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职工教育队伍的自身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崔金琳,胡冠英,王嘉睿[1](2021)在《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研究——以北京市街道(乡镇)工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基层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维护者和劳动关系的协调者,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基层工会要明确职能定位,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联动机制,充分挖掘基层工会的力量,从而实现全面、高效、精准地参与社会治理。
王锐杰[2](2021)在《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对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类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从内外部薪酬绩效水平调查来看,其仍需通过内部薪酬绩效的完善与优化,提升整体管控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期待本次研究能够为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王晓玉,苏国红[3](2021)在《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是在社会历史长期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富含了工人阶级意识、道德、觉悟等方面的先进教育理念;列宁的灌输理论,将工人阶级作为主要的灌输对象,旨在向工人阶级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在工人阶级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职工政治引领、组织职工建功立业作出重要指示,在新时代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这些思想是新时代开展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也是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根本前提。
台州市人民政府[4](2021)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台州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台政发[2021]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台州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10月10日台州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为进一步推动"十四五"时期全市妇女事业发展,根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务院妇儿工委、浙江省政府妇儿工委有关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
国务院[5](2021)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国发[202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8日
绍兴市人民政府[6](2021)在《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绍兴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绍政发[2021]2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现将《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绍兴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9月14日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力量,妇女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刊编辑部[7](2021)在《“充电续航”助力职工素质提升——广大职工为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鼓”与“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打造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新时代职工队伍,近年来,北京市总工会落实工会改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任务,持续完善职工素质提升、技能提升、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三大职业发展体系,着力培育"高精尖"技能人才,凝聚职工创新力量,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宁波市人民政府[8](2021)在《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宁波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甬政发[2021]4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现将《宁波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宁波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9月2日宁波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推进"十四五"时期宁波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浙江省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21~2025年。
柳春[9](2021)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工会工作通过基层工会建设来扩大工会组建力度、强化工会机能、提高工作实效,但实践中由于上级工会指导力度不到位、工会干部业务能力不强、工会规范化建设标准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其实效性的发挥。文章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党政支持、制度机制、维权帮扶、工会活动、自身建设、特色创新六大模块标准的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同时,利用专家函询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比较维度,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从微观、实操角度指导基层工会解决在规范化建设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穆希琳[10](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二、加强职工教育队伍的自身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职工教育队伍的自身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研究——以北京市街道(乡镇)工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市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发挥情况 |
(一)总体认知情况较为乐观,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形势向好 |
(二)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基层工会作用发挥总体较好 |
(三)面临问题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清晰明朗 |
二、北京市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 |
(一)工会职能定位不够准确,维护和服务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
(二)组织建设覆盖面不广,活力较差 |
(三)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工会组织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四化”问题 |
(四)多元化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
(五)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还缺乏相应的支持 |
三、推动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 |
(一)明确职能定位,突出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核心作用 |
(二)扩大组织覆盖,夯实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基础 |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
(四)完善联动机制,构建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
(五)促进社会支持,提高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
(2)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研究目的 |
●方法 |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员工薪酬绩效满意度的整体调查结果 |
●影响员工内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影响员工外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结论 |
(3)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
(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
(二)教育工人是共产党不可忽略的首要任务 |
(三)教育工人群众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
二、列宁的灌输理论 |
(一)“从外面灌输”是工人运动由自发向自为转变的关键 |
(二)社会主义工作就是在工人中间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
(三)以理论家、宣传员、鼓动者、组织者的身份到一切阶级中去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一)毛泽东:只有掌握了思想教育,才能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 |
(二)邓小平:要有一支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 |
(三)江泽民:把工人阶级锻炼成一支真正具有先进阶级理想的强大阶级队伍 |
(四)胡锦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
四、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
(一)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
(三)加强职工政治引领,组织职工建功立业 |
五、结语 |
(7)“充电续航”助力职工素质提升——广大职工为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鼓”与“呼”(论文提纲范文)
乘着企业这艘巨轮,提升自我 |
构建适合企业与职工需要的素质建设工程 |
要有想学、肯学的态度 |
永远保持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 |
紧跟时代步伐增强专业素质 |
加强职工素质教育为产业工人铺就成才之路 |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内容剖析 |
(一)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 |
(二)深化基层工会改革 |
(三)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
(四)夯实基层民主管理基础 |
(五)稳定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
三、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确定 |
(一)党政支持 |
(二)制度机制建设 |
(三)维权帮扶 |
(四)工会活动 |
(五)自身建设 |
(六)特色创新 |
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计算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二)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
(三)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1. 层次单排序确定。 |
2. 进行一致性检验。 |
(四)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五、研究结果分析 |
六、结束语 |
(10)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工会 |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
1.2.3 互助互济 |
1.2.4 工会互助制度 |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篇章结构 |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
2.3.1 学术贡献 |
2.3.2 研究局限 |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加强职工教育队伍的自身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研究——以北京市街道(乡镇)工会为例[J]. 崔金琳,胡冠英,王嘉睿.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21(04)
- [2]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J]. 王锐杰. 人力资源, 2021(22)
- [3]新时代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J]. 王晓玉,苏国红. 山东工会论坛, 2021(06)
- [4]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台州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5]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1(29)
- [6]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绍兴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绍兴市人民政府. 绍兴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7]“充电续航”助力职工素质提升——广大职工为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鼓”与“呼”[J]. 本刊编辑部. 工会博览, 2021(29)
- [8]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妇女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宁波市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宁波市人民政府.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18)
-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研究[J]. 柳春. 山东工会论坛, 2021(05)
- [10]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