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品格,光辉的形象

高尚的品格,光辉的形象

一、崇高的品德 光辉的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鸿凯[1](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文中指出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关键词。在苦难而又辉煌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文化是最璀璨夺目、鼓舞斗志和洗礼精神的文化景观。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发出革命先声和引领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激发革命热忱和磨砺革命意志的精神密码。正是有了革命文化的滋养,才锻造了一大批“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以往任何一个政治团体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联系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从革命文化中感悟历史、永葆初心,有助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党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习近平多次讲到要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提出了“继承革命文化”的重大课题。继承革命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质的精神营养。新时代大学生要自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才能使革命文化成为打造“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本文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阐释革命文化的理论内涵、历史价值和时代意蕴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对于涵育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特殊功用。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并且高校在开展革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在把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革命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才能使大学生在最美好的人生际遇始终保持战斗的精神和拼搏的劲头。新时代高校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必须始终以大学生为中心,把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而切实增强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时代感和实效性。第一部分,分析了革命文化以及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内涵。本章在深刻把握革命文化的丰富内涵、生成规律和文化品格的基础上,阐释了革命文化的本质和历史价值。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文化是指引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文化支撑,也是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以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要深刻理解革命文化教育的本质,也要把握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主要特征,从而使革命文化教育成为大学生筑牢理想信念、练就成事本领的重要途径。第二部分,阐明了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依据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人的发展理论等。重视对大学生的革命文化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借鉴历史经验,还要立足新的时代坐标,充分挖掘革命文化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铸魂育人的重要价值,从而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正确指引。第三部分,基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的检视与反思。当前,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革命文化认同的下降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此外,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只有探究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并进行恰当归因,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凝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最大合力。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凝聚了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崇高品格。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感悟光荣的革命历史、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传承优秀的革命精神,从而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引导作用。第五部分,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要畅通高校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不断增强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相关特色课程的育人功能;要不断拓展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等;要积极利用革命文化教育的社会资源,发挥革命历史遗迹、革命文创产品和革命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侯燕[2](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王海艳[3](2020)在《《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初期文学的“一体化”并非一蹴而就,至1966年后方最终基本形成。在此之前,尽管毛泽东有一言九鼎之尊,但他的文艺思想被准确、彻底地理解有一个不太短的过程,加之他本人的文艺思想也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期间与国内各种不同的文艺思想免不了有所碰撞。这些碰撞每每以对具体作家作品或文艺现象的大批判、大讨论或文艺运动的方式显示。与新中国几乎同时诞生的《文艺报》是新中国初期最权威、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是新政权、新社会、新历史时代背景下,为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艺发展未来而进行的组织化、制度化的权力运作产物,是被赋予了政治文化使命的国家级重要期刊媒介。鉴于《文艺报》的特殊地位,该期刊上曾热烈议论过的小说作品是考察当时文学思潮、文艺政策演变的重要文本。1949-1966年期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往往具有某种标本意义,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先锋性、多义性和探索性,反映出那段特定时期文艺的新动向、新方向,具有主流文艺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引领性。而围绕“热议小说”出现的批评文章则反映出文艺界领导乃至最高领导人、文学批评家及社会各阶层读者思想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及其时代演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伦理观和审美观的冲突与撞击尤为引人瞩目、意味深长。梳理剖析1949-1966年间《文艺报》上的“热议小说”,可以发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形成的具体脉络,也可对相关文本所受不同褒贬遭遇予以新的更具深度和宏观视野的阐释。深入分析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文本及围绕其产生的评论文章,可发现“十七年”文学创作及批评的内部话语如何从多元、冲突到同一与“规范”。本文锁定热议聚焦点,并解析聚焦点产生的原因及周围文学生态环境,从而更深地理解小说热议背后的社会思潮变化、意识形态冲突、文化背景冲突、文学权力博弈、文艺政策演变等以及其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分布、抵牾、冲突、消解,以及最终如何被体制所规训。1949-1955年是文学“一体化”过程的开端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所塑造的多是贴近现实的工农兵人物形象,作品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新时代新生活的反映和过往革命历史故事的讲述;创作风格以现实主义为主;创作主体是分层分等的存在,工农兵作家开始成长,而部分资深老作家处境开始变得艰难。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以批判性的为主,政治性批评话语和简单粗暴式批评风格开始出现,对更高、更正面的新人物及英雄形象塑造的期待,是这一时期批评文本较为一致的指向,批评主体主要是精英批评家,但普通读者的激进批评话语开始显现。《金锁》的创作及引发的批评拉开了文学体制“一体化”进程的序幕。1956-1962年是文学“一体化”的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高大、理想的人物形象开始出现,光辉的革命历史、崭新的建设时代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显现成为主要创作点,创作主体也较为多元,创作风格则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较为和谐的统一。因1960-1962年前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热议小说”的相关批评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批评文本话语之间出现可贵的论争与交锋现象,创作规范和标准问题在争议中初步确立,而作品的艺术性也受到批评家的珍视,批评主体中工农兵群众力量开始增强,激进的政治评论者开始登场,但部分精英评论家还坚守着批评个性与思想的独立。1963-1966年是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完成时期。这一阶段,“热议小说”作品中开始出现完美典范的“超人”形象,阶级斗争话语在作品中凸显,创作风格已远远偏离现实主义,走向极端浪漫主义,创作主体构成较为单一,大都是工农兵出身的作家,他们有趋同的政治形态化写作模式,有共性的创作指导思想和创作话语。围绕”热议小说”的批评文本与创作文本话语类同、评价标准及指导思想渐趋一致,更加重视作品的教育与宣传功能。批评主体方面,精英评论者的个性与独立性消失,评论主体工农兵化、与创作主体同一化。《欧阳海之歌》的创作及其相关批评,标志着文学“一体化”的最终形成。文学“一体化”的建构过程,不是单一行进式的,始终伴随着文艺界各种力量、各种矛盾、各种关系的斗争和角力,发展到1966年,公开发表的创作文本及批评文本最终形成“一体化”形态。从文艺理论上看,以1949-1966《文艺报》“热议小说”及相关批评为中心来考察“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分期问题,不仅符合两者间实际的因果逻辑关系,而且显示了一种以小见大、从点到线、由线构面、注重文本及背景、强调实证的科学研究方法。从研究实践上看,“十七年”小说创作及批评,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艺术活动,而是一种被深深制约、严格规范、不断演进的社会体制内的活动。之前的研究者,大都倾向于把“一体化”文学视为“十七年”文学发展时期一个已然的、静态的、固化的形态,对它进行描述式、呈现式、阐述式、论争式的共时性研究。本论文在认真、深入研读小说文本和批评文本的基础上,综合考察时代背景、社会思潮、文艺政策、小说文本、小说批评文本、小说家及小说批评家主体特征,使关于“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论题,在历时性、阶段性、动态化的研究视野下展开,以彰显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历史纵深感与科学学理性。

陈曦[4](2013)在《论雷锋奉献精神》文中认为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研究,对于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形成、影响和弘扬,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利于抓住实质全面准确理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作奉献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际,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雷锋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开拓,必然要求有所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由此而来,需要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说明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以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全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共同精神财富;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常态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第一、二、三、四章,和结束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本选题的重要意义,述评我国学术界对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概括本论文的创新方面,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灵魂、支柱、基石和基本特征,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经过综合分析,概括雷锋精神的六个组成要素,论述雷锋奉献精神是贯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最能体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二章研究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总结可供当前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有三个发展阶段,即雷锋经历新旧社会对比,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阶段;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阶段;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阶段。本论文概括了三条可供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一是组织精心培育。二是个人严格要求。三是社会广泛倡导。第三章审视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揭示雷锋奉献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意义。50年来,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涌现出王杰、焦裕禄、刘英俊、张志新、张华、吴天祥、郭明义、庄仕华等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同时,雷锋奉献精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论文还着重分析了雷锋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基本原因。强调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他伟大而平凡的特质,使其既令人景仰,又可亲可近、可学可及,成为全社会竞相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奉献精神的广泛传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结为一句话,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的思路办法。第一,要认清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弘扬雷锋奉献精神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应当依靠四个主要途径;第四,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提出四个管用有效的办法。结束语主要是从作者对本论题研究的思想认识和切身体验中,概括说明了四个结论。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袁文斌[5](2010)在《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榜样教育是一个关涉人成长和发展的窒要问思,是德育理论和实践要经常面对的攻要问题。苏粗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用人来建材气“只有人格才能形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冲。鸽育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榜样教育因榜样这一价值载体其实、生动、鲜活的特点,把抽象的道德形象化、人格化,以其直观、简捷、人性化的教育形式,融审美、情感、道铂理论于一体,从学习主体的豁求、感受、体脸出发,将说教式、滋愉式的德育形式衍化为由学习者内心仰墓而产生情感共鸣并主动效仿和内化摘样精神品质的教、学、做相统一的活动,因面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特殊的教育效果,成为德育和社会主义栩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换言之,扮样教育较之其它德育形式,其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榜样这一人格化的价值载体和生动的道德形象打动人和感化人,唤起人内心的情感、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盛要,激发人积极求进、追京理想的愿望和热情,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相统一,达甄以远大的理想鼓舞人、以先进的价值引导人、以优秀的卒迹感染人、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的教育目的。目前,随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多元利益关系、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形成,我国的道德建设与经济、文化的矛盾日益凸显,德育中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仍像条拜的泛滥,使得摘样教育无所适从,衰现出独语和前所未有的输狱情形。这些情况一方面容易造成社会价值观的棍乱,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集体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从而形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闻关系的协调。因此,解决捞样教育理论的不适应性和实践中的馗尬困墉越来越突出地招在教育者面前。捞样教育已成为形响膏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派要命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认为,榜样教育是德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发捆和探究,有助于全面地理解拍育的栩神实质与价值追求,有助于深刻认识榜样教育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原理,从而有效地指导捞样教育实践。因而,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蓦础上,运用中西方关于榜样教育的基本理论,从多学科结合的视角,将理论研究与问题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以及比较、历史、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陌释、实证分析、比较归纳、经脸总结,试圈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当代我国的榜样教育进行系统研究,以期阅明柳样教育在促进个体道德品质生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方面的特殊意义,揭示榜样教育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的深层次琢因,探导榜样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而为榜样教育的有效实施,为构建科学的榜样教育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在研究思路上,以榜样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如概念界定、功能作用、理论依据、社会墓础、矛后规律、运行机制等为“经气以榜样教育实践的发展流变为“纬,,通过横向考察榜样教育的理念、机制、内容、形式,纵向审视榜样教育的历史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得失,探析原因,研究对策,构建榜样教育的内容体系.本篇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阐释榜样教育的涵义,确定榜样教育的概念、本质和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榜样教育进行规范分析,阐明关于榜样教育的基本理论,第二章从多学科的角度阐述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基本原理的释析,揭示榜样教育与其内在的必然的逻辑关系,为榜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借鉴。第三章对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进行了解析,通过释析捞样学习主体的接里结构、榜样学习发生的形式与条件、榜样学习的过程,探究并阐明榜样教育过程中学习者内化摘样品质的内部矛盾和规律,为榜样教育的有效实践和对策研究提供科学支持。第四章追溯和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的发展历程,对不同发展阶段捞样教育的背景、目标、内容、模式和特点等进行了比较,对榜样教育的褥失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多重原因,旨在为策略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和现实参照。第五章在前面学理释析、规律探究、实践省思和现实审视的墓础上,对榜样教育的实现路径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出了榜样教育科学化的墓本对策。主要观点如下:榜样教育是宜要的德育理论,鸣是德育实施和育人的盆要方法,既有丰富、科学的理论内涵,也有长期而生动的历史实践.捞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表现为:榜样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和道翎标准是个体和社会致力于实现的价值追求,成为德育目标和内容的较好选择;榜样教育为德育提供形象生动的价值载体和多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成为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即德育既可以通过捞样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和时代规范,又可以按照榜样的人格精神这一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培育个体完善的人格。没有榜样教育的有效实施,德育的目标难以实现;反之,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德育原则的指导,榜样教育可能会步入歧途,或难以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榜样这一价值载体因其兼具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手段等功能而成为榜样教育与德育的内在契合。榜样教育的涵义奋白理学、伦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领城都必热涉及或无可回避,本篇论文在考察总结以往学者关于摘样软育观点的基础上,从辩证的观点出发,认为榜样教育与其它德育理论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位的实现。我国的摘样徽育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西方在榜样教育过程中更加关注人的自主性、主体性的发挥,崇尚榜样而不失自我,更为注旦个体价位的自我实现。在我国,挤样教育虽然提出耍体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但更强调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在实现社会价位中体现自我价值.捞样徽育是教育者通过榜样这一价位级体的人格形象,徽励和引导学习者自我内化榜样箱神品质,生成自我价值观念、道德人格和创折行为方式的一种教育活动。榜样作为施教的价值载体是榜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元素。榜样教育因摘样这一价值载体自身的特性而在涵义的理解和施教过程等方面呈现出特殊性,主要衰现为;德育中的摘样并非是泛化的榜样,其概念的内抽和外廷豁要以道德价值的方式加以规范:位育中的榜样教育强调人格的对要性,最终目的是为了捉进个体德性发展、品质提升、人格完善和行为创新.榜样教育的本质是“学习主体,自我人格的榜样化,或以“捞样人格即为指向的学习主体的再创造。从心理学看,榜样实际是人们追求自我价位实现的心理要求的反映。从人类实践活动和榜样的本质看,捞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内涵价位、晶质、人格三个基本要紊,先进的价值、卓越的品质、完善的人格不仅是捞样的特质,也是榜样徽育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从根本上说,捞样教育是以人育人的教育,即以摘样的价值引导人、以榜样的品质培育人、以摘样的人格塑造人。榜样教育伴随德育理论的发展已有两+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摸式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社会主义大规拱边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四个时期。由于榜样所处的时代背最、经济婆础、政治环境和社会豁求等不同,摘样承载的遨德、价值的涵义也不尽相同,榜样徽育的模式也各有厉异。虽然如此,摘样教育仍有某种继承和相通的关系,捞样级育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捞样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过程,它总是和特定的社会背景、经济鑫础、政治制度和文化环境相联系。目前,摘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三种:以教育者为绝对权威和主导的灌抽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由选择模式、以主体间性为原剔的对话共生棋式。这些棋式分别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相适应,并以不同的衰达方式和运行方法保证箱育目标的实现。不同的榜样教育模式各有所长,新中田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大规棋越设时期的榜样教育,很好地把握了当时的社会豁求,所树立的榜样个性鲜明、品质高尚、深入人心、感人肺肠,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先进性思想,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理想。其选择榜样和阐释榜样的具体做法,对现阶段榜样教育的实践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然而,先前的榜样教育借以实现政治目的的灌输模式本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决定了其实施方式和教育效果也不可能十全十美,特别是在促进个体人格完善和个性自由发展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榜样教育在全面意义上的实现。当前多元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给榜样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榜样教育低效的现实表明,榜样教育在教育的理念、目标、原则以及实施的程序、路径和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造成榜样教育低效和偶像崇拜泛滥的局面,而且还使群众对榜样和榜样教育的效力产生信任危机。究其原因,除了这一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外,由社会转型引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群体思想意识的深刻变化、传统德育观念的影响、个体多元化需求的扩张、榜样公信力的缺失、群众参与机制和榜样权益保障机制以及社会公正机制的不健全等也是造成榜样教育低效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还是榜样教育不以人为本,缺乏对大众文化生活、内心需求和切身利益的真正关怀,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德育的生活性、实践性本质。为此,本篇论文从完善榜样教育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设想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总体思路是从宏观角度做出的思考,包括合理设定榜样教育目标、科学选树榜样、正确阐释榜样、优化教育过程、完善群众参与机制以及创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等;具体设想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阐述,包括榜样教育的实施路径、实施原则、实施方法以及实施程序等。

张慧[6](2019)在《习近平青年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是时代的先锋,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赢得青年,就赢得了祖国的未来,赢得了民族的希望。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始终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始终把青年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不仅是青年成长的关键,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党关爱青年的优良传统,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青年问题,关心青年、信任青年、依靠青年,号召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号召广大青年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增长见识,逐步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习近平青年观。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习近平青年观,对于丰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论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对于指导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第一章,绪论。主要从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这四大方面对习近平青年观的相关理论工作进行梳理,为深入研究习近平青年观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章,习近平青年观概述。本章从习近平青年观的相关概念、习近平青年观的位置、习近平青年观的特征这三大方面进行系统论述,为习近平青年观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习近平青年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青年观发展的奠基期、青年观发展的雏形期、青年观发展的完善期这三方面对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系统论述,系统整理出习近平青年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第四章,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青年观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青年观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观理论这三大方面来探究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渊源;分别从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当代青年的现实反思这三方面来为习近平青年观提供现实依据。第五章,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本章从以下四方面对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即:青年为本的观点和情怀、青年的成长与成才、青年的教育与培养、青年的组织与领导。通过此章的论述分析,让广大青年更加明确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为指导青年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为阐述习近平青年观的价值意蕴做准备。第六章,习近平青年观的当代价值意蕴。主要从助力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引发全社会对青年培养的重视、指导群团组织有效开展青年工作、促进广大青年自我修养的完善这四方面来分析习近平青年观的价值意蕴,为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根本指导,同时也能够深化青年理论工作的研究。

邹琪[7](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指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斯琦[8](2019)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为研究视角,探究唐卡的属性问题。唐卡属于宗教艺术范畴,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藏传佛教的信仰、哲理、佛本生故事等,“神圣性”是其根本属性。藏族唐卡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走向大众视野,一方面让唐卡在濒危的传承状态中得到恢复,并且振兴;一方面在商业的推动下唐卡的属性逐渐从神圣性转向了世俗性,出现被歪曲、被商品化、被同质化和去语境化等现象,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保护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初衷相背离。本文以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为题,探讨唐卡神圣性的建构因素和解构的原因,以及解构后的唐卡形态。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伦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内容,提出“神圣性”应作为唐卡保护原则中的“本真性”,是唐卡在传承中不发生嬗变,并且能够在时代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再创造”的重要依据。

刘友丰[9](2020)在《晋代杂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传是独立于正史之外的人物传记,最早起源于西汉末年刘向所作的《列仙》《列士》《列女》诸传。在魏晋南北朝杂传文学史上,晋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由于晋代门阀士族势力的空前壮大和史学大众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加之晋代人物品评风气的继续盛行以及晋代多元发展、开放活跃的思想格局的深刻影响,杂传创作在晋代走向了全面兴盛。晋代杂传无论从数量、表现领域、文学价值等方面都较前代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的超越,由此成为魏晋南北朝杂传文学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高峰。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晋代杂传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整体,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晋代杂传进行深入细致的综合性分类研究;二是对比研究,即在晋代杂传与同时期史传的对比、晋代杂传与同时期小说的异同两个维度上,通过晋代杂传与同时期史传和同时期小说的对比研究,探索其艺术独特性。第一章为“晋代杂传概述”,对晋代杂传的概况进行提纲挈领的总体性概述。第一节首先对晋代以前的杂传发展概况进行简要回顾,概括了两汉、三国时期的杂传发展脉络。第二节则从数量、表现领域、杂传创作的自觉意识、名篇佳作的出现四个方面,全面概括了晋代杂传全面兴盛的表现。第三节从晋代的历史背景入手,充分联系晋代杂传的作家作品,全面探析晋代杂传全面兴盛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综合性分类研究为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为“晋代散传”,对晋代现存杂传中的散传作品的文学性进行研究。第一节对晋代文人名士散传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节从道教人物散传和佛教人物散传两方面,分析晋代方外散传的人物形象特征及其典型意义。第三节对晋代的官吏散传、胡人散传、发明家散传和女性人物散传进行简要分析。第三章为“晋代类传”,对晋代现存杂传中的类传作品的文学性进行研究。第一节首先以晋代张隐的《文士传》作为文人名士类传的代表作进行个案分析,进而宏观论述晋代文人名士类传展现的魏晋名士风度。第二节首先以西晋皇甫谧《高士传》作为高逸类传的代表作进行个案分析,进而宏观论述晋代高逸类传的艺术成就。第三节则重点分析晋代王公贵族类传的文学性和列女传中的女性形象特征。第四章为“晋代郡书”,对晋代现存杂传中的郡书作品的文学性进行研究。第一节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晋代耆旧类郡书的三部代表作进行了重点探究。第二节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晋代先贤类郡书的创作导向。第三节则重点论述了晋代人物志类郡书和东晋虞预《会稽典录》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对比研究为第五、六章。第五章为“晋代杂传与同时期史传的对比”。第一节从叙事主体色彩、详略原则、选材倾向等方面,论述了晋代杂传在叙事艺术方面与同时期史传的异同。第二节从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物类型、人物刻画等方面,论述了晋代杂传在写人艺术方面与同时期史传的异同。第三节从初露锋芒的骈俪化倾向、从简洁质朴到富赡华美、从庄重严肃到亦庄亦谐等方面,论述了晋代杂传在语言艺术方面与同时期史传的异同。第六章为“晋代杂传与同时期小说的异同”。第一节从叙事视角、戏剧性情节两方面,深入探究了晋代杂传的小说品格。第二节从实录精神、审美追求、语言传统三方面,详细论述了《搜神记》对晋代杂传的传承与超越。

高翠欣[10](2014)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时代的重大课题。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思想政治教育珍贵资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充分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的主题是雷锋精神教育,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历史阶段是21世纪的新时期。论文详细回答了对新时期大学生开展雷锋精神教育“是什么(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什么教育(价值、意义)、教育什么(目标、内容)和怎么教育(方法、路径)”等基本问题。论文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雷锋精神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方法和路径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论述了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研究趋势和研究存在的不足,随后说明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论文对雷锋精神、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的界定,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基本特征的归纳,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的探讨,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方法与路径体系的构建等可以丰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内容;二是,论文提出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路径,可以丰富和创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论文归纳了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特点,考察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包括雷锋精神概念、内涵、本质(实质)和核心、特征、思想渊源、时代价值、弘扬路径以及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检索了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作者认为,学术界对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还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关于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面的专着。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问题,其研究成果是对雷锋精神教育研究的补充和深化。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和逻辑前提部分。主要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概述了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界定了雷锋和雷锋精神等关键概念;讨论了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渊源以及基本特征并确定了雷锋精神内涵、辨析了雷锋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等几对概念。本文认为,雷锋精神就是以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言行实质为基本内容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化和系统化的雷锋式先进群体言行的理论总结。它具有实践性、先进性、群众性、时代性和人本性五个特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雷锋精神的三大思想渊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良好的党风、民风、社风是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最后对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辨析了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几对概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和现实意义。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可以提供历史的借鉴,雷锋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是本论文的逻辑前提。第三章遵循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总结了雷锋精神教育基本历程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世纪,归纳了雷锋精神教育历程中表现的三个主要特点:教育理念上由单向利他的“以他为本”转向互利共赢的“以人为本”、教育内容上由单一层次纯粹的“学雷锋做好事”到多层次生活化的学雷锋以及实践方式上由简单模仿雷锋的外在行为转为努力学习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准确把握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与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以及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等四个历史启示。最后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对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现实意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培育国家创新型人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在微观角度,论文认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具有培养个体政治素质、构建个体精神家园、养成个体德性和实现个体可持续发展等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四方面现实意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遵循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逻辑思路,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目标与内容以及方法与路径。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四章是现状调查和分析部分。在这一部分,论文从历史角度和实证调研的角度全面考察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从历史上看,大学生是历次学雷锋活动的主体,充当着急先锋的角色,同时,学雷锋活动也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造就了数以百万计的新中国的建设人才。从实证调研的角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心态复杂;存在对雷锋精神价值、雷锋精神内涵和作用认知模糊和消极状况;在突发事件中表现慎重和犹豫。论文也总结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中途径多样、课堂讲授途径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公益活动的载体创新等三条成功经验并归纳了教育资源整合乏力、方法途径单一和长效机制缺失等三个主要问题。论文分析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客观和主观影响因素认为,客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弱化性、道德环境的制约性、网络的冲击性和传统学雷锋活动的局限性等;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大学生心理的未成熟性、趋功利的价值观和随波逐流的认知倾向等。第五章,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点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价值是人的本质的外化;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每个人”、人的社会关系、人的活动和能力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等。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认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还系统阐述了灌输的理论指导、灌输的主客体、灌输的主要内容以及灌输的手段方法等。马克思主义榜样教育理论则认为,榜样教育要从“现实的人”出发,遵循对立统一规律、发挥榜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归纳、形成了包含青年教育目的、青年教育原则、青年教育内容和青年教育方法等的中国化青年教育思想。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论文分析了主体与客体范畴并提出了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要点主要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回归生活的教育内容以及对话沟通、情理交融的教育方式等;分析了思想与行为范畴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教育对象自身三个角度讨论了思想与行为这对范畴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要求;分析了个人与社会范畴并阐述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性、功能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这些理论、观点和思想为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六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论文首先讨论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相兼顾、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等三条原则,这是选择和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本法则。在充分考虑时代特征、社会需求和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等确定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的现实根据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包含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个体目标三个层次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体系,并论述了三层目标的具体含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以大学生优良品质生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论文从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以及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四个维度把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归纳为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十项。从内容性质看,雷锋精神内涵和生成过程教育是总纲,是对雷锋精神的全面认知和个体品德形成过程的方法借鉴;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价值观、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参与、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等则分别从政治素质、职业素质等侧面进行了详细论述。这十项具体内容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容体系。第七章构建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体系。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论文首先确定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构建的新观念:教育思维观念方面主要包括关系思维、系统思维和开放思维;教育对象观念方面主要有实践观念、情感观念和过程观念;教育价值观念方面主要有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观念。这些创新的观念是构建适切的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方法和路径的基础。在内容上,雷锋精神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能够适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法,但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时代的不同和大学生这一教育对象的不同,要取得好的效果,方法和路径的适切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论文提出了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相结合等四种教育方法,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教育、教育、显性教育和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四对教育的相对平衡,这是在对新时期大学生身心特点和雷锋精神本身特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和构建的:论文还根据雷锋精神本身的实践性、新时期大学生生活的社会空间特点以及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呼唤等设计了实践-认识-实践、现实-虚拟-现实、课堂-课外-课堂以及问题-解答-问题-解答等四条具体路径。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结尾部分。包括结语、致谢、参考文献等内容。

二、崇高的品德 光辉的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崇高的品德 光辉的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方法
        1.4.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4.3 比较研究方法
        1.4.4 跨学科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革命文化与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
    2.1 革命文化概述
        2.1.1 文化与革命文化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2.2 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2.2.1 指引中国革命赢得胜利的文化支撑
        2.2.2 塑造党和人民精神家园的坚强基石
        2.2.3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资源
    2.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内涵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义
        2.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内涵
        2.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3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3.1.1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3.1.2 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3.1.3 人的发展理论
    3.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基本经验
        3.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历史考察
        3.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经验
    3.3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需求
        3.3.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3.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3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第4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实审视
    4.1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的状况
        4.1.1 革命文化认同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4.1.2 大学生革命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4.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4.2.1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实施与成效
        4.2.2 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4.3 制约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4.3.1 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够
        4.3.2 对大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的激发不强
        4.3.3 高校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5.1 革命历史教育
        5.1.1 革命历史进程教育
        5.1.2 革命历史经验和历史价值教育
        5.1.3 革命英雄教育
    5.2 革命理想教育
        5.2.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5.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5.3 革命传统教育
        5.3.1 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教育
        5.3.2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教育
        5.3.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教育
    5.4 革命精神教育
        5.4.1 对党忠诚的教育
        5.4.2 勇于担当的教育
        5.4.3 为民服务的教育
        5.4.4 艰苦奋斗的教育
        5.4.5 开拓创新的教育
        5.4.6 严守纪律的教育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径
    6.1 畅通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6.1.2 开设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课程
        6.1.3 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6.2 拓展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6.2.1 融入高校党团组织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
        6.2.2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革命文化学术研究活动
        6.2.3 广泛开展革命文化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6.3 利用革命文化发展的社会资源
        6.3.1 重视革命历史遗迹的开发与保护
        6.3.2 借助“互联网+”革命文化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
        6.3.3 发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艺精品的教育功能
    6.4 增强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特色
        6.4.1 推动革命文化的“微传播”
        6.4.2 促进革命文化传承的当代话语转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基本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青年为本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留学工作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和需要说明的问题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文艺报》相关研究综述
        1.3.2 《文艺报》“热议小说”研究
        1.3.3 “一体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章 “一体化”开端期:批判与希冀(1949-1955)
    2.1 真实、多元的文本世界:“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2.1.1 工农兵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
        2.1.2 新生活与革命历史的如实讲述
        2.1.3 现实主义创作下的多元艺术风貌
    2.2 层级与体制的建立:“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2.2.1 文艺界“会师”队伍构成
        2.2.2 工农兵作家的成长与培养
        2.2.3 资深作家的艰难与贡献
        2.2.4 作家体制化的开始
    2.3 “破”与“立”之间:“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2.3.1 对新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期待
        2.3.2 “浇花”与“锄草”的并存
        2.3.3 政治性批评话语凸显
    2.4 丰富的构成:“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2.4.1 精英评论家的“定位”与“保卫”
        2.4.2 普通读者的“愤怒”与“扞卫”
        2.4.3 作者的自我批评与自我争辩
        2.4.4 《文艺报》编者的“引领”与“裁判”
第三章 “一体化”发展期:中断与推进(1956-1962)
    3.1 超越现实的理想与浪漫:“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3.1.1 高大理想人物形象的出现
        3.1.2 理想烛照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书写
        3.1.3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贡献
        3.1.4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交映
    3.2 “大我”与“小我”的融合:“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与群体化
        3.2.2 个体生命的历史化书写
        3.2.3 主流创作思想的表现与迎合
    3.3 平等地“争鸣”:“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3.3.1 “争鸣”现象的出现
        3.3.2 创作规范和标准的初步确立
        3.3.3 对作品艺术性的珍视
    3.4 喧嚣的大多数:“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3.4.1 群众批评力量的增强
        3.4.2 激进政治评论者的登场
        3.4.3 精英评论家的独立与坚守
第四章 “一体化”形成期:统一与确立(1963-1966)
    4.1 完美与纯粹:“热议小说”作品本体分析
        4.1.1 完美典范“超人”形象的出现
        4.1.2 阶级斗争主题的一致表现
        4.1.3 极致浪漫主义风格的趋同
    4.2 体制内的“建设者”:“热议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4.2.1 工农兵作家中心化
        4.2.2 趋同的政治化写作模式
        4.2.3 独立性与个性渐趋消失
    4.3 同一与统一:“热议小说”批评文本分析
        4.3.1 与创作话语“同质”的批评
        4.3.2 批评标准的确立与统一
        4.3.3 宣传教育功能的重视
    4.4 主流与合流:“热议小说”批评主体分析
        4.4.1 批评主体工农兵化
        4.4.2 精英评论者的独立性消失
        4.4.3 批评主体与创作主体合一
第五章 结语
    5.1 1949-1966“热议小说”创作再认识
    5.2 1949-1966“热议小说”批评新思考
    5.3 文学“一体化”的形成与消解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赵树理研究会会长赵魁元先生访谈录
附录二 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女士访谈录
附录三 赵树理孙女赵飞燕女士访谈录
附录四 原《文艺报》、《红旗》杂志编辑雷声宏老师访谈录
附录五 姚雪垠之子姚海天先生访谈录
附录六 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郑一奇先生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论雷锋奉献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重要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创新方面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
        一、组织精心培育
        二、个人严格要求
        三、社会广泛倡导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一) 榜样教育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 榜样教育研究的理论价值
        (三) 榜样教育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榜样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视角和方法
        (二) 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 研究重点和创新
第一章 榜样教育的学理解读
    一、榜样的解读
        (一) 榜样的定义
        (二) 榜样的特征
        (三) 榜样的类型
        (四) 榜样的作用
        (五) 榜样的局限性与超越性
    二、榜样教育的解读
        (一) 榜样教育的定义
        (二) 榜样教育的模式
        1.外烁性榜样教育与内发性榜样教育
        2.宣教式榜样教育与生活化榜样教育
        3.客体性榜样教育与主体性榜样教育
        (三) 榜样教育的特征
        1.寓先进性于生活性
        2.寓抽象性于形象性
        3.寓理想性于现实性
        4.寓激励性于可效仿性
        (四) 榜样教育的价值
        1.价值引导
        2.目标激励
        3.人格协调
        4.行为规范
    三、榜样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一) 榜样与偶像
        (二) 榜样教育和偶像崇拜
        (三) 榜样教育与偶像教育
第二章 榜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教育理论
        (一) 榜样的价值理论
        (二) 人的发展不平衡理论
        (三) 先进带动落后理论
    二、社会学习理论
        (一) 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
        (二) 观察学习的过程
        (三) 社会学习理论对榜样教育的启示
    三、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 个体的社会化:个体在榜样的作用下实现社会化
        (二) 社会态度的形成:个体的社会态度深受榜样的影响
        (三) 利他行为的发展:榜样影响学习者利他行为的发展
    四、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 榜样教育是青少年实现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二) 榜样是影响人格发展的重要他人
    五、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教育理论
        (一)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二)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主体间性教育的内涵
        (三) 主体性与主体间教育理论对榜样教育的启示
    六、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一)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自我实现理论及其对榜样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 榜样教育的学习机制
    一、榜样学习发生的一般形式
        (一) 非自主性选择
        (二) 非反思性选择
        (三) 反思性选择
    二、榜样学习主体的接受结构
        (一) 动力结构
        (二) 能力结构
        (三) 调控结构
    三、榜样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
        (一) 目标仰慕
        (二) 价值契合
        (三) 行为相容
    四、榜样学习的过程
        (一) 需要与动机
        (二) 道德认知
        (三) 情感共鸣
        (四) 认同榜样
        (五) 形成信念
        (六) 知行转化
        (七) 行为创新
第四章榜样教育实践的省思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榜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以政治力量推行榜样教育:改革开放前的榜样教育
        1.榜样有着强烈的社会感召力,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楷模
        2.榜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无不打上集体主义精神的时代烙印
        3.榜样教育依靠国家党政力量强力推进
        4.榜样教育产生了极其深刻和广泛的社会效果
        (二) 嬗变中的现实化、多元化: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榜样教育
        1.人们对榜样的选择和学习越来越现实化
        2.榜样及其产生的方式变得多样化
        3.偶像崇拜逐渐兴起,并对榜样教育产生影响
        (三) 继承基础上的开拓创新:新世纪以来的榜样教育
        1.榜样教育思想的变革和创新
        2.榜样教育的模式有新的发展
        3.榜样人物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生活化
        (四) 不同历史时期榜样教育之流变
        1.榜样教育社会背景的变化
        2.榜样教育目标的变化
        3.榜样教育内容的变化
        4.榜样教育对象的变化
        5.榜样教育模式的变化
        6.榜样价值内涵的变化
        7.榜样人物形象的变化
        8.榜样推选方式的变化
    二、榜样教育的得失及启示
        (一) 榜样教育的成功经验
        1.高度重视榜样的示范效应
        2.注重从社会生活中选树榜样
        3.因时制宜,选树群众需要的榜样范例
        4.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榜样教育
        5.强调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
        6.充分发挥宣传媒介在榜样教育中的作用
        (二) 榜样教育的缺失
        1.过分强调榜样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个体发展的需要
        2.未能紧紧抓住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需求推出适宜的榜样
        3.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社会的榜样教育意识有所淡化
        4.榜样教育未能适应新形势及时进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5.榜样教育过多依靠行政力量推行,没有形成社会自觉
        (三) 从榜样教育得失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1.尊重榜样教育的规律性是榜样教育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2.选择多元化的榜样形象是新时代榜样教育的必然要求
        3.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是榜样教育实现的关键
        4.实践锻炼是提高榜样教育实效的必要途径
        5.创新榜样教育方法是提高榜样教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三、榜样教育的现实审视
        (一) 当前榜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榜样缺乏感召力,榜样教育难以抗拒偶像崇拜的冲击
        2.榜样缺乏公信力,榜样教育的效应弱化
        3.榜样的评价标准不统一,传统榜样形象的地位受到挑战
        4.榜样教育的方式方法形式化、简单化、单一化
        5.榜样教育在利用新的信息资源和传递模式方面存在差距
        6.榜样的选拔、培养、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
        7.榜样教育忽视利益实现,造成负面效应
        8.榜样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
        (二) 榜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1.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2.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
        3.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4.榜样教育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第五章榜样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科学选树榜样
        (一) 选择榜样的价值标准
        1.体现先进性,拥有先进的精神因子
        2.体现民族性,建立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之上
        3.体现时代性,将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
        (二) 选择榜样的基本原则
        1.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2.适合大众心理需求
        3.契合个体价值追求
        (三) 选择榜样的形象要求
        1.榜样形象要个性化,具有鲜明的特点
        2.榜样形象要多样化,可供学习者选择
        3.榜样形象要生活化,易于接受和学习
        4.榜样形象要真实化,不粉饰,可信任
        5.榜样形象要人性化,有情义,感动人
        6.榜样形象要人格化,有感染力,能吸引人
        7.榜样形象要有时代感,有感召力,能引领人
        (四) 选择榜样的主要方式
        1.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践
        2.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二、正确阐释榜样
        (一) 阐释的内容:关键在于实事求是
        (二) 阐释的形式:直接式与间接式
        (三) 阐释的艺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四) 阐释的时效:要有持续性和持久性
    三、合理设定目标
        (一) 榜样教育目标的价值转向
        1.注重社会性与个性的统一
        2.注重德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
        3.注重品质塑造与创新精神的统
        (二) 榜样教育目标的科学设定
        1.目标定位要实事求是
        2.目标定位要以人为本
        3.目标定位要面向生活
        4.目标定位要有层次性
    四、优化教育过程
        (一) 激发学习动机,唤起主动认知
        (二) 引发情感共鸣,增强心理认同
        (三) 培养意志力量,促进知行转化
    五、创新教育方法
        (一) 走近群众、真实呈现的“榜样展现法”
        (二) 提供参照、寻找共性的“榜样比较法”
        (三) 重在陶冶、渗透为主的“潜移默化法”
        (四) 交往互动、碰撞交融的“对话沟通法”
        (五) 角色扮演、身临其境的“情境体悟法”
        (六) 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实践锻炼法”
        (七) 剖析典范、化整为零的“规范学习法”
    六、拓宽实旅途径
        (一) 善用社会环境的影响推进榜样教育
        (二) 创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榜样教育合作体系
        (三)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实施榜样教育
        (四) 寓显性与隐性榜样教育于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中
        (五) 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利用偶像崇拜心理改进榜样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习近平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论文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青年观概述
    2.1 习近平青年观的概念解读
        2.1.1 青年
        2.1.2 青年观
        2.1.3 习近平青年观
    2.2 习近平青年观的地位
        2.2.1 青年理论的创新发展
        2.2.2 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融合
    2.3 习近平青年观的特征
        2.3.1 着眼现实突出青年地位的时代性
        2.3.2 立足中国聚焦青年问题的本土性
        2.3.3 博采众长指引青年成长的引领性
第3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和发展
    3.1 青年观的雏形期
        3.1.1 知青岁月的生活体验
        3.1.2 学习生活的独立思考
        3.1.3 基层工作的充分肯定
    3.2 青年观的发展期
        3.2.1 办好教育理念中的青年观
        3.2.2 推进群团改革中的青年观
        3.2.3 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青年观
    3.3 青年观的完善期
        3.3.1 纪念五四运动讲话中的青年观
        3.3.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青年观
        3.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青年观
第4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渊源与现实依据
    4.1 理论渊源
        4.1.1 马克思主义经典的青年观理论
        4.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
        4.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观理论
    4.2 现实依据
        4.2.1 瞬息万变的国内背景
        4.2.2 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
        4.2.3 当代青年的现实反思
第5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5.1 青年为本的观点与情怀
        5.1.1 明确青年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
        5.1.2 遵循青年特点规律的科学分析
        5.1.3 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5.2 青年的成长与成才
        5.2.1 立志成长立德成才
        5.2.2 学习成长吃苦成才
        5.2.3 实践成长创新成才
    5.3 青年的教育与培养
        5.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
        5.3.2 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
        5.3.3 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激发青年
    5.4 青年的组织与领导
        5.4.1 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权
        5.4.2 推动青年引领方式方法的时代创新
        5.4.3 完善面向青年“大宣传”理念的体制机制
第6章 习近平青年观的时代价值
    6.1 助力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6.1.1 青年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6.1.2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利保证
        6.1.3 青年是国际间交往的重要载体
    6.2 引发全社会对青年培养的重视
        6.2.1 家庭教育的不可缺失
        6.2.2 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6.2.3 政府培养人才的高度重视
    6.3 指导群团组织有效开展青年工作
        6.3.1 提供认识当代青年的科学依据
        6.3.2 揭示当代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
        6.3.3 推进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深化改革
    6.4 促进广大青年自我修养的完善
        6.4.1 在自我教育中促进知行合一
        6.4.2 在自我管理中获得价值提升
        6.4.3 在自我监督中建立完备体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7)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文献综述
    四、田野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探究
    第一节 《公约》语境下的唐卡保护
        一、唐卡保护的现状分析
        二、对唐卡“大热”的思考
    第二节 唐卡的“神圣性”与《原则》中的“本真性”
第二章 唐卡的属性解析
    第一节 唐卡的精神母题
        一、藏传佛教与密宗
        二、唐卡图像的出处
        三、唐卡圣像的意义
    第二节 佛像的意义
    第三节 作为宗教艺术的唐卡
        一、宗教艺术的界定
        二、宗教艺术中的神圣性
        三、以唐卡为例的宗教艺术保护
第三章 唐卡“神圣性”的建构
    第一节 佛的骨骼
        一、唐卡的量度概述
        二、量度对唐卡神像的建构
        三、量度之美
    第二节 佛的身色
        一、画佛的“技艺”
        二、唐卡色彩的神圣性象征
        三、唐卡图像中的神圣“符号”
    第三节 绘画唐卡的仪式
        一、绘画中的仪轨
        二、画师、仪式与图像的转换
        三、仪式在唐卡绘画中的意义
    第四节 被膜拜的唐卡
        一、作为“装藏”的圣物
        二、开光与供奉
第四章 唐卡“神圣性”的解构
    第一节 解构之因
        一、藏族社会的现代化变迁
        二、淡化的宗教信仰
        三、画师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被歪曲”的唐卡
        一、画面形态的变化
        二、仪式的隐退
    第三节 “商品化”的唐卡
        一、“供与施”的精神交换
        二、唐卡的“象征性价值”
        三、唐卡的商品化
    第四节 唐卡的世俗化——写实唐卡的个案分析
        一、安多强巴与“写实唐卡”
        二、唐卡的“创新”
        三、唐卡的“边界”
第五章 唐卡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唐卡在当代的传承
        一、保有“神圣性”的传承
        二、对唐卡“文化空间”的重建
    第二节 唐卡“社区”身份的重构
        一、“社区”的释义
        二、唐卡社区的职责
        三、社区在唐卡实践中的意义
    第三节 对唐卡嬗变问题的探讨
    第四节 唐卡的发展
        一、神圣性的旨归
        二、神圣性的存续与再创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晋代杂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晋代杂传概述
    第一节 晋代以前杂传发展概况
        一、两汉杂传
        二、三国杂传
    第二节 晋代杂传的全面兴盛
        一、数量上的绝对优势
        二、表现领域的扩大与拓展
        三、杂传创作自觉意识的显着增强
        四、名篇佳作的层出不穷
    第三节 晋代杂传全面兴盛的原因
        一、晋代门阀士族势力的壮大
        二、晋代史学大众化的影响
        三、晋代人物品评风气的继续盛行
        四、晋代多元发展、开放活跃的思想格局的影响
第二章 晋代散传
    第一节 文人名士散传
        一、典型事件,典型性格
        二、正侧结合,相得益彰
        三、对话丰富,揭示思想
    第二节 方外散传
        一、道教人物散传
        二、佛教人物散传
    第三节 其他散传
        一、官吏散传和胡人散传
        二、发明家散传和女性人物散传
第三章 晋代类传
    第一节 文人名士类传
        一、《文士传》
        二、从文人名士类传看魏晋名士风度
    第二节 高逸类传
        一、皇甫谧《高士传》
        二、高逸类传的艺术成就
    第三节 王公贵族类传与列女传
        一、王公贵族类传
        二、列女传
第四章 晋代郡书
    第一节 耆旧类
        一、西晋耆旧类郡书的两座高峰
        二、东晋耆旧类郡书的杰作——习凿齿《襄阳耆旧记》
    第二节 先贤类
        一、对社会责任感的弘扬
        二、对崇高品德和高洁志向的赞美
        三、对治世才能的崇尚
    第三节 人物志类——兼论虞预《会稽典录》
        一、矛盾冲突,凸显个性
        二、侧面烘托,彰显形象
        三、语言生动,细节传神
第五章 晋代杂传与同时期史传的对比
    第一节 叙事:褒贬分明精益求精
        一、鲜明的主体色彩
        二、从简约叙事到详略得当
        三、从良史实录到崇奇尚异
    第二节 写人:范围扩大个性突出
        一、类型化中的个性化
        二、人物类型渐趋完善
        三、人物刻画愈加传神
    第三节 语言:骈俪本色风格多样
        一、初露锋芒的骈俪化倾向
        二、从简洁质朴到富赡华美
        三、从庄重严肃到亦庄亦谐
第六章 晋代杂传与同时期小说的异同
    第一节 晋代杂传的小说品格
        一、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的运用
        二、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戏剧性情节
    第二节 《搜神记》对晋代杂传的传承与超越
        一、实录精神的一脉相承
        二、怪异离奇、荒诞不经的审美追求
        三、韵散结合语言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附录一 晋代现存散传篇目表
附录二 晋代现存类传篇目表
附录三 晋代现存郡书篇目表
附录四 晋代现存其他杂传篇目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关于雷锋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志愿精神培育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基础理论
    §2.1 雷锋精神相关概念界定
        2.1.1 雷锋
        2.1.2 雷锋精神
    §2.2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2.2.1 雷锋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2.2 雷锋精神的思想渊源
        2.2.3 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
    §2.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
        2.3.1 雷锋精神与志愿精神的关系
        2.3.2 雷锋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2.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内涵
第三章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现实意义
    §3.1 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启示
        3.1.1 雷锋精神教育的基本历程与特点
        3.1.2 雷锋精神教育的历史意义与历史启示
    §3.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3.2.1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需要
        3.2.2 是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3.2.3 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
        3.2.4 是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现实意义
        3.3.1 是培养大学生个体政治素质的需要
        3.3.2 是构建大学生个体精神家园的需要
        3.3.3 是养成大学生个体德性的需要
        3.3.4 是实现大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四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现状与影响因素
    §4.1 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1.1 从历史角度考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1.2 从实证调研角度考察新时期大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同状况
    §4.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现状
        4.2.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
        4.2.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主要问题
    §4.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影响因素
        4.3.1 客观因素
        4.3.2 主观因素
第五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
    §5.1 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理论
        5.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5.1.2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5.1.3 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教育理论
    §5.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5.2.1 青年教育的目的
        5.2.2 青年教育的原则
        5.2.3 青年教育的内容
        5.2.4 青年教育的方法
    §5.3 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5.3.1 主体与客体
        5.3.2 思想和行为
        5.3.3 个人与社会
第六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6.1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确定原则
        6.1.1 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原则
        6.1.2 整体性和层次性相兼顾的原则
        6.1.3 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6.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目标及其体系
        6.2.1 总体目标
        6.2.2 具体目标
        6.2.3 个体目标
    §6.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内容及其体系
        6.3.1 思想观念与思想认同教育
        6.3.2 政治观点与政治情感教育
        6.3.3 道德品质与道德践行教育
        6.3.4 敬业奉献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七章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与路径
    §7.1 构建教育方法与路径体系需要建立的新观念
        7.1.1 教育思维观念
        7.1.2 教育对象观念
        7.1.3 教育价值观念
    §7.2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方法
        7.2.1 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
        7.2.2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7.2.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7.2.4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7.3 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的路径
        7.3.1 实践-认识-实践
        7.3.2 现实-虚拟-现实
        7.3.3 课堂-课外-课堂
        7.3.4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崇高的品德 光辉的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D]. 李鸿凯. 辽宁大学, 2020(01)
  •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3]《文艺报》“热议小说”与当代文学“一体化”的形成[D]. 王海艳. 河北大学, 2020(08)
  • [4]论雷锋奉献精神[D]. 陈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 袁文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10(10)
  • [6]习近平青年观研究[D]. 张慧. 吉林大学, 2019(02)
  • [7]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8]唐卡神圣性的建构与解构 ——非遗视角下的唐卡属性研究[D]. 高斯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9]晋代杂传研究[D]. 刘友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新时期大学生雷锋精神教育研究[D]. 高翠欣.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高尚的品格,光辉的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