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的实质及其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杰[1](2021)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乡贤作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学界近年来兴起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运用扎根理论,以昌吉市作为研究场域,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具体内容的逻辑展开研究。分别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解释模型。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并在概括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村治角色的基础上,对两者作了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公共服务供给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个人参与预备度和“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分别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公共服务内卷化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是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多管齐下共保障是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确保服务供给得以良性循环的策略;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是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其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乡风失范是新乡贤得以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引领乡风民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文明乡风建设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鼓励嘉奖则是驱动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民族共生共存是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维系族际关系和谐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族际粘合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场域驱动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民族团结进步是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宗教并存是新乡贤得以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现实选择;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是促使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支持宗教中国化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宗教关系和谐则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最后,通过总结、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分别是译介治理、依德治理和补位治理。在形式理论层面,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事务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与传统乡贤作了比较分析。综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贡献之处在于以下三点:首先,从乡村治理的内容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不同内容的理论解释模型,并阐释了新乡贤参与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其次,在理论层面概括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三种方式;最后,对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理论刻画作了比较分析,拓展了学界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认识。然而,仍然存在不足。本研究侧重从学理角度来进行经验叙事,势必削弱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经验过程,同时受限于田野调查的可行性,所构建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探索。鉴于此,未来研究有必要深入扎根广大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持续将构建的理论模型放入乡村治理实践中予以检验和修正,不断增强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同时,对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拓展研究的问题域;从研究方法来看,要科学运用研究方法,正确回答研究问题,坚持方法运用的多元化;从研究理论来看,要在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经验质感的基础上,持续提炼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一般化理论概念,逐渐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理论对治理实践的良好回应。
段爱峰[2](2016)在《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教育技术发端于美国。自20世纪初视觉教学兴起至今,教育技术在美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领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近百年的历程中,美国教育技术始终走在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不但持续拓展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实践领域,同时也孕育出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不断丰富的教育技术思想和理论体系,一方面是美国教育技术实践发展的产物和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巩固和提升美国教育技术在全球领先地位的重要推动因素。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发端有其特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近代欧洲直观教学理论的产生和传播为美国视听教学理论的孕育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土壤,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为教育技术领域在美国的诞生创设了实践背景,而桑代克的科学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验主义”教学思想则成为美国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的直接启蒙;20世纪20年代,视听教学理论作为直观教学思想的延续应运而生,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是这一时期教育技术思想的主要代表;二战后,传播学、心理学、一般系统论的引入,使视听教学领域摆脱了媒体为中心的导向,促成美国教育技术思想观念从视听媒体观向教学系统观转变,形成了“视听传播”的领域定义与理论体系,在加涅、巴纳锡等学者的努力下,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逐步成熟,成为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科学这一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技术领域成为学习科学与信息技术交汇融合的重要领域,以建构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学习科学改变了传统学习观,信息技术能够为深层学习创设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转变了传统媒体技术观,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研究方法也发生了新的转向。美国教育技术观念与思想的变革是该领域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与美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息息相关。系统思想是教育技术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的基础和基本方法论。在学习理论不断深入影响下,教育技术思想从技术控制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中心论逐步转向为学习者自我控制技术分享教学信息的学习环境建构论。奉行开放的态度、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的应用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杜海坤[3](2014)在《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是较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美国公民教育深植于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将课程作为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在美国,系统性的公民教育课程主要存续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这段时期是公民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性阶段,对于“好公民”的形成至关重要。至今为止,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发展到今天,课程形式从最初的历史和公民学课程,发展为以社会科课程为主。课程结构渐趋复杂,从单科性课程发展为多科性、综合性课程体系。课程功能也趋向融合,从单一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发展为社会科学领域的认知教育,直到形成今天的融合性公民能力教育。可以说,在长期发展和变革中,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明确的教学理念、完善的内容体系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形成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教育理论与社会现实融合的过程,是联邦意志与州权博弈的过程,它的历史发展受到某种客观规律的驱动。本文基于长波段视角,依据美国公民教育的理念变化和课程改革节点,将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自1776年至1916年社会科课程设立。在此期间,美国学校所实施的是狭义的公民教育。为了维护新生国家统一,促进民众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接受与认同,公民教育课程致力于传承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文化和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围绕这个目标,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注重宣扬爱国主义、促进国家认同。但是,课程的形式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历史、英语读写和公民学单科性课程为主。课程内容集中在历史与清教伦理,主要讲授建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或者灌输自由、统一、爱国、勤劳等世俗化宗教精神和道德。在教学方式上,受当时教育条件限制,主要以说教和灌输式方法为主。(2)自1916年社会科设立至80年代。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推动下,美国学校教育开始关注社会需求、塑造人的社会属性。反映在公民教育课程方面,1916年新设立的“社会科”成为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社会科是一门伞状的多科性课程,教学内容覆盖历史、地理、公民学、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知识,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在国家教育委员会推动一下,社会科在各州的中小学校广泛应用,成为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二战后。二战后,在冷战思维主导下,联邦政府推动了“新社会科运动”,通过加大对社会科课程教学项日的研发和资助力度,试图推动学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快速培养具有国家认同的“战时公民”,并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人力资源储备。在当时看来,此次改革成效并不显着。总的来说,这个阶段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结构渐趋合理,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在强调知识讲授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提升认知思维能力。(3)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美国民权运动激发下,民众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的热情迸发,导致大规模和非制度性的政治参与活动频繁发生,并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理念开始发生转变,以前培养“被动”或“服从”型公民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建构一种培养“主动公民”的教育,使学生以积极和理性的态度参与公共生活,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在90年代的美国“标准化”教育运动后,美国相继制定了社会科、公民学与政府等课程国家标准,并通过立法和经费划拨等方式推动各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州级课程标准,从而推动全国性公民教育目标的实现。社会科课程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公民教育的关键是公民能力培养,在民主和多元美国社会,公民教育就是促使学生形成主动维护公共利益的的意愿,并为此付诸“知情”且“理性”的公民行动”。这意味着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功能目标已经转向培养主动参与公共生活的现代公民。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综合性特征,包括公民认知、参与技能与公民品格三个维度,涵盖历史、公民学与政府、地理、经济、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体验与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的公民教育体系,采用以服务学习、争议问题讨论、合作学习等多样化实践教学方式,系统地培养“主动”公民。本文运用了模式研究、历史与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对上述三个发展阶段中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功能目标、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结构、教学方式、教育环境和支持系统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凝练出各阶段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模式是从经验或事实中经抽象和升华提炼出的知识体系。课程模式是对课程整体和要素的一种简约且凝练的表达方式。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具有鲜明的主题特征、特定的课程功能与结构,最能综合反映出美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相继经历了“文化移植”、“社会学习”和“主动公民”模式三个发展阶段。此外,本文还基于公民身份理论的视角,深入发掘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历史与演变逻辑。认为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是解释美国公民身份的两大理论,它们经历了从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到共和主义的历史变迁,并在不同时期交替主导美国公民教育理念。这意味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美国社会所倡导的公民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分别从自由放任的“被动”公民观,发展为国家有限干预的“服从”公民观,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主动”公民观。这种理论变迁使公民教育课程的理论与教学实践发生相应的转变,从而驱动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全文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回答本文选择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作为研究问题的原因。根据选题,本文系统性阐述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具体包括美国公民教育及课程的史学研究、美国公民教育及课程的相关理论研究、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以及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点,为深入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论述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分析基础。结合选题,初步讨论了与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相关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选择公民、公民身份、美国公民教育、社会科等基础性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依据美国公民教育理念变化和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节点,分别将1776至1916年、1916至1980年,以及1980至今作为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所经历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提出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章研究建国至1916年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本文客观论述了这段历史时期的分析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功能目标、教育内容与结构、教学方式和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在宣扬爱国主义,实施“美国化”教育和促进国家认同中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在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所承担继承美国民族文化和传播政治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最后归纳出这段时期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采取了“文化移植”模式。第四章论述1916年至80年代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1916年在美国公民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一年新设立的社会科课程具有多科性特征,其教学内容涵盖历史、英语读写、公民学和地理等单科性课程,是这段时期美国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形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科的形成以及相关的理论争辩,指出社会科倡导一种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与能力教育,致力于塑造人的社会属性,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科的这种特性在冷战时期的“新社会科运动”中得到强化,在对“新社会科运动”进行详细阐释之后,本文分析和归纳了公民教育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主要特征,指出这阶段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明显早现出“社会学习”主题特征。第五章研究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首先,分析美国公民身份理论转变的历史背景,论述共和主义为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提供一种有益的补充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对美国公民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影响,指出共和主义公民身份所倡导的“主动”公民观具有建构性意义,它鼓励公民以主动和理性的态度参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运转中。在这种观点影响一下,作为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社会科的课程目标致力于培养综合性的公民能力,鼓励学生以维护“公共善”为出发点,主动地进行政治和社会参与,掌握与“理性参与”相关的知识和道德。教学内容包括公民认知、参与技能和公民品格的三个维度,并形成以十大主题轴为中心,覆盖历史、地理、公民学和经济等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重视服务学习、志愿者服务等多样性的社会实践途径。本文在分析美国教育“标准化运动”后指出,作为学校公民教育的载体,社会科等课程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是政府意志问接主导学校教育的结果,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导公民进行理性的参与,使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获得民主的“合法性”基础。最后,本章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公民教育是“主动公民”课程模式,具有内容融合性、文化包容性和能力综合性等特征。第六章总结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历史发展和逻辑。讨论了美国公民身份理论的变迁,以及对学校公民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影响,深入发掘了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驱动力。认为公民身份理论支配着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功能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产生决定性影响。而且,随着公民权利的发展,公民身份呈现出民主性或民族性趋向,使公民教育课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另外,多元化公民身份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美国公民教育的教学实践。最后,本文对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出了判断。
叶晓玲[4](2013)在《技术“进入”教育的言与思》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技术化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技术领域的实践也日渐繁荣,人们在“技术能够促进教育”的价值预设下将技术不断引介到教育领域,对这种引介的合理性却未及思考。现象学的原则要求我们悬置已有观念、对实事进行无预设的观察和描述。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以赤子之心重新探问“教育技术是否合理、如何产生?”成为必要。在“面向事情本身”的原则引领下,本文运用现象学描述、现象学分析、现象学解释学等方法,借鉴了技术现象学的思路与理论,对技术进入教育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探查与分析。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首先,探问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原初关系,以分析技术进入教育的本真原因。研究重新拷问了原初意义上的教育和技术,描述了教育中的技术现象,发现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教育经常性地无法独自完成其功能,需要借助技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于知识的交流传承,所以,此时的教育就成为一种“缺陷”存在,而技术帮助教育实现了其功能、构建出完整的教育存在,从而成为教育的“代具”。技术作为外在的东西构成了教育存在的本身,这时的教育以一种“教育-技术”的结构去存在。这个结构说明了教育与技术的原初关联,显示了技术进入教育的动因,也证明了教育技术存在的合理性。其次,在存在意义上阐释“教育”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先天地构成了一个运动的张力,引发了教育存在内部“教育”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借鉴德里达的“延异”概念对这种互动进行了分析描述,阐明了“教育”与“技术”之间延异运动的引发与过程,指出了教育在二者的延异中被发明,教育技术在这个延异运动中生成,教育技术的生成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动态过程。再次,教育与技术之间互动的在场显现,表现为教育中的“人”对技术的使用,技术在被使用的过程中因“人”在教育中的具体需要被调整和改变,而教育亦因技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教育中的“人”可以类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他们分别与技术形成他者关系、解释学关系、背景关系或具身关系。在不同的关系中对技术要求不同,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亦不同,而不同的关系也显示了技术在教育中的不同存在状态;不同关系间的演化,显示了在场显现中技术进入教育、构建教育存在的过程;对“人”与技术关系的分析,也揭示技术成为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本研究的不足在于需要在现象学方法的支撑下,对教育技术生成的相关思考需要进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检验。
钟柏昌[5](2012)在《教育技术定义:争论与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理论与实践、狭义与广义、要素与活动,并存在诸多争论和一些混乱的现象,但是这种混乱,很多时候是由于我们的误解或使用不当引起的,体现了一个学科初创阶段的典型特征。其实,每一种定义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角度、背景和适用场合。本研究依托分析教育哲学,从约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计划性定义出发理性地认识形形色色的教育技术的定义。这种开放而理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逃离狭隘的、就概念论概念的争执,使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各种分歧,以一种更为成熟的胸襟和视野开创和迎接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新时代。
吴桂韩[6](2011)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政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文化是党的灵魂和旗帜,党内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进行研究,既是源于已有建党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维创新和规律认识。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体布局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还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根本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为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党内文化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和发展环境。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加强党内文化研究对于推进党内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党的文化软实力和执政合法性,维系政治体系有序运行、稳定和谐,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全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保证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党内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党内外群众的教育引导、激励凝聚作用,形成党内外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都显得十分迫切。与此同时,加强党内文化研究还是深入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深刻回答党的建设深层问题的客观需要,是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必由之路,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深化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认识的客观要求,是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发展、完成党的建设历史使命的迫切要求,是总结现代政党兴衰成败而得出的重要启示。基于此,本文从对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对党内文化的功能特征、战略地位、内在机理、历史演进、历史转型、建设经验、建设规律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目标任务、主要路径进行了综合研究。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基本内容如下:引言集中阐述了党内文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之处以及研究不足等几个方面。第一章从党内文化内涵的界定出发,提出了党内文化是政党为了执政和实现政党的奋斗目标而在党内提倡的价值体系以及党组织和成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和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的总和这么一个重要概念,并据此认为党内文化包括党内所提倡的价值体系、多数党组织和党员中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以及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三个基本要素,包括物质载体、制度载体、心理载体、行为载体、活动载体这么五大载体,具有价值整合、塑造形象、建构组织、确立制度、政治教化、凝聚人心、引领社会、感召吸引这么八大功能,具有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相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并存这么七大特征。同时,还对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运行机理和发展机理进行了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和研究。第二章将党内文化的历史演进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三个大的阶段,并在具体考察过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客观实践的变化与发展又将其分为十一个更细的阶段。在此基础上,既总结了九十年来党内文化所经历的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型,即从革命党文化向执政党文化转型、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又总结了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和历史启示。第三章提出党内文化建设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既应当反映文化建设与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又应当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为此,着重探讨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第四章提出党内先进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文化建设应当把握已有实践所得出的经验与教训,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按照体现党的先进本色、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保持民族精神特质、体现全球战略眼光这些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围绕发挥党内先进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对国家文化安全的保障作用、对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及对和谐世界构建的范导作用的总目标,在任务上应着力建设党内的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先进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在路径上应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破除党内潜规则、完善党内制度与关注制度伦理建设、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培育新风正气、推动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重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教育平台、舆论平台、活动平台、制度平台的整体效能。结束语着重提出我们应当保持忧患意识、始终深怀兴党之思,继续提高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辱使命地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
陈清龙[7](2010)在《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峡两岸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军事的敌对状态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之密切交流、相互依存,但在政治上却仍处于完全不同体制。中国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旅游交流上,2007年台湾同胞赴大陆人数近达400万人次,大陆赴台人次仅有23万人次,单向发展趋势明显,台湾成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客源区域之一。2008年两岸直航与全面大三通并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让两岸的关系气氛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旅游的平衡交流与合作发展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先驱角色与平台。在台湾全面开放陆客来台旅游之际及两岸旅游密切的往来之下,旅游的课题,尤其对旅游的政策研究、分析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之差异,寻求两岸共同发展利基,互为截长补短,在两岸皆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及两岸共同的血脉文化渊源下,共同携手合作,于全球化的世界旅游市场,建立起强且深具影响力的华人地位,乃成为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为题,以质性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面向切入解析研究两岸旅游政策。并计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程序、两岸研究之参考文献及立论依据、两岸的政经社会文化背景、两岸的旅游发展历程、两岸旅游政策的发展与变迁、两岸旅游的行政组织与旅游行政法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的异同比较与优劣势探讨、两岸旅游合作与健康发展的新关系等共概分为十个章节予以详述,并以两岸特色的旅游政策为例,进行说明与比较,进而提出优势互补经验分享的建议。最后,经由本研究的比较分析结果,确认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进而是促使两岸和平的基础建立。且研究发现在两岸和平的基础上,两岸旅游的合作发展的两个重要面向,一为历史的脉络,二为海洋的轨迹,可以共同构建两岸旅游未来的健康合作发展模式,亦即从海洋和平公园建立到两岸旅游一体链,拓展至两岸四地的区域旅游合作链,最终建构亚洲华人旅游圈,进而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华人话语权的研究建议。
陈宏敏[8](2009)在《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技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世界性主题,我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后期正式定名为电化教育,而后在80年代由美国引入“教育技术”这个术语。上个世纪至今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已近80年,但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研究才刚刚开始,急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梳理。因此,笔者以教育技术媒体的变化和应用为切入点,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即电化教育的萌芽阶段、电化教育的发展阶段和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分析探讨了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结合世界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就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即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中两条线索问题、媒体中心现象问题、教育技术的普及与运用问题、教育技术专业建设问题、教育技术走向问题,为我国教育技术历史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范良聪[9](2009)在《教育技术发展的人文技术哲学思考》文中指出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之后,从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健康、通讯、交通、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及军事活动都无不打上了技术的烙印。“技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作用也随之凸显出来、越来越不可替代,逐渐形成了除教师、学生、教材以外的影响教育、教学系统结构的第四大重要的因素——教学媒体。它不但影响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还影响了教学理念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育技术的深化发展更是离不开现代媒体技术的支撑。的确,技术应用于教育技术、教育领域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生机。可是,仅仅依靠有形技术的介入并不能使得教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科技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和自身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技术作用于教育技术领域亦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关注教育技术的人文特性,重拾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基础,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现代教育技术观成为迫切需要倡导和实践的行动。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教育技术及其发展的历史线索和脉络。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二次研读法,逻辑的归纳、演绎法。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依靠文献资料的二次研读和考察,将逻辑方法的归纳和演绎与历史的方法统一起来,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技术的本质与价值的理解,以揭示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以求从历史的沿革与演化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在考察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划分阶段的基础上,通过透析教育技术发展的不同线索、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定义的演进和媒体观、技术观的变迁来探讨不同时期人们对教育技术的本质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指出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某些媒体观、技术观、价值观与教育技术的本质目的和初衷的相悖之处,阐明技术的异化导致了教育技术负效应的产生,进而运用基于系统论的传播模式——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分析并思考教育技术在教育传播系统中的价值意义并阐述笔者的见解。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启示:首先,教育技术和技术一样,在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和社会应用中必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并负荷价值;其次,必须关注教育技术的人文特性,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再次,教育技术哲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构成需要确立,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研究需要向教育技术专业领域推进;最后,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应当是对教学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系统干预。以人文技术哲学的视角探讨教育技术的人文理性,思考强大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求得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达到技术与人文精神上的和谐一致。而对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价值的考量,目的是希望增强人们对教育技术的深层理解,推动教育技术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方向发展。
王桂莲[10](2008)在《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内部控制和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现代系统思考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追踪研究和评价。以本世纪行为科学的人性假设和管理范式的创新作为契机,以组织比喻的变迁为启示,借鉴系统思考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种现代系统思考的方法,突破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局限,指出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开放系统的观念。其次,从传统的内部控制本身和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传统假设的局限以及组织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指出过时的相关理论(假设)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桎梏,说明内部控制系统创新的必要性。再次,在比较研究了现行几个主要国家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借用新的系统思考方法,提出并阐明了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同时探讨了在超越内部环境的社会环境下,强化系统本身的内部控制与适应环境挑战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及依据,指出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提出企业风险控制的措施。最后,以21世纪组织的假设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人性假设为基础进行分析,依据软系统思考的方法,提出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管理的人性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以软控制补充硬控制,并阐明具体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对现有的内部控制理论进行有益的补充,从而建立与企业成功相联系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的实质及其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的实质及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绅士 |
2.1.2 传统乡贤 |
2.1.3 新乡贤 |
2.1.4 乡村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乡村现代化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 |
3.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建构 |
3.1.1 开放式编码 |
3.1.2 主轴编码 |
3.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3.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3.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阐释 |
3.2.1 个人参与预备度: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 |
3.2.2 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
3.2.3 公共服务内卷化: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 |
3.2.4 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 |
3.2.5 多管齐下共保障: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服务供给良性循环的策略 |
3.2.6 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
4.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建构 |
4.1.1 开放式编码 |
4.1.2 主轴编码 |
4.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4.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4.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阐释 |
4.2.1 乡风失范: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 |
4.2.2 引领乡风民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 |
4.2.3 乡村文化振兴: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 |
4.2.4 文明乡风建设: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5 乡风文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 |
4.2.6 鼓励嘉奖: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 |
5.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5.1.1 开放式编码 |
5.1.2 主轴编码 |
5.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5.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5.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5.2.1 民族共生共存: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 |
5.2.2 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 |
5.2.3 维系族际社会: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 |
5.2.4 族际粘合: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
5.2.5 场域驱动: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 |
5.2.6 民族团结进步: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 |
6.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
6.1.1 开放式编码 |
6.1.2 主轴编码 |
6.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
6.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6.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
6.2.1 宗教并存: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 |
6.2.2 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面临的现实选择 |
6.2.3 引导宗教适应社会需要: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 |
6.2.4 支持宗教中国化: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 |
6.2.5 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 |
6.2.6 宗教关系和谐: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的理论启示 |
7.1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 |
7.2 新乡贤参与和乡风文明建设 |
7.3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
7.4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
7.5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治理方式现代化 |
7.6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概括 |
7.7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比较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性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章 教学的科学与技术:美国教育技术思想渊源与发端 |
1.1 美国教育技术思想渊源 |
1.1.1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思想 |
1.1.2 裴斯泰洛齐的“教学”心理化思想 |
1.1.3 赫尔巴特的教学法 |
1.2 美国教育技术学术思想的奠基与发端 |
1.2.1 桑代克与教学科学化 |
1.2.2 杜威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媒体的力量: 视听教学思想 |
2.1 视听教学理论的形成背景 |
2.1.1 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
2.1.2 视听教育运动的兴起 |
2.2 视听教学思想的内容与发展 |
2.2.1 视觉教学思想——具体-抽象的连续体 |
2.2.2 视听教学思想——经验之塔理论 |
2.2.3 视听媒体与教学的整合 |
2.3 视听教育思想代表人物 |
2.3.1 威瑞特·查特斯:教育工程学 |
2.3.2 埃德加·戴尔:视听教育思想代言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的视角:教育技术系统思想 |
3.1 教学系统思想的形成背景 |
3.1.1 传播理论的兴起与引入 |
3.1.2 行为科学的蓬勃发展 |
3.1.3 系统科学的发展 |
3.1.4 视听教学面临的困境 |
3.2 教育技术系统思想的内容与发展 |
3.2.1 视听传播——系统理念与学习、传播的结合 |
3.2.2 系统方法与“技术观”的发展 |
3.2.3 教学系统开发(设计)模型 |
3.2.4 教学设计与开发的系统观 |
3.3 教学系统思想的代表人物 |
3.3.1 詹姆斯·芬恩:教学系统思想的发端 |
3.3.2 罗伯特·加涅:为了学习而设计 |
3.3.3 贝拉·巴纳锡:教育系统综合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融合与发展:学习科学与技术的融合 |
4.1 学习科学理念形成的背景 |
4.1.1 信息技术带来教育革新的契机 |
4.1.2 学习研究的深入与学习科学的诞生 |
4.2 教育技术视野中的学习科学理念 |
4.2.1 学习科学视野下的技术观 |
4.2.2 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的转向 |
4.2.3 研究取向的变革——基于设计的研究 |
4.3 教育技术的学习科学思想代表人物——戴维·乔纳森 |
4.3.1 戴维·乔纳森学术生平 |
4.3.2 乔纳森教育技术学术思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美国公民教育及课程的史学研究 |
1.2.2 美国公民教育及课程的相关理论研究 |
1.2.3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
1.2.4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分析基础 |
§2.1 公民与公民身份 |
2.1.1 公民概念 |
2.1.2 公民身份 |
§2.2 美国公民教育及课程 |
2.2.1 美国公民教育 |
2.2.2 美国学校公民教育 |
2.2.3 社会科 |
§2.3 分析框架 |
2.3.1 课程模式 |
2.3.2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分析框架 |
2.3.3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美国公民教育“文化移植”课程模式(1776-1916年) |
§3.1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背景分析 |
3.1.1 美国政治文化的制度化 |
3.1.2 美国民族文化 |
3.1.3 美国“移民潮” |
§3.2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
3.2.1 古典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 |
3.2.2 古典自由主义公民教育思想 |
§3.3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功能目标 |
§3.4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教学内容 |
3.4.1 知识教学 |
3.4.2 价值观教育 |
3.4.3 “美国化”教育 |
§3.5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教学方式 |
§3.6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历史作用 |
3.6.1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
3.6.2 “文化移植”课程模式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美国公民教育“社会学习”课程模式(1916-1980年) |
§4.1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背景分析 |
4.1.1 一战前后的背景分析 |
4.1.2 二战后的背景分析 |
4.1.3 关于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争辩 |
§4.2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
4.2.1 现代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 |
4.2.2 进步主义民主教育思想 |
4.2.3 结构功能主义教学理论 |
§4.3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
4.3.1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形成 |
4.3.2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发展 |
§4.4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功能目的 |
§4.5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教学内容 |
§4.6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教学方式 |
§4.7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与历史作用 |
4.7.1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
4.7.2 “社会学习”课程模式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美国公民教育“主动公民”课程模式(1980-至今) |
§5.1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背景分析 |
5.1.1 全球化浪潮 |
5.1.2 美国教育改革 |
§5.2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
5.2.1 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理论 |
5.2.2 主动参与取向的公民教育理论 |
5.2.3 社会行动课程教学理论 |
§5.3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形成 |
5.3.1 “主动公民”教育理念的形成 |
5.3.2 课程“标准化”改革 |
§5.4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功能目标 |
§5.5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教学内容 |
5.5.1 公民知识 |
5.5.2 参与技能 |
5.5.3 公民品格 |
§5.6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教学方法 |
5.6.1 模拟教学法 |
5.6.2 合作学习教学法 |
5.6.3 服务学习教学法 |
5.6.4 品格教育方法 |
§5.7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支持体系 |
5.7.1 政策支持 |
5.7.2 资金和组织支持 |
5.7.3 社区支持 |
5.7.4 课程评估体系支持 |
§5.8 “主动公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 |
5.8.1 主体“能动性” |
5.8.2 内容融合性 |
5.8.3 文化包容性 |
5.8.4 能力综合性 |
第六章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分析研究 |
§6.1 美国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的关系 |
§6.2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历史分析 |
6.2.1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功能目标的历史变迁 |
6.2.2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教学实践的发展分析 |
§6.3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逻辑分析 |
6.3.1 公民身份发展趋向决定课程模式特征 |
6.3.2 多元化公民身份丰富课程教学实践 |
第七章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批判与启示 |
§7.1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批判 |
§7.2 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的启示 |
7.2.1 倡导人本主义,重视个性发展与人格培育 |
7.2.2 明确价值取向,重视身份自觉与权责教育 |
7.2.3 主张实用主义,强调课程实效与实践教学 |
7.2.4 强化整体设计,注重课程功能与结构的统一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技术“进入”教育的言与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缘起:“行”之匆匆与“思”之凿凿 |
二、旨趣:哲学追问与问题聚焦 |
三、回眸:历史来路与现实冲突 |
四、意义:本原思考与价值论证 |
五、径路:方法选择与逻辑展开 |
第一章 方法与理论:“言与思”的基础 |
第一节 现象学的原则与方法 |
一、为什么遵循现象学的原则与方法? |
二、什么是“现象学的原则与方法”? |
三、怎样遵循现象学的态度与方法? |
第二节 技术现象学理论 |
一、为什么选择技术现象学理论? |
二、有哪些主要的技术现象学理论? |
三、怎样借鉴技术现象学理论? |
第二章 “教育-技术结构”:技术作用下的教育存在 |
第一节 面向教育的实事本身 |
一、关于“教育”的词源学追溯 |
二、对教育实事的考察 |
三、教育的“缺陷”性存在 |
第二节 面向教育中的技术实事本身 |
一、“技术”的定位 |
二、教育中的技术实事 |
三、教育中技术的“代具性”补充 |
第三节 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 |
一、斯蒂格勒对人的存在的诗意解读 |
二、斯蒂格勒技术现象学思路的启示 |
三、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技术”延异之一:教育的自我发明 |
第一节 “延异”概念的前生今世 |
一、德里达的“延异”观 |
二、斯蒂格勒对“延异”观的借鉴 |
第二节 借鉴“延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一、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观点梳理 |
二、借鉴“延异”的必要性 |
三、借鉴“延异”的合理性 |
第三节 “教育-技术”结构内部的延异运动 |
一、非对象化的思与言:理解“延异”的基础 |
二、延异的引发:教育的“缺陷”存在 |
三、延异的过程:“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差异化运动 |
四、延异的启示之一:延异运动构成教育不断革新进步的原因 |
第四节 教育在“教育”与“技术”的延异中自我发明 |
一、延异比存在本身更古老,是构成教育存在的差异运动 |
二、教育在“教育”与“技术”之间延异的踪迹中被发明 |
三、延异并非像在场者般显露自身,教育在延异的踪迹中显现 |
四、延异的踪迹包含了不在场者的在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技术”延异之二:教育技术的生成 |
第一节 延异分析中的生成意蕴 |
一、延异的启示之二:关于教育技术的产生 |
二、他人研究的印证:关于教育技术“一体两面”的研究 |
三、不同视域对话的学理依据:现象学解释学 |
第二节 生成论思想:解释“延异”与教育技术的学理资源 |
一、赫拉克利特及其哲学地位 |
二、赫拉克利特的主要哲学思想 |
三、“生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三节 关于教育技术的解释学:教育技术生成 |
一、“教育技术生成”的含义 |
二、教育技术生成的根基 |
三、教育技术生成的过程 |
四、教育技术生成的张力 |
五、教育技术生成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延异”的事例:教育活动中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第一节 前文思考与后文言说的统一性 |
一、发生现象学与静态现象学:前后研究的范式及关系 |
二、教育中人技关系分析的视域:教育的“教育-技术”结构 |
第二节 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及启示 |
一、唐·伊德及其思想背景 |
二、伊德的“人-技”关系理论 |
第三节 教育中的人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一、教育中的“人” |
二、教育者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三、受教育者与技术的四种关系 |
四、教育中人与技术四种关系的讨论 |
第四节 教育中人与技术四种关系的启示 |
一、关系程度的启示:技术在教育中存在状态 |
二、关系分析的启示:技术的核心作用及教育技术应聚焦的“技术” |
三、关系状态的启示:成为教育技术的基本要求 |
四、关系演化的启示:成为教育技术的必要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言与思”之得 |
二、“言与思”之失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教育技术定义:争论与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分析框架:定义的分类 |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
教育技术的“狭义”与“广义” |
教育技术的“要素”与“活动” |
总 结 |
(6)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难点、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理论与机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础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基本内涵 |
一、文化阐释及其相关重点概念辨析 |
二、作为分析前提的党内文化基本内涵探析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要素与载体 |
一、党内文化的基本要素 |
二、党内文化的主要载体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功能与特征 |
一、党内文化的主要功能 |
二、党内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内在机理 |
一、党内文化的生成机理 |
二、党内文化的运行机理 |
三、党内文化的发展机理 |
第二章 进程、转型与经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党内文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历史转型 |
一、从革命主导型文化向执政主导型文化转型 |
二、从伦理主导型文化向伦理法理并重型文化转型 |
三、从重集中轻民主型文化向民主集中并重型文化转型 |
四、从集体利益主导型文化向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型文化转型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
一、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
二、党内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
第三章 一般到特殊: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规律探究 |
第一节 规律的研究方法与基本类型 |
一、研究规律的一般方法 |
二、规律类型的基本划分 |
第二节 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三节 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现代政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与具体规律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律 |
第四章 展望与发展:面向未来的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
一、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本质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
一、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 |
二、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使命 |
三、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功能延伸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
一、价值理念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二、行为方式层面的党内先进文化建设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党内先进文化的根本理论建设 |
二、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环境建设 |
三、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主体建设 |
四、党内先进文化的实践载体建设 |
结束语:深深的忧党情怀浓浓的兴党情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动机 1.3 |
研究问题与目的 1.4 |
研究架构与研究程序 1.5 |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限制 1.6 |
名词诠释 2 |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探讨 2.1 |
政策分析理论 2.2 |
观光旅游、行政与法规的关系 2.3 |
观光旅游政策制定与规划 2.4 |
观光旅游政策之执行 2.5 |
观光旅游政策公共部门的角色 2.6 |
旅游政治的政治学分析 3 |
两岸关系与相关文献回顾探讨 3.1 |
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概述 3.2 |
两岸互赖关系 3.3 |
两岸旅游相关文献及研究现况分析 4 |
两岸旅游发展历程与现况概述 4.1 |
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 4.2 |
台湾观光旅游发展历程 4.3 |
中国旅游现况概述 4.4 |
台湾观光旅游现况概述 4.5 |
两岸旅游市场比较分析 4.6 |
两岸旅游交流概述 5 |
两岸旅游政策 5.1 |
中国旅游政策 5.2 |
台湾观光旅游政策 5.3 |
大陆对台旅游政策 5.4 |
台湾开放大陆人士来台旅游政策 5.5 |
两岸旅游政策之进一步解析 6 |
两岸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比较 6.1 |
台湾观光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发展 6.2 |
大陆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分析 6.3 |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组织比较分析 6.4 |
两岸旅游民间组织比较分析 7 |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法制之概况 7.1 |
台湾观光行政法制法规 7.2 |
台湾旅游契约法制 7.3 |
大陆旅游行政法制法规 7.4 |
大陆旅游合同法制 7.5 |
两岸旅游协议概述 7.6 |
两岸旅游法制之比较分析 7.7 |
两岸旅游法律纠纷处理 8 |
两岸特色旅游政策案例概述 8.1 |
中国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2 |
台湾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3 |
两岸旅游特色发展政策案例的合作研析 9 |
研究结论 9.1 |
两岸旅游优劣势差异总结 9.2 |
两岸旅游政策基本比较异同 9.3 |
两岸旅游政策制定规划差异解析 9.4 |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9.5 |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台湾的影响 10 |
研究发现与研究建议 10.1 |
世界趋势与全球旅游发展新态势 10.2 |
两岸旅游政策健康发展新思维 10.3 |
研究发现与两岸旅游合作模式建议 10.4 |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8)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电化教育的萌芽阶段 |
2.1 电化教育的起源(上个世纪20年代) |
2.2 对美国教育技术发端思想----视觉教育的吸收 |
2.3 媒体的介入推进了电教的运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电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
3.1 电化教育发展阶段的标志----视听媒体的应用 |
3.2 广泛吸纳美国视听教育理论和视听传播理论 |
3.3 新中国电化教育的重建与发展 |
3.4 广泛设立电化教育机构 |
3.5 小结 |
第4章 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
4.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 |
4.2 程序教学理论和系统教学方法的运用 |
4.3 中国教育网的建设 |
4.4 网络远程教育学院设立 |
4.5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 |
4.6 小结 |
第5章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
5.1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中的两条线索问题 |
5.2 媒体中心现象问题 |
5.3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问题 |
5.4 教育技术的普及与运用问题 |
5.5 教育技术的走向问题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教育技术发展的人文技术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2.1 “技术化”浪潮中,技术哲学在教育哲学中的历史性缺席 |
2.2 教育技术哲学体系建构、知识构成的必要性 |
3 选题的依据 |
3.1 以史为鉴 |
3.2 反思前行 |
4 研究思路 |
5 逻辑假设 |
5.1 教育技术的技术根基 |
5.2 技术、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哲学的内在联系 |
6 概念界定 |
6.1 教育技术定义和研究架构 |
6.2 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阶段划分 |
6.3 技术和科学 |
6.4 人文技术哲学 |
7 研究意义 |
7.1 提供的信息能够引起讨论、促进研究 |
7.2 对教育技术领域哲学问题的思考能够推动理论建设 |
7.3 在对此议题研究的过程中笔者自身获得新知识和新认识 |
8 研究方法 |
8.1 文献研究法 |
8.2 归纳和演绎法 |
8.3 历史的研究方法 |
9 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
10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
10.1 围绕本论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 |
10.2 完成研究任务的物质保障条件 |
11 论文框架 |
1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1 有关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 |
1.2 有关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以及教育技术哲学体系的研究 |
1.3 从技术哲学的视角透析教育技术的研究 |
2 理论依据 |
2.1 传播理论 |
2.2 学习理论 |
2.3 系统科学 |
2.4 教育哲学理论 |
2.5 技术哲学理论 |
3 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定义的演进 |
3.1 技术的本质 |
3.2 定义的演进 |
3.2.1 1963 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DAVI)的定义 |
3.2.2 1970 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定义 |
3.2.3 1970 年Silber 的定义 |
3.2.4 1971 年Mac Kenzie 和Eraut 的定义 |
3.2.5 1972 年AECT 的定义 |
3.2.6 1977 年AECT 的定义 |
3.2.7 1994 年AECT 的定义 |
3.2.8 2005 年AECT 的定义 |
3.3 对定义的解读 |
3.3.1 将教育技术视为媒体工具和教学器具 |
3.3.2 将教育技术视为某种手段和系统方法 |
3.3.3 将教育技术视为理论和实践 |
3.4 教育技术的本质 |
4 教育技术发展过程的历史脉络 |
4.1 传播学线索 |
4.1.1 视觉教育 |
4.1.2 视听教育 |
4.1.3 视听传播 |
4.2 学习理论线索 |
4.2.1 程序教学 |
4.2.2 计算机辅助教学 |
4.2.3 个别化教学系统 |
5 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媒体观、技术观的变迁 |
5.1 技术的价值 |
5.1.1 关于价值 |
5.1.2 技术价值标准的论争 |
5.2 教育技术媒体观、技术观 |
5.2.1 教育技术的乐观主义技术决定论 |
5.2.2 教育技术的悲观主义技术决定论 |
5.2.3 教育技术的技术中立论 |
5.3 教育技术的价值 |
5.3.1 教育技术的正效应 |
5.3.2 教育技术的负效应 |
6 教育技术的价值思考 |
6.1 教育技术价值思考的着眼点 |
6.2 基于系统论的传播模式 |
6.3 马莱茨克大众传播模式 |
6.4 马莱茨克模式的教育传播系统分析 |
6.4.1 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 |
6.4.2 教育传播系统中作用于受者的影响因素 |
6.4.3 教育传播系统中作用于传者的影响因素 |
6.4.4 教育传播过程中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6.4.5 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对教学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系统干预 |
7 结语 |
7.1 研究缺陷与不足 |
7.2 启示 |
7.3 建议 |
7.3.1 关注教育技术的人文特性,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现代教育技术观 |
7.3.2 教育技术哲学的基本框架和知识构成需要确立,教育技术的哲学文化研究需要向教育技术专业领域推进 |
7.3.3 教育技术和技术一样,在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和社会应用中必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并负荷价值 |
7.3.4 教育技术的价值体现于对教学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系统干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0 绪论 |
0.1 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
0.1.1 现实意义 |
0.1.2 研究现状及理论意义 |
0.1.3 研究的目的 |
0.2 论文研究的框架、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0.2.1 论文研究框架 |
0.2.2 本文的基本思路 |
0.2.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 论文涉及的范围及研究视角 |
0.3.1 研究涉及的范围 |
0.3.2 研究的视角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点 1 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
1.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方法的发展研究 |
1.1.1 内部控制的会计、审计方法 |
1.1.2 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 |
1.1.3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
1.1.4 内部控制结构的方法 |
1.1.5 公司治理观念的演进与内部控制的监督模式 |
1.2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研究 |
1.2.1 COSO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1.2.2 加拿大CoCo 的《控制指南》 |
1.2.3 英国的《Turnbull 内部控制》指南 |
1.2.4 COSO、CoCo 和Turnbull 框架的比较 |
1.3 现代系统思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
1.3.1 系统工程方法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
1.3.2 系统思考方法的新发展与内部控制理论的创新 |
1.4 国外内部控制主流观综述 |
1.4.1 基于规则导向的遵循观 |
1.4.2 基于原则、市场导向的风险观 |
1.4.3 COSO 基于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观 |
1.5 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
1.6 企业内部控制的界定 |
1.6.1 内部控制概念界定的意义 |
1.6.2 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 |
1.6.3 本文对内部控制的界定 2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的依据 |
2.1 21 世纪管理范式的创新 |
2.2 行为科学之人性假设的发展 |
2.2.1 行为科学的发展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变 |
2.2.2 当代行为科学人性假设的新理念 |
2.3 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影响 |
2.3.1 人的有限理性: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提倡学习与激励 |
2.3.2 人的机会主义倾向:监督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 |
2.3.3 环境因素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观成为内部控制的主流 |
2.3.4 信息压缩:必须加强软控制 |
2.4 组织理论及组织比喻变迁的启示 |
2.4.1 早期组织比喻现在仍主导企业内部控制的观念 |
2.4.2 近年组织的比喻与现代系统思考方法的新发展相适应 |
2.5 多种现代系统思考方法的结合应用 |
2.5.1 多重目标的有目的的系统是促进系统方法创新的源泉 |
2.5.2 现代系统思考方法是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的手段 |
2.6 我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观的启示 |
2.7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创新势在必行 |
2.7.1 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本身的局限 |
2.7.2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前提的束缚 |
2.7.3 政府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法规的执行效果不佳 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重构 |
3.1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呈多样化 |
3.1.1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概念及作用 |
3.1.2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不同看法 |
3.2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重构的原因和依据 |
3.2.1 束缚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某些传统观念 |
3.2.2 重构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论依据 |
3.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边界 |
3.3.1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应具有整体性 |
3.3.2 内部控制系统的特征 |
3.3.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边界的重新界定 |
3.4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设计 |
3.4.1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社会系统的内容 |
3.4.2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之目标及其层次 |
3.4.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之要素 |
3.5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功能和作用 |
3.5.1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
3.5.2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 |
3.5.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
3.6 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质量特征 4 推进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风险控制 |
4.1 企业风险控制是当代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方向 |
4.1.1 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 |
4.1.2 内部控制的风险观要求改进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 |
4.2 复杂性理论与企业风险控制理念的强化 |
4.2.1 复杂性理论及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影响 |
4.2.2 复杂性理论对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的独特解析 |
4.2.3 当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环境的严峻性 |
4.2.4 强化风险控制意识 |
4.3 推进企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
4.3.1 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 |
4.3.2 加强企业日常风险管理的措施 |
4.3.3 建立应对危机事件的企业永续经营计划 |
4.4 应对环境挑战的企业风险控制 |
4.4.1 改善公司治理,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
4.4.2 强化应对外部社会环境挑战的风险控制 |
4.4.3 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企业风险控制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
4.5 塑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5 重视人性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5.1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概念界定 |
5.1.1 21 世纪的组织假设与传统组织观念的碰撞 |
5.1.2 以软系统思考方法补足内部控制工程学的短板 |
5.1.3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含义、边界、原则与途径 |
5.2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征 |
5.3 人性化内部控制系统的灵魂 |
5.4 软控制的设计 |
5.4.1 软控制与硬控制的区别 |
5.4.2 软控制的设计与检验 |
5.4.3 软控制构筑起内部控制与企业成功的桥梁 |
5.5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 |
5.5.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
5.5.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概念界定 |
5.5.3 改良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意义及实施的益处 |
5.5.4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过程 |
5.6 实施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
5.6.1 会计信息失真、公司舞弊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挑战 |
5.6.2 注意防止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
5.6.3 树立适应人性化内部控制的价值观与强化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摘要 ABSTRACT 致谢 |
四、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的实质及其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D]. 王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2]美国教育技术思想发展研究[D]. 段爱峰. 河北大学, 2016(02)
- [3]美国公民教育课程模式研究[D]. 杜海坤.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2)
- [4]技术“进入”教育的言与思[D]. 叶晓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5]教育技术定义:争论与解读[J]. 钟柏昌. 开放教育研究, 2012(03)
- [6]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研究[D]. 吴桂韩.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7]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 陈清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8]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研究[D]. 陈宏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09(02)
- [9]教育技术发展的人文技术哲学思考[D]. 范良聪. 江西师范大学, 2009(06)
- [10]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D]. 王桂莲. 吉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