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压管件石家庄会议报导——有关自控部份(论文文献综述)
焦仕刚[1](2017)在《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5-1965年上海电影发展历史,是中国电影史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上海电影在这20年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先是在战后迅速恢复、发展乃至繁荣,成就中国电影又一个辉煌,重新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然而,随着中国社会巨大的历史变化,上海电影极短时间内迅速地从中心沦为边缘。前后天壤之别导致这20年间上海电影成为中国电影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上海电影发展史本体角度出发,将1945-1965年间上海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对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电影等隐形与显性话语符码体系研究,基于中国大历史维度,历时性思考、探究这20年上海电影影像叙事理念、时代主题、共名与无名景象、产业机制、类型特征、集体文化症候、国族想象、社会情绪、符码形态、传播格局、资源共置等命题,寻找这20年上海电影内在一致的历史发展脉络,获得这20年上海电影共通的艺术本质范式和历史发展动力结构,从而描画出这20年上海电影发展的规律性态势轨迹图,为当下中国电影发展提供一点历史性镜鉴。论文以1953年为界,将这20年上海电影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比性研究。1945-1952年这一阶段,论文突出寻找上海电影高度发达背后,却因为现实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困境形成了社会怨恨情绪,在国族想象与革命乌托邦吸引下,上海电影隐含了暴力与革命的影像话语,影像内部已经蕴涵后一阶段盛行的斗争、革命、理想等叙事主题。1953-1965年这个阶段,我们一是从传播学角度,结合新政权加强全国电影传播网络建设,打破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中心化电影传播格局,构建一个农村为主的电影传播格局,寻找这个阶段上海电影从中心走向边缘的政治性原因,二是农村等边缘区域为主的电影传播空间,客观上促成了上海电影更广泛地传播,反而增强了上海电影中心性主体功能发挥。三是此时上海电影在政治规训下,类型特征、影像符码发生了变异,但是电影作为一个富裕而多面的影像符码系统,借助历史、戏曲、民俗等富有解释空间的电影叙事符码系统,实现了类型化电影的隐形存在。四是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电影明星已经消失,但是优秀人民演员的评选、政治造星运动、观众投票等政治性电影活动依然包含了明星机制,明星依然具备强大的明星效应,于是明星成为一个悖论性存在。五是我们重点探讨上海电影的艺术性、娱乐化、商业化传统如何在沪语电影、政治主流电影中隐然存在,从而保留了上海乃至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血脉,成为今天中国电影宝贵的资源。论文内容分为上下编,上编部分共有两章,第一章主要内容:一是对这个阶段自主与多元电影机制研究,二是跨媒介、跨时空角度下探寻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三是对这个阶段上海电影成熟的明星与明星制、明星典型个案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对上海电影这个阶段面临的政治困境、经济困境、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电影的抗争等命题,给予史料性研究和梳理。同时,核心是探究战后上海民众群体,由于现实苦难,形成了希望而怨望乃至怨恨的社会情绪,最终促成大量电影作品隐含了斗争、革命、乌托邦想象等影像话语。下编共有两章,第三章主要是研究在电影放映队大量建立的基础上,农村与农民为主的全国电影传播格局形成,上海电影借助新的传播空间实现了更广范围的传播和影响。面对强势政治规训,电影影像符码系统的自足性,促成了戏曲电影、历史电影等类型电影特征的隐形存在。这个时期,电影明星由于政治性原因,二律悖反是其本质特征。第四章主要是从沪语电影和主流电影作品影像中寻找出上海电影的艺术性传统。积极探寻这个时期外来电影资源的隐形存在形态,证明这个阶段上海电影开放性传统依然存在,成为后来中国电影能够顺利对接外国电影艺术传统的重要基础。
王超[2](2014)在《岩石坝基灌浆压力波动机理及其稳定性自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水利水电工程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坝基础施工主要加固手段的灌浆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运用。由于建坝高度的不断升级,灌浆加固坝基岩体以形成抗渗透能力强、耐久性好的基础防渗帷幕变得尤为关键。灌浆工程因是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和灌浆效果难以进行直观检测,必须要借助于对灌浆施工参数的分析来评定。由于受到压力波动、浆液流变特性和岩体裂隙几何结构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灌浆质量检测和控制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尤其灌浆压力的反馈控制仍然采取人工调节以致其控制精度和控制响应时间无法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且容易因操作失误致使灌浆压力超限而造成岩体张拉破坏、地层抬动变形,引起工程安全事故。基于以上情况,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总结和归纳浆液在大坝基岩裂隙中的渗流特性来了解灌浆控制机理;通过分析和总结岩体变形效应及灌浆压力的计算方法来提出灌浆压力的综合设计原则;基于对灌浆压力波动机理的探讨、灌浆管路流体力学数学建模和自动控制分析,设计研发了灌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GPAC系统);通过室内模拟灌浆试验和糯扎渡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现场试验对该系统进行控制性能的验证和灌浆效果评价,以改进和完善系统。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讨论和总结灌浆压力的组成及其经验取值法、坝基帷幕灌浆压力的逆推计算法和灌浆试验确定最大灌浆压力法(包括常规压水试验和水力阶撑试验);根据灌浆压力过大引起的水力劈裂效应、扩缝效应和压力挤密效应,详细分析这些岩体变形效应的发生机理及有利、可控的岩体变形发生时相应灌浆压力的计算方法。综合上述,提出了灌浆压力的综合设计原则与确定方法。(2)从灌浆管路系统的流量压降关系和浆液的流变特性出发,探讨了管路系统中灌浆压力的波动机理,认为:灌浆孔内地层的阻尼特性、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和运行开度以及灌浆泵的脉动特性是造成循环式灌浆管路系统内灌浆压力波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灌浆管路浆液一维流动模型的流量压降关系建立了管路系统的静态平衡控制方程组;根据可压缩流体的非定常流动,对灌浆管道中的瞬变流动进行动态瞬变分析,建立其基本微分方程,运用特征线法进行网格划分和有限差分,根据边界条件,用Newton-Raphson算法求其数值解,用一系列代表灌浆管道、管路设备、灌浆孔和调节阀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来简化和描述整个灌浆管路,并研究管路中基本组成部件的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灌浆压力稳定性控制的量化计算控制量,进而提出灌浆管路中灌浆压力稳定性的流体力学模型,为编制灌浆压力稳定性计算软件提供了数学模型和控制参数。(3)根据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的算法原理与控制器设计,分析和论述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根据灌浆压力波动的特点、自动控制的精度要求和反应时间要求,将常规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使用,提出具有参数自整定和控制规则自适应特点的复合式控制算法即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算法(TS-FPID算法)。(4)从软件界面、基本功能和硬件组成等方面详细介绍基于TS-FPID控制算法和灌浆管路系统流体力学模型的灌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GPAC系统)。GPAC系统上层软件采用SIEMENS WINCC V7和STEP7软件开发,控制系统底层采用SIEMENS S7-4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网络采用PROFIBUS DP协议。(5)根据实际灌浆工况布设灌浆管路进行室内模拟灌浆试验,包括:灌浆泵脉动特性试验、电动调节阀阻尼系数试验、灌浆压力自动控制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当灌浆压力在0-5MPa内变化时,GPAC系统可在5-6s响应时间内实现压力自动控制,并将控制精度保持在压力设定值的5%以内,稳定性良好,达到了压力波动幅度的设计控制目标。在糯扎渡水电站坝基帷幕灌浆现场试验中,运用GPAC系统对灌浆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和反馈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的灌浆效果显着,岩体裂隙和渗水通道被浆液充分填塞,岩体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岩层整体性更好,试验区防渗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的防渗标准。GPAC系统控制精度高、响应时间短、稳定性好,远远优越于人工控制,具有良好的工程经济性和安全性,可以在其他工程实践中推广应用。
高舒[3](2012)在《“乐改”纪事本末》文中指出一百年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只不过是一段短暂时光,但是对于民族乐器改革来说,却是一段改天换地“只争朝夕”的时代。在新中国诞生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民间、从乐团到乐班、从院校到工厂、从学术到实践、从理论到经验,涉及几乎所有音乐家群体的大规模改革,让所有呈现于城市舞台上的民族乐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乐器与交响乐队的参照下,改革乐器一步步将辉煌壮大的图景展示在中国乐坛上,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声音。全文除引文、结论部分外,共分八章,主要布局设置为“一个事件、两个基础、三点思考、多种取向”。“一个事件”指的是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口语中常常简称“乐改”)这一研究对象。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20世纪,因而带着许多历史的痕迹和特性。不论肇始原因是来自国家还是民间,功过成败何等评说,群策群力,致力乐改,执着百年,矢志不渝,都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件值得记录、值得总结、值得反思的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经历,是一个揉合了理想与现实、设想与实践、质疑与自信、模仿与创新、标准与个性、共享与专利等等各种复杂成分,令人回首百年、意欲评说,而且值得不断书写的资源库。这是一件与中国人在20世纪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样重大的事件。“两个基础”指的是构建民族乐器改革历史的两大基础——历史背景和改革方式。作为基础之一的历史背景,主要通过第一、二章,呈现1900—1949、1949—2000年的时代特性、指导思想和阶段特点,旨在对因由、过程进行历史叙述。基础之二的改革方式,主要指第三、四章,根据参与者、乐器使用习惯、应用方式等,按照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大类别,整理汉族、少数民族乐器改革的具体内容。不论是质料、构件、音位,或是外观,每一局部的微小改进,都因其实用价值,成为进一步改进的基础。数目繁多的举措,一步步产生,夯实并推动着改革的脚步,逐步达成并完善了乐改初衷。“三点思考”指的是探讨、反思民族乐器改革衍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五章思考乐改的重点专题,研究为建立民族管弦乐队而大力加强低音乐器,尤其是拉弦乐器的改革。第六、七章思考乐改对音乐界产生的联动效应,其中第六章探讨改革案例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改善因地域条件差异产生的规格不一和长期存在的生产、传播、教学问题;第七章探讨乐改与创作和演奏的关系,探讨改革成果如何通过演奏技术和曲目编创的发展被认可,又如何为创作和技术发展提供条件的关系链。最后,第八章思考改革后渐次出现的关于乐器个性的扬弃以及发明权益的保障问题。“多种取向”,乐改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篇中虽未专门设章,但对乐改走向的叙述却贯通全文。在多民族共荣、多乐种共生、多标准共存的时期,改革环节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标准、检测、教学、应用、推广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引发多种抉择取向,单一定向的改革,既不足取也不可行。乐改既要了解西方,更应着眼自身;既要发展现今,也要探索仿古;既要注重建立标准,也要注意更新标准。单一取向与20世纪民族音乐工作者们改革民族乐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末章总结全文,归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的八点认识。最后以本人辑录的图标索引和三份资料选辑作为附录,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000)、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艾士刚[4](2011)在《基于细观结构的液体橡胶基混凝土破坏机理分析》文中提出液体橡胶基混凝土(LRBC)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其中液体橡胶基质取代了传统的水泥砂浆。液体橡胶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与骨料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远小于普通沥青与骨料之间的差异,因此LRBC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性能桥面铺装材料。目前,对于LRBC材料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要将之作为工程应用材料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机理研究、测试和优化设计。宏观的均一方法被广泛地运用来描述混凝土类材料的性能,比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等,但是,这种宏观的均一方法很难用来描述材料破坏的产生及扩展过程,因此,从细观尺度描述材料的变形和破坏特性是了解混凝土类材料破坏机理和进行材料最优化设计的关键。混凝土类材料的破坏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富有挑战的课题,研究LRBC试件的变形与破坏过程对揭示混凝土类材料的力学行为及破坏机理,以及开展该新型混凝土材料性能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价值。本文从细观结构出发,将LRBC视为由碎石骨料、液体橡胶基质及二者之间界面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视界面层为环绕于每颗骨料表面的独立材料。通过实验测定橡胶与石料之间的粘结性能,确定界面材料的破坏参数。通过研究界面厚度值对LRBC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界面厚度值,建立了LRBC试件的细观结构模型。应用LS-DYNA对LRBC试件进行准静态及动态破坏分析。通过改变准静态加载速度,并将各种加载速度下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对比,分析了加载速度对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加载速度,为细观分析LRBC材料的破坏机理提供了途径。针对混凝土类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离散性的问题,文中从细观结构出发,通过对同等参数下一系列LRBC试件的仿真计算,研究了LRBC试件性能的离散度。指出骨料在试件内部位置分布的随机性是造成该材料试件宏观力学性能离散性的因素之一,并根据各试件的破坏方式,分析了骨料的位置分布对LRBC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改变骨料多边形边数概率统计参数,研究了骨料几何性质对LRB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指出了骨料多边形的几何性质对LRBC材料性能影响的规律性。在相同的配合比下,本文分别对含有不同粒径的LRBC材料试件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骨料粒径对LRB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特性,证实了骨料级配的改变对混凝土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质将产生影响。此外,基于传统的级配理论,本文尝试了一系列级配设计,初步分析了级配对LRBC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规律,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配合比实验,为该材料的优化设计打下基础。对LRBC的冲击行为,本文从细观尺度模拟仿真LRBC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分别对惯性效应以及应变率效应对该材料试件的冲击压缩强度、冲击压缩切线模量以及试件的冲击损伤行为等特征给予了分析。
陈珩[5](2004)在《深圳市燃气管网的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深圳具有较强的土壤腐蚀性,以及防腐施工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深圳在用燃气管道腐蚀严重,已经到了事故多发阶段。 本论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电化学腐蚀理论和防腐理论的基础上,对深圳市燃气管网的腐蚀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腐蚀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各种腐蚀因素进行权重分析,由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防腐层电阻率、土壤电阻率、缺陷点数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最具有代表性。对此,有针对性地将管网防腐工作提升到系统的层面全方位考虑,参照国内外涂层的进展,结合深圳当地具体的情况,考虑到管材、土壤腐蚀性、施工等因素,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积极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如埋地管网采取了 1、埋地管尽量使用PE塑料管;2、埋地钢管采用二层PE夹克管;3、钢制管件采用预制防腐;4、补口材料采用热收缩套和牛油胶布等防腐措施。地上管道采取了 1、穿墙、穿楼板管采用热收缩套防腐;2、引入管套管部分防腐采用新工艺;3、地上中压管改用外镀锌专用管等防腐措施。 由于措施得当,提高了新建管线的防腐设计水平,使城市地下管网的防腐建设和管理更科学化、现代化和系统化。同时也为内地同行解决管网腐蚀问题提供借鉴。
潘基泽[6](2003)在《泡金山锡石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锡石硫化矿储量大,随着砂矿、氧化脉锡矿的逐渐消失,现在开采的绝大部分都属锡石硫化矿。锡石硫化矿类型多,伴生有用矿物种类多,综合利用价值高,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泡金山锡石硫化矿是锡石硫化矿中的一种,具有研究的代表性。这种硫化矿比较难选,生产指标一直难以提高,处理该类型矿石生产指标低,成本高,效益差。1998年至2000年的三年间,平均生产能力157.5吨/日,原矿锡品位1.89%,产出的锡精矿含锡52~54%,锡回收率51.06%,原矿采选持平锡品位为1.5%。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对该矿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意义。 矿石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泡金山锡石硫化矿锡石结晶粒度细,属甚微嵌布,为甚难选矿石。选别时必须磨到一定的细度;(2)硫铁矿物含锡高,有必要在硫铁矿物中回收锡石。 从矿石性质出发,对该矿石各种可能的主要选别方案进行了探索试验,在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对重选产出粗精矿再精选和不同磨矿粒度的浮选—重选工艺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试验以细磨浮选—重选—硫化物再磨再选指标为佳:锡精矿品位50.75%、锡回收率58.20%、锡富中矿品位7.32%、回收率5.11%,此外还可产出部份贫中矿。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细磨入选,多产品结构,硫化铁矿物再磨再选,能拿早拿、能丢早丢,预先脱出硫化矿物是提高锡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2)强化一段摇床的回收是细磨入选,提高指标的关键,细粒锡石的回收是进一步提高指标的根本保证;(3)硫铁矿物再磨再选也可回收部分锡金属。 研究成果在生产应用中获得成功,显着提高了选厂的技术经济指标。调试期间的生产指标为:原矿含锡1.24%,锡精矿品位56.75%,锡回收率62.58%。成果应用后5个月的生产累计指标为原矿含锡1.16%,锡精矿品位54.71%,锡回收率56.35%。与成果应用前相比,锡精矿品位提高2.63个百分点,锡回收率提高7.74个百分点,选矿成本降低了5.31元/吨原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次试验研究不论是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选矿工艺研究、选别参数的确定还是成果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类似同类矿石性质选厂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有借鉴指导作用。特别是细磨入选,开阔了新的视野,使人们对锡石硫化矿细磨与过粉碎和回收率的关系有了更新的认识。
张秋荣[7](2002)在《环氧丙烷聚合反应装置动态模拟》文中认为本文针对聚醚装置反应工段,根据聚合釜的特点,建立了反应工段特别是聚合釜的数学模型,实现了聚合反应过程的实时动态模拟。 经典的聚合数学模拟中一直存在着同时求解无穷多个微分方程的难题,这是由于不同链长和链内组成的大分子一般视为不同组分所致。本文提出的链节动力学法,运用较少且合理的假设,将大分子从结构上拆分成各个基本组成单元作为模拟系统的虚拟组分,解决逐步聚合反应中的反应速率计算,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等问题,使复杂的反应速率方程式的建立和求解变得如同小分子反应一样简单,避免聚合反应中出现的无限组分求解,而只针对有限的组分进行计算,使得计算量大大减少,同时便于采用统一的物性数据,使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具有统一的理论基础,即建立在链节分析这一共同基础之上。这一方法能较好地体现系统的动态特征,并可动态地求出聚合物的数均聚合度。文中借助基团贡献方法的思路,提出了链节热力学的方法,由各个基本单元的物性组合来计算大分子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质,解决了过去在动态模拟中难以实时计算高分子物质热力学性质的难题。 应用结果表明,使用链节动力学和链节热力学的方法建立起来的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聚合过程的动态特性,并为全流程的仿真模拟奠定了基础。
朱培根[8](2002)在《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分析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UBHPAC)的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UBHPAC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并实现了各子系统和总系统的仿真与优化。这样既保证UBHPAC系统的稳定可靠工作,又使能源规模尽可能地缩小,同时为UBHPAC工程设计和预测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 首次将风冷热泵、地下建筑物与环境所组成的风冷热泵空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运行规律,实现UBHPAC系统的仿真,找出UBHPAC系统节能、优化的部位和相应的技术措施。 在UBHPAC系统围护结构传热的动态模拟中,利用边界元和动态规划法相结合的办法,研究地下建筑室内热、湿环境中经常遇到的有等式约束或不等式约束、线性目标函数或非线性目标函数的瞬态偏微分系统。根据地下建筑环境中常遇到的热、湿扩散现象,对边界元和动态规划法进行了发展和系统化,编制了多维不稳态热扩散系统的程序,实现对UBHPAC系统工程中各子系统的控制。本文还运用边界元法和线上求解法对UBHPAC系统围护结构传热进行动态模拟。 建立了UBHPAC系统动态模拟用的室外气象参数模型。鉴于传统的“标准年法”和“随机模拟法”各自的优点及不足,考虑到UBHPAC系统动态模拟的速度和可靠性,建立了适合UBHPAC系统用的季节性随机气象模型,并对季节性随机气象模型进行概率统计的实测验证。 建立了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机组的仿真模型,并对制冷压缩机、换热器(风冷冷凝器和蒸发器)、节流元件等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分别仿真和实测验证。建立了地下建筑常用设备如风冷热泵空调机组、调温除湿机、冷冻除湿机和冷风机等运行特性的计算机仿真模拟。 提出了UBHPAC系统能耗及节能分析方法。通过系统能耗模拟,不仅能合理确定UBHPAC系统的装机容量,而且能对不同处理方式的系统能耗进行预测,对各种处理方式的节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选择节能优化方案。通过系统能耗模拟,能对UBHPAC系统耗能的数量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做出定量的分析。
黄志刚[9](1980)在《关于煤浆管线设计与研究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 引言世界煤炭的地质总储量,据报导约为107500亿吨标准煤,其中技术经济可采储量6600亿吨,大约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的6倍。其中:9O%的地质储量和60%的可采储量集中在中国、苏联、美国和澳大利
李祉川[10](1979)在《纪念卓越的科学家侯德榜博士》文中研究指明 侯德榜是着名的科学家,我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上纯碱工业的权威,他为不发达国家发展纯碱工业做出成绩;为创造制碱新工艺,提高食盐利用率,生产纯碱及氯化铵双产品;为生产化肥新品种碳酸氢铵,使小化肥厂在全国开花做出巨大贡献.一、传略
二、高压管件石家庄会议报导——有关自控部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压管件石家庄会议报导——有关自控部份(论文提纲范文)
(1)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四、论文重点与架构 |
上编: 上海电影的灿烂多姿(1945-1952) |
第一章 无名时代的执着与辉煌 |
第一节 上海电影自主与多元机制探究 |
一、弱势的官方电影控制 |
二、强势外部力量挤压下电影自主竞争机制 |
三、游民与现代意识交织下的电影文化形态机制 |
第二节 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研究 |
一、时间轴线下战后上海电影媒介传播形态考察 |
二、战后上海电影跨媒介性传播形态探究 |
第三节 上海电影明星与明星制 |
一、战后上海电影明星塑造机制 |
二、明星个案分析 |
第二章 走向革命乌托邦 |
第一节 电影的困境与抗争 |
一、上海电影的政治困境 |
二、上海电影的经济困境 |
三、上海电影影像话语体系困境 |
四、上海电影的艰难抗争 |
第二节 电影影像:怨恨与革命乌托邦 |
一、希望与怨望 |
二、苦难、怨恨与乌托邦 |
下编: 上海电影再出发(1953-1965) |
第三章 主体置换与乌托邦再生 |
第一节 主控与权威 |
一、电影传播空间与主体重置 |
二、政治规训与符码置换 |
第二节 隐晦的明星 |
一、政治造星运动 |
二、魅惑的政治明星事件 |
三、革命与明星本质 |
第四章 中心与边缘主观与客观 |
第一节 缝隙中能量集聚与再生 |
一、边缘类电影的另类艺术传承 |
二、主流电影叙事中执着的艺术坚守 |
第二节 主观抗拒与客观操控 |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独特性存在 |
二、美国好莱坞叙事模式的隐性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2)岩石坝基灌浆压力波动机理及其稳定性自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灌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灌浆液在大坝基岩中的渗流特性研究 |
1.3.1 浆液在岩体裂隙中渗流扩散性 |
1.3.2 灌浆压力与浆液渗流扩散性的关系 |
1.4 灌浆检测技术及灌浆压力自动控制的研究 |
1.4.1 灌浆检测技术的研究 |
1.4.2 灌浆压力稳定性自动控制的研究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
2 灌浆压力的计算方法与综合设计原则 |
2.1 概述 |
2.2 岩石坝基灌浆压力的一般确定方法 |
2.2.1 灌浆总压力的组成 |
2.2.2 岩石坝基灌浆压力的经验取值法 |
2.2.3 岩石坝基防渗帷幕灌浆压力的逆推计算方法 |
2.2.4 岩石坝基最大灌浆压力的试验确定法 |
2.3 岩体变形及其相应灌浆压力的计算方法研究 |
2.3.1 水力劈裂效应与劈裂灌浆压力计算 |
2.3.2 扩缝效应与相应灌浆压力计算 |
2.3.3 压力挤密效应与相应灌浆压力计算 |
2.4 岩石坝基灌浆压力的综合设计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3 灌浆压力波动机理及其流体力学数值建模与求解 |
3.1 概述 |
3.2 灌浆管路系统的组成与灌浆压力波动机理分析 |
3.2.1 灌浆管路系统的基本构成 |
3.2.2 灌浆压力波动机理 |
3.3 灌浆管路系统的静态平衡分析 |
3.4 灌浆管路系统的动态瞬变分析 |
3.4.1 瞬变流动的基本微分方程 |
3.4.2 特征线法 |
3.4.3 边界条件 |
3.4.4 Newton-Raphson算法 |
3.5 灌浆管路系统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
3.5.1 管道元件阻尼系数的计算 |
3.5.2 灌浆孔内浆液扩散的研究 |
3.5.3 灌浆泵的脉动特性研究 |
3.5.4 调节阀流量特性研究 |
3.6 灌浆压力稳定性的数值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4 灌浆压力稳定性自动控制器的设计 |
4.1 概述 |
4.2 PID控制 |
4.2.1 模拟PID控制 |
4.2.2 数字PID控制 |
4.2.3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4.2.4 PID控制器的局限性 |
4.3 模糊控制 |
4.3.1 模糊控制的原理依据 |
4.3.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3.3 模糊控制的优缺点 |
4.4 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器 |
4.4.1 模糊控制规则的设计 |
4.4.2 模糊推理及去模糊化 |
4.4.3 仿真研究 |
4.4.4 灌浆过程中管路系统参数的控制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岩石坝基灌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
5.1 概述 |
5.2 灌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
5.2.1 控制系统的目标 |
5.2.2 GPAC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控制方案 |
5.2.3 GPAC系统的硬件控制原理 |
5.3 GPAC系统的具体功能与研发 |
5.3.1 GPAC系统上位软件的基本功能 |
5.3.2 下位PLC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6 GPAC系统室内模拟灌浆试验和工程应用 |
6.1 概述 |
6.2 室内模拟灌浆试验研究 |
6.2.1 试验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
6.2.2 试验内容和步骤 |
6.2.3 试验结果分析 |
6.3 灌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研究 |
6.3.1 糥扎渡水电站工程概况 |
6.3.2 工程地质条件 |
6.3.3 现场灌浆试验及灌浆压力设计 |
6.3.4 灌浆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在帷幕灌浆中的应用 |
6.3.5 坝基帷幕灌浆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乐改”纪事本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政策资料 |
二 学界研究 |
第三节 结构设置、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
一 结构设置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意义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乐改思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西方影响 |
二 苏联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民族乐器改革 |
三 民族音乐新要求 |
第二节 乐改思路 |
一 称谓差异 |
二 指导思想、参与各方 |
小结 |
第二章 乐改历史阶段划分 |
第一节 1900—1949 |
第二节 1949—2000 |
一 1949—1954生产初成规模 |
二 1954—1966相关机构设立 |
三 1966—1976机械化、标准化 |
四 1976—2000奖励鉴定制度成熟 |
小结 |
第三章 汉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分类说明 |
第二节 吹管乐器 |
一 笛类 |
二 笙类 |
三 埙 |
四 唢呐 |
五 箫、排箫 |
六 新篪 |
七 尺八 |
八 其他 |
第三节 拉弦乐器 |
一 二胡 |
二 板胡 |
三 四胡 |
四 大筒 |
五 轧筝 |
六 幢琴 |
七 革胡 |
八 雷琴 |
九 高胡 |
十 京二胡 |
十一 拉阮 |
十二 坠新胡 |
十三 宛胡 |
十四 古瓶胡 |
十五 三胡 |
十六 其他 |
第四节 弹拨乐器 |
一 扬琴 |
二 琴 |
三 筝 |
四 琵琶 |
五 阮 |
六 三弦 |
七 柳琴 |
八 月琴 |
九 箜篌 |
十 豫琴 |
十一 浪琴 |
第五节 打击乐器 |
一 鼓 |
二 响铜乐器 |
三 编磬 |
四 其他 |
第六节 其他改革 |
一 材质改革 |
二 工艺改进 |
三 乐器创制 |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改革内容 |
一 吹管乐器 |
二 拉弦乐器 |
三 弹拨乐器 |
四 打击乐器 |
第二节 总体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低音民族乐器改革 |
第一节 改革状况 |
第二节 低音拉弦乐器的改革特点 |
一 振动方式 |
二 外形、共鸣箱体 |
第三节 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乐改的标准和推广 |
第一节 乐改标准的 |
一 称谓需要标准 |
二 材质需要标准 |
三 性能需要标准 |
第二节 行业标准工作 |
第三节 海内外推广情况 |
一 推广途径 |
二 推广效果 |
小结 |
第七章 乐改与创作、演奏的关系 |
第一节 乐器身份转变 |
一 独奏 |
二 乐队 |
第二节 乐器身份与创作、演奏 |
一 演奏法 |
二 创作 |
三 改革、演奏、创作的关系 |
四 其他 |
小结 |
第八章 乐改争议问题 |
第一节 民族个性保持 |
一 乐器本身 |
二 地方乐种 |
第二节 发明权归属 |
一 发明的继承和重复 |
二 个人成果与集体荣誉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附录 |
1 图表索引 |
2 2 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 000) |
3 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 |
4 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
(4)基于细观结构的液体橡胶基混凝土破坏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凝土类材料细观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1 细观统计模型 |
1.2.2 细观结构模型 |
1.3 橡胶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1 橡胶集料混凝土 |
1.3.2 液体橡胶基混凝土 |
1.4 有限元算法分析 |
1.4.1 有限元隐式解法 |
1.4.2 有限元显式解法 |
1.4.3 算法比较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液体橡胶基混凝土准静态破坏过程2D显式分析数值模型 |
2.1 骨料生成及投放方法 |
2.1.1 骨料生成 |
2.1.2 粘结界面层生成 |
2.1.3 骨料的投放 |
2.1.4 骨料的随机生成图 |
2.2 材料模型及破坏准则 |
2.2.1 材料模型与材料参数 |
2.2.2 破坏准则 |
2.3 有限元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2.3.1 网格划分 |
2.3.2 边界条件 |
2.4 有限元显式算法对准静态问题的实现 |
2.4.1 准静态问题显式解法的可行性 |
2.4.2 显式计算中加载速度对准静态模拟结果的影响 |
2.2.3 LRBC准静态破坏过程动态模拟分析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骨料细观统计参数对液体橡胶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骨料颗粒的几何参数的测量 |
3.1.1 骨料几何参数计算方法 |
3.1.2 多边形拟合的应用分析 |
3.2 骨料多边形边数分布概率拟合 |
3.3 骨料位置分布对LRBC性能的影响 |
3.3.1 拉伸模拟分析 |
3.3.2 压缩模拟分析 |
3.4 骨料几何形状对LRBC性能的影响 |
3.4.1 模拟分析数值模型 |
3.4.2 准静态拉伸模拟分析 |
3.4.3 准静态压缩模拟分析 |
3.4.4 单一多边形边数骨料LRBC试件模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骨料级配对液体橡胶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骨料级配理论 |
4.1.1 连续级配 |
4.1.2 间断级配 |
4.2 单级配LRBC材料的数值模拟分析 |
4.2.1 单级配LRBC有限元模型 |
4.2.2 拉伸模拟分析 |
4.2.3 压缩模拟分析 |
4.2.4 结论 |
4.3 全级配LRBC材料的数值模拟分析 |
4.3.1 全级配LRBC有限元模型 |
4.3.2 拉伸模拟分析 |
4.3.3 压缩模拟分析 |
4.3.4 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体橡胶基混凝土冲击性能的数值分析 |
5.1 LRBC冲击性能的实验研究 |
5.1.1 实验设备及原理 |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SHPB系统有限元建模 |
5.2.1 LRBC及SHPB系统数值模型 |
5.2.2 材料参数及破坏准则 |
5.3 LRBC冲击行为数值分析 |
5.3.1 应变率非敏感模型模拟分析 |
5.3.2 应变率敏感模型模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深圳市燃气管网的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现状 |
1.2.1 石油沥青涂层 |
1.2.2 煤焦油瓷漆 |
1.2.3 环氧煤沥青涂层 |
1.2.4 熔结环氧粉末涂层(FBE) |
1.2.5 挤压聚乙烯涂层 |
1.3 研究的目的 |
2 深圳燃气管网的防腐现状 |
2.1 城市自然概况 |
2.2 燃气管网情况 |
2.3 防腐方式 |
2.4 埋地管网 |
2.4.1 管网腐蚀现状 |
2.4.2 腐涂层现状 |
2.4.3 管网环境的腐蚀性及其影响 |
2.4.4 土壤腐蚀性 |
2.4.5 杂散电流腐蚀 |
2.4.6 腐蚀严重原因分析 |
2.4.7 结论 |
2.5 地上管 |
2.5.1 施工存在问题 |
2.5.2 地上管腐蚀原因 |
3 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机理 |
3.1 埋地金属管道电化学腐蚀的几种类型 |
3.2 土壤腐蚀因素 |
3.2.1 土壤特性和腐蚀性的关系 |
3.2.2 土壤现场测量和实验室分析 |
3.2.3 土壤的腐蚀性综合分析 |
4 数学模型分析 |
4.1 基础数据调查 |
4.2 样本段检测 |
4.2.1 测试依据 |
4.2.2 测试的主要内容 |
4.2.3 技术要求 |
4.2.4 仪器配置 |
4.2.5 工程实施的技术路线 |
4.2.6 采用的技术与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数据分析 |
4.4.1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4.2 主成分分析 |
4.4.3 聚类分析 |
4.4.4 分析结果 |
4.5 建立燃气管道安全评级模型 |
4.5.1 确定管网安全评估指标 |
4.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燃气管网安全等级评价模型 |
4.6 分析结果 |
5 燃气管网防腐对策 |
5.1 埋地管网的防腐措施 |
5.1.1 埋地管尽量使用PE塑料管 |
5.1.2 埋地钢管采用三层PE夹克管 |
5.1.3 钢制管件采用预制防腐 |
5.1.4 补口材料采用热收缩套和牛油胶布 |
5.1.5 降低埋地钢管的阴极保护电流密度 |
5.2 地上管道的防腐措施 |
5.2.1 穿墙、穿楼板管采用热收缩套防腐 |
5.2.2 引入管套管部分防腐新工艺 |
5.2.3 地上中压管改用外镀锌专用管 |
6 结论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泡金山锡石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重选 |
1.1.1 重选理论研究 |
1.1.2 重力选矿发展现状 |
1.1.3 小结 |
1.2 锡 |
1.2.1 锡的性质和用途 |
1.2.2 锡矿物和锡矿床 |
1.2.3 我国锡矿资源的特点 |
1.2.4 锡矿石可选性特点及选矿过程概述 |
1.2.5 锡矿石重选工艺流程的制定 |
1.2.6 联合工艺的应用和发展 |
1.2.7 国内外锡选矿技术进展 |
1.2.8 小结 |
第二章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2.1 锡矿选冶的重要性 |
2.2 锡石硫化矿选矿研究的重要性 |
2.3 课题的提出 |
第三章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3.1 课题研究内容 |
3.2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
3.3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
4.1 原矿化学分析 |
4.2 原矿粒度分析 |
4.3 矿物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选矿试验 |
5.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5.2 浮-重流程选矿试验 |
5.3 重选-粗精矿精选流程选矿试验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5 试验结果评价 |
5.6 建议生产原则流程 |
第六章 生产应用情况 |
6.1 生产工艺流程 |
6.2 流程配置 |
6.3 工艺条件 |
6.4 调试指标 |
6.5 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生产应用情况证明 |
附录B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简况 |
(7)环氧丙烷聚合反应装置动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1.1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
1.1.1 稳态流程模拟系统 |
1.1.2 动态流程模拟系统[3] |
1.1.3 流程模拟系统的组成 |
1.2 化工流程模拟的基本方法 |
1.2.1 序贯模块法(sequential modular approach) |
1.1.2 联立方程法(equation-oriented approach) |
1.2.3 联立模块法(simultaneous modular approach) |
1.3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作用 |
1.4 聚醚生产概述 |
1.4.1 概论 |
1.4.2 合成工艺 |
1.4.3 我国聚醚生产概况 |
1.4.3.1 原料价格高,影响聚醚的价格 |
1.4.3.2 现有聚醚厂开工率太低 |
1.4.3.3 聚醚生产厂的停产检修时间太集中,影响国内聚醚市场。 |
1.4.4 发展方向 |
1.4.4.1 抓好引进装置的建设、投产和达标工作,实现原料国产化 |
1.4.4.2 调整聚醚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提高聚醚质量,特别是外观与色度指标 |
1.4.4.3 应重视聚醚生产中助剂的开发 |
1.4.4.4 走集团化发展道路 |
1.4.4.5 国家应加强宏观控制,不再搞重复建设 |
第二章 阴离子聚合反应动力学模型 |
2.1 阴离子聚合反应机理 |
2.1.1 链引发 |
2.1.2 链增长 |
2.1.3 链转移和终止反应 |
2.2 阴离子聚合反应的特征 |
2.3 阴离子聚合动力学及其数学描述[10] |
2.3.1 聚合动力学一 |
2.3.2 聚合动力学二 |
2.4 简评 |
第三章 环氧丙烷聚合反应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 聚合反应动力学描述--链节动力学 |
3.2 聚合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
3.2.1 纯组分的临界性质 |
3.2.2 纯组分热力学性质的估算 |
3.2.3 正常沸点下的液体摩尔体积的估算 |
3.2.4 饱和蒸汽压方程[31] |
3.3 绝热闪蒸模型[32] |
3.4 环氧丙烷聚合反应釜模型 |
3.5 计算方法 |
第四章 聚合过程的流程模拟 |
4.1 系统中各管线流量计算模型 |
4.2 聚醚反应工段模拟软件组织及结构 |
4.3 聚合过程的流程模拟 |
第五章 模拟结果与讨论 |
5.1 动态过程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 |
5.1.1 操作条件对平均分子量和双键度的影响 |
5.2 聚合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研究 |
5.3 对该仿真软件的讨论 |
结论 |
(8)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2 课题的研究范围及内容 |
1.3 课题研究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
2 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用室外气象参数随机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2.1 综述 |
2.2 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用季节性随机气象参数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用季节性随机气象模型程序简介 |
3 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室内负荷计算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3.1 浅埋地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模型 |
3.2 浅埋地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边界元法 |
3.3 边界元和动态规划法在浅埋地下建筑热湿负荷中的研究 |
3.4 浅埋地下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线上求解法研究 |
3.5 浅埋地下建筑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动态模拟的实现 |
4 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机组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实施 |
4.1 制冷压缩机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分布参数法建立换热器动态模型 |
4.3 节流元件数学模型的建立 |
5 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的试验与模型修正 |
5.1 南京市太园地下旅社围护结构传热试验 |
5.2 用传热反问题确定地下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参数 |
5.3 风冷热泵机组性能模拟与试验 |
6 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的优化研究 |
6.1 风冷热泵空调机组的(火用)分析 |
6.2 风冷热泵空调机组的(火用)优化 |
6.3 风冷热泵空调系统最优工况的确定 |
6.4 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与运用 |
7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高压管件石家庄会议报导——有关自控部份(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承与发展:1945-1965年上海电影研究[D]. 焦仕刚. 厦门大学, 2017(08)
- [2]岩石坝基灌浆压力波动机理及其稳定性自动控制方法研究[D]. 王超. 中南大学, 2014(12)
- [3]“乐改”纪事本末[D].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4]基于细观结构的液体橡胶基混凝土破坏机理分析[D]. 艾士刚.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5]深圳市燃气管网的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D]. 陈珩. 重庆大学, 2004(01)
- [6]泡金山锡石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D]. 潘基泽. 昆明理工大学, 2003(01)
- [7]环氧丙烷聚合反应装置动态模拟[D]. 张秋荣. 北京化工大学, 2002(01)
- [8]地下建筑风冷热泵空调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D]. 朱培根. 东南大学, 2002(11)
- [9]关于煤浆管线设计与研究的几个问题[J]. 黄志刚. 油气管道技术, 1980(Z1)
- [10]纪念卓越的科学家侯德榜博士[J]. 李祉川. 纯碱工业, 19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