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鲁迅为假,以笔杀人为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

学鲁迅为假,以笔杀人为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

一、研究鲁迅是假 用笔杆子杀人是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赵平[1](2007)在《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文中认为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是本文研究的专题。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一些与中国文学发展演变有着密切关联的、有一定政治权力的、有威望的、和有影响力的人物。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角度,来把握他们在文学或政治活动中,作为读者来影响作家的创作,作品的出版发行和普通读者的阅读等现象,以及影响中国文学发展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加以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读者反应出发,我们可从不同的视角对读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在这里主要探讨和研究的是权势权威型读者,是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这类型的读者有别于一般类型的读者。他们主要是政治或文学学术方面的权威或具有官方身份的人物。在他们身上既有一般类型读者的一些特性,更具有权势和权威的特征。本文所分析研究的权势权威型读者,主要是政治权力型与文学学术型的具有权威性的读者。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中,政治权力型读者有时大于文学学术型读者。另外,这两种类型也会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时期文学学术型读者会屈从于政治权力型的影响,出现政治权威下文学学术权威的无奈与尴尬的现象。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析和探讨这种现象对中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是不同于过去那些专门对文学史、文学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对作者和作品的研究,也不同于一般的读者反映批评,从一般读者的视角来分析对作品的反映和接受美学的单项研究。这种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虽然也是从读者的反映和接受入手,来分析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但是,这类读者并不是我们所接触的一般类型的读者。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他们所处在的社会所涉及到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由于权势权威型读者本身的多元化的特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这种研究也或多或少地与上述几种研究发生一定的交叉,从多元的视角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涉及到多学科和多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它把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融合在一个多视野多元化的研究领域。这种多元化的综合性研究,整合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所涉及到一些问题,使这种研究不囿于某一个范围,可以随着研究对象的所涉及的领域来扩展研究的空间。中国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反映出来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凸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反映的主流政治思想和一体化体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也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后来的市场经济,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联。从政治层面来说,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他们个人的现象,而是他们所处在的政治体制和思想理论所制约下的一种整体的社会政治现象。当这种政治现象具体反映在他们身上时,当他们又拥有的一定的权力后,他们对文学思想,文学作品和作家的评论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出现的主流文学,主流意识下的非主流文学,非主流文学和多元文学等四种文学现象,也反映出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影响力演变的过程。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中我们不难看到,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及其作品,也不是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广大读者,而是那些能决定整个文学的发展方向,决定作家及其作品命运的、属于政治权力型的权势权威型读者。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也是一种读者反应研究。读者反应研究的重点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把握读者与作品和作者的关系。当文学领域里的研究从作品向读者转移的时候,也使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权势权威型读者的研究就是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对读者反应的再研究和再分析,通过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来分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文学现象。本文绪论和结束语外共分五章,分别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他们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影响力的演变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绪论中,本论文对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途径与方法进行了阐述,在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与本论文有关的以前的学者所作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说明了本论文在这个研究专题上的原创性。第一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本章首先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和三大特性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梳理,然后对权势权威型读者进行了基本的界定,并且对他们的身份特征,历史变化和思想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本章分别对鲁迅、毛泽东、郭沫若、巴金和周扬、姚文元等权势权威型读者一些思想特点,文学思想,影响作用和人生经历进行了分析。在本章中,主要是通过他们对中国文学中的影响作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也对政治权力型读者对文学学术型读者的影响,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第三章是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本章主要从权势权威型读者不同时期的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演变来分析他们影响力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所处的不同的范围,以及与世界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在本章中,本文还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一些变化特点,如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以及“三一律”与“三突出”的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本章分析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的政治意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文学批评和接受美学的关系,以及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从这些对本论文的综合分析中反思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负面影响,并从中梳理出一些历史教训和有益的启迪。在结束语中,本文对所要分析研究的各个方面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归纳。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还是一次新的研究。它把以前中国文学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到的问题,但还没有把它们比较集中地归纳和综合地进行分析的问题,在这里从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的视角做了一次尝试。中国当代文学中,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演变也是中国政治现象的演变,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体化政治体制的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在思想解放下的演变,以及民主法制体制逐渐建立和不断完善的演变。正是这种正面进步因素的增长,导致了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中负面专制因素的消减。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在今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还有可能出现新的特点,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这有待于将来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和探讨。本论文在这里希望通过对权势权威型读者研究新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一些特点和现象。

南师中文系大批判组[2](1977)在《研究鲁迅是假 用笔杆子杀人是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文中提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关键时刻,毛主席一再号召我们“学习鲁迅”“读点鲁迅”,发扬鲁迅的革命精神,为执行和扞卫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而奋斗。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完全背弃马克思主义行为的挡箭牌了”。(《列宁全集》第二十一卷第二四三页)“四人帮”正是把纪念鲁迅、学习鲁迅的词句当作完全背弃马克思主义的

刘光宇[3](1999)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研究”资料编目(二)(1977—1997)》文中指出《现代作家研究述评》山东师大中文系八五级研究生《山东师大学报》(增刊)1987.4/《关于几位中国现代作家研究综述》晓行《作品与争鸣》1984.5/《新时期左联五烈士研究概述》彭德春《社科信息》1995.4

章涛[4](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杨方[5](2010)在《周扬思想文化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现代、当代的文艺史上乃至整个意识形态的历史上,周扬(1907-1989)是一位极具影响的人物,其人生沉浮可以说是“中国近当代文艺史和意识形态史的缩影”。本文把周扬一生的思想文化活动及其相应的特点分成六个阶段予以考察。第一章“翩翩浊世美少年”,重点研究周扬知识体系的童年渊源以及其少年时代的坎坷求学路,并分析“五四”精神、尼采哲学等对其的影响。这个阶段为周扬以后的思想文化活动打下了较扎实的文化与思想基础。第二章“如火如荼的左联时代”,主要研究周扬“左联”时期的思想文化活动。分析周扬为什么是一个有争议的“左联”负责人,即鲁迅所谓的“奴隶总管”;以及“左联”这同一营垒里产生矛盾漩涡——两个口号之争的原因以及对周扬的影响。本阶段周扬理论上最大的功绩是:引进“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口号,并在两个口号之争后反省“题材决定论”,强调“艺术需要形象思维”。第三章“红色延安:毛泽东文艺思想代言人”,着重探讨周扬结缘毛泽东后人生的新历程;峥嵘鲁艺成为周扬这个未来的中国文艺界领导之成长摇篮。首先分析周扬身体力行文学批评新原则——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之利弊。然后指出他承继“左联”时期的原则“文学从属于政治”,坚持文学为时代为政治服务,使文学进一步成为政治的工具。再分析周扬主持鲁艺整风中初步形成周扬式的“运动模式”。周扬在整风结束后一跃成为“注经式”阐释者——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言人,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革命文艺界的领导地位。本章最后分析了周扬本阶段的理论成果——民族形式论;并辨析了其理论根源与成果。第四章“功过交织的十七年”,建国后周扬掌管全国文化意识形态,参与十七年间文艺政策的制定,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阐释者。本章重在分析周扬十七年间的功过,首先分析周扬的功劳:他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筚路蓝缕,筹办主持了第一次文代会;还是颇有实绩的戏剧改革者。他主持编写高校文科教材,还主持编写第一个文艺界纠“左”文件——“文艺八条”。在评述周扬的“功”中也辩证分析其对“左”的倾向有一定的反省与抵制,但其在纠“左”时有顾虑与反复,调整也是局部的、有限的。其次分析周扬的过失,他对从政治问题到刑事案件的胡风案的造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他是被动地参加反右运动,但是他积极主动地深化文艺界反右运动,造成文艺界不少的冤假错案。1963年周扬还弃车保帅,批“三条汉子”。但是周扬在运动中也有作为“保护伞”的另一面,在不危及自己地位的情况下保护了某些文艺界的人士。本章着重分析周扬运动前后行为与思想上的矛盾冲突即“两面”性,重点分析他的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不同之处,如他提出“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以及他不再提文艺为政策服务;还有他对个人崇拜、用群众运动的方式搞学术批判等一系列“左”的倾向都有所反思与批评。但周扬的复杂性或者“两面”性突出表现在每次运动中都紧跟运动步骤,抛弃或否认自己的理性思考。所以本章重在分析其“两面”性形成的复杂原因以及危害性。第五章“文革恶梦”,周扬在“文革”伊始被定为“文艺黑线”的“总头目”,从1966年起作为“敌我矛盾”被关押,于1975年经毛泽东批示为“人民内部矛盾”获释出狱。本章分析了周扬的监狱生活以及其思想的变化、理性的反省以及本性的逐渐回归。第六章“新时期风云”,首先分析复出后周扬有限的反思:他始终坚持文学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不情愿放弃“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重点探讨周扬探讨马克思理论所引起的轩然大波:先分析周扬探讨“异化”的思想与理论基础,再辨析探讨“异化”之利弊,后分析“异化”探讨成为政治事件的原因。本章最后辨析周扬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现实主义”,分析定于一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的内部矛盾;再进一步辨析“革命现实主义”加“革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时代背景以及其实质;最后分析新时期周扬对“现实主义”的反思以及其局限。周扬一生不断在政治风云中跌宕起伏,历史的生活已经成了其个人的生活。周扬始终怀抱为革命而文学、为政治而文学的信念,并为这他自认值得牺牲一切的理想奉献其所有。无论周扬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其理想,真正有意义的是周扬能够献身于其信仰的价值观,并且为之战斗了一生,虽然周扬遭遇了很多的悲剧,但他是悲剧中的英雄。

史索,万家骥[6](1992)在《在政治大批判漩涡中的冯雪峰》文中研究表明 一1957年8月6日,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第十二次会议,在对"丁陈反党集团"斗争"告捷"的情况下,已将矛头转向了冯雪峰等人。7日,《人民日报》用赫然醒目的大字标题,在第一版的版面上,以"文艺界反右派斗争的重大进展攻破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为正副标题,通报了作协党组扩大会议的情况。该文侧重揭露和批判的是丁玲、陈企霞,也点了冯雪峰、艾青、江丰等人的名,把他们包括在"丁玲陈企霞等人反党小集团"的"等"字之中。就在《人民日报》报道"攻破丁陈反党集团"的当天,冯雪峰所在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奉

陈漱渝[7](2014)在《有关丁玲的苦难叙事——1957年批判“丁、陈反党集团”纪实》文中指出回春时节1956年8月。颐和园,云松巢。着名女作家丁玲在奋笔疾书——不是写《莎菲女士日记》,也不是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是在写一份13000字的《重大事实的辩正》和5000字的辩正材料的补充,准备上交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委会。接着,她又专门给中宣部党委会写了一封6000多字的长信。写完她长长地吁了一

周岚琼[8](2013)在《吴奚如评传》文中提出曾担任周恩来政治秘书的吴奚如,他一生的战斗经历非常丰富。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吴奚如,曾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等重要战役,历经了西安事变、皖南事变、延安整风、“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他还担任过叶挺独立团政治处副主任、中共湖北省军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军委委员兼秘书、左联大众化工作委员会主席、负责鲁迅与中共中央特科联系的特派员、张学良将军的秘密政团组织抗日同志会的机关报——《文化周报》的主编、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副主任、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新四军第3支队及江北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位。吴奚如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家,更是七月派早期的代表性作家。始终奔波于文武两个战场的吴奚如,以其丰富的革命经历、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精于刻画的艺术特长为中国现代文学画廊留下了一幅幅动人的篇章。吴奚如曾先后在《文学丛报》、《现实文学》、《小说月报》、《七月》、《海燕》、《夜莺》、《解放日报》、《解放周报》、《文艺阵地》、《文艺问题》等报刊上发表了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多篇作品。吴奚如不仅出版了小说集:《小巫集》、《叶伯》、《忏悔》、《卑贱者底灵魂》、《汾河上》、《未了的旅程》、《吴奚如小说集》等,还出版了散文集《在塘沽》和报告文学集《阳明堡底火战》。然而,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着出众表现的吴奚如,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其人其文一直都沉寂在历史长河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断和重视。当我们纵观吴奚如的一生,不难发现吴奚如的文学创作与他的革命经历是分不开的。从上海的左联时期,到抗战的延安时期,再到新时代的东北、武汉时期,这不仅是吴奚如个人政治生涯的几大分水岭,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分水岭。而当我们比较吴奚如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小说作品时,不难发现其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笔者针对这一现象,以评传的方式,在叙写吴奚如生平经历的同时,将吴奚如的小说创作也划分为左联时期、延安时期和新时期这三个阶段来研究,并注重探讨吴奚如各个不同时期小说创作的审美特征。吴奚如左联时期的创作,始终贯穿着对人性启蒙的关照,给读者呈现了动荡社会中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在艺术手法上呈现出浓烈的主观抒情特色、个性化的对话描写、对复杂性格的深入刻画等特点。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吴奚如因革命工作的需要来到了延安。延安时期不仅是吴奚如小说创作的巅峰时期,同时也使他的小说创作倾向发生了改变。吴奚如不再纠结于对“被精神奴役”者的同情和启蒙,而是开始将对人民的启蒙呼喊,转化为对国家、对民族在战争与革命的煎熬下的深切关注。反映抗战生活,反映抗战期间各色民众的思想感情,激发民族的生机与活力,为国家和民族在苦难中寻找涅盘重生的契机,成为了吴奚如延安时期创作的主要目的。这一时期,吴奚如在作品中注重描写人物在长期战争煎熬下所发生的心理变化,将人民在革命和战争中各种矛盾纠结的心理状态完整而又生动的表现了出来。这种突入人物真实内心的写作手法,在当时的创作中应该是比较少见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吴奚如不仅个人的政治生涯进入了低谷期,个人创作也走向了落寞期。这个时期,除了一系列有史学价值的回忆性作品外,吴奚如只给我们留下了一篇短篇小说--《一个伟大的死》。这篇小说反映了吴奚如在个人历经磨难后对知识分子在历史大变革中的命运和精神状态的反思。小说虽然写于1980年,但是它确实反映了一名七月派作家在个人叙事、国族叙事和阶级叙事之间缝合和摇摆的努力过程。吴奚如因为政治的原因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又因政治的原因一度中断了文学创作。他的创作从逐渐成熟到走向落寞,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吴奚如的一生忠实地反映了在现代中国社会,文学与政治的那种复杂微妙的关系。

二、研究鲁迅是假 用笔杆子杀人是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鲁迅是假 用笔杆子杀人是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与论文选题有关的研究综述
    二.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研究途径与方法
第一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形成和演变
    第一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征
        一.秦汉唐宋时期的演变特征
        二.元明清时期的演变特征
        三.现当代时期的演变特征
    第二节 概述文学古今演变中读者和作者的三大特性
        一.文学演变的可逆性
        二.文学演变的不可逆性
        三.文学发展的创新性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基本界定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特征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历史变化
        1.政权统治的演变
        2.历史上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影响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主要思想特点
        1.中国古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2.中国现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3.中国当代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特点
        4.权势权威型读者思想特点的比较分析
第二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
    第一节 鲁迅——来自文学主将的权威型读者
        一.鲁迅阅读下的中外文学
        1.鲁迅的文学视角
        2.鲁迅的权威性
        二.遵命文学的流变
        1.独立人格下的遵命文学
        2.权威话语下的听命文学
        3.两种环境下的不同解读
        三.传承鲁迅精神的巴金精神——巴金《随想录》的启示
        1.不是狂人的"狂人日记"
        2.两种时代下的恐惧心理
        3.鲁迅精神的体现
    第二节 毛泽东——来自政治领袖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一.毛泽东读书的偏重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二.马克思的法制思想与毛泽东的人治理念
        三.政治视野下对鲁迅的解读
        1.阿Q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阿Q与党内思想问题挂钩
        3.政治斗争与《阿Q正传》结缘
        4.《阿Q正传》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第三节 郭沫若——来自诗人和学者的权威型读者
        一.毛泽东的读者权威对郭沫若的影响
        二.学术权威下政治权威的关注
        三.政治权威下学术权威的尴尬
    第四节 周扬——来自文艺思想界的权势权威型读者
        一.最高权威下的权威之路
        二.权势权威下的文艺批评
        1.周扬被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2.姚文元主动的文艺思想批判
        3.对典型案例——批判《海瑞罢官》的分析
        三.周扬现象与姚文元现象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演变分析
    第一节 不同时期身份、思想和影响力的变化
        一.权势权威型读者的身份变化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思想变化
        三.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影响变化
        1.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的流变
        2.权势权威型读者影响力范围分析
        3.权势权威型读者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特点分析
        一.不同的政治影响与文学创作的改变
        二.权势权威型读者的双重话语
        三.作品语言风格与关键词的演变
        四."三一律"与"三突出"在思想意识上的比较
第四章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反思
    第一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政治意识
    第三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民主法制
    第四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文学批评
    第五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与接受美学
    第六节 权势权威型读者现象的历史沉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研究鲁迅是假 用笔杆子杀人是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接过口号 偷运私货
借题发挥 含沙射影
贼喊捉贼 反噬诬陷

(4)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第二章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第一节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第二节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第三节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第三章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第三节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第四节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第一节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第四节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第五章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第二节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第三节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结语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二节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5)周扬思想文化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注释
第一章 浊世翩翩美少年
    第一节 知识体系的童年渊源
        1.1 薄弱的古典文化修养
        1.2 初沐西风的少年
    第二节 坎坷求学路
        2.1 远赴长沙
        2.2 雏鹰飞上海
    第三节 赴日求火
    注释
第二章 如火如荼的"左联"时代
    第一节 锋芒初露:一个有争议的"左联"负责人
        1.1 所谓的"奴隶总管":"左联"党团书记
        1.2 尼采的影响
    第二节 同一营垒里的矛盾漩涡:两个口号之争
        2.1 内部矛盾的起因
        2.2 激烈的两个口号之争
        2.3 难堪的"闲适"
        2.4 假如鲁迅还活着
    第三节 左翼时期周扬思想文化活动的阶段性分析
        3.1 世界性的左倾背景
        3.2 理论最大功绩:引进"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口号
        3.3 反省"题材决定论"
        3.4 艺术需要形象思维之辨析
    注释
第三章 红色延安:毛泽东文艺思想代言人
    第一节 结缘毛泽东:开始文字之交
    第二节 峥嵘鲁艺:中国文艺行政领导之成长摇篮
        2.1 回归文艺界:鲁艺副院长
        2.2 文学批评原则:社会历史的批评方法之辨析
    第三节 鲁艺整风沧桑
        3.1 "关门提高"的鲁艺
        3.2 如火如荼的延安整风
        3.3 亡羊补牢的鲁艺"整风"
    第四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言人
        4.1 从"文学从属于政治"到"文学是政治的工具"
        4.2 注经式阐释者
        4.3 "凡事有经有权"
    第五节 "民族形式论"之辨析
        5.1 民族形式论之理论根源:毛泽东文艺思想
        5.2 民族形式论的果实:"赵树理方向"
    注释
第四章 功过交织的十七年
    第一节 继往开来的第一次文代会
    第二节 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筚路蓝缕
        2.1 意气风发的文艺政策制定者
        2.2 颇有实绩的戏剧改革者
    第三节 主持编写高校文科教材
    第四节 "文艺十条"与"文艺八条"
        4.1 第一个文艺界纠"左"文件:"文艺八条"
        4.2 局部纠"左":不再提文艺为政策服务
        4.3 纠"左"的文艺思想:"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
    第五节 所谓的"两面派"
        5.1 两面的人格
        5.2 勉强过关的运动:批《武训传》
    第六节 千古奇冤胡风案
        6.1 由学术讨论转为政治批判的批"红学"
        6.2 从政治问题到刑事案件的胡风案
    第七节 结怨丁玲
        7.1 丁、陈案起因:非个人恩怨
        7.2 身不由己的反右
        7.3 积极主动地深化文艺界反右运动
        7.4 作为"保护伞"的另一面
    第八节 弃车保帅:批"三条汉子"
    注释
第五章 文革恶梦
    第一节 成为"文艺黑线"的"总头目"
    第二节 从敌我矛盾到人民内部矛盾
    注释
第六章 新时期风云
    第一节 复出之路
    第二节 有限的反思: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2.1 真诚的道歉
        2.2 有限的反思
    第三节 "异化"探讨的轩然大波
        3.1 探讨"异化"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3.2 探讨"异化"之利弊
        3.3 "异化"探讨成为政治事件
        3.4 悲剧的结尾:植物人
    第四节 不完善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4.1 定于一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4.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的内部矛盾
        4.3 "革命现实主义"加"革命浪漫主义"之辨析
        4.4 "文革"后的反思与局限
    注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在政治大批判漩涡中的冯雪峰(论文提纲范文)

(8)吴奚如评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叛逆与跋涉——初登上海的左联时期
    2.1 从鄂中才子到黄埔军官
    2.2 战斗在“左联”
    2.3 中央特科的特殊“联络员”
    2.4 “鲁迅派”作家
第三章 摸索与探寻——左联时期的小说创作
    3.1 动荡世间的众生万象
        3.1.1 挣扎于动乱时代的底层民众
        3.1.2 压抑、扭曲的下层军官和士兵
        3.1.3 深陷囹圄的倔强灵魂
    3.2 左联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景观
        3.2.1 浓烈的主观抒情的色彩
        3.2.2 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3.2.3 对复杂性格的深入刻画
第四章 坚守与反击——风云变幻的延安时期
    4.1 西安事变的历史见证人
    4.2 在“西战团”的激情战斗
    4.3 失去周恩来信任的政治秘书
    4.4 整风运动遭厄运
第五章 步入鼎盛——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
    5.1 从启蒙到救亡的现代民族国家叙事
    5.2 多重主题的激烈变奏
        5.2.1 独特英雄形象的颂扬
        5.2.2 对国民党残暴恶行的揭露
        5.2.3 对革命错误路线的控诉
    5.3 延安时期小说创作的艺术景观
        5.3.1 沉郁凝重的悲剧风格
        5.3.2 多条线索交叉的叙事结构
第六章 反顾与独语——遗憾伤感的新时期
    6.1 疏远文学的东北十年
    6.2 豪情不减的武汉时期
    6.3 充满矛盾调和之美的《一个伟大的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研究鲁迅是假 用笔杆子杀人是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权势权威型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 赵平. 复旦大学, 2007(06)
  • [2]研究鲁迅是假 用笔杆子杀人是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J]. 南师中文系大批判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04)
  • [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研究”资料编目(二)(1977—1997)[J]. 刘光宇. 文教资料, 1999(02)
  • [4]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
  • [5]周扬思想文化活动研究[D]. 杨方. 复旦大学, 2010(11)
  • [6]在政治大批判漩涡中的冯雪峰[J]. 史索,万家骥. 新文学史料, 1992(02)
  • [7]有关丁玲的苦难叙事——1957年批判“丁、陈反党集团”纪实[J]. 陈漱渝. 新文学史料, 2014(04)
  • [8]吴奚如评传[D]. 周岚琼.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学鲁迅为假,以笔杀人为真:评“四人帮”极右路线在鲁迅研究中的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