其空间分异性 |
5.1 秦岭山地气候因子空间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
5.1.1 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
5.1.2 水分因子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
5.2 秦岭山地植被NDVI空间分布的气候影响因子 |
5.2.1 气候因子对秦岭植被生长适宜性的指示作用 |
5.2.2 气候因子对秦岭山地南北坡NDVI解释力差异分析 |
5.3 气候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NDVI影响的地形效应 |
5.3.1 不同海拔高度气候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NDVI解释力差异分析 |
5.3.2 不同坡向气候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NDVI解释力差异分析 |
5.3.3 不同坡度气候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NDVI解释力差异分析 |
5.3.4 气候因子与地形因子对秦岭山地植被 NDVI 空间分布的交互作用 |
5.4 秦岭山地植被NDVI变化气候主导因子的空间分异性 |
5.4.1 气候因子变率对秦岭山地南北坡植被 NDVI 变化的解释力差异分析 |
5.4.2 秦岭山地植被NDVI不同变化类型主导因素提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生物气候指标的秦岭山地植被分布格局变化 |
6.1 秦岭山地植被生物气候学指标适宜性分析——以太白山为例 |
6.1.1 生物气候指标选择 |
6.1.2 太白山生物气候学指标确定 |
6.1.3 太白山植被带划分及精度评估 |
6.2 基于生物气候学指标的秦岭山地植被分布格局变化 |
6.2.1 气温突变前后秦岭山地南北坡植被适宜区分布格局变化 |
6.2.2 气温突变前后秦岭山地南北坡植被适宜区分布面积变化 |
6.2.3 气温突变前后秦岭山地南北坡植被适宜区分布海拔高度变化 |
6.3 地形要素对秦岭山地植被带面积及NDVI的影响 |
6.3.1 基于DEM的秦岭山地植被带地表面积修正 |
6.3.2 坡向对秦岭山地植被带NDVI的分异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植被分布格局预估 |
7.1 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气温变化 |
7.1.1 未来秦岭山地气温的预测方法 |
7.1.2 未来秦岭山地气温预测 |
7.1.3 未来秦岭山地生态气候学指标预测 |
7.2 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植被格局变化预测 |
7.2.1 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植被适宜区空间分布 |
7.2.2 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植被适宜区海拔高度迁移 |
7.3 植被分布格局划分不确定性分析 |
7.4 秦岭山地植被生态系统管理建议 |
7.4.1 关注植被管理中的地形分异性 |
7.4.2 关注气候变化对植被活动产生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7)伏牛山南、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气温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树木年轮学研究进展 |
1.2.2 气候因子与树木年轮宽度的关系研究进展 |
1.2.3 气候重建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4 伏牛山地区年轮气候学研究进展 |
1.3 树木年轮学基本原理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水文条件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情况 |
2.1.5 植被资源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气象资料来源 |
2.2.2 数据处理方法 |
2.3 树木宽度年表的研制及特征分析 |
2.3.1 研究材料 |
2.3.2 树芯样本采集 |
2.4 树木宽度年表的建立 |
2.4.1 树轮去趋势与标准化年表(STD) |
2.4.2 年表统计参量概述 |
2.5 不同坡向油松年表统计特征分析 |
3 伏牛山不同坡向油松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差异 |
3.1 近50年来伏牛山气温降水变化趋势 |
3.1.1 近58年来南坡内乡县气象站和北坡嵩县气象站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
3.1.2 近58年来南坡内乡县气象站和北坡嵩县气象站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 |
3.2 伏牛山不同坡向油松年轮宽度的动态分析 |
3.3 伏牛山不同油松年轮宽度对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3.3.1 不同坡向油松年轮宽度与逐月温度、降水的相关性分析 |
3.3.2 伏牛山年轮宽度油松与PDSI的相关性分析 |
3.4 小结 |
4 不同坡向油松树轮宽度对快速升温的响应差异 |
4.1 不同坡向油松与生长季温度、降水的滑动相关分析 |
4.2 不同坡向油松径向生长对快速升温的响应 |
4.3 小结 |
5 伏牛山地区历史时期气候长序列的重建及其变化特征 |
5.1 重建方程建立与检验 |
5.1.1 白云山地区6月降水量和4月最高温度重建方程 |
5.1.2 宝天曼地区3月最低温度重建方程 |
5.2 重建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5.2.1 温度变化阶段及与前期重建结果比较 |
5.2.2 温度变化频率和极值 |
5.3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体效应及其影响研究 |
1.2.2 山体效应的定量化研究 |
1.2.3 山体效应机理研究 |
1.2.4 秦巴山地的山体效应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 |
2.1.3 植被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DEM数据 |
2.2.2 气象站点数据 |
2.2.3 MODIS LST数据 |
2.2.4 植被带分布上限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 |
2.3.2 秦巴山地山系内外同海拔气温差估算 |
2.3.3 太阳辐射分析 |
3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及分布 |
3.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的提取流程 |
3.1.1 山体基面高度分区 |
3.1.2 山体基面高度的计算 |
3.2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提取结果及分析 |
3.2.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分区结果 |
3.2.2 山体基面高度的空间分布及分析 |
4 秦巴山地气温估算与增温效应分析 |
4.1 秦巴山地气温估算 |
4.1.1 GWR分析结果 |
4.1.2 秦巴山地气温空间格局 |
4.2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空间格局 |
4.2.1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空间分布 |
4.2.2 秦巴山地内部至外围同海拔气温变化 |
4.2.3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区域差异 |
5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与太阳辐射 |
5.1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计算结果及精度验证 |
5.2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计算结果及空间分布 |
5.2.1 秦巴山地2016年各月份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
5.2.2 秦巴山地2016年各季节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
5.2.3 秦巴山地2016年生长季太阳辐射空间分析 |
5.3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由山体内部至外围的变化分析 |
5.3.1 秦巴山地生长季和年均太阳辐射总量西-东变化 |
5.3.2 秦巴山地生长季和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变化 |
5.4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与太阳辐射关系分析 |
5.4.1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与山体基面高度的关系 |
5.4.2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与同海拔温度的关系 |
6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对山地垂直带的影响 |
6.1 秦巴山地山体基面高度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
6.2 秦巴山地同海拔气温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
6.3 秦巴山地太阳辐射总量与植被带分布上限的关系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2.1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定量化 |
7.2.2 秦巴山地山体效应机理研究 |
7.2.3 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9)甘南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植物群丛分类与物种多度格局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植被群丛分类 |
1.4 物种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甘南高寒草甸植物群丛分类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样地设置 |
2.2.3 数据处理 |
2.2.4 物种多样指数的计算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坡向甘南高寒草甸环境因子的变化 |
2.3.2 坡向对群丛分类的影响 |
2.3.3 坡向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比较 |
2.3.4 稀有种与常见种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2.3.5 物种多样性与群丛分类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不同坡向的环境因子的变化 |
2.4.2 不同坡向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
2.4.3 物种多样性和群丛分类的变化 |
2.5 小结 |
第3章 高寒草甸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物种多度模型计算 |
3.3 模型检验方法及拟合优度检验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坡向的物种多度分布 |
3.4.2 不同坡向物种多度曲线 |
3.4.3 拟合值和实测值的比较 |
3.4.4 稀有种和常见种的拟合对比 |
3.5 讨论 |
3.5.1 不同坡向的物种多度拟合 |
3.5.2 稀有种和常见种的物种多度拟合 |
3.5.3 物种多样性与物种多度间的关系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泰山南坡潜在垂直带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近代以来泰山植被研究 |
1.3.2 山地潜在植被分布研究进展 |
1.3.3 泰山山地土壤分类与垂直地带性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自然概况 |
2.2.1 气候 |
2.2.2 植被 |
2.2.3 土壤 |
2.2.4 地质地貌 |
第三章 垂直带谱数据源与处理 |
3.1 垂直带谱数据源 |
3.2 垂直带谱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垂直带谱分析 |
4.1 气候垂直带谱 |
4.1.1 气候因子分析 |
4.1.2 气候界限确定 |
4.2 灌木层垂直分异格局 |
4.3 地形地貌分析 |
4.4 土壤垂直带谱 |
4.5 潜在垂直带谱 |
第五章 地理探测器验证 |
5.1 气候因子验证 |
5.2 潜在垂直带谱验证 |
5.2.1 潜在垂直带谱自然因子验证 |
5.2.2 潜在垂直带谱分界线验证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6.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秦岭中段南坡植物记(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氮沉降对华山松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 赵传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中国特有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D]. 孙冠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树轮记录的1808年以来神农架地区平均气温的变化[J]. 郑泽煜,靳立亚,李金建,陈婕,张肖剑,王振乾. 第四纪研究, 2021(02)
- [5]地质环境对濒危植物丰富度格局的制约与维持机制[D]. 刘贤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6]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山地植被变化的地形分异效应[D]. 赵婷. 西北大学, 2020
- [7]伏牛山南、北坡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气温重建[D]. 海鑫.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8]山体效应对秦巴山地太阳辐射及垂直带的影响研究[D]. 刘俊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9]甘南高寒草甸不同坡向植物群丛分类与物种多度格局变化特征[D]. 李全弟.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泰山南坡潜在垂直带谱研究[D]. 梁田.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