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与人交谈的电脑(论文文献综述)
苏日那[1](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刘莉[2](2018)在《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大余县十二所农村小学为例》文中认为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但是,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为了改善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通过查阅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大余县十二所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从结果分析中找出当前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有: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不贴切,可行性不强,学生口语交际课上缺乏自信心,学生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等等。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一、教育部门方面,加大口语交际教学投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培训,开发校本教材,使教材与本地生活紧密联系;二、学校层面,加强学校各级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程度,农村学校将口语交际教研和课程实施落到实处;三、教师层面,提高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素质,教学方法多元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使用教材,使之与农村生活相适应;四、学生层面,克服自卑感,提升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五、家庭层面,有效开发利用家庭、社会资源,等等。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阐述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依据,其中包括口语交际的内涵、口语交际教学概念的界定和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是大余县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这一部分主要包括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和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试述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解决对策。
汪天琦[3](2019)在《高校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发展之本。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结果,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招生人数和建设规模逐年增加。教学楼建筑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在高校建设中比重最高,一直以来备受设计者的关注。国内对教学楼建筑的设计研究通常以教室、报告厅等承载课上活动的主体功能空间为主,对串接功能空间、连接内外环境、承载通行活动和自习、讨论、休息等课间活动的廊道空间研究较少。因此,在教学楼,尤其是使用者涵盖多学科的公共教学楼中,大量缺乏精细化设计的廊道空间只能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难以满足多样的课间活动需求,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流,出现利用率较低,参与度差等问题。另外,精细化设计是国内的设计趋势,而建筑精细化、品质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正是无数层级空间的系统性设计。对于教学楼建筑而言,除了主要功能空间外,廊道空间、边缘空间等其他次要空间同样需要引起设计者的重视。所以,如何通过精细化设计让教学楼廊道空间来满足丰富多样的课间活动需求,给师生创造更舒适的使用环境,是我们应该倍加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文献和理论综述,了解教学楼、精细化设计和校园空间的研究方向及实践现状。然后,结合教学楼发展历史,梳理教学楼廊道空间的发展脉络,并归纳教学楼廊道空间类型,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问卷分析和实地调研了解师生对廊道空间的认知情况和使用需求,分析了廊道空间的构成要素、尺度形态,得出廊道空间具有功能多义性、构成异质性、形态多样性的特点。运用行为地图和Depth map软件分析具体的教学楼廊道空间,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楼廊道空间的活动情况是由可达性、文化性、多义性、停留性和私密性五种空间性质决定的;2)五种空间性质是尺度形态、构成要素、类型特点、文化要素和周边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空间内的行为分布有边界效应、复合性、看与被看、就近性和领域性的特点。最后,结合前文分析结果,提出畅通性、整体性和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从多义性、文化性、停留性、私密性和可达性五个方面概述精细化设计方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各类廊道空间的特性优势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肖雪,王子舟[4](2009)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与老年人阅读现状及调查》文中认为为了解老年人的阅读以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作者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5个城区的205位老年人,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下辖6个乡镇300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在阅读目的上以休闲消遣为主,在阅读时间和花费上投入较少,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和以前职业都会影响到他们的阅读状况。农村老年人阅读的被动性和限制性较强,影响因素较多,实际投入较少。图书馆在老年人阅读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总体而言,他们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度和利用率偏低,图书馆应在布局、馆藏、设施和服务上完善自身,为老年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朱霞琳[5](2019)在《语言传播视野下的云南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内部都将本民族语作为他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基于我国复杂的语言情况,国家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满足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需求。当前,尽管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较少,却依然有近15万人基本不懂国家通用语。尤其是在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居民的普通话普及率极低,加上本地区存在信息交流不畅,经济结构单一,与现代社会接轨困难等问题,也使得直过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深且广。语言具有经济价值,许多学者都认为贫困群众只有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才能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收益,提升教育水平。而本文的研究摸清了“直过民族”佤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直过民族”佤族的普通话提升路径提出参考依据;助力云南“直过民族”地区的语言脱贫,促进佤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本文以社会语言学、语言统计学及语言传播学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理论指导,采用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观察等调查方法,选取了云南边陲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单甲乡嘎多村和勐董镇龙乃村进行调查布点,针对“直过民族”佤族的普通话应用能力状况、普通话认同、以及传播媒介及传播信息现状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将调查数据分别与社会语言学的社会变项等诸多因素进行相关性的交叉分析,以探讨“直过民族”佤族普通话现状与各个社会变项的关系,从而发现“直过民族”佤族普通话使用能力所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在沧源佤族地区,“直过民族”佤族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整体偏低且质量有待提高;普通话在佤族地区的中小学使用率最高,而在其他场所的使用率都持续偏低;佤族地区的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将普通话作为工作用语的意识薄弱;佤族使用普通话与外族人交流的频率明显高于与本族人交谈,且大多数对使用普通话与本族人交谈持消极情绪。整体上,佤族对普通话的推广工作都是非常支持的,且有着很高的认同度。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再以语言传播学的理论框架详细阐述了问题的成因,最后再针对各成因分别从传播主体、传播信息、传播媒介以及传播环境等四个方面针对性地对佤族地区普通话提升路径做出了全方位的规划。
李晓艳[6](2014)在《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今社会中,网络信息良莠参半,不良信息冲击着青少年思想,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青少年的道德生活出现内外不一的现象,这为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提出挑战。道德同一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测可以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卢文格的自我发展观和布雷西的道德动机理论是道德同一性思想的三个来源。对“道德同一性”的定义,国内和国外不同的学者经过讨论,一般认为是,对个人能够连续性地在日常生活中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并且和内在的道德理想相一致。学者们发现,父母亲的教养方式、自我和谐和自尊对青少年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影响。国内学者还研究了道德判断、道德行为、责任心、班级环境、网络游戏等等和道德同一性的关系,其成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是在学习他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关于道德同一性的研究还不多;人们的视线关注的多是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对中职生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关于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文章在国内竟然鲜有研究。具体到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人际关系三者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方面,笔者就搜索不到相关文献。有些研究中职生的文章,在论述中使用的事例,脱离中职生现状,不符合中职生实际。因此本文着眼于中职生的真实情况,对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实际调查,力图找到影响中职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本研究从石家庄、邢台、承德三座城市中随机选择四所中职学校,向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进行问卷调查,收回954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5.4%。采用的调查问卷包括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万增奎修订的《道德同一性问卷(MIM)》、岳冬梅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本文在调查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三个变量在性别、年级和班级性质上的差异,研究总结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研讨,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从人际关系现状来看,中职生在交际交友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困扰,在与人交谈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困扰,在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方面困扰较少。整体来看中职生人际关系现状堪忧,综合人际关系方面无困扰或有较少困扰的只有48.74%,不足调查人数的一半,有较严重困扰的和很严重困扰的总数占到14.57%,应该引起关注。中职生人际关系困扰在性别、年级和班级性质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二,中职生道德同一性水平低于国内其他学者对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研究的测量水平。不论从总体上,还是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班级性质方面,中职生内隐维度得分均高于外显维度得分。女生的道德同一性水平在总体上、内隐维度和外显维度方面均低于男生,这与国内学者研究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结果正好相反。中职生道德同一性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第三,中职生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两个维度均高于常模,说明中职生的父亲和母亲表现为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第四,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方面显着相关,并且道德同一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李燕君[7](2019)在《新媒体应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科普的研究 ——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概念诞生,世界正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VR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助推剂。然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其应用覆盖还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广大农村区域经济落后、技术普及面低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普及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电脑、手机参与家电下乡走进千家万户,让农村群众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得科学知识、提升科学应用能力成为可能,他们能通过新媒体应用取得与发达地区或信息富集区的群众一样的科普信息资源,以享受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恩惠。通过新媒体技术改善农村科普现状,是近年乃至很长一段时间提升农村居民科学素养、推动农村科普事业发展的创新方式。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农村群众获取科学知识并享用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实施要求,这些条件都为农村科普事业发展和提升农民科学素养迎来绝好机会。但是,查阅反映近年来农村科普信息的资料发现,目前农村科普情况并不乐观,问题和困难不少。基层政府对农村科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国家颁布的有关科学法律、政策不清楚,对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科普主体、手段、科普内容和效果评价机制的变化不去了解和研究,农村缺乏专业的农村科普队伍和科普人才,传统的乡镇文化站、农技站、中小学、图书室、卫生院等传统科普机构的科普职能在弱化,新的科普机构和科普机制未建立,科普内容的过渡实用化、碎片化,科普方式的过渡上大课和填鸭式,致使科普效果大打折扣,农村封建迷现象有增无减,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和留守人员由于对现代生活、生产器具缺乏使用知识而导致的各种伤害和财产损失事件经常发生,同时由于对科学的无知,一些假冒伪劣的服务和产品在农村多有流行。如何以新媒体的广泛使用为契机,在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村科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究农村科普新媒体应用规律,提升农村科普水平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在对广东省德庆县农村科普以及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现状的调查基础上,掌握农村群众获取信息的现状、需求以及新媒体基础设施现状,结合新媒体特征及新媒体带给农村科普的变革、机遇和挑战,由此对农村科普新媒体应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以有效地提高农村科普水平,提升农村群众科学素养,实现乡村振兴。
唐建芳[8](2018)在《青海省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4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青海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不仅仅是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其语言文字情况也很复杂。世居民族和来自各地的移民人口杂居,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必然会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本研究主要以青海的三个藏族聚居地的藏族同胞为主,这三个藏族自治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组成情况呈现出了整个青海省的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的状况和特点。本文主要以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及语言态度为研究探讨,选定青海省黄南州、海南州、玉树的藏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问卷调查法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辅以文献法,调查统计分析了青海省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语言态度、文字态度等,进一步探索青海地区藏族语言文字使用状况背后的影响因素,并相对应的提出一些保护藏语言发展和传承的建议和策略。青海地区藏族语言使用活力旺盛,其作为藏族的第一使用语言和家庭主要用语,属于强势语言资源。普通话、地方方言用于族外交流,而在当地的外族同胞也基本入乡随俗学会用藏语交流,少数外来人使用普通话交流。语言能力受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教育系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则具有独立的特点。本文大体可以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等。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描写了青海省黄南、玉树、海南藏族自治州三个地区的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分别阐述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个人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家庭用语情况、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文字态度情况,以及青海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总结了青海省社会领域和教育领域的民族语言使用现状的特点以及对该现状形成的缘由,同时对数据进行了横向对比和归纳总结。第五部分主要是对于青海地区商业牌匾文字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借以图片的形式呈现三个地区目前的文字规范程度。第六部分主要是对于青海藏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总结和展望,应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普通话的资源价值与作用、提高双语教育中师生的语言能力,促进青海地区藏族教育发展、提高母语水平,促进青海地区藏族相关媒体资源的开发,加快藏文资源的语料库建设。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黄兴亚[9](2019)在《独龙江乡独龙族语言生活状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特有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在独龙江乡,独龙族是主体民族,99%以上的人口都是独龙族。长期以来,受独龙江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大雪封山、教育水平落后、长期沿袭的族内婚姻等因素的影响,独龙族的语言生活受外界影响较小,“直至20世纪90年代仍有三分之二的人不通晓汉语”(李爱新,2001:57)。进入21世纪后,随着独龙江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独龙族扶贫、帮扶力度的加大,独龙江乡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14年独龙江高黎贡山隧道建成通车后,独龙江乡结束了每年长达半年以上因大雪封山而与世隔绝的历史。独龙江乡不再封闭,进出独龙江的人越来越多,独龙族与其他民族的语言接触日益频繁,独龙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对独龙江地区的语言生态产生影响,因此对独龙族的语言生活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大样本的调查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论文的研究以社会语言学和生态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独龙族村民、教师、商业人员、学生、公务员和医生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习得和语言态度进行了大样本的调查,获得了独龙族语言生活现状的第一手数据,以真实、可靠的数据反映当前我国独龙族语言生活现状的总体趋势;借助SPSS19.0对问卷调查到的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测试及均值对比等统计分析,找到独龙族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习得和语言态度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的地域、生活经历等社会变项上的差异,发现独龙族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利用社会语言学以及生态语言学相关原理对研究发现进行了成因分析。本论文主要发现如下:1.独龙族的语言使用在总体上呈“稳定”和“渐变”并存的状态。在家庭、村寨等内部语域,他们语言使用的“单语化”趋势仍然明显,独龙语仍然被族群中大多数成员稳定地使用,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汉语已经渗透到内部语域,使他们的语言使用又出现了一种“渐变”的发展趋势,正在由“家庭单语”和“村寨单语”向“家庭双语”和“村寨双语”过渡。在公共场合、学校、工作场所等外部语域,独龙语的使用范围和交际功能受到了压缩,汉语逐渐在外部语域起主导作用,独龙语有退出外部语域的趋势,他们的语言使用正在由汉语主导的“双语”向“单语”过渡。2.绝大多数独龙族的母语能力保持完好,97.8%的人能完全听懂或者基本能听懂母语,96.6%的人能熟练或者基本能使用母语与他人交谈。他们的汉语能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兼用汉语的人由20世纪90年代的30%左右上升至现在的77.6%以上,有向“全民双语”过渡的趋势。独龙族语言能力的多样化趋势仍然明显,除了 77.6%的人兼用汉语外,46.3%的人还兼用一种或几种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外语己经进入独龙族的语言生活,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基本上都学过英语,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3.独龙族的母语传承情况较好,大多数人的母语传承链条尚未出现“断裂”的迹象,并且他们母语传承的顺序也尚未出现“错序”现象,他们习得的第一语言就是母语,只有少数人的母语习得顺序出现了“错序”现象,他们习得的第一语言不是母语,而是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他们长大后在与同族人的社会交往中才逐渐习得母语。绝大多数人的母语是通过父母的家庭语言教育、受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影响以及与同族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中习得的。他们习得普通话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其次是社会交往、看电视、听广播、上网等。他们习得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交往、宗教活动以及家里人影响。他们习得独龙文字主要的途径是教堂、培训和家里人影响。他们习得汉字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4.独龙族对普通话和独龙话的态度在总体上呈积极、正面的态度,但是通过均值总和对比发现,他们对普通话的态度比对独龙话的态度更加积极。5.独龙族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习得及语言态度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的地域、职业、生活经历等社会变项上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均值对比,我们发现:(1)女性使用汉语的比例高于男性,但是她们的汉语能力水平却低于男性,她们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及社会交往习得汉语的人也低于男性,她们对普通话的态度也比男性消极。(2)青壮年人使用汉语的比例比中老年人多,他们的汉语能力比中老年人强,他们通过学校学习、社会交往、看电视(听广播)习得汉语的人比中老年人多,他们对汉语的态度比中老年人积极。(3)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使用汉语的比例越高,汉语能力越强,通过学校学习、电视、上网、社会交往习得汉语的人越多,对汉语的态度越积极。(4)居住在独龙江下游的人使用汉语的比例比上游的人高,汉语能力比上游的人强,通过学校学习、看电视、听广播及社会交往习得汉语的人比上游的人多,对普通话的态度比上游的人积极。(5)专业技术人员、商业人员、学生使用汉语的比例比村民高,汉语能力比村民强,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学校学习和社会交往习得汉语的人比村民多,对汉语的态度比村民积极。(6)有在独龙江以外的地方连续生活过3年以上生活经历的人使用汉语的比例比没有该生活经历的人高,汉语能力比没有该生活经历的人强,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学校学习和社会交往习得汉语的人比没有该生活经历的人多,对汉语的态度比没有该生活经历的人积极。独龙族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习得、语言态度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的地域、职业、生活经历等社会变项上出现的差异只是外在表征,其真正的原因是隐藏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的地域、职业、生活经历等社会变项背后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等社会因素。各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独龙族独特的语言生活现状和发展趋势。总之,本研究不仅对于独龙族的语言生活现状和演变研究、独龙语及独龙文化保护和传承、独龙文字的推广和普及、当地民族教育的发展、当地语言政策的制定以及独龙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社会语言学、生态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余邡棋[10](2019)在《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字幕翻译需求增长,确保字幕翻译质量、提升翻译速度,成为融媒体时代视频国际传播的应有之义。近年机器翻译在算法上有喜人进步,其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其中就包括字幕翻译。国内商家已经开发了多款字幕翻译工具,如基于网页的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网易见外、人人译视界,以及视频翻译客户端字幕通等。而这些字幕翻译工具的翻译质量受到一些用户的质疑,相关翻译质量研究甚少,故本文旨在探索机器处理的英汉字幕翻译质量。本文的机器字幕翻译实验基于一次客户委托的实际翻译项目,项目包括两个演讲视频,内容分别为设计思维和水资源,主讲语言为英语,字幕翻译为英译汉,视频总时长为51分钟46秒,语音转录文字总数约为1万词。本文筛选最终确定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和网易见外作为实验平台,通过对比人工字幕文本与平台机器翻译输出,对机器翻译字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出机器翻译字幕处理和质检时,需要注意“屏幕符号信息”和“实词语义”两个方面的问题,并选取典型案例加以说明。除此之外,实验还发现,字幕翻译平台把语音转录和翻译这两个步骤切分得较为独立,用户在两者之间的切换、评论互动的操作功能流畅体验尚有提升空间。本实验报告显示,字幕翻译平台商家炒作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暂时无法独立输出高质量的字幕译文;而字幕机器翻译与人工校对的人机交互字幕翻译模式,能在保证字幕质量的情况下,极大提高字幕翻译速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宜过度夸大机器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反过来,从产出角度出发,市场倒逼人工译员接纳并在翻译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机器或科技,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内容和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二、能与人交谈的电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能与人交谈的电脑(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选点原因 |
0.1.2 选题原因 |
0.1.3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
0.3.2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
1.1 历史变迁 |
1.1.1 历史背景 |
1.1.2 人口变化 |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
1.2.1 语言文化 |
1.2.2 媒体情况 |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
1.3.1 起步期 |
1.3.2 探索期 |
1.3.3 调整期 |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二章 语言政策 |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
2.2.3 政策落实情况 |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
3.1.2 语言能力 |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
3.2 语言使用状况 |
3.2.1 家庭语言使用 |
3.2.2 社区语言使用 |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
3.2.4 媒体接触 |
3.3 语言态度 |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因素分析 |
3.4.3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
4.1.1 教育现状 |
4.1.2 学校概述 |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2.2 语言使用状况 |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
4.2.4 教学及科研 |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3.2 语言使用状况 |
4.3.3 学习态度 |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4.4.1 存在的问题 |
4.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总结与思考 |
一、总结 |
二、结论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田野采撷 |
附录三 数据资料 |
致谢 |
(2)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大余县十二所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查阅文献法 |
第一章 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内涵 |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
一、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需要 |
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小学生语言发展特点的需要 |
第二章 大余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一、调查对象 |
二、教师层面 |
三、学生层面 |
第二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教师访谈卷结果统计 |
二、问卷结果统计 |
三、调查数据分析 |
第三节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学校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
三、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 |
四、教学内容不贴切,可行性不强 |
五、学生口语交际课上缺乏自信心 |
六、学生缺乏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 |
第三章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解决对策 |
第一节 教育部门方面 |
一、加大口语交际教学投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
二、加强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的培训 |
三、开发校本教材,使教材与本地生活紧密联系 |
第二节 学校层面 |
一、加强学校各级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组织和指导 |
二、农村学校将口语交际教研和课程实施落到实处 |
第三节 教师层面 |
一、提高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素质 |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灵活使用教材,使之与农村生活相适应 |
第四节 学生层面 |
一、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
二、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
第五节 家庭层面 |
一、有效开发利用家庭、社会资源 |
二、充分发挥父母的榜样作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校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学楼研究备受关注 |
1.1.2 精细化设计理念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公共教学楼 |
1.2.2 廊道空间 |
1.2.3 精细化设计 |
1.3 文献研究 |
1.3.1 教学楼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2 精细化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3 校园空间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4 理论研究 |
1.4.1 场所理论 |
1.4.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1.4.3 空间句法 |
1.4.4 其他理论 |
1.5 研究意义 |
1.5.1 学术意义 |
1.5.2 实用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我国教学楼廊道空间的发展脉络 |
2.1 古代(1860年以前)——合院式教学楼 |
2.2 近代(1860-1949)——中西合璧式教学楼 |
2.3 建国初期(1949-1977)——苏联模式与延安模式 |
2.4 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高层教学楼 |
2.5 当代(21世纪以后)——教学楼群 |
2.6 小结 |
3 教学楼廊道空间认知 |
3.1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类型 |
3.1.1 一级分类 |
3.1.2 二级分类 |
3.2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认知情况和使用需求 |
3.2.1 问卷设置与发放 |
3.2.2 样本类型 |
3.2.3 廊道空间的认知情况 |
3.2.4 使用需求 |
3.2.5 活动时间 |
3.2.6 活动地点 |
3.3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构成要素 |
3.3.1 限定要素——屋顶、围合、地面 |
3.3.2 功能要素——照明设施、家具设施、器械设施 |
3.4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尺度与形态 |
3.4.1 廊道的尺度与形态 |
3.4.2 廊道放大空间的尺度与形态 |
3.5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特性 |
3.6 小结 |
4 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
4.1 调研方法 |
4.2 分析方法 |
4.2.1 行为地图分析 |
4.2.2 Depth map软件量化分析法 |
4.3 教学楼廊道空间实例分析 |
4.3.1 重庆大学A区第八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
4.3.2 重庆大学B区第二综合楼廊道空间分析 |
4.3.3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
4.3.4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第一教学楼廊道空间分析 |
4.3.5 Depth map软件分析 |
4.4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行为特征 |
4.4.1 边界效应 |
4.4.2 复合性 |
4.4.3 看与被看 |
4.4.4 就近性 |
4.4.5 领域性 |
4.5 影响教学楼廊道空间停留性活动的因素 |
5 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
5.1 教学楼廊道空间精细化设计的原则 |
5.2 教学楼廊道空间精细化设计思路 |
5.2.1 多义性 |
5.2.2 停留性 |
5.2.3 私密性、可达性 |
5.2.4 文化性 |
5.3 教学楼廊道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
5.3.1 连廊精细化设计策略 |
5.3.2 内廊精细化设计策略 |
5.3.3 外廊精细化设计策略 |
5.4 教学楼廊道放大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
5.4.1 转角放大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
5.4.2 端头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
5.4.3 过道放宽型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 |
5.5 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与教学楼相关的文献整理 |
B 与精细化设计相关的文献整理 |
C 与校园空间相关的文献整理 |
D 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E 重庆大学第二综合楼2/3/4层VGA分析结果 |
F 重庆大学第八综合楼标准层VGA分析结果 |
G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教学楼3/4层VGA分析结果 |
H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第一教学楼2、3层VGA分析结果 |
I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J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公共图书馆服务与老年人阅读现状及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人阅读的意义与障碍 |
1.1 阅读与老年人的精神保障 |
1.2 老年人阅读的参与障碍 |
2 公共图书馆促进老年人阅读的责任 |
2.1 履行图书馆自身职责的内在要求 |
2.2 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社会需要 |
2.3 实现全民阅读的必然诉求和途径 |
2.4 扩展图书馆发展空间的基本任务 |
3 公共图书馆促进老年人阅读的作为与定位 |
3.1 图书馆促进老年人阅读的现实作为 |
3.2 公共图书馆的现存不足 |
3.3 图书馆应成为促进老年人阅读的主体 |
4 公共图书馆促进老年人阅读的制度创新 |
4.1 建构支撑制度创新的理念体系 |
4.2 在图书馆法规中充实关涉老年人的内容 |
4.3 在图书馆评估中加入服务老年人的项目指标 |
4.4 在图书馆业务规划中明确延伸服务的范畴 |
4.5 建立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协调机制 |
4.6 制定老年读者参与图书馆活动的机制 |
5 公共图书馆促进老年人阅读的主要方法 |
5.1 建立老年人阅读档案 |
5.2 构建适宜的阅读空间 |
5.3 提供适合的阅读资源 |
5.4 积极开展互动阅读活动 |
5.5 坚持长期的导读与培训工作 |
附调查报告一:北京市老年人阅读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 |
1 研究目的 |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
2.1 调查表的设计 |
2.2 调查对象 |
2.3 调查方法 |
3 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
4 老年人的阅读情况 |
4.1 阅读喜好 |
4.2 阅读目的 |
4.3 知识获取途径 |
4.4 网络阅读的影响因素 |
4.5 阅读时间 |
4.6 阅读内容 |
4.7 阅读场所 |
4.8 阅读帮助 |
4.9 阅读来源 |
5 老年人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情况 |
5.1 老年人利用图书馆的情况 |
5.2 老年人对图书馆的认知情况 |
5.3 影响老年人利用图书馆的原因 |
5.4 公共图书馆应改进的工作 |
6 分析与结论 |
附调查报告二:湖北竹山县乡镇老年人阅读及公共图书馆利用情况 |
1 研究与目的 |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
3 被调查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
4 老年人的阅读情况 |
4.1 阅读喜好 |
4.2 阅读目的 |
4.3 知识获取途径 |
4.4 网络阅读的影响因素 |
4.5 阅读时间 |
4.6 阅读内容 |
4.7 阅读场所 |
4.8 阅读帮助 |
4.9 阅读来源 |
5 老年人对公共图书馆 (室) 的利用情况 |
5.1 老年人对图书馆 (室) 的利用情况 |
5.2 老年人对图书馆 (室) 的认知情况 |
5.3 影响老年人利用图书馆 (室) 的原因 |
5.4 公共图书馆 (室) 应改进的工作 |
6 分析与结论 |
(5)语言传播视野下的云南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研究缘起 |
一、课题研究背景 |
二、课题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界的研究综述 |
一、普通话应用能力研究综述 |
二、“直过民族”佤族研究综述 |
三、语言传播研究综述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课题调查方案的设计 |
一、调查背景 |
二、调查内容 |
三、调查原则 |
四、调查方法 |
五、调查对象样本情况 |
第二章 云南沧源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现状 |
第一节 云南沧源佤族普通话基本能力调查 |
一、沧源佤族普通话标准程度 |
二、沧源佤族普通话学习状况 |
第二节 云南沧源佤族普通话使用能力调查 |
一、沧源佤族的普通话听说能力 |
二、沧源佤族的普通话使用状况 |
第三节 云南沧源佤族普通话认同调查 |
一、沧源佤族普通话期望认同 |
二、沧源佤族普通话情感认同 |
三、沧源佤族普通话行为认同 |
四、沧源佤族普通话价值认同 |
第三章 沧源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调查结果及成因 |
第一节 沧源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调查结果 |
一、沧源佤族普通话基本能力调查结果 |
二、沧源佤族普通话使用能力调查结果 |
三、沧源佤族普通话的认同调查结果 |
第二节 沧源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结果的成因 |
一、沧源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沧源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成因概述 |
第四章 云南沧源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路径 |
第一节 从传播主体看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一、从接受者角度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二、从传播者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第二节 从传播信息看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一、从信息量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二、从信息质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第三节 从传播媒介看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一、从传播媒介类型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二、从传播媒介功能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第四节 从传播环境看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一、从客观环境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二、从主观环境看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论文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父母教养方式综述 |
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1.1.2 国外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成果 |
1.1.3 父母教养方式在国内的研究成果 |
1.2 道德同一性综述 |
1.2.1 道德同一性的概念 |
1.2.2 道德同一性的思想来源 |
1.2.3 国外道德同一性的研究成果 |
1.2.4 国内道德同一性的研究成果 |
1.3 人际关系综述 |
1.3.1 人际关系的含义 |
1.3.2 人际关系的构成 |
1.3.3 国外人际关系研究 |
1.3.4 国内人际关系研究 |
1.3.4.1 初中生人际关系研究 |
1.3.4.2 高中生人际关系研究 |
1.3.4.3 中职生人际关系研究 |
1.4 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综述 |
1.4.1 人际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
1.4.2 道德同一性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
1.4.3 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
1.4.4 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 |
2 问题的提出 |
2.1 研究目的 |
2.2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3 研究意义 |
2.4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
3.2.2 道德同一性量表 |
3.2.3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
3.3 研究方式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中职生人际关系的研究结果 |
4.1.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
4.1.2 人际关系的性别差异 |
4.1.3 人际关系的年级差异 |
4.1.4 人际关系的班级性质差异 |
4.2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研究结果 |
4.2.1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总体发展状况 |
4.2.2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性别差异 |
4.2.3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年级差异 |
4.2.4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班级性质差异 |
4.3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结果 |
4.3.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状况 |
4.3.2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
4.3.3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 |
4.3.4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班级性质差异 |
4.4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4.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道德同一性的相关分析 |
4.4.2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4.3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5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 |
4.5.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道德同一性的回归分析 |
4.5.2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 |
4.5.3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 |
4.6 道德同一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
5 综合讨论 |
5.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讨论 |
5.1.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 |
5.1.2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和班级性质上的差异 |
5.2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讨论 |
5.2.1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总体情况 |
5.2.2 中职生道德同一性的性别、年级和班级性质差异 |
5.3 中职生人际关系的讨论 |
5.3.1 中职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 |
5.3.2 中职生人际关系在性别、年级和班级性质上的差异 |
5.4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讨论 |
5.4.1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结果 |
5.4.2 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结果 |
5.4.3 道德同一性在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 |
6 研究结论 |
7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新媒体应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科普的研究 ——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新媒体和基于传播学范式的农村科普革命 |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
一、新媒体定义 |
二、新媒体类型简介 |
三、新媒体传播特点 |
第二节 基于传播学范式的农村科普 |
一、科普和农村科普定义 |
二、基于传播学范式的我国农村科普发展历史 |
三、新媒体对农村科普的重构 |
第二章 新媒体带给农村科普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新媒体带给农村科普的机遇 |
一、打破农村科普信息传播时空限制 |
二、实现农村科普内容表征个性化、多样化 |
三、改变了农村传统科普的单向灌输模式 |
第二节 新媒体带给农村科普的挑战 |
一、提升科普工作者和农村群众文化水平 |
二、信息资源匮乏与新媒体大容量的矛盾 |
三、新媒体传播的低门槛弱化了科普主体权威性和真实性 |
第三节 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的可行性 |
一、国家政策及信息基础设施支持 |
二、发展现代农业对于科学技术的需求 |
三、农村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用 |
第三章 德庆县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德庆县概况及调查结果 |
一、德庆县科普概况 |
二、调查对象的选择 |
三、调查设计 |
四、调查结果 |
第二节 德庆县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现状分析 |
一、获取科普信息需求 |
二、获取科普知识渠道及设备 |
三、新媒体形式获取科普知识 |
四、获取科普知识的主要障碍 |
五、对科普知识的认知及满意度 |
第三节 德庆县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问题分析 |
一、政府层面 |
二、农村群众层面 |
三、新媒体层面 |
第四章 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基本思路及对策 |
第一节 基本思路:农村科普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之路 |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农村科普内容上的融合 |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农村科普方式上的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的对策 |
一、促进新媒体应用于农村科普的政策建议 |
二、提升农村群众的新媒体素养的对策 |
三、优化新媒体农村科普平台的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等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青海省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
1.3.2 青海省藏语言使用调查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访谈法 |
1.4.4 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结合 |
第二章 黄南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概况分析 |
2.1 黄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
2.2 黄南藏族自治州藏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2.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 |
2.2.1.1 年龄和性别分布 |
2.2.1.2 外地居住经历 |
2.2.1.3 职业分布 |
2.2.1.4 教育程度 |
2.2.2 黄南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2.2.2.1 第一语言习得和语言掌握量统计分析 |
2.2.2.2 黄南州个人语言使用状况 |
2.2.2.3 社会交际场合语言使用状况 |
2.2.2.4 语言使用习惯情况统计分析 |
2.3 黄南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情况统计分析 |
2.3.1 语言使用能力情况统计分析 |
2.3.2 普通话掌握程度情况统计分析 |
2.3.3 语言文字态度 |
2.3.3.1 对母语的情感认同态度 |
2.3.3.2 对子女转用汉语的态度 |
2.3.3.3 对子女使用母语的态度 |
2.3.3.4 对谈话人语言主观选择的态度 |
2.3.3.5 对母语和汉语的态度差异 |
2.3.3.6 对子女\自己按照语言类型就学择校的主观态度 |
2.4 黄南藏族自治州教育领域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2.4.1 藏族教师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2.4.1.1 藏族教师样本基本情况 |
2.4.1.2 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情况 |
2.4.1.3 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
2.4.1.4 文字使用情况 |
2.4.2 藏族中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2.4.3 黄南州教育领域语言态度情况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玉树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概况分析 |
3.1 玉树藏族自治州概况 |
3.2 玉树藏族自治州藏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3.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概况 |
3.2.1.1 年龄和性别分布 |
3.2.1.2 外地居住经历 |
3.2.1.3 职业分布 |
3.2.1.4 教育程度 |
3.2.2 玉树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3.2.2.1 第一语言习得和语言掌握量统计分析 |
3.2.2.2 玉树藏族自治州个人语言使用状况 |
3.2.2.3 不同社会交际场合语言使用状况 |
3.2.2.4 语言使用习惯情况统计分析 |
3.3 玉树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使用能力情况统计分析 |
3.3.1 语言使用能力情况统计分析 |
3.3.2 普通话掌握程度情况统计分析 |
3.3.3 玉树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态度 |
3.3.3.1 对母语的情感认同态度 |
3.3.3.2 对子女转用汉语的态度 |
3.3.3.3 对子女使用母语的态度 |
3.3.3.4 对谈话人语言主观选择的态度 |
3.3.3.5 对母语和汉语的态度差异 |
3.3.3.6 对子女\自己按照语言类型就学择校的主观态度 |
第四章 海南藏族自治州语言文字概况分析 |
4.1 海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
4.2 海南藏族自治州中学生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统计分析 |
4.2.1 藏族学生样本基本情况 |
4.2.1.1 年龄和性别分布 |
4.2.2 语言习得与语言能力情况 |
4.2.3 不同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 |
4.2.4 文字使用情况 |
4.3 文字使用情况 |
第五章 青海藏族地区商业牌匾文字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
5.1 黄南州地区商业牌匾文字使用情况 |
5.2 玉树地区商业牌匾文字使用情况 |
5.3 社会生活中部分文字使用情况统计 |
第六章 语言资源视角下对青海藏族地区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总结和展望 |
6.1 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普通话的资源价值 |
6.2 提升双语教育中师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促进青海省藏区的教育发展 |
6.3 促进青海省藏区藏族数字媒体资源的开发 |
6.4 加快藏文资源的语料库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独龙江乡独龙族语言生活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1 语言生活的定义 |
1.5.2 母语的定义 |
1.6 研究综述 |
1.6.1 国外研究综述 |
1.6.2 国内研究综述 |
1.6.3 独龙族语言文字研究 |
1.6.4 简评 |
1.7 研究问题 |
1.8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9 研究方法 |
1.10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1 小结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过程 |
2.1 研究对象概况 |
2.1.1 独龙族概况 |
2.1.2 独龙江乡概况 |
2.1.3 独龙语和独龙文字概况 |
2.2 研究过程 |
2.2.1 调查方法 |
2.2.2 问卷的设计 |
2.2.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2.4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2.2.5 问卷的填写 |
2.2.6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3 小结 |
第3章 调查对象的语言使用 |
3.1 引言 |
3.2 整体趋势调查 |
3.2.1 家庭语言使用 |
3.2.2 村寨语言使用 |
3.2.3 公共场合的语言使用 |
3.2.4 工作场所的语言使用 |
3.3 在社会变项上的差异性分析 |
3.3.1 性别变项分析 |
3.3.2 年龄变项分析 |
3.3.3 受教育程度变项分析 |
3.3.4 职业变项分析 |
3.3.5 居住地域变项分析 |
3.3.6 生活经历变项分析 |
3.4 研究发现及讨论 |
3.4.1 总体趋势及成因 |
3.4.2 在社会变项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
3.5 小结 |
第4章 调查对象的语言能力 |
4.1 引言 |
4.2 整体趋势调查 |
4.2.1 母语能力 |
4.2.2 汉语能力 |
4.2.3 外语能力 |
4.2.4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能力 |
4.3 在社会变项上的差异性分析 |
4.3.1 性别变项分析 |
4.3.2 年龄变项分析 |
4.3.3 受教育程度变项分析 |
4.3.4 居住地域变项分析 |
4.3.5 职业变项分析 |
4.3.6 生活经历变项分析 |
4.4 研究发现及讨论 |
4.4.1 总体趋势及成因 |
4.4.2 在社会变项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
4.5 小结 |
第5章 调查对象的语言习得 |
5.1 引言 |
5.2 整体趋势调查 |
5.2.1 母语听说能力的习得 |
5.2.2 母语读写能力的习得 |
5.2.3 汉语听说能力的习得 |
5.2.4 汉语读写能力的习得 |
5.2.5 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能力的习得 |
5.3 在社会变项上的差异性分析 |
5.3.1 性别变项分析 |
5.3.2 年龄变项分析 |
5.3.3 受教育程度变项分析 |
5.3.4 居住地域变项分析 |
5.3.5 职业变项分析 |
5.3.6 生活经历变项分析 |
5.4 研究发现及讨论 |
5.4.1 总体趋势及成因 |
5.4.2 在社会变项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
5.5 小结 |
第6章 调查对象的语言态度 |
6.1 引言 |
6.2 整体趋势调查 |
6.2.1 对语言有用性的评价 |
6.2.2 对语言社会影响力的评价 |
6.2.3 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评价 |
6.2.4 对全民双语能力的看法 |
6.2.5 对家人和朋友不会讲普通话和独龙话的态度 |
6.2.6 对自身双语能力的预期 |
6.2.7 对保护独龙语和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
6.2.8 对语言发展前景的看法 |
6.2.9 语言学习的动机 |
6.2.10 对语言传承的态度 |
6.2.11 对双语教育的看法 |
6.2.12 对教育语言的态度 |
6.2.13 均值总和的对比 |
6.3 在社会变项上的差异性分析 |
6.3.1 性别变项分析 |
6.3.2 年龄变项分析 |
6.3.3 受教育程度变项分析 |
6.3.4 职业变项分析 |
6.3.5 居住地域变项分析 |
6.3.6 生活经历变项分析 |
6.4 研究发现与讨论 |
6.4.1 总体趋势及成因 |
6.4.2 在社会变项上出现差异的原因 |
6.5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引言 |
7.2 研究结论 |
7.2.1 语言使用的研究结论 |
7.2.2 语言能力的研究结论 |
7.2.3 语言习得的研究结论 |
7.2.4 语言态度的研究结论 |
7.2.5 语言生活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结论 |
7.3 研究启示 |
7.4 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方向 |
7.4.1 研究的不足 |
7.4.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书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Definition of Subtitling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y on Subtitle Quality |
2.1.1 Translating Requirements of Subtitling |
2.1.2 Quality Assessment of Subtitles |
2.2 Machine-Translated Subtitles |
CHAPTER THREE EXPERIMENT DESIGN |
3.1 Experiment Methods |
3.2 Subtitle Corpus |
3.3 MT Subtitling Systems |
3.3.1 VideoLocalize |
3.3.2 NeteaseSight |
3.4 Performance of MT Systems |
3.5 Human Editing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
4.1 Experiment Results |
4.2 Experiment Analysis |
4.2.1 Semiotic Analysis on Screen Texts |
4.2.2 Linguistic Dilemma |
4.3 MT Subtitling Application |
4.3.1 Strengths |
4.3.2 Weaknesses |
CHAPTER FIVE SUMMARY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CES |
Appendix1 Human Subtitling-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2 Human Subtitling-Maria E.Montoya |
Appendix3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4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Maria E.Montoya |
Appendix5 MT output2_NeteaseSight-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6 MT output2_NeteaseSight-Maria E.Montoya |
Appendix7 MT output3_Google-Non Arkarapraserkul |
Appendix8 MT output3_Google-Maria E.Montoya |
PAPER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IES |
四、能与人交谈的电脑(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2]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大余县十二所农村小学为例[D]. 刘莉.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3]高校公共教学楼廊道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策略研究[D]. 汪天琦. 重庆大学, 2019(02)
- [4]公共图书馆服务与老年人阅读现状及调查[J]. 肖雪,王子舟. 图书情报知识, 2009(03)
- [5]语言传播视野下的云南佤族普通话应用能力及提升研究[D]. 朱霞琳.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职生父母教养方式、道德同一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研究[D]. 李晓艳.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7]新媒体应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科普的研究 ——以广东省德庆县为例[D]. 李燕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青海省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 唐建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独龙江乡独龙族语言生活状况研究[D]. 黄兴亚. 云南大学, 2019(09)
- [10]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D]. 余邡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