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M—EDXA研究丁苯胶乳(SBR)在涂布纸中的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李祥祥[1](2018)在《剩余污泥蛋白在涂布纸粘合剂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剩余污泥是城镇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充分利用其中的蛋白资源提取污泥蛋白可同时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污泥提取蛋白属可再生资源,污泥提取蛋白可用于泡沫灭火剂、植物营养液、微蛋白有机肥等开发,附加值低,作为生物大分子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利用大豆蛋白、豆酪素等多种蛋白质资源开发生物质绿色造纸化学品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热点。充分利用污泥提取蛋白资源,开发其工业化、高值化利用途径,不仅可促进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还可为绿色化学品的开发开辟新的原料来源。本论文以剩余污泥提取蛋白为原料,研究了污泥提取蛋白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污泥提取蛋白作为纸张涂布粘合剂的应用效果。论文以工业化剩余污泥蛋白提取液为初始原料,经分析表明,蛋白液总有机物含量39.53%;粗蛋白含量为27.03%,占总有机物含量的68.38%。蛋白液色度深,无机物含量高,直接应用于纸张涂布较困难。经乙醇纯化后,获得粗提污泥提取蛋白,作为涂布粘合剂开发原料。测定所得原料蛋白粉中粗蛋白含量为54.55%,有机物含量为79.28%,元素分析表明其中含有钾、硫、硅等元素,氨基酸分析结果证明污泥提取蛋白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含量最高,为16.28%;通过对蛋白进行分子量测定表明,污泥提取蛋白分子量主要为77 kDa和101 kDa;污泥提取蛋白热解温度263℃和384℃,700℃时失重率达到60.60%。将污泥提取蛋白用于涂布粘合剂,配合苯丙胶乳使用,研究了蛋白粘合剂用量对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同时检测了蛋白粘合剂的应用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在苯丙胶乳与蛋白粘合剂最佳比例11.5:0.5下,涂布纸的干拉毛速度达到最大,为0.70 m/s,增加了12.90%;涂布纸横向抗张强度达到最大,为2.02 kN/m;而纸张白度却由79.22%下降到78.22%、平滑度由68.59 s下降到65.10 s,接触角由72.6 °下降到64.8 °。因此蛋白粘合剂直接用于涂料中,用量太大会对纸张性能有一定影响。采用MMA对污泥提取蛋白进行接枝改性。在MMA与污泥提取蛋白质量比为2.0,乳化剂用量5.00%(乳化剂SDBS:OP-10质量比为3:1),引发剂APS用量1.00%条件下,得到的改性污泥提取蛋白膜的抗水性增加;在改性污泥提取蛋白用量为2份,苯丙胶乳用量为10份情况下,涂布纸干拉毛速度达到最高,为0.85 m/s;纵横向抗张强度最大,分别为4.57 kN/m和2.52 kN/m;此时涂布纸表面性能最佳,即涂布纸平滑度达到最大,为97.09s,PPS粗糙度达到最小,为2.44μm。在最佳质量比下,改性污泥提取蛋白的热解最高温度由384℃升高到435℃,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改性污泥提取蛋白可以部分替代苯丙胶乳应用于造纸涂布。
徐辉[2](2017)在《纳米纤维素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高档文化印刷用纸及食品包装用纸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低定量涂布纸成为了造纸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对涂料配方及涂布纸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涂料中由于各种化学试剂的添加,涂层的环保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而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强亲水性、高长径比等特征,可视为低固量涂料理想的添加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碱处理打浆后的针叶木浆为原料,依次采用磨浆、TEMPO氧化与高压均质处理的步骤制备出了纳纤化纤维素(NFC),结合其自身特性,综合研究NFC在涂料中作为辅助胶黏剂、颜料分散剂等的应用性能,主要结论如下:机械预处理及TEMPO氧化促进了微纤丝的分离,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压均质处理,制备出了直径约30-50nm,长度约1-3μm的NFC,其在低浓时已具有凝胶状,胶体溶液表现出“剪切稀化”的特征,属于假塑性流体,且随浓度增加,溶液稠度系数增大,假塑性增强,在p H 7附近时,羧基电离完全,溶液电负性最强。NFC作为辅助胶黏剂与丁苯胶乳复配,改善了涂料的保水性能,涂料仍属于假塑性流体且NFC比例越大其表观粘度越高;利用复配涂料进行涂布压光发现,随NFC比例增大,涂布纸光泽度与平滑度得到提升,吸水性小幅度增强,白度几乎不变;当丁苯胶乳与NFC比例为96:4时,涂布纸表面强度、耐破度、耐折度、抗张强度指标均取得最优效果。NFC的添加增强了TiO2颜料颗粒表面的负电性,通过静电排斥作用促使颗粒不易靠近而发生聚沉,从而改善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效果。未添加NFC时,TiO2悬浮率仅为42.788%,颜料颗粒极易发生沉降,当NFC添加量为0.15wt%时,悬浮率高达95.975%,此时离心处理后的残余浊度也达到最大值;NFC作用后的TiO2悬浮液颗粒粒径区间及静置后上层清液体积均随NFC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减小。高岭土颜料的分散在pH 9的碱性条件下进行,添加羧甲基改性NFC后的高岭土悬浮液,在静电排斥与空间位阻的竞争作用下,分散液粘度、悬浮百分比均随着改性NFC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随取代度增加而下降,Zeta电位绝对值呈现先增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趋势,且取代度越大,分散液电负性越强,颜料分散稳定效果越好;随改性NFC取代度的增加,低固含涂料保水效果增强,假塑性减弱、粘度降低。因此,化学预处理改性后具有高密度负电荷及强亲水性的NFC,不仅对颜料起到了有效的分散效果,改善了涂布纸的各项性能,更赋予了涂料良好的保水性与流变性,且涂层更为绿色环保,为其在微量涂布与食品包装涂布等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张岩[3](2015)在《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喷墨印刷纸张作为信息再现载体对成像质量至关重要,在采用水基型墨水的喷墨印刷中,如何控制墨水在纸张中的渗透和扩散程度,确保墨滴干燥速度和图像分辨力是喷墨纸张涂层研究和改性的热点。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喷墨印刷对纸张的适性要求,涂层和墨水相互作用机理,涂料特性以及涂布参数对涂层和印刷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喷墨纸张涂层组分中颜料、胶黏剂和固色剂的属性及其印刷适性的系统分析,研究了颜料粒径大小、胶黏剂复配方式、固色剂种类及其用量对喷墨纸张涂层品质、图像质量和印刷适性的影响,并归纳出涂层孔隙体积、亲水性及电荷数量对墨水渗透和扩散作用的机理。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了颜料颗粒填充涂层表面的过程,建立了颜料粒径配比筛选与优化的模型与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胶黏剂复配比例及固色剂用量等性能指标综合评价的最优化,筛选出了符合喷墨打印适性的各组分种类、配比、用量、涂布参数和压光工艺参数,并通过多指标正交实验方法获得了喷墨印刷纸张最优工艺条件。本文基于Engelfrum质量圆和图像质量域理论,建立了基于图像质量的印刷适性评价体系,包括密度色度和光谱的色彩评价、基于亮度的阶调评价、基于微观图像的清晰度评价和基于频率域的均匀性评价,通过评价体系验证与评估了正交实验优化获得纸张的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墨水在涂层上的扩散和渗透决定了喷墨印刷图像的质量。扩散和渗透受墨水和涂层之间物理和化学作用影响。物理作用有润湿现象、毛细现象和静电吸附,化学作用主要指涂层组分与墨水呈色剂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这些现象的发生与涂层孔隙体积及孔径分布、涂层亲水性能以及涂层组分带电荷量有很大关系,而这三方面属性分别由涂层中颜料、胶黏剂和固色剂所决定。(2)涂层孔隙状况主要由颜料粒径分布决定,颜料粒径过大,形成的涂层表面大孔多,墨水因重力作用渗透快,易造成图像色彩暗淡;而颜料粒径过小,涂层孔隙体积增大,平均孔径小,墨水在毛细管作用下被吸收,容易造成表面色料偏少而颜色变浅,粒径过小还会导致涂料黏度高,分散性能差。(3)合适的粒径分布是平衡扩散和渗透的关键,应用计算机仿真不仅能有效模拟颜料堆积状态,还能够优化筛选颜料颗粒的配比,降低成本,实现涂层颗粒的最优化。(4)聚乙烯醇和乙烯-醋酸乙烯酯胶乳两种胶黏剂,在分子形状、分子大小和亲水性方面有着很好的互补性,单独使用时纸张印刷适性较差,但两者以一定比例复配使用会产生优势互补,使涂料稳定性、纸张表面强度和纸张吸墨性达到最优化,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5)固色剂通过化学反应与呈色剂形成不溶性盐或通过电荷吸引作用使呈色剂固着,而且对墨水扩散和渗透有明显的层析作用,可减缓或阻止呈色剂跟随溶剂扩散渗透的程度,使更多的颜料或染料在涂层表面聚集,进一步增加颜色密度及其饱和程度。同时,固色剂是一种絮凝剂,用量过多会造成涂料粘度增大,引发涂层结构变化,导致涂层组分分布不均匀。6.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配合使用不仅能科学全面地筛选出最优对象,而且能获得对象分类中的最优类,使得前期单因素试验为后期多指标正交实验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顾丽丽[4](2015)在《脱墨再生纸制造环保型涂布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造纸原料的短缺以及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脱墨再生纸以其能耗低、污染小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印刷性能较差,主要用来生产低端纸张以及报纸等。本研究通过使用廉价的常规颜料来改善脱墨再生纸的涂布性能,旨在使用脱墨再生纸生产出低成本的环境友好型涂布纸。本文研究了预涂涂料和面涂涂料中高岭土和研磨碳酸钙(GCC)的不同混合比例对涂布脱墨再生纸光学性能和印刷适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预涂涂料中GCC比例的增加,涂布纸的白度升高,光泽度降低,粗糙度升高。在预涂配方相同时,面涂涂料中高岭土与GCC的配比对成纸的粗糙度的影响不大,但光泽度和印刷光泽度随着GCC的增加而降低,白度随GCC的增加而升高,GCC的加入会使成纸的表面强度降低,但影响程度不大。本研究中,分别在预涂涂料,面涂涂料以及在预涂涂料和面涂涂料中同时使用生物胶乳来部分取代羧基丁苯胶乳,研究生物胶乳部分取代羧基丁苯胶乳对涂布纸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生物胶乳部分取代羧基丁苯胶乳后,涂布纸的白度升高,光泽度降低,尤其生物胶乳用在面涂涂料中时,光泽度下降较为明显;随着预涂涂料中生物胶乳取代量的增加,涂布纸的印刷光泽度略有提高,但是表面强度降低幅度较大,粗糙度升高;面涂涂料中生物胶乳的取代量对涂布纸的粗糙度和表面强度影响不大,但印刷光泽度却随着取代量的增加而降低,且下降的较为明显。生物胶乳在预涂涂料和面涂涂料中同时使用来部分取代羧基丁苯胶乳时,对涂布纸的表面强度的影响不大,且与生物胶乳用在面涂涂料中相比,对涂布纸的印刷光泽度影响较小。当预涂涂料中生物胶乳取代量为5份,面涂涂料中生物胶乳取代量为3份时,涂布纸的印刷光泽度与全羧基丁苯胶乳样品相当。
于德德[5](2013)在《塑化改性淀粉涂布胶粘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淀粉及改性淀粉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降解性、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一直以来在造纸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淀粉为原料制备胶粘剂代替或部分代替传统石油基产品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发展方向。但目前使用的淀粉基胶粘剂其大多通过化学手段,且组成中含有较多的化学组分,对环境存在污染。本论文以螺杆挤压为基础对淀粉进行改性,螺杆挤压是一种连续高效的作用过程,期望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制备出性能优良的改性淀粉涂布胶粘剂。本论文以木薯原淀粉为原料,以丙三醇为塑化剂通过螺杆挤压作用制备了塑化淀粉。研究了塑化剂用量、压区温度、挤压时间、螺杆转速对塑化淀粉粘度及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塑化剂用量33%,压区温度120℃,挤压时间120s,螺杆转速110r/min。在此基础上分别以NaH2PO4为酯化剂制备了塑化酯化淀粉,研究了酯化剂用量对塑化淀粉粘度及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确定了NaH2PO4的最佳用量为2%。以制得的塑化淀粉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苯乙烯为共聚单体制备了塑化接枝淀粉。研究了引发剂用量、淀粉与单体配比、氧化剂用量以及乳化剂用量对淀粉乳液粘度及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4.5%,淀粉与单体比例4:1,氧化剂用量为5%,乳化剂用量为1.5%。借助于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分析仪器,研究了木薯原淀粉及改性淀粉的分子结构、结晶结构、糊性能以及表面形貌等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塑化作用没有在淀粉分子中引入新的化学基团;酯化剂与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应,塑化酯化淀粉分子中产生了P-O-C和P=O结构;接枝聚合反应成功将苯乙烯单体引入淀粉分子链上。2.对淀粉改性使原淀粉的结晶结构受到了破坏,塑化作用没有产生新的结晶结构,对塑化淀粉的酯化和接枝改性使淀粉产生了新的结晶结构;3. SEM分析表明塑化及塑化酯化后淀粉不再呈分散的颗粒状,淀粉颗粒之间的界限消失,形成了连续的块状结构。4.糊性能分析表明,相比于原淀粉,塑化及塑化接枝改性后的淀粉糊化温度降低,而塑化酯化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以塑化淀粉、塑化酯化淀粉、塑化接枝淀粉替代部分胶乳作为涂布胶黏剂,研究了其对涂料及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淀粉中塑化酯化淀粉的使用效果优于其它两种改性粉,其与胶乳的较佳配比为5:7,且涂料具有更好的粘度稳定性。
杜成标[6](2012)在《改性滑石粉处理白色树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涂布损纸的回用而引起的白色树脂问题,对纸机运行性和成纸性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粘网、粘缸和断头等。处理白色树脂的方法有很多,目前还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简便的控制白色树脂方法。本研究分析了白色树脂的形成机理,比较了不同控制剂对白色树脂的去除效果,研究了普通滑石粉的阳离子化改性工艺,利用阳离子淀粉对滑石粉进行包裹改性,将改性后的滑石粉用于控制白色树脂。利用改性滑石粉具有吸附性和表面阳电荷性等特性,研究了其对白色树脂的吸附作用和机理。研究发现:(1)通过对影响白色树脂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涂布损纸浆浓度是影响白色树脂形成的关键因素,浆料浓度提高时,浆料中的胶粘物含量基本呈直线增长。浆料的pH值也是影响白色树脂形成的重要因素,随着浆料pH值降低,浆料中的胶粘物絮聚加剧。对白色树脂形成因素还有剪切力和温度,剪切力提高时,胶粘物数量增加而温度提高时,胶粘物容易絮聚。(2)通过对几种白色树脂控制剂效果研究发现:滑石粉能有效控制白色树脂的形成,滑石粉处理白色树脂的最佳用量为10%,并且处理效果随着浆料所受剪切力增加而降低。硫酸铝控制白色树脂的最佳用量为0.4%,pH值在4.0-5.0之间;PEI处理白色树脂最佳用量0.02%;淀粉酶处理白色树脂的最佳条件:60min、pH值7.4、50℃和用量为400mg/L,经过淀粉酶处理后的涂布损纸能有效地增加层间结合力,涂布损纸量最佳配比为15%。硫酸铝处理白色树脂的效果最好。(3)阳离子淀粉改性滑石粉的最佳条件是:搅拌速度是600r/min,时间20min,温度90℃,改性物反应浓度2.5%,阳离子淀粉添加量为10%。(4)使用10%改性滑石粉处理白色树脂时,滤液浊度下降62.5%;浆料Zeta电位呈上升趋势,但使用量不能超过20%;纸张强度会随着滑石粉使用量增加而降低,灰分含量随添加量增加也提高。与普通滑石粉相比,改性滑石粉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5)改性滑石粉的红外光谱图中同时出现淀粉和滑石粉的特征峰,说明淀粉已经包覆于滑石粉表面;滑石粉和改性滑石粉电镜图对比得:改性滑石粉粒径小而且表面粗糙;粒径分布图中也反映了改性滑石粉比普通滑石粉颗粒粒径更小,且改性滑石粉比普通滑石粉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
刘玉莎[7](2012)在《纸张阻隔性涂布及其阻隔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纸和纸板被广泛应用于包装领域,但由于纸张的多孔性及纤维的亲水性使其对气体及水蒸气的阻隔性能较差。通常通过浸渍加工、纸塑复合技术和阻隔性涂布等方法使纸和纸板获得阻隔性能。为了满足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要求,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生物聚合物阻隔性涂布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壳聚糖作为一种可降解的生物聚合物,为自然界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再生资源,将其应用于环境友好的纸张涂布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这也吸引了国外研究者的目光。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壳聚糖在纸张阻隔性涂布中的应用,并对基于壳聚糖的复合双层涂布及壳聚糖/层状粘土复合涂布进行初步探讨,为壳聚糖在纸张阻隔性涂布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本课题首先研究了壳聚糖溶液的性质及涂布底纸在纸张阻隔性涂布中的影响,确定了适合用于涂布的壳聚糖溶液及合适的涂布底纸;其次,分别对壳聚糖应用于包装原纸和白卡纸的阻隔性涂布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阻氧、阻湿和阻油等性能,并通过SEM、AFM、FTIR-ATR和CLSM对涂布纸的涂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再次,在壳聚糖涂布的基础上,研究了PVDC及壳聚糖/PVDC复合双层涂布以改善壳聚糖涂布纸阻湿和阻水性能;最后,对壳聚糖/蒙脱土新型复合涂料在纸张阻隔性涂布中的应用做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层状蒙脱土的添加对涂布纸阻隔性能影响的机理。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以壳聚糖与冰醋酸的质量比为1:0.5时配制质量分数小于2%的壳聚糖溶液适合用于阻隔性涂布。壳聚糖溶液在平滑度高、透气度小的原纸表面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和成膜均匀性。2、在包装原纸表面涂布壳聚糖后,SEM、AFM表征表明,纤维之间的孔隙被封闭,纸张表面变得平整光滑,增大壳聚糖涂布量在纸张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膜层。壳聚糖涂布纸的透气度显着减小,涂布1.87g/m2壳聚糖时氧气透过率相对原纸至少下降了83.4%,涂布量为3.68g/m2时的氧气透过率为322.7cm3/m2·24h·0.1MPa,较1.87g/m2涂布纸减少了98.1%,获得了较好的氧气阻隔性能。同时壳聚糖涂布纸获得了优异的阻油性能,强度性能也明显提高,但阻湿性能变化不大,抗水渗透性能有所下降。3、壳聚糖应用于卡纸涂布时,SEM、AFM表征表明膜层均一、致密和连续。CLSM分析表明壳聚糖基本全在纸张表面成膜。单层壳聚糖涂布量为1.96g/m2时,涂布纸的氧气透过率相对原纸至少下降了99.3%,氧气阻隔性能大大提高。当涂布量达到3g/m2时,氧气透过率已经降至200cm3/m2·24h·0.1Mpa以内,壳聚糖双层涂布的阻氧性能优于单层涂布。壳聚糖涂布使纸张阻油性及挺度有明显提升,但阻湿性能有所下降,表面对水更加敏感。由于卡纸背面表面性能差的缘故致使背面涂布的阻隔效果不如正面涂布。4、PVDC涂布使纸张的阻氧性能、阻湿性能及抗水渗透性增强。PVDC涂布量为7.73g/m2时的水蒸气透过率较原纸减少33.9%,PVDC涂布量为6.21g/m2时氧气透过率与涂布3.08g/m2壳聚糖相当,PVDC的阻湿性能优于壳聚糖,但阻氧性能较壳聚糖差,通过壳聚糖/PVDC复合涂布弥补各自的不足。壳聚糖/PVDC复合涂布后可使水蒸气透过率降至223.3g/m2·24h,较原纸降低59.3%,与单独涂布壳聚糖相比下降了66.3%,与此同时阻氧性能及表面抗水性均有较大提升。5、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料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率较壳聚糖涂布纸有所降低,根据壳聚糖和蒙脱土用量的不同,复合涂料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率较单纯壳聚糖涂布减少17.839.7%。Nielsen模型和Bharatdwaj模型结合XRD分析表明,壳聚糖与蒙脱土主体处于相分离状态,部分壳聚糖插层进入到蒙脱土层中。与此同时,加入蒙脱土后,壳聚糖/蒙脱土涂布纸的阻氧性能和抗水渗透性能均较壳聚糖涂布纸有明显提高。
李莹[8](2011)在《涂布纸油墨渗透的表征及影响油墨渗透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涂布纸上能否实现理想的油墨光学密度,取决于油墨在纸张上的渗透性,然而油墨渗透性又受到纸张本身的表面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油墨的渗透性是纸张本身非常重要特性之一,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并在涂层表面固着渗透,其固着渗透情况最终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油墨的使用。目前有关油墨渗透的研究报道中较为精确的是切割法,但切割的过程对于纸张有一定的损伤性,使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大大降低。本论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表征涂布纸的颜料,胶黏剂、涂布及印刷过程对涂层结构和油墨渗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渗透深度和渗透轨迹进行定量化研究。胶粘剂的迁移是影响油墨渗透均匀性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胶黏剂迁移的表征停留在定性和半定量上且测量的误差较大。本论文通过荧光染色法,对胶粘剂在纸张中的三维分布实现了定量化表征,分析了影响胶黏剂迁移的因素,并对胶黏剂的迁移程度对油墨渗透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AFM和SEM分析发现颜料的形状会影响粒子在涂层中的堆砌状态,片状高岭土颜料比纺锤形碳酸钙状颜料填充得更紧密有序,可以较好的覆盖在纸张的表面。高岭土涂层表面更加平滑细腻,涂层的孔隙度小。纺锤体形状的碳酸钙则使涂层孔隙度增大。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印刷油墨进行光学切片,对其在纸张中三维分布进行了研究。高岭土颜料涂布的纸样油墨渗透的深度小,渗透的均匀性好。碳酸钙涂布的纸样其油墨吸收性增强,油墨的渗透深度较大,渗透均匀性较差。通过SEM/EDS和AFM分析发现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涂层表面的C元素含量不断增加,丁苯乳胶在AFM相位图中所占的面积也不断增加,丁苯乳胶在涂层表面的含量不断增加。用罗丹明B对丁苯乳胶进行染色标定,涂布纸Z向任何一个XY平面的胶黏剂含量都能精确的计算出,对胶黏剂在纸张中三维分布的定量化进行了研究。过低的干燥温度加剧了丁苯乳胶向原纸内部的迁移,太高的干燥温度使丁苯乳胶向涂层表面的迁移程度增大。130℃的干燥温度有利于丁苯乳胶在涂布纸上的均匀分布。随涂布固含量的增加的增加,可供蒸发的有效水分的量减小,水分携带胶粘剂迁移程度也就减弱。真空干燥使水分有更多的时间携带胶黏剂在纸张内部移动,使胶黏剂的迁移程度增大。红外干燥使涂层内部的温度的升高很快,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涂层内水分与羧基丁苯胶乳之间的氢键结合,导致乳胶的迁移程度降低。增加丁苯乳胶的用量,颜料粒子排列的有序性和紧密性增强,涂层表面的开放性减弱,涂层的空隙体积减小,涂层表面的粗糙度变小,油墨吸收性下降。胶黏剂的迁移使胶黏剂在涂层内部分布不均匀,纸张的空隙体积变大,大孔和中孔的数量增多,油墨渗透的均匀性变差,纸张的网点再现性变差,出现网点变形,网点边界模糊,引起印刷色斑的发生。增加涂布厚度可以提高纸张的印刷适应性,减少油墨的消耗。压光作用使纸张表面的封闭性增强,纸张的空隙体积降低,油墨吸收性减弱,油墨渗透更加均匀。涂布速度在5m/min到40m/min之间变化时,不会引起纸张印刷性能和油墨渗透情况的显着的变化。涂料的固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同时油墨渗透的均匀性增强,印刷光泽度提高。红外干燥使涂层表面更加光滑,光泽度增大,油墨渗透的均匀性增强,减少了印刷色斑的形成可能。热风干燥降低了油墨的渗透深度,但油墨渗透的均匀性较差。真空干燥方式使油墨的渗透深度增加,增加了油墨的消耗的同时印刷密度下降。增大印刷压力,油墨的渗透深度和印刷光泽度不断增加,印刷密度随着印刷压力的增加不断增大,当印刷压力增大到700N,印刷密度增加变缓并逐渐稳定。当印刷压力增大到750N时,印刷光泽度开始减小。随着印刷速度的增加,纸张和橡皮布接触的时间变短,减少了转移到纸张上的油墨的量,油墨的渗透深度不断的下降,印刷实地密度和光泽度不断下降。普通胶印油墨的渗透深度比UV油墨的渗透深度大,而且渗透的均匀性比UV油墨差。高岭土、碳酸钙的紫外吸收范围对UV油墨干燥没有影响,UV油墨的紫外干燥波长在丁苯乳胶的紫外吸收范围内,随着丁苯乳胶含量增加,丁苯乳胶吸收紫外光的能力增加,UV油墨的固化程度减小。紫外干燥时间对UV油墨的渗透没有影响。
王晶晶[9](2011)在《热转印纸转移层和油墨吸收层结构与印刷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转移印花技术随着人们对DIY的喜爱逐渐被普通家庭所应用,热转移纸作为转移印花技术的中间载体,直接决定转印质量的优劣。目前国产热转印纸张普遍存在以下缺陷:纸张尺寸稳定性差、油墨转移效率低、转印后图像保真性差、转印后图像保持时间长,而国外热转移纸张有优异的转印性能效果,但是价格较高。因此解决国产热转印纸存在的缺陷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原纸的选择、纸张的涂布、纸张的涂层结构及各涂层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制备深色热转印纸的条件,将热转印纸分为原纸、防粘层、转移层、油墨吸收层,每个涂布层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了热转印纸的转移层和油墨吸收层的结构和印刷性能,得出以下结论。1本实验选择化学浆和机械浆各占50%、定量为130 g/m2的原纸作为深色热转印纸的原纸,对原纸进行电晕放电处理,使纸张发生极化,易于进行多次涂布。2将纸张用3 g/m2的PVA进行底涂,以便涂布防粘层,防粘层以90%的硅酮防粘剂做主要组分,加入总量为10%的催化剂、固化剂和交联剂作为辅助助剂,增强防粘剂的防粘性能。通过对防粘剂防粘机理的探讨,最终以防粘剂的总涂布量为4 g/m2,固化温度为150℃,时间为35分钟使防粘层固化完全,达到最佳性能。3通过对转移层的性能和转移机理的探讨,选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以3:7的比例作为转移层组分,涂布量为8 g/m2,转印温度不低于150°C,此时转移层的转移率为94.7%,SEM图表明此时转移层的层间结构致密,耐磨性好。4油墨吸收层的总涂布量为35 g/m2,相对于添加100份的颜料,胶粘剂的添加量为25份,以聚乙烯醇和羧基丁苯胶乳以6:4的比例作为胶粘剂的最佳比,通过红外对比分析和油墨吸收机理探讨,选择HP1055和纳米SiO2以7:3的比例作为颜料组分,微量助剂分散剂和固色剂添加量分别为颜料的1%和2%。油墨吸收层SEM图表明,在160°C时涂层可将94.1%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转移效率高。5将实验室研制热转印纸与国内高档热转印纸张在性能、成分和表观形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室自制的热转印纸纸张尺寸稳定性好,对油墨转吸收性好、转印效率高,转印后图像还原性和保真性高,转印机理表明实验室自制热转印纸转印性能和效果更优异,转印后的图像保持时间更长。
蒋国斌[10](2011)在《废纸制浆造纸过程中胶粘物的性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造纸工业原料结构的调整,废纸的回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废纸回用制浆造纸过程中,纸张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引入的各种胶黏剂、涂布粘合剂以及油墨粘结料等杂质连同木材中的天然树脂等都大量释放到浆水系统中。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会形成胶粘物沉积到成形网、压榨部、烘缸表面以及纸张表面上,大大影响纸机运行性和纸品质量。胶黏物进入废纸循环系统后的尺寸、形状和黏性等特点也变得多种多样,废纸回用系统所面临的胶黏物问题日益严峻。鉴于此,本文对造纸厂胶粘物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在确定了胶粘物基本来源的基础上,分别选取了合适的模型物研究了影响胶粘物沉积的各种因素,并对亚太地区部分纸厂的胶粘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统计,结果表明,纸病,无机沉积物和有机沉积物在胶粘物沉积问题中位居前列。首先,对箱板纸厂干部的胶粘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以聚二-乙基己基丙烯酸酯和聚乙烯基醋酸酯为代表的人工合成聚合物是产生胶粘物的基本来源,但它们在沉积胶粘物中的含量不到十分之一,其余大部分是无粘性的碳酸钙和细小纤维。其次,以水性聚丙烯酸树脂压敏胶和塔罗油分别作为胶粘物中人工合成胶粘剂和天然树脂组分的模型物,研究了影响树脂/胶粘物沉积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钙离子对树脂/胶粘物沉积有重要影响。纸浆中细小组分对树脂/胶粘物沉积也有重要影响,纤维中的细小组分能够吸附更多的树脂/钙皂粒子,阻止了树脂/钙皂粒子之间进一步相互絮聚,降低了它们的粘性,避免了更多的沉积。再者,对浆水系统中的微胶粘物的凝聚行为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EMMA在浆水系统中表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行为,并且与树脂或胶粘物引发的沉积和运行问题有一定关系,EMMA值可通过测定浆水中的胶体状有机物浓度来确定;当工厂过程水及白水中的微胶粘物含量在临界值之上时,就会产生周期性的树脂/胶粘物沉积现象。β-环糊精可通过增加其可润胀性能来降低胶粘物的黏性,减轻了过程水中微胶粘物粒径和数量的易变性倾向,同时也减轻了微胶粘物凝聚的倾向。另外,随着工业包装纸中无机填料加填的广泛应用,研究了无机填料如重钙、轻钙和滑石粉对胶粘物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填料都会与粘性大的胶粘物一起沉积而导致胶粘物沉积量的增加,特别是阳离子聚合物加入量较低情况下,由于填料和失稳的胶粘物在纤维上的吸附较少而导致胶粘物沉积更加严重。加入填料后,沉积物增加量远远大于沉积物中所含的填料的量。不同的填料对胶粘物沉积的影响不同。在阳离子聚合物加入量较大的条件下,轻钙加入后产生的胶粘物沉积比滑石粉少。最后,本研究中引入了具有粒子分选功能的流式细胞仪对浆水系统中胶粘物粒子的数量及大小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定着剂处理后的浆水体系中,通过流式细胞仪可以较全面地了解胶粘物粒子大小和数目不同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判断胶粘物的生成趋势和选用正确的胶粘物控制剂,避免胶粘物沉积的发生;并在实际生产中成功验证。
二、SEM—EDXA研究丁苯胶乳(SBR)在涂布纸中的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M—EDXA研究丁苯胶乳(SBR)在涂布纸中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剩余污泥蛋白在涂布纸粘合剂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剩余污泥蛋白来源及其利用现状 |
1.1.1 剩余污泥产生及处理方式 |
1.1.2 剩余污泥蛋白的提取工艺 |
1.1.3 剩余污泥蛋白的资源化利用 |
1.2 涂布纸 |
1.3 涂料粘合剂 |
1.3.1 涂料粘合剂概述 |
1.3.2 涂料粘合剂分类 |
1.3.3 涂料粘合剂发展趋势 |
1.4 在造纸领域中蛋白质的应用 |
1.5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剩余污泥蛋白提取液分析测试 |
2.3.2 剩余污泥提取蛋白的纯化 |
2.3.3 蛋白粘合剂的制备及基本性质分析 |
2.3.4 涂料的配制及其涂料流变性能测试 |
2.3.5 蛋白粘合剂用量对涂布纸的性能检测 |
2.3.6 改性污泥蛋白乳液的制备 |
2.3.7 改性污泥蛋白接枝率和残余单体测试 |
2.3.8 改性污泥提取蛋白性能表征 |
2.3.9 MMA接枝蛋白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剩余污泥蛋白液特性分析 |
3.1.1 剩余污泥蛋白提取液的基本理化性质 |
3.1.2 污泥提取蛋白基本特性分析 |
3.1.3 污泥提取蛋白元素分析 |
3.1.4 污泥提取蛋白氨基酸组成 |
3.1.5 污泥提取蛋白分子量 |
3.1.6 污泥提取蛋白液粒径分布 |
3.1.7 污泥提取蛋白热稳定性分析 |
3.1.8 小结 |
3.2 蛋白粘合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3.2.1 粘合剂的基本性质 |
3.2.2 蛋白粘合剂对涂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3 蛋白粘合剂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丙烯酸单体改性污泥提取蛋白 |
3.3.1 改性污泥提取蛋白基本性质 |
3.3.2 MMA用量对改性污泥提取蛋白接枝反应的影响 |
3.3.3 MMA用量对改性污泥提取蛋白膜动态接触角的影响 |
3.3.4 MMA用量对改性污泥提取蛋白粒径分布的影响 |
3.3.5 MMA用量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3.6 改性污泥提取蛋白红外表征 |
3.3.7 改性污泥提取蛋白热稳定性研究 |
3.3.8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5.1 创新点 |
5.2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2)纳米纤维素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纤维素概述 |
1.1.1 纳米纤维素定义 |
1.1.2 纳米纤维素特性 |
1.2 NFC的制备 |
1.2.1 机械法 |
1.2.2 TEMPO催化氧化预处理 |
1.2.3 羧甲基醚化改性预处理 |
1.2.4 酶预处理 |
1.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
1.3.1 纳米纤维素在涂料中的应用 |
1.3.2 纳米纤维素在涂布纸中的应用 |
1.3.3 纳米纤维素在其他行业的应用 |
1.4 造纸涂料 |
1.4.1 颜料 |
1.4.1.1 高岭土 |
1.4.1.2 碳酸钙 |
1.4.1.3 二氧化钛 |
1.4.2 颜料的分散 |
1.4.2.1 分散的作用机理 |
1.4.2.2 影响颜料分散的因素 |
1.4.2.3 常用分散剂 |
1.4.3 涂料胶粘剂 |
1.4.3.1 丁苯胶乳 |
1.4.3.2 淀粉 |
1.4.4 涂料流变性能 |
1.4.4.1 涂料粘度 |
1.4.4.2 涂料保水性 |
1.4.5 涂布加工纸的质量指标 |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NFC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2.3.1 PFI磨预处理 |
2.2.3.2 NaClO有效氯测定 |
2.2.3.3 TEMPO氧化 |
2.2.3.4 氧化纤维羧基含量测定 |
2.2.3.5 高压均质处理 |
2.2.3.6 纤维形态测定 |
2.2.3.7 NFC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2.3.8 NFC胶体溶液Zeta电位测定 |
2.2.3.9 NFC胶体溶液流变性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纤维形态表征 |
2.3.1.1 光学显微镜 |
2.3.1.2 纳米粒度仪 |
2.3.1.3 TEM/SEM电子显微镜 |
2.3.2 NFC结晶结构分析 |
2.3.3 NFC胶体溶液稳定性分析 |
2.3.4 NFC胶体溶液流变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FC作辅助胶黏剂对涂料及涂布纸性能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涂料配方 |
3.2.3.2 涂料配制 |
3.2.3.4 涂料保水值的测量 |
3.2.3.5 涂料流变性测量 |
3.2.3.6 纸张涂布 |
3.2.3.7 涂布纸压光 |
3.2.3.8 涂布纸纸性测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丁苯胶乳与NFC配比对涂料保水性影响 |
3.3.2 丁苯胶乳与NFC配比对涂料流变性影响 |
3.3.3 丁苯胶乳与NFC配比对涂布纸印刷性能影响 |
3.3.3.1 表面强度 |
3.3.3.2 K&N油墨吸收性 |
3.3.3.3 光泽度 |
3.3.4 丁苯胶乳与NFC配比对涂布纸吸水性影响 |
3.3.5 丁苯胶乳与NFC配比对涂布纸光学性能影响 |
3.3.6 丁苯胶乳与NFC配比对涂布纸强度性能影响 |
3.3.7 丁苯胶乳与NFC配比对涂布纸平滑度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FC对二氧化钛的分散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2.3.1 二氧化钛颜料颗粒悬浮率的测定 |
4.2.3.2 二氧化钛颜料颗粒对NFC的吸附量测定 |
4.2.3.3 二氧化钛颜料悬浮液残余浊度测定 |
4.2.3.4 二氧化钛颜料悬浮液沉降率测定 |
4.2.3.5 二氧化钛颜料悬浮液颗粒粒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氧化钛颜料颗粒对NFC的吸附 |
4.3.2 NFC对二氧化钛悬浮液分散稳定性影响 |
4.3.2.1 NFC用量对二氧化钛颜料悬浮率影响 |
4.3.2.2 NFC用量对二氧化钛悬浮液残余浊度影响 |
4.3.2.3 NFC用量对二氧化钛悬浮液沉降速度影响 |
4.3.3 NFC用量对二氧化钛悬浮液颗粒粒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羧甲基改性NFC对颜料分散稳定性及涂料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步骤 |
5.2.3.1 高岭土分散pH的确定 |
5.2.3.2 高岭土的分散与涂料配制 |
5.2.3.3 高岭土悬浮液粘度、Zeta电位、悬浮百分比测量 |
5.2.3.4 涂料保水值与流变性测量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H值对高岭土悬浮液分散稳定性影响 |
5.3.2 羧甲基改性NFC对高岭土悬浮液分散效果影响 |
5.3.2.1 粘度分析 |
5.3.2.2 Zeta电位分析 |
5.3.2.3 悬浮百分比分析 |
5.3.3 羧甲基改性NFC对涂料应用性能影响 |
5.3.3.1 涂料保水性 |
5.3.3.2 涂料流变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需进一步研究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喷墨印刷机理及纸张涂层特性分析 |
2.1 喷墨印刷种类与图像质量要求 |
2.1.1 喷墨印刷技术的种类 |
2.1.2 图像质量要求 |
2.2 喷墨纸张种类及印刷适性要求 |
2.2.1 喷墨纸张分类 |
2.2.2 喷墨纸张涂层分析 |
2.2.3 涂层的印刷适性要求 |
2.3 喷墨墨水与纸张作用机理 |
2.3.1 喷墨墨水及其印刷适性 |
2.3.2 水基型墨水与涂层相互作用机理 |
2.4 涂料制备 |
2.4.1 涂料制备过程 |
2.4.2 涂料配制流程图 |
2.4.3 胶黏剂用量的优化 |
2.5 涂层的涂布及其参数优化 |
2.5.1 涂布方式的比较和筛选 |
2.5.2 涂布参数的筛选和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的筛选与优化 |
3.1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特性分析 |
3.1.1 喷墨纸张颜料及其特性要求 |
3.1.2 喷墨纸张涂层主要颜料特性比较 |
3.1.3 混合颜料对涂料及涂层印刷适性的影响 |
3.1.4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二氧化硅的特性 |
3.2 颜料特性对涂层涂布的影响 |
3.2.1 实验 |
3.2.2 粒径对涂布涂层特性的影响 |
3.2.3 粒径对涂布涂层特性的定量分析 |
3.2.4 粒径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3.3 颜料特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3.3.1 粒径对喷墨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3.3.2 粒径对喷墨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3.3.3 粒径对喷墨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3.3.4 粒径对喷墨印刷清晰度的影响 |
3.4 颜料特性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3.4.1 颜料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3.4.2 颜料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3.5 基于仿真实验的颜料粒径筛选的实现 |
3.5.1 颜料粒径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3.5.2 颜料筛选仿真的原理 |
3.5.3 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与应用比较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喷墨纸张涂层胶黏剂的筛选与优化 |
4.1 喷墨纸张涂层胶黏剂特性分析 |
4.1.1 喷墨纸张胶黏剂特性要求 |
4.1.2 喷墨印刷纸张常用胶黏剂特性比较 |
4.2 胶黏剂特性对涂布品质的影响分析 |
4.2.1 实验 |
4.2.2 胶黏剂对涂料粘度的影响 |
4.2.3 胶黏剂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4 胶黏剂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4.3 胶黏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4.3.1 胶黏剂对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4.3.2 胶黏剂对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4.3.3 胶黏剂对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4.3.4 胶黏剂对印刷清晰度的影响 |
4.4 胶黏剂特性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4.4.1 胶黏剂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4.4.2 胶黏剂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4.5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胶黏剂筛选的实现 |
4.5.1 胶黏剂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4.5.2 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原理与优势 |
4.5.3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胶黏剂筛选的实现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的筛选与优化 |
5.1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特性分析 |
5.1.1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的特性要求 |
5.1.2 固色剂的分类及其固色机理 |
5.1.3 常用固色剂及特性比较 |
5.2 固色剂用量对涂布品质的影响 |
5.2.1 实验 |
5.2.2 固色剂对涂料粘度的影响 |
5.2.3 固色剂用量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5.3 固色剂用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
5.3.1 固色剂对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5.3.2 固色剂对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5.3.3 固色剂用量对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5.3.4 固色剂用量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 |
5.3.5 固色剂用量对印品耐水性的影响 |
5.4 固色剂用量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5.4.1 固色剂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5.4.2 固色剂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5.5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固色剂筛选的实现 |
5.5.1 固色剂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5.5.2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固色剂用量筛选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喷墨印刷纸张的制备与印刷适性优化 |
6.1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材料及其制备实验设计 |
6.1.1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材料 |
6.1.2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实验设计 |
6.2 纸张涂布及其过程控制 |
6.3 印刷适性检测 |
6.3.1 标版设计 |
6.3.2 纸张表面性能、印刷质量以及抗水性测量 |
6.4 印刷适性优化 |
6.4.1 实验结果 |
6.4.2 直观分析与讨论 |
6.4.3 方差分析与讨论 |
6.4.4 工艺条件的优化 |
6.4.5 优化的喷墨打印纸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喷墨纸张的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评价 |
7.1 喷墨纸张的印刷适性的评价 |
7.1.1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研究内容 |
7.1.2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评价方法 |
7.1.3 基于图像质量的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评价体系建立 |
7.1.4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的评价 |
7.2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4)脱墨再生纸制造环保型涂布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脱墨再生纸概述 |
1.2 颜料涂布加工纸的概述 |
1.2.1 颜料涂布加工纸的概念 |
1.2.2 颜料涂布加工纸的结构与组成 |
1.2.3 颜料涂布加工纸的加工目的 |
1.2.4 颜料涂布加工纸的分类 |
1.2.5 颜料涂布加工纸的生产流程 |
1.2.6 颜料涂布加工纸的发展概况 |
1.3 涂布加工纸的涂料组分概述 |
1.3.1 颜料 |
1.3.2 胶黏剂 |
1.3.3 其他涂料助剂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涂料的制备 |
2.3.2 涂布实验 |
2.3.3 纸张物理性能的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预涂涂料中颜料配比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1.1 对涂布纸白度的影响 |
3.1.2 对涂布纸光泽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面涂涂料中颜料配比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2.1 对涂布纸白度的影响 |
3.2.2 对涂布纸光泽度的影响 |
3.2.3 对涂布纸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3.2.4 对涂布纸印刷光泽度的影响 |
3.2.5 对涂布纸表面强度的影响 |
3.2.6 小结 |
3.3 生物胶乳取代羧基丁苯胶乳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3.1 生物胶乳在预涂涂料中取代羧基丁苯胶乳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3.2 生物胶乳在面涂涂料中取代羧基丁苯胶乳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3.3.3 生物胶乳在预涂涂料和面涂涂料中同时使用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5 展望 |
5.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5.2 需要完善的工作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塑化改性淀粉涂布胶粘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纸张涂布概述 |
1.2 胶黏剂的作用机理 |
1.2.1 吸附理论 |
1.2.2 扩散理论 |
1.2.3 静电理论 |
1.2.4 机械结合理论 |
1.2.5 润湿理论 |
1.3 涂布胶黏剂的分类 |
1.3.1 淀粉基胶粘剂 |
1.3.2 纤维素基衍生物 |
1.3.3 干酪素 |
1.3.4 聚乙烯醇(PVA) |
1.3.5 石油基胶乳 |
1.3.6 其他合成涂布胶粘剂 |
1.3.7 涂布胶粘剂的发展方向 |
1.4 淀粉改性方法 |
1.4.1 淀粉概述 |
1.4.2 淀粉的基本性质 |
1.4.3 淀粉的改性方法 |
1.4.3.1 接枝共聚改性 |
1.4.3.2 侧功能基改性 |
1.4.3.3 交联改性 |
1.4.3.4 氧化改性 |
1.4.3.5 酶改性 |
1.4.3.6 物理改性 |
1.5 淀粉类胶黏剂的研究现状 |
1.5.1 氧化淀粉胶黏剂 |
1.5.2 酯化淀粉胶黏剂 |
1.5.3 塑化淀粉胶粘剂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改性淀粉的制备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2.1 淀粉挤压塑化的原理 |
2.2.2 塑化改性实验方法 |
2.2.3 淀粉酯化原理 |
2.2.4 酯化改性方法 |
2.2.5 淀粉接枝原理 |
2.2.6 淀粉接枝实验方法 |
2.3 |
2.3.1 分析方法 |
2.3.1.1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1.2 粘度的测定 |
2.3.1.3 涂布纸张性能的测定 |
2.3.2 涂料的制备及涂布工艺 |
2.3.2.1 涂料配方 |
2.3.2.2 涂料配制 |
2.3.2.3 纸张涂布及后处理 |
2.4 淀粉塑化改性的正交试验及结果分析 |
2.5 挤压改性的单因素实验 |
2.5.1 挤压工艺对淀粉糊液粘度的影响 |
2.5.2 挤压工艺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2.4.3 小结 |
2.6 塑化酯化淀粉的制备 |
2.6.1 酯化剂用量对淀粉糊液粘度的影响 |
2.6.2 酯化剂用量对涂布纸张性能的影响 |
2.6.3 小结 |
2.7 塑化/接枝共聚改性淀粉的制备 |
2.7.1 淀粉接枝共聚的单因素实验 |
2.7.2 接枝聚合工艺对产物粘度的影响 |
2.7.3 接枝工艺条件对涂布纸张性能的影响 |
2.7.4 小结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淀粉的结构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 方法与原理 |
3.2.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2.1.1 实验方法 |
3.2.1.2 实验原理 |
3.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3.2.2.1 实验方法 |
3.2.2.2 实验原理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2.3.1 实验方法 |
3.2.3.2 实验原理 |
3.2.4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3.2.4.1 实验方法 |
3.2.4.2 实验原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淀粉分子结构分析 |
3.3.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3.3.3 结晶结构分析 |
3.3.4 DSC 分析 |
3.3.5 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淀粉对涂料及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涂料制备与涂布工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涂布纸性能检测 |
4.3.2 涂料性能检测 |
4.3.2.1 剪切作用下涂料表观粘度的测定 |
4.3.2.2 涂料保水值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淀粉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4.4.1.1 塑化淀粉与胶乳配比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4.4.1.2 塑化酯化淀粉与胶乳配比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4.4.1.3 塑化接枝淀粉与胶乳配比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
4.4.2 改性淀粉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4.2.1 改性淀粉对涂料剪切粘度的影响 |
4.4.2.2 改性淀粉对涂料保水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改性滑石粉处理白色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色树脂的研究现状 |
1.1.1 白色树脂的来源 |
1.1.2 白色树脂的物理化学特征 |
1.1.3 白色树脂的危害 |
1.1.4 白色树脂的控制方法 |
1.2 白色树脂的检测方法 |
1.3 常用白色树脂控制剂的控制机理 |
1.3.1 滑石粉 |
1.3.2 硫酸铝 |
1.3.3 聚乙烯亚胺 |
1.3.4 淀粉酶 |
1.4 白色树脂的研究现状 |
1.5 利用改性滑石粉处理白色树脂 |
1.5.1 滑石粉改性的必要性 |
1.5.2 滑石粉的改性类型 |
1.5.3 国内外的改性方法 |
1.5.4 阳离子改性滑石粉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8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影响白色树脂形成因素的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涂布损纸疏解微观形态 |
2.3.2 pH值对白色树脂形成的影响 |
2.3.3 温度对白色树脂形成的影响 |
2.3.4 损纸浆浓度对白色树脂形成的影响 |
2.3.5 剪切力对白色树脂形成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白色树脂控制剂处理效果的比较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滑石粉处理效果研究 |
3.3.2 硫酸铝处理效果研究 |
3.3.3 PEI控制效果研究 |
3.3.4 淀粉酶控制效果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滑石粉的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搅拌速度影响 |
4.3.2 改性时间影响 |
4.3.3 改性温度影响 |
4.3.4 改性物反应浓度影响 |
4.3.5 阳离子淀粉添加量对滤液浊度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滑石粉与普通滑石粉对比分析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改性滑石粉对浊度影响 |
5.3.2 改性滑石粉对Zeta电位影响 |
5.3.3 改性滑石粉对滤液电荷需求量影响 |
5.3.4 改性滑石粉对纸页性能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性滑石粉微观机理分析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扫描电镜观察 |
6.3.2 颗粒粒径分析 |
6.3.3 红外光谱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7)纸张阻隔性涂布及其阻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纸张与纸张阻隔性 |
1.1.1 纸张与纸张包装 |
1.1.2 纸张阻隔性 |
1.2 纸张获得阻隔性的方法 |
1.2.1 浸渍加工 |
1.2.2 复合技术 |
1.2.3 阻隔性涂布 |
1.3 壳聚糖阻隔性涂布 |
1.4 阻隔性涂层的结构及阻隔性能分析方法 |
1.4.1 涂层结构分析 |
1.4.2 阻隔性能分析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及涂布底纸的选择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冰醋酸用量对壳聚糖溶液粘度和 pH 的影响 |
2.2.2 壳聚糖浓度对壳聚糖溶液粘度的影响 |
2.2.3 原纸的基本性能 |
2.2.4 涂布前后纸张的润湿性能 |
2.2.5 壳聚糖成膜性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用于包装原纸阻隔性涂布的研究 |
3.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SEM表征涂布前后纸张表面形貌变化 |
3.2.2 AFM表征涂布前后纸张表面平整性及粗糙度变化 |
3.2.3 壳聚糖涂层的渗透情况 |
3.2.4 壳聚糖涂布对透气度的影响 |
3.2.5 壳聚糖涂布对阻氧性能的影响 |
3.2.6 壳聚糖涂布对阻油性能的影响 |
3.2.7 壳聚糖涂布对阻湿性能的影响 |
3.2.8 壳聚糖涂层的抗水渗透性能 |
3.2.9 壳聚糖涂布对强度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用于白卡纸阻隔性涂布的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壳聚糖涂布前后纸张表面孔隙及粗糙度变化 |
4.2.2 壳聚糖涂层的 CLSM 分析 |
4.2.3 壳聚糖涂布对阻氧性能的影响 |
4.2.4 壳聚糖涂布对阻油性能的影响 |
4.2.5 壳聚糖涂布对阻湿性能的影响 |
4.2.6 壳聚糖涂层的抗水渗透性能 |
4.2.7 壳聚糖涂布对强度性能的影响 |
4.2.8 壳聚糖涂布对光学性能的影响 |
4.2.9 壳聚糖在卡纸背面涂布的微观形貌表征 |
4.2.10 壳聚糖在卡纸背面涂布的阻隔性能 |
4.2.11 几种聚合物涂布纸阻隔性能的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VDC及壳聚糖/PVDC复合阻隔性涂布的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壳聚糖涂层表面复涂的探讨 |
5.2.2 PVDC涂布前后纸张表面形貌表征 |
5.2.3 PVDC涂布对阻氧性能的影响 |
5.2.4 PVDC涂布对阻油性能的影响 |
5.2.5 PVDC涂布对阻湿性能的影响 |
5.2.6 PVDC涂层的抗水渗透性能 |
5.2.7 PVDC涂布纸的光学性能 |
5.2.8 壳聚糖/PVDC双层涂布的阻隔性能 |
5.2.9 壳聚糖/PVDC涂层的抗水渗透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料在纸张阻隔性涂布中的应用 |
6.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6.1.1 实验原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不同蒙脱土对涂布纸阻湿性能和抗水渗透性能的影响 |
6.2.2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料的稳定性 |
6.2.3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布纸的 SEM 微观结构表征 |
6.2.4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布对阻湿性能的影响 |
6.2.5 复合涂层水蒸气透过机理分析 |
6.2.6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层 XRD 分析 |
6.2.7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布对阻氧性能的影响 |
6.2.8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涂层的抗水渗透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涂布纸油墨渗透的表征及影响油墨渗透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涂布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 涂布纸的涂层结构及影响因素 |
1.2.1 涂层结构的形成 |
1.2.2 颜料对涂层结构的影响 |
1.2.3 胶粘剂对涂层结构的影响 |
1.2.4 原纸对涂层结构的影响 |
1.2.5 助剂和PH 值对涂层结构的影响 |
1.3 涂层结构和性能对印刷油墨渗透的影响 |
1.3.1 涂布纸性能与涂层结构的关系 |
1.3.2 涂布纸涂层孔隙分布对油墨渗透的影响 |
1.3.3 涂布纸的油墨吸收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
1.4 涂布纸油墨渗透的研究现状 |
1.4.1 胶黏剂迁移理论及研究现状 |
1.4.2 胶黏剂分布和迁移表征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3 油墨渗透的表征和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颜料对涂布纸涂层微观结构及油墨渗透影响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涂布纸样的制备 |
2.2.3 印刷样条的制备 |
2.2.4 原子力显微镜(AFM) 分析 |
2.2.5 扫描电镜(SEM) 分析 |
2.2.6 涂布纸表面性能的测定 |
2.2.7 纸张表面自由能测试 |
2.2.8 纸张孔隙率测试 |
2.2.9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分析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颜料粒子和丁苯乳胶的粒径分布及形状 |
2.3.2 颜料对涂布纸涂层表面性能的影响 |
2.3.3 颜料对涂布纸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2.3.4 颜料对涂布纸涂层孔隙率和孔径分布的影响 |
2.3.5 颜料对涂布纸涂层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6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颜料对涂布纸油墨渗透均匀性的影响 |
2.3.7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颜料性能对涂布纸油墨渗透深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胶黏剂三维分布的定量化表征及影响胶黏剂迁移因素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涂布纸样的制备 |
3.2.3 染色机理 |
3.2.4 荧光颜料的选择 |
3.2.5 丁苯乳胶的染色标记过程 |
3.2.6 胶黏剂在涂层表面含量和分布的表征方法 |
3.2.7 胶黏剂在纸张内部三维分布的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涂层表面胶黏剂含量的SEM-EDS 分析 |
3.3.2 涂层表面胶黏剂含量的AFM 分析 |
3.3.3 胶黏剂Z 向分布和迁移程度的定量分析 |
3.3.4 涂料的固含量对胶黏剂迁移的影响 |
3.3.5 干燥方式对胶黏剂迁移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胶黏剂对涂布纸涂层微观结构及油墨渗透影响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仪器 |
4.2.2 涂布纸样的制备 |
4.2.3 印刷样条的制备 |
4.2.4 涂布纸表面性能的测试 |
4.2.5 纸张孔隙结构分析 |
4.2.6 SEM 表面形貌分析 |
4.2.7 AFM 测试分析 |
4.2.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油墨的渗透轨迹 |
4.2.9 显微镜测试 |
4.3 结果及讨论 |
4.3.1 胶黏剂用量对纸张表面性能的影响 |
4.3.2 胶黏剂用量对纸张涂层孔隙分布的影响 |
4.3.3 胶黏剂用量对纸张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4 胶黏剂用量对涂布纸油墨渗透的影响 |
4.3.5 胶黏剂迁移对涂布纸表面性能的影响 |
4.3.6 胶黏剂迁移对涂层孔隙分布的影响 |
4.3.7 扫描电镜分析 |
4.3.8 胶黏剂迁移对纸张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9 胶黏剂迁移对涂布纸印刷色斑形成的影响 |
4.3.10 胶黏剂迁移对涂布纸油墨渗透深度和均匀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施涂过程及压光作用对涂布纸油墨渗透影响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2 涂布纸样的制备 |
5.2.3 印刷过程 |
5.2.4 纸张表面性能测试方法 |
5.2.5 纸张孔隙结构分析 |
5.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涂层厚度对涂布纸的表面特性的影响 |
5.3.2 涂层厚度对于油墨渗透的影响研究 |
5.3.3 压光作用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5.3.4 压光作用对纸张表面形貌和孔隙分布的影响 |
5.3.5 压光作用对涂布纸油墨渗透的影响 |
5.3.6 涂布速度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5.3.7 涂布速度对油墨渗透的影响 |
5.3.8 涂料固含量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5.3.9 涂料固含量对油墨渗透的影响 |
5.3.10 干燥方式对涂布纸表面性能的影响 |
5.3.11 干燥方式对涂布纸油墨渗透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印刷过程对涂布纸油墨渗透影响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6.2.2 涂布纸样的制备 |
6.2.3 印刷过程 |
6.2.4 涂布用原料的紫外测试分析 |
6.2.5 红外测试分析 |
6.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印刷压力对油墨渗透的影响 |
6.3.2 印刷速度对油墨渗透的影响 |
6.3.3 油墨类型对油墨渗透的影响 |
6.3.4 颜料和胶黏剂的紫外吸收分析 |
6.3.5 丁苯乳胶对UV 油墨在涂布纸上固化影响的红外测试分析 |
6.3.6 UV 油墨固化程度对油墨渗透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本论文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
三、对未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热转印纸转移层和油墨吸收层结构与印刷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特种纸 |
1.1.1 国内外特种纸发展概况 |
1.1.2 特种纸企业 |
1.1.3 典型的特种纸 |
1.2 转移印花技术 |
1.2.1 干转印与湿转印 |
1.2.2 转移印花的优缺点 |
1.3 热转印技术 |
1.3.1 热转印技术的原理及几种热转印技术 |
1.3.2 热转印技术的特点 |
1.3.3 热转印技术的未来发展 |
1.3.4 热转印技术工艺的选择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行性分析 |
1.4.4 研究意义 |
第2章 热转印纸张的结构与原纸的预涂布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转印纸涂层结构及各涂层功能 |
2.3.2 纸样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的原理 |
2.3.3 不同原纸纸张性能对比 |
2.3.4 PVA 施胶后四种纸样的各项物理指标的对比 |
2.3.5 防粘剂的选择 |
2.3.6 防粘层的防粘剂涂布量的选择 |
2.3.7 防粘层固化温度的选择 |
2.3.8 固化时间对防粘层的性能的影响 |
2.3.9 防粘剂防粘机理的分析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移层涂布技术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热熔胶性能对比 |
3.3.2 热塑性树脂的涂布量对转移层性能的影响 |
3.3.3 热塑性树脂的配比对纸页性能的影响 |
3.3.4 转移层配比对转移率的影响 |
3.3.5 转印温度对转移层性能的影响 |
3.3.6 转移层的转移机理的分析探讨 |
3.3.7 转移层电镜分析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转印纸油墨吸收层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1.1 颜料 |
4.1.2 胶粘剂 |
4.1.3 涂料中其他辅助助剂 |
4.1.4 热转印纸的评价指标 |
4.1.5 检测油墨色密度值的方法 |
4.1.6 检测油墨吸收性的方法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颜料的分散及制备 |
4.2.4 胶粘剂的制备 |
4.2.5 涂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胶粘剂的种类对转移层性能的影响 |
4.3.2 胶粘剂的添加量对纸张油墨吸收层性能的影响 |
4.3.3 颜料的选择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4 固色剂的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5 油墨吸收层涂布量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
4.3.6 转印温度对油墨吸收层转印性能的影响 |
4.3.7 油墨吸收层电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室热转印成纸与国内高档热转印纸性能、成分和表观形态的对比分析 |
5.1 前言 |
5.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两种热转印纸张的物理及印刷性能对比 |
5.3.2 不同转印温度下两种纸页的打印及转印性能的对比 |
5.3.3 两种纸样的红外谱图对比 |
5.3.4 两种纸样扫描电镜对比 |
5.3.5 印刷色墨在两种纸张涂层表面的渗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之处 |
6.3 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废纸制浆造纸过程中胶粘物的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废纸胶粘物的定义、分类、危害及其来源 |
1.1.1 废纸胶粘物定义 |
1.1.2 废纸胶粘物的分类 |
1.1.3 废纸胶粘物的危害 |
1.1.4 废纸胶粘物的来源 |
1.2 浆水体系或白水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 |
1.2.1 DCM 及其来源 |
1.2.2 DCM 物质对湿部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
1.3 胶粘物沉积的机理 |
1.3.1 胶体稳定和失稳理论 |
1.3.2 造成 DCM 或次生胶粘物失稳沉积的其他原因 |
1.4 废纸浆水中胶粘物的凝聚理论 |
1.5 胶粘物的分析及检测 |
1.5.1 胶粘物的定量及其化学组成的测定 |
1.5.2 次生胶粘物沉积潜力的测定 |
1.6 胶粘物的控制工艺及技术 |
1.6.1 胶粘物控制的物理方法 |
1.6.2 胶粘物的化学控制法 |
1.6.3 胶粘物(树脂)沉积控制的生物方法 |
1.7 纸厂白水系统中 DCM 的去除技术 |
1.8 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其应用 |
1.8.1 流式细胞术 |
1.8.2 流式细胞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1.8.3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领域 |
1.9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9.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废纸浆胶粘物主要组分的分析及其来源 |
2.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1.1 胶粘物和白水样品的选取 |
2.1.2 胶粘物化学组分的分离 |
2.1.3 胶粘物化学组分的分析和条件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胶粘物各组分所占比例 |
2.2.2 丙酮不溶解物的FT-IR |
2.2.3 四氢呋喃抽出物的FTIR 和Py-GC-MS 分析 |
2.2.4 固相萃取四氢呋喃洗出物的GC-MS 分析 |
2.2.5 胶粘物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 |
2.2.6 胶粘物样品抽提残余物灰分的分析 |
2.2.7 白水中无机组分的分析 |
2.3 亚太地区纸厂沉积物分析统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次生胶粘物模型物沉积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
3.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1.1 次生胶粘物乳液的配置 |
3.1.2 阳离子电解质 |
3.1.3 沉积装置和测定原理 |
3.1.4 沉积方法 |
3.1.5 未漂CTMP 的洗涤 |
3.1.6 漂白针叶木浆的打浆 |
3.1.7 显微镜照相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树脂沉积和钙离子加入量 |
3.2.2 树脂沉积和钙离子添加速度 |
3.2.3 树脂沉积量和pH |
3.2.4 树脂沉积量和沉积时间 |
3.2.5 纤维的加入对树脂沉积的影响 |
3.2.6 树脂粒子在纤维上吸附的显微镜观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纸回用浆水系统中胶粘物凝聚行为的研究 |
4.1 实验原料和方法 |
4.1.1 白水和浆料 |
4.1.2 胶体粒径测定 |
4.1.3 胶体颗粒数目的测定 |
4.1.4 β-环糊精 |
4.1.5 EMMA 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EMMA 与粘性的关系 |
4.2.2 EMMA 和胶体状有机物浓度 |
4.2.3 EMMA 的测定 |
4.2.4 玖龙纸业过程水中微胶粘物的凝聚行为 |
4.2.5 广州造纸厂过程水中微胶粘物的凝聚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机填料对废纸浆胶粘物沉积的影响 |
5.1 实验原料和方法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滑石粉和轻质碳酸钙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
5.2.2 325 目滑石粉对树脂沉积的影响 |
5.2.3 钙离子对加入滑石粉树脂体系沉积性能的影响 |
5.2.4 超细滑石粉的加入对树脂沉积的影响 |
5.2.5 几种无机填料对树脂沉积影响的比较 |
5.2.6 无机填料加入顺序对树脂沉积的影响 |
5.2.7 填料对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吸附 |
5.2.8 滑石粉和轻质碳酸钙对二次胶粘物沉积的影响 |
5.2.9 胶粘物沉积中的无机填料 |
5.2.10 填料和阳离子电解质加入顺序对胶粘物沉积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式细胞仪用于判断次生胶粘物数量和粒径大小的应用研究 |
6.1 实验原料与方法 |
6.1.1 浆料及其处理 |
6.1.2 阳离子定着剂 |
6.1.3 胶粘物粒子染色 |
6.1.4 浊度的测量 |
6.1.5 流式细胞仪分析 |
6.2 结果和讨论 |
6.2.1 浊度仪分析原理 |
6.2.2 浊度仪分析结果 |
6.2.3 流式细胞仪分析 |
6.3 流式细胞仪对实际生产的指导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SEM—EDXA研究丁苯胶乳(SBR)在涂布纸中的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剩余污泥蛋白在涂布纸粘合剂上的应用研究[D]. 李祥祥.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2]纳米纤维素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D]. 徐辉.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3]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D]. 张岩.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3)
- [4]脱墨再生纸制造环保型涂布纸[D]. 顾丽丽.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5]塑化改性淀粉涂布胶粘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于德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6]改性滑石粉处理白色树脂的研究[D]. 杜成标.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1)
- [7]纸张阻隔性涂布及其阻隔性能研究[D]. 刘玉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8]涂布纸油墨渗透的表征及影响油墨渗透因素的研究[D]. 李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9]热转印纸转移层和油墨吸收层结构与印刷性能的研究[D]. 王晶晶.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10)
- [10]废纸制浆造纸过程中胶粘物的性状研究[D]. 蒋国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