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恢复与发展盐城市棉花生产的技术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谭琳元[1](2020)在《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消费结构不断发生改变,肉蛋奶等畜产品和啤酒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作为优良的饲料和酿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消费需求刚性增加。然而,大麦生产却没有随之增加,国内供给出现明显不足。与此同时,大麦进口大幅快速增加,严重冲击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价格大幅下降、生产规模严重萎缩。鉴于大麦进口大量增长导致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中国商务部于2018年11月和12月分别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立案调查,以期对国内大麦产业进行救济,保障大麦产业安全。因此,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的影响,阐明进口影响的具体表现,防范进口的消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制定与完善大麦进口贸易和国内产业发展等方面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传导、局部均衡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分析等方法,首先对大麦进口贸易现状、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剖析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其次,在描述分析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应用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研究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市场价格和生产的影响程度;再次,采用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评估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最后,采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构建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通过设定不同的大麦进口关税提高情景方案,模拟分析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价格、生产、消费及进口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大麦进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大麦缺乏国际竞争力,难以抵御进口冲击,影响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生产成本较高、价格无竞争力、品质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以及进口关税水平较低。(2)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与损害。首先,大麦进口价格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传导影响,影响程度高达18.11%,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价格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影响程度最高达20.43%;其次,大麦进口量对国内大麦生产具有显着挤出影响,影响程度达7.11%。大量低价进口大麦挤占国内大麦市场,导致国产大麦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产量持续下降。(3)大麦进口存在依赖性风险。大麦进口集中度过高,进口依存度显着上升,自给率大幅下降,产业控制力减弱,威胁产业安全发展。(4)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国内大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以最大大麦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为例,在《中澳自贸协定》下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实行零关税为参照,关税分别提高到3%、12%和20%,大麦饲用消费需求量将分别下降3.50%、12.29%和16.77%,对国内大麦饲用需求影响显着;国内大麦价格分别上涨2.89%、11.54%和19.23%,种植面积分别增加0.43%、1.64%和2.48%,总产量分别提高1.00%、3.86%和5.88%,对国内大麦产业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大麦净进口量分别下降2.20%、7.82%和10.84%,产生一定的贸易保护和贸易救济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适度进口大麦,减小进口冲击;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进口依赖风险;加大政策支持与保护,提高国内大麦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保障中国大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王奕霖[2](2016)在《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经济压力、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农民对于农作物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应对种种问题和挑战,就更需要关注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稳定粮食生产,另一方面积极从市场出发,分析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更好的实现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区域规划,以质量赢得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尤其是种植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种植业结构是否合理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怎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隘。本论文在研究了中国种植业的特征和发展情况基础上,结合盐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其农业种植业生产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进行分析评测,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以期对盐城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也对中国区域农业战略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强[3](2009)在《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花产业是中国农业中的传统优势产业,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棉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中国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振兴,社会稳定的大局。但是,进入市场经济,特别是加入WTO后,面对国内外市场的严重挑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棉花产销体制,棉花生产和经营脱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制约着棉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中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纺织环节、组织环节、体制与政策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态势分析法即SWOT分析法提出了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盐城市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基地为依托,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协会带动型和合作组织带动型的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之间的多种模式的棉花产业集团,实行大企业集团带动型发展战略,逐步创建完善三个体系(科技创新、示范组织和市场营销体系),建立技术和市场经纬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促使盐城棉花产业走上种、收、产、供、销的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推进盐城棉花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唐惠燕[4](2014)在《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文中研究表明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兼具南北农业的种植特点,历史形成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差异明显的地区。1949年以来,江苏农业发展跨越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30年左右两个完全不同体制的时期,经济发展经历整体不太发达到部分地区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发展较慢这样区域不平衡的过程,时间跨度长,空间差异性大,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业也发生了显着变化。本文基于1949-2011共63年与江苏省农业种植相关的大量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可视化展示主要农作物不同时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和重心迁移的基础上,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演变特点和驱动因素,为江苏或其他地区农业宏观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新型信息工具GIS在农业历史领域的研究供实证。1、确定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建立基于GIS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以2011年江苏行政区划为依据,按照地级市和县域归属为基本单元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规范,形成1949-2011共63年13个地级市75个县域单元与农作物种植相关的数据集,基于GIS建立江苏省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经过规范的数据量达20万个。2、基于宏观层面的农业重大政策调整和微观层面的种植多样性指数变化,对江苏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历史分期。江苏在1949-2011年间,农业种植结构整体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棉花、油菜、大豆等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为辅。近30年,由于食物消费的改变,蔬菜、瓜果类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63年间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农业生产虽然基本满足了人类生活需要,但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多样性指数整体则呈下降趋势。3、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显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向区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5种作物GIS空间分布组图显示出63年间各种作物不一样的空间变化特征,显示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打破,区域化特色化种植模式逐渐形成。以水稻为例,水稻GIS组图显示江苏水稻种植呈现两个阶段性区域性转移,由以南方地区为主逐渐向全省性种植转移,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导致水稻种植向北方地区转移。主要农作物在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区域化特色化的种植特点。4、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空间重心的演变轨迹,显示出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在定量计算各个时段空间重心的基础上,根据精确的地理坐标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演变轨迹。以水稻为例,播种面积63年间空间重心的迁移轨迹为:镇江扬中市三茅镇扬子东路——扬州江都市十三圩——老圩—五圩——邓家庄——秦庄—横桥——高邮市萧家庄——郑家——陈西——黎家厦——宝应县周庄——任庄。所有作物均显示整体向北迁移的演变轨迹,表明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5、探讨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与人口、经济、政策、科技和环境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关性计量研究了农作物种植与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人口的高增长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驱动的最重要因素。对1949-2011年江苏粮食、油料等总产量与江苏总人口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总人口数与江苏粮食总产量、油料总产量呈0.01水平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0.875,显示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与人口的增长关系密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差异是形成各种作物空间重心区域性变迁的重要原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对农业在三产中的结构和地位会产生影响。对1952-2011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苏南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6,而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2,0.550。农业政策因素对江苏种植结构格局变化影响很大,显示出政策的强大调控力量,但对不同收入地区促进存在差异,体现在对苏北、低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苏南、相对高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另外耕地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农业总产的提高主要依靠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而环境因素和科技进步是影响作物单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压力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只有降低人口总量,减少对土地的需求,才能真正形成多样性的农业种植系统。实证研究表明:GIS空间分析工具,为拥有大量的、历时较长的、可靠的历史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的选择。
亓军红[5](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吴恺华[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是改善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历来重视乡村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发布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工作路径与建设重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将乡村建设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苏北作为江苏省内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经济显着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苏北乡村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乡村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具备较大潜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分析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特征,了解其发展状况,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指导苏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促进苏北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宏观政策背景、区域发展背景、苏北乡村发展背景,确定整体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等,并且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已有研究进行充分研读,把握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脉络;其次,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理论研究,根据理论基础,确定乡村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体系,将其划定为物质性要素与非物质性要素两大类;随后,根据确定好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体系对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特征分析,物质性要素方面,分析了苏北乡村的自然生态、空间组织、住房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非物质性要素方面分析了经济人口、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政策体系等,并对特征进行总结;接着,对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定量化的汇总评价,比较各县市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苏北乡村人居环境在区域中所处的地位;而后,从区位、经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政策等角度,研究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最终,综合上述所有研究,分析总结出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
刘钦普[7](2007)在《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耕地生态承载力计算的新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评价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指标——生态可持续指数的概念,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生态足迹的理论。将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江苏省耕地生态足迹的现状、历史演变和空间变化等研究,具体方法和结果如下:(1)同时用传统的和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对江苏耕地生态足迹现状和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的耕地利用处于弱不可持续状态。不同的是改进模型表明江苏省耕地利用在1981年以后出现了生态赤字,生态可持续指数开始小于0.5,比传统方法提前了5年。生态可持续指数定义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大于0.5表明耕地利用是可持续的,反之是不持续的。从1961年到2004年,传统模型计算出的江苏省生态可持续指数的变化范围是0.7~0.4,但改进模型的生态持续指数的变化范围是0.7~0.3,通过对现实情况的分析,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得出的结论更合理些。(2)在耕地生态承载力研究中,改进模型把太刚辐射、降水量、土壤肥力、土地利用效率和耕地面积等作为构成耕地生态承载力的实质因素。江苏省耕地生态承载力的空间格局是:苏北地区的耕地生态承载力普遍大于苏中和苏南地区。在苏北地区,盐城市、淮安市和宿迁市的耕地生态承载力最大,苏南地区南京、无锡、苏州的耕地生态承载力最小。2004年江苏省各地市耕地生态足迹都大于其生态承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生态可持续指数都小于0.5。其中盐城、南通、泰州、南京等市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指数较小,而无锡和苏州二市的较大,说明无锡、苏州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性强,盐城、南通、泰州和南京等市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性差些。(3)汲取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思想,采用交错滚动的方法,本文设计和建立了对区域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变化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时空回归模型。用其预测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变化,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生态可持续指数在未来的5-6年变化较大,大多数市有降低的趋势,甚至泰州市的生态可持续指数等级比原来降低了一级。(4)运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建模机理,得出了由强到弱影响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7个主要驱动因素动态关联序,即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棉花播种面积、人口数、油料播种面积、猪羊牛肉产量、化肥施用量。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国家建设用地和居民住房用地增加太快,使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二是人口多,增长速度快,人均耕地面积锐减;三是由于种植结构调整,低能耗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而高能耗的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急剧增加,耕地资源消耗加重;四是有机肥施用量和绿肥种植面积的减少和单纯大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五是耕地质量退化、污染和破坏严重等。作者从九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江苏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阚国坤[8](2010)在《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文中认为所谓旱改水,是指在水利兴修的基础上,将原来旱地改造为水田,将原来种植的旱作物改为水稻。论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在1953-1983年领导广大干群艰苦奋斗推行旱改水农业开发活动,系统分析兴起的背景条件、发展历程、实践经验,进而,深入地探讨农业旱改水对当地生产、农村经济生活与及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总结探索这项以农业耕作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与成效,并以此展示苏北地区人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不懈奋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出结论是旱改水促进了苏北形成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水土条件,提高了民众生活水平。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长期农业旱改水开发的基础上。因此,从历史角度研究苏北农业旱改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稻麦生产、农民生活、农业生态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活动兴起背景及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及农业合作化,农民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充满活力,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农民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很迫切。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把关心群众疾苦、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制定多项政策引导农民扩大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改变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吃不饱、穿不暖的现象。其二是苏北地区过去水旱灾害频发,严重水灾导致群众饥荒,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政府组织民众在影响较大的沂、沭两大骨干河流上进行“导沂整沭”和“导沭整沂”治理工程,打响了新中国治水第一仗。很快解除灾害,而后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工程,使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改变。为实施旱改水创造了基本条件。其三是苏北实行旱改水地区绝大部分处于淮河以北,属黄淮海平原南部,气候、土壤及降水条件均属优越,适合水稻生长。其四是苏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穆子、山芋、玉米、大豆、高粱等旱作物为主耕作制度,为了这种多灾低产面貌,在实践中先后试验种植了马铃薯、甘薯、水稻等高产作物。苏北地区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区,每年洪水涝害发生时期,也正是水稻需水最多的时期,在旱改水田种植高产作物水稻,实现了水稻生育期与当地降水高峰期、温度高峰期的基本同步,实现了种稻治水抗灾,迅速提高粮食产量的目的。并且水稻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旱涝保收,能够有效利用瘠薄土地,改良盐碱土壤及营养价值好、经济价值高、民众喜食等优点,是成为符合旱改水条件的首选作物。因此,苏北各级政府在农业上推行旱地改水田种植水稻的耕作制度改革。相关资料显示苏北地区推行农业旱改水活动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逐步开展取得显着的成效。按照旱改水实施时间大致经过: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四个阶段,到1984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集体经济时代有组织、大规模农业旱改水活动基本结束。每个阶段都体现了干群为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实现改善民生目标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其中值得记取的教训是受到1960-1962年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天灾加人祸使得旱改水刚推开就在一些地方被迫下马,导致大面积回旱,人为破坏了与稻作相关的水利设施,使得干群对旱改水是谈虎色变,回旱导致了群众生活艰难。值得推广的经验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苏北地区农村只在初期影响较大,尔后在“抓革命,促生产”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在农业上大力推行“以粮为纲”和“农业学大寨”运动,同时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能够将江淮水通过江苏省内南水北调工程输送到最北端的徐州丰沛县,有效保障了发展旱改水水源供应。同时因旱改水需要的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增多,农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产杂交稻种植技术的推广,促进苏北地区旱改水获得迅猛发展。到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后,苏北地区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长期存在大锅饭、平均主义弊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稳步发展,水稻保持在较高面积。在没有稻作种植技术的苏北地区,大规模推行农业旱改水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没有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持续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推广的组织管理。领导始终重视与支持并亲自参与旱改水,甚至对旱改水中遇到问题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按级负责,定时、定人办法子以一一解决。当时苏北旱改水地区经济十分贫困,群众无力拿出经费来推行旱改水,政府采取下拨经费及给予优惠贷款等方式解决所缺的经费予以支持。为了让苏北民众尽快掌握陌生的稻作技术,在大规模推行旱改水前,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到各地进行多点试验。邀请并选派农作物育种、栽培、耕作及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科技专家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中水稻专家陈永康多次前来传播高产稻作经验,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亲自深入旱改水地区在理论与实践上给予技术指导,使得旱改水在科学指导下顺利发展。为加强苏北地区旱改水领导与技术力量,实现水稻高产,江苏省多次从南方稻作地区选派多批有领导水稻生产经验的管理干部及掌握水稻栽培技术的稻农,到达苏北地区传授稻作技术。苏北地区在推行农业旱改水缺少相关生产工具与资料,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证提水工具、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供应,以使旱改水得以顺利实施。政府的组织管理毕竟只是推动苏北地区旱改水发展的外在因素,而农民由思想到行动的自觉参与才是旱改水发展的真正动力,采取促进干群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转变等管理举措,推动了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逐步在实践运用,收到良好效果。推广南方插秧稻的种植技术经验是苏北地区旱改水主要内容。而对本区民众来说,插秧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作物,比种植旱作物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劳动力投入也大大增加,群众起初不适应也颇感辛苦。政府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尤其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技术指导,传授及推广从平田整地、水稻选种、浸种、催芽、落谷、拔秧、栽插、耘耥除草、施肥、治虫、收获等一整套水稻生产技术经验,以保证水稻有效增产,实现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增加群众收入,摆脱其贫困生活。其中,最显艰难是对高低不平的田地进行勘测整理,有计划进行灌溉沟渠闸坝等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稳定种植地块。其次是插秧。插秧是苏北旱改水地区群众较为生疏与旱作区别大的农活,也是水稻生产中费工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环节。插秧用工数比小麦、玉米田多,因劳畜力不足及技术不熟练而费工更多。虽然如此,在上下努力下,到1965年各地普遍实现插秧稻,不再种植直播稻,并逐步建立稻麦两熟的耕作制度。苏北地区推广旱改水过程中始终重视水稻优良品种引进、研制及推广应用,是实现不花钱增产多、收效快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不断引进推广并培育应用水稻高产和优质品种,奠定水稻单产和稻米品质不断提高的技术基础,更新换代的水稻品种为增加粮食产量起到促进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北地区群众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水稻生产的技术,表现引进推广杂交稻种植上不仅与苏南同步发展而且使得水稻产量普遍超过苏南。苏北地区民众在上级支持与领导下,克服诸多的困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旱改水面积不断扩大,最终实现了耕作制度的改革,不仅使得水稻面积扩大,而且使得稻麦一年两熟的面积也扩大,实现了当初制定旱改水目标。苏北地区旱改水变革对当地农业生产、民众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产生重大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对农业生产方面能够促进水利规划与建设一直是遵照“水随农走”的原则为旱改水服务,先后修建水库、骨干河道及跨流域调引江、淮水工程为旱改水提供水源保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进行梯级河网化及灌溉站建设,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改变了单纯依靠雨水灌溉农业生产。使得苏北地区能够充分利用水源,有效地管理与维护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益。实现了水利条件好地方都进行了大面积旱改水,而实行旱改水地方都能保持良好的水源利用条件,形成旱改水与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的良好互促互动关系。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促进当地民众社会生活改善及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民众饮食结构,改善民众生活水平,使得民众身心素质得到提高,养成并增强了民众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了妇女作用等方面,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苏北地区推行旱改水兴修众多水库及稻田也为水产养殖提供基地,逐渐增多的水稻面积及产量为稻米相关的加工业兴起创造了条件。对此,当地民众多有切身体会,诸如增产了粮食、消灭了蝗虫等。旱改水还能够调节、改善气候状况,拦蓄雨洪,防治洪涝灾害,减少水土污染。改良当地盐碱土、砂姜黑等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巨大成功也为其它地区提供诸多的启示,农业旱改水是一场集中干群智慧与力量的农业生产改革。在推行旱改水过程中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基层干群劳动力量,促进了水利建设发展,为当今苏北地区农业经济特色的形成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走出一条至今仍然被借鉴与实践的成功之路:苏南支援苏北发展、苏北学习苏南先进技术经验。真实地反映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与实绩。旱改水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为有效保障国家与区域的粮食安全,解决“三农”问题,探求一条值得借鉴的可行之路及其经验。
徐红兵[9](2005)在《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规律的实证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苏棉花产量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技术不断创新扩散的过程。育苗移栽、地膜直播、地膜移栽、化学肥料的使用、化学调控剂的使用构成了江苏棉花栽培技术进步的五个突破。本研究旨在以江苏棉花的主产区盐城市为例,揭示棉花地膜移栽技术的扩散规律,特别是寻求影响农户采用棉花地膜移栽技术的系统因素,为加速棉花地膜移栽技术的扩散、推进盐城市乃至淮北地区植棉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的开篇就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采用的概念作了一定的界定,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本研究涉及的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 文献综述从农业技术扩散(宏观)、农户技术采用(微观)和棉花地膜移栽技术等三个层面,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进展和主要成果。文献综述不仅为本文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还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跳出技术(本身)谈技术(的扩散与采纳),用经济学而非栽培学、生理学的观点研究技术的推广应用问题。 “盐城市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的实证分析”是本文的主体。这一部分以盐城市1993-2004年间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的资料和2004年对258户农户问卷调查的截面数据为依据,采用定性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技术扩散的特征和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并分析了影响技术扩散和农户采用决策的系统因素及其作用强度。 研究表明:盐城市棉花地膜移栽技术的扩散以时间段划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至1997年)为棉花地膜移栽技术的快速扩散期,这一阶段的扩散曲线呈S型;第二阶段(1997-2004年)为下降与波动共生期,这一阶段的扩散曲线呈W型。在影响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的众多因素中,棉花收购价格、行政推动力及政策激励、家庭纯收入、家庭拥有媒体的数量、种植棉花的面积、接受农技人员面授指导的次数、农户所能承受的风险等级等是主要影响因子。 研究还表明:绝大多数农户是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采用了棉花地膜移栽技术。在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的初期,县、乡技术推广部门是农户获取技术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亲朋好友、周围邻居是农户获取技术信息的补充渠道。
薛民琪[10](2004)在《农业环境现状与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盐城市为例》文中提出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受到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保护农业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不仅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盐城是江苏农业大市,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保护农业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在全面分析盐城农村大气、水、土壤等三个要素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成因及其危害,对近年来盐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思路和对策措施。盐城农村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处于清洁水平;而水环境质量较为严重地表水恶化的趋势有所遏制,污染级别为中度至轻度污染,地下水趋于恶化。水环境质量问题是农业环境质量的核心所在,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集中表现在六个方面:农药用量居高不下,化肥用量、畜禽粪便、生活污水、农膜用量逐年增长,秸秆焚烧难以禁止。随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盐城市在推广抗逆品种、确定合理的防治指标,施用农药降解菌及EM,轮作换茬,大钵育苗,秸秆综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取得了显着成效。强调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建立六大技术体系,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二、恢复与发展盐城市棉花生产的技术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恢复与发展盐城市棉花生产的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产品进口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
1.2.2 进口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1.2.3 大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大麦产业 |
2.1.3 进口安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贸易理论 |
2.2.2 产业安全理论 |
2.2.3 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
2.2.4 投资挤出机制理论 |
2.2.5 局部均衡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大麦进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中国大麦进口贸易现状 |
3.1.1 大麦进口数量大幅快速增加 |
3.1.2 大麦进口价格波动性较大 |
3.1.3 大麦进口来源高度集中 |
3.1.4 大麦进口依存度显着提高 |
3.2 中国大麦进口增加的原因分析 |
3.2.1 大麦消费需求大幅快速增加 |
3.2.2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分析 |
3.2.3 大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
4.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的传导影响路径分析 |
4.1.1 大麦进口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国内大麦价格 |
4.1.2 国内大麦价格不断下跌,比较收益降低 |
4.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生产的挤出影响路径分析 |
4.2.1 进口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抑制大麦生产 |
4.2.2 国内大麦供给不足,产需缺口不断扩大 |
4.2.3 自给率显着下降,影响大麦产业安全 |
4.3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分析 |
4.3.1 大麦进口依赖性指数衡量方法 |
4.3.2 大麦进口依赖性风险评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与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1.1 向量自回归模型介绍 |
5.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 实证分析 |
5.2.1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2 大麦进口对国内大麦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的模拟分析 |
6.1 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
6.2 中国农业产业模型 |
6.2.1 模型介绍 |
6.2.2 大麦市场供求模型框架 |
6.2.3 模型参数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大麦进口关税政策调整对大麦产业影响情景模拟 |
6.3.1 情景模拟分析步骤 |
6.3.2 情景模拟方案设定 |
6.3.3 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调整和完善大麦进口贸易政策,降低进口冲击与损害 |
7.2.2 建立健全大麦产业支持政策,提高国内生产能力 |
7.2.3 实施大麦科技创新政策,增强国际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概述 |
2.1 中国区域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的含义 |
2.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发展 |
3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的沿革 |
3.1 盐城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状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经济资源条件 |
3.2 盐城市种植业发展现状 |
3.3 改革开放后盐城种植业结构的变化 |
3.4 21世纪以来盐城市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
3.4.1 优化作物品种品质,种植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
3.4.2 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区域优势逐渐凸显 |
4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
4.1 市场的变化 |
4.2 体制变革和政策导向 |
4.3 城乡关系深刻变化 |
4.4 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 |
4.5 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 |
5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5.1 区域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存在盲目性 |
5.2 资源利用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
5.3 环境承载压力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
5.4 科技含量不高,专业人才缺失 |
5.5 区域市场局限,产业化发展不足 |
6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6.1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投入结构 |
6.1.1 立足区县优势,完善调整策略 |
6.1.2 加强政策扶持和落实,构建完善支持和保障机制 |
6.1.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盐碱地开发 |
6.2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产出结构 |
6.2.1 提升集群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化发展 |
6.2.2 抓好高效名优作物培养和推广 |
6.2.3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 |
6.2.4 着力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积极性 |
6.3 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
6.3.1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培育专业人才 |
6.3.3 强化市场意识 |
6.3.4 与国际接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棉花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产业的概念及产业发展理论 |
2.2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形式与特征 |
2.3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渊源 |
2.4 棉花产业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
3.1 盐城市棉花生产概况 |
3.2 棉花收购及加工企业概况 |
3.3 棉花产业化经营模式概况 |
第四章 盐城市棉花产业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
4.1 盐城市棉花产业SWOT分析 |
4.2 盐城市棉花产业策略选择 |
第五章 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生产环节的主要问题 |
5.2 流通环节的主要问题 |
5.3 纺织环节的主要问题 |
5.4 组织环节的主要问题 |
5.5 体制与政策环节的主要问题 |
第六章 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
6.1 创新棉花生产经营体制,组建盐城棉花产业综合协调机构 |
6.2 强化科技创新工作,为棉农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
6.3 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 |
6.4 创新棉花生产组织体系 |
6.5 组建棉花产业集团,提升产业化水平 |
6.6 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实现棉花产业升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历史学研究现状 |
(二) 种植结构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创新点 |
(三)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区域选择、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域 |
一、自然经济条件 |
二、农业发展历史 |
三、研究区域行政区划变迁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整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和规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
二、基于GIS的时空格局展示方法 |
三、基于GIS的空间重心计算方法及变迁轨迹图制作方法 |
四、相关性分析方法 |
五、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 |
第一节 整体情况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一、水稻 |
二、小麦 |
三、大麦 |
四、玉米 |
第三节 油料作物 |
一、大豆 |
二、油菜 |
三、花生 |
第四节 纤维作物(棉花) |
第五节 园艺作物 |
第六节 其他作物 |
第三章 江苏种植结构发展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基于农业宏观政策调整进行的历史分期 |
第二节 基于多样性指数进行的历史分期 |
第四章 基于GIS江苏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变迁 |
第一节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
一、水稻 |
二、小麦 |
第二节 油料作物(油菜) |
第三节 纤维作物(棉花) |
第四节 园艺作物(蔬菜) |
第五节 主要农作物空间变迁的相互关系分析 |
第五章 江苏种植结构演变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 |
第二节 人口因素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第四节 科技因素 |
第五节 环境因素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历史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历史启示 |
第三节 基于GIS的历史学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
1.1.2 区域发展背景:发展梯度化、区域一体化下的苏北面临诸多挑战 |
1.1.3 苏北乡村发展背景:乡村现实与村民日益增长的诉求存在矛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 |
1.3.1 主体研究范围 |
1.3.2 核心研究范围 |
1.3.3 扩展研究范围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人居环境 |
2.1.3 乡村人居环境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人类聚居学 |
3.1.2 人居环境科学 |
3.1.3 新型城镇化理论 |
3.1.4 环境行为学理论 |
3.2 构成要素 |
3.3 总体评价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特征分析 |
4.1 总体特征 |
4.2 物质性要素特征 |
4.2.1 气候优良、物产丰富的自然生态 |
4.2.2 大农田、线面结合的乡村空间组织 |
4.2.3 多样并存的住房与完善提升中的公共设施 |
4.2.4 建设与提升中的道路交通网络 |
4.2.5 参差不齐的市政基础设施 |
4.3 非物质性要素特征 |
4.3.1 发展与分化中的经济与人口 |
4.3.2 空心化逐步体现的社会生活 |
4.3.3 本土化为核心的文化环境 |
4.3.4 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 |
4.4 特征总结 |
4.4.1 以平原为基础组织环境要素 |
4.4.2 从区域上看相对滞后 |
4.4.3 从自身看不断发展 |
4.4.4 从内部看差异明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汇总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 定量评价体系 |
5.1.1 指标体系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权重设置 |
5.2 评价模型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评价模型 |
5.3 评价结果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区位 |
5.4.2 经济 |
5.4.3 自然环境 |
5.4.4 基础设施条件 |
5.4.5 政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策略 |
6.1 乡村振兴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关系 |
6.2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 |
6.2.1 物质性要素方面 |
6.2.2 非物质性要素方面 |
6.3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策略 |
6.3.1 物质性要素的优化策略 |
6.3.2 非物质性要素的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 |
1.4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 |
2.1.1 理论的基本假设 |
2.1.2 基本概念 |
2.1.3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 |
2.1.4 生态足迹理论评述 |
2.2 能值分析的基本理论 |
2.2.1 能值的概念 |
2.2.2 能值转换率 |
2.2.3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
2.2.4 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2.5 对能值分析的讨论 |
2.3 基于能值分析的改进生态足迹模型 |
2.3.1 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的基本思路 |
2.3.2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计算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江苏省耕地利用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3 耕地利用概况 |
3.3.1 平原面积大,耕地比重高 |
3.3.2 耕地肥沃,生产力水平较高,但是也存在部分中低产地 |
3.3.3 土地垦殖指数高,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
3.3.4 耕地资源短缺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少 |
3.3.5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现状及历史演变 |
4.1 2004年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现状 |
4.1.1 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 |
4.1.2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 |
4.2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历史演变 |
4.2.1 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2.2 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2.3 江苏省耕地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动态模拟 |
4.2.4 2005-2015年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预测 |
4.3 小结 |
第五章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空间差异 |
5.1 江苏省耕地生态承载力要素的时空分布 |
5.1.1 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
5.1.2 降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
5.1.3 耕地资源的空间分布 |
5.2 江苏省耕地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差异 |
5.3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空间差异 |
5.4 小结 |
第六章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时空预测 |
6.1 交错滚动预测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
6.2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时空模型的建立 |
6.2.1 相关分析 |
6.2.2 时空模型的建立 |
6.2.3 时空模型的应用 |
6.2.4 交错滚动预测法与时间序列法的比较 |
6.3 未来5年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时空预测 |
6.4 关于交错滚动预测法的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
7.1 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变化与驱动要素的相关分析 |
7.1.1 驱动要素的提取和数据标准化 |
7.1.2 耕地利用可持续性与驱动要素的相关分析 |
7.2 耕地利用可持续性与驱动因素的灰色分析 |
7.2.1 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
7.2.2 驱动因素原始数据处理及关联度排序 |
7.3 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变化驱动力模型 |
7.3.1 灰色模型 |
7.3.2 多元回归模型 |
7.4 影响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因素分析 |
7.4.1 耕地面积的影响 |
7.4.2 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
7.4.3 种植面积和结构的影响 |
7.4.4 化肥施用因子的影响 |
7.4.5 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八章 江苏省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8.1 江苏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8.1.1 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 |
8.1.2 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
8.1.3 提高城乡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 |
8.1.4 加强环境保护,用地养地结合,确定合理的种植结构 |
8.1.5 推行土地整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
8.1.6 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增加水田的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
8.1.7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沿海滩涂资源 |
8.1.8 努力恢复耕地地力,保护耕地环境 |
8.1.9 加强科学研究,利用技术手段,监测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动态变化 |
8.2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发表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致谢 |
(8)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概述 |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五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兴起的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苏北地区旱改水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大规模水利建设为推行旱改水创造基本条件 |
第三节 苏北具备实施旱改水的气候和水土资源条件 |
第四节 水稻高产抗灾特性符合苏北旱改水的条件 |
第二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由个别试点到大范围推开(1953-1959) |
第二节 因灾回旱到旱改水逐渐恢复(1960-1965) |
第三节 学大寨治水改土旱改水快速扩大(1966-1977) |
第四节 联产计酬责任制旱改水稳定发展(1978-1983) |
第三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实施措施 |
第一节 制定规划,成立专门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给予拨款及贷款的财政支持 |
第三节 采取多种方式传播稻作技术与经验 |
第四节 邀请和选派农技专家与稻农指导旱改水 |
第五节 保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六节 促进干群观念与行动的转变 |
第四章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种稻的技术经验 |
第一节 土地整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 |
第二节 育秧、插秧 |
第三节 水稻田间管理 |
第四节 水稻种植方式 |
第五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改变耕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及效益 |
第二节 加快当地养殖业及农村副业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农田水利建设与用水管理 |
第六章 苏北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
第一节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
第二节 改变饮食结构,增强民众身心素质 |
第三节 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 |
第四节 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 |
第七章 苏北旱改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 |
第二节 改良当地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 |
第三节 减少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
第四节 旱改水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规律的实证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盐城市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的技术扩散 |
第二节 农户对棉花地膜移栽技术选择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特征的其他定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棉花地膜移栽技术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10)农业环境现状与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一节 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 |
一 农村大气环境质量 |
二 水环境质量 |
三 土壤环境质量 |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调查与防治技术研究 |
一 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调查 |
二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环境质量现状 |
一 农村大气环境质量 |
二 水环境质量 |
三 土壤环境质量 |
第二节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
一 农药使用及污染 |
二 化肥使用及污染 |
三 畜禽粪便污染 |
四 秸秆污染 |
五 生活污水污染 |
六 农膜使用造成的“白色污染” |
第三节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践及启示 |
一 推广抗逆品种 |
二 确定防治指标 |
三 施用农药降解菌 |
四 轮作换茬 |
五 大钵育苗 |
六 施用EM |
七 秸秆综合利用 |
第四节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
一 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 |
二 按照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 |
三 建立健全与生态农业建设相适应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必要条件 |
四 大力推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第三章 讨论 |
一、关于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二、关于氮肥在化肥污染中的贡献 |
三、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必须把生态农业作为治本之策和主攻方向 |
四、以沼气为核心的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对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五、以棉铃虫虫害量作为防治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六、关于农药降解菌 |
七、关于施用EM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恢复与发展盐城市棉花生产的技术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麦进口对中国大麦产业的影响研究[D]. 谭琳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D]. 王奕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3]盐城市棉花产业发展研究[D]. 李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4]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 唐惠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5]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吴恺华.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7]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江苏省耕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D]. 刘钦普.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8]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 阚国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9]棉花地膜移栽技术扩散规律的实证研究 ——以盐城市为例[D]. 徐红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10]农业环境现状与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盐城市为例[D]. 薛民琪.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