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暴雨期间大气结构的一般特征

日本暴雨期间大气结构的一般特征

一、日本大雨时大气构造的一般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姜乃齐[1](2021)在《基于InSAR技术的高速公路沿线沉降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事业的重要一环,是关系到城市化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高速公路投入运营的过程中,公路及其沿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严重的地面沉降会引起一系列地质灾害,影响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以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及时对高速公路及其沿线进行沉降监测,保障公路的安全运营,预防公路及其沿线沉降灾害的发生并对沉降严重区域进行治理十分重要。本文利用两种时序InSAR技术——PS-InSAR技术和SBAS技术和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的Sentinel-1数据对跨越了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和曲靖市的高速公路及其沿线进行沉降监测。分析了两种数据处理方法在高速公路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特性和研究区内高速公路的沉降情况;同时,将同期降雨量、地下水位数据与得到的沉降序列叠加分析,结合沉降区域的地质情况、施工建设等分析沉降原因;并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高速公路沉降进行预测,与神经网络模型、灰色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1、两种方法所得沉降区域分布基本一致,SBAS技术更适用于非城市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区域;2、昆磨高速、杭瑞高速、昆明绕城高速、渝昆高速和京昆高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3、公路及其沿线的沉降与其所处地区的地质、工程、降雨量、地下水位、公路动荷载均有关系;4、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其他两种模型精度更高、更适合本文使用时序InSAR技术对高速公路及其沿线进行沉降监测和预测,能为研究区内高速公路沉降的防治以及沉降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吴亚丽[2](2020)在《典型华南暖区暴雨过程(5·7暴雨)的天气学分析及预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南暖区暴雨具有突发性强、局地性强、降水强度大、预报难的特征,当前全球和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华南暖区暴雨的预报能力十分有限。加强对暖区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的认识,是提高暖区暴雨预报技巧的基础,而资料同化技术是提高对流尺度模式预报能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雷达反射率、地面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对发生在2013-2017年华南前汛期的16个暖区暴雨个例和16个飑线个例的降水和对流特征进行了统计,并以飑线作为参照分析了暖区暴雨所处的环境背景在动力与物理量方面的气候特征。为了进一步认识与对流发生发展直接相关的中小尺度过程,本文从上述16个暖区暴雨个例中选取一次打破广州日雨量历史记录的“5·7”暴雨事件作为典型个例,基于1km分辨率、10分钟频次的VDRAS四维变分观测分析资料和逐小时的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此次事件的对流触发过程,重点探讨了局地低矮地形及城市热岛在对流触发过程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对流尺度WRF模式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同化了搭载在日本葵花八号卫星上的探测频次为10分钟的晴空条件下的AHI辐射亮温资料,评估了高频AHI辐射亮温资料的同化对该典型个例的对流触发、对流演变以及降水预报的影响,并利用多源观测资料检验和分析了高频AHI辐射亮温资料同化影响此次暖区暴雨过程的预报技巧的原因。研究结论如下:对16个暖区暴雨和16个飑线个例进行合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暖区暴雨和飑线过程在降水特征、对流特征以及天气背景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飑线过程多发于午后及傍晚,40-50dBZ雷达回波的质心高度在零度层以上,冰相过程活跃。暖区暴雨多发于夜间或清晨,局地性强,40-50dBZ雷达回波的质心高度在零度层以下,冰相过程不活跃,但降水强度比飑线更强。对暖区暴雨和飑线过程所处的天气背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暖区暴雨的背景温湿条件更为深厚,垂直方向无倾斜,“贴地”分布,但暖区暴雨的辐合抬升条件更为浅薄,主要分布在950hPa高度以下。这样的温湿和辐合条件有利于形成高强度的暖区降水和低质心高度的雷达回波。与飑线过程对应着南北风的强切变不同,暖区暴雨受天气尺度强迫的作用小,低层辐合以南风风速的辐合为主,而暴雨区北侧的低矮喇叭口地形为这种浅薄的动力辐合条件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暖区暴雨发生前大气低层的水汽平流作用突出,且900-700hPa平流输送的水汽含量大于垂直输送消耗的水汽含量,从而保证了暴雨区有充足的水汽供应。以2017年广州“5·7”暴雨作为典型暖区暴雨个例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此次对流触发是天气尺度环流背景、局地低矮地形和城市热岛效应多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在对流触发前暴雨区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变得有利于对流发生。我国东部大陆高压在减弱东移出海不久又向西南方向回退并加强,“回流高压”外围的海上偏北气流在珠三角喇叭口地形的东岸转为东南风,暴雨区及其南部低层偏南风增强,水汽平流增加。暴雨区水汽含量的增加导致对流有效位能增加而对流抑制能量降低,即对流不稳定环境也变得更有利于对流发生。其次,在有利的天气背景和不稳定条件下,局地低矮地形(200-300m)和城市热岛的存在对对流的触发起到直接作用,其中,地形起主导作用,而城市热岛效应起增强作用。地形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动力和热力两方面:动力上,地形对边界层水汽平流起阻挡作用,造成水汽在山前累积;热力上,由于夜间辐射降温的差异,山上山下存在巨大的温度梯度,这个温度梯度能够在近地层产生浅薄的下坡风与南风在山前辐合,而在300-900m高度削弱南风风速产生风速辐合,从而为对流触发提供了低层动力抬升条件。山脉南侧城市热岛的存在及位置的移动加大了山前温度梯度和低层辐合的强度。辐合抬升条件将山前边界层累积的水汽向上输送,最终导致对流触发。因此,南风增强、水汽增加以及局地温度梯度引起辐合抬升是此次对流得以触发的关键条件。值得提及的是,此次事件暴雨区所受的天气尺度强迫弱,低层南风对水汽的平流作用为暴雨区提供水汽条件,暴雨区北侧的地形对水汽平流起阻挡作用等,这些特征与暖区暴雨的气候统计结果相一致。基于对流尺度WRF模式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增加10分钟频次的AHI辐射亮温资料的同化能够改进模式对低层南风、水汽以及温度要素的分析和预报。与仅同化常规观测资料的四维变分试验相比,同化高频次卫星资料后,模式初始时刻对流层中低层大气的湿度条件更接近实况探空数据,模式预报的0-24小时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与GPS测站的观测更为一致,暴雨区附近及其南侧城市区域的地表温度梯度的变化也与地面站的观测值更吻合。除了修改与AHI辐射亮温资料直接相关的温度和湿度场,使用切线性模式作为约束条件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还能够产生与温湿场相协调的风场的分析增量,使得模式风场的分析及预报也得以改进。正是因为对流触发前后模式的温度、湿度、风场的预报均得以改进,对流触发和演变的落区预报误差减小,20小时累积降水的FSS检验评分明显提高,且预报偏差更为接近于1。

王静[3](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景永康[4](2020)在《无线光通信远场光斑图像检测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无线激光通信(Wireless Laser Communication,WLC)采用激光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在空间中传输的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因受大气湍流的严重影响,无线光通信中激光光斑出现光强起伏、扩展、漂移、破损等现象;在远场处呈现出不规则的散斑,导致光斑质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造成自动捕获、对准与跟踪(Acquisition Pointing and Tracking,APT)系统无法准确的对检测光斑进行定位。因此,一种抗干扰能力强、高精度的光斑图像检测技术是APT系统的关键,可有效地确保远距离通信链路的畅通,以此增强APT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大气湍流对远场光斑图像定位的影响,介绍了Xencis相机直接成像法,利用光斑检测原理完成光束的捕获、对准以及调焦,识别目标光斑;采用漫反射屏成像获取远场光斑图像并进行算法定位,实现激光束的跟踪。2.针对漫反射屏上破碎不规则的退化光斑图像,并在分析光斑光强空间分布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抗干扰能力强和精度高的远场光斑图像检测算法。本算法采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 Source Computer Vision Library,OpenCV)图形学、数学形态学实现了对不规则散斑图像的连通域填充;利用Laplace算子提取了光斑轮廓;最终通过二维向量空间圆拟合获得了光斑中心坐标与半径。3.设计了光斑图像检测的上位机软件,搭建了外场实验(10.2km、100km)平台进行多次验证,验证了无信标光APT系统下远场光斑检测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本文给出了不同天气条件下光斑漂移位置曲线图,研究结果表明:10.2km远场光斑图像的检测范围在50pixel-110pixel,单个像素代表0.34375 cm-0.425cm;光斑检测算法的最小均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相比小于其他算法,并且实际的光斑偏离量为17.875-46.75cm。100km实验中,二维瞄准云台以17.45μrad的角分辨率实现光束的重新对准,光斑的偏移量约在180pixel-260pixel。

钱芝颖[5](2020)在《静止卫星温度廓线资料同化在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2018年一次大西洋飓风“迈克尔”个例,评估了GOES-16温度廓线在飓风期间的精度,并基于WRF模式,利用三维变分(3DVar)和集合变分混合(Hybrid)同化方法,实现了对GOES-16温度廓线产品的同化。研究了基于3DVar同化方法时,不同的资料稀疏化尺度设置与不同循环同化间隔对飓风预报的影响;分析了基于Hybrid同化方法时,不同混合系数与水平局地化尺度的单点特征,并分别展开其对于同化效果影响的敏感性试验;综合对比了两种同化方法在同化增量、路径强度及降水预报、均方根误差随高度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评价静止卫星GOES-16温度廓线产品资料同化对飓风预报的影响。另外,针对我国FY-4温度廓线资料开展精度验证,并选择台风“玛莉亚”作为个例进行同化试验,初步分析该资料对台风预报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飓风“迈克尔”期间,GOES-16温度廓线产品在200h Pa-1000h Pa高度的均方根误差均在2k以内,总体来说该资料质量良好。在3DVar同化方案中,采用60km的稀疏化设置以及6h的循环同化间隔时,同化该资料对温度增量的结构有较好的改进,对风场结构的模拟有利于飓风的发展且位势高度增量可以有效对飓风位置进行修正,对路径、强度及降水预报的表现均较优。相比而言,Hybrid方法可以利用集合协方差具有“流依赖”的特性,其单点同化增量不再呈各向同性分布,而是依赖于天气系统特征呈不规则分布。针对实际飓风个例“迈克尔”,在Hybrid同化方案中,当混合系数为0.5,水平局地化尺度取200km时,对路径、强度及降水预报的模拟效果最为理想。综合两组同化试验,并结合不同化任何观测资料的Ctrl试验,证明同化GOES-16温度廓线资料确实可以有效改进飓风的分析场与预报场。并且两种不同同化方法的结果证明,Hybrid方法得出的同化增量“流依赖”特性明显,对模式初始场有较为合理的改进。其温度增量具有明显的螺旋结构,符合飓风特征,且对于风场及位势高度场的调整也更有利于飓风的发展;对于路径强度及降水的预报的效果也明显更好;从均方根误差在不同高度以及不同时间所受的影响来看,Hybrid方案的误差要低于3DVar方案。另外,在台风“玛莉亚”期间,同化FY-4温度廓线资料对分析场及预报场的均方根误差均有改进。

苏丕辉[6](2020)在《重庆东泉隧道对统景温泉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隧道工程建设与地下水环境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工程界的技术难题,隧道开挖往往会导致大量的地下水排出,从而影响区域内地下水环境,造成地下水渗流场改变、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环境敏感区破坏等,研究掌握隧道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规律是有效保护地下水环境的基本前提。本文依托重庆东环线东泉隧道工程,通过现场调研及室内测试,充分掌握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和隧道设计、施工相关参数,最后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东泉隧道对统景温泉的影响,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东泉隧道横穿铜锣峡背斜,地质环境较复杂,隧道主要经过T3xj、T2l、T1j地层,主要岩性为灰岩、岩溶角砾岩、白云岩等,岩溶较为发育。隧址区地下水强烈发育,主要为岩溶地下冷水,赋存于T21和T1j地层岩溶管道及溶蚀裂隙中,并沿岩层走向运动,最终向温塘河排泄。(2)测试了东泉隧道岩溶地下冷水和统景温泉地下热水的同位素组分和水化学组分,结果表明东泉隧道岩溶地下冷水DQ-1化学类型为HCO3―Na·Ca型,其他岩溶地下冷水化学类型为HCO3―Ca,统景温泉地下热水为SO4―Ca·Mg型。温泉地下热水中TDS、Ca2+、Mg2+、Sr2+、SO42-、Cl-、Si等含量高于岩溶地下水,温泉水与岩层经历了强烈的水岩作用。东泉隧道岩溶地下水和统景温泉地下热水补给皆来源于大气降水,岩溶地下水补给高程为542.9m,地下热水的补给高程为1174.1m,估算温泉热储温度为143.1℃,冷热水混合比例为77.6%,循环深度为2570m。统景温泉地下热水热储结构由热储盖层、热储层、热储下部隔水层三个部分组成,东泉隧道主要穿越了热储层以及部分热储盖层。研究区地下水纵向水力联系较强,横向水力联系较弱,且东泉隧道岩溶地下水与温泉地下热水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3)结合东泉隧道施工方案,发现爆破开挖会导致围岩发生损伤,致使岩体发生局部开裂、扩展直至相互连通,从而促进地下水在岩层中运移;ANSYS/LS-DYNA爆破动力学数值模拟表明爆破横向影响范围为24.2m,竖向影响范围为26.0m,掌子面以外影响范围为9.6m。隧道堵水主要采用围岩注浆堵水,防水措施包括三层防水结构以及耐低温止水条带,排水措施为中央排水沟、两侧排水沟、纵横向排水管、环向排水盲管等。隧道施工可导致地下水资源大量流失,应结合“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铜锣峡背斜地下水的排出。(4)提出了东泉隧道工程对统景温泉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自然地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隧道工程等29个影响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影响评价等级为Ⅲ级(中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地下水环境措施,尽早恢复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保障统景温泉流量、水温、水质不受影响。

程俊锋[7](2019)在《桥梁结构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加速试验环境谱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桥梁结构的腐蚀问题非常突出,桥梁结构的防腐和日历寿命的评估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其中桥梁结构服役环境谱是研究的技术基础,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复杂环境下结构疲劳实验系统研制(项目批准号:11627802)”的支持进行桥梁结构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加速试验环境谱的研究,把桥梁结构服役环境谱相关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针对环境数据库建立、环境谱编制方法、加速腐蚀环境谱腐蚀当量关系、结构腐蚀损伤特征及其腐蚀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我国桥梁方面,提出了桥梁结构环境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利用成熟的数据库软件建其了我国桥梁结构服役环境数据库。2、在桥梁结构环境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环境参数的简化和数据的统计处理,提出了桥梁结构服役环境谱的编制方法,编制了 1个桥梁结构服役环境谱,并在实际中对其作出了量化处理,为后续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3、为了让试件能在加速腐蚀环境谱中能够重现实际服役环境中的腐蚀过程,出现相同的损伤特征和形式,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桥梁结构服役环境谱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与之对应的桥梁结构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4、选择了斜拉桥拉索的主要材料镀锌钢丝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了加速腐蚀试验,模拟其在服役环境中所受到的腐蚀过程。使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分析了钢丝腐蚀损伤测量数据的概率分布及其蚀坑深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蚀坑深度随腐蚀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然后提出来利用腐蚀程度来比较的方法来确定加速腐蚀环境谱中和实际服役环境中的腐蚀当量关系,为确定桥梁结构的日历寿命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可靠依据。

肖宁宁[8](2019)在《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成都地区地表沉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表沉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是制约城市发展和威胁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在的城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拥挤。城市的飞速发展往往伴随着地下水的大量开采,高楼的建设以及地下轨道交通的增加等,城市的地表沉降速度正在加快。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是一种用于分析地面形变的独特工具,与精密水准和GPS测量技术相比,InSAR具有测量覆盖面广,结果精度高,数据获取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InSAR技术从传统的DInSAR发展为时间序列InSAR,在测量精度和准确性上都有所改善。论文使用永久散射体(PS)InSAR(PS-InSAR)和小基线集(SBAS)InSAR(SBAS-InSAR)技术结合多时相星载SAR影像评估成都市的地表形变。使用了覆盖成都市区的90景Sentinel-1影像以及20景Envisat ASAR影像,其中Sentinel-1影像的时间跨度为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Envisat ASAR影像的时间跨度为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根据两种数据的特点,分别使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处理,得到成都市市区的形变结果。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区域内西北方向出现抬升,东南方向出现沉降,市中心的区域保持稳定,除部分人流量大的区域沉降较大。对形变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成都平原所在的四川盆地受到青藏板块的挤压,所以在西北方向出现了抬升;位于成都东南方向的龙泉驿区近几年频繁建造高楼,可能会导致该地区的沉降;成都市市内地下水水位下降比较缓慢,市内没有出现过量开采的情况,所以研究区域内没有出现大的沉降漏斗。成都平原基底坚硬,上覆土质松散,成都市市区受地震影响较小。但是位于成都市西北的县级市都江堰由于山区面积广大,距离2008年汶川地震震中近,受灾严重,地震后全市进行灾后重建,研究重建后的城市地表形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都江堰市区在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地表形变非常微小,较大的沉降出现在北边的山区和市内繁华地区。此外研究了紫坪铺大坝的形变,结果显示在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大坝由于大坝自身的沉降出现了较大的沉降速率;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大坝呈现周期性形变,这主要是由于水库水压随时间变化,以及四季温度的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但大坝的年沉降速率基本在5毫米以内。

徐伟[9](2019)在《三维大气电场测量及其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气电场是大气物理和空间物理领域的重要物理现象。大气电场的测量方法和特征研究对提高雷电灾害预警能力、研究雷暴云电荷结构、保障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长期以来,人们将地面看作是理想的导体,认为大气电场只存在垂直于地面的分量。但大气电场仪的安装地面通常为混凝土、沥青、土壤等介质,并不能看作是良好的导体。基于此,分析地面介电常数对大气电场三维分量的影响,研究三维大气电场测量和传感器校准方法,利用三维大气电场仪观测不同天气过程中的大气电场,为雷电预警和雷暴云电荷模型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静电场理论,分析大气电场水平和垂直分量随地面介电常数、雷暴云的距离的变化趋势,发现随着雷暴云与大气电场仪的水平距离R和高度H的比值R/H的增加,水平分量将逐渐超过垂直分量。证明了雷暴天气时地面大气电场存在不可忽视的水平分量,为研制三维大气电场仪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传统大气电场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三维大气电场测量电路。为提高观测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研究了大气电场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利用解析法定量分析了大气电场传感器校准平台的结构参数、传感器自身、极板倾斜和瑕疵对均匀电场的影响,提出了校准平台的确定依据:若设极板的直径和间距分别为2D和2d,当传感器距离极板边缘的水平距离大于1.37d时,电场的不均匀性将小于0.5%;若传感器的等效直径为2 r,则极板的直径和间距均大于14.14r时,传感器引起的电场不均匀性将小于0.5%。(3)利用三维大气电场仪观测了不同天气过程中大气电场,得到结论:晴天地面大气电场的水平分量十分微弱,垂直分量的日变化具有双峰双谷的波形,气溶胶和水汽是造成日变化的重要原因,两者的浓度与大气电场呈正相关;在伴随有闪电的雨天,地面三维大气电场的峰值与雨强呈正相关,电场的峰值时间超前于雨强的峰值时间。雾霾天地面大气电场同时具有较强的垂直和水平分量,幅值和雾霾程度呈正相关,垂直分量随着雾霾增强而向负极性变化。雷暴天气过程中大气电场的大小和极性变化能反映雷暴云电荷的距离和闪电的种类。(4)提出了基于三维大气电场和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的雷电预警方法。实验验证了三维大气电场估算雷暴云电荷中心方位角的可行性。利用IMF的能量和中心频率的变化进行了雷电预警,并采用江苏省闪电定位系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检验。统计分析表明检测概率达到了76.2%,虚警概率为27.3%。相对于传统的阈值法,虚警概率减少了14.4%。(5)基于雷暴云的多层电荷模型,建立地面三维大气电场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地面电场的观测值反演了各层电荷量、雷暴云与观测点的水平距离、电荷中心的高度等参数。利用反演得到的参数,估算了地面多个站点的大气电场值,结果表明估算值接近于实际站点的观测值。

杨森[10](2019)在《雨、雪、扬尘、雾霾天气下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变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颗粒带电研究的不断完善,火山灰、雨、雪和沙尘等颗粒都已经被证实是带电的。在大气的输运过程中,运动的电荷不但会造成电场的变化,还会激发磁场的变化。因此,本论文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中国的兰州和西安开展了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三维电场、三维风速、温湿度和PM10浓度的实时同步测量,获得了多组雨,雪,扬尘和雾霾天气的实时观测数据。通过对实时观测数据的筛选和预处理,分析了这几种特殊天气下的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变化,得到了造成特殊天气下的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变化的可能因素。本论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降雨、降雪和扬尘天气中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Bz)出现明显的变化:1)降雨时Bz相较于晴天时增加;2)降雪时Bz相较于晴天减小;3)扬尘天气时Bz相较于晴天有增大也有减小。在雾霾天气时Bz相较于晴天的变化不明显。降雨、降雪、扬尘和雾霾天气时的电场强度均可达到数千伏每米,比晴天电场强度大一个量级。在降雨、降雪和扬尘天气时的风速可达到4-5m/s,而雾霾天气下的风速不足2 m/s。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雨滴、雪、扬尘和雾霾颗粒均为带电颗粒,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是由于这些带电颗粒在水平面内做近似圆周运动或在水平面的直线运动所导致。不同天气下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是由于这些带电颗粒的带电极性不同造成的。而雾霾事件中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的原因是由于雾霾颗粒在水平面内的运动速度较小。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基于环境磁场进行探测的仪器的校准提供了依据,对深入认识不同特殊天气条件下的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大雨时大气构造的一般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大雨时大气构造的一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nSAR技术的高速公路沿线沉降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时序InSAR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公路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第二章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的基本原理
    2.1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
    2.2 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3 D-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4 PS-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4.1 主影像选取
        2.4.2 PS点的识别
        2.4.3 PS-InSAR时序相位建模及解算
    2.5 SBAS-InSAR技术基本原理
        2.5.1 高相关点选取
        2.5.2 SBAS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2.6 本文采用技术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沿线沉降的监测和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地质概况
        3.1.2 气候概况
    3.2 实验数据
        3.2.1 Sentinel-1影像数据
        3.2.2 其他数据
    3.3 数据处理过程
        3.3.1 SBAS技术处理过程
        3.3.2 PS-InSAR技术处理过程
    3.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3.5 沉降结果与原因分析
        3.5.1 沉降结果分析
        3.5.2 沉降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沉降预测方法及研究
    4.1 常用预测方法
    4.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方法
    4.3 沉降预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典型华南暖区暴雨过程(5·7暴雨)的天气学分析及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创新点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华南暖区暴雨过程动力与物理量的气候特征分析
    2.1 引言
    2.2 资料与方法
    2.3 降水与对流特征
    2.4 动力与物理量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17年广州“5·7”暴雨的对流触发过程分析
    3.1 引言
    3.2 个例简介
    3.3 资料和方法
    3.4 对流环境分析
    3.5 局地低矮地形和城市热岛效应在对流触发过程中的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频卫星资料同化对2017年广州“5·7”暴雨预报的影响
    4.1 引言
    4.2 个例简介
    4.3 同化方法及试验设计
    4.4 观测资料
    4.5 对流触发预报
    4.6 对流演变预报
    4.7 降水预报
    4.8 原因分析
    4.9 敏感性试验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3)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1.3.1 巢湖流域概况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1.4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
        3.2.4 样品分析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3.4 讨论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3.5 小结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4.4 讨论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4.5 小结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方法
        5.2.4 样品采集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致谢

(4)无线光通信远场光斑图像检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无线激光通信背景与意义
    1.2 无线激光通信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无线激光通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APT系统光斑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光斑图像算法研究现状
        1.2.4 光斑图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2 大气湍流对光斑图像定位的影响
    2.1 大气湍流理论
        2.1.1 大气湍流折射率起伏功率谱模型
        2.1.2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2.2 光斑光强的空间分布特性
        2.2.1 激光束的能量分布模型
        2.2.2 光强闪烁
        2.2.3 光束扩展与漂移
        2.2.4 光斑破碎
    2.3 湍流光斑图像的定位
        2.3.1 菲涅耳-夫琅禾费衍射
        2.3.2 光斑光强的空间分布
    2.4 本章小结
3 APT系统中光斑检测原理与设计
    3.1 APT系统工作原理与流程
        3.1.1 APT各单元组成结构
        3.1.2 APT系统工作流程
    3.2 光斑检测系统
        3.2.1 光斑位置探测器选择
        3.2.2 高帧频CCD相机性能指标
        3.2.3 Xenics相机检测原理
    3.3 光斑检测上位机软件的设计
        3.3.1 计算机视觉
        3.3.2 MFC界面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远场光斑图像检测算法研究
    4.1 远场光斑图像预处理
        4.1.1 滤波去噪
        4.1.2 自适应阈值分割
    4.2 计算机图像学与形态学运算
        4.2.1 连通域填充
        4.2.2 形态学运算
    4.3 远场光斑中心定位
    4.4 光斑检测算法
        4.4.1 重心算法
        4.4.2 矩形象限法
    4.5 本章小结
5 光斑检测系统的外场实验研究
    5.1 外场10.2km实验研究
        5.1.1 搭建实验平台
        5.1.2 10.2km实验结果分析
    5.2 外场100km实验研究
        5.2.1 外场实验原理
        5.2.2 光斑实时检测
        5.2.3 100km实验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静止卫星温度廓线资料同化在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资料同化方法进展
        1.2.1 客观分析
        1.2.2 变分同化
        1.2.3 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
        1.2.4 集合-变分混合同化
    1.3 卫星资料同化在热带气旋中的应用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数值预报模式与资料同化方法
    2.1 WRF模式介绍
    2.2 WRFDA同化方法
        2.2.1 三维变分同化方法
        2.2.2 混合同化方法
    2.3 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B
        2.3.1 3DVar同化方法中的B矩阵
        2.3.2 Hybrid同化方法中的B矩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OES-16温度廓线数据介绍及预处理
    3.1 GOES-16先进基线成像仪
    3.2 GOES-16大气垂直温度廓线产品
    3.3 GOES-16大气垂直温度廓线产品预处理
        3.3.1 坐标转换
        3.3.2 精度评价及质量控制
        3.3.3 数据格式转换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OES-16 温度廓线资料3DVar同化试验
    4.1 试验个例与模式配置
        4.1.1 飓风“迈克尔”简介
        4.1.2 天气形势分析
        4.1.3 模式设置
    4.2 稀疏化敏感性试验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结果分析
    4.3 循环间隔敏感性试验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OES-16 温度廓线资料Hybrid同化试验
    5.1 混合系数设置对Hybrid同化效果的影响
        5.1.1 单点试验
        5.1.2 飓风“迈克尔”试验设计
        5.1.3 试验结果分析
    5.2 混合背景误差协方差局地化调整对Hybrid同化效果的影响
        5.2.1 单点试验
        5.2.2 飓风“迈克尔”试验设计
        5.2.3 试验结果分析
    5.3 综合对比试验
        5.3.1 试验设计
        5.3.2 集合成员检验
        5.3.3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FY-4温度廓线资料的初步应用
    6.1 FY-4大气温度廓线资料预处理
    6.2 Hybrid同化试验
        6.2.1 试验个例简介
        6.2.2 试验方案设计
        6.2.3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文章发表情况

(6)重庆东泉隧道对统景温泉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工程与地下水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1.2.2 重庆地热水形成特征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环境研究方法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
    2.1 东泉隧道及统景温泉概况
    2.2 气象特征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水文地质
        2.6.1 地下水类型
        2.6.2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2.6.3 地下水位
    2.7 不良地质
        2.7.1 岩溶
        2.7.2 煤层采空区
        2.7.3 有害气体
    2.8 特殊地质
    2.9 地震特征
    2.10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泉隧道与统景温泉水力联系研究
    3.1 水样采集及测试
    3.2 水化学特征分析
    3.3 同位素特征分析
        3.3.1 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3.3.2 锶同位素特征
    3.4 统景温泉地热水特征分析
        3.4.1 冷热水混合
        3.4.2 热储温度
        3.4.3 热水循环深度
        3.4.4 热水形成模式
    3.5 东泉隧道与温泉之间水力联系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泉隧道施工方案及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4.1 爆破开挖施工方案
        4.1.1 隧道开挖方式
        4.1.2 炮孔设计参数
        4.1.3 测量放线参数
        4.1.4 钻孔
        4.1.5 炸药及装药结构
        4.1.6 爆破网路
    4.2 爆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4.2.1 模拟方法概述
        4.2.2 材料模型及参数选取
        4.2.3 模拟过程及结果分析
        4.2.4 爆破方案优化
    4.3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4.3.1 围岩注浆措施
        4.3.2 隧道结构防水措施
        4.3.3 隧道排水措施
    4.4 特殊路段施工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泉隧道对统景温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5.1 防排水措施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5.1.1 防水措施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5.1.2 排水措施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5.2 施工综合方案对统景温泉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5.3 评价指标体系
        5.3.1 构建原则
        5.3.2 指标选择
        5.3.3 指标体系
    5.4 评价与分析
        5.4.1 指标量化
        5.4.2 评价方法
    5.5 评价结果
    5.6 统景温泉保护措施和建议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桥梁结构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加速试验环境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我国桥梁服役环境和腐蚀特点
        1.2.1 桥梁结构服役所处的环境作用
        1.2.2 桥梁结构服役所处的荷载作用
        1.2.3 桥梁腐蚀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1.3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总体思路及技术途径
第2章 桥梁腐蚀环境数据库的建立
    2.1 引言
    2.2 典型环境区域的划分
        2.2.1 常见的几种典型环境区域的划分
        2.2.2 桥梁所处典型环境区域的划分
        2.2.3 选取环境因素
    2.3 数据统计方法
        2.3.1 不完整的资料的统计
        2.3.2 历年值的统计
        2.3.3 累年值的统计
        2.3.4 缺测资料的插补
        2.3.5 项目的统计方法
    2.4 数据库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桥梁腐蚀环境谱的编制
    3.1 引言
    3.2 桥梁腐蚀环境谱的定义及编制目的
    3.3 环境要素的简化与处理
    3.4 典型桥梁环境的选取
    3.5 桥梁腐蚀环境谱的编制方法
        3.5.1 编制方法
        3.5.2 气象环境谱
        3.5.3 化学环境谱
    3.6 某桥梁腐蚀环境谱
        3.6.1 环境因素
        3.6.2 环境谱
        3.6.3 桥梁环境谱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桥梁结构加速腐蚀环境谱与当量关系
    4.1 引言
    4.2 加速腐蚀环境谱的编制
        4.2.1 加速腐蚀环境谱的编制原则
        4.2.2 加速试验环境谱的类别
    4.3 疲劳关键部位的加速试验环境谱
        4.3.1 疲劳关键部位的主要腐蚀因素及腐蚀损伤形式
        4.3.2 疲劳关键部位加速试验环境谱的基本构成
    4.4 腐蚀失效关键部位加速试验环境谱
        4.4.1 影响涂层失效的主要腐蚀因素和涂层的失效形式
        4.4.2 腐蚀失效关键部位防护涂层的加速试验环境谱
        4.4.3 金属材料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
    4.5 确定当量关系的方法
        4.5.1 确定加速腐蚀当量关系的意义及表达形式
        4.5.2 腐蚀失效关键部位金属材料当量加速关系确定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拉索钢丝腐蚀损伤变化规律及加速腐蚀当量关系
    5.1 引言
    5.2 环境谱加速腐蚀当量折算关系原理
        5.2.1 拉索钢丝在服役环境中的腐蚀
        5.2.2 钢丝在实验室内人工环境中的腐蚀
        5.2.3 环境谱的当量折算原理
    5.3 环境谱的当量折算方法
        5.3.1 腐蚀电流I_c值的确定
        5.3.2 当量折算系数的确定及环境谱的折算
    5.4 重庆某斜拉桥拉索钢丝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的编制
        5.4.1 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的基本构成
        5.4.2 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折算系数的计算
        5.4.3 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的折算
        5.4.4 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
    5.5 拉索钢丝加速腐蚀试验
        5.5.1 主要材料、试剂
        5.5.2 试件制备
        5.5.3 试验设施
        5.5.4 试验过程
        5.5.5 腐蚀损伤测量
    5.6 试验结果分析
        5.6.1 钢丝腐蚀损伤的变化历程
        5.6.2 腐蚀损伤的概率统计
        5.6.3 蚀坑深度变化规律
    5.7 加速腐蚀当量关系的确定
        5.7.1 金属材料腐蚀程度对比法基本原理
        5.7.2 确定当量加速关系
    5.8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8)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成都地区地表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星载SAR系统
        1.2.2 时间序列InSAR
    1.3 InSAR技术在城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研究应用现状
        1.3.1 近年国外现状
        1.3.2 近年国内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InSAR基本原理概述
    2.1 InSAR基本原理
    2.2 DInSAR基本原理
    2.3 时间序列InSAR基本原理
        2.3.1 永久散射体InSAR
        2.3.2 小基线集InSAR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及数据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成都地区介绍
        3.1.2 都江堰地区介绍
    3.2 数据介绍
        3.2.1 Sentinel-1 数据介绍
        3.2.2 Envisat ASAR数据介绍
        3.2.3 其他辅助数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序InSAR监测成都市区地表沉降
    4.1 数据处理
    4.2 成都市区沉降结果
    4.3 沉降原因概述
        4.3.1 工程建筑活动
        4.3.2 地下水开采
        4.3.3 地质构造与地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时序InSAR监测都江堰地表沉降
    5.1 数据处理
    5.2 都江堰市区沉降
    5.3 紫坪铺大坝沉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不足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三维大气电场测量及其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电场的测量和标定
        1.2.2 雷电预警方法
        1.2.3 雷暴云电荷模型参数反演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气电场的三维特性分析
    2.1 大气电场的形成与全球电路模型
    2.2 地面为理想导体时的大气电场
    2.3 实际地面电场的三维特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三维大气电场的测量和校准方法
    3.1 大气电场传感器设计
    3.2 大气电场测量电路设计
        3.2.1 总体方案
        3.2.2 主要电路模块设计
    3.3 大气电场传感器校准
        3.3.1 校准方法
        3.3.2 校准误差和平台结构参数分析
        3.3.3 校准平台建设及测试
    3.4 大气电场仪测量数据标定
    3.5 小结
第四章 三维大气电场的实验观测及特征分析
    4.1 观测仪器及数据
        4.1.1 三维大气电场数据
        4.1.2 闪电定位数据
        4.1.3 能见度、湿度和雷达数据
    4.2 晴天三维大气电场的特征分析
        4.2.1 晴天大气电场特征
        4.2.2 气溶胶和湿度对晴天大气电场的影响
    4.3 阴雨天三维大气电场的特征分析
    4.4 雾霾天三维大气电场的特征分析
    4.5 雷暴期间三维大气电场的特征分析
        4.5.1 雷暴云和雷暴电场的形成
        4.5.2 地面大气电场与距离和闪电的关系
        4.5.3 雷暴地面电场的个例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三维大气电场和MEMD算法的雷电预警
    5.1 三维大气电场的观测模型
    5.2 三维大气电场估算雷暴云电荷中心方位
    5.3 三维大气电场的MEMD分解
        5.3.1 经验模态分解理论
        5.3.2 三维大气电场的IMF分析
    5.4 基于MEMD算法的雷电预警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三维大气电场的雷暴云电荷模型参数反演
    6.1 经典电荷模型下的地面三维大气电场
    6.2 雷暴云电荷模型及参数反演算法
    6.3 雷暴云电荷模型参数反演实验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研究工作及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0)雨、雪、扬尘、雾霾天气下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变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工程中利用磁场控制湍流
        1.1.2 环境磁场在“金属磁记忆法”上的应用
    1.2 研究现状
        1.2.1 环境磁场的研究现状
        1.2.2 环境电场与颗粒荷质比的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野外观测实验场地、仪器介绍和数据的筛选
    2.1 实验场地布置
    2.2 实验仪器介绍
        2.2.1 高斯计的测量原理及各项参数
        2.2.2 温湿度、大气电场、三维风速、颗粒浓度测量设备介绍
    2.3 数据的筛选与处理
    2.4 小结
第三章 四种天气下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
    3.1 温度与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的对应关系
    3.2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降雨时的变化
    3.3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降雪时的变化
    3.4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扬尘天气时的变化
    3.5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雾霾天气时的变化
    3.6 小结
第四章 四种天气情况下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因素
    4.1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降雨时的变化原因
    4.2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降雪时的变化原因
    4.3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扬尘时的变化原因
    4.4 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在雾霾时的变化原因
    4.5 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四、日本大雨时大气构造的一般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nSAR技术的高速公路沿线沉降监测研究[D]. 姜乃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典型华南暖区暴雨过程(5·7暴雨)的天气学分析及预报研究[D]. 吴亚丽. 中山大学, 2020(03)
  • [3]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4]无线光通信远场光斑图像检测实验研究[D]. 景永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5]静止卫星温度廓线资料同化在热带气旋预报中的应用[D]. 钱芝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6]重庆东泉隧道对统景温泉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 苏丕辉.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桥梁结构环境/荷载耦合作用下加速试验环境谱研究[D]. 程俊锋.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8]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成都地区地表沉降研究[D]. 肖宁宁.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三维大气电场测量及其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D]. 徐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10]雨、雪、扬尘、雾霾天气下环境垂向磁感应强度变化实验研究[D]. 杨森. 兰州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日本暴雨期间大气结构的一般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