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面活性剂在黄麻纺织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曹红梅[1](2020)在《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喷墨印花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印花工艺,分散染料墨水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虽然基于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和分散染料墨水的研究很多,但仍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本论文围绕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二个关键因素“预处理剂和分散染料墨水”展开研究,一是选择自制的P[St-BA-F6]抗静电剂和生物黄原胶,研究了抗静电剂和黄原胶的预处理对涤纶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二是基于分散染料的研磨和复配,研究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成像和喷墨印花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核壳乳液法制备了 P[St-BA-F6]抗静电剂,研究了含P[St-BA-F6]预处理剂预处理涤纶,对涤纶的喷墨印花性能以及纤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 5种交联剂或黏合剂(PETA、ITDA、BDDMA、SJ18A和P[St-BA-D4])在P[St-BA-F6]预处理剂中的作用;采用含盐黄原胶为涤纶预处理剂,以墨滴在织物表面扩散和渗透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为原理,建立了快速评价喷墨印花图案清晰度的方法。研究了含盐黄原胶的流变性及对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以及天然黄原胶作为预处理剂的优势;研究了涉及制备分散染料墨水的主要参数,探讨了分散染料研磨难易的理论预测,制备了 7只液体分散染料(黄MC、红MC、蓝MC、紫MC、橙MC、绿MC和黑MC),研究了 3种黏度调节剂(PTF-3、CZ-1、DLY)和4种多元醇对液体分散染料(蓝MC、黑MC)流变性的影响,评价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环保性、优势和不足;采用喷墨墨滴成像法,研究了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和非正常喷射的特点,分析了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及多元醇的作用,并考察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印花性能,评价了市售抗静电剂(LS、D30、KD10)预处理对自制分散墨水黑MC的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及聚醚F6制备的P[St-BA-F6]乳液,其平均粒径为84nm,重均分子量Mw为4606.9。P[St-BA-F6]乳液与PE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同时使用,不仅能增加喷墨印花的K/S值,也能获得良好的抗静电和提高抗静电的耐水洗性,同步完成喷墨印花和抗静电整理,缩短了工序。优化的预处理工艺条件为:3%P[St-BA-F6]、0.1%PE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焙烘温度190℃、焙烘时间45s。其余4种交联剂或黏合剂(ITDA、BDDMA、SJ18A和P[St-BA-D4])的抗静电效果不及交联剂PETA。2)采用P[St-BA-F6]乳液制备的抗静电涤纶织物,因PETA的高反应活性和三维网状的交联特征,提高了抗静电的耐水洗性;SEM和XPS测试结果表明,抗静电性能耐久性的提高主要是丙烯基(PETA)的交联反应的贡献;TG/DSC和XRD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涤纶纤维相比,P[St-BA-F6]乳液处理的抗静电涤纶织物的热分解温度下降了 13.4℃(5%失重),但对熔融温度和结晶度的影响很小。3)采用含盐黄原胶预处理涤纶织物,测量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在织物上滴落后的长轴长度(La)和短轴长度(Lb),结合墨迹椭圆系数(T)和墨迹椭圆面积(S)两个评价指标,建立5级制分散染料墨水打印线条清晰度的评价方法,其中,T值和S值计算公式为:T=Lb/La,S=π/4·La·Lb。墨滴实验法所测清晰度与实际喷墨打印的清晰度存在着对应关系,证明采用喷墨实验法表征清晰度是可行的。4)含盐(NaC1、KCl、CaC12、MgCl2)黄原胶预处理涤纶纤维,能增加D型分散染料墨水的喷墨打印K/S值和降低经向和纬向打印线宽;优化的预处理条件为含0.3%黄原胶和0.1 mol/L氯化钙的水溶液;此时,与仅含0.3%黄原胶相比,杜邦分散大红D2551喷墨印花织物的K/S值增加了 26.99%,干/湿摩擦色牢度不低于4级。在黄原胶中加入4种盐,其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双自然对数呈一元非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1n(η)=C0-C1,×1n(τ);二价金属盐(CaCl2、MgCl2)对K/S值的影响要高于一价金属盐,且能获得更好的喷墨打印的图案清晰度;除盐效应和静电影响外,含二价盐的黄原胶的C0值(起始流动指数)更高,导致黄原胶缓弹性回复时黏度增大,织物表面性能向各向同性转变,提高了喷墨印花的K/S值和图案清晰度。因含盐黄原胶的易水洗性,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很小,优于其他高分子物(如海藻酸钠、PTF-3)预处理剂。5)采用CS Chem3D Pro高斯软件计算染料的总位阻能,对了解分散染料的研磨难易是有帮助的;当染料分子的总位阻表现为排斥力时,染料研磨性能良好;反之,染料研磨较困难。自制的7只液体分散染料稳定性良好,加入4种多元醇,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呈塑性流体特征,剪切速率(y)与剪切应力(x)关系为:y=-C1+C2·x;并选择C*值(C1/C2)来评价染料流动性的优劣,优化的多元醇为乙二醇和丙二醇。而3种黏度调节剂(PTF-3、CZ-1、DLY)的染料溶液的流变性属于假塑性流体,不适合加入染料墨水中。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试验表明,自制墨水虽达到了喷墨印花的性能要求,但花型精细度仍不及杜邦公司生产的D型分散染料墨水。6)采用喷墨墨滴成像法,归纳了 7种不能正常喷射的墨滴类型,并分析了不能正常喷射的原因,除分散染料墨水的基本性能(电导率、zeta电位)外,认为分散染料墨水不能正常喷射的原因是墨水体系的C*值引起的,合适的C*值和体系黏度能使墨滴正常的运行,防止出现断喷和墨滴偏离现象。自制的7只分散染料墨水在3种涤纶上具有良好的印花性能。
王欣,赵茉含,董丽华,高佳丽,于卉,李玉贤,王雨,于宏伟[2](2019)在《表面活性剂在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麻纺织工业中应用研究进展。结合苎麻、亚麻、黄麻、大麻、罗布麻、剑麻等麻纤维的产地及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麻纤维染整、脱胶、煮练、表面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指出:开发具有高表面活性及绿色可降解的表面活性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是今后麻纤维用表面活性剂发展的方向。
潘茜[3](2017)在《苎麻高效织造及快干针织面料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苎麻是一种中国特有的代表性天然纤维资源。在针织生产过程中,苎麻纱线的编织有一系列技术困难亟待解决(如:弯纱困难、织造破洞等)。这些问题是由苎麻纱线本身的性能特点(如:断裂伸长小、弯曲刚度大)所导致的,影响了麻纱针织织造的效率及产品品质。因此研究如何实现苎麻纱线在针织机上高效织造、提升产品品质,开发功能针织面料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苎麻纱线在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麻纱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随温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并且随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湿度的变化比温度的变化对苎麻纱线的强伸性能尤其是断裂伸长的影响更为显着,随着湿度的逐渐增加,麻纱的断裂伸长普遍会增大2-3倍左右。其强伸性能最佳的湿热条件为温度20℃-25℃,湿度80%-90%。研究了不同改性处理工艺对于苎麻纱线的弯曲刚度、摩擦系数、毛羽指数等性能的影响。相比较而言,纯苎麻纱线的刚性较大,抗弯刚度是苎麻棉混纺纱线的3-4倍左右。改性处理能有效的改善苎麻纱线的柔软性能,减少纱线条干上的毛羽数量。有助于解决苎麻纱在针织过程中不易弯纱成圈、易断纱形成破洞等问题,提高苎麻纱在大圆机上的生产效率,提高产量。选择一定细度的涤纶、棉纱与苎麻纱交织开发出多个品种的苎麻针织面料。研究了在线改性处理对苎麻针织织造工艺的生产效率的影响。对面料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探讨不同品种的苎麻针织面料的性能差异。各项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纱线种类和不同的组织结构的结合可以开发出不同风格的麻织物。麻棉织物的透湿吸湿能力强而麻涤织物的透气柔软性好,可以开发出不同品种的吸湿透气的运动针织面料。面料总体抗皱性比较均匀。经过改性处理的麻纱在大圆机上生产效率提高,机速从9.6 r/min提高到18.2 r/min,几乎增大了1倍左右。因此改性处理有助于苎麻纱在大圆机上的高效织造过程。通过相关性分析、曲线拟合得出麻织物中的线圈参数(圈距、圈高)—横/纵密的关系式:经过误差分析,本章中构建的线圈参数计算方法比经典线圈模型的计算方法更为精确,更适合用于高刚性类线圈的参数计算。其圈距的计算结果基本与实际测量结果相等,误差为0.08%,圈高比经典线圈模型计算方法的误差降低了近一半,为7.27%。两种线圈参数的误差都远小于经典线圈模型计算方法的1.8%,13.78%的误差值。
罗晶琨[4](2016)在《亚麻纤维在复合生物酶及介体系统脱胶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从古至今,棉麻一直是社会群众的首要选择,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更是代表了我国服装材料的文化表达与创作的一种精神,“布衣精神”的回归,让我们共同见证了复古与时尚的华丽碰撞。尤其近几年来,相对于合成纤维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纯天然纤维因其更佳的环境友好性,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消费者们更加乐于购买这些纯天然的、易降解的、对环境友好型的织物,借此来保护大家共同生活的环境,这使它拥有了相当可观的的商业价值,也将备受大家的重视。在所有麻纤维的前处理过程中,脱胶处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仍是主要采用传统的化学法,存在很多弊端:除杂效果不理想、工艺流程较长、耗能多、对纤维损伤大等。面对以上问题,为探索更加优秀的亚麻前处理工艺,本文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希望可以为亚麻纤维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进行的工作有:在超声波作用下,使用酸性果胶酶、木聚糖酶、漆酶结合介体N-羟基-N-苯基丙酰胺复配对亚麻纤维进行前处理,并与传统化学法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两种脱胶后纤维表面及微观结构,得出两者的优点与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的方法。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脱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酸性果胶酶用量5.0%(owf),木聚糖酶用量6.0%(owf),漆酶用量7.0%(owf),介体N-羟基-N-苯基丙酰胺1.5%(owf),反应时间40min,反应温度40℃,pH值为5.5。对酶脱胶和传统化学法脱胶的亚麻纤维的断裂强度、白度、分裂度等指标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不同脱胶工艺处理后的亚麻纤维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酶脱胶工艺可以较好的去除亚麻纤维表面及其内部的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传统的碱处理工艺脱胶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对纤维的损伤较大;本研究脱胶方法优于传统工艺:反应更柔和,对纤维损伤程度小,去杂质效率较高,而且大大减少了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的使用量,符合当下的绿色纺织的要求。
赵奇才[5](2016)在《微水非氯型羊毛表面改性研究》文中认为羊毛是一种传统而优良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广泛用于高档服饰和家居面料的生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其表面存在复杂的鳞片结构,在洗涤和服用过程中由于鳞片结构的顺逆定向摩擦效应而产生相互缠结,导致严重的起球、毡缩现象,这些都影响了羊毛织物的服用性能。目前,工业界普遍采用氯化处理,破坏或去除羊毛鳞片,达到优良的防缩和改善手感的作用,然而氯化处理会产生可吸附有机卤素化合物AOX等问题,会对水体和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污染,被人体吸收后也可能会导致疾病。因此,探索有效环保的羊毛改性方法,一直是毛纺织行业的热门话题。本文探讨羊毛在不同条件碱性盐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并对碱性溶解后羊毛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尝试利用碱溶解来改善羊毛的防缩绒等性能。通过观察并对比羊毛的SEM、白度、染色性能、缩绒性等的变化,并采用酶后处理,对比碱性盐溶液处理及酶后处理的性能变化。本论文还研究了NaOH/微水体系的形成和性能,采用NaOH/微水体系对羊毛表面鳞片进行改性,利用微水乳液技术降低处理过程中羊毛的溶胀程度,减少改性处理对纤维内部的损伤;并采用酶后处理进一步强化羊毛的改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碱性盐溶液处理后的羊毛在缩绒性能、染色性能、亲水性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白度稍有下降,从SEM照片上可以明显看出鳞片被破坏的程度,对羊毛的鳞片改性具有一定的效果和意义;而经过酶后处理后,白度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缩绒球的直径有下降,SEM照片上可以看出这是因为酶处理的不均匀性导致纤维内部的损伤,在上染速率提高的同时上染率有所下降。此外,还探究以油相为连续相的NaOH/微水体系来改性处理羊毛,达到改性的效果。筛选和配制出了一种以十甲基环五硅氧烷为连续相的反相微乳液微水体系,并通过各种测试证明体系是稳定的、均一的,通过纳米级的颗粒内核包裹着碱溶液来氧化腐蚀羊毛的鳞片表层,处理过后的羊毛表面鳞片有明显的被腐蚀过的痕迹,其上染率和上染速率也有提高,缩绒球的直径明显增大,亲水性也变好,白度稍有下降。显然,用Na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具有一定的破坏羊毛表面鳞片结构的效果;酶后处理的结果表明,经过酶后处理的羊毛纤维鳞片剥离得较为干净,各方面的性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NaOH/微水体系处理和酶后处理的结合改性方法,达到了很好的羊毛改性效果。本论文的研究表明,NaOH/微水体系可以用于非氯型羊毛改性,既可以避免羊毛氯化处理对环境的污染和羊毛上的AOX残留,又可以获得低损伤的羊毛改性,改善羊毛的防缩和染色性能。
李莺[6](2015)在《常压等离子体改性苎麻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植物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成本低、成型快、轻质高强、抗冲击、耐酸碱及可回收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我国天然纤维尤其是麻类纤维资源丰富,其中苎麻产量世界第一,如能将其开发为高附加值的增强纤维很有意义。但是苎麻纤维亲水性的表面与热塑性树脂基体疏水性的表面极性差别大,两者之间相容性差使得其界面粘结性能差,负载不能有效地通过界面传递,造成复合材料整体性能下降。目前常使用的界面改性方法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处理效率低、能源消耗高、对纤维损伤大,且废弃物的处理污染环境,不符合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对环境友好、可操作性强、处理效率高且对纤维损伤小的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表面改性领域研究中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如能将等离子体技术运用于植物纤维的表面改性,提高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极有发展前景。但是,大部分等离子体处理都是在低气压的条件下进行,而抽真空系统成本高,处理不连续,加上抽真空处理对于一些含液体的样品难以实施,使得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国际上正积极研究不需要真空系统的常压等离子体技术,目前主要有两种:常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和常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本课题采用常压APPJ和DBD设备,以苎麻纤维和苎麻织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常压等离子体技术对苎麻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改性效果的交互作用;等离子体对苎麻纤维改性的时效性;等离子体对苎麻织物的改性以及对苎麻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围绕该主题,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常压DBD等离子体对苎麻纤维表面进行改性,选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热塑性树脂基体。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纤维动态接触角分析(DCAA)以及单纤维拉伸强度测试等考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对苎麻纤维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成分、表面亲水性能的改变以及对苎麻纤维强度的影响,采用单纤维抽拔测试来检测苎麻纤维与PBS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IFSS)。研究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苎麻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并出现了许多明显的颗粒、微坑和凸起,增加了纤维表面与PBS的机械锁合作用。纤维表面碳元素含量以及C-C基团含量明显提高,纤维接触角也明显提高,苎麻与PBS树脂间的IFSS值增幅最高约46%,苎麻纤维的拉伸强度没有出现显着性减小。同时发现等离子体处理电压对苎麻纤维的表面改性有显着性影响:当处理电压低于一定阈值时,等离子体对苎麻纤维几乎起不到改性效果;而处理电压过高时,则会破坏改性效果,因此应合理选择等离子体处理参数。(2)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材料表面改性效果通常有显着性影响,而等离子体各处理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不是独立的,参数间往往有交互作用。为了研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苎麻纤维表面改性效果的综合影响,设计改进了一种新型的常压DBD等离子体设备对苎麻纤维表面进行改性,使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响应面法(RSM)对等离子体处理参数进行设计,在单因素实验研究基础上,选定3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处理电流、处理时间、乙醇气体流速)作3因素5水平实验来考察处理参数对等离子体改性苎麻纤维的协同作用,共有15组实验处理参数。分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XPS、 DCAA考察了苎麻纤维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成分及表面亲水性能的变化;由单纤维抽拔测试获得苎麻纤维与聚丙烯树脂基体间的IFSS值;由四极杆质谱分析仪来测试等离子反应室内的气体成分。研究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参数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处理电流(10mA),处理时间(5min)及乙醇流速(8sccm)的等离子体处理参数下,苎麻与聚丙烯间的IFSS增幅值为最高约为50%,而且流速是对改性效果影响最显着的因素。由质谱分析发现,乙基基团浓度较高的组,其相应的DCAA值和IFSS值也大多比较高,说明乙基的浓度与等离子体对苎麻纤维的改性效果紧密相关。此外,本实验中在原有的气体通道外另增加了一个通道,这种对传统等离子体设备的改良方法可以控制和按需调节处理气体成分比,对提高等离子体处理效果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很有帮助。(3)常压等离子对材料表面改性的主要问题是等离子体的时效性,即改性后的材料表面状态会慢慢回复到未改性水平。由于改性后的材料在等待应用过程中还可能会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时效性研究成为了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改性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内容。为了进一步研究常压等离子体对苎麻纤维的表面改性效果是否存在时效性,使用常压等离子体射流(APPJ)设备对苎麻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并在150天内每隔一定时间分别对纤维进行测定,采用SEM、XPS、纤维接触角测试等分析技术考察苎麻纤维的表面形貌、表面化学成分及表面亲水性能的变化;采用单纤维抽拔测试对苎麻纤维及聚丙烯树脂间的IFSS值进行测定;并采用SEM对单纤维抽拔测试后的苎麻纤维表面脱粘区域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150天内,苎麻纤维表面化学成分中碳氧元素及各基团的含量较为稳定,而表面亲水性、苎麻/聚丙烯的IFSS值以及苎麻纤维脱粘形貌未见明显变化,即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将亲水性的苎麻表面改性为疏水性后,其表面未见明显的亲水性回复,因此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可被用作一种改性效果较为稳定和持久的材料表面改性方法。(4)使用常压DBD等离子体对苎麻织物表面进行改性,使用热压法制备苎麻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板,以研究常压等离子体改性前后苎麻织物表面性能以及其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改善。采用SEM、XPS、表面接触角测试来分别考察苎麻织物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及表面亲水性能的变化;并采用SEM来观察经层间剪切强度(ILSS)测试后的织物表面脱粘区域形貌;采用ILSS测试、弯曲强度测试和拉伸强度测试来分别检测等离子体改性前后的复合材料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拉伸性能。通过SEM分析发现,经常压等离子体改性后,苎麻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改性后的苎麻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破坏模式由粘合破坏转变为了内聚破坏,剪切破坏区域纤维表面粘附了大量聚丙烯树脂,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结合性能改善,是较为理想的界面破坏模式。通过XPS和接触角测试表明,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苎麻织物表面的碳元素比例大幅度上升,氧碳元素比例降低,苎麻织物表面接触角明显增加,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在苎麻织物表面引入了疏水性基团。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改性后苎麻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都有显着提高,提高幅度最高分别为39%,28%和20%。
胡淑芬[7](2015)在《竹纤维及其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竹纤维是新近开发的一种植物纤维。对竹单纤维、竹束纤维以及纤维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的研究对竹材和竹纤维的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测试了竹单纤维的接触角及表面能,目的是了解竹纤维本身的亲水性能。与其他几种常用纺织纤维相比较,竹单纤维的接触角最小,但与亚麻、黄麻等纤维的接触角结果没有显着性差异,亲水性纤维间的接触角差异小;竹纤维的表面能大,接触角小,因此亲水性好。在竹纤维性能了解的基础上,本文又系统地从单纤维、束纤维和纤维集合体三个层面研究竹纤维的亲水、导水性能。结果表明:从单纤维---单纤维集合体、单纤维---束纤维---束纤维集合体的过程中,接触角越来越小,且纤维间接触角的差异越来越大,说明结构因素放大了纤维间使用性能的差异;虽然竹纤维接触角小、浸润速度快、水分传导能力强、回潮率高、保水率大,然而干燥速度却比较快,这可能与其极细的单纤维细度有关。最后文章从集合体结构出发,进一步探究纤维长度、排列方式和集合体厚度、组成成分、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集合体亲水、导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集合体中的束纤维越长、集合体越薄、表面光滑、集合体结构贯通越有利于水分的润湿或/和传输;在纤维集合体中,当亲水纤维与非亲水纤维结合时,上层非亲水材料、下层亲水材料的上下层组合方式有利于水分传递;当两种亲水纤维结合时,需选择亲水性有一定差异的两种纤维,以混合(混纺)的方式,可起到增效作用。
张高阳[8](2014)在《黄麻再生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UGPase、CesA1、CCoAOMT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说明黄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又称绿麻,为椴树科黄麻属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长纤维作物之一,产量和种植面积仅次于棉花。由于黄麻纤维产量高、有光泽、吸湿性能好、散水快、易降解、质地柔软的特点,在商业上有金色纤维之称。近年来随着育种家的不断努力,黄麻纤维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黄麻中纤维素总体含量较低和木质素含量较高,导致黄麻韧皮纤维细胞壁木质化、单纤维细胞较短、粗硬、弹性小、可纺支数低等,严重影响黄麻纤维在面料纺织品上的有效应用和经济效益。植物组织培养是基因工程操作的重要基础,在大部分植物中,愈伤组织是实现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直接受体,同时也是获取原生质体、体细胞杂交、植株再生等的重要基础。目前有关黄麻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的研究较少,这严重制约着黄麻基因工程的发展。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利用不同公司的RNA提取试剂盒和和提取方法,优化了高质量黄麻RNA提取方法;利用优化的快速获取基因5’端的技术体系,获得了黄麻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UGPase、CesAl和CCoAOMT基因cDNA片段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利用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研究了黄麻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利用韧皮部特异启动子定向沉默黄麻CCoAOMT基因。最后利用所获得的UGPase基因转化黄麻,来研究利用UGPase和CCoAOMT基因改良黄麻品质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黄麻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以圆果种黄麻“黄麻179”为材料,确定了以子叶和幼茎为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 TDZ+0.1mg/L或0.5mg/LIAA,MS培养基中添加2.0mg/L6-BA+0.5mg/L IAA和MS培养基中添加0.25mg/L TDZ+0.1mg/L或0.5mg/L NAA, 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6-BA+0.5mg/L NAA。子叶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为MS+0.5mg/L6-BA+0.5mg/LNAA,幼茎愈伤组织再分化培养基为MS+0.5mg/L TDZ+2.0mg/L IAA,通过筛选不同种类的褐变抑制剂,最终确定以0.1%的植酸作为黄麻组培中褐变抑制剂效果较好,不定芽诱导中,最终确定子叶节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是MS+2.0mg/L6-BA+0.25mg/L NAA+100mg/L HC。诱导率达到36.4%,不定芽或苗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6-BA+1mg/L NAA。选用200mg/L Cef作为子叶节遗传转化的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抑制剂,20mg/L的潮霉素作为转化后子叶节的筛选临界浓度,最后采用新鲜外植体,菌液中添加100μM的乙酰丁香通,浓度调整为OD值为0.5,侵染时间为10min,获得的GUS染色率较高,所有GUS染色过的植株经过PCR反应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研究结果为今后黄麻基因工程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途径。1.2黄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UGPase)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成功分离了黄麻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UGPase),暂命名为CcUGPasel,该基因cDNA全长1,395bp,编码465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质量51.15619kD,理论等电点是6.11,CcUGPase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糖基转移酶家族成员,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根、茎皮、叶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为茎皮>根>叶,在40天和120天时期表达较高,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CcUGPasel基因表明,转基因植株生长速率加快、高度增加,纤维素含量比对照增加(8%-17%),木质素含量和节间距没有明显变化。表明该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纤维素代谢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1.3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cCesA1)克隆与功能鉴定克隆黄麻纤维素合成酶CcCesA1基因除5’端500bp序列外的全部cDNA。其序列长度为2529bp,编码627氨基酸残基,经Blast基因比对和蛋白质结构分析,确定是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CcCesA1在植株不同部位表达量具组织差异性,依次为茎部韧皮>根>叶>顶芽>麻骨。利用CcCesA1基因部分cDNA序列和3’UTR区,构建黄麻CcCesA1基因反义载体,用测序验证的阳性质粒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Southern结果表明,外源基因以单拷贝方式整合进入基因组,转基因拟南芥生长严重受阻,植株变得矮小且茎部易弯曲倒伏,角果数量变少,长度变短,纤维素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所克隆的黄麻CcCesA1基因除了参与植物其他生理代谢过程外,还参与纤维素的生物合成。1.4黄麻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成功分离了黄麻咖啡酰-辅酶A甲基转移酶(CCoAOMT)基因,暂命名为CcCCoAOMT1,该基因cDNA全长609bp,编码20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分质量22.59887kD,理论等电点是5.59,CcCCoAOMT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PLN02589Methyltransf-3氧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根、茎皮、麻骨、叶中均有表达,其表达量为麻骨>根>茎皮>叶,转基因拟南芥研究结果表明,携带CcCCoAOMT1基因的拟南芥与对照相比植株高度、角果长度、茎秆硬度增加,木质素含量比对照增加(17%-21%),表明该基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木质素代谢过程中起关键调控作用。1.5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TGPase)转化黄麻研究以农杆菌介导转化无菌黄麻子叶节,提取所有转化植株叶片DNA,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最后共确定有7株为转基因阳性植株,对转基因当代植株分析表明,与对照相比转基因的植株高度明显增加,韧皮纤维中纤维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加(18%-22%)。该研究结果为利用UGPase基因改良黄麻品质提供了新的视角。1.6黄麻(CCoAOMT)基因RNAi载体和人工定向沉默载体构建及转化黄麻研究利用韧皮部特异启动子启动GUS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结果表明,与35S相比,韧皮部特异启动子可驱动GUS基因在韧皮部中表达,而在其他部位不表达或表达量较低。利用TCK303质粒和PNW55模板质粒分别构建了CCoAOMT基因RNA干扰载体和人工1niRNA定向沉默载体,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无菌黄麻子叶节,初步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黄麻基因组中,Southern杂交结果正在检测中,有望筛选出黄麻CCoAOMT基因被定点抑制的转化植株,为后期研究重要材料。
张浩军[9](2013)在《废麻脱胶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为了应对我国纤维产品的供求矛盾,国家需另辟蹊径,黄麻纤维和剑麻纤维因其产量大、成本较低、性能优越而尤为引人瞩目。本课题以紫外、微波辅助化学碱煮黄麻脱胶工艺以及高温高压、微波辅助化学碱煮剑麻脱胶工艺为目标体系进行研究,对黄麻脱胶工艺的能耗、成本以及黄麻纤维/PCL复合型材料在吸音隔音应用上进行了分析和研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开辟废麻纤维类材料开发、利用的新途径研究。本课题尝试利用紫外、微波处理技术强化传统的碱煮脱胶工艺。经研究发现,黄麻原麻纤维在紫外(功率300W,波长365nm)处理2小时,氢氧化钠浓度10g/L,微波功率700W,微波处理10min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残胶率4.9%,黄麻纤维断裂强力的均值在44.3CN-46.2CN,断裂伸长率4.99%-5.38%。黄麻脱胶工艺至今没有关于黄麻脱胶工艺能耗和成本的系统分析,仍停留在纤维残胶率、纤维力学性能以及脱胶作用机理的分析研究。传统的脱胶工艺造成了黄麻脱胶工艺普遍能耗大,设备损耗大,且排放的废水无法循环利用,污染问题严重。经研究发现,与目前常用的生物-化学联用脱胶法相比,紫外、微波强化脱胶法耗电量可节省66.4%,药品用量节省13.8%,耗时节省42.4%。目前,剑麻是所有麻类中脱胶处理相对最难的一种,研究如何改进剑麻的脱胶工艺对剑麻纤维及其纺织品的应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课题尝试利用高温高压、微波强化传统的碱煮脱胶工艺,经研究发现,剑麻原麻纤维在高温高压处理20min,氢氧化钠浓度15g/L,微波功率700W,微波处理15min时可获剑麻纤维残胶率6.03%。
孙臻绪[10](2013)在《天然可纺甘蔗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环境、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环保、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甘蔗属于秸秆类植物,主要用于制糖,我国是仅次于巴西和印度的第三甘蔗种植大国。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具有价格低、数量大、产地集中、成分单一、质量可控等优势。然而目前蔗渣除小部分用于饲料外,大部分弃之不用,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已有很多研究表明,甘蔗皮的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脂蜡质等。研究利用制糖后的废弃甘蔗皮制备天然可纺甘蔗纤维,不但可以扩大纺织纤维原料品种、缓解能源紧缺,而且对促进我国甘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论文根据可纺纤维的基本要求,结合甘蔗皮的特点,设计了用于制备天然可纺甘蔗纤维的甘蔗皮预处理方法。在对甘蔗皮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天然韧皮纤维脱胶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实验等方法,探讨了超声波—化学联合法、超声波—生物酶两种方法制备甘蔗皮纤维的工艺方法和较优工艺条件。并对两种方法的纤维脱胶效果进行了比较,对脱胶后纤维进行了漂白与柔软后处理;用制得的天然甘蔗皮纤维与棉混合,获得了棉/甘蔗纤维混纺纱,对扩大甘蔗渣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探讨。采用超声波—化学联合法对甘蔗皮进行脱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超声波作用时间、作用频率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频、高频超声波在纤维脱胶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应合理分配低频、高频超声波的作用顺序和时间。利用正交实验,探讨了酸液浓度,酸煮温度,酸煮时间,碱液浓度,碱煮温度几个因素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残胶率的极差、方差分析,得出超声波—化学联合法制备天然甘蔗纤维的较优方法和工艺条件是:甘蔗皮经尿素预处理、酸处理后再采用超声波—碱煮脱胶效果好;酸处理条件为:酸液浓度35ml/L,温度70℃,时间2h;超声波—碱煮工艺条件为:碱液浓度8%,温度80℃,浴比1:30,总的超声波作用时间(即碱煮时间)为1.5h,应先进行低频(33khz)处理,再进行高频(55khz)处理,作用时间分别为0.5h和1h。采用超声波一生物酶法对甘蔗皮进行脱胶的工艺流程为:甘蔗皮→预氧处理→超声波—生物酶联合脱胶→烘干→甘蔗纤维。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预氧处理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木聚糖酶与果胶酶对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和果胶酶配比不同,纤维残胶率有明显差异,木聚糖酶和果胶酶协同作用会使脱胶效果达到最好,两种酶配比为2:1时,复配酶作用效果最佳;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作用时间、复合酶用量、作用温度、超声频率几个因素对脱胶后纤维残胶率的影响,最终优化得出超声波—生物酶联合法脱胶最优工艺为:作用时间为8h,复合酶用量为1%,作用温度50℃,超声频率为55khz,浴比1:30。比较超声波—化学联合法、超声波-生物酶法所得甘蔗皮纤维的长度、细度、残胶率,可知超声波—化学联合脱胶法较优于超声波—生物酶法。利用超声波对经化学脱胶所得纤维进行合理的双氧水漂白、FK-220E柔软剂后处理可较好的改善纤维的白度和可纺性。将棉与经脱胶、后处理后的甘蔗纤维按80:20的比例进行混合,利用环锭纺纱机纺得细度为27.25tex混纺纱。研究表明:通过采取合理的甘蔗皮预处理、脱胶及后处理方法和工艺,制备出天然可纺甘蔗纤维是可行的,甘蔗皮纤维混纺新产品的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
二、表面活性剂在黄麻纺织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在黄麻纺织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织物印花新技术进展 |
1.1.1 聚酯织物印花方法比较 |
1.1.2 涂料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1.2.1 新型涂料的研发 |
1.1.2.2 涂料印花用粘合剂 |
1.1.2.3 涂料印花用交联剂 |
1.1.3 转移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1.4 微量聚合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2 喷墨印花设备及原理 |
1.2.1 喷墨印花设备的发展历程 |
1.2.2 喷头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
1.2.2.1 连续喷墨喷头 |
1.2.2.2 按需喷墨喷头 |
1.3 分散染料墨水的研究进展 |
1.3.1 分散染料的性能 |
1.3.1.1 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能 |
1.3.1.2 液状分散染料 |
1.3.2 分散染料喷墨墨水的组成 |
1.3.2.1 分散染料墨水的性能要求 |
1.3.2.2 分散剂 |
1.3.2.3 有机溶剂 |
1.3.3 功能性喷墨墨水 |
1.4 纺织品喷墨印花预处理 |
1.5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醚抗静电剂制备及对涤纶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抗静电剂P[St-BA-F6]的合成 |
2.2.3.2 涤纶织物预处理液配制 |
2.2.3.3 PET织物的预处理及喷墨印花 |
2.2.4 测试方法 |
2.2.4.1 P[St-BA-F6]乳液性能测试 |
2.2.4.2 印花颜色特征测试 |
2.2.4.3 抗静电性能测试 |
2.2.4.4 织物风格测试 |
2.2.4.5 扫描电镜测试(SEM) |
2.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4.7 热分析(TG-DSC) |
2.2.4.8 X-单晶衍射(XRD)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t-BA-F6]乳液的性能特征 |
2.3.1.1 乳液稳定性 |
2.3.1.2 乳液粒子的结构特性 |
2.3.2 P[St-BA-F6]乳液预处理对喷墨印花颜色和静电性能的影响 |
2.3.2.1 焙烘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2.3.2.2 P[St-BA-F6]浓度的影响 |
2.3.2.3 P[St-BA-F6]预处理织物的CMYK墨水的应用性能 |
2.3.3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抗静电耐久性机理 |
2.3.4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的热性能和结晶性 |
2.3.5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的力学性能和织物风格 |
2.3.6 交联剂在聚醚抗静电剂预处理中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方法及黄原胶预处理的印花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含盐黄原胶的制备 |
3.2.3.2 对比用高分子预处理剂的制备 |
3.2.3.3 涤纶织物的喷墨印花 |
3.2.4 测试方法 |
3.2.4.1 表观色深K/S值 |
3.2.4.2 喷墨印花织物的色牢度 |
3.2.4.3 织物透气性 |
3.2.4.4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3.2.4.5 扫描电镜测试(SEM) |
3.2.4.6 墨滴扩散和渗化性能 |
3.2.4.7 喷墨打印线宽 |
3.2.4.8 流变性 |
3.2.4.9 废水特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喷墨印花清晰度快速评价方法建立 |
3.3.1.1 分散染料墨水在滤纸和织物上的扩散性能差异 |
3.3.1.2 印花清晰度快速评价方法的建立 |
3.3.2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的依据 |
3.3.3 含盐黄原胶对喷墨印花打印线宽和起始流动指数的影响 |
3.3.3.1 含盐黄原胶的喷墨印花打印线宽 |
3.3.3.2 含盐黄原胶的起始流动指数 |
3.3.4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 |
3.3.4.1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K/S值的影响 |
3.3.4.2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色牢度的影响 |
3.3.5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的特点及优势 |
3.3.5.1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织物的透气性和易水洗性 |
3.3.5.2 含盐黄原胶和其他高分子物预处理剂的比较 |
3.3.5.3 含盐黄原胶和其他高分子物印花织物废水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墨水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染料研磨 |
4.2.3.2 涤纶织物预处理及喷墨印花工艺 |
4.2.4 测试方法 |
4.2.4.1 分散染料及墨水性能测试 |
4.2.4.2 墨滴扩散和渗化性能 |
4.2.4.3 环保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液体分散染料的研磨效率及理论预测 |
4.3.1.1 液体分散染料的研磨效率 |
4.3.1.2 分散染料研磨难易的理论预测 |
4.3.2 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基本性能 |
4.3.3 辅助添加剂对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4.3.3.1 聚丙烯酸增黏剂对液体染料流变性的影响 |
4.3.3.2 多元醇对墨水流变性的影响 |
4.3.4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性能 |
4.3.4.1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稀释稳定性 |
4.3.4.2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环保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散染料墨水喷墨墨滴形态及印花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测试方法 |
5.2.4.1 流变性 |
5.2.4.2 颜色特征 |
5.2.4.3 抗静电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和非正常运行特点 |
5.3.1.1 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运行特点 |
5.3.1.2 压电式喷墨墨滴非正常运行特点 |
5.3.2 压电式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及多元醇的作用 |
5.3.2.1 压电式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 |
5.3.2.2 墨水体系C~*值对压电式喷墨墨滴运行的影响 |
5.3.3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在不同织物上的印花性能 |
5.3.4 抗静电剂预处理对分散染料墨水印花性能的影响 |
5.3.4.1 预处理剂浓度对印花织物静电性能的影响 |
5.3.4.2 预处理剂浓度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 |
5.3.5 预处理剂浓度对色牢度和水洗残液色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2)表面活性剂在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表面活性剂在苎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1.1 表面活性剂在苎麻染整工艺方面的应用 |
1.2 表面活性剂在苎麻脱胶工艺方面的应用 |
2 表面活性剂在亚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2.1 表面活性剂在亚麻染整工艺方面的应用 |
2.2 表面活性剂在亚麻煮练工艺方面的应用 |
2.3 表面活性剂在亚麻脱胶工艺方面的应用 |
3 表面活性剂在大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3.1 表面活性剂在大麻生物酶处理工艺方面的应用 |
3.2 表面活性剂在大麻前处理工艺方面的应用 |
4 表面活性剂在黄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4.1 表面活性剂在黄麻前处理工艺方面的应用 |
4.2 表面活性剂在黄麻染整工艺方面的应用研究 |
5 表面活性剂在罗布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6 表面活性剂在剑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 |
7 结论 |
(3)苎麻高效织造及快干针织面料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湿热交互作用下纺织材料的性能变化 |
1.3 苎麻的改性处理 |
1.3.1 苎麻纤维的改性处理 |
1.3.2 苎麻纱线的改性处理 |
1.4 苎麻针织产品的研究动态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2 热湿作用下苎麻纱线的力学性能探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不同热湿作用下苎麻纱线的力学性能测试 |
2.2.1 不同湿度下纱线的预处理工艺 |
2.2.2 不同湿度下纱线的预处理工艺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1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麻纱拉伸断裂性能 |
2.3.2 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麻纱拉伸断裂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苎麻纱线改性整理工艺探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纱线改性处理工艺研究 |
3.3 改性后纱线性能研究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改性麻纱的抗弯刚度 |
3.4.2 改性麻纱的摩擦系数 |
3.4.3 改性麻纱的毛羽指数 |
3.4.4 改性麻纱的显微图片 |
3.4.5 改性麻纱和未处理麻纱的FTIR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苎麻针织高效织造关键技术及面料开发 |
4.1 针织机的改进 |
4.1.1 针织机改进方案探讨 |
4.1.2 针织机织造效率探讨 |
4.2 苎麻针织产品开发 |
4.2.1 苎麻针织物开发方案研究 |
4.2.2 苎麻针织织造工艺 |
4.3 苎麻针织物的性能测试 |
4.3.1 机械及物理性能测量 |
4.3.2 透气透湿性能测试 |
4.3.3 弯曲刚度测试 |
4.3.4 抗皱性能测试 |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机械及物理性能 |
4.4.2 透气透湿性能 |
4.4.3 弯曲刚度 |
4.4.4 抗皱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5 苎麻针织物表面形态及线圈结构观测 |
5.1 实验部分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线圈结构参数分析 |
5.3.1 线圈参数计算公式分析 |
5.3.2 线圈参数计算公式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亚麻纤维在复合生物酶及介体系统脱胶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麻纤维的发展背景 |
1.2 麻纤维的性质 |
1.2.1 麻纤维的分类 |
1.2.2 亚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1.2.3 亚麻纤维的物理性能 |
1.2.4 亚麻纤维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性质 |
1.3 亚麻纤维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
1.3.1 国内对亚麻纤维的研究状况 |
1.3.2 国外对亚麻纤维的研究状况 |
1.4 漆酶-介体系统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介体N-羟基-N-苯基丙酰胺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材料及药品 |
2.2.2 实验内容 |
2.2.3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苯基羟胺的合成 |
2.3.2 N‐羟基‐N‐苯基丙酰胺的合成 |
2.3.3 苯基羟胺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2.3.4 N‐羟基‐N‐苯基丙酰胺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实验机理 |
3.1 果胶酶作用机理 |
3.2 木聚糖酶作用机理 |
3.3 漆酶‐介体系统作用机理 |
3.4 超声波技术作用机理 |
4 超声波作用下亚麻纤维的生物酶法脱胶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材料及药品 |
4.2.2 实验工艺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酶的浓度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4.3.4 介体量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4.3.5 pH值对亚麻纤维脱胶效果的影响 |
4.4 亚麻纤维复合生物酶法脱胶工艺的正交优化试验 |
4.5 亚麻纤维脱胶工艺的验证试验 |
4.6 红外谱图分析 |
4.7 X衍射谱图分析 |
4.8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5)微水非氯型羊毛表面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羊毛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其性能 |
1.3 羊毛的毡缩及改性作用 |
1.4 羊毛改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 反相微乳液在纺织染整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NaOH溶液处理羊毛的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1 实验药品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2.2.2.1Na OH溶液处理羊毛实验 |
2.2.2.2 羊毛的SEM分析 |
2.2.2.3 羊毛缩绒球实验和分析 |
2.2.2.4 羊毛白度测试 |
2.2.2.5 羊毛的润湿性测试 |
2.2.2.6 羊毛染色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温度对NaOH/盐溶液处理羊毛的影响 |
2.3.2 碱浓度对NaOH/盐溶液处理羊毛的影响 |
2.3.3 盐浓度对NaOH/盐溶液处理羊毛的影响 |
2.3.4 NaOH/盐溶液处理工艺优化 |
2.3.5 碱性盐溶液处理羊毛的染色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相微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1 实验药品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反相微乳液的制备 |
3.2.2.2 反相微乳液的饱和增溶水量的测定 |
3.2.2.3 反相微乳液粒径的测定 |
3.2.2.4 反相微乳液电导率的测定 |
3.2.2.5 反相微乳液粘度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3.2 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及性能 |
3.3.2.1 反相微乳液体系对增溶水量的影响 |
3.3.2.2 NaOH浓度对增溶水量的影响 |
3.3.3 温度、陈化时间对AES体系的增溶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 |
3.3.3.1 温度对AES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 |
3.3.3.2 陈化时间对AES体系增溶能力的影响 |
3.3.4 含水量对AES体系粒径、电导率和粘度的影响 |
3.3.4.1 含水量对AES体系粒径的影响 |
3.3.4.2 含水量对AES体系电导率的影响 |
3.3.4.3 含水量对AES体系粘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OH/微水体系对羊毛的改性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1.1 实验药品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4.2.2.1Na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实验 |
4.2.2.2 羊毛的SEM分析 |
4.2.2.3 羊毛缩绒球实验 |
4.2.2.4 羊毛白度测试 |
4.2.2.5 羊毛的润湿性分析 |
4.2.2.6 羊毛染色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温度对Na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的影响 |
4.3.2 碱浓度对Na OH/微水体系处理羊毛的影响 |
4.3.3 NaOH/微水体系处理对增溶水量的优选 |
4.3.4 NaOH/微水体系羊毛改性工艺优化 |
4.3.5 NaOH/微水体系改性羊毛的染色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酶后处理对羊毛的改性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2.1.1 实验药品 |
5.2.1.2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与测试方法 |
5.2.2.1 酶后处理羊毛实验 |
5.2.2.2 羊毛的SEM分析 |
5.2.2.3 羊毛缩绒球实验 |
5.2.2.4 羊毛白度测试 |
5.2.2.5 羊毛的润湿性测试 |
5.2.2.6 羊毛染色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酶后处理对羊毛白度、缩绒球直径、润湿性能和SEM的作用 |
5.3.2 羊毛的染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常压等离子体改性苎麻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等离子体基本概念 |
1.1.1 等离子体定义 |
1.1.2 等离子体产生 |
1.1.3 等离子体分类 |
1.1.4 等离子体的放电形式 |
1.1.5 影响等离子体改性效果的处理参数 |
1.1.6 常压等离子体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2 苎麻增强复合材料 |
1.2.1 苎麻简介 |
1.2.2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介及应用现状 |
1.3 复合材料的界面 |
1.3.1 复合材料界面的定义与作用 |
1.3.2 界面作用力理论 |
1.3.3 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苎麻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试样准备和等离子体处理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2.2.4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2.2.6 纤维接触角测试 |
2.2.7 单纤维抽拔测试 |
2.2.8 单纤维拉伸强度测试 |
2.2.9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纤维表面宏观形貌分析 |
2.3.2 纤维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2.3.3 纤维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2.3.4 纤维接触角分析 |
2.3.5 界面剪切强度分析(IFSS) |
2.3.6 单纤维拉伸强度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响应面法研究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参数对苎麻纤维改性效果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试样准备和等离子体处理 |
3.2.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3.2.5 纤维接触角测试 |
3.2.6 单纤维抽拔测试 |
3.2.7 气体成分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3.3.2 纤维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3.3.3 纤维接触角分析 |
3.3.4 界面剪切强度分析(IFSS) |
3.3.5 气体成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常压等离子体对苎麻纤维改性效果的时效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准备 |
4.2.2 试样准备和等离子体处理 |
4.2.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4.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XPS) |
4.2.5 纤维接触角测试 |
4.2.6 单纤维抽拔测试 |
4.2.7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纤维表面形貌分析 |
4.3.2 纤维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4.3.3 纤维接触角分析 |
4.3.4 界面剪切强度分析(IFSS)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常压等离子体改性苎麻织物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准备 |
5.2.2 等离子体处理 |
5.2.3 复合材料制备 |
5.2.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5.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5.2.6 接触角测试 |
5.2.7 力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表面形貌分析 |
5.3.2 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5.3.3 接触角分析 |
5.3.4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竹纤维及其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竹材及竹纤维概述 |
1.2 纤维及其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
1.2.1 纤维及其集合体的浸润性测试方法 |
1.2.2 纤维集合体的水分传递性能测试方法 |
1.2.3 其他评价方法及指标 |
1.3 纤维及其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纤维的亲水性能 |
1.3.2 纤维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竹纤维及其他纺织纤维的单纤维亲水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材料的预处理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及条件 |
2.2 单纤维的接触角测量 |
2.2.1 单纤维接触角的光学法测量结果与分析 |
2.2.2 单纤维接触角的力学法测量结果与分析 |
2.2.3 两种方法的显着性、相关性及稳定性分析 |
2.3 竹纤维表面能的计算 |
2.4 本章结论 |
第3章 竹单纤维、束纤维及纤维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及其预处理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方法及条件 |
3.2 束纤维的接触角测量 |
3.2.1 束纤维接触角测量结果 |
3.2.2 束纤维接触角测量结果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3.3 纤维集合体的亲水性能 |
3.3.1 纤维集合体的接触角测量结果与分析 |
3.3.2 纤维集合体水分传递性能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3 纤维集合体的回潮率、保水率及干燥速度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4 五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 单纤维、束纤维及纤维集合体的性能比较 |
3.4.1 单纤维到单纤维集合体的性能 |
3.4.2 单纤维、束纤维到束纤维集合体的性能 |
3.5 本章结论 |
第4章 竹纤维集合体的结构因素对亲水、导水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设计 |
4.2 束纤维长度对纤维集合体亲水、导水性能的影响 |
4.3 纤维排列方式对束纤维集合体导水性能的影响 |
4.4 厚度对束纤维集合体导水性能的影响 |
4.5 纤维成分对纤维集合体亲水、导水性能的影响 |
4.6 表面粗糙度对束纤维集合体导水性能的影响 |
4.7 层次对纤维集合体导水性能的影响 |
4.7.1 同种纤维不同层次的纤维集合体 |
4.7.2 不同纤维不同层次的纤维集合体 |
4.8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黄麻再生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UGPase、CesA1、CCoAOMT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部分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1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
2 麻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 |
3 黄麻组织培养研究 |
4 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4.1 纤维素结构及其合成途径 |
4.1.1 纤维素的结构 |
4.1.2 纤维素的体外合成研究 |
4.1.3 植物纤维素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
4.2 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研究进展 |
4.2.1 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发现 |
4.2.2 植物纤维素合成酶及其基因的结构 |
4.3 植物纤维素合酶超家族概述 |
4.3.1 纤维素合成酶家族 |
4.3.2 类纤维素合酶家族 |
4.4 参与纤维素合成的酶类及基因 |
4.5 纤维素合成其它重要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
4.5.1 UGPase结构及功能 |
4.5.2 UGPase基因研究进展 |
5 木质素的结构及其功能 |
6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 |
6.1 木质素合成的甲基化反应 |
6.1.1 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研究概况 |
7 本论文的立项依据和研究的意义 |
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章 黄麻高效再生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1 材料与试剂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株和载体 |
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无菌种苗的获取 |
2.2 不同外植体的制备方法 |
2.3 培养基 |
2.4 培养条件 |
2.5 培养过程 |
2.5.1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5.2 愈伤组织的增值分化和不定芽诱导 |
2.5.3 再生苗的生根 |
2.5.4 再生苗的田间移栽 |
2.6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茎尖 |
2.6.1 外植体准备和农杆菌培养 |
2.6.2 遗传转化操作步骤 |
2.6.3 头孢霉素抑制农杆菌的敏感性试验 |
2.6.4 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茎尖选择压的确定 |
2.7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率相关因素的优化 |
2.7.1 外植体预培养 |
2.7.2 农杆菌菌液浓度 |
2.7.3 添加农杆菌诱导物乙酰丁香通 |
2.7.4 菌液的侵染时间 |
2.8 农杆菌介导的黄麻茎尖GUS基因瞬时表达 |
2.9 转基因植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的外植体之间愈伤诱导率的差异 |
3.2 愈伤组织增值分化和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 |
3.3 不同激素对再生芽生根的影响 |
3.4 抑菌剂对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 |
3.5 卡那霉素和潮霉素对子叶节选择压的确定 |
3.6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各因素的优化 |
3.6.1 GUS基因瞬时表达测定遗传转化率 |
3.6.2 外植体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3.6.3 菌液浓度对转化率的影响 |
3.6.4 农杆菌侵染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 |
3.6.5 乙酰丁香酮(AS)对转化率的影响 |
3.7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黄麻尿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UGPase)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 |
1 材料与试剂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株和载体 |
1.3 主要试剂 |
1.4 所用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黄麻总RNA的提取 |
2.2 UGPase基因全长cDNA片段克隆 |
2.2.1 UGPase基因中间片段克隆 |
2.2.2 UGPase基因5’和3’端片段克隆 |
2.2.3 UGPase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2.3 UGPas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RT-PCR分析UGPase基因时空表达模式 |
2.5 UGPase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拟南芥 |
2.6 转基因拟南芥后代植株鉴定 |
2.7 转基因拟南芥形态学观察,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麻茎皮中高质量RNA的提取 |
3.2 UGPase基因全长cDNA片段克隆 |
3.3 UGPase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UGPase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3.5 UGPase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验证 |
3.6 转UGPase基因的拟南芥鉴定 |
3.7 转基因拟南芥形态学观察,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OrCmj/)基因克隆及转化拟南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黄麻韧皮总RNA提取及引物设计 |
1.2.2 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DNA片段克隆 |
1.2.3 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DNA片段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
1.2.4 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反义载体构建及转化拟南芥 |
1.2.5 转基因拟南芥鉴定和拟南芥AtCes10基因表达分析 |
1.2.6 转基因拟南芥形态学观察和纤维素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DNA克隆 |
2.2 黄麻纤维素合成酶基因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分析 |
2.4 转基因拟南芥鉴定和拟南芥AtCes10基因表的分析 |
2.5 拟南芥形态学观察和纤维素含量测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黄麻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 |
1 材料与试剂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株和载体 |
1.3 主要试剂 |
1.4 所用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黄麻总RNA的提取 |
2.2 CCoAOMT基因全长cDNA片段克隆 |
2.2.1 CCoAOMT基因中间片段克隆 |
2.2.2 CCoAOMT基因5’和3’端片段克隆 |
2.2.3 CCoAOMT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
2.3 CCoAOM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RT-PCR分析CCoAOMT基因时空表达模式 |
2.5 CCoAOMT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拟南芥 |
2.6 转基因拟南芥后代植株鉴定 |
2.7 转基因拟南芥形态学观察,木质素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CoAOMT基因全长cDNA片段克隆 |
3.3 CCoAOM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CCoAOMT基因不同组织中表达分析 |
3.5 CCoAOMT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验证 |
3.6 转CCoAOMT基因的拟南芥鉴定 |
3.7 转基因拟南芥形态学观察,木质素含量分析 |
4 讨论 |
第五章 尿甘酸二磷酸焦磷酸化酶(UGPase)基因遗传转化黄麻研究 |
1 材料与试剂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株和载体 |
1.3 主要试剂 |
1.4 所用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过量表达载体转化黄麻子叶节 |
2.2 转基因拟南芥后代植株鉴定 |
2.3 转基因黄麻株高和韧皮纤维素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黄麻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 转基因植株高度和纤维素含量分析 |
4 讨论 |
第六章黄麻dToilGWT基因RNAi和人工MiRNA沉默载体构建及转化黄麻研究 |
1 材料与试剂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株和载体 |
1.3 主要试剂 |
1.4 所用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韧皮部特异启动子验证 |
2.1.1 韧皮部特异启动子驱动GUS基因载体构建 |
2.1.2 特异启动子驱动GUS基因载体转化烟草 |
2.1.3 GUS基因活性检测 |
2.2 RNA干扰载体构建 |
2.3 人工MiRNA定向沉默载体构建 |
2.4 RNA干扰载体和人工MiRNA定向沉默载体转化黄麻 |
2.5 转基因植株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韧皮部特异启动子载体构建 |
3.2 GUS基因染色结果分析 |
3.3 RNA干扰载体和人工MiRNA定向沉默载体的构建与验证 |
3.4 转基因植株鉴定 |
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 |
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常用实验方法 |
附表2 标准曲线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废麻脱胶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麻概述 |
1.1.1 黄麻纤维及其产品的性能特点 |
1.1.2 黄麻脱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剑麻概述 |
1.2.1 剑麻纤维及其产品的性能特点 |
1.2.2 剑麻脱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紫外、微波强化碱处理黄麻脱胶工艺研究 |
2.1 紫外、微波强化碱处理黄麻脱胶试验方案设计 |
2.1.1 原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测试方法 |
2.1.4 脱胶工艺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微波处理对黄麻脱胶效果的影响 |
2.2.2 紫外处理时间对黄麻脱胶效果的影响 |
2.2.3 碱液浓度和微波处理时间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2.2.4 紫外、微波强化碱处理黄麻纤维机械性能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麻脱胶工艺能耗和成本分析 |
3.1 黄麻脱胶工艺能耗分析方案的确定 |
3.2 四种黄麻脱胶工艺的能耗综合分析 |
3.2.1 黄麻化学脱胶法 |
3.2.2 黄麻生物脱胶法 |
3.2.3 黄麻生物-化学联用脱胶法 |
3.2.4 黄麻紫外、微波强化碱处理脱胶法 |
3.2.5 黄麻脱胶工艺方案 A1-G 综合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高压、微波强化碱处理剑麻脱胶工艺初探 |
4.1 高温高压、微波强化碱处理剑麻脱胶试验方案设计 |
4.1.1 原材料 |
4.1.2 试验仪器 |
4.1.3 测试方法 |
4.1.4 脱胶工艺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恒压处理时间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4.2.2 脱胶处理前后剑麻纤维红外光谱分析 |
4.2.3 脱胶处理前后剑麻纤维环境扫描电镜分析 |
4.3 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天然可纺甘蔗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甘蔗渣的利用现状 |
1.2.2 甘蔗渣纤维制备有关研究成果 |
1.2.3 韧皮纤维脱胶技术研究动态 |
1.2.4 超声波技术在纺织加工中的应用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实验方案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天然植物纤维的概述 |
2.1.2 甘蔗与甘蔗皮纤维 |
2.1.3 韧皮纤维脱胶原理 |
2.1.4 超声波作用机理 |
2.2 实验方案 |
第三章 实验原材料准备与甘蔗皮组分测定 |
3.1 原材料准备 |
3.2 甘蔗皮组分测定与分析 |
3.2.1 材料与药品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化学联合法制备甘蔗皮纤维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原料、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4.3.1 预处理 |
4.3.2 单因素实验 |
4.3.3 正交试验 |
4.4 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
4.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5.1 单因素试验 |
4.5.2 正交试验 |
4.5.3 纤维长度、细度测试及SEM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生物酶联合法制备甘蔗纤维研究 |
5.1 酸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复配脱胶机理 |
5.2 实验原材料、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5.3.1 预氧处理 |
5.3.2 木聚糖酶与果胶酶复配单因素实验 |
5.3.3 超声波—生物酶联合脱胶正交试验 |
5.4 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1 预氧处理 |
5.5.2 单因素实验 |
5.5.3 超声波—生物酶联合脱胶正交实验 |
5.6 纤维长度、细度测试及SEM分析与讨论 |
5.7 两种脱胶方法的比较 |
5.7.1 实验方法 |
5.7.2 测试指标 |
5.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纤维后处理 |
6.1 漂白处理工艺 |
6.1.1 实验原料、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 |
6.1.2 实验方法 |
6.1.3 单因素实验 |
6.1.4 正交试验 |
6.1.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2 柔软处理 |
6.2.1 柔软处理的目的 |
6.2.2 柔软剂的选择 |
6.2.3 柔软处理实验 |
6.3 纤维的X射线衍射及SEM测试 |
6.3.1 X射线衍射仪测定与讨论 |
6.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棉/甘蔗纤维混纺纱试纺 |
7.1 纤维原料规格 |
7.2 纺纱方法及工艺流程 |
7.3 纺纱设备及主要工艺参数 |
7.3.1 纺纱设备 |
7.3.2 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
7.4 混纺纱线性能测试 |
7.4.1 纱线细度测试 |
7.4.2 混纺纱捻度测试 |
7.4.3 混纺纱拉伸断裂强力测试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表面活性剂在黄麻纺织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D]. 曹红梅. 苏州大学, 2020(06)
- [2]表面活性剂在麻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王欣,赵茉含,董丽华,高佳丽,于卉,李玉贤,王雨,于宏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9(01)
- [3]苎麻高效织造及快干针织面料开发[D]. 潘茜. 武汉纺织大学, 2017(08)
- [4]亚麻纤维在复合生物酶及介体系统脱胶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的研究[D]. 罗晶琨. 齐齐哈尔大学, 2016(04)
- [5]微水非氯型羊毛表面改性研究[D]. 赵奇才.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7)
- [6]常压等离子体改性苎麻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研究[D]. 李莺. 东华大学, 2015(07)
- [7]竹纤维及其集合体的亲水、导水性能研究[D]. 胡淑芬. 北京服装学院, 2015(03)
- [8]黄麻再生遗传转化体系优化及UGPase、CesA1、CCoAOMT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D]. 张高阳.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2)
- [9]废麻脱胶工艺的研究[D]. 张浩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10]天然可纺甘蔗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孙臻绪. 大连工业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