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E流体工程1995年夏季年会简介

ASME流体工程1995年夏季年会简介

一、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流体工程1995年夏季年会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刘超,冯立昇[1](2021)在《温诗铸与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文中指出温诗铸院士三次"创业",励精图治,从机械零件和摩擦、磨损、润滑研究起步,创建清华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撰写《摩擦学原理》学术着作,带领团体开展了原创性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王袁哲[2](2021)在《高寒区送水车运行寿命可靠性与传热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寒区送水车作为一种重要的特种运输车辆,在高寒地区灾难救助、物资运送等较为严苛工况下的运输任务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其在越野路面与极寒低温环境行驶工况的特殊性,使得其越野运行寿命的可靠性,以及低温环境下的防结冰保温性能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课题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对运水车寿命设计可靠性与保温性能进行系统研究,为寒区运水车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水车行驶过程中的路面激励输入进行了研究,通过傅里叶逆变换法结合路面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了不同路面等级下的路面载荷谱,建立了运水车液体晃动压力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将得到的路面载荷谱以时间函数的形式施加并车辆行驶中的路面约束,设置相关边界条件得到了正常行驶、转弯、刹车工况的液体压力分布结果,并进一步建立了液体压力以函数的形式施加于运水车流固间接耦合计算的方法。2.以某型运水车为对象,建立了运水车结构强度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态行驶、转弯、刹车工况下的力学分析计算,提取出了翼板总成、阻浪板、副车架、罐体等关键部分的应力计算结果云图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运水车关键承载部位的应力水平均未超过其使用材料许用应力,验证了方案静强度设计的安全性。3.研究了运水车关键部位的疲劳可靠性,提取了阻浪板总成应力较大点的应力-时间曲线,通过雨流计数法结合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对应力幅值与平均应力进行统计。利用Goodman公式将得到的平均应力修正为可以用于疲劳计算的应力比等于-1的对称循环条件下的平均应力,并得到了材料的简化S-N曲线。通过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获得了阻浪板对应0.3万公里、2万公里、5万公里、10万公里行驶里程下的安全系数。4.研究了运水车罐体部分在极寒条件下的保温性能,对其传热方式进行了分析,针对热量散失影响较大的对流换热,运用CFD软件对罐体外蒙皮与外界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了计算。最后根据保温罐体的结构特性,分别建立了三维与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四分之一罐体与散热危险截面进行了热仿真,对24小时后的温度分布结果与热量散失结果进行了分析,获到了散热较为严重的部位,结果表明罐体内运输饮用水在24小时后仍旧可以保持零度以上,罐体保温结构设计能满足设计要求。

巴凯杰[3](2021)在《双结构氧枪射流特性及与熔池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昊鹏[4](2021)在《非溶剂致相转化材料3D打印/3D复印成型机理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大部分聚合物制品是通过传统的注塑、吹塑、滚塑或熔融沉积3D打印工艺加工而成的,但上述技术均以材料热塑性为成型原理,从原理上无法加工熔融温度高于分解温度的材料且难以加工熔融温度较高的材料。因此,为了弥补目前热塑性聚合物三维成型工艺存在的共性短板,本研究创新提出了一种常温成型技术即非溶剂致相转化材料3D打印/3D复印成型技术,该技术的成型原理为:以聚合物溶液为原料,向聚合物溶液中引入聚合物的非溶剂组分,非溶剂诱导聚合物溶液发生以相转化反应进而固化成型三维制品。本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利用非溶剂致相转化原理成型三维制品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探究非溶剂致相转化成型三维制品的成型机理及解决高流动性聚合物溶液或浆料耗材在3D打印成型过程中的实时固化问题是实现本研究目标必须攻克的两个技术瓶颈。通过3D复印技术成功验证了以非溶剂致相转化为原理成型三维制品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了非溶剂致相转化成型三维制品的成型机理以及较优的制品后处理工艺路径。在其基础上研究了非溶剂致相转化工艺对成型制品形貌、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得到了可控形控性的非溶剂致相转化三维成型技术,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非溶剂致相转化成型机理及高流动性聚合物溶液的耗材特性,创新设计并搭建了具有恒湿度打印环境的非溶剂致相转化3D打印系统,从工艺和设备方面解决了挤出耗材难以即时固化的问题。在设备搭建的基础上对打印耗材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性,研制出适配非溶剂致相转化3D打印工艺及设备的打印耗材,并探究各打印参数与三维制品形貌与性能的影响,进而为聚合物3D打印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成型工艺。利用非溶剂致相转化原理在聚合物材料三维成型方面的研究基础,进一步将该成型技术扩展至陶瓷、导电材料以及催化剂的三维成型制造领域,极大的扩展了该技术的材料适配及应用范围。利用非溶剂致相转化反应可灵活调控制品形貌、结构和性能的特点,使该技术成型的制品可在各应用领域中体现出独到的优势。为使本研究提出的新型成型技术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特性,便于新工艺的推广与应用,对非溶剂致相转化3D打印技术进行了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解析了该技术中各生产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为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理论基础。综上,本研究创新提出了非溶剂致相转化3D打印与3D复印成型技术,并对其成型机理、工艺、设备系统及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成功弥补了传统工艺技术短板的同时,为三维制品加工成型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

胡安琪[5](2021)在《核安全3级架空聚乙烯管道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电具有经济、环保、可持续和发电稳定等特点,是解决化石能源短缺和地球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国内外核电厂的冷却水输送管道往往采用碳钢、铸铁、混凝土等传统材料,由于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诱发腐蚀等原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结垢等现象,并且定期检测和维护费用极高。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管道具有耐腐蚀、寿命长、韧性好等特点,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应用于核电厂非核安全级冷却水系统。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核安全级HDPE管道设计之初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别是确保安全停堆地震(SSE)后HDPE管道的功能完整性。HDPE管材力学行为有显着的时间相关性,在地震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响应与金属管道不同,无法直接采用金属管道的抗震分析方法。国内外尚缺乏架空HDPE管道的抗震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和试验数据,制约了HDPE管道在核安全级系统中的应用。针对福清核电华龙一号机组核安全级HDPE管道改造需求,本文在“核电站海水冷却系统用HDPE管道研究”和“核电站冷却水HDPE管道抗震试验”等项目的支持下,对架空HDPE管道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根据核电厂设计文件建立了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Essential service water system,ESWS或SEC)HDPE管道整体模型,计算重力、热膨胀/收缩、锚固点位移和地震等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通过计算HDPE管道系统固有模态和地震应力选择支吊架固定位置和约束形式,对支吊架布置位置进行优化。计算修改支吊架布置方式前后,各类载荷作用下的截面力、弯矩、整体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应力进行校核。采用反应谱法对地震载荷进行分析,确定了HDPE管道系统最危险的三处关键段。(2)对危险的关键段进行了更加精确的局部建模,模拟关键段在重力、内压、热膨胀/收缩等静力载荷以及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得到了不同单一载荷和组合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对比计算不同支吊架宽度下的应力情况,选择0.5倍管道外径作为支吊架宽度,可以缓解应力集中,并便于施工安装。对比了在原支吊架支承条件下和修改支吊架后的支承条件下,三个关键段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峰值。讨论特殊结构、温度和载荷对关键段应力状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内压是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和重力影响较小,地震引起的应力峰值是内压的40~60%。(3)设计核安全级HDPE管道抗震试验方案,设计人工地震波加速度时程谱,作为振动试验的输入载荷。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试验段模型在试验地震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预测地震与水压作用的试验工况下传感器测试点的数据变化。模型预测单向应变均在0.5%以内,试验实际测量单向应变在0.2%以内;HDPE管道在地震波作用下,响应加速度峰值与输入加速度峰值相比下降了30%以上。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HDPE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发生地震时,应力状态的主要影响载荷仍然是管道内压,地震波会引起应力最大值在3%范围内波动。

任慈[6](2020)在《“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政策是对华整体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国民党败退台湾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使传统的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冲击和挑战。早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一方面给予中国留学生等精英上层人物入境权和迁移权,使之免受1882年《排华法案》的影响,将中国留学生打造成美国移民政策和对华外交政策失衡的“调节剂”——既可安抚中国不断攀升的民族主义情感,又能为中美关系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减免部分庚子赔款并设立奖学金,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试图教育中国学生使之“西方化”“基督教化”,继而让中国实现“美国化”。中国留学生遂成为美国收获对华贸易利益、扩大对华影响的一项重要工具。以上内容,也构成了美国长久以来具有理想色彩的国际主义对中国留学生政策基调。1949年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美关系经历巨变,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遭遇震荡、迎来重要转型,从国际主义逐步蜕变成冷战主义和实用主义。美国政府解决中国“滞留”学生政策的变化,恰是这一转变的重要参照。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让美国无法迈出承认新中国的关键一步。不仅如此,对共产主义思想在留美中国学生间蔓延的担忧,也促成了美国对“滞留”的中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援助、实施文化外交,进而渗透美国价值观和优越论。旅美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归留问题也成为冷战初期中美斗争的焦点之一。在此过程中,美国通过调整移民政策,赋予旅美中国留学生居住权、工作权、免驱逐等一系列实质性特权,方便亲美及中间派中国留学生完成从留学生到难民再到永久居民的身份转换,让人才为美国政府和社会所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不断强化离境管控,严防理工科领域的中国学生回国,继而从科学技术方面遏制新中国。中断与中国大陆的留学教育交流后,美国在50年代转向吸收港台地区中国学生赴美。至此,遏制共产主义和吸引人才,成为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构成了战后美国总体留学生政策的双重轨道。在中美交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留学生曾长期扮演着重要的“中间人”“粘合剂”的重要角色,连接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理念、语言迥异的两国。然而在冷战初期,中国留学生群体的角色和影响更加复杂、多面。他们因所持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中美斗争的一个重要议题;同时因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而开展的外交对话,由于不会引发国际争议、低政治风险和低投入,而被美国政府接受,因此也直接促成了中美官方对话,为两国关于其他问题的沟通提供了契机。更为重要且少为学者探索的是,中国留学生对于美国战后整体留学生战略构建亦有重要作用。首先,历史上对华留学生教育的成功性,是支持和激励美国政府在二战后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事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二,中国留学生作为当时旅美第二大留学生群体,也因持有的知识、技能,以及所具备的冷战宣传价值,成为第一批敲开美国移民大门的“有色族裔”留学生。其三,中国滞留学生和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学生,或以“战争流亡者”“难民”身份合法留美,或凭借其技术专长成为首选类移民优先入籍,对保守的、歧视性的美国移民政策传统造成了实质性冲击,让移民接收问题更看重移民的政治、经济价值。中国留学生帮助弥合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额制度和冷战外交战略之间的矛盾和张力,让美国的留学生政策兼具实用主义的人才吸引目标,以及建构美国形象的冷战宣传目标。其四,中国留学生入籍美国,从地缘范围上讲,让美国留学生人才吸引的范围从欧洲拓展到亚洲。美国解决中国留学生身份困境的种种法律政策实践,也惠及了其他在美留学生群体,诸如韩国、印度学生纷纷效仿,带动了战后亚洲国家留学生和技术交流人员曲线移民美国的浪潮,成为60年代国际社会“人才流失”争议爆发的曲序和前奏。

王朝东[7](2020)在《海底管道缺陷磁记忆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大幅度增长,为满足国内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建设已逐步从陆上延伸至海洋。海底管线作为海上油气集输过程的关键载体,但因存在管体自身加工因素、机械损伤以及复杂外部载荷等多方面作用影响,从而对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产生一定威胁。当前常见的海底管道损伤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即只能检测出已经成形的宏观缺陷,外检测方式或者需要耦合剂,内检测方式或者出现管道内卡堵现象。磁记忆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的绿色无损检测技术,利用地磁环境下的磁记忆效应机理,不仅可以检测宏观裂纹,可发现材料的早期应力集中与隐性损伤,使其在海底管道的检测领域极富开发潜力。本文从虚拟样机技术角度出发,针对海底管道早期缺陷与隐性损伤检测的难点问题,探究一种基于磁记忆技术的海底管道缺陷检测装置。首先根据检测对象与作业环境,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完成检测装置样机模型的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同时以虚拟样机模型为基础,结合重力、浮力以及海流力等外部载荷作用,对该模型完成装置结构力学平衡方程的分析与求解;然后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检测装置模型中基体与夹持机构分别展开有限元静力学与模态分析,进一步以海流力为变量条件,建立用于海底管道缺陷磁记忆检测装置模拟作业过程的瞬态动力学仿真模型;最后以虚拟样机研究参数为参考,展开物理样机的搭建与试验,同时以单一缺陷为研究对象,建立同等试验变量条件下管道的有限元力磁耦合模型,将试验实测磁记忆信号与力磁耦合仿真信号两者对比分析,验证该海底管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作业的可行性。通过对海底管道检测装置分析可知,所获装置样机中动作特点与运行轨迹的最大偏移距离为16.742mm,最大偏移角度为0.044°,且在前3.625s便可完成姿态修正过程并达到稳定状态,符合实际工况;通过对所获得的同等变量条件下,试验检测信号与有限元力磁耦合仿真信号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缺陷特征参量的曲线变化规律相一致,表明所设计的磁记忆检测装置可适用于海底环境中的管道缺陷检测工作,为海底管道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王俊源[8](2020)在《约束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提出约束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是伴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逐渐发展的一种新型汽车能量转换装置。它由常规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耦合而成,保留了常规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相比传统的内燃机—旋转发电机模式,其缩短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传递路线,降低了系统的机械损耗,具有较好的结构紧凑性,同时也解决了自由活塞式发电系统易熄火、不稳定性较强与难于控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约束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的燃烧、动力学分析,优化设计发电系统的性能参数,采用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约束活塞发电机的空、负载特性,完成发电机的结构优化,并检验系统的可靠性与运行稳定性。本文的具体工作和研究内容如下:(1)确定系统总体布置方案,建立系统燃烧、动力学模型。针对约束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系统的综合性能,并设计连杆-动子组件的四冲程往复运动;基于AVL BOOST选择目标发动机的传热模型和燃烧模型,建立其整机模型,得到发动机的缸内压力变化曲线、活塞运动规律等性能参数;对系统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和动力学模型,系统、深入地分析各个力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2)完成约束活塞发电系统电机结构设计与建模。介绍约束活塞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其与不同类型发电机的优缺点;分析动圈式和动磁式两种不同类型的初、次级结构特点,确定约束活塞发电机的结构方案;根据系统对发电机的性能需求,设计发电机的主要结构尺寸、绕组线圈布置形式及永磁体的排列、充磁方式;基于电磁软件JMAG选择发电机的模型求解器与各部件材料,并建立发电机的有限元模型。(3)对约束活塞发电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为检验发电机设计尺寸是否符合系统性能需求及能否稳定运行,借助JMAG软件对发电机进行空、负载特性计算,详细介绍发电机的模型电路及参数设置,从空载感应电动势均值、各高次谐波占比、负载电磁力均值、损耗分析及齿槽推力等方面评价发电机性能,其中发电机感应电动势均值为234.70V,峰值达到了331.78V;针对发电系统运行时存在的电磁力脉动较大的问题,从永磁体轴向长度、气隙厚度、定子长度及开口槽型等方面对发电机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发电机感应电动势均值提高了13.59%,电磁力脉动由27.61%降低为17.93%,验证了通过结构优化来提升发电系统性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完成约束活塞发电系统的可靠性与运行稳定性分析。通过介绍传热学的基本理论,确定发电机内部热量传递的基本形式和损耗热源,建立发电机的温度场数学模型;介绍磁—热耦合计算方法和热网格法,基于JMAG建立发电机的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发电机静、瞬态时各部件温度分布,其中最高温度达到了122.31°C,出现在绕组线圈部位,最低温度为42.79°C,出现于端盖部位,部件最高温均未达到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统可靠性校验合格;通过滤波整流分析研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整流后发电机运行稳定时的端电压和电流波动分别为3.89%和4.57%,系统运行稳定性良好。

张玉婷[9](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王薇[10](2020)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世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领头雁,代表了国际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在美国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学科种类较为单一,结构体系尚不完善,质量建设仍有待提升。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从历史的角度入手,对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源头、发展和变革作深刻的历史剖析和经验规律的探究,深入分析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全面考察其制度建构及理论演进的基本规律,为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设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应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迁及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呈现特点作为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梳理并分析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实用主义哲学提倡的实用主义人才教育观铺垫了其成长的思想基础;《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直接催生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早期专业协会推动了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无法规避的局限性,使得创办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化肇始阶段为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1908年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由此开启了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1910年《弗莱克斯纳报告》的发布开启了专业认证活动,此后各专业协会陆续制定各专业认证标准并展开专业认证活动。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范化推进阶段为二战后至1970年代末。该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数量增长与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尤为重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复合化发展阶段为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特点,不仅出现了大量新兴应用性学科专业硕士,还出现了联合学位和交叉学科专业硕士学位。专业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全国性认证机构许可组织和社会评估媒介,评估指标呈现出学生结果导向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这一阶段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跃升至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强势的数量优势压倒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更为成熟和完善。最后在归纳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总结出其对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启示。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特点,在具有鲜明职业背景的学科领域中开设,且与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紧密衔接,始终体现着职业导向;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专业学院实施教学,实现了理论性与应用性的高度统一,且通过专业认证和专业资格认定来引导和保障其培养方向和教育质量;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灵活多样的学位类型、学制年限、课程种类和教学方法,高度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为此,我国在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倡导探索灵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健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流体工程1995年夏季年会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流体工程1995年夏季年会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温诗铸与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室里的相关文献在温诗铸心里播下了种子
二、留校之后的科研起步:高端机械零件试制研究
三、访学回国后开启学科建设工作:开展摩擦学基础研究
四、创建坚实的发展平台: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五、奠基性学术专着《摩擦学原理》
六、学科团队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结 语

(2)高寒区送水车运行寿命可靠性与传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寒区送水车概述
        1.2.1 寒区送水罐车介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疲劳与可靠性理论发展进程及其现状
        1.3.2 水车传热特性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寒区送水车行驶过程中液体晃动力学分析
    2.1 Adina有限元软件简介
    2.2 基于路面不平度的随机路面载荷谱的获取
        2.2.1 路面不平度与路面载荷谱
        2.2.2 路面载荷谱处理
    2.3 运水车罐体内液体晃动力学性能分析
        2.3.1 运水车模型介绍与简化
        2.3.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设置
        2.3.3 运水车正常行驶时液面压力分布分析
        2.3.4 运水车刹车时液面压力分布分析
        2.3.5 运水车转弯时液面压力分布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运水车行驶过程中整车结构强度分析
    3.1 ANSYS APDL语言简介
    3.2 水车模型建立与载荷施加
        3.2.1 运水车三维几何模型构建
        3.2.2 边界条件及载荷的施加
    3.3 运水车整车动态与静态结构强度结果分析
        3.3.1 正常行驶满载下的结果分析
        3.3.2 转弯工况的结果分析
        3.3.3 刹车工况的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Miner法则的运水车疲劳可靠性研究
    4.1 结构的抗疲劳理论与设计方法
        4.1.1 疲劳破坏特征
        4.1.2 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机理
        4.1.3 疲劳设计方法
    4.2 基于时域的疲劳评定方法
        4.2.1 应力时间历程获取
        4.2.2 三点雨流计数法
        4.2.3 雨流计数法的matlab程序实现
    4.3 S—N曲线的获取
        4.3.1 S-N曲线的数学表达
        4.3.2 S-N曲线的估计
    4.4 平均应力修正
    4.5 基于Miner线性累计损伤准则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4.5.1 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
        4.5.2 变幅应力条件下的可靠性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寒区送水车传热特性计算
    5.1 热分析基础
        5.1.1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5.1.2 三类边界条件
    5.2 水车行驶过程中罐体的传热方式分析
        5.2.1 接触热传导
        5.2.2 对流换热
    5.3 运水车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
        5.3.1 对流换热仿真模型的构建
        5.3.2 运水车行驶过程中对流换热系数计算
    5.4 运水车行驶过程中的保温性能分析
        5.4.1 有限元模型构建
        5.4.2 运水车三维传热特性分析
        5.4.3 运水车二维传热特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非溶剂致相转化材料3D打印/3D复印成型机理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3D打印技术原理
    1.3 3D打印技术发展历程及常用3D打印技术简介
        1.3.1 发展历程
        1.3.2 3D打印技术分类
    1.4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1.5 3D复印技术
    1.6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
    1.7 3D打印成型的技术瓶颈
    1.8 课题的提出
    1.9 本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9.1 研究目标
        1.9.2 研究内容
        1.9.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NIPI3D打印/3D复印工艺原理及理论分析
    2.1 NIPI成型原理分析
    2.2 影响NIPI三维成型制品结构及性能的因素分析
        2.2.1 聚合物溶液的浓度
        2.2.2 聚合物溶液中溶剂的选择
        2.2.3 凝固浴的组分
        2.2.4 填料的添加
    2.3 NIPI 3D打印可行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IPI3D复印工艺实验研究及工艺分析
    3.1 实验设备及材料
        3.1.1 聚合物、溶剂和非溶剂的选择
        3.1.2 设备及材料
        3.1.3 实验原料配制
        3.1.4 检测与表征
    3.2 3D复印模具制作及凝固浴处理工艺
        3.2.1 刚性模具制作方法
        3.2.2 柔性模具制作方法
        3.2.3 3D复印聚合物制品的凝固浴处理工艺
    3.3 NIPI 3D复印成型工艺研究
        3.3.1 NIPI 3D复印成型三维制品的可行性验证
        3.3.2 NIPI三维制品后处理工艺路径探究
        3.3.3 NIPI进程各因素对制品形貌、结构、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IPI3D打印系统设计与构建
    4.1 NIPI 3D打印系统基本构成
    4.2 浆料输送及挤出装置设计
        4.2.1 气动送料装置设计
        4.2.2 微型螺杆挤出装置设计
        4.2.3 喷头选型
    4.3 恒湿度3D打印环境系统设计
    4.4 三维运动装置设计
    4.5 NIPI 3D打印控制单元解析
    4.6 控制固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IPI3D打印实验研究及工艺分析
    5.1 打印耗材流变性能分析及改性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5.1.3 聚丙烯腈溶液流变性能分析
        5.1.4 基于NIPI 3D打印特性对打印耗材的改性
    5.2 NIPI 3D打印工艺研究
        5.2.1 相邻丝条粘接性能对聚合物浆料沉积形貌的影响
        5.2.2 喷头直径和螺杆转速对沉积丝条宽度的影响
        5.2.3 打印速度对沉积丝条宽度的影响
        5.2.4 环境湿度对沉积丝条宽度的影响
        5.2.5 喷头高度对沉积丝条宽度的影响
        5.2.6 正交实验分析
    5.3 NIPI 3D打印制品力学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陶瓷材料NIPI 3D打印实验研究
    6.1 陶瓷3D打印工艺研究进展
    6.2 实验设备与打印耗材
        6.2.1 打印原料选择与浆料配置
        6.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6.2.3 试样制备
        6.2.4 检测与表征
    6.3 NIPI 3D打印陶瓷及后处理工艺探究
        6.3.1 NIPI 3D打印陶瓷
        6.3.2 3D打印陶瓷坯体的凝固浴处理及烧结前的热处理工艺
        6.3.3 陶坯烧结工艺研究
    6.4 NIPI 3D打印陶瓷制品的性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导电复合材料NIPI 3D打印实验研究
    7.1 实验设备与打印耗材
        7.1.1 实验材料
        7.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7.1.3 实验方案
        7.1.4 检测与表征
    7.2 结果与讨论
        7.2.1 CNT/PAN导电复合材料3D打印制品制备及微观形貌分析
        7.2.2 NIPI 3D打印导电复合材料制品的尺寸收缩率测试
        7.2.3 NIPI 3D打印导电复合材料制品的力学性能测试
        7.2.4 NIPI 3D打印导电复合材料制品的应用
        7.2.5 NIPI 3D打印导电复合材料制品的导电性能测试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催化剂NIPI 3D打印实验研究
    8.1. 实验设备与打印耗材
        8.1.1 实验材料
        8.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8.1.3 实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8.1.4 检测与表征
    8.2 聚合物基催化剂载体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8.2.1 聚合物基催化剂的制备
        8.2.2 凝固浴处理工艺对聚合物基催化剂微观形貌的影响
        8.2.3 NIPI 3D打印聚合物基催化剂的尺寸收缩率测试
        8.2.4 NIPI 3D打印聚合物基催化剂的力学性能
        8.2.5 聚合物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表征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NIPI3D打印制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
    9.1 NIPI 3D打印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材料
        9.1.1 NIPI 3D打印技术的工艺流程
        9.1.2 打印材料
    9.2 LCA评估方法及LCA模型建立
        9.2.1 LCA评估工具
        9.2.2 功能单位
        9.2.3 LCA评估边界
        9.2.4 LCA评估数据来源
        9.2.5 环境影响指标
    9.3 NIPI 3D打印制品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9.3.1 不同凝固浴处理方式下NIPI 3D打印制品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9.3.2 不同批量生产情况下NIPI 3D打印制品的全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5)核安全3级架空聚乙烯管道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核电概述
        1.1.1 核电厂原理与结构
        1.1.2 核电厂机械设备分级
        1.1.3 核电设备抗震要求
    1.2 核电厂用HDPE管道
        1.2.1 HDPE管的特点
        1.2.2 核电厂用HDPE管的发展和现状
        1.2.3 核电厂HDPE管道相关标准
    1.3 核安全3 级HDPE管道的材料、设计与连接
        1.3.1 HDPE材料性能
        1.3.2 核安全3 级HDPE管道设计
        1.3.3 核安全3 级HDPE管道连接
    1.4 核电厂设备的抗震分析与试验
        1.4.1 核电厂设备抗震设计相关标准
        1.4.2 核电厂设备抗震分析方法
        1.4.3 核电厂设备抗震试验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图
2 SEC系统HDPE管道整体抗震计算
    2.1 力学计算参数
        2.1.1 SEC系统简介
        2.1.2 设计参数与材料参数
        2.1.3 地震载荷分析方法
    2.2 HDPE管道系统整体有限元计算
        2.2.1 HDPE管道系统整体模型
        2.2.2 整体模型的静力学响应
        2.2.3 管道系统模态
        2.2.4 管道系统地震载荷响应
    2.3 支吊架布置设计
        2.3.1 支吊架间距计算
        2.3.2 支吊架布置优化
        2.3.3 优化后的力学计算
    2.4 管道系统关键段的确定
        2.4.1 应力校核参考公式
        2.4.2 截面力计算结果
        2.4.3 关键段选取
    2.5 本章小结
3 HDPE管道关键段抗震计算与分析
    3.1 关键段力学模型
        3.1.1 关键段模型结构与网格划分
        3.1.2 模型边界条件
    3.2 有限元模型计算
        3.2.1 单一载荷与组合载荷下的静力学响应
        3.2.2 关键段模态
        3.2.3 地震载荷响应
    3.3 支吊架尺寸设计
        3.3.1 修改支吊架前后地震载荷对比
        3.3.2 不同支吊架尺寸影响
    3.4 关键段应力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3.4.1 特殊结构(弯头、支吊架、阀)
        3.4.2 温度
        3.4.3 载荷
    3.5 本章小结
4 HDPE管道水压与抗震试验
    4.1 抗震试验内容与设备
        4.1.1 试验内容
        4.1.2 试样结构与尺寸
        4.1.3 试验台参数
        4.1.4 测试仪器
    4.2 振动试验方案
        4.2.1 试验台架设计
        4.2.2 人工地震波生成
        4.2.3 传感器布置与被测数据
        4.2.4 试验步骤
    4.3 振动试验模拟与结果预测
        4.3.1 时程分析法
        4.3.2 有限元模型
        4.3.3 地震载荷模拟
        4.3.4 动态响应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旨
    二、中美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意义与不足
    五、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第一章 中美关系视域下的赴美留学潮
    第一节 “不匹配的齿轮”:中美友好的悖论
        一、“华人问题”
        二、中国学生与美国对华政策
    第二节 中国学生:让中国更加美国化的实验
        一、“试验田”与前后相接的留学潮
        二、中国教育自主与美国对华留学政策的博弈(1927—1943)
        三、中美战时同盟与美国援助中国学生
    第三节 中美“蜜月期”与赴美留学的高峰(1943—1948)
        一、维护同盟与《排华法案》的废除
        二、赴美留学与培训的新浪潮
        三、中国与富布莱特项目
    小结
第二章 争取人心:美国对中国“滞留”学生的政治化援助
    第一节 中国学生“滞留”问题
        一、“中美关系神话”的破碎
        二、中国学生“滞留”与“中国人难题”
        三、“救中国留学生,救中美关系”
    第二节 美国政府政治化的“人道主义”援助
        一、政府资助:中国留学生的“专属特权”
        二、“中国留学生紧急援助项目”的出台
        三、“反共第一”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大规模援助
    第三节 “争取人心”与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
        一、从“幕后”到“台前”:美国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美国对中国留学生文化外交的实践的主要内容
    小结
第三章 从外交到移民: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的争夺
    第一节 冷战与中国留学生特权
        一、朝鲜战争前中美两国对中国留学生回国问题的策略
        二、争夺人才
        三、中国留学生身份的变化
    第二节 美国的离境控制与中国留学生的回国权利斗争
        一、美国对中国留学生的离境控制政策
        二、“移民扣押”与中国留学生争取回国权利的抗争
        三、美国离境限制政策的松动
    第三节 移民外交:中美两国关于“滞留学生”问题的谈判
        一、中美关于“滞留”人员回国的谈判
        二、远非圆满的中美《1955年平民归国协议》
    小结
第四章 带动留学生移民——中国学生对战后美国留学生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留学生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从中国留学生到所有留学生
        二、选择留学生
        三、教育交流还是价值观输出?
    第二节 “吸引人才”:美国留学生政策的移民效用
        一、冷战与大国的移民选择
        二、可利用的难民学生
        三、“两年规则”的嬗变
    第三节 中国留学生对战后留学生移民的影响
        一、中国“滞留”学生与美国吸引留学生移民的制度化
        二、战后东亚学生移民美国路径的异同比较
        三、“学成不归”与“人才流失”
    小结
余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海底管道缺陷磁记忆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3 磁记忆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磁记忆技术理论方面的研究
        1.3.2 磁记忆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
    1.4 海底管道检测装置研究现状
        1.4.1 装置总体设计方面的研究
        1.4.2 装置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检测装置研究理论基础
    2.1 磁记忆效应机理
        2.1.1 铁磁材料的磁畴特性
        2.1.2 铁磁物质自发磁化特性
        2.1.3 磁滞伸缩和磁弹性能
    2.2 有限元力磁耦合机理
    2.3 Adams动力学仿真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底管道磁记忆检测装置结构设计与力学分析
    3.1 总体方案设计
    3.2 装置的结构设计
    3.3 材料的选择与对比
    3.4 装置的力学分析
        3.4.1 力作用点的理论基础
        3.4.2 重力与浮力的相关求解
        3.4.3 海水物理参数的影响
        3.4.4 海流力的影响
    3.5 检测装置的力学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检测装置虚拟样机的仿真分析
    4.1 基体的静力学分析
    4.2 夹持机构的模态分析
        4.2.1 ANSYS模态分析机理
        4.2.2 模态分析过程
        4.2.3 结果分析
    4.3 瞬态动力学仿真
        4.3.1 模型的前处理
        4.3.2 模型的仿真运算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底管道缺陷磁记忆检测试验与结果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有限元力磁耦合仿真
        5.4.1 力磁耦合模型的建立
        5.4.2 仿真信号分析
    5.5 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8)约束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自由活塞发电系统
        1.2.2 电力约束活塞发动机
        1.2.3 永磁直线发电机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约束活塞发电系统燃烧与动力学性能分析
    2.1 系统总体方案介绍
        2.1.1 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
        2.1.2 连杆-动子组件四冲程往复运动设计
    2.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2.1 系统运动学分析
        2.2.2 系统动力学分析
        2.2.3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2.3 系统热力学建模
        2.3.1 AVL BOOST软件简介
        2.3.2 传热、燃烧模型的建立
        2.3.3 整机工作过程建模
        2.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约束活塞发电系统电机结构设计与建模
    3.1 约束活塞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3.1.1 约束活塞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3.1.2 约束活塞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2 约束活塞发电机初、次级结构的选择
    3.3 约束活塞发电机电磁设计
        3.3.1 主要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
        3.3.2 主要尺寸及绕组设计
        3.3.3 次级结构参数的确定
    3.4 发电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1 求解器的选择
        3.4.2 模型材料设置
        3.4.3 模型网格设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约束活塞发电系统空负载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
    4.1 瞬态空载特性分析
        4.1.1 空载外电路设置
        4.1.2 空载特性计算
    4.2 瞬态负载特性分析
        4.2.1 负载运行的外电路设置
        4.2.2 负载特性计算
    4.3 约束活塞发电机的结构优化研究
        4.3.1 永磁体轴向长度优化
        4.3.2 气隙厚度优化
        4.3.3 长定子结构方案
        4.3.4 半开口槽结构方案
        4.3.5 发电机最终优化方案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约束活塞发电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分析
    5.1 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损耗热源分析
        5.1.1 传热学基本理论
        5.1.2 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5.1.3 损耗热源分析
    5.2 发电机温度场有限元建模
        5.2.1 磁—热耦合计算方法
        5.2.2 热网格的建立
        5.2.3 温度场计算参数设置
    5.3 发电机温度场计算
        5.3.1 静态温度场计算
        5.3.2 瞬态温度场计算
    5.4 发电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
        5.4.1 二极管整流电路
        5.4.2 空载整流计算
        5.4.3 负载整流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学位
        (二)专业硕士学位
        (三)第一职业学位
        (四)专业认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产生的动因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第二节 实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莫雷尔法案》颁布后专业学院的涌现
    第四节 早期专业协会对专业教育的推动
    第五节 传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局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专业化肇始(20世纪初~二战结束)
    第一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理论的倡导
        一、艾略特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张
        二、全美大学联合会对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确立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创
        一、哈佛大学首创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二、密歇根大学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陆续出现
    第三节 专业认证活动的出现
        一、《弗莱克斯纳报告》开启专业认证活动
        二、专业协会成为专业认证主体
        三、各专业认证标准陆续出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推进(二战后~1970 年代末)
    第一节 战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需求
        一、新型产业结构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大力资助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专业硕士教育的推动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系列标准的出台
        一、全美大学联合会建立专业硕士教育标准
        二、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规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标准
    第三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规范化发展
        一、哈佛大学教学文硕士课程的规范
        二、康奈尔大学工程硕士计划及其标准化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扩张及规范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确立
        一、建立全国性专业协会许可制度
        二、制定统一的专业协会认证标准
        三、规范专业认证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复合化发展(1980 年代至今)
    第一节 世纪之交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变革的需求
        一、高技术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联邦政府对跨学科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三、学科高度融合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
    第二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革新政策的颁布
        一、《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推动跨学科发展
        二、《美国竞争法》之“专业科学硕士课程计划”
    第三节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复合化发展
        一、凯克研究所开设“生物加商学”交叉学科学位
        二、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与工程硕士联合学位计划
        三、其他学科门类专业硕士教育多样发展
    第四节 专业认证制度的成熟
        一、设立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
        二、出现社会评估媒介
        三、强化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指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始终体现鲜明的职业导向
        二、依托专业学院与专业协会
        三、灵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
    第二节 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
        一、充分考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
        二、大力推进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三、强调夯实理论基础与强化实践技能并重的培养方案
        四、倡导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
        五、建立健全专业硕士教育宏观管理与专业认证体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美国部分专业学位发展史概览
附录2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类型一览表
附录3 美国专业认证机构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流体工程1995年夏季年会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温诗铸与我国摩擦学学科的开拓[J]. 刘超,冯立昇.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1(09)
  • [2]高寒区送水车运行寿命可靠性与传热特性研究[D]. 王袁哲.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双结构氧枪射流特性及与熔池相互作用的研究[D]. 巴凯杰.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4]非溶剂致相转化材料3D打印/3D复印成型机理与实验研究[D]. 马昊鹏.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5]核安全3级架空聚乙烯管道抗震性能研究[D]. 胡安琪. 浙江大学, 2021
  • [6]“移民和外交”视野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政策及影响研究(1949-1957)[D]. 任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海底管道缺陷磁记忆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D]. 王朝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20
  • [8]约束活塞式内燃直线发电系统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D]. 王俊源. 山东理工大学, 2020
  • [9]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10]美国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 王薇.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ASME流体工程1995年夏季年会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