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公九”成果,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的总结

巩固“公九”成果,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的总结

一、巩固“普九”成果 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郑泽永[1](1997)在《巩固“普九”成果 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襄汾县既是“普九”工作的先进单位,又是巩固“普九”成果的典型。自1994年“普九”工作验收达标后,该县明确提出“巩固‘普九’成果,建设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机制。鉴于此,本刊记者最近对该县的“普九”工作进行了实地考查,现撰写成篇,予以刊出,以期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有所裨益。

童书玮[2](2018)在《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发展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元的民族特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也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解决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实践已充分证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仅就经济讲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有出路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又直接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闯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条发展新路径,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更是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支撑点进行分析,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即边疆民族地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必要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要“做什么”,解决方向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怎么做”,解决可行性问题。研究视角上,努力把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着力克服就普洱讲普洱、就经济讲经济、就教育讲教育的弊端,强调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提出在局部区域、在特定阶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是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老大难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育优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理清了理论的认识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操作问题。三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措施上,既有针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下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有如何调整和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体系的措施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供教育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四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论证。案例和数据,都来源于实际工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形成的主要观点,也是作者8年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真切感受和体会,是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后的成果体现,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力图在对局部区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套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实践经验,争取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朱远来[3](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杨镜乾[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教育督导政策的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它不仅是我国依法治教、进行科教兴国的需要,也是保证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正确地制定和贯彻执行教育督导政策,需要研究相关历史,以便从中吸取历史经验。基于此,本文把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对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普九”教育督导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历史进行研究。本文绪论论述了本文研究的缘起、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等问题。正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重点是为本文对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思想武器。着重指出要以教育督导学作为研究教育督导政策历史的理论基础,再结合我国教育督导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以十大原则作为评价教育督导政策制定与实施历史的基本尺度。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云南省教育督导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历史背景。认为云南省之所以制定、实施和不断修正“普九”督导政策,是落实全国“普九”督导政策的需要,是各省不断探索“普九”督导问题的推动和借鉴其经验的需要,更是云南省适应本省“普九”实践特殊性的需要。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从1986年到1992年期间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初步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情况。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督导政策的初步形成情况以及当时全国教育督导政策实施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论述;其次,重点研究了云南省在这一时期如何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来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督导政策的相关情况;最后,总结在云南省教育督导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从1993年到2006年期间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初步的修正和继续落实的情况。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在云南省内的进一步发展情况,如云南省各地采取的督导措施、取得的督导成绩,对比前一阶段教育督导政策有哪些进步的地方,以及探析云南省在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困难与阻碍。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从2007到2016年期间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全面实施的情况。这一部分回顾了这个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云南省内贯彻落实“普九”督导政策的具体情况,分析当时教育督导的新思路、新手段与新途径,同时从中发现出新的问题。第六部分是对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实施的历史反思,分为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首先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云南省在贯彻落实“普九”督导政策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与所得到启示;然后总结在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困难和阻碍;最后就是重点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继续完善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或建议。

邱白莉[5](2006)在《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凸现,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建立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对评价教育现代化程度、引导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研究等有重要意义。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化与工业化、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世界教育现代化关系的剖析,分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点及在现阶段教育现代化面临的主要任务,初步确定现阶段教育现代化指标;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证考察,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具体分析,确定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指标可能达到的水平。最后根据江苏教育发展现状,结合已有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在江苏全省范围内都适用的区县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也应是不断发展的。本研究所拟订的指标体系,仅仅是针对现阶段,特别是从现在到2020年这一特定时期所制订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指标体系将不断被修改,甚至是被推翻。

曾新[6](2012)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相适应,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关系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试图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适当集中办学,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和教育质量低的中小学,实现区域(县、市、区)内或更大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那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否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研究经历和调查,就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章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对与本文的核心概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理论上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第三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和目的,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大调整,既可以说是税费改革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它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四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一大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被调整和撤销,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集中,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得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五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存在的问题,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尽管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但也对农村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和阻碍,学校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第六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其主要原因是:注重效率,忽视公平;注重调整的速度,忽视科学的规划;重视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重视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忽视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重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第七章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对策思路,即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科学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既要重点支持集中办学又应适当照顾分散校点;协调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

孙猛[7](2012)在《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实施状况研究 ——以X县为例》文中认为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而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此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校通”工程则是最具代表性措施之一。2000年10月25口,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起用5至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对X县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现状做了相关研究,深入了解了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立足于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加快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有所助益。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对选题缘起、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内容等做一简单介绍。第二章是X县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概述,主要是对X县的社会经济和教育情况做简要说明。第三章是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内容是考察了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基础、实施方案、实施效果等。第四章是X县“校校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通过对问卷和访谈资料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了X县“校校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做了分析。第五章是对加强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任靖[8](2013)在《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陕西吴起的个案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程度是体现一个区域民生水平的重要指标,基本公共物品是指,可以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求,能使公民直接受益或享受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使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公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十二五”期间我国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背景,选取教育资源这一项基本公共物品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个案考察对象,在全面研究和综述了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均等化、教育资源均等化、教育资源均等化衡量指标等理论的基础之上,将理论成果用于陕西吴起县十五年免费教育的实践分析当中。在利用理论进行分析之后得出陕西省吴起县十五年免费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逐步进入教育资源的“后免费时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此基础之上,考察了陕西省吴起县全面推行教育资源均等化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路径选择,并为今后吴起县全面实行教育资源均等化提出一定的建议。

颜华[9](2005)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三农”问题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尤其是我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后,农村更成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三农”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难以进行,农村不实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这种新的战略思想和发展思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框框,要求我们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改变了传统的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和研究。论文全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力求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探讨、目标与内容设计、发展机制构建以及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创新。论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人们深刻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引起人们对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重视,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问题,彻底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旧战略和旧体制,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一般理论、系统论、协同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全面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及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也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标志着我国开始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论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剖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及不利影响。由于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对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笔者采用规范分析方法设计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与内容,分析现阶段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为统筹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最后,构建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分别制定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希望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课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课题的来源、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本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认识,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概括总结这一战略的内涵及特征并且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本部分还探讨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问题,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现状评价,通过总结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进过程分析我国二元结构的成因,并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及其

靳拥军[10](2011)在《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扶贫是国家科委于1986年提出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在农村进行的重要的反贫困战略举措,是我国政府开发扶贫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应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改革贫困地区封闭的小农经济模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其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随着近年来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贫困性质的变化,重庆市越来越重视科技扶贫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重庆市石柱土家自治县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三峡库区移民县。自2003年以来,石柱与西南大学共建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以实施国家“两规划一纲要”和《重庆市三峡库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绿色生态经济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为契机,以引进业主,培养能人,发展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充分利用石柱县生态资源优势和科技力量,在产学研对接、产业规划与项目策划、农业重点产业的培育与产品开发、争资立项与业主引进以及帮困助学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那么,如何看待科技扶贫对重庆农村减贫起到的作用?又如何看待科技扶贫自身的运作机理及影响因素?实际上就是如何对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成效进行评价和原因解剖。目前,虽然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对科技扶贫成效进行监测和跟踪评价,但对于科技扶贫的机理及其运行条件、路径等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石柱县为例,分析重庆农村科技扶贫取得成果及其原因,并对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目标模式、模式的创新路径等进行分析,最后得新时期重庆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本文在理论分析贫困的性质、成因及其表现等基础上,以重庆市石柱县科技扶贫取得的成效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并对科技扶贫效果的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以分析科技扶贫的发生、发展机理,以及在其运行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最终达到从理论上结构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系统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新时期重庆乃至我国农村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探索长效的反贫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理论上分析科技扶贫模式及其运作机理。科技扶贫模式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科学技术缺乏、生产技术落后和科学应用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提出的。其一,科技扶贫模式强调贫困地区自我发展。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市场竞争为导向,指导贫困地区合理开发自身资源,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通过培养和指导,提高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能力,达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科技扶贫模式重视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的引进。贫困地区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适应性,政府在考虑向贫困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时,必须注重与贫困地区客观条件相适应,并且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技术。其三,科技扶贫模式重视脱贫与扫盲相结合。通过农业、教育、科研相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向贫困地区输送科学技术和人才,建立合理的科学技术示范点,开展针对贫困农民的各式培训;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的农村网络教育,贫困农民通过上网了解学习先进的技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素质。第二,通过对比重庆市不同阶段的扶贫开发模式得出科技扶贫模式的优势。近几年,重庆市的科技扶贫计划越来注重数量和质量,活动开展也出现多样化。科技扶贫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基础,增加农村人口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重庆市科技扶贫的开展,有效的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了技术指导,使得重庆市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解决了部分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三,通过实证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石柱县农村科技扶贫效果及其社会公众评价。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带来,越来越多的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有一门经验技术强硬的手艺已经成为现今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必然手段。本文通过运用CD生产函数测算技术进步对石柱县农业的贡献作用,得出结果石柱县自2000年以来,综合技术进步水平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且已经超越了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贡献率。说明科技注入石柱农业以后,确实对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调查结果显示,石柱县农村居民对科技扶贫模式成果较为满意。不管是从个体农户还是企业来说,石柱县人民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强。第四,通过解剖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分析得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以及重庆农村科技扶贫的具体路径选择。根据重庆市的自然资源和各方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未来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应该由政府主导、以农户为基础,将高校、企业等资源进行有效衔接。该路径的特点在于由政府强制,自上而下推动,便于制订高水平的计划,且借助于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可以提高整个扶贫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应注重由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将科技、人才、资金与国家扶贫开发任务和各地区扶贫开发重点有机结合,为科技有效长入贫困地区经济创造条件。第五,科技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农村贫困的问题上,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总结“石柱模式”、推广科技扶贫、扩大扶贫开发效果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对科技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高新技术。3、充分调动乡土资源,提高科技扶贫效率。4、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控制科技扶贫的风险。允许科技人员以技术参股,与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投放回报机制。5、积极组建农业技术协会,加强县校企联合。必须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促进产业发展,立足各个地区有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特色产品,进一步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二、巩固“普九”成果 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巩固“普九”成果 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一) 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全面发展“短板”问题的新需要
        (二) 国际背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
        (三) 国内背景:顺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四) 省内背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五) 地区背景:扶贫先“扶智”和“扶志”的新需要
    二、研究的意义
        (一) 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 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优先关系,具有理论价值
        (三) 有利于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新理论: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科学指南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第二章 合理性与可行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依据分析
    第一节 国情和省情: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依据
        一、优先发展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符合云南省情的战略选择
    第二节 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教育优先发展”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现实需求和基础
        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可能
第三章 回顾与总结: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1949—1977年)
        一、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二、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第二节 建立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1978—2008年)
        一、政策演变和成效
        二、发展历程和特点
    第三节 推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至今)
        一、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二、主要成效和变化
        三、需要继续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现状与问题: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普洱教育事业现状调查
        一、学校基本情况
        二、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第二节 困难和问题
        一、学前教育
        二、九年义务教育
        三、普通高中教育
        四、中等职业教育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探究
        一、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立德与树人: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构想
    第一节 均衡与公平: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一、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二、立德树人,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第二节 提升全民素质:普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路径
        一、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
        二、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
第六章 典型与示范: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探索
    第一节 普洱基础教育发展方面
        案例一: 宁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第二节 普洱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案例一: 思茅师专升格组建普洱学院的主要做法
        案例二: 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主要做法
    第三节 普洱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案例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案例二: 加快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第七章 政策与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撑保障
    第一节 国外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崛起的启示与借鉴
        一、美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二、日本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三、德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四、国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变化
        二、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新定位
        三、增强政策的民众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实效
    第三节 谋划好边疆民族地区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完善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投入机制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五、严格依法治教
        六、全面加强教育督导
        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第四节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二、适时进一步调整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框架
        三、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
        四、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提高监督和执行效果
        五、继续实施支教工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六、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用好边疆民族地区本地人才
        七、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指导我国教育督导政策历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评价尺度
    (一)以教育督导学为研究我国教育督导政策历史的理论基础
    (二)以教育督导原则为评价教育督导政策制定与实施历史的基本尺度
二、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教育督导政策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是落实全国“普九”督导政策的需要
    (二)是各省不断探索“普九”督导问题的推动和借鉴其经验的需要
    (三)是云南省适应本省“普九”实践特殊性的需要
三、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初步确立与实施(1986-1992 年)
    (一)国家“普九”督导政策的初步形成与实施
    (二)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初步确立
    (三)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初步实施
    (四)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实施取得的初步成果
四、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初步修正与落实(1993-2006 年)
    (一)国家“普九”督导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与实施
    (二)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初步修正
    (三)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进一步落实
    (四)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实施取得的较大成果
五、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全面实施(2007-2016 年)
    (一)国家“普九”督导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二)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三)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全面实施
    (四)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实施取得的丰硕成果
六、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实施的历史反思
    (一)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实施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二)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实施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三)对完善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的理性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命题由来和研究的意义
        (一) 命题由来
        (二) 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社会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二) 教育指标研究
        (三) 教育现代化指标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三) 论文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概念分析: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基本要素
    一、现代化
        (一) 现代化概念
        (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之差异
        (三) 现代化指标内涵分析:以人均GDP3000美元为例
    二、教育现代化
        (一) “教育现代化”的科学界定
        (二) 教育现代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分析
        (三) 教育现代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分析
    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 教育指标体系的含义
        (二)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是教育现代化过程水平表现
        (三)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是主客观指标的综合
第二章 因素分析: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思路
    一、经济制约性:经济发展与教育现代化
        (一) 现代化的本质决定了促进经济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 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是教育发展趋势之一
        (三) 经济发展与教育现代化相互制约
    二、政治制约性:政府与教育现代化
        (一) 政府主导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二) 政府教育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 政府主导作用应与市场相结合
    三、文化制约性: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一) 文化传统与教育的关系分析
        (二) 后发国家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的特点
        (三) 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之策略
第三章 背景分析: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一、中国教育现代化历史回顾
        (一) 民众现代意识唤起—从被迫到自觉
        (二) 政府职能转变—从放任到自主
        (三) 三个层面推进—物质、制度、心理观念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性质分析
        (一)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后发型的教育现代化
        (二) 中国教育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
    三、中国教育现代化环境分析
        (一) 国际环境
        (二) 国内环境
    四、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分析
        (一) 作为整体的国家教育现代化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 分地区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一、理论框架
        (一) 国际组织编制教育指标的理论框架
        (二) 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定位
        (一) 评估的性质决定了指标体系的取向
        (二) 教育现代化指标应具有综合性
        (三) 教育现代化指标应体现阶段性
        (四) 教育现代化指标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五) 重视教育现代化代价和评估成本问题
    结论
第五章 教育现代化指标分析(一)
    一、国民教育水平国际比较
        (一) 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二) 中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
    二、策略建议
        (一) 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率
        (二)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三) 逐步合理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发展高等教育
第六章 教育现代化指标分析(二)
    一、教育观念
        (一) 现代教育观念
        (二) 在教育观念现代化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二、教育投入
        (一) 各国教育投入水平比较
        (二) 中国目前教育投入的现状
        (三) 在提高教育投入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教育现代化指标分析(三)
    一、师资队伍
        (一) 师资队伍现状
        (二) 各国在师资队伍现代化方面的努力
    二、教育内容
        (一) 世界各国课程改革
        (二) 课程内容发展趋势
        (三) 课程结构发展趋势
    三、办学条件和教育技术
        (一) 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
        (二) 网络教育的发展
        (三) 办学条件现代化指标辨析
第八章 教育现代化指标分析(四)
    一、教育体系
        (一) 现代公共教育体系
        (二) 优化教育结构
        (三) 教育创新—建构区域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
    二、教育制度和管理
        (一) 教育管理体制比较—以英、美、法、德四国为例
        (二) 重构公共教育体制
第九章 中国县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样本经济社会背景介绍
    二、教育现状比较
        (一) 教育规模
        (二) 教育质量
        (三) 教育观念
        (四) 教育投资
        (五) 教育管理
        (六) 教育公平
        (七) 教育信息化
        (八) 教育国际化
        (九) 教育终身化
        (十) 总体印象
    三、比较分析研究结论
        (一) 教育现代化体现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三) 满足群众教育需求,推进教育公平是政府最大的任务
        (四) 确保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五) 提高师资队伍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六)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七)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保证
        (八) 加强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九) 多元化办学体制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十) 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是当今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第十章 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上)
    一、江苏教育现代化实践回顾
        (一) 背景分析
        (二) 过程回顾
    二、江苏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一) 江苏教育现代化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教育现代化
        (二) “三主一参与”的推进机制
        (三) 从条件、装备、硬件突破的策略机制
        (四) 区域推进、分类指导的工作机制
        (五) 科学评估、合理引导的政策机制
    三、江苏教育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 国内各地区加紧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竞争激烈
        (二) 江苏发展新战略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三) 教育现代化工程需要新拓展
第十一章 江苏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下)
    一、影响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之因素分析
        (一) 政府对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 中等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发展趋势
        (三) 中国其他区域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和目标
        (四) 江苏教育现状
    二、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与目标的初步拟定
        (一)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与指标
        (二) 关于指标的解释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五、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 逻辑思路
        (二)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辨析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
        (一) 农村适龄人口减少的必然选择
        (二) 农村税费改革的自然选择
        (三) 人口城镇化的必然结果
        (四) 乡镇行政区划改变的直接影响
        (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一)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证实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 各级政府出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文件证实布局调整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 各地的实际做法也证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进行布局调整的直接目的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判断和评价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准
        (一)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学校规模效益
        (三) 义务教育教师素质
        (四) 义务教育质量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
        (一) 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三) 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
        (四) 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
第五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一、教学点与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继续拉大
        (一) 教育经费短缺
        (二) 校舍破烂陈旧
        (三) 教学设备奇缺
        (四) 远程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
    二、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县镇学校差距拉大
        (一)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仍然短缺
        (二) 贫困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落后
        (三) 偏远贫困地区学生的辍学现象严重
    三、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依然落后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不足,制约着其主体功能的发挥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不规范,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关照
    四、农村学校与县镇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差距大
第六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
    一、注重效率,忽视公平
    二、注重调整的速度,忽视科学的规划
    三、重视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
    四、重视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忽视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五、重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忽视教师队伍建设
第七章 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
        (一) 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
        (二) 建构教育补偿机制,对布局调整中利益受损者进行利益补偿
        (三) 畅通农民意愿表达渠道,构建公正合理的学校撤并程序
    二、科学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
        (一) 物质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二) 社会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三) 教育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三、既要重点支持集中办学,又应适当照顾分散校点
    四、协调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 继续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二) 大力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
        (三) 加大对贫困学生和寄宿生补助力度
        (四) 实施偏远地区义务教育“校车工程”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
        (一) 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二) 创新教师招聘思路,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名师
        (三) 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
        (四) 大力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经济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实施状况研究 ——以X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基于对“校校通”工程重要性的认识
        1.1.2 基于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特有关注
        1.1.3 基于笔者的专业研究兴趣
    1.2 文献综述
    1.3 概念界定
        1.3.1 农村与农村中小学
        1.3.2 “校校通”工程
        1.3.3 教育信息化
        1.3.4 实施效果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比较研究法
    1.5 研究过程
        1.5.1 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制定
        1.5.2 样本选择
        1.5.3 研究进程
    1.6 研究内容
    1.7 几点说明
第2章 “校校通”工程及其政策基础
    2.1 “校校通”工程简介
        2.1.1 “校校通”工程的出台
        2.1.2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
        2.1.3 “校校通”工程的任务
        2.1.4 “校校通”工程的实施
    2.2 “校校通”工程的政策基础
        2.2.1 国家政策是“校校通”工程实施的宏观导向
        2.2.2 地方政策是“校校通”工程实施的基本依据
第3章 X县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实施状况
    3.1 X县社会经济与教育概况
        3.1.1 X县的社会与经济
        3.1.2 X县的教育
    3.2 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状况
        3.2.1 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基础
        3.2.2 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
    3.3 X县“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效果
        3.3.1 “校校通”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3.3.2 “校校通”网络建设和应用步伐加快
        3.3.3 “校校通”资源建设渐成体系
        3.3.4 信息化教学水平大幅提升
        3.3.5 信息化管理已初步实现
        3.3.6 教师信息化培训大规模展开
        3.3.7 “校校通”工程为“三农”服务
第4章 “校校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4.1 “校校通”工程存在的问题
        4.1.1 教育信息化观念与意识仍显淡薄
        4.1.2 硬件基础设施尚不完备,故障率高、维修困难
        4.1.3 “校校通”工程网络建设尚未普及
        4.1.4 “校校通”资源建设效益低下
        4.1.5 课程教学信息化难以落实
        4.1.6 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低下
        4.1.7 信息技术培训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
        4.1.8 “校校通”加剧了城乡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4.1.9 “校校通”加剧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盲目性
        4.1.10 “校校通”冲击了农村学校教育生态系统
    4.2 “校校通”工程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4.2.1 教育信息化意识淡薄导致“校校通”难以深入实施
        4.2.2 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校校通”进展缓慢
        4.2.3 政策执行失真与保障不到位导致“校校通”建设问题层出
第5章 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5.1 关于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的思考
        5.1.1 “校校通”工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教育公平
        5.1.2 农村中小学“校校通”之后该“通”什么
        5.1.3 如何确保农村中小学“校校通”目标的实现
    5.2 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的建议
        5.2.1 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提高政策认可度
        5.2.2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益
        5.2.3 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5.2.4 进一步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强化资源共建共享意识
        5.2.5 进一步加强“校校通”网络建设,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5.2.6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建设,加强评估与监督
        5.2.7 构建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致谢

(8)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陕西吴起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
    2.1 公共物品理论
    2.2 需求溢出理论
    2.3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指标体系
        2.3.1 欧盟教育公平测度指标体系
        2.3.2 我国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
第三章 吴起县免费教育与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3.1 吴起县财政状况分析
        3.1.1 吴起县财政收入构成
        3.1.2 吴起县财政性教育经费
        3.1.3 吴起县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及基建支出
    3.2 吴起县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3.2.1 政策体系的构建
        3.2.2 公共财政体系的构建
        3.2.3 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
第四章 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1.1 教育机会公平
        4.1.2 办学条件
        4.1.3 教学质量分析
    4.2 小结——后免费时代
第五章 后免费时代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5.1 吴起县免费教育取得的成就
    5.2 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困境分析
        5.2.1 受教育机会均等
        5.2.2 受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资源配置均等
        5.2.3 教育结果均等
        5.2.4 政府财政投入的持续性
    5.3 吴起县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5.3.1 自然资源所提供的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5.3.2 政府更迭时政策的变更
        5.3.3 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递进维度
        5.3.4 学生及老师依赖性的产生
    5.4 小结
第六章 后免费时代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6.1 “后免费时代”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6.1.1 人才吸引政策用以抵消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性
        6.1.2 社会监督促进教育工程的持续进行
        6.1.3 创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论文研究起点
    1.3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课题的来源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4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1.4.1 本课题的可能创新之处
        1.4.2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2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认识
    2.1 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2.2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2.3 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特征
    2.4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意义
        2.4.1 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
        2.4.2 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2.5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2.5.1 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基本理论
        2.5.2 系统论
        2.5.3 协同论
    2.6 本章小结
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其现状评价
    3.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成因分析
        3.1.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和固化过程
        3.1.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成因分析
    3.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评价
        3.2.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
        3.2.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
    4.1 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利条件
    4.2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
        4.2.1 经济因素
        4.2.2 人口因素
        4.2.3 制度因素
        4.2.4 观念因素
        4.2.5 科技文化因素
        4.2.6 资源因素
    4.3 本章小结
5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5.1 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5.1.1 统筹城乡发展的近期目标
        5.1.2 统筹城乡发展的中期目标
        5.1.3 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期目标
    5.2 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
    5.3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
    5.4 本章小结
6 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构建
    6.1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
        6.1.1 宏观经济政策与制度创新
        6.1.2 农业及农村政策与制度创新
    6.2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资源配置机制
    6.3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投入机制
    6.4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宏观协调机制
    6.5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6.6 本章小结
7 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具体对策
    7.1 统筹城乡发展的保障措施
    7.2 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
        7.2.1 东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
        7.2.2 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
        7.2.3 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对策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8.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数据收集和处理
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借鉴
    2.1 贫困的界定与原因
        2.1.1 贫困的基本界定和定义理论
        2.1.2 贫困的原因
        2.1.3 简要论述
    2.2 反贫困的原理与模式
        2.2.1 反贫困的原理
        2.2.2 反贫困的模式
        2.2.3 简要评述
    2.3 制度演变与制度创新
        2.3.1 制度演变的机理
        2.3.2 制度创新的条件
        2.3.3 制度创新的路径
第3章 科技扶贫模式运行机理与特殊地位
    3.1 扶贫模式类型与科技扶贫模式的界定
        3.1.1 扶贫模式及其基本类型
        3.1.2 科技扶贫模式的内涵与界定
    3.2 科技扶贫模式的基本要素与运行机理
        3.2.1 科技扶贫模式的基本要素
        3.2.2 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3.3 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特殊地位
        3.3.1 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依据
        3.3.2 科技扶贫模式的特殊地位
第4章 重庆市农村扶贫绩效与科技扶贫模式实践
    4.1 重庆市农村贫困状况与发生机理
        4.1.1 重庆市农村贫困历史变迁
        4.1.2 重庆市农村贫困的现状
        4.1.3 重庆市农村贫困的发生机理
    4.2 重庆市农村扶贫主要模式及其绩效
        4.2.1 重庆市农村扶贫的主要模式
        4.2.2 重庆市农村扶贫的整体绩效
        4.2.3 重庆市农村扶贫模式的主要问题
    4.3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实践
        4.3.1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4.3.2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的现状
        4.3.3 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5章 石柱县农村贫困与反贫困概况
    5.1 石柱县农村贫困状况动态分析
        5.1.1 石柱县农村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5.1.2 石柱县贫困特征的改变
    5.2 石柱县扶贫模式演变的过程分析
        5.2.1 扶贫任务和扶贫要求的改变
        5.2.2 扶贫条件和扶贫能力的改变
        5.2.3 石柱县农村扶贫模式及其演变
    5.3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背景与过程
        5.3.1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背景
        5.3.2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创新过程
第6章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效果评价
    6.1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效果分析
        6.1.1 产业布局基本情况
        6.1.2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6.1.3 科技扶贫基本情况
    6.2 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的变动分析
        6.2.1 技术进步估计模型设定
        6.2.2 技术进步估计数据预处理
        6.2.3 技术进步估计模型求解过程
        6.2.4 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分析
    6.3 石柱科技扶贫效果的社会公众评价
        6.3.1 农民满意度分析
        6.3.2 科技使用的影响分析
第7章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运行机理
    7.1 石柱县科技扶贫模式的内涵及框架
        7.1.1 石柱模式的基本内涵
        7.1.2 "石柱模式"的基本构架
        7.1.3 "石柱模式"的运行机制
    7.2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的内容特征
        7.2.1 科技扶贫战略思路转变
        7.2.2 科技扶贫组织化程度提升
        7.2.3 科技扶贫利益机制重构
    7.3 石柱科技扶贫模式运行过程分析
        7.3.1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启动特征
        7.3.2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推动特征
        7.3.3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完善特征
    7.4 石柱科技扶贫效果的成因分析
        7.4.1 创新扶贫开发思路
        7.4.2 建立健全合理机制
        7.4.3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7.4.4 注重可持续发展
第8章 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与推广
    8.1 新时期农村科技扶贫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8.1.1 新时期重庆农村贫困变化新趋势
        8.1.2 科技扶贫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8.2 创新农村科技扶贫的主要思路
    8.3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及选择
        8.3.1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
        8.3.2 科技扶贫模式创新主要障碍和突破口
        8.3.3 重庆市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
    8.4 关于科技扶贫模式推广的思考
        8.4.1 科技扶贫推广的保障条件
        8.4.2 科技扶贫推广的主要措施
第9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十二五"重庆市农村扶贫的新任务
        9.2.1 当前扶贫面临主要问题
        9.2.2 提出新任务的依据
        9.2.3 扶贫开发的新任务
    9.3 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3.1 政策建议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巩固“普九”成果 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巩固“普九”成果 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综述[J]. 郑泽永. 山西教育, 1997(12)
  • [2]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D]. 童书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3]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4]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普九”督导政策研究[D]. 杨镜乾. 西南大学, 2017(02)
  • [5]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D]. 邱白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6]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4)
  • [7]农村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实施状况研究 ——以X县为例[D]. 孙猛.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3)
  • [8]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陕西吴起的个案考察[D]. 任靖. 西北大学, 2013(S1)
  • [9]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 颜华.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10]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靳拥军. 西南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巩固“公九”成果,建设教育强县——襄汾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的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