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类消化道癌症患者舌质颜色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包富龙[1](2021)在《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明确九龙十八症汤的镇痛抗炎的效果;通过构建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评价九龙十八症汤的治疗效果和对大鼠血清PGI2、TXA2和IL-8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索九龙十八症汤治疗胃溃疡(胃热证)的机制。方法:1.急性毒性实验: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2.镇痛实验:选用扭体法和热板法;3.抗炎实验:选用耳肿胀实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足趾肿胀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4.九龙十八症汤干预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实验:取60只SD大鼠,体重(3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九龙十八症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其余50只用于制作模型。造模大鼠每日用干姜水煎液灌胃2次,连续14天。造模第11天增加15%醋酸1m L灌胃1次,连续4天。造模成功后,给药干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一次,连续7天。观测指标:(1)大鼠宏观体征;(2)各组大鼠胃黏膜的外观变化;(3)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4)溃疡指数;(5)大鼠血清6-keto-PGF1α、TXB2、IL-8含量。结果:1.小鼠对九龙十八症汤的最大耐受量为270.72g生药/kg,相当于人用量的125.9倍。2.扭体法: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扭体次数显着减少(P<0.05),中剂量组效果最好。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潜伏期显着延长(P<0.05);热板法: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痛阈值在给药后各时段显着提高(P<0.05)。3.耳肿胀实验: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中、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显着减轻(P<0.05);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与空白组比较,各用药组对小鼠腹腔内炎性物质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足肿胀实验:在同一时相内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足肿胀程度显着降低(P<0.05);棉球肉芽肿实验: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高、中剂量组对肉芽形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4.九龙十八症汤干预胃溃疡模型实验:给药组大鼠胃热证的症状显着改善,胃黏膜水肿充血、组织细胞炎性浸润的情况显着减轻,溃疡指数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8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其余组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均显着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组大鼠血清中6-keto-PGF1α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了低剂量组,其余组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组大鼠血清中TXB2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其余组均显着降低(P<0.01)。结论:1.小鼠在270.72g生药/kg剂量下灌胃给药,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2.九龙十八症汤有较好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对急慢性炎症都有显着抑制作用。3.九龙十八症汤能改善胃溃疡热证的症状,改善胃溃疡、胃黏膜水肿充血的情况,减轻组织细胞炎性浸润,促进胃组织修复。4.九龙十八症汤治疗胃溃疡热证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损伤因子IL-8、TXA2的浓度保护受损的胃黏膜,升高有保护作用的因子PGI2的浓度。从而减少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张敏[2](2021)在《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YKL-40、RBP-4、TNF-α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屑病(Psoriasis,PS)是一种炎症相关的、免疫介导的难治性皮肤病,可伴有多系统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将银屑病分为四型,其中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多见,其发病率在90%以上。中医广泛认可“从血辨证论治”,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证、血瘀证和血燥证,临床疗效显着,但本病的具体诊疗仍建立在各医家的主观经验上,缺乏客观指标的支撑。银屑病作为一种复杂的多系统疾病相关的炎症性疾病,其西医发病机制和中医辨证转化规律都尚未明确。研究证实YKL-40、RBP-4在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呈现异常表达,且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探究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YKL-40、RBP-4表达水平的关联性具有一定意义。目的通过分别比较血清YKL-40、RBP-4、TNF-α在寻常型银屑病组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三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差异,以及在三证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探讨YKL-40、RBP-4、TNF-α在银屑病不同证型间的可能作用,以期为寻常型银屑病的准确辨证挖掘潜在客观指标。同时分析银屑病组患者血清YKL-40、RBP-4与TNF-α、PASI评分的相关性,探讨YKL-40、RBP-4在银屑病中可能的炎症机制及与疾病皮损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筛选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的9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病例组,病例组辨证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各30例;然后采集同时期就诊于体检门诊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问卷采集病例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值、PASI评分、中医证候等,然后采用ELISA法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血清YKL-40、RBP-4及TNF-α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热证、血瘀证血清中YKL-40、RBP-4、TNF-α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燥证血清YKL-40、TNF-α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燥证血清RBP-4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2.寻常型银屑病组患者中,血热证与血燥证相比,血清YL-40、RBP-4、TNF-α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证与血瘀证相比,血清YKL-40、RBP-4、TNF-α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与血燥证相比,血清YKL-40、RBP-4、TNF-α表达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YKL-40、RBP-4、TNF-α在银屑病三证型的表达水平呈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的递减性改变;3.寻常型银屑病组中,肥胖者血清YKL-40、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者血清RBP-4表达水平与非肥胖者无明显差异(P>0.05);4.寻常型银屑病组患者血清YKL-40、TNF-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显着,spearman相关系数r=0.636,P=0.00<0.01;血清RBP-4、TNF-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显着,二者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0.392,P=0.00<0.01;5.寻常型银屑病组患者血清YKL-40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显着,spearman相关系数r=0.583,P=0.00<0.01;血清RBP-4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显着,spearman相关系数r=0.394,P=0.00<0.01;血清TNF-α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性显着,spearman 相关系数 r=0.692,P=0.00<0.01;6.寻常型银屑病组患者血清YKL-40与BMI值呈正相关性显着,spearman系数r=0.292,P=0.01<0.05;血清 RBP-4、TNF-α 与 BMI 值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1.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患者血清YKL-40、RBP-4、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除血燥证患者血清RBP-4水平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外,血清YKL-40、RBP-4、TNF-α在银屑病三证型中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YKL-40、RBP-4、TNF-α 在银屑病三证型中表达量升高;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YKL-40、RBP-4、TNF-α表达水平在血热证与血燥证、血瘀证与血燥证间差异性显着;在血热证与血瘀证间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清YKL-40、RBP-4、TNF-α表达水平呈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递减性改变;3.寻常型银屑病组肥胖患者血清YKL-40、TNF-α表达水平与非肥胖患者存在明显差异,肥胖患者血清YKL-40、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提示YKL-40、TNF-α可能在银屑病肥胖患者中发挥炎症作用;4.寻常型银屑病组患者血清YKL-40、RBP-4表达水平与TNF-α水平、PASI评分均呈相关性显着,提示YKL-40、RBP-4参与炎症反应,反应银屑病严重程度;5.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YKL-40表达水平与BMI数值呈正相关性显着,提示YKL-40表达水平可能与银屑病患者的肥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付高爽[3](2020)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负担。缺血性中风是中风病最常见的类型,在中国占中风病的69.6%~70.8%。WHO 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显示,在中国,缺血性中风对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的贡献居于首位。因此,缺血性中风的防治尤为重要。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病具有丰富的经验,中药注射液作为中成药的一种剂型,使用方便,疗效确切,随着制剂工艺的改良不良反应逐渐减少,受到临床医师的欢迎。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常用中药注射剂,在各级医疗机构和院前抢救环节广泛使用,然而许多情况并非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方证”的对应关系用药,不符合中成药的用药原则。并且通过临床工作观察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患者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后的疗效存在差异,其中可能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若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明确醒脑静注射液的适应证候与不适应证候,并且以确切的症状组合表达出来,则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筛选适应人群,从而加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提高用药疗效。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是以中医病机为内涵,现代医学及中医症状为表现,指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的一种概念,是指在某种疾病的某个阶段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的一组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组合,这些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相关且同时发生共同影响着药物疗效,以指导中成药临床的合理运用,既包括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药,也包括什么情况下不适合用药。明确中成药的临床适应症状群,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分析醒脑静注射液针对缺血性中风的适应证候,包括适合用药的情况与不适合用药的情况。探讨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研究模式,为其他中成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共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筛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与不适应症状。咨询专家条目是否为醒脑静注射液的适应症状或不适应症状,并对适应症状条目采用Likert分级法进行评价,同时设置开放性问题请专家对条目内容进行补充。以均数、满分比、变异系数评价适应症状条目的重要性,以“界值法”筛选出最终条目。以“过半率”筛选出不适应症状条目,即认为条目存在时不适用醒脑静注射液的专家数超过50%时,对条目予以保留。第二部分为回顾性病历分析,以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住院记录作为研究资料,基于德尔菲法的结果采集信息,根据治疗前后病情变化,以临床疗效为标准,分析适应症状群。根据疗效标准将病例分为“有效”与“无效”两组,首先通过卡方检验筛选出对用药疗效有影响的指标。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临床适应症状群相关的指标,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利用决策树模型构建用药疗效的预测模型,分析临床适应症状群相关指标。将二元Logistic回归与决策树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共进行了 3轮,其中适应症状部分进行了 3轮咨询,不适应症状部分进行了 2轮咨询。最终筛选出40个适应症状条目,31个不适应症状条目,包括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合并疾病、理化检查等方面内容。以治疗是否有效为标准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于醒脑静注射液疗效起正向影响的指标有:红舌(OR=1.772;95%CI:1.101-2.853)、滑脉(OR=1.844;95%CI:1.239-2.743);对醒脑静注射液疗效起负向影响的指标有:神疲(OR=0.511;95%CI:0.311-0.840)、面色萎黄(OR=0.544;95%CI:0.318-0.929)、少苔(OR=0.410;95%CI:0.176-0.954)。根据回归系数建立用药疗效的预测模型,用列线图将模型可视化。利用C5.0决策树和C&RT决策树构建了疗效预测模型,C5.0决策树引入了少苔、神疲、C-反应蛋白升高、细脉、滑脉、言语謇涩或不语作为预测指标,生成了 7项规则。C&RT决策树引入了弱脉、黄苔、少苔、困倦思睡、C-反应蛋白升高、口苦、痴呆、细脉、反应迟钝、红舌作为预测指标,生成了 8项规则。但是二者与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准确率低,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拟合情况,最终未予以采纳。结论1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具备以下特征:红舌、滑脉。2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不适用有以下特征的人群:神疲、面色萎黄、少苔。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证候为:火热证、痰湿证、痰热证。4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不适应的证候为:气虚证、阴虚证、气阴两虚证。
张静芸[4](2020)在《艾迪注射液治疗肺鳞癌靶基因筛选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肺癌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病死率都很高的癌症,为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疾病负担。其中,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LUSC)约占所有肺癌的30%-40%,患者预后较差且缺乏效果明确的靶向药物。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探索肺鳞癌患者预后相关和免疫相关的基因标志物;探究艾迪注射液治疗肺鳞癌的潜在靶点和机制并验证。方法1)文献计量学分析:根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三个中文数据库,以及英文文献数据库PubMed,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23日;然后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利用EndNote 7软件进行文献筛选并手工标引和核对需要分析的词条;最后利用书目共现系统分析软件BICOMS 2.0和相关辅助软件如gCluto、Ucient和NetDraw,分析中药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2)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从TCGA数据库得到LUSC患者相关的表达谱、表型和生存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然后利用差异表达分析、单变量COX风险比例回归和LASSO方法,筛选出预后相关基因,得到预后预测模型(即预后指数);接下来在7个独立GEO数据集中验证其预测效果,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合并验证结果,同时还对其预测能力与已有文献中的基因标志物做对比;最后通过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在线分析工具CIBERSORT、免疫相关基因数据库ImmPort等,研究LUSC患者免疫相关的基因标志物和免疫细胞浸润情况;3)网络药理学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回顾,研究艾迪注射液的有效成分;然后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索艾迪注射液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得到“药-靶”网络关系图;再次结合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的手段,得到艾迪注射液与LUSC患者预后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得到艾迪注射液与LUSC相关的“药-靶”子网络;最后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以及对核心靶基因的功能的分析,研究艾迪注射液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并预测艾迪注射液治疗LUSC的潜在作用机制。4)基础实验:首先通过MTT法观察艾迪注射液对人LUSC细胞NCI-H226生长的抑制作用;然后通过Annexin V/PI双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的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最后,对p53通路、凋亡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p53、BAX、Bcl-2、CASP3、CDK1和CyclinB1进行qRT-PCR和WB检测,以验证艾迪注射液治疗LUSC的作用机制。结果1)中药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共687本中文期刊刊载的6308篇研究和128本英文期刊刊载的370篇研究被纳入分析,其中第一篇中、英文文献分别发表于1977年和1986年。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相关研究,但研究的中心仍然在中国大陆(占所有国家和的地区发文频次的67.69%),且国内的研究中心在江苏、上海等东部地区。虽然相关研究数量飞速增长,但质量普遍不高,中文主要刊载在非中文核心期刊上,而英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不高。中药治疗肺癌的研究热点为临床疗效和基础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针对肺腺癌的研究居多。2)LUSC预后的基因标志物、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基因:对TCGA中533个LUSC样本的表型、预后以及20530个mRNA和1046个miRNA的表达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18个RNA(SCRIB、PLIN2、COBL、TRIB3、RHOF、PAQR5、TGM2、STC2、RPH3AL、MYEOV、TREM1、TMEM99、S1PR5、STAR、GALNT14、AP3B2、DQX1和hsa-mir-101-2)组成的预后基因标志物,其风险比(Hazard ratio,HR)为3.40(2.33,4.96),且在7个独立的GEO数据集中进行验证,合并的HR仍然是统计学显着的。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与LUSC患者的总生存期相关,浆细胞、阳性自然杀伤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与无进展生存期相关,其中阳性自然杀伤细胞可能是疾病进展的保护性因素(HR=0.03<1,p=0.0472),其余均为预后危险因素。同时,由于A2M与单核细胞存在相关性(r=0.212,p<0.05),B2M与阳性自然杀伤细胞存在相关性(r=0.199,p<0.05),故A2M和B2M可能是与LUSC患者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3)艾迪注射液共有22种有效成分,其中13个有效成分和对应的102个靶基因构成了艾迪注射液的“药-靶”互作用网络。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数据挖掘的手段,得到艾迪注射液与LUSC患者预后相关的8个有效成分(斑蝥素、松柏苷、异嗪皮啶、芒柄花素、紫丁香苷、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g3)和7个核心基因(CASP3、CHRM3、LTA4H、PDE3A、DPP4、STAR和HTR3A)的互作用网络。最后由于艾迪注射液的靶基因中包含TP53、BAX、BCL-2和CASP3等基因,且功能富集于大多数癌症相关通路如p53信号转导通路、凋亡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说明艾迪注射液治疗LUSC的可能机制之一是激活了这些通路。4)首先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给药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24h、48h和72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1.29mg/ml、47.13mg/ml和26.09mg/ml。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艾迪注射液能够诱导H226细胞凋亡并发生G2/M期阻滞,且呈现出与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的正相关性。最后通过qRT-PCR和WB技术,得到给药48h后,高、低浓度的艾迪注射液都会使得p53表达上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上调、CDK1和CyclinB1表达下调。结论1)目前中药治疗肺癌研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核心作者间合作紧密,但现有中英文研究的质量普遍不高。2)本研究得到由18个RNA组成的LUSC预后基因标志物,对LUSC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其次LUSC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A2M和B2M可能是LUSC患者潜在的免疫相关预后标志物。3)艾迪注射液共有22个有效成分和102个靶基因,其中与LUSC患者预后相关包括8个有效成分和7个核心基因,艾迪注射液治疗LUSC潜在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激活p53信号转导通路、凋亡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从而起到抑癌作用。4)实验证实艾迪注射液可以抑制人LUSC细胞NCI-H226的生长,能够诱导H226细胞凋亡并发生G2/M期阻滞,验证了艾迪注射液抑制H226细胞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激活p53通路、凋亡通路和细胞周期通路,导致H226凋亡和G2/M期阻滞,从而起到抑癌作用。
袭悦[5](2019)在《大肠癌的舌象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分析各类舌象在大肠癌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相关因素,为临床上大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等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收集整理120例大肠癌患者的病历及舌象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化疗情况、有无手术、分期、D-二聚体等指标,运用SPSS24.0分析大肠癌舌象分布与上述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大肠癌患者舌色分布规律由多到少为:青紫舌>淡红舌>红降舌>淡白舌;大肠癌患者舌苔分布规律由多到少为:黄腻苔>白腻苔>薄白苔=薄黄苔>少苔/无苔;(2)大肠癌患者舌色及舌苔分布与其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3)化疗后的大肠癌患者青紫舌比例明显高于未化疗患者,黄腻苔、白腻苔、少苔/无苔比例亦高于未化疗者;(4)术后的大肠癌患者薄白苔所占比例最大,未手术的大肠癌患者黄腻苔、白腻苔的比例较高,而其舌色分布与手术情况无明显相关性;(5)Ⅰ期、Ⅱ期大肠癌患者以淡红舌和薄白苔分布最多,Ⅲ期、Ⅳ期则以青紫舌、黄腻苔多见;(6)不同舌色组之间,大肠癌青紫舌的D-二聚体明显高于其他组,而不同舌苔组大肠癌的D-二聚体值统计学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大肠癌患者舌色分布与化疗,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青紫舌的D-二聚体值相对较高;大肠癌患者舌苔分布与化疗、手术、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黄腻苔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舌苔。而舌象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
张家玄[6](2017)在《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舌象的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对比慢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象、胃镜象等临床资料,探讨两者中医辨证分型、舌象分布规律的差异,以及舌象与胃镜下形态的关系。方法本课题为前瞻性研究,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0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经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症状、中医舌象、胃镜象、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应用分析软件对所采集的舌象进行图像处理,对舌色、舌形、苔质、苔色及舌下脉络进行定性分析,探索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舌象分布规律的差异,以及舌象与胃镜下形态的关系。结果本课题共纳入患者146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胃癌48例。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情况: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胃虚弱型(31%)、肝胃郁热型(27%)、肝胃气滞型(1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脾胃虚弱型(37%)、肝胃郁热型(30%)、肝胃气滞型(13%)。以《第7版AJCC肿瘤分期手册》为依据,将胃癌患者进行TNM分期,研究显示:Ⅰ期主要为气血亏虚型(36%),Ⅱ期主要为肝气犯胃型(29%),Ⅲ期主要为气血亏虚型(37%)、Ⅳ期主要为气滞血瘀型(37%)。胃癌术前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肝气犯胃型(30%);术后主要为气血亏虚型(36-43%)。舌象研究:本课题患者舌象研究以西医明确诊断为分组标准,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30例、胃癌I&II期组18例和胃癌III&IV期组30例。舌色研究:四组皆以紫舌最多,分别占90%、93%、89%和88%;右侧舌色分布的组间比较和舌形分布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苔研究:苔质分布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皆以薄苔为主,分别占47%和43%;胃癌I&II期组和胃癌III&IV期组皆以腻苔为主,分别占44%和40%。苔色研究:四组患者苔色均以白色为主。胃镜下形态研究:以98例慢性胃炎患者和30例未行手术切除胃癌患者胃镜下形态为研究对象,并与舌象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形态与舌形、苔质的分布具有相关性,其中黏膜皱襞正常组与异常组的舌形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膜糜烂组与黏膜无糜烂组的舌形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有颗粒/结节状组与黏膜无颗粒/结节状组的苔质分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舌象与胃镜下形态表现无相关性。结论(1)慢性胃炎和胃癌的中医证型分布提示两者具有以虚为本的共性,并与脾、胃、肝的关系密切;(2)慢性胃炎右侧舌色(p<0.01)、舌形(p<0.01)和苔质(p<0.05)与胃癌患者有统计学差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右侧舌色多呈暗紫色,而胃癌III&IV期患者的右侧舌色多呈淡紫色;慢性胃炎患者的舌形以点刺舌和裂纹舌为主,而胃癌患者的正常舌形者较多;慢性胃炎患者以薄苔为主,而胃癌患者以腻苔为主。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均以紫舌(83-93%)为主,并可见舌下脉络异常(30-50%);(3)胃镜下形态(黏膜皱襞异常、糜烂和颗粒或结节状)与舌形和苔质可能相关。
梁浩荣(LEUNG Ho Wing)[7](2016)在《子宫腺肌病舌象特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D)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以35-50岁经产妇多发,临床表现为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和不孕。近年本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困扰女性身心健康的妇科多发病。临床实践证明,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病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缓解或消除痛经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且副作用少、远期疗效稳定,故有关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及基础理论和实验方面的研究值得深入探索。本研究以舌诊作为切入点,在子宫腺肌病文献研究及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合数码摄像技术与计算机图像技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舌质、舌形、舌苔及舌下络脉进行探讨,并运用色度学量化分析舌色的R、G、B值,以期总结子宫腺肌病的舌象特征,为本病舌诊提供客观量化指标,为辨证论治与判断预后转归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并为今后建立客观规范化的舌象评判标准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分文献研究、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三个部分:1.文献研究:系统整理了中医舌诊的历史沿革、舌诊实验与临床研究概况,及子宫腺肌病的证侯与舌诊研究现况,为探讨本病的舌象特征提供参考和指导。2.文献分析: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于2005年至2014年所收录有关子宫腺肌病舌象记录的文献,藉此探析已报道文献的子宫腺肌病舌象共性。3.临床研究:以子宫腺肌病患者与非子宫腺肌病患者各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码相机照相记录舌图像,并采用表格收集患者病历资料,将数据和舌图像输入计算机,使用图形软件和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从而量化分析子宫腺肌病的舌象特征。结果:1.文献分析:初步获得子宫腺肌病的舌象共性是:(1)暗舌,总体出现频次为77.56%,主要包括紫暗舌、淡暗舌、暗红舌、暗舌、淡紫舌等5种,其中紫暗舌所占比重最大,占42.24%。(2)瘀斑舌,总体出现频次75.19%。(3)白苔,总体出现频次为71.48%。2.临床研究:(1)12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舌质包括淡红舌、淡白舌、红绛舌、暗红舌、淡暗舌、紫暗舌,按所占比重由大至小依次为:淡暗舌>紫暗舌>暗红舌>淡白舌>红绛舌>淡红舌。其中淡暗舌(30.83%)、紫暗舌(28.33%)、暗红舌(21.67%)三种主要舌质合共97例,占总样本的80.83%。子宫腺肌病组患者与非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舌质分布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2)舌形主要表现为瘀斑舌(39.17%)、胖大舌(17.50%)、齿痕舌(16.67%)。子宫腺肌病组患者与非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舌形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苔色以白苔为主(62.50%),其次为黄苔(27.50%)、灰苔(10.00%)未见黑苔。苔质主要表现为薄苔(37.50%)及腻苔(23.33%),其次按厚苔>润苔>燥苔>剥苔>腐苔递减。子宫腺肌病组患者与非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苔色与苔质分布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舌下络脉表现如下:色泽呈青紫色(49.17%)、紫黑色(34.17%);宽径2-2.6mm(39.17%)、≥2.7mm者(55.00%);主干长度超过3/5者(73.33%);局限性曲张者(65.00%)、弥漫性曲张者(33.33%);饱满隆起者(51.67%)、明显隆起或呈圆柱形者(48.33%);外带呈囊柱状、粗枝状、葡萄串状者(45.00%)。按陈氏积分法计算,总积分均为14.13±1.92。子宫腺肌病组患者与非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舌下络脉以上各分项及总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5)子宫腺肌病患者共有六个证型,其中气滞血瘀证所占比重最大(占42.50%),其次为肾虚血瘀证(占21.67%),第三位是气虚血瘀证(占13.33%),其余证型比重均小于10%。综合三种主要证型的舌象表现,可归纳为淡暗舌、紫暗舌、暗红舌,多伴有瘀斑或胖大齿痕舌,舌苔为薄白苔或白腻苔,舌下络脉异常明显。(6)子宫腺肌病不同证型的舌象既有共同特征,亦有不同之处。气滞血瘀证舌象以紫暗舌、瘀斑舌为主;肾虚血瘀证舌象以淡暗舌、胖大舌为主;气虚血瘀证舌象以淡白舌、齿痕舌为主;痰瘀互结证舌象以淡暗舌、胖大齿痕舌、腻苔为主;热灼血瘀证舌象以红绛舌、点刺裂纹舌、黄燥苔为主;寒凝血瘀证舌象以淡暗舌、瘀斑舌、白润苔为主。(7)舌质色度学研究显示子宫腺肌病患者与非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舌质R、G、B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两组淡暗舌、紫暗舌、暗红舌的R值和B值差异尤其显着(P<0.01)。结论:1.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舌质表现为暗舌,其特征是舌色变暗,缺少光泽,主要包括淡暗舌、紫暗舌、暗红舌三种舌质,共占总样本数的80.83%,反映出子宫腺肌病血瘀内阻的病理实质。2.舌形特征为瘀斑舌,占总样本数的39.17%。瘀斑舌多与淡暗舌或紫暗舌同时并见。3.舌苔以白苔、薄苔和腻苔为主。舌苔表现与血瘀主证关系不大,但与痰浊兼证关系密切,观察舌苔对临床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舌下络脉异常较严重,色泽多呈青紫色和紫黑色,主干形态曲张隆起,总积分为14.13±1.92,属于典型血瘀证的舌络表现。5.舌质的色度学特征主要表现为R值降低、B值升高,显示舌色变青、变紫及变暗,符合血瘀证的舌象特点,说明子宫腺肌病患者普遍存在血液循环障碍,程度比其他妇科病患者更为严重。6.子宫腺肌病不同证型的舌象与所属证型的病机相吻合,认为综合观察舌质、舌形、舌苔及舌下络脉,有助于辨别子宫腺肌病的证侯类型,以及判断寒热虚实的病理变化。7.子宫腺肌病舌象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血瘀是病变的中心环节;痰浊是发病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肾虚是发病之根本。舌象特征反映出本病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的病理格局。
张艳丽[8](2014)在《噎膈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癌EC970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食管癌EC9706细胞建立体外模型,观察中医临床确诊的食管癌血瘀型(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对离体癌细胞具有促增殖/抑制作用;分析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中医噎膈血瘀型患者血清对EC970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期揭示血液内环境对食管癌发生及中医噎嗝血瘀证形成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将EC9706细胞接种于Φ100mm培养皿中,以10%小牛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温度设定在37℃,饱和湿度为5%的CO2培养箱孵育,细胞贴壁24h,饥饿24h,分别加入食管癌血瘀型患者血清(T组)、脾气虚型患者血清(Q组)和健康志愿者血清(P组)的培养液,设置6个梯度患者血清浓度为31.25,62.5,125,250,500,1000μl/10ml培养液体积,空白对照组(C组)加完全自由培养基。孵育48h后,利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运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免疫印迹法观察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生长半数增殖浓度(PI50):各组人血清均对细胞增殖具有刺激作用,血清浓度与细胞增殖率呈正相关,应用F检验,拟合曲线方程,得出T组PI50=840μl/10ml培养液体积,Q组PI50=1180μl/10ml培养液体积,P组PI50=1243μl/10ml培养液体积。2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形态的影响:与C组相比,T组、Q组和P组细胞增长迅速,形体偏大、饱满,细胞间隙缩小;培养基内细胞汇合率高,表现在细胞数目和形态上有很大差异。Q组、P组细胞连接不甚紧密,T组细胞连接成网状。3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显示T组细胞S期(增殖期)所占百分比为(38.85±3.11)%,与C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4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鳞癌EC970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应用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处理的EC970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各蛋白条带与各对照组相比增强,说明噎嗝血瘀型患者血清对其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组蛋白表达强度依次为T>Q>P>C。结论1噎膈血瘀证患者血清刺激EC9706细胞增殖与诱导细胞进入S增殖期、增强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2噎膈血瘀证患者血液微环境是食管癌得以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成晓霞[9](2013)在《大金发藓抗癌活性组分分析及其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加之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据WHO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每年患恶性肿瘤的人数达1200万,到2020年全球肿瘤发病率将上升50%。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药物的治疗,但化学药物杀伤肿瘤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尤其是造血组织和细胞,常引起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低下等副反应,同时还容易产生抗药、耐药性及不同程度的致突变遗传毒性。此外,尚有一部分癌肿对化疗无反应,导致治疗困难。因此,寻求疗效好且毒副作用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成为临床治疗癌症的迫切需求。在经历了化学合成药物的多次药害之后,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了自然界,从中草药植物中寻找毒副作用小,疗效独特的抗癌及辅助药物成为治疗肿瘤的希望和新途径,并且是当今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中草药药源广泛、价格低廉、应用历史悠久,具有不良反应少、遗传毒性低等优点,可以在治疗癌症的同时对机体的功能从根本上进行恢复,增强病人免疫力,延长生存期,是当前防治肿瘤新药研发的热点。中草药次生代谢产物在化合物类型、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组合化学样品库”,存在着广泛的生物活性物质。据统计,我国当前已对药用植物中28个科(属)的3000多种中草药进行了抗癌筛选,其中含有抗癌活性成分的中草药约有200种,然而苔藓植物因其个体微小不易识别,混杂丛生不易收集,缺乏直接的经济价值而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研究者从苔藓植物中分离获得了大量结构独特、生物活性显着的化合物,其中许多可作为新药研究的良好先导化合物,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大金发薛(Polytrichum commueL.ex Hedw.)属于藓纲、金发藓目、金发藓科、金发藓属植物,又名独根草、土马鬃等,生于林下湿地,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其作为药用苔藓被收录在《本草纲目》及《中华本草》中,全草入药,味甘,性寒,主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等症。早在1952年,Morris Belkin等研究发现,桧叶金发藓(Polytrichum junipurum Hedw.)的乙醇提取物和酸提取物能使小鼠sarcoma 37肉瘤坏死。在1977年《本草纲目》(校点本)中记载大金发藓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一定抑制作用。90年代初,Guo-qiang Zheng等学者从金发藓属的多形拟金发藓(PoPytrichum ohiionse Ren&Card)中分离出5种新结构骨架的苯并萘并呫吨酮类化合物(benzonaphthoxanthenones),从变形金发藓[Polytrichumpallidisetum(Funck)G.Sm.]中得到3种新型苯并萘并咕吨酮类化合物(benzonaphthoxanthenones)和2种新结构的联苄并苯乙烯醛基(cinnamoyl bibenzyls)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9PS小鼠白血病细胞和多种人类肿瘤细胞(A-549肺癌、MCF-7乳腺癌、HT-29结肠癌、RPMI-7951黑色素瘤和U-251胶质瘤)表现出细胞毒性。傅芃等在2009年从大金发藓中新分离出3种化合物(S,Z)-5-苯乙烯基-7-羟基二氢黄酮(communinA),(S,E)-5-苯乙烯基-7-羟基二氢黄酮(communin B)和苯并萘并咕吨酮衍生物(ohioensinF)。其中,communinB和ohioensinF对A-549人肺癌肿瘤细胞株,LOVO人肠癌细胞株,MDA-MB-435人乳腺癌细胞株,HepG2人肝癌细胞株,6T-CEM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均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而6T-CEM人T细胞白血病细胞对药物处理最为敏感。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大金发藓在抗肿瘤特别是白血病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秦巴山区药用苔藓大金发藓为研究材料,首先通过试管法、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了大金发藓乙醇提取物及各极性成分组的化学成分;进而选择不同肿瘤细胞,利用MTT法对大金发藓抗癌活性成分进行筛选;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印迹、单细胞凝胶电泳等技术,研究了大金发藓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成分组对L1210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目前得到研究结果如下:1.大金发藓乙醇提取物(EPCLH)中含有生物碱、黄酮、皂苷、蒽醌、香豆素类化合物,氯仿成分组中主要富含生物碱类化合物,乙酸乙酯成分组中以黄酮类成分为主,正丁醇成分组则富集了大量皂苷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图显示从EPCLH中共分离得到17个特征峰,比较大金发藓各极性成分组间所得峰谱,结果说明各成分组已实现完全分离且所含化学成分保持完整。2.EPCLH能显着抑制离体培养的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性,但对MDA-MB-231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毒性作用稍弱,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人鼻咽癌Eca-109细胞和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但对人结直肠癌SW-620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相同条件下,EPCLH几乎不影响人肾胚上皮细胞HEK-293的生长。3.大金发藓乙酸乙酯成分组(EEF)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能力最为突出,对L1210细胞、K562细胞及U93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34.56 μg/mL、44.40μg/mL和67.21 μg/mL。将EEF(15~55 μg/mL)作用于HEK-293人肾胚上皮细胞,其存活率均不低于90%。4.比较相同条件下采集的大金发藓孢子体和配子体乙醇提取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相同药物浓度下,大金发藓孢子体乙醇提取物对L1210细胞、K562细胞及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明显优于其配子体。5.大金发藓乙醇提取物(EPCLH)作用于L1210细胞后,细胞核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磷脂酰丝氨酸发生外翻的细胞百分比与药物剂量呈现正相关,同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随药物剂量增大而显着下降。以上结果提示,EPCLH对L1210细胞的增殖抑制可能通过诱导其发生凋亡而实现,在此过程中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损伤可能是诱因之一。6.大金发藓乙酸乙酯成分组(EEF)能够诱导L1210小鼠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且线粒体途径可能在凋亡发生中起关键作用;EEF可促使细胞内ROS含量显着上升,加入NAC可明显提升细胞存活率,并缓解由EEF导致的细胞线粒体损伤,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造成的细胞DNA片段化比例,提示ROS在EEF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EEF还可将细胞周期进程阻滞在S期,并对细胞膜产生损伤,同时影响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变化。
罗汉文[10](2011)在《脾胃理论的形成及其在骨伤科临床方面运用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脾胃是五脏六腑中具有特色的一对脏腑,理论上说,它们是“后天之本”,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临床上说,从脾胃着手治疗疾病,更符合中医调理的特色,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说也是五脏中唯一的一个自成系统的学说,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研究目的在于粗浅地探讨中医脾胃理论的形成及其导师陈志维教授在骨伤科方面的运用中医脾胃论的临床经验,为脾胃学说寻找更深刻的理论渊源,拓宽中医脾胃理论治疗骨伤科方面疾病的治疗思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和总结前人留下的文献和医案,探讨中医脾胃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寻求中医脾胃理论的奠基、发展、充实和完善的历史过程。通过跟师随诊,做好随师笔记,收集典型病例,分析随师临证心得,总结导师陈志维教授在骨伤科方面的运用中医脾胃论的临床经验。并通过临床研究,运用健脾的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120例创伤后皮肉缺损的病人,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口服中药后第3,7,13天取创面的组织做活检。观察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组织的毛细血管数和成纤维细胞数,探讨运用中医脾胃理论处方用药能否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从而进一步验证中医脾胃论在骨伤科方面的应用价值。成果:中医脾胃理论的形成分四个阶段即:奠基于秦汉时期、发展于魏晋隋唐、充实于宋金元、完善于明清时期。也就是说:中医脾胃理论,经历了从《内经》、《伤寒论》到李东垣的《脾胃论》方趋形成,直到明清,叶氏胃阴学说的创立,使脾胃理论在阴阳、气血、升降、温燥、刚柔方面更趋完善,从而给后世治疗脾胃病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主统血,主四肢、肌肉等。脾胃共为气血生化之源。这些功能对维护人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运用补益脾胃的方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显着的疗效。因此对脾胃学说本质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医学界广泛的兴趣。目前特别是对脾本质及健脾益气类方药的研究逐渐深入,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传统与现代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生理、生化、病理等多学科、多指标、多途径,由临床到实验及动物模型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对加速中医现代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陈志维教授深受此影响,据此,陈志维教授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视脾胃,多从脾胃着手进行治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辨证方法和治疗原则。认为脾胃就好像大地生长万物一样,脾胃是五脏之气协调通畅、正常运转的枢轴;如若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陈志维教授根据骨伤科的特点从脾胃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以及脾胃的相互关系理解入手,引经据典,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深入细致分析,逐步建立了“治伤当重脾胃”的基本思想,认为应在此基础上将调理脾胃法贯穿骨折治疗的始末,并在伤科临证时形成了“治伤三期辨证调理脾胃”的学术思想。将脾胃理论广泛运用于骨折、软组织损伤和伤科杂病方面,大大地丰富了中医骨伤疾病内治法的内涵。我们根据陈志维教授的运用中医脾胃理论的经验,经过临床实验运用健脾的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创伤后皮肉缺损的病人,发现该组患者创面组织的毛细血管数和成纤维细胞数较对照组多,肉芽组织增生较对照组早而快。运用健脾的方药能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增强创面组织中bFGF及EGF蛋白表达,加速伤口的愈合,体现了脾主四肢、肌肉中医理论的临床运用价值。结论: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的理论在今天仍广泛而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和《伤寒论》奠定了脾胃理论的基础。古代医家喻脾胃为土,而土为万物生长发育之本,脾胃不仅仅是指脾胃解剖学的概念,而主要的是以比类取象的方法籍以说明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内经》认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由于“胃为水谷之海”,人“以胃气为本”,而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又有脾胃为“五脏之本”,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泉的说法。李杲以脾胃理论,阐发内伤热中证,不落窠臼,独创新义,自成一家,形成了较系统的中医脾胃理论,对后世医家薛己、张介宾、李中梓、叶桂等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关于脾与胃之间的密切生理联系,《内经》亦作了正确的说明,指出脾胃同居中焦,共同消化吸收水谷精微,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津,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胧,水津四布,五津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撰度以为常也”,即是指此而言。并还把脾胃的重要生理功能称之为“胃气”提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正因为人体脏腑组织、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无不需要脾胃所化生的气血以濡养,所以当脾胃之气既伤,则元气也不能充而衰少,则人体阴阳失衡,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脾胃是五脏六腑中具有特色的一对脏腑,从理论上说,它们是“后天之本”,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笔者临床实验研究发现根据中医脾胃理论治疗创伤后皮肉缺损的病人能有效地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从临床上说,从脾胃着手治疗疾病,更符合中医调理的特色,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脾胃学说也是五脏中唯一的一个自成系统的学说,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粗浅地探讨中医脾胃理论的形成及其在骨伤科方面的运用价值,抛砖引玉,为脾胃学说寻找更深刻的理论渊源,从而拓宽中医脾胃理论治疗骨伤科方面疾病的治疗思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二、各类消化道癌症患者舌质颜色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各类消化道癌症患者舌质颜色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
1.1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
2 中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
2.1 胃溃疡病名病位源流考 |
2.2 胃溃疡的病因病机 |
2.3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
3 瑶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
3.1 病因病机 |
3.2 治疗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稠膏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 |
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分析讨论 |
3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影响 |
3.2.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热板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5 分析讨论 |
4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
4.2.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
4.2.3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
4.2.4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
4.3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5 分析讨论 |
5 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 |
5.4 实验模型的选择和改良 |
6 九龙十八症汤对胃溃疡(胃热证)大鼠的疗效评价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3 统计学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5 分析讨论 |
6.5.1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6.5.2 九龙十八症汤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6.5.3 九龙十八症汤对胃溃疡(胃热证)作用的机理探讨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YKL-40、RBP-4、TNF-α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古代医家对于银屑病的认识 |
1. 银屑病病因病机的古代认识 |
2. 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近现代探索 |
3.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的现代认识 |
4.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型辨证论治的现代认识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YKL-40的研究进展 |
1. YKL-40的结构与功能 |
2. YKL-40与银屑病 |
3. YKL-40与其他疾病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RBP-4的研究进展 |
1. RBP-4结构与功能 |
2. RBP-4与银屑病 |
3. RBP-4与其他疾病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TNF-α的研究进展 |
1. TNF-α结构与功能 |
2. TNF-α与银屑病 |
3. TNF-α与其他疾病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实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肥胖标准 |
1.6 主要试剂来源及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标本的收集及保存 |
2.2 血清YKL-40的测定 |
2.3 血清RBP-4的测定 |
2.4 血清TNF-α的测定 |
2.5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YKL-40、RBP-4、TNF-α在银屑病组三证型与对照组差异比较 |
3.3 YKL-40、RBP-4、TNF-α在银屑病组三证型间差异比较 |
3.4 YKL-40、RBP-4、TNF-α在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差异比较 |
3.5 YKL-40、RBP-4与TNF-α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3.6 YKL-40、RBP-4、TNF-α与PA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7 YKL-40、RBP-4、TNF-α与BMI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YKL-40、RBP-4、TNF-α的相关性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调查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进展 |
1 中风病的中医内涵与表现 |
2 中药辨证治疗 |
3 针刺治疗 |
4 中成药治疗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研究进展 |
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 |
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 |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炎 |
4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 |
5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毒性疾病 |
6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呼吸道感染 |
7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症状群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
2 中医方证思想研究现状 |
3 中成药临床适应症状群与精准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德尔菲法症状条目筛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1 成立工作小组 |
2 建立条目池 |
3 专家遴选 |
4 德尔菲法问卷设置 |
5 统计分析及指标 |
三、研究结果 |
1 条目池建立结果 |
2 第1轮专家咨询结果 |
3 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 |
4 第3轮专家咨询结果 |
四、讨论 |
1 德尔菲法的应用 |
2 适应症状群的条目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数据的适应症状群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1 方案设计 |
2 研究资料 |
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4 信息采集 |
5 数据录入 |
6 统计分析方法 |
7 质量控制 |
三、研究结果 |
1 基本资料 |
2 临床相关情况 |
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状群筛选 |
四、讨论 |
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 |
2 醒脑静注射液适应证候分析 |
3 中风病疗效评价标准的选择 |
4 中成药适应症状群的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1轮 |
附录2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2轮 |
附录3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适应症专家问卷-第3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艾迪注射液治疗肺鳞癌靶基因筛选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2 肺癌的病理分型 |
1.1.3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
1.1.4 中药治疗肺鳞癌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方法 |
1.4.2 生物信息学方法 |
1.4.3 网络药理学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中药治疗肺癌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数据及方法 |
2.2.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
2.2.1.1 中文文献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
2.2.1.2 英文文献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
2.2.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及文献筛选 |
2.2.2.1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
2.2.2.2 文献筛选 |
2.2.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 |
2.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3.1.1 中文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3.1.2 英文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3.2 历年文献发表数量 |
2.3.2.1 中文发文量分析 |
2.3.2.2 英文发文量分析 |
2.3.3 国家和地区分布 |
2.3.3.1 中文文献地区分布 |
2.3.3.2 英文文献国家及地区分布 |
2.3.4 机构分布 |
2.3.4.1 中文作者机构分布 |
2.3.4.2 英文作者机构分布 |
2.3.5 期刊来源 |
2.3.5.1 中文期刊来源分析 |
2.3.5.2 英文期刊来源分析 |
2.3.6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
2.3.6.1 中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
2.3.6.2 英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
2.3.7 关键词共现分析 |
2.3.7.1 中文关键词共现分析 |
2.3.7.2 英文关键词共现分析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肺鳞癌患者预后和免疫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数据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1.1 肺鳞癌患者的训练集数据来源 |
3.2.1.2 预后相关基因的验证数据集 |
3.2.1.3 免疫相关基因数据来源 |
3.2.2 统计分析方法 |
3.2.2.1 差异表达分析 |
3.2.2.2 COX风险比例回归 |
3.2.2.3 LASSO方法 |
3.2.2.4 预后模型建立及评估 |
3.2.2.5 meta分析方法 |
3.2.2.6 GO与 KEGG富集分析 |
3.2.2.7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工具 |
3.3 结果 |
3.3.1 肺鳞癌患者预后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1 肺鳞癌患者预后相关基因的筛选结果 |
3.3.1.2 预后指数的建立及生存分析 |
3.3.1.3 模型评估 |
3.3.1.4 肺鳞癌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分析 |
3.3.1.5 模型预测效果验证与比较 |
3.3.1.6 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 |
3.3.2 肺鳞癌患者免疫相关基因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2.1 肺鳞癌患者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和肺鳞癌患者免疫细胞润情况分析 |
3.3.2.2 肺鳞癌患者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
3.3.2.3 肺鳞癌患者免疫基因与生存相关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艾迪注射液治疗肺鳞癌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回顾 |
4.2.2 艾迪注射液有效化学成分的靶蛋白检索 |
4.2.3 药-靶互作用网络分析 |
4.2.4 数据挖掘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4.3 结果 |
4.3.1 艾迪注射液的有效成分 |
4.3.2 艾迪注射液的药-靶互作用网络 |
4.3.3 艾迪注射液靶基因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3.4 艾迪注射液与肺鳞癌患者生存相关的药-靶蛋白子网络分析 |
4.3.5 艾迪注射液治疗肺癌的靶基因的GO及 KEGG富集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艾迪注射液对人肺鳞癌细胞NCI-H226生长、周期及凋亡的机制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5.2.1.1 实验试剂 |
5.2.1.2 实验仪器 |
5.2.2 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生长的影响 |
5.2.2.1 细胞培养 |
5.2.2.2 浓度梯度培养基配制 |
5.2.2.3 噻唑蓝还原法(MTT)检测艾迪注射液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5.2.2.4 数据处理 |
5.2.3 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
5.2.3.1 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 |
5.2.3.2 数据处理 |
5.2.4 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2.4.1 实验器具的处理和准备 |
5.2.4.2 实验过程 |
5.2.4.3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 |
5.2.5 Western Blot检测预后相关蛋白的表达 |
5.2.5.1 主要工作液的配置 |
5.2.5.2 实验步骤 |
5.2.5.3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 |
5.3.1 MTT法检测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5.3.2 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周期的影响 |
5.3.3 艾迪注射液对H226细胞凋亡的影响 |
5.3.4 PCR结果 |
5.3.5 WB结果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缩略语表 |
附录二 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肺癌组织学分型标准 |
附录三 体力状况ECOG评分标准(ZUBROD-ECOG-WHO标准) |
附录四 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文献检索策略 |
附录五 参考文献中提取的肺鳞癌预后基因标志物 |
附录六 肺鳞癌患者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分析 |
附录七 肺鳞癌预后基因标志物对其他癌症的预测效果 |
附录八 艾迪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及其靶蛋白信息 |
附录九 艾迪注射液的七个关键靶基因在所有癌症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
附录十 NCI-H226细胞证书 |
附录十一 流式细胞仪检测NCI-H226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与项目与会议 |
致谢 |
(5)大肠癌的舌象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病例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基线资料 |
2 舌象研究方法及注意事项 |
2.1 舌象观察采集 |
2.2 诊舌的方法 |
2.3 观察内容 |
2.4 注意事项 |
3 研究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大肠癌患者的舌色、舌苔分布特点构成情况 |
5.1.1 大肠癌患者的舌色分布特点构成情况 |
5.1.2 大肠癌患者的舌苔分布特点构成情况 |
5.2 不同性别大肠癌患者的舌色、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2.1 不同性别大肠癌患者的舌色分布特点分析 |
5.2.2 不同性别大肠癌患者的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3 不同年龄段的大肠癌患者舌色、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3.1 不同年龄段的大肠癌患者舌色分布特点分析 |
5.3.2 不同年龄段的大肠癌患者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4 化疗对大肠癌舌色、舌苔分布特点的影响分析 |
5.4.1 化疗对大肠癌舌色分布特点的影响分析 |
5.4.2 化疗对大肠癌舌苔分布特点的影响分析 |
5.5 不同手术情况的大肠癌患者舌色、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5.1 不同手术情况的大肠癌患者舌色分布特点分析 |
5.5.2 不同手术情况的大肠癌患者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6 不同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舌色、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6.1 不同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舌色分布特点分析 |
5.6.2 不同分期的大肠癌患者舌苔分布特点分析 |
5.7 不同舌色、舌苔的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值的分析对比 |
5.7.1 不同舌色的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值的分析对比 |
5.7.2 不同舌苔的大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值的分析对比 |
讨论 |
1 研究立论依据 |
2 大肠癌患者舌象变化规律 |
2.1 大肠癌患者舌色变化规律 |
2.2 大肠癌患者舌苔变化规律 |
3 大肠癌患者舌象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
4 大肠癌患者化疗对舌象的影响 |
5 大肠癌患者手术对舌象的影响 |
6 大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对舌象的影响 |
7 大肠癌患者舌象与D-二聚体的关系 |
8 体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肠癌的舌象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舌象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舌诊在胃癌诊疗领域应用与研究 |
1 舌诊溯源 |
2 舌诊研究现代化 |
3 胃癌舌象临床研究 |
4 胃癌舌象实验研究 |
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胃癌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和中医证型 |
2 中医证型与分型、分期 |
3 中医证型与治疗手段 |
4 中医证型与分子分型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资料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入组情况 |
2 基线资料 |
3 资料分析 |
4 结论 |
讨论 |
1 基线资料分析 |
2 中医证型分析 |
3 舌象分析 |
4 胃镜象与舌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数码舌象 |
附录2 中医舌象检查报告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子宫腺肌病舌象特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中医舌诊的历史沿革 |
1.2 舌诊实验研究概况 |
1.2.1 舌生理解剖研究 |
1.2.2 舌微循环研究 |
1.2.3 舌脱落细胞研究 |
1.2.4 舌色鉴定研究 |
1.2.5 舌诊数字图像研究 |
1.2.6 舌下络脉研究 |
1.2.7 舌诊其他研究 |
1.3 舌诊临床研究现况 |
1.3.1 心血管病 |
1.3.2 糖尿病 |
1.3.3 肝硬化 |
1.3.4 肿瘤疾病 |
1.3.5 妇科疾病 |
1.4 子宫腺肌病证候及舌诊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子官腺肌病舌象共性的文献分析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检索与收集方法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统计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文献类型 |
2.3.2 舌色的频数分布 |
2.3.3 舌形的频数分布 |
2.3.4 舌苔的频数分布 |
2.4 讨论分析 |
2.4.1 舌色分析 |
2.4.2 舌形分析 |
2.4.3 舌苔分析 |
2.4.4 舌象共性总结 |
2.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2.1 病例来源 |
3.3 诊断标准 |
3.3.1 西医诊断标准 |
3.3.2 中医辨证标准 |
3.3.3 舌象判定标准 |
3.4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3.4.1 病例组纳入标准 |
3.4.2 对照组纳入标准 |
3.4.3 排除标准 |
3.5 研究方法 |
3.5.1 一般性资料收集 |
3.5.2 舌象观察方法 |
3.5.3 舌图像采集方法 |
3.5.4 舌质色度学取样与数据处理 |
3.5.5 研究质量控制 |
3.5.6 统计学处理 |
3.6 研究结果 |
3.6.1 子宫腺肌病组与非子宫腺肌病组的年龄比较 |
3.6.2 子宫腺肌病组与非子宫腺肌病组的病程比较 |
3.6.3 子宫腺肌病组与非子宫腺肌病组的舌象比较 |
3.6.4 子宫腺肌病不同证型的舌象分布 |
3.6.5 子宫腺肌病舌质的色度学研究 |
3.7 讨论 |
3.7.1 子宫腺肌病组年龄分布特点 |
3.7.2 子宫腺肌病的舌象特征探讨 |
3.7.3 子宫腺肌病不同证型的舌象分析 |
3.7.4 子宫腺肌病舌质的色度学特征探讨 |
3.7.5 子宫腺肌病舌象综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噎膈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癌EC970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人血清对 EC9706 细胞生长刺激的 PI50 值 |
1.2.2 人血清对 EC9706 细胞形态的影响 |
1.2.3. 人血清对 EC9706 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 |
1.2.4. 人血清对 EC9706 细胞 PI3K/AKT 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1.3 讨论 |
1.3.1 西医对食管癌的认识 |
1.3.2 中医对食管癌的认识 |
1.3.3 噎膈血瘀型 |
1.3.4 食管癌与细胞周期 |
1.3.5 食管癌与 PI3K/AKT 信号通路 |
1.3.6 本课题创新之处 |
1.3.7 不足与展望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食管癌中医研究进展 |
2.1 中医对食管癌的认识 |
2.1.1 对食管癌名字的认识 |
2.1.2 对食管癌病机的认识 |
2.1.3 中医辨证论治 |
2.2 中医与食管癌细胞信号通路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噎膈患者证候调查表 |
附录B 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图 |
附录C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原图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大金发藓抗癌活性组分分析及其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苔藓植物及大金发藓研究概况 |
1.1.1 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1.1.2 大金发藓研究概况 |
1.2 肿瘤的形成及抗肿瘤药物研发 |
1.2.1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 |
1.2.2 肿瘤的预防与治疗 |
1.2.3 抗肿瘤药物来源 |
1.3 中医药与肿瘤 |
1.3.1 中药化学成分组 |
1.3.2 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论文的立论依据、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3章 大金发藓化学成分分析 |
3.1 前言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大金发藓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
3.2.2 大金发藓化学成分HPLC分析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大金发藓的抗癌活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配制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肿瘤细胞来源及培养 |
4.2.4 药物处理 |
4.2.5 细胞存活率检测 |
4.2.6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大金发藓乙醇提取物的细胞毒性 |
4.3.2 大金发藓极性成分组的细胞毒性 |
4.3.3 大金发藓对人肾胚上皮细胞HEK-293生长的影响 |
4.3.4 大金发藓孢子体与配子体的细胞毒性比较研究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大金发藓杀伤白血病细胞及其死亡机制探讨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配制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肿瘤细胞来源及培养 |
5.2.4 细胞核形态观察 |
5.2.5 细胞凋亡率定量测定 |
5.2.6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 |
5.2.7 细胞存活率检测 |
5.2.8 Bax 转定位观察 |
5.2.9 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9的活化 |
5.2.10 DNA损伤检测 |
5.2.11 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
5.2.12 活性氧抑制剂实验 |
5.2.13 细胞周期检测 |
5.2.14 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观察 |
5.2.15 细胞膜通透性检测 |
5.2.16 细胞质膜电位检测 |
5.2.17 胞内钙离子浓度检测 |
5.2.18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EPCLH诱导L1210细胞凋亡 |
5.3.2 EEF诱导L1210细胞凋亡 |
5.3.3 ROS在EEF诱导L121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5.3.4 EEF杀伤L1210细胞的其他机制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脾胃理论的形成及其在骨伤科临床方面运用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脾胃理论的形成 |
一、奠基于秦汉时期 |
二、发展于魏晋隋唐 |
三、充实于宋金元 |
四、完善于明清时期 |
第二节 脾胃的生理功能及脾胃与四时五脏的关系 |
一、脾胃的生理功能 |
二、脾胃与四时五脏的关系 |
第三节 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 |
一、脾的解剖 |
二、脾的生理功能 |
三、脾虚本质的研究 |
第二章 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第一节 临床运用脾胃理论的辨证要点 |
一、辨脏腑 |
二、辨虚实 |
三、辨寒热 |
四、辨气血 |
五、辨标本 |
第二节 临床运用脾胃理论的治疗原则 |
一、保护胃气 |
二、调节升降 |
三、燮理阴阳 |
四、注重平衡 |
第三节 陈志维教授在骨伤科方面运用脾胃理论的临床经验 |
一、治疗骨折的临床经验 |
二、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经验 |
三、治疗伤科杂病的临床经验 |
四、应用脾胃理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三章 指导老师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综述 |
一、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二、传统医学研究现状 |
三、文献研究展望 |
第二节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各类消化道癌症患者舌质颜色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包富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2]寻常型银屑病三证型与血清YKL-40、RBP-4、TNF-α的相关性研究[D]. 张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适应症状群研究[D]. 付高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艾迪注射液治疗肺鳞癌靶基因筛选及机制的研究[D]. 张静芸. 兰州大学, 2020(01)
- [5]大肠癌的舌象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 袭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舌象的差异性研究[D]. 张家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1)
- [7]子宫腺肌病舌象特征的文献及临床研究[D]. 梁浩荣(LEUNG Ho W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8]噎膈血瘀型患者血清对食管癌EC970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周期的影响[D]. 张艳丽.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9]大金发藓抗癌活性组分分析及其对白血病细胞杀伤机制研究[D]. 成晓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10]脾胃理论的形成及其在骨伤科临床方面运用价值的研究[D]. 罗汉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